税收制度结构(共9篇)
税收制度结构 篇1
一、我国税制结构发展态势
税制结构是指主体税种的选择以及主体税种与辅助税种的配合。这里的主体税种是指在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中和全部税收收入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体现国家政策和履行税收职能方面起主导作用的税种。其类型包括以货物和劳务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以及货物和劳务税与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避税港”等四种税制结构。
(一) 我国税制结构发展轨迹
我国税制结构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建立发展起来, 并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逐步完善, 采取渐进式方式对税制结构进行调整。1950年统一全国税政建立了新税制, 此后经历了1953年修正税制, 1958年和1973年两次税制改革, 1983年和1984年两步“利改税”, 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最终形成了相对规范的税制结构, 从最初只有几个简单的税种发展成为多税种、多层次的复合税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税制变动较为频繁且剧烈, 这是由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税制结构是我国税制改革的焦点, 1994年的税制结构调整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次税制变革, 初步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税制结构模式。之后分税制结构虽然几经调整, 但仍不适应快速发展的宏观经济的发展需要,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使得我国出口锐减、投资下滑, 经济增长缓慢, 税制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彰显。税制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生产结构、征管能力及社会需求等客观条件的演进规律还不适应, 而是更多的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政策方针以及政府间收入竞争等意外冲击的影响, 致使税制结构的调整未能有效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社会公平的作用。
(二) 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税制结构逐步调整和优化, 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人均收入迈入中等收入国家门槛。一是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建立合理的税制结构, 给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活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建国以来, 中国GDP年均增长8.1%, 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实现由弱到强, 由小到大。2011年底经济总量超越日本, 稳居世界第二。二是大幅度增加了人民收入水平。我国人均居民收入已经由建国初的上百美元提升到2012年的6 500美元, 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准。同时, 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 社会保障系统逐步建立, 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升。三是建立了完备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税制体系, 税制体系日臻完备, 改革次数多、密度大, 经历了数次大的改革和无数次小的调整, 建立起了以间接税为主、直接税辅助的19种税种, 适应了不断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要求。
(三) 存在的问题
税制结构变动的宗旨是税制结构优化, 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而目前我国的税制结构及其调整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税制结构优化的目标, 损失了效率又不利于公平。一是税制结构不合理。分税制改革后, 流转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比重一直在75%左右, 增值税占工商税收收入比重保持在46%-50%, 表明我国逐步建立起以增值税为代表的流转税类为主体税种、以企业所得税为代表的所得税类为辅助税种的税制结构。它虽能够有机结合流转税的刚性和所得税的弹性, 但流转税过高, 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的生产和消费负担。所得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比重相对较低, 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财产税没有调到相应位置, 消减收入分化的功能难以实现。同时, 税收初次分配过大, 再分配严重不足, 对间接税征管过重, 对直接税征收不力, 使得大量的应纳税收入既躲避了流转税的征收, 又排斥在所得税征收在外。二是税负不合理。我国目前各类企业之间存在税收负担不公平现象, 国有企业税负高于集体企业, 集体企业税负高于私营企业, 私营企业税负又高于个体户, 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的原则。而且, 大型企业税负高于中型企业。由于增值税实行价外税, 税额与销售额相分离, 实际税额与进项税额大小密切相关, 导致工业部门的增值税大于服务部门, 形成产业界的税负扭曲。工薪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 资本性收入高的企业老总等高收入者反而容易偷逃个人所得税。三是税权划分不平等。分税制将税权收归中央、责任留给地方, 导致中央财政收入迅猛增长, 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不断减少, 任务支出比重却不断加大。据统计,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 我国政府财权的集中程度不断提高。扣除中央与省级财税外, 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的财权只有余下不到17%的水平。四是引发经济政治问题。由于税权划分不平等, 地方政府事权远高于其承担职责所掌握的财权, 以及政绩体制考核驱使, 少数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招商引资, 发展地方经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难以提供公众急需的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产品。
二、我国税制结构优化的基本趋势
税制结构优化是指通过改革和完善税制构成要素, 最终实现税制优化的一个过程。它包括调整税制要素、按照税收目的、采取组合形式使税制达到最优的程度。合理的税制结构不但能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 有效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 缩小城乡, 贫富差距, 还可以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力, 形成宪政精神, 激发公民纳税人意识的觉醒, 形成积极进取的现代公民精神。当前税制结构应以公平合理为目标、直接税构建为核心、强化政府公共支出为导向、信息管理建设为重点、促进经济增长为动力, 形成以下优化基本趋势。
(一) 以追求公平合理为目标建设现代税制理念
注重税收公平应该成为下一步优化税制结构的首要目标目前税制结构导致同产业、行业和地区税负分布不均衡, 整个税制结构呈现出累退性, 低收入阶层负担了更多的税负,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税种和税权之间的配置不合理、不公平现象, 都需要在税制结构优化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平。
(二) 以直接税构建为核心建设现代税收制度
我国现行的税收结构以间接税特别是增值税为主, 直接税为辅, 拉高了商品和服务价格, 增加了企业成本, 不利于经济发展。流转税通过价格渠道向全社会转嫁, 广大消费者购买生活必需品的税负甚至变成了“奢侈品”, 阻碍了内需扩大。直接税较低, 起不到税收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按照现代税收理论, 结合发达国家实践, 应该建立以直接税为核心的现代税收制度, “控高、提低、调中”个人所得税, 增加遗产税、资本所得税等财产税税负, 降低企业承担的所得税, 构建以公平合理为目标的税收制度。
(三) 以强化政府公共支出为导向完善税收用途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日益迫切, 需要政府加快财政投入, 强化对交通、运输、市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 扩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建议对所得税法与所得税率进行修正, 以及完善相关保障工作, 确保满足政府扩大的公共支出要求。
(四) 以信息管理建设为重点提高税制征管能力
健全涉税资料管理是税务行政的先决条件。要使纳税人诚实申报, 并心悦诚服地纳税;使税务机关有税尽收, 无税禁收, 最基本的途径就是依据真实可靠的涉税资料公平课税。要设立专门的涉税资料处理部门, 加强税制征管信息建设, 提高税务人员监管能力, 确保税制征管的准确、有序、高效。
(五) 以促进经济增长为动力夯实税收物质基础
经济增长和税收征管相互促进, 经济快速发展是获得税收收入的直接前提, 而科学有效的税制结构和税收征管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筹集公共财政收入, 公平财税分配, 储备经济发展后劲。而且, 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企业、居民所得的快速增加, 又引致银行储蓄增加, 以及投资于不动产及流动性资产的财富也大大增加, 从而为税制结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前提——税源基础。
三、我国税制结构优化的操作取向
结构性减税, 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调控目标, 采取的阶段性税收政策调整或长期性税收制度安排, 对税制改革方案“有增有减、有保有压、结构性调整”的过程。现阶段必须夯实我国税制结构的税源基础、观念基础、制度基础、行动基础及技术基础, 成功实现税制优化与税制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这是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有效实现的基本方式与重要途径。
(一) 优化税制观念, 税制结构要体现公平合理
一是要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带动、上下联动, 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正反实例, 在全社会达成基本共识:间接税是缺乏弹性的税收, 间接税的占比过高, 说明税收负担大部分落在一般平民身上, 课税公平是税收制度的最高原则, 所得税在现代租税体系中被公认为是最优良的税收。二是在税制改革过程中, 将追求公平合理作为税制建设的基本理念, 改进赋税负担分配, 体现公平合理。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所得税在总税收中的比重, 加重实施量能课税原则, 并减低间接税随所得累退的程度, 以求税负的公平及合理的财富分配。三是完善所得税改革。增加所得税税收, 抑制直接税占总税收比重逐渐下降的趋势;增加中高所得者及减轻低所得者的所得税负担, 以符合量能课税原则;加强稽征监管, 掌握所得来源, 防止若干资本所得及执行业务所得逃脱监管;对个人实施综合所得税,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征收。
(二) 优化税收结构, 建立直接税为核心的税收制度
通过降低间接税占比, 中低收入者在总收入中负担的税收比重会下降, 而消费能力会有所增强。同时, 市场领域的投资壁垒也会减少, 现金流会有所改善, 而盈利能力会有所增强;通过结构性增加高所得者、多财富者的税负, 可以增强整个税制的公平程度, 以及税收随所得、财富增加而增加的税收弹性, 并为对部分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的实质意义上的减税提供空间。一是完善流转税, 尽快实现增值税转型, 构建“消费型”增值税, 加快“营改增”试点和全面推广;要完善消费税立法, 主要税种要上升到法律的形式, 及时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 将奢侈品项目与奢侈消费行为囊括进去, 全面整合清理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政策, 将我国现行的价内税改为公开透明的价外税。二是优化所得税。应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硬税基, 严征管。改分类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制为分类与综合相结合征收制, 逐步拓宽税基, 并简化税率档次, 健全费用扣除制度。三是健全房产、财产税制。扩大房产税试点和征税范围, 其税基和税率应该根据房产的用途与价值等因素估价确定。健全财产税体系, 开征个人物业税, 建立个人财产登记和评估制度, 适当提高财产税在不同阶段的税收负担, 增加社会财富闲置的成本, 消除收入差距扩大,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四是推进社会保障税、遗产税、环保税试点, 增加直接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
(三) 优化征税技术, 加强信息管理为重点的能力建设
完整的税收信息资料库建设是保证税收征管有效的核心。要健全涉税资料管理, 提供真实可靠的涉税资料, 确保纳税人课税公平。一是设立专门的涉税资料处理部门, 可以在国税总局和财政部联合设立“财税资料管理中心”, 统一收集、监督和管理全国税务信息, 利用计算机加强对综合所得税资料的通报、归户及管理, 以增进稽征效率及防止征管弊端。二是实行强制记账方式, 并对违规者加重处罚, 利用立法强制其记账, 明晰费用减除原则;修订所得税法的处罚原则, 增加不依规定记账的处罚, 以有效掌握税源、提升税收稽征效力与税负分配的公平。三是对家庭的财产也实行归户管理, 以充分掌握财产税的税源, 与个人所得税改革相配套。
(四) 加快经济发展, 夯实税制结构转型的经济基础
税制结构优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快速发展可以提供税收来源, 推动税制结构科学优化。一是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服务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全面推开营改增的实施步伐和扩围空间, 促进三大产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相关行业之间的社会化协作, 督促各类市场主体自觉地参与要素流通和结构优化。二是围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服务和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现阶段在制定税制结构优化政策和措施时, 应当充分地将税制设计体现在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和完善开发政策等方面。三是围绕控制经济运行风险, 服务和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健康发展。通过税制结构优化的制度设计, 支持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创意经济等升级改造, 努力控制和降低工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负担。引导控制虚拟经济规模并加强系统性风险管理和评估, 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 提高金融市场、房市投资等虚拟经济发展的可控性。
(五) 优化税改行动, 满足政府不断扩大的公共支出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公共产品需求普遍增加, 必须立即进行税制结构改革, 推动经济发展, 扩大公共产品供给。一是优化产业税负。针对当前产业税负结构不公平的现实, 应积极调整产业税负结构, 继续对第一产业实行税收保护, 对第二产业中资源、材料消耗较大的行业减少盲目性投资扩张的同时提高税负, 并对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以及新兴服务业和吸纳较多劳动力的服务业降低税负。二是缩小行业收入差距。要规范垄断行业获取的高于其他行业的垄断收益, 在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 同时建立收入分配检测系统, 加大审计、稽查力度, 杜绝少数企业因偷税漏税获取非法收入。引入市场竞争, 加快推进国有垄断行业改革, 打破进入和退出壁垒, 缩小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三是优化税制分权。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权和职责, 扩充地方税, 做到权责对等、监管到位。要赋予地方部分税收立法权, 同时增强地方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 提高基层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数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子基, 邱华炳.财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刘佐.2011年中国税制概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3]国家统计局报告.建国以来中国GDP年均增长8.1%, 中国新闻网2009-09-07.
[4]韩仁月.税制结构变迁、效应及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学报, 2012 (5) .
[5]郑银.我国税制结构优化研究[D].上海师范东大学学报, 2011 (3) .
[6]李林木.发达国家税制结构的变迁轨迹未来走向.涉外税务, 2011 (6) .
[7]林毅夫.在“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31次季度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国人均年收入6500美元收入差距恶化.财经网, 2012-10-29.
[8]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行业收入差距扩大至15倍跃居世界之首.经济参考报, 2011-02-09.
[9]人民日报.我国税收70%属间接税加重企业和消费者负担, 2012-02-28.
税收制度结构 篇2
会计与税收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但是会计与税收有着天然的联系。不论是在税收征管方面,还是在纳税人方面,税收与会计都是息息相关的。在长期的人发展演变过程中,税收与会计逐渐形成分离、趋同、协作3个层面的稅会关系模式。税务会计是专门研究企业税款支出确认、计量和报告以及纳税资金筹划管理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税务决策的会计信息。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及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基本上也都适用于税务会计。但又因税务会计与税法之间的特定关系,税法中的实际支付能力原则、公平税负原则、程序优先于实体原则等,都会非常明显地影响着税务会计。结合财务会计原则与税收原则和税务会计本身的特点,税务会计必须遵守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原则、收入原则、配比原则。
税务会计模式有很多种,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税务会计模式主要有3种,即英美会计模式、法德税务会计模式、日本税务会计模式。我国采取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适度分离的运行模式是最佳选择。
现代税收离不开会计,离开会计的税收将是一片混乱的;同样会计也必然会涉及税收,并总是和税收密切相。税收制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借鉴了越来越多的会计思想和会计技术而日趋成熟,可以说,现代税收制度是借助于会计理论才得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税务会计是有税制要素构成的,税制要素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税目、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违章处理。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是最基本的税制要素。
纳税人享有权利和义务,但是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纳税人享有的权利主要有:税法知悉权、申请减免退税权、延期申报权、延期纳税权等。纳税人享有的义务主要有:依法进行税务登记的义务;依法设置账簿等。
税务征管是税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务机关根据有关税法的规定,对税收工作实施管理、征收、检查等活动的总称,它的法律依据主要是《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管理是征收和检查的基础。征收是管理和检查的目的,检查是管理和征收的补充和保证。
税收制度结构 篇3
目前我国“营改增”正加速推进,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营业税将趋于消失,地方财政困境将更显窘迫,这将直接引发地方税收体系的改革与重建,包括增设新的地方独享税种,设计新的地方主体税种来填补营业税消失之空白等。同时近些年来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房价一路飚升,目前仍处于非理性价位,被老百姓广为诟病。
房产税属于财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税。而现在除上海和重庆试点外,全国实施的是1986年9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个人住房房产税(简称个人房产税)是以自然人所拥有的房产为征税对象。从税种的关键要素来看,它不是一个新税种,而是现行房产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突破了现行的《房产税暂行条例》关于“个人所有非营业用房产免纳房产税”的免税规定,可视为对现行房产税的改革和扩围。但由于个人房产税影响大,在计税依据、计税方式、税率、征管模式等税制和政策方面具有不同于现行《房产税暂行条例》的具体规定,有必要独立出来,根据改革和实际需要另行进行制度设计和安排。
我国个人房产税是否征收、如何征收一直争议不断。从上海、重庆两市房产税试点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原因很多,但其最主要的两个原因:一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的个人房产税直接影响现有房产所有者的利益,改革阻力大;二是房产税的设计与制度安排不够合理。
我国个人房产税的开征是大势所趋。本文探讨如何基于调控房价、财产公平及税收结构优化的三重视角更科学地设计房产税,使房产税制度安排更合理,更人性化,以便房产税改革更顺利地推行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个人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根据《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的规定,个人住房房产税征收对象是指暂行办法施行之日起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和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的住房。
而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行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的暂行办法》的规定,征收对象的住房为:1.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2.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是指建筑面积交易单价达到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2倍或2倍以上的住房);3.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
从目前沪、渝试点来看,上海只针对增量房,重庆主要针对存量的高档住宅及增量高档住房,征税范围过窄,忽视了大量的存量房这一基本事实,没有发挥房产税对大量存量房的调配作用,只具改革开启之意义。
个人房产税的征税范围设定应坚持普遍征收的原则,把大量的存量房纳入征收范围,以充分发挥房产税对房价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杠杆作用。但考虑到改革初期阻力大,农村房产不征收,只对城镇房产征收。这里的城镇也可再缩小范围,仅指城市、县城,不包括建制镇和工矿区,可与国家大力发展小城镇战略相对接。待到个人房产税迈入正轨后,本着公平原则,再适时地将建制镇、工矿区和农村的房产纳入征收范围。
我国个人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应以家庭为单位,考虑到人们的基本住房需求,一套房不征收(不管面积大小)。第二套开始征收。如果一家庭有二套或二套以上房,由其选择其中一套作为基本居住需求,其余则要纳入征收范围。这种方案既具人性化,又操作方便,在改革之初有助于减小改革阻力,应作为首选方案。或者仍以家庭为单位,再辅之核定每位人的基本居住面积,设计人均免征面积或免征额,这个人均免征面积或免征额可以从满足人最基本的居住需求来考虑,可仍沿用目前上海市试点的人均60平方米的免税住房面积的设计。超出核定的基本居住面积那怕只有一套也应纳入征收范围。第二种方案理论上最公平最合理,但实际上不便于操作,不如第一套方案。
个人房产税改革不应过于考虑改革阻力,而步履缓慢,尽快扩围到全国的城市和县城,并将存量房纳入征税范围。只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所征税收入用于本地公共支出和建设,就可大胆积极推进。将房产税作为地方独享税种,将其培育成地方政府主要的财政来源,与“营改增”协同推进,尽快缓解地方财政困境。
三、个人房产税的税率设计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房产税运行已久,较为成熟,我国个人房产税刚起步,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税率可以充分考虑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个人房产税率进行设计。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加拿大和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房产税的实际税率是在0.1~1.73%之间。
我国个人房产税的税率可参考我国现行的房产税税率来设计。非出租的个人住房可参考现行的按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损耗后的余值再乘以年税率1.2%来算税的做法。住房年限不同,计税减除比例不同,年限越久,减除比例越高,以体现房屋价值折损之事实。由于个人住房是用于居住,不同于企业,可参考1.2%税率适当降低些。税率为多少还应考虑家庭拥有住房套数来设计,第二套房税率应低些,第三套应高些,套数越多,税率应更高,利用税收的传递效应抑制投机投资需求,挤出房产业占用过多资金,有利于其它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税收来调配财产分配,还可增加政府税收。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用房,可沿用现行4%的税率或以4%为参考进行设计,从租计征。
个人房产税的税率设计应基于一个基本的考虑:广大老百姓的居住需求。税率的设计总体上应就低不就高,从低设计适用税率。
四、个人房产税的归属设计
目前我国的税收结构以间接税为主,间接税占比过高。而间接税易转嫁到普遍老百姓身上,大大削弱了老百姓的购买力。我国正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巨大风险,正是撬动强大而低迷的国内需求的关键时期。通过降低间接税比重,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提振老百姓的消费力,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同时,我国直接税占比过低,没有真正意义的财产税,没有有效发挥直接税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功能,这也是造成当前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部分原因。由于住房资产在各国国家财富中所占的比例一般都超过25%,占家庭财富的比例一般都超过75%,住房资产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也在20%以上。而在我国“具有房产情结”、投资渠道有限的大陆内地住房资产占家庭财富的比例会更高。作为直接税种的个人房产税的开征,将会开辟我国大陆真正意义的财产税,可有效调节财产分配,平抑财产配置的两极分化。同时也可通过房产税的税收杠杆作用抑制人们对不动产的投机投资需求,使人们对住房支出回位到一个合理的支出比例,以有效调节人们的消费支出结构,提高生活质量。而且,通过个人房产税的税收刺激和挤出效应,改善房产业过分占用资金的现状,调配资金到其它产业,可起到优化国家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作用。
当前正处“营改增”快速推进时期,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营业税将趋于消失,使得承担事权过多的地方政府更显财政困境,急需培育新的地方主体税种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由于住房资产在我国家庭财产中占比非常高,因此个人房产税的税源稳、税基大。横看国外市场经济成熟的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日本等国家,以个人不动产对征税对象的房产税或类似税种对国家的税收贡献都非常大。如果将个人房产税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税收规模大,税源稳,可大大提高直接税种对财税收入的贡献率,优化税收结构。把其培育成地方主体税种具有很好的预期和潜力。
由于住房是不动产,不能跨区域流动,可以避免地方政府跨区域税收竞争,因此可将其设计为地方独享税种,地方政府为了更多的地方税收,将会受到激励,创造更好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的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等引进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居民购买房产落户,这样就会产生多方面的正面效应。个人房产税以存量房产为征税对象,将会形成地方政府想办法增加当地存量房产的激励,积极供地,形成地价下行的压力,地价走低,房价也会相应下降,从而房价回到一个正常的价位,大部分人能买得起房,人们的福利水平高了,存量房产多了房产税也多了,也可有效抑制地方政府片面搞土地财政和避免地价的不合理上升。
五、个人房产税的征收管理
个人房产税的征收管理是一个涉及面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个人房产税的开征首先需要解决两个基础性的问题:
一是个人住房的确权及其全国范围内的联网登记系统,这是解决存量房的信息问题,是个人房产税进行制度设计及安排的基本前提。没有存量房的基本信息也就不可能进行全国的通盘考虑和设计,如上海试点,居民家庭住房套数只能根据居民家庭在上海市拥有的住房情况来确定;
二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的不动产评价体系和评价机构,以便于对不动产进行价值评估。不同区域、区位、楼层、朝向、空间等的房产其价值不同,房产价值应作为首选的计税基础,以房产价值作为个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与其它相比最为科学合理,可充分发挥房产税的财产调配之功能,体现财产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及培育中产阶级等国家价值取向及宏观战略。从价计征远胜于部分人士提出的片面强调征收操作性的从量计征。
三。税收征管制度 篇4
1税收管理概念:是国家的主管税收工作的部门,为了实现税收分配的目标,依据税收分配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对税收分配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2目的与原则:
目的: 原则:
一、依法治税原则
二、统一管理和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
三、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四、效率原则
3.特点:
4税收管理制度:
1.)“三证合一”:2015年10月1日
依法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除个体工商户以外的所有市场主体,包括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分支机构。
按照“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模式,将原来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2.)设立税务登记的时间和地点: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含临时工商营业执照)的,应当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及副本(纳税人领取临时工商营业执照的,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2)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但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应当自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3)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4)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上交承包费或租金的承包承租人,应当自承包承租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其承包承租业务发生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5)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应当自项目合同或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6)上述以外的其他纳税人,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均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纳税义务发生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及副本。3.)变更税务登记
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后,遇下列情形之一,应办理变更税务登记:改变单位名称或法定代表人;改变经济性质、隶属关系;改变住所或经营地点(涉及主管税务机关变动的,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改变生产、经营范围或者经营方式;增设或撤销分支机构;增减注册资本;改变生产、经营期限;改变开户银行或账号;改变工商证照等。4.)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1)外出生产经营前,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外管证) 开具《外管证》应提供的资料:
税务登记证副本及复印件;
外出经营项目立项、工程承包合同书、施工许可证及复印件;
主管地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证件和资料。 其他要求:
第一,外出经营活动应缴纳增值税的,向国税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应缴纳营业税的,向地税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为兼营行为的,可向国税或地税机关申请开具,税务机关不得拒绝。
第二,开具《外管证》必须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有效期限为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天。
(2)到外出经营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
纳税人应当于外出经营地开始前,持《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外出经营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自《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签发之日起30日内未办理报验登记的,所持证明作废,纳税人需要向税务机关重新申请开具。(3)办理申报缴销手续
纳税人外出经营活动结束,应当向外出经营地税务机关填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请报》,并结清税款、缴销发票。外出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关缴销未使用完的发票,对其实际经营情况进行核实,在纳税人《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单》上注明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并加盖印章后,返给纳税人。纳税人在《外管证》有效期届满后10日内,持《外管证》回原税务登记地税务机关办理撤销手续。
5.)停业、复业登记(适用于定期定额征收的个体户)停业登记 停业前,停业期限不超过一年,《停业申请登记表》
复业登记 复业前,《停、复业报告书》
1.)账簿设置的时限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薄。
对于生产经营规模小确无建账能力的纳税人,可以聘请经批准从事会计代理业务的专业机构或者经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代为建账和办理财务业务;聘请上述机构或者税务机关认可的财务人员有实际困难的,经县以上税务机关批准,可以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建立收支凭证粘贴薄、进货销货登记簿或者使用税控装置。
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按照所代收、代扣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账簿。2.)账务管理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3.)账簿、凭证的保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账簿、会计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纳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
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不得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损毁。4.)银行账户管理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其他存款账户,并自开立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其全部账号;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纳税人的账户账号。
税收制度结构 篇5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房地产税收既是调控房地产经济的重要手段, 又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但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目前在一些城市的试点的房地产税“空转”难以变成实际运转, 这就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改革。虽然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对我国的房地产税制改革提出了一些框架性的思路, 但需要进一步完善, 提高可操作性。笔者试图设计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简化的房地产税收制度方案, 为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达到调控经济、公平分配社会财富、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房地产税收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房地产税收是指一切与房地产经济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的税收。狭义的房地产税收是指直接以房地产为征税对象的税收。房地产税, 有的专家学者或媒体称为物业税或不动产税, 笔者以为, “房地产税”这个概念比“物业税”描述更准确, 更容易理解, 在此我们使用狭义的“房地产税”概念。
二、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现状
1. 房地产税收政策概况
目前在我国房地产业链中, 房地产税收涉及从土地使用权出让到房地产的开发、转让、保有等诸环节。在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中涉及房地产的有营业税 (销售和租赁房地产、转让土地使用权) 、个人所得税 (销售和租赁房地产)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和房地产业的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以及已停征的投资方向调节税等, 直接以房地产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也有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6个税种。
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税种繁杂, 流转环节税负重、重复征税过多, 一些税种征税范围过窄、计税依据不合理, 税负内外有别, 税外收费多, 税收征管的配套措施不完善, 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 导致房地产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税收流失严重。
2. 房地产税收收入现状
随着近几年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房地产税收收入也快速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房地产税制设计不合理, 房地产业税费负担过重, 房地产税收收入受房地产经济的波动影响很大, 各地房地产税收入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例也不均衡, 一些大中城市的比例如成都、宁波等城市接近5 0%左右。
自2005年5月国家对房地产税收实施先缴纳税款、后办理产权证书的一体化管理以来, 通过强化税收管理, 房地产税收均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以四川、山东、江西、江苏的情况来看, 2006年分别实现房地产税收112亿元、210.5亿元、34.2亿元和220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61.5%、29%、21.5%和28.9%。房地产税收占全部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 目前平均已达到2 0%以上, 成为地方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
3. 关于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关于是否开征房地产税 (或物业税) 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讨论, 一些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对房地产税进行了研究和探讨。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组织了以石坚为负责人的课题组对我国房地产税收问题进行研究。
三、国外房地产税收制度的经验
目前,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房地产税收体系, 税收制度具有“宽税基、简税费、轻税负”、“从价计税、动静结合、地方所有”的特点。“宽税基”是指除了对公共、宗教、慈善等机构的房地产实行免税外, 其余的均要征税。“简税费”是指一个国家设置的有关房地产的税收种类相对较少, 税外收费也少。“轻税负”是指国外房地产税收中税率一般都不高, 如美国征收房地产税收的5 0个州, 税率大约平均为1%~3%;在加拿大多伦多市物业税税率为1%。“从价计税”是指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是以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为计税依据, 即以财产的资本价值、评估价值或租金为计税依据, 只有少数国家以土地面积和账面价值作为房地产税的计税依据。“动静结合”是指既重视对房地产保有环节的征税 (静态税) , 如加拿大的不动产税、波兰的房地产税、泰国的住房建筑税、日本的固定资产税、法国的房屋税、英国的房屋财产税、韩国的综合土地税、巴西的农村土地税;又重视对房地产权属转移环节征税 (动态财产税) ) , 如意大利不动产增值税、其它国家遗产税与继承税、赠与税、登录税、印花税和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但对权属转移环节实行轻税政策, 以促进房地产的开发经营, 有利于房地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如美国, 对房地产的拥有和使用者, 每年必须缴纳房地产税, 且不分对象实行统一的税率和征管办法, 对住宅实行减免和抵扣;而在开发经营环节的税负相对较轻, 仅有交易税和所得税, 并享有各种税收政策的优惠。“地方所有”是指为了激发地方政府征收房地产税的积极性, 扩大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资规模, 房地产税一般作为地方税, 是地方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一些发达国家的房地产税收入占地方税收的7 0%以上。另外, 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房地产税管理办法和配套制度, 如房地产产权登记制、估价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 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政府特别重视房地产税种的设立和调整对经济、社会以及资源配置的效应, 把税收政策作为调控经济和调节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构建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1. 构建原则
针对房地产税制改革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笔者以为构建我国房地产税制体系应体现公平、效率、简化、民生四大原则。
(1) 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就是要公平建立税制, 公平运用税收政策, 国家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在征税过程中, 客观上存在利益的对立和抵触。如果政府征税不公, 则征税的阻力就会很大, 加剧偷逃税收等违法行为, 甚至引起社会矛盾。我国目前的房地产税收体系有违公平原则, 房地产税制存在征收范围具有选择性、内外税收政策不统一、重复课征等问题, 妨碍税收的横向和纵向公平原则。
(2) 效率原则
税收的征收效率是指单位税收成本带来的税收收入最高, 税收成本包括税务机关在征税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即征收成本和纳税人在履行税收义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即奉行成本。房地产税制应通过以下途径贯彻税收效率原则:一是简化税制结构, 降低税收奉行成本, 二是强化税收调控房地产经济的职能, 促进房地产也的健康发展, 三是优化税收征管, 节约征管费用,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高效率的房地产税收征管制度。
(3) 简化原则
简化原则是指房地产税收制度必须既便于纳税人遵循, 也便于税务机关管理。简化的原则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房地产税、减少税种、简化税率档次、减少税收优惠和简化征纳程序等内容, 这会大幅度减少税收成本和提高税收效率。
(4) 民生原则
民生原则就是指房地产税收制度要与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社会生产目标相适应。房地产关系到国计民生, 属于“民生”的范围, 是居民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 政府的房地产政策都应以民生为出发点, 使“居者有其屋”、“居者优其屋”。如今,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拥有房地产的数量差别悬殊, 房地产税收制度应通过不同的税率设置来调节和缓解这种差距, 这也是税收“社会公平”的要求。
2. 指导思想
以“简化税制、合并税种、立租并费、税负适度、自动稳定、调控经济、便于征管”为指导思想和出发点, 设计房地产税收制度。
五、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设计思路
1. 税种的设立
笔者认为房地产流转环节的营业税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继续按原税种开征, 保持税制的连续性;但对涉及再次转让房地产 (二手房) 和出租房地产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税负可适当降低, 具体降低到多少, 需要在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研究后确定;调整营业税中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税目;取消对“三资企业”不征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耕地占用税的税收优惠。取消除工商税务部门以外的房地产行政收费项目, 将现行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契税、土地出让金等项税费合并, 设立房地产税种。
2. 房地产税税制要素设计 (1) 房地产税的课税范围
房地产税的课税对象是什么、应设置哪些税目、撤并或保留哪些税费, 一些专家有过少量不完整的阐述。笔者初步设想以拥有和转让的不动产、国有土地使用权为课征对象, 适当确定和扩大征税范围, 如将农村的经营用房、出租用房纳入房地产税的征收范围。但是考虑到农村的经济状况和长远发展, 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纳入课税范围。农村个人拥有的居住用房面积在限额范围内和城镇居民拥有的居住用房面积在限额范围内且在新税实施前购进的, 实行减免税优惠;居住用房面积限额由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确定。设立房产交易、地产交易、房地产出租、土地征用、土地占用、房屋产权等6个税目。
(2) 房地产税的纳税人
设想以拥有和转让的不动产、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作为房地产税纳税义务人, 内外统一, 不分居民与非居民。对容易出现税收流失的环节设立扣缴义务人, 如个人出租房地产, 以承租人为扣缴义务人。
(3) 税率
房地产税可以设立多种税率, 不同税目对应不同的税率或税率幅度范围。对于房地产转让交易和租赁环节, 中央制定统一的累进税率, 增强房地产税的调控经济的功能。税率分几个档次和具体比例的确定要考虑两点, 一是不能因税改而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二是加大调控经济的作用。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分类 (城市与农村、高中低收入家庭、大中小房地产企业、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事业单位) 选择企事业单位和房地产企业、居民等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收集数据, 然后采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等方法测算分析房地产税的效应、计算以前纳税人所承担的相关税收平均负担, 最终确定税率。
(4) 计税依据和方法
房地产税采取从价定率计税方法, 房产交易和地产交易税目以交易差价 (收益) 为计税依据, 房地产出租税目以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土地征用税目以成交价格为计税依据, 土地占用和房屋产权税目以评估价格为计税依据。对于评估价格确定, 由国务院制定房地产评估标准, 县级税务机关根据标准, 参照同类房地产价格, 考虑房屋面积、地段、楼层、结构、每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等因素确定评估价格, 每3年评估一次。
(5) 其他税制要素
尽量减少税收优惠政策。对个人纳税人的第一居所可以给予低税率优惠, 对其他居所适用正常税率, 这样可以有效抑制居地产投机行为, 保证房地产流通市场的稳健发展;对征用荒山、山地、滩涂可以适当减免, 以促进这些土地的利用;对于房地产继承、直系亲属间的房地产赠与、对有赡养义务人的房地产赠与、对社会福利救济事业的房地产赠与等给予免税, 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纳税期限设计参照目前相关税收政策的纳税期限确定, 但是对居民个人纳税人房地产拥有环节的税收以年为纳税期限, 以方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节省纳税成本。其他税制要素和纳税申报表等设计尽量从简。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房地产税收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原则、指导思想, 进一步探讨我国构建一个统一的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思路。
关键词:房地产,税收制度,构建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不动产税改革研究”课题组.不动产税的税种与税率设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http://www.drcnet.com.cn/) , 2006~09~22
我国财政税收结构及存在问题探讨 篇6
一、我国财政税收结构
虽然, 在经济危机之后, 我国的财政税收结构经过多次的调整与改革, 极可能的完善我国的财政税收结构, 但现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是存在于管理风险、政策效应和支出结构三个方面的。本文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
1.管理上财政税收结构存在风险
即使我国的财政税收结构经过多次的调整与改革, 虽相对完善, 但是体制仍不健全, 这种情况下, 我国许多的地方政府面临着财政危机, 即使收支平衡都很难达到要求, 政府每年年初的预算总是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而当经济危机发生后, 这种现象的发生更加严重。当地的政府难以达到收支平衡, 资金链上就会出现断层, 当地的财政管理人员面临着资金的巨大缺口, 就会想一些违背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方法, 弥补资金的缺口。当地的政府会收取规定税收以外的税收, 即非法税收。但是, 这样虽一时改善了当地政府的资金缺损现象, 但却加大了财政税收管理的难度, 同时年初的预算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同时违背了我国财政透明与民主化的政策。
2.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改革考虑不够全面
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 为了降低我国的经济损失, 我国对财政政策及使实行了政策改革, 实行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方法。但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行使得政府的可用资金逐渐减少, 究其根本是我国的财政税收在某些方面使得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效应变小。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基础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若是实行了扩张性财政政策, 但没有资金支持, 难以达到当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目的, 很难刺激经济的目的。现今, 中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南方较发达, 而西北地区相对贫困, 这些地区在财政管理上并未实现系统的管理, 若是在这些地区实行扩张财政政策, 一旦资金不足, 不但不会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 还会加大该政府的财政压力。这种情况的发生, 会导致我国财政税收工作更加难以顺利进行。
3.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合理
在新中国成立初, 我国的经济水平过于落后, 所以,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 我国一直坚持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 而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的财政支出较多。但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导致我国的经济建设主要是依靠财政支出, 而市场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实际上, 在市场经济上, 经济建设主要应该依靠市场本身, 而不是财政, 我国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 这加重了我国的财政负担。
二、完善我国财政税收结构存在问题的措施
1.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在税收上, 我国现今存在着许多种类, 但是这些种类并不是所有地区均有的, 这种现象使得当地政府的税收征管的效率降低。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可以改善这一现象。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 像国家申请, 国家根据对该地区的调查研究, 进行审批。这样, 可以加大我国税收征管的效率。
2.建立系统完善的税收监管系统
在对税收的监管上, 我国一直存在着缺陷, 因此我国税收征收的效率较低。建立系统合理的税收监管系统, 可以极大地降低我国税收的征收困难。现今, 我国进行税收的人员众多, 机构十分庞大, 合并这些税收的机构可以降低花销。我国应当建立一个统一的税收监管系统, 这样可以提高我国税收的征收率。
3.建立合理的财政税收分配制度
建立合理的财政税收制度, 应当给予地方政府相应的自主权, 这样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同时, 增加我国的税收。我国现今的制度, 是中央与地方都获得经济成果, 但地方还承担征当地的经济建设, 所以赋予当地政府一定的自主权, 可以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世界地位的提高, 建立合理的财政税收是有利的。只有这样, 才能够充分的发挥我国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在面临相应的经济危机的冲击下, 更好的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同时, 完善的财政税收结构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梅秀.完善投资结构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J].中国外资, 2011, (4) :25.
[2]时莉洋.我国财政税收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初探[J].现代商业, 2014, (11) :70.
[3]林鹭.基于节约型社会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研究[D].广西大学, 2008.
税收制度结构 篇7
中国境内集团企业纷纷走出国门,通过在境外注册或收购、换股等形式新设、收购注册中资公司,搭建国际融资平台。境外注册中资公司通过现金和换股的方式取得境内集团企业所属的境内子公司的股权,从而将境内企业的原股东从直接控股变为通过境外注册中资公司间接控股境内企业,形成境外注册中资公司控股境内企业(以下简称“境内子公司”)、境内企业原股东(以下简称“境内母公司”)通过境外注册中资公司间接控股境内企业(即境内子公司)的“中外中”投资结构(如图1所示)。
二、“中外中”投资结构的重复征税问题
实务中,有些境外的中资公司仅仅是个壳公司,主要业务在境内,境外公司所取得的所得最终是要全部分回境内母公司,因集团内部境内外企业之间的收益分配导致税收成本巨大,更有甚者集团整体所得税税负达到40%左右,而我国企业所得税合理税负应为25%或者享受税收优惠者更低。“中外中”投资结构的重复征税问题已成为跨国集团不得不面临的重大税收课题。
这种“中外中”投资结构安排下重复征税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境内子公司向境外控股公司分红需要扣缴企业所得税
境外注册中资公司控股境内子公司,境内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后进行利润分配,在向境外股东分配股息、红利等投资性收益时,按照税收政策规定对非居民企业取得的来源于境内的所得,需要按10%或协定税率代扣预提所得税。境外注册中资公司取得的境内子公司分配股息、红利所得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2. 境内母公司取得境外注册中资公司分红款需要缴纳所得税
“中外中”投资结构下,境外注册中资公司是境内集团母公司的子公司,同时又参股原集团公司的境内子公司。境外注册中资公司基本上设在避税地或税率较低的地区,由于在境外没有缴纳或缴纳较低的税收,所得收益向股东进行分配时就面临着,境内母公司从境外分回的股利又要按25%全额缴纳企业所得税。我国的税收政策虽然对来源于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投资性收益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允许限额扣缴来消除重复征税,但间接抵免的适用范围在持股比例、投资层级做出了限制规定,重复征税问题并未解决。
实线:新设、收购境外注册中资公司前投资结构;虚线:新设,收购境外注册中资公司后的“中外中”投资结构。
三、“中外中”投资结构的税收筹划
在目前国际税收环境、我国税收政策下,可以考虑以下三种模式解决跨国集团内部的重复征税问题。
模式一:将境外注册中资企业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
1. 模式简述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依据实际管理机构标准认定为居民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2号)的规定,境外中资企业同时符合生产经营管理场所、财务人事决策机构、主要财产、账簿档案存放、高管在中国境内四个规定条件的,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的规定,应判定其为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企业(以下称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并实施相应的税收管理,境外中资企业可向其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或中国主要投资者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居民企业申请,认定为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企业,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征收企业所得税。
境外注册的中资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后,首先,境外注册中资公司取得的境内子公司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和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属于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作为免税收入,境内企业不需要对其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其次,境外注册中资公司其向境内的母公司分配股息、红利时也可依据规定享受免税,境内母公司取得的境外注册中资公司分配的股息、红利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作为免税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2. 模式分析
(1)优点
境外注册中资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后,按中国居民企业进行税收管理,相互之间股息红利分配重复征税问题得到了解决,不受投资层级限制和持股比例限制。
(2)限制条件或缺陷
①境外注册中资企业取得境内股息、红利可以享受优惠,但正常生产经营所得的税收负担会相应增加。
若境外注册中资公司属于壳公司,仅从事境内股权投资活动,没有其他生产经营业务,认定为居民企业后其取得收益全部为股息、红利等投资性收益,属于免税收入,则不会增加税负。
若境外注册中资公司注册地在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等低税率或不征所得税地区,公司有正常的生产经营业务收入,认定为居民企业后,就应该按照中国居民企业居民经营所得适用税率25%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样就会增加境外注册中资公司的税负。
②境外注册中资公司的境外股东税收成本增加
若境外注册中资公司存在非居民企业境外股东,认定为居民纳税人后向非居民企业境外股东分配股息时,应当按照中国税法规定按10%或税收协定税率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
此外,非居民企业境外股东转让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股权所得,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也应当根据中国税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③境外注册中资公司可能被认定为双重居民身份
境外注册中资公司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后,其注册地国家或地区有可能根据注册地原则也将其认定为该国或地区的居民企业,需要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双边或多变进行磋商。
3. 适用范围
适用此模式的企业集团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经营业务、经营收益全部或大部分来源于中国境内;
②在境外依据外国(地区)法律注册成立,实际管理机构位于中国境内;或者海外借壳上市的企业;
③由中国境内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作为主要控股投资者。
模式二:申请专项税收政策,扩大境外所得间接抵免的可抵免持股层级
1.模式简述
对于收益全部或大部分来源于境外的企业集团,在不影响企业集团正常经营、战略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对境外投资持股级次至3层及以内,提升股比集中度至20%及以上,以符合《关于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5号)、《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操作指南》(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号)等法规关于境外所得间接抵免的政策规定。
若投资层级超过了现行税收法规规定的允许抵免层级,可以申请专项税收政策,适当扩大可抵免投资层级,使更多下层企业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得以抵免,以消除境外所得分配至境内时重复课税问题。
2.模式分析
(1)优点
更多下层企业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得以抵免,可以有效消除境外所得分配至境内时重复课税问题。
(2)限制条件或缺陷
①若投资层级超过了现行税收法规规定的允许抵免层级,需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申请专项政策文件。
②对持股集中度、投资层级有一定要求
财税[2009]125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号等法规对于间接抵免的主体有两个限制:由居民企业直接或者间接持有20%以上股份的外国企业;最多只有三个层次可享受间接抵免。企业申请扩大可抵免层级的专项政策时,首先应当符合法规对持股比例的要求,再申请适当扩大抵免层级。
投资层级过多情况下,取得境外分配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能完全消除重复课税问题。
③无法解决股权架构在境内境外反复穿插的收益分配重复课税问题;境外企业取得境内企业分配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仍需按规定缴纳预提所得税。
3.适用范围
适用此模式的企业集团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收益全部或大部分来源于境外的企业集团,
②持股比例较集中,单一上一层外国企业直接持有20%以上股份,且由该企业直接持有或通过一个或多个符合规定持股方式的外国企业间接持有总和达到20%以上股份;
③投资层级不超过五层。
模式三境外收益用于境外投资
1.模式简述
专项申请扩大抵免企业层级和申请将境外注册中资公司认定为居民企业的解决模式都具有局限性,多为中央企业适用,该类企业具有收益全部或大部分来源于境外或境内的特征,且均处于垄断行为,尤其以境外注册中资公司认定为居民企业的解决模式企业垄断特征更为明显,非控股地位的境外投资者由于所投资企业能够获得高额的垄断超额利润,往往可以忽略因改变纳税人性质而被课征的所得税。另外,央企申请专项税收政策的通道也较为通畅,因此前两种模式多为中央企业集团采用。
其他“中外中”投资结构的企业可“以不变应万变”,不作任何调整或变动,暂将境外收益滞留在境外,用于新的项目投资,静待财税部门出台解决“中外中”投资结构重复征税的新政。
2.模式分析
境外收益无法即时汇回中国境内,若境内控股方对境外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依赖程度较高,会对境内控股方产生不利影响。
3.适用范围
大部分的民营集团企业,以及对境外中资公司的股息、红利分配依赖度不高的境内集团企业,在境外有长远战略投资需求和重大投资利益,均可以采用这种模式。
税收制度结构 篇8
税收负担历来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财政经济问题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一些企业和居民感到税收负担较重。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中, 中国连续两次位列全球第二, 这引起了国内社会各界对税收负担的热议。不过, 近年来关于税收负担问题的讨论, 大多集中于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轻重方面, 而对中微观层面的税负结构则相对涉及较少。事实上, 我国在税收负担上不仅仅存在宏观税负较高的问题, 同时还面临着税负结构失衡的矛盾。正是基于税负结构失衡的客观事实, 我国将“结构性”减税作为当前税收政策的主题, 其意图就在于通过税收的结构性调整来改变税负结构的失衡格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这为今后一个阶段的税收改革指明了方向。而要建立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通过结构性减税政策来调整与优化税收负担结构是关键所在。为此, 本文拟在分析我国税收负担结构失衡基本现状的基础上, 剖析结构性减税与税收负担结构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进而探讨如何通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来促进税收负担结构的合理化。
二、我国税收负担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
(一) 中观税收负担的结构失衡
1. 税收负担的税种结构失衡。
我国税收负担的税种结构失衡, 主要表现为税收负担过多地来自于间接税, 而直接税特别是其中所得税的负担总体上偏轻 (1) 。尽管我国早在1994年税制改革时, 就确定了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但近20年来, 流转税收入一直在税收总收入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而所得税的收入占比则始终过低。2011年, 流转税和所得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7.72%和25.43%, 所得税在收入规模上还不及流转税的一半。此外, 我国的财产税体系还比较薄弱, 财产税的收入占比也不高, 为11.82%。所得税和财产税规模均较小, 自然导致了直接税比重偏低。2011年, 我国的直接税比重仅为38.42%, 而同期税制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的直接税比重大多在50%以上。间接税占比偏高, 造成税收负担大量转嫁到最终消费者身上,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而直接税占比过低, 导致税收负担的累进性不足, 弱化了税收的收入再分配功能。
2. 税收负担的产业结构失衡。
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税收负担率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近几年来, 第三产业税负总体而言要高于第二产业 (2) 。以2011年为例, 我国第二、三产业税收占其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1.65%和23.84%, 第三产业税收负担率比第二产业高出了2.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负偏高,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营业税存在重复征税问题。税负较重, 已经成为制约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2011) [1]。另外, 第二、三产业各细分行业的税收负担率水平更是差异显著。在第二产业中,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税负率明显高于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 其税收占增加值比重达到了28.06%。而在第三产业中, 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的税负率大幅度超过了产业平均水平, 分别高达34.52%和30.84%;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则是税负率最低的行业之一, 仅为8.62%。产业与行业间税收负担苦乐不均, 显然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 税收负担的地区结构失衡。
我国长期存在着地区间税收负担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新世纪以来京津沪、东部 (除京津沪) 、中部、西部四大经济区域的税收负担率水平高低, 京津沪地区的税负率远远高于其他三个区域, 然后依次是东部地区 (除京津沪) 、西部地区、中部地区 (见图1) 。就地区税负差异的变化趋势看, 四大区域税负率的变异系数在2001年是0.659, 而到2011年为0.652, 未发生明显变化, 地区间税收负担差距并没有出现收敛趋势。从理论上讲, 合理的地区税负率应该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 但中、西部之间却出现了税收负担与经济发展水平“倒挂”的现象, 这显然不符合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税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二) 微观税收负担结构的失衡
1. 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负担失衡。
一是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税收负担的失衡。由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我国对不同所有制实行差别化的税收制度, 造成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税负不平衡。以内资和外资企业为例做比较, 从产值税负率指标看, 1999—2003年, 内资企业税负约是外资企业税负的1.65倍 (孙玉栋, 2006) [2]。2008年“两税合并”后, 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观但依然存在。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 内资企业的产值税负率仍是外资企业的1.43倍 (3) 。
二是不同规模企业间税收负担的失衡, 突出表现为中小企业税收负担过于沉重。据有关部门调查, 2002年中小企业税收占销售收入的负担率为6.81%, 高于全国各类企业6.65%的水平;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4.9%, 高于全国1.91%的水平;税收占利润的119.6%, 高于全国99.9%的水平 (苟建丽, 2006) [3]。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2009年对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超过半数的企业认为税收负担过重, 只有不到1%的企业认为税负较轻 (于洪, 2009) [4]。
2. 各收入阶层居民的税收负担失衡。
当前我国税收负担在不同收入阶层居民间的分布格局, 没有较好地体现税收的量能负担与纵向公平原则。首先, 从所得税负担方面看, 以城镇居民为例, 所得税负的累进性仅在中等偏下户到较高收入户这四个收入组别中有一定体现;而最低收入户、较低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的所得税负担率出现了“倒挂”, 最低收入户负担率竟然是所有组别中最高的, 达到了12.06%, 而最高收入户却只有8.72% (4) (见图2) 。其次, 由于流转税具有转嫁性, 居民实际负担的税收, 除了作为直接纳税人所缴纳的所得税外, 还包括消费支出中所包含的流转税。受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支配, 间接税负担是具有累退性的。近年来, 关于流转税对个人收入分配影响的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尽管高收入居民在流转税负的绝对额上要高于低收入居民, 但就相对税负水平来看, 最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总流转税负担水平, 约为最高收入阶层居民的1.237倍 (王剑锋, 2004) [5];反映流转税税收累进性的Suits指数为-0.0401, 全部流转税呈现轻微的累退性 (万莹, 2012) [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2) 相关数据计算。
三、税收负担结构与结构性减税的关系
(一) 税收负担结构失衡是实施结构性减税的现实原因
结构性减税是当前财政政策的重心。结构性减税的核心内容固然是减税, 但把“结构性”作为“减税”的前缀限定词, 是有其特殊含义的:一方面, 结构性减税有别于全面的减税, 它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税负水平的削减;另一方面, 结构性减税也有别于大规模的减税, 它是小幅度、小剂量的税负水平的削减 (高培勇, 2009) [7]。那么, 为什么我们要实施的是一种“结构性”的, 而非全面的、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呢?这取决于对当前税收负担主要矛盾的判断。
税收负担是税收政策的核心问题与最终落脚点。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税收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 宏观税负率不断攀升, 国民收入分配越来越向政府部门倾斜。因此, 当前有必要通过减税“让利与民”, 提高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以实现十八大所提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标。但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 政府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压力与日俱增。为了切实保障公共服务的融资需求, 当前我国宏观税负不宜大幅度降低。并且, 我国2011年的宏观税负率为19.03%,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比较, 并不算很高, 削减的空间不大。可见, 税收负担总量的高低轻重并非当前税收负担的主要矛盾。那么, 税收负担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
前文的分析表明, 我国税收负担长期处于多重结构性失衡状态:在中观层面表现为税种间税负失衡、产业间税负失衡、地区间税负失衡;而在微观层面表现为不同类型企业间税负失衡、不同收入阶层居民间税负失衡。税收负担的结构性失衡, 不仅背离了税收的公平原则, 也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当前, 税收负担结构失衡已经成为加剧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 产业间税负失衡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失衡, 不同收入阶层居民间税负失衡使收入分配结构更加恶化, 等等。基于此, 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判断:税收负担结构失衡是目前我国税收负担问题的主要矛盾所在, 税收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如何调整税收负担结构上。根据这一判断, 当前的“减税”自然应当是一种以“结构性”调整为基本特征和重点的减税。
(二) 结构性减税应将税收负担结构合理化作为政策目标
结构性减税是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的。就当时的国内外经济背景而言, 结构性减税主要是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种临时性“救市”举措而出台的, 其政策目标是通过减轻居民、企业税负, 扩大消费和投资, 刺激经济增长。随着我国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 开始步入后危机时代, 有必要重新思考结构性减税的目标定位。近年来, 有学者将结构性减税与优化税制结构相对接, 他们认为:实施结构性减税既是应对经济危机冲击的短期政策, 也是优化税制结构、深化税制改革的正确抉择, 结构性减税本身就是税制结构优化过程的一部分 (李心源, 2009;潘石、王文汇, 2010) [8,9]。
税制结构是相对抽象的, 而税收负担结构却是具体的、看得见的;同时, 两者之间又有内在关联性。税负结构合理化程度是税制结构优劣的评价标准和外在表现。税制结构是否科学, 要通过税负结构的合理性来加以判断;税制结构的内在优劣, 也是由税负结构状况表现出来的。因此, 出于现实可操作性与结果可观测性考虑, 可以将税收负担结构合理化作为结构性减税的直接政策目标。至于税收负担结构是否合理, 除了从税负结构本身是否公平合理——即是否体现了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来进行判断外, 还应当从税负结构的经济效应来考察, 即看税负结构是否符合经济结构优化的要求, 能否起到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作用。将税收负担结构合理化作为结构性减税的政策目标, 一方面有助于评价、检验税制改革与税制结构调整的成效;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和改善税收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调节作用。
针对目前我国税收负担结构失衡的现状, 并结合经济结构优化的基本方向, 结构性减税应致力于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税负结构合理化:一是优化税种间税负结构, 降低间接税税负比重, 提高直接税税负比重;二是消除产业间税负失衡, 努力减轻第三产业税收负担, 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三是调整地区间税负结构, 改变中、西部地区税收负担和经济发展水平“倒挂”现象,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四是促进不同类型企业间税收负担的合理化, 为企业公平竞争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五是增进各收入阶层居民税负分布的公平性, 增强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能力。
(三) 结构性减税是促进税收负担结构合理化的有效途径
1. 结构性减税的特征使其具有调整税负结构的功能。
结构性减税具有两大显著特征:一是突出特定、避免普惠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2009) [10];二是有增有减, 结构性增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 (贾康、陈瑜, 2011) [11]。这两大特征使结构性减税能够承担起调整税负结构失衡的重任:首先, 突出特定、避免普惠, 能够防止对所有税种“平均使力”或对各纳税主体“一刀切”式的减税模式, 使减税利益切实地落在目前税收负担偏重的第三产业、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中低收入居民的身上。其次, 在减税同时辅以必要的增税措施, 一方面能更好地增进税负结构的公平性, 如通过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适当提高高收入者税负;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宽税收调节经济结构的空间, 使税负结构更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优化, 如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将使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 从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2. 结构性减税促进税负结构合理化的成效已初步显现。
截至2012年底, 结构性减税政策已经正式实施了4年。从税收政策的进展和效果来看, 结构性减税已经在促进税负结构合理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 (1) 2009年实施的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全面转型, 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外购固定资产不能抵扣进项税款而造成的重复征税问题, 减轻了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工业行业的税收负担。 (2) 个人所得税改革使普通工薪阶层税负有所减轻。据测算, 2011年9月实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后, 工薪收入者的纳税面由约28%下降到约7.7%, 纳税人数由约8 400万人减少至约2 400万人, 约6 000万人不需要缴纳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 一年内将减少个税负担1 000多亿元 (丛明, 2012) [12]。 (3) 中小企业税收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税负压力。近年来, 国家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税负较重、经营困难的问题, 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扶持政策, 如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小微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等, 起到了一定的减税减负作用。 (4) 资源税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开采资源所负担的税收偏轻的格局。2011年11月起,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的从价计征。据财政部统计, 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 资源税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3.4%和68.3%。尽管目前实行从价计征的资源范围还不广, 但资源税改革毕竟已完成“破冰”之举。
四、促进税收负担结构合理化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选择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而促进税收负担结构的合理化, 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着力点所在。今后一段时期, 应以税收负担结构调整为抓手, 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使税收更加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进社会公平。
(一) 全面推进“营改增”改革, 消除重复征税、促进产业间税负公平
“营改增”改革有助于消除服务业的重复课税, 对公平产业间税负、促进服务业发展有积极意义。2012年1月1日, 上海率先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简称“1+6”行业) 开展了“营改增”试点;从当前9月起, 试点区域范围陆续扩大到北京、江苏、广东、湖北等8个省市。从改革情况看, 试点地区相关行业的整体减税效果比较明显, 如上海1~10月减收225亿元, 北京9、10两月减收25亿元, 减税有力地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2013年, “营改增”在多地试点的基础上将选择部分行业全国试点。尽管试点行业名单尚未公布 (截止2012年12月) ,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 由于“1+6”行业已经积累了先行试点的经验, 因而这些行业最有希望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营改增”。在此之后, 可进一步将邮电通信业、建筑业等处于再生产中间环节、产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也纳入“营改增”全国推广范围。在扩大“营改增”行业与地区范围的同时, 为了避免增值税扩围后“一税独大”, 还要适时降低增值税的税率水平。可考虑将现行增值税13%和17%两档税率适当下调1~2个百分点, 以减少整个税收体系对增值税的过度依赖性。
(二) 进一步调整消费税, 优化消费者间税负分布、提高“两高一资”消费品税负
基于税负结构合理化目标, 进一步调整消费税有两大基本立足点:一是调节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间的税负分布格局;二是使各类消费品的税负水平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针对第一个立足点, 应将高档滋补品、高档皮装、桑拿等高档消费品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适当提高金银首饰、钻石等奢侈品的税率, 以强化对高消费者的税收调节;同时降低普通化妆品、摩托车等一般日常生活用品的税率, 减轻普通消费者的税负。针对第二个立足点, 要及时对普通电池、化学农药、塑料袋包装物等污染性产品课征消费税, 通过提高消费的税收成本来减少这些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另外, 还应将煤炭等化石能源也纳入征税范围, 以促进不可再生能源的节约使用。
(三) 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提高所得税负比重、增强居民税收负担的累进性
下一阶段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核心在于加快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 这既是调整税收负担税种结构、提高所得税负比重的客观需要, 也是促进各收入阶层居民间税负公平、增强个税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迫切要求。
构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基本思路为:对具有连续性的经常性收入, 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经营性收入、财产租赁所得等进行综合课征;而对利息、股利、红利所得, 偶然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不连续或连续性不强的收入项目, 继续实行分类征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实施以下改革:一是扩大征税范围, 逐步对各类附加福利课税;二是调整费用扣除标准, 综合所得项目的费用扣除应包括成本费用扣除和生计费用扣除两类, 分类所得项目继续按目前费用扣除标准执行;三是优化税率结构, 对综合所得可实行5%~40%的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档次设置为6级为宜, 而对分类所得继续使用比例税率, 但可适当提高税率标准, 如将财产转让所得税率提高到25%, 将偶然所得税率提高到30%。
(四) 继续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增强对特定企业的减税力度
2008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后,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总体而言已比较完善。从当前看, 需要进一步优化企业所得税优惠体系, 加强优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使企业间税收负担更加公平合理:一是突出产业优惠导向,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企业、高科技企业的优惠力度,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综合运用多种优惠方式, 除了传统的直接减免税手段外, 还要更多运用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等间接优惠, 使相关企业更充分地享受到优惠利益。三是注重优惠政策向中小企业、西部地区企业等相对弱势企业群体的适度倾斜, 切实减轻它们目前偏重的税收负担, 促进大中小企业、东中西部企业共生发展。
(五) 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 增加房产保有环节税负, 提高房产税比重
2011年1月起, 上海、重庆作为试点地区, 开始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但两地的改革方案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如仅对增量房征税 (上海) 、计税依据是商品房市场交易价格而非市场评估价值等。下一阶段, 需要继续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一是扩大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除对属于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房产给予免税外, 其他个人房产不论增量房还是存量房, 均应征税。二是改变计税依据, 按房产评估价值来进行计税, 使房产税税收与资产增值联系在一起。三是实行差别税率, 对普通中小户型住房实行低税率或零税率, 而对高档大户型住房采取高税率。同时, 要在总结沪渝两地改革试点经验基础上, 不失时机地向其他地区直至全国范围推广。通过上述改革措施, 一方面增加房产保有环节的税负, 改变目前高收入者拥有数套房产并坐享其增值收益却不用缴纳任何税收的不公平现象;另一方面, 逐步增加房产税收入、提高房产税占财产税及总税收比重, 将房产税打造为地方主体税种。
(六) 全面深化资源税改革, 提高资源性行业 (企业) 的资源税负水平
当前, 我国资源性行业 (企业) 的利润率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但它们开采资源所承担的税负却明显偏低, 资源税调节资源级差收益的功能较弱。为此, 必须深化资源税改革, 提高资源税的税负水平。深化资源税改革的重点是从原来的从量计征模式改为从价计征模式。尽管原油和天然气的资源税已经实行从价计征, 但煤炭、盐等其他5种应税资源依然维持原先的从量计征方式。所以, 下一步的资源税改革, 应当及时对其他几种应税资源也实行从价计征, 这有利于从总体上改变资源性行业 (企业) 的低资源税负与高利润率不相称的现状。在改革计税依据的同时, 还要拓展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将水、森林等资源也逐步纳入课税范围内, 从而更好地促进资源的保护性利用与开发。
(七) 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 使有环境污染行为的企业与个人承担必要的税负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 环境税逐渐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广泛采用, 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形势, 我国也有必要适时开征环境税, 使环境污染者承担起与环境污染外部成本相当的税收负担, 从而促进环境保护。考虑到我国目前缺乏环境税这一税种的制度设计和征收管理经验, 应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实施方略 (邢丽, 2009) [13]。可考虑在目前排污收费制度的基础上, 实行费改税, 将排污收费改为征收排污税, 以污染物排放量为计税依据。对于征税范围, 可先选择防治任务重、技术标准较成熟的税目开征, 如大气污染税等, 以后再逐步增加新税目。注释:
摘要:当前我国税收负担结构失衡现象比较突出:在中观层面表现为税收负担的税种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地区结构失衡;在微观层面表现为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负担失衡、各收入阶层居民的税收负担失衡。结构性减税与税收负担结构具有内在关联性:实施结构性减税是基于税负结构失衡的现实所作出的理性政策选择;同时, 结构性减税的基本特征也使其具有调整税负结构的功能。今后, 结构性减税应将税收负担结构合理化作为政策目标, 通过全面推进"营改增"改革、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等一揽子政策措施, 积极调整税收负担结构, 使其更加公平合理。
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探析 篇9
由于历史、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前的产业结构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产业结构具有很大的差距。首先, 三大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比例失调。第一产业的比重过大, 劳动力过剩, 导致第一产业的效率低下;第二产业比重偏高, 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比重偏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比重过低。其次, 地区间产业构成差距较大。由于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在产业结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 地区间产业同构化情况突出, 行业集中度过低。其中突出的是行政区域之间的重复建设, 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行业集中度普遍过低, 无法向规模经济要效益。
二、税收政策影响产业结构的途径
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改变产品税后价格从而改变产品的供求关系, 即通过改变经济活动的收益或成本从而使供给或需求发生变动, 最终影响产业结构的。
(一) 税收政策影响供给从而影响产业结构
从生产者的角度考虑,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影响生产要素, 进而影响产业结构。首先, 税收政策改变劳动力的数量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税收政策中对人口数量有直接影响的是社会保障税的设立和完善与否。若社会保障税未设立或不完善, 缺乏社会保障的公众很可能会选择多生孩子以老有所依, 从而导致人口数量的增加, 也导致了一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输出的迫切性。其次, 税收政策改变资本的数量从而影响产业结构。若税收负担过高, 企业的收益必然下降, 理性的投资者会减少投资, 增加储蓄。再次, 税收政策影响科技进步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对科研费用投入、教育水平、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等影响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均有重要影响,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研发费用、教育行业投资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均有所倾向, 这些都将对生产者的供给能力产生影响。
(二) 税收政策影响需求从而影响产业结构
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 税收政策通过影响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用于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开支不断降低, 工业品、服务在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从而导致第一产业比重的不断下降和第二、三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税收政策通过改变收入分配状况, 如选择开征遗产税等税种, 使财产的拥有状况发生变化, 从而对消费者需求结构的调整产生影响。另外, 税收政策调高或调低消费品的价格也会影响产业结构。国家可以通过税种的设置和税率的设定, 使不同的商品承担不同的税收负担, 从而改变消费品的相对销售价格或消费品生产者的相对生产成本, 进而改变消费需求结构。而我国现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生产者的营销策略是以销定产, 消费者需求结构的改变必将导致产业结构的改变。
三、税收政策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不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我国现行税收管理体制是中央设立国家税务总局, 省及省以下税务机构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个系统。在税收征管上采取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和地方税三种方式。在税收管辖权的划分上, 存在着税收征管权限交叉和税收执法权保障不足的问题;在税收收益权的划分上, 存在地方政府权利主体缺位的问题。在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 地方各级政府都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决策主体, 这种决策系统导致我国地区间产业规模小、重复投资率高, 有些地方甚至为了眼前利益不惜引入发展周期短、见效快的制造业, 而不愿发展基础产业和需要长期培育的新兴产业。为了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 部分地方政府甚至出台相应税收优惠措施, 大量引进一些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从而形成了极不合理的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
(二) 宏观税负过高不利于产业内在动力的扩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转变以往的经济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拉动模式, 逐步变为以出口、投资和消费协同拉动;要转变以往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为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拉动。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过高。据统计, 按照政府收入除以GDP计算的大口径宏观税负已经大于30%, 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超过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较高的宏观税负使收入分配格局向着有利于政府的方面发展, 相应抑制了私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改变了二者的需求结构。由于私人消费是以满足各类需求为目的, 主要是集中在各类消费品领域, 而私人投资则以营利为目的, 较高的宏观税负水平使得相关产业发展缺乏需求的刺激, 也使得企业法人缺乏扩大规模的动力, 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从需求结构方面影响产品的供给结构, 从而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 税收优惠政策的不统一导致产业结构偏差
当前, 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所有制导向和区域导向突出。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已形成由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放区-其他地区依次递减的区域导向体系, 其政策效应是诱导资源向东南沿海和经济特区及开发区流动。但这种优惠政策体系已不再适合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 尤其是不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与区域导向和所有制导向形成强烈反差的是, 我国税收优惠的产业导向比较薄弱。现行的税收政策, 个别税种不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鼓励技术创新, 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四) 较高的税收成本削弱了税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税收的成本包括国家因征税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和政府及企业等征纳税主体支付的费用。政府支付的费用包括行政机关为制定政策所花费的调研、立法等费用, 以及税务机关支付的办公费、设备费等;纳税者支付的费用包括办理纳税登记、纳税申报等费用和时间成本。这些费用都是为完成税收支付的, 并不包括在税收本身, 因此, 政府的实际税收收益应为税收收入扣除政府支付的税收成本的余额, 显然小于税收总额。而纳税人实际的税收负担应为需交纳的税款总额和为缴税花费的费用之和, 明显大于应交税收总额。当政府向某个产业增加课税时, 会造成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和销量的进一步减少, 即社会福利损失也进一步扩大。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较高税收成本的存在对调整产业结构的负面作用。
(五) 个人所得税缺乏对创新的激励不利于以人为本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 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劳动者的潜力发挥和价值创造是与其兴趣偏好和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创新活动缺乏必要的税收激励机制, 不利于调动科技人员和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现行个人所得税生计费用的扣除标准较低, 没有考虑区域消费水平的差异, 导致工薪阶层承担了过重的税负, 不利于调节贫富差距。同时, 现行个税对个人投资入股的股息、红利等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私营企业主税后收益的个人分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存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重复课税的问题, 这与以人为本地优化产业结构策略是背道而驰的。
四、优化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 正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
总体来说, 我国税收立法权的纵向划分, 应建立起以“中央集权为主, 地方分权为辅”的立法格局。在统一税政前提下, 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管理权。结合清费立税, 设置新税种, 在取消有关收费的同时使地方能够根据当地负税能力和公共支出状况, 对地税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还必须对财政管理体制做必要的调整, 增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使基层政府摆脱财力匮乏的困境, 充分发挥税收的效率作用, 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在税收管辖权上, 应通过立法明确国税与地税各自的管辖范围, 使两者能相互协调, 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对纳税人进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在其法定职责内进行税收稽查, 不得超越职权或相互推诿。
(二) 形成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
过高的宏观税负水平会削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因此要适当降低主要税种税率以降低宏观税负水平。首先, 我国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与大多数国家相比处于较高水平, 应当适当降低。其次, 还要清费立税, 对城市和农村不合理的收费要一律清理, 这样既节省了大额的收费管理费用, 也可减少因监督不力而使收入被挪用, 提高了收入的使用效率, 新的宏观税负必将低于原有的大口径宏观税负, 这些都是降低我国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的关键。
(三) 改革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
建议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应逐步取消其区域导向和所有制导向, 代之以鼓励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为主的产业导向。当前应主要对高新技术产业、急待发展的新兴服务业、能够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产业、能够有效提高投资率的中小企业等给以重点优惠, 对于其他产业及企业则应慎重提供优惠机会。对于鼓励发展的产业, 应适当扩大优惠范围, 降低对优惠对象的门槛限制, 进一步简化优惠的审批手续以提高效率。同时转变税收优惠的方式, 鉴于加速折旧法、投资税收抵免、亏损弥补、费用加计扣除等方式的针对性较强, 使用较灵活, 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可以广泛采用。
(四) 多角度降低税收成本
首先, 要进一步完善税制, 税制确定就等于划定了征税效率实现的可能区间, 一套透明稳定、征纳双方容易掌握操作的税制, 对税收纳税成本和征税成本都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其次, 必须集中税源, 集中对某些地区、某些重点税种的征收, 对于一些税收过少、征收成本过大的产业和地区应该给予减免。再次, 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 把税收成本与效率的高低作为评价税务机关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同时在机构的设立、征管力量的配备、管理方式的选择上, 也应该将税收成本作为决策的重要权数。这样从多种角度降低税收成本, 使税收政策对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尽可能最大化。
(五) 实施鼓励创新的个人所得税
首先, 要合理确定个税的费用扣除项目和扣除标准, 扣除标准要考虑纳税人赡养人口、医疗、教育费用等因素, 并根据收入、物价水平的变化适时调整。其次, 对个人投资的股息、红利所得, 在征收企业所得税后, 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的税率应下调, 以刺激投资。再次, 加大创新活动的税收鼓励, 对科技人员的科研成果转化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以及各类奖励津贴收入分别减征或免征个人所得税, 以形成合理的激励技术创新的税收机制。最后, 对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和投资回收期长的基础产业获得的股息、红利收入也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 只有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才能使调整产业结构的终极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摘要: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调控工具, 可以体现一定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特点, 是调控经济运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手段。分析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提出税收政策建议, 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税收政策,产业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叶庄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税收政策研究[J].亚太经济, 2006 (1) .
[2]、罗亭林.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税收政策应用[D].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8.
[3]、李文.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J].货币金融评论, 200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