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员资格

2024-10-04

测试员资格(精选4篇)

测试员资格 篇1

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以下简称“测试员”)是伴随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测试”)工作的开展而出现的专业群体。测试员资格是国家对测试员的基本要求。测试员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测试工作实行的一种准入制度,是国家以部门规章形式确立的一种资格认证标准。1994年以来,国家主管部门先后颁发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1994)(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1997)(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2003)(以下简称《管理规定》)。这些规章是测试员资格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测试员资格认证、测试员队伍建设的政策依据和实施测试员资格制度的有力保障。测试员资格制度的确立为有效地培养和管理我国语言文字工作战线中推广普通话的骨干力量———测试员队伍提供了政策保证。测试员资格有效性是保证测试员资格制度有效实施的核心因素,它包括:第一,测试员资格的时效性;第二,测试员资格的融通性;第三,测试员资格认证的有效使用范围;第四,测试员资格认证标准的内在一致性。它的规定是否明确对测试员资格制度的实施效果有直接影响。本文针对测试员资格制度中有关资格有效性的规定及其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测试员资格有效性规定的明确性和完善测试员资格制度提出建议。

一测试员资格的时效性

测试员资格的时效性是指测试员资格的有效期限。测试员资格既可以是一经取得终身有效,也可以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动失效,经重新申请得到认定再次生效。现行测试员管理规定没有对测试员资格的时效性做出明确要求。《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测试工作人员违反测试规定的,视情节予以批评教育、暂停测试工作、解除聘任或宣布测试员证书作废等处理”,也就是说,只要不违反这一条,一旦获得资格,该资格可以解释为“终身有效”。测试员资格“终身制”,无论对测试员还是对测试工作都既有利又有弊。有利的方面:1.它是一个公民具有较高的语言素质的标志,同时,它还标志该公民在普通话测试方面具有一定或较高的专业技能。2.它为测试员在任何时期从事测试工作、应聘普通话教学或其他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便利和参考。3.保持了测试员队伍的稳定性,保证了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的方面:1.降低了测试员资格的实效性。一些测试员拿到资格证书后没有从事过测试工作,或者有些国家级测试员(以下简称“国测员”)曾经承担过测试工作,出于某些原因已不再从事测试工作;这些测试员由于没有违反测试规定,仍然持有资格证书。计算机辅助测试(以下简称“机辅测试”)试点工作开展后,在测试员聘用工作中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新情况,某些省市只让少部分测试员参加测试工作,因此,对于那些未聘的和在聘而不常用的测试员来说,资格证更像一个光荣证,资格制度对他们没有特别的约束。2.不利于在测试员队伍建设中形成激励机制。由于部分国测员不愿意从事繁重的、兼职性的测试工作,或者由于测试时间、地点的限制,一些国测员不好调遣,省级测试机构只能选用常用(或优秀)的省级测试员(以下简称“省测员”)承担某些通常由国测员承担的测试工作。这些省测员由于名额等原因尚无机会参加国测员资格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其资格和测试能力尚未得到充分认可,工作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3.不利于有效地监督和引导测试员随着测试工作的发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由于现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定期考查”和“有限期聘任”的实施办法,也没有说明“定期考查”“有限期聘任”与测试员资格之间的关系,各地对测试员的管理办法各不相同。有的省对测试员实行全员定期考查、注册及聘任,但即使这样,考查不合格不予聘任,也不能取消已获得的测试员资格;有的省根据工作需要只对常用的(优秀的)测试员进行再培训,而那些未聘的和在聘而不常用的测试员却无人问津,致使这些测试员的测试能力或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降低,测试经验也逐渐陈旧,甚至他们的普通话水平也由于种种原因有所降低,从而导致他们所具备的测试能力逐渐缺失。比较测试员资格“终身制”给测试员和测试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可以看出测试员资格“终身制”虽然有利于保持测试队伍的稳定,但对于测试员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测试员队伍的整体发展没有起到足够的促进作用。只有保持测试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测试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有利于测试工作发展的角度来看,测试员资格“终身制”弊大于利。

要去除测试员资格“终身制”给实际工作带来的弊端,可以根据各省级测试机构有关“定期考查”和“有限期聘任”的规定,结合目前各地实施注册管理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其他行业,如会计、律师资格制度,建立测试员资格定期检验注册制度。实行这个制度,可每三年进行一次测试员资格检验。对于取得测试员资格证书者,应在规定期限内到指定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否则,资格证书自动失效;对于一定时间内没有从业或者未进行继续教育,已不适宜继续从事测试工作的资格持有者,应再审核其基本条件并重新认定。注册机构应通过建立完整的测试员资格信息档案和年检制度来规范资格证书管理。建议测试员资格信息档案包括注册者的测试岗位经历、年度工作考核、测试员继续培训学时和测试研究成果等具体内容。注册机构有责任监督资格证书持有者接受继续培训的情况,并在测试员资格证书中增加年度签名、验章等内容。

要想使测试员资格的时效性更加明确,今后还可考虑用测试员资格分期制取代测试员资格“终身制”。需要根据测试员业务成长的动态发展规律明确划分测试员资格的有效期。目前尚未看到关于测试员业务成长的研究报告,但根椐各地测试员测试实践的经验总结,可以看出测试员的业务成长是一个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渐进过程;不同测试员之间在理论知识水平、测试实践经验和测试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借鉴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理论,可以把测试员业务成长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业务适应和发展期、业务稳定期、业务成熟期,并相应地改革测试员证书管理,将测试员资格证书分为有限期证书和终身证书。有限期证书是指把资格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级资格是指处于初始阶段的测试员资格,中级资格是指处于成熟阶段的测试员资格,高级资格是指处于专家阶段的测试员资格;对于极少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成绩突出且有志于终身从事测试工作的专家型测试员,可颁发非阶段性的终身测试员资格证书。通过实行测试员资格证书的有效期制,可以从制度层面促使测试员在业务上不断进步,从而提高测试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测试员资格的融通性

测试员资格的融通性是指测试员资格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之间可以相互替换使用;它包括纵向的级别上融通和横向的类别上融通。现行测试员资格实行两级制:处于高级别的国测员资格和处于低级别的省测员资格;同时,它具有向下融通性,即国测员可以承担省测员所从事的测试工作。这种自上而下的融通是自然而合理的,因为国测员是从省测员中选拔培养出来的,其资格条件既涵盖又高于省测员的资格条件,可以胜任省测员承担的测试工作。不仅如此,这种融通还起到了测试员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的作用,解决了某些地区测试员不足的问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种自下而上的资格融通。例如:有的省由于国测员不好调配,让少数省测员承担全省机辅测试的复审工作。也就是说,省测员承担了通常由国测员承担的省里测试的复审工作。这种资格向上的融通是否有利于保证测试的质量,是否有利于测试员队伍的建设,是值得思考的。

首先从国测员与省测员资格条件的差别上看,省测员资格不能简单地替代国测员资格。《管理规定》要求国测员除了具有省测员的资格条件以外,还应具有“两年以上省级测试员资历,具有一定的测试科研能力和较强的普通话教学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国家主管部门对国测员在测试实践经验、测试科研能力和普通话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高于省测员。因此,国测员是省里测试工作的骨干力量,一般的省测员在测试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不能等同于国测员,否则会将两种资格条件混淆。其次,从复审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国测员比省测员更适宜承担这项工作。复审是测试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测试质量的一种检查验收;它通常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对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最后评定,另一个是对测试员测试能力的检验考核。因此,从事复审的测试员应该具有丰富的测试经验和相当强的测试能力,其业务水平要高于一般的测试员。按照《管理规定》,国测员具有这样的条件。虽然一些优秀的省测员也有丰富的测试经验和较强的测试能力,但是他们毕竟缺少一段在国测员资格培训班学习和提高的经历。国测员资格培训班可以使各地省测员深入理解统一的评分标准,并通过让省测员熟悉不同方言区的测试样本来丰富他们的测评经验,帮助他们克服受母语影响对一些语音偏误不够敏感或者对某些方言区的应试人方音问题分辨不清的弱点,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测试能力。因此,由省测员承担省内复审工作对于保证测试质量会有一定影响。此外,由于《管理规定》没有关于省测员承担国测员的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的说明,自下而上的融通还容易导致测试机构在测试员聘用和测试工作安排中的主观随意性。造成这种测试员资格向上融通的原因有三个:第一,现行的资格制度对于不同级别的测试员之间是否可以融通以及如何融通没有明确规定;第二,现行的测试员管理规定没有明确国测员和省测员在测试工作中的岗位职责;第三,测试员管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省级测试机构聘用测试员具有自主权。

要使测试员资格制度更有效地保证测试的质量、有利于测试员队伍的建设,有必要对测试员资格融通性问题做出全面、明确的规定。具体地说,在纵向级别的融通性上,一方面明确国测员可以承担省测员的测试工作,同时规定一般的省测员不能承担通常由国测员承担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指出在特殊情况下,如人员调配困难、地区限制等,可以允许部分优秀省测员(国测员的后备)承担国测员的工作,即资格制度可规定测试员资格“有条件”地向上融通,使测试员资格的融通性规定在遵循现行资格制度的基础上体现出灵活性,以适应各地开展测试工作所具有的流动性和分散性的特点。此外,要使测试员资格在融通性方面进一步完善,还应考虑测试员资格在横向类别上的融通。根据《管理规定》,国测员具有“较强的普通话教学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不少省级测试机构都是由国测员担任普通话教学和测试培训课程的主讲教师,香港地区的测试员又都是参加了国测员资格培训与考核的普通话教师,因此,资格制度应认可国测员资格向普通话教师资格的单向融通,即国测员可以承担普通话教学工作。但是,“具有较高的普通话教学能力”不能等同于“具有丰富的测试经验和较高的测评能力”,为此,资格制度还应规定:普通话教师资格不具有向国测员资格的反向融通,即普通话教师不能承担国测员的测试工作。由于不少省测员来自各地师范院校的中文系,具有一定的普通话或现代汉语教学经验,资格制度还应承认具有这类专业背景的省测员其资格可以向普通话教师资格单向融通,即部分省测员也可以承担普通话教学工作。总之,在普通话教师资格没有相关机构认证,但普通话培训教学工作又确实需要专业人员的情况下,测试员资格制度的相关规定应该明确:国测员资格具有向普通话教师资格的单向融通性;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省测员,其资格也可以向普通话教师资格单向融通。

三测试员资格的有效使用范围

测试员资格有效使用范围是指测试员资格在什么范围(本文主要指地域范围)内得到承认、具有效力。例如,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以及不同方言区之间的测试员资格是否相互承认效力等。现行测试员资格制度没有明确规定测试员资格的有效使用范围,根据《管理规定》有关各级测试员培训考核以及“测试工作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的规定,国测员资格的考核与认定由国家测试机构负责,省测员资格的考核与认定由各省级测试机构负责,同时,各省级测试机构承担对本省国测员和省测员的管理,并根据工作需要对测试员进行调配。这些规定与做法不仅使国测员资格的认定范围与其资格真正发挥效力的范围不一致,还使国测员资格的认定权和管理权发生分离,致使国家测试机构不能对国测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测员资格的有效实施。从测试员方面看,一个省测员获得国家测试机构统一颁发的国测员资格证书,意味着这个省测员接受了国测员的资格培训,通过了统一的资格考核,达到了国家主管部门规定的准入标准,因此,国测员资格应该在全国范围得到承认。由于测试工作实行属地管理,一个省测员拿到国测员资格证书后,要回到选派他(她)参加资格培训考核的所在地,在当地测试机构的领导下进行测试工作,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国测员只在当地发挥作用。如果一个国测员因工作原因调到其他地方,该地测试机构没有这个测试员的备案资料,并且《管理规定》中又没有关于如何使用调动工作后的国测员的条例,决定不聘用其从事测试工作,那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费,而且还使国测员资格不能发挥效力。从国家测试机构方面看,由于国家测试机构具有对国测员的认定权,保留了各地国测员参加资格培训的报名资料和考核成绩,但不具有相应的管理权,对于这些国测员回到当地参加测试工作的情况则所知甚少;这种状况说明国家测试机构在测试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尚未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国测员在测试业务方面的继续提高亟待解决。近几年,各地相继开展机辅测试试点工作,测试员对第四项说话评分的把握存在不少问题,急需国家测试机构出台新的操作规范,并对国测员进行再培训,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机辅测试的变化和需要。目前,对国测员的再培训主要由各省级测试机构自行安排,这使各地测试员在机辅测试中难以准确把握全国统一的标准。此外,随着测试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地区间在测试工作中的联系与合作将逐渐加强。为了开展跨地区的合作性测试科研工作,国家测试机构需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合理有效地组织和调用各地国测员,使他们在测试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现行《管理规定》中既没有关于国测员如何在本省以外发挥作用的条例,也没有关于如何对国测员进行再培训的规定,国家测试机构要在国测员的调用和再培训工作中发挥指导作用缺少相关的政策支持。

建议在今后的测试员资格管理办法中能够明确“国测员资格证书全国范围内适用”,同时,国家测试机构将历届国测员名单通报各省级测试机构,供各省备案,为国测员的合理流动、省与省之间在测试工作中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便利。另外,测试相关管理规定应明确国家测试机构具有对各地国测员的部分管理权,即国家测试机构和各省级测试机构共同承担国测员队伍的建设;国家测试机构应根据国测员在各地从事测试工作的实际情况,制订制度化的国测员再培训条例,使测试员队伍能够随着测试工作的发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仅如此,国家测试机构还应和各省级测试机构积极配合,有效地调用各地国测员开展全国性的测试合作项目,使国测员资格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发挥效力,更好地推动测试工作的发展。

四测试员资格认证标准的内在一致性

测试员资格认证标准的内在一致性在这里是指测试员资格制度中国家对测试员的各个基本要求之间的相互协调。1994年、1997年和2003年的相关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了省测员和国测员的基本要求,但如果从历时角度和共时角度分别比较历年管理规定中国测员和省测员的部分基本要求,就会看到这些要求之间存在不够协调的地方,详见表1。

从历时角度看,随着测试工作的发展,测试员资格制度中对省测员和国测员的基本要求,特别是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逐步提高。以省测员为例,1994年《实施办法》规定“测试员应熟悉和拥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热心语言文字工作,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有较高的语音分辨能力”;1997年《若干规定》增加了“熟悉本地方言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常用国际音标,有较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能力和一定的测试工作经验”;2003年《管理规定》又进一步提高了对省测员的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将1997年提出的熟悉“普通话语音理论”和“本地方言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分别改为熟悉“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言同普通话的一般对应规律”。以国测员为例,1994年《实施办法》规定“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有较高的语音分辨能力”;1997年《若干规定》增加了“熟悉普通话语音理论,熟练掌握常用国际音标,熟悉方言同普通话的一般对应规律,有较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能力和较丰富的测试工作经验”;2003年《管理规定》增加了“具有一定的测试科研能力和较强的普通话教学能力”的要求。通过以上列举的历年测试员基本要求,可以看出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对测试员在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这也反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向。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实施办法》《若干规定》,还是《管理规定》,对省测员和国测员学历标准的要求都一直维持在“大专以上学历”,这与历年规定所体现出的测试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逐步提高的总趋势不一致。同时,这与目前国测员队伍的实际状况不相符合。有学者通过对2004~2006年第37~43期国测班学员的调查,发现国测员队伍的学历水平已超出《管理规定》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要求,其中,学历为大学本科(含本科)以上的学员占总数的91.16%,达到硕士或博士学历水平的学员占20%。从共时角度看,《管理规定》对国测员在工作经验、测试科研能力和普通话教学能力方面的要求高于对省测员的要求,但在理论知识结构和学历方面对国测员的要求却没有高于省测员,而是与省测员的要求相同,即“熟悉……普通语言学理论,熟悉方言与普通话的一般对应规律,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常用国际音标,有较强的听辨音能力”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这种从历时角度和共时角度反映出的测试员基本要求内部不一致,说明有关测试员基本要求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理论知识、学历水平与测试科研能力之间存在的较为密切的联系,从而使国测员资格和省测员资格之间的区别有些模糊。

学历代表一个人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后所达到的文化水平。通常情况下,只有当一个人掌握了较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学历,才能较好地发现问题,用专业知识、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专业知识、技能与学历水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专业知识、技能、学历水平又与科研能力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建议今后测试员基本要求的设置在提高对测试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的同时,适当提高测试员的学历条件,可将国测员的学历条件提升为大学本科;此外,今后的测试员资格条例在要求国测员“具有一定的测试科研能力”的同时,还应提出:国测员在具有与省测员相同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掌握与“一定的测试科研能力”相符合的语言应用和语言测试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使测试员基本要求内部的一致性更为突出,同时,也使希望成为国测员的省测员明确需要努力的方向,使已经拿到国测员资格的测试员能够在原有的专业知识基础上不断拓展与语言测试相关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在测试工作中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测试员资格有效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测试员资格时效性、融通性、有效使用范围及认证标准的内在一致性等方面合理地制定测试员相关条例,以确保测试员资格制度的有效实施。随着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测试员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日益突出,测试员资格制度逐渐显现出一些不适应测试工作新形势和测试员队伍建设新情况的地方,因此,重新审视测试员资格有效性的相关规定,分析其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建议,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测试员资格制度,使之成为测试员队伍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道路,普通话水平测试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摘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是国家对测试员的基本要求。测试员资格制度是国家以部门规章形式确立的一种资格认证标准。测试员资格有效性是测试员资格制度中的核心因素。本文针对测试员资格制度中有关资格有效性的若干规定以及实际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做出分析,并就如何提高资格有效性规定的明确性和完善测试员资格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测试员资格,有效性,完善,建议

参考文献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Z].1994.

[2]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Z].19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Z].2003.

[4]吕忠民.职业资格制度的研究及对策[J].中国考试,2008,(3).

[5]赵国利.关于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队伍管理的思考[A].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曹艳丽.建立和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质量保证体系的初步实践[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C].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7]陈茜.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队伍的培训与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2007,(4)

[8]管培俊.面向未来:中国教师资格制度现状与展望[A].中国首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2005.

[9]张纪洪,宋晓曦.关于我国现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思考[A].中国首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2005.

[10]余艳,张学华.“中国教师资格制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综述[A].中国首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2005.

[11]鲁素凤,杨建华,沈惠君.我国教师资格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中国首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2005.

[12]蔡维薇.教师资格认证与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A].中国首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2005.

高校普通话测试员队伍建设研究 篇2

目标既是我们建设的方向, 又是我们建设的动力。要建立高素质的测试员队伍必须确定目标。我们可以参考国家教委1997年发布的《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试行) 》 (以下简称《若干规定》) 和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得出相应的目标。

首先,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第十条对申请测试员证书者的要求是:

(1) 学历层次:大专以上学历;

(2) 政策水平:熟悉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政策;

(3) 语言学理论素养:熟悉普通话语言理论、熟悉方言和普通话的一般对应规律, 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常用国际音标;

(4) 测试能力和普通话水平:有较强的听辨能力, 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

(5) 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6) 教学和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测试科研能力和较强的普通话教学能力。省级测试员申请者必须具备 (1) - (4) 项条件, 国家级测试员申请者必须具备所有6项条件。这6项条件可进一步概括为语言知识和业务能力两类。

其次, 在《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试行) 》第七条与《规定》第十条基本相同, 多出的内容是“作风正派, 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感和工作热情”。《若干规定》第十条第3项还制订了测试员应该遵守的测试工作纪律“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公正廉洁”。归纳起来, 《若干规定》对测试员在语言知识和测试能力以外的要求是:

(1) 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

(2) 热情的工作态度;

(3) 严格遵守测试纪律。这三项可统称为测试员的思想道德水平。从普通话测试的实际看, 测试员对测试工作不负责任、违反测试工作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 必须予以严格约束和规范。《若干规定》这三项要求是很有必要的。

从两个文件不难看出, 我们要建立高素质测试员队伍的目标有两点:一是测试员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是测试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思想道德素养与业务水平和能力, 二者缺一不可。仅仅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不具备较高的测试水平和能力, 普通话测试的质量无法保证;而仅有较高的测试能力却不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平, 普通话测试工作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 只有同时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 才能将普通话测试工作顺利的展开。

2 测试员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湖南商学院作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所开专业基本涵盖了商业活动的所有领域, 培养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也拥有自己的特点, 基本上能反映目前商科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现状, 主要表现在:

2.1 测试员队伍复杂化

因学校设有文学院, 一部分具体承担汉语言教学的专业老师成为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的测试员, 但随着逐年扩招, 需要测试的人数逐年递增, 为缓解已有测试员的工作压力, 我校还培养了一些非语言类的专业老师和管理干部共同承担学生的测试任务, 从而使测试员队伍相对复杂。

这样既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 从事汉语言教学的专业教师的加入, 提高了测试员队伍的专业水平, 保证了学生测试前培训的质量。其次, 一些年轻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加入, 确保了测试员队伍的年轻化, 使我校测试员队伍中青年多, 可以胜任劳动强度较高的测试工作。

但复杂的测试员队伍也有一定的缺陷, 首先, 测试员专业知识参差不齐, 对测试各环节的把握与评分标准掌握有一定偏差。其次, 过于年轻的测试队伍, 科研方面、教学方面没有经验, 不利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科研工作。

2.2 测试员队伍不够稳定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 受测人数多, 测试过程中需要测试员自始至终全神贯注, 测试一整天, 劳动强度相当大, 有时连午饭都顾不上吃。而且, 测试员基本都是兼职, 测试工作又都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 他们既有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又要放弃休息时间参加测试工作, 常常感到疲劳和力不从心。因此有一些测试员不愿意或不主动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其次, 测试员队伍中, 大多数为女性老师, 她们家庭负担较重, 特别是孩子小的老师, 很难在周末有时间参加测试工作。

第三, 商科院校的老师经常要参加一些商业活动或者是去企事业单位交流讲学, 并且学校对老师的学历和学术水平也要求较高, 很多培养出的优秀测试员就因为交流访问或考取博士研究生等原因离开学校, 造成了测试员的流失。

2.3 测试员普通话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因为学校测试员队伍中有许多非汉语言学专业的教师, 甚至有一些从事理工科专业学习的教师。他们都未系统地学过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 不能运用语音理论来分析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 音标也只是在测试员培训班上简单接触, 不能熟练掌握, 更不会运用音标记音纠错。

口试所具有的语音不可重复性、应试人语速不可控性等特点, 都对测试员的测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测试工作中, 许多测试员只是自身普通话熟练, 但测评能力和方音辨别能力仍然欠缺, 大部分测试员老师能准确地判断应试人的普通话等级, 但不能做到真正的量化扣分, 不能保证测试成绩准确到分值。

2.4 缺乏较强的学术科研意识

普通话水平测试专业性强, 社会意义重大, 做好这项工作, 必须有坚实的学术支撑。当今社会,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社会需求愈来愈大, 科研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 提高测试员的学术水平, 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已逐渐成为高校进一步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但现实情况是, 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学术水平普遍偏低, 并缺乏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意识。如何才能改变现状, 真正承担起科研重任, 是我们需要思考并研究解决的问题。

3 测试员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宣传, 深化普通话测试工作

首先, 重视报名参培人员的选拔环节。针对测试员来源分散的特点, 增设选派测试环节。选派参加培训班之前, 公布培训内容和范围, 通知预备参加培训的人员提前自学, 准备选派资格考试, 选拨出优秀的老师参加测试员培训班。

其次, 提高语言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对测试员来说, 语言学理论尤为重要, 必要的语言知识可以使普通话测试员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审视语言现象, 避免片面地进行琐碎分析, 全面认识了解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 准确且理性地处理测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再次, 深化对PSC工作意义的认知程度。普通话是中国宪法规定的通用语言, 推广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PSC工作是“推普”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使“推普”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可以邀请省内外资深测试员讲谈测试员亲身经历及其所作出的贡献和产生的现实意义, 使测试老师充分认识到PSC工作的重大意义, 激励测试老师把PSC工作作为一种事业追求, 当成一种光荣、责任和使命, 保证PSC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3.2 加强学习, 确保测试高质量

测试员经过培训考核上岗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身容易受到地方方言的同化, 普通话水平出现滑坡, 加之测试工作连续性不强, 在间隔较长时间后, 自身的听辩音能力较易出现退化。对此, 我们应该加以重视, 通过多种后续教育方式, 创设交流平台, 促使测试员保持自身的口语水平, 不断提高测试能力。

首先, 帮带新手尽快胜任测试工作。对初上岗的测试员进行岗前强化培训, 按实际考场安排要求, 独立完成一定数量音档的听音训练。同时, 给每位新手配备一名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国家级测试员或者优秀的省级测试员作为导师, 便于新手增加学习机会, 尽快获得经验, 提高工作水平, 胜任实际工作。另外, 合理配备测试组人员。在测试前, 要根据这些测试员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配置, 起到互补、互促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新手或测试能力有欠缺的测试员, 应选择与较优秀的测试员组合, 测试的过程, 也是向优秀测试员学习的过程, 对于提高测试工作整体水平有很大帮助。

其次, 创设交流平台, 加强研讨促发展。对于这项业务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来说, 积极创设交流平台, 促进测试水平的整体提高很重要。测试站可以借鉴省内乃至国内的先进站点、优秀测试员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同时, 可以与省内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学习, 相互促进提高。这样, 有助于测试员更好地把握评分标准, 使测试工作逐步完善, 更有助于测试员队伍建设, 提高测试员队伍素质, 保证测试成绩的可信、有效。

再次, 抓好测前准备和测后总结。每次测试前, 有必要组织测试员集体重温评分细则和注意事项, 并且听3个左右的音档进行试评, 进入测试状态后, 再对本次应试人员进行测试, 这样才能对应试人员做到公平、公正, 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和可信度;每次测试工作进行总结, 因为在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种种情况, 在紧张到甚至没有休息时间的测试过程中, 测试员不可能有时间去深入地思考处理, 而有些问题有可能还会在下次测试中出现, 因此, 测试后有必要集体进行总结交流。

3.3 加强监督, 实现制度化管理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是主观性很强的工作, 测试结果是完全靠测试员的听辩音来作出的评判。因此, 对测试员的管理和测试水平监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 从根本上保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使测试工作有章可循, 保证测试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健康、高效。

首先, 完善定期考核制度。普通话测试站要定期对测试员进行考核, 努力使考核涵盖更多的内容, 促使测试员不断深入学习与研究多方面知识, 具备更强的素质能力, 提高测试水平。

其次, 建立监督通报机制。将测试员置于多层面的监督之下, 不仅有测试站的直接监督, 还应有考生的广泛监督。在测试员学习熟知工作纪律的情况下, 将工作纪律公布于众, 尝试让考生参与监督, 采用考生信息反馈制度, 让考生介入测试员队伍管理中来, 考生评价经查实无误后可列入测试员考核成绩中。另外, 测试站可以通过每次测试工作后正确率情况的汇总, 在测试员范围内进行通报的方法, 来警醒和鞭策后进测试员加强学习, 提高测试准确度, 更好地促进测试站测试质量的提高。

再次, 建立激励机制。根据测试员工作情况, 组织评选表彰优秀测试员、优秀测试站, 开展测试工作经验交流, 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及时宣传测试员的先进事迹, 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测试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给测试员营造一个鼓励先进、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使测试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地开展。

总之, 建设高素质的测试员队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既要加强测试员业务能力的培训, 又要充分重视测试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既要改进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 又要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测试员队伍, 确保普通话推广工作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陈遵平.建设高素质普通话测试员队伍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 2009, (7) , 124-128.

[2]徐璇.浅谈普通话测试员队伍建设和管理[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 30-32.

测试员资格 篇3

一、2008年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认证考试题型统计、专业知识点和技能分析

2008年的考试题量大,时间紧。从题型来看,单项、多项选择题占30分,判断题、计算及分析题、实务操作题、案例题占70分。从考题专业知识和技能考点来看,国际贸易、单证基本知识占40分,信用证的条款的理解占10分,运费、外汇净收入、换汇成本、盈亏率的计算占10分,按合同修改信用证占10分,制作商务单证占30分。从中可看出,考题既注重对基本的专业知识的考核,更注重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是很难取得好的成绩的。

二、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兼顾知识面和应用性

从2008年的考题来看,单选、多选题为国际贸易实务和单证的专业基础知识,如UCP600例的有关规定、贸易术语的含义与选用、单价的表示方法、结算方式的分类及风险、结算工具的使用、信用证的特点、商务单证的种类、保险险别及保险公司的承保责任范围、装运期的规定方法、共同海损的分摊、合同的格式、国际贸易方式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时候,要以够用为原则,兼顾知识面和应用性。如贸易术语的含义与选用,应结合实例反复比较常用的6种贸易术语FOB、CFR、CIF、EXW、FAS、CPT、CIP的异同点,如此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含义,才能根据不同的交易对象、运输情况、面临的风险来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以争取有利的交易条件成交;再如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和工具的区分及选用亦如此,如果学生对信用证、汇付、托收三种基本的结算方式的特点混淆不清,不仅考试时会出错,将来还会在工作岗位上犯下致命的错误,给公司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三、实训教学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

近年来考证的分析、判断题的题量有所增加,目的是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2008年考卷为例,案例分析题是“根据合同的内容,以信函的方式据此合同修改信用证”,这是进出口贸易实务中经常要做的工作。要求善于分析信用证的内容和条款,找出信用证中存在的与合同条款的不符点,并写封英语商务函电,指出这些不符点,要求买方修改信用证。

快速、准确的计算也是一个合格的外贸业务员必备的技能。2008年的考题中有2道计算题,分别是计算运费、外汇净收入、换汇成本、盈亏率。贸易实务和制单时常用到的计算还有进出口货物价格、佣金折扣、保险费、装柜数量的核算等。特别是价格的核算非常复杂,学生在做练习时经常计算错误,教师应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来驱动学生完成上述的项目任务,才能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四、强化单证训练,掌握相关的制单技巧

今年考试的实务操作是“根据信用和补充资料填制汇票、商业发票、提单、FORMA原产地证和装箱单”,每份单证6份,合计30分。缮制商务单证是外贸跟单员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正确制单的熟练程度和相关技巧:

1. 精读信用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信用证的阅读理解对没有贸易实践经验的学生是个难关。在教学和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熟知UCP600例的有关规定;了解信用证的种类与内容,记住信用证的专业名词,如beneficiary,issuing bank,drawee,expiry date等;理解信用证的相关条款。对于一些难以读懂的条款,如议付条款、海运提单条款和一些软条款,教师要重点予以解读,如很多信用证的海运提单条款中都要求:“Full set of clean on board Bills o Lading,made out to order of issuing bank.(全套已装船的清洁海运提单作成凭开证银行指示)。”学生制作海运提单时,常常犯错误,在“Consignee(收货人)”栏目中照写上述的信用证条款的内容,而不懂按海运提单的制作要求填写开证银行的具体名称。

教学素材最好选用来自外贸实务中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真实的信用证,让学生精读多练,根据合同审核、修改信用证,找出信用证中存在的不符点,拟写修改函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实操能力,为正确、快速缮制全套单证打好基础。

2. 强化制单训练,提高制单的速度,掌握相关的制单技巧。

国际商务单证种类繁多,教师应采用任务教学法,在讲解每份单证的制作要求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制单项目,要求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单证的制作任务。在单项实训完成后,再对学生进行综合制单的实训,即缮制全套的结汇单证,同时要掌握以下制单的相关技巧:

(1)按照贸易流程缮制出口单证:缮制发票→装箱单→汇票→运输单据→投保单→商检申请书→出口货物报关单。发票是全套单据中的中心单据,制单时一般是先做好发票,再根据发票的内容依次做其他单据,这样做的好处是单据与单据之间的内容便于衔接,提高制单的速度和准确率。

(2)在平时学习训练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单货一致”的原则制单,并要做到“正确、完整、及时、简明、整洁”。

(1)单证一致:单证的内容不能与信用证的有关条款、具体要求相冲突。如对信用证规定的商品名称制单时应全文照写,不能随意加减。

(2)单单一致:即单据之间的内容要一致。出口单据的缮制一般以发票为基础展开的,发票上所载明的买卖双方的名址,货物的名称、数量,发货日期等要与装箱单、提单、保险单相关的内容相一致;发票的金额要与汇票一致等,不能相互矛盾;各种单据签发的日期应保持合理,符合逻辑性和国际惯例。

(3)单货一致:单证上所显示的货物的数量要与实际出货的数量一致;不能多于或少于实际出货的数量,以保证货物的顺利报关出口,安全收汇。

(3)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提高制单效率。

熟练使用Word,Excel等办公软件,对提高制单速度很有帮助。特别是在做出仓单、发票、装箱单时,如果货物的数量、品种比较多,用Excel来编排整齐美观,并能提高制单的效率。

(4)养成审核单证的习惯,掌握审单技巧。

常用的审单技巧有两种,即“横向审单法”和“纵向审单法”。横向审单法就是认真将信用证的条款阅读一遍,每涉及一种单据,立即与该种单据核对,以达到单证一致,如果发现不符点立即修改。纵向审单法就是以商业发票为中心,与其他单据逐个核对,保证这些单据的内容与发票的内容完全一致,还要核对单据之间相同项目的一致性。

小结

测试员资格 篇4

为了贯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实行对设备点检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 切实保障企业设备点检工作的质量, 进一步提升企业设备点检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根据《关于开展设备点检员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试点工作的通知》 (中设[2013]56号) 的要求, 经有关地区和行业申请、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研究, 确定陕西省设备管理协会、浙江省设备管理协会、江西省设备管理协会、河南省设备管理协会、广州市设备管理协会、无锡设备管理协会、沧州市设备管理协会、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为首批试点单位。

请各试点单位按照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点检员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试点管理办法 (试行) 》, 认真组织本地区 (行业) 设备点检员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试点工作, 并注意总结经验, 加强交流, 规范开展, 扎实做好试点的各项工作。

上一篇:形态视角下一篇:声音的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