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发展(通用12篇)
信息化发展 篇1
摘要:转型升级和创新是传统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唐山港集团的实际深入调研, 系统分析了信息化在唐山港集团转型升级和创新中的必要性, 详细阐述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目标、主要功能和特点, 以及平台实施和实际运用的效益评价。
关键词:唐山港集团,转型,信息化,效益评价
1 物流服务平台信息化是企业转型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唐山市京唐港区, 于2003年1月在京唐港务局基础上改制设立, 为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 主要从事码头和其他港口设施的经营、货物装卸等业务, 拥有煤炭、矿石、钢铁、集装箱、液化产品五大业务板块, 散杂货、件杂货、多用途、集装箱专用和液体化工专用等各种功能。2010年7月5日, 唐山港股份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
唐山港集团作为以大宗散货、件杂货为吞吐主体的码头运营商, 经营团队从21世纪初期就开始认识到信息化对港口发展的促进作用, 并提出了科技兴港战略。从2001年起, 港口信息化建设起航。目前, 已经建有散杂货生产管理系统, 该系统在内部生产、业务流程管理, 计费核算, 票据打印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是唐山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开端, 也是各种生产数据采集的基础平台。但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采集基础数据、固化生产流程、提升管理水平, 对外部客户没有提供数据终端及WEB查询等接口, 对于货物在港、装船信息等只能以打电话等通讯方式查询,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物物流信息的快速流转, 为客户带来不便。
对于现代港口来说, 除了提供优质的装卸服务以外, 如果还能满足客户的信息需求, 比如船期预报, 防止货物回流, 实时监控货物状态, 提供钢厂最终客户的货物状态查询等这些增值服务, 就更能抓牢客户, 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基于唐山港集团通过建设信息化系统, 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来稳定客户、抓住客户的思路。唐山港集团建设了该港的物流服务平台, 该平台基于以客户为主导, 为客户提供实时网络查询, 甚至可以进行装船清单的预报。从这方面来说, 港口物流平台是对原散杂货生产系统的深化, 是唐山港集团对外服务的延伸。
2 物流服务信息平台设计
2.1 系统设计目标
(1) 建立完整的物流信息链条 (包括出场在途、到港入库、出库装船、船舶在途、到达港信息反馈) , 为货主提供对物流信息的全程监控。
(2) 实现货主、代理、船方、用户等客户实时查询船舶、货物在港状态。
(3) 同港口的一些大客户进行ERP系统对接, 建立数据接口, 实现数据交换。
(4) 以平台为依托, 实现物流车队票据网络化, 提高港口过磅效率。
(5) 在为客户提供网络查询的基础上, 进一步拓展船舶、货物手续的网络办理功能, 为客户节省时间。
2.2 系统主要功能和特点
2.2.1 主要功能
(1) 业务处理模块。到达港收货确认、装船计划预报等。
(2) 数据查询模块。库存查询、车辆到港信息查询、装船清单查询、发货信息查询、入库明细查询、过磅单查询、船舶在港信息查询等。
2.2.2 系统的主要特点
(1) 借助信息服务的门户平台, 用户可通过平台发布货物装车出厂、货物装船计划信息等。
(2) 可实现货物的在港动态跟踪:包括货物到港后, 在场内的过户信息, 库存信息 (可以详细到具体货位、货物卷号) 、货物到达对方港后的收货情况等。
(3) 提供对船代等客户的船舶查询功能:包括船舶预报、抵锚、装卸船、离港等船舶动态。
(4) 实现对物流车队的信息收集与发布:包括车辆到港后的及时数据采集, 车辆的过磅信息发布等。
(5) 实现基于角色、基于web等多种方式, 进行应用的集成和用户权限的管理。
(6) 实现管理的灵活部署与配置, 系统实现可根据客户需要, 灵活定制应用, 实现应用的灵活配置。
(7) 实现报表模板的自定义管理, 用户可自定义报表模板, 通过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自定义报表的格式。
(8) 良好的集成能力和扩展性, 该系统能很方便地与集装箱操作系统和生产系统等其它系统进行集成, 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所有的数据交换只在接口表层进行, 将接口系统双方在逻辑上进行隔离, 一方系统运行情况不影响对方系统运行, 这样可以保证对方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9) 操作简洁, 友好的人机界面, 系统根据操作员的习惯, 尽量减少无谓的数据录入, 操作简洁, 提高录入速度, 系统高度集成, 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利用计算机系统来控制管理的整个流程, 确定每一流程的工作程序序列、工作节点名称与属性、节点工作权限、工作节点的任务处理时间机制、工作节点与相关的其他流程的工作关系等。
3 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实施与效益评价
3.1 物流平台系统实施
物流服务平台系统是基于集团原有的生产散杂货系统进行的升级改造, 实际上是一个升级版的生产散杂货系统。其主要性能是实现了信息孤岛的对接, 实现了多个点的信息共享。主要实现方式如下:
(1) 建设港口WEB物流平台, 为客户提供网络查询服务。
(2) 搭建中间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协商, 港口和客户方确定数据传输、命名规则, 分别将对方需要数据以固定格式存入, 需要时各自提取转换导入本地系统中, 实现本地系统与外部系统的融合, 完善物流链条。其中, 做得比较突出的是, 实现了港口与重点大客户河北钢铁集团的货物代码对接, 实现货物信息的全程共享。
(3) 调整现行生产管理系统功能, 从中间服务器提前或者导入客户数据, 避免重复的数据录入, 实现与客户方系统完整对接。
此外, 为了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集团信息中心一方面继续完善现行生产散杂货系统功能, 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录入;另一方面与货主、代理做好及时有效的沟通, 做到数据的最终兼容。
在实施过程中, 信息部门注重开发细节, 有效把握使用部门及客户需求, 创造了友好而又实用的操作系统。如以系统开发实施的门禁系统的实现为例:2011年1月, 公司开始了门禁信息系统建设。该项目作为物流平台重点信息化项目, 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 总投资为人民币350万元。该系统的目标是开发一套能够满足港区门禁管理业务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包括网上派车子系统、门岗控制子系统、手持终端子系统、数据查询和系统管理子系统, 通过与已有的生产系统信息交换, 从中获取各种控制规则及所需的单证信息和过磅信息, 同时为生产系统提供各种车辆的进出港详细信息, 采用射频扫描、视频监控、现场图片抓拍、LED屏提示、无线手持机等技术辅助对所有进出港车辆的管理, 完善生产流程控制, 提高车辆在港作业效率。信息部门一方面从技术角度上使用Websphere, 采用Oracle 10g数据库, 服务器使用IBM小型机, 服务器系统采用AIX6.0, 使用C语言开发;另一方面, 借鉴以往生产散杂货系统开发经验, 通过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 (副总经理亲自抓) , 调动公司及客户8000余人次参与实际需求调研及讨论活动, 最终形成了符合实际的操作流程及应用界面, 并将实施推进进度纳入员工绩效考核。目前, 该系统已经成功应用, 解放了80%的劳动力, 司磅、保卫人员的压力得到大大缓解, 为公司降低了人力成本, 同时, 提高了货物流通效率和准确率。
3.2 物流平台系统实施效益评价
该系统建成以后, 为港口各部门及客户提供了远程即时查询、远程手续办理功能, 对于港口企业而言, 产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 提高了港口企业服务水平、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港口的竞争已经从成本差异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进而转向服务竞争。在存存放放中增加增值服务, 通过增值服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其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当港口环境、硬件资源等与周边港口的差异缩小时, 服务能否保持一定的竞争水平就是决定企业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从本质上来讲, 唐山港集团也是为客户提供堆存、装卸、信息、监管、简单配送业务的服务型企业, 想客户所想, 急客户所急, 供客户所需, 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是本企业在服务市场环境下必须遵循的法则。物流服务平台正是从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社会化服务、专业化服务、智能化服务、网络化服务等理念入手, 转变服务方式, 让客户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自己的货物库存信息、船货信息, 办理货物手续, 更便于客户安排下一步的货运计划, 加速了货物流转, 这样就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本港的服务水平。
(2) 扩大了受众范围, 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信息化建设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代表了先进文化和科学管理的发展方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服务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对于唐山港集团公司这样一个大型的物流企业而言, 建设物流平台, 改进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 通过信息化系统向网络受众推广业务, 搭建本企业与社会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可以充分发挥好网络媒体辐射广的传播作用, 树立规范管理、便捷服务的品牌形象。
(3) 减少了人为误差, 提高了企业服务质量。物流平台具备同本地系统、客户系统的数据接口, 可以与客户方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交互, 即客户方可以将发货清单、物流车队的运输小票等信息传入到我方, 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装船清单的预报。这样, 一方面减少了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手续办理人员的压力, 降低了人力成本。此外, 也从侧面规避了清单核算人员发错货、出错货的风险。据2012年港口内部统计数据表明, 全年港口货物差错率控制在0.3%以内, 并对微弱的错误源进行了即时的有效识别, 没有造成一起货差事故, 从整体上提高了港口装卸、储运服务质量, 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4) 完善了物流环节, 拓展了信息共享渠道。物流平台具备货物出厂信息收集、货物到港确认、货权或者代理权转移、对方港收货确认等功能, 真正通过信息技术诠释了货物的流转过程。随着系统功能的不断扩展, 该平台将更多的信息使用者引入系统, 如外轮代理、海关、检验检疫部门、陆上运输企业、结算银行、保险公司等众多单位, 既为他们提供服务, 也让他们通过物流服务平台对物流环节进行控制, 最终完善整个物流链条。从这一层面讲, 物流服务平台为公司大物流理念的深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为整个物流链形成闭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 将联检单位、银行、保险公司纳入物流服务平台, 从更深层次拓展了信息共享渠道, 会进一步深化客户服务内涵, 必将促进港口企业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王冉.唐山港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J].中国水运, 2013 (2) .
[2]贾洪鑫, 江琳琳.欧洲港口物流发展对唐山港发展的启示[J].港口科技, 2010 (12) .
信息化发展 篇2
中原崛起势头正起,河南交通任重道远。《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战略定位:“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省第九次党代会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构建功能完善、协调配套的基础设施保障;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崛起,交通先行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运输行业发展,服务“三化”协调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那么,行业信息化建设必将成为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助推中原经济区崛起,服务社会民生的重要推手和有力支撑。
信息化是行业创新能力的突出体现,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是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服
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能否合理推广应用信息化是一个行业战略眼光的体现,交通运输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深刻影响着交通运输现代化的进程。从一般意义上讲,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就没有交通运输的现代化。
传统的投资驱动型、资源依赖型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已迫在眉睫。在信息化的大时代、大背景下,以全行业综合性和区域性重大信息化工程为带动,推动信息互联互通、资源有效共享,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提升行业决策和服务效能,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协调发展,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已然成为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出行和货物运输需求更加旺盛,交通出行规模快速增长,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高效、快捷的出行服务,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成为检验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者的新标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的监测预警、通信保障和决策支持水平,推进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加大公共信息的服务力度,将最及时、最准确的道路、运输情况,通过互联网、手机、新闻等多种渠道公之于众、服务社会,努力消除和减少不同地区、城乡间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的差异,这是确
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重要保证。
细数河南交通,信息化为行业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各类信息化工程如雨后春笋助推着河南交通运输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资源整合,汇聚全省公路、水路、运输信息资源,建成公众出行信息系统、交通运输应急指挥系统、行业综合运行分析系统、GPS监控平台、交通地理信息平台。三系统两平台的投入使用,促进了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了从分散建设、信息孤岛逐步向统筹规划、资源整合的转变;依托高速公路通信、收费、监控信息平台,开展了养护管理信息系统、联网收费管理系统、道路监控系统及通信网络系统建设,极大地提升了高速公路管理服务水平,为应急救援,道路抢先提供了决策支持,为全省高速公路的贯通畅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运输管理部门开发的运政管理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运政管理数据的大集中,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有效地支撑了全省道路运政管理工作;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升级改造,实现了物流企业间、企业与政府间的有效信息交换,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周转效率;12122等各种交通服务出行热线,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门户网站已经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布信息的主平台和社会公众获取交通运输信息的主渠道。
此外,其他重点工程也在稳步建设:河南省公路水路建
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已通过评审;河南省多式联运综合运输服务平台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郑州市出租车和城市公共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正在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积极推进;河南省超限检测站四级联网系统已完成工可编制。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人事管理系统、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已建成投入使用。各项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为交通运输输送着新鲜血液,激活着中原市场,服务着亿万百姓。
尽管信息化发展有所成效,但支撑行业发展,助推先行之路并不轻松。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仍亟待解决。
信息化项目实施的主导力量过于单一;信息化过程管理及后评估机制相对缺失;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稍显不足;部分信息系统定位不明确,与业务需求结合不紧密;信息安全的保护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信息化人才及资金保障难以落实……
如此种种,是体制过于陈旧,还是思路不够开阔,是工作畏首畏尾,还是难以担当重任?
人常说,要跳出交通看交通,要站在大局看交通,要落在基层看交通,要看到交通发展的新形势,要看到人民群众的新期盼。
中原崛起、战略要地、枢纽全局是大趋向,服务人民、惠及民生,是根本宗旨和最终目标。顺应大势,把握大局,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把“三化协调”的需求放在首位,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是当务之急。
信息化项目要讲应用、讲实效。没有应用的信息化项目是腐朽的,是不具生气的。这不是作政绩,而是搞服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致力改善民生,推进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让百姓出门不再“一票难求”,“公交优先”不再纸上谈兵,自驾出行不再迷茫作难,这才是落在实处,落在用武之地。所以,规划要贴近服务,布局要讲究发展。小项目、大应用是一种智慧,大项目小应用则是浪费。某些项目需求定位尚不明确,又何谈实际应用?这是个解放思想的过程,要广泛吸纳社会资源,让一流院校、科研院所、前沿信息技术企业参与到信息化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去,将先进领域的先进技术、创新思维,融入到交通行业发展当中。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社会力量,积极开发公益性资源,健全公益资源的共享和收益机制,弥补政府部门自行开发过程中资金和人才的短缺。
同时,加强对于信息化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后评估体制的建立。由于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以及成果效益与其他交通工程项目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完全照搬传统项目后评估的方法来对信息化项目进行评估,因此,需要根据信息化项目特点及管理需求,构建科学、规范的信息化后评估体系以及相应的工程过程管理办法和评价细则,切实把各项工程做到实处,做到人民满意之处。
发展信息化林业 篇3
[关键词]信息化、林业工程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478—01
1林业信息化重要意义
建设林业信息化,目的是建立起功能齐备、互通共享、产业联系密切、打开网络市场平台及稳定高效地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监督透明化和服务便捷化,提升林业信息化水平。林业信息化是以实现林业信息化为目标,以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产业为基础,以资源开发、效益、社会为中心,以林业电子商务建设为重点。正确的将林业产业导人统一规划、统一内容、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尽快形成布局科学、高效便捷、先进实用、稳定安全的全国林业信息化格局。将林业产业分区、分类生产,协同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上连基地、下连市场的由结构合理、有机构成的多条足够长的产业链组成的产业体系。
2林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如今我国是网络信息发达之国,是大力发展林业信息化的最好时期。网络可以让林业部门发布政务信息,提供林业在线服务,与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平台建设越来越规范,信息发布渠道越来越多。特别是现在的网络网力量如此大、网民如此多,同时通过信息平台.把林业风采展现出来,并宣传林业的政策法规,提高林业知名度,通过网络信息建立林木交易市场。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3加大投入
我国普遍林区林业发展主要是靠发展人工林,为改善我国木材市场供求问题。国家应该在资金上和技术上支持,树立林业经济定义和制定林业产业发展政策.从宏观上引导、监督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以推动中国现代林业建设和中国林业经济的发展道路。同时,要多方筹集建设资金,需要政府拨款、银行贷款及招商引资结合起来,探索多元化模式。打通林业投融资渠道。
4重点培训专业人才
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之前我们必须要加强培训专业技术队伍,才能培养出更多的计算机网路和林业专业技术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对林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信息化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水平,才能真正建立成一支信息化技术工作队伍。同时,也要不断的进行林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培养出更多能熟练使用林业实用信息技术的现代林农。
5改变林木市场标准规定
按照国家林木市场的相关政策进一步研究和改革方案。一是要制定林木市场交易规则,要确定转让内容、转让范围和转让双方的必备资格.规范转让合同,明确转让森林的采伐申请和伐后更新要求及管理程序,以规范活立木交易活动。二是要建立价格引导机制.活立木交易的市场价格要反映产品的实际价值,以促进平等交易,活跃市场。三是要制定活立术交易鼓励政策,降低交易成本.保障林木所有荷和非公有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6开展林业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做好林业综合性服务机构
全力以赴推进区域性林业服务平台建设,按照业务功能设立服务窗口,服务业务包括办理林业证件、证件年检、林权管理、林业建设、规划、交易转让、林业科技和法律咨询、林木收储服务、网络信息技术服务等主要功能。建立林业成果展示厅,“以林农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林业服务中心作用,做好林业免费咨询培训等工作,不断提高林衣的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而且为大量的劳动问题得到了解决解决,也帮助了一些林业企业技术人员培训成材,学到了更多的科技知识,是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推进林业产业与国际接轨。全方面开展信息化,建立专业技术队伍,成立令国森林及林产品认证中心。做好林业认证及林产品认征和管理认证等工作。提高林业质量水平和持续经营水平,减少绿色贸易壁垒,打造林业知名品牌,提升林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一。
7支持林业产业协会建设,给林业产业协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在我国黄淮海地区平原已经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将林地化为私有,这样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也造成了林业经营面积小,财力单薄,技术水平低,提高经营集约强度困难的局面。其实林业协会可以为我国解决很多问题,规范统一林主生产木材和销售产品,林业协会还集中林主财力建立木材加工企业,组织合作造林和采运。使林权分散的私有林走上了林业结合的道路。考虑到黄淮海地区平原的环境问题,林业产业协会可以囚地制宜,制定自己的工作重点,全面推进以数字林业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信息化建设。依托网络架构和硬件基础。建立以信息和空间技术为支撑的,结合该区域林业实际的全新技术模式与工作方式,为统一销售林主生产的木材。协集中林主财力建立木材加工企业。组织合作造林和采运提供科技平台。成为平原地区“数字林业”示范区。并加强与国家和其他地区产业协会的联系,了解林业产业发展的新进展。
(1)对于保障林业企业正当权益不受伤害。首先,林业企业应当积极去参与相关政府部门所提供的政策动向及法律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其次,相关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去帮助企业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避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保障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伤害;第三,相关部门应当积极组织林业企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例如通过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保障相关林业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占领有时;最后一点,面对经济全球化,相关企业应当以人为本,广泛吸收具备能应对新时代国际化挑战的专业性人才,为企业迎接日益经济全球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做好充足的准备,使得我国林业产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拥有更顽强的生命力以致拓宽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道路。
(2)此外,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提供我国林业产业的最新动态,使得林业企业更快捷,等全面的掌握林业产业的最新动态以及发展趋势,并且,应当树立一个健康有序的行业气氖,以典型的优良企业为模范,积极宣传并且借鉴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依靠便利的网络资源,使得先进的生产技术得到宣扬,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从中相关企业可以发现自身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加强自身产业发展运行的预测和预警,从而降低风险,使促使我国林业企业稳健发展。
论信息化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篇4
1 信息化发展需要方法论的指导
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 美国已经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到构建“数字地球”战略, 而中国也已经从“三网融合”战略发展提升至“两化融合”与“感知中国”的战略实施, 新兴的信息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同时, 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 首次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十七大工作报告中, 更是将推进信息化的思想贯穿全篇, 其中共有10处表述与信息化密切相关, 并且首次鲜明地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 这也反映了国家对于信息化在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中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
可以说, 信息化科学、健康、良性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意义越来越重大。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来看, 伴随着“感知中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从农业种植到质量追溯, 从智能家居到智慧物流, 信息技术引发的新兴商业应用层出不穷, 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创新发展的源动力。随着当下“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的提出, 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核心手段。从企业发展的微观层面来看,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一系列以BI、ERP、SCM为代表的信息化软件产品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与竞争实力。信息系统不但在帮助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的控制、降低运营成本方面功勋卓著, 也大大促进了企业内外信息的交流与知识的共享, 更好地帮助了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可以说, 信息化就是企业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经营管理的过程, 是利用技术手段变革生产管理模式、创新商业模式的过程。信息化的手段已经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助力。
然而, 纵观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 由于一直缺乏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引, 因此, 虽然整体信息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和能力也有了显著的加强, 但信息化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目前,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中普通存在以下共性问题:第一, 企业信息化过度重视硬件投入, 轻视或不重视软件开发, 甚至单纯认为硬件上的领先就能完全反映信息化水平;第二, 缺少战略层次系统性的思考, 忽视信息化整体规划, 不重视对于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第三, 好高骛远, 缺乏有效的计划, 期望通过一到两年一步到位的实现信息化的跨域是发展;第四, 过度重视信息技术的领先, 而忽视信息化过程中对于管理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第五, 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 开发人员闭门造车, 业务人员不积极参与开发;第六, 盲目崇拜国外大公司的整体解决方案, 不注重行业适用性评估, 造成信息化投资黑洞;第七, 注重信息化投资建设, 但却缺乏有效的后期运维管理。
针对目前信息化发展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笔者溯本求源回到最根本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中来看,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包含管理、信息和系统, 它是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 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 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 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 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 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可见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而不是单纯的技术系统, 它是由人组成, 具有经济和政治活动的系统, 可以说它是将旧的经济形式转化为新的经济形式的工具, 是将旧的社会模式建设成为新的社会形态的工具。因而,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是面向未来、革命型的, 是对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完全变革[1]。基于这种理解, 可以发现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涉及到了人与组织的发展问题, 应当是一个全员参与、长期持续推进、逐步完善提升的动态改进过程。信息化发展不是也不能一蹴而就, 应当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 在恰当的发展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下, 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逐步优化与重组的过程。
在探寻这一恰当方法论的过程中, 笔者由发展观的演化发现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可以指导社会发展的科学的方法论, 其所包含的方法论的意蕴对于在当前经济社会形势下信息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 本研究将从发展观的演化作为切入点, 深入探讨科学发展观对于信息化发展的指导作用。
2 发展观的演化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而发展观则是人们从哲学的角度对发展的诠释, 也是人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看法的根本阐述。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人类对于发展的问题越来越重视, 认识也不断加深, 发展观也在随之不断发展演变。
战后最早兴起的具有普遍影响的发展观是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2], 其主要观点是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认为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这种发展观为人类带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 其中也包含着对中国发展观的重要影响。但是这种唯GDP论的发展观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的“增长问题”, 可持续发展观的概念逐步产生。1968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在《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发展意味着社会整个体系的全面地向上运动[3]。”而与此同时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也提出:“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 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 还包括其他更广泛的方面。因此, 应该把发展看为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重组在内的多维过程[4]。”伴随着“有增长无发展”现象的产生,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越来越受到质疑。1983年,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其《新发展观》一书中提出了“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新发展理论, 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标志着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的产生。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观逐步由重视物的发展向重视人的发展转变, 发展的目的最终指向了人。伴随着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 签署了《21世纪议程》等5个文件, 可持续发展观正式被人类社会所公认, 这一发展观主张发展经济不仅应当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 更加需要为后代子孙保留必要的发展资源。
在中国, 发展也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中国的问题都需要依赖通过发展来不断解决。邓小平就曾指出:“要把发展提高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5]、“中国的发展, 是立足于中国的发展, 也是在与世界比较之中的发展”[6]。纵观当代世界发展观的演变过程, 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关于发展问题由单纯重视经济增长向全面重视人的发展的演变路径。但反观国内, 在发展观的问题上, 我们一直受到传统发展观的影响, 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却也造成了发展不够全面、发展不够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7], 尤其是近来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更加要求社会发展观的变革。为了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 在立足目前基本国情的基础上, 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与实践, 同时借鉴了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 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对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进一步提升与精炼, 是符合中国实际发展需要的恰当的方法论, 它从理论上借鉴了当今世界关于发展问题的最新认识和研究成果, 吸取了世界各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经验与教训, 并且直面诸多全球性问题, 这不仅符合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 也迎合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
科学发展观从其科学性与系统性角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客观规律, 是我们国家对于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从发展的内容上来看,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它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它从整体主义的世界眼光出发, 直面当代全球化进程及挑战, 从战略的角度科学的分析与思考社会的发展问题[8]。从发展的机制上看, 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它以一种关联性思维来考察复杂的社会系统, 关注系统内部的各个元素、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关系, 它是一种多元主义的生态思维模式[9]。从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它抛弃了原先发展的静态思维模式, 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上来进行系统性的思考, 以动态性的思维来考量发展的持续性问题。从发展的本质上来看, 科学发展观彻底摒弃了传统发展观把人当作工具与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 注重以人为本, 强调不断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总而言之,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所以说科学发展观将使得我们对社会发展实践工作的思维方式发生彻底性的变革, 也将指导我们更科学有效的进行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整体性、协调性、战略性、动态性、人本主义等[10]都将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建设工作产生实际的指导意义。
3 科学发展观对于信息化发展的方法指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与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1]。科学发展观从哲学角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套意义深远的方法论体系, 尤其是对信息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目前信息化建设中诸多问题的一记良药, 也更加是指导信息化发展的一副良方。
3.1 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
科学发展观明确主张将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以一种整体性思维从系统角度全面把握问题, 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系统性思维的要求。同时,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看待问题需要摒弃片面的思维方式, 不是就事论事的处理问题, 而是关注系统整体、关注整体与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对事情全面思考、整体规划、通盘审视。这种系统性思考的方法是信息化工作中最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方法。在当下很多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中, “重硬轻软”、过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缺乏有效IT治理运维等问题都是未将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作为企业的整体性工作来思考造成的。回顾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道路, 在新技术的诱惑下或者是在急功近利的思维指引下, 一些企业花费了巨大的成本, 通过软硬件的购买建设了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 但是系统的先进性与管理的滞后型不吻合, 不适宜企业发展的管理信息系统最终只能随着技术和模式的发展被企业被用户所抛弃;还有一些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根据不同业务开发了适合不同用户的管理信息系统, 但是各个系统在开发初期各自为营, 互相之间缺乏联系, 造成各个系统在企业整体运营中支离破碎, 集成整合难度大, 虽然各个系统单兵作战优势明显, 但是整合集成的成本非常高, 原型式的应用和推倒重建式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同时信息孤岛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这些种种信息化发展的问题都是因为不重视整体性的规划, 缺乏从系统角度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实施造成的。因此,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 当信息化的建设站在系统和整体的高度, 从全局出发, 构建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发展蓝图, 统筹信息化不同阶段的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才能有序进步, 企业才能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与效率兼顾的信息化良性发展形态。
3.2 战略性、长远性的眼光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能够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及反思, 并能在充分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与方向的基础上, 主动的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与设计, 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性思维与长远性眼光, 科学发展观对于战略思维的要求特别适用于指导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企业发展路径的重大抉择, 业界曾有“上ERP是找死, 不上ERP是等死”的豪言壮语, 这足以反映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选择时的审慎态度, 一般来说, 成功的信息化企业在准备采用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效率、强化管理的时候, 必先进行信息化的战略规划, 这一规划一方面需要高度吻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 能够有效的支撑和保障战略的成功实施;另一方面它又需要准确把握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应对世界格局复杂变化的同时帮助企业选择最适合的发展道路, 实现企业基业长青的最终目的。然而, 目前很多企业却存在忽视信息化整体规划, 不重视对于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更有甚者完全缺乏有效的规划与计划, 期望通过一次性采购某些国外大公司的成熟软件, 通过一到两年一步到位的实现信息化的跨域是发展。这些都是缺乏战略性思考和长远性眼光的短视行为。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 更加应当关注全球技术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总结与反思过去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制定最符合当前发展战略趋势的信息化蓝图及实施路径。
3.3 动态、开放的时代态度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最本质的要求, 它要求能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发展。这已经不是一种静态思维模式的发展观, 而是以一种动态的思维模式来把握社会的发展;它也不再是将发展看成是仅仅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 而是伴随这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 将发展置于一个开放性的视域中来对待。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新技术、新手段、新的商业应用模式层出不穷, 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完全不是一种线性的发展模式,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种种内在的不确定性、永恒的新颖性及发展的不可预料性, 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呈现非线性的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恰恰更适合用来指导信息化发展, 促使信息化建设能够准确把握技术发展的动态性与开放性, 跳出传统发展思维的束缚, 在把握制度建设的基础上, 创新性的处理发展的问题。
3.4 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
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体现就是由物本主义向人本思维的转变, 它是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现代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产物,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尊重人、依靠人和为了人[12]。在信息化发展与建设中,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就更加具有指导意义。有专家学者一直强调信息化建设就是一次企业的文化大革命, 要充分发动每一个个体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真心支持企业的信息化工作, 可以说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就是企业中人的文化的一次重塑过程。可以发现, 在信息化的实际实施过程中, 从“一把手”挂帅, 强调领导在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 到业务部门的主要业务人员的全程参与, 强调关键业务人员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再到从用户出发, 更多关注用户体验与信息技术的接受度, 这些都反映了信息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对人的关注和依赖。可以说科学发展观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正是信息化发展建设中最重要也最需要严守的准则。
由此可见, 科学发展观从其本质上来说对于信息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指引作用, 对于保障信息化良性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用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解决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是符合信息化自身发展规律, 也是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 必将对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大有益处。
4 现实意义与未来展望
在当前经济社会形势下, 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蕴对于国家与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举例而言,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两化融合国家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就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信息化发展最实际的体现。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来看, 工业化与信息化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 完成工业化后方可发展信息化, 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这样的发展路径也充分保障了信息化发展的高质与高速。但是中国近百年的波折历史使得我们在面临信息化大发展的国际环境时, 工业化却远未完成, 如果我们坐等工业化发展完善后再去发展信息化, 势必永远落后, 所以在总结我国过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国外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同时准确把握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科学发展的视角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 这也体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本质[13]。
因此, 科学发展观以其所具有的系统性的思维方式、长远的战略眼光、开放的时代态度, 以及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必然地成为了指导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科学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法论而言, 其对于历史发展的充分肯定, 对于外部趋势的充分研判, 对于内部问题的清晰梳理, 对于发展问题的全面理解,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国家与企业的信息化工作, 也能更加有效地帮助我们做好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的准备。当然另一方面, 当前时代的信息化发展与建设也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支撑, 也可以帮助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其方法论的内涵与实施。
幼儿园信息化发展 篇5
最新调查显示,广州地区的信息化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有电脑的家庭占到了89%,远远超过我国大城市家用电脑的平均拥有率两倍还多;而广州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62.3%,也是远远高于全国平均25.5%的普及率;广州手机用户超过1000万户,相当人均拥有超过一个以上的手机号码。所以说广州是个信息化程度相当高的城市,信息对广州人生活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正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继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热潮之后,幼儿教育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提出了“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重要论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幼儿园如果要实现争创先进、更上一层楼的目标,就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和探索,走出自己的教育之路。
那么,什么样的幼儿园才能称之为“信息化幼儿园”呢?一般来说,需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1、办公室或各课室配备有电脑,且可上网;
2、组建了内部网或连通互联网;
3、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
4、在教学和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管理中应用短信收发系统、现代化的家园互动网站和园务管理系统等;
5、门禁系统;
6、视频监控系统;
7、拥有多媒体教室或设备(投影机、幻灯机、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等);
8、其他:配备有幼儿电脑机房;双向视频会议系统;
9、有专职或兼职负责信息化维护和开发的人员;
10、教师大部分能独立操作电脑,会使用基本的办公软件和上网,基本不需指导。
据调查,与广州的信息化水平相比,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就远远落后了。主要表现在: 首先,广州市幼儿园拥有自己官方网站的幼儿园竟然屈指可数!只有为数不多的机关幼儿园和少数档次较高的民办幼儿园建立了拥有一级域名的官方网站,大多数的幼儿园要么没有网站,要么是建立了好几个只有二级域名的免费网站,网站是建了,但个性化的需求和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网站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的现象非常普遍。
其次,家园互动方式传统,满足不了家长日益增长的需求。有些幼儿园还在使用纸条夹在书包内的方式发送园内通知,耗费办学成本且效率低下;家园互动采用纸质的家园联系册,幼儿的日常表现、成长中的点滴细微之处无法及时地形象化地传递给家长。可喜的是,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这个问题,利用短信平台工具发送园内通知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采用;同时,基于互联网的家园互动新模式也因为其便利性和信息的多样性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幼儿园的认可。但是,目前市场上提供此类服务公司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差别很大,幼儿园方面需要认真比较鉴别。
接着,在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方面,普及率也很低,二者均只有30%左右。幼儿的接送安全要高度依赖于园方工作人员的警觉性,幼儿园的安全保障体系堪忧。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在广州应用相对较多的是在幼儿在线实时视频方面,主要是满足平日无暇顾及孩子的双职工家庭(如出差在外时)和对孩子教育相当关注的父母的需要,对某些父母来说很必要,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幼儿园的招生,但使用中需谨慎,要注意避免对教师的教学过程造成困扰,以及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什么是幼儿园信息化平台?
信息化是幼儿园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而幼儿园信息化平台正是幼儿园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幼儿园信息化平台应该包括以下五大核心系统:家园互动系统、短信系统、数字化办公系统、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系统,幼儿成长档案系统;及三大辅助系统:安全接送系统、考勤系统、视频监控系统。
短信系统以短信方式发布实时的园务信息;
家园互动网站系统利用网络的便捷性,让幼儿园和家长的互动沟通更全面;
数字化办公系统运用互联网、数据库等现代化工具,使幼儿园的教学和园务管理工作更科学和高效;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系统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成效,减轻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为优质的教学提供保障;
幼儿成长档案系统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的无限拓展性,为幼儿园和家长建立起完整而丰富的幼儿成长档案系统,为孩子的个人成长留下弥足珍贵的回忆;
安全接送系统有电子接送卡、指纹接送等方式,旨在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幼儿接送途中的人身安全。
我国信息化发展分析 篇6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formation
Wang Na
(Armed Engineering Institute,Xi'an710086,China)
Abstract:Information is the core of a country's future competitiveness,the world's political,economic,social,cultural and military structure a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subtle changes taking place.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strategic goal of China's development.
Keywords:Information development;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re competence
一、信息化
信息从人文科学上来讲信息就是消息,它是以消息作为载体存在。而以自然科学来讲,信息就是一些信号,最后表征为一些附有特殊意义的数字。美国的数学工程師香农以概率论为基础,为信息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为现代的信息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可以这么认为,信息就是数字,而信息化就是数字化。
从社会以及信息的发展角度来讲,我们可以把信息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它们分别是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其中信息产业化是信息化的起步阶段,产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初级阶段,经济信息化是信息化发展的中级阶段,而社会信息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化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外延在逐步扩散发展。当前全球工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前期阶段,即信息的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主要的国家已经完成了产业信息化到经济信息化的转形。
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近些年来,为了提升我国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与政策,以此来推动我国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发展。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推进信息化”的方针指引下,我国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化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可观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下,经过多年努力,不断的探索,研究,我国的国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已经形成大的格局,规模已入世界前茅。电信领域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下,初步形成6家基础电信公司公平竞争的信息市场格局。
(二)信息化推进企业稳步前进
为了能够跟进信息的快速发展,大多数企业都意识到了未来的市场竞争,其实就是信息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能够打赢市场战。所以到多数的企业已经完成了信息化生产,信息化管理的转型。
(三)信息化政策推进信息化发展
在信息化的发展浪潮中,由于国家的一些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大大的推进了信息化的发展,从而涌现了一些以信息,或者是以智能技术为产业的企业。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推进我国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我国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化成为我国发展战略首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的格局都在发生着微妙的改变。拥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的国家在这个世界舞台上更具有说服力。美国与1993年推出“信息高速公路”项目以后,国家的信息化技术成为了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标志和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为了能够巩固国家的国际地位,或者是取得更加有利的国际分工,,每一个国家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并为这一课题提供物质资源,与政策资源。从现在世界各国的发展角度来看,发达国家更侧重于技术,行业标准法规的制定与推广,而发展中国家则侧重于方针政策的落实。
(二)我国信息产业化与全球化
国际产业的风云变幻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这些变革推进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突显了国际分工及区域产业链越来越紧密的互动趋向。中国是世界工厂,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接受并且学习了工业化国家的技术,接受了发达国家提供的整理了的知识和所设计的市场“蓝图”。由于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在工业与其他行业已经相当成熟和普及,国际产业转移为我国信息产业提供了发展契机,推进了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必然带来信息技术的扩散,全球化市场和技术的相互依赖已成为必然。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
数字化发展、网络化发展、智能化发展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总体方向。它促进了工业产品的电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了国民的生产力,同时加快了在管理、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渗透与融合,这种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史可以知道,没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工业由大变强是不可能实现的。发达国家侧重于信息资源的整合,发展中国家则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总结
信息是一个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拥有强大的信息技术的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更具有说服力,在世界分工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国家已经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我国的战略目标。培养信息化人才,建设信息化环境,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于瑞红.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实证分析[J].情报科学,2009,4
[2]穆广杰.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信息化发展 篇7
自建行以来, 广东发展银行 (以下称“广发行”) 始终坚持“科技兴行”的发展战略, 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积极应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银行业务系统, 目前已建设了数十个全行级的信息系统, 强力支持业务的开展。2008年, 广发行制定了五年科技规划, 对信息系统和科技工作进行了详细的现状分析, 确定了五年科技发展目标, 设计了核心系统转型、IT架构、IT治理、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蓝图, 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路径。通过科技规划的实施, 将有力提升科技对业务及管理决策的支持能力, 提高科技核心竞争力。
在客户服务方面全面, 支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建立全行统一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市场营销相关系统, 完善各类客户服务渠道, 支持各级业务管理人员、客户经理对客户的营销、销售和服务活动。
在业务支持方面, 建立覆盖前中后业务处理的系统平台。建设后台集中运营的管理平台, 支持集中运营和业务流程的持续优化;优化核心银行系统架构, 支持本外币统一处理;优化中间业务平台, 支持中间业务产品的快速推出;建设公司理财与个人理财平台,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服务;建设资金业务应用平台, 加强全行资金管理, 全面支持各类资金交易及投资;建立通用的产品参数管理模块, 根据需求进行灵活的产品定制, 提高对业务需求的响应能力以及新产品的快速部署能力;建设投资和托管类业务应用平台, 支持未来的混业经营。
在管理决策方面, 搭建数据仓库平台以支持全面风险分析和成本分析。通过建设不同主题的数据集市, 支持市场风险分析、信用风险分析、操作风险分析、管理会计等经营决策分析的要求;在系统层面支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满足新准则的核算要求和信息披露要求。
在IT架构方面, 建成灵活稳定可扩充的系统应用架构和基础设施架构。建成结构灵活、功能完善的应用体系架构, 建成高效、稳定、安全、面向业务服务的基础设施架构, 使广发行的科技支持能力在未来五年内达到国内同业先进水平。
在信息安全方面, 达到科技风险管理的监管要求。制定信息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 建立科技风险管理框架, 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整改, 建设集中身份管理与统一认证平台, 实施信息系统等级保护, 满足监管要求和行内信息安全管理要求。
在IT治理方面, 完成由后勤保障向服务提供的角色转变。理顺需求和产品服务的各方职责, 建立科技与业务有效互动的协同工作机制, 提高IT服务水平;提升项目管理、产品服务、研发和运行支持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积累充实科技力量, 使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满足科技工作持续发展的需要。
2009年信息化建设情况
2009年是广发行开始正式实施科技规划的第一年, 在科技规划整体原则和方向的指导下, 以支持业务发展为重要目标, 广发行信息科技在重点项目的推进与建设、基础设施的优化与整合、信息安全的保障与规范、专业化能力的积累与提升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重要进展。
推进科技规划第一阶段项目建设, 奠定架构基础。目前, 正在开展的第一阶段项目包含了核心银行转型、业务发展支持、管理决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 大部分在2010年一季度可以完成并达到以下业务目标:消除储蓄业务功能重复, 有效清理个人客户信息, 建立内部核算管理新体系, 使核心系统架构合理化;填补广发行在客户管理、服务渠道等重点业务功能上的缺失, 并对后台运营管理模式的转变提供支持;解决广发行在管理决策方面的紧迫需求及监管机构的数据报送要求, 并为数据仓库的建设搭建基础平台;化解关键信息系统的运行风险, 转变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模式。
优化与整合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业务支持效率。根据科技规划设定的基本原则, 初步建立了基础设施统一规划、滚动实施、动态调整的建设和管理机制;对存储、服务器、备份等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 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成功实施了综合业务系统与信用卡业务系统主机升级, 提高了业务支持能力和系统可靠性。
进一步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科技风险自查及现场检查机制、深化信息科技风险专项检查、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提升分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等工作, 强化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并通过信息风险制度建设、人员培养等方式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完善IT治理, 有效支撑科技发展。完善与优化需求管理、项目管理、计划管理、测试管理、商务管理等关键流程和制度, 提高流程和制度的“执行力”及效率;建设项目管理、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等专业团队, 完善培训机制, 扩充科技队伍, 逐步提高科技队伍的整体实力和专业技能。
2010年发展前景展望
2010年广发行信息科技工作将根据“加快建设、确保质量、维护安全、服务战略”的原则, 重点抓紧落实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集中推进科技规划的实施, 支持业务发展。通过科技规划项目群的实施, 加快核心银行转型步伐, 提高核心银行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实现统一对外提供标准服务, 提升业务响应效率;统一全行客户视图, 扩展银行服务渠道, 支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的建立;搭建投资理财与营销管理平台, 支持业务拓展市场, 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优化改造中间业务平台, 快速支持产品创新与发布, 提升广发行中间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建设多维度的财务分析与信息披露平台, 提供管理决策支持及满足各类监管要求;进行后台流程再造系统建设, 支持后台集中运营;建设各类风险管理数据集市, 支持全面风险管理, 保障业务合规稳健发展;持续优化基础性应用平台, 改善整体应用架构。
规划建设“两地三中心”, 提升基础设施持续支持能力。推进“两地三中心”建设, 完成整体架构设计, 制定新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和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方案。全面优化整合IT基础设施资源, 根据业务发展要求滚动建设、动态调整, 提高持续的生产运行支持能力。
提高运维管理规范化与自动化程度, 实行服务承诺。完善系统运维规范, 推行运维自动化管理, 提高运维工作效率;开展运行流程化管理, 完善变更管理、故障管理和服务管理流程, 建立容量管理、配置管理、版本管理、可用性管理等流程;制定基础设施运行和日常运维、灾难备份中心运营等服务承诺要求, 提升运维服务水平;强化生产运行风险防范与控制, 保障全行生产运行安全稳定。
转变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模式, 开展全过程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开展全面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建立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规范, 并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加以落实, 总体控制和降低信息安全风险;完善信息科技制度建设, 搭建信息科技制度框架, 并按制度框架指导信息科技制度建设有序而系统性地开展, 满足监管及内部管理要求;推进信息安全风险整改, 化解信息安全风险;开展信息安全培训, 提升全员信息安全认识, 帮助员工建立在日常工作中主动防范并发现信息安全风险的意识。
建立与科技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科技专业团队, 为实现广发行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充实项目管理、架构设计、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安全、测试等专业团队, 提高关键岗位人员素质;围绕关键岗位所需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 制定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方案, 结合实际工作实践, 加强人员培养力度;实施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岗位关键绩效为核心的考核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
信息化发展 篇8
信息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 把信息化发展列为覆盖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 (II) 研究报告》对2011年度全国的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对2012年度全国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在上述两个研究报告的基础上, 对河南省信息化发展情况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为加快河南省信息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信息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本文分别采用两种指标体系从不同角度对河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估。
1.1 信息化发展指数 (II) 监测指标体系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从“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应用消费、知识支撑和发展效果”5个方面测量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水平, 从而对国家信息化发展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1.2 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委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构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从“网络就绪度、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应用效益”3个方面测算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2 河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状态评估
2.1 河南省信息化发展总体状态评价
2011年--2012年河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发展速度增长较为明显, 整体上处于由低水平向中高水平快速发展的阶段。
2.2 信息化发展分类指数的状态评价
河南省信息化发展分类指数与总指数状态相近, 在全国的排名较为靠后, 分类指数状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发展速度上, 这和近年来河南省引进了富士康等高科技企业有关。
从2011年的信息化发展分类指数来看, 河南省在基础设施、发展效果指数的增速上排
名较为靠前。2011年发展效果指数增速9.3%, 排名全国第4, 中部地区第1。基础设施指数增速16.8%, 增速排名全国第9, 中部地区排名第4, 但是位次变化不大。而产业技术、知识支撑指数保持了较好的发展状态, 增速在全国居中。2011年这两个指数的增速排名均为全国第16, 中部地区第4。应用消费指数增速波动较大, 由“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全国排名第6, 中部第1急剧下滑至2011年的全国第30位和中部地区第6位, 增速仅为6.7%, 这反映了河南省信息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程度不高。
从2012年的信息化发展分类指数来看, 河南省信息化各指数排名保持稳定, 较为靠后。而在宽带速率、企业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排名较为靠前。
3 河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定位评估
3.1 河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全国的定位评估
统计报告显示, 2011年河南省信息化总指数在全国排名第28位, 中部地区第6位[1]。2012年河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全国排名第28位, 中部地区第6位。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测算的结果基本相同, 也体现了河南省信息化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3.2 中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比较
2011年中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 (II) 和全国排名如表1所示[2]。可以看出, 湖北省在中部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居于首位, 在全国处于第11位, 属于信息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次是山西, 接下来的安徽和湖南两省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当, 而河南省位居末尾。2011年中部地区信息化发展分类指数比较如图3所示。
2012年中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和全国排名如表2所示[3]。可以看出, 湖北省信息化发展仍位居中部首位, 在全国排名第9。接下来是山西和安微, 江西紧随其后。再往后是湖南, 河南省在中部地区排名第6。2012年中部地区信息化分类指数比较如图4所示。
4 河南省信息化发展差距的原因分析
4.1 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信息化投入不足
信息化发展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关联。就全国来看, 东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不均衡, 东部省份信息化平均指数与中西部明显领先, 而中部和西部省份的平均指数相差不大 [4]。河南省经济社会目前处于欠发达的阶段, 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在全国来看明显不足, 这是制约河南省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2 信息化普及程度不高, 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
河南省信息化在生产、生活、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普及程度不高, 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基础服务平台、统一应用平台尚未形成, 社会领域信息化水平较低, 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多数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息化应用能力较低, 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
4.3 产业结构布局有待优化, 信息化战略地位有待提升
信息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方向, 也是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的主要后发优势。河南省前些年大力提倡“三化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化) ”协调发展, 没有将信息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实际上, 河南省的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多年在全国的排名较为靠后, 产业结构布局亟待优化, 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全国排名应用效益/全国排名信息化战略地位有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 2013年12月, 河南省发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意见》, 从战略高度部署了全省信息化工作, 在推动“三化”协调的同时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5 加快河南省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信息产业重大工程
作为信息化欠发达省份, 河南省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信息产业重大工程带动策略, 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信息化进程。扩大3G、4G的网络覆盖范围, 构建覆盖全省的宽带高速网络。依托中国移动郑州数据中心、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电信河南数据中心等数据中心, 依托中国移动洛阳呼叫中心、中国电信信阳呼叫中心等基地, 积极引进和建设云计算服务平台, 构建河南省基础服务平台。
5.2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打造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示范区、实验区, 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面向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进智慧城市示范市建设工程并逐步推广, 促进城市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转变。围绕阳光型、服务型政府建设, 提高电子政务应用程度, 开展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试点工程, 不断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社会信息服务体系, 提高公共社会领域信息化应用水平。
5.3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全民信息化应用能力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人才队伍建设。应大力引进和培养多种层次的复合型、实用性信息技术人才, 不断完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与高校、科研院所、知名IT公司联合培养人才。要进一步营造信息化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 加大全民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 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全民信息素养。
5.4 深入开展信息化领域科研攻关, 构建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联合攻关, 针对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技术和电子政务、数字认证等基础应用深入开展信息化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 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和信息化应用技术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5,6]。开展数字医疗、智慧城市管理、智能交通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 (II) 研究报告[J].调研世界.2012.
[2]金美江, 秦红涛.“十二五”初期河南省信息化发展评估分析[R/OL]. (2013-03-22) [2014-01-10]http://www.ha.stats.gov.cn.
[3]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R/OL]. (2013-12) [2014-01-10]http://www.ccidnet.com/.
[4]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报告[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2.
[5]张新刚, 王燕.河南省高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
论国家信息化发展 篇9
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产生着重大影响,尤其是互联网信息传播之快,范围之广,产生的舆论作用之强,比其他任何手段都强大,对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经济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
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党中央对信息化的定位之高、重视程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决策部署,有力地推动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系统业务建设,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架构已具雏形,中央到省、直辖市统一的传输骨干网、中央各部委机关传输网已经运行开通,政务部门业务网络建设初具规模,部门业务网络化应用广泛开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一定成效,安全基础系统建设取得重要发展,为各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正确履行职能,提高管理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信息化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发展,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为政府提高社会管理、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网络平台使过去无法实现的事情现在可以快速实现,利用互联网建立的政府门户网站为信息查询、政府提供服务带来了极大便捷、高效。
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为我国的银行、电力、铁路、民用航空、高速公路收费管理、航空航天科研、传统工业、现代农业、商贸、国家贸易、教育、卫生医疗等行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以信息交流、查询为核心的应用为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2 国家机关信息化网络的基本架构
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是我国信息化的骨干网络,该网络包括六大骨干网,分别是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网。整体架构是中央到省、市、县联接形成纵向架构,六大系统形成各系统的专网系统。如检察专网,最高人民检察院到各省级院为一级专网,省级院到市级院为二级专网,市级院到县级院为三级专网。各级机关的直属部门的局域网与本级党政内网网络中心互联,形成本级节点。各级的网络节点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传输资源、信息资源、数据中心的设备资源普遍存在资源独享或极少部分共享的问题。一个城市,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局域网,有自己的数据中心和信息数据库,上下级业务统一性要求高的职能部门有自己的专网。其传输系统分为自建和租用。一个部门有行业专网、党政内网、政法机关还有政法专网。由于信息化的建设是随着应用的需求在不断地发展,各行各业、各部门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重视程度差异很大,发展规划不同,推进的程度大不相同。不同地区的党委政府认识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信息化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
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就国家机关电子政务内网而言,行业之间、不同城市之间、上下级之间都存在较大差距,所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整体架构、各节点建设、各系统应用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发展的正常规律。
国家特殊企业网络架构,由其业务性质和业务需求决定信息网络架构形式和规模。
在金融系统,国家各专业银行、商业银行,从中央到各省、市、县、乡镇都有银行业务架构,因此其网络架构是按照业务与区域分布建设网络系统。各行都有自己的专网,上下级形成纵向网络架构。总行、省分行设立数据中心,承担银行业务处理、交换、存储、备份、异地灾备等任务,完成贷款、交易、转账、存取、跨行转账、代收代缴服务等业务。
铁路系统的网络架构按照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铁路等级站建立网络系统,构成铁路信息网,承担铁路运行管理、调度、指挥等业务。特别是高速铁路的运行,信息化成为高铁列车监视、控制、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没有信息化系统高铁就不能运行。
中国民用航空管理局按照全国机场分布,构建了自己的民用航空专网,信息化系统应用大大提高了机场运用能力,航班间隔时间达到几十秒钟。民用航空信息化成为民用航空管理、调度、本场指挥调度、领航等业务的主要手段。
3 信息化发展方向
3.1 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国家信息化、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实现电子政务内网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任务十分繁重,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各部门专网的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等业务向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转移,促进业务应用由相对独立运行向按需互联互通方向发展,促进信息资源由部门应用为主向共享公用方向发展。
加强工业信息化发展进程,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推动传统工业、现代制造业、加工业快速发展,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工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3.2 电子政务内网整体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2011年1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与管理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整体架构、各级接入方式、建设目标与任务、建设运行管理要求等,对未来5年的发展进行了统一规划,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
规划中明确要求规范网络连接,要求省级网络中心接入中央网络中心,副省级城市和市级网络节点及省直属机关各部门业务网络接入省级网络中心。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建成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平台,中央、省、副省级城市和市直属部门相关业务依托内网平台深入开展应用,跨地区跨部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按需实现互联,信息资源按权限实现共享利用,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切实有效,基本形成统一完整、安全可靠、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电子政务内网体系。
国家电子政务内网与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严格实行物理隔离。
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1)完善网络平台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成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全网设中央和省两级网络中心,各市设立网络节点,形成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平台,中央、省、副省级城市和市各部门内部办公和主要业务处理依托网络平台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运行内部办公、职能管理、监督和决策等业务信息系统。
(2)规范网络连接,改变现在不统一的状态。按照中央的统一规划建立链路。跨地区跨部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按需实现互联。
(3)整合网络资源,实现网络资源整合利用。依托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将中央党政六大系统和各部门,按照业务系统部署和保密管理要求,开展跨部门跨地区业务应用。
(4)规范内网资源服务管理系统,为本部门本地区电子政务内网资源使用管理以及跨地区跨部门电子政务内网资源共享利用和统一管理服务提供服务支持。信息资源按权限实现共享利用。
(5)按照行政区划建设各级业务信息和电子公文共享服务交换管理系统,为本级政务部门之间业务信息和电子公文按需交换共享提供服务支持。
3.3 大中城市电子政务内网发展方式
城域计算机网络发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一个大中城市的电子政务内网来说,选择怎样的发展方式最有效、最经济、最具持久性和可持续性、投资成果共享程度最高,是我们应当研究的主要内容。发展方式来源于指导思想,来源于新技术的应用,来源于创新理念。发展方式的研究意义远大于一种新技术研究。方式选择正确了,会由更小的投资产生更大的效益,推动整个城市国家机关信息化快速发展。方式选错了,会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减缓电子政务发展速度。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研究电子政务内网发展方式,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内网发展速度,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快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管理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3.3.1 以资源共享理论为指导,推动电子政务内网科学发展
在电子政务内网建设中,我们所说的资源共享主要是指建设投资资金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传输资源共享,数据中心系统资源共享,技术队伍资源共享。
资金是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基本条件,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资金的所有权是国家所有,建设的成果所有权同样是国家所有。一个城市的财政资金是属于这个城市的,无论那个部门承建的系统,其投资和产权都属于这个地方的,而不属于某个部门。因此电子政务内网系统建设的投资是国家所有,建设资金本身是共有的,建设的成果自然也是共享的。运用这种理念处理问题,就会打破部门利益,地方利益,集中资金办大事。
信息资源共享是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的主要目的,是计算机网络的最重要的优势。各级国家机关和部门通过履行职能业务建立的信息资源,作为国家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通过网络虚拟集中在一起,组成完整的国家信息资源库,实现国家机关全网共享,共同发挥管理国家事物的效能。避免各级、各部门建立自己独有自享的信息资源,避免形成重复投资、信息不全、利用率极低的现象。逐步消除国家信息资源应用各自独享、相互封闭、无统一管理使用的“战国无序”状态。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分析、整合、挖掘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物、领导决策指挥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保障。
网络传输资源共享,是指由某级政府统一出资建设的用于连接上下级机关网络和本级直属部门网络的信息传输系统的共享,网络传输系统是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国家机关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络化办公,网络化处理本部门业务、视频会议等应用已经初具规模,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以检察院为例,成都市检察院运用网络全面开展网上办案、网上办公、队伍建设、检务保障、宣传、教育培训、视频会议、专网电话、侦查指挥等。特别是网络化办案应用,实现了网上录入、网上审查、网上监督、网上考核,近三年网上办案率达到了100%,信息化工作经验多次得到高检院领导的充分肯定,走在全国检察机关前列,并向全国检察机关推广。但是上下级联网的传输系统是制约信息化发展速度的瓶颈之一。如果一个部门要建设光纤传输系统,投资太大,地方财力难以支撑,大部分资源形成浪费。如果一个地区由党委或政府统一出资,统一建设光纤传输系统,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既节约了地方财政投资,又满足了党政各部门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对加快整个地区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数据中心系统共享,包括本级数据中心,也包括本级各直属部门业务应用的局域网系统的数据存储、备份、处理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共享是在本级网络节点管辖内的资源共享。数据中心的共享会大大降低电子政务内网整体投资成本,大大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程度。
3.3.2 坚持“基础建设立足长远,应用系统满足近期需要”的建设指导思想
凡是对电子政务内网发展具有基础性、长效性的系统或设备就是基础建设。如光纤传输系统、网络数据中心的机房建设,数据存储的平台建设大楼的综合布线、布线桥架管道等,这些都属于基础建设,要做到一次投资长期受益,不仅要满足现在的需要,更要考虑满足今后发展的需要。
应用系统满足近期需要,一般考虑3~5年即可。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更快,最具代表性的计算机处理器1 8个月处理能力翻一番。用于存储数据的磁盘存储量大幅度提高,价格大幅度下降。如果系统配置过度超前,应用还没有跟上,闲置不用,相当于把资金放在那里大幅度自然贬值。因此我们在设计系统的配置上,涉及到扩容的基础部分要超前,实际利用能力的配置满足近期需要即可,需要时可以持续增加,特别是数据中心存储系统的容量配置不要过多,这样会使有限的财力更好地发挥作用。坚持“基础建设立足长远,应用系统满足近期需要”的建设指导思想,国家电子政务内网的发展将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3.3.3 大中城市电子政务内网发展的具体方式
(1)依据资源共享理论,建立全市共享的光纤传输平台
中央投资建设的电子政务内网六大骨干传输网是由中央投资,中央机关和各省共享。由省、市投资建设的传输资源应当由全省、全市共享。在现在规划中的电子政务内网架构中,中央网络中心与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到各省的传输系统统一由中央财政投资建设,互联机关共享,实现了传输资源统建共享。对大中城市而言,统一由市里指定一个管理部门承担规划、建设、分配、管理、保障任务,各业务部门提出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不仅大大降低整体城市信息化建设成本,而且大大加快国家机关信息化整体推进速度,也带动了信息化发展较慢的部门,同时也解决了一个部门建设资金难以保障的大问题。从经费保障方面考虑,这种发展思路对一个大中城市,集中财力办几件大事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建立国家电子政务内网统一共享的传输平台是可行的。
成都市委大胆创新,统一出资,建设了全市统一的光纤传输系统,覆盖20区(市)县和市级各部门,该光纤传输系统既可作为党政内网传输平台,也可作为各部门行业专网传输系统。四川省建设了覆盖全省省直政法机关和22个市州193个县的政法传输平台,成都市的政法专网传输平台覆盖全市和20区(市)县全部政法机关。该传输平台为政法专网和各政法机关的纵向专网提供100~500MHz联网传输通道,为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发展建立了重要基础。
(2)建立共享的数据中心
传统的一贯做法,各应用单位即各部门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包括网络交换系统,应用服务器群,数据存储与备份系统,异地灾备系统,网络安全系统、网络中心机房等。一个大中城市若有30多个市级部门,就要建设30多个相类似的系统,形成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全市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多个小型分中心,将可以共享的系统实行统一建设,全市成果共享;对信息化建设上下纵向发展统一性强、要求高、发展快、不能共享或不需要共享的系统实行分别建设,个性发展。这样既有利于集中有限资金办大事,实现投资成果共享,又有利于调动各部门推进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如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数据存储与备份系统建设、数据库系统建设、安全系统建设、异地数据灾备系统建设等,这些系统都可以由一个部门统一建设、管理、维护和保障,统一分配和应用。
成都市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由市委机要局承担建设与管理职能,2011年建成了涵盖全市30多个部门和20个区县的数据中心。
(3)运用云计算技术推动共享机制建设
运用云计算理论和技术,管理使用各部门正在应用的数据处理、存储与备份等系统,将其虚拟为一个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
对新增建设计划应当打破各自为政的发展方式,建立统一规划发展的制度,逐步走上集中统一建设的发展模式。市级各部门新增数据中心系统建设的需求由使用部门提出,市电子政务内网管理中心统一规划建设,逐步引导各部门的数据中心建设由分散向集中发展。对各部门正在运行的系统不能丢弃,运用云计算的理论和成熟的软件系统,将分布在各市级机关网络数据中心的设备或系统虚拟为电子政务内网数据中心系统的一部分,继续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这种全市大集中的数据中心和多个小型数据中心联成的虚拟云的数据中心,与集中在一个物理中心的数据中心相比较,其数据的安全性更高,更具可持续发展性。这对于工作不能实现一刀切的大中城市是一种良好的方式。
(4)应用新技术规划数据中心,适应大集中数据中心存储与备份系统的发展
大中城市的数据中心存储系统应当满足全市党政机关通用办公应用数据的存储与备份的需要,满足包括工商、税务、社保、户籍、车辆、房产、社保医保等公共事业管理数据库的数据存储与备份;能够管理和应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建设的存储系统;管理和应用全市各部门建设的存储系统。其目的是,新建系统、不同时期已建系统、各部门正在运行的系统都能够持续地发挥作用,实现存储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选用模块化、扩展前景大的存储设备,永久许可的存储管理软件,虚拟一体化存储、动态精简配置、自动分层存储、动态存储迁移、持续数据回放、精简复制等技术,都是大中城市大集中数据中心存储与备份系统建设应当选择的新技术。
(5)开展分级、等级保护,保障国家秘密和信息安全
总结我国信息化建设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普遍存在只建设网络交换与应用服务器系统,网络安全一般不建设或弱化建设,应用软件、数据库能用盗版不用正版,只考虑眼前实用,这是由于经济欠发达所形成的理念。因此,很多国家机关的网络没有按照国家保密规范要求开展“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建设(包括网络安全系统建设),网络泄密事件经常发生,给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按照中央的规划,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定为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系统,因此必须开展分级保护,与网络建设同步进行。只有按要求对统一建设的共享资源进行分级保护,涉密的业务部门才能放心地应用,集中统一共享的数据中心、专业网络之间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才能得到推广。
非涉密网络的信息安全系统、信任体系建设,是保障国家机关互联网门户网站、对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网络、企业专业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稳定、应用可靠、可信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今后网络建设与应用发展中,安全体系建设必须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6)建立和完善信任体系,实现信息资源按权限共享
加强和完善信任体系建设,是实现信息资源按权限共享的基础和保障。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密钥管理、电子认证和资源服务管理系统,建设实名和实体认证、权限管理、责任认定及可信时间、数字签名等信任服务系统,为各部门业务应用和网络行为提供安全支撑。
只有通过信任体系和分级保护建设,才能实现中央规划的重要政务信息系统按需跨地区跨部门互联互通,信息资源按权限共享利用。没有信任体系就不能实现访问权限的有效可靠管控,就不能实现受限制访问的信息资源的按权限共享。因此,要实现涉密信息资源的按权限共享必须有完善的信任体系作技术支撑。
(7)推进专业网络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我国的信息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六大骨干网的系统建设和应用初具规模,各专业网络系统纵向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基本形成,本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没有形成,按照中央的规划,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全国电子政务内网互联互通,信息资源按权限共享。要实现国家机关网络信息资源按权限共享,首先要实现各专业网络互联互通,二是将专业应用程序接口可控开放,三是制定配套的工作管理机制,从而有序推进信息资源共享。
当前,以四川省政法机关为代表的政法信息交换平台全省已经开通,为全国政法机关做了示范,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如何利用交换平台进行数据信息交互和信息共享。政法机关信息交互的部门主要是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的信息交换,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的信息交换,审判机关与监狱劳改场所的信息交换,监狱劳改场所与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信息交换。通过信息交换与共享,公、检、法、司各机关都能够建立以人犯为主线从侦查、起诉、审判、刑罚执行全过程信息,对分析罪犯被追诉、刑罚执行与改造效果,监督司法过程具有现实意义,对分析社会犯罪活动,制定策略具有积极意义。政法机关本地部门横向之间、纵向部门之间的信息化交换与共享,对司法机关互通信息、相互监督,推动我国政法机关整体规范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信息交换与共享是我国政法机关今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
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专网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交换与按权限共享,是中央对信息化发展规划在今后的发展中重点建设的内容。通过各专业网络信息交换与共享,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加强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3.4 倡导电子设备接口网络化,推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发展
在智能建筑中包含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的发展无一例外都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IPv6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发展基础。也就是说,每个子系统控制主机都能够作为计算机网络的一个子网络系统,运用物联网的概念,将每个前端设备、每个最前端的传感器赋予一个网络IP地址成为网络的一个直接终端。其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和应用软件进行管理控制,实现本地局域网内、广域网内精细化管理控制。这也是物联网在智能建筑与自动控制领域的发展方向。目前视频监控、会议系统、广播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其网络化设备已经形成成熟的产品广泛推向市场,并逐步取代模拟控制系统。
3.5 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和发展,促进商品质量监督发生革命性变化
物联网技术是把物或物的信息与网络信息系统连接在一起,对物品实现网络化管理控制,使计算机网络结构的最末端——终端计算机,延伸到控制系统的最末端的传感器,通过线缆有形连接采集信息,实现控制精细化。生产和流通的商品,利用非接触传感技术与商品进行信息交换。写入、读取附着在商品上的芯片中记录的产品成分、生产、运输、储藏、销售、购买、使用、维护全过程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收集、管理、存储、查询、监督检查等,实现每个商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跟踪监控。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网络平台对产品或商品进行监督、管理、查处,消费者可以利用互联网轻松、便利、快捷地查询到所选商品的全部信息。这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和监管制度的建设,必须通过国家立法才能得到实现。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手段、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的产品商品质量监督体系,将推动我国产品质量监督发生革命性变化。
3.6 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推动传统工业快速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十二五”规划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用信息化推动传统工业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又提出,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建设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如何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加快制造业信息化进程是重要手段之一。制造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在新世纪实施以空间换时间的赶超战略的重要手段。所谓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举措就是将发达国家分阶段完成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压缩同一个空间进行。一方面要完成发达国家业已完成的传统产业革命任务,即工业化任务;另一方面还要完成信息化任务。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工业领域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是信息技术全面应用的一大领域,其将推动工业企业全方位的提升。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促进工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提升,并能带动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
3.6.1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全方位渗透。
信息技术在企业各层面的全方位渗透,将促使企业全面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让信息化真正成为生产效率提高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1)设计的计算机化。
产品设计的计算机化是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产品复杂性的不断增加,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实现产品设计计算机化是提高设计速度和效率、增强设计能力和水平、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生产的自动化。
引进现代化的以加工中心、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柔性制造设备,使整个生产制造工艺流程向高速化、自动化、精细化、工序连续化方向发展。随着物联网和IPv6技术的发展,在大型化工、冶炼企业,应用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将系统控制最末端的传感器、现场控制器、网络控制器全面实现网络化架构,赋予上述每个器件1个IP地址,实现精细控制、准确控制,提高整体系统的控制能力和精度,从而提高系统化生产线科技水平。对化工、冶炼等生产流程进行自动控制的行业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原材料损耗,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提高附加产品产量,减少排放、减少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3)管理的网络化。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要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推广,可以确保信息传递效率和准确性。
生产流水线网络化控制系统与企业的网络数据中心互联,可以将系统控制程序、各种部件加工程序、每一个加工成品的信息资料全部存储在数据中心,实现集中管理,存储、备份。这对保障各系统正常运行、维护保养、数据恢复、资料存档与查询、产品档案与质量监督、产量统计、分析、管理等均有积极意义。
由于企业高层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将发生变革。
(2)提高软件和集成电路的发展水平。
软件和集成电路是信息化的基础,它包括基础软件、面向新一代信息网络的高端软件、工业软件、数字化相关软件、高端芯片、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工艺技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关键应用系统的研发以及重要技术标准的制订等。
(3)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开展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商务对制造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拓展制造业企业生存与发展空间。电子商务具有虚拟性、全球性、快捷性等特点,能够打破传统商业贸易模式的时间与空间局限,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商机,扩大企业市场发展空间。二是电子商务技术能够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营与管理水平,及时了解国际市场发展动态,最大程度地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技术与服务。
3.6.2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热点
(1)物联网及RFID技术与企业供应链结合日趋深入。
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及相关标准产业的出台,物联网及其核心技术RFID成为信息化技术的重要名词。企业供应链与RFID技术的紧密结合,将实现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可控、可追溯,众多RFID厂商也提出了相应的行业解决方案。
(2)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快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节能减排作为中国的一项长期国策摆在了突出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把生态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放在并列地位。制造企业可通过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能耗及排放检测等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快速发展。
(3) MES形成热潮初见成效。
MES (制造执行系统或生产作业与控制系统)是生产过程信息的第一来源,是企业实施ERP的基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对生产过程管理的关注,自2010年MES掀起了一股应用热潮。而和几年前大多数企业还在困惑于什么是MES相比,中国制造业MES应用己经开始初显成效并将持续热下去。
(4)协同设计仿真平台引领复杂产品研发。
在复杂产品研发领域,协同产品设计及仿真过程的各项关键技术成为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与风险的关键。面向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仿真平台的方法,强化了软件之间的协同研发能力,均衡多物理属性的开发需求,强调了集成解决方案的重要性。
(5)数字化工厂不是梦。
数字化工厂通过数字化设计与工艺系统、CAD/CAM系统与数控系统、车间的数字化仿真与制造执行系统等的集成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设计、产品仿真、虚拟试生产等多个环节的数字化,是企业连接设计和制造之间的桥梁。
(6)产品文档与数字化结合,增强三维交互体验。
随着3D设计技术的普及和深入应用,产品的二维模型不仅可以支持产品的制造,也可以在产品的安装以及维修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产品文档与二维模型的结合己成为PLM (产品设计与管理系统)技术扩展应用的重要方向,各大厂商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7)移动计算让业务更灵活。
随着3G网络的逐步成熟和智能终端的积极跟进,移动计算应用成为可能。企业级的移动应用已成为企业CIO信息化选型的关注点之一。SAP基于Sybase移动平台提供了针对特定行业的移动应用程序。甲骨文、用友、金蝶等企业也悄然向移动应用解决方案迈进。
3.6.3 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型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
(1)服务型制造的概念
服务型制造是服务与制造相互融合的先进制造模式,是传统制造产品向“产品服务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在服务型制造系统中,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以产品的制造和服务的提供为依托,向客户提供包括从需求调研、产品设计、工程、制造、交付、售后服务、产品回收及再制造等产品服务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增值活动;制造网络中的合作企业基于工艺流程级的分工,相互提供面向服务的制造活动,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产品制造,为顾客提供基于制造的服务。
服务型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是新的制造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
(2)服务型制造的特点
服务型制造能最大化满足客户需求,加强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服务型制造创造核心竞争力。
在服务型制造中强调制造企业将非核心制造外包出去,通过自身核心制造能力协同其他企业完成产品的制造。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服务型生产代替了传统的制造,强化了专业分工企业之间的相互协同,以较低的制造成本、较高的竞争力,更快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2)为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在服务型制造模式下,制造企业不再是单纯地为顾客提供实体产品,而是通过提供“有形的产品+无形服务”的解决方案,实现用服务取代产品的最终目标。这样,顾客也可以更加方便地享受服务带来的便利,减少因不满售后服务而引起的不必要纠纷。
3)顾客通过信息反馈参与整个生产活动。
顾客作为主体发布其个性化的需求,为制造企业创造市场,并参与到产品制造的每个环节,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对产品从设计到销售提出有用的建议。企业以顾客为导向,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实现产品的不断创新。
(3)服务型制造中的信息技术环境要求
企业要实施服务型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必须要有敏捷的生产能力,即从设计、制造乃至与协作伙伴和客户的沟通渠道都需要信息技术来支撑。因此,企业信息化门户(EIP)、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生产作业与控制系统(MES)、产品设计与管理系统(PLM,包含CAD/CAPP/CAM/CAE)等应用系统都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同时,为了让这些系统能快速、安全地运行,高速网络、快速计算平台、强大安全保证等环境支撑系统都必不可少。
3.7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地球村”越来越成为现实
互联网遍布全世界,有人的地方就互联网,其是世界最大的一张网。互联网涉及到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其最大特点是分布面广、信息全、传播速度快、信息查询便捷,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都是信息享有者,是任何传播媒体无法比拟的,由于信息传播的快速,把全世界各国人们之间的空间和时间拉近了,全世界如同一个村庄,这就是人们说的“地球村”。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具有两面性,即正面性和负面性。正面性是,互联网的发展为全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负面性是,由于人人可以通过网络查询信息、发布信息,给制造传播谣言、违法犯罪等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手段,可以影响到国家政权稳定、影响到执政党的地位,影响到国家的稳定;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违法犯罪,利用黑客软件窃取国家秘密、军事情报、商业秘密等,攻击他人信息系统导致系统瘫痪或系统崩溃。因此,未来互联网的发展、管理和有效控制是国家的重要任务,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及时制定与互联网创新应用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法规,是保证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对互联网信息发布、传播的管控力度,倡导传播正面效应的信息,弘扬社会正气,遏制有害信息、控制负面效应信息,是保证国家稳定的重要策略,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重要策略,是国家文化健康发展、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是市场化的,市场化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如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概念,必须加强法治建设。中国的互联网法治建设理应由政府担此大任。
4 结束语
信息化发展 篇10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山西省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优化资源配置、改造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农业信息化是指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 及时、准确地将有关农业发展的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 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现代化、市场化水平[1]。现如今, 实现农业信息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具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俨然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与服务”三农”的重要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信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 信息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渗透到社会变革的各方面, 其推动了产业分工的深化与结构调整, 对传统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形成了挑战。
1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背景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区,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虽使其很难成为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 但却孕育了许多特色农产品, 是全国知名的小杂粮生产大省, 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农经牧加协调发展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环境下, 山西省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折期。如何使山西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高效运行, 将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 是信息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其必将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源动力与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 农村经济逐步面向市场化和知识化, 农民、生产经营者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 获取及时准确全面的农业信息, 有助于他们掌握科学的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了解市场供需信息和机会、规避市场风险、预防自然灾害、提高劳动者素质, 从而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经济效益有直接积极的影响[2]。
2 国家“金农工程”在山西省的实施状况
1994年12月, 为加速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提出了建立国家“金农工程”。此工程在“十五”期间开始谋划, “十一五”期间实施一期工程, “十二五”期间实施二期延伸工程。
截至目前, 山西省“金农工程”一期已经竣工通过验收, 依托此工程, 全省初步形成了“一个数据中心和三个应用平台”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基本框架。“一个数据中心”即山西省农业数据中心, “三个平台”即农业电子政务平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12316”信息服务平台) 和农业应急视频指挥平台, 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作为延伸的二期工程建立了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健全全省农业应急指挥平台, 启动全省农业云计算中心建设, 建立共享化农业信息综合数据库和网络化信息服务支持系统, 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
3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依托“金农工程”, 山西省目前农业信息化基设础施建设卓有成效。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5年末, 山西省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01.24部, 其中接入互联网的80.39部, 分别比上年增加10.35部和11.92部;拥有计算机31.8台, 其中接入互联网的22.66台, 分别比上年增加5.76台和4.17台。但不难看出, 鉴于使用门槛低的原因, 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高于计算机, 农村网民对网络科技信息使用相对较浅, 这与农村网民学历整体偏低有着密切联系。
4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资源现状
4.1 涉农网站
农业信息网站被称作整个农业信息网络中间的“节点”, 也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目前, 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建设有农业政务网、特色农业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网。除了省农业厅这样的官方网站外, 山西省农业科研部门、高校以及不同涉农行业都根据自身行业特点, 相继加入到网站建设中来, 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既有综合性的晋农网, 还有山西养殖、山西种业等特色专业网站。科研部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山西农业科技信息网, 其面向全省提供农业资讯、成果技术、专家咨询等服务, 并且打造了网上服务平台, 同时实现了与国内各农业网站的联网, 成为省内农业信息化网站建设的代表。2015年8月, 山西省首家大型涉农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农芯乐”商城在太原上线, 这是山西省特色专业的农业营销网, 该商城以产地直供为主题, 为全省11个地市开设网上主题展馆, 展销各地特色农产品, 将山西省最具代表的地方特产推向全国。
4.2 农业热线、短信
鉴于山西省农村手机普及率偏高, 农业科技部门联合电信运营企业, 在全省开通“12316”助农服务热线、“1259010”农科热线、“12582”农信通、“12396”科技服务热线, 为农民提供养殖、种植、市场、农科、劳务等信息。省气象局开设覆盖全省的声讯服务平台与气象信息电话答讯系统, 为致富信息的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3]。
4.3 农业广播电视
鉴于山西省农民整体文化教育水平偏低, 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在农村并未大面积普及。传统信息传播手段的广播、电视在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传播渠道中依旧占据重要地位 (占据传播渠道的35%) 。山西新闻联播面向全市农民传播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市场经济信息和政策法规信息。最值得一提的是, 2015年10月, 作为山西省唯一的省级对农广播, 山西农村广播FM (调频) 100.9开播启动, 播出覆盖全省11个地市, 全天节目播出24 h, 在太原、晋中的大部、吕梁、阳泉、忻州的部分地区实现了双频覆盖。山西农村广播立足于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 为城乡听众提供农产品信息、科技知识、经济法律资讯、政策解释等节目, 同时提供文艺节目, 旨在以大众的视角体察“三农”, 以农民的视角观察社会, 以新闻性、权威性、服务性和娱乐性作为节目的根基, 努力打造在山西、华北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农村广播频率形象。
4.4 农业信息化装备
作为“十二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 现代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促进传统农业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装备是指在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化设施、设备与软件系统, 如农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智能温室、智能养殖、自动化排灌) 、农业GIS、质量控制与追溯系统、电子交易系统等。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 山西省逐步开展了在农业领域的试点应用。目前, 物联网技术已在山西省大田农业、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 实现了联通生产、储运、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追溯。
4.5 农家书屋的建设
山西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局限, 大部分地区发展比较封闭落后, 为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实际问题, 山西省从2007年试点建设农家书屋。据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显示, 山西的农家书屋信息填报使用率全国第一。“农家书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榆次从2004年开始试点建立农村图书流动点, 构建一种新的图书馆基层服务网络模式:县级图书馆直接服务于乡村的图书流动点, 直接管理农家书屋的图书, 解决农家书屋的流动问题。晋城市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建设管理途径, 每个书屋严格按照市县财政资金4∶3∶5进行足额配套, 建立一季一检查的监督机制。目前, 《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 (2014—2020年) 》制订的2016年行动计划指出, 将启动实施农村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工程。
4.6 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要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对农业信息服务人才信息技术培训, 努力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增加农民收入, 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是建设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新绛县是山西省蔬菜生产大县, 已有乡级专职管理员和信息员24名, 通过农业部认证的农村信息员达到150人, 另有1 000余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和遍及全县10个乡镇180个村庄400农户的服务网, 构成了县、乡、村、户四级信息网络体系, 有效解决了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4]。
5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5.1 山西省农牧信息中心
山西省农牧信息中心是省农业厅下属职能部门, 负责农业信息化规划及实施全省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推广应用农业信息技术, 搜集、整理、分析、预测、发布农业信息, 为山西省农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目前它承担着全省农业“三电一合”和“12306”“三农”热线建设工作, 负责全省“金农工程”的网络推广与技术支持, 承担农业厅办公室自动化系统技术服务工作。
5.2 各级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服务站
目前, 山西省11个市都建有市、县 (市、区) 信息级职能部门, 主要职能包括发布农业信息、建设与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加工处理信息、推广信息技术、信息咨询、决策支持等。90%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建有乡镇信息综合服务站。截至2012年, 全省有信息员2.923万人, 行政村覆盖率为100%。全省所有建制村确保至少有1种手段可及时将涉农综合信息传递给每一户农户, 实现“多站合一、一站多用”“多网合一、一网多用”“多员合一、一员多用”, 切实形成推进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有917个乡镇建成综合信息工作站, 有1万个行政村建成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
5.3 其他涉农信息机构
最具代表性的是山西移动为建立起政府、企业与农民共建共享、市场运作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运营机制, 搭建了全国最大的“我爱我村”农村信息商务平台。以省、市、乡、县、村五级架构为基本框架, 覆盖山西省全部行政网络门户, 设定了信息员渠道、中介机构信息渠道、10086呼叫渠道、地方政府渠道、农村经纪人渠道。开设了直接服务农民的农村供求信息、价格行情、远程教育等栏目[5]。
6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农村网民规模小, 农民家庭电脑拥有率较低, 整体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虽然省内涉农网站已经初步形成一定规模体系, 但在农业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 基层乡镇农业网站并未普及;不少农业网站普遍存在缺乏实效性、信息更新缓慢的问题。农业热线、短息服务虽然很受农民欢迎, 但现有用户规模并不大, 其缺乏服务推广度, 内容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农业信息化装备的发展在山西省尚属于试点、示范阶段, 由于设备集成体系的成熟度与农民自身的驾驭能力的局限性, 大面积推广的难度很大。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 部分书屋存在重建轻管, 缺乏实用信息资源, 借阅率低的问题。省内基层农业信息员队伍非常不稳定且分布不均, 高层信息人才紧缺。总体来看, 由于目前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技术和管理等局限,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不足, 不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服务平台内容难以实现共享, 重复建设且依旧缺乏优质农业信息资源。政府部门与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等共同参与的建设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健全率与服务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整体目前缺乏区域协调性发展, 经济发达地区90%以上的乡镇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 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仅为40%[6,7,8]。
7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 山西省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 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农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省各级政府部门与各类社会机构共同努力。建议今后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需要继续推进的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部门需提高认识, 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和电信运营商加强合作, 继续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完善现有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装备;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惠农补贴措施促进农民购买电脑等信息化终端, 提高其普及率, 电信运营商也可针对农村用户给予一定的扶持, 如降低上网等信息服务的成本。同时, 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机构应加强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覆盖与利用。二是农业信息化装备的发展在山西省尚属于试点阶段, 还未能较好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需要, 应大力发展智能农业、精准农业, 加强远程视频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农业物联网建设。同时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加快农产品营销的信息化进程。这首先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教育和信息技能培训, 加快对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 提高山西省农民对信息化利用的素养。三是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意识, 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其对农业信息服务的真实迫切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和改进农村信息供给服务。结合农民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传统与新型的农业信息平台相结合, 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不断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探索长效服务机制。政府应当根据山西省信息化发展目标与任务, 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与资金投入, 加强组织协调, 同时鼓励各级涉农机构积极投入农业信息服务, 形成政府主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多元化信息服务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杨宏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维审视[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282.
[2]黄晓斌.农村实用信息的收集与利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97.
[3]蔺建霞.山西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4 (6) :54.
[4]郭恩臣.山西省农业信息化问题初探[J].山西农经, 2006 (2) :62.
[5]李亮道.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88.
[6]阮怀军, 封文杰, 唐研, 等.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科学, 2014 (20) :4117-4127.
[7]韩海彬, 张莉.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门槛效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5 (8) :11-21.
浅析山东农业信息化发展 篇11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山东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131-01
1 农业信息化
1.1 农业信息化特征
信息化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则称为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不仅泛指农业及农业相关领域的信息集合,也是农业信息的整理、采集、传播等农业信息化进程[1]。将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与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水平,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高[2]。农业信息化主要内容有农业物联网、农业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安全品溯源、精确农业等。农业信息技术逐步走向智能化、集成化、系统化,这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
1.2 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农业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信息化,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3]。1994年12月,为了加速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在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上提出“金农工程”。1996年,中国农业部建立了国家级的中国农业信息网。2013年6月,国家成立了农业部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进“四化同步”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融合,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农民生产生活相融合。显然,国家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是越来越重视,并且为发展农业信息化做出了有效地举措。
2 山东部分农业资源状况分析
2.1 山东水资源状况
通过查阅《山东统计年鉴》[8](下同)表明山东2003年至2012年,水资源总量逐年波动。2003年至2012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03年山东水资源总量近500亿立方米,而2012年仅为273亿立方米。表明山东水资源面临严峻考验,水资源作为当今紧缺的必需农业生产资源,倘若其进一步减少必将抑制山东农业发展。
2.2 山东气候降水状况
山东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 mm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4]。
2.3 山东农耕肥料施用量的状况
通过数据[8]可以看出,山东近12年来,农用钾肥和复合肥施用量逐年增多,增幅显著;作为农业重要肥料的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逐年略有减少。面对我国肥料资源不足,利用率低,损失严重的紧迫局面,如何提高肥料高效利用成为当前的焦点。除此之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肥料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通过上述表明,山东水资源不足、肥料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基本省情制约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和环境信息化、农业生产和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化将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也是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由于农业信息化离不开智能农机装备的技术支持,所以农业机械拥有量的持续增加也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间接的保障。
3 山东农业信息化发展建议
3.1 农业科技信息化
山东省各地的农业科技成果颇多,但由于信息交流不畅,农业生产急需的实用技术得不到保障,导致农业技术与生产活动相互脱节的局面。因此,加快农业科技信息化,可以加强农业科研和生产活动的信息沟通,加快农业新技术成果的实践,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5]。
3.2 增加农业信息传播形式
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网络服务的实施方案,合理利用中国农业信息网所提供的信息。保障农业短信服务等通讯服务的正常运行,完善服务水平,提高信息的时效性。规范农业期刊内容,保障先进农业技术的可靠性。借助手机AAP软件,设立农业信息微信账号,通过微信向社会发布农业相关信息。
3.3 发展要借助高新技术
农业信息化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将遥感技术、系统理论、物联网技术、专家决策系统、GIS、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可实现农业精细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应进一步加大3S技术应用于粮食种植面积、土壤墒情、水旱灾害、农作物产量等监测预测,为农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3.4 明确建设的主体关系
农业信息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主体。政府、农民、企业、涉农科研机构和农业协会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协调分工,最大程度获取农业信息化领域的价值。只有明确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关系,才能有效杜绝分工不明确,机构不合理以及责任不清的问题,为农业信息化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4 结论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同时,更要符合山东人多耕地少、水资源不足、肥料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基本省情。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力由相对落后的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6]。今后,山东应主导农业信息化的多元化发展,着重对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资源信息建设、农业信息技术的产业化等方面加大力度。另外,由于山东不同地区的农业技术水平差异性较大,因此,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为山东全省推广农业信息化奠定基础[7]。
参考文献
[1]曹卫星.农业信息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杨全海.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启示[J].农业经济,2013(1):27-28.
[3] 刘林森.现代信息化推动精确农业发展[J].信息化博览,2013(3):51-53.
[4] 宋翠翠.山东省水资源储备模式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12.
[5] 李道亮.现代农业与农业信息化[J].中国信息界,2008(5):66-70.
[6] 高军.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以泰安市岱岳区为例[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9.
[7] 刘一江,梁骏.广西发展精确农业的研究[J].广西农学报,2014(2):35-39.
会计信息化发展研究 篇12
1. 实现会计信息化将扩展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的范围。
核算财务的传统管理软件, 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只代表着一个面, 但是现代会计信息化属于一个多模块化的管理系统。其所具有的高起点能够有效地把企业内部所有的资源进行整合, 会计信息化更加突出管理的流程化, 其包含的内容范围要比传统的电算化软件宽泛得多。
2. 实现会计信息化可以促进自动映射模块的集成。
在核算财务时, 传统的工作方式是财会人员通过手动操作, 在财务系统中输入各项经过分录核算的业务。而一旦企业采取会计信息化管理, 那么其就能够在业务方面以流程为导向, 具体说就是:各方面的业务人员把企业各项业务相关的信息输入到会计系统中, 同时信息在输入的过程中已经提前定义了会计科目之间所具有的映射关系, 在此基础上系统会自动产生会计事件和凭证, 并且能够适时更新总账与分类帐。而财会工作人员主要的工作只是对业务信息与凭证进行审核并生成会计凭证。
3. 实现会计信息化可以带来功能点上的变化。
所谓的功能点上的变化, 是指在源头上进行模块化能够形成更为强劲有力的控制功能。经过长时间的应用和实践, 目前的财务软件已经具备了较为强大与完善的核算功能, 即便如此, 但是尚未从源头实现控制的完全有效性, 往往是在事后才能够发现相关的数据存在某些问题。而由于会计信息化其工作原理坚持业务流程导向, 因此产生的有关财务的各种数据与其相关的业务行为密切相连, 从财务或者业务的角度, 都能够被快速地相互跟踪, 所以可以有效地保证业务流程的有效、规范, 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也能够增强业务信息转换成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管理的规范, 也有力地支撑了管理决策和快速反应。
二、实施会计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社会没有全面深刻地认识会计信息化。
全社会目前认识会计信息化存在偏差,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很多人以为会计信息化就是解放财会人员, 使他们能够避免手工的复杂劳动, 从而有效地提高输出信息的速度, 但是却看不到其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部分;二是有人觉得会计信息化无所不能, 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利用其加以解决。
2. 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
目前, 我国有很多的企业没有把会计信息化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在企业信息系统中没有包含会计信息系统, 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规划, 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系统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 因为该系统始终孤立地运行, 所以无法与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之间的相互共享, 从而产生"信息孤岛"效应。
3. 存在严重的数据安全问题。
基于网络的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着病毒攻击、黑客入侵以及非法访问的风险, 而且一旦被非法攻击和入侵, 其损失是无法估量和弥补的。因此, 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中, 必须要考虑系统安全问题。
三、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关策略
1. 全面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
企业实现会计的全面信息化, 在客观方面要求企业整合现有的资源, 使全部资源得到充分的调整与配置, 其目的是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从而为高效率供应链的建立, 库存的减少, 成本的降低, 服务客户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 为企业高层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最终实现持续盈利,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 有效地重组企业内部的所有业务流程。
首先, 对企业现有的组织管理机构和所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整合与规范, 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重新组合与调整, 在对系统进行配置之前, 完成机构组织的整合与业务流程的再造, 从而有效地解决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业务重叠、交叉, 以及多头管理等实际问题, 这么做的目的是实现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仓库物资管理的"四个集中", 达到企业质量标准的统一, 从而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配置并安全有效的运行夯实基础条件。
3. 建设会计信息系统运行平台。
建设系统平台的主要目的是共同分享与集成信息, 利用此平台, 企业领导可以适时准确地掌握企业所有的与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状况和信息, 因此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4. 对项目进行准确的定位。
要全面实现会计的信息化, 就要紧密结合企发展业的战略目标。会计软件的型号选择, 以及实施的内容、范围、步骤等, 都必须要有机地结合企业发展各阶段的战略目标, 并进行准确定位。因此, 企业应当瞄准自身的长远发展, 对于本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和先进的技术进行准确的把握。
5. 大力培养相关人才。
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 离不开相关的人才。因此, 企业必须要下大力气、加大投入, 积极培养自己的信息技术方面的骨干人才, 切实提高他们的应用水平。因为会计信息化的运转是不可逆转或停止的, 所以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先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企业一定要着力培养打造一个IT技术人才群体, 他们不但要熟悉企业内部的各个经营管理流程, 而且还应该准确快速地对各个流程进行IT语言描述, 最终能够把他们培养成为与软件公司进行项目合作的技术骨干。
6. 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工作。
电子数据因为对电脑的依赖程度很高, 数据的集中度也非常高, 而且很容易受到相关人员的误操作、病毒入侵等因素的影响, 从而导致录入的信息数据被损毁。鉴于此, 企业务必要高度重视信息的保密工作, 严防发生安全事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内部操作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 坚持设置系统访问权限, 相关人员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方能进行操作;坚持对操作人员及其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坚持把信息数据的储存与处理隔离开来。此外, 企业还必须切实应用防火墙、信息加密等技术, 以有效地屏蔽网络黑客和病毒, 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摘要:在目前的信息化社会, 会计实现信息化,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保证企业在管理与经营过程中信息的及时和准确,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的科学决策, 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概要分析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尚且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探讨相关的应对策略, 以期持续提高我国的会计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发展,影响,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迎春.会计信息化问题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8) .
[2]韩跃.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