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电力检修管理

2024-09-18

发电厂电力检修管理(精选6篇)

发电厂电力检修管理 篇1

0 引言

发电机组检修安排,不仅影响其自身运行可靠度,也关乎各时段系统充裕度、机组调度顺序,进而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经济性[1]。好的检修计划应能延长机组寿命、提高系统可靠性、最大化系统效益。发电机组检修规划始终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电网安全保证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2]。

目前,世界电力工业正经历一场以“厂网分开、电网开放”为基础的市场化改革,要求打破传统的发、输、配垄断管理体制、引入竞争,产生了发电厂商及独立调度机构ISO(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等新的市场主体,对电力工业管理、经营、规划等各环节产生了深层影响,机组检修安排亦不例外。随着发电厂商独立化经营,原有的以系统运行为核心的机组检修安排,也应转向在维持系统可靠运行的前提下、确保发电厂商效益的规划策略,传统规划模式不再适用,应开发新的模型以保证发电厂商的经济效益及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3]。

本文基于当前研究现状,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了市场化改革对发电机组检修规划带来的影响,展望了未来亟需解决的相关问题。

1 机组检修规划模式

1.1 传统环境下的规划模式

传统环境下,机组检修计划由调度机构考虑相关约束条件后统一确定,根据规划目标可分为两类:

以系统可靠性最优为目标:以系统备用、备用率、风险度等为评判指标[4,5],或者将其转化为其他指标进行求解[6,7],使整个规划化期内可靠性水平最优,文献[7]比较了不同指标下的规划结果,指出相比于概率性的规划模型,仅考虑系统备用和备用率的确定性规划模型效果最差。

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8,9,10,11]:考虑检修成本、生产成本、可靠性成本等,确保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系统可靠性往往作为约束嵌入模型中。

传统环境下调度机构统一负责机组和电网运行,因此为保证检修安排更加合理,网架结构通常以直流潮流约束形式在规划模型中加以考虑[12],也有部分文献统一安排机组和线路检修[13,14,15]。

1.2 市场环境下的规划模式

市场化改革改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机组检修规划安排由调度机构主导确定转向基于市场确定的模式,应在发电厂商效益和系统运行之间取得均衡,并体现市场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16]。

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市场化进程也有所不同,应根据市场机制、市场发展阶段及系统充裕度水平确定相应规划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对于实行发、输、配、售垄断管理的电力公司,虽然采取了有限制的自由化措施,允许其他电力企业加入,但其运营模式仍类似于垄断环境,比如日本负责对各区供电的各大电力公司[17],其机组检修安排仍采取传统规划模式。

2)对于厂网已经分开,但是处于市场化改革初级阶段、容量充裕度较低系统,比如当前我国电力系统[18],为确保系统安全运行,机组检修安排应由ISO以系统可靠性最优[19,20,21]、运行成本最小[22,23,24,25]或为两者加权之和最小[26]为目标统一规划。

3)对于市场机制成熟的系统,比如英、美电力市场,将竞争引入了电力行业的每个环节,调度机构和发电厂商彻底分离,分别以系统运行和自身效益为目标。该环境下机组检修安排应既能体现各发电厂商的意志,确保其经济效益最优,又能保证系统一定的充裕度,保证其可靠运行,所采用的规划模式应包括以下两步骤[27,28]。

(1)首先由各发电厂商以其经济效益最优,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和相关约束条件后规划机组检修,并提交至ISO。

(2)基于各发电厂商提交的检修计划,ISO统一进行协调,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调整的公平性[29],同时由于ISO的非盈利性,应对调整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进行合理分摊。

上述两步骤是一个统一整体、不可分割,体现了市场及电力行业运行的特性。若完全由发电厂商独立安排其检修计划,ISO不对其进行协调,可能造成机组检修过于集中,降低了系统充裕度,或发电厂商为抬高市场价格、牟取高额利润,故意在供应不足时段安排检修,对系统和市场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引起系统大停电或市场崩溃[30],因此,各国政府均要求ISO应对各发电厂商提交的检修计划进行协调,且发电厂商应服从最终安排,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31,32]。

该类市场模式下,电力工业发、输、配等各环节竞争充分、自由化程度及运行效率高,发电厂商和ISO等各市场主体职责分明,充分体现了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目标[33],因此本文主要基于该市场环境所对应的两步骤规划模式讨论机组检修问题。

2 市场环境下应考虑的不确定性因素

机组检修规划一般提前一年或两年做出,规划期内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系统负荷、机组运行情况等必然对其有一定影响。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又出现了诸多风险因素,如市场电价、其他发电厂商的检修安排等,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发电厂商的机组检修安排和ISO的调整策略。一般来说,规划机组检修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电价预测不确定性

市场环境下电价是最易波动的量,具有高度的内在不确定性[34],发电厂商进行检修决策时需考虑其预测不准确带来的影响,是其面临的最重要外在风险因素。规划期内的市场电价在决策前属于未知量,需要采取合理模型模拟其变化趋势,基于此来评估电价波动水平,降低风险损失。

文献[35]利用Ornstein-Uhlenbech模型来模拟电价、辅助服务价格及燃料价格的变化,并利用Monte Carlo法评估价格波动对机组中修计划的影响;文献[36]提出了基于Monte Carlo法、以天为检修单位的随机规划模型,以规避高的日均电价及电价预测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文献[37]采用均值回复过程描述电价随机波动,以发电厂商收益最大为目标、以收益标准差为约束兼顾市场收益与运行风险;文献[38]基于机会约束规划框架,针对发电厂商为价格接受者和非价格接受者两种情况,分别采用确定性等价类和Monte Carlo法确定最优检修时间。

应指出的是,机组检修规划中所用电价为未来一年或两年电价,其预测属于中长期电价预测范畴,当前多采用基于时序的模型或随机波动模型加以预测,准确度较低,直接影响了发电厂商的经济效益,为降低风险,应开发精度更高的电价预测模型[39]。

(2)其他发电厂商检修策略影响

由规划模式可知,各发电厂商所确定的检修计划应提交至ISO进行统一协调后才能赋予实施,因此如何确保自身机组不被调整至其他时段成为发电厂商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应研究其竞争对手的能动性并模拟其检修策略,尽可能避免其检修计划被调整。对于该问题,通常采用博弈论方法加以处理。

文献[40]给出了考虑完全信息的多阶段动态非合作博弈模型,各发电厂商以其效益最优安排机组停运时间,通过寻找纳什均衡得到最终检修计划;文献[41]讨论了寡头垄断市场中基于古诺均衡的发电厂商检修与调度策略,以实现各发电厂商的效益最大化;文献[42]给出了基于非合作博弈模型、计及检修损失和风险损失的发电厂商最优检修策略,以各发电厂商收益损失最小为目标,通过随机搜索方法寻找满足各发电厂商利益要求的均衡点,从而得到最终检修安排。

上述模型均假定各发电厂商机组成本、运行情况已知,而实际市场中相关信息成为商业机密,因此选择何种博弈模型以模拟不完全信息下其他发电厂商的检修安排,应是未来考虑的重点和难点。

(3)机组故障影响

同其他机械设备类似,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元件磨损、老化等原因可能出现故障停运,给发电厂商和系统运行带来较大风险,一方面发电厂商在市场中的可用出力下降,降低了其售电效益,同时还需要支付一定费用以更换故障元件,增大了相关支出;另一方面减少了系统的可用容量、降低了其充裕度,ISO为确保可靠供电,或需切掉一定负荷或需要启动高成本机组,增大了系统的运行成本。因此在规划机组检修时,应考虑该因素影响、减少相关风险。

通常采用固定值FOR(Forced outage rate)来描述机组运行的不可靠度,评估其对发电厂商经济效益[43]和系统可靠性[4]的影响。事实上,机组通常呈现浴盆曲线失效模式,其失效率与运行时间相关,文献[44]给出了机组失效率模型,相关参数可通过历史运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得出,基于此,详细分析了机组故障对发电厂商成本/效益的影响,给出了基于规划期内其效益最优的检修策略。

其他部分文献也考虑了机组运行状态影响。文献[42,45]利用分段函数描述机组浴盆曲线的故障模式,考虑检修与否所导致的费用后确定机组停运时段;文献[46]基于机组多运行状态及老化失效分析,引入检修经济损失、运行风险损失两个指标,通过比较两者在各检修窗口情况,确定各机组的最优检修时段及可用检修窗口。

(4)负荷预测不确定性

ISO进行检修计划调整时,为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必然考虑规划期内各时段的负荷水平。与电价类似,未来各时段负荷在规划前属于未知量,应采用一定模型加以预测,由于其预测精度较高、误差较低,在当前模型通常将其视为固定值。不过为提高检修安排的准确性,降低负荷波动风险,在未来研究中应考虑其带来的影响。

3 机组检修规划的评判指标

市场环境下由于职责和所追求目标不同,发电厂商和ISO在机组检修安排上的矛盾日益凸现。发电厂商为追求其自身效益最优,希望在确保其机组可靠运行基础上,尽可能在电价较低时段检修,并不考虑系统运行情况;另一方面,ISO则希望确保系统在每一时段都拥有充足备用容量,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避免因机组检修而导致负荷被切,因此势必对各发电厂商的检修时段进行协调,在调整过程中应公平地对待各发电厂商。最终检修方案应在发电厂商经济效益和系统运行之间达到均衡,主要从以下几点评估其优劣与否:

(1)调整的公平性

电力工业市场化,改变了发电厂商和调度机构之间的关系,前者成为独立经济实体,ISO在协调其检修计划时,不应使用传统命令方式,应通过市场手段特别是经济手段来调节,并公平地对待各发电厂商。对于计划被调整的发电厂商,其经济效益必然降低,应给与一定补偿以弥补其损失;对于未调整的发电厂商,应支付一定经济代价以保证其计划不被调整。同时,由于ISO的非盈利性,应合理分摊调整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费用,确保收支平衡。

(2)发电厂商经济效益

发电厂商根据预先安排检修机组时,必然影响各机组可用度及出力水平,其售电效益受到较大影响[44]。根据最终检修计划,发电厂商i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售电利润减去其相关成本,由发电厂商根据电价水平、发电成本、检修费用、机组可用度等确定;另一部分为在调整过程中所获得/支付的调整费用,由ISO根据其机组调整情况及所采取的费用分摊模式加以确定,可表示为

其中:函数R为各时段各机组所带来的效益;x(k,t)为机组k在时段t的检修状态;P(k,t)为机组k在时段t的出力;A(k,t)为机组k在时段t的可用度,应考虑其随运行时间的变化程度[44];ρt为时段t的电价;ck为机组k的发电成本;ckm为机组k的检修成本;CRes(k)为机组k的调整费用。

(3)系统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

机组检修安排应保证各时段有充足备用容量,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对于机组检修而言,一般从发电系统角度,根据检修时段、负荷水平、机组可用度等,通过求解各时段备用容量、充裕度指标或进行随机生产模拟评估其可靠性水平,来反映机组检修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其中后者能够准确反映系统运行是否可靠;对于系统运行的经济性,通常采用包括系统可靠性成本和发电成本在内的系统运行费用加以描述,如式(2)所述。

其中:IEAR(t)为系统可靠性价值,与负荷、机组构成相关;EENS(t)为t时段系统电量不足期望;HW为每时段内小时数。式(2)中,前者为系统可靠性成本,描述由于机组检修/故障停运所导致的切负荷造成的损失,后者为系统发电成本,其中EENS(t)和P(k,t)可通过对发电系统进行随机生产模拟求得[4]。

基于上述指标便可评估检修计划是否合理,也是构建发电厂商最优规划模型和ISO的调整及费用分摊策略的基础,下节将对其进行详细评述。

4 市场环境下机组检修规划模型

4.1 发电厂商检修规划策略

各发电厂商以其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安排检修计划,其中机组最优检修间隔通常由制造厂商提供,也可由其根据数学方法优化确定[47],在此基础上,发电厂商根据其所处市场模式、机组运行情况确定规划期内待检修机组的检修时段,表1综述了当前该方面的研究现状。

从表1可以看出发电厂商考虑相关因素、运行成本及所处市场模式后通过最大化其经济收益或者最小化其经济收益损失规划机组检修,目标函数为

其中:函数R为机组k在时段t的收益;函数C为机组k在时段t的收益损失。本质上两者一致,当收益损失小时,则其效益期望就高,反之,则低。

应考虑以下检修约束和机组运行约束

(一)检修约束:与机组检修特性有关的约束

1)持续时间约束:应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检修。

2)连续性约束:机组一旦开始检修不得停止,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起始时间约束:由于机组类型或系统要求,部分机组要求在限定区间内检修,如水电机组,应尽可能在枯水期内检修,核电机组检修时段则应尽可能与其填料时间保持一致。

4)资源约束:在同一时段内,由于检修人员或检修设备限制,一般不允许多台机组同时检修。

5)次序约束:不同机组的检修优先权也不同,应按一定顺序检修。

6)时段重迭个数约束:对于某些机组来说,其检修时段的重迭个数,即其共同处于停运检修的时段数目,应满足预先指定要求。

7)间隔约束:指某两台机组开始检修时段之间的间隔应满足预先指定要求。

(二)机组运行约束

1)机组出力约束:各机组在未检修时段的出力水平应在其最大、最小技术出力之间,不能越限。

2)可用原料约束:对于火电机组,其在各时段所用燃料应在指定范围内,对于水电机组,其发电所耗水能应低于水库储水量。各时段所用的燃料或水量发电厂商可采用优化策略进行分配。

与传统模式不同,发电厂商着眼点在于其自身效益,在安排检修计划时,并未考虑供求约束、备用约束等系统运行限制,可能导致在某时段内检修过于集中、检修容量过大,从而对系统运行造成威胁,应提交至ISO由其进行协调。当然由该模型所得出的机组出力也并非其实际出力安排,只是各时段的可用出力水平,基于此,发电厂商可以初步确定其在各市场中的出力及市场竞价计划。

4.2 ISO检修调整及费用分摊策略

ISO协调各发电厂商所提交的检修安排时,应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及调整的公平性,同时由于其非盈利性的特点,应对调整费用进行公平、合理分摊。当前文献所述调整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类。

(1)基于迭代的调整策略

该调整策略是指ISO分析发电厂商所提交的检修计划是否满足其预期要求,产生相应经济信号,然后将其或添加至发电厂商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中或添加至约束条件中,从而指导各发电厂商调整其检修时段,经过几次迭代可得到满足ISO要求的检修计划,一般将调整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分摊至用户。该类策略应基于一定调整基准,由ISO根据系统的可靠性水平或运行的经济性确定[56]。

文献[49]中ISO以各时段系统备用容量之和最大为目标确定调整基准,然后比较发电厂商所提交检修计划与调整基准在各时段备用水平之间的差别,产生相应激励/惩罚因子以指导各发电厂商修正其检修计划,通过ISO和发电厂商之间迭代来确定检修安排,并将调整费用按负荷比例分摊至各用户;文献[50]给出了基于各发电厂商对系统切负荷量影响的迭代机制,ISO分析其所提交检修计划是否满足系统运行限制,产生一定信号以限制各发电厂商在相关时段的检修容量,各发电厂商将其增加为新的约束重新求解检修计划,直至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该类调整策略的基本思想如图1所示,在各次迭代中所产生的调整信号反馈至各发电厂商后,发电厂商或将其在目标函数中考虑,或将其作为一个新的约束,从而重新规划检修时段,使其不断向调整基准方向变化,直至满足收敛标准,该类模型实施相对复杂、求解时间较长,可能需要几次迭代才可得到合适计划安排。调整信号由ISO确定,应严格确保其独立性以保证其公平地对待各发电厂商。

(2)基于检修报价的调整策略

该类调整策略是指发电厂商通过对其机组在不同时段内进行报价,表达其机组在各时段内检修的意愿程度,并将其提交至ISO;基于该报价费用,ISO采取一定的协调策略确定最终检修计划,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及调整的公平性。

王健等[57,58]以各发电厂商申报的意愿支付费用(WTP-willing to pay)和系统充裕度为基础,通过经济手段协调机组检修计划,并给出了根据检修计划被调整所引起的发电公司收益损失比例来分配其所交纳的意愿支付费用的方法;文献[59]根据意愿支付思想,以检修费用之和确定机组在该窗口检修的满意度,基于此,以各机组的满意度及上缴费用之和为目标调整检修计划,并根据各发电厂商因检修计划调整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及上缴费用比例来分配其上缴的总费用;文献[60]基于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进度探讨了相应的检修审批机制,通过将检修权货币化,以竞价方式确定检修权归属;文献[61]给出了基于市场竞标模式的竞争检修调整机制,以最大化整个规划期内的效益为目标调整各机组检修计划,采用差价结算方式对机组竞标费用和由于竞价检修所产生的收入进行结算;文献[62]中,发电厂商通过对其机组在不同检修窗口内的成本/效益分析确定各机组的检修竞价费用,以表征其运行/检修意愿程度,基于此,ISO确定其在各时段的满意度,考虑系统充裕度后,通过求解包括报价费用、满意度、切负荷水平在内的多目标协调模型,确定最终检修计划,并给出了基于最终满意度的费用分摊模型。

该方法依据系统可靠性和各发电厂商报价进行调整,前者确保了系统可靠运行,后者确保了检修计划的经济性、体现了发电厂商的意志。应说明的是,为防止各发电厂商相互串谋勾结、通过不合理报价获取高额利润,ISO应设置相关报价原则,以确保检修调整的顺利实施[62]。该调整模式下发电厂商通过报价获得检修窗口,类似于日前市场中的机组竞价上网模式,各市场主体可自由表达其计划安排并得到了有效集成和实施,体现了市场竞争、公平的基本原则及市场建设的最终目的[63],相比于迭代调整策略,经过一次求解即可获得最终检修时段,简单、公平、透明,不过要求系统有较高的充裕度、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合理的调整及费用分摊机制。

(3)其他调整策略

除了上述两种调整策略,也有其他一些方法用来协调机组检修计划。文献[64]以系统电量不足期望EENS(Expected energy not served)作为指标调整机组、线路等设备的检修时段,并考虑了负荷波动对最终检修计划的影响;文献[65]引入检修停运所导致的机会成本概念,用其均值和方差分别描述检修调整的经济性和公平性,以两者加权求和最小为目标调整机组检修,确保了调整模型的经济性和公平性,同时在约束条件中考虑各时段备用水平,来保证系统各时段的充裕度。

ISO协调各机组检修时段,主要是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降低其运行成本,因此除了考虑机组检修约束外,也应考虑如下约束条件:

(1)系统供求平衡约束:各时段供求应保持平衡,即发电功率减去切负荷量应等于系统负荷与网损之和,对于发电系统,由于不考虑网损,则只需满足发电功率等于负荷与切负荷水平之和。

(2)系统备用约束:系统各时段备用率((总装机容量-检修容量-负荷)/负荷)应满足最低备用率要求。

(3)系统可靠性约束:各时段系统可靠性水平应满足预先指定要求、不能越限,常用指标包括失负荷概率LOLP(Loss of load probability)或者EENS。

对于包括联络线或线路的发输电系统,还应保证各时段相关线路传送功率不应越限。

5 算法分析

模型求解算法是研究规划问题的重要环节,要求其具有较好鲁棒性、较强适应性,应根据具体模型选取合适算法。上述分析表明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厂商的规划模型或ISO的调整策略,均为考虑不同风险因素和多种约束条件、包括连续变量、0-1变量的组合优化问题,当前主要通过数学优化方法和启发式方法进行求解。

(1)数学优化方法

数学优化方法是从纯数学角度看待机组检修规划问题,首先基于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将待求解的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简化为整数规划问题,然后利用已有整数规划方法进行求解[16]。该类方法从最基础的优化理论出发,利用严格数学推导求解最优解,求解过程严密、可靠,主要包括动态优化法、混合整数规划法、Benders分解法和分支定界法,因此该类方法对于可以得到化简后模型的最优解。不过由于其要求模型线性、连续、可导,需基于某些假定或对模型进行简化后才可应用,往往导致所得解不能反映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给其带来了潜在风险。

(2)启发式方法

启发式方法包括简单启发式方法和现代启发式方法,前者通过分析决策变量和目标函数之间的关系,按照某种原则不断调整决策变量,直到得到最优解,该类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不过不具备理论最优性,只能应用于简单规模问题求解,比如简单枚举法、穷举搜索法等;后者主要是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优化”现象而得出的优化算法,其对所研究问题性质没有限制、适用性强,特别适用于求解非线性、函数分段、不可导的组合优化问题,比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Tabu搜索算法、粒子群算法及它们的改进算法等,与数学优化方法相比,其求解速度慢、耗时长,不能保证所得解为最优解。不过对于一般提前一年或两年进行安排的检修规划问题而言,对计算时间要求并不高,并且由于该类方法适应性强,可保证在满足各种约束的前提下求得可行解,已被广泛应用于求解机组检修问题中。

基于上述分析,表2给出了市场环境下发电厂商的最优检修规划模型和ISO调整模型中所用到的模型求解算法。

应指出的是,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及市场化后所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使得检修规划问题日益复杂,采用单一方法求解往往比较困难,需要吸收各种方法的优点、加以组合来求解检修规划问题,比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Tabu搜索算法之间组合、遗传算法和线性规划方法之间的组合等。

6 结论与展望

市场化改革打破了电力工业发、输、配垄断化管理的体制,产生了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发电厂商和负责系统运行的独立调度机构等不同职责的市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机组检修规划理念,由单独考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转向要在各发电厂商和系统运行之间取得均衡。机组检修规划模式与具体市场体制相关,本文主要基于机制成熟的市场展开讨论,综述了当前的研究成果,并就其中部分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思考,主要包括:

1)成熟市场机制下,机组检修规划分两个步骤完成:首先,由发电厂商以其经济效益最优确定检修计划并提交至ISO;然后由ISO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协调各机组检修时段,确保系统可靠、经济运行。

2)市场环境下的机组检修安排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给发电厂商和系统运行带来相关风险,如何有效地评估其影响、采取合适模型降低风险,应当是以后探讨的重点。

3)机组检修安排对发电厂商和系统运行具有明显影响,应从发电厂商经济效益、系统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调整过程的公平性三个角度加以评判,如何有效地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体现到机组检修计划的具体制定中,应加以着重讨论。

4)发电厂商的检修安排通常以其效益最大或收益损失最小为目标,当前研究较多、模型也比较成熟;而ISO的调整机制探讨较少,在调整过程中如何确保系统可靠性、调整公平性及如何分摊相关调整费用,这是确保检修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同时当前调整模型,特别是基于市场报价的调整策略,未考虑网架结构影响,对于该约束如何处理应值得深入分析。

5)发电厂商的最优检修规划模型和ISO的调整策略均是典型的包括0-1变量、连续变量的组合优化问题,而随着系统规模增大及所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对模型求解带来了新的挑战,开发鲁棒性强、准确度高的求解算法也应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针对市场环境下的机组检修规划问题,综述了当前研究进展、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为以后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摘要:机组停运检修是降低其故障率、确保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产生了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发电厂商和负责系统运行的独立调度机构(ISO)等市场主体,机组检修规划模式应由以系统运行为中心转向在发电厂商的经济效益和系统可靠、经济运行之间取得均衡。围绕机组检修规划问题,从规划模式、应考虑的不确定性因素、检修安排的评判指标、发电厂商的规划模型与ISO的调整策略、模型求解算法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综述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研究应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机组检修规划,发电厂商,独立调度机构,不确定性因素,检修调整策略,优化算法,电力市场

发电厂电力检修管理 篇2

#1水轮发电机组扩大性大修检修过程管理

1总 则

1.1为合理安排、精心组织,全面落实格里桥水电站#1水轮发电机组扩大性大修(以下简称A级检修)各项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严格执行检修工艺规程,确保质量和工期,检修后机组性能指标达到预定目标,根据《发电企业业绩目标和评估准则及相关文件汇编》和《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T838-2003),制订本管理标准。

1.2本标准对桥水电站#1水轮发电机组A级检修检修前准备、检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质量、工期、检查验收、调试运行、费用、物资、总结、评估及奖惩等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2检修过程管理 2.1检修前准备

2.1.1检修工作开始前编写检修文件,检修文件应包括开检修方案、目标要求、“三措”、合理的检修工程进度网络图、检修项目、主要项目的专项措施等。检修方案中,应明确开工日期、工期、投入的人力、消耗的总工日等。

2.1.2建立健全检修工程组织保证体系,负责检修前的准备工作、检修工程的组织指挥协调、安全生产、检修质量、检修工期、检修费用、物资供应、文明生产、后勤保障、宣传报道等,保证检修工作能够“安全、优质、如期、高效、文明、低耗”地进行。2.1.2.1甲方组织机构 项目负责人:郭义新 项目技术监督负责人:王图权 项目安全文明监督负责人:杨再春 职责: 根据检修工作负责主持检修计划和协调会,负责监督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和施工质量,确保检修质量并按期完成。2.1.2.2乙方组织机构

第 1

共7页 项目总指挥:冯文贵 项目副总指挥:周欣宇 项目技术负责人:史钰 项目操作负责人:李贵平项目安全文明负责人:付严杰 职责:(1)制订检修目标和计划,按照检修要求开展工作。(2)组织检修准备、实施、检修指导,每日召开检修总结会。

(3)负责主持整体验收,检查应修项目是否全部按计划执行,验收记录完整,达到质量标准,验收人员签字。(4)负责检修后的评价和总结。

(5)负责掌握检修期间设备运行状况并提出防止事故的对策。(6)负责根据检修计划,协调做好运行系统与检修设备的隔离措施。(7)负责跟踪每日工作进展情况,掌握检修进度,为进度调整提供依据。2.2现场管理

2.2.1检修现场应推行定置管理

2.2.2工器具、检修材料、试验设备等的摆放符合定置图要求,并有必要的防护设施。

2.2.3检修现场与运行现场设置隔离措施。2.2.4现场照明、工作场地满足标准化作业条件。

2.2.5现场检修电源完备,均安装有漏电保护器,照明设备完备,有临时施工电源使用管理办法 2.3安全文明管理

2.3.1检修项目部及外来施工队伍《安规》考试成绩有效,起重、焊工、计量等特殊岗位工作资格证书、证件齐全有效

2.3.2担任工作负责人员的资格审查合格;安全管理措施完备。

2.3.3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着装整齐,佩戴胸卡,特种做业服装、防护器具准备完毕。

2.3.4起重设备和工器具检修和试验合格,证卡齐全,重大设备起吊有专门的起

第 2

共7页 吊方案。

2.3.5梯子和移动平台等已经检修检验完毕。有高空作业的施工用架子杆架子扣应逐一检查合格,备有高空作业防护网具等。

2.3.6缘工器具,电动工具,安全帽、安全带等用具检验合格有效。

2.3.7施工现场用安全防护栏,与运行区间设备隔离设施,警示牌,封条等准备完毕。

2.3.8消防和医疗应急抢救措施到位且可行。

2.3.9检修实行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检修工作进行前,应该对现场的文明生产提出具体要求。

2.3.10安全措施由运行组值长安排实施,安监组会同检修组安全员检查。2.3.11拆开的管道、容器、设备,工作间断后检修工作人员必须执行封、堵、盖措施(如加封条、堵板、盖蓬布)。

2.3.12各主要安全设施如地面孔洞围栏,超过5米的脚手架由安监人员检查认可。2.3.13水轮机、发电机拆下的部件应严格按检修地面布置图要求放置。2.3.14结合大修进度,安监专责及时下发上级通报中质量、人身事故事例、现场不安全现象,验收中存在问题为内容的大修通报,及时提醒检修人员。2.4施工管理

2.4.1在检修过程中,应经常召开现场办公会,了解情况,协调工作。2.4.2检修过程中应积极推广标准化作业和执行检修文件包制度。

2.4.3检修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监督,严肃查处违章作业行为。对照检修前制定的安全措施,到现场检查措施的执行情况。2.5质量管理

2.5.1对照检修前制定的技术措施,相关人员在检修过程中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2.5.2检修过程中严格执行检修文件包,确保检修质量,检修人员随身携带检修相关文件。

2.5.3妥善处理检修过程中文件包未考虑到的意外事项,设备解体后,检查要细,根据职责要求,有关人员应到位,意外事件发生后,要立即通知有关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讨论制定方案。

2.5.4检修技术记录、试验报告、设备及系统变更等技术文件应清晰、准确、完

第 3

共7页 整。

2.5.5按质量控制的要求执行验收制度。标准项目验收一、二、三级标准明确,具备使用检修文件包条件。

2.5.6杜绝检修后的设备在试运行、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以此评价质量管理水平。

2.5.7对照检修文件包,从进入工作的条款开始,逐项实施检修文件包与检修工序条款,重要事项的记录。2.5.8特殊项目有专门作业指导书。

2.5.9调试和试运过的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规程要求,技术人员要进行签字,并承担相应的技术责任

2.5.10质量标准、工艺要求符合有关规定,成立质量验收小组。

2.5.11 反对盲目检修,检修现场备有图纸,检修前应看懂图纸,无图时应制定相应措施。

2.5.12 热工、继电保护人员按计划检查二次线,做到图物相符,认真复核保险容量,保护定值及开关定值。

2.5.13 做好解体前的措施,确保人员、设备安全。

2.5.14 检查和分析设备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做好原始记录,鉴定以往检修与改进项目的系统,结构变化和有关测试数据,试验报告等。2.5.15 绘制损坏部件的加工图,并提出委托加工。2.5.16 校核和绘制备品配件图纸。

2.5.17根据发现的设备缺陷,进一步调整项目和施工进度。

2.5.18做好安全措施,当设备、管道、系统拆开后,下班时必须收管好零部件,加好封条。

2.5.19 对可能影响工期或需要进一步落实技术措施的项目,应提前解体检查,解体时有关专业人员应到现场,以便掌握情况指导施工。2.5.20 认真贯彻检修责任制,做到谁修谁负责。2.5.21 端正工艺作风,要求在检修中做到: a)工完、料尽、场地清。

b)三不乱:不乱打洞、不乱拆、不乱卸。

第 4

共7页

c)三不落地:使用工具量具不落地、拆下的零件不落地、污油脏物不落地(放在专用的工具箱、零件箱或污桶内)。

d)三严:严格执行文件包,严格执行安全规程,严格执行《大修方案》。2.5.22检修中要做好工时、材料消耗纪录,积累检修、耗工、耗料资料以便进行经济核算。

2.5.23随时掌握进度,及时做好劳动力、特殊工种、修配加工、施工机具、材料供应等方面的平衡调度工作项目,以确保施工进度,若由于发现重大缺陷,工作量增加,应及时汇报,以便尽快调配人员支援,提出大小修延期申请。2.5.24检修时应尽量采取先进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在更新设备元件和部件时,对其技术性能要经过认真鉴定和试验。2.6 工期管理

2.6.1严格按照网络计划,抓好开工前期进度,尽早进行设备解体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补充项目,落实检修方案并修改网络图,搞好人员调配,防止窝工,避免解体晚发现重大缺陷来不及处理,延误工期。

2.6..2 影响工期的项目(特别是重要设备),逾期不能完成的,应在工期过半前提出,召集有关人员落实,若影响大修工期时,应在工期过半前提出延期申请 2.6.3每天召开一次协调会,由各有关单位参加。以控制大修进度,协调交叉作业,解决关键问题,确保大小修按计划进行。2.7.检查验收管理

2.7.1组织好各级验收,严格签字手续。

2.7.2 各级验收人员应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严格按质量标准验收,对重要设备工序除加强中间验收外,还应在现场指导,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7.3 重视原始检修记录的验收。2.7.4 各级验收工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汇报:由工作负责人及工作组成员汇报检修情况。

b)检查:验收人员检查原始技术记录(包括十项技术监督资料等)。

c)答辩:检修工作负责人及工作组成员回答验收人员提出的问题。

d)实测:验收人员根据检修情况,工艺等顺序实测有关数据。

第 5

共7页

e)评价:根据检修实际和工艺、标准进行检查。2.8 调试及试运

2.8.1机组启动措施,组织措施和调试方案应在试运行前10天提出并经指挥组审核,经总指挥批准后执行。

2.8.2 试运前检修组按专业向运行人员书面交代设备和系统的变动情况及运行中注意事项。

2.8.3设备前运行人员应重点检查下列项目:

a)设备有无泄漏,活动部分应灵活。

b)标志、信号应准确,自动装置监测和保护装置、表计等应齐全,指示动作正常。

c)核对设备和系统的异动情况。

d)检修设施,电气、热控临时接线已拆除。2.8.4值长、主值应认真记录试运中出现的问题并保存好。

2.8.5点检员对所试验设备启动、试运措施、调试项目提出意见并参与启动和试验,认真评价。

2.8.6主要设备检修后的整体试运行,由检修总指挥主持业主参与,符合启动要求后,由总指挥发布启动和整体试运行命令。2.9 费用管理

2.9.1严格执行检修计划所确定的检修费用,进行综合控制。2.9.2对该检修项目所消耗的物资进行核定。2.9.3对检修所需的物资按项目统计,制定清单。

2.9.4管理人员应在检修中经常到现场检查物资的消耗情况,一要杜绝消耗性材料的浪费,二要对配件、设备的更换进行严格的审核。2.10物资供应管理

2.10.1检修开工前物资应到货,为开工决策提供支持。2.10.2对于检修前没有到货的物资,责成专人督办。

2.10.3对于检修过程中发生新的物资需求,及时提出物资计划,及时转交供应部门采购,并责成专人督办。3检修总结

第 6

共7页 3.1检修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重点说明: 3.1.1开工日期:计划开工日期、实际开工日期,变更情况说明等。3.1.2工期:计划工期、实际工期,变更说明。3.1.3检修项目:检修项目完成情况及变更说明。

3.1.4检修中发现和处理的主要问题、采取的方案主要内容,还有哪些遗留问题,对于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

3.1.5检修工作的检修组织状况、安全状况、工艺水平、检修质量、试验及试运情况等,查找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下次检修提供经验支持。3.1.6检修过程中相关资料及时整理并归档。4检修后评估

4.1机组大修竣工并网发电一个月以后,要对机组状态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是机组安全经济性能指标,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测试等。

4.2根据有关工程后评估的管理规定,大修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对机组检修情况进行后评估。5 监督检查及奖惩

对检修过程管理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将根据项目部《安全生产奖惩规定》有关条款予以奖励;对因工作失误或工作人员失职,检修过程管理不按规定要求的,将按照厂《安全生产奖惩规定》有关条款进行考核。

贵州乌江公司东风检修项目部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五日

第 7

火力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探讨 篇3

【关键词】火力发电;设备检修;定期检修;状态检修

20世纪末期,世界各国发电的主要方式是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能源发电形式,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水潮汐发电等,但其规模都不大。根据各国能源资源的构成比例和储备量不同,上述三种主要发电方式所占的地位也不同,我国目前以火力发电为主,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为辅。据统计,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70%左右。随着我国提出节能降耗及高效发电的号召,火力发电设备能否保持良好的运行显得至关重要,设备检修管理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

1、设备检修方式分析

设备检修管理,是指电厂运行过程中对各类设备的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进行综合管理。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设备检修管理制度不尽相同,主要有英国的设备综合管理制、美国的PM制以及日本的TPM制。为了搞好设备检修,保证发电设备和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我国于2003年发布了《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导则》规定了我国发电设备的检修等级(A~D四级)和检修方式,包括定期检修、状态检修、改进性检修及故障检修。[1]

2、传统设备检修管理的缺点

由于我国大多数发电企业设备检修管理制度较为落后,管理人员意识较为薄弱,许多火电厂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只采取传统的定期检修和故障检修,即在设备出现故障失效时进行故障检修,未出现故障时仅凭《导则》规定的检修周期和检修人员的经验“按时”检修,完全忽略了状态检修和改进性检修。

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设备制造业生产工艺水平的快速提高,单纯的设备定期检修不仅不能满足火电厂正常生产的需要,甚至还会给企业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危害:

2.1淡化了管理人员意识和岗位职责

在有关设备检修管理规程发布之前,大部分火电厂的设备检修工作都是靠检修人员的经验来控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而在《导则》发布之后,虽然对企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由于管理人员意识的薄弱,传统的管理模式一时难以改变过来,检修过程中仍然以定期检修为主。同时,企业自身未按要求制定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未明确岗位职责,导致在电厂运行过程中出现因设备引起的事故时,设备管理人员往往将责任转嫁给设备本身,形成不良的管理风气。

2.2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无突发性故障时,“严格”按照《导则》规定的检修周期且过度程序化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常常会导致检修过剩或者检修不足。检修过剩是指对原本运行良好的设备进行不必要的拆装检修,不仅加速了设备磨损,也使电厂不得不停运造成许多资源的浪费;而检修不足是指因不在检修期内,对应该检修的设备置之不理,使得设备在不良状态下运行直至出现故障,甚至损坏。不管是检修过剩还是检修不足,对设备的使用寿命都有不良的影响。

2.3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电设备能否稳定、良好地持续运行,而传统的定期检修所造成的检修过剩或检修不足,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缩短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甚至导致设备提前报废,极大地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笔者了解到某火电厂和铝厂联合体企业中,由于企业管理人员不重视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造成了大量的不必要重复检修,而火电厂的每次检修使得铝厂停产所带来的损失高达200万。

3、设备检修管理的优化

为了克服传统设备检修管理的缺点,保证发电设备和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在定期检修的基础上加入状态检修,是提高火电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此外,为了适应国际电力行业的要求,还应建立设备检修质量管理体系,做到与国际接轨。

3.1状态检修管理的概念

状态检修是指根据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评估设备的状态,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的方式。[2]

3.2状态检修管理的意义

状态检修管理并不是否定传统的定期检修管理,而是在其基础上加入更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是对传统设备检修管理的优化。状态检修管理利用超前的管理意识和科学的监控手段,能有效地保证设备稳定、良好的持续运行,降低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和设备的磨损,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意识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3.3状态检修管理的措施

在火电厂中实行长期稳定的设备状态检修管理体制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做好几点措施:1、组织措施,主要是指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机构、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等,使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责可追;2、技术措施,状态检修管理的重点在于通过先进的监控设备和监测技术反馈设备的使用状态信息来指导检修工作,因此企业要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和研发,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3、经济措施,企业要将状态检修管理纳入成本管理中,加大并确保专项资金投入,并重视绩效考核管理,对管理人员实行奖惩制度。

3.4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加入WTO,火电企业不仅面临国内市场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而国际电力市场更为看重的是企业的质量体系标准是否通过国际认证,只有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内火电企业才能消除国际贸易壁垒,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火电企业通过ISO9002标准认证后,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转变传统质量管理观念;2、建立组织机构、合理配置人员;3、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4、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3.5加強高科技信息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火电企业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以IT技术为基础的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系统在企业中得到了应用,以达到检修管理的自动化控制的目的。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系统包括设备购置、调试、安装、备件及维修保养,系统的主要项目概括为:设备前期管理、设备资产管理、设备使用管理、设备保养管理、设备润滑管理、设备点检维修管理、设备备件管理、设备更新改造、设备资料管理。通过此系统可以对设备的状况进行了全面管理,有利于用户了解设备的最新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4、结论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国际化,加上国家大力推行电力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打破发电企业传统设备检修管理体制已刻不容缓,只有在以往的管理体制中融入更为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保持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2]DL/T838-2003,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05).

[2]刘开敏.国外电力设备检修管理技术动态[J].中国电力,1997(03).

发电厂电力检修管理 篇4

一、水电厂电力配电系统的检修技术的发展历程

电力配电系统检修技术的概念萌芽于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间, 被称作故障检修, 到了19世纪中期, 通过技术提升和发展, 出现了预防性检修。再往后的一段时间内, 计划检修和可靠性检修占据了统治地位。其中, 基于检修的技术条件、目标的不同, 计划检修通过预先设定检修内容与周期实现;可靠性检测则侧重系统的可靠的检修。美国杜邦公司于1970年提出了一种新的检修方式, 以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为依据, 通过状态监测手段, 诊断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 从而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检修或最佳检修时机, 被称作状态检修[2]。

二、二次系统自动装置的状态检修目标

1确保系统供电可靠性。二次系统自动装置的状态检修的首要目标就是确保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杜绝由设备老化等现象导致的电力系统故障。定期检修, 切实确保继电保护工作和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样做, 不但能够延长继电保护设备的寿命, 而且达到节能降成本的目的。

2提高系统设备利用率。定期对二次系统自动装置定期检修和维护, 有利于工作人员强化对设备的了解程度。同时, 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也能够第一时间处理问题, 降低系统的故障时间, 提高设备利用率。

3检修程序专业化。当前, 高科技手段不断被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 电力系统也不例外, 已经形成了一套专业化的检修流程。现在比较常用技术为数字式的保护技术, 不但提高了设备的检修质量, 而且还进一步简化了检修程序。

4提高操作者技术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被运用到电力系统设备的检修之中。俗话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 这就促使操作者不得不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不断的去学习, 掌握新技术、新方法。

三、二次系统自动装置的状态监测内容与方法

1、二次系统自动装置的状态监测内容。

二次系统自动装置的状态检修的基础工作是做好设备的状态监测。如何实现正确并可靠的监测设备工作的工作状态, 并正确预估设备的更换时间, 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主要状态监测对象有:交流测量系统, 直流操作、信号系统, 逻辑判断系统, 通信系统和屏蔽接地系统等[3]。因此, 要通过各种方法监测各个元件的动态性能, 有时需要通过离线检测方法, 这样才能正确获取有些元件的性能。

2、二次系统自动装置的状态监测方法。

由于二次系统的状态检测主要依靠传感器, 因此, 能够非常方便的对综合自动化变配电系统实现状态监测。另外, 保护装置内各模块具有自诊断功能, 能够对装置内部电源、控制器、存储器、I/O口、A/D转换等插件实现巡查诊断。虽然通过加载诊断程序能够实现自动测试每一台设备, 但由于二次回路继电器和设备多、散、杂的特点, 无法实现对常规保护的状态监测。必须从设备管理环节和引进新技术等多种方法入手, 综合离线资料和在线监测共同诊断, 增加对直流回路的绝缘监测以及二次保险熔断报警等方法, 切实监测好二次系统的状态, 力争把故障降到最低, 把技术做到最好。

3、二次系统自动装置的状态检修新方向。

首先应基于现有系统建立标准的评价体系, 通过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多智能体系统等多种分析和诊断方法, 将智能电网二次系统和二次回路的信息和实际统计信息相结合, 综合分析设备和装置的运行状况;借助于多种预测算法, 对预测智能设备的健康状况进行故障预警和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得到最佳的维护方案[4]。

四、结论

水电厂里的电力配电二次系统自动装置多且设备设计非常繁复, 对配电系统自动装置进行状态检修, 一方面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对策,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及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故障记录等信息, 有效的管理设备, 为后期设备分析和更新换代提供可靠的基础。

摘要:本文根据水电厂电力配电二次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现状出发, 分析了自动装置在二次系统中的重要性, 详细介绍了水电厂电力配电系统的检修技术发展史, 根据二次系统自动装置的状态检修目标, 从监测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 讨论了自动装置检修技术, 并针对未来检修发展新方向, 为电力系统的自动装置检修技术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二次系统,自动装置,检修

参考文献

[1]章品勋主编.水电自动装置检修[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4:194-195.

[2]郭姝丽.浅谈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检修技术与措施[J].民营科技, 2010.1:14.

[3]林立.浅谈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J].中国电子商务, 2012.2:197.

电力检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探析 篇5

关键词:电力检修;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32-01

一、电力检修的概念

电力检修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即大修和小修,一般情况下具有两至三个电力检修人员就可以成为电力检修机构,是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电力检修方案的设计和规划,并且具有相关的分配人员安排进行工作,而且做好相应的布置工作。通过电力检修的指挥机构还要在部署完成后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工作,而且要对电力检修工作人员以及临时工人进行上岗前的工作考察,通过考察才能上岗工作。而且还要对具体的电力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防范措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和普及教育。同时还要对工作现场的机器和起重机进行相应的检查,尤其是特别重要的项目要在得到检修完成后再进行动工。如果在电力检修现场具有违规的现象,要当责令其立即停止作业。

二、电力检修中存在的风险

(一)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在高空作业过程中的电力检修设备、电力检修时间、电力检修环境等情况的不固定现场的出现都会对高空作业带来非常大的风险,通过有些工地还会有之前未解决的潜在问题,这些情况都会对电力检修过程中的高空作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同时,在进行高空作业的过程中作业人员会出现恐高、失误和疲惫等现象的出现,这些情况都会给高空作业人员带来非常大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空作业的工作量大、时间紧迫,这些情况都会让工作人员对工程偷工减料,没有进行完全的相应程序,这些情况都让高空作业的安全性降低了。

(二)工作人员所带来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的电力检修所需要的时间是三个月,这使得检修的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工作量大,让部分的员工容易进行跳槽,这就给一些操作经验不足、安全性弱、身体和精神状态不好的劳务工人课程之机,这些情况都会给电力检修企业和员工的安全性带来非常大的隐患。

(三)交通和灾害所带来的风险

在电力检修过程中出来以上的两点重要风险,还包括电力设备,这些电力设备的体积非常大,对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通常情况下都是有火车或者飞机

电力检修中最常涉及的2大必备要素除了人员就是设备,而体积巨大、技术要求高的设备一般由客车、火车大批量地运送,在运送过程中若遇到多雨或雷雪天气,设备未能及时到达施工现场,就会影响施工速度。另外,天灾也是难以避免的,地震、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对电力检修工作而言也是巨大的威胁。

三、加强电力检修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管理思想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人是可以与环境进交互作用的能动的。企业管理需要创造一种很好的环境以促进企业和人的长远发展,把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的形式,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协调,让员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可以让企业更进一步的通过实现企业目标实现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在电力检修公司开展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员工的全面发展是电力检修公司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在公司内部进行人员梯队建设,为每个员工做好职业规划,提供事业发展的空间,让员工可以在公司安稳的进行工作,产生企业归属感,为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而工作。在电力检修公司经常招聘员工,但是却长期留不住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晋升不顺畅,员工在企业看不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给员工一种没有发展希望的感觉,产生工作的消极心理。同时,电力行业是一个垄断行业,在管理思想和工作方式比较传统,这就使得电力检修员工的竞争意识较弱,管理思想淡薄。因此,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电力检修企业的首要任务。

(二)建立健全的检修和运营体制

我国通过近些年的电力发展实践以及电力生产的特点表明,电力检修时电力生产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力检修企业缺少合理分配机制,不能保证电力的安全生产,电力检修水平也就不能更好地提高。首先明细产权管理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其次,建立科学高效的电力生产协调管理机制。最后建立不断追求超越的发展机制。管理是企业的主旋律,通过管理才能出效益。挖掘员工潜能,强化安全管理。坚持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并按照企业安全文化要求,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和监督管理体制。坚决发挥两个体系作用。把指导和监督。检查和考核坚决落实。充分发挥员工的主管能动性,让员工自己管理自己

(三)加强检修质量

质量是电力检修企业能够长足发展的基石,是公司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前提条件。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观念,建市真正的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全面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把个人质量意识转变为全民质量意识。

(四)加强检修人员的专业培训

在电力检修培训中有系统内在的市场要求。对维修范围内的相关专业,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学习取证,获得救育培训与技能鉴定资格,进行内部培训和鉴定。同样也可以通过聘请专家来进行教学指导,培养出更优秀的员工。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职工技术培训方面的师资的缺乏,又为企业节省培训大量经费。对于普遍存在的培训量不满的状况,可根据培训人员的职业发展阶段制定小同的培训工作任务书,做到有的放矢,确保培训和效果。

四、小结

近些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工厂和企业对于电力设备的需求非常大,而且居民用电的需求也非常大,良好的电力保障了企业的正常办公、工厂的正常运转和居民的正常生活。本文分析了电力检修的概念和电力检修中存在的风险,并且提出了加强电力检修管理的对策,包括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的检修和运营体制、加强检修质量、加强检修人员的专业培训等。保证安全供用电,树立企业和检修人员的电力安全意识,是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春雨,戴晓江.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检修工作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0.

[2]郭刚,李富强.电力检修现场作业风险分析与控制[J].电力安全技术,2011,4:10.

[3]智小兵.电力检修企业存在的安全风险与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10,12:10.

发电厂电力检修管理 篇6

传统检修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检修模式主要包括故障检修和预防检修,这两种检修方式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为变电设备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但它们本身存在的问题也带给电力部门一定的困扰。

故障检修

故障检修,是以电力系统发生功能性故障无法正常运转作为判断依据。这种检修方式在事故发生后才进行检修,处理时间不及时,会延误用电部门的正常运转,对变电设备造成较大损耗,同时还会增加维修费用,检修效果不甚理想,给电力部门带来资金压力以及一系列麻烦。

预防检修

预防检修,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功能性故障无法正常运转的事故前对变电设备进行有效检测及维修,尽量把潜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这种检修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但它只能有效检测一般性的电力系统故障,面对大规模、大问题的电力系统就无法一一顾及,无法确保电力系统的绝对安全,而且大规模的预防检修,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检修成本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容易出现维修资金短缺的现象,而维修频率过多会造成变电设备的损耗,减少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现代检修模式——状态检修的应用

传统检修模式已适应不了当前的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检测人员针对故障检修和预防检修的优缺点,研究出一套新的检修模式——状态检修。状态检修技术主要依靠在线检测,根据先进的状态监测和分析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来判断设备发生的故障以及故障设备之间的关联性,根据具体的故障设备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这样也避免了检修的重复性,有效克服定期检修造成设备过修或失修的问题。该检修模式合理科学,在降低检修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检修效率,可以减少突发性事故的发生,在更大范围内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

状态检修的主要技术

状态检修的主要技术支持包括可靠性评估、传感技术、抗干扰技术以及寿命估计。可靠性评估是状态检修的基础技术手段,它依据变电设备的可靠性结构,观察变电设备的寿命模型,研究变电设备的试验信息,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变电设备可靠性的评估结果,在可靠性评估过程中常使用贝叶斯方法进行数学分析。传感技术可以为状态检修获取大量的有用数据,为后面的数据处理提供原始信息,为诊断决策提供有效依据,是实现预测性维修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抗干扰技术多用来过滤无效的噪声信号,从而提取有效信号,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无误。在使用抗干扰技术时多采取小波变换技术、数学形态学滤波技术、分形学等手段,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利用概率的方法来对变电设备进行寿命估计,以此作为变电设备的更新依据。

状态检修的广泛应用

目前,在电力行业各电网运行工作中已广泛应用状态检修技术。例如,变压器状态检修项目主要包括油中气体测量、局部放电的测量与分析、开关触头的磨损程度以及电气回路与机械的完整度检测等内容,常用的监测办法主要有:一是气体分析法,主要用于设备绝缘诊断,通过分析油中气体的成分,对比气体含量和百分比来完成;二是局部放电法,包含声学、化学、光学以及电气测量等几种,主要用于设备绝缘系统老化诊断;三是效率响应法,主要用于变压器绕组形变诊断。断路器主要出现断路器拒动、过热、灭弧、绝缘以及爆炸等故障,其中断路器拒动故障是最常见的一种故障,其他故障发生几率很小。造成断路器拒动的原因很多,比如直流电压过低或过高,合闸保险及合闸回路元件接触不良或断线等等。隔离开关主要有隔离开关的载流接触面过热和接触不良这两种故障,这些都需要变电检修人员对其进行状态监测,而GIS主要集中在气体、SF6断路器电寿命、断路器机械特性以及局部放电等方面进行监测。

状态检修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要明确检修目的,让变电检修人员能够按照详细的检修任务布置进行检修操作,进而保证变电设备能够得到及时的检修。二是要求变电检修人员要选择适合的绝缘工具,他们在工作中所使用的绝缘材料,一定要性能优质,规格稳定,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要按规定在使用前进行绝缘测试。三是要求担任变电检修的人员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带电作业时要有专人监护,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就要立即阻止其施工作业。四是要求变电检修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按照工作程序进行正确操作,比如安全帽要戴好,安全距离也要保证,除以上提及的之外,还要准确判断天气情况,不能带电工作的天气坚决不可以带电工作,以确保变电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五是变电检修人员要注意对相关检修结果的全面、详细记录,保证每次的记录结果都是真实有效的,这样的记录才可以为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运行安排提供有效数据信息。六是要做好变电设备故障分析,尤其是要分析是否是因为操作不当还是现场管理失误造成的,由此总结经验,以此为鉴,尽量杜绝由操作不当或现场管理失误造成的变电设备故障,减少由变电设备本身原因造成的故障频率。

电力系统变电检修的管理措施

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变电检修的形式和方法

要求变电检修人员在工作中不要拘束于原有的检修技术,从多角度尝试拓展思路,转变观念,对变电检修的形式和方法进行整合、创新。比如可对状态检修进行技术探索,结合操作实际修正其不足之处,以求状态检修技术更适合于变电检修工作;还可根据故障检修和预防检修两大技术的特点,尝试将它们与状态检修相结合,扬“三大技术”之长,避“三大技术”之短,形成一种新的混合式检修手段。

明确职责,构建科学有效的变电检修管理机制

科学有效的变电检修管理机制,首先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要有专人领导、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分清,人员落实。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对变电检修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有科学的操作流程,让变电检修人员可以按章办事。要对电力系统检修范围进行合理划分和科学调整,明确每个检修团队的检修范围、检修主题,避免出现重复调动人员、浪费人力资源的现象。要对检修结果进行检查、考核,可采取平时考核、随机考核、年中考核和年末考核等方式,也可将这几种考核方式结合起来应用。只有对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工作内容、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才有可能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变电检修管理机制,才能够有效提高变电检修的管理水平和检修效率。

加强培训,实现变电检修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

首先,要提高变电检修人员的思想意识,加强其职业意识和工作责任感,确保变电检修人员能够高度重视变电检修工作,全心全意为电力事业服务。其次,要加强对变电检修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更新专业技术结构,总结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到经验广泛传授不藏私,问题限时整改要及时。最后,要加强对变电检修人员的关心爱护,增加变电检修人员的集体凝聚力,促进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是提高他们自身技术水平的巨大动力。

有的放矢,抓好变电检修的每一环节

变电检修的每一环节都很重要,稍有忽略就会留下安全隐患,所以变电检修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小环节,在集中力量对关键性位置进行检修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微小位置的检修维护,做到有的放矢,抓大也不放小,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变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出故障。

上一篇:动画专业影视广告下一篇:第一次洗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