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心理

2024-12-31

人群心理(精选10篇)

人群心理 篇1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 电视娱乐节目正以其超高的收视率影响着对人们越来越重要的文化生活。要真正的了解电视娱乐节目, 必须从节目收视人群方面入手, 着重分析其心理特征, 明确影响电视娱乐节目的心理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 做好对电视娱乐节目转型升级的积极建议。

关键词:电视娱乐,收视人群,心理

电视娱乐节目, 是一类具有特殊目的的通过电视媒介来传播的节目, 能够吸收最广大的群众参与, 充分表现生活中的审美、娱乐、观赏以及必要的趣味性, 是当今电视媒体节目中的三大主流之一[1]。而娱乐作为人们生活、交际的必要情感流露与感情需要, 在社会发展历史中起到的作用十分远大, 自古就有劳动与休闲的对立统一, 旨在表明娱乐对于工作的重要性。因此, 对影响巨大的电视娱乐节目进行研究, 充分了解该类节目收视人群的具体情况, 明白其真正的心理行为, 不仅对于电视娱乐业, 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都会起到很好的帮助。

一、电视娱乐节目发展阶段及收视人群构成

电视娱乐档节目真正呈现在荧屏之上, 要追溯到改革开放后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开放观念的注入, 人们对于娱乐等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时至今日, 电视娱乐节目经过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首先是八九十年代盛行的表演类综艺节目, 如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的集相声、小品、歌舞、杂技于一体的“综艺大观”[2];其次是益智游戏娱乐节目, 该节目的最大创新就是将现场与群众的互动充分利用起来, 通过一些现场游戏节目加强互动, 如中央电视台生活服务频道推出的“幸运52”节目, 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节目;最后是群众参与类娱乐节目, 该节目打破了传统电视制作与播放的界限, 通过真实群众参与其中来达到娱乐的目的, 如近些年十分火爆的真人秀节目。

不管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阶段怎么变化, 其最终的收视人群是保持相对稳定的, 而且分类较为明确。从我国电视的收视人群状况来看, 对于传统的娱乐节目关注较多的还是中老年人, 但这一人群在整个电视娱乐节目人群中的比重已经很小, 从现实来看, 该档节目的收视人群还主要集中在年轻人之中, 年龄区间位于16-29岁。

二、电视娱乐节目收视人群的心理特征分析

在把握电视娱乐节目收视人群的心理特征之前, 必须能够明确该群体的总体行为特征, 因为心理学表现行为的载体对行为的产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年轻人, 朝气蓬勃, 活泼好动, 喜爱潮流, 追逐时尚, 恰恰潮流、时尚又是当今电视娱乐节目的主要元素, 而且娱乐节目的主要承载对象年轻化、网络化、时代化特征也与年轻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和节奏无比相似, 诸多的原因集结在一起, 产生了年轻群体对于娱乐节目的喜好及热爱。因此, 只有通过分析年轻群体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心理喜好原因, 才能深入了解电视娱乐节目未来发展的前景及走向。

1. 大千世界, 无奇不有

心理学对于人类好奇心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 形成了较为普及的理论依据和支撑。确实, 年轻一代, 本来就是经历社会生活阅历较少的一类人群, 他们还处于求知若渴的成长期, 总是希望对于未来的好奇的事情能够明白的更多了解的更透, 总是迫不及待的付出实践去开拓或尝试新的未知的事物。其实, 电视娱乐节目最初也是最能吸引年轻人关注的也就在于这一点, 新鲜的娱乐新闻, 往往能挑起他们好奇的求知欲。并且电视娱乐节目的特殊性, 也会使得节目内容、排版、形式、立意的别具一格,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3]。

2.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古往今来的心理学家都已证明, 人类具有追逐美好事物的天生倾向和自动本能。电视娱乐节目, 尤其关注对节目制作追求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流露上, 这使得国内电视娱乐节目都带有某种程度的美的表现力, 而人们尤其是年轻人, 对美的追求又是一生中最认真的阶段, 这使得为展现各式各样美而存在的电视娱乐节目, 从根本上迎合了年轻受众群体的本能反应。年轻人, 处于生命过程中最具有青春年华的阶段, 对于美的表面性追求更为直接, 对于电视娱乐节目美的表现更为敏感。一档自然渲染美的节目, 可以是风景美、人美、物美, 会很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3. 情感共鸣, 适时得当

任何一档电视节目, 都不是机动无意的, 都带有具体的指向性和趋向性。作为三大主流之一的娱乐节目, 更是因其涉及生活范围广、频率高, 与生活密切相关。而生活的主题永远离不开感情的流露, 年轻人对于情感的追求,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经济时代表现更为突出, 当身边的家人、朋友不方便进行感情宣泄时, 娱乐节目所表现出的娱乐精神、真情实感都适时得当的出现[4]。年轻人, 往往处于社会角色的转换期, 对于情感的追求和宣泄, 需要有一种途径, 当在娱乐节目中接触到这种自身经历的情感, 便会很快产生共鸣, 适时的缓解自己的情感压力。

三、如何把握收视人群的心理推动娱乐节目转型

其实, 影响收视人群心理的因素有很多, 以上三个只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只要能够在这些心理特征基础上, 正确把握充分利用, 依旧可以推动电视娱乐节目进行转型升级。

具体来说, 必须增加娱乐节目的个性化特征, 个性化是节目组的核心, 是竞争之本, 每一档娱乐节目在遵循时代潮流影响和传统限制因素之下, 不妨从地域和节目属性角度进行大胆的创新[5]。此外, 娱乐节目还必须从明星自主模式开始转向明星群众互动模式, 娱乐节目最大的目的在于欢乐观众, 但只有明星或只有群众互动的模式不能很好的达到效果, 两者共同执行节目会增加娱乐节目的可观赏和可参与性。从受众群体心理特征的总体表现来看, 娱乐节目媒体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住受众群体千变万化的好奇心, 向观众展现更彻底的美, 并积极汇聚到他们的情感之中, 实现节目与观众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礼冰.娱乐手段与收视心理浅析[J].现代电视.2010:74.

[3]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研究小组.流行娱乐节目收视心理研究—以超级女声的实证分析为证[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 (2) :63-64.

[4]康力舞.谈电视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J].编辑之友.2004.

[5]夏晓岚.从心理学角度看偶像融的流行[J].社会.2002, (10) :34-35.

人群心理 篇2

特别呼吁“该改改我们的育人方式了”

今天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是“高智商低情商的心理残废人群”

“建好一个德育基地,就会少建一座监狱,思想道德建设是基地工作的重中之重。”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新时期广东精神

“建好一个德育基地,就会少建一座监狱” ——记电白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校长刘海 “我要走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不仅要创办一所特殊学校,还要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导读] 中小学品德教育只是整个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的一个方面,从来不可能孤立地只存在于学校课堂教学之中。吴文强 湖北省郧县叶大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442500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评价机制不健全、教育观念转变难、教育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体验不充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脱轨、德育资源缺乏必要整合等诸多问题,因此,中小学校必须有效实施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方法和途径,提高中小学思想品德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评价机制不健全,教育观念转变难。

(1)学校教育唯分数论,育人观念淡漠。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一切教育评价的着眼点都聚焦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上,所以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学生只要学习好就“一俊遮百丑”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教师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淡化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2)德育机构健全,但具体工作落实不力。虽然当前中小学都设置和配备了专门的德育机构及工作人员,但是在唯分数论的教育教学的指挥棒下,这些机构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尽

量减少了德育活动时间,充当起了可有可无的配角,生怕他们过多的德育活动挤占了应试教育的主阵地。

(3)德育内容滞后,重大教育而轻小教育。在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内容中,大多内容只注重政治立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等大的思想理念的培养,而较少重视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理解尊重、交流合作等细节品行的养成。

2.教学与实践脱轨,学生参与体验不足。

虽然新一轮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也提倡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有效地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但是,受教育体制的制约,德育实践探究活动是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的。

3.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脱节,德育资源缺乏必要的整合。

中小学品德教育只是整个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的一个方面,从来不可能孤立地只存在于学校课堂教学之中。而目前的中小学品德教育却存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没有建立一定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沟通交流的长效机制,影响了德育资源合力的形成和发挥。

二、有效实施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1.改革教育评价机制,促进德育观念的转变。

(1)要真正使中小学德育取得实效,还是得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唯分数论的观念,切切实实落实素质教育。当然,素质教育并不是反对考试,而是要求教师转变德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从学科或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历经探索过程,获得理智的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学习方法。

(2)发挥少先队、共青团、政教处等德育专门机构的职能,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比如:少先队可以组织“讲卫生”、“爱环保”、“文明礼貌从我做起”等主题日活动;共青团充分利用共青团员入团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政教处利用晨夕会、各种比赛、一日常规评定等机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只有这些中小学德育机构真正运转起来,通过日常工作和各种活动的点滴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由量变到质变,实现跨越性发展。

(3)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由于中小学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成熟,加上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都影响着我们的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对于一些用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德育问题,采用心理教育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离异及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正显得尤为重要。

2.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德育实践。

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找到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引导学生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德育教学。教师要跳出教学方式单一,知识传授基本靠“机械灌输”、“死记硬背”的层面,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争论中学习德育知识,培养品德情操。

“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被点燃的火种。”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中积极参与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德育生成能力。例如在学习中质疑探究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在生活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操守,在交往中“与人为善,与人为伴”的意识、明辨是非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和公益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培养“欲扫天下先扫一室”的个性品质。

3.整合各种资源,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培训班、聘请法制副校长、德育辅导员定期到校上课等方式,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丰富性和感染力。可通过参观访问,充分挖掘当地红色纪念场馆、养老院、监狱等潜藏的德育教育资源,“使教学跨越课堂,跨越校门,帮助学生实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的结合”,掌握比较完全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主导观念。

刘淑红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一中 255000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针对不同年级,确定主题内容,根据教育特点,选择有效模式,确立实施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创设

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确保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健康。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内容 教育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主导观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结合学校如何构建符合学生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情况,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以期找到适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常受到一些问题的困扰:一是学业问题,如升学受挫、考试焦虑、成绩不理想、需要休学等;二是人际关系问题,如交际恐惧、与教师同学关系不好等;三是青春期性问题,由青春期的性成熟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如性幻想、自慰、对性成熟的焦虑等;四是家庭问题,如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离异等;五是由个人身体缺陷而引起的心理问题。因此,要针对这些问题,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如,对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入学心理适应教育、学习动机教育、学习兴趣激发、人际交往心理教育等;初二进行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挫折心理教育、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等;初三进行心理疾病防治、心理挫折承受、自我心理调节等教育。除确定内容外,还要选择有效的教育模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重在教育。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成一种“教育模式”,首先在于它发挥了学校教育的特点:一是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严密的组织系统、专门训练过的教师以及学生群体。二是指它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成其心理健康发展,其目标不仅仅在于治疗,还重在预防与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区别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

其次,这种教育模式是立体式、全方位的。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从初一至高三的每一个心理发展阶段,心理特征和出现的心理问题都不尽相同。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根据每一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除了解决个别学生已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学生群体普遍出现的典型心理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制定计划,做出周密安排,使学生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受到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第一,预防性。在学生未出现心理问题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能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或避免心理疾患的产生。第二,治疗性。要及时矫治学生的心理疾患,排除其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心理的康复。第三,发展性。要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使其具有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第一,开设心理卫生课,或在生理卫生课中增加心理卫生的内容,称生理心理卫生。从初一年级开始就要通过心理卫生课,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常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并把这种课贯穿整个中学阶段。第二,编写心理健康指导读物。要有计划地编写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识性书籍,供中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自主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疏导方法。第三,要开展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解决心理困惑,治疗心理疾患。第四,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这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尤其是学习心理方面的常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心理规律,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第五,利用网络信息传媒进行教育。网络信息可以传输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利用它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者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在互联网上找自己最喜欢的教师进行心理咨询,重症、难症还可在网上找到各专家诊治。第六,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整体教育网络。学生二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校外度过的,很多心理障碍源于家庭和社会,单靠学校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应该与家庭、社会联手,营造一种以学校为中心、以家庭和社会为辅助的氛围,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构建有效模式,发挥环境功能,选择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申继亮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2.李玉山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初探.《教育探索》2002.2。

3.刘祥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革新, 2009(1)。

人群心理 篇3

1心理反应分析

与“H1N1”相关的精神障碍应包括“H1N1”恐怖症、相关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及适应性障碍等。从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后,灾难精神卫生救援工作经验表明,对参与救灾人员、患者及一般人群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势在必行。

1.1医护人员的心理反应:面对“H1N1”时期,有的医护人员表现失眠、愤怒、浑身发抖、脑子控制不住,总担心自己被感染上此病。有的表现焦虑、紧张、害怕死、心烦意乱、脾气大、抑郁、内疚、无力、出冷汗、食欲不振、心跳加快、头晕、头痛、恶心、胃部不适、噩梦、幻觉等,生活工作受到影响。

1.2“H1N1”隔离留观者的心理反应:此类人员因怀疑而被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在我县留观站的大部分是初中学生。这类人员更易出现恐惧感和焦虑、自卑、情绪不稳,一是怕影响学习;二是怕染上此病,故常感到心理压抑、悲观、委屈,有时哭泣、拒绝进食、烦躁等,从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使自己陷入无形的害怕和恐惧的压力中。

1.3“H1N1”患者的心理反应:此类患者更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很倒霉,表现焦虑,抑郁情绪及无助和无望感。有的患者因为得知自己感染此病,认为这病是从国外带回来的,很可怕,又怕自己传染给其他人,而出现内疚和负罪感,有部分患者怕出院后不被社会接纳,而表现烦躁和坐立不安、失眠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2心理护理措施

2.1疏导不良心理情绪: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应告诉患者及来访人员:面对突发事件,首先要接纳和理解自己所出现的恐惧和紧张情绪,不要去排斥这种情绪。正确的做法是当出现恐惧、焦虑、紧张情绪时,就大胆说出来,让情绪得到合理的发泄,而不是排斥它,这些情绪就会减轻。教会他们明白,有些情绪反应不是自己能控制的,这时最好选择寻求家人、朋友、同事等给予的情感支持,通过交流来减轻内心的不安,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在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产生的影响、担忧、惊慌和无助等体验,尽量保持平和心态,切不可以烟酒来排遣压力,更不可发怒冲动,同时,启动科学的心理调节措施,进行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小说、写日记、复习功课,使情绪转移,冷静面对疫情,面对大自然变化,增长知识,舒缓压力,创造欢乐。

2.2战胜心理障碍:从心理学护理角度分析,“盲目从众”者对心理刺激反应比较敏感,对不良环境反应较一般人强烈,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特别是在恐慌中,更显得急躁,从而产生被动接受和模仿动作,再加上社会因素,舆论影响,心理暗示,生活中不愉快的体验,都是成为“盲目从众”的诱因。无知是轻信的基础,科学才是战胜疾病的有力武器。当然,在面对传染性疾病的时候,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慌感是正常而自然的心理反应,所以不要过度恐慌,在心理上不要过度夸大“H1N1”的实际危险性,用科学行为指导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去解脱还存在的那些担心受怕坐立不安的精神枷锁。

大学生网购人群心理探究 篇4

大学生网络消费受到经济条件的约束, 由于在校期间他们没有工资收入, 所以不能投入太多的现金在网络购物上, 但是其毕业参加工作之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中的高工资群体。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他们将成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体, 他们往往扮演着引领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 在促进网络消费的发展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 对大学生网购人群价值的衡量, 也绝不仅仅局限于他们目前的实际购买量, 而在于其潜在价值。一旦他们有了固定的收入, 他们参与网络购物的潜力是巨大的。

因此网络销售者能否准确把握大学生消费人群的心理倾向, 决定着他们在未来网络销售战中的成败。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形成受到他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制约, 形成了其独特的消费心理。

一、大学生网购人群消费心理特征分析

(一) 个性化心理

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 正处于个性发展, 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年龄成长阶段, 在心理意识上逐渐走向独立, 而恰恰是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 更易于接受新鲜的事物。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 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 会选购一些具有鲜明奇特特点的商品。从当前大学生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选购倾向来看, 他们大多会选择一些设计新奇、时尚的商品, 这与他们追求个性化消费的心理是密不可分的。

(二) 求廉心理

由于大学生的生活费基本都是由父母提供的, 所以他们可以支配的消费资金是极为有限的。可支配消费资金的的有限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消费行为, 这就使得他们在选购商品时, 对商品的价格极为敏感。一方面既倾向于选择价格比较低的的商品, 但另一方面对于价格过低的商品却又极其担心商品的质量问题。这种复杂的消费心理直接导致物美价廉的商品深受其青睐。

(三) 求便心理

由于现在的学习生活节奏加快, 时间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宝贵至极。传统的购物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已经远远跟不上现在的生活学习节奏;而网上购物简化了繁琐的交易程序, 操作简单快捷, 并且选购商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网络购物简单快捷的特点满足了大学生的求便心理, 给那些不喜欢逛街购物的学生带来了便利。

(四) 从众心理

消费者的从众行为在现实生活消费的过程中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 而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从众心理因素。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很难摆脱从众心理因素的影响, 他们经常会受到同学朋友介绍、网站广告、网上搜索等传播的信息的影响而做出从众的网上购物行为。此外, 大学人口比较密集, 受消费的趋同心理的影响, 使得大学生容易受到身边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影响。

二、针对大学生网购心理的营销策略

(一) 网络销售者必须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和欲望

网络具有很好的引导性和互动性, 消费者便可以通过互联网络, 对自己所需的商品提出具体要求;网络销售者则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选择或对产品的具体要求, 及时地满足大学生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和欲望。

(二) 网络销售者必须提供便利的购买渠道

网络销售者必须本着方便购买的原则进行渠道规划, 即从消费者的角度设计渠道, 首先考虑顾客购物等交易过程如何给顾客方便, 而不是先考虑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策略, 目的是为了缩短销售的过程。同时应该选择效率的快递方式, 以最快的速度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三) 网络销售者必须严格保证商品的质量

销售者进货检查验收既是一项应当严格执行的制度, 同时也是销售者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严格执行这项制度可以保证销售产品的质量, 防止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也便于在发生纠纷时分清责任。同时产品的销售者应当根据产品自身的特点, 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保证产品自验收入货起至售出止, 其品质不发生根本的变化。

(四) 网络销售者必须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 就是在商品出售以后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从推销工作来看, 售后服务本身同时也是一种促销手段。在追踪跟进阶段, 推销人员要采取各种形式的配合步骤, 通过售后服务来提高商品的品牌信誉, 扩大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提高推销工作的效率及效益。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是对商品的最佳宣传方式, 在无声无形之中创造出品牌形象和经济收益。

在未来的市场销售中, 只有充分满足大学生的消费心理需求, 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 才能在市场营销中占据主动地位, 这对销售市场的延伸和拓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生网购人群现状、消费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从网络营销的角度为网络营销者如何适应大学生网购人群心理特征提出了具有参考性的对策措施, 这对于网络营销者抓住大学生消费人群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人群,消费现状,消费心理,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徐萍.消费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刘军, 王砥.消费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12) .

[3]杨扬.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分析[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

[4]易婷婷.大学生对网上购物的态度及其行为特征[J].消费导刊, 2008 (1) :194.

人群心理 篇5

长征街办事处把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

长征街办事处以公园东街社区为依托,建立服务室,组建服务队伍,落实工作,开展服务。

加强领导,组织落实。将社会心态稳定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内容,多途径建立社会心态预测预警平台。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建立健全心理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有效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把重点人群筛查、疏导、干预列入工作核心,坚持创新引领,多措并举,源头治理,初步实现了重点人群“发现得早、干预得快、控制得牢,不发生极端事件”的基本目标。

高度重视,建立机构。成立了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重点人群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针对邪教及特殊利益群体、刑满释放和社区矫正群体、社区戒毒康复群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和涉艾群体、流浪乞讨群体、非正常上访群体六个群体,成立专项社会心理服务领导小组,紧锣密鼓行动,形成体系完整,组织健全,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建立队伍,构筑平台。以综治中心为依托,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心理服务规范化建设工作平台。下一步,我们计划将在村(社区)、单位、中小学、企业设立服务工作室,在乡村基础网格配备心理志愿者,依托网格工作室开展工作,对重点人员排查摸底,心理疏导,化解心理症结。

亚健康人群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篇6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2月对55例亚健康人群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2 亚健康形成原因

亚健康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它所包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相辅相成, 每一方面都可以导致个体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心理不平衡, 最终导致精神障碍或身体不适, 其中, 社会因素及人际关系是主要原因。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集体中, 为了生存、生活, 常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 久之会出现生理上的变化。这些成因可以归纳为生活工作节奏加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社会压力不断加重、生活起居及饮食不规律、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人体自然衰老等。具体来说:①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求人们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信息, 这就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压力, 迫使人们不断竞争, 久之产生恐惧、神经质和疲劳等不适反应;②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样化, 种种的利益冲突, 使人际关系变得紧张而复杂, 无形中导致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不良情绪;③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无形给人们增加心理压力, 工业的迅速发展所造成的生存环境的破坏,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均导致人们进入亚健康状态, 或导致亚健康的逐渐加重, 最后导致疾病发生。

3 心理护理

针对亚健康形成的原因及其个体差异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使其向健康人群转化。人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 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特别是亚健康人群, 情绪过激若不及时自我调节则易向病人方向转化。中医认为, 病人的心理变化就是情绪发生变化, 由于情绪和心理的变化易导致病人的器官功能发生变化, 即易伤五脏。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医学正传》指出:“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 说明七情太过则造成五脏内伤, 致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及脏腑功能紊乱, 所以良好的情绪能使人身心健康, 故应了解亚健康人群的心理变化, 用恰当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等来改善其情绪, 使其心态平和, 精神状态良好。告诉病人当情绪激动及心情不佳时应及时进行情绪调节, 及时找知心朋友沟通, 及时将不良情绪加以转移及宣泄。

中医中“气血冲和”“百病不生”说明人在良好的心态下其自身的免疫力就会增加, 防病抗病能力就会增强, 疾病不易发生。人的心理活动在中医上统称为情志变化, 若外在各种刺激强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 造成情志过度兴奋或抑制, 则可以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 从而向疾病方向转化。通过心理护理使病人气血调和, 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怡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的精气为基础的, 也是其脏腑机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之一。

情志及心理疗法是根据身心合一和五脏配五行和五志的观点, 和利用其生克制约关系, 临证审时度势, 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 并提出“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主张身心同治”。在现代护理中, 将中医的整体观实施于亚健康人群及病人身上有很好的效果。

4 健康指导

4.1 合理饮食

人体营养摄入是否均衡在于饮食是否规律及配备、加工、保存是否科学合理。根据身体的需要保证每天食用的蛋白质、维生素、糖、矿物质、脂肪足够的情况下, 可以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进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以防脂肪堆积而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如高血压、冠心病都是长期食入高脂饮食所致。

4.2 适量运动

经常运动可以使体内的代谢产物及时排除, 运动还可以调整心情, 使气血通畅。

4.3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 保护环境, 保持生态平衡, 远离有毒气体及有害物质。

4.4 保持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是健康的保证。对工作生活中的压力要适当加以应对, 要保持平常的心态, 避免期望值过高;维持心理平衡、保持身心健康、消除心理障碍, 对亚健康人群非常重要。

4.5 善于心理调节

人际沟通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沟通是人最基本的社会需要之一。通过有效的沟通, 人们可以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增加安全感, 消除孤独感, 缓解忧虑及悲伤, 从而使人精神振奋, 维持正常的精神心理健康。及时消除对健康状况有影响的各种因素: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把目标和要求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以避免挫折感;对他人期望不可过高, 以避免产生失落感;排出不满情绪以免失态和后悔;避免不利的人际关系, 及时离开刺激源, 及时消除刺激源对身心造成的伤害;承受必要的妥协和屈服, 以免小题大做;经常找知心朋友倾诉烦恼;扩大有利的人际关系, 多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事;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不要与他人争高低, 避免情绪激动;及时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减轻心理负担,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 小结

健康不仅是人体的生理健康, 而且必须包含其当时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都处在一个较完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 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生活上、精神上完全保持良好的状态。亚健康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 亚健康虽不是疾病, 但可以在疾病和健康之间转化。只要思想上重视、自我调节得当, 亚健康人群完全可以向健康人群转化。

参考文献

[1]赵瑞芹, 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2, 9 (1) :10-13.

人群心理 篇7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经生化检查确诊的HIV感染患者200例。 HIV感染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确诊,首先对患者血液进行HIV抗体初查确认,对阳性患者抽取血样后送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蛋白印记法确诊;排除合并有其他重大疾病及原有精神类疾病患者。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可能的感染途径,将排除其他感染可能,只可能通过性接触感染患者100例设为性途径组,排除性接触感染而经其他途径感染患者100例设为其他途径组,并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对照组。

1.2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 评定精神状况,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 它的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具体说明如下: “没有”为自觉并无该项问题(症状);“很轻 ”为自觉有该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严重;“中等”为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偏重”为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严重”为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定抑郁情况,总共20个项目 ,总分为100分 , 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评定焦虑情况,总共2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其中, 50~59分为轻度焦虑 ,60~69分为中度焦虑 ,≥70分为重度焦虑。

采用世界 卫生组织 生活质量 评估量表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 评价生活质量,WHOQOL-BREF量表由WHOQOL-100量表简化而来,涉及生存质量的26个核心问题,分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四个维度,每个问题分值为1~5分,分别表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和“很满意”,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调查以当场个人完成的方式进行, 要求调查填表是最近2周的情况, 对于题目不理解的问题或条目, 由调查者以无偏向和暗示的方式对问题本身含义进行解释,让被调查者理解后自行填写 ,答卷当场回收。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50份,填写完整答案227份 ,有效回收率为90.8% 。 其中 , 性途径组回收88份 ,有效回收率为88.0%;男59例 ,女29例 ;年龄18~66岁,平均(33.7±16.2)岁;文化程度:小学19例, 初中34例,高中和中专21例,大专及以上14例。 其他途径组回收89份,有效回收率为89.0%;其中,男51例,女38例;年龄18~45岁,平均(31.0±13.2)岁;文化程度:小学18例,初中43例,高中和中专12例,大专及以上16例。健康对照组回收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男28例,女22例;年龄17~60岁,平均(34.0± 18.2)岁 ;文化程度 :小学8例 ,初中29例 ,高中和中专8例,大专及以上5例。

2.2三组心理特征分析

HIV感染患者的SCL-90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项目得分和SDS、SAS得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 而在HIV感染人群的组间比较中性途径组患者焦虑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得分以及SAS量表评分高于其他感染途径组(P < 0.01),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因子得分以及SD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其他感染途径组(P < 0.05或P < 0.01)。 见表1。

2.3三组生活质量比较

HIV感染患者生活质量总分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5或P < 0.01);性途径感染组生活质量总分和生理领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感染途径组(P < 0.01)。 见表2。

3讨论

艾滋病即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HIV感染所引起的以获得性免疫缺陷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疾病。2011年底,全球HIV感染人数已经超过3400万人,我国也同样面临着HIV感染流行的挑战。 艾滋病患者的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途径和血液传播途径,其中,性传播途径中以男男同性恋为主要人群,血液传播途径中以毒品吸食人员为主要人群[6,7]。 在过去的HI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中,往往仅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和统计,却忽略了患者的心理指标变化。 但已有研究发现,具有不同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的艾滋病患者其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也存在有较大差异[8,9]。 因此 ,有专家呼吁 ,将HIV感染患者的精神和心理反应也作为流行病学指标之一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本研究证实,在HIV感染患者中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项目得分和SDS、SAS得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HIV感染患者的心理健康存在多种障碍。 而进一步比较性感染途径的HIV患者与其他途径感染患者的各项指标发现,性途径组患者焦虑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得分以及SAS量表评分高于其他途径组,躯体化和抑郁因子显著低于其他途径组。 性途径组患者存在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的原因主要是担忧其特殊的感染途径会受到歧视,尤其是担心其滥交、卖淫或者同性恋行为会给家人带来伤害,或传染给家人,使得家庭关系紧张[10,11]。 而其他途径组患者主要是由于吸毒感染HIV, 由于吸毒患者机体受到毒品的破坏因此其躯体化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和性途径组。

注:t1、P1为性途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P2为其他途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3、P3为性途径组与其他途径组比较;SDS: 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

注:t1、P1为性途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P2为其他途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3、P3为性途径组与其他途径组比较

艾滋病患者属于一类特殊群体,在接受了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的生理功能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状态, 生存时间可以长达十余年甚至数十年,从而激发了患者的求生本能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12,13]。 生活质量是一个多因素复合概念,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等多项指标,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定义如下: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个体对于其目标、期望、标准和所关心食物有关的生活状况体验,并推荐使用WHOQOL-100或WHOQOL-BREF进行调查。 本研究中使用的是WHOQOL-BREF量表 , 该量表的信度和Cronbach'α 系数均较高在不同的情况下均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区分效度。Farnham等[14]调查显示,美国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健康对照组,且越早接受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Gonzalez-Garcia等[15]证实,正念认知疗法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心理水平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Bekele等[16]证实,通过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HIV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明显提高。 本研究证实,HIV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与已有研究结果相符[9,10,11]。 提示我国的HIV感染患者生活质量与国外患者相似均低于健康人群。 其原因一方面是HIV感染患者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是由于HIV感染患者存在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 进一步比较性途径感染患者和其他途径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显示,性途径组患者的生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其他途径组,提示性传播途径的HIV感染患者生活质量较其他途径感染患者更高。 其原因与SCL-90的躯体化得分差异相同,其他途径感染患者以吸毒人员为主,因此其生理功能受到较严重破坏,其生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总分较低;同时与吸毒人员等不同,性途径传播HIV感染患者社会地位与健康人群差异较小,受到的社会压力或歧视较小。

综上所述,HIV感染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降低的状况,性途径感染患者相比于其他感染途径患者更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但生活质量较其他途径患者更优,患者的心理障碍会影响其生活质量, 给予HIV感染患者更多的关爱及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了解性途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心理健康特征以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性途径感染HIV患者100例(性途径组)、其他途径感染HIV患者100例(其他途径组)及健康对照者50名(健康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心理特征,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HIV感染患者的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项目得分和SDS、SAS得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在HIV感染人群的组间比较中性途径组患者焦虑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得分以及SAS量表评分高于其他途径组(P<0.01),躯体化和抑郁因子得分及SD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其他途径组(P<0.05或P<0.01)。HIV感染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性途径组生活质量总分和生理领域得分高于其他途径组(P<0.01)。结论 HIV感染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降低,性途径感染患者相比于其他途径感染患者更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但生活质量较其他途径感染患者更优。

人群心理 篇8

关键词:狂犬病,暴露,心理干预,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社会心理学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狂犬病暴露事件作为一项急性应激源,与其他突发的急性应激事件(如地震等)一样会使人出现急性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应激反应,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我们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并探讨了心理干预对暴露人群心理障碍的效应。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3—12月来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就诊的狂犬病暴露人群,凡符合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二三度分级[1],并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和痴呆、失语、耳聋和意识障碍等影响表达的患者。

1.2 评价方法

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2]分别评估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根据门诊序号随机分成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B组做常规的治疗护理,A组增加心理护理及系统的健康教育。根据狂犬病疫苗需在第0、3、7、14和28天分别接种的特点,采取对暴露人群在第二针(第3天)和第五针(第28天)进行填表测试,填表前由专人统一指导,患者独立或在指导下填写调查问卷。

1.3 护理干预方法

试验组病人由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系统的心理护理和自我护理教育。

1.3.1 心理干预时间:

心理护理干预安排在第2剂到第5剂疫苗接种期间,即暴露者接受免疫的第3天到第28天。

1.3.2 心理干预内容:

根据心理学特点及每个病人的性格特征,实施针对性护理;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保护病人隐私;调整病人的社会角色,缓解病人心理社会应激;调节好病人情绪,使其做到自我节制;鼓励病人参与治疗,帮助病人增强适应应对能力;处理病人的心身反应。

1.3.3 心理干预的方法:

按Peplau护患关系的理论,护士选择性地使用沟通、理解、同情、支持、安抚和激励等技巧,与患者建立人际互动情境,用自己的行为帮助患者确定问题所在,协助患者人格朝向成熟的方向发展,学会运用一些原则及方法来处理人际困境。如护士以热情亲切、诚恳的态度与患者接触,用文雅的举止、熟练的操作取得其信任,向他们宣传有关医学知识;通过交谈,使其对狂犬病有初步的认识,让病人了解狂犬病的发病机制与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原理,了解狂犬病疫情发病概况,使其心理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解除不必要的顾虑。调动病人的社会关系,解除其内心的郁结,让患者思想放松,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增强信心。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的SCL-90总分评分

检验A、B两组患者干预前SCL-90总分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u=-0.11,P>0.05),在性别、年龄、病情和文化程度等均具可比性。A、B两组干预前SCL-90总分评分与全国常模[2,3,4]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组u=-2.64,P<0.05;B组u=-3.10,P<0.05);A组干预前后SCL-90总分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1.83,P<0.05),B组干预前后SCL-90总分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u=-0.63,P>0.05);A、B两组干预后SCL-90总分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1.67,0.010.05),B组有显著性差异(u=-2.82,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A组与B组SDS评分

检验A、B两组患者干预前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u=-0.48,P>0.05),在性别、年龄、病情和文化程度等均具可比性。两组干预前SDS评分与全国常模[2,3,4]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组u=-6.67,P<0.05;B组u=-4.76,P<0.05);A组干预前后SD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4.46,P<0.05),B组干预前后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u=-1.12,P>0.05);两组干预后SD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1.91,0.010.05),B组有显著性差异(u=-2.568,P<0.05),见表2。

2.3 干预前后A组与B组SAS评分

检验A、B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u=-0.977,P>0.05),在性别、年龄、病情和文化程度等均具可比性。两组干预前SAS评分与全国常模[2,3,4]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组u=-5.41,P<0.05;B组u=-5.06,P<0.05);A组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2.65;P<0.05),B组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u=-1.31,P>0.05);两组干预后S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2.048,0.010.05),B组有显著性差异(u=-3.93,P<0.05),见表3。

3 讨论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通常以病兽咬伤方式传染给人,病死率几乎为100%,目前临床只能预防不能治疗,严重危害社会[5]。近年来,全国的狂犬病暴露人数和狂犬病病人呈逐步上升趋势,由于狂犬病病死率达到100%,加上该病潜伏期可长达20余年,因此,狂犬病暴露者即使在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仍旧出现一定程度的担心和紧张情绪,少数人会因强烈的恐慌、害怕心理导致厌食、失眠、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出现,严重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一旦这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持续数周且在一个月内还不能得到有效缓解,便出现应激障碍[6]。实验研究证明,应激障碍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及时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人身心症状,帮助病人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此引发的强烈恐惧、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所需要的最佳生理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规则、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达到预防目的。

本文相关试验证明,B组仅做常规的治疗护理,SCL-90、SDS和SAS第二次评分稍有好转,但与全国常模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A组增加主动护理心理干预和系统的健康教育后,SCL-90、SDS、SAS第二次评分明显好转,与全国常模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心理不良情绪明显减轻,从而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有利于狂犬病疫苗的免疫。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S].2006.

[2]吴文源.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124-131.

[3]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4]王春芳,蔡则环,徐清.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40例正常人评定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7.

[5]周祖木.狂犬病及其预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

人群心理 篇9

1 高危人群负性心理产生原因

1.1 相关知识缺乏

大部分居民对鼻咽癌病因、症状、临床表现不了解, 对EB病毒抗体阳性的意义不了解。筛查时要求筛查对象填写一份鼻咽癌防治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附表2, 他们的平均分数是46.8分。病人一旦被告知为鼻咽癌高危人群, 心理失去了平衡, 产生了负性情绪。

1.2 身体不适感

90%以上的高危人群患有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咽喉炎、扁桃体炎等耳鼻咽喉方面的疾病。病人感冒时经常会出现鼻塞、打喷嚏、头痛、流涕等现象, 这些症状与早期鼻咽癌相似, 加重了他们的担忧。

1.3 社会支持系统缺乏

①有的家属怕被传染, 不愿同住一起, 甚至于不敢靠近说话, 或是连家里的小孩们也不要他们帮忙带了, 情愿请保姆。有的家属则是过分关心, 体贴入微, 让人感觉不自在。②有的领导或同事以为高危人群迟早会是癌症病人, 因而对他们有些特殊的照顾, 不安排太累的工作, 现有的职务也形同虚设, 升级时也另有考虑。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他们, 这些好心的“低调”处理让高危人群没有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 反而加深了他们的自卑感。③大多数邻居没有往日的热情, 串门少了, 好朋友们的各种集会和聚餐也没被邀请, 甚至连子女的交往也都受到影响, 更让他们感到孤独、郁闷。④高危人群职业、文化、家庭、配偶以及个人生活境遇、性格不同, 对高危的理解也就大相径庭。一些知识修养高、性格乐观的高危人群负性情绪的发生率相对较低[2]。

2 社区干预措施

2.1 开展个案心理指导和咨询, 消除病人茫然、焦虑、恐惧、抑郁心理

首先是测试他们的心理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然后一对一地进行心理指导, 以缓解他们心理负担[3]。不仅要对高危人群进行心理指导, 还要对其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在掌握全面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社会文化背景, 同进或超前的测知他们将要或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规律, 一一排解其心理疑虑, 让他们有一种被社区关心、在乎的感觉。

2.2 健康宣教

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使病人了解相关知识, 减少担忧[4]。①掌握鼻咽癌的预防措施。注意气候变化, 预防感冒, 保持鼻及咽喉卫生, 避免病毒感染。尽量避免有害烟雾吸入, 如煤油灯气, 杀虫气雾等, 并积极戒烟、戒酒;少吃咸鱼、咸肉等腌制品;发现鼻涕带血或吸鼻后口中吐出带血鼻涕, 以及不明原因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中耳积液等应及时做详细的鼻咽部的检查。②了解鼻咽癌的早期常见症状, 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很容易被忽略。主要表现为鼻涕中带血丝、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鼻塞、耳闭、耳鸣、耳部麻木、复视、上睑下垂等症状。③做好饮食指导。饮食选择的原则:多种营养成分搭配, 容易消化吸收的、符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可使鼻咽癌的发病风险降低36%[5]。④培养兴趣爱好。社区定期举办各种兴趣学习班。鼓励高危人群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多参加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 减少孤独感, 分散注意力。

2.3 专人定期随访

为每一位鼻咽癌高危人群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每年下乡落户随访2次。多与他们沟通, 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行为方式, 是否遵循了鼻咽癌的预防措施, 加以针对性的指导。耐心地告知他们EB病毒抗体阳性, 仅仅说明曾感染过EB病毒, 不需要进行特别治疗。EB病毒感染也不等于都会发展为鼻咽癌, 只是极少数人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 不必太紧张。

2.4 定期复查

每年社区免费为鼻咽癌的高危人群进行1次体格检查, 主要包括鼻咽腔检查、颈部淋巴结触诊、EB病毒血清学检查。

2.5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开展关注“肿瘤高发人群”座谈会, 电视台定期播放健康之声节目, 每季度定期进行1次社区肿瘤知识讲座, 每季度更换宣传栏内容。重视与居委会及家属的沟通, 争取良好的社会支持。同时要为高危人群的健康资料保密。

3 小结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 也是我国因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通过临床症状就诊的病人, 多为晚期病人, 治疗费用昂贵而且效果不佳, 造成病人的痛苦和家庭的经济负担。通过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案对人群进行筛查, 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及高危人群已是刻不容缓。但是筛查后大部分高危人群出现了负性心理, 如果不能恰到好处地应对, 也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甚至可能出现比筛查前更严重的后果。高危人群一般都生活在社区, 通过社区干预措施对高危人群的规范化管理, 就可以简单而有效地阻断癌症的发展。现在只是一些单位对发病率较高的一些癌症进行筛查, 相信全民筛查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如果能对在疾病谱上排名前十位的癌症进行科学有效的筛查, 并对筛查后的高危人群进行社区干预管理, 也就是将防癌工作的重心前移, 从控制危险因素和早诊早治入手, 就可以阻断更多疾病向癌症的方向发展, 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关键词:鼻咽癌,高危人群,负性心理,社区,干预

参考文献

[1]闵庆华.我国南方五省鼻咽癌流行病学的初步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 1978 (3) :24-30.

[2]陈香英.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分析及护理干预[J].海峡药学, 2005, 17 (5) :143-146.

[3]张聪杨, 靖华.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 2003, 17 (4) :469.

[4]李秋萍, 李红梅.癌症患者的信息知情情况和抑郁程度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23 (9) :39-41.

人群心理 篇10

对人群的集体运动行为进行模拟是社会动力学 (social dynamics) 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1], 它在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上都有重要的意义[2,3,4]。从应用角度看, 精确地对人群的运动进行模拟, 能更好地辅助交通设施和建筑等方面的规划设计[2], 同时也能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从理论研究上来看, 社会动力学模型往往可以类比于一定的物理模型[1], 例如人群集体行为中的有序到无序的“相变”就可以类比于物理中的Ising模型;而人群的运动也常常表现出一些和粒子运动相似的特征[3], 因此, 很多统计物理的概念和模型经常被用来分析人群的行为[1,3]。但是, 由于行人又具有区别于粒子的性质 (如行人的心理因素和运动的随机性等) , 因此人群的集体行为具有很多独有的特性[1,4], 语言、社会关系、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人群的行为;这就使得对应的一些物理模型在很多情况下会失效。最新的实验研究表明, 行人的文化背景和行走过程中做决定的态度会明显影响人群的行为[5]。作者通过采样研究发现, 行人的文化背景和行人冒险行为的选择有明显的关联[5]。不仅如此, 行人的年龄、身份、情绪甚至记忆都会对人群运动的模式产生影响[6,7]。Xia等[7]就建立了一种动态的连续行人流模型来模拟行人的行走;其中, 行人在选择路径时主要参考了他们记忆中的最短路径。另一方面, Hoogendoorn等指出行人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行人运动的随机性会在行人的集体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8];和其他交通问题相比, 行人运动的复杂性源于行人可选择的路径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连续的, 交通环境的复杂会导致行人运动的随机性。以上这些研究都表明, 行人的运动行为比物质颗粒的运动要复杂得多。

近年来, 研究者们在模拟行人集体运动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9,10,11,12,13,14], 其中由Helbing等提出的社会力模型[9], 是应用最广、最为成熟的一种行人运动模型。该模型可以成功地预测许多人群在实际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模式和行为 (比如人群疏散中的阻塞、快既是慢等现象) [9,10]。在社会力模型提出后, 也不断有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修正和改进[15,16,17,18,19], 这些后续的工作大多都着眼于对行人之间的作用力或者行人和障碍间的作用力进行修正, 比如考虑熟人之间的关联作用, 行人的“自停机制 (self-stopping mechanism) ”[15], 行人之间避免碰撞的预判[17], 加上行人之间的额外能垒, 避免相互穿透的不合理现象[18]等, 这些研究工作希望通过更精确地描述作用力, 来更好地模拟人群的运动。但值得注意的是, 行人的心理因素和行人运动的随机性是人群运动区别于物质颗粒运动的最重要之处[4,20,21], 它们对人群的运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 如何更准确地描述人群的运动, 特别是理解心理因素和随机行为对行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影响[10,11], 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尽管已经有研究者进行了一些相关的模拟[7,8,22,23]来研究行人的记忆、沟通、情绪等因素对行为模式的影响;但是这一领域还有很多的空白和疑问, 特别是如何在被大家广泛研究的社会力模型中引入行人心理因素和运动随机性的影响, 对人们更深入地理解行人集体行为以及更好地模拟行人运动都有重要的意义。另外, 在对于人群集体运动的研究中, 人群疏散问题是一个持续的研究热点, 因为它有着特别重要的应用价值, 很多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发表[24,25,26]。但是, 在针对人群疏散过程的研究中, 也同样缺少对行人心理和行人随机行为所起作用的研究。

因此, 本文以社会力模型为基础, 在其中引入焦虑因子和随机因子两个变量, 并研究行人的心理因素和随机因素对人群运动有怎样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 在行人密度较大, 行人间的相互作用较强的竞争性疏散模式下, 心理因素和随机因素对人群的运动行为有明显的影响, 而在正常的疏散模式下, 它们对人群疏散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总的来说, 在疏散模型中, 行人一定程度的焦虑会提高疏散效率, 但是过高的焦虑程度反而不利于人群的疏散;行人随机行为的引入也可以明显的缩短疏散时间, 但是和焦虑因素不同, 随机因子在一定范围内的选择并不会明显影响行人的疏散效率。我们对社会力模型的修正, 使得该模型能一定程度上描述行人的心理因素和随机因素对人群运动的影响, 也使该模型能更准确的模拟人群的疏散行为。

2 社会力模型及改进

2.1 社会力模型

社会力模型中, 用类似于牛顿方程的动力学方程描述行人运动[5,6]:

其中, mi是行人的质量, vi是行人的速度矢量, 行人沿着单位矢量e0i (t) 的方向有一个大小为v0i (t) 的期望速度 (desired velocity) , 它有一个最大值的限制vmax, τi为行人变速的响应时间, 用来描述行人运动中所受的作用力。

fij描述行人间的相互作用, 它的表达式为:

其中, Aiexp[rij-dij]/Bi表示行人之间的心理排斥相互作用, 主要由行人的社会性决定, Ai和Bi是两个常数, kg (rij-dij) 表示行人间的身体排斥相互作用, κg (rij-dij) Δvtjitij描述行人间的摩擦力, 式子中的后两项在人群密度大, 行人间距小的情况下起到重要作用。

fiW描述行人和边界的相互作用, 表达式和fij类似。

2.2 模型改进

对原有的社会力模型进行改进, 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行人心理对其期望速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行人运动中的运动随机性所起的作用。因此, 在原有的社会力模型中引入两个参数:焦虑因子和随机因子。

①焦虑因子

行人心理对人群运动的影响很复杂, 这里考虑行人的焦虑心情对期望速度的影响, 用焦虑因子tanxiuous表示, 单位是s-1.行人离出口越远, 由于焦急会导致它的期望速度越大, 修正后的期望速度为:

其中, vi0 (t) ′表示修正后的期望速度, Ddoor表示行人距离出口处的距离。

②随机因子

行人的运动区别于物质颗粒, 并非机械式和决定性的, 而是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或者不确定性。在模型中考虑随机因子trandom对行人运动的影响。行人下一步的速度并非完全由动力学方程决定, 在决定期望运动方向的单位矢量ei0 (t) 上引入随机性的影响。修正后的单位矢量为:

其中, erandom是一个单位矢量, 它的方向是随机选取的;trandom是随机因子, 无量纲, 它决定随机行为所占的比重, 考虑的随机因子范围为[0, 1];ei0 (t) ′是修正后的单位矢量, 它代表经过修正后的期望运动的方向。

2.3 人群疏散运动模型

如图1所示, 研究一个典型的人群疏散问题。考虑一个大小15m×15m的房间, 门的宽度为1.2m.行人的质量在[70kg, 90kg]范围内平均分布, 行人半径ri在范围[0.35m, 0.45m]内平均分布。

参照文献[10]给出模拟中所需的相关参数, Helbing等通过对照实验观测的人流密度得到这些参数。它们分别为τi=0.5s, vmax=7m/s, κ=2.4×105kg·s-1, k=1.2×105kg·s-1, Ai=2×103 N, Bi=0.08m, 行人的最大速度限制在10m/s以内。

在初始时刻, 150名行人随机分布在该房间内, 计时开始, 人群开始由出口向外疏散。分析该过程中的人群运动特征, 重点关注焦虑因子和随机因子对运动行为的影响。对给定的一组参数, 都进行五次以上的模拟, 结果表明不同模拟之间的误差并不影响得到的结果。

3 模拟结果分析

3.1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模拟

首先, 基于标准的社会力模型研究我们模型中的人群疏散过程。图1 (a) 给出了疏散过程中某一时刻的人群分布示意图, 显然, 人群表现出典型的阻塞行为[9,10]。对于不同的期望速度vi0, 我们计算了人群疏散时间随着期望速度的变化。如图1 (b) 所示, 在速度较小时人群疏散时间随期望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当期望速度达到2.5m/s附近时, 疏散时间达到最小值, 之后期望速度继续增加反而会导致疏散时间的增加。这是人群疏散的经典模式, 与之前研究者们的模拟结果相吻合[10]。下面讨论焦虑因子和随机因子对人群疏散过程的影响。

3.2 焦虑因子和随机因子的影响

行人的心里因素和运动时的随机性对人群集体运动行为有重要的影响[4,20,21], 但是目前的社会力模型并没有很好的描述它们的作用。考虑焦虑因子和随机因子两个参数, 对模型进行了修正, 并研究它们对人群运动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如图1 (b) 所示, 当期望速度达到2.5m/s附近时, 疏散时间达到极小值, 此时疏散效率最高。以该速度数值为界限, 当期望速度较小时, 可以视为正常的疏散模式;而当期望速度大于临界速度时, 人群会表现出竞争性或恐慌性的疏散行为[15], 此时行人之间的距离更近, 相互影响和碰撞更加频繁。

根据模拟, 在这两个不同的疏散模式下, 行人的心理因素和运动时的随机行为对人群运动的影响有很大的区别。如图2 (a) 所示, 在正常疏散模式 (期望速度为2m/s时) 下焦虑因子和随机因子对疏散过程几乎没有影响, 三条曲线几乎重合。而当期望速度大于临界速度达到3m/s时, 焦虑因子和随机因子对疏散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在随机因子取0.3s-1或者焦虑因子取0.2时, 都有助于人群更有效地疏散。以上结果表明, 行人的心里因素和行人运动的随机性主要在竞争性或恐慌性的疏散行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5]。图2 (b) 中的竖直虚线又把疏散过程分为了两部分, 在前一部分三条曲线几乎重合, 而在30s之后, 人群的疏散行为才表现出明显的区别。这时因为在疏散之初, 人群随机分布在整个房间, 一段时间后行人才在门附近阻塞排队, 这时焦虑因子和随机因子才对疏散行为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总之, 在人群密度较大, 行人间的作用明显和碰撞频繁时, 行人的心理和随机行为对运动模型有重要作用。

下面在竞争性疏散模式下, 研究焦虑因子和随机因子分别对疏散行为的影响。设定期望速度为3m/s, 改变恐慌因子和随机因子, 研究疏散时间随它们的变化。如图3 (a) 所示, 在焦虑因子较小时, 焦虑因子的增加会有效提高疏散效率;而当焦虑因子大于约0.5s-1时, 疏散时间反而随焦虑因子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一定程度的焦虑有助于人群的疏散, 而焦虑程度过高反而不利于人群有效疏散。

再看随机因子所起的作用, 如图3 (b) 所示, 随机行为的引入可以明显提高疏散效率, 但是不同的随机因子的选择对疏散时间的影响并不大。也就是说, 行人随机行为的引入会改变疏散行为, 但是随机因子在一定范围内的选择并不会明显影响疏散。

模拟结果表明, 在人群的集体运动中, 行人的心理因素和运动时的随机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行人密度大, 相互间作用大的竞争性疏散过程中。其中疏散时间随焦虑因子的变化过程是先减小后增长, 而随机因子在一定范围内的选择对疏散行为的影响不明显。怎样在模型中选择合适的焦虑因子和随机因子还需要和实验数据进行比对研究, 或者通过参数优化的方法, 选出最佳的数值, 这也是我们在进行中的工作。

4 结论

【人群心理】推荐阅读:

老年人群01-16

人群感染05-09

暗娼人群05-19

目标人群07-01

人群体质09-01

参与人群09-14

正常人群09-29

暴露人群09-30

风险人群10-03

发病人群10-04

上一篇:港口经济腹地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