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制度

2024-07-15

税收优惠制度(共12篇)

税收优惠制度 篇1

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税收优惠制度的支持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更需要通过税收优惠制度, 来激励企业增加R&D投入和创新。

1. 我国R&D投入太少, 在国家财

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 应引导企业增加商业R&D投入。R&D投入, 一部分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投入, 属于公共R&D投入;另一部分来源于企业的投入, 属于商业R&D投入。我国大部分R&D投入属于政府财政支出, 企业商业RED投入没有成为R&D投入的主力。而在发达国家, 企业商业R&D投入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 美国企业商业R&D投入占GDP的比例为1.98%, 瑞典为2.85%, 芬兰为2.14%, 德国为1.36%, 英国为1.2%。引导企业增加商业R&D投入, 是提高我国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手段。而税收优惠制度, 对于激励企业增加R&D投入非常有效。决定一个企业技术创新经费预算的权利在企业, 而不是行政机关。故税收优惠制度是一种中立的政策工具。

2. R&D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政府应对企业的创新行为提供必要的支持。最新的研究证明:许多创新行为, 特别是R&D的社会回报率明显高于个人的回报率。这意味着企业增加商业R&D投入的结果, 是社会比企业自身受益更多, 这就使得R&D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企业在做R&D投入决策时, 判断的依据是企业自身的回报。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不愿意进行R&D投入的原因。政府代表社会公共利益, 更有责任通过政策来保证企业的回报率不低于社会的回报率。税收优惠可以减轻企业创新成本来弥补企业为创新而支出的必要费用。

3. 税收优惠制度具有减轻政府管理机关负担的优点, 简单易行。

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企业来说, 与税收优惠制度相比, 政府财政资助企业创新的管理成本要高得多。企业为了获得R&D的财政资助, 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 递交申请文件, 然后等待行政审批机关的答复。如果申请方案不成功, 那么企业花在申请准备上的时间和资金就没有任何补偿。如果申请成功了, 企业按照申请计划进行R&D, 要经过许多程序。如汇报成果和项目验收。这些程序, 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行政管理负担。而税收优惠制度的管理负担, 要轻得多。一方面, 企业完全控制了R&D程序和其他技术创新行为, 并知道其创新行为必然会得到回报。另一方面, 只有很少一些预先申请程序, 减轻了企业和政府的行政管理负担。政府当然需要设定一些管理程序, 来核实企业实施的行为是否可以享有税收优惠。但总体而言, 其程序化要求比政府财政资助要低得多。

二、对我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制度的评价

自1994年对税收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重大改革以来, 我国政府制订了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和行政规章。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复杂多变和不稳定性, 这就造成了大量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在评价我国现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制度时, 不能仅仅拘泥于名称, 还应考察制度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我国直接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笔者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我国基本采用了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的税收优惠措施,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制度已初步形成。如前所述, 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的税收优惠措施是税收减免、税收抵免和资本折旧。我国现行的优惠政策基本上均已采用。 (1) 税收减免是我国习惯采用的优惠措施, 特别适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转让。如对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 2010年前按17%的法定税率增收增值税, 对实际负税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 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 (2) 税收抵免, 基本上采取的是混合税收抵免制度, 即将基于数量的抵免与增量抵免相结合。根据《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规定, 企业在扣除实际发生的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技术开发费的基础之上, 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企业, 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税所得额。其计算增量的基准, 是上一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但是增量抵免是以企业盈利并抵免额少于应税所得额为前提。 (3) 资本折旧, 同时采用了自由折旧和加速折旧两种方式。《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既规定了自由折旧, 也规定了加速折旧。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所购置的试制用关键设备、测试仪器, 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 可一次或多次摊入管理费用。这就属于自由折旧, 由企业自己决定何时折旧以及折旧多少。企业为验证、补充相关数据, 确定完善技术规范或解决产业化、商品化规模生产关键技术而进行中间实验, 中试设备的折旧年限可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加速30-50%。这就属于加速折旧, 其折旧范围和折旧率受到了严格限制。事实上, 我国政府早已意识到:我国企业R&D投入不够, 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因此, 近几年不断颁布激励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制度,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制度已初步形成。这些制度也确实起到了增加了企业的商业RED投入, 促进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的作用。

2. 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税收优惠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拓宽。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将知识、技能和物质转化为顾客满意的产品的过程。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功能在于将各种创新要素进行组合以形成产品并推广到市场。但是技术创新行为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欧盟在2002年发布的一份题为《企业税收与创新》的报告中, 详细列举了可以受到税收优惠措施激励的12种创新行为。 (1) 商业性R&D费用, 包括所有需要实施创造性工作的费用。 (2) 用于R&D的资产费用。出于R&D目的, 企业为购买设备、仪器等资产而支出的费用。 (3) 企业为了盈利而转让或购买技术, 而进行的技术转移。 (4) 为了获得新产品、新方法或新技术而进行的工业设计和工艺工程。 (5) 实施质量认证。为了显著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企业实施的质量标准认证。 (6) 电子商务或新信息和通讯技术。 (7) 软件。 (8) 专利申请。企业为了申请并维持专利需要支出一定的费用。 (9) 培训。为了实施一项新技术或对产品或方法进行改进, 企业进行人员培训而支出的必要费用。 (10) 企业与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对企业与大学或科研机构合作进行创新而支出的费用, 应提供税收支持。 (11) 创新企业的设立。利用新的或显著改进的产品、方法, 或两者结合的企业, 一般称为创新企业。税收优惠可以激励更多的创新企业成立。 (12) 新企业或创新企业的所有权共享。通过股份转让、参股等方式来吸引资金, 对新企业或创新企业进行投资。而我国的税收优惠制度, 主要集中在对第 (1) 、 (2) 、 (3) 、 (4) 、 (7) 、 (10) 这6种创新行为予以优惠, 而对企业的其他技术创新行为鲜有涉及。所以, 我国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税收优惠范围相对窄了一些, 有待于进一步拓宽。

三、完善建议

税收优惠措施并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应发挥其导向、促进和激励功能,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只有形成了清晰、简单、确定、无歧视、可执行和有效的税收优惠制度, 才能实现这一目的。故笔者提出以下完善建议。

1. 制订专门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条例。

我国的税收优惠主要通过分散的行政规章来规定, 很少在税法条例中明文规定。我国关于税收优惠的一系列行政规章, 都是伴随着科技政策的产生而产生。这样的后果是:一方面法律渊源的层次太低, 都表现为行政规章, 其执行性有所欠缺。另一方面这些行政规章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 时常出现重复性规定甚至冲突性规定, 缺乏确定性。因此, 有必要改变通过分散的行政规章来规定税收优惠制度的状况。当前理论界对全面改革增值税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是:“实行‘生产性’增值税抑制了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热情, 影响了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制约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有些学者却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认为:“在没有或很难找到新税源的前提下, 转型所致的政府税收收入的大幅度下降, 可能会挤压政府在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上的投资。”这种思考直接关系到我国基本税收体系的变革, 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 必须慎之又慎。稳定同样是制度所必须的基本要素。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政府并没有贸然进行转型的原因。笔者认为:在保持基本税制稳定的前提下, 最稳妥的做法是单独制订专门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条例。由于我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制度已初步形成, 所以只需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予以整理, 由国务院颁布《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条例》, 上述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这样既保持了税制的稳定, 又减轻了创新企业的税负, 促进了企业创新。

2. 拓宽享受税收优惠的创新行为的范围, 合理界定优惠对象。

虽然技术创新分布的并不均匀, 主要集中在高科技产业, 但是技术创新却是普遍的。技术创新行为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我国予以优惠的创新行为之外, 还有许多具有普遍性的创新行为。特别是企业为了实现创新, 而实施质量认证、专利申请、技术培训等。由此产生的费用, 也应得到政府的支持。因此, 我国应拓宽享受税收优惠的创新行为的范围, 对企业实施质量认证、专利申请、技术培训等创新行为提供税收优惠。当税收优惠与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联系在一起时, 就形成了产业优惠或区域优惠。但是为了促进企业创新, 税收优惠应适用于所有企业。

3. 加强对企业R&D税收优惠的力度。

技术创新是个复杂过程。人们习惯将它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知识或思想的产生阶段, 第二阶段是产品生产阶段, 第三阶段是市场推广并实现市场化阶段。由于新知识具有高风险性和外部性, 故企业不愿意太多的涉足第一阶段, 而后两个阶段离市场越来越近, 盈利的可能也就越来越大, 所以企业都会争先恐后。当技术创新行为越接近市场, 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应逐渐减少。虽然我国《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实行混合税收抵免制度, 但增量抵免的适用条件必须以企业盈利并抵免额少于应税所得额为前提。这意味着:亏损企业即使每年技术开发费增涨10%以上, 也无法享受增量抵免的优惠。盈利企业当年技术开发费增涨10%以上的, 如果增量抵免额超过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 超过部分当年和以后年度不再予以扣除。这些限制无疑将降低企业扩大技术开发投资的积极性。技术开发具有高度风险性, 是否盈利不应作为企业享有增量抵免的条件。对于企业来说, 在税收抵免初期非常有效。但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不可能长期保持高增长, 最终企业享有的优惠将耗尽。因此, 为了平衡企业技术开发费的波动, 鼓励企业对技术开发费的投入, 应允许企业将超过部分转移到下一纳税年度。

税收优惠制度 篇2

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是指中国税法对在中国境内从事投资活动的外国资本或我国港澳台地区及华侨的资本所提供的一系列税收减让法律措施的总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配合吸引外资的政策在涉外税法中对外商投资企业设置了诸多税收减免的优惠待遇,这些措施种类繁杂,形式多样,并且在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及生产服务技术万面的确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持续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特别是在中国要求“复关”和申请“人世”的过程中遭到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及其法律规则的冲击和挑战,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开始逐渐显露其弊端,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走向世界的障碍和阻力。因此,适应WTO规则体系的要求以及WTO所代表的全球自由贸易机制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探讨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基本评价

中国涉外税法始建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0年和1981年分别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这两部税法在维护国家主权及利益的基础上,体现了税负从轻、优惠从宽、手续从简的特点。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14个港口城市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的暂行规定》,1986年又发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基本确立了我国对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框架和格局。1991年4月,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合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通过并公布了狲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涉外企业实现了税率、税收优惠和税收管辖权的统一适用。流转税方面,我国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对涉外商品销售和劳务继续沿用工商统一税,财产税方面则沿用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1994年,我国实行新的工商税制改革,在流转税法方面停征工商统一税,对内外资企业统一适用征收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此外,税法还明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与内资企业一样,统一适用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契税、屠宰税等税种。由于内外资企业在流转税、财产税等方面基本统一,而所得税却依然内外有别,因此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主要定位在所得税的减、免、缓等措施上。

二十年来,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首先,它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投资。在我国引进的外资中,既包括国际金融机构给中国政府的优惠贷款,和外国银行按照优惠利率给我国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贷款,还包括数量巨大、遍布全国各地的外国直接投资,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低成本和低风险资金。其次,它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外商投资的增长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既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增长,又增加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矛盾。外商投资项目中的先进技术项目还带动了电子、通讯、信息等新型产业的加速发展,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先导作用。再次,它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由于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实施,刺激了外商在投资中的增长,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人才,也随着外资一起进入我国,推动了我国相关领域的改造和创新。如外商投资企业关于成本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法,为内资企业提供了经验借鉴,同时还扩大了国民的视野,使其对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一些惯例和制度有所了解和运用,确立了一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

然而,由于内在的制度缺陷及其所体现的政策导向的偏差,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

1.税收优惠内外有别。目前,我国主要在所得税和关税领域实行内外两套制度,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虽然名义所得税税率都保持在33%,但是税法对外资企业所提供的税收优惠待遇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远甚于内资企业,造成内资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远远重于外资企业,在经济竞争中很难与外资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内外资企业不公平竞争愈演愈烈,其结果是,外资在国内许多产业占据优势地位,很多领域,如化妆品、通讯器材等几乎被外资独霸,而食品、电脑等行业也是风声鹤唳,危机重重。这种税收歧视使得本已惨淡经营的内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经不起市场竞争的残酷和压力,最终导致许多企业破产、被兼并或严重亏损。

2.税收优惠层次过多。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开放地区的先后顺序,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制定的,难免导致税收优惠措施相互之间的冲突和效用抵消,不利于正确引导外商的投资方向,也人为地造成了外商投资在全国各地的不平衡。特别是由于税收优惠的权限一度被滥用,致使一些地方政府从本地利益出发,单独制定了许多区域性的税收优惠措施,在国内形成了税收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由于令出多门,透明度低,效力层次不高,有些措施甚至属于违法操作,因此给人一种法纪不严的负面印象,难以取信于人。

3.税收优惠方法单一。我国的涉外税收优惠主要体现在所得税上,而且是以直接降低税率或减免税额为表现形式的。如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两年免交所得税、三年减半征收所得税,或者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纳税额的一定比例等。这些税收优惠形式很多都只能使一部分企业受惠,对其余企业的吸引力则大大减弱,甚至还会加重其税收负担。如“免二减三”的办法对投资规模小、经营期限短的项目有利,而对于投资期限长、投资规模大的项目则难以奏效,甚至与短期项目相比还有不利影响。再如减免税型税收优惠对于生产型,特别是劳动力密集的生产型企业有利,而对无形资产或技术设备投资比重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则未必如此。更何况,由于税收优惠存在时限因素,部分外商还可能采取重新登记或变更登记的办法以规避税法,继续无限期地享受优惠待遇。因此,单一的税收优惠方法在实践中会因其过于简单而使设计功率大打折扣。

4.税收优惠对产业政策体现不够。现行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偏重于地区性的优惠,而对国家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重视不够,税收优惠的产业引导力不够。如设在经济特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及在特区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不分产业性质都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而实际上特区的不少企业只是普通的制造或服务企业,真正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的比较少。再如对投资电力、铁路、港口、码头、公路等能源变通建设的项目,其优惠待遇也只提供给国务院批准的特定地区,弱化了涉外税收政策的产业结构调节效果,导致外商将更多的资金投入规模小、技术质量低的行业。

二、WTO对中国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影响

正如加入WTO对中国税法的冲击和影响一样,WTO的原则、制度和规则也并不会给中国外资优惠法律制度带来大面积的、根本性的冲击,因为中国税法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随着世界税制的发展形势而调整和改变的过程。在积极义务

方面,中国目前的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与WTO的要求差距并不大。即使我们不对其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除个别的细节外,也很难说中国会在许多方面明显违反其在申请“复关”和“入世”的过程中所承诺的义务。然而,WTO体制中蕴涵的自由、公平、平等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却在思想观念上迫使我们对中国的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作深层次的思考。所谓WTO对中国税法,包括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将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其实也正是从这个层面上说的。

在WTO规则体系中,有两项内容对中国涉外税法的调整和改革可能会产生较为明显的直接影响。一个是在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中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以下简称TRIMS协议),另一个是非歧视性原则中的国民待遇原则。实际上,TRIMs协议和国民待遇原则体现的精神是相通的,即都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在公平的环境中正常发展。它们的区别在于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TRIMS协议是从国际投资的角度入手解释公平原则的,目标是消除各种扭曲外国投资的政策,以保证其中性。TRIMS协议附录规定,对投资的鼓励措施一旦扭曲了国际贸易,即为总协定所禁止。国民待遇原则主要是从国际商品贸易的角度来阐述公平原则的,其基本含义是国家给予外国人以不低于本国人的待遇。后来这一原则也延伸到国际投资、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等领域。仅就投资领域而言,它去求本国政府给予外国投资者在投资财产投资活动以及有关的司法。行政救济制度等方面不低于本国投资者的待遇。对比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原则与我国涉外税法,不难发现,我国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总体上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要求的,与WTO的相关原则也没有根本冲突。首先,从理论上看。国民待遇,包括税收待遇,虽然要求我国政府给予外国人以不低于本国人的法律地位,但是这个制度的出发点是站在外国投资者的立场上防范本国政府对外国人采取相对于本国人的歧视政策,所以要求不低于本国人的法律地位是对外国人权益的一种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民待遇原则根本没有必要去禁止一国对外国人提供超国民待遇,因为这样只会增加外国人的方便和利益,而不会产生丝毫损害。实际上,任何国际条约中设定的国民待遇原则都未包括过此项要求。TRIMsKIM.协议虽然对一国鼓励外商投资的税收优惠措施规定了一定的限制,但其目的是为了遏制因税收恶性竞争扭曲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且并没有不允许鼓励措施的存在。因此,只要我国的税收优惠措施不致产生“避税港”现象,不为国际避税提供便利条件,而只是放弃一部分税收利益以吸引投资,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就不会与TRIMS协议发生冲突。其次,从我国的实践看,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措施也的确促进了外商在华的投资,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站在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立场上,中国外资税收优惠政策并不会对其构成损害,所以WTO也就没有必要以规则和义务的方式强制其予以改变。

尽管如此,中国的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却决非无可指责。虽然其与WTO的具体规则未发生积极的冲突,但是有可能导致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背道而驰,对内资企业形成新的歧视,因此,仍然有必要予以调整和改革。

近五十年来,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字生效之日起,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就在发达国家的推动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下,沿着开放市场、自由贸易的方向努力前进。关贸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都是在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追求一种相对公平的环境。破除关税壁垒,实行国民待遇,是为了使外国人有机会与内国人平等竞争;消灭国别差异,采纳最惠国待遇,也是为了使外国人相互之间在内国市场上不至于机会不均等。如果说这两种形式的确因为国与国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实力悬殊而只能实现形式上的公平的话,那么,在WYO体制中根据发展中国家的不同情况而设置的种种例外条款,如幼稚工业保护条款,则无疑是在追求实质公平方面的重要举措。不难看出,“公平”二字在这里只是站在世界自由贸易的立场上,为了防范内国政府封锁市场、设置贸易壁垒而要求其不得歧视外国商人和企业,如果内国政府对外国人提供越国民待遇,自然不在其“公平”观念力所能及的考虑范围了。不过,同样也是为了加人WTO,同样也是为了与WTO)所代表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公平”二字的另一方面的含义却不能不引起内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这就是为内资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使其有机会与外资企业平等竞争,为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创造条件。

长期以来,我国在设计和制定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时,一直重视吸引外资的流人,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或很少从世界经济一体化、从我国经济加入世界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出养进”的外贸策略就很能说明这一点。而对外资实行优惠实质上就是对内资的歧视,推动外资流入的同时,也削弱了内资企业的对外竞争实力。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促进外资融入我国经济、但却可能阻碍我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的税收政策。

三、WTO体制下中国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改革方向

WTO体制下中国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取消外资税收的超国民待遇。实行内外完全一致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使内外资企业在平等的起点上公平竞争。③

无差别待遇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产物。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只有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才能最终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效率的最大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越来越频繁地跨越国境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将各个国家越来越紧密地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这就要求每个国家必须考虑市场机制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发挥作用。任何超国民待遇的鼓励措施和次国民待遇的限制或禁止措施从理论上讲都是背离市场经济要求的。④

无差别待遇在税法领域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税法作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其最原始的功能是保障税款的征收入库,从而依法完成预算收入。与此同时,它还通过增减各纳税主体的所得和财产,调控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税率的高低、纳税环节的多寡、税前扣除的多少、折旧速度的快慢、税收优惠的程度,均可以作为刺激投资主体增减投资的信号。然而税法不可能也不应该替代或超越价值规律去解决一切经济问题,它只能顺应市场要求,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一向主张税收中性原则,⑤即税法在保障聚积财富、满足公共开支的同时,尽量不干预或少干预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决策过程,不影响资源接市场机制的要求合理配置,只有当市场 失灵时才借助税法予以矫正。按照这个原则,一般不给予外国投资者特殊的税收待遇,而是完全按国内企业的标准予以对待,既不歧视,也没有额外的税收优惠。

我国目前虽然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但市场经济是我国的改革目标,平等竞争、权利义务一致的观念同样应为我们所尊重。外资企业要求放松市场准入限制,放弃当地成分要求、出口实绩要求以及外汇平衡要求等,固然与市场经济和国民待遇的基本要求相契合,但是内资企业,特别是为国家财政承担主要义务、做出过重大

贡献的国有企业,要求取消涉外企业在税收优惠方面的超国民待遇也无可厚非。由于税收优惠待遇方面的差别,使得内外资企业的距离越来越大,难以做到公平竞争。不少行业的国有企业因为缺乏竞争力而相继为外资收购、兼并、控股,基本上为外资所垄断。对民族产业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中超国民待遇的不合理性由此窥见一斑。

实现税收优惠无差别待遇的理论前提还在于如何评价税收优惠在吸引外资中所起的作用。我们认为,税收优惠在影响外国投资流人的种种因素中只起次要的作用,影响外资的主要因素是在我国政局稳定、市场的发展和增长潜力、经济体制的类型,以及基础设施状况、法制环境等。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之初,虽然经济基础薄弱,硬件设施条件和软件制度建设都不甚如人意,但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法制逐步健全,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所以才使得税收优惠措施能够积极地发挥作用。再加之,涉外税收优惠制度发挥作用还必须考虑投资者母国以及引资竞争国的税法因素,特别是投资者回国后能否享受税收饶让待遇更是税收优惠能否真正使投资者受益的关键因素,这进一步加剧了税收优惠发挥效用的不确定性。可见,税收优惠对吸引外资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

外国投资者看好一国的投资市场一般是出于综合性的多层次、多角度考虑,而不仅是税收优惠程度的高低。中国取消外资的超国民税收待遇,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需要,实行内外一致的税法制度以后,只要继续着力于改善宏观投资环境,以中国如此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增长空间,以及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是不难吸引外资到中国投资的。

四、WTO体制下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改革的具体途径

目前,我国的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除出口导向类容易被归入出口补贴而与ThIMS协议及《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相修外,其他的措施基本上都是赋予投资者的超国民税收待遇。这种做法虽然不会造成对外资企业的歧视,亦不为各国国内立法及双边、多边投资保护协定所反对或禁止,但从长远看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内外资企业无差别税收待遇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竞争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有鉴于此,我国的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改革对经济的发展和税收立法的完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1.明确税收优惠立法权的主体,保证税收优惠措施的合法性。税收法定主义是税法领域至高无上的基本原则,它是一个国家税收法治程度的衡量标准和努力方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WTO体制对税法的最高要求。因为只有坚持税收法定主义,才能保证各种有关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税法措施具有最大的权威性、确定性、稳定性和普遍性。按照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征税主体、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等税法要素必须由最高立法机关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不仅如此,有关课税的对象的内容还必须明确肯定,不能含糊不清、无法适用,否则就会影响法律的效力。即使是授权行政机关立法,授权事项也只能限于个别具体的细节,不能在课税要素中留下空白或冲突并委托行政机关立法决定。而税收优惠无论形式如何,最终都是藉由减轻税负以达到刺激相关产业发展的目的,因此,不管是税收减免、加速折旧,还是税收豁免、税前列支,抑或投资抵免、出口退税,都必然导致对原有税法要素的突破和修改。从这个意义上说,拥有税收优惠立法权的主体无疑只能是税收最高立法机关,负载税收优惠制度的文件也必须属于狭义的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规章都无权涉及税收优惠立法权的行使,更遑论行政机关的内部规范性文件。不难看出,我国目前层出不穷的税收优惠制度与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相距太远,因为除了《个人所得税法》和《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所规定的税收优惠措施外,其余的一律都是由国务院及其下级机关制定的。如果有朝一日修改宪法时能够采纳税收法定主义的原则和要求,那么,毫无疑问,这些税收优惠措施,甚至包括除上列两部法律以外的所有税收法规都将面临“违宪”的指控。当然,我们也十分清楚,税收法定主义所代表的税收法治在中国的实现还需要旷日持久的努力,然而它至少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税法应当顺时而进,不能背道而驰。因此,我们主张,当税收法定主义所内含的税收优惠立法权只能集中于最高立法机关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时,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是由国务院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统一规定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与内容,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可以对这些优惠措施如何适用进行解释,但是同时应当接受合法性的审查,且不能对课税要素作出新的变更或修改,除此之外的任何机关都无权制定税收优惠措施,以维护和保障税法的权威。

2.改革税收管理体制,规范区域性税收优惠措施。中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虽然触及了各级预算主体的税收收入划分,但这种做法还只限于既定税种的征收管理权,税收立法权仍然控制在中央。而地方税收立法权的走向与税收法定主义对谁行使区域性税收优惠立法权的选择息息相关。如果中国效法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将地方政府建设成完全独立的预算主体,地方立法机关在宪法授予的权限范围内享受完全的税收管辖权和独立的税收立法权,①那么,地方税收优惠权的主体也只能是地方立法机关。只不过这种模式与中国单一制的政体,中央集权的历史传统,以及加强中央宏观调控的现状有所冲突,即使是科学合理的,也只能作为一个远景发展目标。近期的改革方向不妨更多地采纳日本、韩国的有关地方税收立法权的相对保守的做法③,即虽然肯定分税制模式下的地方税收立法权,但这种权力必然由中央以《地方税法》等形式施加严格的限制,甚至可以考虑由中央立法机关对地方税的基本种类、课税要素直接立法,地方可以选择开征或不开征,并且课税要素在中央所规定的幅度范围内加以确定,就如目前的屠宰税、筵席税一样,以维护法律的统一实施。倘若如此,区域性税收优惠权绝大部分仍然是中央立法机关控制的,地方立法机关可以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的情况在规定的范围内区别对待,以体现税收倾斜的政策意图。虽然我们也承认地方政府对地方税收拥有支配权,但是如果它们直接进行税收减免或采纳其它税收优惠方式,这仍然是有违税收法定原则的。因此,我们主张限制甚至取消当前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权利,以维护税法的尊严。为了照顾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在国家税收管理体制未进行改革之前,不妨考虑着力完善先征后退制度,尽量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退税期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地方财政支持。

3.建立税收支出预算管理制度,提高税收优惠的效率。“尽管税收支出所指无非是国家给予特定经济活动或特定纳税人的税收优惠,但从税收优惠到税收支出,并非是无谓的词汇变换,而是理论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它意味着税收不仅仅被作为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工具而存在着,税收还可以作为政府的一项支出计划,作为政府直接支出、信贷援助或其它政策工具的替代方案而存也”②的确,政府放弃本可以取得的税收,减少特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同政府首先依法征税,然后再通过财政支出将一部分税收收入返还给那些最需要援助的纳税人,并无本质的区别。所以,不加预算控制的税收支出不仅对税基造成侵蚀,而且给预算法带来缺漏,对社会政策也带来了压力,因此将税收优惠列入政府财政援助支出系列,与直接的财政支出一起,成为政府预

算法案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不仅是完善国家预算支出法律制度的需要,同时也是更快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不难看出,建立税收支出预算制度有利于加强人大和公众对各种税收优惠的控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不必要的税款流失,使更多的资金支出和更大的优惠力度可以使用在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上;有利于政府在税收支出与财政直接支出之间进行比较,选择较为恰当或最佳的财政援助形式,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得到更有效的税收支持;同时还有利于正确评价各种税收优惠形式的实际效果,优化税收支出管理,提高减免税金的使用效益。由于税收支出预算对人员技能、统计技术的要求很高,需要税务部门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而我国目前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因此只能采取由简到繁。分段进行的模式。不妨先从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开始试点,待经验积累到~定程度和条件成熟后,再向其它部门和行业推广,最终编制全面的税收支出统一账户,纳入国家预算程序,实行完整的税收支出预算控制。

4.在统一税法的基础上统一税收优惠,保障内外资企业法律地位平等。造成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均的主要原因是涉外企业的税收优惠泛滥,优惠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内资企业。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我国在企业所得税及其他一些小税种方面对内外企业分别立法,因法律规定的内容不一致才形成了内外有别的局面。如内资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而外资企业则适用《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两部法律在税率、税基以及减免税措施方面均不一致;内资企业须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而外资企业却无须负担;内资企业征收房产税,外资企业征收城市房地产税,两者稍有差异。所以,只有先逐步统一税种法,消除税收优惠差别待遇的根源,统一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才有成功的希望。无疑,今后我国仍将根据国情对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需要照顾的中西部地区通过税收优惠予以激励和促进。只要着重市场规律,这种措施都是必要的,并且~定能够起到宏观调控经济的目的。只不过这些优惠直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即,只要符合税收优惠条件,都应当享受与之相对应的待遇,任何~方都不遭受歧视。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取消涉外企业不合理的优惠待遇上,逐步实现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内外统一。

5.调整税收优惠结构,使之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通行做法。鉴于普遍适用的税收优惠措施对境外投资者,特别是对主张税收中性、拒绝提供税收饶让待遇、然而却又拥有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者缺乏吸引力。所以当务之急是取消其普适性,逐步废除对境外资金不分规模、不分技术档次、不分行业市场给予税收优惠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税收优惠结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以地区发展导向为主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虽然促进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及内陆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也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致使沿海地区与内陆边远地区的经济差距不但未能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适应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西部地区产业改造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调整地区性税收优惠的结构。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应鼓励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生产型项目的投资,对于劳动密集型的普通加工项目和服务项目不再给予优惠。在中部地区,应继续坚持鼓励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政策,减轻出口企业的税收负担。在西部地区,应以进口替代产业为主,同时鼓励传统产业改造,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所以,从整体上分析,地区性的税收优惠也应紧密结合产业政策发展的需要,加入产业性、技术性税收优惠的内容。特别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密集产业,除给予减免税的优惠外,还应采取加速折旧、允许抵扣资本购进项目的全部增值税税款、允许扣除研究开发费用等措施,以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对于技术转让和科技成果转让的所得应予以免税或减税。与此同时,吸引外资还不能仅局限于外商直接投资,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通过在境外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形式吸引外商间接投资亦不失为一条有效之道。为此,应考虑对境外个人从中国取得利息、股息、红利和特许权使用费降低预提税率,以鼓励间接投资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对于外商投资农业,且期限较长的,不妨给予十年左右的减税和免税期。如果是开垦荒山、荒地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过批准,也可以给予十年左右的免税期。至于为了鼓励出口,根据出口实绩给予不同等级税收优惠的做法,对急需外资的我国来说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容易被归入TRIMS协议所禁止的投资措施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所禁止的补贴的行列,从而引发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所以有必要在允许的过渡期内逐步予以改革。

6.调整减免型税收优惠模式,丰富税收优惠的形式和内容。当前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可以定位为~种以直接减免为主的模式,它对纳税人的创业和经营过程重视不够,而只是对其结果通过税收优惠的形式进行不同于其他纳税人的处理,使受惠主体能够保留更多的剩余利润。在外商投资领域,这种做法对于普通的生产制造企业是有利可图的,但对于前期投入大、风险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却难以显其功效。为了吸引外商投资于高科技产业,税法直坚持间接减免为主、直接减免为辅,过程优惠为主、结果优惠为辅的原则。这可以从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得到说明。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一般需经历开发、实验、规模生产三个过程。在产品研究开发阶段,风险最大,设备费及科研人员的费用都很高,此时最需要税法支持的是将税收优惠的侧重点放在机器设备的加速折旧、研究开发费用的扣除等间接优惠方面;在中间试验阶段,企业的风险仍然很大,对资金的需求依赖性越来越强,此时税收优惠应侧重于投资抵免、亏损结转、提取风险准备金等。当企业进入工业化规模生产以后,尽管还存在着产品推广方面的市场风险,但风险已大大降低,企业开始具备偿债或较高盈利的能力。此时税收优惠的重点应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鼓励将盈利再次吸引到科技风险投资上。这种做法鼓励技术创新的过程,鼓励人们加大高新项目的技术开发、资金投入及人才培养。即使创新未有成果,在努力过程中也能享受到税收优惠,使研究开发者感觉到国家与自己共担风险,有助于激励其继续奋斗。不难想象,由于高新技术项目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在研究开发和试验等最艰难最需要国家支持的时候,倘若采取结果优惠方式,直接减免纳税人的税款,则由于创新过程本来还无结果,无论优惠种类有多少、优惠幅度有多大,外商都不能实际享受。而过程优惠所带来的加速折旧、投资抵免、提取风险基金或技术开发基金等间接减免方式却可以给投资人带来真正的实惠。因此,间接减免比直接减免、过程优惠比结果优惠更能发挥税法对吸引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

7.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为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所谓投资环境,是指足以影响国际资本有效运行,发挥资本的基本职能,以及资本增值的一切外部条件和因素,它是一个由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综合环境。税收优惠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借助其他条件的成熟。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鼓励外商投资的软硬环境虽然有较大程度的改观,特别是外资比较集中的沿海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但当前急待发展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却

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交通不便、环境恶化、法制不健全、工作效率低下等,影响了我国投资环境的对外形象。毋庸置疑,政府若不注重提高办事效率,改变工作作风,严肃政纪法纪,强化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而是本末倒置地税收优惠作为对外招商引资的唯一检码,其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从国际资本的供求关系看,资本的供给可能逐渐偏紧,而资本的需求却越来越大,国与国之间吸引外资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究其原因,一是东欧国家经济逐步好转,国内局势趋于稳定,投资环境正在改善,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在增强;二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加入了吸引外国投资的行列,特别是拉丁美洲国家以及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更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三是近年来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国际资本在其内部之间流动增加,特别是随着欧盟的成立,欧盟成员之间资本流动的增加更会减少国际资本的相对供给;四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基础设施完善,国内局势稳定,对一些追求安全稳定的国际资本吸引力也很强。在吸引外国投资的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势下,如果我们不激流勇进,就有可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节节败退,痛失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良机。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充分有效地发挥外资税收优惠的作用,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加入WTO迫在眉睫,而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改革也应在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推动下逐步实施。只有坚持内外资企业税收无差别待遇,并根据产业政策调整税收优惠的内容和形式,才能为中国经济在WTO体制下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提供一个高效、公平的税收法制环境,促进我国税法的完善以及与国际惯例的接轨。的规范,必须转化为立法。因此,在税法中,税收政策可以分为两类,~类是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而对税法的修改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在税法实际修改之前,它并不具有规范作用;另一类是已经转化为法律的.政策,只有它才具有法律效力,对相关当事人具有拘束力。从这个意义上,所谓税收优惠政策的改革,其实完全就是指现行税法中关于税收优惠方面的法律规范及其指导思想的改革。所以,本文采纳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一向,而摒弃税收优惠政策的提法,以正视听。

《经济法学、劳动法学》・刘剑文 熊伟

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是指中国税法对在中国境内从事投资活动的外国资本或我国港澳台地区及华侨的资本所提供的一系列税收减让法律措施的总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配合吸引外资的政策在涉外税法中对外商投资企业设置了诸多税收减免的优惠待遇,这些措施种类繁杂,形式多样,并且在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及生产服务技术万面的确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持续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特别是在中国要求“复关”和申请“人世”的过程中遭到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及其法律规则的冲击和挑战,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开始逐渐显露其弊端,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走向世界的障碍和阻力。因此,适应WTO规则体系的要求以及WTO所代表的全球自由贸易机制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探讨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基本评价

中国涉外税法始建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0年和1981年分别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这两部税法在维护国家主权及利益的基础上,体现了税负从轻、优惠从宽、手续从简的特点。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14个港口城市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的暂行规定》,1986年又发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基本确立了我国对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框架和格局。1991年4月,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合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通过并公布了狲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涉外企业实现了税率、税收优惠和税收管辖权的统一适用。流转税方面,我国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对涉外商品销售和劳务继续沿用工商统一税,财产税方面则沿用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1994年,我国实行新的工商税制改革,在流转税法方面停征工商统一税,对内外资企业统一适用征收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此外,税法还明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与内资企业一样,统一适用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契税、屠宰税等税种。由于内外资企业在流转税、财产税等方面基本统一,而所得税却依然内外有别,因此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主要定位在所得税的减、免、缓等措施上。

二十年来,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首先,它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投资。在我国引进的外资中,既包括国际金融机构给中国政府的优惠贷款,和外国银行按照优惠利率给我国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贷款,还包括数量巨大、遍布全国各地的外国直接投资,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低成本和低风险资金。其次,它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外商投资的增长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既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增长,又增加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矛盾。外商投资项目中的先进技术项目还带动了电子、通讯、信息等新型产业的加速发展,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先导作用。再次,它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由于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实施,刺激了外商在投资中的增长,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人才,也随着外资一起进入我国,推动了我国相关领域的改造和创新。如外商投资企业关于成本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法,为内资企业提供了经验借鉴,同时还扩大了国民的视野,使其对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一些惯例和制度有所了解和运用,确立了一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

然而,由于内在的制度缺陷及其所体现的政策导向的偏差,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

1.税收优惠内外有别。目前,我国主要在所得税和关税领域实行内外两套制度,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虽然名义所得税税率都保持在33%,但是税法对外资企业所提供的税收优惠待遇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远甚于内资企业,造成内资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远远重于外资企业,在经济竞争中很难与外资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内外资企业不公平竞争愈演愈烈,其结果是,外资在国内许多产业占据优势地位,很多领域,如化妆品、通讯器材等几乎被外资独霸,而食品、电脑等行业也是风声鹤唳,危机重重。这种税收歧视使得本已惨淡经营的内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经不起市场竞争的残酷和压力,最终导致许多企业破产、被兼并或严重亏损。

2.税收优惠层次过多。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开放地区的先后顺序,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制定的,难免导致税收优惠措施相互之间的冲突和效用抵消,不利于正确引导外商的投资方向,也人为地造成了外商投资在全国各地的不平衡。特别是

由于税收优惠的权限一度被滥用,致使一些地方政府从本地利益出发,单独制定了许多区域性的税收优惠措施,在国内形成了税收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由于令出多门,透明度低,效力层次不高,有些措施甚至属于违法操作,因此给人一种法纪不严的负面印象,难以取信于人。

3.税收优惠方法单一。我国的涉外税收优惠主要体现在所得税上,而且是以直接降低税率或减免税额为表现形式的。如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两年免交所得税、三年减半征收所得税,或者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纳税额的一定比例等。这些税收优惠形式很多都只能使一部分企业受惠,对其余企业的吸引力则大大减弱,甚至还会加重其税收负担。如“免二减三”的办法对投资规模小、经营期限短的项目有利,而对于投资期限长、投资规模大的项目则难以奏效,甚至与短期项目相比还有不利影响。再如减免税型税收优惠对于生产型,特别是劳动力密集的生产型企业有利,而对无形资产或技术设备投资比重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则未必如此。更何况,由于税收优惠存在时限因素,部分外商还可能采取重新登记或变更登记的办法以规避税法,继续无限期地享受优惠待遇。因此,单一的税收优惠方法在实践中会因其过于简单而使设计功率大打折扣。

4.税收优惠对产业政策体现不够。现行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偏重于地区性的优惠,而对国家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重视不够,税收优惠的产业引导力不够。如设在经济特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及在特区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不分产业性质都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而实际上特区的不少企业只是普通的制造或服务企业,真正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的比较少。再如对投资电力、铁路、港口、码头、公路等能源变通建设的项目,其优惠待遇也只提供给国务院批准的特定地区,弱化了涉外税收政策的产业结构调节效果,导致外商将更多的资金投入规模小、技术质量低的行业。

二、WTO对中国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影响

正如加入WTO对中国税法的冲击和影响一样,WTO的原则、制度和规则也并不会给中国外资优惠法律制度带来大面积的、根本性的冲击,因为中国税法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随着世界税制的发展形势而调整和改变的过程。在积极义务方面,中国目前的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与WTO的要求差距并不大。即使我们不对其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除个别的细节外,也很难说中国会在许多方面明显违反其在申请“复关”和“入世”的过程中所承诺的义务。然而,WTO体制中蕴涵的自由、公平、平等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却在思想观念上迫使我们对中国的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作深层次的思考。所谓WTO对中国税法,包括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将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其实也正是从这个层面上说的。

在WTO规则体系中,有两项内容对中国涉外税法的调整和改革可能会产生较为明显的直接影响。一个是在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中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以下简称TRIMS协议),另一个是非歧视性原则中的国民待遇原则。实际上,TRIMs协议和国民待遇原则体现的精神是相通的,即都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在公平的环境中正常发展。它们的区别在于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TRIMS协议是从国际投资的角度入手解释公平原则的,目标是消除各种扭曲外国投资的政策,以保证其中性。TRIMS协议附录规定,对投资的鼓励措施一旦扭曲了国际贸易,即为总协定所禁止。国民待遇原则主要是从国际商品贸易的角度来阐述公平原则的,其基本含义是国家给予外国人以不低于本国人的待遇。后来这一原则也延伸到国际投资、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等领域。仅就投资领域而言,它去求本国政府给予外国投资者在投资财产投资活动以及有关的司法。行政救济制度等方面不低于本国投资者的待遇。对比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原则与我国涉外税法,不难发现,我国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总体上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要求的,与WTO的相关原则也没有根本冲突。首先,从理论上看。国民待遇,包括税收待遇,虽然要求我国政府给予外国人以不低于本国人的法律地位,但是这个制度的出发点是站在外国投资者的立场上防范本国政府对外国人采取相对于本国人的歧视政策,所以要求不低于本国人的法律地位是对外国人权益的一种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民待遇原则根本没有必要去禁止一国对外国人提供超国民待遇,因为这样只会增加外国人的方便和利益,而不会产生丝毫损害。实际上,任何国际条约中设定的国民待遇原则都未包括过此项要求。TRIMsKIM.协议虽然对一国鼓励外商投资的税收优惠措施规定了一定的限制,但其目的是为了遏制因税收恶性竞争扭曲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且并没有不允许鼓励措施的存在。因此,只要我国的税收优惠措施不致产生“避税港”现象,不为国际避税提供便利条件,而只是放弃一部分税收利益以吸引投资,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就不会与TRIMS协议发生冲突。其次,从我国的实践看,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措施也的确促进了外商在华的投资,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站在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立场上,中国外资税收优惠政策并不会对其构成损害,所以WTO也就没有必要以规则和义务的方式强制其予以改变。

尽管如此,中国的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却决非无可指责。虽然其与WTO的具体规则未发生积极的冲突,但是有可能导致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背道而驰,对内资企业形成新的歧视,因此,仍然有必要予以调整和改革。

近五十年来,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字生效之日起,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就在发达国家的推动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下,沿着开放市场、自由贸易的方向努力前进。关贸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都是在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追求一种相对公平的环境。破除关税壁垒,实行国民待遇,是为了使外国人有机会与内国人平等竞争;消灭国别差异,采纳最惠国待遇,也是为了使外国人相互之间在内国市场上不至于机会不均等。如果说这两种形式的确因为国与国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实力悬殊而只能实现形式上的公平的话,那么,在WYO体制中根据发展中国家的不同情况而设置的种种例外条款,如幼稚工业保护条款,则无疑是在追求实质公平方面的重要举措。不难看出,“公平”二字在这里只是站在世界自由贸易的立场上,为了防范内国政府封锁市场、设置贸易壁垒而要求其不得歧视外国商人和企业,如果内国政府对外国人提供越国民待遇,自然不在其“公平”观念力所能及的考虑范围了。不过,同样也是为了加人WTO,同样也是为了与WTO)所代表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公平”二字的另一方面的含义却不能不引起内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这就是为内资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使其有机会与外资企业平等竞争,为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创造条件。

长期以来,我国在设计和制定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时,一直重视吸引外资的流人,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或很少从世界经济一体化、从我国经济加入世界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出养进”的外贸策略就很能说明这一点。而对外资实行优惠实质上就是对内资的歧视,推动外资流入的同时,也削弱了内资企业的对外竞争实力。所

以,这实际上是一种促进外资融入我国经济、但却可能阻碍我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的税收政策。

三、WTO体制下中国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改革方向

WTO体制下中国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取消外资税收的超国民待遇。实行内外完全一致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使内外资企业在平等的起点上公平竞争。③

无差别待遇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产物。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只有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才能最终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效率的最大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越来越频繁地跨越国境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将各个国家越来越紧密地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这就要求每个国家必须考虑市场机制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发挥作用。任何超国民待遇的鼓励措施和次国民待遇的限制或禁止措施从理论上讲都是背离市场经济要求的。④

无差别待遇在税法领域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税法作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其最原始的功能是保障税款的征收入库,从而依法完成预算收入。与此同时,它还通过增减各纳税主体的所得和财产,调控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税率的高低、纳税环节的多寡、税前扣除的多少、折旧速度的快慢、税收优惠的程度,均可以作为刺激投资主体增减投资的信号。然而税法不可能也不应该替代或超越价值规律去解决一切经济问题,它只能顺应市场要求,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一向主张税收中性原则,⑤即税法在保障聚积财富、满足公共开支的同时,尽量不干预或少干预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决策过程,不影响资源接市场机制的要求合理配置,只有当市场 失灵时才借助税法予以矫正。按照这个原则,一般不给予外国投资者特殊的税收待遇,而是完全按国内企业的标准予以对待,既不歧视,也没有额外的税收优惠。

我国目前虽然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但市场经济是我国的改革目标,平等竞争、权利义务一致的观念同样应为我们所尊重。外资企业要求放松市场准入限制,放弃当地成分要求、出口实绩要求以及外汇平衡要求等,固然与市场经济和国民待遇的基本要求相契合,但是内资企业,特别是为国家财政承担主要义务、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国有企业,要求取消涉外企业在税收优惠方面的超国民待遇也无可厚非。由于税收优惠待遇方面的差别,使得内外资企业的距离越来越大,难以做到公平竞争。不少行业的国有企业因为缺乏竞争力而相继为外资收购、兼并、控股,基本上为外资所垄断。对民族产业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中超国民待遇的不合理性由此窥见一斑。

实现税收优惠无差别待遇的理论前提还在于如何评价税收优惠在吸引外资中所起的作用。我们认为,税收优惠在影响外国投资流人的种种因素中只起次要的作用,影响外资的主要因素是在我国政局稳定、市场的发展和增长潜力、经济体制的类型,以及基础设施状况、法制环境等。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之初,虽然经济基础薄弱,硬件设施条件和软件制度建设都不甚如人意,但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法制逐步健全,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所以才使得税收优惠措施能够积极地发挥作用。再加之,涉外税收优惠制度发挥作用还必须考虑投资者母国以及引资竞争国的税法因素,特别是投资者回国后能否享受税收饶让待遇更是税收优惠能否真正使投资者受益的关键因素,这进一步加剧了税收优惠发挥效用的不确定性。可见,税收优惠对吸引外资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

外国投资者看好一国的投资市场一般是出于综合性的多层次、多角度考虑,而不仅是税收优惠程度的高低。中国取消外资的超国民税收待遇,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需要,实行内外一致的税法制度以后,只要继续着力于改善宏观投资环境,以中国如此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增长空间,以及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是不难吸引外资到中国投资的。

四、WTO体制下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改革的具体途径

目前,我国的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除出口导向类容易被归入出口补贴而与ThIMS协议及《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相修外,其他的措施基本上都是赋予投资者的超国民税收待遇。这种做法虽然不会造成对外资企业的歧视,亦不为各国国内立法及双边、多边投资保护协定所反对或禁止,但从长远看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内外资企业无差别税收待遇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竞争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有鉴于此,我国的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改革对经济的发展和税收立法的完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1.明确税收优惠立法权的主体,保证税收优惠措施的合法性。税收法定主义是税法领域至高无上的基本原则,它是一个国家税收法治程度的衡量标准和努力方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WTO体制对税法的最高要求。因为只有坚持税收法定主义,才能保证各种有关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税法措施具有最大的权威性、确定性、稳定性和普遍性。按照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征税主体、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等税法要素必须由最高立法机关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不仅如此,有关课税的对象的内容还必须明确肯定,不能含糊不清、无法适用,否则就会影响法律的效力。即使是授权行政机关立法,授权事项也只能限于个别具体的细节,不能在课税要素中留下空白或冲突并委托行政机关立法决定。而税收优惠无论形式如何,最终都是藉由减轻税负以达到刺激相关产业发展的目的,因此,不管是税收减免、加速折旧,还是税收豁免、税前列支,抑或投资抵免、出口退税,都必然导致对原有税法要素的突破和修改。从这个意义上说,拥有税收优惠立法权的主体无疑只能是税收最高立法机关,负载税收优惠制度的文件也必须属于狭义的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规章都无权涉及税收优惠立法权的行使,更遑论行政机关的内部规范性文件。不难看出,我国目前层出不穷的税收优惠制度与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相距太远,因为除了《个人所得税法》和《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所规定的税收优惠措施外,其余的一律都是由国务院及其下级机关制定的。如果有朝一日修改宪法时能够采纳税收法定主义的原则和要求,那么,毫无疑问,这些税收优惠措施,甚至包括除上列两部法律以外的所有税收法规都将面临“违宪”的指控。当然,我们也十分清楚,税收法定主义所代表的税收法治在中国的实现还需要旷日持久的努力,然而它至少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税法应当顺时而进,不能背道而驰。因此,我们主张,当税收法定主义所内含的税收优惠立法权只能集中于最高立法机关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时,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是由国务院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统一规定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与内容,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可以对这些优惠措施如何适用进行解释,但是同时应当接受合法性的审查,且不能对课税要素作出新的变更或修改,除此之外的任何机关都无权制定税收优惠措施,以维护和保障税法的权威。

2.改革税收管理体制,规范区域性税收优惠措施。中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虽然触及了各级预算主体的税收收入划分,但这种做法还只限于既定税种的征收管理权,税收立法权仍然控制在中央。而地方税收立法权的走向与税收法定

主义对谁行使区域性税收优惠立法权的选择息息相关。如果中国效法美国和加大等国,将地方政府建设成完全独立的预算主体,地方立法机关在宪法授予的权限范围内享受完全的税收管辖权和独立的税收立法权,①那么,地方税收优惠权的主体也只能是地方立法机关。只不过这种模式与中国单一制的政体,中央集权的历史传统,以及加强中央宏观调控的现状有所冲突,即使是科学合理的,也只能作为一个远景发展目标。近期的改革方向不妨更多地采纳日本、韩国的有关地方税收立法权的相对保守的做法③,即虽然肯定分税制模式下的地方税收立法权,但这种权力必然由中央以《地方税法》等形式施加严格的限制,甚至可以考虑由中央立法机关对地方税的基本种类、课税要素直接立法,地方可以选择开征或不开征,并且课税要素在中央所规定的幅度范围内加以确定,就如目前的屠宰税、筵席税一样,以维护法律的统一实施。倘若如此,区域性税收优惠权绝大部分仍然是中央立法机关控制的,地方立法机关可以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的情况在规定的范围内区别对待,以体现税收倾斜的政策意图。虽然我们也承认地方政府对地方税收拥有支配权,但是如果它们直接进行税收减免或采纳其它税收优惠方式,这仍然是有违税收法定原则的。因此,我们主张限制甚至取消当前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权利,以维护税法的尊严。为了照顾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在国家税收管理体制未进行改革之前,不妨考虑着力完善先征后退制度,尽量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退税期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地方财政支持。

3.建立税收支出预算管理制度,提高税收优惠的效率。“尽管税收支出所指无非是国家给予特定经济活动或特定纳税人的税收优惠,但从税收优惠到税收支出,并非是无谓的词汇变换,而是理论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它意味着税收不仅仅被作为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工具而存在着,税收还可以作为政府的一项支出计划,作为政府直接支出、信贷援助或其它政策工具的替代方案而存也”②的确,政府放弃本可以取得的税收,减少特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同政府首先依法征税,然后再通过财政支出将一部分税收收入返还给那些最需要援助的纳税人,并无本质的区别。所以,不加预算控制的税收支出不仅对税基造成侵蚀,而且给预算法带来缺漏,对社会政策也带来了压力,因此将税收优惠列入政府财政援助支出系列,与直接的财政支出一起,成为政府预算法案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不仅是完善国家预算支出法律制度的需要,同时也是更快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不难看出,建立税收支出预算制度有利于加强人大和公众对各种税收优惠的控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不必要的税款流失,使更多的资金支出和更大的优惠力度可以使用在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上;有利于政府在税收支出与财政直接支出之间进行比较,选择较为恰当或最佳的财政援助形式,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得到更有效的税收支持;同时还有利于正确评价各种税收优惠形式的实际效果,优化税收支出管理,提高减免税金的使用效益。由于税收支出预算对人员技能、统计技术的要求很高,需要税务部门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而我国目前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因此只能采取由简到繁。分段进行的模式。不妨先从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开始试点,待经验积累到~定程度和条件成熟后,再向其它部门和行业推广,最终编制全面的税收支出统一账户,纳入国家预算程序,实行完整的税收支出预算控制。

4.在统一税法的基础上统一税收优惠,保障内外资企业法律地位平等。造成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均的主要原因是涉外企业的税收优惠泛滥,优惠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内资企业。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我国在企业所得税及其他一些小税种方面对内外企业分别立法,因法律规定的内容不一致才形成了内外有别的局面。如内资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而外资企业则适用《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两部法律在税率、税基以及减免税措施方面均不一致;内资企业须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而外资企业却无须负担;内资企业征收房产税,外资企业征收城市房地产税,两者稍有差异。所以,只有先逐步统一税种法,消除税收优惠差别待遇的根源,统一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才有成功的希望。无疑,今后我国仍将根据国情对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需要照顾的中西部地区通过税收优惠予以激励和促进。只要着重市场规律,这种措施都是必要的,并且~定能够起到宏观调控经济的目的。只不过这些优惠直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即,只要符合税收优惠条件,都应当享受与之相对应的待遇,任何~方都不遭受歧视。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取消涉外企业不合理的优惠待遇上,逐步实现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内外统一。

5.调整税收优惠结构,使之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通行做法。鉴于普遍适用的税收优惠措施对境外投资者,特别是对主张税收中性、拒绝提供税收饶让待遇、然而却又拥有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者缺乏吸引力。所以当务之急是取消其普适性,逐步废除对境外资金不分规模、不分技术档次、不分行业市场给予税收优惠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税收优惠结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以地区发展导向为主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虽然促进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及内陆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也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致使沿海地区与内陆边远地区的经济差距不但未能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适应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西部地区产业改造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调整地区性税收优惠的结构。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应鼓励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生产型项目的投资,对于劳动密集型的普通加工项目和服务项目不再给予优惠。在中部地区,应继续坚持鼓励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政策,减轻出口企业的税收负担。在西部地区,应以进口替代产业为主,同时鼓励传统产业改造,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所以,从整体上分析,地区性的税收优惠也应紧密结合产业政策发展的需要,加入产业性、技术性税收优惠的内容。特别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密集产业,除给予减免税的优惠外,还应采取加速折旧、允许抵扣资本购进项目的全部增值税税款、允许扣除研究开发费用等措施,以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对于技术转让和科技成果转让的所得应予以免税或减税。与此同时,吸引外资还不能仅局限于外商直接投资,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通过在境外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形式吸引外商间接投资亦不失为一条有效之道。为此,应考虑对境外个人从中国取得利息、股息、红利和特许权使用费降低预提税率,以鼓励间接投资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对于外商投资农业,且期限较长的,不妨给予十年左右的减税和免税期。如果是开垦荒山、荒地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过批准,也可以给予十年左右的免税期。至于为了鼓励出口,根据出口实绩给予不同等级税收优惠的做法,对急需外资的我国来说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容易被归入TRIMS协议所禁止的投资措施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所禁止的补贴的行列,从而引发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所以有必要在允许的过渡期内逐步予以改革。

6.调整减免型税收优惠模式,丰富税收优惠的形式和内容。当前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可以定位为~种以直接减免为主的模式,它对纳税人的创业和经营过程重视不够,而只是对其结果通过税收优惠的形式进行不同于其他纳

税人的处理,使受惠主体能够保留更多的剩余利润。在外商投资领域,这种做法对于普通的生产制造企业是有利可图的,但对于前期投入大、风险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却难以显其功效。为了吸引外商投资于高科技产业,税法直坚持间接减免为主、直接减免为辅,过程优惠为主、结果优惠为辅的原则。这可以从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得到说明。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一般需经历开发、实验、规模生产三个过程。在产品研究开发阶段,风险最大,设备费及科研人员的费用都很高,此时最需要税法支持的是将税收优惠的侧重点放在机器设备的加速折旧、研究开发费用的扣除等间接优惠方面;在中间试验阶段,企业的风险仍然很大,对资金的需求依赖性越来越强,此时税收优惠应侧重于投资抵免、亏损结转、提取风险准备金等。当企业进入工业化规模生产以后,尽管还存在着产品推广方面的市场风险,但风险已大大降低,企业开始具备偿债或较高盈利的能力。此时税收优惠的重点应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鼓励将盈利再次吸引到科技风险投资上。这种做法鼓励技术创新的过程,鼓励人们加大高新项目的技术开发、资金投入及人才培养。即使创新未有成果,在努力过程中也能享受到税收优惠,使研究开发者感觉到国家与自己共担风险,有助于激励其继续奋斗。不难想象,由于高新技术项目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在研究开发和试验等最艰难最需要国家支持的时候,倘若采取结果优惠方式,直接减免纳税人的税款,则由于创新过程本来还无结果,无论优惠种类有多少、优惠幅度有多大,外商都不能实际享受。而过程优惠所带来的加速折旧、投资抵免、提取风险基金或技术开发基金等间接减免方式却可以给投资人带来真正的实惠。因此,间接减免比直接减免、过程优惠比结果优惠更能发挥税法对吸引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

7.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为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所谓投资环境,是指足以影响国际资本有效运行,发挥资本的基本职能,以及资本增值的一切外部条件和因素,它是一个由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综合环境。税收优惠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借助其他条件的成熟。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鼓励外商投资的软硬环境虽然有较大程度的改观,特别是外资比较集中的沿海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但当前急待发展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却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交通不便、环境恶化、法制不健全、工作效率低下等,影响了我国投资环境的对外形象。毋庸置疑,政府若不注重提高办事效率,改变工作作风,严肃政纪法纪,强化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而是本末倒置地税收优惠作为对外招商引资的唯一检码,其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从国际资本的供求关系看,资本的供给可能逐渐偏紧,而资本的需求却越来越大,国与国之间吸引外资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究其原因,一是东欧国家经济逐步好转,国内局势趋于稳定,投资环境正在改善,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在增强;二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加入了吸引外国投资的行列,特别是拉丁美洲国家以及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更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三是近年来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国际资本在其内部之间流动增加,特别是随着欧盟的成立,欧盟成员之间资本流动的增加更会减少国际资本的相对供给;四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基础设施完善,国内局势稳定,对一些追求安全稳定的国际资本吸引力也很强。在吸引外国投资的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势下,如果我们不激流勇进,就有可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节节败退,痛失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良机。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充分有效地发挥外资税收优惠的作用,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加入WTO迫在眉睫,而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改革也应在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推动下逐步实施。只有坚持内外资企业税收无差别待遇,并根据产业政策调整税收优惠的内容和形式,才能为中国经济在WTO体制下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提供一个高效、公平的税收法制环境,促进我国税法的完善以及与国际惯例的接轨。的规范,必须转化为立法。因此,在税法中,税收政策可以分为两类,~类是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而对税法的修改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在税法实际修改之前,它并不具有规范作用;另一类是已经转化为法律的政策,只有它才具有法律效力,对相关当事人具有拘束力。从这个意义上,所谓税收优惠政策的改革,其实完全就是指现行税法中关于税收优惠方面的法律规范及其指导思想的改革。所以,本文采纳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一向,而摒弃税收优惠政策的提法,以正视听。

错配的税收优惠 篇3

众所周知,税收优惠政策都是各地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因此,“62号文”的推出无疑给地方政府和企业带来了一个难题。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受到了比较剧烈的波及。投资者纷纷抱怨地方政府言而无信,先期承诺的优惠政策没有兑现,以致减少投资成为必然选择,甚至有的地区还出现了外资撤出的现象,地方政府由于“62号文”的规定,也被迫承担了违约责任,无法继续吸引投资,一定程度上使当地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

那么随着“25号文”的出台,让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清理税收优惠政策放缓了。但是放缓不等于不做,清理税收优惠政策,曾经是财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项,旨在建立一个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制。而这也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税收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之一。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时间表中规定:2016年要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显而易见,各地方政府任意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由于名目繁多、让利金额过大,造成不同城市之间通过税收优惠来进行竞争,抢夺股权投资企业等资源,也逐渐造成一些地方依赖税收让利的方式进行招商引资的较为混乱的局面。

于是,清理各地没有法规依据的税收优惠,制定各种税收优惠的退出期限,是“62号文”的核心内容。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此前表示,国家清理整顿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是要彻底取消税收优惠政策,而是要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把优惠政策做全局和通盘考虑。建立评估和退出机制很有必要,既要取消过期、效果不好的优惠政策,又要推广效果明显的优惠政策。

但是面对经济下行的现实,无疑给这次清理税费的工作带来阻力。“62号文”在实施了半年之后终于被叫停了。这种税收优惠政策到底要不要存在,关系到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质量,甚至关乎到成败。如何做活招商引资的这盘棋,税收优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从企业对于“62号文”和“25号文”出台后乍惊乍喜的态度,也能感受到税收优惠给企业带来的巨大魔力。税收优惠政策到底要不要清,仍是个难解的“劫”。

税收优惠制度 篇4

1 税收政策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概述

高新技术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是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生产,高新技术产业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大的难度,但是如果克服困难之后,开发成功,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很高的效益。所以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各国都提倡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且把高新技术产业所谓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还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大力的支持。但是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还存在很高的风险、经济外部性强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客观因素,导致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一定要弥补市场的缺失,税收在市场经济中不能仅仅是换取财政收入,更需要在宏观调控中起到相互平衡,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所以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一般情况下都采取税收减免的方式给予企业优惠政策。一般情况下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点,减免税。这一点主要就是为了帮助最新兴起的高新技术产业,对该企业进行税收减免的优惠,以便于减少企业的经济阻碍,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帮助企业快速成长起来,还会在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的时候减免增值税等相关的税务; 第二点,加速折旧。这一点的主要意思就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允许固定资产所能够使用的年限初期,提取相对比较高的折旧,这样能够帮助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中增加折旧费,加快企业资金的重新投资; 第三点,投资抵免。就是说在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中当年的所得税中扣除新投资设备的税额,这样能够减少企业的赋税,在另一角度鼓励企业技术进步。第四点,把企业发展中用于科学技术研究、新产品试验的投资,选出一定的比例或者是全部作为费用扣除,这样发展下去,企业的资金也会有充足的剩余,保证企业的发展。

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进步,随着我党和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规模,并且持续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因此我国某些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也逐渐接近了世界发达国家。[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也在稳步提升,据调查显示,在1992—2006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年总额度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情况,并且随着不断地发展,每年的增长率都在增加。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在1992 年的2410. 6 亿元增加到2006 年的24359. 7 亿元,平均的年增长速度为21. 57%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1992 年以来一直保持着17. 5% 的速度在不断增长。也正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政府等相关部门一直在引导全社会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希望能够镀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具备了相当大的规模,并且具有飞速增长的特点,这一点对于我国从工业化进行正向的整体社会发展模式和构造具有很大的作用,也是支撑我国企业发展的最新力量。[3]

3 税收制度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缺失

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过程和局面来看,现阶段税收政策对于高新技术的发展还有一定的缺失和局限性。也就是说政府的税收制度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些特殊领域,调控能力比较弱,具体表现如下。

我国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问题还缺乏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应该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处于一个主导地位,统率着其他单行税收政策,这也是决定国家所有高新技术产业税收和司法活动的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税收的立法部分等级高低,一般情况下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但是因为我国具体国情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我国政府在制定税法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国家的授权立法以及行政法规定的。[4]

我国税收的优惠政策和目前为止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存在不协调的现象,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就是,更新换代的速度特别快,这其中也跟随着产品的升级和更新,最终导致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淘汰率特别高。这一点就要求我国政府需要在税收方面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依据不同时间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和修改税收政策。把落后的技术和市场前景黯淡的企业和产品,不予以扶持。把有限的资源聚集在一起,用于真正具有发展前景和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中,以便于有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

4 税收优惠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建议

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中,借助于政府税收的优惠政策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柱,也是当前我国政府经济政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企业能力的增强,并且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强大起来。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情况,可以了解到,根据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转变,以便于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过程。[5]

首先,在税收政策方面,政府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应该侧重于降低企业成本风险,以便于促进企业的投资,鼓励企业把资金多投入到科研上,根据这一点来保证企业的发展。第一点是加强加速折旧方面,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投入资金的周转,减少企业在税收方面成本; 第二点是通过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等税收优惠措施,降低税收负担,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经营成本。第三点是通过减免研发人员个税等税收优惠措施,降低研发人工成本中的个税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总成本,鼓励企业把节约的个税成本投入科研上,进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些都是税收优惠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良好措施。

其次,需要实现区域优惠向产业优惠的转变。我国现行的高新技术税收的优惠一般情况下体现在某些经济特区、行政特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样明显的区域优惠,有利于区域的发展,但是却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先导性、示范性、集聚性等作用,并且可以在短期内吸引资金的流向,还可以使资金流向需要发展的区域,这样也能够建立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区域环境。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问题也在逐渐凸显,一方面是这一点不能充分的实现税收制度的激励作用,并且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没有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因此这种区域性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没有体现出税收优惠制度的力度。另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实效性,无限期的税收优惠对于企业创新机制的建立有消极作用,并且不利于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资。除此之外不同企业增加对于研发的投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开发时间不同,因此相对的优惠政策也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政策性的差异。[6]

最后,还需要对有风险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因为高新技术产业活动的运转周期和风险投资的运作周期的相同的因此,风险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这也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现,税收优惠政策能够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勇于面对挑战和风险投资。

5 结论

综上所述,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需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以便于尽早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主要核心,并且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促进作用,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现阶段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同样也是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纵观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都采用税收优惠政策以便于更多企业开始自主创新,发展成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也需要不断地在税收上进行改革,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促进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国在国际上的发展做出相应贡献。

摘要:税收中的优惠政策是我国税收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我国政府干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中的税收情况,以及税收优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阐述相关问题出现的原因,把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制度问题作为主要的切入点,进而提出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发展的相关解决对策,以此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制度提出相应的建议,保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制度

参考文献

[1]张义忠,汤书昆.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制度的基本原则探析——以法律原则为分析视角[J].科学学研究,2007(5):853-857,890.

[2]闫佳佳,雷良海.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扶持政策的思考——基于韩国、新加坡的对比分析[J].商业经济,2010(20):41-43.

[3]李雪冬,江可申,魏洁云.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制度实施效果评价——以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129-132.

[4]柳光强,田文宠.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设想——从区域税收优惠到产业优惠[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3):1-5.

[5]黎春燕,李伟铭,刘骋.后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建设研究——以海南省投融资、财税、人才和产学研政策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5):108-113.

税收优惠制度 篇5

他说,在许多发达国家,养老金投资与积累的税收优惠政策是促进养老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巨大需求则推动了基金行业的发展壮大,如何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值得借鉴。

在谈到加强基金投资运作的监管时,桂敏杰说,目前中国基金公司主要管理公募基金,部分基金公司还管理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等独立帐户的投资。随着行业发展,基金公司还将扩大独立帐户的管理规模,投资运作的规范和公平难度将随之加大。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不断完善监管规则,强化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平,更需要基金公司提高内部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水平。

桂敏杰还指出,在较长的时期内,商业银行仍将是基金销售的主渠道,因此,如何加强基金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建立通畅高效的销售机制,是基金公司、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要积极探索更多的基金产品营销模式,针对不同投资者的特点,构建多层次的基金销售网络平台,提高销售效率。

进口税收优惠面面观 篇6

加大进口货物税收优惠政策范围

动漫、电子及科普类产品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扶持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发展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12]16号)规定,在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新型显示器件享受如下进口税收政策:一是新型显示器件面板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生产性(含研发用)原材料和消耗品,免征进口关税,只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二是建设净化室所需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的配套系统以及维修生产设备所需零部件,进口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对符合国内产业自主化发展规划的彩色滤光膜、偏光片等属于新型显示器件产业上游的关键原材料、零部件的生产企业,经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确定后,可享受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免征进口关税政策。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彩色滤光膜、偏光片生产企业进口物资范围及首批享受政策企业名单的通知》(财关税[2012]53号)规定,自2012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符合国内产业自主化发展规划的彩色滤光膜、偏光片等属于新型显示器件产业上游的关键原材料、零部件的生产企业,可享受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免征进口关税,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具体免税办法比照财关税[2012]16号附件《关于新型显示器件面板生产企业进口物资税收政策的暂行规定》执行。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12]4号)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起,对公众开放的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站、台)和气象台(站)、地震台(站)、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外开放的科普基地,从境外购买自用科普影视作品播映权而进口的拷贝、工作带,免征进口关税和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对上述科普单位以其他形式进口的自用影视作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科技类民办非企业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

《财政部、科学技术部、民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适用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12]54号)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以科学研究为目的,在合理数量范围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者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科研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享受的基本条件为:(1)依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和《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在民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2)资产总额在 3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3)从事科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在20人以上,且占全部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0%;(4)兼职的科研人员不超过25%。

资格审核认定。对符合上述条件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由科技主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进行资格审核认定,并对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单位颁发资格证书。经认定的可持有效的资格证书和其他有关材料,按照海关的管理规定,向其所在地直属海关申请办理减免税备案和相关进口科研用品的减免税审批手续。

免税进口科研用品的范围。按照《关于修改<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和<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收规定>的决定》(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令[2011]63号)修改后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收规定》(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令[2007]45号)执行。

修订进口物品税收优惠项目内容

进境物品归类项目

一是《归类表》所列明的物品,归入其列名类别,如奶粉归入食品、饮料类适用10%税率。二是《归类表》未列名的物品,按其主要功能(或用途)归入相应类别。三是不能按照上述原则归入相应类别的物品,归入“其他物品”类别按10%税率征收。

境物品完税价格

一是《完税价格表》已列明完税价格的物品,按照《完税价格表》确定。如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自用奶粉,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含5000元)以内的;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境内的自用物品,总值在2000元人民币(含2000元)以内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超出这一标准的入境奶粉,经海关审核确属自用的,对超出部分按每千克(公斤)完税价格200元,税率10%,征缴进口税税额。二是《完税价格表》未列明完税价格的物品,按照相同物品相同来源地最近时间的主要市场零售价格确定其完税价格。三是实际购买价格是《完税价格表》列明完税价格的2倍及以上,或是《完税价格表》列明完税价格的1/2及以下的物品,进境物品所有人应向海关提供销售方依法开具的真实交易的购物发票或收据,并承担相关责任。四是边疆地区民族特需商品的完税价格按照海关总署另行审定的完税价格表执行。

(作者单位分别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山东省德州市国家税务局)

税收优惠制度 篇7

1 税收优惠制度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1.1 减缓企业创新中的资金瓶颈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最直接的影响是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财务支持。从当前的经济体系来看, 我国在企业信贷方方面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取得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 特别是一些私企和中小型企业, 几乎不可能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 规模和行业也限制了这些企业通过上市进行融资。资金短缺是阻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最大瓶颈。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的税收支出, 是实现企业资本积累的有效手段, 重要的是, 对企业实现税收优惠政策会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有利于扩宽企业的融资通道, 这也是优化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重要形式。

1.2 有效的避免技术创新“市场失灵”的情况

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知识和财务资源投入的结果, 在该技术创新以产品或者新工艺的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时, 其附带的新技术知识也会流出。新的技术知识具有一般公共物品的特性, 所有人都可以享受该公共物品的利益, 但该技术的原始开发者不能因为使用者享受该公共物品而要求其支付费用。换句话来说, 当企业通过研发在某项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后, 同行业竞争者会利用模仿该企业进行相应产品的的生产, 这种技术创新很快就会得到传播, 该企业就失去了技术领先的优势。合理的税后制度能激励和引导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 通过法制化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 从而提高研发企业的利润, 为技术创新市场注入新的动力。

2 我国促进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立法不完善

从我国目前促进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来看, 实行的都是一些暂行条例、通知等税收优惠方式, 没有一个系统的、规范的、完整的税收规章制度。

2.2 缺乏总体的系统规划

虽然当前促进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缺乏总体系统规划, 主要表现在税收政策的出台过于突然, 自主创新存在什么问题政府研究后就会出台什么样的税收优惠政策性, 而且不同时期, 不同部门颁布的政策彼此之间的联系较差, 遗漏、重复交叉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降低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2.3 税收优惠的政策导向不合理

当前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是不是以产业优惠为主导而是偏重以区域优惠为主导, 主要对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企业技术创新实行优惠, 这种“特惠制”使得即使其属于技术创新企业, 也因区域限制难以享受优惠。此外, 这种政策导向很容易出现企业扎堆、鱼目混珠的情况, 弄虚作假骗取税收优惠资格的例子并不少见, 这严重违背了政府借助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 促进整个社会产业升级的初衷, 不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立。

3 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制度的对策

从上可以看到,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 阻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进一步发展。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从税收优惠制度的设计、执行和监督管理入手, 从根本上消除制度的负面影响。

3.1 规范立法模式

立法的根本是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由于我国在税法建设方面制度还不够完善, 可以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 兼顾税法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例如由国务院单独制定专门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条例, 再把全国各地所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收集起来, 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编制后, 统一颁布, 规范立法模式。

3.2 完善技术创新的税法体系

税法体系的完善主要是要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对技术创新每个阶段的税收优惠进行明确的规定。具体做法是技术创新税法体系的完善上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税收法定原则, 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公平原则, 即保障对所有的技术创新企业一律平等对待, 对创新主体采取统一的税收对策;全面系统原则, 完善的税法体系应该涵盖技术创新的整个阶段包括:投入、研发、推广、运用等。税法体系的完善要结合技术创新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执行。

3.3 明确税收优惠对象

从法律实体方面, 科学界定税收优惠的对象, 增强税收优惠对技术创新产业的支持促进力度, 就要扩大税收优惠对象, 企业技术创新是经济活动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技术创新在每个企业都可能会发生。企业技术创新并不仅仅指企业发展纯高新技术, 也包括企业对传统工艺的技术改造等。因此, 对于非高新技术企业, 只要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也同样应该享受同等的税收支持。

3.4 完善所得税法律制度

针对前文谈到的问题作者认为:首先, 要改变现行法的规定即5年的抵免扣除期, 应从实际出发考虑技术创新企业的免税年度从企业的赢利年度开始计算, 免税期限过短起不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适当延长技术创新企业所得税减免的期限, 并采取费用扣除、加速折旧和投资退税等方式降低企业的所得税支出, 以鼓励起步阶段的技术创新企业的发展。其次, 逐步实现由技术创新企业所得税单一优惠方式向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优惠并重的双重方式转变, 着力加强对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4 结语

综上所述, 税收优惠制度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完善的税收优惠制度是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对此, 国家政府应该加强税法制度在立法模式、税法体系、制度导向等方面的管理力度, 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税收优惠制度, 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 为建立创新型国家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普及, 通过科技创新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始终是国家领导人所关注的话题, 国家政府利用合理的激励政策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探讨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分析了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在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缺陷, 并对完善该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技术创新,税收优惠制度,企业

参考文献

[1]许景婷, 许敏.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J].财会月刊, 2007 (3) .

[2]刘小川, 王祎瓅.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失衡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税收优惠政策解读 篇8

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是国家给予利用粉煤灰、尾矿、三剩物等废弃资源的生产企业的扶持和激励。其中, 增值税优惠包括免征、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等;企业所得税优惠体现为减计收入总额。纳税人在日常生产经营中, 由于不了解优惠资格认定程序、优惠政策适用条件等, 导致不能充分享受合法权益, 甚至面临补税风险。本文建议纳税人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防范税收风险, 保护合法权益。

一、初次认定时, 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 分清优惠类型, 做好享受优惠准备工作

《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是纳税人到税务机关申请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的必要条件。凡未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 一律不得办理税收减免手续。增值税优惠属于报批类, 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的起始时间自税务机关审批确定的日期起执行;所得税优惠属于备案类。

按照正常流程, 纳税人先到行业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资源综合利用认定, 然后凭认定证书到税务机关申请税收优惠。实际工作中, 企业取得认定证书往往滞后, 认定证书批准有效期开始日与税收优惠资格申请日之间存在时间差。为了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税务机关审批确定的日期一般按照认定证书的有效期开始日, 将认定证书批准有效期开始日与到税务机关申请日期间未享受的税收优惠进行补退税款。但如果是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的货物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税务机关就不会补退此期间该货物已纳增值税。

例如, 某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利用废旧轮胎生产胶粉, 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 《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有效期为2010年1月~2011年12月。该企业在2010年底取得认定证书后, 即到税务机关申请税收优惠。因此, 税务机关批准享受税收优惠开始时间是2011年1月, 税务机关在审批时发现, 该企业已将免征增值税货物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2010年已征增值税不退税。该纳税人在认定证书有效期内没有享受到全部税收优惠。

为防范缩短享受优惠政策时间的风险, 建议纳税人:1.向有关部门申请认定证书时应同时与税务机关联系。向税务机关咨询税收政策时, 也可以请税务机关通过各种渠道与发证部门沟通信息, 提请其及时审批发证, 减少认定证书批准有效期开始日与税收优惠资格申请日之间的时间差。2.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 在认定证书批准有效期开始日就严格按照税收政策要求核算, 免征增值税货物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3.认定证书有效期2年, 认定证书有效期到期前, 提前办理重检手续。

二、分清不同税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 用足用好优惠政策

享受增值税优惠和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各有对应的条件,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8]56号) 和《关于执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第47号) 分别作了明确规定。但实际工作中, 纳税人往往会根据能否享受增值税优惠类推能否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扩大或缩小了优惠享受范围。

例如, 某水泥有限公司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 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就减计收入, 实际该企业生产掺废比例达不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要求, 扩大了优惠政策享受范围。又如, 某企业利用100%的废塑料生产塑料制品, 不能享受增值税优惠, 即类推也不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缩小了优惠政策享受范围。

为防范扩大或缩小享受税收优惠范围, 纳税人应关注:1.综合利用的资源。所得税优惠的范围按资源分三类:共生、伴生矿产资源;废水 (液) 、废气、废渣;再生资源。增值税优惠的范围主要是废水 (液) 、废气、废渣;再生资源。2.生产产品的名称。应该是目录中列明的产品, 其中有所得税与增值税优惠共同产品名称, 也有适用所得税优惠特有的产品名称。3.产品达到的技术标准。两个税种的优惠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 由有权部门出具证明。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同时出现在所得税和增值税优惠目录中的产品掺废要求不一样, 所得税优惠目录中产品掺废比例高。例如, 利用粉煤灰生产的砌块, 生产原料中粉煤灰比例不低于30%就能享受增值税优惠, 而生产原料中粉煤灰比例达到70%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总体上, 所得税优惠范围更广, 但技术标准的要求高于增值税。

三、按规定取得发票, 避免被税务协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无偿赠送粉煤灰征收增值税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2011]第32号) 要求, 自2011年6月1日起, 纳税人将粉煤灰无偿提供给他人, 应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的规定征收增值税, 销售额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的规定确定。享受增值税优惠的利废企业因为可以免税或退税, 在购进粉煤灰等废弃资源时, 必须积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或按规定取得普通发票, 并建议将开票金额大的发票拿到税务机关协查其真实性。

四、正确填写申报表, 减少查账风险

增值税申报表分为两大列, 分别列明“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申报信息。兼营纳税人经常将即征即退货物与一般货物合并申报在“一般货物及劳务”内, 税务机关在征、退税信息比对时, 会因为“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栏空白而无法比对。同时, 税务机关会认为该户存在一般货物进项税多抵扣、少缴税, 而即征即退货物少抵扣、多缴税又全部退税的隐患, 从而进行纳税检查, 延迟退税。

为防范被查账或推迟退税, 纳税人应分别核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货物的销售收入, 正确填写增值税申报表。

五、申请合适的预缴申报方式, 合法减少资金占用

由于符合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要求的减计收入, 在汇算清缴时才能实现, 纳税人进行所得税预缴申报时, 如果按月度或季度实际利润预缴, 就会出现预缴税金大于汇算清缴应纳所得税, 多占用的资金要到次年汇算清缴后才能无息退还。有的纳税人为避免资金被占用, 在预缴时, 通过预提费用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到汇算清缴时将虚假预提费用冲回, 虚假预提费用与减计收入金额基本一致。但是, 这样做的结果会使税务机关认为纳税人没有如实申报, 进而要求其补缴所得税。

为防范资金被占用, 纳税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 企业所得税分月度或分季度预缴时, 不按月度或季度实际利润预缴, 按照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 或者按照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需要注意的是, 预缴方法一经确定, 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文/蔡惠萍乔玲)

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享受优惠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明确, 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是指《目录》规定的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企业从事规定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 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 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简称“三免三减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9]80号) 对有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享受所得税优惠,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优惠计算

税法规定, 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 是指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 (包括试运营) 后所取得的第一笔主营业务收入。这里有两个要件, 一是项目已建成并开始经营, 二是取得第一笔收入且为主营业务收入。例, 某桥梁公司从事公路、铁路桥梁建设、经营, 2008年3月承建某市一贷款公路桥梁项目, 该公司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 建成通车后公司在一定期限内收取过桥通行费。2010年5月桥梁建成通车, 公司开始取得通行费收入。2010年公司取得营业收入3.6亿元, 通行费收入3100万元, 实现账面利润1200万元, 通行项目利润870万元。根据税收政策规定, 该公司2010年~2012年免征通行项目的企业所得税, 2013年~2015年减半征收该项目的企业所得税。该公司2010年应纳税所得额=1200-870=330 (万元) , 应纳企业所得税=330×25%=82.5 (万元) 。通行项目投资经营所得直接从企业当年利润总额中抵减, 当年免征企业所得税=870×25%=217.5 (万元) 。

核算要求

国税发[2009]80号文件明确, 企业同时从事不在《目录》范围的生产经营项目取得的所得, 应与享受优惠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所得分开核算, 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共同费用;没有单独核算的, 不得享受上述企业所得税优惠。期间共同费用的合理分摊比例可以按照投资额、销售收入、资产额、人员工资等参数确定。上述比例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凡特殊情况需要改变的, 需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准。例, 某市政公司承建城市交通项目, 项目在《目录》范围之内。该企业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利润5600万元, 共同项目费用9200万元, 其中城市交通项目收入1.2亿元、成本和税金4180万元。如果城市交通项目与其他项目分开核算, 且确定按销售收入比例分摊共同费用, 则城市交通项目应分摊的共同费用=12000÷20000×9200=5520 (万元) , 该项目利润=12000-4180-5520=2300 (万元) , 2010年应纳企业所得税= (5600-2300) ×25%=825 (万元) ;如果没有分开核算, 则2010年应纳企业所得税=5600×25%=1400 (万元) 。为此, 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企业,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将《目录》内项目与《目录》外项目分开核算、分摊费用、分设账目, 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 以保证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能落实到位。

资料报送

在符合政策规定的同时, 企业能否享受税收优惠, 资料的收集齐全、分类整理、报送及时也十分重要。国税发[2009]80号文件明确,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税收优惠实行备案类管理, 纳税人应当从该项目取得的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后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减免管理办法 (试行) 〉的通知》 (国税发[2005]129号) 要求, 纳税人享受备案类减免税, 应提请备案, 经税务机关登记备案后, 自登记备案之日起执行。纳税人未按规定备案的, 一律不得减免税。企业提请备案要报送以下材料:有权部门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立项批准文件;该项目竣工 (验收) 证明;该项目投资额验资报告复印件;该项目所得核算明细账、期间费用分摊表;企业经营该项目的第一笔收入证明 (提供发票购领簿及该项目开出的第一张发票复印件) ;提供项目权属变动证明 (优惠期转让的) ;《税收优惠事项备案报告表》;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等。纳税人要注意收集、归类相关资料, 及时向税务机关报送备案。税务机关每年会定期对企业享受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款事项进行核查, 主要核查企业是否继续符合减免所得税资格、证明材料是否真实、优惠条件发生变化时是否及时报告税务机关等。

注意事项

节能服务产业获税收优惠 篇9

(1) 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 暂免征收营业税。节能服务公司实施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将项目中的增值税应税货物转让给用能企业, 暂免征收增值税。

(2) 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符合企业所得税税法有关规定的, 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 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四年至第六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高校税收优惠政策研究 篇10

一、高校税收优惠研究的意义

(一) 消除税收认识误区

一直以来, 高校对纳税有一个传统的认识误区, 认为“税不进校”, 高校不是企业, 不以盈利为目的, 因此无需交纳税款。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高校收入分为不征税收入和应税收入两部分。不征税收入专指高校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这部分收入从企业所得税原理解释为永久不列入征税范围的收入范畴。除此以外的各项收入均为应税收入, 其中根据国家财政及税务部门的法律法规享有免税待遇, 但区别于不征税收入, 是在一定时期又有可能恢复征税的收入范围。

(二)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高校财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管好用好各项资金。高校资金主要由财政拨款组成, 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外界环境的变化, 为弥补教学科研经费以及基建资金的不足, 多渠道筹集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的重要研究内容。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减轻了税费负担, 同时避免了漏税引起的罚款, 更重要的是维护了高校的声誉。

(三) 节约财政资金投入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财政拨付资金不足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日常工作的需要, 各种非行政事业性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口。合理利用这部分资金, 高效筹划, 可以发挥这部分资金的作用, 鼓励上缴单位的筹资热情, 同时解决了高校对财政资金的依赖, 促进了高校发展。

二、高校税收优惠政策梳理及分析

(一) 与高校收入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分析

1. 教材收入免征营业税

由于高校间自身教学专业的区别, 学生所需教程除公共课较统一外, 其他专业课的课本由任课教师或高校指定。这类图书市场需求少, 在来源及价格上具有垄断性, 只能由高校统一代购。还有一部分自行印制的内部教材或参考资料由各高校自行定价、供应。高校财务部门普遍采取在新生入学时按统一标准预收教材费, 由教材部门根据实际领用情况多退少补, 余额在学生毕业时进行清算的方法。对于这部分收入, 所享受减免税政策是有条件的, 即只有根据物价局核准的收费标准收取, 开具财政局代收票据, 全额代收, 全额代付, 没有利润才能全额享受营业税减免。对于存在的实洋、码洋间差额实际是利润, 是不能享受税收减免的。

2. 培训收入免征营业税

高校由于其自身的教学资源优势, 根据社会需要, 举办进修班、培训班, 对于这部分收入物价部门按照经营收入批准, 应开具经营性票据, 同时在税务部门办理免税手续, 获取相关批文。培训费按照不同内容采取市场价, 应在财务部门进行价格及办班计划备案, 按培训人员分别开具, 收入全额进入高校统一账户并作为预算外资金全额上缴财政专户。按照这种程序取得的进修费、培训费才可以享受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高校举办与农业相关的技术培训, 如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等技术培训业务取得的收入, 采取以上管理模式的也享受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

3.“四技收入”免征增值税

“四技收入”是指高校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 自2011年我国启动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工作后, 部分试点地区对于该项收入免征增值税, 其他地区仍免征营业税。免税都应经过省级科技部门审批后在税务部门备案, 并不是所有“四技收入”都可享受减免政策, 只有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可以免税, 社会科学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不能享受免税优惠。其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要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开具在一张票据上才可享受免税政策。享受免税的主体必须是高校本身, 如果成立了专门的独立于高校的科研公司, 所形成的“四技收入”不享受此免税优惠。

4. 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

高校普遍是该地区拥有优质文化资源的单位, 其拥有的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图书馆等设施当地政府提倡对公众开放, 是高校回馈社会的一种良好方式。为补偿一部分成本及耗损, 高校通常以成本价出售门票, 取得门票收入, 对于这部分收入免征营业税。

5. 后勤收入免征营业税

高校后勤部门为高校师生提供餐饮、住宿、服务等后勤保障, 取得的收入在各项收入中占较大比重, 对这部分收入享受免征营业税的政策, 但仅限于以高校后勤部门或高校改制后的后勤实体为主体, 向高校教师及本校学生提供餐饮、服务取得的收入。

6. 农业收入免征农业税

某些高校由于具有农业专业或进行农业科研需要, 会进行农业试验性耕种, 所得农业收入, 在实验期间免征农业税。

(二) 与个人收入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分析

1. 教研人员免征个人所得税

在享受个人所得税统一减免政策的同时, 国家给予高校高级人才一定的特别个人所得税减免。如获得陈嘉庚科学奖、特聘教授奖金等。享受国家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从事教育事业的专家、学者因工作需要延长离休、退休时间, 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 视同退休工资、离休工资, 免征个人所得税。外籍专家在我国境内取得的收入在减除3 500元费用的基础上, 增加减除费用标准1 300元。高等学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 获奖人在取得股份、出资比例时, 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取得按股份、出资比例分红或转让股权、出资比例所得时, 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2. 高校学生免征个人所得税

学生个人进行的教育储蓄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专项储蓄存款或者储蓄性专项基金存款所获得的相应利息所得, 免征个人所得税。获得的有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布的教育方面的奖学金等, 同样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 与特定行为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分析

1. 进口教学科研设备资料免税

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主体, 要与世界先进科技发展同步, 随时更新自身教学科研水平所进口或接受境外捐赠的设备、资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受赠 (无论是否进口) 所立的书据免征印花税。享受免税的设备及资料确实是国内不能生产的且不在国家明令不予减免进口税的20种商品内, 不以盈利为目的, 数量也在合理范围内。

2. 土地和房屋的占有及使用免税

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 (包括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学校) 自用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自用包括高等学校用于教学及科研等本身业务用房产和土地, 免征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在高校校区范围内实际存在的校办工厂、商店、招待所等的房产及土地以及出租的房产及用地, 虽然还是以高校为主体进行经营, 但均不属于自用房产和土地的范围, 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在高校新校区建设过程中, 发生的学校土地房屋的买、典、承受赠与或交换行为, 免征契税。

3. 使用车辆船舶免税

高校为满足日常运转, 会购买一些自用车辆维持校内安全、绿化、办公等工作的进行, 涉及航海专业的高校还会自有一些船舶。这些高校自用的车辆和船舶免征车船使用税。但如果高校将这些车辆、船舶对外出租, 进行经营, 则不享受该项减免。

三、高校享受减免政策的要素

(一) 享受政策主体是高校

国家给予高校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实质相当于国家将财政资金的使用让渡给高校, 目的是支持我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而高校成立的独立经济实体或与高校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其他单位, 因性质与目的和高校非盈利性事业单位相悖, 不能享受上述税收减免。

(二) 收入全额上缴学校

高校享受优惠政策的另一项要素是应税收入全额上缴高校, 在高校财务账户统一核算, 计入高校银行账户。各种校办经济实体, 独立核算取得的收入没有上交学校是不能享受上述税收减免的。这主要也是对税收主体是否是高校的二次甄别。

(三) 减免收入分别核算

高校享受优惠政策的重要前提是免税收入必须区别于不征税收入、应税收入单独进行财务核算。如果不能单独核算, 则不得享受上述优惠政策。这样的规定有助于高校和税务部门准确区分各项免税收入, 防止税务政策的滥用。高校财务部门可以在科研收入、其他收入和经营收入等征税收入会计科目下增设“应税收入”和“免税收入”二级科目。同时在应交税金科目下增设“应交税金”和“应免税金”核算相对应的应交税额和免税额, 从而达到账务明晰、合理减税的目的。

四、结论

我国在科教兴国伟大战略指导下, 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了高校全面的支持。如何合理使用多渠道筹措的资金, 提高资金在教学科研中的使用价值, 减少不必要消耗是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面临的新挑战。在遵守税法相关管理规定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国家给予高校的各项税收优惠, 减少税费支出, 是高校财务管理切实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斌.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现状及其改进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 2009, (6) .

充分了解税收优惠 减轻企业负担 篇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税收优惠这种税收政策手段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政府宏观调控之中。如何通过正确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来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是企业更加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要求,对原税收优惠政策进行适当调整。由单一的直接减免税改为包括免税收入、定期减免税、降低税率、授权减免、加计扣除、投资抵免、加速折旧、减计收入、税额抵免九种税收优惠方式,优惠政策更加具体、详细。下面通过列举条例的方式具体介绍这几种优惠方式。

一、免税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的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作为免税收入。

二、定期减免税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降低税率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加计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五、投资抵免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六、加速折旧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包括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七、减计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八、税额抵免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九、授权减免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自治州、自治县决定减征或者免征的,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另外,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在具体的扣除规定上,较之于“老税法”有较大的税收优惠。

1.公益性捐赠的税前扣除。按照企业的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而“老税法”是按照应纳税所得额3%扣除。其准予扣除的比例较之于“老税法”明显提高。

2.工资薪金的扣除。企业发生的合理的职工工资薪金,准予税前扣除。而“老税法”主要是按照计税工资的标准扣除。工资薪金的据实扣除,对企业来说,企业所得税的税收负担明显降低。

3.广告宣传费的扣除。企业发生的广告宣传费在销售(营业)收入15%以内据实扣除。而“老税法”分为:(1)不准扣除;(2)按销售(营业)收入2%、8%、25%分档次扣除;(3)据实扣除。其准予扣除的比例较之于“老税法”明显提高。

税收优惠制度 篇12

关键词:小微企业,会计处理,税收优惠

1 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评析

李克强总理2013年7月8日至9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调研时指出“小微企业是就业的最大‘吸纳器’, 千千万万的小微企业发展好了, 就会为增长和转型装上更多的‘助推器’, 打开更广阔的就业大门, 国家要继续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国家近三年出台了系列惠及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加大了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现梳理与其密切关系的优惠政策。

1.1 小微企业的界定

小微企业一般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并符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财政部2011年6月18日《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 (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笔者根据该文划型标准将其分成五类:第一类仅以“营业收入”为准, 如农林牧渔业;第二类是其他未列明行业仅以“从业人员”为准;第三类同时以“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为准, 如房地产开发经营;第四类同时以“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为准, 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第五类同时以“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为标准, 如工业等 (详见表一) 。

1.2 印花税优惠

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10月17日《关于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的通知》 (财税[2011]105号) 规定, 自2011年11月1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止, 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该政策虽有优惠之名, 但缺乏优惠之实, 有重大“做秀”嫌疑:首先, 小微企业因缺乏有效的抵押物、经营风险较高、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从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难以融到资金, 所以谈不上签订借款合同;其次, 税法规定按借款金额的万分之0.5征收印花税税, 以100万元的借款合同为例, 企业和银行双方仅免征50元的印花税, 银行不至于为了免征这点印花税而贷款给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也不差这50元印花税;再次, 该政策只有三年的优惠期, 不是一项经常性的制度安排。

1.3 企业所得税优惠

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1月27日发布《关于继续实施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1]4号) , 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 (含3万元) 的小微企业, 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同年11月29日, 两部门又出台了《关于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2011]117号) , 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 (含6万元) 的小微企业, 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该政策是对财税[2011]4号文打“补丁”, 第一将税收优惠期延长了4年, 其次扩大了享受优惠政策的主体范围, 从原来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 (含3万元) 提高到6万元 (含6万元) 的小微企业, 更多的小微企业能降低所得税负担。

1.4 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

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7月29日《关于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通知》 (财税[2013]52号) , 自2013年8月1日起, 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 暂免征收增值税;对营业税纳税人中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 暂免征收营业税。

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8月21日《关于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 (2013年第49号) 进一步解析了财税[2013]52号文:“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 指月销售额或营业额在2万元以下 (含2万元) ;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中, 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6万元 (含6万元) 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 暂免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或“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6万元”的免税上限明显偏低:首先, 按上述标准匡算, 小微企业年度销售额或年度营业额不超过24万元才可能享受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的待遇, 而参照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对小微企业认定标准中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年度营业收入上限是500万元, 因此受益的小微企业并不多;第二, 小微企业经营业务有淡旺季之分, 不可能均衡地实现收入, 所以其即使年度销售额或年度营业额不超过24万元, 若是某个月或某个季度超过2万元或6万元, 该月或该季度还是不能享受免税待遇。

2 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的会计处理

2.1 免征印花税的核算

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按借款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贴花, 小微企业无需核算印花税, 而金融机构应该将小微企业借款合同与一般借款合同分类管理。

2.2 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核算

根据财政部2013年12月24日印发《<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财会[2013]24号) 规定, 结合实例详解其会计核算。

(1) 小微企业在取得销售收入时, 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应交增值税, 并确认为“应交税费”, 在达到财税[2013]52号文规定的免征增值税条件时, 将有关应交增值税转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例1:东华公司被认定为小微企业, 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五金产品, 系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按月查账征税, 2013年12月份发生以下销售业务:5日销售A产品含税金额5150元, 货款已收讫:“借:银行存款515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50”。10日销售B产品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南华公司, 购销合同约定卖方须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 公司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价款10000元、增值税300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银行已收货款, 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缴纳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00, 贷:库存现金300”;确认销售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10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B产品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00”。18日赊销C产品含税金额4635元, “借:应收账款4635, 贷:主营业务收入—C产品4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35”。

12月份若无其他销售业务, 本月实际不含税的销售收入为19500元, 31日编制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85, 贷:营业外收入285”;月末若已追回已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有联次, 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则编制分录:“借:银行存款或者其他应收款300, 贷:营业外收入300”, 当月“营业外收入”合计585元。

(2) 满足财税[2013]52号文规定的免征营业税条件的, 所免征的营业税不作相关会计处理。

例2:承例1东华公司利用临街门店兼营餐饮业, 该营业额与五金产品销售额分别独立核算, 2013年12月份餐饮业的营业收入12500元 (其中承接西华公司年会聚餐收入8000元, 已开具了餐饮业发票) , 均以现金收讫, 编制分录:“借:库存现金12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餐饮12500”。笔者认为“免征的营业税不作相关会计处理”的做法欠妥:如果小微企业是建筑施工、餐饮旅店、销售房地产等营业税纳税人, 也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开具营业税行业发票, 而一旦开具了发票就产生了纳税义务, 需申报纳税和账务处理, 建议每开具一张营业税发票就计提一次营业税, 若月末或季末未超过2万元或6万元再调账。因此, 东华公司给西华公司开具了餐饮业发票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4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400”;月末因月营业额未超过2万元, 应冲销已计提的营业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4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400”。

(3) 减征所得税的核算。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 (含6万元) 的小微企业, 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按2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例3:承例1和例2东华公司2013年度销售五金产品取得不含税销售额24万元, 提供餐饮服务取得营业收入8万元, 营业外收入3;营业成本22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万元、销售费用2万元、财务费用1.5万元、管理费用3.5万元, 费用均符合《企业所得法》规定的税前扣除条件, 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经过计算可知东华公司2013年应纳税所得额=24+8+3-22-1-2-1.5-3.5=5万元, 则应纳所得税税额=5×50%×20%=0.5万元, 编制分录:“借:所得税费用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000”, 无需体现减征的企业所得税, 但免征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税额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计征企业所得税。

3 小微企业税收筹划建议

3.1 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

首先, 2011年10月26日国家财政部等六部委《关于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意见》 (财会[2011]20号) 规定, 小微企业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且符合条件的, 才可以依法享受小微企业的低税率等优惠政策;其次, 认定小微企业资格涉及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财务指标, 需要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

3.2 分别核算增值税应税销售额和营业税应税营业额

增值税纳税人中的小微企业兼营营业税应税项目的, 应当分别核算增值税应税销售额和营业税应税营业额, 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 (按季6万元) 的暂免征收增值税, 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 (按季6万元) 的, 暂免征收营业税, 未分别核算的, 其销售额加上营业额或许会超过上述标准, 将全额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

3.3 权衡免税利益与客户合作关系

小微企业月初或月中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自开普通发票时, 尚不能确定该月的销售额是否达到2万元 (按季6万元) ;但按照现行税法规定, 纳税人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应先缴纳增值税税款;到了月末或季末, 若客户已账务处理了, 发票联、抵扣联无法退回, 小微企业当期因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缴纳的税款, 因发票全部联次追不回来而不能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税。即使客户还没有会计核算, 但追回发票联次后会导致客户不但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而且对方没有合法的原始凭证账务处理, 这影响到小微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因此, 制度设计的缺陷将迫使小微企业在免税利益与客户合作关系之间进行理性选择。

3.4 业务分拆维持小微企业主体资格

小微企业应按照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取得主管税务机关的资格确认, 以防范不具备享受优惠政策主体资格的税务风险。另外, 当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了, 业务范围、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从业人员等指标不满足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关于小微企业划型标准时, 可将其业务分拆成立新的小微企业, 原小微企业和新的小微企业均能继续享受税收优惠待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会计处理规定[EB/OL].http://www.mof.gov.cn/pub/kjs/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312/t20131230_1031039.html, 2013-12-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通知[EB/OL].http://www.chinatax.gov.cn/n8136506/n8136593/n8137537/n8138502/12354530.html, 2013-7-29.

上一篇:大商集团下一篇:离职行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