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线索的价值取向

2024-09-29

新闻线索的价值取向(精选8篇)

新闻线索的价值取向 篇1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 新闻逐渐成为人们了解国家乃至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新闻这一公共传播方式, 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及意识形态的更替变化, 让处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的奋斗者对其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然而不可避免的, 个别新闻报道所产生引发的社会矛盾与价值讨论愈发激烈, 新闻事实同新闻价值之间的天平不断摇摆, 现阶段, “平衡”作为二者共同希冀的未来走向, 以加强对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的探讨, 依托真相、正义及道德等重要衡量因素的研究将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闻事实,新闻价值,真相,正义,道德

一、前言

近年来,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各国经济取得巨大进步, 同时信息技术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更新, 社会现象能够及时被新闻工作者进行挖掘播报。然而, 新闻报道所产生引发的社会讨论一方面增加了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参与度。同时, 新闻传播时, 传播的内容、形式及对象又深深受到新闻价值的影响, 在这一社会进程中, 为了促使新闻内容以正能量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 言之所谓的“事实”是不利于播报的, 而这就产生了事实重要还是价值重要的矛盾, 对二者的探讨, 对于新闻业工作者所面对的媒体氛围,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之间平衡的方法

经济不断进步过程中, 公众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提高, 现在社会大众越来越重视运用法律等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 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开始意识到新闻内容或许由于某种原因没有给予自己最大的知情权, 部分公众认为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然而还有部分公众认为, 新闻报道应及时报道各种正能量的内容, 在鼓舞人心的过程中, 能够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对人进行正面教育。这两种说法各执一词, 如何衡量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的平衡关系, 是新闻人的日常工作。是真相、正义、道德这杆秤上的重要砝码。建立过程, 困难重重。

(一) 辨析新闻事实与真相的关系

“严格地说, 事实是不能定义的。”这是罗素在为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一书撰写导言时提出的, 他充分说明了从学理上认识“事实”存在困难。具体到新闻学领域, 新闻事实并不完全等同于真相。所谓新闻事实, 是实际发生或存在的事物状态, 是事物的外在表现;而真相则是事物的内在本质。真相的释义在新闻报道中指事物的真实表现及情况。从表面字义上看, 它同“假相”相对。对于事物的表面而言, 都拥有两种现象, 即真相和假相, 这两种现象在新闻报道中是很容易被人们进行感知的一种事实。但是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尽管描述的内容都是事实, 却无法判定这就是将事件的真相完全展现了出来。[1]在对事件的真正情形和本质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只能依靠事实说话, 这也才能够将真相表现出来。而那些对事件的真正情形和本质进行掩盖或断章取义的报道, 就是所谓的假相。例如, 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公众从镜头中能够发现某地出现了打斗的痕迹, 然而这并不能够说明, 新闻镜头前的位置就是事发现场, 其中可能有人为伪造的可能, 也有镜头没有摄录到的可能等。在这种情况下, 受众需要从新闻记者的口中才能够得到真相和实施情况。因此, 进行新闻报道, 新闻工作者和受众都应当将事件的真实性尽可能的加强和强化, 还要对其中包含的假相具有区分和辨别的能力, 不仅应该对事件发生的真实性进行分析, 新闻工作者还应当在工作中全面的、客观的进行报道, 避免一切可能扭曲事实真相的情况, 努力将事件整体的实际情况和本质展现出来。[2]

(二) 选择正确方式去平衡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

在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之间的争议越来越大的基础上, 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职能及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 它是帮助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选择正确砝码进行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称量的基础。也是新闻人选择真相、正义、道德的方法, 去称量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的关键。《真相至上》这部电影以艺术的手法, 形象再现了这一过程。影片的开始, 女记者瑞秋发表了揭露总统发动战争的决策是失误的一篇报道, 泄露了一名CIA女特工的身份。这则报道引起了国家、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 也因泄露了特工的身份, 影响了国家安全。因为这则报道, 两个家庭的命运发生了改变。[3]出于正义感, 瑞秋不肯向特别检察官说出爆料人的真实身份, 被关押进看守所, 律师的努力, 瑞秋工作伙伴对她的支持与鼓励, 使她宁愿放弃家庭也要选择保护爆料人的身份。她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与正义感, 勇敢面对看守所的生活艰难, 丈夫的出轨, 甚至是被泄密特工的死亡。瑞秋的报道与选择间接导致了该女特工失去工作, 失去丈夫与女儿, 甚至被极端分子杀害。血泪斑斑, 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这样的报道究竟是否正确?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不同的答案, 瑞秋在完成自己工作价值的同时也尽力去做到人性的善举保护了爆料人, 我们对于辛辛苦苦为国家工作的特工都十分敬重, 虽欲责怪瑞秋的莽撞, 却也为她的勇敢、正义所感动, 更为受牵连的家庭成员痛心。[4]

(三) 新闻工作者的态度

《真相至上》的影片结尾, 瑞秋始终没有说出爆料人是谁。直到最后的回忆, 反转剧情, 该名女特工的女儿与瑞秋的儿子是幼儿园同学, 在幼儿园班车上聊天时, 瑞秋的新闻敏锐度致使瑞秋套出小女孩的话, 知道了小女孩母亲的特工身份与事件的真相。意外的结局, 两个家庭的毁灭, 小女孩再也没有了母亲, 瑞秋的儿子也即将在单亲家庭中成长。[5]巨大的新闻价值、不妥协的真相, 究竟带来的是什么?这是考验新闻工作者工作态度的关键, 而且每个新闻工作者也都拥有不同的答案, 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是应当抛开所有家庭、子女的牵绊, 永远只坚守新闻的真相, 还是应当制造一定的假相, 发挥新闻特定的价值即可呢?巨大的新闻价值, 有时会促使一位新闻工作者丧失职业道德、丧失梦想, 甚至蒙蔽良心,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过得了面对自己良心的那一关。[6]成为新闻工作者之前应该有自己对于事物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这样才能在新闻事实与价值的面前能够更好地去辩证问题。

(四)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奖的提名是每个新闻人的梦想, 为了这样的梦想, 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这让人联想到1994年4月公布的获奖名单, 14个奖项中的“特写性新闻摄影” (Feature Photography) 奖项获得者是南非“自由记者” (freelancer) 凯文·卡特所拍摄的一张苏丹小女孩的照片。一个奄奄一息、饥瘦枯槁的黑人小女孩伏在地上, 一只巨大的秃鹫站在她旁边, 等待她的死亡。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个照片都会印象深刻, 这幅颇具震撼力的照片获得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 但是巨大的荣誉和舆论的唾骂也接踵而来, 公众质疑摄影记者面对这个快被虐杀的小生命不去救助反而拿起的是手中的摄影机快门?几个月后, 凯文自杀了, 他的遗言只留下一张字条:“真的, 真的对不起大家, 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此事成为批评记者只顾抢报新闻, 却丧失人性的典型案例。但真相究竟如何?凯文真的为了追求新闻价值而枉顾正义与道德?

当时的苏丹面临战乱, 人民普遍饱受饥饿、贫穷、甚至死亡之苦, 这都不是一名记者仅靠个人之力能解决的。对于凯文我们不应该要求更多。而且在当时, 凯文在拍好照片后, 就赶走了秃鹫。他的照片发表之后, 更是引来了全世界对苏丹问题的重视。通过更多记者、媒体的关注报道, 揭示当时当地社会问题, 并敦促其社会问题的解决, 这是正义的更高体现。此外, 据悉凯文在自杀前就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他的自杀也不能简单归咎于拍摄这张照片。但是很多社会与道德的负面指责会把记者这个行业泼得肮脏不堪。这张照片所带来的群众舆论胜过他本来所想表达的理念。新闻价值与正义、道德的关系这些年来一直备受关注。[7]

新闻人在新闻价值的诱惑面前, 是否能够正确的去对待这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姚贝娜死亡事件中, 记者守在姚贝娜病房的门口首先是因为她是一个公众人物, 外界想知道她的一切, 包括病情。既然发布了病危消息, 记者就必然会到场。记者出于职业素养必定有了线索就得到一线。但记者并不是没有人性的冰块。正如有一位报道地震事件的新闻记者, 即使他内心悲痛, 但职业习惯让他在报道的时候“提嘴角”来表达报道的积极性。但受众却大力谴责这名记者在报道灾难事件时“微笑”。无论如何,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手里的采访不能停, 必须收起情绪, 冷静陈述, 以最客观的视角去报道新闻事实。

我们不能否认在这个“快餐时代”, 新闻人都在为如何能让公众最快时间接收到最新的媒体咨询并扩大影响力而绞尽脑汁。但是公众人物的死亡该如何报道, 确实需要深思熟虑。尊重逝者家属是最基本的道德!新闻人由于职业原因, 有时会直面社会的阴暗角落, 在泥泞的污流中摸爬滚打, 需要平衡道德、秉持正义, 也只有如此, 新闻人才能够更好地像积极抗癌的微笑天使姚贝娜一样带给这个社会更多正能量的信息。[8]

三、完整呈现新闻事实的重要性

新闻事实同新闻价值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 新闻事实是否完整呈现, 可以影响受众对于真相的想象与理解, 从而影响新闻价值。也正因为如此, 会有很多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可以制造新闻假相, 来提高新闻的价值, 这种做法无疑是最为可耻的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保军先生在其《新闻真实论》的第三章中指出:“新闻对事实的呈现总是再现与建构的共同结果。即不管事实如何, 新闻对事实的面目呈现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 相对事实来说, 真实总是有限度的真实。”

2015年5月3日14时20分左右, 成都三环路娇子立交下发生了一起殴打女司机案件。大众轿车男驾驶员张某因为行车纠纷对现代轿车上的卢某进行殴打, 性质恶劣。经公安机关审查后, 张某因为涉嫌滋事被锦江区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事件到这里应该是很公正的处理。可是后来这起针对女性暴力的案件成了热门话题, 甚至演变成支持打人者。舆情之所以改变, 关键是因为在调查张某的行车记录仪时发现, 卢某两次突然变道险些造成事故, 双方都有喊话斗气让人感觉受害者在调查中有装可怜博同情的嫌疑, 并非纯属无辜。而且施暴者是为了保护车中妻儿, 去教训了既霸道又犯错的张某。甚至在网络话题热度持续的时候, 有的网络媒体不顾受害者感受, 报道了网友人肉搜索卢某的私人隐私:此车车牌号还有26次违规未处理, 早在2011年有“前科”, 披露她名下还有一辆宝马也有违章未处理, 说她父亲是官员, 质疑车辆收入的合法性。此外卢某的身份证、生活照被公开, 甚至在2013年的开房记录被曝光, 造成女子滥交、品质很坏的影响。由此, 事件朝着扩大事态的方向发展。[9]网络媒体的“围剿”使大家连起码的同情心也丧失, 网上骂声一片。这在无形中给被害者带来“二次伤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媒体报道的严重影响的, 新闻报道过程中并没有就事论事, 针对违章记录进行报道, 针对打人事件的惩处进行报道, 反而呼吁社会大众集体攻击被打女司机。媒体断章取义, 用博人眼球的标题营造话题, 这种剪辑的力量是足以让天使成为恶魔。只有新闻影响而无新闻事实的报道, 给当事人造成巨大伤害。媒体不能决定受众对事件的看法, 却能够通过对信息的截取和选题的安排来决定社会公众关注的新闻事实的焦点。[10]

新闻对受众来说, 既不具备法律规条的约束力, 又无政策文件的指令性, 只能依靠自身新闻价值去吸引受众。因此, 有必要对新闻受众认知心理进行深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新闻学硕士罗玲在其学位论文中, 将网络与传统媒介新闻受众的心理诉求进行了区分, 分为“通俗化”与“严肃化”两种类型。在上述新闻事实中, 女司机的花边八卦, 明显具有“通俗”的特征, 故而受到网络的青睐。女司机受到的暴力虐打, 具有“严肃化”倾向。有必要通过施暴事件对加害者有一个正确的谴责与惩罚, 要有一个正能量的引导才是新闻价值的正确方向。

四、结论

新闻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对于记者来说是旁观者, 但是往往要以第一当事者的角度去还原事件的真实性, 即报道新闻事实。只有对信息源展开深入调查, 经过不断的怀疑取证, 才能引出真相。当然这还需要记者的客观公正对待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的关系, 不带个人感情色彩, 秉持正义与道德之间的正确关系, 不盲目追求轰动效应, 找准角度, 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并提升新闻的取向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智.对新闻事实的一种建构主义解读——兼对客观性新闻报道辩证[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4 (11) :55-59.

[2]林纲.网络新闻语言的主观性与新闻事实构建[J].新闻爱好者, 2011 (01) :62-64.

[3]沈晓静.《新闻联播》的话语建构对新闻价值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6) :39-45.

[4]程雅堃.记者型新闻节目主持人传播行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5]毕雪梅.浅谈体育新闻事实——兼论体育新闻的专业性[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11) :33-35.

[6]陈立新.威斯康星模式与中国初期新闻教育——兼论新闻价值理论之渊源[J].国际新闻界, 2013 (06) :137-148.

[7]余忻.发掘新闻事实之学, 彰显新闻名家之法——评胡志平《新闻写作创新智慧》[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02) :39-40.

[8]刘红霞.体育赛事的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模型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报道中的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 2012 (01) :119-126.

[9]刘美伯.《中国日报》对外传播新闻价值变化趋势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 2007.

[10]杨喜春.《人民日报》与人民网社会新闻价值取向比较分析[D].辽宁大学, 2013.

新闻线索的价值取向 篇2

王赞新

改革开放来,特别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以来,我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收入分配体制及其运行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回顾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线索,展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取向,对于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收入分配体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起点: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体制及其运行体系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之初,我国模仿苏联模式,构建了与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体制及其运行体系。这一体制及其体系的基本要点可概括为: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作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方式;在分配主体上,国家也就是各级政府成为执行社会产品分配的唯一主体;在分配层次上,排斥市场,实行集中化、计划化的分配模式;在分配原则上,坚持生产资料占有和按劳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进而演化为平均主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收入分配体制及其运行体系暴露出明显的弊端和不适应性,我国开始走上了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道路。

主线:不断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呼应的收入分配体制及其运行体系靠拢和逼近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传递到收入分领域,就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突破和创新。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突破和创新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发展,推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论的历史进程。

由一元化分配方式向多元化分配方式逐步演进。自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们主要仿效苏联,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上世纪80年代,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多种分配形式,国家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作为深化分配体制改革的方向。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过去被看作剥削收入的生产要素收益终于取得了合法性。这既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逻辑结果。十六大进一步明确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标准是这些生产要素的贡献,并把这些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作为原则确立下来。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把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从原则上升为制度,提出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从按劳分配过渡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并确立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实践中的具体化和深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收入分配领域的重大突破,是我国收入分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重大成果。

由单一化分配主体向多样化分配主体深刻变革。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由于政企不分,劳动力市场不存在,国家成为收入分配的唯一实施主体。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企业有了加强劳动组织和管理的动力,以利益机制激励职工努力工作,这样,企业逐步成为收入分配的实施主体。1992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劳动力市场和其它生产要素市场,并允许各种生产要素自动流动。于是,劳动报酬数额不再完全由企业首先规定,应聘者既有权根据企业的报酬水平选择去留,也有权主动提出自己的报酬数量要求,还可通过双方协商或谈判达成一致的报酬数量,劳动者个人在一定条件下也成为按劳分配实施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实施演化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的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多元化主体。多元化分配主体参与收分配,不仅使得收入分配有了更为现实可靠的群众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人民主人翁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由单层化分配层次向多层化分配层次深入发展。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商品关系和市场交易被禁止,不存在任何市场化的分配机制,这一时期的收入分配是完全由政府计划直接控制的计划化、集中化分配体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逐步下放初次分配权限,市场不仅是资源配臵的基本手段,也是进行收入分配的基本工具,所取得的进展和成绩是显著的。然而,到上世纪末,在初次分配作用日益显著的同时,再分配环节对个人收入宏观调节的有效性逐步降低,政府二次分配作用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同时,第三次分配的发展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发挥极其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政府再分配功能,建立健全收入分配层次,成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发展创新的重点。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更是明确提出了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则和政策。在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再调节的同时,我国慈善事业和非政府组织也逐步朝民间化、系统化、制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次分配在收入分配体系中的调节与再分配功能逐步显现。应该说,在这一时期,我国在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层次化收入分配体系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由非均衡的分配原则向均衡协调的分配原则调整优化。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分配理论回避不了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搞得不是很清楚,在消费资料的分配问题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并导致“大锅饭”问题的出现。为了解决“大锅饭”问题,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上世纪80年代,随着 “分配不公”现象的出现,十三大提出了“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强调“兼顾效率和公平”。199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并且在当时作为一个颇有新意的提法而被人们普遍接受。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重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002年11月,十六大在重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同时,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一直持续到2005年11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才淡出,由“更加注重公平”取代;到了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把提高效率同促进公平结合起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60多年的时间里,收入分配原则经历了从“平均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兼顾效率和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加注重公平”,这样的认识和处理过程。这个过程与分配制度的改革一道调整和校正着分配关系,是我国收入分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一条重要线索。

取向:进一步完善并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贯通的收入分配体制及其运行体系

在新的历史时期,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将会朝着更为深入和具体的方向发展。遵循着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贯通的基本取向,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应围绕进一步完善分配方式、分配主体、分配层次、分配原则展开理论与实践探索。

以完善生产要素报酬机制为立足点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关系和分配关系更多地体现在生产要素的市场配臵过程中,生产要素报酬机制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核心。一是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要以制度创新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和流转制度改革,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二是要建立国有资产收益全民分享机制。国有土地、资源和国有企业等国有资产在性质上是一种全民性资产,应该成为财产性收入的来源渠道之一。其资产升值、经营利润或股权转让的收入,部分应通过再分配的方式转变为政府公共服务服务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构建国有资产收益分享机制,让人民群众分享到国有土地、资源和国企等国有资产的收益,享受到国有资产的升值,得到财产性收入,体验资产升值的财富效应,既是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也必定会对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和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起到最重要的作用。

以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和促进劳资间合理分配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收入分配主体体系。规范政府自身的收支行为对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至关重要。理顺初次分配关系,完善再分配体系,杜绝与公权力相关的腐败和不合理的收入,都依赖政府自身的改革与体制创新。要通过法律形式约束和规范政府收支行为,使政府及其部门的行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明确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以及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堵塞一切随意支配和使用资金的漏洞。同时通过强化监督增加政府收支的透明度,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政府收支制度及有效实施机制。促进劳资间合理分配,关键点在于去身份化的同工同酬制度,劳动力市场流动机制以及工会代表劳动方的代表机制,并逐步建立劳资工资协商制度。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阶段,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尤其是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协商主体的培育与发展、第三方协调机制的形成、中国特色独立工会制度等方面,迫切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突破,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劳资双方的对等协商,切实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形成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安全网和促推第三次分配发挥作用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多层化收入分配层次。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迫切需要重构社会保障的运行体系,将社会保障从目前零散的、分散的制度状态转变为系统的、完整的制度,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子项目“去身份化”的整合,打破城乡之间、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不一致,苦乐不均的局面,从而促进城乡统筹的形成,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互济性和再分配功能。以慈善捐赠为主体的第三次分配不仅是现代公民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它克服并弥补了第一、二次财富分配的不足,发挥着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无法替代的作用,对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的慈善事业,其规模、机制和功能还远远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通过慈善立法、慈善组织去行政化、加强慈善监管、打破慈善资源垄断、重塑现代慈善文化等途径,促推“第三次分配”发挥作用。

论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误区 篇3

过分追求时效性, 忽视信息的准确性

网络舆论监督报道的时效性显而易见, 网络技术在为及时性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闻资源的丰富性。但是, 网络舆论监督报道把这一标准发挥至极限, 则极易走向极端。为了吸引受众、制造轰动效应、追求高点击率, 淡忘了“速度往往是准确的天敌”, 盲目强调争分夺秒的新闻报道, 在缺乏求证和思考的情况下, 把一些刚刚发生、未经核实的新闻发布出去, 甚至把道听途说的谣言当做事实来报道, 使网络成为谣言传播的工具和虚假信息泛滥的主要场所。

2008年12月2日, 荆楚网刊登《网民爆料称河南新乡市设11个副市长, 副职扎堆超铁岭》的报道, 此报道来源于当天荆楚网东湖社区网友“朝北”的爆料:称河南省新乡市副市长编制比铁岭还多了两个, 有11个副市长, 16个副秘书长、6个调研员。 (1) 顿时, 新乡市被网民称为“中国最多副职城市”。第二天, 新乡市政府就此事作出回应, 在市政府网站发布《关于新乡市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副秘书长情况的说明》以辟谣, 称“新乡市政府实际上只有副市长8人 (其中1名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1名国家机关挂职副市长) 、市长助理4人, 而副秘书长中5人为兼职、1人为挂职, 至于调研员、副调研员为非领导职务。因此, 帖子所发内容不准确, 仅笼统地均说为副市长及政府领导, 给广大网民造成误解”。报道为了追求时效性而造成信息的失实, 给当地政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类似的报道还发生在汶川地震期间。5月20日, 一标题为《绵竹团委书记范小华挪用救灾帐篷打人导致车被掀翻》的帖文, 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该帖描述到:“一个70岁左右的太婆看见有人在五一广场上搭建救灾专用帐篷, 来人开着车牌号为川BD3732的现代车。觉得很奇怪的太婆上前问了几句, 结果被一个很拽的女人扇了几耳光。周围的人去帮太婆, 又被四个男的打了。最终这帮人在广场上惹发众怒, 上百人上前主持正义。事件持续了好几个小时, 其间现代车多次被砸, 最后被掀翻在地。”尽管很快就有网友查证出川BD3732的现代车主, 是家住江油市中坝镇花园中路的范小华, 并不是身为绵竹团市委书记的范晓华所为, 但这样一个不实报道使舆论纷纷将矛头指向范晓华, 斥责她利用职权挪用救灾帐篷, 更逞威打人, 最后迫使共青团四川省委迅速将此事上报四川省委宣传部, 请求有关部门协助澄清谣言。

冲突性把握失当, 报道出现非理性倾向

与传统媒体客观、平衡的报道法则不同, 网络舆论监督报道似乎偏离了客观、中立的报道模式, 呈现出非理性的倾向。过分强调事件本身的冲突性, 网民甚至自己通过叫骂与争吵来为事件添加冲突性元素。网络新闻报道中充斥着情绪化甚至偏激的言论, 这容易引发网络群体心理机制的“失控”, 进而产生“网络暴力”现象, 并对公民的一些合法权益构成威胁和侵害。目前, 由于网络舆论监督在法律约束方面存在不足, 使得它与网络暴力之间无法清晰地界定, 尤其当网络舆论中那些只为发泄情绪的偏激言论占有主导地位的时候, 一些缺乏主见的群体成员的情绪势必受到影响, 造成“群起而攻之”的混乱局面, 正常的监督行为也会演变为“网络暴力” (主要表现形式有“不文明的粗口”、“人身攻击”或“失去理智”等网络行为) 。

从网络上关于李明佳事件的报道,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舆论监督中语言的情绪化倾向造成的“网络暴力”。李明佳是济南大学法学院2007级学生, 因被指在百度“仙后”吧作出侮辱周总理的回复, 遭到网民的攻击, 诸如“李明佳, 原来不是好东西”、“李明佳滚出中国去”等字眼充斥于论坛和网民的博客日志中, 尽管最终证明李明佳是被冤枉的, 但网上责骂与人身攻击给李明佳本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

接近性失度, 报道呈现媚俗化倾向

网络新闻媚俗化是指网络媒体运用醒目、夸张、刺激之词报道一些非主流 (不能真实反映社会全貌) 的事物, 利用大众猎奇心理, 片面夸大新闻事实, 意在追求感官刺激, 造成轰动效应, 从而吸引受众眼球, 借以提高点击率。激烈的竞争使受众成为媒体争夺的对象, 贴近受众、尽量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也成为媒体新闻报道的出发点。但是, 过分追求点击率, 导致网络媒体变满足需求为迎合需求甚至是引诱受众的非理性需求时, 新闻语言的媚俗化倾向便开始出现。我们仅从2008年众多网络舆论监督报道的标题便可以看出, 如《男子为骗50万元保费开车碾死干兄弟》 (2) 、《昆明男子为漂亮女孩让座遭拒张嘴咬破其右手》 (3) 、《摄影店出租裸体女模供拍照300元可拍摄3次》 (4) 、《面包车挡道引发冲突车上人员冲运钞车撒尿》 (5) 等。

关注当事人身份的重要性, 忽视其作为公民的个人隐私

在近年众多网络舆论监督事件中, 对公共权力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占据很大的比例。“一夫二妻”区委书记董锋、“天价烟”事件主角周久耕、“猥亵女童”的林嘉祥, 他们有一个公共特征:都是具有一定级别的国家公务人员。网民对这些事件关注的焦点正是在于他们身份的特殊, 官员的身份是网民觉得事件具备了重要的新闻价值。但是, 作为国家公务人员的同时, 他们还有一种身份——普通公民, 他们应当拥有隐私权, 即使是他们的行为构成了犯罪。网民在对此类事件进行报道时, 经常会使用“人肉搜索”。所谓人肉搜索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 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 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6) 人肉搜索在推动舆论监督报道的开展、获取新闻真相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如果站在公民隐私保护角度, 人肉搜索导致的公民大量个人信息的外泄, 会对公民的隐私权造成侵害。近年众多网络舆论监督事件和人肉搜索的使用密不可分, “天价烟”事件就是一例。

网民关注天价烟事件的核心在于周久耕的职务———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局长, 而忽视了周久耕作为普通公民应有的个人权利。人肉搜索推动着事件的发展, 最终周久耕丢官, 受到法律应用的制裁。但是, 在整个事件当中, 对于周久耕本人隐私权的忽视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参考文献

[1].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年版。

[2].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第一个十年》,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杨保军:《新闻价值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4].董天策:《网络媒体在新闻价值取向上的变化》, 《现代传播》, 2004 (6) 。

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和采写技巧 篇4

关键词:社会新闻,价值取向,采写技巧

一、社会新闻采写存在的问题

1, 内容庞杂, 主题分散。

症状:眉毛胡子一把抓, 拣到篮子都是菜, 什么都想写, 一篇新闻稿件中头绪多, 内容繁杂, 让人读后不知所云,

2, 内容陈旧。新意全无。

症状:不讲时效性, 没有“新闻由头” (即“导语”) , 要么是“今年以来……”等无法界定的时间概念, 要么是“最近、近日、日前”这类唬人蒙人、缺乏新鲜的模糊时间名词, 或者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旧事, 即使原本很新鲜、很有新闻价值的新闻, 因为缺乏新闻敏感, 没有及时采写而时过境迁, 重新搬出来, 成为了无新意、变蔫发黑的明日黄花, 让人惋叹。

3, 八股遗风。苍白无力。

症状:语言贫乏干瘪, 词不达意:叙述机械呆板, 行文公文化、条文化, 照抄文件, 照搬材料。甲乙丙丁排列, 毫无生气, 更无美感, 让人无法卒读;滥用词语, 数出多门, 自相矛盾。

4, 空话连篇。内容虚脱。

症状:满纸都是慷慨陈词的豪言壮语, 其实都是没有实际内容、不着边际的大话、废话、空话和套话。讲成绩效果, 动辄“成效显著”、“形势喜人”、“成绩斐然”、“初见成效”……根本看不到一点实际内容和可以感知的东西。谈经验作法, 总是离不开“领导高度重视”、“领导亲自抓”、“多措并举”、“将某某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团结一心、开拓创新”、这“工程”那“规划”一类毫无实际内容和意义的陈词滥调, 具体作法、成效和经验避而不言, 让人一头雾水。

5, 主观臆断, 妄加评论。

症状:在消息写作中, 一些作者好为人师, 不自觉地将自己介入其中, 以评判官自居, 喜好评论指点。消息最后还不忘抒情一番, 或代表报道对象表态, 或对受众空发号召, 实为画蛇添足, 狗尾续貂。

6, 提前播报。弄虚为实。

症状:本是挂在墙上、写在文件上的一些“规划”或“文件”, 或者酝酿和计划中的工作, 还没有具体实施或已实施但并未取得良好效果, 就性急地将生米做成熟饭, 来一个“快马加鞭”, 迅速出笼, 以某某单位或部门将如何如何“提前播报”。

7, 人文缺失。歧视侵害。

症状:对他人缺少或根本没有应有的同情怜悯之心。或者无意识, 或者居心叵测, 借题发挥, 借机打击报复, 以揭人隐私、亮人伤疤、戳人痛处、胡乱指责、冷嘲热讽为乐, 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产生不良影响, 轻则让人反感, 惹人生气。重则引发诉讼, 伤害和谐, 不利稳定。

8, 居高临下, 盛气凌人。

症状:新闻稿件 (尤其是领导活动报道) 中常充斥的是话语霸权, 以自我为中心, 用词武断, 语气生硬, 高高在上。唯我独尊, 动辄要如何如何、必须怎样怎样, 一副教训人的口吻, 让人无法接受。避而远之。

9, 虚张声势。自吹自擂。

症状:不切实际, 夸大其词, 自我标榜, 喜欢评功摆好, 甚至恣意编造新闻, 自欺欺人。成绩不大水分凑, 好用“最好最优”、“天下第一”、“疗效最佳”等夸大和不实之词, 表扬与自我表扬, 吹嘘与自我吹嘘。诓骗他人。

10, 功利作怪。目光短浅。

症状:将新闻完全异化为宣传, 站在本单位或局部利益上, 不是着眼长远, 建立长效机制, 报道和反映工作亮点, 而是目光短浅, 追求功利, 或为在报纸电视上露脸作秀, 或为应付上级宣传目标考核。因此所报道的工作纯粹芝麻小事, 或日常一般的工作。

11, 小题大做。无病呻吟。

症状:本来是工作职责范围之事, 非得当做新闻来报, “领导亲自”一番:本是人人都应做好的事, 且没有创新和突破, 如学校运动会。单位开会、学习、听报告等日常活动, 也要想法写稿登报上电视。

二、采写社会新闻的要求。

社会新闻涉及面是很广的, 把握得正确, 它的导向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它可以帮助党和政府了解社会、研究社会, 从而作为决策参考;它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作用;它可以起到生动、具体、形象的法制教育作用;它可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采写好社会新闻, 关键是记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 从现状来看, 要着重从下述6个方面去努力:

1. 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社会新闻报道什么, 不报道什么, 怎么报道, 都要以大局为重,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 以是否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准则。有了这种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 社会新闻的报道, 就有了主心骨, 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导向作用。

2. 要有自觉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 指的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实际矛盾。毛泽东同志说过:“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 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 哪里就有问题。”社会新闻的内涵丰富, 记者应该从多种社会问题中调查研究、深入思考, 善于提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各类问题。问题意识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 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 是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3. 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记者、编辑在采写、编辑社会新闻中, 必须坚持对社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不能为了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和“卖点”而钻头觅缝去搞低级庸俗的东西;也不能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丑恶现象不闻不问, 熟视无睹。特别是在开展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中, 一定要客观、公正, 要以法规为准绳, 要以理服人, 把握好度, 切忌片面性, 更不能感情用事, 挟私报复。

4. 要确保新闻事实的真实和准确。

不能搞合理想象, 不能编造假新闻。社会新闻与人的生活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事实不真实, 信息不准确就成为了一种误导, 甚至还可能引起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 所以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

5. 要善于取舍, 详略得当。

要选择有社会意义, 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人和事来进行报道, 切忌琐碎浅薄。要选择人们普遍关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进行报道。在采访写作社会新闻的过程中, 必须对这一新闻的社会反应、社会效果进行预测, 对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如让人丧失信心, 可能产生心理恐慌的东西就不宜进行公开宣传。在选材上应服从主题需要, 要考虑舆论导向和社会效果, 不能一味地迎合少数受众的低级趣味, 而不加选择地和盘托出。色情、血腥、恐怖、怪诞的情节和细节要坚决割舍。不能有闻必录, 有闻必报。社会上确有凶杀、奸情、乱伦、盗窃、诈骗、赌博、腐败等丑恶现象, 但我们不能听风就是雨, 原封不动地搬给受众。报道什么, 不报道什么, 要严格选择和取舍。有的压根儿就不值得报道;有的只需少数人知道, 不宜公开报道, 可写内参上报;就是公开报道, 也不能自然主义、纯客观地去报道。如犯罪过程、作案现场、作案手段和工具等不宜写得过细和过实。

6. 要选择带有故事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强的事实来进行报道。

地市级晚报新闻的媚俗价值取向 篇5

关于“媚俗”的定义, 米兰·昆德拉曾在其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典礼上讲演的《人们一思索, 上帝就发笑》中这样描述:“不择手段去讨好大多数的心态和做法。既然想要讨好, 当然得确认大家喜欢听什么。然后再把自己放到这个既定的模式思潮中。‘Kitsch’ (媚俗) 就是把这种有既定模式的愚昧, 用美丽的语言和感情把它乔装打扮。甚至连自己都会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洒泪。” (2)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精神毒害。一些地市级新闻报纸从业人员忽略了或者根本无视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 一味猎奇、猎艳, 追求低级的感官刺激, 忽略或放弃了自身对于舆论和社会价值的正确导向。

目前报纸新闻媚俗的新闻价值取向, 是市场化媒体中的一种常见现象。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引起众多地方报纸的跟踪报道, 其中事无巨细的描写已经脱离了正常新闻报道的范畴, 纯粹是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在报纸的新闻版面上, “绯闻”的明星事件、暴力事件中血淋淋的情景再现、“人吃玻璃”的奇闻逸事被津津乐道。

何为新闻媚俗价值取向?在市场化的冲击下, 一些媒体新闻盲目地、过分地追求新闻的新奇性等价值属性, 甚至迎合一些低俗的受众需求, 缺乏宏观的指导性和整体把握, 造成媒体的主流性丧失, 让公众形成“新闻泛娱乐化”的错误印象, 是当前市场化报纸新闻价值取向异化的产物。

新闻内容的低俗化

“明星取代了模范, 美女挤走了学者, 绯闻顶替了事实, 娱乐覆盖了文化, 低俗代替了庄重” (3) , 这是一篇题为《“擦边球”越打越大胆媒体又现媚俗“三招数”》文章篇首的一句话, 它生动反映了当下媒体的媚俗现状, 同样也适用于地市级晚报新闻媚俗表征的描述。

大部分地市级晚报新闻媚俗价值取向的初衷都是强调新闻的亲近性和趣味性, 利用眼球经济扩大媒体影响, 提高收益。这种初衷无可厚非, 但往往在操作过程中, 目光的斜度过大, 在追求新奇性、反常性这些核心价值要素的时候, 迎合一些低俗的、下流的受众需求, (4) 缺乏宏观的指导性和整体把握, 形成“泛娱乐化”的媒体痼疾。在内容表现上, “星腥性”充斥其间。

同样性质的抢劫、凶杀等血腥、暴力内容屡见不鲜。去年3月广西来宾烟草局局长韩某的“香艳日记”出笼, 各地市级晚报竞相大篇幅地报道局长“日记门”事件。杭州市的报纸《都市快报》在第一时间以《局长“香艳”日记是真是假?——日记网上疯传网友戏称“很黄很腐败”》为题, 在新闻中事无巨细的细节性、引用性描写, 降低了报道的意义。

据调查显示, 受众对刑侦案件、与性有关、报道奇闻逸事和天灾人祸的社会新闻最感兴趣。而很多报纸的新闻内容则“过分迎合受众非理性的欲望, 忽略了对社会的责任。而且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 一味地去报道一些与性、色情、暴力、犯罪、荒诞事件有关的刺激性社会新闻。久而久之, 受众的感官被刺激到麻痹的状态, 报纸又挖空心思去寻求更刺激的新闻, 长此以往, 新闻越来越光怪陆离, 受众越来越麻木, 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5) 。这些现象是新闻媚俗心理的集中体现。有些地市级晚报整版都是明星八卦、丑闻、刑事案件。首先这些报道有价值的信息不多, 其次这些报道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没有紧密的联系。然而, 正是这些毫无意义的所谓“新闻报道”, 吸引了众多受众的眼球, 从而最终达到吸引广告商的作用。

叙述方式的过度故事化

模糊了新闻事实的本意。新闻信息传递的根本目的是将重要的信息真实、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受众。为了故事而故事的做法将使原本蕴涵在故事化描述中的新闻内容和新闻价值被忽略, 受众过度关注于故事化的情节中, 使报道新闻的重心偏离, 而这本应当是影视剧的职责。就像一段精彩过度的广告过后, 人们感叹于绚丽的画面、动人的情节, 但偏偏忘记了广而告之的标的物。

假新闻屡见不鲜。真实性是新闻的根本, 真实是不能被“故事”的。2009年十大假新闻中, 就有一则是为了追求冲突化、戏剧化而“愚乐”读者。2009年2月15日青岛《半岛都市报》刊出了“老板手头紧竟让五情妇PK”的新闻, 而据事后调查, 该则新闻是该报记者栾某剽窃《知音》杂志一篇名为《1死5伤!花心老板紧急“裁减”二奶酿惨祸》的文章。媚俗导致报纸新闻过度故事化泛滥, “眼球经济”下的过度故事化导致了部分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水平降低, 而操守的缺失又是媚俗的起因。

同质化现象严重。尤其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 一条新闻素材可以在几秒钟内传遍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 于是简单的摘抄复制之风盛行。忽略了大众的智商和需求, 最终是大众对这类铺天盖地、千篇一律的新闻的反感。

新闻媚俗价值取向指导的新闻实践导致市场化媒体的公信力下降。没有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忽视社会责任的做法必然导致其指导新闻实践走向偏颇, 从而使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受众定位的过于功利化

地市级晚报的发行取决于读者群的确定, 而读者定位则建立在受众本位的思想基础之上。受众定位是确定信息传播的目标人群, 以满足目标人群获取信息的需求为指导原则。新闻媚俗价值取向产生的原因大多是为了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理 (如窥私欲) 、对比心理 (如同情心) 及娱乐。其功利化的表现在于满足好奇心上过于低级化。新闻媚俗价值取向体现在受众定位上, 呈现出功利化的倾向。笔者认为其有隐性表现和显性表现两种。

隐性表现。新闻媚俗价值取向的常态表现是隐性的。当前, 新闻媚俗价值取向受众定位功利化的隐性表现在地市级晚报里比较普遍, 很多报纸充斥着大公司、大人物的新闻, 而缺乏对社会底层的关注。在新闻价值中, 或者在评判新闻价值的标准中, 人的价值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单纯依据人的价值来判定新闻是否具有价值, 恐怕也难免有失偏颇。在新闻事件中, 核心价值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 新闻事件之所以具有引人关注的特性和足够的影响力, 也不单单只是因事件中的人是具有影响力或是有价值的人。

显性表现。新闻媚俗价值取向受众定位功利化的显性表现也多种多样。有偿新闻、有偿不闻、软广告等现象非常普遍。

“社会责任感”让位于“眼球经济”是某些地市级晚报新闻在媚俗之后的最直接表现, 而导致辐射区域社会群体认知的低俗化、平庸化发展则是部分地市级晚报新闻媚俗化的危害。地市级晚报立足于当地, 与基层民众联系紧密, 对当地社会舆论及经济文化发展影响显著;同样, 如果不能正确发挥地市级晚报的新闻舆论监督和导向功能, 甚至背道而驰, 危害同样不可估量, 所以必须对地市级晚报新闻的媚俗价值取向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 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策略, 促使地市级晚报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功能。

注释

1 王贵海:《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成立20周年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中国地市报人》, 2008 (12) 。

2 米兰·昆德拉[捷克]著, 洪涛、孟湄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3 刘琼:《“擦边球”越打越大胆媒体又现媚俗“三招数”》, 《人民日报》, 2004-12-10。

4 胡思勇:《核心价值回归, 新闻改革的一个观察视角》, 《新闻前哨》, 2005 (4) 。

新闻线索的价值取向 篇6

关键词:新闻评论,选题,价值,开放性,国家瞭望者

伴随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 人人都是评论员, 新闻评论发表的门槛降低, 但评论的随意性、口水化、不假思索不负责任的情绪表达, 相当程度上损害了评论的理性形象。尽管主流媒体和多数地方性报刊对此都有积极应对的意识, 却仍然没有改善评论势大力微的窘境。作为传播理性意见的新闻品种, 评论目前还远远未发挥出对社会进步的引领作用。

新闻评论与其应该发挥的功能不相匹配的现实窘境, 重要原因之一, 是评论选题视域的丰富性不足, 扁平化有余, 特别是对评论选题的价值内涵缺少研究和发掘, 缺少明晰而坚定的价值取向, 已成为新闻评论提升品质的瓶颈。一篇评论好或不好, 很大程度上与这篇评论的选题当或不当有很大关系。一篇称好的评论, 必然是以一个有价值的评论选题为基础的。一个有价值的评论选题本身所具有的张力, 才是一篇评论佳作得以问世、得以成功的内在因素。新闻评论的选题, 就是选择、确定的评论对象, 突发事件、时政热点、社会思潮等等。选题的标准, 教科书上有“两个标准”说, 即评论的价值与宣传的价值。这实际上说的是评论选题的价值取向问题。概而言之, “任何报刊对评论的价值确定, 都是以其所代表的阶级、集团的政治目标, 政治利益和思想观点为标准的”。但无论名义上还是实际上, 政党的视角, 毕竟不能等同和取代历史进程的视角、社会文明的视角和人类褔祉的视角。

如果从历史进步的视角、社会公理的视角、人类命运的视角出发, 那么, 新闻评论选题的价值标准就易于统一、升华、具普遍意义, 以这样的价值标准遴选、确定的选题, 也就有先天条件创作出优秀的新闻评论作品, 积极地影响社会生活, 促进历史进程。这不是简单地否定新闻的阶级性原则和新闻选题价值的“两个标准”, 而是高屋建瓴、具普遍历史、社会、人文意义的价值标准, 更能帮助作者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充满内在活力的评论选题。据此创作的评论, 就更易于引起受众共鸣, 更能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 具普遍意义的价值标准, 与我们历来强调的党性原则、阶级性原则应该是一致的。我们的党, 是先进的、坚持科学世界观的政党, 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的政党, 共产党人的使命是为人民服务, 为人类的文明进步而奋斗。因此, 它的全部事业包括党的新闻事业的视角, 当然也应该与社会公理的视角、人类命运的视角、历史进步的视角相一致, 并从这种普遍意义的视角出发, 构建、确立新闻评论选题的价值标准。

一、评论选题要力求最大限度地展示思想价值

有人把新闻区分为两种不同特质的信息:以消息报道为主的事实信息, 以新闻评论为主的理性信息。这个界定是比较恰当的。新闻评论作为社会需要的理性信息, 其价值必然首先体现在评论选题的思想性上。不利于展现思想性, 或者思想深度不够, 不能有效推进思想进步、传播思想亮点的评论选题, 就不可能具备颇有分量的思想价值。新闻评论的论说文体裁特征, 决定了只有思想价值含量高的评论选题, 才有可能创作出新闻评论的上乘之作。

人的行为, 社会的运转和发展, 均源于人的思想。但新闻评论选题的思想价值, 所关注所追求的, 不是个体的人和局部的社会的行为及其运作思维, 而是能够影响一代人、几代人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思想, 能够影响、制约社会整体发展轨迹与进程的思想。这样的选题一经确定, 便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据其创作的评论, 必然具备引导人们对重大问题正确思考的品质, 不仅释疑解惑, 还能指明方向和道路。这样的新闻评论给予人们的, 是一种思想家式的忠告与奉献:对事物间联系的客观分析, 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把握, 对未来的高瞻远瞩。每一个受用这种奉献的人, 就能清醒地面对一个理性清晰的世界。

清代政论家王韬, 于1874年在他所主笔的《循环日报》上发表的《变法》和《变法自强》等政论文, 就堪称思想价值很高的评论选题。19世纪70年代的清王朝, 江河日下, 内外交困, 帝国主义列强像一群饿狼, 疯狂地撕啃着中国这块猎物。王韬在他的评论中, 主张不能拘于先王之法, 要因时制宜, 思变图强。这种“变法”思想, 比康有为、梁启超早20年, 震撼当世朝野, 成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先声, 为探索民族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起到了积极的启蒙作用。实际上, 这种以“变法”为评论选题所传播的思想价值, 是超越历史与国界的, 至今仍发挥着警醒世人的作用。中国欲转弱为强, 与西方“比权量力”, 关键就在一个“变”字, “穷则变, 变则通”;中国30年的改革历程, 当今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改革, 不正与这些以改图变的思想精神一脉相承吗?

二、评论选题要紧扣热点、焦点和疑点, 及时传递理性思考的时代价值

新闻评论选题的时代价值, 首先体现在选题的现实针对性。现实的社会普遍状态, 现实的重大事件, 当前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疑点问题, 流行思潮时尚及趋势等, 是发现和提炼新闻评论选题的主选范围。在这样的范围内确定的评论选题, 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与兴趣, 论述所及, 一般是大众盼望的现实诸问题之本质和现实之惑的解答。这样的选题, 源于现实生活与百姓所思所虑的结合点;由这类选题创作的新闻评论, 给大众的感受, 往往是他认识和适应现实生活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他们甚至可能据以采取行动, 从被动地适应现实跃进到主动积极地创造生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 因而每个时代关注的热点、焦点、疑点、难点, 都各有不同。把握选题的时代价值标准, 就需要有敏锐而准确地发现这些热点、焦点、疑点、难点的能力。一事当前, 有没有评论的必要;一种事物表象的背后, 是否涵盖着深刻的本质;一种时尚或潮流乍起, 是否代表着时代的主流和前进的方向。在这样的思考中选定的评论选题, 一般都带有时代特色;对这类问题的探讨与追问, 往往就能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略, 医治现实弊症的新药, 解答现实疑惑的钥匙。

具有时代价值的评论选题, 一般会显示出时空的规定性。徐铸成在蒋介石引退的第二天为香港《文汇报》写的时评《蒋介石走了》, 只能在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 在中国大地上闪烁指路灯光芒的时候问世。同样, 在改革开放,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 许多相伴而生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新观念、新思维, 正是我们冶炼新闻评论选题的基本素材。一个成功的评论选题, 总是从某一角度, 某一方面折射出时代的某种特征或趋势, 总是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大众视点, 总是同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希望与理想息息相关。例如, 国企改革, 职工下岗, 官员腐败, 消费者权益与伪劣商品、劣质工程, 民主与法制建设, 网络乱象与正能量, 公共生活与社会治理等等。这些问题一经纳入评论选题的视野, 就显出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从中确立的评论选题, 就具备了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因为, 这类问题的分析、研究、探索、解答, 无一不是当今社会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无一不与人民福祉、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这类选题的时代价值, 就体现在它呼应着时代的脉搏, 关注着时代的走向, 贴近了民生的需求。还因为它涉及的问题中肯, 事件重大及其普遍意义, 除现实的时代价值外, 它还在历史进步的链条中显示“历史价值”。例如, 惩治腐败这样的选题, 除了当代的重要性, 还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烙下深刻的印迹。

三、评论选题要以人为本, 坚守并传播普适的社会价值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 有些价值观念是相对固定的, 不因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不因政权的更替而更替, 成为超越地域、民族、历史时限、意识形态的社会行为、人的行为的评判标准。这样的价值观念, 实际上就是整个人类认同的公理。如果选定的新闻评论选题恰好包含了这样的价值观念, 也就具备了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价值。

爱好和平, 反对不义战争;维护人的尊严, 谴责屠戮与暴力;追求公正公平, 鄙视欺凌弱者;崇尚忠贞爱情, 鞭挞淫邪肉欲;呼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 批评冷漠处世、苟且偷生……这在任何时代, 都是民心所向, 百姓所求, 是普遍认同的社会道义标准, 即使是逆历史而动的统治者及其政治制度, 也不敢明目张胆对此妄言否定。现代文明社会, 更有责任和义务完善并张扬这类积极的社会道义标准, 使之成为推进社会文明的动力之一。我们在选择、确定新闻评论选题的时候, 应该力争做到, 既要睁大眼睛捕捉那些能体现社会普遍价值观念的相关世象, 又能自觉运用大众公认的社会行为标准对拟选的评论选题加以甄别与衡量。当一个新闻评论选题, 能够对某种社会世象或具普遍意义的社会个案展开爱憎分明、充满理性的评判, 并由此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 引发社会的积极思考, 就可以认定它具备了一定分量的社会价值, 或曰它是有社会价值的新闻评论选题。

1994年, 南京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雇主摧残保姆事件, 虽是个案, 但它是向社会公理的挑战, 直接关乎生命尊严和人格平等, 许多媒体以此为选题进行评论, 对雇主非人道的恶行予以抨击。这种评论选题的社会价值, 就在于它郑重地重申了一个简单而又神圣的公理:地位、身份、财富的差别, 不能动摇人格平等, 更不能决定生命的贵贱, 并据此赋予一个生命可以任意摧残另一个生命的权力。

对弱者的同情、声援与资助, 对愚昧、落后、邪恶的揭露与控诉, 通常也成为新闻评论的选题, 向社会传达真善美的呼唤, 播撒文明的种子。这类选题往往从人类文明的视角, 关注生命, 关注民生, 关注生活的本质, 直接启迪人对于自身的认识;从社会进步的视角, 审视社会进程中的每一步曲折, 每一阵波澜, 审视单个人的行为昭示的普遍意义, 审视每一种具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所求者也就是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积蓄本原的动力, 即人类整体改造社会、创造文明的自觉与激情。

四、评论选题要从“国家瞭望者”角色出发, 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的开放性

媒体在新闻评论生产过程中, 经常为评论选题的取舍而纠结, 个人写作也常常为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不敢写而犯难。问题可能出在两方面:一是媒体管理导致实际形成了评论选题的某些禁区。二是作者自身对评论选题的本质认知不到位, 头脑中尚未形成评论选题的价值评判标准, 没有标准就不会有明确而坚定的价值取向。

新闻线索的价值取向 篇7

(一) 我国新闻媒体的发展概况

“新闻”作为一个行业的专有名词在我国的历史并不是很长, 古代张贴官府告示的告示栏也许可以被看成新闻在中华大地上的古老形式。之后从20世纪开始, 逐渐有一批有学识的人开报社、办报纸, 向公众刊登新闻。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国开始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起系统的新闻媒介, 报纸、电视、广播成为三种主要形式。近些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手机等移动应用设备让新闻的传播途径更加的多样化, 新闻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和渠道的限制。

(二) 新闻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闻传播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形式, 是一种将新闻作为特定的信息进行传播的活动, 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1]新闻活动在社会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就像新闻的定义中提到的, 新闻在社会人与人之间扮演着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角色, 经济、文化、旅游、教育、娱乐等诸多领域都需要新闻传播。但是在传播过程中, 新闻媒体需要担负起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 因为公众的价值观、行为发展都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一种连锁反应, 最终会变成社会现象。

二、新时期的新闻传播转型

(一) 传播方式多样化

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闻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电视、广播和报纸, 电视台或者电台的数量、节目类型、播出时段、报社数量等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除了国家新闻外, 没有任何其他类型的新闻节目存在。当然, 这也是在新闻传播技术相对简陋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而后, 我国的新闻媒体中逐渐出现了电影、电视剧等节目形式, 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商业广告。随着社会逐渐对外开放和发展, 社会各界对外界的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 传统新闻媒体中的节目类型和主题也逐渐丰富起来。而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广泛普及, 让新闻传播媒介类型除了传统的报刊、电视外, 还增添了互联网、手机、户外广告屏等。传统新闻渠道在新闻界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以移动设备和网络平台为主的一系列新闻媒介渠道以其便利性、娱乐性、生活化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必需品, 其使用率远远大于传统新闻媒介渠道。

(二) 新闻制作技术和风格的转变

基于高新技术不断发展是新时期新闻传播转型中的一个特点, 高科技、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工作、生活、娱乐等诸多方面的需要, 人们对于获取信息和满足精神娱乐层面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而对于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新闻制作技术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和流程, 其在演播室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借虚拟技术制作新闻节目的技术, 让新闻制作过程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并且节目的呈现效果也变得更加细致, 在内容和画面形式上更加的丰富和多元, 给人们带来了更高质量的视觉享受。

(三) 新闻内容多元化

我国新闻内容和主题的变化特点就是, 从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 从政治目的转变为娱乐目的。例如,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很长一段时间内, 新闻媒体的主要工作便是以达到政治目的进行思想宣传, 主题也都是围绕国家建设和制定的发展方针等方面的问题。如今, 新闻报道内容丰富, 主题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甚至邻居发生的某件事都有可能成为某一天生活版的一则新闻, 让人感受到新闻的贴近性。

如今的新闻也更注重和新闻受众之间的互动, 很多地方媒体都开辟了有奖新闻推荐渠道, 鼓励市民搜集身边的新闻, 拉近了新闻受众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关系, 不仅让受众参与到新闻素材的筛选过程中来, 也能让受众更加乐于接收新闻信息、关注新闻媒体。

三、带有主观取舍的新闻报道主题与内容

(一) 取材从单一政治目的转变为公众性

在多渠道传播途径、多元化主题内容的大的发展趋势下, 新闻媒体很难对所有具备新闻价值的事件都进行大篇幅的报道,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一定的选择。但目前在我国并没有针对这种选择的规范性意见, 行业也没有一定的标准, 所以这种选择权还是掌握在新闻媒体手中。同时, 新闻媒体的主观性选择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新闻受众喜好的影响。在新时期, 新闻媒体的服务对象发生了变化, 其不再是单一的以服务政府等统治阶级为主, 而是要更全面地为整个社会服务。在新时期, 新闻媒体已经成为集新闻信息的传播、教化、监督等一体的多元化载体。[2]

(二) 生活化和实用性占据新闻报道的半壁江山

像前文所述, 新时期的新闻媒体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 逐渐向公众的日常生活靠拢, 让新闻变得更加生活化、大众化,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前, 很多人都不喜欢看新闻, 尤其是年轻人, 他们普遍认为, 新闻中所宣传的国家建交、工程建设、政治方针策略等与年轻人的生活没有过多的关系, 因此, 新闻对年青一代缺乏吸引力。

四、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在转型过程中价值迷失

虽然从总体趋势来看, 我国新闻传播的转型和发展是良性的、积极的, 但是在这种良好的发展状态下, 还是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新闻媒体在传播时必须积极面对。

(一) 盲目追求娱乐性, 导致低俗、虚假新闻报道频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媒介大众化、市场化的深入, 媒介市场和信息消费观念的兴起, 大众传媒机构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忽视了新闻娱乐化的维度和底线, 一味地迎合受众。[3]当今社会, 进入了一种娱乐化的发展趋势, 趣味性成为吸引关注度的重要法宝。在这种发展形势下, 合理增加新闻的趣味性以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本无可厚非。但现在的情况是, 有很大一部分新闻媒体会将某一个新闻中的娱乐性成分扩大化、戏剧化, 给本来简单的新闻事件发展过程设置重重悬念, 将其改编成了“悬疑剧”。甚至有些新闻工作者为了所谓的“头条”和“关注度”, 凭空制造故事、捏造情节。这种虚假新闻充斥娱乐新闻的版面, 已成为业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更有甚者, 为了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 大肆宣扬和炒作婚外情、同性恋等非常规性价值观, 通过“黄色”“血腥”“暴力”等信息元素刺激观众的感官, 以达到提高新闻收视率的效果。这些新闻带给社会的更多的是一种负能量, 它们不会对我们的生活和人格培养带来任何益处, 甚至还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 非客观化的舆论导向, 严重影响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

太多社会现象的产生和扩大化都跟新闻传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现代社会中对于女性身材的审美是以瘦为美, 无论男女皆追求“颜值”。于是, 在社会中也产生了一类“网红”群体和“网红脸”的现象, 整容、整形成为一种常态。这些现象都是原来没有的, 那种以尖下巴、直鼻梁等流水线式生产出来的“网红脸”作为所谓“颜值”的审美标准是一种病态和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三) 新闻腐败问题影响新闻行业形象

在市场经济深度发展的今天, 将媒体用在商业宣传方面已经成为一件司空见惯的事, 但是很多人也把新闻用到商业宣传上, 新闻腐败之风由此兴起。新闻传播本身具有真实性的特征, 很多不良媒体和记者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将新闻当成一种商品进行交易, 在收取钱财的时候, 美其名曰“版面费”, 实际上却在新闻报道中对某商品或者企业进行虚假的、不实的夸赞, 帮助其进行宣传。新闻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新闻行业的形象, 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如果虚假地夸赞某质量不过关的商品, 还会对消费者造成身体以及精神上的伤害。

五、结语

新时期的新闻传播需要履行自身的职业责任。传播责任来源于宏观社会契约订立过程中传播主题的自由选择和理性承诺, 来源于从社会公众手中获取的各种传播权利。[4]新闻传播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技术发展和公众需求而不断产生着变化, 我们在新时期的新闻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上不难发现, 如今的新闻传播借助网络和移动设备等技术的支持, 其传播渠道愈发的多元化, 新闻题材和内容愈发的多元化和生活化, “接地气”成为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发展过程中, 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介必须坚守新闻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责任, 让更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闻题材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让新闻更加真实可信, 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摘要:如今的中国已经迈入了新时期, “市场经济”“后工业时代”“互联网时代”等, 都是这个新时期的关键词, 能够反映出这个时期的某种特征。新闻媒介已经从早前单一的政治宣传工具开始转变为反映社会百态的信息传播方式。在这种转型过程中, 新闻媒介将如何转型, 转变成什么样子, 其应当如何引导价值取向, 新闻媒介在引导社会舆论导向中应负起怎样的责任?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新时期新闻传播的状况问题, 从新闻媒体的转变方式和趋向探讨影响新闻内容主题的因素, 进而就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新闻媒体在引导社会价值观和舆论影响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转型,新闻传播,价值取向,社会形象,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魏茹芳.新闻工作者角色道德自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6.

[2]许诗诗.论新时期新闻传播的转型及其价值取向[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07) :104.

[3]朱玲一.转型期中国媒介伦理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1.

从长江沉船事故看新闻价值取向 篇8

一、聚焦救援突显媒体责任

所谓新闻价值取向, 是指媒体在新闻策划、组织采访和刊播报道时所体现出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新闻价值标准贯穿于整个新闻活动中, 决定新闻的传播效果。

此次“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故中, 大部分媒体秉承客观公正及时全面的原则, 相继报道了人员搜救和船体打捞情况。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以及所属各大网站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前往事发水域, 同时开辟专栏, 展开全天候、多视角、立体式报道。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凤凰卫视等境外媒体和上海、江苏以及湖北当地媒体也迅速加入到采访队伍。一些媒体除实时发布搜救信息外, 还发挥传播辐射作用, 为救援和善后处理创造便利条件。《湖北日报》 和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开通了寻亲热线。监利县人民广播电台发起了黄丝带行动, 号召听众为来监利的乘客家属提供帮助。节目播出后, 1500 多辆系着黄丝带的出租车和私家车积极响应, 不少酒店、宾馆和市民免费接纳乘客家属, 500余名志愿者参与交通疏导、线路指引, 保证救援打捞和善后处理有序开展。沉船事故彰显了媒体责任, 展现了媒体力量, 让受众切身感受到媒体的人性与良知。

二、炒作渲染有悖职业操守

尊重事实、客观报道是媒体必须恪守的准则。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 媒体还应遵守公序良俗与基本道德风尚。此次“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故报道中, 有些媒体一度引发公众质疑, 甚至饱受批评与指责。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东方之星”客轮失事原因饱受争议, 国务院也成立了专门的事故调查组, 而个别媒体在报道事故原因时不够严谨, 道听途说、草率行事。某媒体官方微博6月2日曾发布消息, 称 “东方之星”客轮翻沉系“大风大雨”所致。虽然该媒体随后很快进行了更正, 但造成的恶劣影响无法挽回。无独有偶, 中央某媒体在报道中也将事故原因归结为“遭遇龙卷风”。

2.矫揉造作、雪上加霜。“东方之星”客轮搭载454人, 多数为夕阳红旅游团队的老年人。面对家属的焦急与心痛, 媒体应多些同情、关怀、尊重和抚慰, 而某些媒体, 特别是境外媒体, 为博取受众眼球, 竟在遇难乘客亲属身上做起文章, 倾尽全力挖其痛处。有的刊载乘客家属在旅行社门前失声痛哭、长跪不起的照片;有的不惜笔墨、消费搅动遇难者家属眼泪, 诸如 《后悔未阻止74 岁母亲登船》、《“父亲一辈子为我活着我却送他上了这条船”》 等。还有的追求离奇古怪, 介绍未登船者如何幸运, 如 《南京地质专家心脏不适住院没有赶上“东方之星”》、《上海老夫妻幸运躲过“东方之星”翻船劫难》、《汶川地震幸存者“东方之星”上又幸运逃生》等。

3.哗众取宠、故弄玄虚。灾难面前, 媒体更需理智与理性, 尤其注意把握基调、选好角度, 摈弃不必要的伪饰与浮夸。“东方之星”客轮翻沉报道中, 有的媒体再次打出“煽情”牌, 希望用拔高式的感动来赢得公众, 结果事与愿违, 指责与愤怒声不绝于耳。热心网民还评选出了沉船事故报道中的十大“恶心”标题, 如《救援一线, 中国最帅的男人都在这儿啦!》、《4天3夜, 那些感动我们的瞬间》、《感谢你无数次游过那么悲伤的水域》。需要说明的是, 并非事故和灾难报道就不能融入暖心内容, 关键是要恰到好处, 考虑公众的心理承受力。当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人员搜救、船体打捞、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时, 长篇累牍渲染所谓感动显然不合适。

三、坚守底线追求正面效应

新闻价值取向是媒体筛选、评判、制作新闻的标准和方向。“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故再次检验了媒体的快速反应能力, 考量了媒体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从沉船事故一系列报道可以看出, 新闻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媒体的形象与声誉, 影响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倘若新闻价值偏离方向, 就必然误导社会舆论、造成公众不满, 乃至引发混乱、制造动荡。此次沉船事故报道中, 外媒一篇题为《失踪者家属示威:还我亲人》 的消息就罔顾事实、夸大其词, 加剧乘客家属与政府间的矛盾冲突, 催生了连锁的负效应。

要实现新闻报道的正效应, 媒体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牢记宗旨与使命, 增强政治意识和政治敏感性, 坚守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这一底线, 自觉做有责任、有担当、有远识、有良知的传播者。其次, 要固守“真实是第一生命”的准则, 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自觉抵制有悖公理的恶意炒作及低俗逢迎的无端煽情。

参考文献

[1]菊华.肖志.邱铮;论社会转型期的新闻价值取向[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上一篇:性能影响下一篇:控制力护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