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形态检验

2024-08-20

骨髓形态检验(共7篇)

骨髓形态检验 篇1

关键词:血液形态学,免疫分型,骨髓活检,细胞遗传学

为更加完善地诊断血液病, 笔者分析了200例血液病患者的诊断资料,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笔者收集了2010年7-8月血液病患者200例, 其诊断情况见表1。

2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 血液病诊断单独依据形态学占43%, 依据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检查诊断占26%, 依据形态学、骨髓活检诊断占21%。联合应用形态学、免疫分型、骨髓活检、细胞遗传学检查诊断及准确率可达95%以上。

3讨论

3.1 血液形态学检查

血液形态学检验包括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是诊断血液病最基础、最直接、最快速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包括骨髓组织化学染色如过氧化物酶 (POX) 染色、特异性酯酶染色、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及氟化钠抑制试验、糖原染色、铁染色等, 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各种贫血、髓系及淋巴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恶性组织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 (MM) 、骨髓转移瘤等的诊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血液形态学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中不可或缺, 但其仍存在一些缺陷, 如抽吸骨髓液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容易对一些疾病给出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判断。此外, 血液形态学检查不能观察组织结构, 不易觉察肿瘤早期浸润, 对以组织错位、纤维组织增生和异常细胞簇为病变特征的血液肿瘤也不能提供证据, 因此必须结合其他的相关检查才能全面、科学、正确的诊断血液疾病[1]。

3.2 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对血液病诊断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一些血液病具有独立的诊断价值, 能够准确地反映骨髓增生程度, 尤其对于骨髓穿刺干抽更是必不可少。另外对MDS的鉴别诊断及白血病化疗效果分析具有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临床意义。在再生障碍性贫血、MM患者骨髓浆细胞浸润程度、淋巴瘤诊断和临床分期以及骨髓纤维化 (MF) 的判断中, 活检切片更具有重要意义。骨髓活检与形态学结合, 能有效提高血液疾病的诊断率, 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2]。

3.3 免疫分型 (FCM-IM)

近几年来, 流式细胞仪FCM-IM对血液病的辅助诊断已被国际所公认。借助FCM-IM使血液病分型越来越细, 因而国际白血病免疫分型机构要求对每例白血病患者都做FCM-IM, 目的在于: (1) 区分形态学和细胞遗传性方法无法鉴别的T、B系或髓系白血病及其亚型; (2) 确定缺乏特异谱系抗原标记的急性未分化和双表型白血病; (3) 确定细胞成熟阶段及其克隆性; (4) 了解与亚型有关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 建立临床适用的标准化诊断模式; (5) 发现和确定细胞恶变相关因子, 探讨发病机制; (6) 识别微小残留白血病 (MRD) [3]。FCM-IM主要通过一线抗体和二线抗体的结合检测来诊断血液病, 由于急性白血病 (AL)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LL) 一线抗体特别强, 所以能对大多数AL、CLL作出诊断并归入相应类型和亚型。二线抗体用以验证一线抗体的检测结果, 并确诊一些少见的髓系白血病如M7、M6等。

3.4 细胞遗传医学检查

细胞遗传学检查包括常规核型和荧光原位杂交 (FISH) 分型, 在恶性血液病诊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一些骨髓形态学检查并不典型的血液疾病, 通过对其特征性染色体改变的检出而确诊, 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率[4]。此外细胞遗传学检查还有助于血液病的鉴别诊断和分型, 2001年WHO发表关于淋巴和造血系统肿瘤的新分型, 将t (8;21) 、t (15;17) 、inv (16) 和del (11q23) 作为4种髓系白血病亚型诊断标志, 以上4种亚型均伴有不同的再现性遗传学异常。

综上所述, 现今血液病的诊断首先建立在血液形态学的基础之上, 再结合骨髓活检、免疫分型和细胞染色体检查, 四者密切配合, 外加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才能更加完善血液病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卢兴国.完善血液形态学诊断的模式[J].实用医技杂志, 2003, 10 (9) :1079-1080.

[2]董昌虎.骨髓活检在血液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 2001, 30 (10) :589-590.

[3]钟国梁.血液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在血液病诊断中的互补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4) :291-292.

[4]薛永权.细胞遗传学改变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与预后中的意义[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 3 (6) :401-405.

骨髓形态检验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7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10例, 女性患者7例;平均年龄 (62.31±4.02) 岁;其中1例患者仅在骨髓中发现肿瘤细胞, 未获取切片依据。肿瘤类型为:乳腺癌3例, 肺癌8例, 前列腺癌1例, 胃癌3例, 肝癌1例, 结肠癌1例。17例患者中有3例由于先表现出骨髓转移而诊断为转移癌, 后找到原发癌症。16例患者经病理学切片活检找出原发癌症, 1例肝癌患者未经病理学切片活检证实, 仅经影像学证实为肝癌, 在发现转移病灶1个月后死亡, 1例前列腺癌患者由于身体状况不良, 未行病理学活检。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针对性检查, 针对患者的骨髓形态、血象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贫血、骨痛和发热是转移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本研究中11例患者有骨痛症状, 占总数的64.7%, 主要为骶骨、腰椎、髂骨等部位的疼痛, 初期表现为间歇性疼痛, 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和恶化, 夜痛逐渐明显。癌症晚期患者的全身骨骼均有疼痛, 对其正常活动造成限制。贫血亦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其中12例患者因贫血就诊, 占70.6%。部分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 偶有高热, 但经检查未见患者周身有感染病灶, 经多种抗生素治疗后无明显效果, 怀疑与肿瘤本身有关。肝脏、脾脏肿大患者共6例, 占35.3%, 其次消瘦、黏膜、皮肤出血等也是转移癌患者的主要表现。

2.2 血象表现

所有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均降低, 红细胞数量减少, 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血液学症状, 部分患者经血液涂片检查可见粒细胞和幼稚红细胞。本研究中有13例患者表现为轻中度贫血, 占76.5%, 主要贫血类型为正细胞正色素性, 少数患者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经检查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情况高低不等。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百分比明显升高,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和中毒性颗粒。5例患者核左移, 能见幼红细胞和晚期幼粒细胞, 偶尔能见原、早红细胞和原、早粒细胞。

2.3 骨髓形态

10例患者骨髓增生活跃~明显, 占58.8%, 7例患者减低~重度减, 占41.2%。增生活跃以上患者的粒细胞和红细胞的比例在1.76~3.21∶1的正常范围内, 增生减低以下的大部分患者的粒细胞和红细胞比例增高。多数患者的各期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 少数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体积较大, 核染色质输送呈现巨幼状改变。部分患者的粒细胞浆中能见空泡变性和中毒性颗粒。幼红细胞的形态较为正常, 部分患者的中晚幼红体积较小, 胞浆嗜碱, 核浓染, 成熟的红细胞大小不等, 中心浅染区扩大, 可见嗜多色红细胞和彩色红细胞[3]。在骨髓增生活跃的患者中, 巨核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大致正常, 1张髓片的巨核细胞数量在17~38枚之间;增生减低患者中, 巨核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大多数肿瘤细胞位于图片的片头、尾和边缘部位, 细胞数量不均, 且细胞的体积之间有较大悬殊, 大多数细胞体积较大, 核染色质较为粗糙, 能够见到较大、较清晰的核仁, 胞浆量不等, 普遍成堆分布, 散在分布现象较少。

3 讨论

骨髓转移癌是临床常见的癌症类型, 仅次于肝、肺转移癌, 其血液学改变是最早的临床表现。研究显示, 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患者较易发生骨转移, 临床建议对骨转移患者加强骨髓穿刺检查[4]。当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消瘦、贫血、骨痛或者经外周血涂片能见幼粒细胞和幼红细胞时则提示为骨髓转移恶性肿瘤, 应及时进行骨髓检查, 这样有助于临床诊断以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徽.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人股骨颈骨折[J].解剖与临床, 2011, 18 (7) :109-110.

[2]公纯秀, 郑丽茹, 席永昌, 等.原发性肺癌骨转移的X线研究——— (转移特点及机理) [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13 (4) :198-199.

[3]董小燕.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营养与免疫功能的关系:SGA方法的价值[C].南京: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12.

骨髓形态检验 篇3

1 要求学生了解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特征及某些异常变化

血液系统疾病常具有非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特征。例如:巨幼细胞性贫血可因神经系统症状而就诊于神经科, 因消化系统症状就诊于消化科;血友病因关节症状可能首次就诊于骨科;多发性骨髓瘤可因肾衰竭就诊于肾病科;白血病可有多种皮肤表现等。而许多非血液疾病也可以出现血液系统的变化。例如:红细胞异常增多可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某些肿瘤等;贫血可见与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肝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另外, 非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同时合并存在血液系统疾病, 例如: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妊娠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 要求学生掌握学习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方法

2.1 了解血液病的整体过程, 把握造血细胞各阶段的特征

血液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骨髓造血细胞不同系列和不同阶段的异常变化而发生的。因此, 了解骨髓造血细胞的发生、发育过程是认识细胞的基础。骨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从造血干细胞经过若干阶段, 增殖分化发育为成熟细胞, 不同系列的细胞各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的分化均经过了原始阶段、早幼阶段、中幼阶段、晚幼阶段到成熟阶段共五个阶段;而单核细胞系、巨核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和浆细胞系仅分化为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成熟阶段三个阶段;熟悉了以上的细胞发育整体过程, 就基本把握了细胞分类的方法。另外, 还要把握各个系统的各阶段细胞的正常和异常形态学特点。

2.2 培养学生注重联系临床

骨髓细胞形态学与临床密不可分, 掌握较全面的血液病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检查改变的意义, 才可做出正确的诊断和评价。我们要求学生注重联系临床, 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 除了了解骨髓申请单上的患者资料外, 尽可能地了解患者更多的临床体征和检查结果, 如脾亢、淋巴结肿大, 骨痛和发热等体征对于形态学诊断的参考意义。职业病与细胞形态学异常也有一些相关关系, 通过检查和分析患者的阳性体征, 还可从复杂的病情或实验资料中找出问题所在或明确检验的目的, 对于鉴别什么做到心中明晰。细胞形态学检查中应仔细、全面审查和积极寻查对于该病例有意义的诊断线索, 并了解哪些疾病可引起血液细胞和骨髓细胞数量和质量的改变, 尽可能降低漏诊、误诊的可能性和概率。因此, 要求学生联系临床对建立良好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诊疗思路有着积极的意义。

2.3 掌握骨髓细胞分类原则和阅片的几个基本要求

细胞发生学显示不同系列的细胞, 各阶段细胞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各细胞系列之间在相关的疾病中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不同阶段的细胞, 在分化发育过程中存在着细胞核和细胞质动态的变化规律, 只有掌握了这一变化规律才能真正认识不同阶段的细胞特征。在细胞总体分化中包括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核细胞和浆细胞等不同系列, 各系列的变化在不同疾病中表现是不同的, 有的呈现单一的变化特征, 有的疾病则表现为不同系列同时出现异常。除了了解不同疾病的细胞形态特征外, 还要了解疾病的发生与所涉及的细胞系列的关系, 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在某一阶段细胞分类识别过程中, 如果该类细胞既有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 又有下一阶段的某些特征, 由于细胞是向着成熟方向发育, 故一般将这类细胞归入下一阶段;而介于两个系统之间的细胞难于判断时, 可采用多数归类法 (即将此类难于辨认的细胞归入细胞多的细胞系列中) 。只有把握不同阶段细胞的形态特征, 才能正确对骨髓细胞进行分类, 从而结合临床作出准确诊断[2] 。

在要求学生掌握以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训练学生阅片时应注重以下几点:①强调细胞分类和形态观察应在细胞不重叠、不固缩、结构清晰可辩的涂片区域, 达到这一要求往往是片尾和体尾交界处;②强调巡视和观察两边界区域的重要性, 是集异常细胞之处, 故认真巡视此区域是发现问题的关键之处;③灵活应用低倍镜调换油镜, 熟悉油镜下的形态, 可以说低倍镜是发现异常细胞的重要手段, 油镜是辨别判定异常性质的工具;④要注意细胞多与少之间的关系, 避免顾此失彼, 在鉴别诊断困难的疾病中, 仔细观察和分析一些少见细胞常会引起柳岸花明的作用;⑤注意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两者既有独立性又有连贯性, 在诊断上有的以数量改变为主, 有的以质变为主;⑥在光镜下, 辨认某一个或某一类不典型细胞时, 要理解单纯的形态学是有一定欠缺的, 应多观察视野和涂片, 并参考其他资料, 经反复识别和分析确定之。在光镜下骨髓细胞分类规定至少200个, 必要时分类500个, 细胞分类区域是以细胞充分展开的区域为准的, 同时注意整个涂片背景, 而不拘泥于一般所述厚薄均匀处。形态学检查的重点是发现问题。就单个细胞而言, 在识别某一原始细胞时, 凭镜下的几个细胞就下结论为原始粒细胞或原始淋巴细胞, 这从单纯的形态学或对照书本描述的形态来说是对的, 可是把它拿到整体上去看, 则未必是正确的。因此在阅片过程中或辨认细胞时还应注意涂片中的细胞和染色的背景, 多观察几张涂片并寻找相关细胞之间的关系, 密切结合临床和血象资料等, 反复去认识和推理或印证来决定或排除某一类细胞的性质。

3 认识细胞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在血液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在现代血液学检验飞速发展的时代, 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均大量应用与血液病检验。2001年3月里昂国际会议上血液学及病理学专家提出了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方案, 即形态学分型 (Morphological) 、免疫学分型 (Immunological) 、细胞遗传学分型 (Cytogenetical) 、分子生物学分型 (Molecular biology) , 使急性白血病判断符合率达99%。从形态学本身而言, 当检验中发现的细胞量与质的异常对疾病临床期具有独特的意义 (判断达100%) 时便作出肯定的诊断, 而当所见的异常不具有决定意义时, 或用百分比表示某一异常细胞的数量不足以说明患者的主要问题时, 便愈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和技术的补充与印证, 例如:组化染色是形态学检验中必不可少的, 对白血病、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帮助很大。有资料显示:单纯形态学在急性白血病分型中判断符合率仅有64%-77%, 形态学分类结合化学染色可以使判断符合率达86%[3], 如ALL及ANLL的鉴别诊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 的鉴别诊断, MDS与巨幼细胞性贫血 (MA) 的鉴别诊断, CML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断等, 都离不开组化检查。目前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 (ICSH) 确定急性白血病分型以形态学、细胞化学和免疫表型相结合为依据, 细胞化学不能提示者, 再以免疫表型补充, 这种方法使95%的急性白血病获得诊断的一致性和可信度。因此, 这就需要学生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及其进展, 并且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才能将识别细胞形态特征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延伸和拓展。

4 正确认识血液病实验诊断标准

严格按照骨髓 (血) 细胞名称及其形态学特征标准对细胞进行分类。目前应用的血细胞形态学标准有三种类型:全国血液学工作者座谈会1960年4月颁布的《统一血细胞名称的规定》, 它对我国血细胞名称的规范化、统一化和细胞形态的标准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1980年起我国血液学工作者就对血液学新成果及FAB协作组白血病分类法不断地研究、讨论和修改、制定了《血液病诊断及治疗标准》, 其中也包括血液学细胞形态学 (诊断) 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写和发行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所载的骨髓象各阶段细胞的形态特征[4]。血液病诊断标准是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甚至前沿研究的新成果而制定的, 此外还应结合临床特点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的异常特征综合考虑[5]。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报告应规范化, 要分清确定性诊断、符合性诊断、疑似性诊断和排除性诊断的内涵, 提不出具体意见但又有形态学异常的可做形态学描述。发报告时, 一定要结合临床及血常规检验的结果, 综合判断, 切忌片面、武断, 因为骨髓涂片或血涂片的细胞形态观察具有形态多变的复杂性。

总之, 骨髓细胞形态学实习带教, 不仅要求学生巩固书本上的知识和加强细胞形态辨认的基本功训练, 更要结合以上几点, 扩展思路, 了解学科进展, 熟知和了解血液病的有关临床知识, 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学习外界的先进经验, 更好地掌握细胞分析技能。

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关键一环, 也是教学的最后阶段。通过临床实习, 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 使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证实、巩固和提高。实习阶段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胜任工作。本文以骨髓细胞形态学临床实习带教的体会阐述了做好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临床实习,带教体会,骨髓细胞形态学

参考文献

[1]陈方平.临床检验血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3.

[2]谭齐贤.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9.

[3]谭齐贤.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 (第3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74-75.

[4]刘思忠, 刘文海.血细胞形态学质量控制的现状与建议[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3, 18 (2) :117-118.

骨髓形态检验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和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每组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男26例, 女34例;年龄23~56岁, 平均 (31.45±2.64) 岁;血红蛋白 (75.76±30.54) g/L。溶血性贫血组男28例, 女32例;年龄22~55岁, 平均 (32.41±2.31) 岁;血红蛋白 (75.45±30.34) g/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骨髓形态检查采用Olympus公司CX41型的显微镜, 上海三爱思试剂有限公司的瑞氏染料;骨髓涂片计数200个有核细胞, 并对各种细胞发育异常的形态学改变和所占百分率进行计数;计数全片巨核系、红系、粒系细胞的数量, 并观察病态三系细胞所占百分率, 如果油镜下各系的细胞中存在≥10%病态细胞则表示明显病态造血。

基因检测取2~3 ml的骨髓标本, 利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 送检北京海思特临床检验所, 检测基因突变、融合和数量异常。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小板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的血小板为 (63.54±25.45) ×109/L, 溶血性贫血组为 (180.41±114.21) ×109/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骨髓细胞计数病态造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的骨髓细胞病态造血比溶血性贫血组更明显, 尤其是巨核系及红系病态造血,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2.3 骨髓原始细胞计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骨髓原始细胞计数为4.57%±2.54%;溶血性贫血组为0.77%±0.34%,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染色体、基因异常情况

溶血性贫血组无染色体、基因异常情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的染色体、基因异常发生次数分别为19 (31.67%) 、27 (45.00%)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很多情况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白血病的征兆, 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 大概有30%左右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都会发展成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因此, 为了尽快让患者得到对症治疗, 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就必须尽早准确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比较复杂, 该疾病与溶血性贫血在某些方面上有着共同点, 比如贫血, 红系、粒系和巨核系减少, 同时两者的骨髓象都显示增生活跃, 尤其是红系的增生最为明显。溶血性贫血虽然也是血液系统疾病, 但其是良性的, 该疾病与一些髓系原始细胞比例不高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不仅在治疗方法上有所不同, 而且预后的转归也有很大的差别。

本研究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溶血性贫血一般临床参数中除了血小板计数有明显的差异外, 其他均无太大的差别, 但血小板减少并不是鉴别两者的主要表现。因此当不能明确诊断患者的疾病时, 可联合骨髓形态和基因检测来进行鉴别。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 骨髓细胞病态造血比溶血性贫血更为明显, 并且以外周血三系的巨核系和红系为最明显的特征[5,6]。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标本中, 髓系原始细胞比例一般会比溶血性贫血患者要高, 但是也有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红系增生较为明显, 但是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并没有显著的增高。针对这种情况, 可通过遗传学的检测来进行鉴别。基因检测主要是对染色体和基因的异常情况作出观察, 一般来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染色体和基因的异常情况较溶血性贫血多, 但是也存在没有诊断意义的情况[7,8]。因此, 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中, 骨髓细胞原始计数和病态造血类型是其中较为可靠的依据, 但对于部分无法诊断的患者, 联合骨髓形态和基因检测是保证准确诊断的重要方式。

摘要:目的:研究骨髓形态和基因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溶血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和60例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骨髓形态和基因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的骨髓细胞病态造血比溶血性贫血组更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骨髓原始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溶血性贫血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的染色体、基因异常发生次数明显多于溶血性贫血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中, 联合骨髓形态和基因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关键词:骨髓形态,基因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溶血性贫血

参考文献

[1]滕敏.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初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 14 (33) :60-62.

[2]阿孜古丽, 王晓敏.骨髓细胞形态学在大细胞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 2014, 34 (12) :65-66.

[3]李英, 张金花, 唐中.175例老年贫血患者血液细胞学检查特点与病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6 (2) :261-262.

[4]康成兰, 国巍, 刘春水, 等.伴HBV感染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58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 (2) :269-272.

[5]浦杰, 陈真, 石军, 等.骨髓活检组织病理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J].重庆医学, 2014, 43 (3) :257-259.

[6]赵晓丽, 王小钦, 李爽, 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p G岛甲基化模式的建立及其诊断价值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 35 (10) :944-948.

[7]林巍, 张莉, 廉红云, 等.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2例[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5, 30 (3) :194-197.

骨髓形态检验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 另选取40例非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 女12例, 年龄22~73岁, 平均 (41.56±2.56) 岁, 其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4例,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6例。观察组患者均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1) 全血细胞减少,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2) 骨髓检查显示至少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3) 一般无脾肿大, 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4) 排除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2]。对照组40例为外周血和骨髓均正常的非血液病患者, 其中男26例, 女14例, 年龄23~75岁, 平均 (31.15±4.26)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1) 患者穿刺前休息10 min以消除紧张情绪, 选择髂前或髂后为标本取材部位, 患者仰卧位, 常规消毒、麻醉, 在无菌操作下行骨髓穿刺术, 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部位, 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 当针尖接触骨质后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 缓缓针刺骨质, 阻力感消失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固定穿刺针, 拔出针芯放入无菌盘, 接上干燥的注射器, 适当力量抽吸骨髓液, 抽吸0.1~0.2 ml骨髓液, 将骨髓液涂于玻片上, 迅速制作涂片5~6张, 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2) 抽吸骨髓液后旁开1 cm用骨髓活检针取骨髓组织做骨髓活检, 常用的方法是环切针活检法, 切针套针顶端有一缺口为针螺旋形侧刀, 装在针芯上, 穿入骨质后拔出针芯, 待装上延长器, 后插入针芯, 以顺时针方向向下旋转, 转入1~1.5 cm后, 以顺时针方向向上旋转后拔出穿刺针。将针芯拔出, 周探针从套针的末端进入, 小心将标本推至洁净的玻片上, 采用75 ml饱和苦味酸水溶液加40%甲醛20 ml和5 ml冰醋酸将骨髓组织块固定, 固定30~60 min后进行脱水、包埋、切片及染色处理。取患者肘静脉血2 ml进行抗凝、轻微摇匀。应用血涂片进行瑞士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情况, 同时对所有患者在抽取骨髓当天抽取外周血行外周血常规检查。

1.2.2 注意事项

(1) 术前需要做凝血时间检查, 操作器械中, 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保持干燥, 以免发生溶血, 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因摆动过大而折断;抽吸骨髓液时不宜过多, 避免在细胞形态学检查中影响细胞计数分类和有核细胞增生度的判断。抽取骨髓和涂片要迅速, 以免凝固。需同时作周围血涂片, 以作对照。 (2) 骨髓活检的绝对禁忌证少见, 有出血倾向或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者不宜做骨髓穿刺, 有严重出血的血友病禁忌做骨髓穿刺。若为了明确诊断疾病需要做骨髓活检时, 穿刺后必须局部压迫止血5~10 min, 对晚期妊娠的妇女慎做骨髓穿刺。 (3) 操作完毕后用纱布按压针孔1~2 min并加压固定, 嘱患者静卧休息。

1.3 疗效判断标准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标准:依据骨髓中有核细胞的量来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检查结果中有核细胞越多, 说明骨髓细胞增生程度越高。将骨髓增生程度分为5级:Ⅰ级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为 (0.5~2.0) ∶1;Ⅱ级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为 (5~12) ∶1;Ⅲ级为骨髓增生活跃, 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为 (16~32) ∶1;Ⅳ级为骨髓增生减低, 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为 (35~70) ∶1;Ⅴ级为骨髓增生极度减低, 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为 (100~300) ∶1[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外周血常规分析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对比发现, 观察组患者血常规各项血细胞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对比

经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 对照组患者的骨髓增生程度多为明显活跃或增生活跃, 观察组患者多为增生减低或极度减低,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表2所示。

3 讨论

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我国发病率为7.4/106, 发病年龄呈现两个发病高峰 (10~25岁及>60岁) , 发病人群中没有明显的男女性别差异, 多数为隐袭起病, 其临床表现均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发热、牙龈出血、鼻衄等。再障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再障, 遗传性再障根治的方法为骨髓移植, 获得性再障需要区分病因, 70%~80%的患者患病原因与免疫机制有关。对于再障的发病机制大概归纳为: (1) 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和数量减少; (2) 造血微环境支持功能缺陷; (3) 免疫反应异常对干细胞造成损伤, 可以理解为机体各种免疫攻击妨碍了造血干细胞的生长[4]。再障发生骨髓衰竭的程度以及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均影响着临床症状表现的轻重, 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以及感染症候群。出血症状多表现为牙龈出血、鼻出血以及皮肤紫癜等, 早期内脏出血较少, 育龄女性的出血症状还表现在阴道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和月经过多。再障患者就诊时多呈中、重度贫血, 呈进行性加重, 可表现为头晕、乏力、耳鸣、心悸、气短等, 基本与其他疾病贫血症状相似。而以感染为首发症状的再障较为少见, 发生感染主要取决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速度和程度, 感染致病微生物大多数为革兰阴性细菌, 易发生感染的部位包括口腔、呼吸系统、皮肤软组织和会阴肛门周围等。近年来因感染导致再障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主要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治疗上比较棘手[5]。

再障患者的体格检查中主要表现为贫血和出血的相应体征, 通常无胸骨压痛、无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出现黄疸多是因肝炎相关再障导致, 若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表现上述这些体征常提示为其他疾病而非再障[6]。不少再障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均不明显, 一般在就诊过程中常规查体或检查其他疾病时通过血常规被发现。

再障的诊断中包括实验室检查、免疫功能检测、骨髓象、骨髓活检等,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骨髓检验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价值, 其中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最重要的检查之一, 再障患者的骨髓抽吸顺利, 呈稀水样或油状, 若骨髓干抽需注意骨髓纤维化、其他血液病以及骨髓转移瘤等[7,8,9]。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 对大多数由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作出明确诊断或提供重要诊断线索。所有再障患者均应进行骨髓活组织检查以评价骨髓造血面积[10,11,12]。

本次研究显示, 再障患者经常规血液检查发现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 经骨髓检验显示骨髓增生程度减低或极度减低。可见骨髓检验在再障诊断中的价值高, 并且可以为大多数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作出明确诊断或提供重要诊断线索,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对骨髓检验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 另选取40例非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均进行骨髓检验, 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计数以及骨髓增生程度。结果:经骨髓检验发现, 观察组患者的骨髓增生程度明显减低或极度减低, 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计数明显减少, 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骨髓检验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提供诊断依据, 能反映骨髓组织结构情况, 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价值高, 结果更可靠。

骨髓形态检验 篇6

1 材料和方法

1.1 患者来源

为2008年~2010年我院及上海瑞金医院明确诊断的25例初诊患者,年龄27~94岁。诊断标准依据第三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MDS-RA:12例,男7例,女5例;MgA:8例,男5例,女3例,M6:5例,男3例,女2例,患者年龄中位数分别为64.5、71、40岁。

1.2 方法

1.2.1 血常规检查

日本希森美康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使用配套试剂及质控品。显微镜:OLYMPUS CX21,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分类100个白细胞.

1.2.2 骨髓检查

骨髓片经瑞氏染色,分类计数200个有核细胞,并进行形态学观察。骨髓片同时进行糖原(PAS)染色观察,染液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2 结果

MDS-RA、MgA、M6患者的外周血象检查结果见表1,MDS-RA、MgA、M6患者的骨髓象检查结果见表2。原始细胞比例(ANC)为原始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百分比。

3 讨论

难治性贫血(MDS-RA)、巨幼细胞性贫血(MgA)、急性红白血病(M6)三种疾病在临床上常会出现相似的症状,表现为一系、两系、三系减少,中或重度贫血,在骨髓涂片检查时也会出现一些相似的病态改变,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特地把这三种不同的疾病做一下比较,通过血象及骨髓象的不同改变来鉴别诊断。

*原始细胞比例指原始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百分比(ANC)

本文收集的MDS-RA患者中位年龄为64.5岁,以老年人为主,与陈赛[2]等人的报道相似,MgA和M6患者中位年龄分别为71岁和40岁。从表1可看到:12例MDS-RA患者外周血两系以上减少占83.3%(10/12),出现幼红或幼粒占41.7%(5/12),2例同时出现幼红和幼粒,1例出现原始细胞及幼红、幼粒。MgA和M6患者外周血也可见幼稚细胞,以幼红为主,8例MgA患者外周血中未见幼粒,有3例可见幼红,无病态,数量不多。5例M6患者幼红细胞数量较多,1例伴幼粒出现,4例出现原始细胞,巨幼样变等病态易见。从表2可以看到:MDS-RA患者骨髓象中以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为主91.7%(11/12),1例增生减低。12例患者骨髓粒红比均减低,红系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可见红系超过50%的病例占41.7%(5/12),原始细胞(包含早粒及幼单)均不超过5%(ANC)。病态造血是MDS的基本特征,也是诊断MDS的主要依据,12例MDS-RA患者骨髓中两系或三系均可见到典型的病态改变:红系出现奇数核、花瓣样核、子母核等恶性度较高的病态,也可见到一些良性红系增生常出现的病态如核分裂相增多、巨幼变,出现卡波环,豪周小体,嗜多色性、嗜碱性点彩及大红细胞等;粒系除了常见的病态改变如粒细胞分叶增多或减少(Pelger-Huet样畸形)及颗粒增多或减少外,最主要还出现环形杆状核及双核幼粒细胞,个别病例见到棒状小体。粒、红两系巨幼样变也是较常见的病态改变,与MgA相似。巨系出现小巨核、单圆巨、多圆巨改变,有的病例出现极具诊断意义的淋巴样小巨核,同时出现畸形血小板,如蛇形、蝌蚪形、巨大血小板等。总之,MDS-RA的诊断应在多张髓片中找到典型的病态改变,收集足够的证据方可做出诊断,说明其属于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导致无效造血。

此外,对于不典型MDS-RA的诊断,骨髓活检在诊断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可见为幼稚前身细胞异位(ALIP),陈小剑[3]等人报道,77%的MDS患者中可见到。5例M6患者骨髓象红系增生明显活跃≥50%,均有明显的病态改变,与MDS-RA红系出现的相似,但病态更易见,尤其是多核、巨幼样变的幼红细胞。另外,M6骨髓象中幼红细胞核分裂象更易见。粒系常被抑制,也可见病态改变,但不如MDS-RA多。M6原始细胞(NEC)计数均≥30%,MDS-RA原始细胞计数<5%,这是MDS-RA与M6鉴别的关键,也易混淆。所以有的学者[4]提出一种疑问:红白血病是否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一种亚型?我们认为M6是MDS向AML转变时的一个中间阶段,随着髓系不断恶性增殖,红系被抑制最终转化为AML。另外,糖原组化染色(PAS)中,MDS-RA及M6骨髓中都可见阳性幼红细胞,通常PAS染色在鉴别恶性红细胞疾病和良性红细胞疾病中诊断意义较大[5],40%~70%的MDS有克隆性染色体畸变,常见异常核型为+8,-7/7q-,-5/5q-,20q-等[6],M6也表现为复杂和非特异的染色体核型异常[7],均说明MDS-RA及M6为骨髓恶性增殖。在MgA的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比例不高,除了红系增生明显活跃外,粒红两系巨幼样变相对MDS-RA更明显易见,呈明显的“核幼质老”改变,巨幼红一般大于10%[8]。巨系及成熟粒细胞分叶过多比较常见,其他恶性度较高的病态未见,红系PAS阴性,所以说MgA为营养缺乏而导致代偿性良性增殖。形态上与MDS-RA难区别的病例临床上要辅助检查叶酸和B12含量及染色体是否异常协助骨髓检查做出明确诊断。

总之,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MDS-RA、MgA及M6诊断有重要意义,掌握骨髓细胞形态特点,可对疾病的诊断提供充足依据,也给临床治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57-158.

[2]陈赛,李拮,陈冰,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WHO新分型(附93例报道)[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3,7(5):388-389.

[3]陈小剑,熊树民,黄婷.124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象及骨髓活组织检查[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3,14(1):18-19.

[4]牛奕,陈书长,江滨,等.红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一种亚型[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7,15(2):219-223.

[5]王霄霞,俞康.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4.

[6]廉水清,刘红,靳志宏,等.5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染色体核型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9,3(3):56-57.

[7]谢守军,王娜,彭兴荣,等.急性红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与染色体改变[J].检验医学,2008,23(1):30-31.

骨髓形态检验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血液疾病患者为研究组, 均符合《血液病的诊断与疗效标准》[2]中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37例, 女25例;年龄20岁~63岁, 平均年龄 (41.28±3.24) 岁;急性白血病 (AL) 3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2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9例。同时随机选取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60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36例, 女24例;年龄21岁~62岁, 平均年龄 (41.57±3.35) 岁。2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行血液检测与骨髓涂片检测, 血液检测:08:00采集受检者空腹静脉血2 m L, 置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EDTA-K2) 抗凝剂真空管, 混匀后置于室温下30 min后采用OLYMPUS-PK73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参数, 包括血小板压积 (PCT) 、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 、血小板计数 (PLT) 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 并于2 h内完成检测。骨髓涂片检测:实施骨髓穿刺术以采集骨髓样本, 穿刺点位于髂后上嵴, 患者取俯卧位, 皮肤常规消毒后局部行浸润麻醉, 之后进针约1.5 cm, 阻力消除后即进入骨髓腔, 抽取0.3 m L骨髓并快速制成涂片, 采用蔡司Axio Lab.A1型显微镜观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2组血小板分布情况, 主要类型的巨核细胞数和骨髓增生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血小板参数比较

研究组各类型PCT、MPV、PLT、P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t、P, t1、P1, t2、P2为AL、AA、ITP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检验值。

2.2 2组骨髓涂片结果见表2。

3 讨论

本文研究组不同类型血液疾病与对照组PCT、MPV、PLT、P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徐晓月等研究结果相一致[3]。MPV是反映巨核细胞增生及血小板生成的参数, 对评估血小板功能、分析血小板数量减少原因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ITP即自免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包含PAIg G (阳性率94.57%) 、PAIg A、PAIg M、PAC3在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 可提升血液循环破坏程度, 使PLT水平显著降低。由于血小板数量与MPV水平关系密切, 即当血小板数量减少时MPV水平升高, 骨髓代偿血小板数量变化至正常水平时, MPV水平可趋向正常。大量相关研究发现, ITP患者MPV上升, 巨核细胞体积也随之增加, 提示MVP的提升与巨核细胞体积数相关。同时, 分析后者可知, 研究组血小板分布罕见或少见, 只有AA患者骨髓增生程度降低。ITP骨髓涂片虽为各系统增生, 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 但大多为幼稚型, 且不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大部分学者认为, 血小板代谢活跃时其黏附、聚集力强, 且止血功能较好[4]。巨核细胞为骨髓中最大的造血细胞, 主要作用为形成血小板, 巨核细胞数量对血小板数量有直接影响, 并影响血液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本文由于受样本数量等因素制约, 未就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检测对血液疾病治疗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 PCT、MPV、PLT、PDW等血小板相关参数联合骨髓涂片检测可有效避免血液疾病的误诊与漏诊, 提高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徐晓月.骨髓细胞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查对血液病的诊断分析[J].吉林医学, 2013, 34 (28) :5837-5838.

[2]褚金龙, 邢桂枝, 李伟, 等.骨髓涂片结合活检诊断120例血液病患者的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 16 (8) :1497-1499.

[3]徐晓月.两种不同的骨髓检验方法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 (22) :2998-2999.

上一篇:支护技术方式比较论文下一篇:十万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