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肝癌(通用7篇)
转移性肝癌 篇1
肝脏具有特殊的血液供应系统, 受肝动脉及门静脉双重血液供应, 是全身各部位肿瘤最常见的转移器官, 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 有资料统计显示, 肝脏转移性肿瘤中, 74.6%来源于消化道肿瘤。由于转移性肝癌部位及癌灶数目的限制, 手术切除常有很大困难, 介入治疗成为转移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介入治疗的方式很多, 主要包括经皮的局部消蚀法和经血管的介入方法两大类, 前者主要是在超声引导下的各种经皮的治疗方法, 包括瘤内无水乙醇注射 (PEI) 、射频消融 (RFA) 、冷冻治疗 (CSA) 、微波固化法 (MCT) 等;肝脏的经血管介入疗法主要包括肝动脉栓塞和肝动脉栓塞化疗、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 (TAI) 、肝动脉和门静脉双路径治疗等。本文针对我院2006年至2009年收治的转移性肝癌患者, 对应用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和肝动脉栓塞化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转移性肝癌71例, 男55例, 女16例, 年龄36~81岁, 平均 (56±8.6) 岁。胃癌肝转移41例, 肺癌肝转移10例, 结直肠癌肝转移12例, 鼻咽癌肝转移2例, 胰腺癌肝转移3例, 睾丸精原细胞瘤肝转移2例, 原发病灶不明1例。原发灶切除53例, 未切除18例。
1.1.1 肝脏转移情况
肝脏转移灶位于右肝48例, 左肝9例, 左右肝14例。转移灶数目在2个以内有9例, 转移灶数目3~5个有47例, 转移灶>5个有15例;转移灶直径<2cm有17例, 转移灶直径3~5cm有49例, >5cm有5例。
1.1.2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
患者就诊以腹部包块, 腹痛腹胀, 厌食, 上腹部不适就诊39例, 常规体检发现19例, 因原发病症状发现6例, 癌症术后常规体检发现7例。本组患者71例中, 行腹部CT检查59例, MRI检查12例。转移癌灶直径0.6~13.2cm, 所有患者在治疗时无肝功能严重损害表现, 意识清楚, 皮肤巩膜无严重黄染, 无大量腹水。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 经右股动脉穿刺置管, 造影导管头位于肝总动脉, 进一步超选肝固有动脉, 对于单发的癌灶, 超选至肿瘤供血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 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 药物有5-FU、顺铂、丝裂霉素或羟基喜树碱, 选用1~2种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后用阿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进行肝动脉栓塞, 所用碘化油量5~25m L, 1月后行第2次化疗栓塞, 以后依情况选择治疗时间。其中治疗最少2次, 最多8次。在肝动脉化疗栓塞组中, 对于血供相对较差患者同时配合以I125粒子植入治疗。对于乏血供的病灶行经锁骨下动脉置管持续肝动脉灌注化疗, 药物包括羟基喜树碱20mg (首日) , 5-FU 0.5~0.75g/d, 应用微泵24h持续缓慢泵入, 导管保留1周, 间隔3~4周/次;对于原发病灶没有去除的患者同时行原发病灶化疗栓塞, 药物根据原发病灶类型决定。远期疗效按患者6、12、24、36个月生存率评价, (失访病例按失访时间计算为死亡) 。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分别分析两组患者的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生存率显著性差异及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组癌灶切除与未切除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比较标准α=0.05。
2 结果
见表1。
注:*P<0.05, 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组切除原发癌灶患者共计33例, 与肝动脉栓塞化疗组20例病例具有可比性, 未切除病灶者, 因原发癌灶的影响不具备比较意义。
我们对肝动脉化疗灌注组中原发病灶切除与未切除患者的生存率做了比较, 在我们随访6个月时, 原发病灶未切除者患者生存例数为15例, 生存率为83.33%, 原发病灶切除患者的生存例数为32例, 生存率为93.93, 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随访12个月原发病灶未切除组患者生存例数7例, 生存率38.89%, 原发病灶切除者, 患者生存人数25例, 生存率75.76%, 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随访24个月原发病灶未切除组患者生存例数3例, 生存率16.67%, 原发病灶切除者, 患者生存人数19例, 生存率57.58%, 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随访36个月原发病灶未切除组患者生存例数2例, 生存率11.11%, 原发病灶切除者, 患者生存人数5例, 生存率15.15%, 二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3.1 转移性肝癌的特点及血供情况
发生转移性肝癌患者, 一般处于癌症晚期阶段[1]。肝脏较其他脏器相比, 具有特殊的血液供应系统, 受肝动脉及门静脉双重血供, 肝动脉为肝脏提供25%的血液, 门静脉提供75%的血液, 对肝脏氧气的供应各占50%。由于肝脏特殊的血液供应系统, 使得全身各部位的癌肿极易通过血液传播途径累及到肝脏。肝脏不但血流丰富, 且与周围脏器毗邻, 接纳丰富的淋巴引流, 高糖而低氧含量状态, 以及狄氏间隙富含营养的滤过液等特点决定了转移性肝癌高发的理论基础。双重血液的供应为介入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肝动脉栓塞后, 肝细胞不会发生坏死, 而肝癌血供95%来自于肝动脉, 因此, 经肝动脉化疗可以提高转移性肝癌的疗效[2,3,4]。
3.2 介入治疗及疗效观察
对于肝内孤立癌灶或某个叶段发生的转移, 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 但患者通常处于晚期癌症阶段,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手术切除率很低, 而姑息保守治疗并不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介入治疗则成为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主要手段。我院对转移性肝癌患者采取了积极的介入治疗手段, 本文就我院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做分析比较,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所采用的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法要明显优于肝动脉栓塞化疗法, 两组患者的12个月及24个月的生存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疗效显著。同时我们也对原发病灶是否切除的患者做了比较, 比较结果发现, 原发病灶切除患者的6、12、24个月的生存率较未切除患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我们为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在给患者做介入治疗时, 要充分考虑原发病对预后的影响, 能为患者切除原发病灶则尽量切除, 同时给予肝动脉灌注化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命。
3.3 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证
我们认为, 各期转移性肝癌均是肝血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并无绝对的禁忌证。患者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 重度腹水, 重度门静脉高压, 肿瘤巨大占肝脏体积超过80%或门静脉被广泛浸润, 癌栓造成门静脉主干完全闭塞, 癌灶全身广泛转移或临终期不适合血管的介入治疗者为相对禁忌证, 要视患者的具体临床特点而做判断。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转移性肝癌两种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转移性肝癌患者71例, 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 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 组患者20例, 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 (TAI) 组患者51例。肝动脉栓塞化疗组患者原发病灶均已切除, 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组33例原发病灶已切除, 另有18例原发病灶未切除, 对未切除原发病灶病例给予原发病灶区域灌注化疗或全身化疗。结果 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法要明显优于肝动脉栓塞化疗法, 两组患者的12个月及24个月的生存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疗效显著。同时我们也对原发病灶是否切除的患者做了比较, 比较结果发现, 原发病灶切除患者的6、12、24个月的生存率较未切除患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转移性肝癌患者, 应用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肝动脉栓塞化疗组, 同样采用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 切除原发病灶病例的疗效要优于原发病灶未切除病例。转移性肝癌应用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关键词: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疗效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肝动脉灌注化疗
参考文献
[1]李玉伟, 张富强, 袁亮, 等.转移性肝癌的介入治疗[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9, 10 (4) :265-267.
[2]朱清, 黄重发, 裴小红, 等.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42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 33 (1) :55-56.
[3]纪鹏天, 郑少俊, 茹利新, 等.60例转移性肝癌的介入治疗疗效分析[J].肿瘤学杂志, 2007, 13 (4) :317-318.
[4]谢正强, 张丽, 匡黎, 等.经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转移癌[J].现代肿瘤医学, 2010, 18 (2) :349-351.
转移性肝癌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31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 有原发癌和肝脏转移病灶, 排除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患者资料完整。31例患者中, 男性18例, 女性13例, 年龄38~83岁, 平均 (56.85±12.94) 岁, 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有14例。患者原发癌包括:结肠癌7例, 直肠癌4例, 乳腺癌4例, 胃癌3例, 鼻咽癌3例, 食管癌2例, 胃肠道间质癌2例, 卵巢癌等妇科肿瘤4例, 胆管癌2例。有病毒性肝炎感染3例。有肝区疼痛7例, 有消化道症状4例, 消瘦等3例, 3例有发热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过双排螺旋CT检查和病理检查, 并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CT检查使用双螺旋CT仪器, 参数为:120kV, 220mAs, 层厚为11mm。患者在检查时为空腹, 检查前给予泛影葡胺2%~3%, 以降低伪影干扰。首先进行常规平扫, 随后对患者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对患者给予肘静脉注射碘海醇, 剂量为2mL/kg。使用高压注射对比剂, 速率为3.0~5.0mL/s。其中动脉早期为18s, 门脉期为80s, 动脉晚期为30s。主要观察转移性肝癌患者肝脏的部位、外形、大小、病灶数目、信号的特点和患者增强形式。
1.3 数据处理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7.0软件包。检查结果准确率为计数资料, 组间通过χ2检验对比。以0.05为检验水准, 可信区间范围为9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双排螺旋CT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31例患者均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使用CT诊断准确27例, 两种方法对比无显著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细结果见表1。
2.2 31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双排螺旋CT表现
CT扫描为多发的散在结节, 患者结节为多发或者单发, 且结节密度多不均匀, 边界不清晰。其中有2例患者的病灶与正常肝脏病灶无显著差异, 呈现等密度影。双期扫描显示, 患者病灶在动脉早期有周边的强化, 且结节内部为不规则的强化, 强化会持续到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 门静脉期的强化则较为明显。
3 讨论
转移性肝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改变类型, 其主要来源于消化道, 其次为结肠癌[3]。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肝内微小转移病灶的检出率越来越高, 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也随之提高。
目前临床诊断转移性肝癌的方法较多, 其中包括MRI检查、CT检查、超声检查、肝穿刺检查、血管造影检查等。其中MRI能够对肝癌病灶给予多参数和多方位的检查, 但费用较高, 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因此在病灶初筛中使用受限。而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较低, 肝穿刺和血管造影对患者均有一定的创伤, 导致受限[4]。
使用双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诊断的速度较快, 扫描时间短, 因此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此外, CT双期扫描还能够有效地观察到病灶的强化特点, 分析病灶强化与肝脏实质病变的密度差异, 效果较好。通过CT平扫, 可以观察到转移性肝癌的分布和大小等, 帮助医生寻找主要病灶。通过动态增强扫描, 则可以观察到患者的血供等情况。由于转移性肝癌的血供较小, 而正常肝脏组织的动脉期强化特点不明确, 因此导致动脉期的强化不明显, 因此在动脉期, 肝癌病灶与正常肝癌无显著差异, 而在门脉期由于强化达到峰值, 这样病灶的强化和不强化会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 有利于临床早期检出[5]。
从本次实验结果中也可以看出, 使用双排螺旋CT对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 与病理诊断差异不明显,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CT能够较好地对转移性肝癌进行检查, 有利于更好地显示病灶的特点。
综上所述, 使用双排螺旋CT对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可以较好地检出患者的病灶, 并进行良性和恶性判断,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双排螺旋CT对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供临床参考和借鉴。方法:以31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 并对其进行双排螺旋CT扫描和病理诊断, 分析CT扫描对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31例患者均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使用CT诊断准确27例, 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T扫描为多发的散在结节, 且呈低密度或不均匀, 边界模糊。结论:使用双排螺旋CT对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可以较好地检出患者的病灶, 并进行良性和恶性判断, 值得应用。
关键词:双排螺旋CT,CT,转移性肝癌,肝癌
参考文献
[1]任静, 周鹏, 王闽, 等.动态增强MRI和双排螺旋CT双期扫描在转移性肝癌诊断中的比较研究[J].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8, 21 (3) :273-276.
[2]耿建利, 李秀军, 高若辉, 等.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 2011, 51 (34) :49-50.
[3]董颖慧, 解丽梅, 唐少珊, 等.肝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与增强CT和MRI表现的比较[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 27 (10) :2062-2066.
[4]吴嘉兴, 梅铭惠.CT灌注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0, 16 (8) :634-637.
转移性肝癌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且接受治疗的原发性弥漫结节性肝癌患者26例和18例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选取对象病症确诊标准均符合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诊断标准[3]。44例患者中, 男27例, 女17例;年龄29~66岁, 平均 (44.3±3.1) 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如下:脸色蜡黄、精神疲乏、乏力、异常消瘦、肝区部位感受到明显胀痛, 均表现出轻重程度不一的黄疸。实验室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出现肝功能衰退或缺失, 其中16例AFP异常升高, 其余病例患者AFP均表现正常。
1.2 方法
1.2.1 检查仪器
本文所有选取对象均使用SCT-4800全身CT机扫描仪 (日本岛津生产) 进行检查, 层厚、层距均为10 mm, 对肝脏重点病灶部位采取加扫5 mm层厚。
1.2.2 检查
所有患者在接受扫描前6 h, 做好相关准备, 均叮嘱多饮水, 充盈胃肠道;44例肝癌患者均性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 增强扫描主要包含静脉期、动脉期及平衡期;对于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 其扫描范围主要为膈顶至髂前上棘前缘连, 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扫描范围主要为膈顶至肝脏下缘, 行增强扫描时, 采取静脉团注法, 造影剂为碘海醇注射液 (由宁波市天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83569) , 使用量在100~150 ml, 注射速率为3.0 ml/s, 分别于注射碘海醇造影剂后25、75、120 s分别行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增强扫描;所有选取对象均进手术病理穿刺活检后或临床随访观察后证实。
2 结果
2.1 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CT表现特点
通过对26例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的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其CT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1) 肝脏各叶体积异常, 明显不成比例; (2) 平扫时, 可发现肝脏各叶密度明显分配不均匀, 呈现为等密度或弥漫性低密度小结节, 且周边边界较为模糊、不清晰, 其中有16例患者出现腹膜后结节异常增大; (3) 增强扫描后, 可发现呈现为等密度或弥漫性低密度小结节状无强化或强化, 周边边界仍旧较为模糊, 但较平扫时明显清晰, 其中21例患者出现门静脉主枝及分枝充盈缺损, 另外11例腹腔积液, 且增大腹膜后淋巴结呈环状或结节状强化。
2.2 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CT表现特点
18例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经CT扫描, 其表现特点主要如下: (1) 平扫时, 可观察到肝脏内部病灶呈现为多发性、大小不一水样密度、等样密度、混杂密度样结节影, 且结节周边界限较为模糊, 水样密度病灶发现明显改变, 从外向内逐渐降低; (2) 增强扫描后, 病灶密度改变的规律如下, 低密度或水样密度或混杂密度病灶均未表现出明显强化迹象, 但边缘薄层环状却发生明显强化, 最外层肝实质密度明显高于无强化密度, 即呈现为“牛眼征”, 而该类患者共14例, 其中3例患者病灶密度并未出现明显改变, 2例患者可观察到门静脉内充盈缺损;18例患者中, 16例患者均发现且找到原发肿瘤, 另外2例患者未发现原发肿瘤;原发肿瘤患者中, 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直肠腺癌、乳腺癌、肺癌、肠平滑肌肉瘤、胰腺囊腺癌患者人数依次为4、3、2、2、2、3、1和1例。所有选取对象病症均经过手术病理 (穿刺活检) 或临床治疗及随访观察后证实。
3 讨论
3.1 CT扫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及意义
对于肝癌患者而言, CT扫描对其病症的鉴别、诊断、分型有着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对中晚期肝癌患者, 其CT表现极为明显, 其扫描能清晰地将肝癌的类型、病灶大小及数目、肿瘤所在部位以及是否累及或侵润周边器官等情况呈现出来, 这对于临床上及时采取相应的方案进行治疗, 延缓病况的发展, 提升患者的生存期有积极意义[4]。一般来说, 肝癌患者CT平扫表现典型特点主要如下: (1) 肝右叶部位常是肿块、肝实质内软组织肿块的集中部位[5]; (2) 多数病灶呈现等密度或低密度, 多数患者伴随腹膜后门静脉、上腔等静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6]。另外, CT加强期扫描后表现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异性, 其不仅能充分显示病灶情况, 同时还能呈现肿块血供情况[7]。Ahn等[8]研究显示动脉期扫描可以发现中肿块呈结节状或斑块状强化, 而门静脉可发现肿块的强化程度快速下降, 而在平衡期可发现肿块强度再次下降, 且呈现相对低密度, 和呈高程度强化的肝实质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更加利于病灶部位的显示, 这对于提升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原发性弥漫性结节型肝癌的病理特点及CT表现
对于原发性弥漫性结节型干肝癌患者, 其临床病理特点主要为小结节广泛分布于肝内, 且结节大小及分布规律较为均匀, 一般不存在巨快结节, 直径常位于10 mm内[9];因而在行CT平扫时其主要表现为肝脏密度分布不均, 且分布均匀的小结节边缘不清晰、模糊, 主要呈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 另外还可以发现严重程度不一的肝硬化[10], 另外还可以清晰观察到门静脉癌栓形成, 本文26例患者中, 其中21例患者均为肝内门静脉癌栓, 占80.77%, 其中4例合并肝外门静脉癌栓, 由此可知, 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 其发生门静脉癌栓的可能性非常高, 而这一研究结果也基本与郭明智[11]报道保持一致。
3.3 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的病理特点及CT表现
多发结节型转移转移肝癌有着较为独特的病理特点, 而这一特点也使得其CT扫描表现具备较为明显的特异性。人体任何一部位在遭遇病变后, 其所生长的恶性肿瘤都可以通过门静脉、肝动脉及淋巴途径向肝脏等器官进行转移, 因此其CT表现较为特殊[12]。如消化系统癌变后, 生长的恶性肿瘤会通过门静脉途径转移到肝脏, 而转移性肝癌的数目、肿瘤大小、形态等存在多变性, 如单个病灶、多个结节病灶等[13]。本文中选取18例患者均为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 经CT扫描后, 其表现特点主要为:平扫时, 可以发现肝内多个低大小不等类圆形结节样, 为多发性、大小不一水样密度、等样密度、混杂密度样结节, 且结节周边界限较为模糊, 其密度改变可观察到病灶最外层明显呈现略低密度, 而中间薄层呈现为等密度, 内层为等样密度、混杂密度样结节影;在增强扫描后, 可以发现肝实质密度明显高于最外层低密度, 且最外层并未得到明显强化, 但边缘薄层却呈环状强化, 也就是临床所说的“牛眼征”, 18例患者中, 14例患者为“牛眼征”, 占77.78%, 这说明该征发生率较高, 这可能与肝脏转移肿瘤对周边肝脏组织的压迫、侵润以及形成的水肿有关, 也可能因为肿瘤坏死产生。
3.4 肝癌的其他诊断方式
肝癌的临床鉴别及诊断, 并非仅仅CT扫描一种, 如超声、MRI等检查方式都能对肝癌的临床鉴别和诊断提供高价值的参考资料。独建库等[14]研究显示, 采取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对肝癌患者进行检查, 其扫描结果同样具备一定的特异性。
综上所述, 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和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CT表现均具备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 通过联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测结果, 有利于病症的鉴别和确诊。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与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且接受治疗的原发性弥漫结节性肝癌患者26例和18例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上述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CT扫描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总结诊断经验。结果:整理发现, 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CT表现主要特点如下:平扫或增强扫描时, 肝脏各叶体积比例均明显异常, 不成比例;平扫时, 肝脏各叶呈现等密度或弥漫性低密度小结节, 且边界模糊;增强扫描时, 发现肝脏各部位病灶未出现明显强化或呈环状强化;对于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 其CT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平扫时, 肝脏各叶呈多发混杂密度结节影, 且边界不清晰;增强扫描后, 病灶边缘均出现明显的环状强化, 但最外层显示为低密度, 并无明显强化, “牛眼征”和“门静脉瘤栓”患者依次为14例和2例。结论: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和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CT表现均具备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 通过联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测结果, 有利于病症的鉴别和确诊。
转移性肝癌 篇4
关键词:彩超,原发性肝癌,单发转移性肝癌,血供以及流速
在医院的临床上, 彩超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检查方法, 特别是对患有肝脏肿瘤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 利用彩超能够对患者体内肿瘤的供血动脉以及患者的门静脉与侧支循环进行准确检测。本文主要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经过检查后确诊患有肝癌的86例患者同60例健康者进行彩超检查的参数进行分析,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患者血供以及血流鉴别中具有的意义与价值[1], 现将具体的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利用彩超进行检查后最终确诊为患有肝癌的患者86例, 之后对患者进行手术以及相关病理最终证实。利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分别设为A组、B组与C组。其中A组患者为原发性肝癌患者, 包括患者56例, 其中男38例, 女18例;患者最小年龄为36岁, 患者最大年龄为79岁, 患者平均年龄为 (54±15.4) 岁;B组患者为单发转移性肝癌患者, 包括患者30例, 其中男22例, 女8例, 患者最小年龄为33岁, 患者最大年龄为74岁, 患者平均年龄为 (52±13.3) 岁;将健康者设为C组, 共包括患者60例, 其中男40例, 女20例, 患者的最小年龄为26岁, 患者最大年龄为71岁, 患者平均年龄为 (44±13.6) 岁, 将患有外肝胆疾病的患者全部进行排除。
1.2 方法
选择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为美国LOGI Q 400MD, 彩超探头的频率为3.5 MHz。首先要求患者应该禁止饮食12 h, 完成12 h的禁食后, 按照常规方法对患者体内肝脏的每个切面进行检查, 并且主要对患者肝动脉直径大小、门静脉流速等指标进行有效测定[2]。
1.3 判断标准
主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生对患者体内瘤体的血供情况进行有效观察, 之后对患者肿瘤周边的血供以及患者肿瘤内部进行分级, 共有四级。分别为0级、Ⅰ级、Ⅱ级以及Ⅲ级。其中0级代表患者瘤内无血供的情况;Ⅰ级代表患者瘤内存在血供可是较少, 存在1个或者2个点状血流的情况;Ⅱ级代表患者瘤内存在着较为丰富的血流情况, 通常情况下存在3个点状血流或者4个点状血流的情况;或者患者存在1条或者2条血管;Ⅲ级代表患者的瘤内存在非常丰富的肿瘤供血的情况, 点状血流的情况>4个, 或者是患者出现的血管>2条[3]。
1.4 统计学方法
主要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本组实验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利用方差表示诸多样本间均数的比较情况, 以P<0.05为存在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患者进行彩超鉴别
A组56例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下呈现强回声的情况, 并且多数为单发, 能够清晰显现出边界。能够有效见到完整声晕的患者36例, 显示后方的回声效果有所增强并且存在侧壁声影的患者20例, 对患者进行时间为2个月的随诊发现, 患者体内的瘤体出现了增大的情况, 并且有所转变最终形成了等回声以及低回声的情况。如果瘤体非常大, 形状会出现不规则的情况, 并且观察到内部的回声也非常不均匀, 往往会出现结中结的情况。在B组的30例患者中多数都为等回声的情况, 并且形状以及大小都非常不均匀, 结节回声的情况也非常多样化, 能够清晰见到边界;出现声晕的患者20例, 后方回声增强的患者共有10例, 并且有所改变。
2.2 比较患者癌肿血供的情况
肿瘤内部动脉血供:在A组的56例患者中, 分级情况为0级的患者有6例, 分级情况为Ⅰ级的患者14例, 分级情况>Ⅱ级的患者36例;在B组的30例患者中, 分级情况为0级的患者有16例, 分级情况为Ⅰ级的患者14例, 分级情况>Ⅱ级的患者0例;比较A、B组患者肿瘤内部动脉血供的情况, 存在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u=4.1522, P=0.000) 。
肿瘤周边动脉血供:在A组的56例患者中, 分级情况为0级的患者有0例, 分级情况为Ⅰ级的患者16例, 分级情况>Ⅱ级的患者40例;在B组的30例患者中, 分级情况为0级的患者有10例, 分级情况为Ⅰ级的患者16例, 分级情况>Ⅱ级的患者4例;比较A、B组患者肿瘤周边动脉血供的情况发现, 存在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u=4.0123, P=0.001) 。
2.3 比较患者肝动脉血流参数的情况
A组患者动脉的直径以及峰值的流速与B组、C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 A组高于B组与C组患者非常明显 (P<0.01) 。在流速最小以及门静脉的流速方面, A组低于B组与C组患者非常明显 (P<0.01) 。A组患者肝动脉峰值流速高于C组患者非常明显 (P<0.01) 。比较三组患者肝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发现, 没有明显差异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在肝内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有两种, 分别为肝细胞癌以及转移性肝癌, 并且因为两种疾病的类型存在着区别, 因此对各自进行治疗的方案也存在着差别, 对患者肝内肿瘤的类型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利用超声来诊断单发转移性肝癌以及原发性肝癌会遇到诸多的困难, 尤其是针对患者肝内单发恶性的病灶, 如果没有任何的恶性病史, 经常会导致对患者误诊的情况, 对患者的疾病治疗以及具体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4]。
利用彩超对患者进行诊断后发现, A组患者肿瘤的内部存在许多的点状血流的情况, 此外还包括条形血管参与到血供的情况, 并且将诸多的血管作为主要;而B组患者在肿瘤内部没有血供情况, 存在一少部分能够看到点状血流的情况, 在周围存在血管参与到血供的情况, 可是多数血供的情况都非常少, 多数为点状血流的情况。最后比较发现A组患者动脉直径的大小以及峰值的流速高于B组患者明显, 证明在鉴别原发性肝癌以及转移性肝癌中利用彩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独建库, 王俊琦, 李珂, 等.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彩超鉴别诊断[J].实用医药杂志, 2011, 11 (15) :226-229.
[2]王劲松, 李茂龙.彩超鉴别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实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9 (30) :119-123.
[3]侯飞.彩超检查对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0 (5) :132-135.
转移性肝癌 篇5
该文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 明确诊断的64例原发性肝癌与64例转移性肝癌患者,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分析两者血供的差异, 为临床诊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 所有收集的病例均有病理诊断或临床诊断,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共收集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 转移性肝癌患者64例, 所有病例均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筛选, 后经临床或病理证实。其中, 原发性肝癌组, 男性42例, 女性22例, 年龄28~81 (45±11.6) 岁;转移性肝癌组, 男性46例, 女18例, 年龄27~77 (48±10.9) 岁。两组数据统计学分析显示,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日立-EUB7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凸阵探头, 经腹扫查, 探头频率为3.5~5.0 MHz。患者于检查前8 h禁食、水, 常规扫描肝脏各切面, 观察肿瘤的位置、数目、大小、内部及边缘回声;并测量肝动脉内径 (mm) 、肝动脉最小流速、峰值流速 (cm/s) 、门静脉流速 (cm/s) 、阻力指数 (RI) 等血流参数。
1.3 判断标准
用CDFI观察肿瘤的血供情况, 在血管显示最丰富的切面对肿瘤内部及周围的血供情况进行分级, 共分为四级[3,4]。其中, 肿瘤内及周边未探及血供或仅显示静脉血流信号为0级;瘤体内有少许血流信号, 可见1~2个点状血流为Ⅰ级;瘤体内有中等量血流信号, 或可见长条状搏动血流信号为Ⅱ级;瘤体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红、蓝血流信号包绕或有1~2个以上搏动血流信号为Ⅲ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 (±s) 差表示, 两样本均数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 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内部动脉血供比较,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图像鉴别
原发性肝癌的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肿瘤大小不一, 形态不规则, 内以低回声为主 (如图1所示) , 由于肝癌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 肝窦结构消失, 大片坏死、脂肪变性或透明细胞的存在所导致。因此, 在超声图像上导致瘤体内构成声学反射的界面少, 声阻抗差小, 回声较低。但随着肿瘤的进一步发展, 瘤体内部坏死性液化, 就会出现等回声、高回声甚至较强回声的声像图表现。转移性肝癌则大多表现为等回声, 少数也可表现为低回声, 结节回声多样化, 肿瘤边界较清晰, 超声图像可表现为典型的“牛眼征、靶环征”样改变 (如图2所示) 。该组中, 原发性肝癌组48例超声下可见低回声, 形态不规则;其中可见完整声晕的有16例, 后方回声增强、侧壁声影22例。转移性肝癌组55例为等回声, 大小、形态不一, 边界多清晰;伴有声晕28例, 少见后方回声增强。
注:于肝右叶可见一低回声包块, 边界不清, 内回声不均匀, 周边可见低回声晕。
注:肝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等回声占位, 呈“牛眼征”。
2.2 血供的比较
原发性肝癌组64例中, 0级8例 (12.5%) , Ⅰ级12例 (18.8%) , Ⅱ级、Ⅲ级共44例 (68.7%) ;转移性肝癌组64例中, 0级51例 (79.7%) , Ⅰ级9例 (14.1%) , Ⅱ级、Ⅲ级以上共4例 (6.2%) , 其中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内部动脉血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3.045, P=0.007) 。见表1。
对比肿瘤周边动脉血供, 其中原发性肝癌组0级为5例 (7.8%) , Ⅰ级11例 (17.2%) ;Ⅱ级、Ⅲ级共48例 (75%) ;转移性肝癌组0级43例 (67.2%) , Ⅰ级14例 (21.9%) ;Ⅱ级、Ⅲ级共7例 (10.9%) ;两组周边动脉血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9.354, P=0.013) 。见表2。
2.3 瘤体内血流参数的比较
原发性肝癌组的肝动脉内径、峰值流速均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组 (t=2.296, P=0.022;t=2.593, P=0.014) , 而其最小流速和门静脉流速则明显低于转移性肝癌组 (t=2.304, P=0.029;t=2.261, P=0.033) 。两组肝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804, P=0.076) 。见表3。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作为肝内最常见的两种恶性肿瘤, 因来源不同, 其性质不同, 治疗方案也不相同, 因此, 正确诊断两种不同的恶性肿瘤, 对于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肝脏恶性肿瘤最便捷、经济的检查之一[5]。有文献报道, 彩超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特异性约为95%[6]。由于可以检测肿瘤内血流的变化, 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和频谱鉴别肝脏恶性肿瘤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能够大大提高肝脏恶性肿瘤检出率[7]。该研究显示, 原发性肝癌的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肿瘤大小不一, 形态不规则, 内以低回声为主;转移性肝癌则大多表现为等回声, 少数也可表现为低回声, 结节回声多样化, 肿瘤边界较清晰, 超声图像可表现为典型的“牛眼征、靶环征”改变。在肿瘤动脉血供方面, 原发性肝癌内部动脉血供明显强于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组的肝动脉内径、峰值流速均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 而其最小流速和门静脉流速则明显低于转移性肝癌。
常规彩超检查主要是利用肿瘤的二维声像图以及彩色血流信号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判断。由于转移性肝癌的声像图表现不一, 大多数边界较清晰, 肿瘤形态较规则, 在鉴别诊断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过程中, 存在着一定难度。
随着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 临床上目前采用Sono Vue和超声造影成像技术, 不仅能产生二次谐波图像, 还能更好地鉴别正常肝脏实质和肿瘤回声的差异, 并获得二者之间不同时相的血流灌注指数, 可以大大提高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率, 尤其是小肝癌[8]。
总之, 原发性肝癌肿瘤内部血供, 大多呈现多个点状血流或条状搏动性血流;而转移性肝癌肿瘤内部大多无血供。而且,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内径、峰值流速均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因此,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血供情况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肝胆外科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64例转移性肝癌患者血供情况的超声影像学表现。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周围的血供显著强于转移性肝癌患者 (P=0.007, P<0.01) , 且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动脉内径、峰值流速均明显大于转移性肝癌 (P=0.013, P<0.01)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
参考文献
[1]Ferlay, HR Shin, F Bray, D Forman, C Mathers, DM Parkin.Estimates of worldwide burden of cancer in 2008:GLOBOCAN 2008[J].Int J Cancer, 2010, 127 (12) :2893-2917.
[2]Jemal A, Bray F, Center MM, Ferlay J, Ward E, Forman D.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 2011, 61 (2) :69-90.
[3]Dibisceglie AM.Issues in screening and surveillance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Gastroenterology, 2004, 127 (5 Suppl 1) :104-107.
[4]杨军克.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 6 (3) :58-60.
[5]陈保君.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当代医学, 2012, 18 (14) :22-23.
[6]Gai ani S, Casal i A, Serra C, et a1.Assessment of vascular patterns of small liver mass lesions value and limitations of the different Doppler US modalities[J].Am J Gastroenterol, 2000, 95 (12) :3537-3546.
[7]独建库, 王俊琦, 李珂, 等.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彩超鉴别诊断[J].实用医药杂志, 2011, 28 (11) :970-972.
国内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篇6
1 建立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的影响因素
1.1 瘤源
就目前应用的肝癌转移动物模型来看, 瘤源大多包括以自发性或诱发性动物肿瘤为来源建立的移植性肿瘤、已建立的人癌细胞株、临床手术标本三部分。以自发性或诱发性动物肿瘤来源, 由于瘤源是鼠源性, 与人体肿瘤差异较大, 所以其应用价值受到限制。已经建立的人癌细胞株, 虽然易于保存和应用, 但由于体外环境和体内环境的差异及传代时消化酶破坏等因素的影响, 其转移性在动物体内的表达结果不甚理想, 也限制了进一步应用。临床手术标本由于材料来自人体, 一般所采用的组织块移植法保留了人体肿瘤完整的组织学特征, 故成为近年来新建肝癌转移模型的主要瘤源。如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2]利用人肝癌标本建立的裸小鼠人肝癌高转移模型LCI-D20, 该模型自发转移率达100%, 同时具淋巴道和血道转移的特点;后又在此基础上建立高转移细胞系MHCC97[3]。郑建明等[4]建立的模型局部侵袭率为100%, 自发远处转移率为57.8%。郜永顺等[5]用新鲜人肝癌组织建立的裸鼠模型, 出现了肝内、肺和骨转移。但是利用手术标本移植往往要重复多次, 或移植数例方可成功, 移植裸鼠体内时要新鲜, 无坏死, 无包膜, 这是移植成功的关键。
1.2 移植部位
肿瘤移植按移植的部位可分为异位移植和原位移植。部位不同可影响移植瘤的生物学特性。如皮下异位移植虽能维持来源肿瘤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 但由于其外被包膜, 多呈局限性生长, 少见或未见转移。原位移植理论起源于PEGET的“种子与土壤”学说, 即只有种子 (瘤细胞) 与土壤 (相应的微环境) 相互作用才能产生转移瘤。原位移植可获得在人体内相同或相近的微环境, 该环境能提供多种促进肿瘤生长的因子, 故移植成功率高。而且移植部位供血丰富, 移植的肿瘤组织容易浸润和扩散, 更能客观模拟人体肿瘤浸润和转移的过程。这克服皮下移植瘤在侵袭和转移表达上的缺陷。目前建立肝癌转移动物模型大多采用原位移植的方法[2,4,5]。
1.3 免疫状态
裸鼠虽然缺乏功能性T细胞, 存在免疫功能缺陷, 但体内尚有较高的NK细胞活力、B细胞活性和非依赖性T细胞免疫活性, 这可能在抵抗移植肿瘤中起作用。不同鼠龄NK细胞活性不同, 如移植在年幼或新生裸鼠体内的肿瘤更易生长和形成转移。不少学者报道, 在幼年裸鼠 (3周龄) 体内表现为明显侵袭和高度自发性或试验性转移的肿瘤, 在成年鼠 (6-8周龄) 体内, 往往呈局限性生长或低转移。但有人将肝癌C5F细胞接种到4周龄BALB/cA雄性裸鼠皮下, 裸鼠衰竭时处死未发生肺转移, 而接种到7周龄雌性裸鼠的则有大体肺转移形成, 认为年龄在此模型中不是影响转移灶形成的主要因素[6]。如果利用T、NK细胞, T、B细胞以及T、B、NK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可以提高肿瘤移植的成功和转移率。如徐冰等[7]利用NOD-SCID小鼠建立的人肝癌模型比用裸小鼠建立的模型更容易发生体内的转移。有人将Walker-256癌肉瘤接种于肝脏内建立大鼠肝硬化肝癌模型, 并行脾切除术, 认为脾脏在肿瘤免疫中有一定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 荷瘤早期切除脾脏可能加速肿瘤的生长、转移[8]。
1.4 其它
人体肿瘤在动物体内传代时间过长, 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陶文照等[9]通过观察和分析连续传代20年的肝癌裸鼠皮下移植及原位模型的病理变化特征, 发现肿瘤局部侵袭及转移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未发生改变, 但肿瘤细胞分化更差, 部分肿瘤细胞染色体变为裸鼠染色体, 这可能与裸鼠内环境影响和瘤细胞的多潜能分化有关。
有研究者发现, 肝门阻断所导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加速裸鼠肝肿瘤细胞的生长, 促进癌旁组织中与转移复发相关基因 (VEGF、MMP-9) 的表达, 这为肝癌切除术后的复发与转移提供依据[10]。
在移植模型操作上, 要提高肝癌模型的稳定性, 保证瘤株活性和提高操作技术是试验的关键。移植用瘤块必须选用皮下瘤周边呈鱼肉样、质地偏硬的肿瘤组织;从制备瘤块到关腹的各个环节都应严格无菌操作, 积极防止感染;保证种瘤器械专用, 防止因腹壁或邻近脏器、腹腔肿瘤种植影响动物自然生存期[11]。
2 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的观测方法
观察肝癌模型的转移情况, 大多要把动物处死或开腹。近年来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CT) 、磁共振成像 (MRI)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PET) 等影像学技术在肿瘤动物模型上的应用, 可以避免这种缺陷。如兔VX2肝癌大动物模型, 有人采用螺旋CT (SCT) 扫描检测, 对瘤灶的变化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动态观测, 病灶能清晰显示, 是对模型进行无创评估、快捷、并容易重复实施的检测手段[12];杜文华等[13]用二维超声检查发现该模型病灶回声特点缺乏特异性, 经内部彩色多普勒 (CDFI) 和能量多普勒 (PDI) 声学造影后, 兔肝内转移癌病灶周边及内部点状或条状血管数目增多, 尤以PDI变化最为明显。认为能量多普勒超声造影成像对肝脏转移性癌的血管特征等的诊断, 比常规的二维超声和CDF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孙宝昌等[14]用筛选的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肝癌细胞 (BEL-7405) 单细胞克隆裸鼠皮下接种, 利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了肿瘤的生长过程, 肿瘤发光可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为活体内监测肿瘤生长甚至转移提供方法。
肝癌早期癌细胞即可进入血循环, 血行微转移是肝癌发生转移的一个重要步骤, 因此有关肝癌模型血行微转移的研究近年来也有报道。有人通过用巢式PCR检测大鼠诱发性肝癌中的GPC-3 mRNA和AFP mRNA, 发现外周血GPC-3mRNA的阳性率与肝癌微转移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且高于AFP mRNA的阳性率, 为肝癌微转移研究提供新的诊断指标[15]。血行性转移与血液中的肿瘤细胞负荷量密切相关, 及早发现并定量血中的肝癌细胞数对肝癌转移模型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而以往检测外周血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 (AFP mRNA) 的方法多为定性法, 难以及时反映肿瘤发生转移的发展阶段, 吴晓凤等[16]以裸鼠肝原位移植肿瘤模型为对象, 用TaqMan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技术检测外周血AFP mRNA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关系, 认为外周血AFP mRNA可作为反映肝癌复发转移的敏感指标。
3 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目前, 肝癌转移模型存在转移率较低、周期长、范围局限等缺点。李琦等[17]采用细胞浆肝内注射制作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 从制作腹水瘤开始到肝肿瘤生长至0.6cm仅需2周时间, 而瘤块移植常需3-4周;该模型动物自然生成时间为3-4周, 晚期有肿瘤转移腹水形成。金昌德等[18]在HHCC细胞内转染可增强转移能力的βG基因, 采用裸鼠脾种植法复制肝癌转移模型, 可出现广泛转移, 在肝、肾、肠系膜淋巴结肉眼可见转移灶, 但βG基因转染HHCC细胞后其生物学特性有所改变, 这与临床原始癌症相比其特征有一定差异。建立肝癌高转移模型, 目前的方法有体内筛选和体外筛选两种方法。体内筛选即是将肝癌细胞悬液或组织块等移植于有利于肝癌表型表达的体内部位, 使发生转移, 然后将其转移灶再移植于动物体内, 如此反复数次便可能建立肝癌的高转移模型。一般多采用原位-转移灶循环筛选方法, 师长宏等[19]通过肝脏原位接种肿瘤细胞, 取其淋巴结转移灶反复肝内接种建立了人肝癌细胞系HCC-9724淋巴结转移模型, 50天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率达100%。体外筛选法的理论基础是肿瘤细胞的异质理论, 即肿瘤本质上是由多克隆异质性细胞组成, 转移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具有高转移能力的克隆株细胞存在于肿瘤细胞群体之中, 利用细胞克隆技术可以筛选不同亚群的肿瘤细胞。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20,21]用有限稀释法, 从高转移潜能人肝细胞癌细胞系MHCC97中筛选出两个不同转移潜能的克隆细胞株, 发现两个克隆株 (MHCC97H、MHCC97L) 的生物学性状不同, 其中MHCC97H的肺转移率为100%。此后, 用高转移性人肝癌克隆细胞株MHCC97H接种裸鼠, 进行3次肺转移筛选, 取肺转移瘤建成皮下接种后自发性肺转移的细胞系HCCLM3, 经皮下和原位接种均出现了自发性高转移。
4 模型评价
对转移模型转移程度的分级, 高进[22]认为转移率在70%以上为高转移, 转移率在30%-70%为中转移, 30%以下为低转移, 0%为不转移, 经过多年应用可作为重要参考标准。同时认为, 肿瘤转移程度应有确切定量概念, 肺内转移程度的大体观察可按肺组织表面结节大小和数目分为三级, 组织学分级可按肺内形成结节状转移灶和呈粟粒状或呈肺炎样实变区分为不同等级。
顾伟等[11]初步拟定了能模拟人类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大鼠肝癌模型的分期标准, 用组织块肝内种植法复制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 在不同时期分别观察模型, 认为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第5-11天相当于人类早期肝癌, 第18天后相当于临床晚期肝癌, 这对选择指导原发性肝癌治疗策略具有意义。
综上所述, 国内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从最初的异位移植发展到原位移植, 由细胞移植倾向于组织块移植, 由试验性转移模型向自发性转移模型发展。免疫缺陷动物的使用也由单一免疫缺陷动物发展为联合免疫缺陷动物, 模型的观察方法上由于诊断技术的发展也变得丰富, 静态、定性的观察方法正向动态和定量方法上发展。同时, 随着研究的深入, 有关模型微转移观察的研究也将成为以后的亮点。然而对于转移模型如何获得高转移率、如何维持表达的稳定性仍将是肝癌及其它肿瘤转移动物模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摘要:肝癌转移动物模型为肝癌转移机制研究和实验性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技术平台。随着免疫缺陷动物的应用, 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也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从建立模型的影响因素、观测方法、建立方法等方面对目前国内有关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阐述。
原发性肝癌双肺转移治验 篇7
史某, 男, 55岁, 于2012年10月至淮北矿工总医院体检化验发现乙肝“大三阳”, 进一步查上腹部增强CT提示肝右叶占位。2012年11月13日首次入住我院, 化验:乙肝病毒DNA (2.47E+5) IU/mL, 丙肝病毒抗体阳性, 甲胎蛋白277.1μg/L, 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肝脏MRI (平扫+增强) 提示:肝右前叶Ⅷ段结节性肝癌 (大小2.4cm×2.8cm) , 肝硬化, 脾脏增大, 食管下段静脉轻度曲张。予以恩替卡韦抗病毒, 2012年11月22日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肝癌微波凝固术 (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 PMCT) , 出院后定期复查。
患者于2014年1月30日至淮北矿工总医院查胸部CT平扫提示:两肺多发病灶, 结合病史考虑为两肺多发转移癌。2014年2月8日第2次入住我院, 化验:白细胞计数为4.06×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为59.9%, 总胆红素为36.1μmol/L;腹腔彩超所见: (平卧位) 下腹部可见58mm无回声区;胸部CT (平扫+增强) 所见:两肺野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样、斑片样密度增高影, 边界模糊, 增强后轻度强化。肝脏增强MRI (平扫+增强) 未见肿瘤活动病灶。综合考虑:肝内原发灶已被PMCT消灭, 但双肺出现多发转移癌。因全身化疗效果差, 患者选择中医药治疗。刻下症见:乏力, 食欲减退, 腹胀, 肝掌 (+) , 移动性浊音 (+) , 舌暗红苔黄腻, 脉滑数。中医证属:气滞血瘀, 湿热内蕴, 兼脾虚。治法:理气活血, 清热解毒化湿, 健脾益气。处方: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薏苡仁30g、泽泻15g、车前子30g (包煎) 、丹参15g、赤芍15g、红花15g、桃仁15g、白花蛇舌草20g、半枝莲20g、柴胡6g、枳壳6g、延胡索15g、自然铜20g。以水煎服, 1剂/日。中成药:当飞利肝宁胶囊, 口服, 4粒/次, 3次/日;肝复乐片, 口服, 6片/次, 3次/日。草药和中成药均不间断服用。
2014年3月24日第3次入住我院, 查腹腔彩超未见明显无回声区。胸部CT平扫所见:两肺斑片影, 与前片 (2014年2月10日) 比较病灶减少 (仅右下肺胸膜下病灶与前片比较略增大) 。肝脏MRI (平扫+增强) 提示:肝右后叶Ⅵ段包膜下可疑活动灶。综合考虑:中药治疗有效, 因腹水消失, 上方去泽泻和车前子, 因仍有癌灶, 半枝莲剂量改为30g。中成药治疗同前, 仍嘱患者不间断服药。
2014年6月21日第4次入住我院, 查彩超未见腹水, 肝脏MRI (平扫+增强) 未见可疑活动灶, 胸部CT平扫无明显异常, 中药治疗同前。2014年11月28日第5次入住我院, 化验:总胆红素为27.6μmol/L, 甲胎蛋白为17μg/L, 乙肝病毒DNA<500IU/mL, 丙肝抗体阴性。查彩超未见腹水, 肝脏MRI (平扫+增强) 未见肿瘤活动灶, 胸部CT平扫未见异常。因肿瘤未复发, 中药治疗同前。随访至今, 肺部未见复发病灶。
按:治疗PLC的中成药较多, 各有其适应证。本例患者湿热内蕴, 总胆红素偏高, 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当飞利肝宁胶囊的主要成分为当药和水飞蓟, 前者清热利湿退黄, 后者抗肝纤维化, 与该患者病情完全相符。肝复乐具有化瘀软坚、清热解毒、健脾理气的功效, 与该患者中医证型符合度高。在临床研究中发现, 肝复乐具有抗癌作用。任雷等[1]采用肝复乐治疗1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8周, 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等指标变化, 总有效率达30%。张传光等[2]运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56例, 同时口服肝复乐, 连服2个月, 对照组40例患者单用TACE。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44.2%和26.7%, 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此外, 肝复乐还具有抗炎、抗纤维化作用。杨俊等[3]运用肝复乐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证实其具有减轻肝细胞炎症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且能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 疗效优于安慰剂对照组 (P<0.05) 。
中药在中医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 与中成药合用可增强抗癌效果;另一方面, 中药处方灵活, 与病情吻合度高, 当病情变化时, 还可及时调方, 从而弥补中成药之不足。在治疗原则上, PLC中晚期常表现为虚实夹杂, 以扶正祛邪为治疗总则, 单纯虚证或单纯实证极少。本例患者以邪实为主, 兼有正虚, 故处方中以祛邪为主, 兼扶正, 从而疗效理想。在运用中药时, 一定要严格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个体化治疗, 一人一方。值得注意的是, 中药处方勿受西医思维的干扰, 不分寒热虚实。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在现代药理研究中均证实具有抗癌作用, 但肝癌阳虚及其他无热毒者均不宜选用。
关键词:肝癌,肿瘤转移,传统医学,医案
参考文献
[1]任雷, 郑少华.肝复乐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N].中国中医药报, 2006-05-17, 4.
[2]张传光, 吴新奎, 荆才玉, 等.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口服肝复乐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56例临床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 2007, 22 (5) :49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