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方法

2024-10-07

“无为”方法(精选10篇)

“无为”方法 篇1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已正式颁布, 与实验课标相比, 最大的区别是由原来的“双基”改为“四基”。即原来提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现在不仅提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有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思想方法第一次正式作为教学目标, 从后台走向了前台, 得到了重视。

在一次有关课标的研讨中, 有两位教师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

观点一:“《课标 (2011年版) 》出来后, 我就认真进行了研读, 尤其关注了数学思想方法。我通过多种途径去查找何谓数学思想方法, 在小学里可以怎样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等, 学习后, 突然发现, 其实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只是不知道我们做的事就是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而已。我觉得《课标 (2011年版) 》就是明确了‘数学思想方法’这个概念而已, 把它由暗处走到了明处。”

碰撞:《课标 (2011年版) 》提出“数学思想方法”这个概念后, 教师的教学行为究竟要不要发生变化呢?

观点二:“我非常清楚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如果说数学知识和技能是‘鱼’的话, 那么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渔’。在实际教学中, 我总是教学生思想方法, 但发现学生很难学得会, 掌握起来困难比较大。所以我就想, 我们一线老师应该如何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在什么年段教哪些思想方法比较合适呢?

碰撞:数学思想方法能“教”吗?有明显的数学思想方法年段界限吗?

围绕“数学思想方法”这个话题, 教师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和激烈的争论, 对此, 笔者也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和看法。

(一) 从“无意”到“有意”的转变

《课标 (2011年版) 》提出“数学思想方法”后, 教师的教学行为究竟要不要发生变化呢?对于有些教师来说, 他们原先的教学可能确实已经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了, 那这些教师是不是只要安于现状就可以了呢?其实不然, “数学思想方法”的提出, 最大的改变就是要从教师的“无意行为”变成“有意行为”。原先教师可能是不自觉地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那现在就是要自觉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主动地去钻研有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怎样的题可以渗透怎样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何有效地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等这一系列问题。

例如, 原先教师在教学“甲×2=乙÷0.3 (甲不等于乙) , 比较甲和乙的大小”这样的题目时, 教师会告诉学生:“你可以假设等号两边都等于1, 这样甲就等于0.5, 乙就等于0.3, 然后再比较两者大小就简单多了。”但是这只是教师无意识的行为, 就是为了讲这道题而讲这种方法, 并未形成系统认识。所以教师常会感叹:“这道题我都讲了多少遍了, 学生还是不会这种方法。现在教师就要清楚地知道这道题里体现着“假设”这种数学思想方法, 并让学生明确这种方法, 然后在碰到类似的题时再继续渗透这种方法, 并主动做到举一反三, 不断巩固渗透, 最终“假设”便作为了一条线串出了一系列题。

(二) 从“点状”到“结构化”的转变

原先教师无意识的教学行为容易产生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点状”现象, 想到便渗透一点, 想不到便听之任之, 而且很可能对于同一道题, 有时候渗透了思想方法, 有时候则没有。由于教学完全变成了教师的无意识行为, 随心所欲, 最后学生也被搞得稀里糊涂, 于是教学中浮在表面的永远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 数学思想方法永远是零星的, 难以被学生感悟理解。即使偶尔渗透的所谓思想方法, 也更侧重于方法层面和工具层面, 并未上升到数学思想层面。现在教师在专业素养自我提升的基础上, 主动地、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后, 教师心里有了明晰的抓手, 看到一道题会主动地思考有没有体现哪类数学思想方法, 看到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后会主动地思考哪些题可以渗透这种思想方法。所有教学内容、所有数学习题在教师心目中用几类数学思想方法结构化地呈现, 于是在教学中, 教师会系统地渗透, 会做到前后贯穿、举一反三, 数学思想方法真正作为数学教学的一条线索贯穿于教学始终。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学生原来面对的是很多无序的、纷繁复杂的数学题, 现在用数学思想方法把这些题串联了起来, 形成了有序的、有类别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 这样学生掌握起来也自然简单了, 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了, 学习能力也自然发展了, 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 从“教学”到“渗透”的转变

数学思想方法能教吗?教师可以首先来思考一下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技能究竟有什么不同?很多教师可能会有这个感觉, 某个知识点一教学生可能就会了, 在接下来的做数学习题中, 学生就能自觉地运用并解决。但是对于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今天借助某一题教了这种思想方法, 在碰到类似的题时, 学生可能还不会主动应用。所以教师常有这样的感慨, 数学思想方法教都教不会。

这种困惑是客观存在的, 正是因为思想方法不同于知识技能, 所以教师采取的方法也应该不一样。知识技能倾向于“教”, 这种“教”带来的成效很迅速、很明显, 学生一教就会;思想方法应该倾向于“渗透”, 这种“渗透”的过程是长久的、持续的, 带来的成效也是缓慢的、不明显的。今天教师渗透了这种方法, 明天、后天还要渗透;今年教师渗透了这种方法, 明年、后年还要渗透, 甚至可能持续整个小学阶段。在渗透的过程中, 教师不知道什么时候学生能灵活运用这种思想方法, 而是突然有一天, 学生会给你一个惊喜, 突然他就会主动迁移、灵活运用了。当然由于学生素质的不同, 每个学生给你惊喜的时间也会不同。在这个过程中, 体现了教育学上所说的“教育期待”, 教师不断给学生渗透, 不断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信自己, 相信学生, 时刻期待着学生豁然开朗的瞬间, 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过程。

另外, 在这个过程中, 不是一定要明确地区分什么年段渗透哪种数学思想方法, 而是在一切可能的时间、在一切合适的机会中, 教师都要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张景中教授所说, 在孩子认识“1”时, 其实我们就可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画一个圆, 告诉孩子一个圆有一个圆心……当然一定要注意, 面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我们渗透的方式、水平、层次可能不一样, 一切从孩子出发, 这才是最合适的!

《课标 (2011年版》提出数学思想方法后, 引起了教师的普遍关注。以上笔者只是谈了自己粗浅的几点体会, 这一系列变化离不开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线教师, 一定要主动提高自身素养, 包括教育素养和专业素养。只有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有了清晰的、系统的认识, 才能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并在数学学习中灵活运用, 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说原来教师不自觉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随心所欲的状态, 那现在教师还是希望能在自我提升的基础上追求随心所欲的境界。只是这种随心所欲建立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思考的基础上, 最后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状态, 真正实现从“有为”到“无为”的境界!

有为与无为 篇2

中国有句俗话,叫“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人生能不能取得成功有一个通向成功的道路问题,叫“成功之道”。找对了道路,你就开始往成功的方向前进了。老子的《道德经》其实是教人怎样走向成功的,就是教人悟道、得道、行道,获得人生的成功(图1)。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这个东西啊,不是可以用平常的话说出来的。我们平时说的“道”,都是指某一个具体的“道”,如“长寿之道”等等。老子还说,道是恍恍惚惚的看不清楚的,辨不明白的。但“道”里面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啊。也就是说“道”里面有形象,有物体,有它的精神和规律。而且这个规律是可以验证的。也就是说,成功的道路是存在的,关键是要去找到它。

现在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给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从星期一到星期天,安排孩子学钢琴、唱歌、舞蹈、外语等等,以为这是一条成功之道。不,不一定对啊。丁肇中说过:“考试能拿第一名并不代表一切,因为考试是解决别人解决了的问题。”儿孙没有考第一名,不要紧的,丁肇中说:“我所认识的20世纪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拿诺贝尔奖的,几乎没有在学校考第一名的,考最后一名的倒有几位。但这些人都能挑一个题目,根据客观情况,认定这是自己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这其中的一个基本道理是,成功的人是因为他走对了道路(图2)。

由此,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行行出状元,每一个人都是人才,都有可能取得成功。关键是要不断地寻觅,调整,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著名物理学家朱棣文,他经过不断摸索,最终巧妙地找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他研究的是什么项目呢?是“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即使激光束达到非常接近于绝对零度(摄氏零下273度),原子一旦陷入其中,速度将变得非常缓慢,从而变得容易俘获。他的灵感从哪里来的呢?美国纽约北部的冬天十分寒冷,不少人喜欢喝酒御寒。那些喝醉了的酒鬼走起路摇摇晃晃的,但总是往低的地方走,从不往高的地方走,这是怎么回事啊?朱棣文从这个有趣的现象突然悟出了门道:激光冷却以后,激光原子就像喝醉了的酒鬼一样往能量低的地方走,如果在低处挖一个“坑”,让原子掉进“陷阱”里,不就把原子“逮住”了吗?结果他成功了,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有为与无为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说:“道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意思并不是教人们不要去有作为,而是说“道”是不可妄为的。但我们往往误解了老子的话。英国哲学家李约瑟就说过:中国人往往把老子的这句话理解错了。无为并不是叫你不为,而是叫你不要违反自然规律,不要乱来,这样才能够取得成功。

2004年12月3日,活了93岁的国际数学家陈省身完美地告别了人世。就在他去世前的一个月,国际小行星联合会特地把刚刚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是多么光荣啊!陈省身就是在“有为”和“无为”之中取得成功的。他说,我一生当中只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数学。我那个时候学体育连女同学也跑不过,所以搞体育不行。我学音乐听不懂哪个曲子美,哪个曲子不美,所以搞音乐也不行,最后选来选去只能搞数学。他从20多岁研究数学,直到去世,矢志不渝。他晚年从美国回到中国,在天津南开大学工作,他给自己住的屋子取名为“宁园”,寓意为宁静专一的意思。他说:“我一般不参加别的活动,只做我的数学。一个人一生中的时间是一个常数,应该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图3)。

但是,陈省身既“有为”又“无为”。1982年,他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建立了一个数学研究所,并出任所长。他管理的理念是什么?他说:“办这个所最要紧的是,把有能力的数学家找在一起,找来之后就不要管了,让他们自己搞去......”这个理念跟老子的“无为而治”很合拍。陈省身“无为”的另一个表现是对于名利看得很淡,2004年,他一次得到奖金100万美元,他说,这些钱对我没有用,都捐献出去了。这些都是他“无为”的一种智慧啊。

弱之胜强

老子还说过:“弱之胜强”。就是说在柔弱当中也可以找到一种成功的力量,因此要“守柔”,“贵柔”。这也是成功的一大秘诀。

一个婴儿为什么生机勃勃,生命力这么旺盛?因为他“柔”、“弱”。相反一个百岁的老人,路也走不动了,生命力衰竭了。在他身上最坚硬的是牙齿,最柔软的是舌头。可是最坚硬的牙齿已经掉了,而柔软的舌头还是好好的。这些现象包含着丰富的“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法。

我们再来看看这样的一些自然现象:台风过后,大树被刮倒了,柔弱的小草却挺立无恙;强烈的地震发生时,摩天大楼倒塌了,小平房还在那里;水不停地滴,把坚硬的石头滴穿了;柔弱的蝼蚁可以把一座大水坝蛀空......老子以他的慧眼看到了这些,凭着他的慧心强调“守柔”,“贵柔”,以柔克刚(图4)。

近代作家梁实秋也有一段以“柔”取胜的佳话。梁实秋从27岁开始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集,用了整整37年才完成,此时他已经64岁了。对于一个人来说,37年是一个漫长的日子,要坚持下来实在太不容易了。期间他也曾经有过动摇,他怨的时候说:“一个星期校对10本莎氏稿子,可把我整垮了,几乎把我累死!”他恨的时候说:“有时候我真恨莎士比亚,为什么要写这么多!”他苦的时候说:“译书之苦,不亚于生孩子!”他发牢骚的时候说:“我翻译莎氏,没有什么报酬可言,穷年累月,兀兀不休,期间很少得到鼓励。”然而,恨归恨,怨归怨,苦归苦,牢骚归牢骚,他坚持下来了。这就是“柔”的力量啊!

大器晚成

大家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纸杯子,一个玉杯子,哪个制作起来更难一些呢?回答当然是玉杯子了。因为光是要找到适合制作玉杯子的玉块就不容易,找到后再一点一点地雕琢完成。雕琢一个玉杯子这么费工夫,要是铸造一尊青铜大鼎呢?不是更加需要时间和工夫吗?所以,越是大型的贵重的东西,必然是“大器晚成”。

那么,纸杯子和玉杯子,哪一个更有“道”啊?当然玉杯子的“道”要高级得多。因为它不仅具有杯子的功能,玉的材质、雕琢玉杯子的工艺,还有其他的“道”。如果是一个青铜大鼎,它承载的道更高级了。为什么?因为在我国古代,青铜大鼎是一个国家政权、一个王权的象征,所以有句成语叫作“问鼎中原”,却从来没有说“问杯中原”。从青铜鼎之“大道”,可以悟出“大器晚成”的深刻含义(图5)。

不过,现在可能有的青年人听了不服气啊,今天的时代竞争多么激烈,要我们“大器晚成”怎么行呢?老子的这句话应该改为“大器早成”才符合今天时代的节拍。不,老子的本意不是这个意思。人们总想早早出名,结果往往是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所以老子提醒人们千万不要拔苗助长,要自然成长,要“大器晚成”。实际上,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应该有一个“大器早成”的志向,同时用一个“大器晚成”的理念来不断地矫正自己的成功之道,经过反复锤炼,才有可能真正取得成功。

我国书法艺术界所推崇的“颜体”,是书法家颜真卿创造的一种字体。颜真卿50岁时,“颜体”的风格才刚刚显露出来,50~65岁时,才历练得形神兼备,趋于成熟。65岁以后才达到巅峰,在书法艺术之树上结出异果来。

关于成功的智慧之道,老子还说了这样一番话:“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 “功成身退”,才符合自然规律。那么,老子的这个智慧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对现实和历史的总结中得来的。现实之中,我们看到春天里花儿开了,夏天结果时它就谢了。人类也是如此,一代又一代的人,功成了,身退了。历史上“功成身退”的典范当属范蠡。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取得成功后,毅然弃官乘船在太湖里飘然而去。反观韩信,他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立下很大的功劳,却舍不得“身退”,最后被杀掉了。

“无为”方法 篇3

庄周, 约生活于公元前369年到公元前286年, 宋国人,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是继老子以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人物。代表作《庄子》, 又称《南华真经》, 内容广泛, 涉及哲学、养生等。

二、《庄子》的主要哲学思想

《庄子》的哲学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根源。《庄子》中蕴含着朴素的辩证观, “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 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 因非因是。” (《齐物论》) 庄子继承了老子“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道法自然》) 的精髓, 提倡顺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天不得不高, 地不得不广, 日月不得不行, 万物不得不昌, 此其道也。” (《知北游》) 庄子不畏死, 其在妻子过世后, 鼓盆而歌, 可是, 他也重视“生”的价值, 注重养生之道, 并倡议人类不要被身外物所累:“今世俗之君子, 多危身弃生以殉物, 岂不悲哉!” (《让王》) 庄子齐是非, 齐万物, 齐物我, 承认多元价值观, 如《齐物论》借王倪言:“毛嫱、丽姬, 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 鸟见之高飞, 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 仁义之端, 是非之涂, 樊然殽乱, 吾恶能知其辩!”“以道观之, 物无贵贱。” (《秋水》)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 所以, 庄子认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当以和为贵, 人应当包容万物。“与麋鹿共处, 耕而食, 织而衣, 无有相害之心。 (《盗跖》) ”“天与人不相胜” (《大宗师》) “圣人处物而不伤物” (《知北游》) “夫明白与天地之德者, 此之谓大本大宗, 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 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 谓之人乐;与天和者, 谓之天乐。” (《外篇.天道》) “夫至德之世, 同与禽兽居, 族与万物并。” (《马蹄》)

在以上思想的基础上, 庄子认为人类生存的方法就是“无为”。以其辩证观来看, 无为即是有为, 是人能够生活如“真人”的门径, 是与万物和谐共存的办法, 且无为正是人最符合自然规律的方式, 故《知北游》言:“至人无为, 大圣不作, 观于天地之谓也。”

三、《庄子》“无为”之教育思想及其对高职思政教育的启示

《庄子》一书虽然不是专门的教育学著作, 却饱含智慧的哲理, 给了当今教育界无穷的启发, 其“无为”的方法论贯彻其中。

(一) 学习目的:无欲无求, 去功利化

儒家以圣人为学习的模范, 教学的目的落实到学生身上, 便是让学生成为圣人。而庄子却不这么认为, “圣人已死, 则大盗不起, 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 则是重利盗跖也。” (《胠箧》) 庄子告诉我们, 出现圣人并不是好事——这里的圣人实际上是指实践圣人之道的人——圣人多了, 辩证来看, 意味着盗跖也多了, 因为“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 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胠箧》) 不仅如此, “天下之善人少, 而不善人多, 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 而害天下也多。” (《胠箧》) ——庄子悲观地认为“天下之善人少, 而不善人多”, 把圣人之道传授出去, 圣人、盗跖导致的利不仅会被弊端抵消, 而且会弊大于利。“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 皆外立其德, 而以爚乱天下者也, 法之所无用也。” (《胠箧》) ——庄子认为一切追求圣人之道的有为皆会成为无用功。儒家以出仕为学习的目标, 教学的目的落实到学生身上便是获取功名, 而庄子认为:“足迹接乎诸侯之境, 车轨结乎千里之外, 则是上好知之过也。上诚好知而无道, 则天下大乱矣!” (《胠箧》) 上好知、知者出仕会导致战国的硝烟与混乱。

所以, 庄子提倡学习者应无欲无求, “机心存于胸中, 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 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 道之所不载也”。 (《天地》) 无欲无求, 则心静如水, “万物无足以铙心者, 故静也。” (《天道》) ;心静如水, 则善辨万物:“人莫鑑于流水而鑑于止水, 唯止能止众止。” (《德充符》) “水静犹明, 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天道》) “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 上下囚杀, 淖约柔乎刚疆。廉刿雕琢, 其热焦火, 其寒凝冰。其疾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 其居也渊而静, 其动也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 其唯人心乎!” (《在宥》) 人心是深不可测的, 不可随意给人心增加欲求、道德观, “说明邪, 是淫于色也;说聪邪, 是淫于声也;说仁邪, 是乱于德也;说义邪, 是悖于理也;说礼邪, 是相于技也;说乐邪, 是相于淫也;说圣邪, 是相与艺也;说知邪, 是相与疵也。” (《在宥》) 摆弄人心不当, 结果就是令不好的行为“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 斧钺之威弗能禁。” (《胠箧》) “无欲无求”是面对“有欲有求”过度造成的混乱局面所用的相反方式, 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古代, 一个新发明存在很长时间才会被替代, 而现代,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发明。学生如若不想被淘汰, 必须学习越来越多的知识, 学习压力日益繁重, 相应地, 对教育的反感也日益深重。思政教育并非直接利于产出, 所以在某些学生眼中它是空无一用的说教, 令人厌恶。要教育学生, 首先要破除这些抵触心理。同时,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时代, 各种思想混杂,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万千思想中的一种, 学生去除错误思想的迷惑后, 才能真正理解思政教育。告诉一个学生要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更加努力的学习, 只会平添反感、迷惑, 甚至适得其反。教育的声音越强, 面对的抨击声音也就越强。与其大谈学习的重要性、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不如实行无言之教, 不去强调知识、教育的作用, 不将知识与教育功利化、神化并自圆其说, 只以行动与事实证明。

现在的学生需要学习更多, 教师需要教授更多, 这容易导致急功近利的心态。“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 殆已!已而为知者, 殆而已矣!” (《养生主》) 想要全面掌握无法穷尽的知识, 怎么能够要求学习时间不长呢?而高职学生真正在学校的时间不过两年到两年半。急迫并不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 所以, 教师与学生都需要调整心态, 减去多余的追求, 踏踏实实地教与学。

(二) 人格建构:返璞归真, 以人为本

《庄子》中描写了很多形象高大的残疾人, 如:申徒嘉、哀骀它。庄子并没有因为肯定他们就用文学手法美化他们的形象, 而是肯定人自然本真面貌的不完美性与完整性。

庄子的返璞归真源于其万物齐一的价值观, 源于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源于其对生命之本来面貌的高度肯定, 《外篇.马蹄》言:“马, 蹄可以践霜雪, 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 翘足而陆, 此马之真性也。及至伯乐, 曰:‘我善治马。’烧之, 剔之, 刻之, 雒之, 连之以羁絷, 编之以皂栈, 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 渴之, 驰之, 骤之, 整之, 齐之, 前有橛饰之患, 而后有鞭策之威, 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庄子认为, 改变自然生命生而具有的样子或改变人的本真模样是徒劳的, 得到就意味着失去。“文灭质, 博溺心, 然后民始惑乱, 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 (《缮性》)

庄子提倡尊重万物的自由:“泽雉十步一啄, 百步一饮, 不蔪畜乎樊中”。 (《养生主》) 所以, 返璞归真的人是自由的。

真人不应当物于物, 应当抛弃功名利禄等身外的追求。“小人则以身殉利, 士则以身殉名, 大夫则以身殉家, 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骄拇》) ”“丧己于物, 失性于俗者, 谓之倒置之民。” (《缮性》) “夫天下之所尊者, 富、贵、寿、善也;所乐者, 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 贫贱、夭恶也;所苦者, 身不得安逸, 口不得厚味, 形不得美服, 目不得好色, 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 则大忧以惧, 其为形也亦愚哉!” (《至乐》) 真人应当具有真性情, 不用背负道德的心理负担与外在形象的压力, 人格独立, 所以他辞去世俗官职。

真人顺应自然规律:“古人真人, 不逆寡, 不雄成, 不谟士。若然者, 过而弗悔, 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 登高而不栗, 入水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 (《大宗师》) 且真人有着超越精神, 能看透、超越生死、社会……“不知所以生, 不知所以死, 不知就先, 不知就后, 若化为物” (《大宗师》) 毕竟, 生死也是自然。

真人带有无为、归真的品质。故《庄子.逍遥游》言:“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齐物论》言:“圣人不从事于务, 不就利, 不违害, 不喜求, 不缘道;无谓有谓, 有谓无谓, 而游乎尘垢之外。”其采用的性命双修的方式也是近似于无为的“坐忘”、“物化”等。

构建完整的人格, 要求我们将以人为本的观念贯穿思政教育的始终。以人为本要求我们从本质上敬畏生命, 不以物质超越生命, 不去伤害学生本真的美好, 不当重视学习超过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不当重视外物超过重视学生内心的满足感、平和感, 不能以外在指标衡量学生, 培养具有安定内心的能力, 淡泊名利、张弛有道, 不强求、够豁达, 不在纷繁的世界乱了心绪;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发展方向, 尊重人性, 减轻学生多余的心理压力, 不榜样化, 不批量化生产学生, 给人以自由, 顺应教学规律, 因材施教, 尊重人的个性, 承认每一种生命都美, 每一种本真都值得敬爱, 不把生命任意雕刻成我们想要的形状, 不塑造为世俗眼光而隐忍出来的人格, 让学生有生存的美好感, 有完整的生命、生活、人格, 自然而然地爱生活、爱生命, 蓬勃生气。高职学生并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 对其人格的尊重是利于其发展的。同时, 良好的人格教育也是良好的生命教育。国内国外都已经开始重视生命教育, 但是针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仍不够。实际上, 有着热爱生活的完整人格, 对生命也同样会重视。

(三) 教育方式:掌握规律, 以无言教

庄子借孔子之口赞成王骀的“不言之教”, 《轮扁斫轮》 (《天道》) 有解释行不言之教的缘由:“世之所贵道者, 书也。书不过语, 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 意也, 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 不可以言传也, 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 我犹不足贵也, 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 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 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 果不足以得彼之情, 则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而世岂识之哉!”, 又举例说:“桓公读书于堂上, 轮扁斫轮于堂下, 释椎凿而上, 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 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 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 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 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 徐则甘而不固, 疾则苦而不入, 不徐不疾, 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口不能言, 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 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 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 然则君之所读者, 古人之糟粕已夫!’”。

庄子虽然反对有言之教, 却仍旧写书立著, 并且运用寓言、重言、卮言等方式。庄子解释说:“寓言十九, 重言十七, 卮言日出, 和以天倪。寓言十九, 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 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之罪也, 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 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 异于己为非之。重言十七, 所以已言也, 是为耆艾。年先矣, 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 是非先也。人而无以先人, 无人道也;人而无人道, 是之谓陈人。卮言日出, 和以天倪, 因以曼衍, 所以穷年。不言则齐, 齐与言不齐, 言与齐不齐也, 故曰无言。言无言, 终身言, 未尝不言;终身不言, 未尝不言。有自也而可, 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 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 物固有所可, 无物不然, 无物不可。非卮言日出, 和以天倪, 孰得其久!万物皆种也, 以不同形相禅, 始卒若环, 莫得其伦, 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寓言》) 庄子虽然发言了, 但其文笔洒脱浪漫, 突破现实具有想象力, 用变化的方式明晰了观点, 抓住了读者的学习规律, 抓住了读者之心, 合天倪、符合自然之规律, 如同行不言之教。以此来看, 有为之教如若符合自然之规律, 也可以算无为之教, 符合自然规律是教育的关键。庄子笔下的庖丁就是因为掌握了规律才学好解牛的技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 砉然响然, 奏刀騞然,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养生主》) 文惠君问他学习的方法, 庖丁回答说:“始臣之解牛之时, 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 批大郤, 导大窾, 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 割也;族庖月更刀, 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所解数千牛矣,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 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 每至于族, 吾见其难为, 怵然为戒, 视为止, 行为迟。动刀甚微, 謋然已解, 如土委地。提刀而立, 为之四顾, 为之踌躇满志, 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掌握了规律后还需要多多练习, 仅仅多言并没有用, “无言”是实践的表现。一般而言, 高职学生对学习的热诚度不够, 我们需要抓住他们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 少一些理论说教, 多一些实践。

四、结语

《庄子》是中华民族的“智囊”, 从中我们还是能够找到解决现代问题的新办法。庄子的无为思想到现在还是具有吸引眼球的创新性。庄子的无为是处事的方法, 在学习目的、人格构建、教育方式上都可以给现代教育以启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 不是无追求, 而是了解“过犹不及”的道理后的对策, 是顺应自然、掌握规律而为, 是不着人为的、多余的、强加的意愿而为, 是变通的、与时俱进、变幻莫测的为, 是“润物细无声”般的、不着痕迹的为, 是游刃有余。庄子的无为胜过大刀阔斧的有为, “故曰:‘为道者日损, 损之又损之,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也。’” (《知北游》) 。“大道不称, 大辩不言, 大仁不仁, 大廉不谦, 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 言辩不及, 仁常而不成, 廉清而不信, 勇忮而不成。” (《齐物论》)

参考文献

[1]庄周.庄子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3:2-622.

[2]李耳.道德经大全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11:1-400.

[3]张岚.庄子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 2015, 5 (5) :93-96.

[4]董晓红.庄子生命哲学的高校教育价值[J].滁州学院学报, 2015, 17 (4) :84-93.

[5]崔华前.庄子的德育方法及其现代价值[J].黑河学刊, 2014, 7 (4) :58-61.

[6]杨玺.庄子的哲学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J].德育研究, 2015, 1 (18) :86-93.

[7]李丽敏, 陈瑞雪, 王振杰.以庄子看学子——庄子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作家杂志, 2007, 12 (12) :238.

无为的虚妄 篇4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 虚妄 科学 人性 科学技术是人类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利器。时至今日,人们早已习惯科学技术带来的翻天巨变与现代科技所打造的便利生活。然而,科学技术始终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人类命运的上空,人们在享受着技术的主人那种至高无上的优越感之时,也面临着忽而被斩断前程命运的危险。小说《弗兰肯斯坦》较早地把这一问题展现在人们面前,也开创了有关这一题材的文艺创作的先河。

一 深植于人性深处的恐惧

《弗兰肯斯坦》的创作因由十分有趣:雪莱、拜伦、玛丽以及波里多利展开了一场恐怖故事的写作比赛,诗人们显然对此并不擅长,而这一写作比赛反倒促成了玛丽的《弗兰肯斯坦》的横空出世。一部作品成为经典名著的要件有很多,作家的写作能力、名望、一生的传奇性、作品的思想内容等等都会对作品的流传广度产生极大的影响。总体来讲,文笔的隽永和思想的深刻是一部作品成名的两个基本要素。就《弗兰肯斯坦》而言,作品的笔法固然体现出了玛丽的细腻情感,也展现出了她优美的文笔,但是这些创作特点并没有明显地超越同时代作家的水平。相反,作品奇异的想象、曲折的情节、惊世骇俗的场面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只有这些也是远远不够的,《弗兰肯斯坦》成为名著的主要原因在于小说将深植于人类心性深处的恐惧感揭露出来,进而展开了人性与科学之间冲突的严肃讨论。

小说中的“受造者”(the Creature)是由破碎的尸块拼接而成、经过电击从死中复生的怪异之物。怪物之所以令人感到恐惧有两个原因:首先,由死中重新获得生命尽管是伟大的,但却是反常的、让人细想之下不寒而栗的;第二,它是一个由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生命体,是一个尽管拥有与人相类似的体表特征,也有如人类一样的智慧生命,却并非自然生命体,而是人造生命体。对于人类来说,死亡固然是无法回避的、必将面对的可怕的现实,但由生到死的过程却是人人都能够接受的自然事实。从已经死亡的机体中再度产生生命,一直是各种鬼怪故事常见的恐怖要素,相对于无法逃避的最终归宿而言,反常的生命体显得更加无法令人接纳。拜伦和雪莱对生命创造方面的讨论、尤其是对流电学将人拼结重组的话题深深地震颤了玛丽·雪莱的神经,给予了她创作《弗兰肯斯坦》的灵感。小说的风格介乎于幻想与现实之间,而受造者介乎于鬼怪与人类之间,这使得故事的内容显得更为真实。在成就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的同时,玛丽把一种看起来虚幻却又并非完全空洞的理念激活了。同时,受造者作为科学的产物,加深了人们对于未来的迷茫。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带给人们许多无法现象的结果,如果科学技术使人们能够逆转死亡甚至再造生命,那么,人是否要被重新定义?人类的未来会否要被另一种类人却非人的生命体所取代?

生命自身种种无法让人理解的神秘恰恰构成了人类心性深处最为脆弱的意志盲点,触发这种神秘就最易使人感到无助的恐惧。这种恐惧远比鬼怪故事更具有现实性,而这种现实性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正是科学与人性之间冲突的起源。

二 追索神秘的双重效果

《弗兰肯斯坦》有一个副标题,即“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在希腊神话中,提坦族的后裔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类,为人类甘愿触怒众神之王宙斯,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由此可见,玛丽·雪莱的作品用意不止于叙说一个恐怖故事,而是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不断扩张之下的人性问题。小说的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开启了“潘多拉盒子”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弗兰肯斯坦并没有道德上的劣迹,相反,他是一名自律、优雅、上进、学识渊博的优秀青年。在现实生活层面上,弗兰肯斯坦是一个无可指责的人,他的“罪恶”在于他在科学上的、超越了科学本身的追求。

弗兰肯斯坦步入科学事业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对自然科学的爱好与对人类、世界本质的好奇是科学家们的共同特征。弗兰肯斯坦在十三岁那年接触到了海因里希·科尼利厄斯·阿格里帕的学说。这位中世纪巫师的奇异思维从精神层面深刻地影响了弗兰肯斯坦,尽管弗兰肯斯坦很快从技术的角度摆脱了用魔法改变世界的尝试,但对神秘世界的追求却始终影响着他,并最终使他突破了科学、甚至伦理的界限。在《弗兰肯斯坦》中,弗兰肯斯坦的老师沃尔德曼先生用一段话阐述了科学与魔法的區别,他说:“研究这门科学(魔法)的古代学者们曾经许下诺言,要完成人力所不及的事情,结果一事无成。现代科学家们很少许愿,他们深知金属是不能互相转化的,而所谓长生不老药只是幻想而已”。沃尔德曼先生代表了理性派或保守派的科学观,他为科学的任务做了明确的界定:科学只是人类构建世界的工具,它的研究内容是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果用科学作为手段对现实事物的本质进行研究,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

对神秘的追索、对未知的好奇是科学技术得以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家们正是凭借着执着的探索热情,为人类揭开了一个又一个谜题,并且构造出愈加舒适的人类世界。然而,从另一个方面讲,这种追索不断逼迫着人们思考最根本的、最困难的问题。希腊神话中的英雄离开大地后就丧失了力量,而人类则似乎无意识地、却是坚决地以科学为手段使自己不断地远离大地。弗兰肯斯坦的过错在于他妄图以科学为武器承担上帝的工作。事物的本质是上帝手中的秘密,如果人们的研究涉及这一领域,首先受到威胁的不是科学的存在问题,而是人所构建的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存在问题。生命的秘密使人保持着对上帝和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一旦掌握了生命的秘密,人类的贪婪与狂妄就会瞬间吞噬自身。

三 科学与人性之间的冲突

《弗兰肯斯坦》中的“受造者”一直受困于自己的身份危机:他到底只是一个会思考的科学产品,还是新的人类?弗兰肯斯坦创造了他,也将这一难题摆在了被创造者和人类的面前。

首先,从“受造者”的角度来看,尽管他是一种反常的生命体,外形也有异于一般的人类,但他却是带着人类的基因生成的。他害怕孤独、渴望与他人交流,并且极力要使自己获得人类的身份。费利克斯一家给予了他这样的机会,也使他学会了如何成为健康的人。这一平台消失后,“受造者”变得手足无措。杀害威廉是无意之失,加害贾丝婷却是刻意的报复,无论哪一种方式,都体现出“受造者”对沟通的渴望。当沟通无法实现的时候,他又渴望得到爱情。虽然他向弗兰肯斯坦要求的伴侣是与他相同的“异类”,但他所期望得到的却是真正的人类生活。在与人类沟通失败之后,“受造者”仍然希望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构建出伊甸园式的生活。

从表面上看,“受造者”最应该仇恨的人应该是弗兰肯斯坦,因为作为他的创造者,弗兰肯斯坦没有给予他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反而率先把他看作怪物,并且毁掉了他的一切希望。当他杀死了弗兰肯斯坦朋友的时候,似乎是在以这种方式折磨弗兰肯斯坦。他之所以不杀掉弗兰肯斯坦,目的是为了让他深刻地感受到折磨和痛苦。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受造者”对弗兰肯斯坦充满了依赖,只有弗兰肯斯坦能够见证他的存在,并且为他正名。他想让弗兰肯斯坦体验自己遭受过的处境,迫使弗兰肯斯坦理解自己。在内心深处,“受造者”还是把弗兰肯斯坦当作朋友的,甚至还想把整个人类当作自己的朋友,尽管他遭受了来自人类的伤害。迫使他与人类为敌的,也正是这种希望的幻灭,所以“怪物”会说:“只有我这个被遗弃了的畸形怪胎可怜虫,才应该受人睥睨,任人驱赶,遭人践踏。”这是“怪物”临死前对所谓的人类道德的责难,是对人性的呐喊。

其次,从人类的视角来考虑,异类就是异类,是绝对不能够被视为同类的。在弗兰肯斯坦的心中,他宁愿相信制造出来的东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他杀害了自己的弟弟、仆人、爱人、友人,他的生成是自己的过错,是由于自己无视上帝的意愿,从事了僭越神的特权的工作。然而,弗兰肯斯坦制造的怪物却是人,至少是类人的存在物。虽然所有人都拒绝认可一点,但事实是無法抹杀的。怪物不仅具有强烈的欲望,而且拥有完整的人性。他说:“对美德、名誉和享乐的向往曾抚慰过我的心灵,我也曾希望与人类结识,希望他们能原谅我的外表,并因我能展示自己的优良品质而爱我;但我的希望却只是幻想而已。我曾受过荣誉感和献身精神等崇高思想的教育,可如今,我为非作歹,已堕落到连最卑贱的畜生都不如的地步”。“怪物”对美德的向往与对自身罪恶的忏悔恰恰是人性的突出体现。当怪物犯下罪行的时候,他时刻都受到良心的谴责,仿佛只有自杀才能够平息内心的罪恶感。这种自省心理甚至超出了部分人类的道德水平。

不过,“怪物”的希望也就是弗兰肯斯坦最为恐惧的地方:如果“受造者”拥有了配偶,并且能够不断繁衍,那么,一个新的种群或者新的生物群体就出现了。如果是这样,人类该怎么办?作为人类的一员,弗兰肯斯坦从内心排斥任何异类,即便是自己曾经得意的产品。他把“受造者”称为怪物,以他为代表的人类从来没有把制造物看作人类。弗兰肯斯坦是一位标准的绅士,而费利克斯一家也是标准的好人,费利克斯甚至无惧危险去帮助被法国人歧视的异教徒。有趣的是,一个可以容忍异教徒的好人却无法容忍一个“受造者”。在科学思想的影响下,“受造者”不能被当作人,他不具有特定的社会关系,无法通过他人的认可而获得自己的身份。异教徒还可以是同类,但“受造者”就仅仅是科学技术产生的异类而已。

玛丽·雪莱这部小说的深刻意蕴也就从这一角度展现出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社群形成了自身的道德伦理规范,并且通过这些规范实现了社群的稳固、保障了抵御外来侵袭的力量。任何人如果脱离了这套体系,都将无法生存。“受造者”作为异类是无法进入这套系统的,但“受造者”却是人类自身活动的产物。这是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最大的难题和致命的威胁。外部的侵袭看来无法撼动人类的地位,但内部的隐患却可能使人类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地。

《弗兰肯斯坦》在恐怖小说的外衣下,隐藏着作者对科学与人性之间冲突的警觉,也隐藏着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她借这部小说对世人提出了两条警示:首先,科学技术与人性之间并非毫无嫌隙,科学技术自身拥有一套逻辑和发展轨迹,它可能在某个时刻反噬自己的主人。当科学技术成熟到某种程度的时候,人类似乎在按照它的要求和逻辑去配合它的不断生长。这也成为此后各种文艺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其次,敬畏之心是人类能够健康繁衍的根本。人自身的局限不是一种瑕疵,反而是人性完美的体现。没有敬畏,也就没有底线,人的行为就会失去控制,而丧失了理智的冷静,人类会不断推动导致自身毁灭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英]玛丽·雪莱,刘新民译:《弗兰肯斯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2] 陈姝波:《悔悟激情——重读〈弗兰肯斯坦〉》,《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3] 刘科:《弗兰肯斯坦作为科学家的罪与罚》,《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年第3期。

[4] 曹山柯:《〈弗兰肯斯坦〉:一个生态伦理的寓言》,《外语教学》,2010年第5期。

老子的无为效应 篇5

老子其人

老子, 又名老聃, 姓李名耳, 字伯阳, 是我国春秋时期思想家, 道家的创始人, 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出生在楚国苦县 (今河南省鹿邑县) 。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 (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他博学多才、智慧超群、闻名朝野。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向老子请教过礼仪, 可称为孔子的老师。

老子因不满当时的官场腐败、政治黑暗、诸侯纷争, 毅然辞职, 远离官场, 乘坐青牛往西而去。老子途经函谷关 (位于今河南灵宝) 时, 在老朋友函谷关总兵伊喜的盛情邀请下, 写下了五千字的《老子》, 后称《道德经》。之后继续西行至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因此处山清水秀、峰峦起伏, 紫气升腾, 遂在此结草为屋, 修行说经, 教化民众, 终老一生。

关于《道德经》

据说老子一生述而少著, 留存世间的仅有五千字的《道德经》。这部《道德经》展现了老子的人生体验和政治智慧, 是留给后世的丰厚精神和文化遗产。

《道德经》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 提出了:“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观点。老子认为“道”是客观自然规律, 同时又有着“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的特性。《道德经》中包含着许多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如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命题, 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正反两面的对立统一。老子还提出了:“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认为一切事物的生存变化都是有和无的统一, 强调“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道德经》被译为多种文字, 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成为除《圣经》之外, 当今世界发行最多的图书。

无为效应

“无为”是老子的重要思想, 在《道德经》中, “无为”的概念多次反复出现, 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无为”意义和效应。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为无为, 则无不治”;“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等等。“无为”也成为老子思想的代名词。“无为”思想已经演绎为“无为效应”, 对后世修身、治国、企管无不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无为效应”犹如当今流行的“蝴蝶效应”, 2500多年前老子开合嘴唇, 挪腾竹简时产生的强大气流穿越时空, 在今天仍然威力不减, 激起头脑风暴, 影响后人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效应”是指:遵循客观规律, 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成就事业的根本保障, 快乐人生的重要源泉。老子的“无为效应”不仅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得我们弘扬光大。

当代启迪

由老子“无为思想”演绎而来的“无为效应”已成为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管理法宝, 现代企业应该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管理智慧。

一是要坚持科学管理。有学者认为, 有效的管理应该是平淡有序, 而非轰轰烈烈的。我国有一句成语叫“萧规曹随”。说的是我国三国时期, 吴国集团CEO萧何创立的规章制度, 在他死后, 新任CEO曹参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管理业绩。老子早就有教于后人:“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按照今天的话来说, 平淡有序管理的前提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研究当今世界、本国、本行业、本产业、本企业的客观规律, 根据客观规律制定发展规划, 确定管理制度, 实施管理措施。切忌朝令夕改、临时抱佛脚的随意妄为。而当前一些企业的现状是, 张总挖坑, 李总填坑, 一朝君子一朝臣, 企业因为领导人的频繁更换而陷入困境, 丧失机遇。因此, 我们要从老子无为效应中汲取智慧, 尊重客观规律, 注重科学发展。

二是要善于授权管理。授权管理是企业发展之后的必然选择, 小作坊老板因为管理的人和事都较少, 老板具备事必躬亲的客观条件, 而当企业规模扩大特别是成为大型集团公司之后, 老板从时间和精力上都不具备事必躬亲的条件, 就必然需要将一部分权力授予别人, 请别人代为管理。老板则集中时间和精力主抓发展愿景、人才战略、协调关系、企业文化等大事。对一般事务通过授权实现无为而治。老板授权并非撒手不管, 而是要通过建立制度, 完善机制, 关注过程, 考核结果, 纠正偏差。

现代授权管理理论与老子的无为管理理念具有异曲同工, 殊途同归之妙。日本松下幸之助说:“我虽然是经理, 但是我并不是站在前头拼命工作, 而是站在后面由各从业人员来替我做事。”美国国家计算机公司经理帕特森认为, 一个高明的企业领导人应该是机器的设计者而不是机器的制造者。他有句至理名言:“不要去做可以交给别人做的事情。”我国历史上也有许多不善于授权管理的案例, 如蜀国的CEO诸葛亮一直是人们崇拜的偶像和智慧的化身。就是这样一位伟人, 在授权管理方面却存在缺陷, 大小事情喜欢亲历亲为, 因此, 常常弄得身心交瘁, 以至英年早逝。

授权管理既有优势, 也有风险。如果把“无为而治”理解为“无所作为”“撒手不管”就有可能出大乱子。如唐朝集团董事长李隆基任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CEO, 又“撒手不管”, 并且采纳李林甫的建议, 陆续提拔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等为区域经理, 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使强盛的唐朝集团从此元气大伤, 社会动荡, 开始走下坡路。

精彩源于教师的“无为” 篇6

我们先来欣赏周老师这堂课的一个片段:

解决第一个问题:从左边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

师:刚才我们用画图、计算和推想这三种方法得出第15盆花是蓝色的。请你评价一下这几种方法。

生1:我觉得计算的方法比较好, 列出算式算一算就知道了。

生2:我认为用推想的方法好, 根据单双数一下子就能知道第15盆是蓝花。

生3:我觉得画图的方法也不错, 用符号一个一个画下去, 比较保险。

生4:如果很多, 就可以前面画几组, 然后用省略号表示。

师:看来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就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出示问题:从左边起第15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第15只彩灯是什么颜色?

教师让学生尝试, 并提示学生:不要只是满足于找到答案。

汇报时, 大部分学生用计算的方法, 也有少数学生用画图的方法, 如:11221122……和123123……还有个别学生解决彩旗问题时用推想的方法。即:从图上就可以看出第8面彩旗是黄色的, 那么再有这样的8面, 也就是第16面彩旗也是黄色的, 第15面彩旗是第16面彩旗的前面一面, 一看就知道第15面彩旗也是黄色的。

在整个交流、辩论过程中, 对于学生想出的每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始终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给予充分肯定, 而此时的学生也已基本达成共识:在数据比较大的情况下, 计算比较简便。

课后与同行们交流时, 有不少老师认为, 周老师是通过引导学生辩论, 在辩论中引发思维的碰撞, 体会到“画图”与“推想”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 以及“计算”方法的优势, 真可谓是“优化于无形之中”。而笔者认为, 周老师这一环节的处理, 并不仅仅在于要将这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比高低”, 分出其优劣来, 更多地反映了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尊重。先看看周老师的课堂用语:请你评价一下这几种方法。而我们课堂上用的更多的是:请你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 你认为哪一种最好。再看看周老师在学生评价、辩论时的态度:对于学生的每一种方法, 教师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并给予充分肯定。就这一课上找规律的三种方法 (计算、画图、推想) 而言, 谁能说计算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呢?有的情况下, 推想的方法确实能很快地得到结果。而对于那些用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来说, 画图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老子无为之“道”刍议 篇7

关键词:无不为,持虚守中,玄德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有“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阐述。人作为“四大”之一, 应当通过“法地”“法天”来“法道”, 以成为真正的“法自然”之人, 抑或是老子笔下的“圣人”。而“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 就是通过“法自然”之无为而具有了顺乎自然之“玄德”。究其根本, 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始于“法自然”之“道”, 归于知“道”、守“道”。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无为的‘为’, 跟违背的‘违’是相通的。无为真正的意思就是不违反自然。”[1]老子认为, 最理想的社会人物便是“圣人”。圣人是通过效法“道”和“自然”来“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第二章) 的。“天地所以能长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道德经》第七章) 所以, 无为是无私之无为。老子认为, 水有三个特点:第一, “水善利万物” (《道德经》第八章) ;第二, “不争” (《道德经》第八章) ;第三, “处众人之所恶” (《道德经》第八章) 。正是由于水的与世无争, 才使得它没有过失。由于“水”的这种“无为”, 才成就了水之“上善”。

所以无为, 是上善若水之无为, 是不争之无为。不论“无私”“不争”还是“上善若水”之无为, 都主张通过“不妄为”达到无不为的“善果”。

一、无为之前提:持虚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中有“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橐龠”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冶铸所用致风之器也, 橐者, 外之椟, 所以受龠也, 龠者内之管, 所以鼓橐也。犹今之风箱也。”用风箱来比喻天地之间, 因为风箱中间空虚无物, 但是一旦开始运动所造的风便不会枯竭。当然, 如果风箱运动频率过快, 风量过大, 也会适得其反。所以最佳状态就是保持适中, 顺其自然。“持虚”“守中”便是“法道之无为”而无不为的前提。

“持虚”指把握“无”或“空”。“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 车毂、器皿和房屋都是因为有其“无”或“空”, 才能有其“用”。“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道德经》第四十章) “有”“无”相生把握住“无”便是掌握住了“有”。学会“持虚”接受“无之用”, 才能把握“有之利”。“有‘无’之心, 则无‘有’之忧”。[2]

“守中”是要教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生活中的“度”。“持而盈之, 不如其己;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功成身退, 天之道也。” (《道德经》第九章) 用器皿盛水要知适可而止, 追求利益要知节守度, 做人不能锋芒毕露, 同时不能过度聚敛财富并且因财富过度而骄横。“功成身退, 天之道也”与“功成而弗居” (《道德经》第二章) 相呼应。功成身退才“合天道”, 符合自然规律。“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 (《道德经》第二章) 只有功成身退才能赢得身前身后名。“持虚守中”才能够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因此, “持虚守中”是“无为”的前提。

二、无为之方法: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为学”指认识外在的一切事物。在老子看来认识外在事物的方法是“日益”, 即日积月累。但是求道的方法截然不同, 要“损”。“损”就是减少, 其含义在于抛弃俗念, 避免“有为”的观念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影响。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和“难得之货”有害于人的身体和心灵, 感官诱惑和外在的享受有助于欲望的增长。在“涤除玄鉴, 能无疵乎?” (《道德经》第十章) 中, 老子将心灵比作“玄鉴”, 认为心灵就是一面无形而又玄妙的镜子, 人们通过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心, 其意在希望人们可以洗涤心灵中的俗念, 使其恢复明澈, 没有瑕疵。“人们必须经过心灵的活动才能达到精神和元气相结合, 心灵如一面镜子, 宇宙万象都在镜中, 镜面需要经常抚拭, 去其污垢才能明察世间百态。”[3]

所以, 若想做到无为、玄德, 就需要打扫内心的各种欲望, 同时, “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只有“损之又损”方可使内心明澈, 才能保持简单简朴的生活, 明察世间百态, 法自然、法道而为。

三、无为之结果:玄德

老子认为“圣人”应该拥有的品德是:“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道德经》第二章) 这种顺乎自然的行为便是“玄德”之体现, “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第二十八章) 便是其最佳状态。

《道德经》中共有三次提到“玄德”。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 力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

“故道生之, 德畜之, 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知楷式, 是谓玄德。玄德深矣, 远矣, 与物反矣, 然后乃至大顺。”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由此可见, 道之所以能够称得上具有“玄德”, 是因为“生之”“畜之”却又“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所以, 认识并掌握道的法则, 便是知道了何为“玄德”。

“玄德”的最佳体现便是“常德不离, 复归婴儿”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最能接近并拥有“玄德”之圣人的人便是“婴儿”。因为婴儿可以专心致志, 达到宁静柔顺的状态, 无欲无求, 最具纯真质朴。正如“专气致柔, 能如婴儿乎?” (《道德经》第十章) 所述。老子通过与“俗人”的比较, 描述了“我”的生活品质和人生态度, “我独泊兮, 其未兆;沌沌兮, 如婴儿之未孩。” (《道德经》第二十章) “我”独自一人淡泊宁静, 无任何寻欢作乐的念头;混混沌沌如还不会笑的婴儿一般纯真朴实。在“我”与“俗人”的众多不同中, 根本的区别是:“我独异于人, 而贵食母。” (《道德经》第二十章) 即我与别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我注重向婴儿从母亲那里吃奶一样, 用自然之道来滋养自己。婴儿除了吮吸母乳以外, 不再有任何欲求。而吮吸母乳亦是遵循自然之道的行为。所以, “我”与“俗人”的最大不同在于“我”除了遵循自然之道以外, 别无欲求。“玄德深矣, 远矣, 与物反矣, 然后乃至大顺。”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大德深不可测, 远不可及, 与万物返璞归真, 于是才能极大地顺乎自然。这便是“玄德”之所在, 亦是遵从无为之道的结果。

四、无为之归宿:从道

“孔德之容, 惟道是从。”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真正能够做到“玄德”之人便是做到了遵守和服从“道”以达到“与道为一”。因此, 人及世间万物应当始于“道”、法于“道”而又复归于“道”, 与道为一, 这才是“至圣”之所在。“从道”便可无为而无不为, 在老子看来其原因在于“道”的特点。

首先, “道”虽难以把握却客观存在, 可以指导人正确地认识事物。“道”“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 象帝之先。” (《道德经》第四章) 虽然用了“似”“或”和“象”三个字来体现“道”的无影无形、无边无际、无处不在、难以把握, 但是却肯定了“道”的客观存在。这种难以把握却又客观存在的“道”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 其名不去, 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老子意在说明两个事实, 第一, 关于道, 自古以来, 人们就有认识, 并给了它‘道’的名字, 人们就是用它来认识宇宙本原和万物起源的。第二, 我也是通过道来认识宇宙本原和万物起源的, 我的智慧就来源于道。道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根本方法。”[4]“道”虽然难以把握, 但是“自今及古, 其名不去, 以阅众甫。”即从古至今“道”的名字就没有消失过, 老子知道万物的起源和初始状态靠的就是对“道”的认识, 我们可以用它来观察万物的起源和初始, 以认识世间万物。

其次, 遵从“道”而行事的人不贪求圆满, 做事不会过度, 知道适可而止。“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在这里, 老子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有名”和“知止”。所谓“名”, 就是事物的名称及其所代表之物所具有的可以让人感知和分辨的特征或界限, 通俗地讲, 就是“名字”和“名分”。“名字”和“名分”便是身份、地位及其活动范围的象征, 每个人在自己名分所规定的范围内行事, 保持应有的状态和秩序、不逾越, 便是“知止”。“知止”是指知道“道”之所止, 亦指“守道”。要求人们按照“道”的规范行事, 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坚决不能做什么, 为自然之“道”。“保此道者, 不欲盈。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道德经》第十五章) 遵从“道”的人做事不贪求圆满, 知道适可而止, 所以才能够历久而常新。

最后, “道”的作用无穷无尽, 却“不自为大”。虽然道“淡无味”“视不见”“听不闻”, 但是其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执大象, 天下往。” (第三十五章) 便告诉我们“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根本, 其“用之不可既”“用之或不盈”, 执守大道, 便可走遍天下。虽然“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但是它却不自以为大。因为“道”始终不自以为伟大, 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

老子《道德经》中“道”所蕴含的人生哲学是无穷的, 学习老子的“道”之思想, 能对我们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常桦.老子智慧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7.

无为而治,阳光育人 篇8

身陷困境, 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为此, 我校提出了“无为而治, 阳光育人”的班级管理模式, 老子认为:无为而治是顺着万物的自然状态“辅助”其发展, 而非按自己的意志去对其加以约束和强制的。我校要求教师用民主、科学的阳光管理策略, 给学生阳光般温暖、阳光般的呵护, 让学生成为充满热情、智慧和生命活力的阳光孩子。

一、更新管理理念, 优化育人环境

以“教育即解放……释放人的潜在能力, 挖掘人的创造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 作为张扬学生个性、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在教学理念上一个重大改变就是将“教书育人”改为“育人教书”。这不只是词语顺序的改变, 而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重大变革。据此, 我们提出班级管理的目标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相互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级管理形成师生齐抓共管, 师生共同提高的局面。开学之初我校教师就特别注重加强与学生们的情感教育。课堂上, 由于我们实施了教学改革, 搬掉了高高在上的讲台, 将老师从圣坛上拉回了学生中间, 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课间倡导教师经常走进教室或在班级门口的走廊上和学生谈心, 即使是学生错在先也要屏弃教训的语气, 换上关心的口吻。尤其关注“弱势群体” (学困生) , 时时处处从学生角度出发看问题。这样学生们和老师的距离近了, 原来见老师就躲起来的同学现在敢于和老师交流了。有了情感教育的力量, 我校纪律非常严, 半个学年没有出现过一起学生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现象, 甚至对老师偶尔过激的批评都能予以理解。

二、学生自我管理, 激发学生潜能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获取知识、提高觉悟都必须有真切的体验。学生必须通过行为体验, 方能感悟人生。为提高学生的素质, 增强学生的能力, 必须多提供机会让他们实践。

1. 配备得力的班干部。

一个班集体的面貌如何, 在很大程度由班干部决定, 班干部对集体有“以点带面”“以面带面”的作用, 是班主任的左右手, 因此, 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才能使班主任从繁重的工作中抽出身来[1]。以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好班干部, 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 让全体学生参加竞选, 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才有威信, 同学们信任他, 有号召力, 他做起事来也积极。而通过班干部来实施对每个学生的管理, 既可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学生学习和生活营造更宽松的环境[2]。对选拔出来的班干部, 我校教师经常和他们单独谈心, 针对某一两个问题或一件事, 利用课间、课后, 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 他们的积极性比在教室里集体布置要高得多, 因为这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班干部, 不是“一般人”。还让他们从心内感受到, 只有严守纪律, 刻苦学习, 管理班级的时候才能理直气壮;只有开动脑筋, 才能真正处理好问题;只有公正无私, 才能得到同学的真心拥护。有了得力的班干部, “无为而治”就成功了一半。

2. 建立轮流执政的班级管理。

用“班主任—值日小组—全体学生”的轮流执政模式, 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 让每位学生都有服务同学, 锻炼自己, 表现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机会[3]。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锻炼和教育, 树立良好的班风, 形成和谐统一的集体[4]。班级事务, 落实到个人, 使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干, “班长”由值周班干部指导其完成一天的班务工作, 主要负责清洁卫生的督促检查, 学生纪律、学习状态的评比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班中每人都在集体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同学们不但配合得比平时更好更认真, 而且体会到了老师、值周干部平日的辛劳, 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3. 校内开展流动红旗班评比。

有人说:“评比是武器。”我们的班级管理也着力于评比, 创造评比的条件, 搭建评比的平台, 以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对每班的班风、学风、清洁状况、学生行为规范、早操、眼保健操、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评比。得前五名的班级夺得流动红旗。很多同学为了使班级夺得流动红旗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很快在班级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4. 班内开展“动车组”活动。

“动车组”, 即小组合作学习, “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是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重要策略。为此我们开展动车组帮扶活动, 我们将全班同学依据分班考试成绩, 好、中、差搭配, 均衡地分配到八个小组中, 每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基本相同, 实力相当, 便于“兵教兵”, 也便于竞争。选举成绩较好、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临时小组长。实施小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各组相互竞争。我们在纪律、学习、卫生、集体意识四个维度下设出勤、守纪、作业、成绩、锻炼、卫生等十个细则进行评比。每周末评出各组的分数, 评出优秀小组, 对扣分比较严重的同学指出存在问题并限期改正, 不少小组还对这些同学制定了奖惩措施, 此项活动既有利于绩优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增强表达能力, 又有利于潜能生提高学习成绩, 约束他们养成良好习惯, 从而有效减少滑坡生。

三、加强家校联系, 形成教育合力

古人云:“育善在家, 发智在师。”人格、品德的教育关键在于养育,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家庭影响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以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着特殊作用, 家长对子女的管理教育方法与手段直接地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

1. 尊重理解家长。

不同的家长, 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不同, 可能在与学校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让老师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但无论怎样, 家长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意义都不可低估。家长与我们的社会地位是平等的, 我们在感到自己高尚时, 应该放下架子;我们在感到没有受到尊重时, 应该想到宽容, 以足够的耐心营造平等、互信的氛围, 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家长对本班工作的参与。每一位家长其实都是我们的同事, 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工作对象和目标。班主任平时要常跟家长保持联系, 不要当学生有问题时才找家长, 否则会降低自己的威信。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加强自身思想情操的修养, 而且加强个性气质、风度及文明知识等方面的修养[5]。

2.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有人说:“孩子有问题, 百分之百是因为家长有问题!”我们在感慨这句话富含的一定的哲理之余不能不感到自己的责任:我们教育孩子, 还需解决家长的“问题”。只有气氛和谐的家庭, 生活态度才会积极, 才会呈现出喜气洋洋的气氛, 孩子的身心才能健康。我们通过家访、电话访问、召开家长会、心连心活动等一系列活动逐步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 改掉生活陋习, 让家长增加对孩子教育的精力投入, 改进教育方法, 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 不应是“两眼一睁, 忙到熄灯”的苦干型班主任, 而应做科学型的班主任、学者型的班主任, 一个按“道”办事的班主任, 会顺着学生自然的状态“扶助”其发展, 在解放自己的同时能更好地教育好学生。这种“无为而治”的软管理比硬管理更有穿透力和感染力, 尤其在中小学的成长教育中, 对于健全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磨灭的指导作用。总之, 只要多动动脑子想些点子, 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就终将让我们教得开心、管得轻松。

参考文献

[1]吉巴.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新课程.中旬, 2011, (12) .

[2]丁顺民.素质教育下做合格班主任的思考与实践.教育革新, 2008, (2) .

[3]郑永立, 杨郁.浅谈高年级班级的民主管理.观察思考, 2011, (11) .

[4]张国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百花园地, 2011, (12) .

越无为 越有害 篇9

经过近5年的发展,江苏少儿频道不仅摆脱了上述尴尬处境,且已成为江苏省及南京市的第一“少儿品牌”;2008年,上海的哈哈少儿频道通过S&P节目生产标准与执行规范,快速廓清了品牌成长路径……

江苏:“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

“情况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越无为就越有害。”

2006年10月,江苏少儿频道总监左顺荣在撰文总结频道两周年来的发展时,将列夫·托尔斯泰的这句话写在了卷首。2004年10月1日,江苏少儿频道开播时左顺荣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来形容江苏少儿的尴尬处境,因为此前南京少儿和央视少儿频道已经落地,“论地缘性,江苏少儿比不上南京少儿;论覆盖、论实力,江苏少儿更难与央视少儿相抗衡”,再加上少儿频道本就是一个窄众传播、收视市场相对狭窄的频道,在这种境地中,托尔斯泰的这句名言成了左顺荣和频道同仁自我勉励的座右铭。

但经过近5年的发展,江苏少儿频道不仅摆脱“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处境,而且成为了江苏省以及南京市的第一少儿品牌。来自CSM媒介研究的数据显示,2008年1月1日到12月1日,每晚5-7点的全省平均收视率江苏少儿频道是央视少儿频道的2.5倍;在南京市,江苏少儿晚间6点到8点的动画时段收视率达到1.41%,是央视少儿(0.21%)和南京少儿(0.5%)总和的两倍。今年1月1日-3月16日CSM媒介研究南京网的最新数据显示,江苏少儿晚间6点到9点的平均收视为1.26%,仍然是央视少儿(0.25%)和南京少儿(0.38%)之和的两倍。

“越无为就越有害”对左顺荣而言就是不能“等、靠、要”。托尔斯泰的名言是战略方向,频道经营的具体战术则来自地产大亨冯仑的一句话:“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

对少儿频道的运营而言,“走正道”是首要的,毕竟面向未成年人播出,在内容和形式上要严格自律,还要主动担当一些社会责任和公益使命。“傍大款”则主要体现在线下活动的合作伙伴上,“与一流为伍”是江苏少儿频道的合作思路,“我们合作的都是肯德基、迪士尼、中国移动、麦当劳这样的一线品牌,也有很多小品牌找到我们,但不能对频道品牌有提升我们就不做。”

“学先进”则不仅仅是学好的少儿频道。左顺荣来江苏少儿之前,是南京城市频道的副总监,一手创立了该频道的品牌栏目“南京零距离”,于是与之相关的频道运营经验也被移植到少儿频道。左顺荣深知“做好一个节目,盘活一个频道”的重要性。刚一上任,他首先抓的就是江苏少儿频道的三个品牌:品牌主持人、品牌节目、品牌活动。

“譬如品牌主持人,我们就跟做得最好的凤凰卫视学。”左顺荣介绍,凤凰卫视对主持人在各媒体的曝光频次有严格要求,江苏少儿频道实行拿来主义,“开播前我们联合平面媒体选‘江苏的鞠萍姐姐’,搞了一个多月,目的就是宣传频道。”频道开播后,左顺荣要求所有少儿频道主持人每周至少去学校、幼儿园做一次地面活动,编排的舞蹈、服装要常换常新,为此江苏少儿频道还专门配备了两辆商务面包车,“对孩子来讲,生活里见到和电视上看到所产生的情感效应大不一样,(主持人多做线下沟通)孩子对频道的忠诚度会特别高。”倚仗地面优势,甚至主持人的名字也不怕与央视重名,“我们有个月亮姐姐,央视也有个月亮姐姐,没关系,就是要这种同质竞争”。

“学先进”还要舍得投入,南京市最繁华的北京东路和龙蟠路交汇处的广告牌在当地几乎是最贵的,“80万元一块,我们投了好几年,别的频道没这么做的。”此外,江苏少儿频道还投入了40块公交站台背板、80辆公交车椅背的户外广告。“说实话,以前南京少儿频道的主持人比我们厉害,后来和南京少儿的朋友一起吃饭,他们都问我,你们的主持人怎么突然就起来了?”

“学先进”树品牌,江苏少儿频道连娃娃也“不放过”。从台湾东森幼幼台考察回来后,左顺荣把幼幼台“品牌加盟园”的模式搬到了南京——江苏少儿频道和幼儿园合作,每个幼儿园都有一面墙介绍江苏少儿频道主持人和节目,主持人和少儿频道的工作人员还定期到幼儿园做活动,“品牌加盟园”效果很好,“既是宣传的窗口,也是经营的二手”。由于品牌效应明显,现在江苏少儿频道品牌加盟园的数量已经扩大到了27家。

哈哈少儿频道的“S&P”

对少儿频道而言,品牌内涵当然不仅仅限于频道品牌。不过,天津少儿频道总监吴雪认为,现在国内的少儿频道

还处在起步阶段,和国外成熟的儿童频道环境毕竟不一样,所以频道品牌的建立是发展少儿频道的第一步,而建立频道品牌,“频道的制作水准很重要”。这位从事了20多年少儿节目制作的资深制片人认为,目前少儿频道的品牌建立除了宣传外,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包装和自制节目”,做出高质量的幼儿节目和少儿节目,“给平台加分”,带动频道的经营,形成良性运转后才能谈品牌其他层面的拓展。

目前国内市场上,真正以专业化儿童电视媒体呈现的少儿频道屈指可数,而去年初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首个以频道品牌命名的上海哈哈少儿频道在品牌建设方面暂时走在了前列。

哈哈少儿频道总监杨文艳表示,频道在成立之初就坚持“内容为王”,在节目不断优化整合、节目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推进品牌建设。

纵观境外成功的儿童频道,都有一套严格的品牌标准,任何内容生产和衍生产品经营甚至频道一切的相关活动都要遵守这一品牌标准。

2008年哈哈少儿频道在节目制作的“三圈模式”基础上,根据哈哈的品牌手册,着手制定了自己的品牌S&P(Standards & Practices,节目制作标准和执行规范)。其中涵盖了政策、法规、道德、是非观、价值观、语言、文化、民俗等等。通过这一S&P,哈哈少儿频道进一步规范了整个节目的制作审核流程。

例如,在S&P的价值观部分,规定了哈哈必须善待动物。因此节目编审人员在审核流程中看到栏目台词出现类似“皮装”的提法,或节目内容中出现对待动物不恰当的镜头,就会提出相关意见。又比如S&P的文化部分规定了哈哈是舒缓平和的,因此,当节目的环节出现过度悬疑,或节目的剪辑节奏过快时,就需要调整。

干部“无为问责”如何推进 篇10

科学区分责任限度。就是要合理界定问责对象、问责事实、问责方式等具体事项的重要前提,更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的重要内容。而从现实情况看,无论是政府的组织结构改革和权责明确划分,还是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都明显滞后于行政问责实践的开展。完善无为问责,一方面要从改革政府的组织结构和明确权责划分着手,要减少机构重叠,进一步明确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权责关系;另一方面要完善绩效评估制度,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严密的评估程序。

积极拓展多维问责。目前,许多地方在推行无为问责时,从单一的自上而下同体问责向上下结合、左右协调的复合型多维问责发展。同时运用互联网技术汇聚民意民智以提高决策能力,提高政府效率,已成为在新形势下扩大无为问责的群众基础,增强社会参与度、认同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加快推进制度建设。目前制度建设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如何做好“无为问责”与《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政策上的衔接和规范问题。二是“无为问责”概念的准确性问题,尤其在“无为”二字上。三是被问责官员的复出问题。尽管“暂行规定”及各地无为问责制度都对被问责官员的复出设定了条件和程序,但是从近年的执行情况看,被问责官员无论是否遵照法定程序复出,一律引起媒体和公众舆论的争议,这种质疑反映出与问责相关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协调、健全。问责和复出之间的衔接,必须制订明确、周悉的复出条件和复出程序,且在复出过程中依法、理性、透明,充分体现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上一篇:高职生作文下一篇:双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