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化疗(精选9篇)
肝癌化疗 篇1
肝动脉插管局部化疗是目前治疗无法切除的肝肿瘤的一种良好方法, 通过化疗泵注入化疗药物可达到直接治疗和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抗癌药物经肝动脉进入肝循环后提高了癌症病灶的浓度, 减轻了静脉用药的副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0年4月~2012年11月15例行肝动脉插管局部化疗为研究对象, 男性12例, 女性3例, 年龄45~73岁, 平均 (55.42±7.16) 岁, 病程0.5~7年, 平均 (1.47±0.83) 年。其中原发性肝癌11例, 继发性肝癌4例。所有患者均经CT或MIR检查证实。
1.2 治疗方法
1.2.1 操作前做好普鲁卡因过敏实验。
1.2.2 肝素封管肝素12000单位, 溶于0.9%生理盐水中, 配成100 U/ml的稀释肝素液, 主要用于抗凝作用, 防止血栓阻塞化疗泵拔管。
1.2.3 注射方法准备50 ml注射器配好化疗药, 分别用5ml注射器抽取2%普鲁卡因注射液2 ml和肝素稀释液4 ml, 无菌纱布一块, 选择穿刺泵的针头。让患者取平卧位, 先触摸皮肤找到放置化疗泵的部位, 局部碘伏消毒皮肤, 左手固定化疗泵边缘并将置泵皮肤向外绷紧, 右手持注射器垂直进针, 经皮穿至置泵顶层硅胶模, 有落空感, 注射药物无阻力, 先注射2%普鲁卡因2 ml后固定针头再更换备好的肝素稀释液4 ml注入泵内进行封管。拔出针头, 用无菌纱布按压并观察有无出血。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由于癌症患者对治疗方法、目的及操作过程不了解,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疑虑和恐惧, 加上治疗后疼痛, 呕吐等反应, 患者往往产生焦虑、痛苦、绝望的心理[1]。因此应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 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 已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但对患者应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1.3.2 饮食护理化疗药如阿霉素可抑制心肌细跑Na+-K+泵交换, 从而能引起心律失常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所以对采用阿霉素化疗的患者要重视患者主诉, 如头晕, 乏力等, 虽是自觉症状但又是疾病发展的先兆。
1.3.4 血象观察因抗肿瘤药物可致骨髓抑制白细跑和血小板下降, 化疗期间严密监视血象必要时对症治疗。
1.3.5 肝素过敏的护理肝素是通过强化抗凝血酶对凝血活性因子的灵活性而发挥作用。对肝素过敏者罕见。过敏反应包括:呼吸困难、紫绀、荨麻疹和过敏性休克等。要密切观察肝素封管时患者反应, 及时对症治疗。
1.3.6 不可经化疗泵抽血, 输血。
1.3.7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①导管栓塞:长期留置导管化疗的患者应每月经化疗泵注射肝素1~2次, 避免栓塞, 一旦发生栓塞可用尿激酶溶栓。②皮下化疗泵处渗漏引起局部坏死:穿刺技术不熟练可致药液外漏, 患者在注射药物时感到局部疼痛和肿胀明显, 应立即检查并调整针头, 必要时拔出针头。局部皮肤给予相应处理。③皮下化疗泵周围血肿或积液:置泵患者多体质虚弱, 消瘦, 皮肤松弛, 进针易滑动。反复穿刺可引起皮下血肿或积液, 因此穿刺动做要轻, 用力适度, 进针要慢, 灌注药物速度不宜过快。
2 结果
本组15例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 其中胃肠道反应6例, 血细胞减少2例, 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无空气栓塞和化疗泵阻塞等并发症。
3 讨论
化疗泵是以医用硅胶囊收缩为动力, 通过持续性的内向压力使储药囊里的化疗药液通过特制的过滤装置及液体限速器控制流速, 以提供持续化疗作用[2]。临床实践证明, 应用化疗泵进行肝癌局部化疗具有维持药物有效的血药浓度, 持续杀灭肿瘤细胞;延长给药时间, 杀灭不同时段进入增殖期的肿瘤细胞的作用[3]。同时由于延长药物与肿瘤细胞的接触时间而增强药物的疗效;由于局部用药, 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对化疗药物的分解代谢, 从而减少化疗药物用量, 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但经化疗泵治疗是一项新的护理操作技术如操作不当会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这就要求操作者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加强责任心, 提高对化疗药物的认识, 加强巡视, 才能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让患者减少病痛。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应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下列事项:①加药量不能超过化疗泵的规格量, 要注意所稀释的介质、温度、高度等, 以免影响其速率, 同时避免阳光照射。②弹力储药囊最好和远端接头的位置处于同一高度, 其流速最理想。③不能吊于输液架上, 可能引起流速过快。流量限速器尽量紧贴患者的皮肤, 以保证药液输液速度的精确。化疗泵放于患者穿刺肢体同侧, 保持化疗泵不低于穿刺部位, 导管不要扭曲。不够长度者可加用化疗专用延长管。④确保化疗药粉充分溶解, 最好使用过滤装置。⑤对使用化疗泵的患者做好班班床头交接, 各班及时巡视, 交接起始使用时间, 预计结束时间。⑥告知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护知识:如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越莹.118例肝癌患者化疗时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体会.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 17 (1) :491-492.
[2]刘毅, 琪海, 崔杰, 等.肝动脉结扎+灌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体会.肝胆外科杂志, 1999, 7 (3) :165.
[3]吴莹嘉, 郭素萍, 邵红岩.两种化疗泵在持续化疗应用中的比较.全科护理, 2012, 10 (7) :1939-1940.
肝癌化疗 篇2
[关键词] 干扰素;原发性肝癌;化疗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105-02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又难治的的恶性肿瘤,以起病隐袭、生长速度快、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为特点。8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在确诊时已存在远处转移、肝内播散或伴有严重的肝硬化,需采取内科治疗来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但自 20世纪 50 年代以来,大多数化疗药用于肝癌治疗的有效率较低、可重复性差、毒副反应明显、易复发。所以寻找疾病缓解期长、有效率高、毒副反应低的治疗方案成为目前肝癌治疗的研究热点。笔者对2009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扰素联合阿霉素+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男35例,女15例,年龄25~75岁,平均(49.5±5.3)岁。肝细胞癌经影像学、术后病理证实。对照组20例,采取阿霉素+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其中男 15例,女 5例,年龄 26~75岁,平均(51.5±4.6)岁;TNM 分期:2例Ⅰ期,12例Ⅱ期,2例Ⅲ期,4 例Ⅳ期;根治性切除15例,姑息性切除5 例;肝功能 Child 分级:10例A 级,7例B 级,3 例C级;HBsAg 阳性16 例,阴性4例。实验组30例,采取干扰素+阿霉素+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 25~74岁,平均(47.2±5.1) 岁;TNM 分期:4例Ⅰ期,12 例Ⅱ期,8例Ⅲ 期,6 例Ⅳ期;根治性切除24 例,姑息性切除6例;肝功能 Child 分级:12例A 级,12 例B级,6例C 级;HBsAg 阳性23例,阴性7例。所有患者一般状况计分 0~2分;患者平均术后 13 d开始化疗,中位循环次数3 ~6 个循环,平均4 次。
1.2 方法
对照组20例,第 1 天静脉推注阿霉素(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33021980)40~50 mg/m2;第1~5天静脉推注顺铂(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H20043889)20 mg/m2;第1~5天静脉推注5-氟尿嘧啶(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H11020237)500 mg/m2;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600万U干扰素(丽珠集团丽珠生物工程制药厂, S10980045),隔日1次,皮下注射,连用4~6周。
1.3 疗效评价
参照 RECIST 和 WHO 制定的标准改良如下:进展(PD):原有病变估计增大≥25%,有新病变出现,AFP 持续升高;稳定(SD):估计肿瘤减少<50%,病情无明显变化≥4 周,无新病变的出现,AFP 无明显变化;部分缓解(PR):肿瘤大小减少≥50%,并维持>4 周,同时无新病变的出现;完全缓解(CR):未发现肿瘤或肿瘤消失,AFP下降至正常范围1倍之内,所有症状、体症消失,维持时间≥4 周。总有效率=(CR + PR)/总例数,临床获益率=(CR+ PR+SD)/总例数。毒副反应按照抗癌药物毒副反应 WHO 标准和美国 NCICTC进行评价 ,分为 0~Ⅳ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分析数据,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对照组:CR为10%(2/20),PR为15%(3/20),SD为30%(6/20),PD为45%(9/20),总有效率为25%,临床获益率为55%。实验组:CR为20%(6/30),PR为23.3%(7/30),SD为30% (9/30),PD为26.7% (8/30),总有效率为43.3%,临床获益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毒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无心电图改变,两组消化道反应、疼痛、脱发、肝损害、骨髓抑制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有两项基本原则:(1)提高长期生存率的最有效手段是根治性手术切除; (2)综合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临床工作中,原发性肝癌因为就诊时多已属中晚期,失去了积极治疗机会,大于80%的原发性肝癌不能手术治疗,需采取包括全身化疗、血管介入治疗等在内的内科治疗。
化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积极、有效方法,铂类、氟脲嘧啶类、喜树碱类和抗代谢药是近年来肝癌化疗主要药物。一般认为,单药全身化疗疗效差,有效率<10%,联合化疗的客观疗效应优于单药化疗。干扰素的敏感性对肝癌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干扰素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反应、促进细胞分化、抗病毒感染、抗肿瘤血管生成、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免疫调节及阻断原癌基因等多种功能[1-2]。干扰素与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可调节许多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3-5],发挥抗肿瘤的效应。干扰素还可使细胞周期蛋白 D1的表达下调,从而使其相关激酶(如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2)活性降低,阻断肿瘤细胞的分裂[6]。
传统化疗药物顺铂的抗肿瘤谱广、抗肿瘤活性强、抗肿瘤作用显著。顺铂主要靶位点为DNA,可形成DNA-蛋白质交联、DNA链间交联、链内交联,使DNA的复制破坏及肿瘤细胞的分裂被抑制。氟尿嘧啶类药物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基本药物,它在体内分别代谢为 5-氟脱氧尿苷酸和氟尿苷酸三磷酸,前者通过抑制胸腺核苷酸合成酶,使胸腺核苷酸的合成受到阻滞,最终导致DNA 合成障碍和胸腺核苷酸缺失;后者通过参与RNA 合成的过程使RNA 功能发生障碍[7]。
总之,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与目前常规治疗相比,疗效相当,但临床获益率较高,毒副反应较低,患者容易耐受,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多、更新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Calvisi DF,Simile MM,Ladu S,et al.Altered methionine metabolism and global DNA methylation in liver cancer:relationship with genomic instability and prognosis[J].Int J Cancer,2007,121 (11):2410-2420.
[2] Chen TM,Huang PT,Tsai MH,et al.Predictors of alpha-fetoprotein elev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C,but no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nd its normalization after pegylated interferon alfa 2a-ribavirin combination therapy[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22(5):669-675.
[3] Chawla-Sarkar M,Lindner DJ,Liu YF,et al.Apoptosis and interferons:role of 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 as mediators of apoptosis[J].Apoptosis,2003,8(3):237.
[4] Rashmi R,Kumar S,Karunagaran D.Human colon cancer cells lacking Bax resist curcumin-induced apoptosis and Bax requirement is dispensable wit h ectopic expression of Smac or downregulation of Bcl-xL[J]. Carcinogenesis,2005,26(4):713.
[5] Yin H,Lee GI,Sedey KA,et al.Terphenyl-Based Bak BH3 alpha - helical proteomimetics as low-molecular -weight antagonists of Bcl-xL[J].J Am Chem Soc,2005,127(29):10191.
[6] Tomimaru Y,Eguchi H,Nagano H,et al.MicroRNA-21 induces resistance to the anti-tumour effect of interferon-α/5-fluorouracil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J].2010,103(10):1617-1626.
[7] Hu X,Chen W,Xu J.Downregulation of human equilibra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er 1 by RNAi enhances 5-fluorouracil response in pancreatic cancer[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0,57(104):1567-1572.
肝癌化疗 篇3
原发性肝癌是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多突变的结果,其发病原理与HBV、HCV与黄曲霉素的联合作用、吸烟及饮酒等多种因素有关。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切除、介入治疗(TACE)、物理治疗(激光治疗,超声检查)、中医治疗等。而在这些治疗方案中,近年来,随着超选择导管技术与同轴微导管技术的应用,使HCC的适应证范围迅速增宽,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TACE的疗效迅速提高。目前已经成为原发性肝癌(HCC)治疗的首选方法[2]。最近的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细胞的热敏感性较正常的细胞高。随着研究的进展及肿瘤热治疗的发展,通过介入方法科学地将TACE与热疗结合在一起,对肿瘤起到两种方法联合的杀伤目的,即HCC的热化疗栓塞治疗,则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肝癌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诊治原发性肝癌患者107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9例,男38例,女21例,年龄42~76岁,平均61岁,肿瘤大小为4.0~12.0 cm,平均7.8 cm;B组48例,男35例,女13例。年龄40~78岁,平均62.5岁。肿瘤大小为4.5~12.7 cm,平均8.0 cm。以上患者均为CT及CT增强扫描及肿瘤相关抗原或AFP定量检查确诊患者,并经术前肝动脉的DSA造影检查证实。
1.2 器材及方法
1.2.1 器材
血管造影应用GE公司LCV+血管造影机,CT机为GE公司64层螺旋CT机;导管应用TERMUOR及COOK公司。自5F及C1、C2造影导管及3F SP微导管。
1.2.2 方法
(1)患者在行化验、CT及CT增强及肝炎系列检查,确诊后3 d左右行介入手术治疗。(2)A组患者自行常规的AECE治疗,B组患者行热化疗栓塞治疗。(3)A组患者栓塞应用碘(liopidol)与ARM(阿霉素)按1 ml∶1 mg混合,B组则应用顺铂(DDP)与碘油(lipidol)按1 mg∶1 ml混合后再加热至110℃。(4)所有患者均经右股动脉穿刺后,腹腔动脉及肠细膜上动脉造影,经超选后再行栓塞治疗。(5)术后压迫止血,加压包扎,开始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疼痛及恶心、呕吐、发热情况及肝功观察。(6)统计住院天数,并开始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及生存期,对复发者再次行与前次相同的介入治疗。(7)应用统计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肝癌生存期,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以《外科学》第6版肝癌介入标准为标准,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化验者(AFP、GGT、CEA)、CT及CT增强扫描,DSA动脉造影显示肝动脉血管迂曲,增多,可见肿瘤血管及实质期肿瘤染色[3]。
1.4 癌痛的分级方法及判断标准
即让患者描述疼痛症状并按照10分方法,让患者描述疼痛的相应分数,对6分以上不能耐受疼痛者,予以止痛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χ2检验来比较普通TACE与热栓塞TACE两种方法的1年生存期、疼痛程度及住院期长短的统计差别。
2 结果
2.1 两组生存期的比较
见表1。
χ2=11.87,P<0.05,两组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疼痛的比较
见表2。
χ2=14.74,P<0.05,两种治疗方法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是目前所有治疗方法中疗效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人类对肝癌疾病的认识加深,把较好的创伤小的介入治疗与热疗相结合,采用肝癌的热化疗栓塞,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有显著的提高。化疗药物、栓塞及热疗三者结合对肝癌的疗效有显著的提高,并可降低疼痛的发生率。但该治疗方法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4]:(1)化疗药物选择方面,有些化疗药物不能进行加热处理,目前仅DDP、MMC经过加热处理证实没有化学性质的改变;(2)该治疗方法对于靠近肝门区的和靠近肝被膜的肿瘤治疗仍存在着并发症的困扰,仍需进一步解决有关并发症的问题[5,6,7,8,9]。
本组中对于较小的肝癌通过热化疗栓塞,其疗效更加突出,仍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加热后碘化油的黏滞性降低,对于小肝癌的肿瘤血管床更易于沉积所致。
4 结论
(1)原发性肝癌的常规化疗栓赛与热化疗栓塞相比较,热化疗栓塞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的介入化疗栓塞。(2)热化疗栓塞的术后疼痛发生的程度明显较普通化疗栓塞发生的程度小。(3)对于更长期的生存率的比较,本研究未能揭示的主要原因在于观察的时限较短,就现有病例继续随诊观察,可得出更长期生存期的统计学差别。
总之,肝癌的热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的疗效有明显的提高,疼痛等并发症有明显的降低,是目前治疗肝癌的较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肈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1-172.
[2]吴恩惠.介入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9-90.
[3]潘庆文,吴庆秋,刘勇.原发性肝癌介入性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88-89.
[4]张金山.现代腹部介入治疗学[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0:35-37.
[5]Liang SN,Liu LL,Su HY,et al.Analysis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2008,30:790-792.
[6]Mori R,Nagano Y,Ueda M,et al.A resected case of huge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BCC)treated with intra-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c ombined with interferon-alpha[J].Gan To Kagaku Ryoho,2008,35(10):1757-1760.
[7]李克善.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46.
[8]叶家才,崔书中,巴明臣.215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3):11-12.
肝癌化疗 篇4
【摘要】目的:对健脾益肝方干预老年人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救治的80例老年人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实施化疗栓塞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术后服用维生素C、益肝灵等药物,另一组术后服用健脾益肝方,对比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5%,对照组是60%,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生存率是85%,对照组是65%,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健脾益肝方干预老年人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的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健脾益肝方;老年人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formula of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tonifying Liver on old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after chemoembolization. Methods 8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studied and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embolizat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group of patients was treated with vitamin C, Yi Gan Ling and other drugs after chemoembolization, while the other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ormula of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tonifying Liver.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observed.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85% and 60%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p<0.05). The half year survival rate after chemoembolization in two groups were 85% and 60%,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formula of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tonifying Liver on old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after chemoembolization was more ideal.
[Key Words] Formula of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Tonifying Liver;Old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hemoembolizati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06-02
原发性肝癌[1]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属于我国多发的一种恶性肿瘤,致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第二位。原发性肝癌值得是肝内胆管细胞或者是肝细胞中存在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且病情发展快,起病极为隐匿[2],在病情早期就见肝内播散,来院就诊时,患者多发展至中外期,错失手术治疗最佳时期。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3]属于无法手术治疗患者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基础疾病的影响,术后反应极为严重。笔者随机选择研究对象是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人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使用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分为两组,以统计分析健脾益肝方治疗老年人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的临床疗效,现将探究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分布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是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人原发性肝癌患者,均通过CT、B超以及肝穿刺等确诊,排除远处转移、恶病质、腹水、骨髓抑制、心、肾、肺等功能不全的患者,且30d内均为进行抗肿瘤治疗或者是化疗治疗。8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患者年龄自62岁到80岁,平均是(64.7±4.3)岁,29例Ⅱ期,11例Ⅲ期;观察组患者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16例,患者年龄最高是78岁,最低是60岁,平均是(65.6±3.4)岁,28例Ⅱ期,12例Ⅲ期,将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但有可比性。80例患者的知情同意书已通过医院委员会审核。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服用维生素C(3次/d,0.2g/次)、益肝灵(3次/d,105mg/次)、维康福(1次/d,1片/次)等药物,观察组术后服用健脾益肝方,组方如下:白术:15g、黄芪:30g、白芍:15g、鸡内金:8g、石见穿:15g、党参:15g、茯苓:15g、柴胡:10g、丹参:15g、女贞子:10g、甘草:6g,一天两次,煎煮,分早晚服用,若患者腹痛,增加郁金:15g、川楝子:15g、元胡:15g;若患者黄疸,增加生大黄:8—12g、茵陈:30g、栀子:10g等。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生存率进行观察与分析。
1.4疗效评估标准 肿瘤病灶消失时间超过1个月,为安全缓解;肿瘤大小缩小超过50%,且时间超过1个月,为部分缓解;肿瘤病灶缩小低于50%或者是增加小于25%,且时间超过1个月,为稳定;患者肿瘤病灶出现新病灶区域或者是增大大于25%,为恶化。
1.5统计学处理 利用软件版本为SPSS15.0的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量数据以( )形式表示,开展t检验,计数资料以比率%表示,开展X?检验,P<0.05说明数据对比的差异性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 本次探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一:
2.2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生存率 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34例患者生存,生存率是85%,对照组患者中,26例患者生存,生存率是65%,差异性显著(P<0.05)。
3讨论
老年原发性肝癌在确诊时多已发展至中晚期,无法接受手术治疗,在中医学中属于正虚邪实,虽然病灶位于肝部,但实际上是对患者的脾胃造成损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老年人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使用健脾益肝方进行治疗,疗效较好,组方中的鸡内金、百合、黄芪具备健脾益气、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女贞子具备补益肝肾,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柴胡具备疏肝解郁、疏散退热、止痛等作用;丹参具备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液黏稠度,预防癌细胞转移,改善患者微循环,抗癌作用良好;诸药联用能够充分发挥益肝健脾的作用,疗效显著[4]。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为80例老年人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实施化疗栓塞术治疗,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术后半年生存率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与刘凤永[5]等人的探究结果差异性不明显。
综上所述,健脾益肝方治疗老年人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刘亚民,吕良山,房小红等.老年人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单药化疗栓塞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12): 864-
866.
[2]常青,吴本俨,张文辉等.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特点[J].医学与哲学,2009,30(8):37-39.
[3]王红坡,杨瑞民,李玉侠等.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冷循环微波刀序贯治疗老年肝癌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07(4):350-353.
[4]苗秀兰,孙洪香.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老年人原发性肝癌66例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6,46(11):20-20.
[5]刘凤永,王茂强,樊庆胜等.高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围介入手术期处理和安全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8):708-710.
肝癌动脉栓塞化疗后的临床护理 篇5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肝癌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60例, 其中男40例, 女20例, 年龄45~65岁, 平均年龄55岁。60例患者均经CT平扫及强化诊断为肝癌, 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以恶心呕吐的症状就诊的患者40例, 腹痛腹胀患者15例, 以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的患者5例。
2 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 局部麻醉, 采用Seldinger技术[2], 经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 在DSA监视下经股动脉穿刺引入导管, 上行至腹腔动脉, 最后到达肝固有动脉及其分支进行造影, 了解肿瘤的大小以及位置, 找出其供血动脉, 将导管引导至肿瘤供血动脉, 在靠近瘤体的位置进行栓塞化疗, 依次缓慢灌注末梢栓塞剂 (40%碘化油加氟尿嘧啶制成乳剂) 、大剂量化疗药物 (丝裂霉素、氟尿嘧啶、阿霉素、顺铂等) 和近端栓塞剂 (明胶海绵颗粒) 。
3 护理
3.1 术前心理护理
TACE对于大多数患者比较陌生, 术前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以及恐惧的心理, 给手术结果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 作为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积极向患者解释, 明确告知患者手术经过以及临床意义, 告知患者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让患者积极配合临床医师的治疗。同时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 部分家属为了消除患者的疑虑, 没有告知患者病情,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同时向患者家属讲解治疗目的、方法、疗效及注意事项, 使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3.2 术前准备
术前患者一定要禁饮食4~6h;对患者腹股沟区域备皮;做好各项常规检查, 包括凝血时间、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透检查等;做好造影剂以及麻醉剂的过敏实验;参加术前讨论, 了解病情及手术过程, 备好各种药物和急救物品。
3.3 术后生命体征监护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 一定要严格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出现呼吸、血压异常、面色苍白, 出冷汗, 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等应考虑内出血的可能, 如出现休克需及时抢救;术后严格卧床休息24h, 穿刺部位进行常规的加压包扎, 严格限制术侧肢体的活动, 24h以内不准下床。大小便时注意不要使其污染。注意观察术侧肢体动脉搏动及皮肤色泽、温度, 如出现搏动减弱或消失, 应检查术侧肢体是否加压过度及是否动脉栓塞, 酌情给予处理。
3.4 胃肠道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常用的化疗药物一般都有胃肠道刺激作用, 患者最常见的是术后恶心呕吐以及食欲减退的症状, 一般采取对症治疗, 方法:肌注甲氧氯普胺10mg, 静脉滴注维生素B6。呕吐频繁者暂禁食, 观察呕吐物的质、量, 并给予补液, 以防止发生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3.5 发热的护理
术后发热也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 主要是由于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 炎性细胞释放致热物质所导致。患者的体温一般在38.5℃左右, 持续时间大约1周, 经对症处理后逐渐降至正常。发热的护理一般除了积极的抗炎治疗外, 最主要的是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 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温湿度适宜;减少陪床探视, 防止病菌带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当体温下降, 出汗增多时, 及时更换衣裤和床单, 注意保暖,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6 化疗药毒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
肝癌患者一般都合并有脾功能亢进的症状, 造成血细胞减少, 加上化疗药物可以对骨髓进行抑制[3], 本组病例有60例患者, 其中45例有肝硬化史, 及时给予升白细胞、血小板药物后, 基本恢复正常。肝癌肝功能受到损害, 化疗药物使得肝脏的功能进一步受损, 主要表现为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胆碱酯酶下降等, 对此我们采用保肝药静滴, 肝炎灵4m L肌注10~15d后, 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
3.7 术后心理护理
患者对介入治疗的期望值很大, 一旦术后出现身体不适, 疼痛加剧, 以及药物毒副反应和并发症, 即产生疑虑、忧郁和恐惧心理, 甚至表现为愤怒、怨恨、自暴自弃等, 患者的家属也感到焦虑和痛苦。因此, 护士须经常与患者及家属谈心, 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 尽一切力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 减轻和缓解患者的痛苦, 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保持稳定的情绪, 配合治疗, 顺利渡过术后反应期, 达到治疗目的, 促进早日康复。
总之, 肝癌动脉栓塞化疗是目前微创治疗原发性肝癌以及预防复发的主要手段, 疗效确切, 并且得到了临床的论证, TACE可以使得肝组织局部药物的浓度是全身浓度的400倍, 而且, 由于肿瘤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肿瘤廓清系统的缺如, 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化疗药物可漏出血管而长期滞留在瘤区。因此, 可有效地杀伤肝内残留的癌细胞。应用此疗法不仅可使肿瘤缩小, 改善临床症状, 减轻药物的全身毒副反应, 且并发症少, 可重复治疗, 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4]。
摘要:目的 总结肝癌动脉栓塞化疗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肝癌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60例, 搜集6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经积极的临床整体护理, 术后的并发症明显减少, 降低了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风险, 取得了较好疗效。结论 术前的精心准备, 术后的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对肝癌动脉栓塞化疗的治疗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肝癌,动脉栓塞化疗,护理,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1, 9 (6) :324.
[2]刘嵘, 王建华, 周康荣, 等.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碘化油沉积良好患者疗效观察[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1, 10 (4) :212-214.
[3]李海平, 曹觉, 王小宜, 等.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1, 20 (1) :66-69.
肝癌化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2年2月至2006年9月期间我院经临床, 影像学, 超声及血清学指标 (AFP) 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35例, 其中男22例, 女13例, 年龄34~73岁, 平均年龄58.25岁, 其中块状型21例, 结节型11例, 弥漫型3例, 除1例为放弃手术的早期诊断病例, 其余均为中晚期患者, 且均无介入治疗禁忌。
1.2 方法
我们采用介入手术常规准备, 取股动脉路径, 局麻后, 穿刺股动脉 (一段选右侧) , 留置套鞘, 由此引入动脉导管, 在X-ray下, 插管至肝动脉后, 行肝动脉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必要时, 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了解门静脉情况, 根据造影情况, 包括肿瘤供血血管情况及肿瘤染色等情况, 最后行化疗栓塞。化疗药物一般选用5-Fu (750~1000mg) 丝裂霉素 (12~20mg) , 表阿霉素60mg或羟基喜树碱20mg, 将选用药物稀释后缓慢经导管注入肿瘤供血动脉, 之后进行栓塞, 栓塞剂用超液态碘油与化疗药物的混悬乳液和明胶海绵, 在透视下缓慢注入, 观察碘油沉积情况, 具体量酌情。术后定期复查CT、超声、肝功能及AFP等, 进行观察比较, 并随访, 了解生存期。上述治疗根据情况可重复进行。
2 结果
经上述治疗, 其中有1例弥漫型肝癌患者病情进展1个月后死亡。其余患者腹痛、胀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复查CT, 栓塞者碘油均沉积良好, 肿瘤缩小>70%为3例, 均为巨块型;缩小50%~70%为10例, 6例块状型, 4例结节型;缩小<50%为16例;AFP升高者经治疗下降或恢复, 正常占70%;半年生存期17例 (48.6%) ;1年生存期8例 (22.8%) , 2年生存期4例 (11.4%) 。此方法副作用主要为发热、腹痛、恶心、肝功损害、骨髓抑制等, 经对症处置均可恢复, 一般均较轻。
3 讨论
在正常情况下, 肝脏具有双重供血特点, 肝脏30%左右血供来自肝动脉, 80%左右来自门静脉, 而肝癌95%左右是由肝动脉供血的[2]。这就为肝癌介入治疗提供了理论和血管解剖基础。肝癌经肝动脉的化疗栓塞, 可阻塞肿瘤供血, 使肿瘤缺血、坏死、萎缩。同时, 化疗药物的血药浓度明显提高, 据报道, 动脉灌注药物浓度高于静脉化疗2~6倍[3], 故杀死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大大加强, 从而达到治疗肝癌的满意疗效。同时栓塞剂携带一定量的化疗药物, 沉积在肿瘤中缓慢释放, 达到持续杀死、抑制癌细胞作用。在副作用方面因局部血药浓度大, 故全身化疗反应较轻, 栓塞后综合征1周基本可消失, 且肝脏80%左右供血来自门脉, 故此方法对正常肝组织损害相对较小。肝癌介入治疗已有几十年历史, 技术成熟, 疗效确切, 已成为目前肝癌非手术治疗之首选。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 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值得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5例肝癌患者, 行动脉化疗栓塞, 后进行分析评估。结果经此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 患者临床症状, 生存期以及影像学、血清学改变均较明显。结论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临床疗效确切, 副作用少, 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欧阳墉, 冯敢生, 叶剑定, 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肝癌化疗 篇7
1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根据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分型、分期与疗效的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经临床影响学检查、CT检查及甲胎蛋白测定等实验室检测证实为原发性肝癌。60例患者随即分为2组, 治疗组30例, 男性20例, 女性10例;年龄22-65岁平均43.5岁;病程2-9个月, 平均5.5个月;其中巨块型肝癌12例, 结节型肝癌9例。对照组30例, 男性22例, 女性8例;年龄36-67岁, 平均51.5岁;病程3-9个月, 平均6个月;其中巨块型肝癌16例, 结节型肝癌9例, 弥漫性肝癌5例。两组一般比较无显著差异。采用TACE方法将导管插入肝左、右动脉或肿瘤供血动脉, 治疗时先注入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1000mg、顺铂40-60mg、丝裂霉素8-10mg, 以碘化油乳胶或明胶海绵栓塞, 术后病人治疗组给予中药强肝汤水煎口服, 一日两次, 西药采用凯西莱 (硫普罗宁) 0.3静脉滴注, 每日一次, 连用七日;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能量合剂保肝治疗七日, 一个月后重复以上治疗, 3次为一个疗程。
2 疗效观察。
2.1治疗组在TACE前后自身对照:ALT、AST、r-GT上升不明显 (P>0.05) , 白蛋白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ALT、AST、r-GT上升有明显差异 (P<0.01) , ALB有明显下降, 2组上述指标的差值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P<0.01) (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AFP变化比较, 治疗前血AFP两组均>400ug/l, 治2, 4, 6个月后复查AFP下降50%以上者, 治疗组25 (84%) , 对照组15例 (50%)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1 P>0.05) 。2.3毒副作用:由于介入治疗化疗反应及栓塞的副作用TACE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发热, 可给予对症处理。
3 讨论。
抗肿瘤药物所致的肝损害主要为中毒性肝损害及变态反应性肝损害两种, 而TACE导致的肝损害实际上是由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以及肝动脉栓塞后肝组织缺氧所引起的无菌性炎性反应, 如果不积极治疗, 将会造成肝实质的细菌感染, 充血, 水肿, 渗出, 坏死等进行性病变, 影响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强肝汤是由山西省新医药学研究所拟定的中药有效方剂, 主要成分由黄精、黄芪、生地、当归、白芍、板蓝根等组成, 具有扶正固本,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之功能, 据现代实验研究证明:扶正固本不仅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同时对炎性介质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中医的保肝作用可能与此相关;清热解毒具有强大的病毒和细菌的抑制作用, 与扶正固本配合便能有效的缓解导管化疗栓塞后的各种毒副作用。西药凯西莱 (硫普罗宁) 是众所周知的保肝西药, 具有保护肝细胞膜、减轻化疗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促进肝细胞的生长。强肝汤和凯西莱联合应用, 加强了肝动脉介入后肝功能损伤的保肝作用。由于肝功能的改善, 增强了机体的抗癌能力, 提高了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 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宋裕朴.肿瘤化疗预防及药物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肝癌化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9年7月~2011年6月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冷循环微波刀的肝癌病人共86例, 其中男57例, 女29例, 年龄为21~73岁, 平均年龄43.8岁。患者病灶最大径为0.79~6.02cm, 平均 (4.65±3.81) cm。其中原发性肝癌51例, 肺癌转肝17例,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肝转移12例, 乳腺癌肝转移6例。病变位于左肝者32例, 位于右肝者43例, 位于双侧者11例。
1.2 方法
1.2.1 肝动脉化疗栓塞
在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之后, 于DSA引导下行腹腔动脉和肝脏固有动脉造影, 对肿瘤的位置、数量、大小进行显示, 之后将导管有选择的插入到肿瘤的供血动脉中, 并注入化疗药物 (顺铂60mg, 阿霉素40mg, 氟尿嘧啶1000mg以及超液化碘化油, 超液碘化油量视病灶大小10~30mL不等) 。
1.2.2 冷循环微波刀
病人于手术前30min肌肉注射度冷丁50mg。在CT定位指引下选择穿刺位置与进针方位, 冷循环微波刀穿刺需经过肿瘤结节的中心部位, 针尖到达肿瘤边缘处。先后打开冷循环泵与微波发生器, 冷循环泵注入的液体是微温的生理盐水用来保证针尖在治疗时的温度。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要给予常规心电监护, 手术之后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并对数据进行t检验与χ2检验, 当P<0.05时为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病人的肿瘤标志物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表1)
手术之后与手术之前相比原发性肝癌 (PHC) 患者的AFP水平显著降低 (P<0.05) , 转移性肝癌 (MHC) 患者的AFP水平无明显变化, 患者的ALT水平轻度增高 (P<0.05) , 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2.2 手术后CT复查情况
采用CT平扫加增强扫描在86例病人当中, 肿瘤结节中病灶完全坏死73例, 比例为84.88%;不完全坏死11例, 比率为12.79%;部分坏死2例, 比率为2.33%。86例病人在手术之后均获得随访, 时间为7~35个月, 未发现肿瘤种植转移情况发生。
3 讨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大肝癌具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 但是依然是姑息性治疗方法的一种, 对大部分肝癌肿瘤起不到根治的作用[3]。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癌, 将两种治疗办法的优势同时发挥出来并起到了放大疗效的作用。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之后, 降低了肿瘤的血液供应, 与此同时沉着在肿瘤局部位置的碘化油之中包含着重离子碘, 高强度微波会在其界面产生反射现象, 从而发生制热高温情况, 碘界面的周围产生的高温增强了冷循环微波刀的作用效果, 高温情况也可以加强化疗药物对肝肿瘤的治疗效果。因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冷循环微波刀对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大大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而且该联合治疗术后, 只出现ALT水平轻度增高, 并不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通过该研究表明: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癌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本法与单肝动脉化疗栓塞或单用消融治疗相比费用较为昂贵, 还未得到广泛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沛宏, 张福君, 赵明, 等.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T导向射频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评价[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37 (10) :901-904.
[2]刘允怡.经皮经肝穿刺局部治疗肝癌的真正意义[J].中华肝胆外志, 2004, 10 (1) :3-5.
肝癌化疗 篇9
1临床资料
1 1 3例T A C E患者均为2 0 0 6年1月至2 0 0 7年12月收治的。男97例, 女16例, 年龄在35~77岁, 平均57岁。27例患者经手术、穿刺活检得到病理诊断, 其余病例经临床检查、甲胎蛋白 (AFP) 测定、腹部B超、CT、磁共振、动脉造影诊断。介入次数:1次介入为68例, 多次介入为43例 (2次为18例, 3次为12例, 4次为8例, 5次以上为5例, 其中有1例已达10次) 。全部患者HBsAg阳性, 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肿瘤病理分型:巨块型2 8例 (直径在1 0 c m以上, 最大直径15cm) , 结节型61例, 弥漫型24例。灌注药物:5-氟尿嘧啶、阿霉素类、丝裂霉素、顺铂等, 栓塞剂为超液态碘油。所有患者术后均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术后3天, 肝功能指标中的总胆红素 (TBIL) 、丙氨酸转氨酶 (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等显著升高, 人血白蛋白 (ALB) 则开始降低;术后3周后逐渐恢复, 可接近到术前的水平;A L B虽然变化较缓慢, 但术后3天即开始持续下降, 术后3周最为明显。
2护理
2.1常规护理
卧床休息, 取舒适卧位, 保证充足睡眠, 防止感冒发生;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排痰, 防止肺部感染。
2.2吸氧
给予氧气吸入, 以提高血氧分压, 利于肝细胞代谢。
2.3密切观察病情
术后3天开始, T B I L、A L T等的快速升高, 代表肝功能的急性损伤, 将观察的重点时间放在术后的2周内。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 注意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黄疸进展情况;术后人血白蛋白持续下降, 注意是否出现腹水或腹水增加, 有无水肿出现, 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及早发现肝衰竭、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前驱症状。由于肝脏功能受损时凝血功能也相对较差, 故应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征象, 每小时检测一次血压、脉搏, 观察有无腹痛、腹部症状和体征,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
2.4饮食护理
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适当热量、清淡易消化食物, 促进肝组织修复;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热量、刺激性食物, 防止加重肝脏负担;饮食宜少量多餐, 避免因食物消化吸收过程消耗门静脉含氧量。T A C E术后人血白蛋白偏低, 且持续下降, 应予增加蛋白质的入量, 如豆制品、鸡蛋、牛奶、鱼、瘦肉等。增加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如西红柿、柑橘等, 促进肝细胞修复。有腹水者, 应低盐或无盐饮食, 氯化钠限制在每日1.2~2.0g, 含钠少的食物有粮谷类、瓜茄类、水果等;进水量限制在每日1 0 0 0 m l左右。如有肝性脑病倾向, 应减少蛋白质的摄入。
2.5肝区疼痛的护理
肝区疼痛多因栓塞部位缺血坏死, 肝脏体积增大包膜紧张所致。一般会持续3~5天。应注意观察疼痛的强度、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变化。首先要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取舒适卧位, 做深呼吸, 放松肌肉;也可与患者交谈, 倾听患者述说疼痛的感受, 分散其注意力, 保持情绪稳定, 减轻疼痛。对疼痛剧烈者, 根据医嘱酌情给予止痛药。
2.6皮肤护理
有黄疸的患者都会伴有皮肤瘙痒, 皮肤容易被抓伤。嘱患者保持皮肤清洁, 衣着应柔软宽大, 定时更换体位, 防止皮肤长期受压或损伤, 预防压疮或感染。用温水搽身或沐浴时, 避免使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皂类或沐浴液, 防止加重干燥和瘙痒。皮肤瘙痒者, 给予止痒处理, 勿用手抓痒, 把指甲剪短磨平, 防止抓伤皮肤。
2.7护肝支持治疗
准确及时按医嘱给药。术后常规行护肝、对症、支持治疗, 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对于严重肝损害的患者要给予预防肝昏迷治疗3天。栓塞后因肝缺血影响肝糖原储存和白蛋白的合成, 应予静脉补充白蛋白。
2.8心理护理
T A C E患者不仅要承受恶性肿瘤和经济负担的压力, 还要面对可能出现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压力[3]。针对患者的特点, 及时评估心理状态,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多与患者交谈, 主动听取患者主诉, 用点头、微笑等体态语言表示理解。与患者交谈时语气要柔和, 随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耐心给予健康指导, 帮助患者度过术后不适期,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小结
T A C E对肝功能的损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肝动脉栓塞时肿瘤血供下降9 0%, 但周围组织血供也下降35%~40%[4], 肝癌患者大多数合并肝硬化, 本来就有肝功能不良和紊乱, T A C E时肝组织缺血低氧变得更加严重导致肝细胞死亡。二是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的毒性作用, 大量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损伤正常肝细胞, 引起化学性肝炎或加重肝硬化[5]。
通过实践, 我们认为T A C E对肝功能有一定的损害作用, 如果能及时给予发现T A C E术后的肝功能损害情况, 并给予准确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 可以减轻肝组织的损伤, 保护肝脏储备功能, 防止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大部分患者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恢复, 显著地提高了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吴孟超.肝脏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610.
[2]偰利宇,杨珏,金银慧,等.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影响病人生存因素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 1999, 7 (3) :200-201.
[3]卢惠娟, 顾沛, 李晓蓉, 等.肝癌介入病人压力和应对方式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03, 18 (7) :483.
[4]贾雨辰, 刘崎, 叶华.肝癌介入治疗进展[J].实用外科杂志, 1991, 11 (5) :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