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教学论文

2024-09-25

核心教学论文(共12篇)

核心教学论文 篇1

核心知识相当于英语学科的骨架, 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核心知识, 那么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也会得到质的提升。但是, 令人失望的是, 很多一线高中英语教师并没有对核心知识的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 最终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呈现出低效的状况。笔者在此总结了部分关于如何进行高中英语核心知识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结合多媒体, 有效教学核心知识

多媒体是教师的好助手, 它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 有效优化课堂中的核心知识教学, 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 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 创设出与英语核心知识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 优化教学素材, 能够更好地完成核心知识的教学, 提高核心知识内容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高中英语教学中一直将分词用法列为重难点, 这也是我们高中英语的核心知识内容, 特别是关于V-ing与V-ed的区别。事实上,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 创设情境来突出分词的特点和基本用法:用多媒体呈现一个小女孩和她父亲对话的场景。父亲问这个小女孩:Have you worked out the puzzle which is puzzling?此时小女孩非常困惑 (looking puzzled) , 说道:I don’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saying.在该情境的创设当中, 展现了一个生动的父女对话场面, 同时也展示了puzzled与puzzling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结合角色表演, 把握核心知识

为了让学生可以生动、快速地掌握英语课本中的核心知识, 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不同的节目, 如小品、话剧等等。学生通过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为学生在准备、参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了教学目标, 同时深刻地认识领悟到了英语核心知识的要点。

整个过程中, 学生都沿着故事的发展, 顺利完成剧情的介绍, 同时也使用了不同形式的动词, 感受到了不同环境下动词的变化形式, 使该核心知识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三、结合生活实际, 无形渗透核心知识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核心知识, 我们最常用的方法还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因为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 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讲授核心知识“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这个语法点时, 笔者发现这段时间学生都容易感冒, 而且这个班感冒的人数真是不少, 还有少数学生感冒比较严重, 都随身携带着感冒药。因此听到张磊在打喷嚏的时候, 笔者要求他向班上其他学生说一句有关“感冒”的请求, 于是他问刘丽:“Today I have a cold.Would you give me some medicine?”刘丽说:“Of course.Here you are.”然后刘丽给张磊一些感冒药和消炎药, 并说:“Wish you health!”之后, 笔者请另外一名学生起来转述下张磊的请求。刘丽荣同学说:“Zhang Lei asked you to give him some medicine”并且刘丽荣还即兴发挥了下:“You are a Lei Feng.

在情境演示过程中, 学生们都很投入, 并对同学之间的精彩对话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相关核心知识, 还使他们的品德得到了熏陶, 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

以上几点只是笔者的粗浅总结, 鉴于核心知识教学在整个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还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针对核心知识的教学质量, 寻求更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核心教学论文 篇2

北戴河新区沟儿湾小学 王梓璇

第一次听到“素养”一词时,我用拆分的解释方法,释义为素质、教养,并未与教育教学相联系。第二次听到“素养”一词,便是在新教师培训中了,听过专家老师的细致分析,恍然大悟,不禁感慨“素养”、“核心素养”二词已然渗透进当今的教育事业,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务必要好好参透这两个词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何为“素养”?

通过查阅字典、百度等资料,我有了以下的见解,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

那么,何为“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今天我们谈核心素养,还需要考虑两个针对性,一个是针对时代的需求,一个是针对现代年轻人的特点。

由此看来,在信息与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要想让小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与步伐,着重培养核心素养非常有必要。

根据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素养无需特别要求

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接触到各种电子设备,故无需专门培养他们的信息技能,反而应该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和现实社会。

2、初步的逻辑思维

在小学阶段,主要是非逻辑思维。因此对孩子的逻辑思维训练是需要的。

3、平等合作意识 独生子女这方面比较薄弱

4、相对系统的知识学习

小学阶段学习的大都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等

5、保存活泼开朗的天性

最好的教育不是扭曲孩子,而是保持他们的自然天性。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此项特点,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素养:虽然现阶段很多小学生接触网络及电子设备非常多,但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小学生接触网络还是有限的,我将多利用多媒体白板进行教学,既提高了孩子们对于网络的认识,也将高效课堂和“核心素养”理念相结合,向四十分钟课堂要质量。

2、初步的逻辑思维素养: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每一个人都是终生受用的,学好语文,对于锻炼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将着重强化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做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双管齐下,两手抓,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便可以相应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素养,学会理解,对于学习和理解数学、科学等其它学科作用非凡。

3、平等合作意识素养:当今社会背景下,大多数学生都为独生子女,虽然农村小学独生子女比例少,但现阶段,很多家庭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比较娇惯,部分学生比较自私,合作意识差。基于此点,我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多采取“小组合作”、“合作探究”、“综合实践”等新颖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合作能力,提升个人素养。在授课中,我也会对于平等、合作类为主题的课文以及课外阅读进行细致分析,利用更多实例影响学生。

4、相对系统的知识学习素养:众所周知,无论如何改革,培养学生的重中之重,还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切改革的出发点也都是更好地让学生吸收和转化知识,学有所用。基于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将更加重点强化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提升学习水平,从最基础的拼音、生字、词开始,到写句、段以及理解文章,按部

就班,有目标、有系统的对于学生的知识素养进行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保存活泼开朗的天性素养:学生的天性即活泼开朗,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的变化,很多时候,磨灭了孩子的天性,部分家长给孩子的学业压力、成绩压力过大,甚至小学生都被迫整日上补习班,童年生活少了很多乐趣。事实上,如果学生能够真正把握课堂四十分钟,都能够掌握好课本知识,没有必要把课余时间浪费在补课上。基于此,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我的教学改革:1向课堂要质量,提高学生的听课、思考和完成作业质量,学校事学校毕,不把沉重的负担带回家;采取丰富多彩的授课模式,增加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多发言,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多进行实践课、户外活动课、调查课等与大自然接触和有利于还原学生天性的课程。2作为一名班主任,多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更新思想,与时俱进,家校共同努力,给孩子适当减负,还他们快乐美好的童年。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阅读教学 篇3

摘 要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阅读教学,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语文学习的根本是阅读。刘国正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应该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作文中学习作文,从说话中学习说话。”这是我们国家现当代几位语文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内容之一,这些思想就体现着“实践性很强”这一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 语文教学;阅读

一、倡导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决定

(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

有人说“重读”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重讲”才是现代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以,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是课堂上不让学生好好读书,课外无法让学生好好读书。然而,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而言,语言学习的“习得性”特点要求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自己的读书、练习为主才有收获。可见,不解决好读的问题,语文教学永远走不出“满堂灌”的困境。

(二)从语文学科实践性的特点来看

语文学习的最根本实践就是读书,学生只有在大量阅读中直接接触语言材料,才能逐渐体会,进而熟练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

(三)从语文学科实用性的角度来看

其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阅读是提高写作的关键。其二“阅读是人的智力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大自然和书籍是思维的两大源泉,他呼吁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海洋,培养对书籍的酷爱。

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以读为本”?

(一)泛读

所谓泛读,就是要让学生广泛阅读,大量读书新课标要求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同时规定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义务教育阶段不少于405万字,高中必修课程不少于150万字。要做到这一点,一是把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的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二是落实好新教材中的“名著阅读”环节,坚持开设“阅读课”;三是设计好探究性的专题阅读作业,以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投入到阅读中来。

(二)精读

所谓精读就是在泛读的基础上,挑选课文中描写最精采的段落或世界名著去重点读因为,只有精读才能挖掘文中蕴含的深刻内涵,揭示文章主旨,才能领悟人生哲理。要做到精读,其一,要培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能力;其二,要多实践多读书;其三,要多积累多分辨。

(三)诵读

我国历代童蒙教育以诵读为主,以“日诵万言”为美德,是大家所熟知的,“读书之声满天地”是对这一风气的生动描写。远在欧洲;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这是指的听、读、重读、抄写、用手和舌头去练习,在尽可能的范围以内,尽量时时这样去做。”叶圣陶先生也说:“原来图文和英文一样,是语言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这些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声音形成一种交响,其主题就是诵读。诵读能形成语感,诵读能积累材料,在背上下过功夫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的冰山就会化作知识和智慧的长河,使人终生受益。以 “诵读”活动为主的系列创新课型由教读课,析读课,品读课,研读课,辩读课,说读课,写读课,听读课,想读课,演读课,理读课,练读课,背读课,联读课,比读课等多种课型组成:1)教读课———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训练学生朗读的技巧,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2)析读课———通过“朗读”对课文进行文意,文理分析;3)品读课———就是赏析式地读,是朗读教学中的一种“美读”的方式;4)研读课———就是要研究,体会为什么这样朗读;5)辩读课———在辩析中朗读,主要用于文言文字词教学;6)理读课———在朗读训练中进行语文板块的积累指导;7)练读课———既进行朗读训练,也进行有关字词句段的练习;8)评读课———对课文进行评点,边评点边朗读;9)说读课———说说读读,读读说说,边说边读;10)写读课———朗读中学写,写中有朗读;11)听读课———重点突出配乐诵读;12)背读课———导学生读好,背好课文;13)演读课———用组织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教学;14)想读课———在朗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训练想象能力和朗读能力;15)助读课———让学生在有关教学资料的帮助下学习朗读,进行阅读;16)联读课———也叫“扩读课”,就是将主题相近的课内外文章合在一起进行朗读教学;17)比读课———将能够进行比较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朗读教学。以上的课型主要用于名家名篇的教学,用于文学作品的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精妙之外,品味语言重陶情感,培养思维。

(四)体验阅读

阅读教学必须先读后教,要抓住阅读的第一感觉与感受,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同欢乐、仔细琢磨作品语言,品出语言味儿来。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思维空间,创设宽松自由的对话环境,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让学生体会阅读兴趣。教师要注意研读课文,要以一个读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通过全面落实广泛阅读、重点精读、重视诵读、体验阅读这四个方面的具体内涵,“以读为本”这四层内涵,缺一不可。解决了语文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基础问题,未来发展趋势问题,为语文课程带来一种结构性的整体改革。

探究,科学教学的核心 篇4

一、演示实验, 渗透探究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示范实验, 能紧扣课堂教学环节, 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兴趣,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演示实验能发挥演示教学的“示和范”的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规范化。

1.演示实验要引领学生思考, 发展学生思维。演示实验是科学课堂实验由于条件限制 (如器材少) 等原因而采用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这个探究活动中, 学生不是观众, 而是参与者, 不再模仿实验操作, 而是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 完成观察、记录、分析等一系列探究活动。

演示实验过程中, 可见度要高。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要明显, 必须使全班每个学生, 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看得清楚。现象不明显, 学生看不到, 必然影响课堂纪律,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 让学生更清楚的进行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出现后, 教师引导提示让学生分析说明, 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思考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方法及思路, 从中有所启迪, 有所收获。例如, “热胀冷缩”的演示实验, 在演示实验开始前先提出要求, 认真观察实验操作的顺序及方法, 实验现象如何变化?然后教师设疑, 为什么老师的手捂住玻璃瓶, 玻璃瓶上面的气球就鼓起来了?气球鼓起来与瓶中的空气有什么关系?通过讨论分析, 提高学生注意力, 在加深知识印象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发展。

2.演示实验要起到示范作用,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演示实验中,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 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 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例如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 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 拆卸时先断电源, 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

有效的演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正确方法, 并能受到良好的实验习惯的教育。所以, 在课堂实验教学中, 教师演示实验起到了示范作用, 就有利于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二、学生实验, 探究问题

(一) 明确实验目标

指导学生在理解课题, 提出问题的基础上, 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实验目标。明确实验目标是做好实验的关键。新课程中的一个误区就是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实验方法, 对明确实验目的重视不够。学生热热闹闹地做, 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 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全然不知道。结果探究活动纯属走过场, 学生走出实验室, 还是糊里糊涂, 认知没有得到发展。因此, 要加强实验目的教学, 务必要让学生事先理解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明确学习目标。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 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 要害。”在课堂教学中要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就要让学生敢于提问, 善于提问。因为在科学课中, 学生在学习前人的知识经验时, 只有从疑开始, 以疑引思, 才有可能在解疑的过程中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善于提问。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加以解决。

第一, 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所教内容有关, 又比较重要, 教师可以将问题交给学生思考或讨论, 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同时, 教师自己也要考虑如何结合教学恰当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 学生所提问题和所教内容关联不大, 如果所提问题在以后学习中会得到解决, 教师可首先肯定问题提得好, 然后作为一个悬念问题请大家先考虑, 待到学习与之相关的教材时解决。如果所提问题与所教内容和以后的学习关系都不大, 教师可以将学生提的问题留在课后帮助解决。

第三, 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 有可能是学生对课题不够理解, 不知从哪方面提, 或从未有过提问的机会不敢提问。那么, 教师就要创设情境, 提供机会, 鼓励学生提问, 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进行分解, 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各个层面提问。

在理解课题, 提出问题的基础上, 学生明确了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就可以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做出假设确定实验目的。一个问题相关的因素有很多, 假设也可以有几种, 实验目的也可以多样, 教学中没必要规定一种实验目的和方法, 要给学生自已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法的机会。通过讨论筛选出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方案, 如:《光与热》一课中, 首先确定研究的问题是:光的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什么关系?书上的实验是:先观察用一面镜子或多面镜子反射的光的强弱, 让学生从书上的例子明确, 可以用温度计测出一面镜子或多面镜子反射的强弱不同的光的温度。也就是说实验的目的是:光的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什么关系?这样的实验, 学生根据所研究的问题, 分析相关因素, 做出假设, 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法。学生自主意识增强, 积极参与到探索科学规律的活动中来, 经历了探究的过程, 学习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提高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 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目标自主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 是指正式进行实验之前, 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 运用有关的科学原理, 对研究方法和步骤的预先制定。实验设计的意义在于能够用比较经济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获得科学的结果。

科学课上指导学生搞实验设计, 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目标, 掌握实验步骤和方法, 提高实验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学会一种科学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地设计实验方案, 小组合作, 全班讨论完善了自己的看法, 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 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能独立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科学课中安排的实验内容有两类:一类是让学生通过做实验观察一种现象, 这种实验比较难。所以, 只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按照实验方法操作, 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后分析, 讨论, 得出结论。另一类实验属于研究性的, 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师生交流, 生生交流, 个人研究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设计方案。这样进行的实验效果很好, 因为学生已经不是被动的听老师安排, 而是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自主的设计, 操作实验了。

三、课外实验, 提升探究能力

(一) 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外实验, 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任务重, 如果全部实验在课堂通过学生探究进行, 肯定课时安排比较紧张, 就放弃学生的实验探究环节。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相反, 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 积极开展课外实验, 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水的净化》实验中, 让学生课外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品, 根据课本上自制净水装置的要求进行制作, 最后比较谁制作的净水器效果最佳, 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和利用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用的废品, 如“医用输入管、废电池、矿泉水瓶、吸管、塑料袋、易拉罐”等去设计探究并完成课本内的探究性实验。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 还使学生觉得所学的是“有用的科学”, 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

(二) 鼓励开放性探索---自主探索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 篇5

——共情陪伴

共情能力对孩子道德认知的发展、社会规则的习得及人与人社会互动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多年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控力”是其健康发展的一体两翼,是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核心所在,“共情陪伴” 是发展幼儿“自主性”和”自控力”的有效方式。

在幼儿园保教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共同现象:我们教师对孩子出现的某些不良行为,大多总是表现出一副“我是你的老师,我要教育你”的神情。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时我们教师就给予肯定,肯定他这种行为是对的,并加以表扬,鼓励他要坚持这种行为;可当孩子出现顽劣不良的行为,我们大都就要开始各种说教,让孩子知道这种行为是错的,下次不可以再犯了。渐渐的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效果收效不太理想,孩子往往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却还是要这样做,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明知故犯。对此教师再次教育非常苦恼,幼儿挨批也很委屈。每当这个时候共情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共情陪伴主要强调教师和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参与框架,放下成见和偏见,无条件地接纳每个孩子,在“放空”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耐心等待孩子的反应、观察孩子的表现、倾听孩子的心声,并有效回应孩子的内心需求。在这种陪伴方式中,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尊重和接纳后,会更积极地完善自我。在共情陪伴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也更具有共情意识,能够更好地习得与掌握共情能力,而这一能力对孩子社会规则的习得、道德认知的发展及社会互动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掌握共情能力的孩子能够更融洽地与同伴、教师和家长等互动,即能够更好地处理“人一人”关系,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平衡的“人一己”“人一人”关系又有助于孩子有效处理“人一事”“人一物”关系,并促进其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紧抓核心要素进行小说教学 篇6

一.研习典型环境,做好学习铺垫

小说的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可以称之为大背景和小环境,大背景可以包括历史背景、思想背景、政治背景、文化背景等;小环境可以是人物生活的场所,自然景观等。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大背景还是小环境,它们在小说中都应当具有鲜明的特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典型性,是充分地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所以在小说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理清的就是背景,尤其是大背景,学生在了解背景的情况下才能对课文进行深度的研读。

《一个人的遭遇》这篇小说发表于1956年,选入课文时又仅仅节选了后半部分,小说前半部分的内容仅以前文梗概的形式展现,学生对于大环境的理解并不一定能到位,进而影响了他们对小说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在讲授这篇课文之前,我让学生对课文的背景资料进行了搜集,让他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小说的环境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为理解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略举几例:

1.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是苏联历史上的重要篇章,苏联人以每个家庭牺牲一个成员的代价,打赢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2.通过资料查阅,了解到二战有56个国家参战。交战双方动用军事力量9000万人,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其中苏联伤亡约3000万人。

3.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无数的读者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倾倒,为主人公不幸的命运而动容垂泪。

4.这篇小说曾经倾倒了千千万万个读者,小说在苏联广播时就令莫斯科大街上行人驻足聆听,泪眼模糊;它传到我国后,也使多少人泪飞如雨,译者也是噙着眼泪翻译它的。

二.梳理故事情节,研读感人细节

小说的外在形式是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深刻的思想都必须通过情节表现,都必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逐层深化,最后产生主题的升华。阿·托尔斯泰在《什么是小说》中说:“一个适宜的情节能把所有的杂乱无章的思想、观察和知识组织起来,而且常常在顷刻之间,简直在几秒钟之内。”从阅读习惯来看,一般读者阅读小说,首先看的也是故事情节,都有阅读故事情节的心理和阅读需求。所以,我在《一个人的遭遇》教学中把梳理故事情节,研读感人细节作为第二个步骤来进行。

在这个环节中我提出:“《一个人的遭遇中》中的‘一个人’有着怎样的遭遇呢?请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并找出情感起伏的词句”这样一个问题,来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并初步理清感情起伏,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就完成了梳理工作。

一个人的遭遇:

成功逃回→妻女被炸→找到儿子→儿子牺牲→领养凡尼亚→出了车祸

情感起伏词句:

激动极了→穿心的痛→喜气洋洋→埋葬欢乐→心轻松变软→悲愁的心

梳理情节的工作完成之后,自然就是研读感人细节了。为了调动学生研读的积极性,我在这个环节设置了一个讨论问题:在这篇小说中,最感动你的情节是什么?请先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说感动的理由。

通过这样一个环节的设置,学生在讨论中对人物形象、小说主题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的深入探讨做好了知识和情感的准备。略举几例:

1.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从集中营跑回来,与自己部队里的人见面这一段。

小说里说:“我出来的时候,激动极了,因为两年来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嗐,再有,老兄,当我跟首长谈话的时候,我的头好一阵习惯成自然地缩在肩膀里,仿佛怕挨打一样。”这一部分告诉读者,“我”因为在被俘的两年里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今天回到了自己的部队,自己部队的同志、军官个个都亲切地跟“我”握手,“我”又受到了人的待遇,所以十分激动,而文中所说的人的待遇指的是不挨打、有尊严。“我”习惯性把头缩在肩膀里,是在被俘期间长期挨打的结果,是法西斯的暴力逼迫出来的,这表现了德国法西斯对俘虏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

2.“我”回到家乡,站在原来是家的那个大炸弹坑前的那一部分感动了我。

我走到我们一家住过的那地方。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 战争让索科洛夫原来妻儿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小家变成了灌满黄浊的水、长着齐腰高的野草的坑,让他的妻子女儿尸骨无存与他阴阳分隔。残酷的战争给了索科洛夫太多的磨难,让他经受了太多的悲伤,读到这里有种压抑的感觉。

3.索科洛夫去看牺牲了的儿子的那一段情节让我感动。

白发人送黑发人恐怕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之一了,一个父亲,在失去妻女之后本来把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令他骄傲的儿子身上,可是在战争结束的那天,在别人都开始准备新的生活的时候,却要去面对儿子的战死,这份老来失去唯一亲人的悲哀实在让人痛彻心扉,这是一种所有希望都彻底破灭后的真正哀伤,所以说“哀莫大于心死”。

三.总结人物形象,切入深度解读

有了以上两个步骤,现在再来解读人物形象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在这里,我设置了一个填补题。

索科洛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在下列表述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来概述你的感觉并结合课文做解释说明。索科洛夫是一个 _____的人。

学生通过讨论和补充,逐步完善和丰满了索科洛夫的人物形象。

示例:

1.我觉得索科洛夫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他被俘后,仍保持着一个苏联军人的英勇与尊严。为了返回祖国,他多次设法逃跑,结果招致了敌人对他一次次的残害,面对死亡的恐怖,他英勇不屈,最终俘虏了敌军少校,冲过火线,回到了自己的队伍。课文第一小节实际上也是他渴望尊严的表现。

2.我认为索科洛夫是一个对祖国和民族忠诚的人。国内战争时期他参加了红军,卫国战争爆发,年已41岁的他应征入征,投身抗击德国侵略者的队伍之中,把保卫祖国看成是自己的事业,是自己应尽的义务,甘愿承受一切磨难。

3.索科洛夫是一个坚强的人。在课文中,索科洛夫经历了家园被毁,妻女被炸死,唯一的儿子在胜利前被德国狙击兵打死,出了车祸失去工作等等一系列不幸的事情,但他没有掉一滴眼泪,这是他坚强的表现。

4.索科洛夫是一个富有温情的人。小说中索科洛夫对与妻子分手推了一把的回忆,看望儿子尸体时“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与希望”,在自己生活还没有走上正轨时收养了在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孤儿凡尼亚等等,都表现了索科洛夫是一个富有温情的人。

经过这样一组讨论,索科洛夫的人物形象已经跃然纸上,无需再做过多的讲解了。

四.抓住典型特征,探究小说主题

我们常说,分析小说要注意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抓住了典型性,也就抓住了小说的主题。在这一环节,我问学生:“一个人的遭遇”,真的仅指索科洛夫一个人的遭遇吗?学生立即就结合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分析找到了答案。

在这场战争中,苏联人以平均每个家庭牺牲一个人的代价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索科洛夫只是千千万万在战争中遭遇不幸的普通百姓的缩影。

我接着又说,如果战后,国家要给索科洛夫授予英雄勋章,并让他讲几句话,他会说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几乎把小说的主题全部表现了出来:

1.战争带给我们许多不幸,不过,一切都过去了!

2.战争让我们失去了妻子儿女战友,今天我们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3.战争不再,和平永存!

……

确立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篇7

一、在关联处确立“核心问题”

根据教材内容逻辑结构的特点确立核心问题, 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统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便于与相关内容进行比较, 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的潜能。如, 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 可以确立以下核心问题:“圆柱的体积怎么算?”“圆柱的体积为什么这样算?”“它俩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又如,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时, 可确立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2.小数点该怎么移动, 其根据是什么?3.小数点的移动, 以谁为标准?为什么?依据这三个问题,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讨论交流, 共同探究,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往往相对独立, 但从整个知识体系中看, 又前后关联螺旋上升。如果教师能准确把握知识结构和其内部关联性, 并依据这些统领教学, 确立核心问题, 那么学生就能合理地构建知识体系, 牢固地把握知识脉络, 不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在迁移处确立“核心问题”

现行人教版新教材与旧教材比较, 变化之一就是例题变少了, 情境增多了, 习题变活了。过去那种小步子教学、递进式推进、模仿式训练, 变成了现在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举一反三。教学时, 教师要突出数学的思想方法, 以不变的思想方法应对多变的实际情况, 有利于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养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如, 教学“圆的面积”时, 新课伊始, 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如何把圆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其面积计算公式呢?2.两个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然后借助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 并运用剪、拼、割、补的方法, 去探究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一般方法, 再指名汇报, 说说自己的推导过程。

对教师而言, 在迁移处确立核心问题, 有助于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 形成一种强调方法和活动之间内在迁移的“类比”思维。就学生而言, 能够给予其思维的挑战, 培养其类比式迁移的学习能力。

三、在难点处确立“核心问题”

一节课众多的知识点往往地位和作用各有不同。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比较, 尤其是要从实际学情出发, 合理地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并据此确立本节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如, 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 其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只有统一计数单位, 才能直接相加减。这样, 核心问题就可确立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直接相加减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而对于解决问题的教学, 教学重点应放在对策略的感悟和理解上, 难点是策略的应用。教学核心问题往往可确定为:××策略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一策略?运用这一策略时需要注意什么?可见, 确立教学核心问题是以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前提的, 旨在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与数学素养提升。

四、在整合中确立“核心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 每节课都可以提出许多小的问题。为此, 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 对琐碎的小问题进行高度整合, 从而设计出直指关键的核心问题。如, 教学“烙饼问题”一课时, 往往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每次只能烙2张饼, 两面都要烙, 每面3分钟。烙1张饼最快要多少时间?2.烙2张饼最快需要多少时间?3.烙3张饼最快需要多少时间?4.烙4张饼最快需要多少时间?烙5张、6张、7张饼呢?……5.你有什么发现呢?这些问题都是本课的研究对象, 但如果逐一探究, 就会让学生陷入“题海”中, 增加其认知负荷, 最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为此, 教师应先认真分析并整合这些问题, 从而提出一个核心问题:以3张饼为例, 想一想采用怎样的方式烙饼所用的时间最少?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互动交流来探究这个问题。反馈时, 学生讨论的着眼点都集中到对资源的分析上, 最终发现只要有资源闲置, 就有节省时间的可能性, 所以, 要想费时最少, 就要充分利用资源。这样, 课堂主线变得清晰, 简单明了, 外在认知负荷也减轻了, 学生就有了足够的空间去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 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 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自主地探究, 解决问题。

五、在本质处确立“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可以是针对概念的本质内涵所提的问题。对于数学概念教学而言, 涉及概念本质的问题一般就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如, 教学“认识方程”一课时, 教材中关于方程的定义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为此, 教师可以从本质上进行分析来解读方程: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描述的是方程的外部特征, 并不是本质特征。2.方程的本质特征是等量关系, 它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共同组成, 表达的相等关系是现象、事件中最主要的数量关系。3.方程是从现实生活到数学的一个提炼过程, 一个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关系的过程。4.方程思想的核心在于建模、化归———让学生接触现实的问题, 学习建模, 学习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言等价地转化为数学语言, 得到方程, 进而解决有关问题。5.方程———用等号将相互等价的两件事情联立, 等号的左右两边等价;等号左右两边的两件事情在数学上是等价的———数学建模的本质表现之一。

培育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品质 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 如何才能顺利走出课程改革的深水区? 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明确的指示。 十八大报告指出, 我国最新的教育方针是,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因此, 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人”应成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 培育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 “核心素养体系” 这个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成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工作的 “关键”因素。

因此,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 培育核心素养, 既是对党的教育方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素质教育、 立德树人等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思想的具体化、 明确化与深化, 同时也吹响了整个课程、 教学和评价从 “学科本位” 到 “学生发展” 本位转型的号角。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 培育核心素养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价值追求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作为一门以育人为主旨的学科, 尤其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初中生的三维能力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整合, 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学习过程表现出来。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政治认同、 理性精神、 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立场、 有理想的中国公民。 政治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的国家在情感上和理智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以及 “情为祖国动、 情随祖国动” 的自觉行为。 具体来说, 就是初中学生作为一个中国公民, 要热爱祖国, 忠于祖国, 对祖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要有中国立场、 中国情怀, 能以中国公民的身份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了解中国的国情, 理解和自觉拥护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拥护中国共产党及领导, 热爱社会主义, 能关注和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变化, 为中国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确立为中国的发展承担责任和做出贡献的志向, 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增强民族自尊心、 民族危机感和民族责任感。“政治认同” 核心素养对于国家、 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有政治上的认同, 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 才会有行动上的自觉, 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才能维护国家统一, 增强民族团结,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培育 “理性精神” 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思想、 有理智的中国公民。 21 世纪, 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 信息化的速度也逐渐加快,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让我们时刻处于一个多元文化、 多种思潮、 多种价值观的漩涡之中。 初中学生要成为一个具有 “理性精神” 的中国公民, 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要能分清善恶、 是非、 美丑,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坚持原则, 坚守底线; 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现象和政治事件, 看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要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 自觉抵制腐朽思想、 落后思想的侵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弘扬正能量。 “理性精神” 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于国家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育 “法治意识” 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自尊、 守规则的中国公民。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近几年来我国中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 犯罪低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中学生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学生的法治观念在一定意义上决定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 因此, 培育学生的 “法治意识” 核心素养, 对初中学生加强纪律教育和法治教育,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自觉树立法治观念, 强化规则意识和秩序意识, 积极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 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能够促进初中生依法自律, 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预防和减少中学生违法犯罪现象,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育 “公共参与” 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担当、 有情怀的中国公民。 一个积极的社会参与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如: 诚信友善, 自律自强, 言行一致, 孝亲敬长, 富有同情心, 对人对事负责等, 需要处理好个体与个体、 个体与群体、 个体与社会、 国家乃至国际等多种社会关系, 需要有家国情怀, 能心怀天下, 具有责任担当意识和包容精神。 作为一个社会人,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虚拟世界里, 我们时刻都在享受着国家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发展的成果, 关注着国家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发展的动态, 有着积极参与国家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建设的迫切心情。因此, 培育 “公共参与” 核心素养, 是促使初中生个体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保证。

政治认同、 理性精神、 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这四个核心素养在内容上相互交融, 在逻辑上相互依存、 紧密联系、 相互促进, 构成一个严谨且具有前瞻性的有机整体, 对促进和推动学生发展发挥整体作用。 其中, “政治认同”是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灵魂, 是 “ 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的共同标识, 决定学生成长的方向。“理性精神” 是达成 “政治认同”、 形成 “法治意识”、实现 “公共参与” 的主观条件。“法治意识” 是 “公共参与” 的必要条件, “公共参与” 是 “法治意识” 的必然表现, 是 “政治认同” 和 “理性精神” 的必然结果。

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导渠道, 对学生进行本学科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 和 “公共参与” 核心素养的培养, 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 对于指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健全人格修养具有关键作用。 因此, 思想品德核心素养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 也是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应有的价值追求。

三、 思品教师在培育核心素养中的应对与担当

思品教师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 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培育者的重要角色。 思品教师要积极应对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 在改革中勇立潮头、 有所担当, 在专业发展中需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做终身学习的学习者。 做一辈子教师, 就要做一辈子学生。 教师职业注定要 “活到老, 学到老”。 思想品德教师应把终身的学习 “内化” 为自觉的行动, 在学习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增强教育的慧心。 教师应积极学习党中央文件和重大会议精神, 树立立德育人理念; 主动学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理念, 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和课程观; 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细心观察学生学情,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

做创新行动的学习者。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如果不付诸于实践, 势必出现教育教学中 “穿新鞋走老路”, 说一套、 做一套的 “两张皮” 现象。 唯有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变成实际的教学行为,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勇于尝试、 大胆创新、 积极探索, 才能在实践中锤炼自身的教学技能, 提升自身的教学品味和教学品质, 炼就教育的智慧, 使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为此, 教师不仅要研究课程标准、教材、 教法, 更要关注学情、 师情、 班情、 校情, 还要通过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的课堂观察技能、 群体合作技能、 情感交流技能、 课堂纪律组织管理技能、 组织学生活动技能、跨学科互动素养、 媒介素养等等。

做反思研究的学习者。 俗话说,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新形势下, 思想品德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要走出原有的惯性和禁锢, 有所突破进, 推陈出新, 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 更应有永不停步的反思和持续研究探索。 学习 ———行动———研究, 再学习 ———再行动———再研究, 唯有这样, 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享受教育的快乐, 提升自身的教育境界和核心素养, 丰富教育的智慧。 而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或教育教学细节的追问、 审视、 推敲、 质疑、 批判、 解剖, 对课堂问题的追根溯源、 剖析思考、 改进完善, 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求真——小学作文教学的核心 篇9

一、学会观察是真实作文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 “生活是写作之本。”这很值得我们今日的为“作文而作文者”学习。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 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 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 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 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 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会观察。

比如, 要写周围熟悉的人, 首先要选定目标, 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有很多观察体会, 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 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写自己的新发现, 写生活中的事物, 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教师更要注意引导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 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 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

二、接触实践是真实作文的途径

教师可以借鉴西方学校的一些做法, 让学生跨出教室、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 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 这样做更能发挥写作的功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美国学生写作文的生活材料比中国丰富。美国的作文课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任务, 而是可以在图书馆查资料或调查访问, 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余地。美国作文课关注人生、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 与社会、与生活是沟通的, 注意处理好作文与生活源头的关系, 并且追求真实和实用。这样, 学生就会在作文中寻找到乐趣, 不会像中国孩子那样“为了作文而作文”了。

如同样的作文题《我的爸爸》, 中国是课堂交稿, 逼得有些孩子胡编乱造, 而且大多是千篇一律, 心目中的父亲毫无个性可言。而美国是一周内交稿, 让孩子们去采访父亲、母亲、祖父、乃至伯伯、叔叔、邻居和同事, 使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父亲, 从而写出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学。

因此, 我们很有必要学习美国作文教学的人文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不仅仅只局限于课堂教学, 而要鼓励学生多走出课堂, 多角度地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 学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品德、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写作, 会比仅仅在课堂上完成一篇作文有意义得多。

三、学会倾吐是真实作文的前提

书读多了, 生活积累丰厚了, 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 只有敢说真话, 才能写出好文章。例如, 上心理疏导作文课, 对于引导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如《我生气了, 怎么办?》《我有烦心事, 怎么办?》这种类似的作文题教师可以通过例举一些身边遇上的不顺心的事例, 引导学生把自己为什么要生气, 为什么会烦心以及生气时的表现, 烦心时的表现都说出来。通过向全班同学的倾诉, 再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 让学生自己想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会有一种情溢心间, 不吐不快的感觉。教师就要抓住火候, 让学生趁此宣泄自己的感情, 表露心声, 并让学生把这种感受写出来。

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 这时候往往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孩子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时, 不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 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 只要是真实的, 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因为, 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 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让学生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四、创新命题是真实作文的动力

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的积累不一致, 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 与学生的思路不一致, 这样, 学生的信息被深锁在大脑里, 作文时就会无从着手。为此, 应让学生参与命题, 给学生写作的自主权, 写他们自己想写的东西, 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真实性可言。

作文命题不在乎“大”与“小”, 而在乎能否给学生发挥“真情实感”的空间, 能否给学生提供“我手写我口”“我手诉我情”的题目才是关键。

1.规范命题的范围

对于规范命题范围这个问题, 叶圣陶先生早有理论, 他曾说, 凡是圣明的国文老师, 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过学生的经验范围, 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 什么材料是学生的经验范围内, 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 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断不可出一些离奇的题目, 离开学生经验十万八千里, 叫学生搔头挠肋, 叹息说没有意思, 没有材料。因此, 作文命题应贴近学生, 贴近社会, 方式要灵活多样, 表达要新颖生动, 最好在学生下笔前, 教师先亲自“下水”试试, 以便知深知浅, 知难知易, 使得作文更加贴近生活, 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情可诉。

2.让学生自由命题

给学生写作的自由空间, 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寻材料, 把自己的真实所见、所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才能让作文回归于生活, 反映真实的生活。学生想写什么写什么, 爱写什么写什么, 没有任何的束缚, 不断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 哪怕是对事物一点一滴的感悟写出来。这样一来, 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可以充分表现他们的童心、童趣、童真。这时, 教师也要以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 欣赏他们, 尊重他们作品的原意, 学生就会不断产生创作的灵感, 同时对他们的写作也会有推动作用。

生活是真实的, 作文也应当是真实的。摒除虚假浮夸, 才能写出真实之文。所以,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说真话, 诉真情”的条件, 强调是什么写什么, 想什么说什么, 不虚假、不矫饰。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引导学生从“要我作文”转变成“我要作文”, 在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 发展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摘要:作文, 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 才是真正的作文。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是作文指导的核心。让学生写出真实的生活, 写出独特的感受, 作文才有生命力。

小学数学核心观念教学的策略 篇10

一、合理选材,强化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几何与图形体系中,核心概念往往是以“理想模式”出现的。这些理想的“标准”图形,容易给学生的认知过程造成思维定势,因为它分散或掩盖了一些几何图形的本质属性而扩大了非本质属性,造成学生对某一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全面。因此,能否选取全面的、富有典型性的学习材料,能否实现概念本质属性的强感知,是图形与几何核心概念教学的关键。

1. 乱中取正,以典型正核心

在图形与几何核心概念引入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具有共性的、典型性的表象。在教学开始时,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如采用实物、模型、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从而建立起数学模型,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比如黄爱华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首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然后初步认识、形成表象:见过三角形吗?你们能从很多图形中找出三角形吗?出示图1:

接着提问:在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为什么?(将其他不是三角形的图形隐去)对比这些图形,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特征?说说怎样的图形叫三角形?通过一系列问题串,让学生感受三角形核心意义。

从感性材料入手,选择几个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以及容易混淆的其他材料,使学生从这些对象各自具有的属性中,发现三角形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使学生建构起三角形概念的强感知,并从观察比较中建立起三角形概念模型。

2. 异中求同,以变式显本质

学生在学习图形与几何核心概念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弄清楚概念的本质属性。教学实践发现,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进行变式应用,变更概念中的非本质特征,变换问题中的条件、结论的形式或内容,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出“变”的规律,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提高识别、应变、概括的能力。

比如笔者在教学“认识平行”一课时,在学生明确辨析平行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变式题,让学生在情境变化中概括出“平行”的本质特征。如图2:

开窗时,窗户在做什么运动?窗户左边的竖边平移前所在的直线与平移后所在的直线是否互相平行?窗户是沿什么平移的?最后再判断图3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从而完善平行概念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从变式中理解平行的本质属性: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笔者通过对平行概念的关键特征进行变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形成概念和明确概念的全过程,不仅让学生真正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更通过多样化的变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及概括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承上启下,理清概念的脉络结构

图形与几何的核心概念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现实意义和较强的再生意义。而小学生受到认知水平和抽象概括能力的限制,在认识概念过程中缺乏对图形与几何概念体系的整体感知,以及对概念间内在联系的感知。因此,加强图形与几何核心概念教学,既要明确概念在不同阶段的核心目标,又要对概念的脉络体系进行追溯与沟通,避免出现知识断层。

1. 明晰概念的阶段核心

数学概念本身有自己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一定情况下,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的,但是由于受客观事物发展的影响,作为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中。而在小学阶段的概念教学,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往往是分阶段进行的。因此,图形与几何核心概念教学要切实把握概念的阶段核心。

如“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在许多教材中是分两阶段教学的。在低年级,主要通过对长方体、立方体实物和实物图的初步感知(如魔方、纸盒、木块、茶叶盒等),建立起对长方体和立方体的感性认知,即能判断形状以及名称。然后通过观察操作等,初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如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再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非透视图)。在高年级时,教学仍从实物引入,学生通过观察、自学和交流,了解长方体的面、棱长和顶点,知道棱长数和几个面,以及它们的特点,归纳长方体的特征,再从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形成正确的表象。

2. 理清概念的脉络结构

数学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本质上都是有联系的,因为数学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只有与其他概念相联系,才能生成和发展。引导学生明确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对概念理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习由核心概念衍生出的相关概念时不易导致概念模糊或概念混淆。

如笔者教学“平行四边形”一课时,在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以及能判断普通平行四边形后,引导学生质疑: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学生通过猜想、测量以及辩论,最后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或两组以上对边分别平行,因此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最后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四边形的关系用图示法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直观感受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

三、化虚为实,刻画概念的形成过程

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概念获得主要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来实现,其对概念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自主建构过程。因此在图形与几何的核心概念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操作机会,完整展现概念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并经历“个性化”的定义过程,以便使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与自我理解成为可能。

1. 操作与演示,感性积累中形成概念

图形与几何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概念,还是图形特征、性质的概念都非常抽象,通过演示、动手操作形成正确的数学模型,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得以具体化。

如费岭峰老师在“周长的认识”一课中设计了四个环节帮助学生认识周长。

环节一:从基本图形中感知“一周的长度”。这三个平面图形(图5)有没有“一周的长度”并指一指。教师顺着学生指的用红色线段将学生描的部分呈现出来,并揭示周长的概念。

环节二:根据周长概念判断并描画有关图形。以下图形有没有周长?如果有,请用彩色笔描出它的长度。

环节三:测量两个基本图形周长,深刻体会“周长”意义。(大屏幕留下三角形和圆)学生通过测量三边长度并相加得出求三角形周长的办法,学生想到用软尺量、用线量圆形周长再化曲为直量线的长度,从而确定圆的周长。

环节四:根据周长长度画出相关图形,在点子图上设计一个周长是10厘米的图形。

通过这四个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帮助学生建构“周长”概念时,为学生创造了丰富表象的机会,而这正是概念形成不可或缺的。

2. 观察与辨析,逻辑辨识中同化概念

图形与几何核心概念的同化,要满足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与新概念有本质上的联系这一条件,并且对原有概念的理解清晰到位。学生通过观察、辨析、想象等方式辨别两者异同,从而使学生将新概念纳入原有概念体系,形成概念网络。

比如笔者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出示一个活动的长方形框架,轻推这个框架,依次得到两个图形(图7),

教师提问:在这个演示过程中大家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这些图形的面积会越来越小?从而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系。再请学生猜想一下它们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你打算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纷纷表示可以通过拼剪等方式,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当然,本课教学需要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清晰明确,从而实现长方形面积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同化。

优化教学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现代化教育手段 学习兴趣 创新思维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0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优势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模式,着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鉴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喜欢直观具体的事物、接受新事物速度较快、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升教学质量。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一大难题。从小学生的特点来看,注意力易分散,比较感兴趣于直观形象的事物。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有机整合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动画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展示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拓展学生视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因素,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促使其视野得到拓展。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声音、动画等途径,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

二、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策略

1.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对生动形象的材料比较感兴趣,对有趣的事物比较容易记忆。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可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为了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播放相关的视频内容。这些动画生动形象,学生仿佛进入童话世界,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优势,将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所学内容,又可以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学《火烧云》时,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将火烧云各种美丽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对火烧云的形成、变化特点等进行生动讲解,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火烧云。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积极探究那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二十一世纪的关键词,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就需要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小学生主要具有形象思维,缺乏抽象逻辑思维,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对错。因此,在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可以形象化处理教材中的抽象事物,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抽象思维。例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诗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生”是关键字眼,如果教师单单依靠口头解释,大部分学生可能都无法理解,这时就可以借助幻灯片,制作一组反映“生”的动态图像,并向学生展示。学生观看之后,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语言表层的意义,还可以对诗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进行充分感悟,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建构虚拟课堂,创设真实教学情境

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模拟教学,师生同时上线讨论某一个教学内容,促使教学意义建构得以实现。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可打破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例如,教学《绝句》时,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将杜甫的资料共享给学生,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对整首诗歌进行泛读,深入认识杜甫;再次,教师分析整首诗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构建虚拟课堂,促使多人交互、合作学习得以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积极应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语文教学的核心 篇12

语文教学界一直在“真语文”和“伪语文”上痛苦地折腾, 于何为“真正的语文”进行唇枪舌战。近年, 语文学界有识之士都竭力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对之进行阐释, 于是乎出现了:词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语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情感熏陶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争论之声此起彼伏异彩纷呈莫衷一是, 你方唱罢我登场。伴随语文教学的喋喋不休, 应运而生的是“诗意语文、生命语文、绿色语文、文化语文、青春语文、生本语文”等各种语文教学流派, 语文教学扑朔迷离, 似乎充满了“华山论剑”的味道, 业内人士也感无所适从。

究其争论的根源, 一言概之, 就是各自为阵, 都试图澄清“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什么。

语文教学必须正本清源了。我们应沉心静气地思考争论的原因, 不能一味地聒噪不休。对语文教学进行正本清源, 个人认为就是要弄清何为语文教学的核心, 明确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这实际是旧事重提, 但也是需要语文同仁不断思索探讨的问题, 需全体语文同仁将之摆在议事日程上对待的问题。

笔者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课标》定义语文课程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显而易见,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只有围绕这核心展开教学, 语文才是“真语文”。语文出版社王旭明社长总结“真语文”的基本要求说道:“以语言为核心, 以语文活动为主体, 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现在再回顾语文界围绕语文教学的核心展开的争论, 很多争论都成了“伪语文”, 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置若罔闻视若无睹。

我国文选型的语文教材, 其选文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承载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任务, 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范本。李海林在《语文教学的双重价值与教学内容的生成性》中谈到:“语文教材具有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原生价值在于从文本中获取信息, 教学价值在于获取传播信息的方法。语文教学主要着眼于教学价值。从语文教学的目标来看, 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处在语文教学的最高层, 而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则是为实现语文教学价值铺路、搭桥的。”[2]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获取传播信息的方法, 何尝又不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呢?

伽达默尔说:“我们用学习讲话的方式长大成人。”借用到语文教学上, 该话指出了语文教学在于促进学生长大成人, 其核心是利用“学习讲话的方式”。伽达默尔的话与我国语文课程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 语文教学的核心“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在所难免引发质疑:语文教学的核心“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偏向了“工具性”, 淡化了“人文性”, 岂不是有悖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质疑的个中缘由, 是对语文课程基本特点产生了认识偏差——“语文课程等于工具性加上人文性。”其实, “人文性”是“工具性”实现过程中对学生的渗透感染而发生的潜移默化的效应, 语文教学的真正核心还是“工具性”;否则, 语文教学就会“种别人田, 荒自家地”。

基于以上的认识, 语文教学的核心“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便得到了凸显。

语文包括:语言与文字、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思维、说话与写作、言语与文章、口语与书面语等, 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语文教学涉及“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语文教学应紧扣五个方面, 扎实开展“语言解读、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等活动, “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促成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既然“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就别违背语文教学的本意, 越俎代庖, 让语文教学陷入“不务正业”的尴尬境地。语文教学要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 让学生扎实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与字词教学息息相关。汉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识字教学不可小觑汉字的文化魅力。汉字的文化魅力于学生是一种陶冶, 是一种审美享受, 学生是乐于接受的。只要我们紧密联系课文的语境, 汉语言文字就会因其四射的魅力深深吸引学生的。“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不少初中教师认为, 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是重要教学内容, 但到了初中, 再进行字词教学似乎太小儿科。于是, 字词教学就日渐被边缘化甚至销声匿迹。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 这样教学后果不堪设想。由此可见, 初中语文教学强化识字学词教学是遵循《课标》要求的。

比如:沈石溪《猎狐》中有句话:“阿妈正在拌猪潲, 阿爸正在舂碓。”“舂碓”就会造成学生理解障碍。“舂”不难理解, 关键是“碓”的意思;其实“碓”是一个形声字, “石”表意, “隹”表音, 由读音由意思引导学生去了解实物、认识实物的作用, 从而就知道了“舂碓”这个活儿, 进而也会了解一个民族在一个时代的文化。我们不能就此罢休, 如果我们抓住“隹”这个部件穷追不舍, 继续了解由其组成的会意字和形声字, 学生就会感受“隹”的文化魅力, 从内心深处定会感受到汉文字的博大精深, 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阅读教学应受制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教学围绕“听说读写”能力, 进行的“学习语文知识、品味文本语言、感悟思想内容、探究表达方法、训练写作思维”等活动, 实质是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这样的阅读教学才具有“语文味”。教学《过秦论》要立足于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表达气势;教学《岳阳楼记》应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结构艺术的行起承转合;教学《芦花荡》应品味描写手法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应学习文章围绕“说”和“做”选择、剪裁材料的方法。

郭枫散文《空山鸟语》被选入鄂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 该文具有很深的“禅意”, 学生的社会经历和生活阅历难以深入文章的深层意蕴。此文写山之景物用了:“山上有的是……有的是……”, 即刻让人想到“没有的是……”,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换位于“城市有的是……有的是……”, 话匣瞬间就会被打开, 在罗列一大堆有无什么的时候, 学生对作者意中追求必将豁然开朗, “真景逼虚景生”“禅意”浮出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道理阐释了。回顾学生进行的罗列, 何不是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呢?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除了做好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教学, 还应该加强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除了扎实开展课堂教学外, 功夫还应在课外, 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 在阅读中开阔视野, 促进“语言文字运用”。

《孙子兵法》云:“道为术之灵, 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 依术得道。”“道”属于理念层面, “术”属于方法层面。理念和方法决定语文教学的成败。语文教学必须立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核心, 设定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方法, 设计评价方式,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才指日可待。语文教学只有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核心, 卸下凌驾在自己身上的枷锁, 甄别”伪语文”并抵制其对自己的羁绊, 才能引领学生虔诚地走在语文朝圣之路上。

摘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其核心乃“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应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 让学生扎实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语言文字运用

参考文献

[1][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

上一篇:全息图生成方法下一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