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学观察

2024-08-10

形态学观察(精选12篇)

形态学观察 篇1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 老年男性数量明显上升, 临床中前列腺穿刺活检也在逐渐增加, 在前列腺癌病理诊断中具有较为重要作用。临床中, 对前列腺癌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早干预治疗, 可增加治愈效果, 提高生存率。本文选取62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穿刺活检, 分析其形态学变化情况,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前列腺癌患者62例, 年龄46~80岁。所有患者均应用直肠指诊、B型超声等方法检测, 检查结果示存在不同程度疑似症状, 无法明确诊断, 因此予以前列腺穿刺活检, 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情况。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前列腺穿刺活检法, 经直肠B型超声定位引导, 应用自动枪实施前列腺穿刺, 于左右外侧叶周围带或中央带位置取出1~3条直径为1mm、长度为10mm的组织带, 将其连续切片, 应用HE染色观察。

2结果

62例患者中, 结构紊乱60例 (96.8%) ;细胞学异性42例 (67.7%) ;浸润55例 (88.7%) 。根据病理分型, 高分化12例 (19.4%) ;中分化18例 (29.0%) ;低分化32例 (51.6%) 。

3讨论

前列腺癌在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 位于男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临床中前列腺癌早期并未出现较为显著表现症状, 在发现其临床症状时通常均已发展至晚期, 错失根治性治疗时机, 因此前列腺及早诊断, 应用合理方法进行治疗, 判断预后效果具有较为重要作用。

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形态学主要病理特征为结构紊乱、细胞学异型性及浸润。结构紊乱会使得正常前列腺分叶状结构发生变化, 腺泡无均匀的大小形态, 腺腔乳头或锯齿状结构完全消除, 腺体无相同间距, 腺泡较为密集, 呈现背靠背状态, 存在共壁或筛状现象, 在分化较低时无腺泡结构, 会出现实性巢状、粱状、条索类结构, 亦无腺泡双层结构变化。细胞学指标出现异常是指核加大, 大小无均匀性, 核染色质量上升;核仁显著加大, 若核仁超过红细胞直径1/4~1/3, 轮廓具有清晰度, 则可认为此核仁有显著增大现象;核有分裂状;胞质嗜双色性。在前列腺癌疾病中核出现稍微增大现象, 但核质比上升并不显著。由于大部分前列腺癌尤其是低级别癌胞质较为丰富。但两性萎缩性腺胞, 其胞质却萎缩严重, 核质比上升, 所以穿刺标本时防止将萎缩性腺胞诊断成腺癌。

前列腺癌细胞学异型大部分呈现核增大现象, 特别是核仁增大较为明显, 大小不均。腺泡四周有单个或成簇细胞延伸而出时, 与腺泡相脱离, 分散到间质中, 导致组织浸润。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发生浸润大部分在神经组织、纤维组织产生肿瘤性腺泡, 发生组织浸润现象, 大部分处于晚期前列腺癌病变[1]。

前列腺癌临床症状, 病理学分型, 病理形态学改变均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密切关系。与健康者的前列腺组织比较, 前列腺癌病理改变情况无足够典型性, 且其分化具有较为明显差异性, 由此导致前列腺癌在诊断中存在较高困难, 且无法简单的与高分化腺癌进行鉴别诊断, 具有一定难度, 若无法准确掌握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形态学改变征象, 极易出现误诊现象。

前列腺癌经局部浸润、淋巴及血行途径转移至任意位置。转移会出现在前列腺癌任意发展阶段。局部浸润是前列腺癌能够经癌细胞浸润, 透过前列腺包膜, 侵入精囊、膀胱颈处、尿道、盆腔两侧位置或盆腔内其他各个器官。淋巴转移是前列腺癌可经淋巴系统往闭孔及髂内淋巴结进行转移, 在晚期会出现髂外、髂总、主动脉旁及锁骨各处的淋巴结转移。血运转移是前列腺癌通过前列腺静脉沿着阴茎深静脉汇集到脊椎静脉系脉, 然后一直到骨盆与腰椎, 依次出现骨盆、腰椎、胸椎和肋骨处转移, 有时还会出现肺、肝、肾上腺等位置转移。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临床中对于诊断前列腺癌具有重要作用, 其效果明显, 准确性、安全性高, 患者痛苦少, 准确性高, 并发症降低, 可避免直接应用经尿道电切前列腺术, 防止肿瘤出现复发及转移现象, 并能够缩减医疗费用等, 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2]。

现在临床中前列腺疾病诊断方法有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测定。因为前列腺癌大部分具有较高隐匿性, 肛门指检无法轻易触及, 应用前列腺癌超声声象图检测则呈现不均质性低回声区, 无法轻易与前列腺增生症状进行鉴别, 而且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会因多种因素影响使之有上升现象, 所以此三类方法在诊断前列腺癌时均无较高灵敏性, 出现极高漏诊现象, 且早期诊断率并不高。应用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能够得到前列腺病理诊断, 具有较高准确性, 无需予以麻醉, 可以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价值及准确性。在进行重复性穿刺或增加前列腺穿刺过程中, 其穿刺点数增加, 诊断PCA阳性几率则会随之上升[3]。总之, 伴随临床医学技术发展进步, 前列腺疾病诊断符合率也越来越高, 临床应用价值高。

摘要:目的 探讨穿刺活检前列腺癌形态学变化。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前列腺癌患者62例, 分析其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 病理形态学检查示结构紊乱60例, 占96.8%;细胞学异性42例, 占67.7%;浸润55例, 占88.7%;病理分型:高分化12例, 占19.4%;中分化18例, 占29.0%;低分者32例, 占51.6%。结论 前列腺穿刺活检可以明显观察到形态学病理改变情况, 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穿刺活检,前列腺癌,病理检查

参考文献

[1] 王云帆.穿刺活检前列腺癌72例病理形态学观察及Gleason分级[J].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3, 20 (1) :50-52.

[2] 孙万仆.经直肠穿刺活检100例前列腺癌的病理形态学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0) :73-74.

[3] 李正岚.穿刺活检51例前列腺癌的形态学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36 (6) :55-56.

形态学观察 篇2

中国林蛙脊柱与四肢骨的形态学观察

选择长白山地区的林蛙脊柱和四肢骨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中国林蛙的第8枚脊椎是双凹型椎体,为参差型亚目蛙科动物的`典型特征,属于典型的参差型脊柱,肩带固胸型.

作 者:俞曙林 YU Shu-lin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龙井,133400刊 名:延边大学农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YANBIAN UNIVERSITY年,卷(期):31(4)分类号:Q959.5+3关键词:中国林蛙 椎骨 四肢骨 形态学观察

形态学观察 篇3

七彩鲑、虹鳟同属鲑科(Salmonidae),分别为红点鲑属、鲑属,两者之间的杂交在文献中偶有报道,但对杂交苗的形态学以及生长性能、抗病力没有进行进一步研究。笔者连续两年进行了多批次七彩鲑、虹鳟正交、反交试验,获得虹鳟(♀)×七彩鲑(♂)杂交苗数十万尾,而未得到七彩鲑(♀)×虹鳟(♂)的杂交苗。对虹鳟(♀)×七彩鲑(♂)杂交苗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长性能、抗病性能试验,以期进一步丰富冷水鱼基础理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杂交苗、虹鳟苗种分别为涞源昌源渔场2013年12月11日的受精卵经人工繁殖、培育的苗种。饵料采用统一牌配合饲料。试验用水为山泉水,试验水温7~15 ℃,DO 6.31~6.86 mg/L。

1.2 方法

杂交苗、虹鳟苗种采用对照试验。初孵仔鱼在孵化缸培育,1 g后移入室内流水池,5 g后转入室外流水池。稚鱼阶段日投喂6次,之后随鱼体增大逐步递减至日投喂3次,日饵率5%~3%,每月投喂药饵3~5 d,室内养殖期每15 d清理池壁、池底1次。9月19日,对2种苗种进行随机抽样,逐条测量体长、体重,计算平均值,比较其生长情况。

3月26日,随机捞取两种苗各500尾左右(虹鳟平均规格0.81 g、七彩鲑平均规格0.78 g)分别暂养于孵化缸内,流水、充气,保障DO不低于6.0 mg/L。每缸投放已感染IHN的虹鳟50尾(平均规格1 g)进行人为感染,5月25日统计最终成活率,比较两者的抗病性。

统计、分析杂交苗可数、可量性状,直观反映其形态。

2 结果

2.1 生长情况

苗种生长情况见表1。杂交苗、虹鳟肥满度分别为1.76、1.72,阶段生长方程式分别为Y=14.567 x0.336 3(R2=0.822 7)、Y=13.545 x0.239 5(R2=0.746 9),其生长曲线如图1-图2。

2.2 抗病情况

虹鳟苗种从感染试验的第三天起,就出现临床感染症状,典型表现为体色发黑、鼓眼、拖着假管状粪便,之后陆续死亡。第9~13 d达死亡高峰,日最高死亡率达5%以上,其中4月6日死亡57尾,4月20日后基本停止死亡,累计死亡325尾,死亡率65%。杂交苗种一直摄食、活动正常,试验期间共死亡8尾,死亡个体均未出现IHN的症状,为正常的自然死亡。可以肯定杂交苗遗传了父本抗IHNV的特性,对IHN具有种的免疫性,详见表2。

2.3 杂交苗的形态学特点

从杂交苗外形看,体型介于虹鳟、七彩鲑之间,较虹鳟略肥厚一些,体色及身上的斑点与虹鳟无异,均为浅黄绿色,背部分布着致密的棕黑色斑点,向腹部方向斑点逐渐减少,颜色逐步变淡;只在胸鳍、背鳍、腹鳍、臀鳍下沿有白边,与七彩鲑相同,但不似七彩鲑的亮丽与宽厚。

两种鱼的各鳍鳍条数量及其它指标见表3。

3 讨论

从表1可见,在同样条件下,杂交苗表现出更好的生长特点,其阶段体重、体长分别是母本虹鳟鱼的1.40倍、1.11倍。从生长曲线、生长方程式可以看出,在鱼种阶段,杂交苗与母本一样,体重与体长呈正相关,在体长相同时,杂交鱼的体重要大于虹鳟,这也说明杂交苗的体型较虹鳟要圆润,两者的肥满度分别为1.76、1.72也印证了杂交苗体型与虹鳟的差异性。

本次试验,由于没有同时上浮的七彩鲑苗种,故而没有进行七彩鲑与杂交苗的生长对照试验,但比较昌源渔场两者规模生产过程中的生长情况,9~14 ℃室外流水池养殖150 d,杂交苗的生长速度高于七彩鲑12.5%,成活率分别为831%、82.0%,无显著差异。将患IHN的虹鳟鱼种30尾与七彩鲑、杂交苗同池混养,一周内两种鱼均未发病,43 d后混养的患病虹鳟全部死亡,杂交苗种、七彩鲑苗种仍然正常,继续养殖至60 d两者依然无恙。

杂交苗生物学特征与虹鳟几乎没有显著的差异,只是鳍条数量略少于虹鳟,有的资料报道虹鳟(♀)×七彩鲑(♂)的F1的同工酶图谱类型和虹鳟母本相似,而与七彩鲑差异显著,表明F1为雌核发育类型。由于我们未开展遗传特征的研究分析,在此不做定论。

人为感染IHNV病毒,虹鳟鱼在10 ℃左右的水温下,仅仅3 d就出现临床症状,随后出现大批死亡,试验的死亡率达到65%,而对照试验的杂交苗以及规模生产中的七彩鲑、杂交苗均未出现感染发病,说明七彩鲑、杂交苗对IHNV具有免疫力。目前IHN对虹鳟产业造成了重创,而又没有有效的防疫手段,鉴于消费市场对虹鳟的依赖性,可以考虑用生长速度更快、肉质更好而形态又与虹鳟高度契合的杂交虹鳟来代替。建议有关部门在杂交种的规模化生产及复壮方面、在亲本的选育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争取培育出抗逆性强、生长快、具有广阔前景的优良的冷水鱼的杂交新品种。

(收稿日期:2015-02-26)

形态学观察 篇4

肝脏是胚胎早期的造血器官,起源于卵黄囊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胎肝后在胎肝微环境中进行扩增,直至出生前后又依次迁移至脾脏,骨髓造血[3 - 4]。有研究表明,肝上皮细胞与窦状内皮细胞、造血细胞之间存在相互诱导和相互作用的关系[5 - 7],但这些诱导作用的分子机制目前并不明了。

再生能力强是肝脏的一个重要特征,一直倍受关注,它为研究器官的再生、细胞增殖调控提供了理想模式[8]。由于试验技术的不断改进,肝脏的体外培养及肝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的成功,使研究肝脏的手段有了进一步提高,对肝脏有了更深入的研究。肝脏干细胞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9 - 13],一方面肝脏干细胞移植将解决供体肝脏严重缺乏的重要途径之一,另一方面自体肝脏干细胞移植能有效避免排斥反应。肝脏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将为肝细胞的移植和构建人工肝脏提供无限的细胞来源。 肝组织中肝脏干细胞的来源、分布、分型及鉴定等问题长期以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争论,但是研究胚胎肝脏的起源、增殖、分化等发育研究及形态变化过程的文献报道较少。试验对4个不同发育时期的兔胎儿肝脏发育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为肝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提供组织学依据。

1材料

1. 1兔胎儿来源

取自学生试验的妊娠母兔,因不能明确母兔妊娠日龄,试验根据不同妊娠期的母兔,采集胎儿,并根据其身体的长度分类。

1. 2试验试剂

各级浓度乙醇( 50% 、75% 、85% ) ,由云南农业大学牧医楼实验室自制; 95% 乙醇、无水乙醇,由莱阳市康德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 的盐酸酒精溶液、甲醛溶液、二甲苯、自来水、液体石蜡,由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苏木色精,由上海蓝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曙红( 水溶) ,由天津市巴斯夫火攻有限公司生产; 中性树胶,由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1. 3试验仪器

KD型切片机,由浙江省金华市科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 电热恒温干燥箱,由山东张店电热仪器厂提供; 电热恒温水浴箱,由北京医疗设备厂提供; 电热恒温培养箱,由天津市实验仪器厂提供; 解剖工具( 包括不同型号镊子、解剖剪、手术刀) 、单反相机、刻度尺、解剖盘、量筒( 50 m L) 、玻璃棒、大烧杯、标签纸、记号笔、滤纸、吸水纸、脱脂纱布,由青岛康华医用卫生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染色缸、熔蜡缸、木块、牛皮纸、切片刀,由北京手术制械厂生产; 毛笔、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切片盒、称量纸、电子天平等,均由云南农业大学牧医楼提供。

2方法

2. 1取材及固定

用生理盐水将兔胎儿体表浸润放在解剖盘上。 用手术剪刀沿着腹白线将兔胎儿胸部和腹部皮肤剪开,然后打开胸腔和腹腔,观察兔胎儿内脏器官的形态特点。用小镊子和眼科剪小心剥离各内脏器官,取出肝脏用生理盐水洗净,用滤纸吸干水分后置于电子天平上称其重量,并测出肝脏的长度、宽度,记录相关数据。将新鲜的肝脏组织浸泡在4% 福尔马林溶液中,放在阴凉避光处固定24 h。

2. 2洗涤、脱水与透明

对固定后的肝脏组织进行修整,将修整好的组织块用自来水冲洗过夜,将组织块置于不同梯度的乙醇中,依次通过50% 乙醇( 1. 5 h ) → 70% 乙醇( 1. 5 h) →80% 乙醇( 1. 5 h) →95% 乙醇Ⅰ( 1. 5 h) → 95% 乙醇Ⅱ( 1. 5 h) →无水乙醇Ⅰ( 1. 5 h) →无水乙醇Ⅱ( 1. 5 h) 将组织块脱水。再将脱水后的组织块通过无水乙醇∶二甲苯= 1∶1、二甲苯Ⅰ溶液、二甲苯Ⅱ 溶液各30 min,再将组织块进行透明处理。

2. 3浸透与包埋

将透明好的肝脏组织放入二甲苯∶石蜡= 1∶1混合液30 min,并依次通过石蜡Ⅰ、石蜡Ⅱ、石蜡Ⅲ各浸透30 min。将溶解的石蜡或石蜡Ⅲ倒入包埋盒中,用镊子夹取组织块放在包埋盒内进行包埋,调整组织块位置,置于中央,冷却,备用。

2. 4切片与黏片

将蜡块修整,装于切片机夹物台上。将切片刀固定于刀夹上,摇动粗调螺旋,调整切片的厚度为5 ~ 8 μm,切片。用毛笔轻轻将切下的蜡带挑起放在水浴锅中,避免将蜡带卷曲,水温维持在40 ~ 45 ℃,借助于水的张力和水温,使蜡片展开。取洁净载玻片, 捞起展开的切片,置于室温自然干燥。

2. 5染色与封片

采用苏木精- 伊红染色( H. E. 染色) 法进行染色。切片经二甲苯Ⅰ、Ⅱ脱蜡各5 min,置于无水乙醇 Ⅰ和Ⅱ各5 min,95% 乙醇、80% 乙醇、70% 乙醇、50% 乙醇和纯化水各2 min; 然后放入苏木精中染色30 min,流水冲洗2 min,放入纯化水中2 min,1% 的盐酸乙醇分化约5 s,置于自来水流水蓝化; 然后在纯化水、50% 乙醇、70% 乙醇和80% 乙醇中依次脱水2 min,用1% 的伊红乙醇复染2 ~ 3 min,依次经过95% 乙醇Ⅰ和Ⅱ,无水乙醇Ⅰ和Ⅱ各3 ~ 5 min; 经二甲苯Ⅰ和Ⅱ各5 min,透明,从染色缸中取出切片后在载玻片上滴2滴中性树胶,用盖玻片封片,自然干燥2 d后观察。

3结果与分析

3. 1 1号组兔胎儿肝脏组织的结构观察

1号组兔胎儿体长1. 91 cm,肝脏发育较好,几乎占据整个腹腔,分两叶。形成不规则肝细胞索,肝细胞索与索之间相互连成网。肝细胞索内细胞大小不一,大的肝细胞呈多边形,细胞界限清晰,胞质丰富呈弱嗜碱性,核染色较浅,染色质疏松; 小的肝细胞为卵圆样细胞,染色深,胞质薄,核/浆比例较高。大肝细胞分散地分布于肝细胞索内,而卵圆样细胞主要以细胞集落形式存在于肝细胞索内( 见302页彩图1) 。 肝细胞索通常由5 ~ 7层细胞围成,偶见个别体积较大的巨核细胞。已形成几个初级中央静脉,但肝小叶结构不明显,无放射状排列,无汇管区结构。在肝细胞索之间有散在的原始血窦,形成造血灶及有核红细胞。腔大多由皮细胞围成。在初级中央静脉含有带核的红细胞。肝细胞索间可见少量窦样隙,个别窦隙内衬有稀疏的内皮细胞,有少量散在带核的红细胞。

3. 2 2号组兔胎儿肝脏组织的结构观察

2号组兔胎儿体长2. 50 cm,肝实质细胞显著增生,已形成形态比较完整的肝中央静脉,而且数量增多,肝索增粗,排列交错,开始出现放射状形态,形成肝小叶雏形,但肝小叶结构不完善( 见302页彩图2) 。血窦腔隙明显变窄,沿窦壁内皮致密排列,窦隙内外有聚集成簇的造血灶。卵圆样细胞集落增多,细胞密度增大,造血灶的红细胞逐渐成熟,可见到无核红细胞。中央静脉周围卵圆样细胞明显减少,大细胞明显增多,但门管区仍未形成。

3. 3 3号组兔胎儿肝脏组织的结构观察

3号组兔胎儿体长4. 72 cm,肝小叶形态进一步成熟,肝细胞索变窄,肝细胞胞质嗜碱性逐步减弱,肝细胞轮廓逐渐清晰,呈多边形,有较多分裂相肝细胞, 细胞索开始出现单层或双层排列,但大多数细胞索还是由3 ~ 5行细胞构成; 但尚未排列成放射状,造血灶染色深,数量减少。相邻肝细胞索之间的窦隙变窄而长,充满血细胞,内皮细胞数量增多,构成完整的窦壁,血窦内以成熟的红细胞为主,界板结构清楚,但初级汇管区结构仍不清晰,在中央静脉周围卵圆样细胞集落明显减少( 见302页彩图3) 。

3. 4 4号组兔胎儿肝脏组织的结构观察

4号组兔胎儿体长9. 82 cm,肝细胞继续增殖,肝小叶进一步发育逐渐完善,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索排列逐步呈放射状,可辨门管区,形态上可以明显区分小叶间胆管、小叶间动脉和静脉。肝细胞逐渐增大, 胞质嗜酸性逐渐增强,内含细小嗜碱性颗粒,细胞核质比缩小,可见较多的双核肝细胞,肝细胞索变窄但未出现单行细胞排列。卵圆样细胞集落集中于汇管区和血管周围( 见302页彩图4) 。肝血窦内不存在有核红细胞。

3. 5成年兔肝组织的结构观察

成年兔肝小叶明显,体积小且数目多,其中肝细胞排列规则,成索,肝血窦、中央静脉发达。门管区明显,数目多,区域小,其中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清晰易辨别,有少量的结缔组织( 见302页彩图5) 。

4讨论

研究表明,4种不同发育时期兔胎儿的身长与体重比和肝脏与体重比均随胎儿的发育而减少。1号组肝脏已发育,几乎占据整个腹腔,已形成几个初级中央静脉,但索内细胞排列比较疏松,以小的卵圆样细胞为主,大的多边形细胞较少,造血功能比较旺盛, 可见许多有核的幼红细胞。2号组中央静脉数量增加,开始形成肝小叶雏形,窦隙内外密集的卵圆样细胞集落和成簇的造血灶增多和增大,造血灶的红细胞逐渐成熟,可见到无核红细胞。3号组肝小叶形态进一步成熟,有较多分裂相的多边形肝细胞,卵圆样细胞减少,造血灶减少。4号组肝小叶逐渐完善,多边形肝细胞索呈放射状排列且更加明显,卵圆样细胞集落和造血灶消失,红细胞成熟,但肝细胞未形成单行排列。这些结果表明,随着胎儿的增大,造血作用逐步减弱,肝小叶形态逐步完善,但到出生为止尚未发育形成成熟的肝小叶形态。

M. C. Yoder[14]研究表明,小鼠妊娠11. 5日龄时胎儿处于造血期,而12. 5日龄时胎儿窦样隙出现含核的幼红细胞,提示此时胎肝脏已开始造血。胚胎的原始造血细胞起源于卵黄囊的血岛。血岛四周分化为内皮,中央分化为原始幼红细胞。在小鼠胚胎发育8. 5日龄后,卵黄囊内皮网络融合形成血管,同时心脏也开始搏动,将幼红细胞输送到胚胎及背部。原始造血主要以生成红细胞为主,也产生少量的巨噬细胞和巨核细胞[15]。13. 5 ~ 14. 5日龄胎儿随着肝细胞索的增殖、分化,窦样隙内血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造血灶成堆分布,这个时间段可能是小鼠肝脏造血功能最旺盛的阶段,15. 5日龄以后血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 提示小鼠胎肝脏的造血功能在逐渐减弱。在造血灶数量及造血功能的时向性变化的同时,肝血窦形态也在发生变化,早期较为宽大的肝血窦腔隙逐渐变得窄小。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窦样隙内皮细胞形成始于15日龄胎儿,在胎鼠出生前才基本分化成熟[16]。 而本研究表明,在兔1号组胎儿原始肝细胞团索之间已有少量弥散的内皮细胞,已经有不连续的内皮细胞围成的窦样隙结构,随着胎龄的增加,血窦内皮已构成完整的窦壁,逐渐由不连续变得连续,窦状隙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目前,认为肝脏干细胞( hepatic stem cell,HSC) 来源于前肠内胚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以未成熟的肝细胞形式存在,其形态与胆管上皮细胞相似,其生化特征类似于胚胎干细胞[17]。在成年哺乳动物的肝脏中存在肝脏干细胞,它们是位于汇管区周围的小细胞,这种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小、呈卵圆型,核大而胞质少,因此又称为肝卵圆细胞( hepatic ovel cell,HOC) 或肝前体细胞( liver progenitor cell,LPC) 。在体内根据细胞的形状和分布部位,可以将肝前体细胞分为四型[18],即1) O型细胞,也称肝干细胞,位于肝内胆管系统,具有典型干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无极性,呈小卵圆形,表面光滑无微绒毛,与其他细胞间未见连接结构,O型肝脏干细胞的细胞核大,染色质形态多变, 胞质中游离核糖体较多,无细胞骨架蛋白、张力丝和肌动蛋白等,缺乏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和溶酶体等功能细胞器,无任何分化的表面标志。2) Ⅰ型细胞, 又称未成熟肝前体细胞,位于肝血窦或肝索内,呈卵圆形,有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细胞核,胞质中含等量的细胞器和少量的张力丝; 在Ⅰ型细胞之间或Ⅰ型细胞与邻近的肝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的复合体相连。 3) Ⅱ型细胞,又称胆管样卵圆细胞,主要位于胆管上皮细胞中,与Ⅰ型细胞结构相似,同相邻的胆管细胞侧膜有相嵌的指形结构,并具有一些胆管细胞特有的结构特征。3) Ⅲ型细胞,又称肝细胞样卵圆细胞,位于肝血窦或肝索内,呈卵圆形,有一个圆或卵圆形的细胞核,胞质中有溶酶体和高尔基复合体。在细胞之间或与邻近的肝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的复合体相连, 其间有胆小管结构。切除部分肝脏后再生的过程通常由正常静止未分化的肝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增殖来完成,只有当正常肝细胞再生功能缺损( 增殖抑制) , 位于胆小管内的肝卵圆细胞才能从汇管区向外迁移分化形成肝细胞。但这4型细胞的最终来源、定位的具体位置尚未明确。

5结论

研究表明,体长1. 91 cm兔胎儿肝脏中的肝细胞索主要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是大的多边形细胞,另一种是小的卵圆样细胞。多边形细胞数量少,稀疏分布,卵圆样细胞数量多,呈细胞集落存在。多边形细胞随胎儿日龄的增加而增多,胎儿体长为9. 82 cm时,细胞紧密连接成行,构成细胞索。而卵圆样细胞在胎儿体长为2. 50 cm时数量增多,胎儿体长为4. 72 cm时数量减少,胎儿体长为9. 82 cm时仅有少量的卵圆样细胞。研究表明,兔胎儿肝脏中的造血幼红细胞和肝血窦内皮细胞的分化均与卵圆样细胞相关,从卵圆样细胞与幼红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形态学联系可以推测,幼红细胞和内皮细胞来源于卵圆样细胞,卵圆样细胞应该是胎儿肝脏干细胞,多边形干细胞也可能由卵圆样细胞分化而来。临近出生的胎儿体长为9. 82 cm时肝细胞索中仍然存在分散的卵圆样细胞,可能与肝脏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组织细胞分化相关。

在4个不同发育时期的兔胎儿中,胎儿体长为1. 91,2. 50 cm时是肝脏造血的旺盛时期,卵圆样细胞主要向幼红细胞分化; 而胎儿体长为4. 72 cm时造血灶变小,造血作用基本结束,幼红细胞向成熟红细胞转化,卵圆样细胞开始以多边形肝细胞分化为主; 到临近出生时胎儿体长为9. 82 cm,已形成以多边形肝细胞为主的肝细胞索,但是尚未形成单行排列的肝细胞索,尚未构成成熟的肝脏结构。

注: 图 A 中 ab 表示肝脏的2 个叶; 白箭头表示初级中央静脉; 黑箭。图 B 中白箭头表示造血灶; 黑箭头表示肝细胞索。 图 C 中白箭头表示造血原始肝血窦及其中的有核幼红细胞; 黑箭。

形态学观察 篇5

一、实验目的

霉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1.学习并掌握观察放线菌、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2.初步了解放线菌和四类常见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

1.霉菌(真核微生物):

霉菌是一类可产生菌丝体的真核微生物的统称。霉菌的菌落形态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菌落与培养基间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边缘与中心的颜色、构造通常不一致,有霉味。霉菌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包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菌丝的孢子较大,在低倍镜下即可清晰观察到有隔或无隔菌丝和孢子及巨大的孢子囊。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放线菌粗的多,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而且孢子很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片特点是:(a)细胞不变形;(b)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c)溶液本身呈蓝色,有一定染色效果。霉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形态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曲霉形态特征:表面灰绿色,菌体有许多复杂的分枝菌丝构成。营养菌丝具有分隔;气生菌丝的一部分形成长而粗糙的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烧瓶形或近球形顶囊,表面产生许多小梗,小梗上着生成串的表面粗糙的球形分生孢子。

根霉形态特征:匍匐菌丝弧形,无色,向四周蔓延。

放线菌形态特征:呈菌丝状生长,以孢子繁殖。显微镜下呈紫红色。青霉形态特征:菌丝初期白色,颜色逐渐由白转变为绿或蓝,菌丝有隔膜。气生菌丝特化成子实体,子实体类型为分生孢子头。

霉菌的培养和观察方法:

(1)载玻片培养观察法:无菌操作将培养基薄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有限的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生长。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载玻片上的培养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这种方法既可以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还便于观察不同发育期的培养物。

(2)玻璃纸培养观察法:与放线菌的玻璃纸培养观察方法相似,这种方法用于观察不同生长阶段霉菌的形态,也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3)直接制片观察法:用解剖针挑取少量培养物置于预先滴加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中,制成霉菌制片镜检。2.放线菌(原核微生物)

放线菌是由不同长短、纤细的菌丝所形成的单细胞菌丝体。菌丝体分为两部分,即潜入培养基中的营养菌丝(或称基内菌丝,简称基丝)和生长在培养基以上的气生菌丝(简称气丝)。有些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呈螺旋形、波浪形或分枝状等,孢子常呈圆形、椭圆形或杆状。能否产生气生菌丝及孢子的形状和颜色常作为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放线菌的菌落形态特征为:形成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丝绒状,上有一层彩色“干粉”的菌落。菌落与培养基连接紧密,难以挑取,菌落正反面颜色不一致,在菌落边缘的琼脂平板上有变形的现象,有泥腥味。

放线菌只产生基丝而无气丝。放线菌的培养和观察方法:

放线菌在显微镜下一般气丝在上,基丝在下,气丝色暗,基丝较透明。有的(1)扦片法:在放线菌平板上扦上盖玻片后培养,使放线菌菌丝沿着培养基表面与盖玻片的交接处生长而附着在盖玻片上。观察时用镊子拔出盖玻片,擦去背面培养物,将有菌的一面朝上置于载玻片上,直接镜检。

宜用略暗光线观察,低倍镜—高倍镜;染色后观察效果更好。

(2)玻璃纸法:玻璃纸是一种透明的半透膜,将灭菌的玻璃纸覆盖在平板表面,接种放线菌,经培养,放线菌在玻璃纸上形成菌苔。观察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小滴水,取下玻璃纸,使菌面朝上,使玻璃纸平贴于载玻片上。

优点:可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征和不同生长期的形态。注意:整过程勿触动菌面培养物。

(3)印片法:将要观察的放线菌的菌落或菌苔直接印在载玻片上,经染色后观察。该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孢子丝的形态,孢子的排列及其形状等,但形态特征可能有所改变。

用接种铲或解剖刀将平板上的菌苔连同培养基一起切下,菌面朝上。另取一载玻片,微热后,轻轻按压菌苔,固定,染色后镜检。

三、实验器材

1.菌种

放线菌划线平板28℃,3~5天后培养物;曲霉(Aspergillus sp.)、根霉(Rhizopus sp.)和青霉(Penicillium sp.)划线平板28℃,2~3天后培养物。

2.仪器

显微镜、培养皿、载玻片、牙签、擦镜纸、吸水纸、染色缸等。3.试剂

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石炭酸复红染液,生理盐水。

四、实验步骤(一)霉菌观察:

1.霉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观察:将培养3—4天的霉菌培养皿打开,放在显微镜低倍镜下寻找菌落的边缘,直接观察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直接制片染色观察:于洁净载玻片上,加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用牙签从霉菌菌落的边缘外(培养基平面下方一点儿)取少量带有孢子的菌丝置染色液中,再细心地将菌丝挑散开,然后小心地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产生气泡。置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必要时再换高倍镜。

注:挑菌和制片时要细心,尽可能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加盖玻片时勿压入气泡,以免影响观察。

可先将挑取的菌丝置于50%乙醇中浸一下以洗去脱落的孢子,然后置于染液中。(二)放线菌观察:

1.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观察

将培养3—4天的放线菌培养皿打开,放在显微镜低倍镜下寻找菌落的边缘,直接观察菌丝,孢子丝和孢子。

2.印片法染色观察

(1)用接种铲或解剖刀(或牙签)将平板上的菌苔连同培养基切下一小块,菌面朝上放在载玻片中央。

(2)用另一洁净载玻片置火焰上微热后,盖在菌苔上,轻轻垂直按压,将其压碎,使培养物(气丝、孢丝或孢子)粘附在后一块载玻片中央,弃去培养基,制成涂片,将有印迹的一面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

注:不能压碎培养基,也不能将孢子或菌丝压入培养基。

(3)用石炭酸复红染液或吕氏碱性美蓝染液覆盖印迹,染色0.5~1分钟后水洗。

(4)干燥后,用油镜观察营养菌丝,孢子丝及孢子的形态。

五、实验结果

绘图说明所观察到的青霉和放线菌主要形态特征。六 思考题

1.镜检时,如何区分放线菌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2.显微镜下,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补充材料:

1.霉菌对人类生活和生产能产生哪些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答:霉菌分布极其广泛,只要存在有机物就有它们的踪迹。它们在自然界扮演者最重要的有机物分解者的角色,从而把其他生物难分解利用的数量巨大的复杂有机物如纤维素和木质素彻底分解转化,称为绿色植物可以重新利用的养料,促进了整个地球上生物圈的繁荣发展。

积极作用:(1)工业上的柠檬酸、葡萄糖酸、淀粉酶、蛋白酶等酶制剂,青霉素、头孢霉素等抗生素,核黄素等维生素,麦角碱等生物碱,真菌多糖、赤霉素等产物的发酵生产;利用Absidia(犁头霉)等对兹体化合物的生物转化以生产兹体激素类药物;以及利用霉菌在生物防治、污水处理和生物测定等方面的应用;(2)在食品制造方面,如酱油的酿造和干酪的制造等(3)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霉菌是良好的实验材料

消极作用:(1)大量真菌可引起工农业产品霉变(2)是植物最主要的病原菌,引起各种植物的传染性病害,如马铃薯晚疫病,稻瘟病和小麦锈病等(3)引起动物和人体传染病,如皮肤廯病症等;另有少部分霉菌可产生毒性很强的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

2.在自然界和实际应用中放线菌有什么作用?

答:实际应用:(1)产生抗生素;

(2)近年来筛选到的许多新的生化药物多数是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抗癌剂、酶抑制剂、抗寄生虫剂和农药杀虫剂等;

(3)放线菌还是许多酶、维生素的产生菌;

形态学观察 篇6

关键词:单孢子分离;霉菌形态;观察

中图分类号: S432.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2-0390-02

收稿日期:2015-03-11

基金项目:山东省工业提质增效升级专项基金[编号:鲁财企指(2014)61号]。

作者简介:李贵正(1976—),男,山东临沂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发酵研究。Tel:(0539)7198660;E-mail:liguizheng@kingenta.com。真菌、放线菌的纯培养经常需要获得单孢子,单孢子分离也是植物病理研究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单孢子分离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方法有琼脂平板稀释纯化法、微量注射器分离法[1]、单孢直接挑取分离法[2]、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分离法[3]、实体解剖镜单孢分离法[4]、孢子震落水洋菜平板法[5]等,但这些方法操作繁琐,且需要一些不常见的精密仪器,如微量注射器、实体解剖镜、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等,制约了上述方法在普通实验室的应用。沈萍等的简易单孢子分离法,须要点样于培养皿内壁方格内,然后将皿盖小心、快速翻转,然后放于低倍镜下观察[6],此方法工作量较大,且观察不方便。传统的霉菌、放线菌形态观察方法有直接制片观察法、载玻片培养观察法、插片法、玻璃纸观察法、琼脂槽培养法、仪器设备自动制片法等,这些方法只能观察到真菌、放线菌某阶段的形态特征,不能观察菌丝体的自然生长状態,且以上方法在获得菌丝显微特征的同时,均不能获得菌落层次上的形态特征[7]。本研究提出了1种简易的单孢子分离及霉菌生长形态观察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能很容易观察到菌落不同层次上的形态特征,且能随意观察不同生长期霉菌、放线菌的自然生长状态,以期为实验室单孢子分离和霉菌生长形态观察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菌种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购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1.1.2培养基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原配方以无菌水进行 3 ∶1稀释,以调整其硬度和降低营养物浓度):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补足蒸馏水至1 L。

1.1.3主要试剂和仪器“U”形玻璃棒,whatman 滤纸(孔径10 μm,英国),凹玻片,盖玻片,玻璃点样毛细管(长度100 mm;内径0.3 mm,华西医科大学),玻璃涂布器,直径9 cm 漏斗,乳酸石碳酸棉兰染色液,漩涡振荡器,擦镜纸(湿热灭菌后烘干备用),20% 灭菌甘油,0.05% Tween-80 无菌水,Nikon- ECLIPSE -50i 光学拍照显微镜(日本)。

1.2方法

1.2.1单孢子分离方法准备工作:用75%乙醇溶液擦拭漩涡振荡器、光学显微镜等,超净工作台内紫外杀菌30 min。拟青霉培养7 d,加5 mL无菌水于培养皿中,用涂布器刮下平板表面菌落。用孔径10 μm的 whatman 滤纸过滤 2 次得孢子悬液。加入95 mL 0.05% Tween-80无菌水和 20个直径5 mm的玻璃珠,放在漩涡振荡器充分振荡10 min[8]。孢子溶液用0.05% Tween-80无菌水梯度稀释至浓度约为10万~30万个/mL(血细胞计数板每大格约1 个孢子)。将毛细管放于三角瓶中,待液面升至毛细管3/4时,拿出轻轻点样于凹玻片的凹槽中央,然后加盖盖玻片。用低倍镜观察,只保留单孢子液滴的凹玻片,其余的用擦镜纸擦去后重新点样。

1.2.2单菌落获取和生长形态观察方法准备湿室:培养皿内铺1张圆形滤纸,然后放置 “U”形玻璃棒,棒上面放置1块凹玻片(凹面向上),盖上皿盖,外用纸包扎,121 ℃湿热灭菌30 min,然后置于100 ℃烘箱中烘干。冷却后每皿加入 5~7 mL 20%的灭菌甘油保湿。融化培养基:将试管中稀释好的PDA固体培养基加热融化后放于55 ℃水浴锅中保温、待用。覆盖培养基:吸取100 μL 55 ℃的培养基,迅速滴入已分离到单孢子的凹槽中,快速转动使其平整。培养:28 ℃恒温培养。观察:既定时间拿出,乳酸石碳酸棉兰染色液染色,光学显微镜下拍照观察,必要时可加盖玻片后用油镜观察。

2结果与分析

单孢子分离结果见图1。

单菌落获取结果见图2。

每隔一定时间从培养箱中拿出凹玻片,放于显微镜下拍照。图3:萌发的分生孢子;图4:分生孢子长出菌丝体;图5:形成密集的菌丝体;图6:菌落中心开始产生分生孢子;图7:

菌落边缘还未产生分生孢子;图8:菌落边缘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3结论和讨论

单纯自然形态观察时,可省去单孢子分离的步骤,毛细管点样后直接覆盖培养基即可;此法对产生孢子的放线菌同样适用;如孢子直径较小,应使用40倍的物镜观察分离;梯度稀释后,显微镜下如有多个孢子,可用灭菌的针或牙签挑去多余孢子;若没有whatman滤纸,可用4层擦镜纸替代。

本方法的创新之处:仅用凹玻片和常规的光学显微镜就能很容易分离到单孢子;不须要制备专门的毛细滴管,使用市售的玻璃点样毛细管即可;加盖盖玻片可有效防止液滴干燥,使操作时间延长到3 min以上;通过孔径10 μm的whatman滤纸过滤,可得纯净的孢子悬液,几乎无菌丝体残留;凹玻片的凹槽加入适量培养基不会外漏,且加入的培养基较薄,便于观察;用20%甘油保湿,效果明显优于水琼脂;能随时观察真菌、放线菌的自然生长状态。

该单孢子分离方法不需要特殊分离仪器,一般实验室均能采用,很易观察到不同生长期霉菌、放线菌不同层次上的自然生长状态,可在实验室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高薇薇. 介绍一种简便的真菌单孢子分离方法[J].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3):148.

[2]柴荣耀,金敏忠. 介绍一种单孢直接挑取获得单孢菌株的方法[J]. 植物保护,1991(5):53.

[3]张书建,何月秋. 介绍一种简单的真菌单孢子分离法[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8(3):315-316.

[4]孙广宇,张天宇. 一种简易单孢子分离技术[J]. 植物检疫,1996,10(1):40-41.

[5]姜开梅,范静华,朱有勇. 玉米大斑病的分离、培养和产孢方法的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3):272-274.

[6]沈萍,范秀荣,李广武. 微生物学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72-74.

[7]孙建广,周欣,肖佳雷,等. 一种便于丝状真菌显微观察的培养方法[J]. 植物生理学报,2014,50(2):229-232.

[8]汪军,杨腊英,毛超,等. 淡紫拟青霉E7菌株固体放大发酵产孢培养基和工艺条件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10):2038-2045.朱灵峰,郝丹迪,耿悦,等. 硅藻土基多孔陶粒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吸附降解[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2):392-394.

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及形态学观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07年1月~2008年6月实验室确诊的大细胞性贫血患者70例, 其中, 男40例, 女30例;年龄17~84岁, 平均43.5岁。

1.2 实验室检查

所有病例分别做了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叶酸和维生素B12、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学等检测。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已成为我院大细胞性贫血的第一位, 且与其他大细胞性贫血在细胞形态学方面改变有一定的重叠性。MDS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疾病, 部分患者可转化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 其多见于老年人, 男、女均可发病, 约80%的患者年龄>60岁, 国内报道偏低, 平均年龄>40岁[2]。我院MDS平均年龄为43.5岁, 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但是仍存在年龄年轻化趋势, 可能与环境污染、外出务工人员接触有关化学物质有关, 其形态学表现, (1) 红细胞发育异常:外周血中大红细胞增多, 红细胞大小不均, 可见到巨大红细胞 (直径>2个红细胞) 、异形红细胞、点彩红细胞, 可出现有核红细胞;骨髓中幼红细胞巨幼样变, 幼红细胞可有多核、核畸形、HowellJolly小体, 铁染色可出现环状铁粒幼红细胞。 (2) 粒细胞发育异常: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颗粒减少或缺如, 可见假性Pelger-Huet样核异常[3], 或核分叶多;骨髓中出现异型原粒细胞, 幼粒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行, 中性颗粒减少或缺如;幼粒细胞常见巨型变, 可见环形核幼粒细胞。 (3) 巨核细胞发育异常:外周血中可见巨大血小板。骨髓中出现小巨核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样小巨核细胞、小圆核样小巨核细胞, 或有多个小核的大巨核细胞。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MA) 是因维生素和 (或) 叶酸缺乏导致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而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4], 其外周血形态学表现是:成熟红细胞多呈卵圆形, 白细胞和血小板亦减少, 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5叶者>5%或6叶者>1%) ;骨髓增生明显, 红系呈典型巨幼红细胞生成, 巨幼红细胞>10%, 粒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亦有巨幼变, 特别是晚幼粒细胞改变明显, 核染色质疏松、肿胀, 巨核细胞有核分叶过多, 血小板生成障碍。

溶血性贫血 (HA) 为多种原因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所致的贫血[4], 其血液学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系明显的代偿性增生。其成熟红细胞大小不均, 易见大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 Howell-Jolly小体、Cabot环、点彩红细胞等。反复发作的慢性HA (如自身免疫性HA) 可有明显的类巨幼变晚幼红细胞。另外, 在不同原因所致的HA中, 有时出现特殊的异形红细胞增多, 如球形细胞、靶形细胞、裂细胞等, 对病因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白血病是因造血干/祖细胞全分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分化阻滞、凋亡障碍和恶性增殖而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和 (或) 骨髓中原始及早期细胞明显增高。≥30%ANC (all nucleated cell, 所有有核细胞) , 红系可见病态造血。另外M6型红细胞病态造血明显易见。成熟红细胞多呈大细胞性改变, 与文献所报道的白血病其成熟红细胞形态多无明显异常, 少数病例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有所不同[4]。

化疗药物所致的大细胞贫血是由于化疗药物干扰红细胞正常发育, 影响细胞的DNA及RNA合成而出现的大细胞性贫血。其成熟红细胞常表现为明显大小不一, 以大红细胞及巨大红细胞为主, 易见嗜多色性、嗜碱性红细胞及病态造血幼红细胞。外周血亦可见幼稚粒细胞, 是由于骨髓造血在化疗药物刺激下, 较多的不成熟细胞提前从骨髓释放入外周血, 随着化疗的深入, 外周血细胞形态改变增多, 化疗结束后, 外周血细胞形态变化减少, 提示骨髓造血进入恢复期[5]。粒系可见类巨幼样变, 分叶明显增多, 中毒颗粒, 空泡及畸形核。巨核细胞亦可表现为巨幼样变, 核分叶增多, 核分叶之间无核丝相连。血小板可见巨大血小板及巨幼样改变血小板。

恶性贫血是由于内因子缺乏所致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其维生素B12水平降低的程度低于一般维生素B12缺乏者;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类似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鉴别点依赖对内因子的检测[6]。

从上文可看出病态造血是MDS诊断的关键。但是病态造血又并非MDS所特有, 骨髓中红系增生容易和HA相混淆, 一部分HA患者, 尤其是反复发作的慢性HA患者 (如自身免疫性HA) 可有明显的类巨幼变晚幼红细胞, 易与MDS中的RA混淆。检查血中网织红细胞计数及溶血性项目并密切结合临床分析, 通常可作出鉴别诊断。另外, 如有条件的医院, 可做染色体核型检查, MDS可见异常, 而溶血性贫血为正常[7]。

另外红系的巨幼样变又易和MA相混淆, MDS与MA有相似的和部分重叠的形态学特点, 但两者细胞学异常的重心不一。MA多具有形态典型和数量显著的巨幼变细胞, 而MDS则无, 检测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 两者又明显不同。若难以鉴别诊断时, 则首先疑似MA, 可采取试验性治疗[6]。如MDS治疗效果差, 而MA经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后, 可使巨幼红细胞较快发生改善, 用药6 h后骨髓开始变化, 24~72 h后巨幼红细胞逐渐消失, 粒系和巨系在2个月内恢复, 贫血得到改善[8]。

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又容易和白血病相混淆。故在诊断MDS时, 既要仔细观察血象、骨髓象中各系统有无病态造血, 还要排除上述各种疾病, 同时进行其他检查和临床治疗追踪观察, 并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判断, 这样才能保证诊断的正确可靠。

摘要:目的:探讨大细胞性贫血 (macrocytosis, MCV≥100fl, 男性成人Hb<125g/L, 女性成人Hb<105g/L) 的病因及形态学观察分析。方法:利用SYS-1800I血常规分析仪对2007年1月~2008年6月503例贫血患者进行筛查, 共发现大细胞性贫血70例, 收集70例大细胞性贫血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 同时进行血常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学、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等实验室检测。结果:本组70例大细胞性贫血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所致的大细胞性贫血成为第一位, 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其他大细胞性贫血在细胞形态方面改变有一定的重叠性。结论:MDS形态学改变复杂、诊断困难、缺乏特异性。在诊断过程中, 应在细胞形态学的基础上, 灵活运用其他检查, 并密切结合临床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关键词:大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形态学

参考文献

[1]王鸿利.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94.

[2]张伟华, 范星火, 李殿青, 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0, 20 (2) :110.

[3]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57-158.

[4]陈文彬.诊断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89-290.

[5]李艳华, 韩素贵.放疗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 2004, 3 (4) :243.

[6]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6-17.

[7]卢兴国.骨髓细胞学和骨髓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761-762.

形态学观察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主要试剂:完全弗氏佐剂 (CFA) , Sigma公司产品, 批号:122k8927。动物:Wistar大鼠30只, 雌雄各半, 体重180±20g, 上海斯莱克动物实验有限公司提供。主要仪器:日本OLYMPUS生物显微镜;荷兰飞利浦公司G2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1.2 大鼠AA模型的制备[1]。

动物适应性饲养5天后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10只, 不做任何处理, 按正常大鼠进行各项检测;第二组20只, 为致炎组, 完全弗氏佐剂临用前充分混匀, 取0.1ml注射于大鼠左后足趾, 尾根部追加0.05ml, 诱导关节炎发生。

1.3 病理评分标准。

对炎细胞浸润、滑膜细胞增生和滑膜纤维组织增生进行评分, 按大鼠滑膜病理5级评分法[2]计算。炎细胞浸润:无炎细胞浸润计0分;1-5个/HP计1分;6-10个/HP计2分;11-15个/HP计3分;形成小脓肿计4分。滑膜细胞增生程度:无增生计0分;肿胀增生计1分;增生相连成片计2分;增生双层计3分;增生三层以上计4分。

滑膜纤维组织增生程度:无增生计0分;增生占1/3/HP计1分;增生占1/2/HP计2分;增生占3/4/HP计3分;增生高倍镜下满视野的计4分。

数据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ANOVA) , 结果以x±s表示。

1.4 LM观察。

致炎两周后处死大鼠, 去下病变踝关节, 10%中性福尔马林关节腔灌注固定6-8h后, 分离滑膜组织, 常规石蜡切片, HE染色, 光学显微镜观察。

1.5 TEM观察。取下病变踝关节, 2.5%戊二醛 (PH7.4) 中分离滑膜组织, 常规样品制备,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2 结果

2.1 关节滑膜病理改变评价。

表1显示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炎细胞浸润、滑膜细胞增生和纤维组织增生与正常组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 (P<0.01)

2.2 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

正常组:大鼠关节滑膜衬内层细胞多呈单层, 排列规则, 滑膜细胞下可见多层脂肪细胞, 无炎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衬内层细胞明显增厚, 滑膜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 并趋向和形成淋巴样小结或淋巴滤泡;滑膜血管增多, 血管壁及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 血管翳形成。

2.3 超微结构改变。

正常组:透射电镜下滑膜细胞可分为三型, 其中A型细胞形似吞噬细胞, 胞浆内线粒体较多, 含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少量粗面内质网;B型细胞居多, 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 高尔基体和小泡少见且有少量线粒体;AB型细胞, 兼有两种细胞的特点。

模型组:滑膜细胞增生, 以A型细胞为多, 胞浆内可见较多的次级溶酶体, 空泡显著增多, 线粒体肿胀。部分B型细胞核固缩, 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或脱颗粒, 细胞器破损甚至消失。滑膜细胞间可见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大量增生的胶原纤维。

3 讨论

目前用于关节炎研究的动物模型有多种, 由于啮齿类动物造模比较稳定, 因此多采用大鼠作为关节炎造模的动物。RA是一种免疫性炎症, 用于研究的较稳定的模型主要有佐剂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 (AA) 、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3]、链球菌细胞壁成分诱导的抗原性关节炎、TNF2α转基因动物关节炎等。AA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 比较接近人类风湿性关节炎, 但与人类关节病变的不同点是其病变有自限性, 无慢性病理过程。

为了增加造模成功率, 我们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尾部加强法建立大鼠AA模型。经过对关节滑膜的光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及病理改变评价, 符合RA模型的特征及标准, 从形态学角度说明完全Freund’s佐剂能够成功诱导大鼠发生AA病变, 为RA的防治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

[1]Krishnaswamy Kannan, Robert A.0rtmann, Donald Kimpel.Anim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their relevance to human disease[J].Pathophysiology, 2005, 12 (3) :167-181.

[2]黄清春, 陈纪藩, 陈光兴, 等.通痹灵、雷公藤多甙及青藤碱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病理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 2003, 18 (1) :12-14.

形态学观察 篇9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3年1~12月由于母亲或社会因素于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我院”)行妊娠终止的病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前列腺素进行引产。收集孕24~32周引产的女性胎儿卵巢组织18例。其中24~27周(中期妊娠)胎儿卵巢8例, 28~32周(晚期妊娠 )胎儿卵巢10例 。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收集的胎儿卵巢组织也均得到胎儿母亲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卵巢组织投入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经脱水、 浸蜡、包埋。 最终切成3 μm石蜡切片。 石蜡切片经脱蜡浸水后,常规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胎儿卵巢组织。 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购自罗氏公司,具体操作步骤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用荧光显微镜拍照后,二氨基联苯胺-过氧化氢显色,设立阳性对照(用DNA酶处理切片)和阴性对照(用PBS代替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 结果判断:荧光显微镜下阳性细胞呈黄绿色荧光,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后阳性定位于细胞核,或细胞核、细胞浆同时着色,呈棕黄色。

2结果

2.1HE染色结果观察

显微镜下观察,24~27周胎龄卵巢原始卵母细胞较多,颗粒细胞少,且大部分并未围绕卵母细胞形成原始卵泡,但是随着胎龄的增加,颗粒细胞围绕卵母细胞数目增多,原始卵泡形成开始增多。 27~28周胎龄,已有部分原始卵泡形成。 28~32周胎龄原始卵母细胞明显减少,颗粒细胞增多,原始卵泡形成。 随着孕龄增加,原始卵泡愈发完整。 见图1(封三)。

2.2凋亡细胞观察

阳性凋亡细胞的细胞标记为黄绿色荧光小体,主要见于未形成卵泡的卵母细胞及早期原始卵泡。 卵泡越成熟,凋亡发生越少见。 孕中期卵巢卵母细胞明显多于孕晚期,且凋亡主要发生于未形成原始卵泡的卵母细胞(图2,封三)。 部分孕晚期的胎儿卵巢中,凋亡主要发生于颗粒细胞(图3,封三)。

3讨论

卵泡发育是一个多阶段的复杂过程, 在妊娠11~ 12周时卵原细胞开始向初级卵母细胞转化 , 在妊娠20周时卵母细胞总数达高峰 ,然而 ,有2/3的卵母细胞在出生前被丢失[2]。 因此,细胞凋亡是卵巢功能和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在生物胚胎发生、器官形成发育、成熟细胞新旧交替、激素依赖性生理退化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的发生发展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卵泡的凋亡可能发生于卵母细胞或颗粒细胞,最终导致卵泡闭锁。 有学者认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闭锁主要是由卵母细胞凋亡引起,而在生长卵泡中,颗粒细胞的凋亡起主导作用[5],但也有学者认为两种凋亡同时发生于卵泡生长发育的任何一个阶段[6]。

本研究发现,孕中期(24~27周)胎儿卵巢发育与孕晚期(28~32周)胎儿卵巢有明显区别。 在孕中期胎儿卵巢组织,主要由多量的原始卵母细胞密集排列构成,卵母细胞较小,核圆形深染,胞浆不多,颗粒细胞较少,卵巢间质不明显。 随着孕龄的增加,颗粒细胞增多,逐渐围绕原始卵母细胞,形成原始卵泡。 在孕27~ 28周的胎儿卵巢中,已可见部分原始卵泡形成,卵巢间质开始增多。 在孕晚期胎儿卵巢,原始卵母细胞明显减少,多数已被颗粒细胞包绕,随着孕龄增加,原始卵泡体积增大,卵母细胞核圆形,增大,胞浆丰富红染,围绕颗粒细胞增多,卵巢间质增多,血管增生。 随着孕龄增加,卵母细胞进一步减少,仅剩形态结构清晰的原始卵泡。 TUNEL染色发现,细胞凋亡主要存在原始卵母细胞,颗粒细胞也存在凋亡现象。 随着孕龄增加,卵巢发育进一步成熟,原始卵泡形成,数目逐渐减少,凋亡细胞相应减少,且主要发生于颗粒细胞。 说明在胎儿卵巢发育过程中, 卵母细胞的数量持续减少,原始卵泡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凋亡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从而提示对于原始卵泡形成阶段,卵细胞的减少多由于卵细胞本身的凋亡,而对于原始卵泡形成后,卵泡闭锁可能基于颗粒细胞的凋亡。

近年来,对人胎儿卵巢细胞凋亡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有研究者[7]利用TUNEL法观察孕中、晚期胎儿卵细胞,发现部分卵细胞出现阳性反应,即发生凋亡,而且孕中期胎儿卵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孕晚期, 且发现Caspase-3在胎儿卵细胞内广泛表达,而且与卵细胞凋亡呈正相关,提示Caspase-3可能参与卵细胞凋亡的调控。 另外,胎儿早期卵泡的颗粒细胞内未见Caspase-3表达,TUNEL法检测亦未见阳性颗粒细胞,提示早期卵泡闭锁始于卵细胞凋亡。 De Pol等[8]采用TUNEL法观察到了孕18~20周的人类胚胎卵巢内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并且还证实,这个时期的胚胎中只有生殖细胞发生了凋亡。 这与本实验结果一致。 说明在人胎儿卵巢的发育过程中,在卵细胞的选择性发育成熟过程中,细胞凋亡起着关键作用。

女性卵母细胞储备量一出生就已确定,在女性一生中只有少数卵泡能完成排卵。 妇女在其成年期大约可以排400个卵母细胞[9,10],在早期卵泡闭锁过程中 ,卵母细胞首先发生凋亡,卵泡颗粒细胞由内层向外层逐渐凋亡;而生长晚期的卵泡,颗粒细胞首先凋亡,诱导卵母细胞凋亡,触发了卵泡闭锁[11]。 胎儿时期卵母细胞的凋亡、每个卵泡周期非优势卵泡的清除以及植入前胚胎细胞的凋亡,均保证了卵巢、卵泡、卵母细胞和胚胎的正常发育,为获得优秀后代提供了保障。 卵巢内卵母细胞及颗粒细胞的凋亡不仅是引起卵泡闭锁的原因, 而且凋亡与卵巢正常或异常的功能相关。 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就是卵巢早衰发病的主要原因[12]。 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病因进行了研究,无论从组织水平、分子水平,还是基因水平,都发现有颗粒细胞的凋亡[13,14,15,16]。

因此,研究卵巢卵母细胞与颗粒细胞凋亡,对改善和提高女性生育能力, 保持卵巢功能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对人胎儿卵巢发育过程、 卵泡凋亡和闭锁的机制研究,将为最终实现对人卵泡发育的调控提供线索, 将有助于了解卵母细胞发育机制。 通过人为诱导,延缓或促进卵母细胞凋亡,开发利用卵巢内卵泡资源有重要意义,可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辅助生殖技术提供基础研究方向, 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广泛应用价值。

孕 25+5周,主要为原始卵母细胞,荧光标记为黄绿色荧光,DAB 显色阳性主。原始卵母细胞大量显示凋亡,少许颗粒细胞也有显示凋亡

孕 31 周,主要为原始卵泡,荧光标记为黄绿色荧光,DAB 显色阳性主要定位。原始卵泡未见凋亡,少许颗粒细胞荧光染色阳性)

摘要:目的 探讨人胎儿卵泡的发育形成过程及卵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1~12月于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行中期妊娠及晚期妊娠(24~32周)引产的女性胎儿卵巢组织18例。其中24~27周(孕中期)胎儿卵巢组织8例,28~32周(孕晚期)胎儿卵巢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胎儿卵巢卵泡发育及形成过程及该过程中卵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孕中期胎龄卵巢原始卵母细胞较多,卵巢间质少,颗粒细胞较少。随着胎龄的增加,颗粒细胞逐渐增多;围绕卵母细胞,原始卵泡逐渐形成并开始增多,卵母细胞数量减少。孕晚期原始卵母细胞明显减少,原始卵泡形成,数量进一步增多,随着孕龄增加,原始卵泡愈发完整。TUNEL染色观察见阳性凋亡细胞多见于未形成卵泡的卵母细胞,卵细胞周围的颗粒细胞在孕晚期可见少许凋亡,卵泡内卵细胞未见阳性染色。孕中期卵巢卵母细胞凋亡明显多于孕晚期,且凋亡主要发生于未形成原始卵泡的卵母细胞。结论 胎儿卵巢发育过程中,原始卵母细胞数量逐步减少,原始卵泡形成,其发育过程中原始卵母细胞不断发生凋亡,导致生殖细胞丢失。

形态学观察 篇10

关键词:漠斑牙鲆,胚胎发育,仔鱼,形态观察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属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鲆科(Bothidae),牙鲆属(Paralichthys),又称南方鲆(southern flounder)。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比目鱼类,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河口和大陆架水域以及从美国的北卡罗来那州到墨西哥北部的墨西哥湾沿岸[1]。漠斑牙鲆具有抗病力强、生长快、广温、广盐的特点[2,3],成为美国目前重点开发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4]。自2002年引入我国以来,包括育苗养成在内的各项技术得到突破。漠斑牙鲆经过淡化以后,可以像在沿海地区一样,在内陆淡水、咸水湖或可循环利用的池塘养殖[5,6,7],开发潜力巨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05年11~12月在山东胶南市忠海水产有限公司,漠斑牙鲆亲鱼经暂养驯化、环境调控诱导性腺成熟,在12月20~22日4 h 52 min,雌雄亲鱼同时排卵、排精并完成了自然受精过程。受精卵培育条件为水温18.5±0.5℃,孵化网箱微流水充气孵化,海水盐度保持在32~33,刚孵化仔鱼的培育水温为21±0.5℃,随着仔鱼发育,逐渐降至20.5±0.5℃,维持此温度培育。其它培养条件与受精卵相同。

1.2 方法

培育期间按照其发育的各个时期定期取样,在Nikon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漠斑牙鲆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并进行记录、拍照。各时期测定样品数30~50个。在显微镜下测定卵子直径、鱼体体长、全长和体高等生物学特征,计算各指标的方差。

2 结果

2.1 胚胎发育

漠斑牙鲆的成熟卵为浮性卵,圆球形,卵黄透明、均匀,卵中有1个油球,卵径1.05±0.12 mm。受精卵在18~19℃水温下历时49 h脱膜孵出仔鱼,其各期发育阶段特征及发育速度见表1。

2.2.1 初孵仔鱼

体长2.23±0.35 mm,全长2.32±0.42 mm,刚出膜的仔鱼身体仍保持弯曲,约30 min以后,才能逐渐展直,仔鱼在水体中做间歇性运动。卵黄囊较大,呈扁椭圆形,长径1.51±0.25 mm,短径1.05±0.13 mm。油球一个,位于卵黄囊的后上方,油球径0.23±0.04 mm。27~28对肌节。视囊和晶体无色透明。头部分化为5部分,耳石清晰。从外观上看可以见到已经成形但未与外界连通的膀胱,肠道不清晰(图版I-16)。躯干中部左右两侧的背鳍和腹鳍上有较多的星状黑色素分布,油球上也有零星色素分布,其它部位色素较少。此时仔鱼的形态及个体大小和牙鲆(P.olivaceus)相似。

2.2.2 12 h仔鱼

体长2.73±0.22 mm,全长2.8±0.25 mm,头部展直,突出于卵黄囊之前。卵黄囊仍较大。38~39对肌节,耳石清晰,为2个油色发亮的点状体;脑分为3部分,头为5部分。色素分布和初孵仔鱼相仿,在靠近身体后端1/4处的背鳍和腹鳍的边缘开始出现零星的树枝状色素分布。

2.2.3 1日龄

体长2.80±0.32 mm,全长2.90±0.35 mm,卵黄囊体积减小近一半。视囊和晶体颜色加深,呈淡灰色。肠道直管状,位于卵黄囊上方,从表面上可以看出肠道细胞形成的狭窄肠腔,心脏为长带状,未开口,肛门未开通。油球未有明显的变化。下颌和头部有黄褐色色素,除尾鳍膜外,背鳍和腹鳍的中间段和躯干分布有黑色点状色素,其中躯干处最多,躯干还有长带状黄褐色素,背鳍和腹鳍中间部分和卵黄、油球上油黄褐色枝状色素分布。

2.2.4 3日龄

体长3.18±0.38 mm,全长3.30±0.40 mm,油球仍可见,卵黄被大量吸收。视囊和晶体呈黑色。肠道形成,呈倒“V”字型,肠前端直线形,肠内褶清晰可见,肛门开通。在消化道腹面出现点状黑色素;躯干两缘的菊花状黑色素更加浓密,鳍膜上分布有枝状黑色素和点状的黄色素。

2.2.5 6日龄

体长3.42±0.45 mm,全长3.58±0.48 mm,卵黄囊已经基本消失。鳍膜边缘分布点状、星状黄色素,躯干上下两缘分布菊花状黑色素,尾端2/5无色素。仔鱼开口,消化系统发育完成,此时开始投喂轮虫等小型饵料。由于仔鱼开始摄食外源性生物饵料,进入了快速生长期。

2.2.6 10日龄

体长3.83±0.55 mm,全长4.0±0.58 mm,前段肠道弯曲,透明无色,后段肠道黄色直管状。在躯干上下缘和肠胃团腹面的黑色素面积增大,呈枫叶片状。尚未出现冠状鳍条原基(图版I-17)。

2.2.7 14日龄

体长4.85±0.48 mm,全长5.15±0.50 mm,消化道内食物饱满,在体内盘绕数圈。色素细胞开始由身体向外扩散,但鳍膜上色素仍不多,色素主要集中在躯干两侧和消化道腹面。

2.2.8 20日龄

体长5.82±0.62 mm,全长6.17±0.65 mm,消化道在体内进一步盘绕,紧缩。尾部椎骨上翘,下部鳍膜增厚,颜色加深呈灰色,开始形成尾扇,并出现色素沉积。冠状鳍条开始形成,长约0.25±0.15 mm,分前后2支鳍条;鳍条的边缘为黄色素,内部为数个个体较大的枝状黑色素;头顶、脑腔后部、眼后、下颌、咽部、消化道腹面、躯干主体两侧、消化道背面等处的菊花状黑色素更加密集,并逐渐扩伸;鳍膜上仍为数个枝状黑色素,边缘为点状和星状的黄色素。现在仔鱼开始摄食卤虫初孵无节幼体。个体生长加快,体表色素加深(图版I-18)。

2.2.9 26日龄

体长7.53±0.58 mm,全长8.70±0.54 mm,体宽4.52±0.32 mm,冠状鳍条1.45±0.55 mm,由4~6根鳍条组成。尾扇形成,尾扇基部分布多个枝状黑色素。仔鱼进入变态期,右眼开始上升,冠状鳍条开始被吸收,缩短。树枝状黑色素逐渐收缩,出现均匀分布的叶片状黑色素。此时身体迅速伸长增高,并向扁平发展(图版I-19)。

2.2.10 40日龄

体长10.55±1.52 mm,全长13.15±1.75 mm,体宽5.90±1.20 mm,冠状鳍条缩短,成为背鳍的一部分,冠状鳍上的色素也逐渐消失。大部分个体正处于变态期的末期,右眼已经转到左侧,个体在培育池中全部伏底。全身开始布满点状、星状和叶片状的黑色素,其中头部的黑色素最为均匀密集。躯干仍为无色素透明,内部结构清晰可见。尾鳍条16,背鳍条89,臀鳍条68。此时鱼苗摄食量大,肠胃饱满,生长迅速。

2.2.11 50日龄

体长12.15±2.35 mm,全长16.42±2.35 mm,体宽15.32±3.15 mm,躯干上和背腹鳍上有许多乳白色的斑点,右眼已经转过头顶,个体外观上与成体除色素外已无区别(图版I-20)。

2.2.12 60日龄

体长14.52±3.86 mm,全长18.22±4.64 mm,体宽19.59±5.15 mm,体呈灰白色,与成鱼相似。

3 讨论

漠斑牙鲆为单油球的浮性卵,卵膜光滑,卵径较小。卵裂方式为盘状卵裂,以下包的形式形成原肠胚。这些特点与牙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等其他一些鱼类相似[8,9,10]。

漠斑牙鲆胚胎发育过程和其它的鲽形目鱼类相似,但比牙鲆和大菱鲆等鱼类的胚胎发育时间要短[8]。可能与其适宜胚胎发育和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温度较高有关。

和其它鲽形目鱼类一样,漠斑牙鲆仔鱼在脱膜孵化之前,胚体绕卵约4/5。在出膜前的数分钟内肌肉收缩频率增快,收缩力度增大。脱膜孵化的速度很快,在几秒钟即可完成,和牙鲆一样也是头部先出膜[8]。初孵仔鱼体长2.23±0.21 mm,相比其它的鲆鲽鱼类,如牙鲆2.25±0.18 mm、大菱鲆2.68±0.16 mm等,差异不大。漠斑牙鲆初孵仔鱼油球位于卵黄囊的后上方,这和牙鲆初孵仔鱼油球位于卵黄囊的后下方稍有差异[12],朱杰等[13]报道,大菱鲆仔鱼在孵化后3日龄开口,开口时卵黄囊几乎已经消耗殆尽。王开顺等[14]观察无油球的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仔鱼在孵化后6日龄开口,此时卵黄仍有相当一部分尚未被消化完毕,随着发育的继续,卵黄被逐渐消化而分成几块,最后在开口后6日龄左右卵黄囊才被消耗完毕。据笔者观察,漠斑牙鲆在4日龄时开口摄食,而此时卵黄囊已基本消耗完毕,这种卵黄囊在开口时已经消耗殆尽的特点和圆斑星鲽存在差异,而和大菱鲆相似。李恒颂等[15]报道,银鲈(Bidyanus bidyanus)在卵黄囊完全消化后2日龄开口,他认为油球在从内源性营养转为外源性营养时有提供能量的作用。笔者观察的漠斑牙鲆虽然多数只有一个大油球,但结论仍验证了此观点。

鲽形目类在早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变态之前,会出现冠状鳍条的发生、生长和消失的过程。漠斑牙鲆的冠状鳍条在18日龄出现,在26日龄进入变态期,在40日龄即将完成变态时消失。这比牙鲆出现冠状鳍条和进入变态期的时间要晚[8]。冠状鳍条的出现与仔鱼早期的浮游生活关系密切,在完成变态,进入伏底期以后,冠状鳍条逐渐缩短,最终和后面的鳍膜连结在一起,成为背鳍膜的一部分。漠斑牙鲆的冠状鳍条形态和牙鲆属的其它鱼类相似,都是和背鳍膜相连结,前面的5~7根鳍条延长突出,形成冠状鳍的结构[8]。冠状鳍条在发生之初即分布上枝状的黄色素和黑色素,随变态完成,冠状鳍条缩短成为背鳍膜的一部分,这些色素也随之消失。而后面的背鳍膜的色素发生与之明显不同,说明冠状鳍条在早期的发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漠斑牙鲆的冠状鳍条和同为鲽形目鱼类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印度舌鳎(Cynoglossus arel)和高眼舌鳎(Cynoglossus monopus)[16]等舌鳎科种类差异较大,后3种鱼类的冠状鳍条相对漠斑牙鲆的更长,和后面的背鳍膜的形态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舌鳎种类的冠状鳍条是一长扁板状,没有明显的鳍条和鳍膜的区分,基部和端部的形状也有差异,中间1/2处至基部较宽,至端部较窄,呈细棒状,韧性较强;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可能与之早期的发育和活动存在的差异有关。并且舌鳎种类的鳍条在其变态即将结束时,鳍条分开为2~4根无色透明的棒状鳍条,后逐渐消失。有关鲽形目鱼类冠状鳍条的发生、生长、消失的机制以及其在发育变态过程中的作用,不同鱼类之间的对比差异等问题值得仔细、深入研究,完善对鲽形目鱼类早期的发育变态机制的认识,为完善人工鱼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漠斑牙鲆仔鱼的色素细胞分布和牙鲆[8]、大菱鲆[13]的相似,都是鱼体在进入变态伏底期之前,先分布上点状和星状的黑色素,随着发育数量逐渐增多,面积增大,向外扩散;尾端2/5部分,初始无色透明,在尾椎骨上翘,鳍膜增后开始形成尾扇时,才开始出现色素沉着,在尾扇基部出现7~15个枝状黑色素。鱼苗进入变态期后,色素细胞逐渐收缩,原来的枝状黑色素逐渐变为叶片状,并逐渐趋于均匀分布。在完成变态伏底后,鱼苗体表均匀分布不规则的片状黑色素,这一特点和朱杰等[13]报道的大菱鲆仔鱼在发育过程中体色的转变相似。笔者认为,仔鱼体表色素颜色的变化与其在不同时期摄食的营养结构,和其生活史中的变态机制有关,营养的变化造成早期的色素颜色和大小出现变化。而进入的变态期以后,幼体色素细胞逐渐消失,有眼侧逐渐出现成体色素细胞。

在变态过程中,有极少数个体体表的幼体色素细胞逐渐缩小,呈细点状,后消失以后,在有眼侧或者局部没有出现个体较大的点状黑色素,形成了白化或者半白化的个体。有关漠斑牙鲆白化机理,以及其是否和牙鲆、大菱鲆白化现象存在的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形态学观察 篇11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胆囊形态影像学 辨证施治

资料与方法

1995年1月~2005年1月FD患者246例,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标准[1],并经胃镜、B超等检查排除胃下垂、胃炎、胃溃疡及胆囊炎等疾病。按文献[2]辨证分型,246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肝胃不和型130例,男30例,女100例;年龄20~62岁,平均36.0±12.5岁,病程2~5周;临床表现:两肋、胃脘胀满疼痛,呃逆嗳气,嘈杂吞酸,郁闷或烦躁易怒,情志不遂时加重,常叹息,大便不爽,舌苔薄黄,脉弦。B组为肝郁化热型60例,男20例,女40例;年龄18~60岁,平均32.0±10.5岁,病程2~4周;临床表现为胃脘嘈杂返酸,胸滿胀痛,胸中烦热,急躁易怒,惊悸不宁;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妇女月经不调,痛经或经前乳房胀痛,脉弦数,舌红苔黄。C组为肝胃虚寒型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20~68岁,平均40.0±13.5岁;病程1~6周;临床表现:胃脘隐痛,喜热恶冷,按则痛减,手足不温,进食生冷后症状加重,泛吐清水或酸水,纳差,疲乏无力,便溏,舌质淡红,舌苔白滑,脉细弱。

正常对照组:40例健康成年人,男22例,女18例;年龄18~57岁,平均31.0±14.5岁,正常对照组与A、B、C三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方法:中医辨证施治。A组予舒肝和胃丸6g口服,每日3次;B组龙胆泻肝丸6g口服,每日3次;C组予附子理中丸9g口服,每日3次。三组均未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

检查方法:由专人进行检查和记录,检查前3日患者均未服任何药物,检查当日清晨空腹,采用日本东芝SAL-32B型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胆囊的长径、前后径、胆囊的厚度及胆囊内回声情况。患者治疗10日后复查上述指标。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TX-]±S)表示;治疗前后自身配对比较,采用t检验及X2检验。

结果

246例FD患者中,胆囊增大154例(62.6%),正常对照组无1例胆囊增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

患者组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胆囊长径、胆囊前后径及胆囊壁比较:A、B两组患者胆囊长径、前后径与正常对照组及C组比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胆囊增大者治疗前154例,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X2=224.17,P<0.01)。A、B两组和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A、B、C组及正常对照组间其胆囊壁厚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经超声检查胆囊均无回声。

讨论

FD在中医属“胃脘痛”、“心下痞”等范畴,其病机多为喜、忧、思、恼、怒、悲、惊等情绪波动剧烈、持久过度或六淫邪气所致,影响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引起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3]。如悲伤肝、思虑伤脾。若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机阻滞,因而发生胃脘胀闷,脘痛连肋,嘈杂吞酸;肝胆相表里,胆附于内,内藏精汁(胆汁),其经脉相互络属;胆汁来源于肝,肝气不畅,致胆汁排泄失常,则出现胸满肋痛,口苦易怒,烦躁不寐,惊悸不宁。虽病变在胃,但在五行生克中,肝木克脾土,脾与胃相表里,肝与胃存在相克关系[4]。

本组246例中,胆囊增大154例,发生率62.6%,在治疗上采取辨证施治,全部应用中成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为临床工作中治疗FD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金震东,邹多武,许国铭.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超声胃动力学研究.中华消化杂志,1990,12(2):70-71.

2李乾构,王自立,主编.中医胃肠病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376.

3杨医亚.中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48.

形态学观察 篇12

1 材料与方法

1.1 猪附红细胞体病待检血液

采集自然发病的附红细胞体患猪的静脉血, 并用健康猪的静脉血做阴性对照。

1.2鲜血压片镜检

将一滴静脉血滴于载玻片上, 加等量的生理盐水稀释, 降低血浆粘度, 防止血液中红细胞重叠密集, 以便观察。在显微镜下找到红细胞后, 待血液停止流动后, 即可观察。

1.3 冰箱保存后观察

将血液存放于4℃冰箱中, 保存72h, 进行观察。

1.4 革兰氏碘液处理附红细胞体

以不同剂量和方法, 应用革兰氏碘液处理附红细胞体, 观察其变化情况。

1.5 姬姆萨氏染色

(1) 姬姆萨氏染色液的配制:取姬姆萨染料0.6g, 加入50ml甘油内, 于56℃下加热2h, 然后加入甲醇50ml, 于3~5d后过滤, 即为原液。使用时与不同p H的PBS液以1:20的比例混合, 即为染色液[1]。 (2) 染色方法:无菌采取猪静脉血, 与染氏液1:1混合。推片、干燥后用甲醇固定, 待甲醇挥发干净后将玻片浸于不同p H的染色缸中, 每种p H值放4张, 并分别于6、12、18、24h后进行观察。

1.6 瑞氏染色

推片自然干燥后, 滴加按常规方法配制的瑞氏染色液, 染色3min, 然后加等量蒸馏水再染5min, 蒸馏水冲洗。

2 结果

2.1 鲜血压片镜检

光镜下, 附红细胞体多为环形、球形、短杆形或星状的闪光小体, 附着于红细胞表面单个或成团寄生, 呈链状或鳞片状。严重感染病例的每个红细胞上附红细胞体可达20个以上, 此时红细胞在光镜下犹如突起的蓖麻球和菠萝状。附红细胞体在血浆中呈游离状, 常做摆动、扭转、翻滚、上升、下降等运动, 一旦附着在红细胞上以后则停止运动, 运动中以个体小者显得最活泼。

2.2 保存后的观察

将血液存放于4℃冰箱中, 72h内, 血浆中的附红体及菠萝状的红细胞增多, 经56℃水浴1min恢复至双凹状, 血液中游离的附红体大量增加, 运动活泼, 有的跳跃, 有的高速旋转。如温度增至60℃时大部分附红体停止运动, 100℃时, 1min全部停止。

将含有菠萝状红细胞的血液在4℃冰箱中存放72h后取出, 生理盐水洗涤3次, 56℃水浴1min, 将此液500rpm/min离心取上清液, 再3000rpm/min离心30min, 弃上清取沉渣, 见大量活动附红体。

2.3 附红细胞体对革兰氏碘液的反应

当迅速向血液中加入2倍量的革兰氏碘液时, 附红细胞体紧紧地依附于红细胞表面, 不活动。若徐缓地加入血液半量的革兰氏碘液, 附红细胞体离开红细胞, 在液体中做旋转运动, 红细胞恢复常态。若围绕着血滴加入等量的革兰氏碘液搅匀, 可见附红细胞体或在红细胞表面做纤毛摆动样运动, 增加革兰氏碘液则运动会停止。

2.4 姬姆萨染色

(1) 不同p H值染色液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在p H8.0以上的碱性环境中, 姬姆萨染料对附红细胞体的着色效果较好, 附红细胞体着色较深, 并且比较清晰, 而在p H8.0以下的环境中则着色不好。结果见附表。 (2) 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染色6或12h观察, 整个血片着色不好。18h以上, 镜下观察附红体着色深, 轮廓分明。姬姆萨氏染色后在红细胞表面上可见到0.5~1.5μm的蓝紫颗粒, 呈圆形、逗号状, 每个红细胞上可出现多个。正常的红细胞形态完整, 无小体附着。

2.5 瑞氏染色

瑞氏染色后, 红细胞和附红细胞体均为深蓝紫色, 附红细胞体着色较深。在星形红细胞的突出部位或红细胞表面, 可见到圆形深染的颗粒状物, 每个红细胞上有3~8个不等。正常的红细胞形态完整, 没有小体附着。

3 讨论

(1) 鲜血压片镜检可以检出附红细胞体, 但受温度的影响。不同浓度的革兰氏碘液也可使附红体有不同的反应。 (2) 姬姆萨氏染色的优缺点:优点是着色效果较好, 缺点是染色所需时间较长。另外需要注意p H的影响, p H值偏碱有利于附红体的着色。试验表明, 附红细胞体的颜色与染液的p H值有密切关系, p H值愈高则染色愈深, 这是因为姬姆萨氏染液由天青及伊红组成, 天青游离时带正电荷, 伊红游离时带负电荷, 被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蛋白质本身带两种电荷, 当在碱性液体中时增加, 天青离子附着得多些, 附红细胞体则较蓝。在稀释姬姆萨氏原液时如果使用蒸馏水 (通常偏酸) , 不利于区别红细胞和附红细胞体, 这可能是其他作者看不到附红细胞体一个原因。染色时间对附红细胞体的着色也很重要, 实验表明:浸染18h以上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3) 瑞氏染色的优缺点:优点是简单快速, 但是瑞氏染液中常常出现一些颗粒影响观察。配制染料时要研磨仔细, 先倒入少量染料、少量甲醇及甲醇后继续研磨, 如此反复数次。配制好后要多次过滤, 使用时尽量使用中间层, 以防颗粒沉积于血涂片上, 影响观察效果。染色后如果标本片上附有较多颗粒, 可滴加少量染液, 稍后冲洗即可除去。

4 结论

鲜血压片、姬姆萨氏染色、瑞氏染色均可检出附红细胞体, 但在应用时要注意:鲜血压片镜检方法受温度影响;姬姆萨氏染色受p H值和染色时间的影响, 在p H8.0以上环境浸染18h以上染色效果好;瑞氏染色法要注意防止颗粒沉积, 可以用滴加少量染液再冲洗的办法去除颗粒。

参考文献

[1]Uilenberg G, Zeeuwen AA, de Ruijter T.Eperythrozoon parvum (Rickettsias) in swine in the Netherlands.Tijdschr Diergeneeskd.1981, 106:456.

[2]张志明, 丁国臣, 于广忠.哲里木盟地区首次见到牛附红细胞体病[J].中国兽医杂志.1996, 23 (10) :32.

[3]李秀敏, 董焕程, 李富国.北京市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现和诊断[J].当代畜牧, 1997 (5) :20-21.

[4]王学玲, 赵林, 沈津阳等.天津地区首次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J].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0, 7 (3) :39-41.

[5]王红梅.廊坊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2, 10 (2) :23-25.

[6]扶庆, 易本驰, 张汀.信阳首次暴发猪附红体病[J].河南畜牧兽医, 2001, 22 (12) :23.

上一篇:传统曲艺下一篇:非特异性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