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学检验

2024-10-05

形态学检验(精选5篇)

形态学检验 篇1

摘要:细胞形态学是血液学检验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该内容的特点, 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教学实效, 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实践技能。

关键词:血液学检验,细胞形态学,教学改革

血液学检验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 其中骨髓片的典型细胞形态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尽管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授课, 但一堂课中需讲解的细胞类型众多, 学生来不及消化理解, 造成学生“听完即忘”。且细胞形态特征错综复杂, 高职学生面对数十种相似的骨髓细胞感到无从下手, 并对其产生畏惧心理, 课堂教学很难唤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近几年, 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高职血液学检验细胞形态学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根据高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增加细胞形态学实验课时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临床的需求, 重新修订教学大纲。血液学检验分为造血细胞及检验、红细胞疾病及检验、白细胞疾病及检验、血栓与止血及检验四大部分, 因血栓与止血及检验在临床检验基础课中已涉及, 因此减少该部分内容的理论课时, 增加正常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实验课时。

2 细胞形态学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2.1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结合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理论课上教师泛泛地讲细胞形态, 学生被动地听, 实验课时学生毫无目标, 盲目地看显微镜, 教师忙忙碌碌, 不停地对学生进行镜下指导, 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连正常细胞也不能正确辨认, 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 也削弱了学生学习该学科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结合在一起, 也就是在显微镜实验室利用多媒体讲解细胞形态。我们将正常骨髓细胞六大系统及其他细胞分为几个小模块, 每次课只讲解一个模块, 如红系和粒系, 讲解完后让学生“趁热打铁”, 在显微镜下找出这个模块中所涉及的细胞, 并用红蓝铅笔将细胞形态画下来。这样学生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不多, 并且通过在显微镜下找出相应细胞这种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迅速掌握细胞的形态特点。

2.2 教———细胞形态紧扣重点特征, 形象比喻教学

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细胞形态的过程中, 紧扣每一系统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 通过比较的方法用几个关键词抓住细胞的主要特点, 便于学生记忆。如分辨粒系各阶段细胞主要依靠“核形”和“颗粒”, 分辨红系各阶段细胞主要依靠“染色质”和“胞浆颜色”。学生记住了主要的分辨依据后, 再将各阶段的细胞形态特点列表比较并辅以绘图。在讲授细胞形态学时, 教师应用形象比喻教学法, 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结合生动直观的图片, 加深学生对细胞形态特点的感性认识。如介绍原始红细胞的胞浆呈深蓝色, 可形象化比喻为幕布, 将大淋巴细胞的胞浆颜色比喻为蔚蓝的天空, 单核细胞的胞浆比喻为朦胧的天空;原始巨核细胞的形态像幼儿笔下散发着光芒的太阳, 原始浆细胞的形态像平底锅中刚刚煎成的荷包蛋[1];嗜酸性粒细胞胞浆中充满了排列紧密、分布均匀、色泽鲜艳的橘红色粗大颗粒, 这种颗粒就像剥皮后的石榴籽一样, 粒圆而饱满[2]。经过这样的比喻描述, 不仅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细胞特征的印象。

2.3 学———学生3~5人一组, 互助讨论式教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讲授完细胞形态后, 将学生按照成绩高低搭配, 3~5人为一组, 在镜下寻找教师当堂课所讲授的每种细胞。每找到一种细胞, 小组成员共同判断是否正确, 集体讨论, 相互交流识别要点。如整个小组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 再由教师指导鉴别。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使学生把理论描述与观察到的镜下形态结合起来, 变为自己的体会, 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印象, 提高了他们对不同形态细胞的分析辨别能力。

2.4 做———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沟通式教学

学生在镜下能正确辨认当堂课所讲授的各种细胞之后, 就要求学生对各种细胞进行绘图。让学生通过绘制镜下观察到的典型细胞, 并描述细胞特点, 加深其对不同细胞形态的认识和记忆。在学习各论时, 每次阅片需书写骨髓报告。教师认真批阅实验报告, 从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在下次实验课时集体讲评, 避免学生再犯类似错误。这种沟通式教学对提高骨髓细胞形态的实验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

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血液学检验细胞形态学的学习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理论课的讲解和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上进行的显微镜观察, 学生课后很快就会遗忘所学知识, 因此要给学生提供课后复习和巩固知识的机会和平台。我们依托资源共建共享的世界大学城空间, 将多媒体课件、收集到的各种细胞图谱及相关的视频文件上传至教师空间, 并在空间中创建了细胞形态学测验板块,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听觉学习资料, 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 加深了他们对细胞形态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3]。

4 严格执行实验考核制度, 提高学生对细胞形态学的重视程度

对实验内容进行考核, 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又能更好地督促学生学习, 提高他们对细胞形态学的重视程度。实验课的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 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生出勤及实验态度, 占5%;第二部分为实验报告, 占5%;第三部分为实验考核, 即镜下辨认20个不同系统、不同阶段的细胞, 占20%。通过健全形态学考核体系, 学生学习血液学检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 骨髓细胞形态学是血液学检验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完善考核体系,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才能使这门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细胞形态学课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鲲, 杨丽华, 李晓丹.多种教学模式在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 2012, 14 (7) :535-537.

[2]于增国, 伦永志.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中加强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8, 28 (1) :70-71.

[3]徐建萍, 林东红, 宋文芳.强化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0, 11 (3) :33-35.

形态学检验 篇2

【关键词】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发热患者;病因;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1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21-02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医疗仪器的进步与更新,使临床检验水平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临床广泛应用血液分析仪为临床病因诊断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参考与依据[1]。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发热,发热患者一定要及时确诊,实现对疾病的逆转,才能使预后得到改善,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血液分析仪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减少了检验人员工作量,提高了检验效率,可是,却不能准确提供细胞核形状,不能鉴定出异常细胞信息[2]。本次研究中对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应用于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随机选择40例体检未有发热症状健康人作为研究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有发热症状,经实验室检查发现血三系明显减少,而且凝血功能出现异常。两组研究80例研究对象,均排除了肿瘤病史,检验前均未应用使血细胞功能受到影响的相关药物。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在3~60岁,平均年龄(33.1±3.6)岁;对照组选择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2~61岁,平均年龄(32.5±4.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仪器和试剂

选择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由美国生产),保证仪器检验稳定与准确,要选择配套的试剂和室内质控,抗凝管的型号为EDTA-K2。

1.3标本采集

在80例研究对象静脉进行取血,取血量在1ml,把血液充分混匀后,对细胞计数进行血涂片的制备,待血涂片自然干燥染色,标本检测要在1h以内完成[3]。

1.4标本检测

本次标本检测的血涂片染色要按照我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完成,80例研究对象应用血细胞常规分析,进行血涂片显微镜的检查。

将血涂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统计白细胞数,观察白细胞的形态变化,观察细胞与血小板大小、细胞形态等方面的变化[4]。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 X±s来表示计量资料,以x2来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来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40例研究对象的细胞形态未有异常变化,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有19例发热患者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形态的变化率占47.5%。血细胞形态变化指异型淋巴细胞和白细胞、异常细胞及大小细胞性贫血等形态变化。观察组异常血细胞阳性比例也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研究对象血细胞形态变化对比(n/%)

组别例数异型淋

巴细胞白细胞异常

细胞小细胞

性贫血大细胞

性贫血形态正

常细胞观察组408752221对照组4011001363 讨论

发热在医院临床中较为常见,属于急诊类疾病。血液主要成分為血细胞,人体患有疾病,细胞数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一定要注意加强对细胞形态学的检验。细胞临床检测时,要注意观察血细胞形态和比例,检查患者造血系统是否发生异常。如果患者造血功能发生紊乱,是可以通过血细胞形态变化及时发现[5]。

发热患者血细胞容易发生改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多会发生中毒性改变,细胞大小发生变化,而且中毒性颗粒与空泡变性等都会发生核左移,对血细胞形态变化的观察,有利于对发热患者病情的诊断。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40例研究对象的细胞形态未有异常变化,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有19例发热患者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形态的变化率占47.5%。血细胞形态变化指异型淋巴细胞和白细胞、异常细胞及大小细胞性贫血等形态变化。观察组异常血细胞阳性比例也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发热患者疾病原因与疾病发展和血细胞形态变化有很大关系。血细胞形态变化也会影响发热患者病情变化。血细胞变化检验能对发热患者疾病诊断起到重要的临床意义。总之,血细胞形态变化会反应出患者发热病情变化,血细胞形态检验对于发热患者病因诊断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毕召辉.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吉林医学,2012,33(9) : 1835.

[2]李松岩.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2(10):313-314.

[3]郭小平.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控制及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4(15):297-299.

形态学检验 篇3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液学检查的重要内容, 它对各型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巨幼细胞贫血、铁幼粒细胞贫血及某些寄生虫如黑热病、疟疾等, 具有明确诊断的作用。对增生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类白血病反应等仅有辅助诊断意义。近年来, 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在我国不断普及, 有些单位也就忽略了细胞形态学的检查。虽然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但在形态学上区分和鉴别异常细胞是它无法提供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对疾病的诊断更为重要。

现在由于抗生素广泛使用和滥用以及病菌菌株的变异, 当人的身体发生病变时, 细胞在数量没有变化, 但在形态学上却有了明显的变化情况。

1 中性粒细胞形态的改变

1.1 核左移

指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超过正常参考值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和急性溶血等。

1.2 核右移

指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如5叶核粒细胞超过3%。主要见于尿毒症、感染等。当机体抵抗力低下及严重感染时白细胞明显减少, 易发生核右移现象。

1.3 粒细胞中毒及改变

见于机体严重感染、理化因素损伤等。主要表现有中毒颗粒, 在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深染的大小不等颗粒, 多少不一。胞质可出现空泡、环形包涵体等。

1.4 细胞退行性改变

在白血病、严重感染时易见, 也可见于衰老细胞。

2 淋巴细胞形态改变的临床意义

2.1 淋巴细胞增多

病毒感染和慢性感染常使淋巴细胞增多, 见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脑膜炎等。细菌感染见于结核。原虫感染见于弓形虫、疟疾等。

2.2 淋巴细胞减少, 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 严重化脓性感染时, 由于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2.3 异型淋巴的出现, 是由于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药物过敏等原因引起的。

红细胞形态的改变: (1) 小红细胞, 中心淡染区扩大, 多见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 (2) 大红细胞, 直径>10μm, 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3 PLT形态学的改变

异型血小板包括小型血小板 (直径在2μm以下) 和巨型血小板 (直径超过7.5μm) 。

3.1 病例1

患者男性, 28岁。因腿痛3个月, 皮肤瘀斑1个月前来就诊。体检, 贫血貌, 全身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瘀斑, 以四肢为主, 胸骨下段压痛, 肝脾肋下未及, 胫骨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WBC 46.2×109/L, RBC 2.85×1012/L, PLT 55×109/L, 外周血涂片中小原细胞>90%, 其形态类似淋巴细胞, 染色偏蓝。POX3%阳性,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此患者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1。

3.2 病例2

患者女性, 35岁。因皮肤瘀斑半月, 头痛1个月前来就诊。体检:贫血貌, 全身可见大小不等瘀斑, 以四肢为主, 胸骨下端压痛明显, 肝脾肋下未及, 实验室检查:骨髓增生活跃, 其中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60%, 其余各阶段粒细胞占30%, 单核细胞占8%, 红系增生明显见减少。细胞形态学检查该患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2。

3.3 病例3

患儿男, 发热1周, 并有咽喉痛, 近2d出现皮疹。体检:T 38.8℃, 颈部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 肝肋下1cm。入院时血常规结果为:Hb122g/L, WBC 15××1012/L, 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18%、淋巴细胞77%、单核细胞4%, 未见原始细胞, 血小板189×109/L。细胞形态学检查该患者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4 病例4

患儿女, 15岁, 因乏力, 面色苍白前来就诊, 平时挑食, 血液分析结果RBC为3.14×1012/L, Hb为62g/L, Hct为0.21, 血涂片检查, 红细胞大小不等, 中心淡染明显, 细胞形态学检查初步为缺铁性贫血。

形态学检验 篇4

为更加完善地诊断血液病, 笔者分析了200例血液病患者的诊断资料,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笔者收集了2010年7-8月血液病患者200例, 其诊断情况见表1。

2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 血液病诊断单独依据形态学占43%, 依据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检查诊断占26%, 依据形态学、骨髓活检诊断占21%。联合应用形态学、免疫分型、骨髓活检、细胞遗传学检查诊断及准确率可达95%以上。

3讨论

3.1 血液形态学检查

血液形态学检验包括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是诊断血液病最基础、最直接、最快速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包括骨髓组织化学染色如过氧化物酶 (POX) 染色、特异性酯酶染色、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及氟化钠抑制试验、糖原染色、铁染色等, 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各种贫血、髓系及淋巴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恶性组织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 (MM) 、骨髓转移瘤等的诊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血液形态学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中不可或缺, 但其仍存在一些缺陷, 如抽吸骨髓液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容易对一些疾病给出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判断。此外, 血液形态学检查不能观察组织结构, 不易觉察肿瘤早期浸润, 对以组织错位、纤维组织增生和异常细胞簇为病变特征的血液肿瘤也不能提供证据, 因此必须结合其他的相关检查才能全面、科学、正确的诊断血液疾病[1]。

3.2 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对血液病诊断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一些血液病具有独立的诊断价值, 能够准确地反映骨髓增生程度, 尤其对于骨髓穿刺干抽更是必不可少。另外对MDS的鉴别诊断及白血病化疗效果分析具有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临床意义。在再生障碍性贫血、MM患者骨髓浆细胞浸润程度、淋巴瘤诊断和临床分期以及骨髓纤维化 (MF) 的判断中, 活检切片更具有重要意义。骨髓活检与形态学结合, 能有效提高血液疾病的诊断率, 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2]。

3.3 免疫分型 (FCM-IM)

近几年来, 流式细胞仪FCM-IM对血液病的辅助诊断已被国际所公认。借助FCM-IM使血液病分型越来越细, 因而国际白血病免疫分型机构要求对每例白血病患者都做FCM-IM, 目的在于: (1) 区分形态学和细胞遗传性方法无法鉴别的T、B系或髓系白血病及其亚型; (2) 确定缺乏特异谱系抗原标记的急性未分化和双表型白血病; (3) 确定细胞成熟阶段及其克隆性; (4) 了解与亚型有关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 建立临床适用的标准化诊断模式; (5) 发现和确定细胞恶变相关因子, 探讨发病机制; (6) 识别微小残留白血病 (MRD) [3]。FCM-IM主要通过一线抗体和二线抗体的结合检测来诊断血液病, 由于急性白血病 (AL)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LL) 一线抗体特别强, 所以能对大多数AL、CLL作出诊断并归入相应类型和亚型。二线抗体用以验证一线抗体的检测结果, 并确诊一些少见的髓系白血病如M7、M6等。

3.4 细胞遗传医学检查

细胞遗传学检查包括常规核型和荧光原位杂交 (FISH) 分型, 在恶性血液病诊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一些骨髓形态学检查并不典型的血液疾病, 通过对其特征性染色体改变的检出而确诊, 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率[4]。此外细胞遗传学检查还有助于血液病的鉴别诊断和分型, 2001年WHO发表关于淋巴和造血系统肿瘤的新分型, 将t (8;21) 、t (15;17) 、inv (16) 和del (11q23) 作为4种髓系白血病亚型诊断标志, 以上4种亚型均伴有不同的再现性遗传学异常。

综上所述, 现今血液病的诊断首先建立在血液形态学的基础之上, 再结合骨髓活检、免疫分型和细胞染色体检查, 四者密切配合, 外加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才能更加完善血液病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卢兴国.完善血液形态学诊断的模式[J].实用医技杂志, 2003, 10 (9) :1079-1080.

[2]董昌虎.骨髓活检在血液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 2001, 30 (10) :589-590.

[3]钟国梁.血液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在血液病诊断中的互补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4) :291-292.

形态学检验 篇5

关键词: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临床检验基础,形态学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计算机科学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 多媒体教学得到应用和推广, 现已逐步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其中形态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传统形态学实验教学一直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示教模式, 存在教学资源短缺、课堂秩序凌乱等诸多弊端。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集显微镜成像系统、计算机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和语音系统于一体, 相对于光学显微镜而言, 在观察效果、指示效果、图像记录、实验效率等方面均有很大优势[1]。2007年, 苏州大学医学二系筹建的数码显微镜互动形态学实验室投入使用,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评估应用价值、探讨应用前景, 笔者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中以苏州大学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为受试对象, 回顾性统计了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2002—2004级) 和采用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模式 (2005—2008级) 学生的考试成绩, 并进行问卷调查, 分析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苏州大学2002—2008级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为受试对象, 共212人, 其中男63人, 女149人, 年龄23~24岁。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 将2002—2004级92名学生设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将2005—2008级120名学生设为实验组, 采用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教学模式。两组前期均学完相关基础课程, 任课教师相同。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按教学大纲要求, 由负责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的4名教师进行教学, 固定授课内容和授课顺序。对照组:教师先在多媒体教室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相关章节基础理论教学, 然后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镜检示教方法进行形态学检验实验教学。实验组:基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均安排在数码显微镜互动实验室进行。

1.2.2 测试方法

两种教学模式总体课时数和见习内容均相同, 课程结束后, 从题库中抽取试卷进行基础理论和实验操作闭卷考试。

1.2.3 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从教学互动性、形象直观性、学生主动性、提高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兴趣和综合效果9个方面, 对实验组进行调查, 了解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共发出问卷120份, 当场回收有效问卷120份。

1.2.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

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平均 (81.5±9.1) 分, 实验组 (88.1±6.2) 分,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对照组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平均 (12.5±3.2) 分, 实验组 (16.3±2.4) 分,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2.2 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 (见表2)

3 讨论

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实验课占整个教学的一半课时, 其中形态学检验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 形态学检验教学模式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光学显微镜展示标本为主, 不仅存在图像失真、清晰度差问题, 而且教学资源有限, 一名教师至少要指导15名学生, 难以解答每位学生的疑问, 导致有效教学时间缩短。因此, 难以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数码显微互动系统集语音交流、图像分析、信息共享等功能于一体, 图像逼真, 提高了示教效果;资源共享, 拓展了信息容量;图像实时传送、语言信息无障碍交流, 提升了教学成效;计算机远程控制增强了指导作用。该系统为形态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一种效率高、沟通强的新型教学手段, 避免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 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2~4]。

苏州大学医学检验专业自2007年投入使用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以来, 一直致力于该教学模式的评估工作。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2—2008级学生的考试成绩, 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在试卷难易程度相当的情况下, 实验组理论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均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这提示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形态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而且能巩固相关理论知识, 产生双向正反馈效应。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 86.5%的学生认为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教学综合效果明显, 突出表现在教学互动性 (88.3%) 、学生主动性 (89.5%) 、扩大知识面 (90.5%) 、提高学习效率 (84.2%) 、增强学习兴趣 (88.5%) 5个方面。

虽然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应用于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 如学生随意按动提问按钮、利用电脑聊天、玩电脑自带的游戏等。因此, 学校必须加强管理, 可采取删除、安装硬盘保护等措施[5], 使该系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总之, 在正确引导和管理下, 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受到师生欢迎,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葛永斌.数码显微镜DIY及应用探讨[J].生物学杂志, 2005, 22 (1) :33-54.

[2]张卫华.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宜春学院学报, 2009, 31 (4) :169-170.

[3]赵宏贤, 徐富翠, 黄吉春, 等.组织学实验课显微数码互动与普通教学的对比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5) :896.

[4]李惠芬.浅析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23) :2897-2899.

上一篇:差别化政策下一篇:引领学生进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