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内转移

2024-08-16

骨髓内转移(共4篇)

骨髓内转移 篇1

骨髓转移癌主要指原发于非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细胞经过血液或淋巴播散, 转移至骨髓的病症,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液会产生一定的改变。乳腺癌、肠道癌、前列腺癌或肾、肺癌症在原发病灶未确诊之前可能转移至骨髓[1]。在临床中, 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骨髓转移患者也较为常见, 但是经常会被忽视而造成误诊[2]。不同恶性肿瘤患者原发病灶的性质和部位不同, 骨髓的受累程度也不尽相同, 导致骨髓转移癌具有不同的血象特征、骨髓形态和临床表现。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针对上述指标进行临床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7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10例, 女性患者7例;平均年龄 (62.31±4.02) 岁;其中1例患者仅在骨髓中发现肿瘤细胞, 未获取切片依据。肿瘤类型为:乳腺癌3例, 肺癌8例, 前列腺癌1例, 胃癌3例, 肝癌1例, 结肠癌1例。17例患者中有3例由于先表现出骨髓转移而诊断为转移癌, 后找到原发癌症。16例患者经病理学切片活检找出原发癌症, 1例肝癌患者未经病理学切片活检证实, 仅经影像学证实为肝癌, 在发现转移病灶1个月后死亡, 1例前列腺癌患者由于身体状况不良, 未行病理学活检。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针对性检查, 针对患者的骨髓形态、血象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贫血、骨痛和发热是转移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本研究中11例患者有骨痛症状, 占总数的64.7%, 主要为骶骨、腰椎、髂骨等部位的疼痛, 初期表现为间歇性疼痛, 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和恶化, 夜痛逐渐明显。癌症晚期患者的全身骨骼均有疼痛, 对其正常活动造成限制。贫血亦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其中12例患者因贫血就诊, 占70.6%。部分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 偶有高热, 但经检查未见患者周身有感染病灶, 经多种抗生素治疗后无明显效果, 怀疑与肿瘤本身有关。肝脏、脾脏肿大患者共6例, 占35.3%, 其次消瘦、黏膜、皮肤出血等也是转移癌患者的主要表现。

2.2 血象表现

所有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均降低, 红细胞数量减少, 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血液学症状, 部分患者经血液涂片检查可见粒细胞和幼稚红细胞。本研究中有13例患者表现为轻中度贫血, 占76.5%, 主要贫血类型为正细胞正色素性, 少数患者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经检查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情况高低不等。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百分比明显升高,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和中毒性颗粒。5例患者核左移, 能见幼红细胞和晚期幼粒细胞, 偶尔能见原、早红细胞和原、早粒细胞。

2.3 骨髓形态

10例患者骨髓增生活跃~明显, 占58.8%, 7例患者减低~重度减, 占41.2%。增生活跃以上患者的粒细胞和红细胞的比例在1.76~3.21∶1的正常范围内, 增生减低以下的大部分患者的粒细胞和红细胞比例增高。多数患者的各期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 少数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体积较大, 核染色质输送呈现巨幼状改变。部分患者的粒细胞浆中能见空泡变性和中毒性颗粒。幼红细胞的形态较为正常, 部分患者的中晚幼红体积较小, 胞浆嗜碱, 核浓染, 成熟的红细胞大小不等, 中心浅染区扩大, 可见嗜多色红细胞和彩色红细胞[3]。在骨髓增生活跃的患者中, 巨核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大致正常, 1张髓片的巨核细胞数量在17~38枚之间;增生减低患者中, 巨核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大多数肿瘤细胞位于图片的片头、尾和边缘部位, 细胞数量不均, 且细胞的体积之间有较大悬殊, 大多数细胞体积较大, 核染色质较为粗糙, 能够见到较大、较清晰的核仁, 胞浆量不等, 普遍成堆分布, 散在分布现象较少。

3 讨论

骨髓转移癌是临床常见的癌症类型, 仅次于肝、肺转移癌, 其血液学改变是最早的临床表现。研究显示, 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患者较易发生骨转移, 临床建议对骨转移患者加强骨髓穿刺检查[4]。当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消瘦、贫血、骨痛或者经外周血涂片能见幼粒细胞和幼红细胞时则提示为骨髓转移恶性肿瘤, 应及时进行骨髓检查, 这样有助于临床诊断以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徽.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人股骨颈骨折[J].解剖与临床, 2011, 18 (7) :109-110.

[2]公纯秀, 郑丽茹, 席永昌, 等.原发性肺癌骨转移的X线研究——— (转移特点及机理) [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13 (4) :198-199.

[3]董小燕.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营养与免疫功能的关系:SGA方法的价值[C].南京: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12.

[4]赵燕平.热休克蛋白HSP70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热证的关系[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20-121.

骨髓转移癌临床分析 篇2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患者中, 男12例, 女8例;年龄 19~55 (40±5.3) 岁, 所有患者均经骨髓涂片或骨髓活组织检查确诊为骨髓转移癌。20例患者中有肺癌患者5例, 乳腺癌患者3例, 前列腺癌患者3例, 胃癌患者2例, 肝癌患者2例, 另有未发现明显原发灶患者5例。20例患者中, 出现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就诊8例, 出现因贫血就诊6例, 因血小板减少4例及白细胞减少2例就诊。以上所有患者除首发症状、体征外, 均存在乏力、淋巴结肿大、骨痛、盗汗、体质量下降等不同症状。

1.2 辅助检查

1.2.1 血常规及外周血涂片:

20例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 白细胞增高、减低不定, 血小板基本正常, 也有减低者, 血片中可见到幼粒、幼红细胞, 均未见到癌 (瘤) 细胞。

1.2.2 骨髓象:

20例患者中行骨髓穿刺检查15例, 用活检针抽取骨髓液进行涂片并行骨髓活检5例。所有患者中骨髓增生明显活跃6例, 活跃9例, 增生减低3例, 增生极度低下2例。所有患者图片均可见成堆、散在或广泛分布的癌细胞。

1.2.3 肿瘤标记物及生化检查:

癌胚抗原 (CEA) 增高8例;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增高1例;甲胎球蛋白 (AFP) 增高1例;红细胞沉降率加快7例;碱性磷酸酶增高6例;MRI检查发现骨质破坏及异常信号灶、病理性骨折4例。

1.3 治疗与转归

20例患者中, 有8例患者针对原发灶进行了手术或放化疗治疗, 其中肺癌患者1例、前列腺癌患者经手术、放疗后症状改善出院1例;胃癌患者在术后、化疗后, 出现消化道出血、黄疸, 全身多器官衰竭死亡1例;乳腺癌1例及肝癌患者未经手术治疗, 在放化疗后, 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自动出院1例;患者全身情况较差, 无法耐受手术及放化疗治疗, 采用药物止痛, 对症支持疗法, 病情进展7例。入院后, 病情恶化较快, 死亡3例。对于存在贫血的患者, 大多数给予成份输血, 但疗效不明显。

2讨论

研究显示, 在所有原发性肿瘤的骨髓细胞学检查中, 可发现肿瘤细胞的约占10%~13%。恶性肿瘤是否发生骨髓转移, 不但与肿瘤的病程及类型有关, 还与病程的长短有关, 病程越长, 转移至骨髓的几率越高。易发生骨髓转移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胃癌等。骨髓转移癌的诊断主要依赖骨髓细胞学检查或骨髓组织活检找到转移癌细胞, 除此之外, 影像学检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肿瘤标记物等检查也可提供帮助。

正常情况下, 骨髓独特的窦状血管结构, 成为癌细胞滞留的主要原因, 因此骨髓易恶性肿瘤的侵犯。研究表明, 转移的癌细胞可分泌骨髓基质细胞的抑制性因子, 后者可通过细胞间的相互接触, 抑制骨髓基质细胞释放造血生长因子, 从而影响正常造血功能, 致血小板与血红蛋白减低, 患者出现贫血、出血等临床症状, 而白细胞大多正常或升高。本组骨髓转移癌患者共20例, 其中发生贫血12例, 而又有以贫血为首发症状就诊6例。血液检查方面, 由于骨髓受到肿瘤细胞的侵犯, 髓血屏障受到破坏, 黏附功能改变, 致使幼稚细胞较易进入外周血液循环, 因此在外周血涂片时, 可出现幼稚红细胞或幼稚粒细胞。

确定骨髓转移癌患者原发肿瘤的分期及临床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当出现原因不明的贫血、发热、消瘦或四肢骨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时, 应想到有骨髓转移癌的可能, 尽早做骨髓穿刺检查, 当高度怀疑骨髓转移癌, 但骨髓穿刺未发现明显异常或表现不具有特异性时, 应更换部位, 多次检查, 并注意与血液系统疾病相鉴别。

治疗目的主要以改善生活质量,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为主。对于年龄较轻、全身状况较好、原发灶明确的患者, 可针对原发灶进行放化疗;而对于全身情况较好、原发灶不明的患者, 可给予受累部位的小剂量放疗;对于全身情况较差, 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患者, 可给予姑息放疗或药物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对于存在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患者, 可给予红细胞生成素、成份输血等方法改善贫血。

由于大部分骨髓转移癌患者为肿瘤晚期患者, 已失去原发灶的手术治疗时机, 同时全身情况较差, 无法耐受放化疗治疗, 因此预后不佳, 多在短期内死亡。对于原发灶不在骨髓中的患者, 常死于全身状况衰竭, 而原发灶在骨髓中的患者, 由于造血系统受到侵犯, 常死于出血或感染。

参考文献

[1]陶英, 李晓, 吴凌云, 等.骨髓活检与骨髓穿刺在骨髓转移瘤诊断中的比较[J].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0, 39 (2) :112-113.

骨髓内转移 篇3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0, 男23例, 女7例。年龄13~51岁。病因:血源性病灶骨髓炎13例, 外伤性17例。病程:3个月~21年。骨并发病:慢性肋骨、肱骨骨髓炎各1例, 腓骨多段骨折1例。局部情况:①血源性骨髓炎:无窦道者4例, 窦口及周围皮肤瘢痕化9例, 其中1例瘢痕25 cm×11 cm。硬化性骨髓炎散在脓腔及复发窦道3例;单一骨脓腔9例, 其中5例有大块死骨存留, 2例伴病理骨折;②外伤性骨髓炎:17例都有皮肤缺损, 骨裸露, 包括2例钢板外露, 2例踝关节外露, 伤口周围皮肤硬化, 皮下积脓, 皮肤缺损面积5 cm×3 cm~25 cm×10 cm, 裸露骨干枯、硬化, 部分表层坏死。骨折不连共16例, 其中粉碎骨折5例, 骨缺损4例, 缺损长度3~4.5 cm。全身情况尚佳。

1.2 治疗

①术前抗生素控制感染5~7 d;②病灶清除:切除贴骨和复发溃疡皮肤, 摘除死骨或碟形切除表层死骨及病灶壁瘢痕;1/1 000新洁而灭冲洗病灶并浸泡5~10 min。③根据以区部位、面积、深度和供区具体情况, 本组选用十种肌皮瓣直接或通过隧道转移覆盖创面;④肌皮瓣固定:首先缝合肌皮缘、肌膜与骨腔周围软组织缝合, 使肌皮瓣填入骨腔;⑤供区伤口由深到浅逐层缝合, 若肌肉松驰者10 cm宽的切口也可以直接缝合, 张力太大应植皮修复;⑥有骨缺损者可同时植骨;⑦术后置橡皮条引流可预防深部感染;⑧肌皮瓣表面置棉垫适当加压包扎, 以消灭死腔, 促进伤口愈合。无骨折者石膏托固定3周以免肌皮瓣滑动, 有骨折或植骨者管形石膏固定直到骨连接。术后继续抗生素治疗1~2周至体温正常。

1.3 结果

本组伤口一期愈合12例;表浅感染换药, 半个月内愈合14例;4例植骨者20~30 d 愈合。12例骨折不连者:2~3个月连接, 4例植骨者2~4个月融合。本组3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2~4.5年半, 平均30个月;伤口、骨折、植骨和骨髓炎均愈合良好, 无复发。

2 典型病例

2.1

例1 男, 19岁。左胫骨上中段血源性骨髓炎两年、2001年2月入院, 胫骨上中段皮肤缺损25 cm×7 cm, 大块死骨形成, 病理骨折。病灶清除后骨缺损4 cm, 植游离髂骨4.5 cm, 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填盖创面, 供区立接缝合。病灶内置塑料管, 注入氨苄青霉素0.25 gm/次, 3次/d;伤口1个月愈合, 植骨4个月融合两个月后患者跌伤, 植骨下端骨折, 又2个月骨折连接。18个月复查骨折愈合良好。随访39个月跑跳自如。

2.2

例2 女, 30岁。右胫骨下端开放性粉碎骨折7个月, 于2002年2月住院。皮肤缺损9 cm×5 cm, 胫骨下端粉碎骨折, 骨折片硬化。病灶清除取出死骨一片, 比目鱼肌逆行肌瓣转移充填腔隙, 即游离比目鱼肌近端, 保留来自胫后血管的下两支血供, 在内踝上5~7 cm逆转。肌面延期植断层皮片, 伤口半个月愈合, 2个月骨折连接。9个月骨折愈合良好, 趋于坏死的间质骨复活, 随访28个月无复发, 已参加农业劳动。

3讨论

3.1 胫骨慢性骨髓炎的诊断、特点及治疗

有伤口的骨感染超过6周者为慢性骨感染[1], 本组有伤口的26例均超过3个月, 无口的4例病程均超过8个月;诊断慢性骨髓炎应有X线、组织学依据或/和细菌培养阳性。本组30例的骨病变从X线片所见, 按Weiland[2]的分型:Ⅰ型2例, Ⅱ型10例, Ⅲ型18例;4例无伤口者属Ⅱ型, 手术发现之脓液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组26例曾经过两次以上手术, 2例分别为7次和10次。本组30例采用彻底清除病灶, 切除瘢痕组织, 转移轴型肌皮瓣填盖创面, 均愈合良好, 无复发。虽然例1植骨融合后因外伤再骨折, 当时折端骨已硬化, 髓腔封闭, 由于轴型肌皮瓣血供良好, 两个月后骨折端又连接。说明轴型肌皮瓣对控制慢性骨髓炎, 促进愈合, 确有特殊功效。

3.2 肌皮瓣转移的优点和设计

轴型肌皮瓣转移技术简单, 手术时间短, 而且转位的血管轴很少发生血管危象。本组无一例发生血管危象, 均一次手术成功。肌皮瓣设计:原则上选用受区附近肌皮瓣, 应最少影响供区功能及美观。一般胫骨上、中段, 选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 但该瓣下段缺乏肌组织。若是胫骨下段或内踝, 可视具体情况选用各种比目鱼肌瓣或腓肠肌内侧头逆行肌瓣, 肌面植断层皮片:若只需用皮瓣覆盖骨面, 可选用腓侧或胫后血管岛状皮瓣;小腿内外侧因特殊情况, 如瘢痕不宜作皮瓣, 可选用足背岛状皮瓣或肌皮瓣。本组30例根据受区的部位、面积、深度和供区具体情况选用多种肌皮瓣, 对胫骨各部位都能覆盖。很少有需要作显微组织移植者。作者在同期仅对胫骨慢性感染作了5例显微组织移植, 现在考虑其中有3例选用肌皮瓣转移覆盖即可。

3.3 植骨问题

本组中4例骨缺损均较短, 在5 cm以内, 故选用游离髂骨移植, 方法简单, 4例均成功。手术中彻底清除骨端瘢痕, 凿通髓腔, 将植骨嵌入髓腔内, 使之紧密接触, 等于加压融合;病灶内置管, 每日分次注入抗生素, 比持续滴注减少了护理和患者卧床时间, 且同样可以保持局部抗生素浓度, 由于局部血运充分改进, 且髂骨为松质骨, 新生血管容易伸入, 有利于骨愈合。一般两周拔管, 1个月左右伤口愈合, 3~4个月植骨融合。

关键词:轴型肌瓣,皮瓣,肌皮瓣,转移,胫骨慢性骨髓炎

参考文献

[1] May JW, et al.Microvasculrgr transfer of free tissue for closure of bone wounds of the edstal lower extremity.New Eng J Med 2001, 306:253.

骨髓内转移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多发骨髓瘤患者共32例和转移瘤患者共31例。其中, 脊柱多发骨髓瘤患者男17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为 (45.25±6.32) 岁, 所有脊柱多发骨髓瘤患者临床上表现为脊柱受累外, 均伴有颅骨、肋骨等部位溶骨性破坏;脊柱转移瘤患者男20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为 (51.38±4.12) 岁, 肺癌为17例, 甲状腺癌为8例, 卵巢癌为6例。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检查与脊柱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其中, 对脊柱转移瘤患者采用日立AIRIS-Ⅱ0.3 T磁共振机进行颈、胸以及病变严重部位的轴面T1WI及T2WI。

1.3 分类方法

对脊柱多发骨髓瘤的MRI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 正常型。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轴面T1WI椎体呈现为等信号或是稍高信号, 而轴面T2WI椎体则呈现为等信号; (2) 局灶型。针对一个或是多个椎体而言, 患者的局灶性T1WI主要表现为低信号, 而患者的局灶性T2WI表现为高信号; (3) 弥漫型。针对整个椎体而言, 患者的T1WI检查表现为弥漫性不规则低信号, 而患者的T2WI检查表现为弥漫性高信号。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变分布

脊柱多发骨髓瘤患者中, 患者共累及的椎体为150个, 其中, 累及颈椎的患者共26个, 占17.3%;累及胸椎共90个, 占60.0%;累及腰骶椎共34例, 占22.7%。

脊柱转移瘤患者中, 患者共累及的椎体为90个。其中, 累及颈椎共13个, 占14.4%;累及胸椎共45个, 50.0%;累及腰骶椎共32个, 占35.6%。23例呈跳跃性分布。

2.2 两组患者病变磁共振成像表现

脊柱多发骨髓瘤患者的MRI表现为三类: (1) 正常型。共3例, MRI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椎体T1WI信号稍高, T2WI信号无异常表现; (2) 局灶型。共6例, MRI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椎体T1WI中央信号稍低, 周围信号略高, T2WI中央呈现为等信号, 周围呈现为低信号; (3) 弥漫型。共11例, MRI主要表现为扫描范围内的椎体主要呈现为小圆形或是不规则的异常信号灶, 境界不清楚。

脊柱转移瘤患者的MRI主要表现为受累椎体的局部或是全部都呈现为异常信号, 同时信号形态呈现为不规则形状, 边界也比较清楚。其中, T1WI主要表现为等信号或是低信号, 共23例;T2WI主要表现为高信号, 共5例。

3 讨论

脊柱多发骨髓瘤与脊柱转移瘤都会表现为多发椎体和附件受累, 在临床上往往会将脊椎多发病灶诊断为脊柱转移瘤[2]。两种肿瘤虽然都会累及骨髓组织, 但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诊断。

病变分布上进行诊断。脊柱多发骨髓瘤在累及脊柱时, 往往会导致连续性多个椎体同时受到累及[2]。其中, 脊柱多发骨髓瘤正常型主要出现在临床Ⅰ期中, 患者的骨髓浆细胞侵润比较轻, 骨髓内的脂肪细胞水量通常正常, 脂肪与水的比例基本未产生异样, 而在李保灿等人[3]的研究中却显示比例产生了异样, 这可能与研究对象有关, MRI信号无异常表现;脊柱多发骨髓瘤局灶型与弥漫型主要出现在临床Ⅱ、Ⅲ期中, 患者骨髓浆细胞侵润比较严重, 进而导致患者骨髓内脂肪细胞减少, MR中T1WI受累的骨髓表现为弥漫型或是低信号或是两者相互混合[4]。此次研究结果显示, 共17例患者呈现为局灶型或是弥漫型, 均呈现为连续弥漫性椎体受侵。脊柱转移瘤患者椎体往往呈现为跳跃性分布, 与此同时, 往往同一例患者的多个椎体会表现为不同状态[5]。此次研究显示, 23例患者呈现为跳跃性椎体侵犯, 这种表现是脊柱转移瘤的独特性。

病灶MRI信号特征上进行诊断。MRI可以对脊柱多发骨髓瘤与脊柱转移瘤的脊柱骨髓信号进行直接性观察, 可以用于两者诊断中[6]。其中, T1WI往往显示正常黄骨髓呈现为高信号, 但患者因病变而导致水含量较多, 进而促使T1WI信号往往呈现为低信号, 在脊柱转移瘤中这一现象表现更为显著, 其表现与陈兵等人[7]的研究表现相同, 陈兵等人指出“大多数转移瘤白线出长T1, 长T2信号, 同时转移瘤在MRI中呈现为更粗大颗粒状”。此次研究中, 在11例弥漫型患者中, 这一现象表现尤为显著, 病变境界不清楚。此外, 在脊柱多发骨髓瘤中局灶型骨髓大多表现为圆形, T2WI主要表现为中央等信号, 周围低信号的特点, 但是, 在脊柱转移瘤中, T2WI主要表现为周围会有一条类似高信号环包绕 (晕征) , Schweitzer等研究表明:晕征的敏感度为75%, 特异度为99.1%, 准确度为86.0%, 所以它的出现往往提示着转移瘤的出现[8]。此次研究中, 共5例患者表现出此现象。

综上所述, 在磁共振成像 (MRI) 上, 脊柱多发骨髓瘤与脊柱转移瘤的表现形态基本相似, 但两者有一定的差别。因此, 可以依据其差别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1]赵亭国, 扈文海, 李会杰, 等.脊柱病变为主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手术治疗探讨[J].实用骨科杂志, 2012, 18 (12) :1057-1060, 1081.

[2]李颖, 肖海军, 薛锋, 等.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15) :4375-4376.

[3]李保灿, 黄文起, 孔凡之, 等.附件骨MRI表现在脊椎骨髓瘤、转移瘤鉴别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2 (3) :310-313.

[4]曹旭, 刘惠敏, 王良哲, 等.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和骨保护素的表达与脊柱浆细胞骨髓瘤的关系[J].脊柱外科杂志, 2010, 8 (3) :162-167.

[5]刘水连, 曾绍林, 严宁, 等.脊柱骨髓瘤的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2, 33 (1) :49-52.

[6]许万堂, 何剑锋.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多发性骨髓瘤[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 :78-80.

[7]陈兵, 罗飞, 张滔, 等.脊柱多发性骨髓瘤影像学对比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 10 (2) :155-157.

上一篇:教育程度下一篇:PLC的一体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