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科学研究

2024-12-28

中学生科学研究(通用12篇)

中学生科学研究 篇1

目前, 由于全球环境受到不同程度地破坏, 到处出现火山喷发、冰雪天气、干旱天气, 究其原因, 这都是由于我们人类没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到处乱建化工厂, 到处乱丢垃圾, 没有重视环保, 使得土壤受到破坏,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从而殃及到人类生活。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该如何通过地理知识的讲解, 让学生产生环境意识, 利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环境, 从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呢?本文从组织环保社团入手, 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环保社团活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利用环保社团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具体活动形式, 这对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一、中学生环保社团的定义

中学生环保社团是由中学生自发组织成立, 以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环保活动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一种社团。它的宗旨是正视环保, 从小事做起, 从自身做起。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环保社团活动的意义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开展环保社团活动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通过环保社团中各人员对环境保护的参与, 首先能激发中学生关心自然环境、关心民族的兴旺、关心全人类发展的意识, 能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能提高学生自身的环境保护知识水平,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对培养今后的环保人才,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次, 通过开展环保社团活动, 能在全社会宣传和倡导环保生活, 向广大群众推广绿色生活理念, 能唤起公众对所处环境的危机感, 普及并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促使生态平衡发展。

三、利用环保社团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具体活动形式

(一) 开展各种环保知识专题讲座,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社会环保人土、经验丰富的环保同行来学校进行环保知识讲座。将地理知识融入到讲座中去。作为拥有丰富地理知识的专家和环保人士, 必须要严守这块阵地, 立足于本学科, 发挥本学科的特点, 向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就能让学生的地理知识学得扎实, 就能分清对自然的各种歪理邪说, 养成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例如, 在环保知识讲座中, 多进行以下知识专题讲座:“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吗?”“人们看到彗星是不是预言着凶多吉少呢?”“2012世界末日预言为什么是传言呢?能否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进行分析呢?”通过各种专题讲座, 既能向学生普及地理知识, 还能让学生通过科学知识分清传言的真假, 从而更加相信科学, 更好地生活。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周围环境的活动中去。

(二) 利用校园广播及多媒体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教师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 在平时的空闲时间多广播一些保护校园环境的事迹, 如平时发现某某学生在清扫操场上的垃圾, 或者某某学生给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进行了修整, 都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或者利用各班级的电视转播一些保护自然环境的画面和专题片, 知道自然和人类息息相关, 了解人类易受环境的影响, 学会从身边着手, 从校园开始, 让全校师生都来参与环境保护, 共同来维护好校园, 使校园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变得更加愉悦, 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地理知识包罗万象, 它的涉及面很广, 又与我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 又如, 在进行“大气环境保护”中的全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酸雨危害及防治等知识的讲解时, 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组漫画, 图片上是市场上很多人把买东西的塑料袋到处乱扔, 旁边有多家餐馆, 许多用完餐的顾客把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塑料杯子扔得满地都是, 到处是苍蝇, 一个脏兮兮的场面。形象生动的漫画, 学生看了就会深思,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总结产生环境污染的真正原因, 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找出解决这一环境问题的相应办法和具体措施。既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感悟, 知道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还培养了学生科学素养, 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 走出课堂进行环保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也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去进行环保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对环境的认识层次。在假期中, 组织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状况、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人文景观进行大型考察活动, 来验证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 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例如, 组织学生参观气象局、天文台、地震台、环保局等单位, 扩展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领悟科学知识的真正价值。或组织学生集体观测日全食或者千年难遇的日环食, 或者在春风拂面、鸟语花香的季节, 让环保社团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 去参观农家乐, 去亲近大自然, 去感受生活, 增长见识等, 让学生们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从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产生做文明公民的责任感, 事后再做好宣传和资料收集工作, 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帮助很大。

综上所述,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充分利用环保社团, 让学生多参与环保活动, 从自身开始, 从身边的小事着手, 努力拓宽地理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地理, 再从地理走向生活, 学会从地理的角度出发, 用地理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对待生活, 不仅使学生明白学地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中学生科学研究 篇2

宁江区实验中学

一、情况分析

经过半年的研究实施,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研究的第一阶段,取得了初步成效。老师们对如何开展课题活动的研究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在研究实施中的问题:比如老师参与研究的力度不够 ;组织老师参与研究的途径不够有效;各项活动的素材积累不够等等。为了能让研究更有效的开展,获得更有效的成效,在本我们要做出详细的计划。

二、研究目标与任务

该阶段是本课题主体研究阶段,其主要实践工作有:

1、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合理分工,明确责任,提出措施。通过调查、摸底,掌握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分析我校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及心理特征,形成心理分析等调查报告,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2、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在所选的班级内展开有针对性的活动,小组定期研讨交流课题研究情况,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

三、具体工作安排

5月份:召开课题组会议,讨论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立课题总体实施方案,讨论本阶段课题实施计划。

6月份:对学生进行阶段性问卷调查,掌握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8月份:分析我校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及心理特征,得出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哪些障碍及具体表现形式,形成客观的书面研究报告。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

10月份:课题组部分成员分年级给学生做关于如何克服交往中的障碍方面的专题讲座。要求讲座教师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写好讲座材料。要求学生写出听讲后的感受。

2013年3月至1月

1.课题组成员撰写反思:本学期参与课题研究的收获与体会。

2.课题组成员研讨会:交流反思。

3、召开课题小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讨论下一步具体工作目标。

4、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

四、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

1、观察法:课题研究的前期运用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被研究对象,明确观察的重点,客观地了解被研究对象的现实水平,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找出其人际交往上的偏差。

2、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了解被研究对象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具体需要。为我们课题的具体操作提供线索。

3、个案法:良好的人际交往必须关注到每一个个体,越是典型的越具有说服力,所以运用个案法研究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行动研究法:由于我们的研究内容、对象的性质所决定我们必须谨慎、循序渐进地开展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应教育改革的小范围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课题遵循实践研究的原则,预计在整个过程中,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以行动为研究的线索,实现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共同发展。

五、研究的条件(包括经费、资料、设施、手段等):

引领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学科学 篇3

关键词:情境;实验;科学;探究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的学习应为学生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通过猜想、实验、求证,在不断获取科学知识、体验、乐趣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实践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科学课中创设一个积极、愉悦的学习情境,就能快速地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能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课堂中我经常采用“情境导入、故事引领、谜语竞猜”等作为导入,如在学习“磁铁的性质”一课时,我表演了一个“会听话的乒乓球”的小魔术,乒乓球在老师的口令下随时能停止在厚纸板的任意一个位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特别好奇并产生猜想,通过仔细观察,原来是我手中的磁铁和乒乓球中的铁块在作怪,我再次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可以吸哪些东西呢?还具有哪些性质呢?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并开展分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磁铁的性质。

二、巧设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其积极思考并进行实验探究,利用实验手段,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发现知识,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形成技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与水平。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时,学生做好材料准备后,出示实验要求,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猜想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并思考如何使这些物体发声,同时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三、利用媒体,拓展探究思维

当前的课堂,新教材中有许多新知识、新现象,由于受条件和器材限制,有些内容无法用实验来演示完成,如“能量的转换、动植物的繁殖、生物的进化、天气的相关知识”及部分活动课,这类知识需要学生在深刻的理解上或长时间的实践活动加以内化,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创新使用教学手段,利用电教媒体,播放图片和相关视频,或对现象进行放大、或对观察进行延时处理,使学生在媒体的辅助中全面学习,拓展时空,打开思维,获取知识。

总之,科學课堂以探究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方能收到更佳的教学成果,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孙亚杰.浅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01).

中学生科学研究 篇4

一、定势思维障碍

思维定势是人们在思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们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考虑问题, 表现为思维的倾向性和专注性.这种现象具有双重性, 既有积极的作用, 也有消极的作用.它既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推理能力, 也会阻碍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学生天天置身于千变万化的物理世界中, 会自然的获得有关物理方面的感性认识, 形成一定的生活观念和经验, 在学习中, 就会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习惯了的这种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不恰当地运用到新的物理情景中去.因此, 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 想当然的就容易犯错, 这会干扰学生对新学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案例1:在学习“热胀冷缩”这个物理现象时, 有好多学生总认为物体“热”了应该是缩的, 原因是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即看到妈妈妙菜时原本新鲜饱满的菜都瘪掉了, 故得出“热缩”.

分析: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分析物理表象特点与本质联系, 建立物理规律.而有些生活经验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表现为思维的倾向性和专注性, 若不善于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会干扰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策略:要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 就要求学生多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 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 随着生活常识的丰富, 学生才能逐渐地少犯这类错误.实验1:把踩扁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 使乒乓球膨胀起来.实验2:教师可用热水洗一下茶杯, 把盖子盖上, 发现打不开.再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打开茶杯盖子, 并讲清理由.同时,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谈谈或者写一篇初中科学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一个具体应用, 如“热馒头大而松软, 冷了以后就缩小了点, 而且变硬了”、“在冬天, 室外的自来水管常常会由于管中的水结冰而被撑裂”等, 运用典型的事例加强练习,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分析方法, 消除思维定势的影响.

二、片面性思维障碍

物理学中的有些知识, 涉及到多个因素, 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初中学生往往以偏概全只考虑表面现象, 而不能全面的分析问题, 只凭对事物的局部了解就草率得出结论, 也就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就容易出现片面性思维障碍.

案例2:在烧杯底部放一物体, 再向烧杯内注满水, 结果发现物体仍停留在烧杯底部, 提问:该物体的密度是否一定比水大?许多学生做了肯定的回答, 他们认为不上浮就意味着重力大于浮力, 因而物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水的密度.

分析:本题需从本质上分析浮力的产生, 即浮力指物体在流体 (包括液体和气体) 中, 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而这些学生的思维只集中于“不上浮”, 而忽略了物体底部没进去水的可能.

策略:教师应展开充分的分析、讨论, 让学生弄清概念的来龙去脉, 明确概念的形成过程, “一语点醒梦中人”, 即物体与烧杯底部完全接触, 物体底部没有水时, 只有向下的压力, 因此, 就不存在浮力了, 所以, 物体不会上浮.

三、逻辑思维障碍

初中科学中的物理现象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 物理概念之间最具体、最生动、最本质的联系乃是因果关系.而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 弄不清规律和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因果关系而造成理解障碍, 出现错误.在思考问题时, 往往会出现思路混乱, 颠倒因果关系而造成逻辑性思维障碍.

案例3:学习“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这节内容的欧姆定律时, 公式为I=U/R,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经过公式变形得:U=I R.因此, 有些学生就认为“电阻一定时, 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分析:公式I=U/R, 在数学看来, U、I是正比的关系.而物理研究的是实体的东西, 表述时就要求与实体的实际不能违背.即:电压的变化引起电流的变化, 而不是电流的变化引起电压的变化.学生认为“电阻一定时, 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原因还是没弄懂其中的因果关系, 没理解电压是因, 电流是果, 所以出现因果关系的颠倒.

中学生科学研究 篇5

汉滨高级中学高一十二班

一、确定课题

1课题的背景说明 2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3人员组成、指导老师

二、课题研究基本过程——四个阶段

三、具体内容:

1、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有利于学习(2)有利于生活

2、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

四、调查记录

五、成员体会

六、结题报告

一、确定课题:

1、课题的背景说明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教学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许多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着其健康发展。近年来有较多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论及目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令人担心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体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影响着全民族的素质水平与精神文明程度。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的优化,以增强其社会适应力,已成为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研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其成因,找出教育对策,不仅能够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而且对于他们的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意义:(1)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当前,国际上的各种竞争例如经济、科技、军事等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赖于教育去培养,所以尽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各种人才就成为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中心课题。

而今,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新旧体制常常发生碰撞,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意和适时解决,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步履艰难的背景下,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着父母离异的、破损家庭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面对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仅仅靠原有的教育教学与德育工作难于应付局面。生所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2)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素质”等一系列战略方针的确立,都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高素质,个性健康的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纲要》明确了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维护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3)有利于直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二、课题研究基本过程

研究时间 研究步骤 研究内容

2012年2月20日~2月25日 准备阶段 选择课题,成立研究小组,明确任务分工,收集有关信息,设计研究计划。

2012年2月25日~2012年3月1日 初步研究阶段 查询资料,进行初期的研究与交流的评价,完成开题报告和开题指导。

2012年3月1日~3月10日 深入研究阶段 进行调查,取得调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2012年3月10日~3月20日 总结交流阶段 在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整理各类相关数据,得出结论,撰写调查报告、论文、活动小结等,进一步总结整理资料,并对此项活动进行全面的总结、交流和评价。

三、具体内容: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1、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心理健康有利于学习

在校园里,在课堂上经常发现有一些悲观的学生,他们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在这种状况下,他们的学习成绩是很差的。在同样的情况下,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室,心理健康的学生学习成绩就很好。他们即使一次考的不好,也不悲观失望。而是冷静下来寻找失败的原因。以便于更好的学习。情绪是加速器,使人的学习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我们需要积极、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学习成功的动力。

(2)心理健康有利于生活

“保持乐观的心态,生活就是美的。”其实这句话就说明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人说: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情绪的调节而显示出更高的效应,人也会因此 显得更聪明、更能干。积极的情绪可使人精神振奋、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富有信心。消极的情绪则使人感到生活枯燥无味。

2、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

为了掌握更实际的资料,使研究更具有真实科学性,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此本组特别设计了一个共计60题的问卷,在本校初一至高三各年级分别抽取一个班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共计六个班。收取问卷467份,有效问卷共计450份。调查负责人:乐荣卓 赵佳峰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问卷

题目:

1、我不喜欢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

2、我的心情时好时坏

3、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

4、感到人们对我不友好,不喜欢我

5、我感到苦闷

6、我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7、我的学习劲头时高时低

8、我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

9、我看不惯现在的社会风气

10、为确保准确,做事必须做得很慢

11、我的想法总与别人不一样

12、总担心自己的衣服是否整齐

13、容易哭泣

14、我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15、我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16、经常责怪自己

17、当别人看我或议论我时感到不自在

18、感到别人不理解我,不同情我

19、我常发脾气,想控制但控制不住 20、我觉得别人想占我的便宜

21、大叫或摔东西

22、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23、必须反复洗手或反复数数

24、总感到有人在背后议论我

25、时常与人争论、抬杠

26、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27、我作作业的热情忽高忽低

28、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我感到难过

29、我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 30、老师对我不公平

31、我感到学习负担很重

32、我对同学忽冷忽热

33、上课时总担心老师会提问自己

34、我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35、我对老师时而亲近,时而疏远

36、一听说要考试,心里就敢搞紧张

无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偶尔 时有 经常 总是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37、别的同学穿戴比我好、有钱,感到不舒服

38、我讨厌做作业

39、家里的环境干扰我的学习40、我讨厌上学

41、我不喜欢班里的风气

42、父母对我不公平

43、感到心里烦躁

44、我常常无精打采,提不起劲来

45、我的感情容易受到别人的伤害

46、觉得心里不踏实

47、别人对我的表现评价不当

48、明知担心没用,但总害怕考不好

49、总觉得别人在跟我作对 50、我容易激动和烦恼

51、同异性在一起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52、有想伤害他人或打人的冲动

53、我对父母时而亲热时而冷淡

54、我对比我强的同学并不服气

55、我讨厌考试

56、心里总觉得有事

57、经常有自杀的念头

58、有想摔东西的冲动

59、要求别人十全十美

60、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但能力并不比我强 调查结果显示: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1)人际关系问题是困扰中学生最严重的问题。

我们分析了中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具体内容,发现中学生涉及的人际关系是与同学关系,与父母关系,与教师关系三个方面的问题,从调查可知,中学生的人际困扰中,最为严重的是亲子关系即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占53.2%。主要表现为与父母间缺乏理解和信任或者父母管得太严,干涉太多。难以处理好同学关系是中学生人际烦恼的第二大问题,占30.5%。从他们的回答中发现,中学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但却不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摩擦,或忌妒、歧视,或误解、猜疑等。师生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对学生不够理解、不够真诚。这对教师的教育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早恋问题是中学生心理困扰中较为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

其涉及面较广,既与学习有关,又与人际交往有关。我们把目前困扰中学生的 早恋问题分为"想涉足型"和"已涉足型"两类,从中可知,中学生们有男女交往的需要,但真正涉足恋爱的比例并不大,并且她们都表现为难以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方法,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

(3)学习问题是中学生心理困扰的第三大问题。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知道中学生普遍表现学习动力方面的困扰,占73.1%,尤其是学习的外界压力和干扰,特别是学习兴趣,学习负担过重等问题,这是引起中学生学习困扰的重要因素,此外,还表现为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适应等问题,占24.7%。教师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较小的。

根据教师反映和与男女中学生的交流观察,在人际关系问题、早恋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及性别和爱美问题等方面,女生都比男生表现得更为突出,女中学生更易受到来自这些方面的心理困扰。因为女中学生感知细腻、情感脆弱、体验深刻,在性格上依赖性强、敏感、多疑,再加上社会对女性的不正确看法,均可能使女生在这些方面产生的心理冲突比男生更为突出,更为严重,因此,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我们尤其要正确认识女中学生的心理困扰,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措施,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四、本组成员体会

汪莎莎:在我的调查中,发现有一些同学有敌意症状。主要表现在不少学生对他人存在着敌意倾向,不能抑制自己的冲动,常为一些小事与人争吵、打架,甚至动刀动棒。在我的调查中还发现有的同学仅因为别人学习好就对他怀有敌意。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因为我们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比如我们的出身、我们的相貌。还有一些东西我们可以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变的,比如我们的学习成绩、我们的现状。这一次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也让我知道自身的不足,存在的缺点。对于这些,我不再怨天尤人,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我要培养健康的心理,让我的明天更美好。

刘琦:健康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和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目前,中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调查表明,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嫉妒、孤僻、神经衰弱、逆反心理等心理行为问题,并且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比率是相当高的,约为46%。这个比率现在还一直呈上升趋势。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熊碧莹:我认为学校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尊重学生。教师要建立起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尊重学生,一方面有助于自尊心较差、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这一点对学生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差,对学习缺乏自信心,而 现在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从他们踏入学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应在鼓励他们继续学好文化课的同时,积极培养他们对专业课的兴趣,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顺畅,使心理健康教育如春风化雨般为学生接受性和超前性,只要他们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就能自觉克服、纠正其心理困扰,而且还能防患于未然。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其一是把心理辅导课程化。教给他们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正确认识已有的困扰或障碍;其二是组织心理辅导活动,进行个别辅导与咨询,以及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辅导内容。

王颂:家庭教育不当也是影响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如有的学生家庭骄纵、溺爱子女,致使孩子任性、懒惰、自私、依赖性强;有的学生父母不起表率作用,致使学生了养成抽烟、酗酒、赌博等恶习;还有的学生父母离异,学生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母爱,甚至无人管束,致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据调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中有35%是由家庭教育不当引起的。通过这次调查我深深体会到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软环境 由于学生成绩较差,行为约束力较差,但父母却望子成龙,造成他们与家长的隔阂。因此,教师应利用家访、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形式努力去融洽家长与学生的关系,让家长树立对孩子的信心。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及时与孩子沟通,创造自由、平等、和睦相处的气氛。

刘榛:在我的调查中发现有一些同学的人际关系很差,即使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好好的交往。本来心里也想和别人谈谈,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因此我认为,加强学生成功的人际交往教育是很重要的。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这说明,一个人在群体中人际关系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大度、真诚等优秀品质。只有具备了优秀品质,才会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

结题报告

(1)根据以上调查研究的结果,我们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中学生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在身体技能和形体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大脑发育趋向完善,智力提高很快,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第二性征出现,性意识开始觉醒。这些生理变化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非常在意自己在异性的眼中的形象,由于世俗文化的牵制和约束而无法表达出来,造成情绪困扰,出现青春期焦虑,如注意力下降,爱出神遐想,对自己的身材或皮肤不满意,情绪起伏明显,从而对学习和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二,心理因素的影响

A.性格缺陷。如过于孤僻、压抑、内向,过于急躁、固执、偏激、多疑,过于自卑或过于自信、好强,娇气、不善交往而游离集体等等是减弱学生抗衡紧张刺激能力,形成不良的心理反应模式,构成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

B、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归属感。首先是与父母的关系存在显而易见的矛盾冲突,父母的监护和学生的独立要求,父母的保守倾向和学生的冒险意识,常常成为他们之间关系失调的原因。其次,学生都强烈地渴望友谊,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受,对同学和朋友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感到人际关系紧张、孤独。

第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这主要指家庭、学校、社会及其文化等个体以外的客观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A、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由于部分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容易使学生产生恐惧与畏缩的条件作用,并持续和泛化,以致想通过说谎来讨好家长,逃避惩罚;其次,父母离异重组家庭、工作变动频繁、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的现象较普遍,这些都使学生收到的关爱和注意不够,需要学生不停地努力;此外,部分家长对子女过于保护,使他们过分依赖父母,造成社会适应不良。

B、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减负不少,升大学成了家长和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学生放松的弦一下子紧绷起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矛盾冲突,学习生活过于紧张,学生主动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补课。此外,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不会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和协调,以上这些因素都使学生压抑、烦躁、紧张、缺乏自信心,缺乏生活的乐趣。

C、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传媒工具的日益增多,各种西方文化、港澳台文化的冲击,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等使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行为反应发生改变,学生喜欢玩电脑、上网聊天,玩游戏机、穿紧身衣和牛仔裤、唱流行歌曲、看卡通书等,而毕业班紧张的学习生活则压抑了这些爱好,使他们觉得生活乏味,苦恼。

(2)教育策略

针对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种表现,提出如下教育对策 第一,加强学习指导,传授学习策略

刻苦学习,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这是学生的主要目的。每一位中学生都渴望在 此方面获得成功,然而正如调查结果所示,这个问题仍然是困扰她们的主要问题之一,他们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来自父母、教师、社会压力和干扰太大,或是因为学习负担太重等等,使他们不能享受到以学为乐,乐在其中的道理,这样不仅不能达到学习目的,反而严重地影响着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加强中学生的学习指导,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引导他们找到有效的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教给他们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要消除中学生的学习困扰,教育者首先必须改变对学生学习的陈旧观点,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一般中学生在学习问题上都存在着不正确的归因:大多数女生认为学习成绩不好是由于自己能力不够或智力低下造成的,这就严重地挫伤其学习自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许多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较强的自信心往往能激发其智力活动,使其智力活动的水平达到最佳状态。所以,教师或家长在对其进行学习辅导时,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得成功的机会。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鼓励、赞扬、期待、肯定等评价方式以建立学习自信心,调动、激发学生以积极情感参与学习活动。有实验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其教学效果比一般情绪状态要高得多。女中学生存在的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其实并非单纯是教学内容和要求偏高、偏多、偏难造成的,而往往与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活动中难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有直接关系,所以,可以认为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往往是心理负担过重,只要加强学习辅导,注重学习信心的培养,传授了学习方法和策略,其负担过重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其次,训练或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它往往是学习成功的前提。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以不知不觉的方式表现出来,促进学习活动;态度,是一种行为倾向,它既有认知、情感成分,又有行为成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对学习活动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促进其学习活动。

第三,传授学习策略,掌握学习方法是关键。学习方法和策略多种多样,但每位女中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存在着认知和非认知的差异。所以传授学习策略必须加强针对性,一方面教师应针对中学生的不同特点施教;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她们进行学习策略教育,教给她们学习的方法、技巧。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重视传授"条件化"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教给她们识记材料、加工材料以及监控学习活动的策略等。他们一旦掌握了良好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就能自如地操作学习过程,其学习方面的心理困扰就会随之消失。

第二,实施心理辅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中学生产生这些心理困扰,既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有关,又与中学生自身生理发展有关。如学习竞争加剧,家庭不和带来的情感受挫,社会消极文化因素的诱导,尤其是中学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上急剧动荡与变化造成的烦恼与忧虑,以及部分教师、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造成的心理压力等,这些都需要中学生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然而这正是他们所缺乏的。实施心理辅导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实践工作者和部分理论工作者的强烈呼声。实施心理辅导,可以使他们增强认识自身的自觉性,增强自我激励、调控的心理机能,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有关研究指出,由于心理障碍,至少有10%-40%的中学生在学习上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实施心理辅导一方面要重视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咨询。现代心理咨询正在由传统的治疗模式向现代的教育发展模式转移。因此,通过心理咨询,对中学生已经存在的一系列心理困扰乃至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进行咨询,加以诱导,可以消除其不利于心理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其健全的和谐的心理品质。加强心理素质教育,能提高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自觉抵制、调整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如训练和提高其意志力,扩大其兴趣,培养多种能力,塑造开朗性格,培养高尚情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等。它们能使学生抗御过强的精神压力,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素质教育往往具有主动性和超前性,只要他们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就能自觉克服、纠正其心理困扰,而且还能防患于未然。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其一是把心理辅导课程化。教给他们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正确认识已有的困扰或障碍;其二是组织心理辅导活动,进行个别辅导与咨询,以及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辅导内容。

第三,强化交往教育,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中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处理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尤其是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常令他们烦恼。总认为父母不理解他们或管教太严,干扰太多。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变化。他们有强烈的"成人感",情感丰富却难于驾驭,渴望交往又有较强的闭锁性,这往往是他们产生人际困扰的主要原因。父母的不信任或过分关心,教师的不平等对待等常常使他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相互抵触,产生消极、压抑的情感体验。因此,加强交往教育,鼓励学生在交往活动中相互认知,相互沟通,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沟通情感、增进了解、反省自我是十分重要的。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通过人际知觉而达到相互认同。当人们通过信息交流,取得了相互了解,满足了交往的需要 时,才能情感交融,行为协调。在对中学生进行交往教育中,必须教育他们克服"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固执己见"、"自命清高"等认识偏向,要努力寻求交往双方的共同点,发现人际知觉中的相似性,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同时认识交往双方对彼此的权力、义务、责任,正视差异,及时沟通。另一方面,作为父母、教师要充分认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理解他们在交往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耐心细致地教育,以提高他们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父母与子女的交往应在和谐、平等、理解的气氛中进行。父母对孩子应给予充分的爱,对她们的思想、品行、交友、身体、学习等方面都要真诚关心和正确评价并提供合理的帮助和适当的指导;成功时肯定,失败或挫折时鼓励指导,应尊重她们的意见,鼓励她们参与家庭事务。作为教师,在师生交往活动中,对她们应有良好的"期待",形成尊重、信任、平等、鼓励的师生关系。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还要多鼓励女学生经常参与交往活动,多与人交谈、讨论、交流。交往能力的提高只有在交往活动中才能实现。

第四,重视早恋和性教育,引导情感健康发展

早恋问题是目前中学生中比较普遍的心理困扰,尤其是对女中学生影响更大,常常干扰她们的情绪,严重影响她们的学习和生活。一些女中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男女生情感,产生早恋。一方面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生理、心理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在生理上,女中学生的第二性征形成,其性生理基本成熟,心理上,结束了性疏远期,进入异性向往期,她们对性和异性的了解欲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学校教育的缺陷和家庭教育的退化所致。近几年来各种大众传媒中对性的描写和宣扬,强烈地刺激着女中学生的性意识过早活跃,而大多数教师或家长对早恋问题采用粗暴干涉的手段,这严重地刺伤她们的情感和自尊心。一些研究指出,中学生的早恋是客观存在的,有其生理、心理发展的基础,并认为中学生早恋存在着摹仿、崇拜、从众等几种类型。

面对女中学生的早恋困扰,教育者必须全面诱导,及时疏导。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早恋,早恋一般是指人在性成熟后,思想还不成熟,心理尚不稳定,经济还不独立时发生的恋爱行为。尽管这种恋爱行为是不合时宜,过早发生的,可能造成她们学习不能集中精力,成绩下降,可能产生各种烦恼和忧伤,造成多疑、紧张等心理疾病,但它却是中学生的一种情感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并带有文饰性,她们往往渴望友谊,尤其是喜欢与异性交往,要求亲密、信赖、愉快的内心体验,对于这些,教师或家长应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帮助她们建立正确的友谊观。教育者不要虚张声势,要善于观察作出判断,即使出现早恋,要有科学态度,不能视为邪恶,把它看成是"不良行为"或"下流行为"。其次,改变性教育观念,加 强青春期性教育,现代教育者应用全新的恋爱观和性爱观对女中学生进行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既要让她们正视其性意识的出现,又要教育学生懂得人类的性行为不单是生理本能的冲动,而且要受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约束,是一种高尚的社会行为,个体从性成熟到性要求得到满意,其间必须通过合法的婚姻,有一相当长的成熟过程,在青春期由于性冲动引起的心理困扰,只有通过理智和自我来调节。心理老师点评:1.学生在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能积极组织、参与,认真调查、研究、分析、总结。2.态度端正,严谨,分析的结果有据可查。3.研究小组通过下发给不同年级的学生问卷中总结发现,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长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不同。4.通过调查反馈:我们学校、家庭需重视培养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应重视心理成长环境的营造。5.营造良好、和谐、积极的社会、家庭、校园、班级、文化环境更能促进学生团结、积极进去、并在相互帮助和相互鼓舞下中共同成长、进步。

指导教师:王建斌 组 长:乐荣卓

小组成员:刘 琦 刘 榛 汪莎莎 刘 倩 乐荣卓

中学生科学研究 篇6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实践的环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无疑是提高教学效率最有力的一种手段。这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得学生有主动研究问题迫切想要解决问题的想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问到很多让人不可思议的问题,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就应该仔细观察,悉心扶持和培养,给予学生的心理上更多的心里鼓励,并及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正确的指导,不断的培养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创新兴趣,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但是现在有一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不爱动脑筋、懒于思考的坏习惯,这对他们的思维发展是不利。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自行进行探求活动。记得有一次实验课上,在研究《植物的生长靠什么》 教学时,精心安排了一个实验。当拿出几张农作物需要让学生进行辨认时,学生们都毫不忌口的说出自己所认识的农作物,这时老师应站在学生的心理立场上,拉近学生的距离,尽量缓和上课的紧张氛围。之后我们大家只给植物喝很纯净的水,看植物能否正常的生长,同学们对这种小实验更加感兴趣了。同时,在赞扬他们是时候还引导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同学们你们下课再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植物,动脑筋想想还能用什么方法能够使植物生长的更壮呢?”课下都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好奇心理,学生会觉得难度较小,从而轻松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识。从这种小实验的研究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树立学生创新思想意识

在现代的科技发展如此快速的社会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学生一味的听讲,根据教师讲课的思维对问题进行解答,而不根据自己对问题思考的角度进行解答,这种传统的填鸭方式学习,一直是教育的瓶颈所在。解决问题之一的重中之重就是发展创新教学,更新老师的教学观念,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创新意识。在每次重大科学研究发现的前提都是从质疑开始,“好奇”是创新意识的启蒙阶段,正如牛顿被苹果砸到头成功地提出了万有引力的概念等等这些创造发明的前提都是好奇心在驱使。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本身的小脑袋里就有我们想不到的无穷无尽的新奇的想法,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的情景,对创新意识进行正面的引导,进而激发孩子们对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同时要鼓励孩子们解放思想,不要让孩子们有对错误的恐惧心理,凭着自己的想法对解决问题,敢于想象,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

三、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对待问题上,不同的角度看待会有不同效果展现,在学生的小脑瓜更是里会涌现出来无穷无尽的解答方案。当学生在对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时,我们首先对学生自己的看法进行进行相应的肯定,强调从错误中学习,鼓励学生敢于幻想,敢于思考的行为,让学生放下防备的心理,大胆的思考,充分调动思维的拓展,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显示和创新思想概念的提出。然后,根据教师巧妙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加以引导,无形中就激发了他们对学习渴望的心理。具体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相应的实施:创新的基础是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根本不知道题目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只是一味的根据老师讲解的思路提葫芦画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条件下,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创新的空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思维,不应该急于公布答案或者按照答案循规蹈矩的给学生灌输所谓的正确思想,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的拓展。其次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在好奇心和好胜的心理同时作用下学生会产生及其高涨的热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去不断的寻找科学的真相,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再者,学生都会很强的自尊感,老师要对勇敢创新的学生进行相应的鼓励,不仅鼓励了发言的孩子们,让他们体会到认可的喜悦感而且还会带动更多的学生勇敢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敢于创新。

四、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与思维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渊源,是检验早期智力发展水平标准之一。因此在日常的教学环境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速度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学习中多多涉及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去实践,去经历挫折,去发现,去体会实践后成功的兴奋感。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还可以让学生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丰富了生活的色彩,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凸显自己的个性,为学生独立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这样的课程设计有利于孩子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感,对生活充满幸福感,增强创新精神,从而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提高了教学质量,也让学生能够在科学的大自然中快乐成长。

结语:

通过对学生心理好奇的特点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的研究,使得小学生在培养创新精神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方式的延续将会为教育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也为社会注入创新性新的人才。

科学大众中学生 篇7

江苏省教育厅推荐读物 江苏省十强科技期刊创刊于1937年,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中学生科普期刊中外上百位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科学家联合推荐“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唯一指定读本江苏省教育厅推荐的优秀科普期刊

这是一本面向中学生的科普刊物,传播生动有趣的科学知识,提供多元化的科技资讯,为中学生读者揭示一个全新的世界。

《科学大众·中学生》重点栏目:

特别视点:关注当下的科技热点,解读有趣的科学话题。

名家面对面:零距离采访科学家、院士,请他们与中学生谈科学、谈人生、谈理想。

中学生科学研究 篇8

关键词:科学素养,综合素质,培养,科学能力

1 科学素养的内涵及要素

科学素养一词, 一开始是被用作理想化的口号, 没有特定的意义。多数人认为, 首次使用“科学素养”一词来探讨科学教育问题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者赫德, 他与1958年发表了一篇《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意义》的论文, 把科学素养解释为科学及其在社会中的应用, 并探讨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自此以后, 人们开始关注科学素养问题, 并把培养科学素养做为科学教育的口号经常提及。当今世界各国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见解各异, 但又不乏共同之处。

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观点, 联系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 现在认为: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 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在这五大要素中, 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能力是核心, 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 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自然科学基础是我校现在开设的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门基础课, 在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是教学目标重要的内容, 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培养师范学校学生科学素养的原则

2.1 力求体现科学本质

科学本质的内涵是多方面的, 其过程是科学探究活动, 其成果是科学理论知识, 其认知主体是科学家, 其活动规范是科学精神, 其社会功能是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从这种广义的观点出发, 把对科学教育和科学素质的理解, 建立在这种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基础上。科学教育不仅要涉及到科学知识的传授, 而且还要涉及到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 (STS教育) 的认识。

2.2 全面提高科学素质

根据上述广义的科学本质的观点和科学教育的内涵, 科学素质就不只是科学知识一个方面, 还涉及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方面。

2.3 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统一

确定师范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质的具体内容, 应面向全体学生, 而不是少数精英分子, 所以它应该具有普及性。同时还应考虑到师范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 学生正处于学知识、长知识的阶段, 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对其进行科学素质的教育应与这种特点相符。要选择那些对他们这个年龄段来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科学素质。此外, 还必须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 全面考虑基础性与现代化的关系, 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 要选择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 与学生今后终身学习有关, 又是他们能够接受的、能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内容。

3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做法

3.1 与科学前沿接轨开发科研潜能

新课程增添了一些科学前沿的知识, 尤其是在现代技术方面改动很大。这就提醒我们, 培养科学素质绝不是纸上谈兵。我们在教学中, 要深入浅出地介绍最新科研成果, 与科学前沿接轨, 以便达到新课标要求。

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潜能,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 我在课堂上经常根据课标内容, 与科技新闻接轨, 通过讨论来实现课标要求。比如: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 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位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 (telomerase) , 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那时候, 我正好讲到生命的结构基础, 与这个内容相关。于是, 在第二天上课时, 就公布了这条特大新闻, 介绍大致内容。然后, 通过一系列问题串组织学生讨论。

通过热烈的讨论, 大家理解了, 这一科研成果, 无疑是医学界, 乃至人类的爆炸性新闻。科学是无国界的, 我们要为之鼓掌。同学们针对这个科研成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并对未来发展前景展开了幻想。虽然有的观点有点幼稚, 但是, 大家已经对生物科学前沿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并且深入理解了当前所学知识, 还提前介入到本学期的内容, 这为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2 与传统美德挂钩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 有许多传统美德需要不断地发扬光大。比如:在讲到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 大家理解了精子的长途跋涉和胚胎发育的辛苦, 从而唤起珍惜生命和孝敬父母的意识。再如:讲到遗传病时, 大家从遗传基因的角度认识到远缘杂交的好处, 认同了我提出的恋爱半径的建议。

3.3 与生活实际相关指导正确消费

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我经常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探讨身边事例的科学性, 以指导正确消费。比如:当讲到地球上的资源时, 我让学生知道资源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增长, 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压力越来越大, 如何改变浪费又污染的生活方式, 节约资源, 改善地球负担。

讲到生命的物质基础时, 发现学生缺钙症状--抽筋现象比较普遍, 大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如何补?市场调查发现, 有关钙剂从上百元到几角钱不等。那么, 吃哪一种产品既经济实惠, 又有效果呢?大家利用所学知识讨论以后, 豁然开朗。原来, 经常喝骨头汤才是最好的办法。类似这样的实例很多, 涉及食品、药品、饰品、衣物、家居装潢等许多方面, 在消费观念上, 自然科学知识起到了指导。

3.4 与相关学科联系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 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 还要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基础。所谓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从这个角度上讲, 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独立的, 必须协调合作, 共同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技能, 才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在自然科学课堂上, 我会指导学生用语文基础知识来审题;用比喻、联想、概括等修辞方法总结所学规律;用英文缩写记忆术语;用数学概念迁移新概念。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有这样一段话:“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终其一生的修养, 是从一个人在最初年月所形成的种种看法和价值观念逐渐培养起来的”。可见, 科学素养是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受到科学美化和科学精神的熏陶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科学这个概念的出现一直到今天, 在人们心目中, 科学教育就是传授科学知识的教学活动, 有很浓的原发性的味道。

我认为, 现在仍以原发性的概念来作为科学教育是不妥的, 应赋予它现代的内容。如果把科学比拟作一个人的话, 那么它的知识体系相当于骨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获得知识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 以及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则相当于血肉;它在更深层次里的哲学和人文科学的内涵, 它的内在美, 它的魅力, 以及由“科学精神”一词所涵盖的一切, 则是它的灵魂。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其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思维和存在于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等, 那么学生得到的就是科学的有血有肉的完整躯体;只有在科学知识的教学中同时能够传递出它的哲学和人文科学的深刻内涵, 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 来促使他们朝着具有强烈的科学精神和优秀的科学品质的方向发展, 这才是科学教育的真谛, 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真正意义的科学教育, 是具有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袁运开, 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中学生短跑保持能力研究 篇9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 . 1研究对象

本文收集了国内外优秀百米运动员的运动学参数。

1 . 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有关文献和专著资料,了解国内外短跑运动员途中跑速度和途中最大速度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整理归纳,为本篇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1.2.2数据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2.3对比分析法

将所收集到的数据和进行统计过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国内外运动员百米成绩的差异所在。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 . 1短跑途中跑的距离

百米是田径短跑运动的重点项目,百米的技术分为四个阶段——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然而途中跑阶段是百米训练的重点内容,途中跑的距离一般为60m,占全程距离的60%左右。对百米成绩的影响是最大的,贡献也是最大的一段,但途中跑的距离长短与运动员能力是没有关系的,因为途中跑的距离是一定的。途中跑阶段对百米的影响与贡献,应该考虑运动员途中跑过程中的个人速度的能力。

2 . 2短跑途中跑的速度

百米跑途中加速阶段是运动员通过起跑后加速跑,速度达到一定的水平后,通过步频、步长的协调配合,继续加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决定百米成绩的关键段落,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优秀运动员在百米比赛过程中,途中跑加速段加速的效果始终与百米的最终成绩有直接相关,优秀短跑运动员的优势是在30~60m段上开始显示,加速能力的差距在这个段落得到了更为明显的体现。根据数据得知:在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的阶段中,中外运动员的速度是比较接近的,说明中国优秀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加速能力是很出色的,但在30~90m段的途中跑阶段中,中国优秀运动员与世界运动员是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中国运动员途中跑的速度仅在10.91~11.03m/s之间,而世界运动员途中跑的速度高达11.47~11.72m/s之间。百米途中跑的距离是一定的,但途中跑的庋是与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能力有关。

2.2.1短跑途中跑的节奏

途中跑阶段的速度与百米成绩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途中跑的最大速度与百米成绩关系更为密切,百米成绩的76%是由途中跑的最大速度决定的。百米的途中跑阶段应合理的利用体能不要过早或过晚出现途中跑的速度最大值。协调好各阶段速度的分配能力,表现出合理的节奏是短跑运动员取胜的重要因素。而运动员节奏能力的培养是在训练中形成的,但节奏不是不变的,随着运动员的爆发力、体能的提高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完善,运动员在途中跑阶段的节奏也是随着训练而提高的, 以建立新节奏达到平衡,这也意味着运动员途中跑阶段更加合理,节奏控制能力更加科学,途中跑的速度会因完美的节奏感而提高。

2.2.2短跑途中跑的速度

百米全程分为四阶段,起跑加速跑阶段0~30 m,途中跑阶段30~90m,终点冲刺90~100 m,而优秀运动员最大的速度出现在50~80m之间,所以得知,途中跑阶段包括最大速度,也称最大速度为途中跑的最大速度。研究表明,国外优秀男子百米选手的最大速度段都出现在50~80 m之间,世界男子百米成绩在9.9 s内的选手维持最大速度的距离为20 m,百米在10 s以为的国内优秀男子运动员维持最人速度的距离只有10 m。百米成绩的获得76%是由最大速度段的速度所决定。途中跑的最大速度与100 m成绩有着直接相关性。

2 . 3短跑短跑途中跑的供能

在短跑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在途中跑阶段身体肌肉收缩能力是否能协调放松,是发展和维持速度能力的关键,对提高运动成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百米跑是最大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反应速度、途中加速能力和保持途中最大速度的能力以及技术的质量。要想在比赛中创造优异的成绩,除了依靠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外,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协调放松能力。特别是世界级的优秀选手,他们的最高跑速达到12 m/s,这就需要运动员能充分调动最大限度的体能和具备高水平的肌肉放松能力。任何距离比赛项目的后半程,在运动员出现疲劳时,只要仔细观察运动员就可以发现,哪个运动员动作放松自然,哪个运动员就能取得好成绩。正如我国著名短跑教练沈孝智所说:“高速度中的放松能力是当代短跑技术发展的精华。”这句话概括了当代短跑技术训练的实质。

2.3.1短跑途中跑速度与肌肉供能

短跑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动作的自然放松能力。达到最大速度后,再企图通过加速提高跑速是愚蠢的,只有顺其自然尽力保持已获的最高速度跑到终点,才是最明智的,这样才不会破坏跑的节奏,企图再加速只会造成紧张用力而使技术动作变形,使跑的速度下降。美国优秀百跑运动员刘易斯在谈自己100 m成功的秘诀时说: “在前50 m我一直加速,然后只需要放松跑,越放松,速度下降的越慢,所以我自70 m至到达百米终点没有任何人比我快。”有关资料表明:当肌肉的紧张度为20%~30%时,肌肉中的血液流动受阻,当肌肉紧张度为100%时,肌肉中的血液流动基本停止。根据以上两种情况可知,过度紧张发挥不出来途中跑的速度,过度紧张只会使跑动中的身体肌肉更加僵硬、速度下降,只有放松跑才能发挥或提高途中跑的速度,以至达到人体最大速度出现。

2.3.2短跑最大速度与肌肉供能

在高速运动中,速度的维持是靠我们肌肉产生力,产生的力越大,速度值就越大,反之,产生的力越小,速度值就越小。

2.3.3短跑途中跑速度的关系

途中跑阶段所取得的成绩是百米成绩的基础,因为运动员在途中跑的过程中获得的水平位移是百米跑的更快的来源,它的快慢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成绩的优劣。百米成绩的影响因素诸多,但是途中跑速度对百米成绩影响最大。

3结论与建议

3 . 1结论

应提高百米成绩,发展途中跑速度是基础,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环节;在影响百米成绩的众多因素中,途中跑最大速度的影响效果高达76%;途中跑阶段,跑的越放松,跑速下降的越慢,这样才会有助于最大速度的发挥,从而提高百米成绩。

3 . 2建议

建议提高途中跑的速度,需要在爆发力、力量以及加速跑的技术等多方面综合提高,才会起到有效的作用;通过力量训练,增加肌肉的最大收缩速度,来提高途中跑最大速度;注重速度提高的同时,也要培养运动员跑的节奏感。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优秀100m的途中跑阶段入手,运用数据分析、对比分析法,对短跑途中跑阶段的速度、最大速度、肌肉供能特点与100m成绩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阐述了途中跑的速度是运动员提高百米成绩的重要环节,为今后中小学短跑训练内容提供一定的借鉴。

中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研究 篇10

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不良由八个维度组成,它们分别是失败感、不信任感、自我放纵性、无助感、猜疑感、压抑与忽视感、自我放弃感、依赖性[3]。本研究采用王极盛教授撰写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对相关变量的释义,其中对适应不良的释义是:“中学生的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参加课外活动、不适应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学习环境等”[4]。

国外有关适应不良的研究,主要围绕社会支持、师生关系、同伴接纳等方面。如Barrera M等人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个体适应具有显著的相关[5]。Birch S H等人研究发现,过度依赖师生关系与学校适应困难之间有较强的关联[6];Gary W等人研究发现,朋友越多的孩子越能够适应学校、喜欢学校[7]。

国内有关适应不良的研究,主要围绕学习生活环境、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等方面。如谭千保等人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环境、班级环境满意度越高,则对学校适应越好[8,9];崔娜的研究表明,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对学校适应的各个层面都有预测作用,其中家庭自我是预测力比较强的因子,其次是自我满意和社会自我[2];李文道等人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学生的学校适应质量越高[10]。

本研究探讨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学生焦虑主要表现为感到紧张、心神不定、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主要表现为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别人对自己不友好、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等[4]。希望通过探讨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教师指导学生缓解焦虑问题、提高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在本市某中学,采取随机整班抽取方法,选取25个班,共1500人,回收有效问卷1326份。其中高一560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42.2%;高二766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57.8%。班干部237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17.9%;非班干部1089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82.1%。独生子女512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8.6%;非独生子女814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61.4%。住校生986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74.4%;走读生340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25.6%。来自城镇的学生520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9.3%;来自乡村的学生806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60.7%。A类学生469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5.6%;B类学生479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6.3%;C类学生378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28.1%。

2.研究工具

《中学生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量表》选自王极盛教授撰写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分量表[4]。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中学生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量表》KMO为0.946,因子载荷量为0.329~0.762,α系数为0.894。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其GFI为0.959,AGFI为0.946,NFI为0.936,IFI为0.953,TLI为0.945,CFI为0.953,RMSEA为0.046,说明模型适配度较好。三个因子分别为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共18题,采用五级计分法,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将每个分量表六项得分之和除以6,就是该量表的因子分。分数越高表示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问题越严重。

3.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施测时间约为15分钟。数据采用Spss13.0和Amo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研究结果

1.中学生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差异分析

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地域、学业成绩各指标得分情况,以年级、地域、学业成绩为自变量,以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适应不良的年级主效应显著(F=7.088,P<0.01),地域主效应显著(F=7.165,P<0.01),学业成绩主效应不显著,但年级、地域、学业成绩三 者之间的 交互作用 显著(F=3 . 226 ,P<0.05)。进一步分析交互作用发现,不同年级对来自乡村A类学生的适应不良影响显著(F=11.407,P<0.01),表现为来自乡村A类学生中高一学生的适应不良高于高二学生。

焦虑的年级、地域、学业成绩主效应皆不显著。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地域主效应显著(F=5.445,P<0.05),年级、学业成绩主效应不显著。

我们根据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各指标得分情况,以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为自变量,以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适应不良的是否住校主效应显著(F=8.553,P<0.01),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班干部主效应不显著。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主效应不显著,三个自变量之间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2.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相关分析

表1的结果表明,适应不良与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显著正相关,焦虑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显著正相关。

注:* 表示 P<0.05,** 表示 P<0.01

表2以适应不良为自变量,以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为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适应不良对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分别解释了焦虑变异的34.3%(p=0.000<0.01),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变异的35.7%(p=0.000<0.01)。

注:* 表示 P<0.05,** 表示 P<0.01

3.焦虑中介效应

我们假设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是Y,焦虑是M,适应不良是X,适应不良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回归系数是C,适应不良对焦虑的回归系数是a,焦虑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回归系数是b,回归方程依次如下:

(1)Y=cX+e1

(2)M=aX+e2

(3)Y=c'X+b M+e3

模型如下:

我们采用中介效应检验三步法,依据表3统计分析结果,适应不良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标准化系数c(0.598)达到显著(p=0.00<0.05),适应不良对焦虑的 标准化系 数a (0 . 586) 达到显著(p=0.00<0.05),焦虑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标准化系数b(0.595)显著(p=0.00<0.05)。放入焦虑作为控制变量后,适应不良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标准化系数c'(0.249)降低,差异显著,说明焦虑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SE 表示标准误

三、讨论

1.高中生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差异讨论

根据结果可知,学生的适应不良存在年级、地域差异。高一学生的适应不良高于高二学生,因为高一学生刚刚步入高中,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对于高二学生,适应比较困难。来自乡村的学生适应不良问题比来自城市的学生严重,这与汪清华等人的研究一致。汪清华等人研究发现,城市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学生[11]。乡村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相较于城市学生更为严重,原因可能是来自乡村的学生,相比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对市高中的学习生活环境更为陌生,升入市高中后,适应起来比从小就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困难。

研究还发现,适应不良的是否住校主效应显著。住校生的适应不良问题大于走读生,这与已有的研究一致。崔娜研究发现,住校生学校适应状况比走读生差,在对待学校的态度情感和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常规适应方面都较走读生差[2]。住校生的适应不良问题大于走读生,原因可能是住校生不仅需要处理学习问题,还要处理与舍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这需要住校生相互之间进行磨合。

本研究中,适应不良的学业成绩主效应虽然不显著,但学业成绩、年级、地域三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表现为不同年级对来自乡村的A类学生影响显著,来自乡村A类学生中高一学生的适应不良高于高二学生。不同年级对来自乡村的B类学生、C类学生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是来自乡村的B类学生和C类学生相对于A类学生,学习往往不是他们的全部,他们更热衷于参与各种校外活动,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适应能力相对较好。

根据研究结果,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地域主效应显著,来自乡村的学生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度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这与已有的研究一致。张晋等人研究发现,农村中学生问题行为倾向总检出率为38.4%,检出率最高的是学习不适应为21.7%,其次是人际关系不适应为15.1%[12]。这可能是因为来自乡村的学生,相对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更为拘谨,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更为敏感,从而引发人际交往问题。

2.适应不良、焦虑与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相关关系讨论

研究表明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之间显著正相关,适应不良对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这表明学生如果长时间对学校生活不适应,无法融入新的集体,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就会紧张、害怕,没有安全感,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就会影响到学生与他人的正常交往,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

3.焦虑中介效应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焦虑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即当适应不良变化时,焦虑水平也会随之改变;当焦虑水平改变时,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也开始改变。当把焦虑作为控制变量时,适应不良与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显著相关关系变弱。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缓解紧张焦虑的放松技巧,让学生学会自主排解紧张焦虑感。当学生的紧张焦虑感减少,变的更加自信、更有安全感,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问题也会得以缓解。

综上所述,适应不良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感,还会造成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教师不应忽视学生的适应不良问题,应该通过开展学习学法指导、集体生活指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学习和生活。教师还可以授学生以渔,指导学生学习缓解紧张焦虑的放松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从而缓解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

本研究探讨了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关系,同时探讨了焦虑对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中介作用。针对适应不良的探讨尚有不足,在后续的研究中,还可探讨不同纬度的适应不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万伦.中小学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发展特点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2).

[2]崔娜.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谭千保,黄娟娟,梁燕.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不良图式问卷的初步编制[N].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

[5]Barrera M,Ramsay T.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scale of social support:Studies on college students[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1(9),

[6]Birch S H,Ladd GW.The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and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J].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1997(35).

[7]Gary W,Ladd.Having Friends,Keeping Friends,Making Friends and Being Liked by Peers in the Classroom:Predictors of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J].Child Development,1990(4).

[8]谭千保,刘志军.论学生学习环境满意度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9]谭千保,陈宇.班级环境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

[10]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

[11]汪清华,张通昌,孙晓明.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社会心理科学,2007(Z2).

中学生拖延心理研究 篇11

大部分中学生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耳熟能详甚至倒背如流,但是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却屡见不鲜。老师布置的作业拖了又拖,有的学生在截止日期前一天晚上挑灯夜战,有的学生在交作业的前一刻抄袭他人的作业,还有的学生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不交作业。拖延在中学生中是普遍现象,但是拖延久了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学习习惯、学习效率,甚至会使他们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本文选择中学生的拖延心理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这个时期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大,拖延可能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及时纠正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对学生进行拖延心理干预的理论依据。

一、拖延的概念

拖延的英文是“procrastination”,这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pro”的意思是“向前,偏好”,“crastinus”的意思是“明天”。所以这个英文单词本身的意思是“推迟到第二天”,在国内翻译为拖延、拖沓、拖拉或惰性。

关于拖延的概念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极的拖延

Laura J.Solomon和Esher D.Rothblum认为拖延是个体对可能体验到主观不适的任务进行不必要的延迟行为。Lay认为拖延是一种非理性地推迟应该完成的任务的倾向,侧重的是认知因素。Steel将拖延定义成非理性行为,“尽管预期到拖延会导致槽糕的结果仍自愿拖延的行为”。Knaus认为拖延是一种自动化的习惯,这种习惯导致不必要的推迟有时间限制的、重要的、应该优先考虑的事情。Haycock等人认为,拖延是推迟或者完全逃避必须承担的责任、做出的决策、完成的任务的倾向。Tuckman则认为拖延是个体延迟或完全回避必须完成的工作的一种行为倾向,是自制力不足的表现。

2积极的拖延

Simone把拖延当作个体在做决策时一种精明的、有远见的行为。Chu和Choi认为,拖延有时也会与积极后果联系起来,一些人通过拖延,在时间压力下产生强烈动机,反而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他们还进一步指出,积极拖延具有四个特征:一是选择时间压力;二是故意拖延;三是有能力在最后期限完成任务;四是最后会取得满意的结果。

3多维度的拖延

Milgram认为拖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推迟的行为,二是不利的行为结果,三是拖延者认识到任务很重要,四是拖延导致了痛苦。但是,Ferrari(1995)对上述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并不是所有晚完成任务的行为都是拖延,那种认为拖延是由于主观上的不舒服所造成的观点有点狭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拖延都会带来痛苦。基于此,他提出拖延具有三个标准:其一,无论行为还是意图,都缺乏一种即时性;其二,目的和表现出的行为相矛盾,存在不一致;其三,在拖延期间,偏爱其他有竞争性的活动。Steel认为,拖延的含义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为意向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差距;二是不良的行为表现;三是心境变化。

综上可以看出拖延的概念有从原来单一的维度向多维度发展的趋势,说明其研究在逐步完善。但是拖延的概念还没有实现统一,不同的研究者根据不同的概念展开相应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二、拖延的测量方法

迄今为止,对于中学生拖延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行为观察法、日志法和他人评定法。

1问卷法

目前国内外关于拖延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问卷法是指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采用量表的方式,进行定量化的测定。最为广泛的是Lay在1986年编制的一般拖延行为量表,它共由20个描述与拖延相关的行为和感觉项目组成(如对必须做的工作也要拖拖再开始做),其中包含10个相反的项目(如看完图书馆的书不管到期没有都会立刻归还)。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根本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为1分至5分。此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一致性系数为0.82。问卷法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结果容易量化,但是其主观性比较大。

2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个体在作业期间的时间管理和分配,以及完成任务的进度来看其是否具有拖延的倾向。如Piers Steel etal(2007)根据拖延的定义中包含延迟和非理性两个方面,采用观察法来获得“延迟”(每个测验完成时间的加权平均数,即完成越晚数字越大)和“非理性”(被试没有完成的题目数)的数据,最后将两者之和作为拖延行为的量化比较标准。行为观察法具有行为的真实性,但是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3日志法

拖延日志法是通过追踪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活动执行情况,从纵向了解学习拖延的动态过程,收集学生学习拖延的有关信息。日志法可以比较不同学生之间拖延的程度,但是该方法只能研究小样本,不具有普遍的推广性,而且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4教师评定法

由于问卷法的主观性较大,为弥补问卷法的缺陷,有些研究者采用学生自我报告和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法。Milgram(1993)对学习拖延的研究中采用教师评定法,这一简单的评定量表包括三个问题:学生预习次数、学生课堂出席次数、该学期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升或下降情况。但是这个研究方法也只能针对小规模班级,而且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综上可以看出,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研究中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尽量使研究的结果准确。

三、拖延的相关理论

关于拖延现象,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理论解释,这里主要介绍精神分析学派的自我防御论、行为主义的强化说和认知学派的不合理信念理论。

1精神分析——自我防御论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拖延是在面对威胁性事件时的一种本能反应,一种降低焦虑、保护自尊不受伤害、获得安全感的防御方式,是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比如:学生在考试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害怕在考试中取得不好的成绩被老师、家长批评,被同学另眼相看,所以在考试前假装生病。

2行为主义——强化说

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看,拖延是一种后天习得的习惯,是从个体对愉快活动和短期奖赏的偏好发展而来的,拖延者比非拖延者在记忆中有更多的成功。换言之,学生拖延既可能是因为因拖延而受到了奖励,也有可能是因为拖延的惩罚不够。在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在合适的时机给拖延的中学生正确的强化,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拖延行为。

3认知学派——不合理信念

从认知学派的角度看,拖延是因为学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于是就会拖延这种存在疑虑的学习任务。受到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干扰,学生往往迟迟不肯开始执行学习任务,一拖再拖。持这种不合理信念的学生大多追求完美,对于完成实际的学习任务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怕事情的结果不如人意,被其他人嘲笑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拖拖拉拉。如果最终没有完成任务,会归因为“不是我不够优秀,是时间不够充足”。

四、总结与展望

拖延现象自提出以来,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涵盖的人群也比较广,例如学生,工作者等,尤其对学生拖延的研究越来越多。拖延的概念从开始的单一维度到多维度逐步完善,与此同时,研究者也从实际的角度出发研究拖延的测量方法,将理论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虽然现在已有不同的方法测量学生的拖延行为,但是国内对于中学生拖延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可以在研究方法上考虑将问卷法和观察法结合,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拖延的研究起源于国外,所以现在国内拖延的研究主要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要考虑跨文化因素的影响。比如,问卷不能直接拿来用,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以适应不同阶段的研究对象。此外,在对中学生的拖延行为干预的时候也要结合拖延理论和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金华,321004)

谈谈中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篇12

一、重视行为规范对科学品质的促进作用

各人所处生长环境和所受教育层次的不同,使各人的行为有较大的差异。人的行为和品质与教育的关系密切。化学是一门极其认真严肃的科学,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对待。教师一方面要处处以身作则,以理服人,以自己突出的科学素养感染人,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一些涉及科学素养培养的行为和品质要有规章,以规章教育约束学生,使他们逐步形成讲科学的习惯。例如,在演示实验中教师不小心将一根玻璃管掉在地上摔碎了,教师往往会有几种态度:(1)视而不见,再拿一根继续演示;(2)踢到一边或拿扫帚胡乱扫到一边;(3)将碎片小心捡起,并彻底清扫。教师不同的做法,对学生的行为教育和科学品质的培养效果显然不同。

二、守住“实验教学”主阵地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讲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它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它又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催化剂。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科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充分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就能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首先,教师要规范操作演示实验,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补演示实验,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诱发、拓宽、深化学生的思维。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尝试探究性教学,这样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可利用课外家庭小实验来发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课外小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内化过程,内化过程是学生内部因素起作用的过程,是一个亲身实践的过程,能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选材、自己实验、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其动手、动脑、创新、创造的能力,使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涉及“压强差实验原理应用”,教师若精心设计准备,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主阵地作用,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上课前笔者请学生准备生活中有关应用压强差的实例(课外小实验形式),上课时,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考虑结果,笔者这时引出压强差的原理,使学生非常轻松地掌握了知识。接着,笔者将化学实验室中的有关喷泉实验的设计介绍给学生,以双孔塞配胶头滴管装置而引发压强差,从而形成美丽的喷泉(演示实验)。然后,笔者让学生讨论能用哪些方法替代此套装置也有相同的实验效果。学生很快就利用笔者介绍的产生压强差的原理,结合自己带来的实物,想出许多方案。学生分组讨论发言,汇集了许多方案。这样,学生在实验的氛围中,不仅有效地获得了化学知识,培养了实践技能和素质,而且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介绍生活中的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动机之一。生活中的化学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如学习煤和石油时,教师可以介绍洁净能源的开发、目前各国开发新能源的举措等,如英国农村大面积种植油菜,用植物油代替石油;美国一些科学家开发利用人体能,一些超级市场将顾客门消耗的能量储存起来,转化为电能用于超级市场的电能消耗。学习酸的通性、pH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再如,教师可根据生活中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学知识进行非法活动,教给学生打假、识假的经验和常识,如用烧碱催发海蛰、蹄筋,为节约成本用洗衣粉和面炸油条、油饼等,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

四、渗透化学前沿知识,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化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化学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面临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化学前沿知识,使课堂教学具有时代气息。如学习水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纳米技术在净水中的应用,选择实际问题情景:无锡2007年5月底蓝藻大爆发,引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导致全市人民饮用水困难。教师可以此为引导展开教学,介绍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等话题;学习原子结构时,教师可介绍核武器的制造等。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渗透,能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成就及新问题,加强学生对现代化学知识的了解及价值的培养,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智力空间和思维广度。

科学素养涉及的多种因素,科学素养的养成、培养并非易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教师应该在充分挖掘教材、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加强有效的科学素质教育进行不断探索,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30.

[2]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114.

上一篇:《音乐巨人贝多芬》下一篇:网络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