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的基本原则

2024-11-11

修订的基本原则(通用6篇)

修订的基本原则 篇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实验稿) 实验10年, 取得的显著成效有目共睹, 对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更好建设和发展、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而又长远的意义。关于10年体育课改的成效, 笔者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 (2011年第12期) 发表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10年改革成效”已有较为详细的总结和分析, 这里就不再重复。作为《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以及修订组组长之一的课改参与者, 耳闻目睹、深度体验了10年的体育课程改革。同时, 10年来的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交流, 自己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和完善, 也就成为自己一种强烈的内心愿望和自觉行动。《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是在教育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 在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上受到广泛认同、获得的成效并得到充分肯定的情况下进行的。修订《课程标准》实验稿既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和正确的课程改革方向, 又要考虑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更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引领未来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深化改革和发展。修订《课程标准》实验稿需要先确立修订的基本原则, 才能使《课程标准》在实验稿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 才能使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继续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行。

一、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始于本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方向无疑是完全正确的, 其顶层设计是高瞻远瞩和科学的, 它是经过广泛的调研, 根据世界教育和课程的发展趋势, 反思我国过去课程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按照素质教育的精神, 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高人才竞争力的角度来启动和实施的。1999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该文件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 正式提出:“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 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 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同年, 教育部组织专家组着手研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并于2001年正式颁布。本次课程改革也是在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的背景下展开的。体育课程改革是与其他所有课程同步进行的, 应该根据本次课程改革的总体精神来设计和进行, 因为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与健康课程也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中的体育既姓“体”, 也姓“教”, 脱离教育谈体育, 体育课程在学校中就难于显示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就像数学教育不等于数学一样, 体育教育也不等于体育 (这里指竞技运动和比赛) ;学校中的体育课程虽然有自己的特殊性, 其特征是身体运动, 但体育教育的本质是健身育人。同时, 我国学校教育和课程中存在的弊端同样也在体育课程中深深地打上了烙印, 如教学内容繁、难、偏、旧,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组织形式教条死板等现象普遍存在且严重。因此, 体育课程改革应该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精神和要求, 结合体育课程的学科特征, 从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来设计和改革体育课程, 这样的课程才是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课程。本次体育课程改革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以及运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 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注重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提倡多元化的体育学习评价,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均完全符合素质教育和育人为本的精神以及学科的特征。从广泛征求意见的调查结果来看, 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是得到绝大多数学生和体育教师拥护的。教育部2003年和2007年两次大规模调研结果均表明:90%以上的人认为《课程标准》“很好”或“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精神。更重要的是, 《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指导思想、核心理念等已植入体育教师的心灵, 逐步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和力量, 将会持续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 《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继续坚持《课程标准》实验稿所确定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等。当然, 由于少数体育教师对一些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概念在理解上发生的偏差或认识不到位, 修订时进一步明晰了有关论述, 努力帮助体育教师更加全面地、准确地理解新体育课程。

二、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

200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高度重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思想。修订《课程标准》实验稿更应该贯彻和落实这样的精神和思想。实际上, 10年的体育课程改革也是一个《课程标准》边实验、边总结、边修订的过程, 体现了“与时俱进”, 例如, 2004年, 教育部组织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专门的修订, 特别强调要处理好掌握基本知识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学科逻辑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学生经验, 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 学科的独立性与关联性, 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等方面的关系。这次修订还强调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精神, 加强中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由此, 《课程标准》研制组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07年至今, 教育部又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若干次修订, 特别强调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有关精神, 以及教育部关于课程标准修订要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学科中的渗透, 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巩固和深化, 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科学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与本学科相关的热点问题”, 以及“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原则。同时, 《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还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及国际体育课程的最新发展趋势为根据。

由上可见, 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努力使之更加完善, 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更加贴近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的实际。当然, 修订时也重视继承优良传统的问题, 包含两层意思:第一, 在原有实验稿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第二, 保留体育教学中的优良传统。

三、坚持《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

2001年, 教育部统一以《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主要关注和规定具体的知识点, 强调统一性, 这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也告诉我们:由于我国地大物博, 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差异很大, 用“大一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对各地、各校的适应性较差, 不能有效解决各地、各校复杂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更不可能体现教育教学特色和创新。而且, 本次课程改革强调“三级课程管理”, 即国家、地方、学校各自承担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旨在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这样的考虑, 《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对课程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表达, 更加强调课程目标及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等的引领, 更加重视对某一水平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和学习结果的描述, 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着学习过程所产生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更加重视对教学实施过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因此, 《课程标准》为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个性化和差异性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10年的体育课程改革已充分证明这一点。虽然一些体育教师还习惯于过去那种按统一的具体内容、统一的方式进行教学, 但经过10年的课程改革实验, 大多数体育教师已经能够较好地根据《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或创编有效的教学方法, 从而产生出许多富有创意、颇有特色、卓有成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因此, 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 既应符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大趋势, 也应考虑我国各地区和城乡差异很大的实际情况。

《课程标准》作为国家性的指导性文件, 应以共同性和原则性的内容为主, 不可能、也不应该过多地涉及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 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应由《课程标准解读》、《教学指南》、《质量标准》、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等资料来解决, 更重要的是靠学校和教师来解决。正如纪程指出:“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 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意义。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最前沿,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和直接的目的。”一线体育教师只有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需要, 深入地进行思考和再设计, 才能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人, 从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和实施者向课程的主动设计者和建设者转变, 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 上出受学生欢迎、使学生满意的体育课。

因此, 修订《课程标准》实验稿时, 应坚持《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 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

四、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始就全面进入了政府组织领导和社会、学校参与的良好互动的改革阶段, 课程改革既要体现国家的意志, 又要吸收社会、学校等方面的意见;《课程标准》是大家的《课程标准》, 需要大家共同关心和爱护。而且, 正如上述, 10年的体育课程改革实际上是一个边开展《课程标准》实验, 边进行《课程标准》修订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充分体现,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第一, 《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是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 教育和课程专家积极引领, 体育学科专家进行集体讨论、制订和修改, 而且, 这种研制和修订是建立在广泛的调查研究以及听取方方面面意见和建议基础之上的;第二, 体育学科研制组和修订组的专家通过深入地分析、思考和讨论有关问题来研制和修订《课程标准》。本文可以提供一些背景材料, 说明《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完全是一个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过程。

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大致分为2007年以前和2007年以后两个阶段。2007年以后的《课程标准》修订是在2007年前《课程标准》修订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

《课程标准》实验稿进入38个国家课改实验区进行实验后的两年以后, 即2003年3月起, 教育部就开始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状况组织了大规模调查研究, 此次调查研究涉及38个首批国家级实验区, 覆盖全国29个省 (市、自治区) , 既有问卷调查, 也有对各省、市、自治区反馈的具体修改意见的征集。同时, 《课程标准》研制组还召开了若干次小型征询意见座谈会。2004年, 教育部组织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专门的修订, 形成了《课程标准》修订稿。之后, 《课程标准》研制组继续利用多种新课程培训和研讨的机会, 征询一线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也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报刊杂志上的有关文章, 在此基础上, 继续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修订。

2007年4月, 教育部又正式启动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修订组前后共召开了10余次由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参加的各种座谈会和规模不等的调查研究, 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 广泛搜集了报刊杂志、网站等各类媒体上对《课程标准》实验稿反馈的意见及大量信息。同时, 对来自方方面面的主要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分析之后, 对《课程标准》的内容和文字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2009年12月底, 《课程标准》修订组根据教育部的要求, 对之前的修订稿再次作了一些内容和文字上的修改以及体例上的统一, 特别在课程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等方面更加强调将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的追求。2010年8月底, 《课程标准》修订组全体成员进行了集中讨论和认真修改, 从而又一次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修订。2011年1月, 教育部又对广东、宁夏、陕西等26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基层教研员和教师广泛征询对《课程标准》修订稿的意见, 并汇总了这些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课程标准》修订组认真阅读和分析了所有修改意见和建议之后, 组织全体成员对修订稿进行了再一次的审读与修改。2011年2月,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领导以及国家级的课程专家们审读了各学科《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稿之后, 对所有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稿的统一范式进行了认真梳理, 并召集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和秘书到北京开会听取领导和专家们的意见, 在此基础上, 再次认真对《课程标准》修订稿进行修改与完善。2011年4月和6月, 教育部组织专家两次对《课程标准》修订稿进行审议, 《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在现场听取了审议组专家的意见后, 对《课程标准》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从以上修订过程的简要介绍中可以发现, 《课程标准》的修订是一个不断听取意见、不断调查研究、不断讨论和分析、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 是一个广大专家和一线体育教师关心和参与的过程, 完全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从中还可以看出, 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制和修订, 不仅仅是几个专家辛勤工作的结果, 更是方方面面, 特别是一线体育教师关心和支持的结果。

五、结语

修订《课程标准》实验稿, 确立主要的修订基本原则至关重要, 不同的原则产生的结果会大不相同, 而上述几点修订基本原则主要是根据国家有关重要文件的精神, 对一线体育教师的广泛调研结果, 从有助于不断推进素质教育, 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标准》, 不断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的角度来确立的。10年来, 这些修订基本原则持续地指导着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 使体育课程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也使《课程标准》实验稿最终“修成正果”, 并将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地、繁荣地发展。

修订的基本原则 篇2

关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

指导原则》的修订说明

(2016年7月28日)

一、修订背景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是规范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药品GSP)检查工作,统一结果判定标准,有效指导药品GSP认证和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配套文件。2013年1月药品GSP(卫生部令第90号)颁布实施后,总局于2014年2月制定印发了《指导原则》。2016年7月20日,总局发布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修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决定》(总局令第28号),对药品GSP中药品电子监管、疫苗等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改变了一部分条文序号,重新公布了药品GSP。为此,有必要对原《指导原则》进行相应修订。

原《指导原则》只设臵了用于认证检查的结果判定标准,需要对企业按照药品GSP条款进行全项检查才能进行判定,只能为是否通过认证提供依据。在各类日常监督检查中,不可能进行全项检查,往往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有因检查或专项检查,造成无法按原《指导原则》标准进行结果判定,各地对严重违反药品 GSP的检查结果处理措施各行其是,不能统一按撤销药品GSP认证证书处理,形不成有效震慑。急需增设适应监督检查工作需要的判定标准,使检查结果直接为是否撤销药品GSP证书提供依据。

同时,鉴于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的特殊性,其使用单位仅限血站及医疗机构的检验科室,与普通药品用途完全不同,而与医疗器械类体外诊断试剂更为类似。体外诊断试剂(药品)经营企业也是一类十分特殊的药品批发企业,其经营设施设备、人员配备要求和服务对象与普通药品批发企业有着较大的不同,而与体外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类似。且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往往会同时经营药品类和医疗器械类体外诊断试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其一张营业执照、一套经营方式和人员,要求取得两张经营许可证书,实施两套不同的质量管理和认证体系,对企业造成较大困扰,行业内一直呼吁将其流通与使用监管完全并入医疗器械管理,或者对其制定符合实际的质量管理规范和检查要求。在一时难以统一按医疗器械管理的情况下,至少应制定符合其经营实际的GSP检查项目和结果判定标准,避免认证和监督检查中生搬硬套药品规范。为此,本次修订拟增加体外诊断试剂(药品)经营企业检查项目和结果判定标准,作为独立于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之外的第三部分纳入《指导原则》。

二、修订过程

2016年7月27日,药化监管司又组织原《指导原则》的起草成员,根据新修改的药品GSP,结合原《指导原则》实施 中发现的个别问题,对有关内容进行了研究与修订。

对诊断试剂有关内容,系根据2015年总局领导指示,药化监管司会同有关司局多次组织体外诊断试剂(药品)经营企业、有关行业协会和部分监管部门代表召开会议,研究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经营行为的监管政策。在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并参考体外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管政策和质量管理规范,结合药品GSP中药品批发企业的主要要求,起草了体外诊断试剂(药品)经营企业实施药品GSP的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多次征求了行业内和监管部门的意见,形成的检查项目取得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的认同,比较符合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监管实际。

现已完成《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拟在药品监管系统内征求意见,经汇总意见研究完善后,报总局领导签发。

三、主要修订内容

《指导原则》包括“说明”和“检查项目”两部分内容。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一)增加用于监督检查的结果判定标准

将“说明”中原“结果判定”项改名为“认证检查结果判定”,明确其适用于认证检查情形。其后新增“监督检查结果判定”项目,明确其适用于非认证检查的各类监督检查情形,设臵“符合”“违反”“严重违反”三种判定结果,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通过检查、限期整改、撤销认证证书等风险控制措施,以此统一各地的结果判定和处臵。标准制定过程中,针对监督检查只检查部分项目的 特点,比照认证检查即使全项检查也不予通过的缺陷项目超标比例(≥≥10%,即检查过全部103项“主要缺陷项目”,须命中10项以上),换算为缺陷项目绝对数超标(批发企业≥10项、零售企业≥5项,即无论检查过多少项“主要缺陷项目”,都须命中10项或5项以上),才规定为“严重违反”。这就对检查和判定提出了较高要求,但使企业对判定标准无可臵疑,同时简化了监督检查后的结果判定操作。

(二)新增体外诊断试剂(药品)经营企业检查项目与结果判定标准

考虑到体外诊断试剂自身特性,结合体外诊断试剂(药品)经营企业经营方式、质量管理需要和监管实际,将药品批发企业实施药品GSP有关内容进行个别调整,形成体外诊断试剂(药品)经营企业检查项目。如:将药品批发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中部分岗位人员由执业药师或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整为主管检验师或检验师;取消对非冷链储运要求的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配备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的要求等。整体检查项目共185项,其中属于严重缺陷项目有7项,属于主要缺陷项有67项,属于一般缺陷项有111项。结果判定时,主要缺陷项目命中7项即属“严重违反”,应撤销药品GSP证书。

(三)升级部分严重缺陷项目

按照中央对药品监管工作提出的“四个最严”的要求,结合药品流通监管实际和疫苗配送企业质量保证需要,对原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两部分的严重缺陷项目进行了调整。1.药品批发企业检查项目中,在原有6个严重缺陷项目基础上,将原2个主要缺陷项目提升级别为严重缺陷项目,调整后严重缺陷项目上升至8个:

一是,“**04902 储存疫苗的,应当配备两个以上独立冷库”。新修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明确疫苗的流通过程必须做到全程冷链不断链,将承担疫苗储存业务的企业必须配备两个以上独立冷库的要求升级为严重缺陷项目,成为一票否决项,有利于提高储存疫苗的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和冷链保障水平,降低设备故障后疫苗脱离冷链的几率。

二是,“**06601 企业采购药品时应当向供货单位索取发票”。如不严格要求企业购进药品索取发票,极易给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和“挂靠走票”留下空子,造成假劣药品或非法回收药品的流入,发现问题也无法查清供货方,给药品流通环节带来巨大的风险。将此项要求升级为一票否决项,有利于强化企业从合法渠道采购药品的意识,增加企业违法成本,发现问题也易于查清供货方。

2.药品零售企业检查项目中,在原有4个严重缺陷项目基础上,将原2个主要缺陷项目提升级别为严重缺陷项目,调整后严重缺陷项目上升至6个。

一是,“**14504 经营冷藏药品的,有专用冷藏设备”。近来的检查发现,药品零售企业未按规定配备冷藏设备储存或陈列冷藏药品的问题较为突出,既对需要冷藏的药品质量带来影响,又容易造成群众和媒体的不安全感。将此项目升级为一票否决 项,有利于保障零售环节的冷藏药品质量控制水平,减少质量安全隐患,提升社会信任度。

二是,“**15209 采购药品时,企业应当向供货单位索取发票”。药品零售企业购进药品不索取发票问题十分突出,给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的流失,以及非法回收药品流入零售终端创造了可乘之机。将此项升级为一票否决项,十分有利于规范药品零售企业采购行为,提高守法意识,增加违法成本,发现问题也易于查清。

修订的基本原则 篇3

一、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比较

仔细阅读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就会发现, 新的基本准则与2006年的版本相比, 主要修改了第四十二条第五项, 关于会计计量中对公允价值的描述。旧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表述为:“ (五) 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第五项具体表述如下:“ (五) 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 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 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对比新旧准则对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表述, 就会发现此次修改的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交易主体”的重新界定。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主体表述为“市场参与者”, 而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是以“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来表述。根据2014年1月28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对市场参与者的表述“市场参与者, 是指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 (或最有利市场) 中, 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买方和卖方: (一) 市场参与者应当相互独立, 不存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所述的关联方关系; (二) 市场参与者应当熟悉情况, 能够根据可取得的信息对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及交易具备合理认知; (三) 市场参与者应当有能力并自愿进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

可以看出, 市场的交易主体不仅应当熟悉情况, 而且还有能力且自愿进行交易, 同时还必须是相互独立的。通过对交易主体的重新表述, 把交易主体进行了更精确的界定, 和原来的交易主体表述相比, 明确排除了关联交易的双方, 并且把交易主体的行为能力也进行了界定, 从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公允价值可能不公允的情况, 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

2. 增加了公允价值确认时点“计量日”的界定。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把公允价值计量依据明确为“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形成的价格”。“计量日”这一时点的界定, 确定了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的时间范围, 必须是在进行确认资产负债价值的当天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形成的价格。

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描述中, 并没有明确公允价值确认的时间, 就会使公允价值的计量呈现相对模糊性和较强的随意性, 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相关财务信息的相关性缺失。而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关于计量日的明确界定, 使得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更强, 充分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及时性。

3. 对确定公允价值的“交易”的界定。

旧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确定公允价值交易的表述为, 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的公平交易”,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描述为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表述“有序交易, 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同时还指出“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 应当假定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 企业应当假定该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其中“主要市场, 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交易量最大和交易活跃程度最高的市场。最有利市场, 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后, 能够以最高金额出售相关资产或者以最低金额转移相关负债的市场。”

这样就把确定公允价值的交易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不仅界定了交易的惯常性, 不是偶然非正常的交易, 同时界定了交易的市场环境, 必须是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的交易。可以看出, 新准则更强调市场的价值判断作用, 同时通过对交易市场的界定, 就使得原来可能的私下交易转变为公开的惯常的主要或最有利的市场交易, 使原来可能的会计操纵变得更加不易, 从另一方面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4. 对纳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界定。

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表述是能够“交换或清偿”的资产或负债, 新准则中的表述则是能够“出售或转移”资产或负债。这样一来, 可以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不仅仅是能够交换的资产或清偿的债务, 凡是可以出售或转移的资产或负债, 只要符合条件, 都可以进行公允价值计量, 扩大了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的使用范围。

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修订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不仅统驭着具体准则的制定, 也是为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做出规范的新问题提供会计处理的理论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修订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会计事项处理, 同时对审计等其他相关行业 (专业) 带来了广泛的影响。

1. 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行为往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主要是为了适应企业投融资的需要, 通过公允价值计量向外界传达公司价值或实力被市场认同程度的信息;另一种是被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主要是出于适应会计政策的变动或政策性要求而采用的。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表述扩大了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的范围, 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公司的财务报告, 进而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等方面产生影响。对企业来讲, 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出具的财务报告会给公司带来有利的影响, 比如和原来计量属性报告相比会提高公司的利润率或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那么公司会非常愿意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同时公司出于纳税筹划的考虑, 资产从原来的计量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时机选择将是公司进行经营决策的一个主要考虑因素。

2. 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表述扩大了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的范围, 在企业的会计实务操作中, 除了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要求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 哪些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何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最有利, 这些会计政策的选择都需要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判断。同时, 在对相关资产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中, 如何确定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采用什么样的估值技术对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估算相关性最强, 也需要准确的专业判断。因此, 会计人员应当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执业水平。

3. 对审计的影响。

由于会计和审计的密切相关性, 会计准则的相关改变必将给审计带来很大影响和冲击。企业会计人员公允价值计量的采用是否合理合规、公允价值的确定是否合理合规, 将会严重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相关性。因此, 审计人员在对企业审计时应考虑到公允价值的确定是否准确, 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是否合理。这一切都会加大审计人员对公司资产或负债价值核查工作量, 当审计专业人员自身知识不能够解决相关问题时, 就有必要引进更多的企业价值评估专家或补充自己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 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审计费用, 同时可能会推动相关审计准则的修订以适应会计准则的相关变化。

4. 对资产评估业务的影响。

由于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适当的估值技术对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估算,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企业会计人员有可能需要请教有关资产评估专家。同样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也可能需要资产评估专家的指导和参与, 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资产评估业务, 推动了资产评估业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当资产评估专家出具的评估价值纳入会计信息系统形成财务报告对外披露时, 其承担的法律责任也随之而来。对于资产评估人士来说, 参与公司资产公允价值评估带来的法律风险也不能忽视。

摘要:2014年7月23日, 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同时宣布在公布之日生效。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同表述及影响, 并进一步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公允价值的重新表述带来的对企业、会计人员、审计、资产评估业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比较,影响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关于修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决定.财政部令第76号, 2014-07-23

修订的基本原则 篇4

4、什么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什么是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概念、形式、辩证联系是什么?答: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飞跃: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辩证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9、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什么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否定之否定: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原理: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互相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6、什么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答: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由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循环往复发展的过程意义:在当代中国,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7、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答: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实质或局限性是什么?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积极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礼仪,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境界;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在花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有哪些新变化?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答: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新变化;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

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与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真理性。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第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时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时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相对于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作的个别理论判断和具体结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基本方法,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的有机统一。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答:条件: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是什么?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什么?答: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根本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立场: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什么是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姓。

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实践性的表现)?答: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什么是意识?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有哪些?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答: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的表现有: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人类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

马基

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3、现实意义:社会历史趋势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经过反复实践,我们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所以,主体选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适的,关键在于主体选择不能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背道而驰。

5、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联系的概念、特点是什么?普遍联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什么是发展、新事物和旧事物?新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总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概念: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原理: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方法论意义: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必然战胜:1新事物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2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败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任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更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6、什么是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二者的关系是什么?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方法论意义答: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关系: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统一性,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统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统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的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统一性使矛盾双方的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统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斗争性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矛盾的斗争性,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性力量。

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答: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方法论意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实践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形式是什么?实践主体、客体及其根本关系是什么?答:概念: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特点: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2、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表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它不但具有再现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特征,认识是主体以实践为基础对客体能动的、创新性的思维在现。

5、什么是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一元性?什么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辨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答: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行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6、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什么?答: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什么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不确定性: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两种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什么?答: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缺陷: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2、什么是社会存在?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的概念及其构成是什么?答:社会存在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4、生产力的概念、特点、结构是什么?生产关系的概念、结构、基础是什么?答: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特点: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构成:一是劳动资料,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系。结构:狭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基础: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答:规律: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理论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现实意义:我们党

马基 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按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生产关系。

7、什么是社会形态及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统一性:社会历史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多样性:每个国家或民族有其各自的发展历程。

8、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为什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答: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根本动力: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9、什么是阶级?答:所谓阶级,就是指一些大的社会集团,由于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0、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社会革命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基本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不能容纳它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社会改革适用于解决旧的社会体制,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理解: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作用及其表现: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正确认识:首要的就是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11、人的现实本质及其内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答: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内涵: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热别是经济关系中;人的本质是变化的、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12什么是人民群众?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什么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什么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人民群众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和社会居民中的大多数。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史分析法:要求从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阶级分析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1、什么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答: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历史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什么是商品和商品二因素?什么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什么?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概念及其关系是什么?答: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体力与脑力的耗费。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二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什么是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货币及其职能是什么?答: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关系: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4、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或实现形式是什么?价值规律对于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自发调节的消极后果是什么?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消极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什么是资本原始积累?及其途径?答: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两个途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7、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使用价值(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点)?答: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须品德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部分⑴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⑵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⑶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创造出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价值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

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什么?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和主要方面是什么?答: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剩

马基

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9、资本及其本质是什么?什么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种划分有什么意义?什么是剩余价值率?如何计算剩余价值率(公式)?答:资本及其本质: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意义: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即不是有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率为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公式为m′=m/v(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10、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答: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11、什么是资本积累和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积累的源泉是什么?资本积累的后果是什么?什么是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什么是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影响资本周转的关键因素?答: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称为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工人是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累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累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资本周转:资本是在运动过程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的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影响周转因素:资金周转时间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12、社会总产品及其价值形态和物质形态?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工资和血汗工资制度?社会总产品: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它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血汗工资制度其特点是利用“科学的劳动组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

修订的基本原则 篇5

财政部日前公布了《基本建设财务规则》, 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则》要求, 财政部门应督促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规范项目财政资金管理, 加强对政府授权举债融资的监管。

为了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使用财政资金的基本建设财务行为, 杜绝浪费, 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 《基本建设财务规则》明确规定, 项目建设管理费按规定标准和要求实行总额控制, 分年度据实列支。具体管理办法另行颁布。关于基建项目建设资金, 《规则》要求, 基建项目单位均需按照资金来源不同, 将建设资金分为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和财政资金。其中, 自筹资金主要包括除财政资金外的各类投资者投入资金、事业单位提取的修购基金、企业自有资金、各类借款、企业或公司债券以及其他自筹资金等, 而财政资金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其他专项建设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建设资金等。《规则》要求, 财政部门应督促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规范项目财政资金管理, 加强对政府授权举债融资的监管。属于国家直接注入部分、投资补助如拨款时没有权属要求或另有规定的部分, 均需按照国家资本或国有资本公积管理, 而属于有偿性自主如按规定授权举债融资所得等资金部分均需作为项目负债管理。同时, 《规则》还明确, 项目建设单位编制项目预算应以批准的概算内容为基础, 按照项目实际建设资金需求编制预算, 并控制在批准的概算总投资规模、范围和标准以内。项目建设单位应细化项目预算, 并分解项目各年度预算和财政资金预算, 按要求编制政府采购预算。项目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项目财政资金预算, 项目财政资金预算在执行中一般不予调整。 (中新网)

修订的基本原则 篇6

关键词:隧道施工,柴油车尾气,颗粒物,碳烟,施工通风

研究施工作业环境是隧道施工的基础性工作, 其直接影响隧道施工通风的布设、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效率、工人健康、机械设备选型等。特别是在超过3 km独头通风隧道区段内, 施工最大的制约条件就是通风的供给程度, 其能力决定了隧道掘进最大区段的长度、辅助坑道的布设、掌子面的掘进速度等。

施工隧道的空气中, 因人工作业产生的有害物质包括炮烟、粉尘、机动车尾气颗粒物 (碳烟) 、机械运转对润滑剂加热产生的气体、运输产生的二次扬尘等, 此类属于间接有害气体;直接有害气体为岩体内涌出或挥发出来的气体, 如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这些气体形成了隧道施工环境中的空气环境。

目前隧道施工通风掌子面内的用风量是根据吹散各种有害气体、吹散粉尘等颗粒物、机械用风量或人员需风量中的最大值来确定的, 一般是把半小时之内吹散炮烟的需风量作为掌子面内的最大供风量。

但随着洞内施工机械化的提高, 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机械大量增加, 这种情况已比过去制定施工通风标准时的洞内柴油机总功率提高数倍。洞内同时运转的柴油机最大功率的合计已由原来的100 k W递增到300 k W左右, 因此, 柴油机尾气对隧道施工环境的影响已不可忽视。

目前, 业内对柴油机尾气颗粒物危害已有了广泛认识。国内外相关机构对城市空气环境、室内空气环境和施工作业空气环境进行研究后, 最终将危害物都指向了柴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 以及可吸入性颗粒物PM10、PM2.5。现有文献都只是对运营隧道进行车辆尾气分析, 近年来, 相关文献中没有对大量特长隧道施工中的气体污染状况进行过系统研究, 在隧道施工中出现烟气缭绕、能见度降低、施工人员呼吸困难等问题后, 仅能以更换通风方式或增设通风辅助坑道来对以上情况进行改善, 针对施工隧道这种半封闭的空间内以柴油机为动力机械的作业环境, 有必要对这类专项有害物质的分布和处理进行系统研究。

1 掌子面内间接有害气体及其颗粒物的分布状况

在隧道施工中, 人员主要集中在掘进掌子面至二衬浇筑工作面之间, 施工机械也主要集中在该范围内, 运输车辆则活动于成洞段。

在一个循环施工中, 会有多种施工作业工序, 依据目前国内施工状况, 施工产生的间接气体的排放状况如图1、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1) 粉尘伴随着整个施工工序; (2) 柴油车尾气颗粒物从放炮工序以后就一直伴随着之后的工序, 时间长达9~11 h; (3) 柴油车尾气颗粒物浓度最高的工序是装载和破碎岩石阶段; (4) 初支阶段以喷射混凝土中的粉尘为主, 柴油车参与的工作较少, 尾气排放量很少; (5) 工人在掌子面内长期吸入的有害颗粒物有3种, 即粉尘、碳烟和焊接烟尘。

掌子面内可接触的污染物:粉尘、碳烟和电焊烟尘, 形成了混合性粉尘。在装砟、破碎岩石阶段, 碳烟的浓度要高于矿物质粉尘, 特别是在地下水发育的掌子面内, 基本被碳烟全部充斥。成洞段内则漂浮着炮烟、粉尘、柴油车尾气、焊烟、路面二次扬尘等混合型污染气体。

粉尘是指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矽尘) [2], 掌子面内这类由矿物质组成的粉尘属于无机粉尘, 有时也包括煤尘, 直径大小集中在PM100左右, 亦属于工人触尘范围, 而长期漂浮在空间内的粉尘直径小于PM10。

注:参数取自Ⅳ级围岩, 开挖断面积为110 m3左右。

柴油车尾气颗粒物 (碳烟) 一般由高度凝聚的固态含碳物质、灰分、硫化物、挥发性有机物 (VOC) 等组成[1]。其中固态炭是由有机碳和元素碳 (OC/EC) 组成, 属于有机性粉尘, 粉尘的直径集中在PM100左右。

2 隧道内柴油车尾气颗粒物组成分析

随着隧道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洞内大量使用柴油内燃机设备, 尤其是钻爆法掘进和无轨运输的施工隧道, 其内配备多辆大、中型自卸式柴油运输车、轮式装载机、履带式挖掘机、岩石破碎机、大口径钻孔机, 甚至还有钻爆开挖成套机组、钢架架设机、多臂钻孔机、柴油动力的空气压缩机等。这些机械以柴油为动力, 每台机械的功率基本与地面上的中型柴油车相当。

这类机械、车辆的尾气直接排放到半封闭状态下的隧道空间内, 形成柴油机尾气极端漂浮、充斥状态。在隧道整个施工工序中, 除了吹淡炮烟的0.5 h内没有柴油机排放尾气外, 其他阶段都可能排放。因此柴油机尾气颗粒物 (碳烟) 在隧道中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2.1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 (碳烟) 排放程度

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的重视, 已经开始认识到机动车尾气中颗粒在环境污染中所占的比例。相较汽油车而言, 柴油车颗粒物排放因子高, 其颗粒物排放总量高[1]。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颗粒物的排放因子是轻型汽油车的20~40倍, 是中型和重型汽油车的5~7倍;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颗粒物的排放量占总机动车尾气颗粒排放量的36%~51%。1999年机动车尾气排放的PM10中50%以上来自于重型柴油车[3]。另据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目前的研究统计, 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颗粒物的排放因子是轻型汽油车的100倍, 一辆重型柴油车尾气颗粒物每年的排放总量是该车重量的数倍。另外中国单车排放量高, 是美国同类型在用车排放因子的8~10倍[5]。机动车尾气排放颗粒物较大部分来自于柴油车尤其是重型柴油车。因运输活动造成的空气污染中, 柴油车是污染的重要来源。

国内隧道施工中绝大部分采用的是国内产的以柴油为动力的车辆, 大量带有颗粒物的尾气排放到掌子面附近, 洞内颗粒物污染是地面污染的集中表现, 污染程度相比其他工业活动, 是最极端表现之一。

2.2 国内外对碳烟和粉尘的规定值

隧道内粉尘及主要碳烟浓度允许值的规定如表2所示。

国际和国内标准对粉尘和碳烟的最大允许值作了不同的规定, 将这两类颗粒物视为两种不同的控制因子。粉尘是无机物, 碳烟由有机物组成;碳烟和焊接烟尘允许浓度是粉尘的数倍, 也就造成了人们对碳烟和焊烟的不重视。

2.3 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组成

国内外对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成分做过多次测试, 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如表3所示。

关于柴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的生成和排出, 各国已做了很多研究工作, 但由于柴油机的不均匀燃烧, 以及油质、功率状况和测试方式的不同, 至今结果尚无统一说法[6]。但测量结果都表明柴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是以碳为主的颗粒物 (PM) 和氮氧化物NOX组成的碳烟, 约占总排放量的85%左右。另外, 隧道中的柴油车大多是在重载或瞬时加速用力状态中, 尾气颗粒物的排放量随即提高, 可判断国内隧道内的柴油车尾气颗粒物排放量约占93%以上。柴油机排出的颗粒物直径非常小, 通常颗粒直径范围在20~500 nm, 大部分集中在100 nm, 即PM100。

2.4 焊接烟尘颗粒物的组成[7]

焊接烟尘由2~0.5μm的球状颗粒集聚而成, 而且这些球状颗粒物一直在空气中浮游, 一般小于1μm的尘粒占50%以上 (重量百分比) 。

焊接烟尘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物质, 已在烟尘中发现的元素超过20种。其中, 氧化铁一般占烟尘总量的35%~56%。其次是SiO2, 其含量占10%~20%。Mn O占5%~20%左右。

2.5 粉尘颗粒物的组成

隧道内因开挖、扬尘引起的悬浮微粒物是指硐室内粒径小于100μm的矿物质悬浮微粒。具体成分与开挖岩性有关, 属于无机粉尘, 如石英、氧化铝、滑石粉、煤粉、钙质、硅质化合物等, 这类粉尘由多种成分组成, 属于混合型粉尘。

3 掌子面内的粉尘危害性

上述3种粉尘颗粒物大小均集中在PM100或者更小, 处于对人体危险的粒径内。其危害如下: (1) PM10~PM50之间的颗粒物可造成矽肺病, PM10以下颗粒物可造成肺癌、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 (2) 碳黑对光的强吸收效应, 使得掌子面工作范围内能见度降低; (3) 施工人员吸入大量粉尘感到身体不适, 影响施工作业, 从而降低作业效率。

4 修订施工通风需风量确定原则的建议

施工通风设计中, 将各种需风因子计算后, 取最大需风量作为施工通风用风量的控制值。在施工机械较少的情况下, 一般都是以吹淡炮烟浓度这一指标作为控制施工通风的需风量。当未来大型施工机械参与隧道施工时, 吹散柴油车尾气会作为控制指标, 需风量会成倍增加, 施工通风增加的费用和隧道各辅助坑道位置及形式, 均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另外, 炮烟高浓度存在状况相对时间较短, 并通过0.5 h通风降低炮烟浓度, 掌子面内处于无人触尘、触毒状态。随着洞内人员的作业和柴油机械的大量使用, 碳烟和粉尘成为洞内人员接触的主要污染物, 并且一直伴随作业人员全过程, 浓度远高于残存的炮烟有害物质。

所以说, 单纯依靠施工通风将粉尘和碳烟的浓度降低到规定的范围内并排出掌子面或隧道是不经济的。另外掌子面内及隧道内的风速是缓慢的, 特别是大断面内风速就更无显现。而粉尘、碳烟和焊烟又是脉冲式排放, 所以浓度总是超标, 碳烟就弥漫在掌子面附近。而漂浮至成洞段过程中沉降后的颗粒物被运输车辆二次扬起, 因此隧道会出现掌子面碳烟弥漫、成洞段粉尘漂浮的现象。在长大独头区段内, 将污染气体通过通风方式全部排出洞外是不经济的。

鉴于上述对隧道施工中掌子面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分布状况及其颗粒物大小的研究, 可将洞内施工排放气体分为可稀释排出的污染气体和洞内降尘的污染气体。

因此建议施工通风原则可修正为:确定洞内气体中的有害物质种类, 依据不可在洞内处理、降解、收集的污染气体来确定施工通风的需风量。

区分隧道掌子面内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的时间差问题, 炮烟或者岩体内散发出的直接气体无法在洞内被收集, 只能稀释;碳烟被稀释不经济, 但可以被收集。

确定需风量的主要因素如下:炮烟、瓦斯 (油气等) 、温度 (热交换) 、湿度、粉尘、碳烟。其中炮烟和瓦斯必须靠通风来稀释。具体处理方式如表4所示。

5 洞内可降尘的污染气体的处理方法

施工隧道内污染空气分布状况研究的目的如下: (1) 改善隧道内的环境, 减少通风所需风量, 明确长管路压入式通风的使用范畴; (2) 减轻施工隧道排气对隧道洞外大气环境的污染; (3) 区分空气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洞内降尘的处理方式很多, 有静电除尘、生化除尘等。最简单经济有效的除尘方法是喷雾, 其设备简单, 效果显著, 设备移动性强, 可多点布设。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空间内的漂浮颗粒物浓度降低95%。

喷雾除尘用于两个段落:一是成洞段, 二是掌子面内。

成洞段内为了压灰, 防止其变成二次扬尘 (飞灰) , 可选择实心锥形喷嘴, 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可以压住大部分的灰尘, 同时又不过多增加水。水压力通常选用0.15~0.3 MPa即可。喷洒方式为流动性多次喷洒。

掌子面内的粉尘为飞灰, 需要将其从空气或烟气中淋湿、捕捉、分离。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1) 粉尘颗粒与喷雾颗粒的比值; (2) 喷雾压力; (3) 喷嘴类型和流量; (4) 喷嘴的个数和安装位置。在喷雾除尘中, 掌子面内粉尘颗粒的大小通过上述分析, 集中在PM100左右, 要求的喷雾颗粒必须是粉尘颗粒约5~10倍;更大的粉尘颗粒要求的喷雾颗粒接近其大小。建议向水中加增湿剂, 可以提高其除尘效果。喷洒方式为低压力、慢雾状, 需要喷雾装置风力助推扬起, 使整个掌子面内充斥水汽。

在开挖面积120 m2的掌子面内可布设2台喷雾设备。

一般洒水可以压灰, 但当粉尘颗粒小于75μm时, 洒水的压灰效率很低, 只有1/3 000, 也就是洒水3 000份, 仅能压住1份灰。所以在隧道施工中不建议适用洒水工艺降尘、压尘。因此喷雾设备应成为隧道施工常备设备。

6 结语

本文研究表明柴油车尾气漂浮物和粉尘是隧道内最主要的接触污染物。钻爆法施工隧道时施工人员全程接触的柴油机尾气、粉尘和焊接碳烟颗粒物可通过洞内喷雾、洒水将其浓度降低到95%, 随着柴油机大量在洞内使用, 无需将以上3个污染气体作为需风量的控制因素。

参考文献

[1]许庆峰.不同工况对柴油发动机排放PM2.5和PM10载带化学组分的影响[D].天津:南开大学, 2011.

[2]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3]刘坚, 赵震, 徐春明.柴油车排放碳黑颗粒消除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催化学报, 2004, 25 (8) :673-680.

[4]贺泓, 翁端, 资新运.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综述[J].环境科学, 2007, 28 (6) :1169-1177.

[5]Ballesteros R, Hermandez J.J, Lyons L.L.Determination of PAHs in diesel particulate matter using thermal extraction and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9, 46 (3) :655-662.

[6]周忠淦柴油车可见污染物排放的特点及参数调整的影响[J].客车技术与研究, 2003, 25 (1) 23-25.

上一篇:乳腺B超下一篇:虚拟演播室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