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美感

2024-10-26

色彩美感(精选4篇)

色彩美感 篇1

闫平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美术界逐渐取得地位而倍受瞩目的女画家, 她是中国最有影响的女画家之一。她的作品色彩鲜艳夺目、画面浓醇厚重、笔触律动激荡、造型肆意洒脱、气势雄健恢宏, 视觉冲击力非常强, 能给予读者深刻的印象。作为女性画家的她, 多年来一直醉心于从个体生命出发, 始终以自己的内心体验为向度, 在绚丽的色彩中谱写着对鲜活生命的赞美、对生活的赞歌, 让人感受到非同一般强大的生命力。

闫平的中国传统艺术修养积淀非常深厚, 也深受西方现代画家马蒂斯、毕加索、勃拉克等人的影响, 她对日本浮世绘的色彩也有独到感悟。闫平的绘画题材往往围绕母与子、静物瓶花、戏班子、风景四类展开。“我最喜欢描绘的是身边熟悉的事和物, 因为再熟悉不过可以轻松掌控, 自然而然地用自己的语言解读, 这样就为画面结构的构建、色彩的迁想妙得和概括精练的笔触拓展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闫平在《画我自己的生活》中谈道。她执着于她所熟知的生活和平凡的题材, 坚持创作有感而发, 在作品中始终灌注着她对生命的激情和热爱, 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表现着她个性化的情感态度及审美趣味。尤其在色彩的运用方面, 她在客观色彩的基础上幻化出无数令人惊叹的感性形象, 充沛绚烂、琳琅满目, 她驾轻就熟的运用, 使她的作品温情真实、感性率真, 带给人出乎意料的感慨, 烂漫柔美、五彩斑斓的色块瞬间就能吸引所有观者的目光。

色彩, 不仅是绘画艺术传达情感的重要元素, 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绘画语言。美国色彩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指出, “严格说来, 一切视觉表象都是由色彩与亮度产生的。那界定形状的轮廓线, 是眼睛在区分几个在亮度色彩方面都绝然不同的区域时推导出来的。”色彩可以表达个人感情、创造气氛, 甚至还能象征作品的深层次思想。所以说, 在一幅作品中, 色彩的自身属性、面积、位置的处理与安排都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

在闫平的作品中, 她尤为钟爱玫粉、粉蓝、宝石绿, 她喜欢用这些色彩表现她在特定时间里的不同情感, 这些色系在画面上交错层叠, 彰显出一种生命的律动, 让人回味无穷。在“静物瓶花”系列里, 玫粉的花、宝石绿的叶、粉蓝的背景, 怒放的生命, 或聘婷婀娜, 或风姿绰约, 充满了生气和喜悦;在“母与子”系列中, 闫平强调画面的色彩, 主观设计光源, 色彩清新亮丽:温馨柔媚的光线笼罩着母与子, 温柔慈爱的母亲哄着幼儿嬉戏、喂食、抚摸、读书、下棋……幼儿或喃喃的依偎, 或伸手渴望的拥抱, 或任性撒娇, 闫平在颜色的律动和婉转中, 诉尽母爱的轻柔与温润, 婴儿的娇弱与稚嫩、家庭的温情淡雅, 浓浓的亲情跃然纸上, 令人动容, 而画面中频现浪漫而略带神秘的粉紫色也能轻松触动女性的柔情心弦, 更可以引发母性情感无限的联想, 尽显幸福安逸。闫平曾说过, “看到粉红就像我们看到小孩子、小动物, 或者其他美丽的事物, 类似于对粉红色的感触, 内心一下子变柔软之时的感觉。它和绿系列在一起, 陪伴着生活, 让我觉得生活的形式有趣味。然而颜色是外在的, 内心要表述的情绪置于其中则存在保护性、自由性和私密性。”画中粉色、粉蓝、宝石翠绿交杂斑驳、并置、覆盖, 编织出色彩的闪烁感和丰富感, 带给读者足够大的意象联想空间。

法国艺术评论家曾经评论她的作品, “她的用色常以蓝色和玫瑰色为主, 豪华缤纷。在她这位捣碎用色专家的巧手下, 颜料色块任由支配, 和谐地呈现凹凸与平滑, 柔软与刚硬。”在闫平明亮温暖、跳跃律动的作品中, 也不失点缀一些灰或者深色系的色调, 她用冷色包围暖颜色, 相近色、同类色将这种冷暖的对比推向巅峰, 将颜料团块随意搭配, 用冷暖色的对比体现着柔软与刚硬, 让画面的整体色彩体现一种原始色彩的和谐感, 而这种色彩对比则呈现出绘画的装饰美。这些灰色、深色系与粉色系的完美结合, 使她的画面充满了幸福和温馨, 律动又不失厚重, 在粉蓝与灰黑的光影交错下, 生命在团花锦簇中怒放律动着, 母子情深娓娓道来, 情感和色彩的结合使她的色彩与笔触更加和谐统一, 笔触在色彩的辅衬下粗放飒爽, 色彩与线条的交叠呼应, 短促线条与大面积色彩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对比, 画面效果的柔软温情与用笔泼辣奔放, 形成鲜明的对比。看似随意, 但不乏客观理性的判断, 看似完全自由放松、肆意挥毫, 其实是用心描摹, 有感而发, 她的作品体现出强烈而浓郁、主观而直接的装饰美, 完美地附和绘画的形式美与韵律美。

如她2004年的《紫色》 (140×240cm) 为例, 画面色彩浓艳, 花瓶中一片花团锦簇, 对比鲜明。近处怒放的花朵高低交错, 浓醇厚重的紫红色渲染着整体画面的基调, 黑、绿、黄、红、橘黄点缀其中, 远处的优雅黯淡的紫色薰衣草和怒放的绿叶构成了一副生机勃勃的交响乐, 神色匆匆的女主人公以浅粉及乳黄的主色调, 无意将两个瓶花分割开来, 避免了重复色调带来的视觉疲惫感, 使整个画面赋予色彩的变换及音乐的节奏感。这样的画面、跌宕起伏、色彩奔放、冷暖相交、富于变化, 引起人们视觉上的审美快感。色彩学家伊顿曾说:“色彩就是生命, 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看来就像死的一般。”而闫平画面中的色彩成了她情感表现的最绝妙的手段, 透过她作品中的颜色能看到她内心的平静与安详。

“她在色彩上的豪放大度和运笔上的泼辣强劲, 应该令诸多男性画家汗颜……她已经用自己杰出的色彩和笔, 为过于追求晦涩灰暗的中国油画点缀了一处灿烂的风景。”水中天在他所主编《中国现代艺术品评丛书》的序言里这样评价闫平, 这段话浓缩着老一辈画家对当代画家的爱戴及寄望。闫平的作品不仅改变了中国意象油画色彩之间内在节奏感的把握, 也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意象油画那种简单的冷暖对比而造成的色彩贫瘠化现象。闫平在酣畅淋漓, 肆意挥洒一片浓醇厚重绚丽色彩的同时, 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色彩的理解、对生命的体验充分结合起来, 她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杰出的女性艺术家实现了审美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克举, 阎平, 著.色彩印象语言[M].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6.

[2]甘微.论闫平油画中气韵生动的美学特征[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3]水中天, 主编.中国现代艺术品评丛书[M].广西美术出版社, 1996.

野兽派绘画色彩语言形式美感研究 篇2

绪论

野兽派,作为西方20世纪初的现代美术派别之一。它的到来不仅仅是革新,而是彻底解放了色彩,成就了色彩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从而直接影响了之后的诸多现代流派。本文试图结合了形式美和绘画语言的理论,以便更好的把握野兽派,进而帮助理解分析该派别色彩语言的形式美感。下面就试图从野兽派最鲜明的色彩表现出发,探究其特有的色彩语言。

形式美与绘画语言

形式美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像是如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众多感性质料的有机组合,它绝非纯粹的自然事物。可以这么说,形式美源于社会,起于生活,寄于情感。而绘画语言也同样由像色彩﹑ 肌理﹑空间等众多的视觉语汇组成。在一幅作品中,每块色彩﹑每根线条都是独立的美术语言词汇,它们与整幅画作密不可分。然而,在众多的美术语言里,色彩则是最具感染力的。正如阿恩海姆所说:“严格说来,一切视觉表象都是由色彩和亮度产生的。”

的确,色彩是表现个人情感,创造画面氛围的最佳语言,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手段和必要条件之一。即使这中间无需用色彩来表现具体的对象,但它本身仍就能透过其表现情感,而我们无法逃避这种效果。想必,这是一种浑然天成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在绘画中,艺术家很乐意用其表现情感的原因所在。

色彩,在画面语言里独具审美特性,所以绘画色彩语言与形式美是相互表现的。所以,研究野兽派绘画色彩语言,需从形式美这一层面开始剖析,才能更透彻的把握野兽派绘画色彩语言当中的形式美感魅力。

野兽派对色彩的形式美感的探索

1.野兽派色彩分析

纯粹的色域﹑粗放的笔触构成强有力的装饰效果,这就是野兽派作品的最大特色。当时,正因它一反传统,与写实绘画颇具差异,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的作品一经展出,就引起轩然大波。评价家路易.沃赛尔赋予了一个贬义的“野兽派”的称号,更有人形象的将这些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而如今,正是这种对自然的率真,对艺术的勇于创造,野兽派的绘画语言反倒具有一种优雅、温和的品质。就野兽派的绘画色彩语言来说,作品中所出现的抽象线条、几何线体符号及浓烈色彩并不是随随便便画上去的,而是通过画家的艺术构思,用以表达作画者某种特定情感的直观体现。

在野兽派的画作中,能清晰看到受新﹑后印象主义等不同程度的影响,画面的结构和空间运用极其醒目的色彩来建构,画作呈现出强烈的装饰效果。如同书中所说:“他们愿意使用从颜料管里直接挤出来的强烈的色彩,而不想刻画自然中的对象”。还有什么比鲜艳的颜色更能吸引他们呢?不难看出,他们拒绝忠实于对现实的色彩描绘,但却努力着让自然服从于绘画的精神。正如贡布里希所说的那样:“他们公然蔑视实际的形状,欣赏强烈的色彩”。纯色的力量在野兽派画中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以色彩至上,野兽派也从色彩中获得了画面,一个造就了一种富有装饰行性的和谐色彩关系的画面。

2.对色彩的创造与突破

为更好把握野兽派对色彩的革新和解放,就不得不追溯到印象派,因为那时的艺术家已经突破了传统色调,更为自由的追求主观的情感表现。在年轻的野兽派画家面前,梵高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狂热的变现欲望。在此之上,也触动了他们对印象派以来形色变现且不够深入的反动,激起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按自己的理解,他们试图将把客观的风景、人物、静物等实体抽象化,通过颜料直接从画面中解放了出来。在梵高﹑高更等前辈的召唤和引导下,他们在形式和配色中独辟蹊径。抛开了所谓的象征主义,也抛开了分色主义,将色彩与色彩的再现功能分离开来,提升了色彩本身的价值,肯定了色彩在画面中的自主地位。这种色彩比高更、梵高的非描绘性色彩,表现的更为直接和强烈。

以马蒂斯为首的野兽派,致力于探寻对形式与色彩的表现,反思中超越了分色主义,从而引领了简约的风格体现,即:在极端简化和装饰性细节这两个极端交替。通过画面应验了绘画并非一定得忠实的去描绘物体,而是要注重光线所产生的色彩视觉效果。他验证了原色有其自身的美感与单独存在的必要性,使色彩恢复了它本来具备的力量,单纯和表现的意义。源于单纯,突破简单;源于色彩,突破色彩。如同艺术史家阿森纳所说:“野兽派画家最终实现了色彩的解放”。

终结和开始

野兽派作为20世纪初现代艺术的第一个高峰,把色彩的表现力同色彩之间的形式结构融为一体,它不再是故事情节的记述,也不再表现晦涩的内涵,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真正的色彩世界,引发了更为激进的现代艺术流派的发展。

论水彩艺术语言中色彩美感的表达 篇3

关键词:水韵,结构美,肌理美

水彩画的色彩是通过与水的调和来塑造对象, 施展水彩艺术独特的色彩韵味。我们对色彩的把握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同一个对象能有无数种色彩语言的表达式, 它在画面中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形的塑造, 并且起着烘托氛围的作用。简单的说, 水彩艺术作品优劣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对艺术形象的主观处理, 它的审美原则就是:造型上要大雅富有趣味性, 色彩上和谐雅致触动心灵。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色彩, 它源自于光线的变化, 而不是客观对象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我们可以把它外在的推动力归结为光的作用, 内在的张力归结为画家对色彩的独特的主观感受。一旦提到光色, 我们首先会想到几位耳熟能详的画家:光影大师莫奈毕生的视角追随着外在光色变化;凡高实现的是对自然的主观情感和色彩感情的结合。20世纪被评论家们称作是色彩革命的时代, 野兽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画派相继涌现, 每一次色彩的革命都是艺术主体通过绘画这个载体对真实自我的不同诠释。

水彩画也间接受到油画色彩思维变革的影响, 各种流派的用色喜好在水彩画面的色彩表现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水彩作品中展现的色彩样式呈现着百花齐放的态势, 艺术思维一旦展开, 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画家在水彩作品中呈现独立的对色彩本质的理解, 而且有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这和各民族的特性与历史分不开。例如美国水彩的作品从整体上往往给人色彩绚烂的感觉, 逼真的写实技巧、透出浓郁的美国情调, 英国的水彩用色上则较为含蓄典雅传统, 而中国水彩画客观的说在色彩的运用上还不够丰富和夸张, 常常在作品中有色彩寡淡的感觉, 过于保守。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我国传统水墨艺术对画家的用色观念和习惯的影响, 传统水墨画的中坚力量——文人画派的用色宗旨是:墨不掩色, 以墨色为丹青, 设色时乃是固有色的平涂, 连体积的渲染都较少应用。这种观念持久的存在, 使得我们忽略了色彩感情的体验, 色彩的表现一直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 更多的是注意明暗和造型上的变化。

落实到对水彩创作用色的具体研究上, 基于它本身颜料薄、透的性质, 在技法中不能通过调和白色颜料形成丰富的灰调子, 这就使它在色彩的表现上略为局限, 它不能像油画那样在画面反复叠加, 甚至是颜料的堆砌。反观之, 它的优势就恰恰在于轻灵的表达, 而过分注重灵动, 在色彩上又容易出现单薄、寡淡的缺点, 缺少色彩的深度和视觉上的张力。通过层层罩染和灰色调的刻画也能创造出厚重的视觉效果, 这是一种“伪”厚重, 但是这样的方法又容易出现多层叠加后画面灰、脏, 不透气且不易修改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都是水彩用色的难度之所在。以上问题的克服除了要求画家具备极强的控制力, 也要求画家在主观处理时能更加简化色彩细节, 找出主基调概括性的用色, 更“整”, 用大色块肯定的分割着画面, 使画面形式整体而有节奏。在第一层底色的刻画时一定要比实际的目标色要深一度, 水干后色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常规的水彩画法是在浅色层上叠加深色, 但也可以在统一的冷色氛围里局部叠加一层暖色调子, 使冷暖色调微妙的碰撞, 或在较暗的底色上局部叠加一层色相明快的颜色, 这样既可以降低亮色的明度使它含蓄耐看, 又增加了色彩的深度。通过这种办法透出若隐若现的色彩对比, 可以极大程度的丰富画面的效果。

一、关于明暗光影中用色表现的探讨

水彩的用色经历了从明暗的刻画到对光影的描绘, 最后到主观色彩情感的发掘的过程。其中光影的效果的表达一直到如今仍然引起画家们浓厚的兴趣, 虽然画面色彩真正魅力的核心在于画家内心情绪的传达而不是光影, 但是在许多优秀的水彩画里都可以寻觅到一种灿烂夺目的光色, 足见水彩画家对其的偏爱。

新加坡画家王金成是一位在光影表现上颇具特点的画家, 他画面中色彩的控制和光的分布独到新鲜, 让观者能体会到阳光跳动在眼前的感觉。他的作画习惯是将画纸留白30% 到40%, 并将这些留白的地方薄涂一层淡黄色, 以获得灿烂阳光下色彩和阴影斑驳的效果 (见图一) 。美国的水彩画家威廉姆·麦松也在光影的表现上自成体系。威廉姆麦松也是一位表现光影炉火纯青的画家, 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上的冷暖变化上, 体现了互补色间的强烈对比。笔触拉出的纸本色的飞白效果和暗部重色相互对比, 使得少许白点更加突显, 就像闪烁的光斑。紫色的投影和黄色的反光的结合, 在虚实和色相的对比上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风景画的创作中的光色氛围不是固定的, 它每时每刻都以不同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关于光影的色彩表达上, 画家应该更多的关注色彩的冷暖和色彩的造型, 对素描明暗关系表现的少些, 从而摆脱固有色和光的束缚, 重点放在平面性的色彩张力和主观情感的抒发上。

二、艺术家色彩个性的诞生和趋势

当代越来越多的水彩作品展示着画家鲜明的色彩个性, 力求和传统写实性水彩拉开距离, 寻找画家个性感情表达形式上的更多可能性。画家们不再停留在理性的去描绘所见的自然形态, 而是要用区别其它艺术家的、有代表性的色彩语言来表达自身审美理想和艺术想象。高更也曾有过相似的论断:“我通过线条和色彩的安排而获得交响与和谐, 并不是表现普通字面上的所说的‘真实’。”这再次说明了艺术的创作活动它不是对自然机械的照相, 色彩既然被看作是一个画面表达中最主观的元素, 那么它一切外显的形式都是内在直觉和感情色彩的表现, 它能让水彩画的画面视觉张力进入到一个更宽阔的表现领域。

许多水彩画家一再的强调实地写生的重要性, 因为写生的过程是对程式化的创作方式的一种摈弃。在长期面对自然深入的观察和感觉的优势积累中, 促使画家独特的个性色彩进一步觉醒, 进而形成自己系统的色彩表现语言, 这和既定模式的套用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为它是真实有生命力的。水彩本身的便携性和速写的特性, 也使得这一其它画种不具备的特性能充分的发挥, 水彩画家一旦在长期的训练中具备了敏锐色彩感知, 便能使水彩艺术永不流俗。例如黄铁山在长期的写生过程中, 形成了快捷、笔法活泼、明朗的画风, 对色彩感觉快速而敏锐。水彩画的意境能通过色彩的氛围进行有力的营造, 水彩画的主基调是清新, 淡雅清澄, 这不仅要求画家要有敏锐的色彩感知力, 也要求有较强的主观处理能力, 除了色相的丰富变化, 也要求画面的明度、冷暖能相映的和谐体现。

三、现代水彩画家较为常用的色彩表现手法

互补的相对比的色彩。这一规则在印象主义中应用较多, 包括互补色的对比, 以及和互补色邻近色间的对比, 由此得到的戏剧性的画面效果, 视觉感受强烈。例如林风眠的彩墨画《静物》就直接体现了这种观点, 构成意识强烈, 形象高度呈几何形简化, 色彩艳丽, 橙色和绿色的对比强烈而生动 (见图二) 。加强对比可以保持色彩的鲜明度, 使水彩画易出现的“单色画”单调寡淡的缺点得以有效的改善。

靠视觉相混合的色彩。可以通过不同色彩的叠加层层罩染, 上层色透出下层色, 在视觉上自动的混合, 形成第三种色彩, 丰富色彩的内涵, 在冷色上罩暖色, 在深色底上罩浅色, 都是由这延展而来。

和谐的色彩。色彩好看与否是决定在相互关系上的, 没有不好看的颜色, 只有不和谐的颜色。水彩在色彩表达上应注重和周围的颜色的和谐性, 从大体色调, 冷暖体块着手, 多运用有倾向的灰色。保持感受到的第一印象, 画家有什么样的感受, 必然会直接体现在创作的色彩中, 如萨金特的水彩画色彩肯定, 用笔豪放, 透着自由洒脱、流动的光感, 色彩单纯而响亮, 大笔触精练而肯定, 直接快速的体现了对象的色彩感觉。

含蓄的灰色及深色的运用。由于水彩透明的特点, 在色彩的调配上一般不运用白色的粉质颜料, 高光上也是自然留白或用浅色画底色, 例如波宁顿的白色就只用在画面少许部分高光提亮。那水彩的灰色如何得到呢?一般为互补色的对调, 辅以大量的水, 想要画面避免出现灰、脏等问题, 在互补色彩的配比的关系上一定要回避等量, 不要把颜色调的过“熟”, 为了保持色彩的生动性甚至可以采用直接在纸面上调配, 另外不要多次覆盖叠加。而在深色运用上, 传统水彩一直是十分谨慎, 直到王肇民大胆革新, 打破了水彩表现的一贯稀薄流动的色彩, 在白色的粉底上进行创作, 形成了坚实厚重的效果, 大块的运用饱和鲜亮的红色黄色, 高度的反差激发色彩的能量, 增强颜色的活泼感, 大胆的运用黑色背景加强对比和张力开创了深色运用的先河 (见图三) 。在深色的控制上一定要注意几点避免灰、脏:不要在纸还比较潮湿时着黑色, 干后画面易显灰;笔上的含色量一定要相当饱和;回避在已经画完的黑色区域重复以水叠加,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可以画出深重且透气的黑色。

在强调主体感情表达的今天, 水彩画家色彩个性的逐步觉醒是必然的趋势, 色彩的个性代表了画家的用色喜好和习惯, 当然这也和艺术品位分不开。对于色彩的运用时如果仅以固定的色彩程式加以套用, 那么创作的作品一定僵化没有感情, 更何谈打动观者?这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印象派对动态色彩感觉, 走出室内画室, 接受大自然最直接的刺激, 以最真诚的形式来表达。

参考文献

[1]刘寿祥.刘寿祥水彩画新作选[M].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 2008.

[2]邓福星.中西色彩比较[M].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6.

[3]保罗.泽兰斯基, 玛丽.帕特.菲舍尔.色彩[M].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6.

[4]殷雄.现代具象语言[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6.

[5]赵维华.绘画媒介与造型样式[M].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7.

色彩美感 篇4

奥斯卡·王尔德 (Oscar·Wilde) (1856~1900) , 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大师, 他的作品色彩斑斓, 字字珠玑, 令人沉迷。牛津大学时期王尔德便形成了自己的唯美主义艺术观。他对绘画、装饰和服饰的艺术兴趣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不管居住在哪儿, 他的房间总要装饰得和周围环境一样美, 墙壁上涂满了美丽的颜色。王尔德用一生来追求美, 打造了一场关于“美”的盛宴。而这种对美的疯狂崇尚和迷恋在作品《莎乐美》中得到了极致的宣泄。

备受争议的独幕剧《莎乐美》其实是王尔德最好的剧本之一, 而其中的色彩运用又是其文学创作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通过对白色、黑色和红色这三大主要色彩的巧妙运用, 王尔德成功地向我们呈现了极致美感与罪恶的并存。颜色使剧本中极端对立的事物互相交织、糅合成一体, 使人们的心理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冲击, 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震撼效果, 从而使人开始对人性深处进行触摸和反思。

一、运用色彩刻画莎乐美形象的双面性:美丽与病态的统一

(一) 体现莎乐美的高贵、圣洁、柔美

故事中的莎乐美是古犹太国的公主, 是犹太国最美丽的女人。她无比纯洁脱俗, 所有的人都为其容貌所倾倒。剧中一开始是这样描绘公主的:

“她看起来是奇怪。她就像戴着鹅黄色面纱的小公主, 长着一双银质的脚。她就像是一位公主, 有着一双白鸽般灵巧的脚。” (注:借月亮来表现公主的美, 月亮即公主)

“她就像一朵银镜中的白玫瑰。”

“公主……她那双白皙娇小的手, 如正展翅归巢的鸽子。它们就像白色的蝴蝶。它们多像白色的蝴蝶。”

“……她就像一朵在风中瑟瑟发抖的水仙, 她就像是一朵银光闪闪的花。”

王尔德没有用陈述性语言来具体描绘公主长着怎样迷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唇。而用“银色”“白色”“鹅黄色”相关的“玫瑰, 月亮, 鸽子, 蝴蝶, 水仙花”来比喻公主, 塑造公主高贵、圣洁、柔美的形象。

银色具有独特的光泽和质感, 它象征着尊贵、精致、纯洁、永恒及冷艳。银色与犹太国公主的尊贵身份十分相称, 从侧面表现了公主精致的容貌, 白嫩闪着光泽的肌肤, 她素雅而美好, 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

鹅黄色是仲春的象征, 是童年的颜色。作者用鹅黄色面纱来衬托小公主那白皙的皮肤, 鹅黄色与白色肌肤搭配, 明快而清丽, 传达着纯洁无瑕的感觉。我们甚至可以从想象的画面中捕捉到莎乐美的青春柔美、天真烂漫。

接着白色作为主色调, 首先它是一种高品位审美的象征, 是百合花、鲜牛奶、冰雪的颜色, 代表高雅纯洁, 而出现的白玫瑰亦预示着纯洁爱情的来临。

(二) 暴露莎乐美性格中的病态

文中从开始到结束多次提到莎乐美公主是“苍白”的。

“公主的脸色是多么苍白啊!我从未见过她如此苍白。”

“我没病。你的女儿才有病, 快病死了。我从没见过她这么苍白。”

“你没看到你的女儿有多苍白吗?”

对于“苍白”, 字典中给出的解释为:白而微青的颜色, 即灰白色, 缺乏活力和生机。“脸色呈苍白的颜色”说明无血色, 或是因为贫血、营养不良等造成的身体不健康, 或是因为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总之, “苍白”是一种病态的颜色。王尔德用苍白色贯穿文章始终, 为了要告诉我们, 莎乐美的病态早已存在于她“圣洁”的肉身里, 那是一种人性的缺陷。在经受刺激后, 蕴藏于灵魂深处的罪恶挣脱出来, 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二、运用色彩透视莎乐美心理:爱与恨的并存

(一) 运用白色表现莎乐美心中的约翰是圣洁与冷漠的统一

最初在莎乐美的眼中, 约翰的身体像白色的玫瑰、野百合……先知约翰在她心中是圣洁而高贵的, 她一下子爱上了这个关在蓄水池里的约翰, 她是那样向往一尘不染的爱情。

“莎乐美:你的身体白得就像, 从未有人收割过的野百合。……就连阿拉伯王后花园里的白玫瑰, 也比不上你白色的身体。……这世上就没有东西和你的身体一样的白。”

当遭到约翰的辱骂和拒绝之后, 莎乐美说约翰身体像坟墓一样的白。

“莎乐美:它就像一座白色的坟墓, 充满了令人作呕的东西。”

王尔德对色调把握十分准确, 白色属于中间色调, 既可是说它是暖色表现圣洁, 又可说是冷色, 因为白色飘溢着不容妥协、难以侵犯的气韵, 说明公主感受到了圣徒约翰不容妥协的坚定、固执与冷漠, 对她的爱毫无回应。

(二) 运用黑色体现莎乐美心中的约翰高贵而神秘, 也预示了死亡发生的必然性

莎乐美深深迷恋约翰漆黑的眼睛和头发, 黑色使约翰看上去高贵、性感而神秘。

“莎乐美:它们就像提尔挂毯上烧出来的黑洞。它们就像蜥蜴那漆黑的洞穴, 就像埃及蜥蜴那漆黑的巢穴。它们就像一面黑暗的湖, 被迷人的月光搅动得心绪不宁。”

“莎乐美:那样漫长漆黑的夜, 也没有你的头发漆黑。森林之中的沉寂也没有这般的黑暗。这世上就没有比你头发更黑的东西了……”

黑色属于极色, 可定义为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视觉范围。既是高贵、神秘的颜色, 又是哀悼的颜色, 表示死亡、肃穆, 给人恐怖、压抑和震慑力。王尔德用黑色使莎乐美疯狂迷恋上约翰的同时又对他感到了一丝不寒而栗。于是无法自拔的爱生出巨大的绝望, 黑色更投射出女主角内心对于极端方式的倾向性。王尔德巧妙利用黑色预示着死亡和不幸来临的必然性和不可抗性。

(三) 运用红色表现莎乐美的欲望与血腥的统一

王尔德借莎乐美的眼睛, 使用红色对约翰嘴唇进行大胆的描写, 说明公主被欲望和怒火点燃后发生了灵魂上的彻底扭曲。

“……你的嘴唇就像是象牙塔上的一抹鲜红。”

“那些盛开在提尔花园里的石榴花, 那些比玫瑰还要鲜红的石榴花, 却没有你的嘴唇鲜红……你的嘴唇就像是一捧珊瑚。这世上没有与你嘴唇一般红的东西。”

红色, 在色彩学中是一种饱和度和纯度最高的颜色。有人说“它激情饱满, 大胆引爆色彩和视觉能量, 具有锋芒外露的秉性和火辣辣的韵味。”因为跟血液和火焰是一样的颜色, 红色总使人联想到最原始的东西, 比如:生命、激情、力量。在西方人的眼里, 红色代表是血腥、背叛、传达着愤怒、欲望与冲动, 是危险的意思。比如霍桑的长篇小说《红字》里的女主角海丝特·白兰脸上被刺了一个猩红色的字母“A”——“adultery” (通奸) , 里面用了与《莎乐美》中相同的单词——“scarlet” (猩红色) , 英文字典中对这个词的解释是:“深红的;鲜红色的;罪孽深重的;淫荡的”。

在犹太国里, 几乎所有人都垂涎于这位有着玫瑰花瓣面孔的美人, 可是这位公主是冷傲、高洁的, 她对他们不屑一顾。然而最富戏剧性的是, 莎乐美偏偏得不到约翰一人的爱。这种屈辱令她的自尊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任性变为极端偏执, 进而疯狂, 她的内心被赤裸的冲动、欲望、杀戮所占据。她就像一位红衣复仇女神为了得不到的爱情, 头也不回地选择悲壮而血腥的完结。

三、运用色彩描绘奢华生活和烘托紧张气氛

(一) 大量运用色彩描绘希律王极致奢华的生活

这是王尔德对希律王喜爱的三种红酒的描写:

他喝的红酒有三种。一种是从萨莫雷斯岛买来的, 如同凯撒那绛色的长袍。

一种来自于名为塞浦路斯的地方, 酒色如金子一般的黄。

还有一种产自西西里。那酒就像鲜血一样。

“绛色” (purple) 即:深红色, 紫色。“金黄”“鲜红”这三种颜色不但为我们呈现了酒的美丽色泽, 也说明希律王喜欢过分追求享受, 过着奢侈的生活。

在莎乐美跳完“七重纱之舞”向希律王索要约翰头颅的时候, 希律王非常害怕圣人约翰的预言变成现实, 表示愿意送给莎乐美他所有的奇珍异宝:

“我那美丽的白孔雀……它们有着镀金的喙, 它们吃的谷粒也涂上金子, 它们的脚染成了绛紫色。”

“我有两种紫水晶, 一种深得像纯酒, 一种红得像兑了水的酒。”

“我有许多黄水晶, 黄的就像是老虎的眼睛, 粉的就像是斑鸽的眼睛, 绿的就像是猫的眼睛。”

“我有鸡蛋大的蓝宝石, 蓝得就像蓝色的花。”

将这些色彩与暗喻结合, 赋予这些稀世之宝以生气, 似乎它们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眼前。那独特的颜色和光芒充满异域风情, 让人浮想联翩, 神秘古老的东方国度被色彩点亮, 国王奢靡纵欲的生活被描画得淋漓尽致。我们不得不佩服王尔德高超的唯美主义创作技巧。

(二) 烘托惊心动魄的紧张气氛

用色彩对景物的描写, 除了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享受, 更烘托了全剧的气氛, 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故事的基调和主题。如:

“……太阳必成黑麻衣之色, 月必成血色……”

“哦!听得出那是一个巨大的、黑色的鸟盘旋在台阶上呢。”

“噢!看看月亮吧!她变红了。她红得和血一样了……现在月亮已经变得和血一样了。难道你们没看到吗?”

故事最后部分使用“黑色”“红色”对景物进行描写, 令人感到恐怖而怪异。这两种极端颜色的反复出现, 成功地制造出压抑窒息而又惊心动魄的感觉, 整个王国被蒙上一层阴霾, “黑麻衣色的太阳, 血红色的月亮, 黑色的鸟”向人们预示着一场“死亡”和“灾难”的来临。人们对这种未知的、有着强烈预感的“不详”产生了极大的恐惧。而这些所有的感觉在最后莎乐美的嗜血与杀戮得到最终的释放和升华。终于, 犹太国的皇宫成了血腥的屠宰场。

四、结语

王尔德运用色彩巧妙刻画人物形象, 透视人物极端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推动情节惊心动魄的发展, 进而预示悲剧结局, 烘托出整个独幕剧的诡异而恐怖的气氛, 深化了主题。他成功地在一个人身上实现了“美丽”与“罪恶”、“纯洁”与“欲望”、“爱”与“恨”、“生”与“死”一系列尖锐冲突矛盾体的并存。这种创作的突出特点, 显示出王尔德艺术与美学的造诣和天赋。

尽管故事最后是血腥而凄惨的, 美丽、纯洁、爱情最终作为了罪恶、欲望、妒恨的陪葬品。但是颜色的神奇力量仿佛赋予了故事一种难以抗拒的、瑰丽而浪漫的色彩, 令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

摘要:奥斯卡·王尔德笔下的戏剧《莎乐美》是唯美主义文学中的经典。本文通过赏析作品, 来解读王尔德是如何用色彩向我们呈现极致美感与罪恶的并存。

关键词:色彩运用,美,恶,并存,王尔德,莎乐美

参考文献

[1]奥斯卡.王尔德 (Oscar Wilde) 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Alfred Dougla) 英译.莎乐美:法.英.中文对照本[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8.

[2]朱介英.色彩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羊水栓塞防治下一篇:英语语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