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形态学的讨论(共12篇)
血细胞形态学的讨论 篇1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 是常规检查的核心。除对初诊患者作为必查项目, 了解病人一般病理状态和健康体检外, 对相关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都有重要的价值。
1 血细胞分析仪筛查与细胞形态学之间的关系
1.1 红细胞形态检验内容
各种疾病作用于红细胞生理进程的不同阶段, 会引起相应的病理变化, 导致各种类型贫血的红细胞形态的变化, 可从染色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变化包括 (红细胞大小异常、红细胞形态异常、红细胞染色异常、红细胞结构异常)
1.2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的意义
1.2.1 推断各种贫血的鉴别诊断
1.2.2 为其他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MM、DIC、骨髓纤维化)
1.2.3 为疟疾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1.3 白细胞形态检验内容
染色后病理状态下, 白细胞除计数、分类比值发生变化外, 形态也发生改变。观察白细胞形态体积大小及体积异质性的程度包括 (左移及右移的程度、细胞浆变化、细胞核变化、体积大小及体积异质性的程度) 等细微结构变化对判断疾病类型有重要意义。
1.4 白细胞形态检查意义
1.4.1 用以肯定或基本肯定诊断, 如检测出白血病细胞, 可确立白血病的诊断等。
1.4.2 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如白细胞数增多更支持心肌梗死的诊断, 白细胞数正常较支持心绞痛的可能。
1.4.3 揭示疾病的严重性或监测治疗效果, 如可通过白细胞数增高的程度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 急性细菌性炎症感染时白细胞的增高更为明显。抗感染药物有效时, 增高的白细胞数迅速下降。
1.4.4 某些遗传性疾病诊断
1.5 异型淋巴细胞
主要是鉴别淋巴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改变。
(1) 反应性改变:可见巨细胞病毒或对药物的超敏反应, 是受EB病毒刺激后, 母细胞化或正在返幼的T细胞。
(2) 肿瘤变化淋巴系统恶性增殖时细胞形态的变化。
(3) 遗传性变性:切-希氏畸形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奥-赖畸形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见于白化病等
2 血细胞分析仪筛查异常问题所在
2.1 以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为例:
白细胞报警系统对异型淋巴细胞及核左移的辩认不够确切;不能区分杆状核与分叶核, 涉及到识别中毒颗粒和空泡变性, 又导致较多核左移标本的漏检。对形态多变的白血病也不以解决确切的定性。
2.2 血小板少低与高:
低时
(1) 手指采血, 促使血小板聚集, 造成血小板减少;
(2) 抽血比例, 血浆中出现微血块, 凝块可能堵塞仪器影响检测结果;
(3) 血小板聚集, 有核红细胞未完全溶血。
(4) 假性血小板依赖性减少症。
3 提高质量及相应对策
3.1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范围35-450fi, 当白细胞分类的比例异常或出现异常细胞时, 白细胞直方图曲线峰的高低、数量出现变化异常。如果在淋巴细胞左侧可能存在聚集和巨大血小板或有核红细胞、蛋白及脂类颗粒。在单核与中性粒细胞区有异常, 可能提示未成熟的粒细胞。
3.2异常红细胞直方图:
范围50--200fi如在红细胞体积大小发生改变化, 可见红细胞直方图左移或右移, RDW数值也呈相应的改变。
3.3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范围2-15fi, 如超过25-30fi, 反映标本内有小红细胞、巨大、聚集血小板。
3.4中性粒细胞减低或淋巴细胞增高:
表现峰明显变小, 淋巴细胞峰明显变大。
3.5单核细胞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细胞区域出现一个明显的峰, 其大小与细胞比例增高的程度有关。
3.6急性各类白血病:
直方图表现细胞区域峰扩展变宽程度与原始及幼稚细胞的比例高低相关。
3.7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细胞多在80~135fl区域出现一个细胞峰, 对传染性单细胞增多症有一定的意义。
综上所述:一旦血液中出现一定数量的异常型细胞, 引起特异性的WBC、RBC、PTc直方图的改变, 能够直观地反映了患者疾病的变化情况, 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迄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显微镜检查是判断血细胞形态病理变化的金标准。
血细胞形态学的讨论 篇2
中华绒螯蟹循环血液中血细胞总数为(13357±7196) cells・mm-3,其中大颗粒细胞所占(49.8±7.5)%,其长轴(16.6±1.1) μm,短轴(10.2±0.6) μm;大小颗粒中间型细胞所占比例(20.6±5.3)%,其长轴(13.1±1.2) μm,短轴(8.4±0.5) μm;小颗粒细胞所占比例(29.3±4.8)%,其长轴(12.4±1.2) μm,短轴(8.1±0.4) μm;无颗粒细胞所占比例(0.2±0.2)%,其长轴(11.3±1.3) μm,短轴(8.9±1.1) μm.血液离体后,在血液完全凝固的(97.7±25.3) s时间内,只有无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细胞及其胞核立即膨大,核质比迅速增大,细胞膜破损崩解,胞浆溢出,血液完全凝固后这些细胞形态结构继续变化,主要表现为胞质内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扩张溶解消失,小颗粒细胞中的小颗粒内含物渗出或溢出,颗粒空泡化或崩解,细胞核固缩等变化过程 .而大小颗粒中间型细胞和大颗粒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明显慢于前两种血细胞,在细胞离体后5 min时,细胞和细胞核才开始出现膨大,并逐渐出现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溶解消失,颗粒空泡化或崩解以及细胞核固缩等形态结构的变化.从血液离体后血细胞形态结构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推测无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可能类似于脊椎动物的血小板,通过释放胞内凝血物质参与血凝的级联反应.
作 者:陆宏达 张明辉 LU Hong-da ZHANG Ming-hui 作者单位:陆宏达,LU Hong-da(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90)
张明辉,ZHANG Ming-hui(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33)
血细胞形态学的讨论 篇3
【摘要】细胞形态学检验是血液病防治、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关键,笔者通过总结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从而提高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质量。
【关键词】血细胞 形态学 检查 质量控制
血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检验结果准确、及时、有效的保证。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的内容:
1 分析前质量控制
1.1 患者准备。充分撑握骨髓检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严格患者采集标本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患者标本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1.2 标本的制备。(1)血涂片的制备取全血(或末梢血)10ul左右制成长短、厚薄适宜的血涂片,且头、体、尾要分明,如血滴过大或过小将影响涂片制作的质量,给检验过程中细胞形态的识别带来很大的影响。温度低或湿度大时可将血涂片在空中来回晃动,促使血涂片尽快干燥。此过程切忌用火烘干,否则细胞固缩变形,影响细胞形态质量。(2)骨髓涂片的制备由临床医生抽取骨髓液0.2~1.0ml(约0.5ml)之间,不宜少于0.2ml,因为抽取量少除难于撑握外,还不易抽取到骨髓小粒和巨核细胞,而达不到细胞学检验的要求;相反,抽取量较大时也易造成骨髓液的稀释而不符合检验要求。将骨髓液置于清洁玻片的一端,使玻片倾斜15度角,让骨髓较稀的部份向下流动,取沉渣的部分制作标准涂片6张备用。如骨髓被外周血稀释,则应重新穿剌,否则各系统各阶段细胞的分类比例将会改变,达不到骨髓细胞分析的目的。如温度低或湿度大时同样可将骨髓片在空中来回晃动,促使骨髓涂片尽快干燥。此过程也切忌用火烘干,否则细胞固缩变形,影响细胞质量。(3)因在18~22℃的环境下,粒细胞形态会有变化,故制作涂片一定要及时。(4)严格标本管理待血片或骨髓片充分干燥后,及时用铅笔在血膜或骨髓的头部注明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B(血片)或M(骨髓)字样,严防患者之间的标本出现差错,产生严重的医疗差错,这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必要的前提条件。(5)血片或骨髓片应及时染色,因新鲜血片或骨髓片易着色,标本久置后染色效果欠佳,充分保证标本的染色质量,便于细胞形态的辩认。
1.3 统一标本染色方法。标准提倡使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瑞氏或瑞-姬氏标准染色法;严格按标准化程序进行染色;此染色过程可在显微鏡低倍镜下边观察边染色,染色结果以低倍镜下观察细胞核为酒红色,胞浆鲜艳为准,保证标本的染色为最佳状态。这样既可充分保证标本染色的质量,又不至于因染色而造成标本的浪费。1.4 制定规范的技术。操作规程(SOP)包括采取(骨髓、血液)样本、制作涂片,瑞-姬染色、各种组化染色,以及其他各种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操作标准,给初学者及经验较差者学习上的帮助。在检验过程中要杜绝不合格血涂片或骨髓涂片的产生,做到制片、染色液配制和染色方法的标准化,逐步做到细胞形态辨认上的标准统一。
1.5 制定规范的血细胞各系、各阶段的形态学特征(标准)和血液病细胞形态学诊断标准,应严格按照血(骨髓)细胞名称及其形态学标准对细胞进行分类。
2 分析中质量控制
2.1 细胞形态学检查应由经验丰富,具有细胞形态识别和判断能力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按照各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在检验过程中,要不断学习,遇到疑难病例,要多人相互讨论、结合组织化学染色和优势成熟细胞综合判断,必要时向专家请教,不断总结经验,扩大实践和临床知识,保证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
2.2 首先浏览全片,了解血片或骨髓片的大致情况,然后选择血片或骨髓片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匀的区域进行镜检、分类,注意完整规范的检查顺序、减少人为影响因素。
2.3 特殊病例应该由多人阅片,充分探讨,必要时提请会诊。
2.4 在分析出具检验报告时,应全面了解血细胞形态学特征,结合临床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切莫盲目性的出具检验报告。
2.5 在发出报告前应当有专人复核,严格把关,以提高报告质量。
3 分析后质量控制
3.1 积极参加实验室之间的质量评价。目前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室间质量控制多采用质控标本彩色图片指定细胞识别的方式。通过室间质评,实验室将自己的检验结果和其他实验室结果进行比对,找出差距,进行改进。有利于参加室间质评的各实验室了解血液病知识和提高检查技术,促进形态学检验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从彩图上指认各种细胞,颇有“纸上谈兵”的味道,仅靠识别单个细胞容易存在片面性和不确定性,还会因概念不清、“细胞名称编码”不确切、答案不标准等直接关系到质评的结果。
3.2 建立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抽查制度。由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定期对工作中平时检验的血片或骨髓片检查结果进行抽查,查看平时的检验结果是否存质量问题,监管大家平时的检验工作,督促大家不断学习,共同提高。
3.3 建立骨髓细胞形态复核和标本保存制度。(1)骨髓检验申请单和标本应妥善保存,骨髓涂片和外周血涂片检验后都应贴上标签,最好在登记结论的同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完善病案内容,编号保存备案,以备查证和外送会诊。以便查阅患者资料以及在温习旧片中反复观察和推敲,这是总结经验和自我提高的最好途径。(2)严格骨髓细胞形态复核,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与交流除了了解骨髓申请单上的患者资料外,尽可能地了解患者更多的临床体征和检查结果,如脾功能亢进、淋巴结肿大,骨痛和发热等体征对于形态学诊断的参考意义均很大。细胞形态学检查中应仔细、全面寻查对于该病例有意义的诊断线索,并了解疾病可能引起的血液细胞和骨髓细胞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尽可能降低漏诊、误诊。(4)建立回访制度加强临床回访,了解检验结果与临床的符合性,以便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不断总结,提高自己。
总之,检验过程的多种因素均可对血液细胞检验的结果产生影响,实验室检验中应加强质量控制,避免或减少影响因素,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朱伟,许文荣.血细胞形态学质量控制[J].临床检验杂志,2008,26(1):1.
血细胞形态学的讨论 篇4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液学检查的重要内容, 它对各型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巨幼细胞贫血、铁幼粒细胞贫血及某些寄生虫如黑热病、疟疾等, 具有明确诊断的作用。对增生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类白血病反应等仅有辅助诊断意义。近年来, 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在我国不断普及, 有些单位也就忽略了细胞形态学的检查。虽然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但在形态学上区分和鉴别异常细胞是它无法提供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对疾病的诊断更为重要。
现在由于抗生素广泛使用和滥用以及病菌菌株的变异, 当人的身体发生病变时, 细胞在数量没有变化, 但在形态学上却有了明显的变化情况。
1 中性粒细胞形态的改变
1.1 核左移
指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超过正常参考值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和急性溶血等。
1.2 核右移
指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如5叶核粒细胞超过3%。主要见于尿毒症、感染等。当机体抵抗力低下及严重感染时白细胞明显减少, 易发生核右移现象。
1.3 粒细胞中毒及改变
见于机体严重感染、理化因素损伤等。主要表现有中毒颗粒, 在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深染的大小不等颗粒, 多少不一。胞质可出现空泡、环形包涵体等。
1.4 细胞退行性改变
在白血病、严重感染时易见, 也可见于衰老细胞。
2 淋巴细胞形态改变的临床意义
2.1 淋巴细胞增多
病毒感染和慢性感染常使淋巴细胞增多, 见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脑膜炎等。细菌感染见于结核。原虫感染见于弓形虫、疟疾等。
2.2 淋巴细胞减少, 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 严重化脓性感染时, 由于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2.3 异型淋巴的出现, 是由于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药物过敏等原因引起的。
红细胞形态的改变: (1) 小红细胞, 中心淡染区扩大, 多见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 (2) 大红细胞, 直径>10μm, 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3 PLT形态学的改变
异型血小板包括小型血小板 (直径在2μm以下) 和巨型血小板 (直径超过7.5μm) 。
3.1 病例1
患者男性, 28岁。因腿痛3个月, 皮肤瘀斑1个月前来就诊。体检, 贫血貌, 全身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瘀斑, 以四肢为主, 胸骨下段压痛, 肝脾肋下未及, 胫骨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WBC 46.2×109/L, RBC 2.85×1012/L, PLT 55×109/L, 外周血涂片中小原细胞>90%, 其形态类似淋巴细胞, 染色偏蓝。POX3%阳性,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此患者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1。
3.2 病例2
患者女性, 35岁。因皮肤瘀斑半月, 头痛1个月前来就诊。体检:贫血貌, 全身可见大小不等瘀斑, 以四肢为主, 胸骨下端压痛明显, 肝脾肋下未及, 实验室检查:骨髓增生活跃, 其中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60%, 其余各阶段粒细胞占30%, 单核细胞占8%, 红系增生明显见减少。细胞形态学检查该患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2。
3.3 病例3
患儿男, 发热1周, 并有咽喉痛, 近2d出现皮疹。体检:T 38.8℃, 颈部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 肝肋下1cm。入院时血常规结果为:Hb122g/L, WBC 15××1012/L, 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18%、淋巴细胞77%、单核细胞4%, 未见原始细胞, 血小板189×109/L。细胞形态学检查该患者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4 病例4
患儿女, 15岁, 因乏力, 面色苍白前来就诊, 平时挑食, 血液分析结果RBC为3.14×1012/L, Hb为62g/L, Hct为0.21, 血涂片检查, 红细胞大小不等, 中心淡染明显, 细胞形态学检查初步为缺铁性贫血。
污染生态学研究内容讨论论文 篇5
论文关键词:污染生态学 研究 内容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污染生态学研究现状讨论了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内容:①研究在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②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和生态效应;③研究生物净化机制与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④研究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确定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一、引 言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兴起,生产和生活的性质与规模较之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以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正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今天,人类强大的技术力量严重地影响和干扰着自然界的许多自然过程,如气候、植被、水分乃至与之有关或包含于其中的物质化学组分的交换、循环等。特别是目前这种影响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影响或破坏人类生活的正常性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的可怕后果,这即是当今环境问题成为倍受全世界关注的热点的原因所在。
与其他学科的兴起和发展一样,为了研究和解决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探索人与环境关系方面的奥秘以及如何协调或控制这种关系,大约在20世纪中叶以来,一系列有关人类环境的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和发展起来。而从自然循环、物质变化角度研究环境问题的学科目前发展起来的最主要的有以下几门:环境地球化学、污染生态学、环境化学和环境生物无机化学。这些学科都尚在形成发展中,其最主要特点是不同学科交叉,即用已有学科的理论、方法去解决已存在的或新出现的环境问题。
也是在20世纪下半叶,生态学有了重大发展和认识上的飞跃。[1~2]新的生态学建立在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的基础之上,成为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特殊的学科,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我国已故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曾指出:“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应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最主要界面――地球表面存在和发生的一切现象及与生物的关系,[3]尤其是与人类的关系成了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4]
“污染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已成为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前国家教委就规定其为与环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平行的本科环境科学专业必修专业课程,当时也曾提出了相应的研究任务和方向。然而,和其他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污染生态学”本身在许多方面尚处于发展、充实、完善阶段,目前对之尚存在不同一的定义或认识,人们还尚未对它的对象、任务、研究范围等作出确切的规定。其实,晚一点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好事,因为广义的环境科学也包括生态学,其涉及内容较广,学科交叉性很强,人们对它的理解不能不受到原先的专业知识范围、研究经验、兴趣及对环境生态问题的不同认识等因素的影响。也正是这种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会促使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地去研究问题,由此可能会大大地丰富和充实这门新兴学科的内容,同时也促使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去研究和探索,以使其不断成熟、完善和更有效地为保护人类、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目前,在国外能与“污染生态学”完全对应的词条尚很少见,最为接近的可能是“Pollution Science”或“The Science of the Pollution”,但是,就针对自然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却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这一点在科技杂志刊载内容方面体现的非常明显,尤其是一些重要刊物更是如此。如“Ec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Pollution”、“Environmental Research”、“Applied Geochemistry”、“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 Management”、“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以及“Nature”、“Science”、“AMBIO”等刊物经常刊登大量的污染生态学研究成果。除此之外,有些污染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也常常分散刊载于其它有关环境科学或生态学领域的期刊中。这些研究内容实际上已基本勾勒出了污染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框架。笔者结合近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讲授研究生“污染生态学”课程及科研实践中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就“污染生态学”研究内容做些浅显的讨论,与同行交流,希望大家指正。
二、污染生态学研究内容讨论
近年来不断进展的污染生态学研究和大量的研究工作其研究内容基本体现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①研究在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②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及生态效应;③研究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④研究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确定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1.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研究
污染物质之所以会对生物产生毒害是由于生物对这些有害物质的摄取与利用而引起的。环境一旦被污染,生存于其中的生物即会自觉不自觉地摄取和吸收污染物质,当这些物质的量在生物体内超过生物机体本身的承受或转化(无害化转化)极限时,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毒害作用即发生了。不同的污染物质其体现出的效果往往区别很大,而自然环境中常常是多种生物并存和多种污染物质同时存在的。查明生物受害原因和明确厘定具体致害物质及致害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污染研究的关键所在,这些问题在实际情况中常常非常复杂。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污染生态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同时也是目前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2.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及生态效应研究。
污染物一旦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生物体内,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便会发生一系列作用和产生相应后果。在此过程中,污染物的化学习性、系统的物理化学条件是制约因素。因此,生物对污染物从摄取到进入体内的一系列生化作用及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对最终的毒害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如摄取、输送、吸收、浓缩、转化、富集、降解和排泄等各种作用和过程。它们是研究生物在污染环境中受害机理的最基本内容。这些作用和过程对不同生物不尽一致,因而相同的污染物质对不同的生物群体常常体现出不同的生态效果。因此,这项内容是认识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和运动规律,即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功能、运动循环机理和生物对元素的需求与中毒等基本原理的关键,对阐明污染生态环境的生态效果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不同的生态系统常常有不同的污染特点,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系统间同一污染物质各自分别有不同的生态环境效果。自然界大气、水、土壤、生物体系又都不停地与生物进行着物质交换循环。在各种方式的交换循环中污染物质会体现出各自的毒害效果。生态环境污染生态效应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的主体内容,是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5]
3.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研究
生物对污染物的抵御能力体现在生态效应上即为净化功能,这项功能因生物种类不同而差别很大。生物净化机制研究一方面是制定环境容量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可用于污染防治。这是目前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许多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环境净化功能,常常会起到其它人工措施难以起到的作用。因此,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环境对策的重要内容,对确定环境容量和治理、预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崭新的、前景无限光明的领域。[6]
4.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研究
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污染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治理预防污染的主要参考条件。对生态系统的污染负荷能力或环境容量进行研究,以及对为促使人为污染物不超过其负荷能力或容量的相应政策措施进行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之一。生物机体本身及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环境中有毒物质或污染的抵御能力和对策研究是目前一个充满兴趣而又具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7~8]
三、结 语
从学科史角度看,污染生态学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据目前本领域研究状况,本文将其研究内容归纳如下:①研究在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②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和生态效应;③研究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④研究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以确定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上述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作者学习污染生态学的体会,同任何一门新学科一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补充和修正。
参考文献:
1 Ronald S. Oremland1, John F. Stolz. The Ecology of Arsenic [J]. Science, , 300(5621): 939~944
2 Begon M., harper J.L., Townsend C.R. Ecology-individuals populations and communities[M]. 3rd Edn. Oxford: Blackwell Science,
3 Lindstrom E.R., andren H., Angelstam P., Cederlund G. Disease reveals the predator[J]. Ecology, 1994(75): 1042~1049
4 孙铁珩、周启星、李培军. 污染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5 Nebel B.J., Wright R.T., Environmental Science. 5th Edn. New Jersey: Simon & Schuster, 1996
6 Suhonen J. Predation risk influences the use of foraging sites by tits[J]. Ecology, 1993(74): 1174~1203
7 Tilman D., Downing J.A. Diversity and stability in grassland. Nature, 1994, 637: 363~365
血细胞形态学的讨论 篇6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门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血液病诊断技术,一百多年来一直都是使用瑞氏及其先驱者发明的涂片染色法,它是血液病理学重要的诊断工具。因为其制片的过程容易简单,能快速的对样品做出初步检查,即使在血液病检测手段与日俱进的今天,传统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仍然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它为现代血液病理诊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其本身的不断完善进步,并结合其他现代血液病诊断技术,在MICM方法上对各种白血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一、血细胞的生成,发育规律及正常形态学特征
(一) 血细胞的生成
目前认为,所有血细胞均起源于共同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造血组织中一类目前尚无形态学特征描述的功能细胞。其功能特点为:①具有高度自我更新的能力;②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
血细胞的生成过程可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和形态学上可辨认的各系原始幼稚细胞阶段,然后进一步成熟为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系血细胞。
(二)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
1、细胞大小及外形
(1)大小:从原始细胞到成熟细胞,胞体由大逐渐变小。但巨核细胞则与此相反。
(2)外形:红细胞系始终呈圆形,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系保持圆形或椭圆形不变;单核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则均由圆形或椭圆形变为不规则形。
2、核质比例(N/C)胞核逐渐缩小(巨核细胞例外),胞质量逐渐增多,由核大质少变为核小质多。
3、细胞核
(1) 大小:由大变小,巨核细胞的胞核则由小明显变大。
(2) 核形:幼红细胞胞核始终呈圆形,核逐渐缩小,核染质固缩,最后脱核而消失,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粒细胞系原始及早幼粒细胞阶段呈圆形或椭圆形,随着细胞成熟,胞核的一侧逐渐凹陷,最后形成分叶状。
(3)核位置:居中,常偏位,侧这边。
(4)核染色质:结构由细致疏松逐渐凝集变为紧密粗糙,着色则由浅变深。
(5)核膜:由不明显到明显。
(6)核仁:由清晰可见到消失。
4、细胞质
(1)胞质量:一般由少逐渐增多,淋巴细胞例外。
(2)着色。
(3)颗粒:多从无到有,从非特异性颗粒到特异性颗粒。
(4)空泡:正常情况下,浆细胞胞质中可见小空泡,其他细胞系列中一般无空泡,出现空泡多由于细胞退行性变。
二、常见血液病的形态学特征[1]
(一) 贫血
1.缺铁性贫血 是因体内贮存铁缺乏而使血红蛋白合成不足所致。
【血象】
(1)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减少,以血红蛋白减少更为明显。
(2)轻度贫血时成熟红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异常。中度以上贫血才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特征,红细胞体积减小,淡染,中央苍白区扩大。
(3)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或正常。
(4)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
【骨髓象】
(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2)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
(3)贫血早期程度较轻时,幼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中度以上贫血时,幼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细胞体积减小,胞质量少。
(4)粒细胞系相对减少。
(5)巨核细胞正常。
2、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骨髓造血干细胞减少和(或)功能差异常及造血微环境损伤,导致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减少的一组综合征。
(1)急性期: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A)又称重型再障I型(SAA-I),起病急,发展迅速,常以严重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
【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①红细胞,血红蛋白显著减少,两者平行性下降,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②网织红细胞明显减少,绝对值<0、5×109/L;③白细胞明显减少;④血小板明显减少,常<2、0×109/L。
【骨髓象】急性型再障的骨髓损害广泛。①骨髓增生明显减低;②粒、红两系细胞极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③巨核细胞显著减少;④浆细胞分类比值增高。
(2)慢性型:CAA起病和进展缓慢,以贫血和轻度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多见,严重出血和感染少见。
【血象】①红细胞,血红蛋白平行性下降,血红蛋白多为中度或重度减低,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②网织红细胞减少,绝对值低于正常,常小于15×109/L;③白细胞减少,多在(2、0~3、0) ×109/L;④血小板减少,多在(30~50) ×109/L。【骨髓象】慢性型再障的骨髓中可出现一些局灶性代偿性造血灶,故不同部位骨髓穿刺的结果可有一定的差异。①骨髓增生程度多为增生减低;②巨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三系细胞均不同程度减少。巨核细胞减少常早期就出现,治疗有效时恢复也最慢,故在诊断上的意义较大。③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如穿刺部位为代偿性造血灶,则骨髓象呈增生活跃,粒系百分率可呈正常或减低,红系细胞百分率增高,但巨核细胞仍显示减少或明显减少。
(二) 白血病
1、急性白血病
【血象】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中度或重度减少,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2)白细胞计数不定:白细胞数增多者,多在(10~50) ×109/L之间,也有白血病计数在正常范围或减少。白细胞分类计数可见一定数量的白血病性原始或幼稚细胞,所占百分率不定。
(3)血小板計数常减少。
【骨髓象】
(1)骨髓增生在极盛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但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岛状增生,非均一性增生,局部增生(混杂性浸润)及间质变,再障样变等多种变化需要通过骨髓活检来鉴定。
(2)一系或二系原始细胞明显增多。≥30%ANC(all nucleated cell,所有有核细胞)。
(3)因白血病细胞类型的不同,其他系列血细胞均受抑制而减少。
(4)涂片中分裂型细胞核退化细胞增多。在急诊白血病中,“蓝细胞”较其他类型白血病中多见;在急粒和急单白血病中,可见到Auer小体。
2、慢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为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性疾病,以粒系细胞增生为主。多见于青壮年,起病缓慢。突出的临床变现为脾明显肿大和粒细胞显著增高。细胞遗传学的特征为具有特异性的Ph染色体。
【血象】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早期正常或轻度减少,随病情发展贫血逐渐加重,急变期呈重度贫血。一般为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②白细胞显著增高为突出表现。疾病早期可在(20~50) ×109/L,多数在(100~300) ×109/L。分类计数粒细胞比例增高,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尤以中性晚幼粒细胞为多见,原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10%。嗜碱性粒细胞增高为慢性的特征之一;③血小板早期增多或正常,疾病加速期及急变期,血小板可进行性下降。
【骨髓象】①骨髓增生极度活跃;②粒细胞系显著增生,原粒和早幼粒细胞<10%,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也增多;③幼红细胞增生受抑制;④巨核细胞早期增多,晚期减少。
3、急性骨髓纤维化
急性骨髓纤维化临床进展迅速,脏器浸润轻,外周血常呈全血细胞减少,无泪滴状红细胞,但伴少量原始细胞;骨髓穿刺常呈干抽,骨髓象增生低下,可伴少量原始细胞。
【骨髓活检】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红系前体细胞、粒系、巨核三系增生活跃;幼稚细胞簇状及散在分布,幼稚红细胞簇突出,巨核细胞较多,不同大小的均可见,核分叶少;大多数网状纤维增生显著,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
4、多毛细胞白血病
外周血及骨髓涂片染色见直径10-15μm、胞浆 淡染有多毛状突起的毛细胞。相差显微镜下多毛突起最明显。外周血单核细胞减少(HCL 亚型时不減少)。骨穿常见干抽。骨髓活检是金标准。
【骨髓活检】毛细胞胞浆丰富、透明(HCL 亚型时嗜碱性),核圆、椭圆,居中呈“煎蛋样,多无核仁,有的核呈粗块状似成熟浆细胞胞核,有胞核似豆形核。根据毛细胞浸润骨髓程度不同,可呈间质性、大片状或弥漫均匀分布,胞浆丰富,胞核彼此间距宽而类似“铺药片”样或“蜂窝”状是其特征,在骨髓“血湖样”改变不常见。粒、红、巨核三系细胞随毛细胞浸润加重而减少,网状纤维可增多。
5、冒烟型白血病
冒烟型白血病涂片检测可为阴性,仅表现为骨髓活检阳性。骨髓活检:见体积大,有异型的成片的幼稚细胞。由于成片存在,极易误诊为转移性肿瘤。这种早期白血病的诊断需要非常谨慎,必须结合相关特异性免疫标记,才可做出诊断。否则其诊断仅可作为参考,不能认为是最后诊断,更不能作为治疗依据。
三、骨髓检查的新进展:
1、骨髓活检是用一种环钻(trephine)切取骨髓作活组织检查,可观察骨髓完整的组织结构,真实反映骨髓局部的增生情况,发现局灶性坏死等。而抽吸取样破坏了骨髓原来的结构并被血液稀释,故骨髓活检被认为是观察骨髓各细胞系列比例和增生情况的金标准。
2、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即细胞分化抗原簇(CD)分析。用各种荧光染料标记的抗CD单克隆抗体与流式细胞术结合,鉴定包括造血干细胞、各种淋巴细胞、髓系细胞、单核细胞、巨核细胞等的CD表型。目前在血液细胞学分析,特别是淋巴瘤和白血病分型方面应用越来越广。
3、细胞遗传学分析淋巴瘤,白血病、MDS等恶性血液病,往往有染色体异常。通过直接制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可以作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或通过短期培养,即可进行常规染色体鉴定,目前以FISH和常规染色体鉴定为基础的细胞遗传学已逐步发展为诊断淋巴瘤,白血病乃至多种实体肿瘤的常规诊断手段。
4、分子遗传学分析从基因(DNA或RNA)水平研究和诊断血液系统疾病[2],是当前热点,例如由于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t(9:22)形成的,在慢粒白血病常见的Ph染色体,以往多用染色体分析法鉴定,后来发现这种易位形成了一个新的融合基因bcr-abl,从而可用基因探针技术或PCR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5、直接查找微生物如黑热病的利-杜体、弓形虫等。近年来,由于临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和艾滋病的发生率增高,许多以往很少见的微生物如鸟分枝杆菌、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等。这些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近来多利用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内的先进实验室检验技术进行,但也常可在骨碎片中找到。
随着时代发展,骨髓检查的内容愈加丰富,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现代的骨髓检查已从早期单纯的细胞涂片发展到以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形态学为基础结合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分析,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超微结构分析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诊断学。常规的形态学检查也逐步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振法,血液病诊断及图谱[M] .天津:新华出版社,1997:145-150.
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一位因跌倒后昏迷的65岁女性患者的血样本, 制成1010M1血片。血细胞形态学的室间调查样本按照WTO室间质评标准取样。DM96血细胞形态的分析系统和条形码生成器采用日本希森美康所生产的。
1.2 方法
连续扫描组:将血细胞形态的分析系统DM96进行开机预热, 时间为15min。条形码生成器产生条形码。把条形码黏贴于玻片血膜的头端, 并记录条形码号, 其应对照WHO调查的血片号。根据要求设置扫描程序和扫描区域, 或根据细胞总数选择扫描细胞数为100~150个, 也可根据距片尾区域多少毫米, 实施城垛式的连续扫描及摄像。设置完成后进行扫描摄像, 仪器扫描与软件配带的细胞库进行对比, 得出初步细胞分类的结果。导出摄像图片, 处理后制成文件并刻录光盘。对人工镜检后白细胞的分类结果和WHO预期的结果比较分析[2]。显微镜摄影:制作清晰的标本, 适度的组织切片, 注意染色片不要有多余染料, 制成载玻片。选择用高性能物镜及聚光器。用Kohler照明法, 选取合适拍摄胶片进行拍片。拍摄时应注意准确聚焦及合理曝光的时间。然后冲印出来[3]。
2 结果
通过试验结果对比, 连续扫描的摄像细胞照片与较显微镜摄像的细胞照片更利于细胞的辨认及识别。在相同大小尺寸的情况下, 其细胞核染色质的特征比较明确, 例如呈块状聚集的中性粒细胞核, 连续扫描的摄像照片显示核仁更加清晰, 胞质颗粒的特征更为明显, 差异性明显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用DM96血细胞形态的分析系统对WHO的1010M1血片的体尾交界实施连续扫描摄影, 将其原始结果及人工复核结果和显微镜分类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见附表。
3 讨论
细胞形态学的室间质评指能力验证计划的提供者对参与者细胞形态的识别能力进行验证。组织者能够利用室间质评对参与者细胞形态的识别总体水平或某一具体参与人员的水平进行详细了解, 以便不断改善室间质评计划及继续教育的计划。参与者则可通过室间质评了解自己在所有参与者中能力情况, 并且可以发现自己在哪方面存在不足, 有针对性的参与继续教育计划, 并且持续改进。
现阶段, 我国各省市组织起来的细胞形态学的室间质评, 大部分采取15~20幅单一细胞照片进行刻录光盘, 然后发放给参与者, 参与者实行单一细胞的识别方法。英国形态学处于领先地位, 仍采用传统玻片的阅片法, 而美国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几幅单一细胞形态的照片进行识别。我国采用油镜下, 瑞吉染色血片, 20张显微镜摄影单一细胞的照片刻录光盘的方法发给参与者。此种方法能够克服人工制片染色及阅片区域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为参与者提供统一的细胞照片, 并且照片能够永久保存, 有利于传输。此法还具备改变阅片方式的优点, 使显微镜阅片变成为屏幕阅片, 很大程度上使检验者劳动的强度得到减轻。同时也便于大家一起阅片, 互相学习和讨论[4]。但是照片和照片之间的联系不够, 和细胞形态学的实际检验工作相距甚远, 无法使用量化指标对参与者进行考核。欧美做好的好处在于细胞形态的室间质评和细胞形态的实际检验工作相一致, 并且能够采取量化指标对参与者进行考核。其缺点在于人工制片和染色不能确保全部的血片都能够完全一致, 即使是全部的血片都来自同一位制片、染色训练有素的专家之手。近些年, 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发展, 使血细胞自动、分析、推片以及染色形成一条流水线, 逐步走向市场。血细胞的制片和染色的质量得到了保证。为了使血细胞的制片和染色过程中存在差异得到减少, 一些先进技术的国家均采取自动制片, 并染色的血片。但是, 尽管参与者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 再用血片的体尾交界处进行城垛式阅片, 但是不同的阅片者对同一个血片的阅片区域及阅片细胞的数量多少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差异。
为了兼顾光盘法和玻片法的优点, 使提供给参与者的检查内容相一致, 且与实际工作一致, 同时便于保存及传输, 我们选取了连续扫描摄像法。通过附表结果显示, 连续扫描后经过软件分析白细胞的分类结果和WHO预期结果存在较大差别, 但经过人工复核后分类结果和人工镜检与WHO预期结果较为一致。其扫描的细胞数适用于白细胞的分类计数, 在没有软件分析的情况下, 连续扫描摄像的细胞照片能够代替血片的细胞识别及白细胞分类的计数。若被应用在细胞形态学的室间质评中, 与玻片法比较, 可提供较为一致的质评, 且更能体现公平和公正原则[5]。
总之, 血片采用连续扫描摄像的方法与显微镜摄像法比较, 更加适用在细胞识别和白细胞的分类计数上面。同时, 还能推动白细胞的分类计数标准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早荣, 孙关忠, 丰炳亮, 等.血液病骨髓涂片室间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和实用性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 2010, 16 (2) :109-110.
[2]丁芳, 钟兰君, 李芳文.甘肃省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结果分析[J].兰州医学学报, 2010, 6 (30) :34-36.
[3]王青, 胡晓波, 宋颖, 等.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方法的探索[J].检验医学, 2011, 4 (26) :266-268.
[4]李早荣, 武国玲, 孙关忠.网织红细胞计数质控物在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2010, 13 (3) :158-160.
血细胞形态学的讨论 篇8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 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查仍是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最直接、最便捷筛查手段之一。应用高档血细胞分析仪绝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观察。仪器分析异常细胞提示或临床上高度怀疑血液系统疾病的标本均应按照操作规程, 认真进行显微镜的细胞形态学复核检查, 确保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 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和沟通, 对可疑标本要结合临床资料, 对防止血液病的漏检、漏诊和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我院依据血细胞分析仪异常结果及血细胞显微镜复检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 Sysmex XT-1800i血液分析仪 (XT-1800i) 采用流式细胞术原理及化学染色方法分析白细胞, 通过分类 (DIFF) 、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WBC/BASO) 2个检测通道和半导体激光技术, 测定5种白细胞, 采用电阻抗检出方式 (DC) 测定红细胞及血小板;采用SLS血红蛋白测定方法测定Hb。仪器对异常细胞有提示功能。所用试剂为Sysmex公司提供的仪器配套试剂, 采用其提供的全血质控物进行室内质控, 并参加自治区临检中心全血细胞室间质评活动且进行仪器统一校准。 (2) OLYMPUS显微镜。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Wright染色法。严格按标准化程序进行染色[1]。
1.2 标本来源
2004年1月-2010年9月我院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血液标本共58 200份。采用EDTA-K2抗凝管采集标本, 采血后2h内检测完毕。
1.3 方法
1.3.1 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2]。
全自动全血细胞分析仪出现以下检测结果必须镜检: (1) 白细胞总数高于25×109/L或低于2.5×109/L; (2) 白细胞分类严重异常:中性分叶粒细胞大于85%或淋巴细胞大于60%, 单核细胞大于15%, 嗜酸性粒细胞大于15%, 嗜碱性粒细胞大于3%; (3) 血红蛋白小于70g/L; (4) 血小板小于80×109/L; (5) 仪器对异常细胞及结果的提示:ImmGran; (6) 对临床诊断明确, 继发单项WBC, Hb异常可不镜检 (排除形态异常提示) ; (7) 患者近日白细胞总数变化大于5.0×109/L, PLT总数减少大于25×109/L; (未成熟粒细胞) ;NRBC/PLTC (有核RBC/血小板凝集) ;Blast/Aty (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检测无白细胞分类结果。
1.3.2 显微镜复检异常判断标准。
(1) 白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大于5%、异型淋巴细胞大于2%、存在不成熟幼稚细胞。 (2) 红细胞:大小不一, 染色、形态异常, 存在有核RBC等。 (3) 血小板:凝集现象, 严重体积异常等。
1.3.3 显微镜复检方法。
确保良好的推片和染色效果。对仪器提示异常的细胞类型进行重点分析。根据白细胞总数确定分类计数白细胞的数量:白细胞大于30×109/L计数200个细胞, (1.0~30.0) ×109/L, 计数100个细胞。 (0.5~1.0) ×109/L, 每0.1×109/L, 计数10个细胞, 小于0.5×109/L, 可以不进行分类计数。
2 结果
2.1 对58 200份标本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仪器检测结果正常不需复检的标本38 600份, 为检测总数的66.32%。对仪器有异常提示19 600份标本占为检测总数的33.68%。按血细胞镜检复检标准筛选826例进行显微镜复查。占检测总数的1.42%。经显微镜复检, 不成熟幼稚细胞58例, 幼红细胞49例, 异性淋巴细胞88例, 嗜中性粒细胞核象左移598例, 镜检未见明显异常33例。
2.2 笔者对826例筛选病例, 依据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 血细胞显微镜形态学检查发现不成熟幼稚细胞及幼红细胞, 临床诊疗无法解释的血细胞计数异常及贫血共计178例, 均经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及随访证实,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1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8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病10例, 黑热病1例, 多发性骨髓瘤1例, 溶血性贫血3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 类白血病6例, 营养性增生性贫血32例, 感染性骨髓象24例, 骨髓象正常55例, 继发性贫血5例, ITP 12例, 白细胞减少症4例, 红细胞增多症2例。实行以上仪器筛检, 复检标准筛检等后未接到过任何有关血细胞分析血液病漏诊、误诊等质量问题的临床投诉。
3 讨论
3.1 性能良好、数据全面及效果可靠的血细胞分析仪, 为临床提供更精准的检测结果、更多的新参数和诊断指标。但这类仪器的细胞分类功能仍然为“筛选”, 细胞形态异质性变化 (如出现幼稚细胞) , 仪器很难反映实际情况, 特别对造血系统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依据和线索, 仍需要再进行显微镜细胞形态学检查。
3.2 我院门诊及病房就诊患者95.0%以上都是非肿瘤、非血液病患者, 临床医生做血常规检查主要是了解血象情况, 或感染的严重性或为鉴别细菌、病毒感染提供依据, 而血液系统疾病占很少比例, 为进一步减少复检数量、提高复检工作效率及检出率, 同时要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防止漏检, 根据我院及所用仪器特点, 血液系统疾病发病规律, 制定血细胞复检标准, 在考虑血细胞计数、血细胞分类及血细胞形态等实验室参数同时, 也要考虑临床资料及相关临床表现指标。
3.3 急慢性白血病属于造血系统恶性疾病, 上文结果分析, 大多数白细胞增多的病例外周血发现具有特异性原幼细胞而提示临床。但有3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减少急性白血病, 外周血未见到相应分化水平差的细胞, 但均可见幼红细胞, 并伴有贫血或PLT减少, 做骨髓细胞学检查而证实1例为ANLL-M3, 2例为ALL。
3.4 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和沟通, 对可疑标本与临床协作早日为临床提供形态学信息。这对临床血液病早诊断及防止漏诊、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3.5 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及判断参考文献[2], 考虑到血液系统疾病特点, 对标准做部分补充及修改, 强调血细胞形态学异常 (原始及幼稚异常细胞等) 。临床资料及相关临床表现等指标。这对血细胞质与量变化、原发还是继发、是血液系统疾病还是非血液系统疾病、是否做进一步相关检查及提高检出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应妩, 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M) .第3版.广州:广州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123-124.
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及形态学观察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07年1月~2008年6月实验室确诊的大细胞性贫血患者70例, 其中, 男40例, 女30例;年龄17~84岁, 平均43.5岁。
1.2 实验室检查
所有病例分别做了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叶酸和维生素B12、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学等检测。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已成为我院大细胞性贫血的第一位, 且与其他大细胞性贫血在细胞形态学方面改变有一定的重叠性。MDS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疾病, 部分患者可转化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 其多见于老年人, 男、女均可发病, 约80%的患者年龄>60岁, 国内报道偏低, 平均年龄>40岁[2]。我院MDS平均年龄为43.5岁, 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但是仍存在年龄年轻化趋势, 可能与环境污染、外出务工人员接触有关化学物质有关, 其形态学表现, (1) 红细胞发育异常:外周血中大红细胞增多, 红细胞大小不均, 可见到巨大红细胞 (直径>2个红细胞) 、异形红细胞、点彩红细胞, 可出现有核红细胞;骨髓中幼红细胞巨幼样变, 幼红细胞可有多核、核畸形、HowellJolly小体, 铁染色可出现环状铁粒幼红细胞。 (2) 粒细胞发育异常: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颗粒减少或缺如, 可见假性Pelger-Huet样核异常[3], 或核分叶多;骨髓中出现异型原粒细胞, 幼粒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行, 中性颗粒减少或缺如;幼粒细胞常见巨型变, 可见环形核幼粒细胞。 (3) 巨核细胞发育异常:外周血中可见巨大血小板。骨髓中出现小巨核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样小巨核细胞、小圆核样小巨核细胞, 或有多个小核的大巨核细胞。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MA) 是因维生素和 (或) 叶酸缺乏导致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而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4], 其外周血形态学表现是:成熟红细胞多呈卵圆形, 白细胞和血小板亦减少, 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5叶者>5%或6叶者>1%) ;骨髓增生明显, 红系呈典型巨幼红细胞生成, 巨幼红细胞>10%, 粒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亦有巨幼变, 特别是晚幼粒细胞改变明显, 核染色质疏松、肿胀, 巨核细胞有核分叶过多, 血小板生成障碍。
溶血性贫血 (HA) 为多种原因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所致的贫血[4], 其血液学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系明显的代偿性增生。其成熟红细胞大小不均, 易见大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 Howell-Jolly小体、Cabot环、点彩红细胞等。反复发作的慢性HA (如自身免疫性HA) 可有明显的类巨幼变晚幼红细胞。另外, 在不同原因所致的HA中, 有时出现特殊的异形红细胞增多, 如球形细胞、靶形细胞、裂细胞等, 对病因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白血病是因造血干/祖细胞全分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分化阻滞、凋亡障碍和恶性增殖而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和 (或) 骨髓中原始及早期细胞明显增高。≥30%ANC (all nucleated cell, 所有有核细胞) , 红系可见病态造血。另外M6型红细胞病态造血明显易见。成熟红细胞多呈大细胞性改变, 与文献所报道的白血病其成熟红细胞形态多无明显异常, 少数病例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有所不同[4]。
化疗药物所致的大细胞贫血是由于化疗药物干扰红细胞正常发育, 影响细胞的DNA及RNA合成而出现的大细胞性贫血。其成熟红细胞常表现为明显大小不一, 以大红细胞及巨大红细胞为主, 易见嗜多色性、嗜碱性红细胞及病态造血幼红细胞。外周血亦可见幼稚粒细胞, 是由于骨髓造血在化疗药物刺激下, 较多的不成熟细胞提前从骨髓释放入外周血, 随着化疗的深入, 外周血细胞形态改变增多, 化疗结束后, 外周血细胞形态变化减少, 提示骨髓造血进入恢复期[5]。粒系可见类巨幼样变, 分叶明显增多, 中毒颗粒, 空泡及畸形核。巨核细胞亦可表现为巨幼样变, 核分叶增多, 核分叶之间无核丝相连。血小板可见巨大血小板及巨幼样改变血小板。
恶性贫血是由于内因子缺乏所致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其维生素B12水平降低的程度低于一般维生素B12缺乏者;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类似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鉴别点依赖对内因子的检测[6]。
从上文可看出病态造血是MDS诊断的关键。但是病态造血又并非MDS所特有, 骨髓中红系增生容易和HA相混淆, 一部分HA患者, 尤其是反复发作的慢性HA患者 (如自身免疫性HA) 可有明显的类巨幼变晚幼红细胞, 易与MDS中的RA混淆。检查血中网织红细胞计数及溶血性项目并密切结合临床分析, 通常可作出鉴别诊断。另外, 如有条件的医院, 可做染色体核型检查, MDS可见异常, 而溶血性贫血为正常[7]。
另外红系的巨幼样变又易和MA相混淆, MDS与MA有相似的和部分重叠的形态学特点, 但两者细胞学异常的重心不一。MA多具有形态典型和数量显著的巨幼变细胞, 而MDS则无, 检测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 两者又明显不同。若难以鉴别诊断时, 则首先疑似MA, 可采取试验性治疗[6]。如MDS治疗效果差, 而MA经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后, 可使巨幼红细胞较快发生改善, 用药6 h后骨髓开始变化, 24~72 h后巨幼红细胞逐渐消失, 粒系和巨系在2个月内恢复, 贫血得到改善[8]。
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又容易和白血病相混淆。故在诊断MDS时, 既要仔细观察血象、骨髓象中各系统有无病态造血, 还要排除上述各种疾病, 同时进行其他检查和临床治疗追踪观察, 并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判断, 这样才能保证诊断的正确可靠。
摘要:目的:探讨大细胞性贫血 (macrocytosis, MCV≥100fl, 男性成人Hb<125g/L, 女性成人Hb<105g/L) 的病因及形态学观察分析。方法:利用SYS-1800I血常规分析仪对2007年1月~2008年6月503例贫血患者进行筛查, 共发现大细胞性贫血70例, 收集70例大细胞性贫血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 同时进行血常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学、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等实验室检测。结果:本组70例大细胞性贫血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所致的大细胞性贫血成为第一位, 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其他大细胞性贫血在细胞形态方面改变有一定的重叠性。结论:MDS形态学改变复杂、诊断困难、缺乏特异性。在诊断过程中, 应在细胞形态学的基础上, 灵活运用其他检查, 并密切结合临床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关键词:大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形态学
参考文献
[1]王鸿利.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94.
[2]张伟华, 范星火, 李殿青, 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0, 20 (2) :110.
[3]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57-158.
[4]陈文彬.诊断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89-290.
[5]李艳华, 韩素贵.放疗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 2004, 3 (4) :243.
[6]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6-17.
[7]卢兴国.骨髓细胞学和骨髓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761-762.
血细胞形态学的讨论 篇10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3年1~12月由于母亲或社会因素于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我院”)行妊娠终止的病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前列腺素进行引产。收集孕24~32周引产的女性胎儿卵巢组织18例。其中24~27周(中期妊娠)胎儿卵巢8例, 28~32周(晚期妊娠 )胎儿卵巢10例 。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收集的胎儿卵巢组织也均得到胎儿母亲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卵巢组织投入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经脱水、 浸蜡、包埋。 最终切成3 μm石蜡切片。 石蜡切片经脱蜡浸水后,常规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胎儿卵巢组织。 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购自罗氏公司,具体操作步骤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用荧光显微镜拍照后,二氨基联苯胺-过氧化氢显色,设立阳性对照(用DNA酶处理切片)和阴性对照(用PBS代替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 结果判断:荧光显微镜下阳性细胞呈黄绿色荧光,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后阳性定位于细胞核,或细胞核、细胞浆同时着色,呈棕黄色。
2结果
2.1HE染色结果观察
显微镜下观察,24~27周胎龄卵巢原始卵母细胞较多,颗粒细胞少,且大部分并未围绕卵母细胞形成原始卵泡,但是随着胎龄的增加,颗粒细胞围绕卵母细胞数目增多,原始卵泡形成开始增多。 27~28周胎龄,已有部分原始卵泡形成。 28~32周胎龄原始卵母细胞明显减少,颗粒细胞增多,原始卵泡形成。 随着孕龄增加,原始卵泡愈发完整。 见图1(封三)。
2.2凋亡细胞观察
阳性凋亡细胞的细胞标记为黄绿色荧光小体,主要见于未形成卵泡的卵母细胞及早期原始卵泡。 卵泡越成熟,凋亡发生越少见。 孕中期卵巢卵母细胞明显多于孕晚期,且凋亡主要发生于未形成原始卵泡的卵母细胞(图2,封三)。 部分孕晚期的胎儿卵巢中,凋亡主要发生于颗粒细胞(图3,封三)。
3讨论
卵泡发育是一个多阶段的复杂过程, 在妊娠11~ 12周时卵原细胞开始向初级卵母细胞转化 , 在妊娠20周时卵母细胞总数达高峰 ,然而 ,有2/3的卵母细胞在出生前被丢失[2]。 因此,细胞凋亡是卵巢功能和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在生物胚胎发生、器官形成发育、成熟细胞新旧交替、激素依赖性生理退化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的发生发展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卵泡的凋亡可能发生于卵母细胞或颗粒细胞,最终导致卵泡闭锁。 有学者认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闭锁主要是由卵母细胞凋亡引起,而在生长卵泡中,颗粒细胞的凋亡起主导作用[5],但也有学者认为两种凋亡同时发生于卵泡生长发育的任何一个阶段[6]。
本研究发现,孕中期(24~27周)胎儿卵巢发育与孕晚期(28~32周)胎儿卵巢有明显区别。 在孕中期胎儿卵巢组织,主要由多量的原始卵母细胞密集排列构成,卵母细胞较小,核圆形深染,胞浆不多,颗粒细胞较少,卵巢间质不明显。 随着孕龄的增加,颗粒细胞增多,逐渐围绕原始卵母细胞,形成原始卵泡。 在孕27~ 28周的胎儿卵巢中,已可见部分原始卵泡形成,卵巢间质开始增多。 在孕晚期胎儿卵巢,原始卵母细胞明显减少,多数已被颗粒细胞包绕,随着孕龄增加,原始卵泡体积增大,卵母细胞核圆形,增大,胞浆丰富红染,围绕颗粒细胞增多,卵巢间质增多,血管增生。 随着孕龄增加,卵母细胞进一步减少,仅剩形态结构清晰的原始卵泡。 TUNEL染色发现,细胞凋亡主要存在原始卵母细胞,颗粒细胞也存在凋亡现象。 随着孕龄增加,卵巢发育进一步成熟,原始卵泡形成,数目逐渐减少,凋亡细胞相应减少,且主要发生于颗粒细胞。 说明在胎儿卵巢发育过程中, 卵母细胞的数量持续减少,原始卵泡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凋亡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从而提示对于原始卵泡形成阶段,卵细胞的减少多由于卵细胞本身的凋亡,而对于原始卵泡形成后,卵泡闭锁可能基于颗粒细胞的凋亡。
近年来,对人胎儿卵巢细胞凋亡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有研究者[7]利用TUNEL法观察孕中、晚期胎儿卵细胞,发现部分卵细胞出现阳性反应,即发生凋亡,而且孕中期胎儿卵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孕晚期, 且发现Caspase-3在胎儿卵细胞内广泛表达,而且与卵细胞凋亡呈正相关,提示Caspase-3可能参与卵细胞凋亡的调控。 另外,胎儿早期卵泡的颗粒细胞内未见Caspase-3表达,TUNEL法检测亦未见阳性颗粒细胞,提示早期卵泡闭锁始于卵细胞凋亡。 De Pol等[8]采用TUNEL法观察到了孕18~20周的人类胚胎卵巢内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并且还证实,这个时期的胚胎中只有生殖细胞发生了凋亡。 这与本实验结果一致。 说明在人胎儿卵巢的发育过程中,在卵细胞的选择性发育成熟过程中,细胞凋亡起着关键作用。
女性卵母细胞储备量一出生就已确定,在女性一生中只有少数卵泡能完成排卵。 妇女在其成年期大约可以排400个卵母细胞[9,10],在早期卵泡闭锁过程中 ,卵母细胞首先发生凋亡,卵泡颗粒细胞由内层向外层逐渐凋亡;而生长晚期的卵泡,颗粒细胞首先凋亡,诱导卵母细胞凋亡,触发了卵泡闭锁[11]。 胎儿时期卵母细胞的凋亡、每个卵泡周期非优势卵泡的清除以及植入前胚胎细胞的凋亡,均保证了卵巢、卵泡、卵母细胞和胚胎的正常发育,为获得优秀后代提供了保障。 卵巢内卵母细胞及颗粒细胞的凋亡不仅是引起卵泡闭锁的原因, 而且凋亡与卵巢正常或异常的功能相关。 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就是卵巢早衰发病的主要原因[12]。 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病因进行了研究,无论从组织水平、分子水平,还是基因水平,都发现有颗粒细胞的凋亡[13,14,15,16]。
因此,研究卵巢卵母细胞与颗粒细胞凋亡,对改善和提高女性生育能力, 保持卵巢功能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对人胎儿卵巢发育过程、 卵泡凋亡和闭锁的机制研究,将为最终实现对人卵泡发育的调控提供线索, 将有助于了解卵母细胞发育机制。 通过人为诱导,延缓或促进卵母细胞凋亡,开发利用卵巢内卵泡资源有重要意义,可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辅助生殖技术提供基础研究方向, 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广泛应用价值。
孕 25+5周,主要为原始卵母细胞,荧光标记为黄绿色荧光,DAB 显色阳性主。原始卵母细胞大量显示凋亡,少许颗粒细胞也有显示凋亡
孕 31 周,主要为原始卵泡,荧光标记为黄绿色荧光,DAB 显色阳性主要定位。原始卵泡未见凋亡,少许颗粒细胞荧光染色阳性)
摘要:目的 探讨人胎儿卵泡的发育形成过程及卵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1~12月于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行中期妊娠及晚期妊娠(24~32周)引产的女性胎儿卵巢组织18例。其中24~27周(孕中期)胎儿卵巢组织8例,28~32周(孕晚期)胎儿卵巢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胎儿卵巢卵泡发育及形成过程及该过程中卵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孕中期胎龄卵巢原始卵母细胞较多,卵巢间质少,颗粒细胞较少。随着胎龄的增加,颗粒细胞逐渐增多;围绕卵母细胞,原始卵泡逐渐形成并开始增多,卵母细胞数量减少。孕晚期原始卵母细胞明显减少,原始卵泡形成,数量进一步增多,随着孕龄增加,原始卵泡愈发完整。TUNEL染色观察见阳性凋亡细胞多见于未形成卵泡的卵母细胞,卵细胞周围的颗粒细胞在孕晚期可见少许凋亡,卵泡内卵细胞未见阳性染色。孕中期卵巢卵母细胞凋亡明显多于孕晚期,且凋亡主要发生于未形成原始卵泡的卵母细胞。结论 胎儿卵巢发育过程中,原始卵母细胞数量逐步减少,原始卵泡形成,其发育过程中原始卵母细胞不断发生凋亡,导致生殖细胞丢失。
血细胞形态学的讨论 篇11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实验项目改革
细胞生物学是我院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学科核心基础课程。随着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成为一门独立实践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亟待建设完善。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细胞,通常肉眼看不到,学生将借助显微镜走进微观世界,那么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形态观察实验项目作为第一个实验项目,这个实验项目正是引领学生做好实验的开始,掌握光镜操作技能十分重要。下面就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形态观察实验项目改革初探。
一、实验项目教学目的与要求
实验教学是细胞生物学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本实验项目的学习与操作练习,一是使学生认识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二是初步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保护方法;三是熟悉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第四掌握正确的生物学绘图方法。其中重点是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难点是生物学绘图方法和显微镜使用安全注意事项。教师先示范操作,讲解要领,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练习。
但是目前实验内容在设计和操作仍过于陈旧简单,那么对于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恐怕无法真正实现。
二、实验项目内容改革建设
随着学校实践教学建设的进展,我们除了发扬以往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优良传统,既要保持原有专业特色,还需充分调动我校民族区域优势,并且结合当代教育的先进技术和好的手段,从而采用最佳的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实践能力。
首先,教学模式改革,由演示性改为演示与设计性,增强应用知识能力和探究意识。一直以来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形态观察实验项目是一个演示性实验项目,教学模式为教师边讲述边演示操作,随后学生跟着进行模仿操作练习。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是另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学。这对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而有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接触和使用光学显微镜。因此,在项目改革建设中,可以将演示与设计结合,放开学生的思维,由于理论课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一章中,已详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原理,所以充分相信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付诸行动的能力。那么,可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课前预习,学生自主设计观察样本,比如,有的学生对动物细胞感兴趣,可以到动物细胞标本中挑选永久制片观察,而有的同学对植物细胞感兴趣,可以购买洋葱等植物样本,制作临时制片,依据实验指导书,自主进行实践操作观察。教师在同学进行操作观察的过程中,给予相应指导,比如,矫正操作显微镜的方法,提醒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等。经过这堂实验课,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
其次,结合区域特色改革实验项目内容。我校为民族院校,其中蒙医蒙药为区域民族特色,结合这些特色,可以适当增加实验项目内容。比如,蒙医药用植物黄芪,黄芪的细胞是什么形态,在预习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查阅、研究黄芪的相关文献,再通过本节实验课借助显微镜真正去观察看到这一药用植物的细胞形态特点。
第三,适当引进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板书绘画展示微观的细胞,相对较困难,且缺乏动态和立体感。借助多媒体,可以简单直接展示,比如,需要观察黄芪的细胞形态,可以展示显微图片,清晰立体,全方位的认识这一细胞特点。
第四,编写自主教材,这是改革的趋势。在加强学生主体特性时,实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结合目前一些经典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材,加上本校民族特色,即蒙药特色积极编写,增加创新性实验内容,丰富实验项目。因此,更具针对性的自编教材,将有利于实验项目改革的推进。
第五,实验项目考核评分制度的改革。实验报告一般是各类学科实验课的主要考核方式,细胞生物学也是。同时对于平时操作也要记录,但缺乏一定的量化标准。而建立比较完善的实验项目考核制度是进一步保障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设计性实验项目,涉及的内容较多,将独立逐一分类评分。比如,独立设计观察样本,完成实验报告,操作规范等。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刘苏萌.《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5(02):176-177.
[2]羊海棠,宋艳江,王园朝.以“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的球晶”为例的高分子物理实验项目改革[J].化学通报,2014(08):813.
血细胞形态学的讨论 篇12
1 材料与方法
1.1 猪附红细胞体病待检血液
采集自然发病的附红细胞体患猪的静脉血, 并用健康猪的静脉血做阴性对照。
1.2鲜血压片镜检
将一滴静脉血滴于载玻片上, 加等量的生理盐水稀释, 降低血浆粘度, 防止血液中红细胞重叠密集, 以便观察。在显微镜下找到红细胞后, 待血液停止流动后, 即可观察。
1.3 冰箱保存后观察
将血液存放于4℃冰箱中, 保存72h, 进行观察。
1.4 革兰氏碘液处理附红细胞体
以不同剂量和方法, 应用革兰氏碘液处理附红细胞体, 观察其变化情况。
1.5 姬姆萨氏染色
(1) 姬姆萨氏染色液的配制:取姬姆萨染料0.6g, 加入50ml甘油内, 于56℃下加热2h, 然后加入甲醇50ml, 于3~5d后过滤, 即为原液。使用时与不同p H的PBS液以1:20的比例混合, 即为染色液[1]。 (2) 染色方法:无菌采取猪静脉血, 与染氏液1:1混合。推片、干燥后用甲醇固定, 待甲醇挥发干净后将玻片浸于不同p H的染色缸中, 每种p H值放4张, 并分别于6、12、18、24h后进行观察。
1.6 瑞氏染色
推片自然干燥后, 滴加按常规方法配制的瑞氏染色液, 染色3min, 然后加等量蒸馏水再染5min, 蒸馏水冲洗。
2 结果
2.1 鲜血压片镜检
光镜下, 附红细胞体多为环形、球形、短杆形或星状的闪光小体, 附着于红细胞表面单个或成团寄生, 呈链状或鳞片状。严重感染病例的每个红细胞上附红细胞体可达20个以上, 此时红细胞在光镜下犹如突起的蓖麻球和菠萝状。附红细胞体在血浆中呈游离状, 常做摆动、扭转、翻滚、上升、下降等运动, 一旦附着在红细胞上以后则停止运动, 运动中以个体小者显得最活泼。
2.2 保存后的观察
将血液存放于4℃冰箱中, 72h内, 血浆中的附红体及菠萝状的红细胞增多, 经56℃水浴1min恢复至双凹状, 血液中游离的附红体大量增加, 运动活泼, 有的跳跃, 有的高速旋转。如温度增至60℃时大部分附红体停止运动, 100℃时, 1min全部停止。
将含有菠萝状红细胞的血液在4℃冰箱中存放72h后取出, 生理盐水洗涤3次, 56℃水浴1min, 将此液500rpm/min离心取上清液, 再3000rpm/min离心30min, 弃上清取沉渣, 见大量活动附红体。
2.3 附红细胞体对革兰氏碘液的反应
当迅速向血液中加入2倍量的革兰氏碘液时, 附红细胞体紧紧地依附于红细胞表面, 不活动。若徐缓地加入血液半量的革兰氏碘液, 附红细胞体离开红细胞, 在液体中做旋转运动, 红细胞恢复常态。若围绕着血滴加入等量的革兰氏碘液搅匀, 可见附红细胞体或在红细胞表面做纤毛摆动样运动, 增加革兰氏碘液则运动会停止。
2.4 姬姆萨染色
(1) 不同p H值染色液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在p H8.0以上的碱性环境中, 姬姆萨染料对附红细胞体的着色效果较好, 附红细胞体着色较深, 并且比较清晰, 而在p H8.0以下的环境中则着色不好。结果见附表。 (2) 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染色6或12h观察, 整个血片着色不好。18h以上, 镜下观察附红体着色深, 轮廓分明。姬姆萨氏染色后在红细胞表面上可见到0.5~1.5μm的蓝紫颗粒, 呈圆形、逗号状, 每个红细胞上可出现多个。正常的红细胞形态完整, 无小体附着。
2.5 瑞氏染色
瑞氏染色后, 红细胞和附红细胞体均为深蓝紫色, 附红细胞体着色较深。在星形红细胞的突出部位或红细胞表面, 可见到圆形深染的颗粒状物, 每个红细胞上有3~8个不等。正常的红细胞形态完整, 没有小体附着。
3 讨论
(1) 鲜血压片镜检可以检出附红细胞体, 但受温度的影响。不同浓度的革兰氏碘液也可使附红体有不同的反应。 (2) 姬姆萨氏染色的优缺点:优点是着色效果较好, 缺点是染色所需时间较长。另外需要注意p H的影响, p H值偏碱有利于附红体的着色。试验表明, 附红细胞体的颜色与染液的p H值有密切关系, p H值愈高则染色愈深, 这是因为姬姆萨氏染液由天青及伊红组成, 天青游离时带正电荷, 伊红游离时带负电荷, 被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蛋白质本身带两种电荷, 当在碱性液体中时增加, 天青离子附着得多些, 附红细胞体则较蓝。在稀释姬姆萨氏原液时如果使用蒸馏水 (通常偏酸) , 不利于区别红细胞和附红细胞体, 这可能是其他作者看不到附红细胞体一个原因。染色时间对附红细胞体的着色也很重要, 实验表明:浸染18h以上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3) 瑞氏染色的优缺点:优点是简单快速, 但是瑞氏染液中常常出现一些颗粒影响观察。配制染料时要研磨仔细, 先倒入少量染料、少量甲醇及甲醇后继续研磨, 如此反复数次。配制好后要多次过滤, 使用时尽量使用中间层, 以防颗粒沉积于血涂片上, 影响观察效果。染色后如果标本片上附有较多颗粒, 可滴加少量染液, 稍后冲洗即可除去。
4 结论
鲜血压片、姬姆萨氏染色、瑞氏染色均可检出附红细胞体, 但在应用时要注意:鲜血压片镜检方法受温度影响;姬姆萨氏染色受p H值和染色时间的影响, 在p H8.0以上环境浸染18h以上染色效果好;瑞氏染色法要注意防止颗粒沉积, 可以用滴加少量染液再冲洗的办法去除颗粒。
参考文献
[1]Uilenberg G, Zeeuwen AA, de Ruijter T.Eperythrozoon parvum (Rickettsias) in swine in the Netherlands.Tijdschr Diergeneeskd.1981, 106:456.
[2]张志明, 丁国臣, 于广忠.哲里木盟地区首次见到牛附红细胞体病[J].中国兽医杂志.1996, 23 (10) :32.
[3]李秀敏, 董焕程, 李富国.北京市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现和诊断[J].当代畜牧, 1997 (5) :20-21.
[4]王学玲, 赵林, 沈津阳等.天津地区首次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J].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0, 7 (3) :39-41.
[5]王红梅.廊坊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2, 10 (2) :23-25.
[6]扶庆, 易本驰, 张汀.信阳首次暴发猪附红体病[J].河南畜牧兽医, 2001, 22 (12) :23.
【血细胞形态学的讨论】推荐阅读: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论文08-22
细胞形态学07-26
血细胞形态09-03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05-15
细胞形态结构07-02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及技巧报告11-11
尿红细胞形态09-06
白血病细胞形态09-13
细胞学形态特征06-29
形态的演进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