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的爱情

2024-05-22

无为而治的爱情(精选5篇)

无为而治的爱情 篇1

西汉从建国到汉武帝时期的政策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刘邦在位时期, 创建了一套体制, 其突出表现为在大体沿用旧制度的基础上, 突出体现了政治上的清静无为、学术和经济上任其自由发展, 而这些成了西汉前期的基本国策。惠帝, 吕后, 文景时期在大体沿用旧制的基础上虽对学术和典章制度略有变革, 但因力度不大, 所以其变革并没有明显的体现出来。而中上层人士在此环境下却得到充分的发展。汉武帝亲政以后针对以前的自由思想造成的社会混乱和经济上中上层人士的过度强大, 对其进行改革, 而最终的落脚点却在思想上, 使儒家学说取得了官方学说的地位, 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

西汉前期中上层人士活动背景的建立:以刘氏为首的统治集团在自身素质及矛盾心理的作用下, 制定了清静无为允许各家自由发展的政策。拿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相对比的话, 就可以看出各个朝代建国时的情况和建国后其所实施的政策各不相同。而西汉建国后就其政策而言,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清静无为。大部分学者从西汉建国时的经济状况来分析其之所以这么施政的原因, 固然不错, 但同大部分与其一样在废墟上建立的帝国相比较的话, 就可以看出, 建国时期经济的衰退乃是普遍现象, 为何西汉统治者就特别钟情于清静无为呢?我认为一个国家在其成立之后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来进行国家的建设和促使其发展, 一般来说与建国者自身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而正是由于西汉建国者大部分质而少文的特点, 及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产生得心理作用, 使其最终选择了清静无为。在西汉前期, 中央政府基本上被这些出身低微而基本上无多少文化的军功大臣所掌控。

正是以刘邦为首的建国者质而少文等一系列特点, 最终使西汉走上了把清静无为作为治国方针的道路。而刘氏集团人员文化功底的薄弱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受秦和他们自身所处地社会环境所影响地, 而这些却使他们在缺少文化知识的同时, 对文化和知识分子也形成了一定的偏见。综观刘邦和对刘氏政权的建造曾起过重要作用的韩信, 张良, 郦食其, 娄敬等, 以及其他一些功臣的生平即可看出, 他们基本上全是在秦朝度过他们的少年或青年时期的。如刘邦 (前256年—前195年) 基本上与秦始皇 (前260年—前210年) 同时期。而其在位时间所立的137个侯, 至少应在秦朝度过他们的少年或青年。而秦的政治制度, 风习等势必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秦以法治为主而排斥诸子百家, 加上经过秦始皇三十四年的焚书和三十五年的坑儒 (实际上所坑之人不止儒生, 至少应包括文学方术士, 如与前所焚百家书相对应的话, 所坑范围应更广, 只是当时儒学为显学, 其遭受的损失最大, 所以名之为坑儒) 。使战国时期兴盛的各家学术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加上秦以吏为师, 就更不利于学术在秦得传播。因刘氏集团的建立者大部分出身贫寒, 使他们不宜得到良好的教育, 再加上他们又无地位, 思想上极易受到上层统治者的左右, 以及“秦时, 羞文学, 好勇武。赋二义之士, 贵治狱之吏”的风气, 使他们中相当大一部分人都极鄙视儒学。使得轻视文化的观念深植于刘氏集团的大部分人心中, 导致:“沛公不喜儒, 诸客冠儒冠而来者, 沛公辄解其冠, 溺其中。与人言, 常大骂。”而周勃则“勃不好文学, 每招诸生说士, 东向坐而责之:‘趣为我语’。”其皇帝和丞相尚且如此, 汉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了。他们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 再加上“治乱世重功能, 而轻德行”的时代特点, 使得刘氏集团在建国或处理其他问题上缺乏远见, 而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同时对事情的抉择也缺少决策性。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常表现地无主见, 左右摇摆, 或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而盲目自大。刘邦属前者。他因对自己不自信, 所以就表现得易纳谏。但他在纳谏过程中又表现出缺少主见而易受别人影响的特点。所以说刘邦善于纳谏, 并不是其自身素质高的证明, 乃是由其素质低所定的。与之相对应与刘邦见识差不多的项羽却因比刘邦会打仗一些, 而形成了其盲目自大, 刚愎自用的性格。

虽然秦朝大力封杀各种学说, 并且使轻视文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人, 但儒学等学术思想毕竟曾在社会上长期传播, 加之有见识之人多出自他们之中, 使得有些学术之士在战国或秦焚书坑儒之前, 经常受到国家重视。加之焚书之后以吏为师, 即使在秦想进升为官也不可能目不识丁。况且当时的饱学之士, 即使地位上得不到政府的认可, 在社会中其远见和其产生的实际效果也应远在平民之上。这些势必会使处在社会下层的平民对他们产生一种羡慕和畏惧的心理, 这一切就使得刘邦对学儒之士既不屑而又敬畏。由于轻儒的思想根深蒂固, 所以终刘邦之世, 虽然他一直以秦制为非, 一再标榜自己要改变秦制, 但对于挟书令却一直没有废除。

刘邦不仅对儒学存在着矛盾心理, 对法家等也是如此。刘氏集团和当时的平民一直以秦朝的严酷刑法为非, 但在制度上却一直沿用秦制, 直到孝文帝时才略有改变。, 在其他方面大都如此。究其原因, 是因为起义军在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为了在对秦作战中起鼓动作用和以汉代秦做理论依据, 当时每以秦为非。加上由于刘氏集团的建国者缺少理论知识, 和舆论上学术之士对秦的报复心理, 使得汉初在口号上基本全面否定了秦制。但在实际行事过程中, 刘氏集团为其切身利益, 又在很大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继承了秦的衣钵, 如帝制, 三公九卿, 二十等爵, 以法治国等等。当理论和现实出现矛盾而又无法急剧改变的情况下, 只有缓慢地对其进行逐步处理才行。但在实际过程中是以法制, 儒学, 还是以清静无为作为国策, 却有选择的余地。从维护帝制的角度来说, 法家和儒家对其都有积极性, 如加上舆论作用的话, 儒家学说更具可取性, 但却未被采用。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汉初统治者轻视儒学, 加上其自身见识低下, 不能认识到儒学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当时儒学自身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经秦乱而使当时的儒家经典损坏严重, 虽经部分人的口诵手授, 但却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使儒家内部产生了分裂。由于刘邦等人自身素质低下, 使其缺少远瞻性, 又因为他们对文化所产生的畏惧心理, 使得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不知所取, 再加上刘氏的矛盾心理, 就使其更加难以抉择, 而没有勇气去进取, 而以保守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他就索性不去抉择, 让其自由发展, 自己清静享乐去了。而黄老之学却不期而然的与此有若干相通之处。极易被缺少文化知识者所理解。与儒学相比, 黄老思想的模糊性, 使其可深可浅, 这就能适应更多的人, 而被西汉建国者所接受。所以说不是西汉统治者适应了黄老思想, 而是黄老思想适应了西汉统治者。确切地说是西汉建国者因其自身的质而少文而不得不清静无为, 才用与之相近的黄老思想来实现一个理论口号。所以刘邦及其建国者生活在秦朝这个特别的时代, 形成了他们特别的思想观念, 从而使他们在汉初制定了清静无为的国策。

汉初的建国者因自身的素质所限, 对于以何种思想作为国家主导思想而犹豫不决, 而允许百家并流。随着王侯, 豪杰, 商贾等中上层势力的崛起, 和其对政府威胁的加大。使得西汉统治者不得不改变在思想舆论领域让其随波逐流的现状, 而对其加以统一, 促使西汉统治者最终确定了儒学的官方地位。

无为而治的爱情 篇2

《老子》的“无为”思想起源于它的“道”思想, 即“天道自然无为”。而《吕氏春秋》主张的是“政治上的无为”。由于从“天道自然无为”到“政治上的无为”之间有很大的间隙, 这主要体现在《老子》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将“天道自然无为”实施到政治领域的方法。从而造成“天道自然无为”无法转换为“政治上的无为”, “无为”思想在政治生活的实践中受到阻碍。

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 “道”占据着核心地位。在《老子》第三十七章中提到:“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这就引出了作为“道”思想的基本规定的“无为”。但这个“无为”还是仅停留在自然意义上的“天道自然无为”。老子认为, “道”是永恒的, 它的活动也是普遍无限的, 整个宇宙中任何具体事物的活动都无不由它所决定、由他所支配。《老子》接着说:“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为玄德”。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为万物尽了力而不恃其能, 助万物成长而不宰割它们, 这就是最深的“德”啊。因此, “天道自然”意义上的“无为”就是无意于为, 没有自己的目的和追求, 《老子》称此是“道”的“玄德”, 它实际上是对自然界的无意志、无目的的本质属性的一种概括。

二、《吕氏春秋》提出在政治上实践“无为”, 实现“无为而治”的具体措施

第一, 将“天圆地方”说引入政治领域, 实现“君臣分工”。“天圆地方”说是阴阳学说的观点之一。《易经》有言:“阴阳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古人把天地未分之状称为太极, 太极生两仪, 分出了天地。古人把由众多星体组成的茫茫宇宙称为“天”, 把立足其间赖以生存的田土称为“地”, 这便是“天圆地方”说。《吕氏春秋》将“天圆地方”说改造为“天道圜, 地道方”, 并将其与政治相连, 《吕氏春秋》中指出:“何以说天道之圜也?精气一上一下, 圜周复杂, 无所稽留, 故曰天道圜。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 皆有分职, 不能相为, 故曰地道方。”具体到君臣分工, 《吕氏春秋》又提到:“主执圜, 臣处方。方圜不易。”指出君道于臣道之间的区别。具体的做法, 《吕氏春秋》指出:“圣王之法, 以令其性, 以定其正, 以出号令。……百官各处其职、治其事以待主, 主无不安矣。”《吕氏春秋》用“君臣分工”思想作为解决实践“无为”的困难的一个途径, 实现了“无为而治”。

第二, 引用法家“循名责实”思想, 实现“定分”。“循名责实”出自《韩非子·定法》:“术者, 因任而授官, 循名而责实, 操生杀之柄, 课群臣之能者也, 此人主之所执也”。韩非认为君主应当详尽地了解每一个官员的表现, “有道之君, 不求清洁之吏, 而务必知之术也。”而了解官员的唯一方法就是“循名责实”, 即根据其名分职责来考核他的实功、实效, 而不是根据他们说了什么。《吕氏春秋》引用法家“循名责实”思想, 提出了“定分”说, 强调确定上下尊卑的等级名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君臣父子夫妇各安其职, 社会才会安定。

三、在政治上实践“无为”, 实现“无

为而治”的意义

第一, 升华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吕氏春秋》引用并改造《老子》的“无为”思想。通过“君臣分工”和“定分”两种实践方法, 《吕氏春秋》将《老子》所提倡的“天道自然无为”上升到“政治上的无为”, 将其“自然无为”上升到治国的政治纲领, 实现“无为而治”。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老子》思想的继承与改造。也为后世研究引用《老子》的观点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第二, 为汉王朝的政治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吕氏春秋》通过引用“天圆地方”说以及法家“循名责实”思想, 改造了《老子》的“无为”思想, 实现了“无为而治”。《吕氏春秋》提出了一整套的“无为而治”的治国政治策略。自秦灭亡以后, 汉统治者一面吸取秦灭亡教训, 一面吸收《吕氏春秋》中的治国政治纲领。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王朝的诞生。

摘要:《吕氏春秋》试图将《老子》的“无为”思想应用到政治生活中, 实现“无为而治”。但因“无为”思想是从天道自然中引发而来, 实践起来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吕氏春秋》将“天圆地方”说以及法家“循名责实”思想应用到政治生活中, 即“君臣分工”和“定分”。解决了“无为”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实践难题, 真正实现了“无为而治”。

关键词:吕氏春秋,老子,无为而治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P68

[1]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 2003年.

[2]洪家义:《吕不韦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

[3]王启才:《吕氏春秋研究》[M].学苑出版社, 2007年.

“无为而治”的管理最高境界 篇3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道德经》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好的领导者,部下并不感觉他的存在;其次的领导者,部下亲近并称赞他;再次的领导者,部下畏惧他;更次的领导者,部下轻蔑他。领导者的诚信不足,部下不信任他,最好的领导者是多么悠闲,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众人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老子这段话,提出了心法的“四重境界”,尤其指出了心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即“不知有”。“有”指的是宇宙万物的自然状态,“知”指的是宇宙万物与人的关系。而心法的要求是把“有”和“知”统统去掉,从而达到“无”的境界。对于心法,有信与不信的问题。老子认为,对心法若取“信”的态度,就能够达到“无”的境界并找到“信”;反之,对心法若取“不信”或“不足信”(将信将疑)的态度,就不能达到“无”的境界,并且也找不到“信”。

做最高明的领导,让部下感觉不到你的存在,无论你是在企业还是不在企业,员工都能积极、主动、自发地工作,这就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管理一家企业,如果能达到“太上,不知有之”的“虚无”境界,不仅是企业领导者孜孜以求的,更是企业员工所渴望的!

这种“不知有之”的管理境界,就是“无为而治”,要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企业领导者的领导素质,二是授权艺术,三是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企业领导者本人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管理基础。古人说“内圣而外王”,只有企业领导者内心的精神力量非常强大,才可以统帅王者之师,行王者风范。如前面老子所言,“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领导者必须以自身的诚信赢得部下的信任和拥戴,不下就会乐于听命于你,即使不发号施令,员工也乐意追随你做事。也就是说,企业领导者要提升并善于运用“非权力性的影响力”。

其次,学会授权是企业的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为你无力控制所有事情,也无法制定全部决策。当你试图控制所有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做得既效率低下,又造成混乱。因此,你最好能让自己的下属去执行,因为他们可能比你更加了解情况。

诸葛亮可谓是一代英杰,身在茅庐之中,就已经看到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并且制定了辅助皇叔刘备匡复汉室的宏伟计划。然而他却日理万机,事事躬亲,乃至“自校簿书”,终因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诸葛亮虽然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蜀汉仍最先灭亡。其个中原因与诸葛亮的不善授权不无关系。试想如果诸葛亮将众多琐碎之事合理授权于下属处理,而只专心致力于军机大事、治国之方,三国时代的历史也许将会改写。

正确而且有效的授权不但不会削弱领导者的权力和地位,还能够使下属创造出更科学、更出色的解决办法。通常,导致人们无法正确授权的因素主要有:对下属不信任、害怕削弱

自己的职权、害怕失去荣誉、过高估计自己的重要性等等。归根到底是人们对于领导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领导不是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管理,领导的工作属于战略思维,领导思考的应是全局性的、综合性的问题。领导的真正作用在于恰当处理组织的协调问题,发挥组织成员的潜能。为了调动组织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完成组织目标,领导要善于决策,善于授权。

第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只有善于自我管理的员工,才能考虑“无为而治”。

万科董事长王石,可以说是最典型的“无为而治”型的企业领导。1984年创立万科的王石,22年间,王石在3件事上成为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楷模:

1.不断变革的战略创新能力。每一次市场环境变化,王石都能带领企业敏锐地进行战略转型。2006年以来,地产行业宏观调控,中小地产商资金链条吃紧,万科凭借其早已构建的融资通道并购整合,进入“资本+管理+品牌”为王的时代,成为中国地产的标杆。

2.国内首倡职业经理制度。王石除了推动万科在中国率先确立了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使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和权利界定得比较清楚外,他首倡打造职业经理制度,强调“弱化个人作用,强调制度作用”的理念;强调管理队伍整体建设,定期业绩评价,鼓励称职的职业经理为公司长期服务。

3.独特的做秀方式和生活方式。王石可谓CEO明星化的最早典范之一,传统媒体做秀,担任摩托罗拉和中国移动广告代言人,博客做秀,甚至在会见国家领导人时,说话做事切中要害而又投领导所好,都是王石的强项。而攀登珠峰成功,则成为王石独特生活方式和管理公司方式的顶峰之秀。

王石被誉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万科培养职业经理的公司制度手册争相成为其他公司的模版,他做秀的手法为地产圈包括潘石屹等后来者学习。

1999年始,王石辞去万科总经理的职务。自此开始,王石主要以董事长之职管不确定的事情,而总经理而主要负责确定的事情,所谓确定的事情,就是董事会已经做出决议的事情。

王石正逐步地把权力放给管理层。在万科团队中,80后已经成为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总数占公司全体员工的80%左右,最近,王石表示会给管理层更大的权限。“实际

上到现在,万科的管理团队不仅在管确定的事情,也已经在管不确定的事情。就是说现在我份内的工作,他们已经切入,但他们的事情,我绝对不会切入。”

无为而治的爱情 篇4

1 “无为而治”思想的解读

“无为而治”即顺道而行, 倡导“道法自然”, 强调自然规律之重要性。“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告示了人当效法于地, 地当效法于天, 天当效法于“道”这一天地法则。“道法自然”中的 “自然”指“客观、外在之自然规律”。倡导在自然界中应顺规律而行之。

“无为而治”即自然而然, 根据本性而为之。老子反对对物性的干涉, 倡导顺应自然规律, 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老子自然也反对领导者强作妄为, 肆意任为, 主张清静无为, 顺道而行。他认为, 居上者应知悉自己的责任只是“辅万物之自然”而已, 应当清心寡欲, 清静恬淡, 要避免从己私出发, 胡乱施政, 只有做到这样, 才能使管理效率达到最大化。管理者更不应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 以自己的标准为判断万物的标准, “物之行或随, 或噤或吹, 或强或羸, 或培或堕。”说明物性不同、人性各别乃是世间的常态, 若上者树立一标准, 强行去改变一物之性, 一人之性, 只会戗戕害物性, 改变人性, “是以上者去甚、去奢、去泰”, 这说明聪明的领导者应保持自己的意见, 顺应民意。只有在这无所干预中, 每个人才能不受外在的干扰, 持有、发展自身心性。

“无为而治”即根据本性而引导。“海所以能为百谷王, 以其善为下, 故能为百谷王。”即领导者不应自以为是, 故步自封, 而要虚怀若谷。居上者的主要责任就是要引导、教化人民, 要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但是“主导”并不意味着“主宰”, 主导意味着领导者应为人民创造一个自有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中让人民自化。切忌代民作主, 主导人民的意志。“无为”与“有为”的区别主要在于“无为”是从本性出发, 顺应自然之性发展、成长, 而“有为”则是违背本然之性, 蓄意、存心而为。

“无为而治”即根据自身特性而自我教化, 自我丰富。“无为而治”不仅指出领导者应顺应规律, 顺应人性而为, 也指出作为被领导者更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身心进行自我教化和提升。“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作为有“道”有“德”的领导者应该从现实出发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温馨的氛围, 在这一环境、氛围中使被领导者自育自化。“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 吾镇之无名之朴。无名之朴, 夫亦将不欲”, 即领导者若能顺 “道”而行, 以“无为”方式治理天下, 那么被领导者便会自育自化。总之, “无为而治”的内涵既体现在领导者的“无为”, 也体现在被领导者的“自化”, 更体现在两者的相互结合上。因此领导者与其强行加以干涉进行管束, 不如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让被领导者顺性发展, 自我教育和强化。

2 现代管理遵循的原则

2.1 纪律原则

法国科学管理专家这是由亨利·法约尔 (Henry Fayol) 提出的一项管理原则。法约尔强调“纪律, 实际上就是企业同其下属人员之间的协定相一致的服从、勤勉、积极、举止及尊敬的表示。”法约尔认为纪律应包括两个方面, 即企业与下属人员之间的协定和人们对这个协定的态度及其对协定遵守的情况。法约尔认为纪律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关键, 没有纪律,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兴旺繁荣。法约尔特别强调了领导人在纪律中的作用。他说:“纪律是领导人造就的”, “无论哪个社会组织, 其纪律状况都主要取决于其领导人的道德状况”。之所以强调领导人的作用, 就在于协定是由领导人主持制定的, 遵守协定的主动权在领导人手里, 领导人在协定的履行中负有更多的责任, 而且其言行影响到协定的公平性。所以, 法约尔进一步指出:“协定应当清楚明了, 并能尽量使两方都满意。在这里, 纪律明显是对契约关系的尊重和服从, 离开了契约, 就无所谓纪律。而一旦制定了符合双方利益的契约就不应当随意的进行变动, 不然会使员工无所适从, 没有办法遵循协定进行工作。

2.2 人员的报酬原则

在现代管理中把职工视为“经济人”这个观点来阐述报酬原则。人员报酬是服务价格, 这一价格直接关系到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工作热情。法约尔指出人员报酬首先“取决于不受雇主的意愿和所属人员的才能影响的一些情况, 如生活费用的高低、可雇人员的多少、业务的一般状况、企业的经济地位等, 然后再看人员的才能, 最后看采用的报酬方式”。人员的报酬首先要考虑的是维持职工的最低生活消费和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 这是确定人员报酬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 再考虑根据职工的劳动贡献来决定采用适当的报酬方式。

2.3 秩序原则

对于人的社会秩序原则, 就是要确定最适合每个人的能力发挥的工作岗位, 然后使每个人都在最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的岗位上工作。那种为了追求表面的稳定有序而增加无益的职位, 或在必要的岗位上安置没有能力的人, 恰恰是破坏了社会秩序。秩序原则概括起来无非是“物得其所, 人尽其用”。这种实质上的秩序, 不能用表象来衡量, 归根到底, 是人财物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为了能贯彻社会的秩序原则, 首先要对企业的社会需要与资源有确切的了解, 并保持两者之间经常的平衡;同时, 要注意消除任人唯亲、偏爱徇私、野心奢望和无知等弊病。

2.4 公平原则与领导者素质

寻求公平是人的基本权利。公平感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很自然、很重要的心理现象, 它对人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十分明显。公平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不公平会起消极的作用。公平的实质是平等, 它体现在对人格及其权利的尊重上。选择公平就有可能实现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双赢, 反之, 企业与个人都会蒙受损失。主管人员对其下属仁慈、公平, 就可能使其下属对上级表现出热心和忠诚。在现实管理中遵循已订立的协定, 但这些协定不能什么都预测到, 要经常地对它进行说明补充。为了鼓励其所属人员能全心全意和无限忠诚地执行他的职责, 应该以善意来对待他。公平就是由善意与尊重产生的。因此, 在管理中要贯彻“公平”原则。

2.5 人本管理原则

人本管理, 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 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 可以包含很多要素, 如对人的尊重, 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 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 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以及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等等。企业家必须牢牢掌握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方法, 根据不同的企业特点, 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人本管理其实是对企业文化培育和发展的管理。“人本管理”是由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 对于这一概念的研究也便成为人性管理学。人本管理的关键在于确定如何创造提升顾客价值的方案、如何解决顾客所关注的问题的方案, 以及如何将顾客感知到的但并没有完全清楚表达出的愿望或需求转化为顾客可明确说出“这正是我想要的”产品的方案。企业“人本管理”是针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营实际提出的新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方式, 它与传统的管理强调步调一致不同, 是通过讲求管理软化, 以管理的人本化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以适应知识经济“刚性竞争”的需要。“人本管理”以柔克刚, 是强化企业市场“刚性竞争”的良策, 值得提倡。

3 “无为而治”与现代管理内在的一致性

3.1 “治大国若烹小鲜”与纪律原则

“治大国, 若烹小鲜, 以道在天下, 其鬼不神;非神不伤民, 非其神不伤民, 圣人亦不伤民。夫两不相伤, 故德交归焉”。“治大国若烹小鲜”说的是治理一个国家 (或一个企业) , 就像煮小鱼一样。只能将调昧、火候放得适中, 文火烹煮、不急不躁, 这样煮出来的东西色鲜味美。统治者治理国家, 企业领导者治理企业, 道理跟烹煮小鱼一样, 不要常常翻弄。在企业管理中, 如果制度稳定, 职工就心情稳定。就会专心于工作、做出成果。一旦制定了顺应发展规律、使双方都认可的协定就不应该时常翻弄, 朝令夕改, 这样就会使员工无所适从, 使企业管理中没有纪律可言, 从而变得混乱, 不好管理。企业的规章, 大原则不能随意改变, 只能根据时间推移、市场演变和大小、软硬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小调整”和“小改变”。企业只要抓住了大的原则, 制定了大的基本的规章制度, 使企业有了一个正确的、基本的运行轨道。做为企业的领导者更应该尊重员工, 尊重和员工之间的公平协定, 提升自己素质, 不急不躁, 按企业的规章制度办事, 才能得民心, 把企业管理的井然有序。

3.2 “我无为而民自化”与秩序原则

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大的方向, 铺设了一条正确的运行轨道, 在这个基础上还应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相应的操作方法, 让每个工作岗位都具有可操作性、控制性。制度、岗位、职责明确后, 要 让员工竞选自己喜欢干的, 有能力干好的岗位, 保证员工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和最高的积极性。员工上岗位后, 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 对不合理的工作流程、方法加以改进。这样员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都得到了加强。于是, 员工在企业的内部运行中实现了“自化”, 企业领导层无须过多的干涉他们。因为制度、原则和操作规程都已经建好了, 企业的运行也就有了基本的轨道, 只要在这个轨道上运行, 定会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结果自然会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员工有差错, 耐心教导, 让其充分理解和认识错误的原因, 同时, 关心员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样, 不但增强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更使员工产生了以企业为家的感情。其目的, 是让员工根据自己的本性和能力, 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身的才干, 提升工作的积极性, 从而使企业产出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 从而更好的满足人民的需要。总之, 为企业所有员工发挥他们的才干提供一定的平台, 使他们发挥自身最大的力量, 并汇聚到到一处。这是企业无为的内部模式, 它能让每一个员工都尽情发挥他们的热情和能力, 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达到“无为而民自化”的作用。

3.3 “以正治国”与领导者素质

“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 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企业中, 领导者往往能决定企业的命运和重大转折。因此, 领导者素质也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做为现代企业的领导者应以“道”来提高自己, 以“无为”为其指导思想, 无私心、无贪欲, 忘我的利于他人。领导者不仅要有热爱他人、利于他人, 为社会谋福利的崇高心境, 还要以自己的模范道德行为为表率, 自己以身作则。在用人方面应尊重下属、善待下属, 所谓“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要对下属有一定的信任, 给予其适当空间任其自由发挥。创造相对稳定、任人唯贤、宽松、和谐的企业环境。

3.4 “上善若水”与人本管理

“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善事能, 政善治, 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无尤”。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唯独最为赞美水, 这是有道理的。在圣人眼里, 水具备了那么多美好的“水德”, 水的这些“水德”对我们当今企业经营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和启发。水的品质有利他、不争和居下等。这种“万物受益”与水的“利他”之间的相互关系, 完全可以作为现代企业的借鉴。如果一个企业对社会、对公众确有实在的利益, 那么, 社会和公众也就离不开企业。因此, 企业首先需要掌握的企业经营之道就在于:怎么样使企业自身成为社会和人类的普遍需要, 或者说, 怎样使企业成为能够满足人们某种利益要求的劳动实体。我们立业的理念是服务人类, 造福社会, 为天下大众谋利益, 并且要使我们的企业成为对社会、对公众来说是有用的和有利的本西。老子言:“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在“众人之所恶”处, 恰恰是水自谦居下的位置之所在。所以水的谦下品质依然可从作为我们企业立业的一个重要参照, 这就是水的谦下品质对我们立业的启示, 要甘于在人们不愿着手处立业, 要甘于在人们挂不上眼的卑微处立业, 要甘于从低处着眼, 甘从“众人之所恶”处着眼。这样才容易找到利益万众的途径, 才不至于竞争得眼花镜乱、心烦意乱, 才有利于企业履行它的天职——为人民服服务, 造福社会。市场经济说到底是将消费公众 (人民) 推到了最为独尊的位置。市场经济各种体制、机制的作用, 就在于让整个社会生产行为、社会经济行为会服从于消费公众 (人民) 的召唤, 去听从社会公众的意志行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要达到的也是这个目标。即企业必须为人民服务、造福社会, 对企业而言, 提倡“无为”就是要摆正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与社会是相辅相成, 相互依靠的。企业发展生产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社会造福, 为人类服务。不是想如何赚多少钱, 而是想如何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任何时代, 任何国家, 人民才是社会的主体。在这个意义上, 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企业终极不变的信仰, 企业之道就是为人民服务, 奉献而不占有, 正如水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唐突生.老子哲学与人生智慧[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6.

[2]淦述, 卫邓, 海兰.从老子管理思想到现代企业管理[J].当代经理人, 2005.

无为而治的爱情 篇5

一、“无为者, 无不为也”

子曰:“无为而治者, 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这启示我们, 要想班级“无为而治”, 班主任必先“恭己”正己。“教师第一件要做的事, 就是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热情。我相信, 假如我做到了这一点, 一切其余的问题也会随着解决了。” (裴斯泰洛奇) 班主任的真善美和才学识, 对于容易产生偶像情结的中学生而言往往是班级“无为而治”的先决条件。“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一要有德。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孟子曰:“以德治人, 心悦诚服也。”朱熹认为:“圣人德盛而民化, 不待其有所作为也。”同样, “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品行, 他的生活, 他对某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加里宁) 现代社会心理学称之为“光环效应”。一个教师的道德修养越高, 他在学生中的威信地位就会越高, 其教育效果就会越好。当教师由于品行不端或格调不高或才疏学浅或形容猥琐而被学生所鄙视厌弃时, 即使教师有坚实的知识背景和高超的教育技巧, 也很难“无为而治”, 甚至“上梁不正下梁歪”。

二要有才。“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 (夸美纽斯) 对于从师性很强的中学生而言,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论是否带有教育的意图, 都具有明显的示范性, 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班级管理者, 我们不能置身于琐事, 不能费力于枝节, 而应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班级的共有价值观, 在平和自然的气氛中实现集体的目标。一个班主任如果能有一副好口才, 或者能写一笔好文章, 往往能让学生肃然起敬“, 亲其师, 信其道”。一个班主任, 如果连自己学科也不能教好, 连基本的专业功底也不能夯实, 要想实现“无为而治”, 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无为而治, 贵在身体力行, 行不言之教。

二、“有所为, 有所不为”

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 是为了不教。”在班级管理中, 我们要顺应中学生的自然天性和成长成才规律, “辅助”其发展, 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对其加以强制性干预和约束, 不苛求学生不责难学生, 不唯我独尊不拔苗助长, 不“越位”不“抢镜”, 近距离零干扰。

一要示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是把老师所教的知识忘得差不多, 但在忘掉知识的同时还留下一点什么, 这留下的一点东西就是教育。”这“一点东西”就是教育的魂、教育的核, 就是皮格马利翁手里的雕像, 就是陶行知先生手中的四颗糖。“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动心的深处。” (陶行知) 班级管理首先是良心工程, 需要教育者施以情意绵绵的爱, 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沐浴着爱的光辉, 向幸福快乐的人生坚实地迈进。班主任需要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 理解并尊重学生的追求、情感、兴趣及需要, 摒弃“恨铁不成钢”的急功近利和“好心没好报”的自私狭隘以及“眼里揉不进沙子”的苛刻挑剔。一旦那些滚烫的师爱被学生敏锐地感知和触及, 学生的感恩心、自觉性就会被激活放大, 班级也就“无为而治”了。

二要示弱。《吕氏春秋》言:“无智, 故能使众智也。无能, 故能使众能也。无为, 故能使众为也。”一旦一个组织全面有为, 就意味着这个组织的资源利用会进入高度紧张状态, 弦绷得太紧, 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老子说:“太上, 不知有之;其次, 亲而誉之;其次, 畏之;其次, 侮之。”这是说好的管理者往往让人“不知有之”。传统的班级管理比较偏重以规章制度来强行把学生关在条条框框中, 强调“搞定”“摆平”“制服”“战胜”, 往往适得其反, 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戕害了学生的天资。“斫其正, 养其旁条, 删其密, 夭其稚枝, 锄其直, 遏其生气”, 则成病梅也。其实, 对于学生违纪、早恋、作弊、懒惰等等成长中的诸多问题, 我们完全可以用平和宽容的心态和赏识研究的眼光面对, 而没有必要“如临大敌”。

三、“为无为, 则无不治”

无为决不是什么都不做, “无为而治”秘诀在于“任官得其人”。班级管理中的“无为而治”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前提和关键正在于班干部队伍建设。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证明,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支柱, 是班主任的臂膀, 是班级走向自治的桥梁。李贽认为:“人能自治, 不待禁而止之也。”

一要民选。“教育的艺术不在于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励。” (第斯多惠) 首先, 设置岗位。尽量做到人人有事做, 郑重其事, 最大程度地激发全体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人意识。其次, 竞争上岗。宜采用“报名———演讲———投票”的程序, 大张旗鼓, 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再次, 轮值轮岗。任期以一学期为宜, 过短不宜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过长又会影响其他同学的锻炼, 从而激发学生的平等意识和服务意识。这样, 通过学生的自治实现班主任的“无为而治”。

二要民治。传统的班干部只是教师命令的执行者, 同学是非的小报告者, 反而“无事生非”“节外生枝”。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又曰:“以辅万物之自然, 而不敢为。”班主任的专制只会造成学生的盲从, 班主任的强势只会造成学生懦弱。作为班主任, 我们必须明白班级的真正主人是学生, 必须相信学生的无限潜能, 必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走, 哪怕暂时有些跌跌撞撞。一旦“人得其事, 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事尽其功”, 班主任“无为而无不为, 天下将自正”了。

四、“我无为, 而民自化”

《道德经》有云:“我无为, 而民自化;我好静, 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 不随意而为, 不违道而为。一个集体最直接、最有效而又持之以恒发挥作用的力量, 就是它的文化氛围。优秀的班级文化一旦形成, 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班级管理中所起的引领、约束、凝聚和激励的作用, 就会鲜明地体现出来, 班级就能“无为而治”。

一是硬件。班级文化首先是一种显性文化, 也就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 或者说物质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班级墙面上的字画语录、角落里的花草书籍, 甚至是桌椅的摆放、窗帘的悬挂, 都可能是润物无声“无为而治”的教育素材。

二是软件, 即隐性文化, 主要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公约、班规班训等构成的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的认同;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 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 则是行为文化。“播种行为, 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 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 可以收获命运。” (萨克雷) 班级文化经营既是“无为而治”的重要手段也是“无为而治”的终极目标, 因为它直接指向的就是育人。

五、结束语

班级管理是“道可道”的科学, 更是“非常道”的艺术;班级管理需要拒绝功利的献身, 更需要远离浮躁的智慧。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多一些修为, 引领班级走向“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蒋关军, 袁金祥.班级管理的境界变迁:从矛盾他律走向和谐自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10) .

[2]张安娜.老子“无为”思想与中学班级管理[D].苏州大学, 2009.

上一篇:农村应急物流研究下一篇:福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