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教学(共9篇)
无为教学 篇1
“ 无为教学”的艺术
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改革开放的时代,这些现阶段不同的叫法,体现着现阶段的特点,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生活方式正发生广泛、深刻的变化。现代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给人以更多的尊重、更大的自主,同时要求人有更高的自觉、更严的自律。无疑,深化教改、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德育的实效,从教育哲学上也应找到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当前,相当多的空洞、枯燥的说教(包括学校与家庭)与青少年不断增长的自主意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教育中,事倍功半、劳而无功甚至事与愿违的事屡见不鲜。那么,教学工作中的“无为”教育艺术能不能给我带来新的思路、新的方式、新的途径和方法呢?“无为”教育艺术的研究对象与特征
以教育意识为核心,教育过程表现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教育者有明显的教育意识,被教育者有明显的被教育意识。
第二种,教育者有明确的教育意识,但被教育者没有意识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第三种,教育者没有教育意识,但受教育者往往在意外中受到教育。
第四种,教育者没有教育意识,但被教育者有明显的受教育意识,能主动接受教育。
这四种教育模式,我们注意到教育意识在“有”“无”之间的转换。最有教育艺术的是,作为被教育主体的学生,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受到教育,这可谓“不教而教”。
以“不教而教”为主要特征的“无为”教育艺术,反映了一种特定的教育过程。
“无为”教育要研究教育者的教育艺术和技巧,如何使教育魅力无所不在:“无为”教育要研究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即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开悟过程及规律。
“无为”教育艺术的特征
1.教育意图的隐蔽性:
“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
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集中概括了“无为”教育的首要特征。
2.教育手段的间接性:
常用的直接的教育手段,如:讲课、报告、参观、访问、表扬、批评、奖励、惩罚、谈话„
而不运用某些直接的具体手段,教育者的有些行为,在有意或无意中触动了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觉悟。这种间接手段,有时更有力量。
3.教育者身教的示范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崇高的师德是最具魅力的“无为”教育。
有句话 通俗而又深刻地阐明了教师示范作用的重要性。“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的确,教师无小节。选择了这种职业,就应时时处处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4.受教育者亲身经历的体验性
应该说,没有亲身的体验,就不会有觉悟。“无为”教育是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我行!”
“无为”教育艺术常用法
垂范:
教育者的示范,无言的身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讲的就是垂范的作用。青少年善于模仿,教育者的行为成为楷模,自然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是“不教而教”的首要方法。身教好,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倾听:
教育者虚心、认真听取教育对象地坦诉,促使对方在宣泄中实现自我心理调节。当人产生心理冲突时,自然的需求就是要找人诉说。教育者要善听,即对教育对象的任何想法(当然不一定正确)要听得进去,表示理解,在倾听中因势利导,让教育对象自己得出正确结论。心理学家认为,认真的倾听就完成了心理咨询任务的一半。激励:
教育者通过语言或文字等多种手段,含蓄地、寓意深长地触动教
育对象的心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发潜能。激励源于尊重,源于信任。出乎意料的处理,往往能促使教育对象的心灵震撼。体验: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育对象在亲身经历中实现情感体验,获得真切的感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没有体验,就没有完成教育过程。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有效途径。在体验中获得了“我行!”自信意识的增强。
对比:
使教育对象在事件或情感对比中,找到差距,心灵受到震撼而猛醒、开悟。没有比较就没有认识,没有比较就没有教育。反差越大,给人的印象越深。在反差中,发现道德境界的高低,自然产生羞愧、自责,从而获得认识的飞跃、精神的升华。
迂回:
对教育对象的问题,不采取就事论事的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心理暗示启发联想等手段,使其认识事物的规律、领悟生活的真谛。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走直道而走弯道,这往往是获得成功的策略。空白
摒弃包办代替,给教育对象留有创造的空间和时间,调动其主动性。为了取得教育的实效,往往需要等待。“耐心是伟大的老师”。宽容
对教育对象错误、过失产生的原因,给以充分的理解,使其在意想不到的宽厚态度、宽松环境中自省。“出奇制胜”的兵法运用在教
育领域是教育方法的极致。教育者的宽容使教育对象无地自容,这是真正的教育诗篇。
“无为”教育艺术对教师理论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无为”教育艺术提出的课题意义在于倡导学习教育哲学,提高教师理论修养,促进素质教育,增强德育实效。“无为”教育要实施“不教而教”,首要的要求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水平可分为四个层次:“一般教师”、“教学能手”、“学者型教师”、“教学艺术家”,亦可称为“职品”、“能品”、“妙品”、“神品”。
“无为”教育艺术所具有的或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或晴天霹雳开悟撼心灵的魅力和威力,难道不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家长、教育文艺的创作者„„)神往吗?
无为教学 篇2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却常常“越俎代庖”, 我们竭尽全力、挖空心思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加工活动模式, 以使他们形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认知结构。
有一次, 我给学生讲如何给古诗“炼字”。古诗“炼字”是语文高考题中的常客。我根据白居易的《暮江吟》提问:残阳照射在江面上, 诗人不说“照”而说“铺”, 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1.“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 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 角度低, 用“铺”字很准确。2.拟人的手法很形象, 使残阳具有了人的感情。3.表达作者喜悦无比、沉醉其中的感情。4.让读者感到夕阳平缓、柔和, 有一种亲切、安闲的感觉。
然后告诉学生, 可把这道题的答题步骤推而广之、笼而统之、概而括之为:
1.客观事物的特点。即该字 (词、句) 写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2.词语的表达技巧。即该字 (词、句) 在写事物的特点或表情达意时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3.作者的主观感受。即该字 (词、句) 的运用是为了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读者的主观感受。即该字 (词、句) 的运用为整首诗歌意境的营造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后, 加上强调:13两步是必不可少的, 24可见机行事, 如为保险起见, 通杀四步就可无虞了。
激情澎湃里、口沫飞溅间, 我看见苦读寒窗的学子们绽开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来“检查工作” (随堂听课) 的同事们的频频颔首, 我心花怒放了……
不久, 考试, 类似的题目, 能按自己教授的“模式”答题的不到一半。我于是在思索:作为一个认知对象, “古诗炼字”已被我作了典型性的、结构化甚至是格式化的解释, 条分缕析的梳理, 为何学生的接受程度竟是如此的参差不齐?百思不得其解!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的学习, 回顾、对照日常的教学工作, 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一:建构意义 (学习) 的至关重要的活动是人的智力, 它发生在人的大脑中。利用人的物理活动传递经验也许对学习来说是需要的, 尤其对孩子来讲, 但它是不足够的。我们必须投入与物理活动一样多的智力活动才可以保证意义的建构。
学生的智力有差异, 这不言而喻;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水平高低不同, 也在情在理, 因此接受程度有参差也就不足为奇了。我那自诩滴水不漏、滔滔不绝、声情并茂的讲解, 原来不过是口水加粉笔的“物理活动”。机械落后的刀耕火种怎能育出百花齐放的胜景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二、学习是学习者利用感觉吸收并且建构意义的活动过程, 这一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外部知识 (常常是来自教师的知识架构) , 而是学习者同他所接触的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例如: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不管老师分析得多么形象生动也不能代替学生的感悟, 只有学生的品味感悟或者是走出书斋、走向大自然才能体会到春天的优美、可爱、生机勃勃;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一幅幅立体画面才会呈现在学生脑中;才会由春天自然联想到秋天, 由夏天联想到冬天, 感悟到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美。当学生不断朗读, 熟悉内容, 自然就能感悟到春天的美, 感悟到散文的意境。而学生产生的感悟, 将会成为他们进行更广泛的高级学习的重要动力, 继而成为他们了解事物、认识世界的知识网络结构中的一环。而这一过程不是我们老师精巧的知识架构所能代替的。
因此, 我在教授“古诗炼字”时的“自以为是”、“粗暴有为”不但难有作为, 反而戕害了学生的感悟能力, 影响了他们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三:个体学习需要先前知识的支持。如果个体没有先前形成的知识结构的基础, 是不可能吸收新知识的。我们知道的越多, 我们能够学习的就越多。因此施教者必须尽量创设同学习者当前状态相联系, 必须为学习者提供基于先前知识的路径。同时, 学习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学习不是瞬间完成的, 对于知识来说, 需要学习者多次复习、思考及其应用, 这一过程不可能在5-10分钟内完成。
比如学生如果连什么是拟人, 表达技巧有哪些这些基本概念都不理解, 怎么去把那几个答题步骤一一消化呢?又比如我们很多的老师都在埋怨作文难教, 我以为这里面主要是存在两个认识误区:a、认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跟我们教学的好坏关系极大, 高估了我们教师的作用。b、技法传授后就心安理得了, 全然不顾学生掌握的情况, 或者认为教好了他也不见得有提升 (无意间制造了悖论:既然不会提升, 何需教呢?) 。其实, 作文难教, 难就难在作文是一个系统工程, 而实施作业的“工程人员”的知识基础、技术能力却参差不齐, 而老师这“包工头”却要他们去从事同样的工种, 焉能不让司令者与施工者都有挫败感呢?
对于作文教学, 我的看法是, 尊重学习者的当前状态, 教我们可以教的, 做我们应该做的。
比如作文批改,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逐个面批, 我们的或赞赏或遗憾甚至是痛心疾首的神情, 或疾或缓、或抑扬顿挫、或混沌沙哑的声音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触发他们那只是隔了一层纸的“写作窍门”。
面批在实际的操作中是很困难的, 不面批的话, 可退而求其次——快速批改。以阅高考作文卷的速度去批改。不必去圈点错别字, 也无需去斟酌文句。但是否采用了你所传授的文法却是一定要去关注的。因为我觉得, 字句的问题不是我们用批改可以解决的, 但文法却可以通过我们的教导, 使学生得以感悟、掌握。比如, 第一次给学生讲议论文的写作, 我们可以给他们传授三种非常容易操作的议论文开头方法:
一.直入式
说“惶恐”
“惶恐”是个与人们关系极其密切的词, 人生都是在惶恐之中度过的。
有志少年, 惶恐学业之不优秀;潇洒青年, 惶恐爱情之不甜蜜;不惑之年, 惶恐事业之不发达;古稀之年, 惶恐体力之不济。
二.对比式
什么最快乐
什么最快乐?有人说, 有了钱最快乐;有人说, 无忧无虑最快乐, 我却觉得, 人在忙碌时最快乐。
三.设问式
说脊梁
脊梁是什么?脊梁是一个人坚忍不拔的品格。古往今来……
脊梁是什么?脊梁是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灾难, 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但……
然后在那次的作文批改中, 我们就重点关注他们的作文开头是否采用了你所教导的方法, 采用了哪种方法, 用得怎么样, 并据此迅速给作文评定分数, 执行得好的, 高分;执行不力的, 低分。而作文的其它问题你就大可不必去费心力了。也就是说, 我们每次批改作文都应有关注的重点, 而不是每次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网撒得大了, 鱼未必捞得多, 又费时费力;对准了目标, 撒个小网, 也会大有收获, 并且可以省时省力的。
换言之, 我们的每一次作文批改应该是重点突出、为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服务的, 而不应给每一次的作文批改戴上一个又一个的枷锁, 从而使我们老师吃力, 学生沮丧。我们要在充分分析“工程人员”的知识基础、技术能力的基础上, 给他们分派具体明确的、力所能及的工作任务, 而我们“包工头”要做的就是对他们完成当次任务的检查和提供今后完成类似任务时的方法, 仅此而已。
一句话, 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的学习, 反思以前的教学行为, 我深深的体会到:学生都有建构意义的欲望和能力, 他们都可以“随机通达”知识的彼岸;教学需要放手, 为学生搭好“支架”, 给学生“抛锚”了, 我们就可以“垂拱”了。什么时候我们把教学内容的谋划、滔滔不绝的诉说和技巧概念的总结权利交与学生, 曾经饱尝声嘶力竭、汗流浃背之苦的我们就逍遥了, 而教学相长的良性、喜人局面或者就可达成了。
何艳强,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教师。
摘要:本文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一次深刻反思。笔者认为:教学工作是可以“无为而治”的, 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正是“无为而治”的理论基础。只要我们尊重作为信息加工的能动者、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的学生的主体地位, 认识到我们教师只是学生意义的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我们的“政策”就对路了。然后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坚实的知识“支架”, 用合适的方式在适当的位置让诺亚方舟“抛锚”, 让学生去探究、启动, 这样, 我们就可以“垂拱”了, 而教学相长的良性、喜人局面或者就可达成了。
教学的自然无为 篇3
1. 自然
何谓自然?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和农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工业可以是快节奏的、大容量的、流水线的、批量生产的,而农业则是有季节的、有时令的、有成长规律的,是需要播种、施肥、除草、喷药的,是需要土壤、水分、阳光和等待的,它是一个慢的过程。对待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中要遵循教育内在的规律,尊重其自然生长的生态,学会等待,减少教学的浮躁与功利,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基。教学是一种缓慢的艺术,是一种需要等待的艺术,是一种需要自然的艺术。
教学中的自然是指:自然地尊重教学对象即学生的本性和基础;自然地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应当顺人之则,缘理而动,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拔苗助长,破坏学生在发展中的和谐与平衡;二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要更加透彻,在教学中还原教学本质,掌握教的规律和学的规律。
教学中如何做到自然?
第一,“鱼就是鱼”。美国一位叫做李欧·李奥尼的作家写过一个经典的“鱼就是鱼”的儿童故事。故事讲的是有那么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活在水中而无法做到。后来,它跟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可以跳上陆地。鱼请小蝌蚪帮忙到陆地上看看,看看都有些什么东西。于是青蛙跳上了陆地。几个星期以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描述了它在陆地上看到的东西:鸟、奶牛和人。鱼听完青蛙的描述后,脑子里呈现了鸟、奶牛和人的画面: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作了些微的调整——人被想象为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后来鱼禁不住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而跳出池塘,才发现自己几乎无法呼吸。幸亏青蛙看到了,奋力把它推回了池塘,救了它。看着在阳光照射下的美丽的池塘,鱼微笑着对青蛙说:“你说的对,鱼就是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鱼不能超越自己在水中才能呼吸这一限制而去认识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看到的都是经过自己已有认知和经验加工过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自然、尊重教学规律,就一定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的知识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做到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方面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相符,即“鱼就是鱼”。
第二,“唯变所适”。《易经·系辞下传》:“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可见《易传》是反对对《易经》采取本本主义的态度的,指出“道”是不断变化的,相对于变化的“道”,要用变化的思维才能去把握它。
借鉴到教学,自然并不是在教学中一成不变,而是要在具体教学中善于突破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在时代、学生、教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需要有新的思考,有新的创新。教师特别是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难免会在思维和行动上存在一定的惰性,不愿伤脑筋,喜欢走老路,一味地因循守旧,久而久之便会在变化的大时代中栽跟头。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形成和发展具有时代特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念势在必行。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适应这一形势,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如师生观上的转变:“主体”“主导”观的转变,“导演”“演员”观的转变等;如在网络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出现,教师如何处理好新型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关系,是否愿意放弃传统的教学思维与习惯等,如何变“灌”为“启”、变“单一”为“多样”,等等。
2. 无为
何谓无为?无为思想强调的是按规律办事,顺其自然,但决不是消极被动、因循等待,相反倒是最积极有效的有为,是所谓“循理”“因资”地举事立功。
新课程理念主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要借鉴这种“无为”思想。“主导”要促进“主体”的和谐发展,其真谛是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要实现自我发展则应开发其潜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开悟。“无为”教育的过程,正是提高学生悟性的过程。开悟的过程就是顺应天性,因势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润物无声的过程,它最终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新的境界。它没有训斥责备, 只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给学生自己探索体验和顿悟的时空,让学生在和谐快乐的情境中观微知著,触类旁通,醍醐灌顶,潜移默化地享受成长的喜悦。
教学中的无为指:一是尊重学生和教育教学规律,在教育教学中“无妄为”;二是在上述前提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主动作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绝不是消极被动,无所作为。
教学中如何做到无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一,“促兴激趣”。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也指出,要尽量使学生于兴趣和快乐中掌握知识,他认为学生欲望的正当满足,能导致精神上的愉悦,而这种愉悦反过来又能成为求知的动力。要达成上述名言中的“乐”和“欲”就要促“趣”。“知识”不是仅靠教师传递,更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趣”是学习的起点,来源于学生内心,因此,要让学生有“食欲”,有学习的“饥饿感”,就要激趣。“趣”是源头之水,能实现“教为不教”的最高境界。
第二,“授之以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官员埃德加·富尔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面对高节奏、高科技、高风险、高竞争和高压力的新世纪,新的知识不断猛增,新的专业领域不断扩大,不断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学会生存的一项重要内容。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知识信息急剧增加的现代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提高终身学习的基础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传递知识时,要唤起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被激发后,更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使其终生受用。
第三,“唯辨所适”。《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审问” 意谓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表明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从上述几个层次的关系可以看出,治学的更高层次是明辨。因此要做到无为,有所为有所不为,还需要在教学中做到“明辨”“唯辨所适”。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教学中的“辨”应该包含:
第一,辨别是非。真伪良莠,多辨方明。教学既要使学生博学,努力探求学科知识,又要促其明辨是非,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形成更好的参与意识、公民意识、担当意识和大局意识。教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一个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静躁无为论 篇4
在古代,有人选择了安静,在一室之内谈玄论道;也有人选择了躁动,他们纵情山水,在大自然中寄托自己的情怀,放荡不羁地生活。那前者的安静就真的静若止水“善利于万物而不争”吗?不,一定不,他们空谈未实现的理想,其内心必定是焦躁的。
那纵情山水的躁动就真像热锅上蚂蚁那样躁动吗?不,小时候住在老家。那个三面环山的地方,装着我童年的无拘无束,让我体会着人们最原始最真的快乐。夏天的傍晚,爬到老槐树上,没有了蚊虫的烦扰,有的只是阵阵凉风清爽地抚摸。眼下是一片片梯田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有生机;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峰淡蓝色若隐若现;再抬头,漫天的绿色让人心中像淌出了一股山泉,清冽而有诗意。这便是我从小到大心灵最宁静的时刻.
静也好,躁也罢,不过是人们的两种选择。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矛盾都是相互对立且统一的。它们有相对立的一面,也有相互包含的成分,在达到临界点后又可以相互转化.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处事柔和达练,一切顺应自然,不强求功名,这样才是圣人的处世哲学。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淳朴的大道,将使其回归无欲无求,无欲无求已达到清静,天下将自动安定下来。
无为说种种论文 篇5
“无为”系道家消极主义的旗帜,这似乎成了学人的共识。然而,在先秦时代,“无为”思想并非老子、庄子的专利,诸子百家都津津乐道。同时,“无为”也不是绝对的无所作为,而是相对的无为或曰相对的有为,即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先秦时代的思想家对它作了不同的理论界定与意义诠释。
《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语:“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朱熹《论语集注》注云:“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这里把“德盛民化”理解为无为而治的实现途径和前提条件,恰合孔子本意。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止。”(《论语・为政》)何晏《论语集解》注曰:“德者无为,犹北辰之不移,而众星共之。”显然,孔子憧憬先王无为而治的历史图景,在相当程度上是有感于现实统治者的嗜欲无度、肆意妄为而发的。而孔子把一切社会问题都还原为道德问题,希图用道德手段解救社会危机,则又流于泛道德主义的空想。
《老子》的“无为”学说似有几分当代西方所谓“管的越少的政府越是好的政府”的小政府主义的意味。然而,《老子》的“无为”并不局限于政治学领域,它所要“无”的是文明社会的本质规定性。《老子》四十八章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此处的“为学”主要指学礼,此点《庄子・知北游》阐发得明白:“‘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道者日损。’”《老子》五十七章又说:“天下多忌讳,而人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在;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这里的“法物”二字,在帛书《老子》甲、乙本中仅存“物”字,而傅奕本、景福本中作“法令”,在《淮南子・道应训》、《文子・道原》、《史记・酷吏列传》和《后汉书・东夷传》的引文中也并作“法令”。显然,《老子》的“无为”是对文明社会的生产技艺、生产工具、礼仪规范和法令制度的否定,其所心向往之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正是无为思想的具象化图解。《老子》无为社会的理想,既是对远古蒙昧社会的挽歌,又是对现实文明社会的谤文。
与《老子》略有不同,庄子更倾心于一种无为的精神境界。《庄子・刻意》曰:“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焉则平易矣。”《庄子・大宗师》假借孔子之口曰:“(方外之人)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终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郭庆藩《庄子集释・大宗师》引成玄英疏云:“前既遗于形骸,此又忘于心智,是以放于尘累之表,逸豫于清旷之乡,以此无为而为事业也。”庄子认为,人应在主观上消解一切客观差别,混同万物,由此才能不为尘世所扰,进入无差别境界,即无为的精神境界。如果说《老子》对无为社会的深深眷恋表明其对文明进步的失望,那么庄子对无为境界的苦苦追求则显示出他对文明社会的绝望。
具有道法家色彩的慎到认为,君主如能任法行令,各定其分,便可天下无事,“无为而天下治”;否则,将纷争不已,天下大乱。他举例说,一只兔子奔于街,会有百人追杀,而市场上兔子满市,行人却过而不顾。前者,是由于兔子的归属没有确定,兔死谁手,尚未可知;后者,则是兔子已各有其主。同属于道法家的《黄老帛书》亦认为,确定与执行法令条文是君王实现无为而治的必由之路。《十六经》曰:“欲知得失,请必审名察刑(形)。刑(形)恒自定,是我俞(愈)静,事恒自。ㄊ),是我无为。”《经法》曰:“故执道者之观天下(也#无执(也#无处也,无为(也#无私(也!!庇Ω盟担慎到和《黄老帛书》的无为是以置立法令为实现途径的。惜乎先秦社会政治的发展自有轨迹,断不会按照某位智者的指引而过早地走上一条理性和法治的大道;相反,道法家以法治国的理念也渐被盗改为维护和强化君权的强硬手段。
荀子强调礼法,但他认为礼法是由人制定并要靠人来执行的,所以统治者的贤能与否最为重要。荀子举例说,羿的射法虽然后世仍存,但用羿射法的人终不及羿之善射,故羿之法形存而实亡;大禹的法令犹存,可是人亡政息,其法也就难以为继。荀子把统治者的贤能与否视为有关社稷存亡的大问题,认为君王得人“则身有何劳而为,垂衣裳而天下定”(《荀子・王霸》)。然而,如所周知,由暴力或世袭而来的君王,难免暴虐或昏庸;而由暴君、昏君自上而下所委任的官吏,自然也就多是卑劣无能之辈。所以,史籍中虽也有明君贤臣共创太平盛世的佳话,但历史上真正能像荀子所说任人得当而无为的.统治者,实不多见。
韩非无为思想的别具特色之处,是把“无为”理解为一种君王驾驭群臣的权术。他说:“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韩非子・主道》)他在《扬权》中说,君王若能对事事不置可否,喜怒不形于色,昏昏然如醉似呆,臣下便摸不着他的脾气,不敢轻举妄动。可以说,韩非无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旨在强化君权,迥异于其他无为学说。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嬴政看后赞叹道:“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后来,韩非终于去了秦国,也终于死在秦王之手,韩非的政治学说把秦王送上了权力的颠峰――成就了始皇帝的伟业,但同时也把自己送上极权政治的祭坛。
无为教学 篇6
一、教师备课要“无为”
(一) 备教学内容要依本溯源而“不多为”
一个教师的学科知识越丰富, 解决问题的技能越强, 就越能从系统的高度去把握哪些内容非讲不可, 哪些内容可讲可不讲.反过来, 教师对学科知识知之越少, 解决学科问题的技能越弱, 主观臆想就越多, 也就在所难免出现“妄为”.
备课的时候, 教师要从系统的高度把握学科知识, 既要广纳信息, 又要突出主干知识, 主要思考如何对教材进行重构, 只有高屋建瓴才能举重若轻, 主动给授课“减负”.还是那句老话:要给学生“一碗水”, 先得蓄满“一桶水”, 唯有如此才可能做到“不妄为”.
(二) 备教学方法要依学情设定而“不胡为”
教法很多, 学法也不少.对于某一课时的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不要作僵化的预设.一个有经验的数学教师一定储备了多种教法和学法, 能信手拈来, 随机确定.因为学情变化不定, 所以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 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随机应变, 才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 提高教学效果.
(三) 备教学心态要持宽容之心而“不妄为”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纠错的过程, 要允许学生犯错.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博大的宽容心态, 不简单的否定学生主动探索的结果, 不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要及时表扬或鼓励, 避免伤害学生的自信和自尊, 从而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有勇气、有机会在批判中整合知识, 发展知识.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教学境界.
二、教师上课要“无为”
(一) 常见现象
有些数学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 黑板写满了一板又一板, 面面俱到, 可谓尽心尽力, 然而学生却听趣索然, 教学效果远不如意.而另一些数学教师貌似松散怠工, 对学生放任自由, 任凭课堂“吵哄哄”, 可学生的数学能
(二) 基本成因
1. 从身心发育的角度看.
初中阶段的学生, 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处于不成熟阶段, 具有强烈的叛逆性, 不喜欢被限制.如果教师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规范学生的种种行为, 那么学生的个性必然受到压抑.教师强制学生接受成了习惯, 学生便对学习毫无兴趣, 慢慢就冷却了主动探索的热情.
2. 从人的认知规律看.
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并掌握知识的主观愿望, 才有可能主动思索, 开始真正的学习.要知道教师的理解始终替代不了学生在主动认知过程中所获得的超越文本的认知收获.教师“有为”的教学, 带给学生的常常是僵化了的思维定式, 长此以往, 将会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 教学中“无为”策略的应用:
老子指出“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就是要依教学之理、顺学生之性, 消除教师不当的“有为”给教学带来的干预, 在教师貌似消极“无为”中实现师生真正的积极“有为”.
(1) 调动一切可调动的.教师已不再是主宰课堂的知识权威, 让学生有意识地动手、动口、动脑, 这样一个有意识的思考过程可以成为他们应万变的“不变”.这样做, 往往比老师的千言万语更有效.老师调动学生情绪和思维后的适度“无言”, 换来学生探究后的“多言”, 学生才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2) 上课时教师尽量少讲.这样可以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亲历其境地去学习.有了学生的深层次的参与, 就能取得比“以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
(3) 不问不讲, 有问则导.教师之教应以学生之学为基础, 只有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 产生求知动机时才去启发他.在学生尚未达到“心求变而未及, 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时, 教师不要急于自己“回答”, 那样做就是不合时宜的“妄为”.遇到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回答的情况时, 要鼓励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交流, 这样课堂教学的风貌就会焕然一新.
三、要学生“无所不为”
无为教学 篇7
【关键词】“无为”思想 教师 教学 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兴起了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改革思潮,但截止目前为止,中国的教育仍是在传统高考的指挥棒引导下的应试教育。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目前高考仍没有做出完全改革的情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考的指挥棒仍然在影响着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大政方针虽一时难以改变,但素质教育的实施刻不容缓,已是大势所趋。如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将是一个突破口;如何使教师在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去探索。而先哲的智慧无疑是我们探索智慧的源泉,其中老子的“无为”思想,就对我们的教育有深刻的启示。
一、当代教师教学的弊端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升学率仍是考察教师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这样就导致了在教学中为迅速提高成绩,教师总是尽可能的多给学生传授知识,尽快的使学生掌握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教师往往很自然地就会把结论和获得结论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缺乏逐步的引导,不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分析、概括和综合,从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的这种简单的灌输和径直的呈现,以自己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以教的过程代替学的过程,实际的效果是教学双方都缺乏沟通。这样的结果是教师付出的是辛苦,而换来的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付出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回报不成正比。学生也就在这种氛围下,过分的依赖教师的教,同样忽略了自己的学。长此以往,学生便仍像没断奶的孩子一样,没有了教师,自己便无从着手,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此泯灭。这种现象在中小的教学中,尤为突出。例如数学,学生即使提前预习了新课,只是作为了解,以便听课时游刃有余,知道老师讲什么,尽快的融入新课,而没有从根本对新的知识进行思考,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更不用说上课之前没有预习新课的学生,他们只是想依靠老师,被动的接受。语文的教学也大致相同,单单的死记硬背,不去理解,缺乏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很难全面认识自己的语文文字的奥妙,就难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因此,当代的应试教育下的教师教学制约着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学生未来开拓自己的前途极为不利。“中国学生学习成绩很突出,但是在所有美国的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研究院教师,包括美国的同学,都有一个印象——好像中国的学生不会做研究。”[1] 缺乏研究能力正是当代应试教育的结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杨振宁也认为“中国的学生在刚做研究的时候胆比较小,不敢怀疑,不敢批判,不敢创新”[2]
二、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
1、“无为”思想包含对学生学习的尊重。在中国人的教育观念中,教育者在本能上倾向对受教育者的不信任,总认为学生不自觉、不懂事,因此必须加以严格的管教和约束。越是负责任的教师,越是时刻对学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怀疑和约束中渐渐麻木,自觉性和自控力也就越差,导致师生关系僵化,很多学生表面上保留着对老师的敬畏,背地里却充满抱怨。老子则不然,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第57章)这就是说,充分给学生以尊重和信任,教师尽量少去教育、约束学生,学生反而能自觉;教师不强迫,学生反而更质朴。老子的无为思想实际上是“无为而无不为”,通过教师的无为,引导学生的自觉性,使学生有为。因此,所谓教师的无为肯定不是什么也不做,对学生不管不问,而是顺应自然地去做该做的事情,为学生服务。反思老子的无为主张,是不是对我们信守的教育理念有所触动!青少年学生具有逆反心理,教师管得越严,学生越觉得自己的个性受到压抑,逆反情绪也就越。如加以有效的引导,对学生的情绪加以疏通,便可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在当今社会,我们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把各种知识全盘灌输于学生,试图使学生掌握老师所教得一切,而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去理解学生,去体谅学生,总认为学生会辜负老师的一片苦心。其不知这种一厢情愿的教学,反而徒增学生的压力,使学生无所适从,使学生觉得怎样做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心里极度的恐慌。《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5]正是说孔子用循循善诱的方法,使学生自觉地探索知识,颜渊最终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反观当今教育,教师时刻在关心着学生,自习课要坐镇班级,有事无事要去班级巡视,这样的结果是教师教学很累,学生的自律性则越来越来差,对学生健康的成长极为不利。反思老子的无为思想,我们不能不有所触动。教师通过自己的“无为”,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一个自知、自觉的人,体现着对学生极端的认可和尊重。
2、“无为”思想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理念和方法。老子的“无为”教育理念对教师而言,决不是让教师对学生不管、不教,只是强调用自己的“无为”来引导学生的“有为”,让学生通过探索来掌握知识,超越教师。教师如何“无为”呢?其实就是让教师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老子认为越有智慧和学问的人,表现的越低、越少,甚至于糊涂。就教师而言,越是装糊涂,越能迫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答案,其教学效果就越好。所谓:“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就是说“学生是那样的清楚,而我是那样的糊涂。”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看作为“糊涂教学法”,教师装糊涂,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去探索,目的是让学生清楚,教师要做的是教给学生探索的方法,并给以指导。“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3] (第58章)的意思是教师讲的糊糊涂涂,学生反而会变得聪明;讲的明明白白,学生反而变得糊涂,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老子就说“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3](第58章)就是说,教师太光亮了,什么都教给学生,反而学生就没有光亮,失去了认识知识的能力,得不到自己去探索而获得知识的兴奋性与满足感;而教师如果学会收敛自己的光亮,只作为引导,学生没有了对教师的依靠,就不得不自己去开动脑筋,主动去学习,这样自己就会闪闪发光。要学会大智若愚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象无形等不仅使自己的知识常新常青,而且他们清静无为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走出知识的迷谷。 教师的大智若愚更容易让学生接近,感觉不到教师的各种压力,在轻松自然中就学到了知识,感悟了智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3](第8章)教师就因该像水一样,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去感化、引导学生,让学生超越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师德。“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3](第22章)这正说明教师不表现自己,所以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不自高自大,学生才能与教师有心灵的交融。正因为教师不去显露什么,学生才觉得教师的伟大,这才是教师真正的高明之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也就是说,教师之所以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也就是靠自己对学生的爱心,自己的清静无为和让学生能超越自己的气魄。所以韩愈《师说》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三、结语
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高考仍是学生的主要出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百万大军共挤独木桥的现状仍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动,这就决定了真正完全实现素质教育的道路仍很漫长。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改变现状,只能适应。如何在现阶段的高考模式下实现素质教育,教师责任重大;如何既保证给学生创造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又充分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使学生具有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每位教学工作者都必须思索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而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无为”思想理念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学生不仅仅学的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认识、理解世界,去开拓创新。所以老子“无为”的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教育改革确实具有振聋发聩的启示,我们完全应该吸收先哲的伟大思想,为当今的社会服务。教师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则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董迪,何洪涛. 中西教育的比较与借鉴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杨政宁 .中国教育要改什么[N]. 现代教育报,2004-05-28.
[3]李耳 .老子.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4]米靖. 老子论教育 [J]. 中国道教,2001.
无为而治议论作文 篇8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古时,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
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後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负众望,後平息了洪水。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
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
另外一个略有不同的解释: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二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道德经?三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四十八章》)严君平亦谓:“有为之为有废无功;无为之为成遂无穷……览天地之变动,观万物之自然,以睹有为乱之首也,无为治之无也。”(《道德真经指归?卷八》)总之,根据道家的观点,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亦是如此。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出自《道德经》02章意思是说: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有为与无为 篇9
中国有句俗话,叫“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人生能不能取得成功有一个通向成功的道路问题,叫“成功之道”。找对了道路,你就开始往成功的方向前进了。老子的《道德经》其实是教人怎样走向成功的,就是教人悟道、得道、行道,获得人生的成功(图1)。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这个东西啊,不是可以用平常的话说出来的。我们平时说的“道”,都是指某一个具体的“道”,如“长寿之道”等等。老子还说,道是恍恍惚惚的看不清楚的,辨不明白的。但“道”里面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啊。也就是说“道”里面有形象,有物体,有它的精神和规律。而且这个规律是可以验证的。也就是说,成功的道路是存在的,关键是要去找到它。
现在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给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从星期一到星期天,安排孩子学钢琴、唱歌、舞蹈、外语等等,以为这是一条成功之道。不,不一定对啊。丁肇中说过:“考试能拿第一名并不代表一切,因为考试是解决别人解决了的问题。”儿孙没有考第一名,不要紧的,丁肇中说:“我所认识的20世纪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拿诺贝尔奖的,几乎没有在学校考第一名的,考最后一名的倒有几位。但这些人都能挑一个题目,根据客观情况,认定这是自己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这其中的一个基本道理是,成功的人是因为他走对了道路(图2)。
由此,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行行出状元,每一个人都是人才,都有可能取得成功。关键是要不断地寻觅,调整,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著名物理学家朱棣文,他经过不断摸索,最终巧妙地找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他研究的是什么项目呢?是“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即使激光束达到非常接近于绝对零度(摄氏零下273度),原子一旦陷入其中,速度将变得非常缓慢,从而变得容易俘获。他的灵感从哪里来的呢?美国纽约北部的冬天十分寒冷,不少人喜欢喝酒御寒。那些喝醉了的酒鬼走起路摇摇晃晃的,但总是往低的地方走,从不往高的地方走,这是怎么回事啊?朱棣文从这个有趣的现象突然悟出了门道:激光冷却以后,激光原子就像喝醉了的酒鬼一样往能量低的地方走,如果在低处挖一个“坑”,让原子掉进“陷阱”里,不就把原子“逮住”了吗?结果他成功了,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有为与无为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说:“道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意思并不是教人们不要去有作为,而是说“道”是不可妄为的。但我们往往误解了老子的话。英国哲学家李约瑟就说过:中国人往往把老子的这句话理解错了。无为并不是叫你不为,而是叫你不要违反自然规律,不要乱来,这样才能够取得成功。
2004年12月3日,活了93岁的国际数学家陈省身完美地告别了人世。就在他去世前的一个月,国际小行星联合会特地把刚刚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是多么光荣啊!陈省身就是在“有为”和“无为”之中取得成功的。他说,我一生当中只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数学。我那个时候学体育连女同学也跑不过,所以搞体育不行。我学音乐听不懂哪个曲子美,哪个曲子不美,所以搞音乐也不行,最后选来选去只能搞数学。他从20多岁研究数学,直到去世,矢志不渝。他晚年从美国回到中国,在天津南开大学工作,他给自己住的屋子取名为“宁园”,寓意为宁静专一的意思。他说:“我一般不参加别的活动,只做我的数学。一个人一生中的时间是一个常数,应该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图3)。
但是,陈省身既“有为”又“无为”。1982年,他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建立了一个数学研究所,并出任所长。他管理的理念是什么?他说:“办这个所最要紧的是,把有能力的数学家找在一起,找来之后就不要管了,让他们自己搞去......”这个理念跟老子的“无为而治”很合拍。陈省身“无为”的另一个表现是对于名利看得很淡,2004年,他一次得到奖金100万美元,他说,这些钱对我没有用,都捐献出去了。这些都是他“无为”的一种智慧啊。
弱之胜强
老子还说过:“弱之胜强”。就是说在柔弱当中也可以找到一种成功的力量,因此要“守柔”,“贵柔”。这也是成功的一大秘诀。
一个婴儿为什么生机勃勃,生命力这么旺盛?因为他“柔”、“弱”。相反一个百岁的老人,路也走不动了,生命力衰竭了。在他身上最坚硬的是牙齿,最柔软的是舌头。可是最坚硬的牙齿已经掉了,而柔软的舌头还是好好的。这些现象包含着丰富的“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法。
我们再来看看这样的一些自然现象:台风过后,大树被刮倒了,柔弱的小草却挺立无恙;强烈的地震发生时,摩天大楼倒塌了,小平房还在那里;水不停地滴,把坚硬的石头滴穿了;柔弱的蝼蚁可以把一座大水坝蛀空......老子以他的慧眼看到了这些,凭着他的慧心强调“守柔”,“贵柔”,以柔克刚(图4)。
近代作家梁实秋也有一段以“柔”取胜的佳话。梁实秋从27岁开始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集,用了整整37年才完成,此时他已经64岁了。对于一个人来说,37年是一个漫长的日子,要坚持下来实在太不容易了。期间他也曾经有过动摇,他怨的时候说:“一个星期校对10本莎氏稿子,可把我整垮了,几乎把我累死!”他恨的时候说:“有时候我真恨莎士比亚,为什么要写这么多!”他苦的时候说:“译书之苦,不亚于生孩子!”他发牢骚的时候说:“我翻译莎氏,没有什么报酬可言,穷年累月,兀兀不休,期间很少得到鼓励。”然而,恨归恨,怨归怨,苦归苦,牢骚归牢骚,他坚持下来了。这就是“柔”的力量啊!
大器晚成
大家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纸杯子,一个玉杯子,哪个制作起来更难一些呢?回答当然是玉杯子了。因为光是要找到适合制作玉杯子的玉块就不容易,找到后再一点一点地雕琢完成。雕琢一个玉杯子这么费工夫,要是铸造一尊青铜大鼎呢?不是更加需要时间和工夫吗?所以,越是大型的贵重的东西,必然是“大器晚成”。
那么,纸杯子和玉杯子,哪一个更有“道”啊?当然玉杯子的“道”要高级得多。因为它不仅具有杯子的功能,玉的材质、雕琢玉杯子的工艺,还有其他的“道”。如果是一个青铜大鼎,它承载的道更高级了。为什么?因为在我国古代,青铜大鼎是一个国家政权、一个王权的象征,所以有句成语叫作“问鼎中原”,却从来没有说“问杯中原”。从青铜鼎之“大道”,可以悟出“大器晚成”的深刻含义(图5)。
不过,现在可能有的青年人听了不服气啊,今天的时代竞争多么激烈,要我们“大器晚成”怎么行呢?老子的这句话应该改为“大器早成”才符合今天时代的节拍。不,老子的本意不是这个意思。人们总想早早出名,结果往往是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所以老子提醒人们千万不要拔苗助长,要自然成长,要“大器晚成”。实际上,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应该有一个“大器早成”的志向,同时用一个“大器晚成”的理念来不断地矫正自己的成功之道,经过反复锤炼,才有可能真正取得成功。
我国书法艺术界所推崇的“颜体”,是书法家颜真卿创造的一种字体。颜真卿50岁时,“颜体”的风格才刚刚显露出来,50~65岁时,才历练得形神兼备,趋于成熟。65岁以后才达到巅峰,在书法艺术之树上结出异果来。
关于成功的智慧之道,老子还说了这样一番话:“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 “功成身退”,才符合自然规律。那么,老子的这个智慧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对现实和历史的总结中得来的。现实之中,我们看到春天里花儿开了,夏天结果时它就谢了。人类也是如此,一代又一代的人,功成了,身退了。历史上“功成身退”的典范当属范蠡。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取得成功后,毅然弃官乘船在太湖里飘然而去。反观韩信,他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立下很大的功劳,却舍不得“身退”,最后被杀掉了。
【无为教学】推荐阅读:
无为05-23
“无为”方法10-07
无为而为08-11
无为经济开发区05-11
无为管理的内涵06-17
无为而治的爱情05-22
庄子之无为作文900字05-29
企业家的无为和有为10-13
碌碌无为的经典名言警句05-12
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