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人才(共12篇)
双创人才 篇1
一、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国家基于转型发展需要和国内创新潜力提出的重大战略,旨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让那些有能力、想创业创新的人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实现靠创业自立,凭创新出彩。为此国家为推进双创出台了很多政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善了创新创业环境,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创业或就业的机会。在不少领域出现了很多创业创新亮点,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不断涌现,双创在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凸显。在这种环境下各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又有了新要求,这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高校是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既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引领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就是“引领”作用的主要表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密切,学校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通过传授知识、传播科技、传播文化,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企事业单位更多的沟通交流,有针对性的培养,培养出能引领经济社会前行的“双创型”人才。
二、双创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创新型国家,双创型人才的数量是供不应求。特别是在这个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经济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只有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的现状,一是绝大多数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一部分教师还未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用学生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秀程度,就有大多数学生都在花心思应付各种考试。对于能否创新都是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事,并未留意太多。二是“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确立。
随着高校每年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大幅度上升,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面临工作问题。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形式,更是其实现潜在价值的过程。近年来,政府为了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学生自主创业人数有所增加,但上升空间仍然很大。有资料显示,全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创业平均成功率仅为3%,而全球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是20%。所以,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因此,各高校有必要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时重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三、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一)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明确的目标就像海上的灯塔,尽管大海辽阔,但人们总能找到回到岸上的方向。对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它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指明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所以,在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就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但是大部分的学校并不重视这门课程,将其当作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随随便便找个老师上上就完事了,并未真正的重视。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部分的学生对未来一片迷茫,有的甚至连自己学的专业以后是干什么的都不清楚。所以,有专家表示职业生涯的成功规划可以开启学生的成长之路,促使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内容和过程,帮助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在众多职业方向中做出合适的选择,找出适合自己的目标,并引导学生个体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双创型人才素质的培养
“双创型”人才应该具备些什么特征呢?我们又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第一“双创型”人才应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完备的知识结构,对日常事务得心应手;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独立的思考能力,能够在工作中有独到的分析判断能力;善于把握机会、善于创新并且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具有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能够在团队中与成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第二应具有自己所属行业人才的专业特征。比如管理类人才,管理顾名思义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制定的目标对经济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合理组织和有效调配,以达到有效运行和有效产出。所以,经管类专业的人在具备基本经营管理能力的前提下,要具备创新现有各方面管理活动的能力,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和捕捉机会实现创新成果的潜在价值。
“双创型”人才需要广博的知识面、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知识根基。所以,完善的培养模式是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基础,因此,要重视培养模式的构建,拓宽现有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由学校培养与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校内理论教学、模拟教学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选择的能力。同时,也利用学生、学校、社会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的多元作用。
(三)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方法
双创型人才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作适当改进,不能一味地照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这种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高校所使用的教科书仍然是六七年前甚至更久的教科书,有很多课本里的数据早就不适用于当下这个社会环境,所以在课程的讲解中,老师应该努力将当下的新知识融入到教学之中,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学习。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不断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思考产生创新思维。另外,还要注重实践教育。第一要鼓励学生参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比赛,比如:经济管理类学生常参加的全国市场营销大赛,这类比赛旨在使学生将课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利用理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第二学校可以购进一些科技类公司研发的软件,模拟公司经营;第三要加强以毕业设计为核心内容的科研训练。毕业设计环节是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并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严格选题申报与审查制度,明确要求选题紧密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实际生产、社会工作等,同时提高毕业设计选题的更新率,保证题目的先进性、新颖性;第四学校应该积极与校外企业建立联系,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校外实习经历,使学生能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将自己在学校中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合二为一。
(四)改变考核方式
在我国,大部分老师、家长甚至学生评判一个人学习好不好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的高低。往往只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偏重于对知识的记忆考核,像这种大部分考死记硬背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差,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而“双创型”人才则着重强调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不仅仅考核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这种考核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所以要树立科学的考核观,端正对考核目的的认识,对原有的考核内容与形式进行变革,使新的考核内容与形式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极其迫切,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人才。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担负起为国家社会输送高水平人才的责任。因此高校必须把培养“双创型”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去完成,积极改革,在“双创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出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有利于我国产业、企业、分配等多方面结构优化。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双创型”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去完成。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确立。高校应积极改革,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改变考核方式,培养创新人才。同时,高校也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企事业单位更多的沟通交流,有针对性的培养,培养出能引领经济社会前行的“双创型”人才。
关键词:创业,创新,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汤婕,花日茂,徐微,樊霆,刘小红,张蓉.“五位一体”双创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5(8)
[2]徐斌,郑宏兵,张利萍.以“双创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2(9)
双创人才 篇2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这要求高等教育转变和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能力提升和成果孵化三方面实现协同与融通。
1.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四个“脱节”
继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
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培育创业服务业,发展天使、创业、产业等投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鼓励各类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发展新引擎,建设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从这一角度出发,“双创”能否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既具备科学知识、技术技能,又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双创人才。
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既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质量创新成果的重要来源,应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四个方面存在问题:一是大学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脱节,难以承担起科技创新的重任;二是大学人才培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存在脱节,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三是大学校内、校外之间存在脱节,难以快速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四是大学里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脱节,学生难以融入教师科研实验之中,所学知识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因此,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背景下,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仅是对这“四个脱节”的积极回应,而且更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有效供给的重要举措;不仅是中国高校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而且更是高等院校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动担当。
2.“双创”教育体系需要三方面协同融通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转变和拓展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双创教育体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能力提升和成果孵化,这三方面需要协同与融通。
首先是创新创业的意识培养。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是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载体,要把创新创业的意识培养渗透到课程体系中。比如南京大学以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激发创新潜质为主线建设一系列新型课程,包括新生研讨课、高水平通识课和高年级研讨课,并重构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注重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点滴之中,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堂。同时,学校还举办创新创业讲堂,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创业投资人士走进校园,以论坛、讲座和沙龙等不同形式,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其次是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这既包括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也包括意志的磨炼和企业运营的基本知识。我们应该为学生多提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创新创业竞赛,为其中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训练与竞赛的实践中有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再次是创新创业的成果孵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那么,对于有志于创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我们可以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孵化中心,为他们提供共享服务空间、经营场地、政策指导、资金支持、专利申请、技术鉴定、咨询策划、项目顾问等多类创业服务,将创新创业成果进行转化和孵化。
3.“五四三”双创教育体系的尝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内外环境正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在原有发展基础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国家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结构性改革:一是需要提升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增加科技创新的有效供给;二是需要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为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撑;三是需要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序对接。
近年来,南京大学探索实施“五四三”双创教育体系,即创新创业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教学体系;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融合”的成果转化、孵化平台;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的“三个协同”体制机制。
应该说,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学校在江苏省建立的18个政产学研平台中均设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研究生工作站,将大学生创业孵化、学生研发项目中试、应用型人才培养等纳入政产学研平台总体框架。依靠平台的牵线搭桥,与多个平台所在的地方政府签署了共建就业创业基地的合作协议。
“五四三”创新创业体系以市场为牵引,以产业需求和人才双创需求为导向,整合了校内外人才、智力、科研、平台、服务、资金等资源,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与优化配置。同时,加强了融合互动与合作协同,形成了高效益双创成果,提升区域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使产业结构得以升级。另外,通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校地共建模式、产业加速器模式、双创人才培训模式四大模式,汇聚了双创人才、智力等相关资源,形成双创成果,满足产业、行业、企业发展需求,满足双创人才的创新创业需求,最终形成“市场牵引、需求导向、资源整合、要素协同、产业辐射”的全链条、全要素的运行模式。
双创人才 篇3
[关键词]旅游双创人才;课程设计;素质与能力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01-03
“十三五”时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黄金时期。随着“互联网+”与“双创时代”的来临,旅游人才的市场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高校旅游人才培养需要进行全新思考、全新规划、全新设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旅游教育中的核心环节,对高校旅游专业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明确当前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定位,构建一个基于素质与能力双轮驱动的旅游双创人才课程体系,并为其体系优化提供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三维定位
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进行专业定位、目标定位与模式定位,这三个维度的定位是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也是实现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
(一)以行业需求为出发点,树立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专业定位
明确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要以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能力为根本,以实现学生就业目标为方向,以产学研结合为路径,为旅游行业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酒店行业、旅行社、景区、现代服务业等其他行业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素质与能力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型旅游人才。
(二)以素能培养为立足点,明确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双重目标定位
高校对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素能培养为立足点,具体可以细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素质水平的定位,要具有扎实的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创新创业的相关素质。其次是能力水平的目标定位,要掌握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商务服务礼仪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的能力等。最终目标定位是培养出洞悉行业最新动态,胜任旅游管理相关工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旅游双创人才。
(三)以创新思维为突破点,打造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三维模式定位
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模式定位要以创新思维为突破点,突出强调培养人才双创能力,基于专业定位与目标定位形成一个集时间、空间与方式三维一体的模式定位。时间维模式定位,将统一时间培养(课堂教学模式)与零散时间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相结合;空间维模式定位,将校内教学模式与校外教学模式相结合;方式维模式定位,将观摩体验式培养与实际操作式培养相结合。
二、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
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对双创人才的需求,通过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业意识的素能结合的应用型高等人才。基于双创型旅游人才对课程的需求变化,从课程目标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考核评估体系这三个方面对体系进行重构。
(一)旅游双创人才培养“双轮驱动”专业课程目标模块体系
旅游双创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以素质与能力双重培养目标为驱动力。其中,素质要求主要包括基础素质与专业素质。基础素质培养是课程设置的首要目标,旅游专业素质培养是课程设置的核心目标,创新思维素质培养是课程设置的拓展目标。旅游双创人才的能力目标涵盖了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四个板块。基本能力与专业能力是具体到与旅游专业相关的课程培养基本目标,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则是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关键内容。
(二)旅游双创人才培养“三四三”阶层式课程内容模块体系
依托素能双轮驱动,以系统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为指引,打造一个集聚理论性、经验性与参与性的专业交融的人才培养课程“自选超市”,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专题研究课程按照3∶4∶3的比例进行设计,形成宽基础、精发展与准提升的“三四三”阶层式课程体系,为市场提供应用性、国际性与创新性的人才。
第一,宽基础,注重理论课程。以丰富的理论基础课程为根基,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法律、计算机、外语和艺术教育等课程纳入基础层课程体系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基本技能。同时,引入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意识启蒙课程,强化理论基础课程设计。
第二,精发展,融合理论实践。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为核心内容,遵循课程设计精细化与精品化的原则,对与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相关的专业基础类课程进行深耕设计。着重开发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导论、会展管理原理、旅游政策与法规等专业素养课程,深入发展专业实操课、礼仪实践课等课内实践课程。同时,引入“互动式开放课堂”课程,定期邀请校外企业家与创业家进行创业知识讲座与经验交流座谈。
第三,准提升,做好专题实践。提升层课程设计以专题研究与专业实践为主,旨在总结基础层与发展层课程的实践效果,增强学生的课程参与性,对学生综合创新能力进行提升。这一课程模块涵盖专业实训、实习教学与论文研究。专业类实训包含专业考察(如景区调查)、社会调查(如旅游社区调查)、大学生自主科研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将实习教学的课程集中在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导游业务等细分专业方向上。在此基础上与校外企业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有效途径。课程体系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论文研究,通过论文研究课程的设计,针对学生的专业导向,为学生设计专题学术研究的课程。
(三)旅游双创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评估模块体系
旅游双创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评估体系是课程设计的重要保证,一套完善行而有效的评估体系是实现课程价值的前提。本文将课程评估体系分为课程计划、课程资源、课程质量和课程效果四部分。课程计划统筹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清晰定位教学目的与培养目标,为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前期指导。课程计划中要囊括培养目标、指导思想、课程设置、课程管理以及考核办法五部分。课程资源主要是对旅游课程开发依托的资源条件进行评估,具体包含有课程的教材、课程的师资力量等,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支撑。课程质量是评价课程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听课人数、学生反馈、学生成绩等多维考核指标的衡量,判断课程体系的实践效果,检验课程存在的根本价值。
三、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优化的对策措施
为有效推动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双创旅游人才,需要高校加强线上线下课程联合、课内课外的课程关联,整合精品名品课程资源,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
(一)线上线下课程联合互动,创新双创人才培养课程形式
打造线上线下课程生态链,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形式。首先,增加线上课程设置,开发慕课、视频公开课与资源共享课,开通课程微信公众号,建设线上课程超市,针对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按需进行线上选课与学习。其次,完善线下课程设置,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还要增加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互动,通过设置翻转课堂,将线上与线下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可以自主线上学习课程,然后再到线下课堂参与互动提问。
(二)课内课外课程多维关联,搭建双创人才培养课程平台
创建课内课外多维关联的课程体系,兼顾双创型学生素质能力需求。创建融合理论性、经验性与参与性的课程教育平台,开拓由校内导师、校外就业指导专家导师、校外创业企业家导师在内的多导师交流平台,搭建创新创业俱乐部、创新创业联盟等学生交流平台、校内外创业实训平台,将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实践性强的创新创业咨询指导。
(三)精品名品课程渠道支撑,提升双创人才培养课程资源
整合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以及创新创业新型课程资源,打造双创人才培养精品名品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搭建多渠道的信息互动平台,依托现有精品课程与名品课程,深入挖掘课程资源、整理并完善课程内容,改造提升为创新创业相关的精品课程,提升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
三、结语
随着旅游业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其对素能结合的双创型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因此,高校需要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做出适当的调整,将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需求相匹配,通过“三四三”阶层式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对高素质高能力的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双创型人才支撑。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力,张敏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计比较研究——以广州五所高校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1(9):63-65.
[2] 周霄,马勇,刘名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系统构建研究——基于“素能结合”的导向[J].现代商业,2012(6):41-42.
[3] 马勇,杨洋.基于新专业目录调整下旅游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点建设优化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3(174):68-70.
[4] 马勇,李欢,何彪,郭田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五位一体”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5):126-127.
双创人才 篇4
1“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含义
注:本文为2009年广东药学院教育研究课题 (200908)
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 主要指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行为[1]。所谓大学生具有创新精神, 是指通过施加教育和影响, 使其能够善于并且有意识地发现和认识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 并且能够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创新精神培养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2]。
创业是指创立基业或创办事业, 也就是自主地开拓和创造业绩与成就;是愿意吃苦, 有创新精神的人, 通过整合资源, 捕抓商机, 并把商机转化为盈利模式的过程。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的教育, 是一种培养学生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创新精神, 进行某项事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3]。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 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自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后迅速发展。创业能力培养主要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基础的夯实、创业指导的实践、创业挫折的教育。
所谓“双创型”人才培养就是把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前提, 以形成创新创业品格和提高能力为目的, 促使学生个性得到不断发展, 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以此将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当今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2 药学类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1)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药学类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以往的药学类院校教育中更重视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 而忽略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素质教育。目前, 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陆续作出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对高等院校进行创新和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 因此, 培养药学领域的“双创型”人才成为药学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
(2)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符合制药行业发展特点。制药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 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等特性。无论是产品研发, 还是设计生产工艺以及最终的营销与管理, 都需要不断创新, 这就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药学类院校主要为制药行业培养、输出科研技术、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的人才, 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又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能够为企业所用。所以在药学类院校培养“双创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提升药学类院校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药学类院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 一方面给社会提供了层次高、素质佳的劳动者。但另一方面也给高校毕业生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需要药学类院校不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业队伍中, 自主就业, 接受社会的挑战[4]。
(4)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药学类院校创新创业活动应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培养“双创型”人才, 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自我发展方式充分展示才华, 提升素质。
3“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践
“双创型”人才培养可以从多个方面开展, 笔者以我院为例, 对“双创型”人才培养进行分析。
(1) 建立“双创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广东药学院根据当今社会以及制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不断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 紧密围绕面向区域、行业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构建特色鲜明的多样化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 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课程设置中, 除加强理论教学外, 还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 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改革, 优化专业实验课程设置, 加强实习教学规范, 构建由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课外实践教学和现场实践五大教学模块组成的有机实践教学体系。各专业按规范开设验证性、综合设计性、探究创新性的专业实验课和实习课, 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验,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2) 从专业设置和定位上体现“双创型”特色。广东药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围绕面向区域、行业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总目标, 根据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 合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特别是在学校成功申报国家级特色药学专业的基础上, 在校内开展本科优势专业建设, 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 促进特色与优势学科的发展, 提高“双创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遴选了制药工程、生物技术、中药学、护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药物制剂、化学工程与工艺、临床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校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在这些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校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
(3) 完善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满足“双创型”人才培养需要。在优化专业和课程体系的同时, 广东药学院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学校每年都承担国家、省市的教学研究课题, 并获得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多年来, 学校资助了一大批教育改革课题, 这些教育改革课题既有从人才培养的理念、方法上进行研究的方向性课题, 也有就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创新, 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策略性课题。通过研究和实践, 教师由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转向体验、互动、讨论和实践的教学方式, 这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也锻炼了学生的创业能力。
(4) 通过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等载体培养“双创型”人才。对在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不仅要在课堂内进行, 而且还可以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的形式或借助社会力量来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广东药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中, 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 以及计算机、数学建模大赛, 技能竞赛, 操作能力比武, 暑期大学生科技、卫生、文化下乡等活动, 形成以专业为依托, 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格局。与此同时, 鼓励学生积极实践, 自主创业, 如创办早餐屋、家教中心, 提供电脑维修服务、校内鲜花礼品配送等形式多样的服务, 以锻炼创新创业能力。
药学类院校通过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积极打造“双创型”人才, 既解决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又大大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以适应制药行业高速发展和创新需求, 从而推动整个制药行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石纯.浅议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4) :24.
[2]王前新, 周明星.创新教育全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 1999.
[3]郁义鸿, Robert D.Hisrich.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双创人才 篇5
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需要在许多方面做足够的准备,其中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师团队就是其有力保障之一。当下,打造一批优秀高素养教师团队是高校实施创新创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是着力培养一批的高校教师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骨干力量。适当引进知名企业家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实行校外校内互相结合,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原则,鼓励校内的教师去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继续教育,选送比较优秀的教师去国内外著名的企业以及高校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去机关或者企业进行有关的社会实践;而另一方面,高校要引进社会上的优秀师资力量,聘请社会上有创业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才到学校进行演讲和任职,更好的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热情[5]。与此同时,为了弥补本校师资力量的薄弱之处,高校可以邀请其他高校的名师专家,达到资源共享。
2.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针对我国高校教师缺乏实战经验方面,在对双创教师团队的培养之中,提高教师生产实践的能力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6]。高校在“双创型”教师培养过程中,应该在时间和资金方面支持教师开展创业体验,以此增加教师本身的实战经验,避免纸上谈兵,甚至可以将课堂延伸至市场,深入企业,也是解决“实践教学无力”的良方[7]。还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向国内外有成功案例的高校进行因地制宜的学习。国外高校的先进理念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好方法可以借鉴融合,避免走弯路实现弯道超车。特别是一些公认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可以进行研究,制定标准的本土化的课程,供高校使用。成功的企业家就是一个优秀的“双创型”导师吗?也不见得,优秀的企业家在经验方面毋庸置疑,但是,如果对企业成功运营的过程不能分析总结,联系到理论依据,那这个成功对学生而言只是一个故事罢了,不能获得启发和教育,所以,校外企业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双创型”导师。
2.3促进双创型师资队伍与产业界的良性互动
为了使“双创”的成果能够落地生根,打通“高校——市场”的通道是必要的。如果有很好的创业主意,却无法去付诸实践;或者有创新创业成果而无经济效益,这样的双创教育也不过是空中楼阁[7]。如果学校能够组织一批有能力的专业人士为师生服务,那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双创教育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成果转化后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反哺学校为此花费的经费,进而提供更好的服务,形成良性循环。
3构建“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各大高校逐渐把培养人才方向的中心转变为以创新创业为指标,虽然这期间各种制度、政策和措施不断的出台,但并没有形成一个行而有效的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这使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课程体系改革
现在的高校课堂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并不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并且有些学到的知识并不知该如何去运用,所以形成了一些死读书的现象。在这里提出一些课改建议:3.1.1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传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8]。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不再是单一的由教师传授知识,而是能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将所学的东西能够运用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来规划自己的学习。3.1.2教学内容具有超前性,实时性,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了解市场经济变化,让学生的认知始终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的接触一些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来拓宽学生的视野。3.1.3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师单独传授的方式,采取“三疑三探”教学法,老师为主导,学生去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搭建创客空间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基地,另一方面使大学生在实践之中进行创新。让创新创业的意识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以创客空间为平台,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或者团队,帮助他们规划创业方向并实现创业的孵化,引导创业团队进行创新。努力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更多的学生更早的接触到创新设计生产中,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创客空间还可以定时推出一些比较成熟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来带动更多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学校也可以引进一些优秀企业,提供一些技术支持,来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定向培养双创型人才。
3.3政府的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扶持创新创业教育,对已有的政策督促学校落实,为学校的“双创”教育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创造平台,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友谊的桥梁,充分利用创新创业园区、大学生创业园、企业孵化园等基地培养和扶持一批项目,对优秀的“双创型”学生代表进行表彰等。
4结语
现如今,社会对双创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我国的双创型教育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双创型教育体系。尽管我国在双创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依旧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人才的优化,都需要双创型人才,然而双创型师资的建设非一日之事[1],人才的培养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双创型人才的培养要达到社会的需求,仍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魏俊岭,郜红建,常江.高等农业院校“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2(6).
[2]李鑫,李政洋.我国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现代妇女(下旬),(8).
[3]刘忠艳.精细化管理视阈下“双创”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5).
[4]宋传玲.以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
[5]赵珊珊,郄旭.职业高校“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改革思路[J].经营管理者,2016(32).
[6]王庆华.中原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3(3).
[7]赖文辉,黄逵友.地方高校如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嘉应学院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35(7).
双创人才 篇6
关键词:测绘学科;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197—0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为了培养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徐州师范大学测绘学院1999年起开展了“产学研结合、注重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型测绘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等教学改革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两次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形成了以创新创业思想为指导,立足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教学实际,大胆构建教育观念新颖、教学内容科学、课程体系合理、专业特色明显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测绘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科研导师制”、“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创业拓展”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对创新和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创新和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创新和创业教育尚未变成高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行动。原因是管、教、学三方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
2.“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确立。多年来,创新和创业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在不断的出台,但人才培养模式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一是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而只是在传统培养模式基础上的局部修正和补充;二是形式重于实质,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3.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强有力的目标导向。尽管社会普遍关注创新创业教育,但由于缺乏目标导向,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长期以来,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真正纳入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范围,在教师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等待遇上还没有和创新创业教育挂钩。
二、“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创新是创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培养融创新与创业为一体的“双创型”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双创型”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在优化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明确“双创型”人才的目标导向,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基于“双创型”人才的特征,实践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双创型”人才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和考核方式也将随之改革。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基础在教育,这就需要一支具有“双创型”特征的教师队伍与之相配套。
1.转变教育理念,实现创新创业的一体化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注重的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一种普及性教育。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形成初步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基本技能的教育活动,注重于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会从事创业活动,所以,创业教育往往实行普及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施。“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应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一体化。
2.优化培养目标,明确“双创型”人才的目标导向。“双创型”人才的目标特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 “双创型”人才的一般特征。“双创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知识根基和较完备的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再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具有典型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等素质。二是专业人才的行业特征。以测绘类人才为例,测绘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所以,测绘类“双创型”人才需要在“精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基础上具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的能力,并能捕捉机会实现创新成果的潜在价值。
3.优化培养模式,建立“双创型”人才培养机制。“双创型”人才需要广博的知识面、良好的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知识根基,需要有一种能根据个性爱好激发学习兴趣、近距离或零距离接触社会生活的多元培养方式。
一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才需要以及学生个性差异而产生的对教育需求的不同,积极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尊重学生的选择、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进一步完善弹性学制、分流培养、分级教学、分层教学,扩大学生自主选专业、自主选教师、自主选课程的空间。三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首选是要加强通识教育,奠定厚实的基础;其次是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适应性;再次是增设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结构,提高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四是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模块或体系,有针对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五是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4.强化实践教育,建立融校内模拟与校外实践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个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是立足能力培养系统性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确立以课程实践、调查实习、论文设计和课外实践四个环节为重点,以公共实践、学科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四个逐层递进的阶梯为层次的,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本科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二是不断更新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实验教学大纲,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内容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创新性实验内容 ,确保学生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得到充分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训练。三是加强以毕业设计(论文)为核心内容的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并提高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严格选题申报与审查制度 ,明确要求选题紧密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生产实际、社会工作等 ,同时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的更新率,保证题目的先进性、新颖性。四是推学生出校门,加强与社会工作、生产、科研的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开拓校企合作新模式,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扮演一个真实的角色,开展真实的实践教学活动。
5.强化第二课堂,建立“双创型”人才培养第二通道。“第二课堂”以其教学组织的灵活性、管理的开放性、资源整合的广泛性、资源配置的自主性等方面凸显它的优势,是“双创”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这种教育目的和效果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双创”意识和思维,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
一是开展“双创论坛”活动以激发“双创”意识和“双创”冲动。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组织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报告”、“创新创业论坛”、“企业家课堂”和“成功校友创业成功报告会”等活动,用专家、教授、企业家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及成功的创业历程,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二是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浓厚学校学术氛围,学校应建立学生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加大经费投入,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鼓励教师吸收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术讲座、学术讨论机会。三是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努力推动大学生科技竞赛,创造更加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空间。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积极参与设计创新竞赛活动,使学生更多、更早地参与到科研、生产等工作实际中去,增加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机会。
6.优化师资结构,通过内培外引建立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双创型”师资队伍。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基础在教育,关键是需要有一支具有“双创型”特征的教师队伍。“双创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创新创业的教育观、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艺术。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并使部分教师成功转型。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逐步形成高学位、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的“三高一低”群体优势,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多渠道、多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师资培训,聘请创业教育专家开设创业师资短训班,传授创业理论、知识、技能及创业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董亮,罗明明,涂小东.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科技创业月刊,2007,(9):43-44.
[2]需家潇.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2):26-29.
[3]吴师法,苏艳蓉.现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探研[J].中国就业,2007,(8):34-36.
[4]杨芳.基于制度创新的学生社团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9):77-78.
[5]李海英,吴金秋,马春泉,等.以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依托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Z1):30-33.
[6]施险峰.新时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管理观察,2009,(11):45-47.
[7]鲁保富.论教育现代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14-18.
双创人才 篇7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分类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双创型”人才
一、“双创型”人才分类培养的重要意义
本科生的分类培养就是在满足专业培养规范的前提下,针对就业、考研不同发展方向的同学进行差别化的培养,从而形成各自的培养特色,培养出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型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必须承担的任务,是高等教育的应尽义务。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并非简单的教学生如何办企业、开公司,而是将其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又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创业引领计划的实施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稳中有升,同时要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加强高校创业教育,落实到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2015年5月1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提升人才素质,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意识以及创业精神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本科生培养作为我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家和部分高校为了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但是其创新创业意识不强、能力不足仍是社会的共识。
二、“双创型”人才分类培养的主要内容
1.建设适应“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人才教育的基础在师资,需要具有“双创型”特征的教师队伍与之相配套。高校师资队伍一般具有较强的专业创新能力,但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相对较为薄弱。通过对现任教师的持续培训和入驻企业实践、政策引导,以及企业工程师进校园的方式,不断调整教师的人员结构、各个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补齐高校教育过程中创新创业方面的短板。
2.选修课的差异化
建立“双创型”人才分类培养机制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在保证加强通识教育,满足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必修课前提下,针对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设置差异化的选修课。比如设立精密机械及仪器课程群、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课程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等。同学可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目的地选择相应的选修课课程群。
3.实践教学平台
以科技竞赛为引领,以课程设计为主线,建设课内外实践相结合的丰富的实践教学平台。组织本专业的同学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比如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竞赛、电脑鼠走迷宫竞赛、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竞赛等,建设开放实验室,形成科技竞赛子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将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启智夏令营等有机结合起来建成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
4.科研平台
将研究生的导师制管理引入本科生的人才培养,以导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建立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科研平台,通过科研招募计划、师生合作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吸引一部分同学进入科研实验室,将教师的课题分解成若干小的子课题,三四个同学组成一个课题小组,借助导师的科研条件进行科学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想、创新思维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5.创新创业平台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为引领,以创新创业的选修课课程群为支撑,建设创新创业平台,设立全国、天津市、天津工业大学各级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给予一定的资助,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和能力。
三、各层面普遍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分类培养的质量评价
通过分类培养工作的推进,形成一套本科生课外分类培养体系,导师制建设与教学培养方案紧密配合,为其提供有益的补充,取得了很好的培养效果,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分类培养质量的评价,不仅涉及到学校、教师,还涉及到创业单位、社会各个层面反馈的大量数据和技术指标,而且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变化的动态指标。为此,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地利用各项统计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的动态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邓宝山.双创谈——一谈“什么是创业创新”[J].中国劳动,2016,(03):38-40.
[2]孙宇.新形态下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6):179-180.
双创人才 篇8
“双创能力”的培养给会计人才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 我国高等会计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高校培养出的会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失衡、业务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低, 难以满足“双创”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 对高等会计教育改革问题进行研究, 既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 也是会计理论和方法发展的催化剂, 进而推进会计学科的科学化发展, 这关系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良好沟通。
一、“双创”型人才培养对高等会计教育的要求
高等会计教育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的, 它的改革与发展要顺应新经济环境的需求。在新经济环境中, 兼具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等会计教育培养出的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应符合新经济环境的要求。
(一) 知识范围广, 具有终身学习精神。
新经济环境的知识化, 要求会计人员掌握各种经济资源的业务处理方法, 还要有现代管理理念和知识。除此之外, 会计人员还应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 这是会计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各种信息资源能帮助会计人员更有效地完成工作。外语沟通能力和社会综合知识, 是顺利进行国际贸易的前提和基础, 可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现代社会, 知识更新速度很快, 会计人员还要具有持续的学习精神, 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以适应时代需求。
(二) 业务知识深厚, 具有综合控制能力。
会计人员除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 还要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 如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管理学等等, 并且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在新经济时代, 会计的工作范围已不断扩大, 会计人员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同时也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并且要对企业所处的不同环境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 维护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 工作能力强, 具有职业判断能力。
在新经济时代, 业务往来越来越复杂, 会计人员应具有文字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决策判断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还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降低风险,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我国高等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理念不完善。
在新经济时代中, 一方面是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另一方面是高等会计教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归根结底还是高校的教育理念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理念中缺乏对学生自学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的知识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快速更新, 这不利于会计人员的后续发展。实际教育过程中, 普遍存在片面追求理论层次、重视研究型人才, 而忽视实际应用型人才的问题, 这就造成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出现。高等会计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 经济往来日益复杂, 企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而不完善的教育理念则严重制约着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 课程设置不规范。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 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能是记账、算账、编制财务报表, 为企业经营者反映可靠的财务信息。但是, 在现代公司管理中需要会计人员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 利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为公司的经营管理出谋划策, 对会计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 高等会计教育的理念不完善, 导致了教育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第一, 专业课程设置不规范, 专业课讲授不深, 学生学习往往以通过期末考试为目的, 而且专业课集中安排在大三以后, 使学生在前两年接触不到专业知识, 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科的兴趣, 专业基础课程如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管理学等往往被忽视, 安排的课时少, 学生的知识面得不到扩展;第二, 课程之间交叉重复, 知识覆盖面小, 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得不到高效率的知识传授;第三, 教学内容不科学, 学科体系混乱, 教学中只强调理论知识, 而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 实习环节重视不足。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但在实际的会计教育过程中,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还不能紧密联系起来, 导致学生在刚步入社会时业务处理能力不强。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在实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实习机会少。
高校普遍将专业实习安排在大四学年, 在此期间, 一些学生面临考研的升学压力, 另一些学生面临就业压力, 难以安心实习。并且从理论学习阶段到实习阶段相隔的时间太长, 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第二, 社会对高等会计教育中的实习环节重视不足。
各大高校鼓励学生到社会真实环境中去实习, 锻炼能力。但在企业中, 会计工作往往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 业务处理也很复杂, 尚未毕业的学生很难胜任, 只能接触最简单的业务, 甚至无权亲自进行业务操作, 只能是见习。
第三, 指导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 我国高校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都达到了相应的高度, 但缺乏实践经验, 实务操作能力不强, 教学方式不灵活, 导致学生的实习效果不理想。
三、完善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设想
(一) 改革课程设置, 更新教学内容。
第一, 应将专业职业素质、人格素质和商业视角素质充分结合。高校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 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增加专业实践课的课时,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利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剖析真实的案例, 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财务实践活动中, 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第二, 专业课程的安排应调整。一方面组织刚入学的会计专业学生观看会计实务操作的教学视频, 使其树立会计意识, 尽早地接触到专业知识,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 增强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专业课应当扩大范围, 根据会计工作中出现的新领域, 以及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增加的新科目, 适当增加经营风险、会计风险和信息应用方面的课程。第三, 专业基础课应得到重视,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教学内容上, 除了会计专业课教材外, 还应采用一些实时性很强的报纸、杂志等辅助教学材料, 为会计教材补充新鲜血液, 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会计信息。教材的编写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内容相对稳定和知识充分更新;二是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考试相结合, 培养实用型人才。重视会计课程作业, 作业形式不只局限在课本习题上, 多利用真实案例分析的作业来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加强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环节。
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高等会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重点。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高校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 避免把实习都安排在大四学年。比如, 在学习完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后, 安排学生进行最基本的会计实习, 包括编写分录、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等工作;在学习完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后, 安排学生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进行核算, 以降低企业的运作开支。在将实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 在教学进度中有针对性地安排阶段性业务实习, 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又利于毕业后快速适应会计工作。高校与用人企业之间应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企业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实习条件, 锻炼实践能力, 高校为企业输送优质的毕业生, 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稳定进行, 减少招聘成本。
毕业论文是学生学习和研究专业问题成果的具体体现, 毕业论文虽然安排在毕业前期, 但论文的写作准备应放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进行。教师在平时作业中应适当安排小论文, 提高学生自学、总结知识的能力, 在论文指导过程中, 与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交流,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研究、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 改革高等会计教育质量考核评价制度。
在会计教学的考试中, 通常是以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种传统的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情况。书面的考试成绩固然重要, 但它只能作为考核评价的一部分, 将平时考核与期末书面考核结合起来, 平时考核应包括实务操作能力、案例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在考试形式上, 应增加综合性问题的考核, 主观题中设置选答题, 以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 鼓励学生对某些专业问题深入学习、研究。在考试试卷中, 应减少记忆性的知识, 增加对技巧性、实际应用性强的知识考核。
参考文献
[1]陈增寿.论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J].会计之友, 2008.1.
[2]袁卫国.论会计教育观念的调整[N].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12.25.
[3]张艳秋.美国会计教育模式及其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目标[J].会计研究, 2004.12.
[4]李永峰.高等工科院校加强会计教师继续教育的理性思考[J].会计之友, 2003.4.
双创人才 篇9
旅游业已被确立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旅游人才是推动旅游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在全球旅游市场一体化的新环境下,我国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为现代的旅游市场有效地提供所需要的新型旅游人才。因此,顺应新形势变化,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素质与能力为驱动旅游管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顺应我国目前旅游业快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的。而该模式的有效实施则对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基于双轮驱动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意义
(一)促进我国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经过许多教育专家与学者的潜心研究与探索,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基本上己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共识。人才培养只是一种途径,科学有效合理的实施才是其真正的价值体现。基于双轮驱动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能够丰富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实施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其实际的应用效果,发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不断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促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促进符合现代化需求的旅游人才的培养
新常态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促进经济转型改革的新引擎与新驱动。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基于双轮驱动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素质和能力结合为驱动导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意思维、创业能力、创业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旅游人才。创新、创业双创型人才需具备一定创意能力、创意思维等创新素质以及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等创业能力。该模式培养出的人才正符合现代化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真正需求,其实施有助于促进旅游人才的有效培养。
(三)促进当代高等旅游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旅游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这种培养模式要既能够体现当代行业的需求,又能够促进旅游人才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在如今产业化、全球化、市场化、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下,以及全民创新的新环境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十分迫切。基于双轮驱动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恰是以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创造符合这种需求的创新创业新型旅游人才为核心目标实施,其科学、有效实施有助于促进高等旅游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基于双轮驱动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一种科学行为,在其实施过程中需有科学的精神,保持科学的态度,同时需要用现代的、科学的理论作为依据,用科学的方法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因此,基于双轮驱动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事物发展内在的客观规律,科学有效地进行。
(二)系统性原则
高校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考虑学校教育、企业协助、培养过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不同要素、教学行为所处的外部环境、教学活动系统的相关系统,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专业方向的设置、人才规格、培养方式、教学手段、师资建设等项目,其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应紧扣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宗旨,形成完整的系统。
(三)动态性原则
人才培养是一个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社会各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基于素能结合的双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保证整个过程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与时俱进,以适应现代化不断变化的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基于双轮驱动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自成立以来,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与探索研究,从教学计划、教学手段和方式、专业建设、实习基地建设以及质量保证等环节切实贯彻实行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得到了校内外的广泛认可。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1、教学效果
基于双轮驱动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教学方法、手段于途径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使得教学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教学环境进行了最大化优化,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激发了创新精神,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评价
基于双轮驱动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了新的评教体系,实施后学生对于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每门课程授课结束后,学生必须为教师教学进行打分(5分制,4.5分及以上为优秀;4分-4.49分为良好;3.5-3.99分为合格;3.5分以下为不合格)。从目前学员对已授课的教师的教学评价统计来看,评价分数在4.5分及以上(优)的占82.4%;评价分数在4分及以上(合格)的占17.6%,没有低于4分的教学评价。
(2)学生成绩
基于双轮驱动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计划制定的教学课程与环节中,向学生传授了学科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科研兴趣,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及创新能力。该模式实施后,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对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成绩在该模式实施前后进行统计,发现学生的成绩较模式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说明该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学习成绩。具体情况如下表:
(3)论文质量
基于双轮驱动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创新学习,以利于适应现代的学习型社会。该模式要求对于学位论文采取“高要求”和“严把关”双重标准。专业学生在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开展专题研究。学生需严格按照湖北大学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答辩前导师对学生的学位论文进行严格把关,同时,对于已答辩的学位论文,学校会随机抽查,对于论文的格式规范、抄袭行为进行检查,以提高的学位论文的质量。该模式实施后,近几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涌现出了大批优秀论文。
2、实践效果
(1)大赛获奖
基于双轮驱动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学生表现优异,在连续数届的全国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奖数量排名全国高校前列,在“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等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94项,其中国家级的奖项有28项。如2013年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12年的湖北省武汉地区高校联合创业挑战杯亚军;全国大学生征文赛优秀奖等。学生先后在全国、湖北省及武汉市各类大学生竞赛和评比中屡获佳绩。此外,导游人才培养是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之一,多年来在国家和省市各级导游大赛中先后斩获20多项冠军殊荣:如2011年湖北省导游大赛桂冠等。
(2)实习实践
湖北省2012年发布得《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着力推动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育人,加快培育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这标志着高校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如今,大多数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基于双轮驱动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在省内外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实习和实训基地。该模式实施后,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大部分学生可以一次性上岗,少数学生也能通过再培训后上岗。从最近几年指导学生的实习中可以发现,学生上岗实习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也明显提升,许多学生为实习单位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得到单位的好评。
(3)毕业生成就
基于双轮驱动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为旅游业发展服务,满足旅游企业在高素质管理人才方面的强烈需要。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取得良好成绩。此外,该模式实施后,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近年来更是高达100%,现毕业生主要在湖北、广东、浙江等地区酒店,在旅游局、华侨城、万达集团等相关旅游企业中担任要职,部分已成为旅游行业的中坚骨干力量,这些均为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考研通过率已超过25%,,近三年更是有学生连续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英国阿尔伯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的研究生。
(二)学科建设成果丰富
基于双轮驱动的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对于旅游管理的学科建设是有力的支撑,湖北大学旅游管理在专业的建设,课程体系的改善,师资团队的优化方面都得到了改善,效果明显,成果显著。
1、专业建设
基于双轮驱动的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了指导与保障。在该模式的指导下,并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日渐成熟,并逐渐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在参与湖北大学的品牌专业建设评比时,旅游专业成为了学校的八大品牌专业之一,并一直列入学校重点建设的行列;同时根据中国教育网发布的数据,2014年,湖北大学旅游专业的综合实力排名为第12,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专业品牌实力凸显。
2、课程建设
基于双轮驱动的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根据培养目标与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完善与补充,丰富与延伸。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构建了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学生学习包括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企业介入模块课程在内的理论基础课程,另外还包括景区、企业、学年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并从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提升、综合能力运用三个方面构建了考试考核体系,能较为客观的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师资建设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对于专业的任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模式构建了一套包含有专业教师、科研导师、行业导师、生活导师以及创业导师“五位联动”的多段式互补型师资队伍体系。将学术型教师与应用型教师分门别类,外聘教师与专职教师互补协作。并对专业师资队伍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制定明确且详实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培养计划;二是根据教师的科研能力选派老师赴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家进行访问学者交流学习;三是组织旅游管理专业老师到旅游企业挂职学习企业管理经营。该模式实施后,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力量增强,师资团队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师资团队,在全国院校中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示范辐射作用增强
基于双轮驱动的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专业通过各种方式,展示了专业的教科研成果,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还通过参赛展示、发表、出版、获奖等多种方式来呈现研究成果,发挥其应有的推广价值。从教学环境建设,到教学过程的改进,到科研课题的深化,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指导作用。专业从品牌实力及社会影响程度上都得到显著提升,专业的是示范辐射范围扩大,影响力增强。
1、品牌实力
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先后被教育部和财政部授予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全国十佳旅游院校;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旅游饭店业十佳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被省教育厅授予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级品牌专业、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精品课程;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品牌效应逐渐增强,各大院校开始纷纷效仿。
2、社会认可
基于双轮驱动的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基于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良好基础以及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现已逐渐享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与号召力。中国教育网、教指委网站,搜狐网等对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亦有诸多相关报道。
五、结语
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能为双轮驱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对现如今的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对旅游双创人才培养实施效果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根据其反馈效果,不断纠正培养方式与实际目标、培养结果之间的差异,从而进行调整与完善,进而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的教育质量,并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提供参照。
双创人才 篇10
关键词:双创时代,人才培养,就业创业
为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专业性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办学的基本定位, 因此,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好坏其直接评价标准就是能否有效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即学生在社会中能否发挥专业所长, 社会能否从大学获得所需的各类人才。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下行压力加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到来,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成为了最大的民生问题、热点问题, 尽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经济因素, 但是也深刻地反映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中专学生的就业问题推动着创业创新时代的到来, 创业创新的时代背景也推动着高校改革以往人才培养过程中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方面。
一、创业创新的时代背景
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时期, 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以及前期刺激性政策的消化期,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的关键标志,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发展就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1]创业创新时代的到来也是现代高科技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前期的社会红利因素逐渐消失, 甚至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包袱, 如何加大创业创新推动智能创新和技术转化, 以创新的手段取得经济攻坚克难时期的胜利成为了当前发展不可避免的选择。创业创新时代的到来既无可避免, 又充满希望。
创业创新时代的到来, 要求人们培养创业创新意识, 不断在社会中开拓进取, 可以说现在这个时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重要时期, 人只有充分发挥潜能和创新创造能力, 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创业创新时代需要高校更多的培养创业创新的人才, 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都需要一些领军性的人物, 而这些人才往往发掘于高校中。因此创业创新时代的到来对高校的要求更高, 对高校作为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要求更为迫切。
创业创新时代的到来, 要求高校更好地发挥其指导、孕育和提升的功能, 为社会不间断地输送创业创新高素质人才。从国家层面到各省市各级领导单位都十分关注创业创新的发展, 国家更是连续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高校创业创新问题, 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辽宁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等印发专门文件研究高校创业创新问题, 将学生的创业创新素质提升纳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这就对辽宁省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发展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
二、辽宁省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目前有研究生培养机构45个, 其中包括8个科研机构和37所普通本科院校。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16所 (独立学院12所) , 其中重要部委所属高校5所, 省属高校58所, 市属高校19所, 民办高校34所。在校生约为120多万人, 每年毕业学生约40万人, 是一个高等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 高校发展对于经济的拉动能力十分明显, 因此, 辽宁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我省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辽宁省从以往的工业大省发展到现在科技创新、知识智库、高等教育不断进步的新型创业创新大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是就双创时代背景下, 辽宁省高校人才培养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一) 办学定位不够明确
辽宁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最宏观的问题就是学校的办学定位不明确, 缺乏一个较高层面的科学谋划, 学校自身也是缺乏明确的办学规划。就辽宁省高校与上大学学生的数量对比而言, 高校资源十分丰富, 全省高校数量和高层次学校的数量相对较多, 存在办学定位不明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一是学校自身定位不明确, 缺乏合理规划。辽宁省的高校数量大, 且普通本科高校数量要多于高职高专学校数量, 因此属于高水平高等教育省份行列, 但是由于学校自身办学定位不明导致学、学校求大、求全而忽略了对学校优势专业和优势学科的特色化发展。[3]近十年来, 辽宁省综合性的高校井喷式的发展, 专业开设越来越全面, 办学的特色没有得到突出, 学校讲求学生体量的增加, 而缺乏宏观的设计, 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不明。
二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缺少人才培养的科学谋划。高等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多层面多维度的, 为社会提供的也将是不同专业的人才, 而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人才培养缺乏科学规划, 目前学校所使用的教学大纲和学生培养方案多年不变, 陈旧的教育理念等都成为导致学校办学定位不准的因素。
三是学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作用目标不明确, 缺乏与社会之间的联动。学校所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最终都是要进入社会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因此, 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程度和发展水平是检验一个学校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方面。[4]但是辽宁省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缺少必要的联动, 学校人才培养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毕业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二)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专业是学生未来就业领域的基本定位, 同时, 专业课程教授与有相同专业组成的学院是高校管理的抓手, 可以说专业是高等学校开设的基础。就双创时代背景下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而言, 辽宁省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是专业开设缺乏规划。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有着基本的定位, 每年对于专业的招生有着一定的新增与核减。但是就整个辽宁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看, 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学校特色专业优势不能极好的发挥领军作用。[5]学校的专业设置要求全备。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 于是现在几乎所有学校都开设了各种语言类的专业、经济类专业等所谓的热门专业。专业设置不合理最直接的后果是学校的教学质量下降, 学生的就业出路问题突出, 造成了教育成本无法发挥巨大作用。
二是专业内的课程陈旧缺乏创新。高校专业确定和教学大纲确定的情况下, 学生的培养大纲基本确定, 因此选择好了专业之后所学的课程将会按照学校的培养计划进行。而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的突出问题是学生课程教学陈旧, 缺乏创新。[6]尽管现在国家要求在高校开设一定学时和学分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等创新型课程, 但是高等教育的改革仍旧任重而道远。学校的课程设置仅仅依据以往的教学培养计划, 进行一些细节修补, 缺少宏观上的科学规划, 导致学生学习陈旧知识, 与社会发展脱轨, 教育资源浪费, 人力资源浪费。
(三) 师资队伍薄弱
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点, 是将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贯彻执行的关键。高校师资队伍的强弱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执行程度和效果, 目前制约辽宁省双创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高校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一是缺少创业创新师资。双创时代背景下需要一大批具有创业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师, 他们将专业知识与创业创新能力想结合, 寻求双创时代背景下高校专业的新发展, 学生培养的有利途径, 但是就目前辽宁省的高校师资团队组成而言, 创业创新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缺失, 师资力量在数量上及专业组层上不能满足创业创新背景下, 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是现有师资层次单一, 缺少多维度教师。所谓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师是指高校教师团队并不仅仅是在数量上缺少教师, 真正意义上高校缺乏的是对教师团队梯度化的合理规划。[7]高校承担着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精尖人才, 同时高校不能忽略其承担的社会责任, 为社会输送各方面的服务型、研究型人才, 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 需要学校更多的探索高校人才培养的输出环节。目前辽宁省高校普遍存在专业教师团队强而复合型教师弱的局面, 师资力量开发集中在专业专研方面, 具有创业创新指导能力的教师严重缺乏, 教师团队管理和开发不合理。
(四) 社会需求不够匹配
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匹配社会需求。一是学校培养学生的定位不明确导致学校的学生不适应社会需要。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设置不合理, 专业开设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动性不强, 导致学生的培养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而造成的人才资源浪费。
二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式导致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强。高校人才培养重理论学习而轻社会实践, 课程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知识转化和应用能力不强, 毕业时无法适应双创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虽然有整个学业过程的规划, 但是由于与社会对接不强, 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联动性欠缺, 容易出现学生踏入社会存在对接不准, 定位不明, 不适应社会现象。[8]双创时代要求学生能够达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更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这是现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 但是现行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这一社会要求。
(五) 人才培养不够持续
同时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培养体系不连贯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人才培养缺乏全程性的教育培养体系。所谓全程性的教育体系是指在学生学历教育的全过程中都要体现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这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 而我省现行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仅限于在高等教育时期的培养, 对学生后续的人才培养支持较少, 缺乏内在联动。[9]二是高等教育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反馈机制不健全。高等教育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后续的预警监测, 反馈机制不健全导致人才培养状况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修改, 人才培养的改革收效甚微。
三、辽宁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研究
建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和地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需要引起各高校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要推动建立省级的高校人才培养联席协商机制, 为各高校人才培养打破校际壁垒, 打通人才培养高水平平台, 为辽宁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打造适合辽宁省情教情的本土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 明确以办学定位为主导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在省级层面应建立全省高校分类实施改革方案, 推动各高校建立特色化办学, 打造高校办学优势互补, 拉动全省高校办学达到合理定位, 科学规划。[10]明确高校的办学定位需要各高校领导按照省级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明确各自高校的发展目标, 制定学校办学的中长期规划, 找准办学定位, 结合省市特色进行办学, 合理的削减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 适当的增加社会需要的特色专业, 利用辽宁省环渤海经济带的特色促进高等教育办学, 只有将办学定位明确后才能更好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
各高校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培养理念, 结合辽宁省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双创时代新要求, 坚持正确舆论引导, 积极培育创业创新型人才, 深入完善各高校在明确办学定位基础上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11]结合辽宁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产业区加速推进的新形势, 以创业创新时代会为契机, 引导高校加强人才创业创新意识培养, 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模和办学特色, 不断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鼓励全省高校建立人才培养联席会议制度, 集中探讨辽宁省高校双创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 搭建以校地合作为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辽宁省拥研究生培养机构45个, 普通高等学校116所, 全省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120万人, 可以说辽宁省是人才大省, 储备大量高科技人才。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上可按照“政府投资建平台, 高校参与搞服务, 企业投资搞研发”的模式, 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 鼓励地方政府结合经济发展和产业机构调整需要, 依托区域重点高校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 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建立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发展平台, 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加速创业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转化。[12]高校应以本轮发展转型为契机, 重塑高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鼓励师生参与到高科技企业的项目研发或创业团队中去, 将创业创新成果与地方和企业相结合、促进成果转化。通过地方与高校合作的形势开展高校人才培养, 真正达到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 引进以复型人才为驱使的创新人才培养保障
双创时代的背景需要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因此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满足之一要求就必须要有能够与之配套的师资团队。引进多层次的教师资源首先需要高校领导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明确方向, 准确定位, 创新思路, 改进方法, 健全措施, 狠抓落实, 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13]其次需要高校开拓创新, 结合学校实际灵活选用合适教师人才, 搭建专兼职结合, 研究型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师团队。鼓励高校开展校企合作, 聘任专家行业人才对高校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 同时更可以选聘一些企业家进校授课, 针对学生未来就业行业有针对性的进行行业讲解。再次需要高校尽可能的设立专门教师培训资金, 有计划性地培训现有教师, 实现现有师资力量的提升, 只有将教师团队的素质提升了才能更好地服务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 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基地, 是新思想、新观点的发源地, 是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 担负着把青年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职责。[14]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 而高校人才培养效果的直接判断就是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率, 专业对口率以及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质量等指标, 这些都离不开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需要高校建立中长期的高校人才监测预警体系, 监测学生在社会中的就业稳定性, 以及学生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匹配度等, 运用这些监测数据反馈高校的人才培养设置, 为适应双创时代发展而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15]除此之外还需要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核准学生的培养计划, 将创业创新精神纳入教学体系, 开展一定比例的创业创新课程,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
成都构建“双创”高地 篇11
在2014年全面摸清家底,统一市情再认识的基础上,成都笃定“创新驱动”战略,在推进创新改革上,用“双创”破题,解构当前成都“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方程式。
成都决策层的思考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依然很大的情况下,成都新的发展动力是什么?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特别是在经济总量进入到万亿级后,转型升级路径成为成都决策层面临的难题。
客观上说,在跨越万亿门槛之后,成都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面临GDP增速下滑的压力。在“城市万亿俱乐部”中,无论是深圳、苏州,还是北京、上海、广州,都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了中速平稳增长阶段。
成都社科院副院长阎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新常态下,成都既受经济结构和经济周期等问题的影响,也受到全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在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经济增速下滑是必然的,而且整个国家都面临经济结构的调整。
在过去几年,成都大力引进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这些产业投资快速形成产能,进而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在新常态下,大项目引进更为困难,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更为突出。
阎星认为,此前成都从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上不断汲取成长养分,但摆在眼前的问题是,在传统优势产业进入平稳发展期后,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培育新的产业支撑,难度不小。
“特别是成都经济体量突破万亿后,固有的路径依赖使得转身很吃力。”阎星表示,成都决策层一方面要克服经济在可预见的时间周期内下滑时带来的压力,一方面又要非常谨慎地决策,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尽管压力很大,过程很痛苦,但摸清了新常态下成都家底,基本找到了经济发展存量和增量间的逻辑平衡点。”阎星认为,成都决策层在经历了严谨的思考后,做出了创新驱动成为转型的必然选择的决断。
存量方面,成都依然将重点放在抓投资、促项目、保运行,“稳”字当先。增量方面,则向改革要红利,旨在激发和释放各类市场主体及社会个体的创新创业活力,鼓励社会资本力量参与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的基础是科技资源,成都在这方面“家底”雄厚。成都市区域内分布有53所高校院所、30家国家级科研机构、4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研发平台,8个国家级创新性企业,972家高新企业,高端人力资源和创新要素在中西部排名第一。
各类科研院所、高校的科技成果存量巨大,特别是制造领域的一些高精尖成果,亟须消化。另一方面,这些具有科技创新实力的科研机构和人才在创新增量上仍有潜力可挖。成都决策层有了底气。
在顶层设计层面,“双创”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创新创业对成都意味着什么?从全国来看,四川要做西部大开发领头羊;从全省来看,成都是首位城市、核心增长极。而成都要有新作为,很大程度上要靠创新驱动来实现。
谋定而后动。对成都而言,“创新驱动”战略需要与国家“双创”战略在对接上形成具体的落实计划。
2月8日,成都确定了新常态下的新打法,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创业天府”行动计划。该计划拟用10年时间,通过汇集创业力量、建设创业载体、强化科技金融、聚集创新要素、塑造创业品牌等方面的努力,把成都打造成为全球创新要素聚集的新高地,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新标杆,国家自主创新发展的引领区以及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创业之城、圆梦之都”。
该计划锁定大学生、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海归创业者、连续创业者等为代表的最具活力的创业人才群落,其中青年大学生、高校院所科技人才、海内外人才、企事业人员被称为创业“新四军”。
创业“新四军”中的前三类人群均和高校有关,高校之所以被视为创新资源的集中地和重要源头,是源于这一机构所具备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活力。成都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长期积累的科技成果存量,是一笔不小的创新创业资产,由于科技成果交易体制掣肘,很多都束之高阁。
科技成果转化在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而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也是不争的事实。把这些科技创新资源红利释放出来,成都决策层颇费心思。
首先,成都市提出了“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谓之“摆位”。在动作上亦颇为大胆,提出“要用改革的思路和魄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
在中国,凡是以“改革”冠之的工作,意味着难度不小,尤其是涉及体制的改革。在经历了诸多改革试验的成都决策层看来,“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结论来自于长期实践,在改革步入“深水区”之际,更具有勇者胜的气魄。
在转型路上,“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将创新创业融入到成都改革发展意志层面,这样的决断与尝试,不仅是一种路径,也是成都对外发布的最直接信号。
“创业天府”向改革要红利
成都的“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是一个向改革要红利的系统工程,涵盖了各项政策支撑,甚至还考虑到了改善生活环境。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首当其冲的着力方向是要注重市场导向;其次,则是要激发高校潜力,推动“研究+创业”双轨发展。
但成都市仍存在校地间战略合作发展相对滞后、高校科研和成果评价体制制约显著、旧有体制对成果转化的机制不畅,以及创新载体建设总体规模与需求不相匹配等问题。
硅谷的成功经验表明,畅通的产学研成果转化机制为“实验室”通向“生产线”搭起一座桥梁。而在中国,高校人才发明成果依然是职务发明,其处置权、收益权以及所有权依然是成果转化绕不过的“门槛”。
成都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科研成果如果束之高阁,不仅不能形成生产力,而且反过来会窒息科技创新。同时,如果体制机制不能有效激发创新活力,首先需要创新和变革的就是体制机制本身。
抓好创新驱动,走好“一带一路”,必须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这事关“十三五”开局。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被摆到了重要位置。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推动校地协同创新,是成都改革科技转化体制迈出的第一步。但这无疑会触及到改革的痛点,即便是痛,成都还是出发了。
破除体制、制度、政策藩篱,是成都改革路径的重要阐述,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面临体制桎梏,成都开展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管理和收益分配改革,打破高校科研和成果评价体制障碍,赋予高校自主处置权,这是激活和释放创新创业红利的关键。
为打破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桎梏,2014年8月,成都出台《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成都十条”),直指上述三权“破冰”问题。“探索高校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核心是给创新者更大自主支配权。”成都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让发明创造者获得应有报酬,激发高校院所科技人才面向市场的创新创业活力。
在破解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方面,“成都十条”明确,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可用于人员激励,这一比例可不少于70%。“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更进一步提出,出台“成都十条”,支持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部省属高校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改革试点,实行职务发明成果转化和股权分红激励,建立科研人员自主处置、全面放开的成果转化机制。
这项改革措施获得了政产学研用各方的普遍欢迎,被誉为“最接地气”的科技改革,很快有了结果。西南交通大学进行了一项创新改革:学校名下的100%国有职务发明专利权,划出50%给发明人团队,实现了职务发明人团队由被奖励权向财产权的转变。
此项改革直接催生了该校材料学院黄楠教授团队的心血管支架项目,成为该校在“成都十条”后的首例科技转化成果。这一项目的知识产权评估价为1500万元,专利权由西南交通大学持有。划拨给该校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后,由国家大学科技园出具变更手续,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现了国家大学科技园代表西南交通大学与发明人团队所组成的公司共同持有专利权,促进了该专利成果的评估入股孵化。
在这种激励之下,在蓉高校院所的各类创业主体发展如雨后春笋。科技人才加速向成都汇聚,一批代表“成都创造”“成都智造”水平的高端产品加快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造、崇尚创业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快形成,创新创造的人文特质不断融入成都改革精神血脉。
然而,打破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桎梏,并不能完全解决科技成果与市场的衔接。科技成果评估、载体孵化、科技金融、财政杠杆、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继续改革探索。
成都市的导向十分明确:能用市场的力量推动的,行政最好不要过多干预。成都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对此要求的理解是,政府在土地、财政、税收等基础层面做好规划,预留好政策调整空间,做好引导和服务即可,剩下的交给市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建好基础生态。”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在高校院所里已成潮流,建设校院地协同创新载体的步伐不断加快。成都支持在蓉高校院所与地方共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孵化器、成果转化实体机构、公共技术平台等,已初步建成电子科大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器等首批载体。
2015年5月23日,选手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调试参赛的“机器人战车”。ROBOMASTERS 2015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开战”。图/新华
与此同时,在对接中央科研院所方面亦有斩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化基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民用航空电子系统产业化基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先进激光创新基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创新基地等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在成都落地。
不仅如此,高校院所还纷纷出资和地方联手催生项目落地。西南交大与双流县合作即是如此:西南交大出资1000万元现金和价值 3500万元的知识产权,双流县政府提供340亩工业用地和60亩科研用地以及1.4亿元资金,共同推动科技成果在双流的转化、孵化、产业化。
“双流的制造业较为高端,具有基础优势,因此更专注创新驱动高端平台建设。”双流县科技局副局长贺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上述改革正在推动“双流制造”加快向“双流智造”转变。
构建新型政企政民关系
创新驱动战略势在必行,政务服务创新职能转换刻不容缓,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服务,职能一变,活力立现。现在全国各地均在实施简政放权,成都也不例外。
在成都市决策层看来,发动创新驱动“新引擎”需要友好的创新环境。政府要转变履行创新职能的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放松管理的手,举好政策的旗,铺好创新的路。
企业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发展水平决定城市发展水平。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企业发展,关键在提供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充分的要素保障。而这力促成都加快政务改革,“破陈规、求突破、增活力”成为此轮改革的最低要求。
成都正探索实施“企业有需求,政府来满足”新型政企合作关系。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成都在新一轮简政放权改革中对“互联网+”情有独钟。事实上,自“互联网+”今年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后,成都将“互联网+ ”与政府管理服务和城市建设相结合,构建B2G新型政企关系、R2G新型政民关系,以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效率。
这项思考很快成为现实,成都B2G企业服务新机制9月份已经启用。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目前,成都已计划在武侯、锦江等区(市)县先行试点,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方便基层、方便企业、方便群众为出发点,形成“互联网+政府”的模式,推进管理服务扁平化,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成都决策层期待这项带有互动性的政府管理服务模式,能够发现更多的企业共性诉求,从而出台相应政策制度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提高政府解决企业问题的效率和速度。
在商事制度改革层面,成都推出《成都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创新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度、试行小额经营社区备案制度等,成都市市场主体突破100万家,注册资本总额突破2万亿大关,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在人事流动、金融扶持、平台搭建、大学生创业就业、小微企业扶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资助等方面,出台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的7大类46条政策。
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在谈及扶持“创客”与改革“再出发”时表示,政府和社会要给“创客”良好的“土壤”,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制度条件和人文氛围等。
从校院地协同创新、“成都十条”“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创业天府·菁蓉汇”,各类政策组织、法律、制度和服务平台悉心呵护每一个小微创业主体方面不难看出,成都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动“双创”工作的良苦用心。
双创人才 篇12
1 基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建立了大学科技园、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园, 各自之间的功能差异稍有不同, 为论述方便本文统一称之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与以往小打小闹式的校企合作相比,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合作企业数量增多, 合作程度加深, 合作的内涵丰富, 合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不过, 也要看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下, 基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滞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是系统性的、过程性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领导、管理者、教师、企业人员、政府人员等相关培养主体都需要一种新的思想理念。当前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 个别领导理念滞后, 教师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意义认识不足, 都成为了制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思想障碍。
(2) 双创型人才的培养主体单一。当前人才培养的主体是高校。有些人认为, 高校理所当然是人才培养的主体, 这一点并不否认。但是由于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很高, 这就要求高校、企业、家庭、社会、政府等多种人才培养主体参与其中, 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 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和国家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来。当然, 高校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主导性主动作用是不能退却的。
(3)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平台的功能效用发挥不足。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功能效用是指存在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物理空间、物质资源、企业岗位、人才资源和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相关的政策制度机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功能效用。这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发展程度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有关。由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对入园的企业有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 入驻的大型的企业或国际著名的企业不多, 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可利用资源岗位不足,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物理空间闲置浪费。还有就是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的创业企业与社会企业关系不连贯, 大学生创业企业忙于生存, 忙于找市场, 对社会企业存在生疏畏惧感;社会企业也看不起大学生创业企业, 也是无暇顾及。这样双方可以互相联系互相利用的资源限制浪费了。
(4) 双创型人才实践平台功能定位有待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目前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实践平台的定位不是十分清楚, 教师培训缺少理想的企业和项目, 学生实习提供的岗位数量不足、岗位质量简单、企业方导师动力不足、创业导师参与指导积极性不高、创业导师参与创业的利益不明确, 这都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构成了制约。
(5)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整合。
2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创业实践载体的构建
2.1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构建创业孵化区域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创业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是高校综合性的多功能服务载体, 在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建设创业园、创业区或者创业孵化室, 是解决大学生创业的直接途径。当前高校内许多大学生在政府、高校、社会的创新创业大背景下也勇敢的做一名“创客”, 实现自己的梦想。
2.2 依托园中企业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创业实习见习和兼职岗位
有些学生想创业, 但是迫于资金、项目、团队等因素的限制, 或者对创业存在一种学习和观望的态度, 那么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的社会性质企业和本校创业企业就为学生们提供了参观学习的机会。
2.3 依托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为学生开展工学交替, 为教师开展交流培训搭建了平台
早期学生参加工学交替, 需要上课教师到校外奔波利用各种人脉资源为学生寻找工学交替的平台。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工学交替, 原因是学生生产的产品会产生瑕疵或者产品不合格, 这为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生产成本。而政府对于接收学生工学交替也没有政策性说法, 所以企业的兴趣不大。服务行业的企业多是要求学生拓展业务的工学交替。外出工学交替, 对学校、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来说, 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 学生外出实习 (有的可能到其他城市工学交替) 管理上、安全上、服务上如果不到位, 就很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现在在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就可以让学生工学交替, 大大减少了教学成本和安全隐患, 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现了“多赢”。另外, 对于需要锻炼、培训的教师来说也方便了这一过程。
2.4 依托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搭建其他辅助性实践载体
由于创业行为本身是一种综合性能力运用行为, 要求创业者也要具备多种能力和素质。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的学生就需要外在多种精神素养、价值观念和能力措施的塑造和植入。一是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拓展中心。创业者要想创业身心都必须健康是前提。二是建立创新创业研究中心, 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指导和智力支持。三是建立咖啡吧创客空间, 方便学生与各界人士会客交流和创业思想碰撞。四是与外界沟通交流平台。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最后就是为创业者提供数据信息、政策咨询、法务税务知识、社保政策等各种政策信息服务平台。这种平台定期组织政府或社会人员即可解决。
3 多元培养主体参与双创教学活动的路径依赖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高校、企业、政府、行业、家庭、社会等多种培养主体参与培养活动。但是, 多元主体培养理念并不是要求大家具有相同的职责, 相同的责任, 而是各有主次, 各有偏重, 发挥并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1 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重要主体。基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范围内, 高校自身可以开展多种多样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我们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我校) 为例对该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做出分析。
首先,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是完全必要的, 改校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创业理论课。创新创业理论教学的课程有公共必修课2门, 选修课4门。各学院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创新创业课程若干门。这样就保证了通识创业课与专业课创业课实现了结合。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理论课是基础,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更是必要。为此, 我校专门制定创新创业发展战略, 建立了“一区两园三地”, 在实践上全力保障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建立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拓展中心。拓展中心在风景秀丽的河边, 有攀岩、独木桥、高空丝网等提炼学生胆量的心理素质的建设设施。拓展中心按照社会化管理模式, 聘请社会企业教师为学生开展身形塑造课程服务。拓展中心不仅塑造了学生的提醒, 关键是提升了学生的耐力、胆识、勇气和协作精神。这些精神素养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完全有必要的。
再次, 利用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机制。 (1) 招聘社会与专业建设相关或是有利于创新创业教学的企业直接入驻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目前与我校专业相关的企业有广告摄影类企业、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50多家。企业入驻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解决了项目研发、教师培训、学生工学交替、学生实训等多种实践教学工作, 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了企业文化, 感受到了创新创业精神。 (2)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直接扶持大学生创业。学校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5000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园, 成立创业管理与服务中心, 创业园定期聘请企业家、社会精英、杰出校友为创业大学生开展创业服务。在扶持政策上, 减免学生房租费用, 免除学生物业管理费、水费、服务费, 学校最大限度支持大学生创业。创业园做到了让学生在创业中学会创业, 让市场决定成败, 即使失败了也可以为未来创业播下火种。 (3)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建立各类研发中心, 如光伏中心、服装研究中心、吴商文化研究中心等。研发中心的作用是为创新创业提供动力支持, 创新创业成果的展示也会激发学生的创意热情, 为项目研究注入新的思维。
最后,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举办各类论坛、研讨会、培训、沙龙等活动, 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
3.2 政府的多样化参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是多层多样的, 从行政上看, 有上下级隶属关系外, 也有政府高校之间的平行关系、交叉的关系。从教学上看, 也有指导关系、合作关系、命令关系、管理关系和协调关系等等。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引导、支配与合作的方式是多样化的。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 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复杂紧密。就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方式作用来看, 政府可以发挥多种多样的作用方式。
3.2.1 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
这是政府通过颁布政策, 让政策发挥创新创业的促进、指导和推动作用。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促进社会和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政策, 各项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的激情。不过, 从实际创业政策运行政策来看, 有些补贴申请条件要求较高, 限制很多, 政策成了一纸空文。
3.2.2 政府的人才信息支持
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税务政策、保险保障信息需要向广大的学生传授普及。这需要政府有关的专家人才定期到高校为创业者提供这方面的法务、税务、保险等传播服务。
3.2.3 政府资金资源支持
政府的资金支持通过包括就创业困难补助、开业补贴、创业补贴、房租补贴、吸纳人员就业补贴等直接资金补贴等形式开展服务。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控手段把社会闲置资源、场地、厂房提供给大学生开展创业。
3.2.4 政府创业培训与创业大赛活动的支持
目前政府部门主要是省市创业指导服务部门通过培训的方式, 促进大学生提高创业的能力。培训的课时为60课时, 通过培训的学生可以拿到国家承认的《大学生创业资格证书》, 拿到此证后参加创业将享受到国家的相关补贴。在某些高校还可以冲抵2学分的成绩。另外, 政府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方式, 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奖励的创业基金也部分地解决了学生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3.2.5政府高新区与高校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对接合作支持
园对园合作, 或者“两园共建”也是政府支持高校产业园、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式。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企业发展成熟壮大后可以进入政府举办的高新区, 继续发展;高新区的企业也可以入驻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为创业教学提供各类所需要的资源、人员、资金支持。
总之, 政府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无论在宏观政策上还是微观的事物上都可以发挥其独特作用。高校应积极主动与政府合作, 通过合作、共建、共赢的方式实现人才质量的提高。
3.3 企业多样化参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除高校外, 企业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方。近年来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深入。国家形势、社会形势、高校形势的发展需要校企之间有着更加深入紧密地的开展合作。企业可以凭借产教育平台通过以下方式途径参与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活动中来。
3.3.1 企业的研发中心可为教学提供观摩和案例
企业的实验中心或研发中心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核心, 是企业的命根子。一般说来企业可能顾及到知识产权问题或竞争力问题, 可能不愿把研发中心设在高校。实际上高校在研发的人才资源上有很大的优势。企业在产品研发上可以实行保密措施, 与高校、教师或学生签订保密协议, 或者拿出小部分新资源新产品用于教学即可, 最大目的是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3.3.2 实习实训基地的共建与使用
校企共建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可以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场所, 为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平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校方可 (免费) 提供校内运营场地, 企业方可提供创业实训项目和运营资金支持, 与校方共同建设创业实训基地、开展创业实训服务。根据人才培养需求, 创业实训基地内部可再规划多个功能区:分享交流区、创业实训区、创业苗圃区、成果展示区、创业服务区等。学生参加设置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创业实训基地活动积累了创业经验, 增强了对企业经营理念、服务理念的认识, 为未来自己创业进行了知识储备。
3.3.3 企业项目的管理与拓展
企业的项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创业尝试, 第一种是可以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研究、生产、管理、推广、服务或销售, 这个过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创业实际需要的能力;第二种方式是直接把项目、产品、服务交给学生来做, 学生自己拓展业务, 在创业过程中, 直接“做老板”接受市场检验。第三种方式是学生出项目, 以学生自主创业为主导, 企业与之合作, 进行帮扶式引导, 帮助大学生企业成长。
3.3.4 企业岗位的感知与体验
在企业里, 企业岗位由于受到较多情况影响, 有时会出现空缺, 需要一定的人员进行弥补, 而学校学生也需要实际岗位进行锻炼、学习、体会和感知。企业的岗位为学生的实习锻炼、提高能力提供了平台。所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成为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 也是创业感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现代学徒制”成为高职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创新方式。在顶岗实习期间,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感知度都大大提高。
3.3.5 企业精英的培训与讲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杰出企业家的身上都有某种人类拼搏奋斗的品质, 没有一个人会随随便便的成功, 所以成功人士走过的道路, 成功人士的所作所为和他的心路历程, 必然感染和激励着青年学生们为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理想去拼搏。所以创业典范、企业家、杰出校友、名人大家都责任把他们对创业的感悟、认知、心得传授给学生。比如,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的创业故事确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去自主创业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当然, 杰出人物的资源是稀缺, 学校的讲座费也是杯水车薪, 他们也不可能到每个学校去开展培训、宣传、讲座和沟通交流。可以借鉴的做法就是政府出资、联系协调或高校联合建立创业当讲堂、创业论坛、创业培训或讲座平台对真正想创业的学生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苏州国际教育园管理委员会的这种做法就值得肯定。
总之, 基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校企深度合作应专注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精益孵化三个方向开展合作,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切实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4完善多元主体参与双创人才培养机制合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以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为平台多元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地建设和完善体制机制, 全力打造集生产、实践、合作、培训、创业、研发、管理和服务的综合平台。
完善和创新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管理和服务机制, 打造人才培养的综合服务体系。如果把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比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艘航母, 那么这艘航母上的组织机构和武器装备应该与之相匹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素养的高质量人才就得在体制机制上、管理上、服务上、资源配置上、配套设施上大胆尝试, 不断完善功能提高效益。要引进优质企业, 优化资源配置, 内部单元协同创新, 既要发挥各自优势, 又要有机联动, 不能彼此孤立, 把内部机构组织协调起来, 实现1+1大于2的效益。
借鉴国内外建设经验打造国际化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不竭动力。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无论创新创业还是创新创业教育西方国家比我国开展的要早, 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措施办法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中国台湾早在上世纪80年代高校中也建立了具有创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育成中心, 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我国大学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在自身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境外的经验, 结合我们的实际创新创业教育情况, 尝试打造具有国际化趋势的国际化平台的现代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整合与综合利用多种资源打造培养双创人才的资源与信息服务中心。高校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涉及到的资源类型多种多样, 从资源的存在形式看有资金资源、资产资源、信息资源、项目资源、岗位资源、人才资源等等;从资金来源的类型看, 有学校资源、学生资源、企业资源、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等,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对资源的管理任务就是挖掘资源、整合资源、管理资源和有效地配置资源, 使各种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功能效用, 最终目的就是为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
5 结论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非一般性质的人才培养, 也不同于普通类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所以从政府、到社会、行业企业、再到家庭、学校和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来。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建设好综合性实践服务平台。当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过程性工程。我们在理念上已经与时代要求基本保持了一致, 但是我们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如何协调好各方关系, 如何利用好各种资源发挥资源的效能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此外,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有效的运行机制和高质量的管理服务水平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要建立完备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起点要高, 尽量与知名企业、大型企业或跨国企业合作, 挖掘合作点, 提高合作平台发挥平台的资源集成优势, 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进入校园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物, 是对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大胆尝试, 尽管有一定的成效, 但是人才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建设发展要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探索, 敢于尝试, 为人才培养做出特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Z].国发〔2015〕32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
[3]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教办〔2010〕3号, 教育部网站.
[4]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Z].教学[2015]12号, 教育部网站.
[5]孟新, 胡汉辉.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系统的构建及其实现评价[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16 (2) .
【双创人才】推荐阅读:
后备人才选拔人才库09-23
医院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的关系06-17
把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工作总体部署10-03
乡镇人才工作总结及2009年人才工作思路11-02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10-25
山西人才07-03
大学人才08-29
决策人才07-17
人才07-18
焊接人才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