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练习(共6篇)
计算练习 篇1
简便计算的练习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算定律之后安排的, 在设计练习的同时也要紧扣2011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新《课标》) 的要求:“习题的选择和编排突出层次性, 设置巩固性问题、拓展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等;凡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的习题, 需要明确标出”, 目的是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因此,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 我们要借鉴练习课的基本模式, 即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
一、基本练习
此环节可以安排口算和指导练习两部分。
1. 口算练习部分
直接写出得数。
2. 指导练习部分
如果是借班上课, 对学生的基础不是很了解, 可以只安排计算过程中可以简算也要简算的例子。如果是自己的班级的学生, 那对学生的基础就很了解, 如果基础好那还可以安排去括号后简算的例子, 也就是下题中例1的反用。具体安排如下:
例1填空。
例2下面的计算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例3下面的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像这样一个个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简算的知识链最终形成了简算的知识板块, 这样安排练习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高一些。
二、综合练习
此环节主要是通过题型的变换让学生综合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可以这样安排:
例1下面的计算, 怎样简便怎样算。
例2填空。
例3下面的计算, 怎样简便怎样算。
例4解决问题。
(1) 小明带了300元去书店买书, 买了76元工具书, 24元辅导书, 他还剩多少钱? (2) 儿童大全商店2月8号的营业额是3068元, 9号的营业额是5360元, 10号的营业额是5932元, 这三天的营业额一共是多少元? (3) 某厂生产了8400支粉笔, 每12支装一盒, 每70盒装一箱, 这些粉笔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4) 小木马童装店一天共卖出80套童装, 上午卖出35套, 每套980元, 照这样计算, 下午比上午多卖多少钱?
三、拓展练习
新《课标》指出:基本技能的形成, 需要一定量的训练, 但要适度, 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 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 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分层次地落实。如果你班上学生的基础本身就不好, 那这个环节就少安排一点或是不安排。如果你班上的学生基础好, 孩子们也喜欢数学, 那就花个四五分钟安排适量的拓展练习, 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教学质量也会更高!比如安排练习:
例1下面的计算, 怎样简便怎样算。
例2计算。
1+2+3+4+……+5 0;
99×78+66×33。当然, 一堂数学课的设计可以说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在此我们只是抛砖引玉。相信只要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 我们的教学效率一定会高些, 我们的教学质量一定会好些。
计算练习 篇2
1[单选题]下列数据结构中,属于非线性结构的是( ).
A.循环队列B.带链队列C.二叉树D.带链栈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树是简单的非线性结构,所以二叉树作为树的一种也是一种非线性结构。
2[单选题]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多态性B.自顶向下C.模块化D.逐步求精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包括: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got0语句,所以选择A。
3[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栈是一种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B.队列是一种后进先出的线性表
C.栈与队列都是非线性结构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栈是一种先进后出的线性表,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的线性表,栈与队列都是线性结构。
4[单选题] 下面描述中,不属于软件危机表现的是( ).
A.软件过程不规范
B.软件开发生产率低
C.软件质量难以控制
D.软件成本不断提高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软件需求的增长得不到满足;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无法控制;软件质量难以保证;软件不可维护或维护程度非常低;软件的成本不断提高;软件开发生产率的提高赶不上硬件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长。所以选择A。
5[单选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以充分发挥计算机资源的效率,并为其它软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B.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到计算机硬件可以直接执行的目标程序,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软件开发环境
C.对各类计算机文件进行有效的管理,并提交计算机硬件高效处理
D.为用户提供方便地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方法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的管理者,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系统所有的软硬件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管理和调度,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
6[单选题] 下列各设备中,全部属于计算机输出设备的一组是( ).
A.显示器,键盘,喷墨打印机
B.显示器,绘图仪,打印机
C.鼠标,扫描仪,键盘
D.键盘,鼠标,激光打印机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的终端设备,用于接收计算机数据的输出显示、打印、声音、控制外围设备操作等。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影像输出系统、语音输出系统、磁记录设备等。故答案选B选项。
7[单选题] 下列软件中,不是操作系统的是( ).
A.LinuxB.UNIXC.MS DOSD.MS Office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UNIX是一个强大的多用户、多任务操竹系统,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按照操作系统的分类,属于分时操作系统。Linux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MS DOS是磁盘操作系统。MS Office是办公软件而非操作系统。
8[单选题]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是( )。
A.高级语言数据结构丰富
B.高级语言与具体的.机器结构密切相关
C.高级语言接近算法语言不易掌握
D.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计算机可立即执行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高级语言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结构和控制结构,提高了问题的表达能力,降低了程序的复杂性:。
9[单选题] 在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中,不能随机修改其存储内容的是( ).
A.RAMB.DRAMC.ROM D.SRAM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ROM,即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是一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其特性是一旦储存资料就无法再将之改变或删除。通常用在不需经常变更资料的电子或电脑系统中,并且资料不会因为电源关闭而消失。
10[简答题]请在【答题】菜单下选择【进入考生文件夹】命令,并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下面的操作.
注意:以下的文件必须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文涵是大地公司的销售部助理,负责对全公司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提交给销售部经理.年底,她根据各门店提交的销售报表进行统计分析.
打开“计算机设备全年销量统计表.xlsx”,帮助文涵完成以下操作:
(1)将“sheetl”工作表命名为“销售情况”,将“sheet2”命名为“平均单价”.
(2)在“店铺”列左侧插入一个空列,输入列标题为“序号”,并以001、002、003……的方式向下填充该列到最后一个数据行.
(3)将工作表标题跨列合并后居中并适当调整其字体、加大字号、改变字体颜色.适当加大数据表行高和列宽,设置对齐方式及销售额数据列的数值格式(保留2位小数),并为数据区域增加边框线.
(4)将工作表“平均单价”中的区域B3:C7定义名称为“商品均价”.运用公式计算工作表“销售情况”中F列的销售额,要求在公式中通过VLOOKUP函数自动在工作表“平均单价”中查找相关商品的单价,并在公式中引用所定义的名称“商品均价”.
(5)为工作表“销售情况”中的销售数据创建一个数据透视表,放置在一个名为“数据透视分析”的新工作表中,要求针对各类商品比较各门店每个季度的销售额.其中,商品名称为报表筛选字段,店铺为行标签,季度为列标签,并对销售额求和.最后对数据透视表进行格式设置,使其更加美观.
(6)根据生成的数据透视表,在透视表下方创建一个簇状柱形图,图表中仅对各门店四个季度笔记本的销售额进行比较.
小学数学计算练习设计之我见 篇3
教师在设计数学计算练习课时,必须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要重视计算练习题的设计;二是在数学计算练习课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计算策略、方法的形成。下面笔者就以“小数乘、除法简便计算练习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多种形式练习题,体现不同计算方式的内在联系
口算、笔算、估算是小数乘、除计算的主要计算方式,不同的计算方式,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计算的过程和方法。为此,本课一开始,笔者就结合最近学习的内容,专门设置了几组口算题,让学生重温小数乘、除计算的方法。笔者是如此安排这八道口算练习题的:
0.24×5 0.2×0.5 0.72÷0.9 0.64÷0.08 2.7×0.5 2.5×0.4 12.5×0.8 3.2÷1.6
在每位学生都完成了这八道题的口算练习后,笔者并不是让学生直接报出口算答案就结束了,而是在学生回答之后,对这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回顾。例如,0.24×5这一题,笔者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学生回答: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得出答案,再根据两个因数中的小数位数来点上小数点。同样,笔者也让学生根据0.72÷9这一题,回顾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看起来,这一组口算练习题跟简便计算方法没有多大的联系,其实不然,这一环节的设计正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学生复习了小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又如在12.5×0.8这一道口算题目中,有的学生得出的结果为100。于是,笔者就请其他学生来判断答案是否正确,而其他学生则根据“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上一个比1小的数,所得的积比原来的数小”这一规律,来进行简单的估算,发现“12.5×0.8”的乘积肯定比12.5小。可见,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将口算和估算相融合,从而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同时,该方法也向学生渗透了数感的培养。
在口算练习后,笔者又出示了下面这一组题:
0.25×1.2×4,0.45÷0.6÷0.5,1.6×3.2-0.6×3.2
笔者先让学生审题,说一说这些练习题有什么特点,在计算上又有什么方法可以借鉴。引导学生尝试应用整数乘、除法运算中的运算定律和性质,看看其能否使上述运算更简便。学生通过把原有的计算方式和方法与新的计算策略有机联系,形成了新的计算策略,从而让小数乘、除法运算更为简便了。这时,学生也领悟到:整数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小数的计算同样适用。
接着,笔者又马上为学生提供了一次自主选择计算方式的机会,出示了下面一组题:
1.25×17×0.8,2.3×0.6+2.3×0.4,7.8÷0.05÷3.9
对于这三道例题,笔者改变了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反馈时说说自己是运用什么定律或性质进行的简便计算。通过这样的计算练习,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了:不同类型小数乘、除混合计算中,我们到底应该运用哪种计算策略,才能使计算更为简便。同时,也让学生总结出不同计算方式的特点,领会不同计算策略的价值,感受不同计算方式的内在关联,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水平。
二、运用对比性题组。
增进对计算原理、方法的理解
运用对比性题组,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比较来确定客观事物、现象之异同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方法。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对一些相关或者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便可以体会到这些题目内在的联系和区别。因此,在计算练习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对比练习,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理解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感悟计算策略的巧妙性,并学会将这些计算策略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灵活应用。
如在“小数乘、除法简便计算练习课”中,笔者对7.8÷0.05÷3.9这一题展开了三道变式练习:
7.8÷(0.05×3.9),7.8÷(0.05+3.9),7.8×0.05÷3.9
笔者出示这三道特别容易混淆的练习题,目的是:提醒学生在做题之前,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鼓励学生用语言叙述题目的意思;思考运算过程;观察数据是否能凑整;根据已经学过的定律法则来进行简算。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了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并逐步养成了认真审题的习惯。而且,在认真审题后,他们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来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感受到了不同计算方法对不同题目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避免了不必要的计算错误。同时,通过对题组中不同形式计算题以及相应计算方法和策略的比较,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相关运算顺序的理解,使其体会到了运算顺序对运算过程的重大意义。
紧接着,笔者又出示了这样三组题:
由于以前练习过类似题目,对于这三组题中的第一道题,学生基本上都能够顺利解答出来。而对于每组题目下面的两道题,由于它们都与第一道题相似,学生根据第一道题的提示,也可轻松完成其简便运算。接下来,笔者就通过“比一比、找关系”,找出一组题中前后三道题的联系,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共性。
这三组题的练习,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相应的计算过程中,要意识和感悟到计算策略的重要性。结果,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计算等活动,掌握了合理应用计算策略进行有效计算的程序和方法,效果不错。
可见,科学合理的计算练习课,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的运算方法,并能让其找出相关问题中蕴含的关系和规律,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乐于思考。同时,在此练习过程中,学生还能对计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理解,感受到蕴含在计算中的策略和思想,让计算学习的发展性功能也得到了充分彰显。
计算练习 篇4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高专学生入学后学习的计算机课程,是认识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课程。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全部放在学校计算机房,注重实际上机练习能力;对于计算机理论知识,依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布置课后练习题,学生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然后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再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这种传统的方法效率比较低。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成为学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增加学生学习途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介绍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在线练习系统实现了学生通过网络自主练习,改变了传统的理论知识练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减轻了教师工作量。
虽然网络练习平台已经有很多,但是大部分是付费的,而且内容不一定和学校使用的教材相符合,因此,学习网络练习平台建设技术,建设自己的网络练习平台,是主要研究的内容。
2 系统需求
在线练习系统以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计算机理论知识练习为主要功能,系统包含以下基本功能:学生通过网页登录练习系统,实现网络练习,练习结果保存在服务器中;教师通过网页登录系统,建立学生账号信息,建立练习题库,查询学生练习情况。根据在线练习系统要实现的功能,系统至少要包含3方面信息:学生练习的习题题库、教师信息和学生信息。
2.1 练习题库
计算机练习题库根据计算机一级考试理论考试内容分为3类题型: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
2.2 教师信息
系统管理员负责建立计算机理论知识练习题库,负责普通教师账号的建立、删除及维护。
普通教师账号负责把任课班级的学生信息导入系统,负责学生信息的维护以及查看学生练习情况。
2.3 学生信息
任课教师把学生信息导入系统后,学生根据任课教师提供的信息登录在线练习系统,进行练习。学生在线练习完成,提交练习内容后,系统根据题库中答案与学生提交的答案互相比对,如果两者相一致则提示答案正确;如果两者不一致,则提示答案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
3 系统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可以把系统分为3个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普通教师模块和学生信息模块,如图1所示。计算机理论知识在线练习系统采用流行的B/S模式,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登录个人系统,进行相应的在线练习。
3.1 系统管理员模块
系统管理员负责建立计算机理论知识题库,负责普通教师账户的建立、删除及维护。
3.2 普通教师模块
(1)普通教师登录系统后,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密码修改后需重新登录才能使用。
(2)学生信息管理:教师把任课班级的学生名单导入到系统,导入的学生信息包含姓名、学号和班级,支持Excel文件导入;学生在线练习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练习的分数导出,导出格式为.CSV文件。
3.3 学生模块
学生使用自己的学号登录系统,进入系统后可以修改初始密码。学生登录系统后,可以选择相应的章节进入练习,练习提交后,系统根据数据库中正确答案对学生提交的信息进行判断,如果学生答案正确,则输出答案正确,同时输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答案错误,则输出答案错误,同时输出正确答案;同时系统记录学生答题分数。
3.4 数据库
根据系统模块设计,数据库包含教师信息表、学生信息表、学生练习成绩表。
3.4.1 教师信息表
教师信息表包含教师用户登录信息表和教师任课班级信息表。教师用户登录信息表包含3个字段:教师用户登录名、教师登录密码以及教师姓名;教师任课班级信息表包含一个字段:教师导入系统的所有任课班级名称。
3.4.2 学生信息表
学生信息表包含5个字段:学生学号(学生登录用户名)、学生密码、学生姓名、学生所在班级以及任课教师。
3.4.3 学生练习成绩表
学生练习成绩表包含7个字段:学生学号(学生登录用户名)、学生姓名、学生所在班级、练习章节、单项选择题成绩、判断题成绩以及填空题成绩。
4 系统实现
因为设计的计算机在线练习系统仅用于本校学生进行在线练习,因此采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IIS作为系统发布平台,使用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使用ASP作为系统开发语言。
4.1 系统管理员模块
系统管理员模块由在线练习题库子模块和普通教师账户管理子模块组成。系统管理员使用账号登录系统后进入系统管理员用户界面,在系统管理员界面中可以进行在线题库管理和普通教师账户管理。如图2所示。
4.1.1 在线练习题库子模块
在线练习题库子模块支持练习章节的添加、删除以及修改,同时支持练习题库单条记录添加和批量试题导入。
使用单条记录添加功能,增加题库时需选择添加的题型以及添加的题库章节,输入相应的习题内容及正确答案,提交后,该题库记录写入相应的数据库。试题批量导入功能支持Excel文件导入,在Excel文件需要按照顺序把试题章节、试题类型、试题内容及答案顺序排列好后,在系统中选择导入题库,则Excel文件中的试题自动添加到系统题库。
在用ASP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线练习系统时,遇到Excel文件导入的问题,需要在客户端把学生名单由Excel表格导入到服务器上的Access数据库中;学生在线答题完毕后,要把Access数据库中学生的成绩导出到Excel表格。
4.1.2 普通教师账户管理子模块
普通教师账户管理模块实现任课教师账户的添加、删除以及密码重置功能。上课的教师如果需要使用在线练习系统,则由超级管理员为教师创建账号,建立教师账户的同时为该账户建立了相应的教师信息表、学生信息表以及学生练习成绩表。为每个教师账户创建单独的数据表可以避免教师任课班级之间的冲突,有助于教师查看其任课班级的学生练习情况。按照数据库的设计,普通教师账号支持英文及数字的混合。
4.2 普通教师模块
普通教师模块由密码修改模块、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以及学生练习情况查询模块组成。普通教师使用自己账号登录系统后进入普通教师界面。如图3所示。在普通教师界面中,用户可修改登录密码、可以导入任课班级学生名册、可以初始化学生密码、可以在线查看学生练习成绩、可以把学生练习成绩导出为.CSV文件。
4.2.1 学生信息管理
基于节约时间的原则,学生账号的建立采用Excel文件导入的方式,教师把任课班级学生信息导入到与该教师账户对应的学生信息表中,实现方法与在线练习题库导入的方法相似。默认学生账户名和密码均为学号。
4.2.2 学生练习情况查看
通过系统中的学生计算机水平测试成绩维护,读取学生成绩信息表中的数据,查看学生的练习情况。如果有学生已经完成了在线练习,则返回所有已经完成练习的学生的练习成绩。
通过系统中学生计算机水平测试成绩导出,可以把完成练习的学生的成绩导出到.CSV文件中,便于成绩的查看。
4.3 学生模块
4.3.1 学生登录
在学生登录界面,如图4所示,要选择任课教师,点击登录后,则在相应任课教师的学生信息表中查找输入的学生学号与密码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则登录成功;如果不匹配则登录失败;如果不选择任课教师或者任课教师选择错误,则提示登录失败。
4.3.2 在线练习
学生登录在线练习系统进行练习,练习完成后系统记录练习成绩是系统的核心功能,学生练习界面如图5所示。
在线练习系统实现方法如下:学生登录在线练习系统后,点击课程章节即可进入相应的练习。按照系统设计,首先进入单项选择题练习,单项选择题练习完成后,单击“提交进入下一题”按钮,进入答题结果界面,此时系统根据题库中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练习的结果进行自动判断,如果学生选择的答案正确,在答题界面中显示题目及选择,同时显示“您的答案正确”,并显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选择的答案错误,则显示“您的答案错误”,并显示正确答案。
选择题练习完成后,进入判断题练习,最后进入填空题练习。学生登录进入系统后,可以进行重复练习,直到掌握题库中的知识点。
5 结语
计算机基础知识在线练习系统建设完成后,经过在任课班级试用,总体情况不错。但是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学生答题的总分数,没有具体每一道题目的答题情况统计;题库增加不支持图片添加;对于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系统修改中会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郭振勇.ASP中实现Excel和Access数据互通.福建电脑,2016,1:88.
[2]王萍萍,李晓娜,孙更新.ASP+Dreamweaver动态网站开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五年级暑假计算练习三 篇5
学号:姓名:时间:错()题要求:20分钟内
1、直接写出得数。
-=3
44-1=
243337
+=0.8+=2.9+=1-=-0.875= 9945483323435
+=+1.6=+-=5.75--0.375= 5
51055752、怎么简便怎么算。
712-512+112911-411+71135710-6-15
0.66-(56-13)1-56+(7152712-6)6+9+18
填上一个数,再计算 59+(49-415)12-5
-
34-x=1120x-3134317=21
x-(7-14)=23、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并把它们记住。
12=4=34=15=25=1
38=8=58=78=110=9
=20=125=2125=40=8
710-(56-7
10)711-1845+11-5
2x-51
6=634
5=5=310=710= 150
计算练习 篇6
计算教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切忌贪多、求全, 要少而精, 突出“三性”, 讲究实效。练习既要注意到知识点的覆盖面, 又要形式多样, 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规律, 达到“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效果。
1. 有的放矢, 突出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即针对教学目标, 针对教学重点、难点, 针对学生基础 (学生存在的知识欠缺) 设计课堂练习。“不要进行盲目、互不联系、大量机械的练习” (赞可夫语) 。
【案例1】
《有余数的除法》重点是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探究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点, 可设计如下练习:
(1) 姐姐买来12枝花, 每5枝插入一个花瓶里, 可插几瓶?还剩几枝?
(2) 想一想:一大袋糖果, 如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 剩下的糖果有可能是几颗?如果剩下的糖果是5颗, 那么参加分糖果的最少有几个小朋友?
(3) 在 () 填上适当的数
2. 寓练于乐, 突出趣味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传统的计算教学练习设计题型单一, 内容呈现方式呆板是造成学生厌烦的原因之一。因此, 教师要运用新的课程理念, 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 在“巧”字上下工夫, 在“新”字上动脑筋, 在“趣”字上做文章。
(1) 题型巧。计算练习的题型除了直接进行口算、笔算之外, 还应注意使用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改错题、匹配题等不同题型。
(2) 形式新。计算练习的形式既要有口头作业又要有书面作业, 既要有单项练习又要有综合练习, 既要有独立算又要有对口令等不同形式,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编题, 开展小组竞赛等。
【案例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请你为下面的选择题准备3个不同的备选答案, 并说明理由。
学生在参与编题的过程中, 既巩固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商的中间或末尾带0的除法) 的计算法则, 也进一步掌握了解答选择题的一般策略。
(3) 情境趣。计算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一些新颖、有趣、具有挑战性的练习情景, 如“小猫钓鱼”“啄木鸟医生”“小博士闯关”“小动物找家”等,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案例3】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1) 开火车。 (估算并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2) 小博士闯关。
第一关:学校多功能厅有22排座位, 每排坐28人, 估一估多功能厅大约能坐多少人。
第二关: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第三关:有15位同学准备星期天到公园去玩, 公园门票儿童每张15元。小明估算了一下, 买门票大约需要15×15≈10×10≈100元。你认为他估算得对吗?应该怎样估算才合理?
以上练习设计, 把计算寓于有趣的情境中,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了学生计算策略的形成, 提高了他们的运算能力。
3. 联系实际, 突出开放性
传统的计算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条件确定, 形式单一, 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往往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 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个性的发展。因此, 我们在教学时应有意识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 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4】
三年级《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帮妈妈选礼物
(课件演示情境图) 明天是小芳妈妈的生日, 小芳只有30元钱, 她打算从以下商品中选几种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妈妈。
(1) 贺卡2.50元一张 (2) 手套10.80元一副
(3) 鲜花4.50一朵 (4) 蛋糕6.00元一个
(5) 手帕7.50元一只 (6) 发卡9.50元一个
请你帮小芳选一选礼物, 算一算还剩下多少钱。
这样的设计, 内容是学生熟悉的, 答案是开放的。学生感兴趣的同时, 亦无形中受到尊敬长辈的教育。
【案例5】
四年级《乘法分配率》
(1) 新城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人数情况如下表。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列式并解答)
本练习的设计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分配率在现实中的应用。
【计算练习】推荐阅读:
计算练习设计05-24
简单计算练习课10-20
基因频率计算练习07-31
梯形面积计算练习11-10
八年级物理计算题练习05-20
计算机基础操作练习08-01
自考《计算机应用》练习试题12-16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练习09-03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练习题06-18
计算机文化基础练习题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