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感

2024-09-21

城市美感(精选10篇)

城市美感 篇1

引言

“城市景观”是美丽、生动、富有意境的一种风景资源,它具有供人观赏、休闲、游憩、亲近自然、相互交流等诸多方面的用途。人们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建设,投入的关注越来越强,自然空间的艺术化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的审美追求。而在这种审美发展的趋势下,近几年来,在城市广场、建筑、绿地、和道路等各类城市景观环境中,经常看到陶瓷作品的身影,如陶瓷壁画、现代陶艺雕塑与陶瓷环境设施和各种现代陶艺砖石等,较之以前明显增多,已逐渐转变为人们视觉与触觉内容的一部分。

而众多参与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陶瓷作品,以陶瓷碎片的形式介入到城市景观环境的建设当中显得尤为突出、常见,也是众多陶瓷艺术家常用的方式,陶瓷碎片是在陶瓷制品的生产加工、日常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的冲击后破碎形成,具有无污染、无辐射的环保生态性;形状自然随意,造型自由度大;釉色丰富的装饰性等优势特点。独具美感的陶瓷碎片以丰富的色彩和自然随意的造型已较多地用于景观中做装饰,并对城市景观环境起到了良好的装饰美化作用。具有的质朴、自然、艺术化,装饰性独特的特性不仅在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上予以了人们一种愉快、轻松、舒适、自然的生活空间,同时还给人们带来了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感受。

1 陶瓷碎片在景观设计中的优势

1.1 环保生态性

由于陶瓷受外力冲击后难免出现破碎,另外许多烧造失败的陶瓷作品往往被打碎深埋处理,陶瓷碎片不风化、不腐烂,极难再回收利用,加重了社会的环保费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能把这些碎片都充分利用起来,即保护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对环境的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本身陶瓷原材料取材于天然的泥土,无污染、无辐射,并可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废料,如工业粉煤灰、高岭矿尾沙等,与塑料、玻璃、金属等常用的材料相比,在城市景观环境中具有环保生态性、优越性,这也是区别于其它材料的主要优势之一。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随处可见环保生态性的材料,比如木材和石头,把它们作为基本材料制作的艺术品同大自然具有天然的亲和性,是非常容易融入我们的生活环境之中,而且这些艺术品同当今社会崇尚回归自然的情趣相符合。但不可否认的是以泥土为基本材料的陶瓷作品同木制的艺术品和石制的艺术品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比木制的艺术品保存的长久;而在质地上较石材轻便得多,它比石制的艺术品易于搬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另外更为重要的是陶瓷在造型自由度方面远远超过了木制的艺术品和石制的艺术品,以及陶瓷丰富的色釉肌理变化也是木材和石材无法企及的。

1.2 造型自由性

陶瓷碎片一般通过“拼贴”的手法运用与城市景观中,“拼贴”即使用许多陶瓷碎片在预制坯体表面进行类似马赛克式的铺装,是陶瓷碎片进入城市景观设计领域的一种必要的、恰当的方式。陶瓷碎片并不刻意追求边缘的整齐性,可以直接利用陶瓷破碎产生的不规则几何形的自然裂痕,重要的是要把质地、色彩、形状、大小各异的碎片完美地组合成有机的整体,在造型上更加自由,而一件大型和复杂的陶瓷作品,较难整体一次成型加工和烧成,一般都采用了分割组合的方式,将一个完整的大型陶瓷作品,根据工艺的要求分割成若干个小块,经过成型和烧成之后,把它们一块块依序拼贴组合在事先制作造形芯材上,并修整好缝隙,完成作品。由于工艺程序多,工艺技术要求高,在每个工序中稍有不当,出现差错,都容易造成陶瓷作品的质量缺陷。而陶瓷碎片的运用不受造型的限制,自由度很大,制作工艺上易成型,是可塑性很强的一种材料。

1.3 材质装饰性

陶瓷表面釉色的丰富性,是陶瓷碎片在视觉效果上最具美感的一部分。是陶瓷特有的品质,各种颜色釉、透明釉、无光釉、裂纹釉以及釉上、釉下的彩料赋予现代陶瓷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加上釉料在烧成过程中发生窑变,可获得各种斑驳、裂纹、开片的效果,达到不同的肌理质感和色彩效果。并在制作过程中对泥料进行压印、刻划、手捏等方式能轻易地制作出各种肌理效果和形状体态。肌理带有的韵律,连续、重叠、粗细、疏密、交叉、错综的美感,以及它所引发的轻重、缓急、软硬的质感联想和空间感受,并且由于泥料因组成成分的差异、颗粒的粗细以及所含金属氧化物的不同,在烧成后会有各种不同质感与肌理变化:龟裂、气泡、粗糙、挤压等,能呈现出粘土粗朴的质感与柔和温暖的触感,将自身所蕴藏的自然肌理及人文美感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正是由于在火的参与下的无法预测性和偶然性从而使得陶瓷的釉色肌理更具有可看性。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现代陶瓷釉色和肌理的魅力,能让空间环境增添许多色彩的跃动和生活的激情。

2 陶瓷碎片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

在陶瓷碎片运用于城市景观设计这一问题上,许多艺术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在城市的建筑中、雕塑小品以及环境设施等城市景观中运用广泛,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2.1 在建筑中的运用

陶艺碎片运用在建筑中,最具典型的代表就是西班牙的大师高迪,高迪喜欢在建筑表面做艺术性的装饰和图案,他常常采用精美彩绘的陶瓷碎片和装饰性的石块等各种材料的混合运用,在建筑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比较典型的作品是1904年设计的,被称为“骨头房子”的巴特罗公寓,最引人注目的是屋顶表面铺满了上了釉的鱼鳞状瓷片,是那以加泰罗尼亚地区流传的”圣娇治屠龙就公主”的故事为背景,色彩由粉红色的过渡到浅蓝色,有如恶龙背部,使得刺在龙脊背上的十字架格外耀眼,临街的主墙面上撒满了紫色、蓝色、绿色、黄色的陶瓷碎片,其间点缀天然贝壳,斑驳陆离,拼贴出”海洋”的主题。还有高迪的代表作品古尔公园,是建于巴塞罗那佩拉达的山坡上,这个十分优美华丽的景观被高迪称作”花园市郊”,它充满童趣和超现实主义的风格,就象迪斯尼梦幻世界的神话般的花园,园中可以看到白雪公主式的童话小屋和塔柱,头上戴着造型各异的蛋糕式屋顶,无论是塔身还是屋顶都镶嵌着色彩艳丽的碎瓷片和马赛克。色彩在高迪手中挥洒自如,其构思就象儿童涂鸦,几乎达到无法亦有法的非凡境界,这也是高迪运用陶瓷碎片作为装饰材料的最著名的范例之一,古尔公园里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出自高迪之手,从建筑、雕塑、一直到陶瓷镶嵌的地面,他都亲历亲为,整个公园就是一个充满陶瓷艺术韵味的规模庞大的居住区,在这陶艺和环境景观达到了和谐统一。

2.2 在雕塑中的运用

在城市景观中,当陶瓷雕塑带着古老传统的材料特性和积聚当代艺术特质的造型走入城市景观空间中,成为公共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时,陶泥本身的自然属性使它像一个朋友一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雕塑从沉重中解脱了出来。在众多冷漠“硬性物”的衬托下,泥性的温暖,丰富鲜艳的色釉,带给城市源于生命本质的亲切感受。陶艺碎片依附于三维空间的雕塑形式上,出现较为常见,具有立体美感,适合多角度欣赏,马克·夏加尔1974年为美国芝加哥市的迭尔波恩街制作的名为《四季》的现代陶艺景观,夏加尔先在广场的中间位置用混泥土浇筑了一个体积庞大的长方体作为外形,然后他在长方体的表面上粘贴了大量的不同颜色的现代陶艺碎片。这些色彩不同的碎片构成了效果极佳的画面,风格同夏加尔的绘画作品非常相似,给人一种诗一般的浪漫情调,是对自然、人性和温情的深刻体验。

西班牙艺术大师米罗为巴塞罗那的米罗公园创作的巨型现代陶艺作品《女人和鸟》,是抽象性表达方式的典型形式。该作品是米罗采用了数以千计的陶艺碎片,它把这些被看成“点”的不规则陶瓷碎片拼贴成各种形态各异的“面”以表达它的审美方式。是一种抽象造型,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者以抽象的表现特征,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使人们无法辨认具体的物象,从而让人们产生想象、联想的审美情感。马里奥·巴特尔斯在美国洛杉矶大希望公园的作品《复兴塔》用色釉绘画和瓷板拼贴出多姿多采的曲线,弯曲迂回的分割线和色彩丰富的图案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富有粗细和色彩变化,很好的表达出建筑物的华美,诠释了洛杉矶多姿多彩的城市文化风格,贝尔利·佩伯创作的《大波纹》等等都充分利用了现代陶艺碎片的“拼贴”形式。

2.3 在环境设施中的运用

城市景观设计领域中的现代陶瓷环境设施主要是以“街道家具”的面貌呈现,往往是常用或常见的小尺度物质要素,如陶瓷的休息桌椅、种植容器、垃圾箱、灯具以及花坛等等。城市景观中,有许多环境设施可以利用或结合陶瓷来制作,并把它变为美观并实用的陶瓷作品。在公共的休息区设置现代陶瓷桌椅,配合周围的绿化,幽静而高雅,既是艺术的享受,又是游人小憩的好去处。本文所谓“陶瓷环境设施”主要是指艺术家在城市景观空间内为公众设计的,可以作为公共设施使用的既符合特定环境,又具有实用和审美价值的陶瓷作品。现代陶瓷环境设施以城市景观为载体,在保证了实用功能的前提下由设计师根据环境去构思形象,借助陶瓷材料这个物质媒介来创造适合于城市景观的艺术品。高迪的代表作品,设计师沿着八十四根大石柱支撑的平台边缘制作了一排长长的靠背石头座椅,石椅靠背上贴满了碎瓷片和碎马赛克镶拼起来的图案,绚丽多彩,形状千变万化,椅背上图案无一雷同,有印象派点彩画的身影,有斑斓的非洲民间美术的痕迹,更有东方青花瓷的艺术风韵……还有可以作为座椅和现代景观陶艺作品的种植容器,它的表面采用雕刻肌理的陶艺板和马赛克拼贴装饰,形成一种重叠、疏密、错综的美感,看似随意,实则精致,更有里面栽植的绿色植物为它平添了几分生气。因陶艺色彩丰富、自然、耐久等特点,广场的道路、地表、喷泉或雕塑的台座、花坛等也可用陶瓷材料的碎片或砖石形式等形式铺装,可以形成多变的线条、色彩、纹理、图案,更烘托整个环境的气氛。在现代陶艺环境设施作为城市景观设计范围内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寻求人性化、艺术化发展的今天,现代陶艺凝聚了原始自然的质地,丰富的色彩、肌理和式样,以独特的优势参与到环境艺术设计中来,营造出一种古朴、真实、自然的氛围。

陶瓷碎片与城市景观通过形体上的结合,构成一个新的视觉形象,为美化景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城市景观设计的艺术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两者在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上具有渗透性与互动性,陶瓷碎片作品赋予了城市景观广阔的空间及丰富的内涵;和人性化的温暖,而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陶瓷碎片又充分体现了它特殊地位和作用,二者相互补充,已经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同。陶瓷作品作为一种大众的,公共的视觉艺术形式,正在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其特有的魅力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得到展现。因此陶瓷向环境设计领域的拓展也日益升温,从而推动了环境景观的发展,而环境景观发展所提出新的要求也使本课题的研究成为可能。

摘要:当前,为着城市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美观与提升,全社会都在注重景观环境的建设,而在城市景观中,陶瓷这一要素的运用较之以前已明显增多,为城市景观设计的艺术内容与形式增添着光彩。在各类景观环境中,陶瓷作品的身姿如影随形,这些作品更多的是以一种陶瓷碎片的语言形式存在于城市景观环境的建设中,而这一语言形式的存在和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思考的内容和价值。

关键词:城市景观,陶瓷碎片,优势,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2]白明.世界现代陶艺概览.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1月

[3]蒋颜泽.现代陶艺与建筑环境设计(上).室内设计与装修,2001年03期

[4]黄焕义,冯薇娜.环境陶艺的形式美.中国陶瓷,2006年7月

论美和美感 篇2

【关键词】美;美感;《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作品。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其中最为著名的篇章有《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塞翁失马》等。这部书的思想内容属于道家,同时夹杂着先秦各家的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杂家类。

一、美的根源在于道,美的最高境界是自然

此观点直接源自道家,但在具体阐述中,通过对道家“无为”思想的独到理解,揭开了“道”的玄虚面纱,赋予其实际内容。《淮南子》认为:“无为”并不是取消人的积极行动,而是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地有所作为。如:水可以载舟,高地可作田土,凹地可作水池等等,均是自然规律所决定,不能人为强求,此属“无为”,但同时也是“有为”。为了进一步说明此观点,《淮南子·泰族训》还作了进一步阐述:大禹之所以挖渠导水,使之东流于海,消除洪灾,是顺水之性;后稷之所以能开垦土地,成功种植五谷,是因地之势;汤武之所以能用三百车乘、三千士卒平定暴乱,治理夏商,是因为顺民之情。因此,能顺应自然规律者,就能“无敌于天下”,虽看似“无为”,但实则“有为”。正因为强调“无为”就是顺应自然的积极“有为”,因此,《淮南子》认为“道”不再是不可捉摸的玄虚之物,而应有其实际内容,由道生出的“美”也就不再玄虚飘渺,而是实实在在可以让人的感官去感受的对象,《原道训》对此作了阐述:“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化不可胜尝也;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①上述文字认为:物的最美形态是无形,声的最美形态是无音,但无形无音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因为美的声音、形态或味道要让人感受,就必须借助五音、五味、五色等实实在在地诉诸人的听觉、味觉、视觉。

二、美有多样性、条件性、相对性和整体统一性。

1.多样性:万事万物在不断运动变化,呈现丰富多彩的情状,不能用某种固定不变的形态来决定其美与不美。因此,凡是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事或物,无论它的具体表现有多么的不同,其美的本质应该是一致的。《淮南子》认为,美的存在形式是多中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同样,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它说:“蹠(脚掌)越者以舟,或以车,虽异路,所极一也。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梨、桔、枣、栗不同味,而皆调(适)于口。”(《说林训》)②“西施、毛嫱,状貌不可同,世称其好,美均(相同)也;尧、舜、禹、汤,法籍殊类(身世不同,所作事也不同),得民心一也。”(《说林训》)这些话的意思是说:同是美的事物,形象并不相同。同是表现情感的音乐,声调也是不同的。美和艺术,都不能是一个模式,一种调子。这种美的多样化的思想,对于艺术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2.条件性:在某一条件下美的东西,在另一条件下不一定美。“靨酜(酒窝)在颊则好,在颡(额头)则丑。绣以为裳则宜,以为冠则讥笑。”酒窝长在脸颊上是美的,如果长到脑门上就丑了。在衣服上绣上花是美的,如果在帽子上绣上花就要被人笑话了。这就是说,把个别特征、个别形状(线、形、色等)孤立起来,是无所谓美丑的。美丑在于整体形象。这话虽说得很简单,但却反映出汉代人对审美形象的认识深化了。

3.相对性:世上没有完全绝对的美,因为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物,任何人、任何事物的好坏、美丑,都是相对的。“自古及今,五帝三王,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汜论训》)桀有得事(宜事),尧有遗道(考虑不周之处)。嫫母(传说中黄帝之妻,奇丑)有所美,西施有所丑。”(《说山训》)《淮南子》虽认为美是相对的,但又强调必须承认客观存在的美,即:美的东西即使有瑕疵,但终究是美的,“小恶不足以妨大美(《汜论训》)”。如美玉有瑕、明珠有翳就一味地抛弃它们,是非常愚蠢之事。故《说山训》曰:“琬琰之玉在洿泥中,虽廉者弗释;獘箪(破烂竹器)在袇茵(漂亮毡毯)之上,虽贪者不博。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三、美是文与质的和谐统一

在文质关系的讨论中,《淮南子》前后存在矛盾之处。一方面,它认为最自然的东西才是美的,万事万物“必有其质,乃为之文”(《本经训》),“文不胜质,之谓君子”(《缪称训》),并明确认为“饰其外者伤其内,扶其情者害其神,见其文者蔽其质”,反对外在形式的加工。但另一方面,《淮南子》又不得不承认质之美有赖于外在的修饰,如西施、毛嫱的例子:西施本来“曼颊皓齿,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悦”,但如果其穿戴丑陋恶劣,且口衔腐鼠,腰系死蛇,则会人见之而侧目,甚至掩其口鼻,从而使其美失去风彩。

四、关于美感的差异性

孟子曾讲过美感的共同性。《淮南子》则着重谈了另一个方面:美感的差异性。例如说:“夫载哀者闻歌声而泣,载乐者见哭者而笑。哀可乐者,笑可哀者,载使然也。”(《齐俗训》)“夫歌《采菱》,发《阳阿》,鄙人聽之,不若此《延路》、《阳局》。非歌者拙也,听者异也。”(《人间训》)这些话都是说的美感的差异性。美感差异的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审美主体的文化修养、心理状态(情绪、心境)等的不同都会引起美感的差异。但《淮南子》认为,这种美感的差异,并不能否定美的客观存在,所谓“非歌者拙也,听者异也。”《泰族训》阐述道:“凡人之所以生者,衣与食也。今囚之冥室之中,虽养之以刍豢,衣之以绮绣,不能乐也:以目之无见,耳之无闻。穿隙穴,见雨零,则快然而叹之,况开户发牖,从冥冥见炤炤乎?”这段话是说,人虽然依靠穿衣吃饭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但如果仅仅吃得好,穿得好,可是耳目却无所闻见,那就不能得到美感。要想得到美感,必须依靠耳、目这两个感官对于天地万物的观照。这种观照越趋向于无限,所得到的美感也就越大。

综上所论,《淮南子》作为西汉最出色的子书,其蕴涵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虽然其政治思想与后代的儒家统治思想相抵牾,但对后世文人的文化心态、精神状态都有巨大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释:

①王细芝.论清代闺阁词人及其创作[J].中国韵文学刊.2001,(1):63~68

②叶嘉莹.从性别与文化谈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J].中国文化.2008,(27):28~36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空间美感研究 篇3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 由于文化背景、国别、历史以及法律制度等的不同, 其理解及其含义也各不相同。公共空间, 从字面上的意义来说, 是区别于私有空间的一个概念, 一般是指具有空间实体的形态特征, 并且能够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以及社交的场所, 它具有景观、宗教、商业、社区、交通、休憩性活动等城市性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为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 主要包括公共广场、公园、街道、绿地、自然景观等物理空间范畴。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其一:它是依附于城市建筑实体而存在的开放的空间体, 受城市多种因素的制约, 并具有空间的界面、围合、比例的空间体形态特征。

其二: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市民, 它是市民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城市公共空间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社会和生活服务的场所, 在这个场所里, 人们生活、交往, 就使用权来说, 这是大众共享的空间, 同时, 城市公共空间又反过来影响市民的心理和行为, 促进社会生活事件的发生, 这体现的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之间的一种互助互动, 一种互相作用的关系。

其三:它是城市生活物质层面上的重要载体, 担负着城市生活的多种功能,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复杂行为活动, 它承载城市活动、执行城市功能、反映城市风貌, 继承文化传统以及记述现代文明的多重作用。

二、城市公共空间美感设计对策

(一) 珍视历史沿革, 沿袭历史传统特征

一座城市的发展, 离不开其所经历的历史岁月, 不论长短, 必定都有值得保留的东西存在, 旧建筑、旧街区、旧历史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保留这些历史沿革的点点滴滴将有助于市民回忆往昔, 激发市民对城市的深切情怀。对于外地游览者来说, 寻访各地的人文历史, 感受不同地域的地方差异、民族差异, 也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最具刺激的活动, 而千篇一律的公共空间布置难免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而无心观赏更无谈享受。因此, 在旧城改造中应很好的发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人文景观资源, 保护它们的历史信息不受破坏, 对其周边环境须加以控制, 以延续城市的传统文化特征, 突出城市、城区的个性, 将其建设成为旅游景点和市民文化生活基地。

(二) 提高空间质量及效率, 增强舒适性和吸引力

首先, 可以根据市民求奇求新的心理从对环境的要求入手, 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 一般认为, 构建具有以下特点的环境将有助于刺激观察者的眼球及心理达到吸引人的效果。如高低、冷暖、深浅等方面的景素对比强烈的元素;如形态奇特, 具有地方特色的强刺激性的雕塑;如形式与颜色多样, 具有丰富信息量的生态景色;如结构齐整具有阶梯状的体量建筑;等等。另外, 提高公共空间质量时也应注意空间效率的问题。如实行合理的人车空间分区或天桥等设施充分增加活动空间的安全性;如利用步行街布局和广场布局增加公共空间的连续性及大体量性;如布置儿童活动的小型设备增加空间的简易性;等等。

其次, 提高供座能力, 给休息和停留创造条件。供座能力是衡量城市开放空间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有研究证明开放空间中可坐的面积至少应占总面积的10%, 否则, 市民就可能感受到空间休息的不足。可供座条件的有椅凳、隔离桩、台阶、花池壁等。此外, 休息设施不应过分豪华, 其最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供多数人使用。

(三) 创造小尺度的空间, 塑造均匀近人的城市尺度

生活空间舒适、方便与否, 可以用空间尺度来度量。在城市设计中, 空间尺度的问题是很容易被忽视的。而空间尺度的问题应以人的尺度作为空间量度的标准, 这也是城市公共空间以人为主体的特征所决定的。人的空间尺度即是要把人的运动方向作为空间组织的依据, 探索空间形象、空间要素轮廓线的组成比例关系, 努力协调人与现代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关系。这里提倡小尺度的空间设计。欧美及日本现今均比较流行小尺度的空间设计, 将大空间划分为小空间, 将使人感到亲切, 容易给人安定感、私密感、亲切感和归属感, 将过大的建筑间距和空间尺度带来的消极感积极化。

三、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美感的研究对推动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座魅力的城市, 不仅是因为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 也还因为它拥有吸引人的公共空间存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要打造一张国际知名的城市名片, 离不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 因为它是城市的待客“客厅”, 是直接向外来人员展示城市文化与生活的平台, 我们努力构建这个平台, 不仅是为本市市民创建相互交往的场所, 也是向其它地区和世界宣传本市社会文化, 展现城市生机活力的一个渠道。不论如何, 城市公共空间即是要设计出美感, 以使人置身其中而能够更加精神愉悦、生活精彩、社会和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得到推进, 普通市民对其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美感的呼声日渐强烈。当代多元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 必须既要表达出城市发展及社会文化等要求, 还得满足新时期市民的审美观念并使其安居乐业。这就要求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不仅要从空间物理形式上进行考虑, 更要塑造空间美感。本文即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美感进行设计对策研究。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空间美感,研究

参考文献

[1]白晶.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2]余超.城市公共空间人工水体景观设计与生态策略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美感即经验 篇4

摘 要:从杜威的“艺术即经验”理论出发,依托国家精品课程“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建设、大学生对艺术作品身临其境体验与网上必读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提出“美感即经验”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探索以发展的评价理念,多元的评价主体,指向的评价内容,多样的评价方式,动态的评价过程,循环的评价系统,实现“美感即经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美感;经验;精品课程;评价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内涵与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美感的最佳文化形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其关键是课程建设与实践,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要素[1]。南京农业大学将“美感即经验”作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通过12年的课程建设和发展性教学评价,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课程目标,获得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一、“美感即经验”理论基础与内涵

19世纪3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出版《艺术即经验》,倡导将艺术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艺术不是少数几个人的,需要大家共同来经验”[2] 的观点,而经验涵盖了艺术活动、社会生产、人的交往、科学实验等一切人类活动。这些活动与经验感受密切相关,都是在人的经验过程中产生价值[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艺术的审美体验,即“高峰体验”,包含着审美心理学上的个体亲历性和总体实践性[4],最终实现个体在总体中的价值,从而达到最佳审美状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此完全相同,提倡大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要全身心地投入审美文化活动,实现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追求真善美品质,塑造完美人格。

学校认为美感即是审美体验,当大学生接触到美的事物后会产生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欣赏心态,并根据经验做出主观评价。在实践中,学生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事物的声、形、色等构成的形象信息后,在大脑中形成美的感知而产生审美意象,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并持久作用于意识,从而产生经验记忆。这种经验在长期的审美训练中逐渐积累,潜于内心底层,形成无意识的审美感知。每当学生接触到艺术作品或美的事物,感官反映于大脑,唤起内心的经验记忆,能够再次自然地获得美的感受。为了获得美感,学生主动接受艺术的影响,自觉地理解艺术作品表达的情感和涵义,加强自我对事物存在的生活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能力。如此,在多次实践中获取美感的技能或经历,可称之为美感经验。

二、“美感即经验”理念引导的“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理论与实践互为依存关系,理论有效地指导实践,实践能检验、修正与发展理论。学校以“美感即经验”为指导理念,贯穿在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材建设和特色内容四个方面中,积极地探索普及和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新路径。

1. 网上必读的教学方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学,不仅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还能方便地获取海量艺术资源,在组织课程教学时显得更加灵活。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成为社会精神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80后”、“90后”等“网络一代”的线上学习生活方式也已形成。2001年,学校建立了三维一体、图文并茂的文化素质教育网站——“博文益智”网,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4年,依托“博文益智”网建设了“美学”网络课程,成为最早的“MOOC(慕课)”探索者。2009年,学校全面改版“美学”课程为“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国家级精品课程),构建完成网上必读课程,受到大学生的喜爱。

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但真善美为人所定价值,不是事物所固有特质[5],所以学生具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必读课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去主动探索和自我建构艺术知识体系,并通过大量网站链接,迁移诸多艺术网站来使学生获得美感经验,然后在网站的更新与完善中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学习。通过该理念的实施,课程具有便捷性和较强的自主性,体现出审美体验中的个体亲历性。学生可自主选择时间,利用网络载体和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学期结束前按照考核要求提交作业,完成课程学习。此外,网络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先进性和普及性,具有总体实践性效果。2009年以来,已有35000多名学生修读了该课程,受益面广。再者,课程教学强调互动性与过程性,网络课程与艺术选修课程、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线上线下结合,互为支撑,且重视学生学习与教学评价过程,实现教与学互动,有利于学生获取最佳审美经验。

2. 拓展迁移的教学资源

“美感即经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指导的“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必读课程,通过学生对课程网站中大量艺术资源的美感体验,完成手写作业进行考核。课程内容包含“文学、书法、绘画、建筑、雕塑、音乐、摄影、舞蹈、电影、戏剧、服饰与民艺”等12个艺术板块栏目。每个栏目配有详细的文字解说和大量的图片展示,以及背景音乐。在进入各类艺术展厅时,页面可360度旋转,自由缩放,模拟真实场景,实现三维虚拟展示效果。在课程网站链接的162个经典艺术网站中,学生自主学习时可便捷切换这些艺术网站,进行美学资源欣赏的迁移,在获得美感认知的同时又能为课程网页内容更新提供新链接。课程网站在给学生提供经典与时尚的艺术审美素材与教学资源的同时,还缓解了行业性院校师资不足带来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缺乏压力。

3. 立体化的导读教材

教材是文化知识的中介,具有系统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想教育功能。由于艺术教育是一种多元化教育,受教育个体具有明显的差异,受地域、民族、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6],而“美感即经验”理念面对每位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来达到总体上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目的,所以课程教材成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满足“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建设需求,方便学生有目的地自由学习,学校依托该课程网站,编写具有导读功能的立体教材。针对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材在编写上着重突出地方性、体现趣味性、坚持特色性与注重实践性,尤其注重保持浓厚的地方艺术文化色彩,使学生更加亲近地方文化艺术,感知地方文化魅力与独特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培养学生热爱地方文化艺术的情感,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和民族精神。另外,为了满足“网络一代”学生需求,教材主要通过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网络补充和扩展的方式,实现网上教与学互动,形成“图”“文”“网”相结合的建构式导读教材,使之适用于各类院校公共艺术教学与各类艺术爱好者的需求。

4. 地域特色的课程内容

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不能千篇一律,千校一面。由于学科、生源、设施条件、教学环境等人才培养条件不同,尤其是地域的不同,学生对艺术不同的美感诉求,形成了美感主体的差异性。公共艺术教育可根据地方文化特色艺术资源、区域性文化特征、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来开设特色课程,从而以点带面、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整体艺术素养,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完善学生的人格[7]。

在“美感即经验”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校根据课程目标与教学环境,在课程内容建设上以江苏地方艺术特色、江南文化区域特征为依托,突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在课程教材的内容编写上,其中的“音乐之美”板块,以“苏州弹词、昆山昆剧”为例,阐述明清时期说唱音乐的异彩纷呈;通过江苏无锡惠山的“天下第二泉”的背景介绍,形象地描绘出民乐《二泉映月》泉清月冷之意境;还有传统乐曲《春江花月夜》抒发的江南水乡之情等,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地方特色艺术“美感”。

三、“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

课程建立了由学生助教参与的助教团队作为教学评价基础力量,同时依据“美感即经验”理念中个体与总体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实施教学发展性评价,积极地调动学生、教师甚至全校人员参与课程建设。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以促进每一评价对象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教学的质性、过程性和评价对象主体性的综合性教育评价[8]。

1. 评价理念的发展性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质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与改进教学实践[9]。“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发展性评价旨在发展全体学生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通过学生参与助教团队工作,批改作业与分析和汇总课程评价来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教师组织进行网页内容的完善与更新,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和控制教学发展,实现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网络课程具有开放性,任何人都可成为评价主体。学校通过建立评价机制,除了学生和教师为评价主体外,还向所有点击网页的主体开放,进行实时互动。被评价者也可转为评价主体一员,同时多方监督和及时公开教学情况,使得课程在评价互动中不断提高质量。在“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的网站论坛中,被评价者可留言咨询学习问题、学生成绩和教学情况等;另外邀请专家、家长与社会人士参加该课程教学的指导与评价。

3. 评价内容的指向性

“美感即经验”理念以教学的质性为重点,评价指标包括主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实践创新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评价内容指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一是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和指定评价内容;二是教师组建助教团队,由具有艺术特长或艺术兴趣的学生组成,分成若干小组,以是否熟悉指定的评价内容为标准选出各组组长。组长负责联络、统筹和反馈,其他组员熟悉网页教材内容,批改学生作业和处理评价结果;三是指定课程内容,网络资料占60%,教材为40%。学生通过自学网上课程内容,从“学习考核”网页内,选择试题库中至少涉及4个艺术板块的10道问题作答;四是设定考核标准,要求学生选择的艺术板块内容不可重复,然后提交5000字左右的手写报告,考核合格后方可修满学分,从而达到每生必读“美”目标。

4.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评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多种方式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实效性、操控性和科学性。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方式主要包括:提交手写网站题库作业;上传参加艺术实践展演的视频作品;采用论坛问答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的综合评价等。

5. 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与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相联。评价可使课程教学处于动态的监控之中,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助教团队担任着评价的重要角色,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和反馈评价结果的桥梁。教师根据助教团队的学习评价报告,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计划,促进教学动态地向前发展。

6. 评价系统的循环性

助教团队通过批阅学生作业和将学习情况、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从而获得深层次的艺术学习体验;教师则根据反馈情况做相应更新;学生可再次吸收新的艺术知识,反馈新评价。如此反复,构成了循环式的教学实践和发展性评价系统,促进教学的全方位提高。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价值的判断体现着每位评价主体具有一定的经验或亲身经历、感受和体会,所以“美感即经验”亦是“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评价发展的前提。学校将坚持这一理念,不断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并为其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朱苏华.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构想[J]. 江苏高教,2012,(2):99-100.

[2] 杜威. 艺术即经验[M]. 高建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 周旭. 20世纪美国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杜威思想[J]. 文艺研究,2011,(7):157-158.

[4] 胡经之,王岳川. 论审美体验[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3-11.

[5] 朱光潜. 谈美[M]. 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13-18.

[6] 金玺铎,贾昕东,刘哲. 论高校研究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231-233.

[7] 葛春先.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14-15.

[8] 朱晓青. 发展性评价:面向开放大学学生的新策略[J]. 教育发展研究,2006,(17):72-74.

[9] 刘岗. 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J]. 电化教育研究,2009,(10):83-86.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3ZDAXM004);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SK201302);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3Z011)]

城市美感 篇5

关键词:内在美,情感美,审美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 往往只有对数学有浓郁兴趣的学生, 他才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 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 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内在因素。

一、深刻展示数学知识的内在美

从表面上看, 数学就是数字、符号和图形的堆砌, 显得单调、枯燥, 所以, 很多时候, 数学学科教学总是坚持一贯的理性、严肃、压抑, 让小学生很难感受到其独特的美丽。但是, 就是这些数字、符号和图形中蕴藏着发人深省的数学美。数学美并不像自然美、艺术美那样外显, 它是一种带有哲理性的美。小学数学知识中有许多美的因素, 分类也各不相同。但是, 我们可以顺应儿童的心理, 认真探索、挖掘其神奇之美,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之成为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内在动因。

二、积极创设数学课堂的情感美

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的美育因素, 教师还应该用自身力量积极创设课堂教学的情感美, 有效变革师生关系, 以情促学,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巧妙激发学习欲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如能注意运用具体事例、设置悬念, 创设出美好的情境, 激起求知欲望, 就能让学生乐学。如教学“圆的认识”时, 可结合学生实际提问:“同学们, 你们见过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的轮子是怎样的形状?”“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的行不行?”“椭圆形的呢?”“为什么圆的就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新知识。”就这样, 一石激起干层浪, 环环相扣,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著名数学家哈代曾说:“激励数学家做研究的主要动力是智力上的好奇心, 是谜团吸引力。”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的激情吸引了大批的人献身于数学, 所以, 通过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 巧妙设计悬念,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引发儿童学习新知的热情。

(二) 精心组织对话课堂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主张:“教育是一个对话不断展开的过程, 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 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教学中, 教师应放下课堂中自己的本位需要, 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 针对学科特点, 多方寻找对话的源泉。

创设的是一个多元的对话课堂, 除了自我对话一个方面, 还有同伴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材料与经验之间等多种多向的对话。通过多层次的对话和讨论, 在自然状态下, 实现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及其结果的再认识, 对各种观念进行再改造, 并能超越自己的认识, 修正自己的观念, 对自己的知识系统进行重新建构, 从而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三) 合理使用游戏效应

很多时候, 迫于考试压力, 升学压力, 我们的数学教师还是坚持一贯的严肃, 坚持一贯的注重知识的灌输, 忽略对学生心灵成长上的关注。在这种状况下, 往往会引发很多学生的一种学习厌倦心理和焦虑烦躁心理。在长时间的压抑下, 很多学生渴望自由、渴望快乐、渴望轻松, 只有游戏才能真正满足每个学生的这种真实的需求。

其实, 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 都有游戏情结。游戏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 可以减轻、消除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感, 因此, 游戏能让学习变成一种享受。

在小学毕业复习期间, 很多主课老师都只是一味地注重多做习题, 多讲解灌输知识, 而从来不去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 学生虽然没有说出对老师的不满, 对学科的厌倦, 但是, 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渴望跳出来呼吸新鲜空气。此时, 作为数学科任老师, 忽然来一个小游戏让他们放松, 孩子们会印象特别深刻, 觉得只有你这个老师能理解他们、支持他们, 于是, 对教师的热爱会促使其学习热情高涨。

就像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刘永宽所说的那样:“这么多年来, 我有一个教学座右铭, 叫做‘让学生喜欢我’, 他喜欢我, 就喜欢我这个学科, 他就不会不做作业, 不会不听课。比如我每新接一个班都会做一件事:每一节数学课, 我要讲一个笑话, 很有效的。数学课有笑话, 别的课没有, 学生就会很开心啊。”是的, 别的老师不会舍得让学生做游戏, 而只有你数学课有, 学生从喜欢游戏进而喜欢老师、喜欢学科、喜欢学习。

一个小游戏, 其实创设的是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教学氛围, 形成师生的对等关系, 在这种平等自由的氛围里, 学生的学习激情被有效调动起来, 更加投入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面向全体学生, 顺应个性发展的需要, 从儿童视角出发, 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美丽, 积极创设充满情感的课堂氛围, 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实现在数学上的不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洁.论学校教育的游戏精神[J].教育探索, 2010 (7) .

漫谈美感 篇6

欣赏者一开始被艺术品吸引,逐渐完全沉浸在与艺术品交流的状态中,接着又逐渐回到现实。这是美感从形成到消失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对它的进行分析。首先要探究美感一开始产生的原因,从实践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无理由的,不由理性控制的,朱光潜先生说:“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1]确实,美感是一种直觉性的选择,每个人的直觉不同,因此,每个人产生美感的事物不同,这就正验证了那句老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那么,又是什么让美感有了差异呢,是精神性的需求不同也是物质性的需求不同。每个人都有精神性的需求,比如,在嘈杂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向往宁静致远的精神状态,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人们向往极简的精神状态。至于物质性的需求,那就是快感。“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口渴时要喝水,喝了水就得到快感;腹饥时要吃饭,吃了饭也就得到快感。喝美酒所得的快感由于味感得到所需要的刺激,和饱食暖衣的快感同为使用的”。[2]快感来源于人的欲望,尤其是“食色性也”。在美感产生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是伴随快感的。我们在欣赏优秀电影作品时被情节代入久久不能自拔,这时是有美感体验的,如果电影中的画面意境深幽,那么我们的视觉也会感受到画面的美,耳畔想起美妙的旋律也会让我们的听觉得到享受。人们通过感官欣赏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对精神上的刺激是通过感官,如果感官觉得不愉悦,那么精神上也就不会享受,自然不会起到美感。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欣赏者看到的是文字,再从文字的描述中转换成图像,一幕幕图像在脑海中形成,因此实际上是通过物质形象引起精神享受。

现实生活中,当美感存在时,纯精神享受与快感有时是很难区分的。“在实际上性欲本能是一种最强烈的本能,看见血色艳丽的姑娘而能‘心如古井’地不动,只一味欣赏曲线美,是一般人所难能的”。[3]既然大部分人做不到对于一个美丽女子的“心如古井”,那么就必须承认此时的人产生了快感。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男子对美丽女子产生美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有时,因为产生美感所以升华为爱情。总结这些经验,我们也必须承认,普通人对美丽女子产生美感也产生快感。美感是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结合,单纯的强调美感是精神性的这样不符合日常生活实践。朱光潜先生对美学上的贡献很大,十分令人钦佩,也常常给现代人很多启发,但是他认为“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4]这个观点不能让我认同。当然,美感也不是纯粹的实用活动,美感不是快感,单纯的快感常常是感官享受,吃饱、穿暖,它达不到美感的高度,所以美感是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结合。

让我们再回到美感从形成到消失的整个过程的分析中去,前文已经分析了美感的形成,接着,当美感最大化时,欣赏者进入无我两忘的状态。此时的人在精神上是及其享受的,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也忘却了自身,在他的世界里只有艺术品。处在这样的状态时,欣赏者既然忘却了自身也就忘却了快感,虽然周围的环境依旧在,快感也依旧在,但是精神的享受已经无暇其它。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欣赏者从这种美的享受中逐渐苏醒,回到现实,美感经验逐渐减弱。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欣赏者逐渐结束美感体验的?现实中,一个人在阅读一本小说,沉溺于小说中之后,有时是因为经历的时间太久而感受到饥饿、寒冷等,回到现实,有时则是因为对情节的设置不满而结束这种状态。从这两种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发现,美感的减弱是由于物质或者精神的缺失所造成的。因为一件艺术品能够带给人们的物质快感和精神享受是有限的,人们需要的物质和精神品类很多,当缺失的部分逐渐显现,那么美感也就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对美感以及它的产生与消失深刻理解对艺术创作是有很大帮助的,艺术家在创作时就要考虑到艺术作品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因素,将尽可能多种类的精神性和物质性相融合,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加长久的产生美感。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27页

丰富语言培养美感 篇7

一、感受语言美, 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古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 常常是一字道破天机。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这些美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 要想充分地感受到, 是有很大难度的。在教学过程中, 我尝试了多种方法, 发现仅局限于诗句的读音、释词、解句, 就诗读诗, 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所学内容的兴趣。”的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生活的最重要推动力。良好而有益的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于是, 学习古诗时, 我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被动的、任务式的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快乐的诵读。孩子们学习时往往从兴趣出发, 对与他们日常生活较有联系的内容学习起来特别起劲。如郑燮的《竹石》和高鼎的《村居》这两首诗, 是学生们在许多学习篇目中较先掌握的。朗读《竹石》时, 他们觉得倍感亲切, 因为同是兴化人, 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通过反复朗读, 又产生了“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壮美, 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了美。“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也是学生们颇感兴趣的。放学回来还早, 就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别提多有意思了。这样的诗句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 这样的画面让孩子们产生无尽的遐想。他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去发现春天的美, 无不陶醉在这大好春光里。这些美的形象、美的情怀呼之欲出, 跃然纸上。只有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发现美、体味美, 认识美的本质, 才能进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汲取知识的营养。

二、理解语言美, 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理解语言的能力

诵读的古诗词虽篇幅短小, 但是诗人所描写的外物与内情融合在一起, 就能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美是形象之中的, 想象创造的空间是巨大的。诗歌的本质就在这一点, 给予无实体的概念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形象。在初学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时, 诗人的羁旅愁情, 身在异乡的孤单寂寞, 学生是无法理解的, 只有借助其他教学手段。如出示多媒体课件, 在学生们的眼前呈现出画面, 调动起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 让学生在脑海中自己描绘出这样的一幅画面:在暮色苍茫中, 一只小船停泊在薄雾笼罩的小洲旁。诗人立于船头之上, 举目远望, 四处茫茫, 旷野无垠,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低;他低头望水, 江水清清, 江水中仿佛有一轮明月。有了这样的感知, 再指导学生抓住诗眼“愁”字:“愁”有多种, 究竟什么样的“愁”使得诗人写下了这首诗。学生们进行一番了解之后, 知道了诗人对自己的功名抱有很大的希望, 怀着一颗热情的心奔入长安, 本想博得皇帝的重用, 但却事与愿违, 被君主所弃, 壮志难酬, 长期压抑着忧郁。这正是“愁”之原因。天色已晚, 夜幕降临, 这是在外奔波了一天的人们该回家的时候, 而诗人却孑然一身。面对这四野茫茫, 江水悠悠, 明月伴孤舟的景色, 他更思念家乡, 挂念亲人。此时此刻, 他仕途的失意, 理想的破灭, 人生的坎坷, 漂泊的惆怅, 还有思乡的愁绪……一齐涌上心头, 又添了一缕新愁。至此, 学生把画面上的景色和画面上见不到但能体味到的诗人感情融合到一起, 走进这情景交融、和谐的艺术境界。在境界中, 感受美, 理解美, 这就尽显了语言的张力。

三、鉴赏语言美, 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

单纯地学习古诗并不能完全体味诗之美所在。柏拉图说过:“音乐把节奏与乐调的强调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教学古诗时应充分地利用音乐, 使音乐融入古诗, 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展现和流露。让学生在音乐中学古诗, 把学生带入音乐的天地、艺术的王国、美的境界中去, 在音乐与语言缔造的天地间自由飞翔。听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颜真卿的《劝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配乐诗朗诵后, 学生感情的琴弦被拨动了。老师的现场朗诵, 阵阵悦耳的曲调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突破了时空的界限, 就这样神游于古诗创造的艺术世界之中流连忘返。在刚开始学习成语时, 出示了“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成语, 学生们随即说出更多有关春天的成语, “春意盎然”“春色满园”“五彩缤纷”等, 这些成语使他们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通过理解美, 鉴赏了美, 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在如痴如醉的艺术享受中, 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 受到教育, 在欣赏中认识了美。

四、创造语言美,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我国古老的文化建设中, 诗与画是一种十分密切的姐妹艺术。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与画互相生发, 相得益彰。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 一幅田园风光图, 有着浓郁的国画韵味。诗中的画面是静态的, 要想从文字到图像, 需要形象思维的加工过程。

贺知章的《咏柳》, 读来朗朗上口, 易于理解。有学生主动要求通过绘画来表现诗歌的内容。顿时, 二月的春风, 万条柳枝仿佛在眼前出现。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还一边讨论一边思考:画些什么?怎样画更好?多么和谐的合作氛围!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 他们各抒己见, 有的学生还配上了许多描写春天的成语, 甚至把诗编成了一段美文, 在学习诗歌的同时, 也训练了写话。他们还通过写话、绘画、成语等更深化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谋求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 培养了创造性的思维。

虽然学生年龄小, 但在理解美方面有他们独特的年龄优势。除了绘画, 学生们还想到了编故事, 如《送元二使安西》, 这是诗人王维送别朋友的诗, 送别时的话语、场面都成了孩子们创造的素材, 他们能展开丰富的联想, 理解诗意, 充实内容。学生的种种表现, 不正是语言创造的表现吗?对古诗进行创编, 或唱、或演、或画都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造的潜能, 我们应该树立学生的创造观念,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养成创造的习惯, 从而使他们能“真正成为以创造为己任的创造性学生”。虽然学习时间短, 但却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这样的学习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储备, 也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黎族舞蹈美感浅析 篇8

黎族先民长期居住在与大陆隔绝的海岛上, 古时候的海南岛是一个“蛮荒”之地。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原始社会, 他们面对不可预测的自然环境的灾难, 海啸、地震、雷光、电火等让他们感到恐惧,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地将这些自然灾难都归咎于“鬼”。于是黎族先民就有了最初的驱逐“鬼魔”的舞蹈形态。《驱鬼舞》《打碗舞》《温娲舞》就是人们偏信于“鬼”的结果。后来“驱鬼”并未消除自然灾难的降临, 他们坚信天上一定有神灵在主宰着世界, 于是他们举办各种祭祀仪式请天上的“神”来治“鬼”, 在“驱鬼”和“请神”的活动中他们或向天空举手伸臂或开胯、踏脚、跺步等, 这就形成黎族舞蹈的雏形——“艺术前的艺术”。黎族舞蹈有其自身的舞蹈语汇及产生的环境因素与发展的社会规律性, 有属于自己的运动形式和表现手法, 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形态。

一、回归自然, 富有原生态韵味。

尽管舞蹈的起源目前有多种理论观点, 但是关于黎族民俗舞蹈起源于劳动和巫术活动是无庸置疑的。这里所指的自然美一方面指舞蹈中的人体形态谐和之美, 二是指大自然环境中的意象被运用到舞蹈场景中的自然之美。人体形态之美是舞蹈艺术孜孜以求的最高艺术宗旨。黎族民俗舞蹈也像中国古典舞蹈那样讲究腰身和手脚所构成的曲线美, 讲究“舞蹈构图中的点、线、面、角、体、形”的协调及腿脚的“闪、起、抬、蹦、撇、钩、落”的虚实结合之美。还原自然并超越自然是人类所有艺术的根本回归, 不管是绘画艺术还是雕刻艺术, 音乐艺术还是舞蹈艺术, 都力求“自然”。大自然的风景在舞蹈家的眼里是一副美丽的图像, 并且在它的秘密深处都蛰居着人类心灵的内涵, 骚动着抒情表达的渴求。黎族歌舞诗《达达瑟》 (黎语意为非常美好) 就是一部极好的诠释大自然的唯美舞作。该剧由海南省歌舞团和海南省民族歌舞团联合创编。全剧由序、上篇、中篇、下篇和尾声五个篇章组成。其中《序》就“以黎族老汉赶鸟的特写镜头作为引线, 在朴实真挚的歌谣、竹器和鸟声中, 表现了大自然的造化所赋予黎族人的独特的生命色调。”在上篇 (有《山兰女》、《摇蓝调》《围猎曲》《牛踩田》等) 中“构建了一组组优美无比的田园小诗篇……”中篇《拜扣与帕曼的三月三》“选择比较浪漫的色彩, 在歌与舞的缠绵交织和意象叠合之中, 传达黎家人浓浓的乡情、人情和恋情, 赞美了大自然赋予人们的美丽性情和气质。”

二、故事性强, 充满生活节奏和趣味。

关于黎族舞蹈的起源我们在前面已经定论, 在此不必累牍。黎族的“艺术前的艺术”往往是形成于生活的。

说到生活化的舞蹈不得不提《打柴舞》 (或称“竹竿舞”, 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舞是黎族文体结合的民间传统舞蹈形式。据传, 此舞原叫“跳柴”, 是黎族古时祭祀祖先和天地的祭祀礼活动。旨在一则告慰天地和先灵, 黎寨玉米、山栏丰收了, 敬请天地神灵回黎寨与村民一起“跳柴”同庆丰收。二则祈望祖先英灵保祜黎寨人丁兴旺, 丰衣足食。所以, 每年农历十月新谷登场至元宵节期间, 家家户户煮新米, 杀鸡宰猪, 人人穿着节日盛装, 到空旷的山地燃起篝火举行“跳柴”祭礼。首先, 由“奥雅” (老人) 主持祭祀天地和祖先的祭祀活动后, 青年人围绕着篝火跳呀!唱呀!有的往篝火堆中添柴;有的从熊熊的篝火上腾跃飞过;有的在地上合击竹竿;人们来回跳跃着, 或唱歌, 寻找伴侣。舞者在竹竿分合的空隙中间穿梭、跳跃、转身、腾飞。动作由慢至快, 敲击竹竿节奏有轻有重, 劈啪!劈啪!劈劈啪啪!劈劈啪!清脆的击竹声响和矫健灵巧的舞姿相映成趣。舞者, 若能前踏后踩, 左跳右转顺利地腾跃或飞穿越过竹竿空隙时, 在场的群众会齐声呼喊:哩!嗬哩!哩!嗬哩!以表示钦佩和赞扬。

三、合理想象, 工于艺术融合。

“想象是人类最高的禀赋之一, 人类因此得以把积累下来的形象和思想综合起来, 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出奇妙的成果。”正是如此, 想像能使舞蹈实现了自然和人物发挥作用, 创造出欣赏和审美群体, 经过舞蹈本体完整地体现艺术之中, 并激发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

黎族神话“鹿回头的传说”由来已久。《鹿回头》该剧的创作源于这个流传已久的“百字传说”。“神话”的原本内容不过百字, 但经过艺术家们的合理想象, 舞台创意, 极大地丰富了该剧的内容, 而且以全新的、不同以往传统模式——人偶同台的形式, 即借用海南临高人偶剧的舞台艺术表现手法, 将人与木偶之间的角色转换作了巧妙处理。《鹿》剧把一个古老而美丽的爱情神话故事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地展现在了狭小的舞台空间, 引起了受众的强烈共鸣。

黎族舞蹈审美意识形态的美绝不仅仅于此, 其美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相辅相成, 相互依存。生活中的美往往流露于“自然”之中, 而自然对象往往被意象化、艺术化、被美化。总之, 美与不美完全在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情绪, 大概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意吧。■

体验悲剧之美感 篇9

开设新课《孔雀东南飞》之前,我让学生先将其改编成话剧.作业收上来我却哭笑不得:同学们都不约而同的对经典进行了颠覆,将其改成了喜剧,闹剧.比如兰芝像当今小女孩一样用时髦的语言对焦仲卿撒娇做痴,比如兰芝娘拒绝媒人讲谁家养个闺女都不容易,她家的房子最近想来个小装修.那口气活脱脱《四世同堂》里的大赤包.想象固然丰富,但我该肯定学生的这种做法吗?在这个人人喜欢娱乐放松、恶搞风行的时代,难道悲剧真的无可立足了吗?作为语文老师,也许我该尽我的一份微薄之力来捍卫我们的经典,通过某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悲剧的价值,体会悲剧崇高的美感.于是,我 "下水"自行改编,并在班里挑选演员,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排练,最后在全年级进行公演.

演出那天,学生们本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去的,个个叽叽喳喳,喜气洋洋.但当我徐徐念出开场白:"欢乐趣,离别苦,就中多少痴儿女.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时,大厅里顿时安静下来.在第一幕"东风恶,欢情薄"里,焦母死逼焦仲卿休掉兰芝,焦仲卿在刘兰芝含泪的目光里提笔时,我加入了画外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难挽离索,错!错!错!墨笔落,情难舍,山盟虽在,天涯相隔,莫!莫!莫!词改的并不十分贴切,但我读的很慢,很低沉,台上的演员一下子进入角色并沉浸在悲情中。当刘兰芝决然离开,小姑用带着哭腔的尖尖的声音喊出“嫂嫂,你不能走,不能走啊!”时,台上的兰芝果真“泪落连珠子”,而台下也传来了观众的唏嘘声.看着这一切我心情异常激动,曾经打动自己的经典同样打动了别人,那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感觉!

《孔雀东南飞》最感动我的是兰芝和仲卿“生人作死别”的情景, 我尽最大努力使台词抒情化以便于朗诵,我选出的出演兰芝和仲卿的两名学生都有很好的朗诵功力,对人物感情的把握很到位,发自肺腑地倾诉着那生死不渝的爱情:

焦仲卿: 对,我忘了,恭喜你攀上高枝了!我一个小小的府吏算得了什么啊?可我焦仲卿能信守自己的诺言,我这块大石头还顶天立地稳稳当当的立在这!而你呢?说什么磐石无转移,蒲苇韧如丝,说什么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我祝你一天比一天幸福,荒凉的黄泉路就让我一个人去吧!

刘兰芝 想不到我日等夜等等来的是这样一句话,你知道我在娘家过的什么日子吗?我们都是被逼的,难道你不相信我的真心吗?准备扔下我一个人走吗?那好吧,既然活着我们不能在一起,那就九泉之下再相见吧,我在黄泉路上等你!

旁白:生人做死别,恨恨那可论.在一个寒风摧木的黄昏,盛装的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焦仲卿闻讯后整夜徘徊在院中,抬起头来,看那黎明的天空有只美丽的孔雀,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焦仲卿:兰芝,黄泉路上很冷很寂寞吧,别怕,我来了!在地,不能做那连理的枝.那就在天,做那比翼的鸟吧!

旁白: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红尘外,不会再有断肠的泪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就是我们为您讲述的一段爱情.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我们还是希望,真的有情人能够终成了眷属,相亲相爱,相偕到老!

播音艺术与受众美感 篇10

一、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广播美感和受众心里活动。

美感是有同感, 纯美感, 快感三个层次构成, 而受众心理活动是讲被外界某一声音和景物视觉受到刺激而反应出的心理活动表现。作为广播这样一个为听众提供信息和享受听觉美感的平台, 要让大众对播音员的语言声音吸引人们的耳朵, 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播音员, 主持人的播音风格和播音艺术。

播音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再加工。有听众曾这样说过;一个好的播音员, 是一个意思一个意思的往耳朵里流, 听比看印象深刻。而一个差劲的播音员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耳朵了蹦, 印象不深刻, 不如看报纸。 (用自葛兰老师的一段话) 所以说, 播音是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只有练好了基本功, 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深度的学识水平, 精湛的表达技巧, 丰富的生活体验, 通过不断的学习, 实践, 再学习, 再实践, 才能形成播音员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今天我们要求播音员仅仅会说几句谱通话还不够, 还要有独特的风格, 有更高的水平。

一个人真要喜欢上了播音这个行业, 就要有一种责任感, 使命感, 要狠下功夫把他干好, 我国的文字源远流长, 语意深刻, 加上音律优美, 声调献明, 不管是字, 词, 句, 读起来都是朗朗上口, 我们在练习的时候, 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 有目的有方向的去练声去发音。我们在学练发音时一定要注意分辩清声母和韵母的发音部位。搞清楚气流在口腔中受阻的部位, 注意气流受阻和除阻的方式, 送气与不送气, 声带振动与否等等。如何让自己的声音有特点有美感, 让每一字每一词在你的口中叼稳了, 建仪大家多练一些单音, 双音节的字, 词, 句, 特别是一些带响亮的词句, 有助于你的口腔打开, 同时也是一种练声发音的最好方法。

三、掌握了发声方法, 找准了字音部位, 接下来就是念稿阶段。

当你拿到一篇稿件时不要急于去念, 先要弄懂稿件的层次, 要明确主题, 突出重点, 然后再进行播音。注意, 在这一环节, 要从真, 亲, 美, 活来处理稿件层次。

真:就是要真心, 坦率, 认真, 自然。

亲: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让你的播音引起受众的共鸣和好感。

美:一是你的播音形象要美, 要有独特的魅力和个性形象。二是每一句话, 每一个段落要从你的口中用优美标准的声调蕴含出一种亲近感和柔情美。

活:播音员在处理稿件时要耳聪目明, 心灵手巧, 眼勤, 嘴勤, 熟练各种技能, 要灵活应用。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 而理解又需要一个过程, 那就是把理解了的东西用播音员的口表达出来, 这就是我们常提到的语言艺术再加工, 再创作。下面举两个例子;例一;“……这些石刻狮子, 有的母子拥抱, 有的交头接耳, 有的像倾听水声, 千态万状, 惟妙惟肖。”引自《中国石供桥》, 前面用三个“有的……介绍了石头狮子的各种动作, 播音员理解了这种逻辑感受并有了体验后, 在播这段稿子的时候就可以用动情, 舒缓, 生动的感情表达出来。把静的石狮子播讲的像活的一样活拨生动。例二;“你从雪山走来, 群山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这里我们即“看到”了群山的风采, 也“听到了”大海的波涛声, 通过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 体验到了空间距离和时间跨度, 这样就很有把握的通过我们的播音来体现出长江的风采, 中华民族的气概。

感情变化和声音大小是有关系的。情随境转, 气随境变, 气动情转, 这就是一个人喜, 怒, 哀, 乐心里变化的表现。当你高兴时, 精神是振奋的, 这是你的气流是提起的, 如;“你看, 我买了一款新手机, 是诺基亚的”, 声音是高的, 响亮的。反之, 在你悲哀的时候, 气流是下沉的语调是底沉的, 如;“大家怀着悲痛的心情目送灵车慢慢远去。”光有高昂的声音而没有感情的变化是表达不出稿件内容的。因此说, 以情带声是根本。

四、播音艺术的风格与受众美感是相互作用的

上一篇:劳动力价格上升下一篇:工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