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活动设计

2024-10-14

口语活动设计(精选12篇)

口语活动设计 篇1

口语教学在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 注重学生口语表达交际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口语任务化活动教学对学生口语训练意义重大, 能够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口语交际的习惯, 使其学习活动变得目标明确。学生有了学习任务, 其思维和想象变得活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口语任务活动, 全面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一、关注新闻, 练习述评

古人云: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今天的学生应该身在教室, 心系天下。现在的学生每天晚上都爱看新闻联播, 学生关注天下大事, 热议天下大事, 有素材, 有条件, 容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每天的课前5分钟可让学生叙述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 发表自己的评论。这样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有话可说, 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能够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同时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 有学生根据最近发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因救人致伤致残新闻, 在课前5分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You use your own body to hold up the sky of life for students;Your heart is more beautiful than the flowers in bloom.

二、融入知识, 合编游戏

游戏表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由表达,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灵活运用口语的能力, 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还能够增强学生间的友谊, 让学生在游戏表演中灵活运用口语。要求学生必须结合所学课文内容, 用到最近所学词汇和句式, 既要有游戏活动, 更要有台词。

例如, 译林版牛津英语8AUnit 4Wild animals的教学, 学习完课文之后, 就可以安排学生合作编排游戏活动, 限制在5分钟以内, 且不少于3句台词, 第二天上课学生就可以自编自演游戏。学生看完央视关于遵守交通规则的公益广告后, 就根据广告结合所学课文表演:The rabbit, your eyes are red.Are you drunk driving?Crab, don’t cross the road...

通过合编游戏, 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式, 能够更好地温习回忆过去所学的知识, 做到温故而知新,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英语知识转变成了口语表达能力。

三、创设情境, 模仿表演

现在的初中教材, 内容很多都是取材于日常生活情境, 教学内容突出英语的生活性、实用性、交际性, 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很好的对话剧本。学生学习课文后, 认真掌握词汇和句法, 认真体会课文中的交际情境, 可以让学生依据课文基础背景, 模仿央视每周六的“谢天谢地, 你来了”栏目, 结合一星期学习内容, 安排几个学生来表演。

例如学习译林版牛津英语8A Unit 1和Unit 2之后, 就组织学生创设情境, 模仿表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找到平时关系比较好的两个学生, 临时请上来, 即兴表演。要求根据刚刚学习过的一、二单元的对话内容, 现场表演对话。

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随机应变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灵活运用语言能力。教师事先排练几个学生, 设置大致表演内容, 表演时再临时找学生加入, 这样, 每一个学生都要根据情境的变化灵活处理, 很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精选话题, 自由辩论

辩论是一项最能锻炼学生口语和思维的活动, 能够让学生丰富见识和知识, 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积极灵活运用语言和知识, 克服害羞和胆怯心理。平时根据学生的兴趣, 搜集整理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敏感事件, 让学生自己选角度和立场, 自由发表看法, 这种形式比较适合八、九年级的学生。

例如:Shoul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ar school uniforms?这个话题确定后, 给一天的准备时间, 第二天课前5分钟安排自由辩论。学生自由发言,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又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句子和思想。

五、搜集故事, 英语讲述

这是最易操作的模式, 每一个教师都能组织, 每一个学生都喜欢尝试, 都有故事可讲, 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任务好安排, 也容易完成。学生根据故事内容, 结合所学单词和句型, 进行很好的选择和组织, 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 口语任务化活动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实践活动, 以上只是一些具体措施, 还需要教师结合自身情况和学生实际, 创新灵活运用其他形式, 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口语活动设计 篇2

一、概念的提出

所谓口语交际,即交际双方为了一定的目的,运用恰当、准确、规范的口头语言,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思想交流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最先出现在外语教学,它采用了崛起于70年代的交际教学法,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对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很有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这充分体现了儿童爱新奇、好动的特点,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在头脑中形成用英语进行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学习动机,才能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从而大大地促进学习。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需要的基本素质。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高,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对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视,外语越来越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工具学科。社会需要人们具有用英语表达思想和理解别人的能力,需要人们具有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的小学英语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时刻。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所学的课本内容变为真实的情景让学生操练,锻炼学生的口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口语交际的现状

小学生英语学习缺乏口语运用的环境、缺少课外口语实践的机会,缺乏英语视听材料,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有些学生考试常常能拿高分,但要让他流利地说几句英语却很难。在进行课堂口语练习时,有的学生面对老师和同学十分害羞,不愿积极参与口语活动;有的学生虽然参与积极性较高,心里或许也想得不错,但一到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不知怎么表达;还有的学生自由讨论会话时语言流畅,一到正式发言就吞吞吐吐,结结巴巴,表达时出现许多语言错误。这些都是学生的口语交际在课堂上真实的表现。

四、浅析此现状的原因

(一)缺乏较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大多数内心会焦虑紧张。性格开朗的学生善于表现自己,不怕丢面子,敢举手说,能得到较多锻炼机会,情况会稍微好一些。但关键时刻,也容易胆怯。有一次,我们班举行英语演讲比赛,一个平时表现非常好的孩子却紧张得站不稳,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后摇晃,声音也非常小。事后,我问他为什么会那么紧张,他说:“英语毕竟不是汉语,平时练的机会少,说起来就不自信了。”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就更是如此了。由于内向,对说的积极性本来就较低,再加上说的是自己不熟悉的英语,那就更不敢说了,他们害怕说错了被同学嘲笑,被老师批评,即便有时候他们会说,也不敢举手,非常不自信,这样他们的口语水平就更难得到提高。

(二)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同样,要想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必须要在好的语言环境中多练。但由于我们的学生并不是生活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他们见到外国人并能与外国人对话的机会非常少,在他们的生活中,爸爸妈妈也少有能用英语与他们对话的,所以课堂外,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即便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不能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和氛围,不能引导学生大胆说、大胆练,学生也不容易主动积极地参与。如此一来,拳离了手,曲离了口,就练不好了。

(三)学生人数较多

由于师资力量缺乏及追求教育资源的化利用,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是大班教学,每班少则四十多名学生,有的甚至达到六七十名学生,这给教师组织口语训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具体表现,也很难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表现而给予及时指导。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口语交际水平的两极分化:自觉性好的学生能有效利用口语交际的时间,积极操练,拿不准的及时问老师,口语交际水平在操练中得到快速提高;自觉性不好的学生很容易趁机放松大脑上课的状态,思想开小差,或者两人悄悄地讲闲话,结果是下课后什么也不会说。

四、对策

(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英语交际的信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从课堂入手,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安全的心理氛围,在口语交际时,鼓励学生开口说,大声说,说得好的及时表扬,如:“Youarereallywonderful!”“Whatanexcellentboygirl!”“Welldone!Goodjob!”…说的不好,只要声音洪亮,也要找到他的闪光点进行激励性评价,如:“Itdoesn’tmatter.Youarebraveinmymind!”“Yourvoiceisbeautiful!”“Ibelieveyouwillbebetternexttime.”让每位学生在说的时候没有心理负担,让每个孩子都有想说的冲动,想说的_。总之,只要学生主观上积极参与了口语交际活动,我们都要鼓励与支持,千万不能因为哪位学生说得不够流利,哪位学生的发音不够准确而对其进行指责。

另外,教师还要善于从学生的表情中察觉出学生的内心活动,寻找机会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一个孩子平时很少主动举手发言,可是当别的学生在说的时候,他却听得非常认真,甚至用表情做出了相应的评价,时而微笑着点头,时而静默地摇头,并且充满期待地用眼睛看着我们老师,这时,我们就应该果断地点名这位学生回答问题,因为他肯定能回答正确,然后我们再及时地对其进行表扬,反复几次,慢慢地,他的信心就会增强,心理素质也会随之增强。

(二)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激发学生英语交际的_

课堂上,我尽可能多的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比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6A第二单元《Ben’sbirthday》时,我事先打印好调查表,学完“When’syourbirthday?Mybirthdayisonthe…Whatwouldyoulikeasabirthdaypresent?I’dlike…”重点句型后,将表格发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采访班里的同学或者老师,这样学生能马上运用新学的知识去做事,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觉得这样的学习真有趣,于是就积极参与了。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6B第三单元《Asktheway》时,我事先设计好StarTheater,People’sPark,CenterZoo,HistoryMuseum等标志牌,上课前让学生将课桌摆成几条纵横交错的马路,将几个标志牌放在各个不同的位置。这样,学完句型“Canyoutellmethewayto…?Goalongthisstreet,andthenturn…atthe…corner,the…isonyour…”后,学生就可以在由我设计的教室这个真实的情景中自由交际,运用语言了。

课堂外,我也尽可能地创设一些外语的氛围,力争让学生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英语氛围。例如:利用校园广播,每天早上适时播放欢快活泼的英语歌曲及日常交际用语;倡导师生之间用英语互致问候,以“Hello,MissKang!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MissKang!”替代传统的“老师好!”;在学校宣传栏里展览学生的英语书法作品、英语小诗以及学生发表的英语小作文;通过建立英语角、开展各种竞赛如演唱英语歌曲、朗诵英语小诗歌、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看一些英语的动画片,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学英语的氛围。通过创建校园英语氛围,大大激发学生用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可使学生不正确的思考结果及时得到纠正,使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小组成员在小组内能够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更需要小组合作性学习。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口语交流,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大大的提高,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执教牛津小学英语6A第六单元《Holidays》中的“Lookandlearn”这一环节中,谈论“When’s…?Whatdopeopleusuallydoat…?Didyou…atlast…?”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语交际,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最后由小组长选出代表上台将组内口语交际的内容向全班同学汇报。比一比那个小组汇报的最流利,面。评选完小组后,再进行个人的评选。让学生在座位上做好,教师分别用几句简短的英语描述某些节日的特征,让学生抢答出这些节日名称,然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个人。这样的趣味活动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英语。既培养了他们的小组合作精神,使其懂得同他人合作,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竞争意识,使整节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学生把上课当成一种游戏,一个可以轻松获得成功体验的场所,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天地。如此,小组合作性学习则充分调动了孩子英语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了口语表达的信心,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五、结语

海姆斯认为,一个学语言的人的语言能力不仅指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他提出了包括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交际能力的概念。在培养英语能力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也不可忽视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在教学中教授语言知识不是目的,而是引导学生快速、持久的掌握英语的一种手段。所以,培养口语与交际能力才是我们学习外语最根本的目的。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篇3

【摘 要】众多研究表明,口头输出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要发挥课堂口头输出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则需依赖输出活动的设计。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指出要设计出高质量的口语活动,须遵循目的性、启发性、真实性、互动性、多样性、创造性、渐进性和反馈性等八大原则。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活动;设计原则

1.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为了加强口语能力的培养,许多高校大学英语课均开设专门的口语课。经过努力,应该说完全不会说英语的大学生已微乎其微,但能用英语流利且准确地表达思想,尤其是复杂思想的学生也为数不多,大多数学生处于基本能表达思想,但错误较多(如语音、语调错误,语法错误,用词错误,语用失误等)的状态。教师方面,很多教师虽认识到口语课教学的重要性,也积极开展口语教学活动,但效果常不能令人十分满意,常因为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呈下降趋势、新颖的话题难觅、口语活动类型有限等感到沮丧。应如何保持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使口语课教学能更有效开展,一些研究者认为关键在于口语教学活动的设计,但对于如何设计口语活动,应遵循哪些原则,这方面的研究尚有限,本文将试着进行探讨。

2.口语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

口语课的活动需要精心设计,因为好的、高质量的活动能使学习者积极有效地投入语言实践,真正通过活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差的、低质量的活动耗时较多且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根本不能帮助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设计口语活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既要考虑活动的设计是否符合最新的教育理论,也要考虑口语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更要考虑学生自身的因素。综合考虑,在设计口语活动时,要遵循以下八条原则。

2.1 目的性

内森(Nation)曾指出,教学活动应该为实现某个目的而进行。口语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即语法能力、话语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一堂口语课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兼顾以上几种能力的培养,要有目的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口语活动时,要明确每一项活动的目的,或者说要为某种教学目的而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如在学习表达愿望的交际技能时,教师可兼顾语法能力的培养,要求每个学生许三个愿望,分别用“If…,… ”“ I wish…”和“If only…”三个句型表达,这种培养语法能力的口语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精确性。而为了提高学生话语能力,教师要设计一些能让学生将句子衔接成有意义话语群的口语活动,回答开放性问题、个人陈述、对话、讨论、辩论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类、归纳、概括观点的能力,帮助学生说出有理有据的话。譬如在讨论现代人的压力话题时,教师可设计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讨论压力是什么、压力的种类、适当压力的好处、过分压力的危害、一些创新的减压方法等,这样的讨论活动能使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纵深思维,而不是泛泛而谈,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逻辑性和思辨性。此外,一堂成功的口语课还要设计出培养学生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的口语活动,将口语活动与真实的交际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社会语言能力,即对语言和话语使用的社会文化规则的了解的能力,如为了学习邀请、评价、表达担忧等交际技能,教师不能仅要求学生知道如何表达,更要设计生活情景,如设计初次见网友的情景,让他们表演情景剧,在剧中,要发出邀请(吃饭或看电影等),要评价(饭菜、电影或网友),要表达担忧(舍友或好友对见网友表示担忧)。只有将活动与交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策略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当由于其他方面交际能力的缺陷而使交际出现短暂的中断时运用言语或非言语交际策略进行补救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大多数大学英语学生所欠缺的,因此每堂口语课还应有意识地设计培养学生不同交际策略的活动,要先教给学生一些公式化的表达方式(套语),再设计不同的情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策略,譬如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表达犹豫,教师先让学生熟悉这样的套语,如:Um, well, actually, in fact, you see, you know, how shall I put it, its like this, you see, what I mean is…,之后设计这样的情景供学生运用这些套语:A boy falls in love with a girl. With the encouragement from the friends, he planned to express his love to the girl, but he was a little shy, so…。培养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的口语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得体性和灵活性。总之,有目的性的口语活动能使教学有的放矢。

2.2 启发性

布鲁纳(Bruner)等人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模式。该模式要求教师教学中应为学习者建构知识意义和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既是发展学生理解问题所必需的,也是使学生的理解向纵深发展的保证。概念框架建立关键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的要求(丁家永)。“支架式教学”理论对口语课教学活动设计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它要求教师在设计口语活动时,要注意启发性,要解释活动要求,要给予提示词、有用的句式和可模仿的范例,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便于登攀的脚手架,以便学生更好地完成交际任务。比如在谈论婚姻和婚礼这个话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猜词游戏、提问、观看西方婚礼录像等活动激活学生心理语义网中的相关词汇,将学生引入情境,之后设计出高于学生水平,但又是学生经努力可以完成的口语活动,如模拟婚礼仪式、表演不同的夫妻(如武大郎与潘金莲、杨过与小龙女、董永与七仙女等,他们分别代表了世俗眼里因长相、年龄、地位等不相配的夫妻)可能遇到的问题。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协商或讨论,最后达到在概念框架中不断攀升的目的。

2.3 真实性

努南(Nunan)认为,真实性是任务设计的重要规则之一。活动的真实性指活动应该符合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实际情况,符合语言使用的真实条件。也就是说,课堂口语活动的设计要以真实交际为目的,有真实的交际者、真实的信息差、真实的交际语境、真实的语言材料和真实的交际过程。不是为了语言而交际,而是为了表达意义而使用语言。哈默(Harmer)认为:“真实性的课堂交际应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真正融入角色。”教师在设计课堂口语活动时要多设计真实的交际任务,即要求学生“把语言作为手段去传达其他信息”,“要求学生有真实的交际反应或语言使用行为”(Breen)。例如,在谈论“就业”这一话题时,与其说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Is job interview important? Why? How to succeed in a job interview? )供学生回答,不如设计一个真实的工作面试,让学生扮演面试者和被面试者,模拟面试过程。这两种口语活动,前者缺乏真实性,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不会有人问上述问题,而后者真实性和交际性强,求职者都需经历此过程。真实的口语活动能让学生产生参与口语活动的欲望,死板生硬的演示活动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

2.4 互动性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的知识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在具体的环境中通过互动产生的。互动也是英语交际能力形成中的重要环节,交际策略、交际技巧、交际能力的培养都依赖互动性的口语活动。目前许多学生缺乏交际策略、交际技巧,他们在会话或小组讨论时,常常不懂如何对别人的言语进行评价,缺乏话轮转换技巧,不懂意义协商策略,常常是各说各的,“交际”脱节现象时常发生。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交际技巧,在设计口语活动时,就要特别考虑活动的互动性,即参与该活动的交际双方在交际时须对对方所说的作出反馈,须应用话轮技巧,知道如何开始交谈、如何接过话轮、如何保持话轮、如何转移话轮和结束话轮;须使用转述策略、求助策略、拖延策略、副语言策略和缩减策略等交际策略;在交际遇到困难时,须运用意义协商技巧(如确定核对、澄清要求、理解核查)以实现交际的成功。互动性较好的口语活动形式有对话、小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采访等;互动性较差的口语活动形式有句型模练、口头作文、回答展示性的问题等。

2.5 多样性

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九种不同的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体态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省智能、自然观者智能和存在智能(Gardner),但每个个体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智能特点和组合,有其相对优势和弱势智能领域。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在设计课堂口语活动时,要充分考虑个体智能差异,设计出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口语活动。单词游戏、英语辩论、故事接龙、连词成故事、英语口头作文比赛等适合语言智能较强的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评判、点评活动等适合逻辑——数学智能较强的同学;唱英文歌曲、朗读、读绕口令等活动适合对音乐具有良好的感知力,有较强的辨音能力和模仿能力,节奏感强的学生;看图说话、做字谜游戏适合空间智能强的同学;情景对话、角色表演、影视片段模仿活动适合身体运动控制能力强,善于动作表演和参加游戏类活动的音乐——节奏智能较强的同学;组织讨论、策划情节、编写台词、充当辩论主席的活动适合对他人的情绪情感敏感,善于交往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人际关系智能强的同学;解决问题、纠错、回答开放性问题、发表演讲等活动适合善于反思的自省智能强的同学;采访、访谈适合自然观者和存在智能强的同学,因为他们对自然界事物和人类生存等深层次的问题有探究之心。总之,教师应在某一话题下,设计出不同的口语活动形式,这样既能活跃课堂,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保持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2.6 创造性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先天的创造性潜能,人的创造性动机是隐埋在每一个人的心底深处的,如果有适当条件,他就会释放和表现出来(周天梅)。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造就创造性的人才也正是教育的目标。此外,我们知道大学生们已具备以自我为思维主体对外部世界进行审视的能力,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内倾型思维,他们思维特别活跃,不喜欢死记硬背、机械呆板的活动;喜欢能表现自我和富有挑战性、创新性的活动。可是研究表明我国学生独立提出新观点、新见解的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彭青龙)。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设计出能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潜能的课堂活动。发散性思维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它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全面看问题)、灵活性(思考或解决问题灵活变通)和独特性(思考问题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开放性的问题、给故事补充结尾、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等都是很好的发散性思维活动,因为他们通过给定方法的不唯一性给了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和机会。演讲、辩论、小品表演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的口语活动形式,因为演讲要求演讲者思维敏捷、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要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辩论要求辩手在有限时间内机敏应对各种问题并有效反驳,能促进批判性倾听能力和促进成熟的判断(彭青龙,2000);小品表演要求学生编写台词、准备道具、布置场景、分配角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艺术潜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比如说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行设计某种商品广告的表演活动就比让学生讨论广告的种类、作用、影响等的小组讨论活动更富有创造性,创造性的口语活动是活跃课堂的灵丹妙药。

2.7 渐进性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学习层级理论”,某些技能是发展更高级技能的前提。比较复杂的技能需要较简单的技能为其学习的前提;而且学习者必须熟练掌握每一个部分技能,否则就无法掌握终点技能,因此训练应按掌握部分技能的正确顺序进行(林颖)。这个理论说明了在设计口语教学活动时注意渐进性的必要性,教师不仅要注意整个教学目标的渐进,还要注意每堂课目标的渐进。第一学期的口语活动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敢说、即说的流利性上;第二学期要侧重培养学生能说、即说的准确性上;第三学期要培养学生会说、即说的恰当性上;第四学期要培养学生巧说、即说的灵活性上。在设计具体的口语活动时,要体现由易到难的学习顺序,头脑风暴、情景对话、句型模练、看图说话、回答展示性问题、小组讨论、唱英文歌曲、回答知识竞赛题、猜谜语、猜词游戏、讲故事等口语活动形式就比回答开放性问题、故事接龙、采访、演讲、辩论、小品表演、话剧表演等活动容易。因此教师应合理安排四个学期的口语教学活动形式,如果第一学期就安排辩论,很多学生将会有极大的受挫感。在设计一堂课的口语活动时,教师也要注意渐进性。可以从控制性操练活动开始,过渡到半控制性操练和非控制性操练活动,如在培养某种交际技能时,可以让学生先熟悉表达这种技能的对话,记住一些常用词汇、短语或句子,之后提供情景让学生编对话,最后让学生自行设计生活场景,灵活使用这一技能。这样学生能从领会或掌握外语言语技能发展到复用式掌握外语言语技能和活用式掌握外语言语技能。

2.8 反馈性

布郎(Brown)曾经说过:“成功的外语学习的一个关键在于学习者从他人获得的反馈。”课堂口语活动需考虑反馈性,它指的是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一个特殊的环节,即如何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聆听,积极反馈。传统的口语课往往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反馈、评价,很少有学生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和评价,结果是我们时常发现这样的场面:有些同学滔滔不绝,不顾他人的反应;有的同学在他人发言时不管不问,所关注的只是匆忙准备自己的发言材料,发言者没有听众,就不可能正常发挥(程云莉等)。要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就要提出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听、认真看,认真做笔记,之后做出评价和反馈,可以提表扬意见,也可以提批评意见,还可以提建议与希望,但意见一定要具体,要依有据,而不是笼统的“Very good”“Not bad”“Just so so”,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教师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增加考虑反馈性的口语活动能避免课堂的无序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活动的互动性,而且还能帮助提高学生英语输出的准确性。

3.结束语

当然,要设计出兼顾目的性、启发性、真实性、互动性、多样性、创造性、渐进性和反馈性等八条原则的口语活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些原则能为教师设计口语活动提供一些指导的方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灵活考虑、有所侧重。比如说,在制定四个学年的教学目标时,可重点考虑目的性、渐进性,避免重复的话题、重复的教学目标,要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教学目标的实施;在设计具体的课堂活动时,可优先考虑活动的启发性、真实性和互动性,在此基础上,兼顾多样性和创造性;反馈性是口语课堂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它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教师客观评价学生表现的保证。总之,高质量的口语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设计出符合这些原则的口语活动需要群策群力。

参考文献

Breen, M. 1985. Authenticit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Applied Linguistics 6/1: 60-70.

Brown, H. 1994.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3r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inceton Hall.

Canale, M. and M. Swain.1980.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1.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The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York: Basic Books.

Harmer, J.1998. How to Teach English. Londo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Nation, P. 2000. Creating, Adapting and Using Language Teaching Techniqu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unan, D. 1989.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ood, D., Bruner, J.S., & Ross, G. 1976.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作者简介

程云莉、原 梅,2003,口语课堂小组活动与英语课教学,《社科纵横》(6):84-85。

丁家永,2000,建构主义与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新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68-74。

林 颖,2000,当代心理科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典范——关于加涅的学习论和教学论思想的述评,外国教育资料(1):53-56。

彭青龙,2000,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的演讲、辩论初探,《外语界》(2):39-44。

张竹林,2004,成功英语口语活动之特征及其创意设计,《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活动设计 篇4

在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下, 为了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教育部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作为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鉴于非英语专业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如过分强调语法和阅读, 忽视学生听说等实际应用能力, 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改革, 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增开了大学英语口语课, 实行小班授课。根据笔者的课堂教学实践, 本文对大学英语口语课的课堂活动设计及运用做一些探索。

二、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活动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 主体性与参与性原则

传统的英语教学通常采用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 课堂教学应试倾向严重, 教学形式和方法缺乏创新, 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师对词汇、语篇的讲解上, 这也是“聋哑”英语形成的原因。而英语口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 语言是“练”会的, 而不是“教”会的。“教”的结果只是懂, “练”的结果才是会。这里所说的练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操练, 更是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运用。因此, 大学英语口语课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作为导演的角色, 旨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口语活动, 对口语训练保持高涨的热情, 从而使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趣味性和相关性原则

英语课堂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长期以来, 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期末考试、四六级考试等各类英语考试的压力下, 对英语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 兴趣不大。因此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趣味性和相关性原则即要求课堂活动应多样化, 具有启发性、趣味性, 贴近大学生生活,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开口说英语的兴趣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3. 创新性原则

新一代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敢于尝试。教师应了解并适应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在课堂活动中坚持创新性原则, 使课堂活动的安排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使学生善于思考、大胆设想、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4. 记分原则

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口语课, 教师对课堂的监管作用非常重要。成绩计量上, 要科学合理地量化学生的平时交际表现。在教学过程中, 把平时成绩分成三块:出勤、小组成绩、个人成绩。如果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说的活动中来, 并能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 就给整个小组适当加分。个人成绩是记录个体在课堂上的表现的一项成绩, 这样做能让口语好的学生尽可能地展示他们的表达能力, 又能起到带头作用, 同时对那些胆小或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有一个促进作用。每次口语课结束应当堂公布学生的得分情况, 以确保判分公开、公平,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活动。

三、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活动设计

1. 英语歌曲

青年学生思维活跃, 容易为旋律和节奏所吸引, 歌曲相对于普通听力材料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英文歌曲很好地体现了各种语法结构、习惯用法以及修辞方法等。学生遇到自己喜爱的歌曲, 会不时哼唱, 模仿歌曲中的语音、语调以及常见的连读、重读、弱读以及长短音等语音规则。久而久之, 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地道的英语口语。当然, 歌曲的选择要细致, 如Silent Night, Another Day in Paradise, No Pains No Gains等。一是要曲调优美、节奏适中, 尽量迎合学生的喜好。二是要健康向上, 坚决杜绝低俗、颓废、无聊的歌曲。三是要难易适中,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单词量和理解能力, 选取学生能够一两遍就能听得懂的歌曲, 避免他们失去信心。另外, 教学应尽量学用多媒体设备进行, 让学生能处在一个综合性视听氛围中。

2.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活动因其简单方便、无需设备、互动性强、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优点而受到英语老师的喜爱。然而, 英语口语课堂上的角色扮演活动如不加以认真的计划、准备和实施, 角色扮演活动很容易沦落为简单的课堂时间填补工具。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通常会给学生充分的课下准备时间, 这样讲台上角色扮演活动的质量就能够大大提高, 而以前存在的那些焦虑、漠然和不感兴趣也会大大减少。笔者建议每次使用这种活动的时候可以让2至3组同学到台上表演, 同时让台下的学生做笔记:记录下同学的角色扮演中使用了哪些新的单词和表达法、值得表扬的地方, 或者有哪些他们认为的错误或者不当用法。教师同时也应该做笔记, 并在学生对话结束之后进行点评, 指出其优点及不当或错误的地方, 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 每个人都能够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即便是那些连一句说话机会都没有的学生也能被调动起来, 就更不用说台上表演的主角了。这样就彻底改变了台下的听众无所事事或者自己忙自己的令人沮丧的局面, 台上表演的学生也有了更多的热情, 从而使英语口语课堂上的角色扮演活动发挥了它极大的作用。

3. 英文电影

英语电影内容丰富, 文化特色突出, 语料真实, 又比较贴近学生生活, 是外语口语学习的好帮手, 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经典电影如《魂断蓝桥》、《音乐之声》、《卡萨布兰卡》等至今仍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教师应提前通知学生他们将要观看的电影, 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上课时针对故事背景进行讨论或单独发言, 这样学生看电影时, 即使不能全懂, 也不至于跟不上节奏。播放电影时, 可以分解片段播放, 抓住关键词, 让学生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反复观看。影片结束后鼓励学生用英语复述电影部分情节, 甚至全部情节, 让学生发表对电影人物的看法、学习并模仿影片中印象最深的英文对白等。当然, 把英文电影引入口语课堂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因为一部好的电影蕴含着丰富的知识量, 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也是费时费力。教师不仅要对影视作品进行详细的准备和加工, 设计好欣赏的目的和问题清单, 还要组织有意义的教学讨论,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减少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动机, 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把英语学“活”。

4. 英语辩论

辩论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口语练习方法, 它需要流利的英语、敏捷的思维和成员间的默契, 有时还要有点幽默感。辩论的题目不能太难, 应有可辩性, 最好能结合教材选题。《大学英语》精读教材下列单元的标题都是很好的辩论题目:第1册第4单元“Turning off TV:A Quiet Hour”, 第2册第8单元“Honesty:Is It Going Out of Style?”, 第3单元“Why I Teach”, 第4册第10单元“Why People Work”.

四、口语课堂活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充分与否, 对活动开展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如果学生准备不充分, 课堂活动开展就会不顺利。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教师应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为课内做准备。学生有备而来, 课堂参与意识就会明显增强, 气氛就相当活跃。

2. 教师应及时对课堂活动做出反思和调整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掌握、理解现代教育理念, 通过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观察、实践和反思, 发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现代理念之间的差距, 不断积累先进经验, 扎实而大胆地对现代教学进行新的探索, 从而使自己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应在每次口语课结束后对课堂活动进行理性认识并做出正确的评价, 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和探索, 从而达到提高和改进工作的目的。

3. 充分注意并协调学生的心理状态对课堂活动的影响

教师在口语课堂上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对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出现的语言表达错误, 如果没有影响活动继续进行, 教师没有必要为纠正错误而打断学生的活动。对学生在语言活动中所犯的语言表达错误, 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点评时, 首先肯定学生的成就, 然后与学生一道分析错误的原因, 而不是直接指出A同学或B同学犯了这样那样的语言表达错误。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 让学生满怀激情地参与到交互活动中, 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教师的鼓励会大大增强学生大胆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自信心。

五、结语

口语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形式多样化, 教师角色的转变, 都可以帮助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内在动力;有效的口语课堂活动, 结合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可以形成一个持续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环境,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 让他们的学习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Cook, Vivian.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Pe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Pe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刘霞光.从语言学习策略与口语交流能力的关系看英语口语教学[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 (1) .

劝说口语交际活动 篇5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总体构思

本课拟通过模拟情景对话训练,培养学生善于换位思考,善于从对方的表情、动作等无声语言中捕捉信息、学会运用体态语言向对方传递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文中的例子,搜集身边同学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内课外,对全体同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劝说,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程设计

【教法学法】

创设情境,营造劝说的氛围,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教师当好导演的关键在于导;学生要扮演好演员的角色,并学会换位思考,进入角色。讲究语速、语调、语气、口吻、句式以及运用亲和力较强的语汇,使对方倍感亲切自然,提高劝说的效果,引导学生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学会运用体态语,如微笑、点头、握手等向对方传递信息,以求应对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达到劝说的最好效果。教师运用启发、提示、鼓励等方法,学生通过询问、调查、观察、采访等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力求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安排部分学生,组成采访调查组,利用课外、课间时间,深入到教务处,采访、询问、调查有关现实生活中的“转学借读”等手续问题。采访对象可以是教导主任或学籍管理员。

2.就“学生成绩起伏”等问题和有关教师如班主任或心理学科的教师以及家长座谈,了解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

3.课前自由搭配,组成两人小组,分清自己所扮演的对象,并进行有准备的劝说。

(二)导入。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最近我们班的小泽同学迷恋网吧,小红同学由于父母感情不和离异了,她不能原谅她的妈妈„„作为他们的同学,我们该怎么办?俗语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的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碰到困难,我们当鼎力相助,大家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劝说。

展示多媒体:有关劝说的方法、实施建议等。学生阅读后,应明白“劝说”的意思:说服,讲道理使人听从,动词。

(三)两人一个小组,分别扮演王小华、李荣。

多媒体展示小组劝说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劝说时要充满感情,善于换位思考;要讲究语速、语调、语气,娓娓道来,多用商量的口吻、句式及亲和力强的语汇。

2.恰到好处的体态运用,使人倍感亲切自然,倍增劝说效果。

3.善于从对方的表情、动作等无声语言中捕捉信息,学会运用体态语向对方传递信息,提高应对能力。

(老师巡视,参与活动,注意引导个别学生。)

通过评价,每个大组推荐出最好的一个小组,在全班交流。

(四)四个优秀小组在全班表演。

教师提示同学认真听他们是如何劝说的,观颜察色,准备做出评价。评价时,引导学生运用多元化、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四个小组表演时,王小华转学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说他因沉迷于网吧、有的说他因与老师矛盾,有的说因暗恋某个女生,有的说因羡慕名牌学校引发“成绩起伏”等等。李荣劝说时摆事实,讲道理,都力求有理有据地劝说王小华回心转意,重新回到班集体,搞好同学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在老师的带动下,同学们客观公正地评出名次。(教师设计一张“口语交际评价表”,课前分发给学生。)

(五)拓展延伸,即兴劝说。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听取了四个小组同学的真诚劝说,王小华已回心转意,重整旗鼓,准备回到班集体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座的每位同学身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你们能模仿刚才的劝说,搜集身边同学的不足,即兴简洁有力地劝说他们,让对方接受你的劝说吗?

学生自由上台,发表他们的劝说。如:劝说别乱给人取绰号,劝说学习用品、桌面混乱的要整理,劝说追星族别太过分,劝说身体过于肥胖要节食、加强锻炼等等。

此时此处,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们脸上写满了快乐与满足,教室里传出了一阵阵笑声。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意犹未尽,沉浸在无比兴奋的情景中。这场劝说活动看来应该继续延伸到课后。

(六)小结。

教师:同学们,我真想让这节课延长下去,在你们身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潜力,希望大家尽力挖掘。刚才大家评出了名次,他们这几组,无论是从语言、表情、语速、语调等方面,都做得很好。我们都被他们感动了,无法抵挡李荣有理有据的劝说,相信王小华已经决定回到班级集体来了。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学习劝说的方法,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七)布置作业。

选取一个劝说的对象,经过一场有主题的劝说活动后,把劝说的过程写下来,注意摆事实,讲道理。

【板书设计】

心与心的沟通

——劝说口语交际活动

充满感情 换位思考

讲究语速 捕捉信息

运用体态语 提高应对力

【教学探讨】

这节口语交际课,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课文“劝说”的建议,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教师课前当好导演,学生进入角色。重点环节是二人一个小组,分别扮演王小华、李荣;难点在于:李荣面对王小华如何摆事实,讲道理,劝说对方不要转学,并及时调整劝说的内容方式,在无声的语言中捕捉对方的信息,运用体态语向对方传递信息,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在拓展延伸这个环节中,我思考:能否在“用教材”上再下一点功夫?扩大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文中例子的基础上,搜集身边同学存在的不足,在课堂上面对全体同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劝说,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设计亮点

课前教师当好导演,是学生的引路人,功夫花在课前。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拓展他们的思维,以文本为范例,在课堂上面对全体同学有针对性地劝说,达到口语交际的效果,让同学轻松、有序地进行超文本的学习,让老师更了解学生们的日常习惯存在的不足。

⊙专家点评

高中语文口语交际课课型设计 篇6

一、高中语文口语交际课课型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一定程度地解决由“课程内容”向“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转化问题

王荣生老师认为,“语文课程内容作为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指为了达到语文科特定的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语文教材内容,是语文教材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指为了有效地繁育、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语文教学内容指的是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传递的信息。它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的‘重构——处理、加工乃至增删、更换”。 语文教材内容是语文课程内容的教材化,语文教材内容解决的是用什么去教的问题;语文教学内容解决的是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的问题,它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加工,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境呈现给学生。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依托。

作为“课程内容”的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有多条表述,但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关于口语交际的内容却十分单薄,只有一个专题“走进语言现场”涉及到演讲能力的训练,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成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点缀;教师没有教材可教,认为口语交际课可上可不上,即便知道口语交际课重要,也不知道该教什么,如何去教。教材内容的缺失,阻碍了教师生成“教学内容”。

王荣生、王志凯等成为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研制的开拓者。王荣生著的《新课程与“语文教学内容”》 为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王志凯和王荣生著的《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拓展性材料和便于操作的教学活动设计。更为可贵的是,丰富的教例来自教学实践,简要透彻的剖析给教师的实际操作很大启发。他们在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他们的研究成果还没有体现在教材内容上,也没有在教师中流通。他们所研制的教案基本上试用于小学和初中,很少涉及高中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只有实现高中口语交际教学由“课程内容”向“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转化,才有可能实施教学目标。

在国家组织编写的口语交际教材没有出来之前,我们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考虑到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教学实施的可能性,创设了多种课型;这些课型不仅包括训练形式,还为口语交际教学资源的开掘利用提供借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课程内容”向“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转化问题。

(二)尽可能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交际性”

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强调口语交际的“交际性”,但是实际教学中仍然被忽视。

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 “关于口语交际”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但是,考试不考,教师就不教,这是中国教育改革面对的尴尬现实。在各地的中考和高考试题中语用题的部分试题是对学生口语能力的测试,但是,它以书面语的形式来考查口语能力,脱离了现实语境,不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在实际“交际”情境中的现场应变能力。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过死的管理制度使学生失去了更多的交际语境。高考压力太大,教师无暇顾及高考不考的内容。面对这样的教学现实,口语交际课型设计时,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学时间,学生的学习实际,挖掘贴近学生校园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在学校管理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交际性”,以达成口语交际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高中语文口语交际课课型设计

目前的口语交际课程的实施面临的困难之一是课时少,由于高考不直接考到口语交际能力,迫于升学压力,学校一般不安排课时让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口语交际课型设计应当遵循实践的可行性原则,在内容的设置和训练的形式方面注意综合训练和单项训练相结合,追求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高的教学效率。下面,我们将口语交际课程课型设计为四种类型,分条陈述。

(一)综合训练型

所谓综合训练型,就是有明确的口语交际训练目标,将口语交际训练与读写训练、校园活动相结合的一种训练方式。

1.写说型

“写说型”就是将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相结合的一种课型,这种课型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先说后写型,一种是先写后说型。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常常采用“先说后写”的训练形式,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围绕作文题先说作文的审题立意、材料选用、布局谋篇,先口头作文再笔头作文。在“说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作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对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对本次作文的方法进行指导。口头交流的主要形式是,个别学生说,其他同学和教师评议,或者主要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研讨和交流。这种课型将主要教学目标放在写作教学上,“说作文”是为更好的“写作文”服务的,因而口语交际的目标不够明确。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口语作文时,对学生的口语要求,实际上是作文的书面语要求,不能很好地训练学生实际口语能力。我们可以对这种教学形式进行改进,小组成员先围绕作文话题讨论,然后要求指派一名代表对小组成员的讨论过程和意见进行陈述,对“口头陈述”提出发言要求,在小组代表发言之后,自由发言,就有分歧的问题展开讨论,要求学生按照“商讨”的口语要求发表看法。这样,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就明确了,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说”沦为“写”的附庸。

“先写后说”课型结构是:写作文(写的能力)——学生互批(鉴赏能力)——学生互评(口语交际能力)。过去,语文老师也采取学生互批作文的形式,让学生将批语写在被批阅的学生的作文本上,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训练学生的鉴赏力,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借鉴,既节省了老师的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鉴赏力和作文水平,同时,评别人的作文,学生兴趣高涨,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愉悦感、成就感,可谓一举多得。这个活动本身还包含口语交际课程资源,我们可以将笔头评语变成口头评价,让学生学会在公众场合评价别人,教给学生如何表扬和批评别人,对学生的口语评价提出要求,并作出对“学生口头评价”的评价,指导他们得体地发言。

2.读说型

读说型就是将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相结合的一种课型。

叶圣陶说:“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叶圣陶深谙读写说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并且强调为很多教师所忽略的“说”的能力的重要性。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是重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他们采用让学生仿写阅读材料、写读后感、续写、扩写等形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且通过这种形式提高写作能力,可是没有重视阅读活动与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其实,阅读活动中隐含着丰富的口语交际课程资源:第一,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文本等的多维对话过程,也是生生、师生交际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交际情境,比如,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应答,教师的评价,学生的回应,学生的争论辩驳等,教师可以抓住文章要害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同时也可让学生提出议题,师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加深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第二,阅读材料蕴含着丰富的口语训练话题,可以复述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某一问题可以作为讨论、演讲、辩论、采访交流阅读心得的话题。第三,阅读材料涉及到口语交际艺术的,可以让学生学习借鉴,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退了秦师,体现了高超的口语交际艺术,可以让学生鉴赏、学习。第四,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分析、讲解、朗读、评价等口语行为可以成为学生口语的示范,在课堂中协调师生、生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交际行为,成为口语交际教学的潜在课程。

过去,语文教师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多是将阅读教学作为重心,以阅读和口语交际并重的“读说型”口语交际课型,要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和口语交际目标,教学程序的安排要同时为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服务。

读说型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阅读——复述型,阅读——课本剧表演型,阅读——讨论或辩论型,阅读——采访型,阅读——表情朗读或角色朗读型,听读——信息发布型。

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注意设计教学情境,以便更好地达成口语交际目标。下面以“阅读——复述型”为例说明。

传统做法:阅读文本,复述故事情节,表达要求:语言简练、过程清晰、故事情节完整。

改进后的做法:阅读文本,向从未读过此文的同学推荐这篇文章,表达要求:注意说话对象(从未读过此文),注意说话目的(希望同学能够阅读此文),复述故事情节,阐述推荐理由时语言简练,理由充分。这个设计增加了情境内容,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要求比传统做法更高,直接指向口语交际目标。

“读说型”口语交际课,一方面通过口语交际活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口语活动也是创造性应用语言的活动,通过该活动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也训练了语言的创新能力。教学设计同时指向阅读和口语交际能力目标,从课文内容中抽取口语交际的话题,省去了搜集材料之苦,提高了教学效率。

3.活动型

“活动型”口语交际课是以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为主要形式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种课型。

S·皮特·科德的《应用语言学导论》指出,传统的语言教学法强调是否符合语法规则的言语的“正确性”,注重言语知识的传授。现代语言学则更多地关注“适合性”,关注语言行为对不同社会环境作出反应的方式。“它较多地从社会的角度来对待语言,并且重视语言在不同环境中的交际功能问题。”这就是说,写作、口语交际训练必须注意目的、对象和场合。活动课型更加凸显口语交际的情境性,有利于训练学生口语的“情境适合”能力,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人教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的写作、口语交际教材,是分作两个系统编排的。一个系统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另一个系统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综合性学习离不开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与指导教师的交往、与社会上其他人的交往,少不了发言、讨论、辩论,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包含丰富口语交际课程资源的活动。

口语交际课课型设计注意从校园文化中汲取资源,将口语交际活动与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挖掘与交际训练相关的话语情境。比如,学校举行艺术节、读书报告会、文学社团竞选、捐助贫困学生的义卖、演讲比赛等活动,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学写串联词,模拟主持,在班级分小组模拟演练。在班级举行名著研讨会,为同桌的阅读提出合理化建议;开展义卖推销活动。为高一新生介绍一处校园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特定场合中特定的话语技巧,还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了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教养。

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实际参与的学生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活动的契机将活动形式转化为班级活动,想办法让全体学生参与。另外,我们更提倡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班级课程资源,将口语交际教学渗透于班级活动的各个方面。比如,笔者长期教实验班,每届学生都有参加北大、清华自主招生的学生,在语文课上,开展采访活动,让其他学生采访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采访的言语艺术以及应对采访的策略。再如,采访内容可以是采访某位成绩优异或在某方面有特长或荣获奖励的学生,这些活动在普通班级中就可以进行。

语文教师还要打通课内课外,在教学中创设与交际训练相关的生活情境,唤起、激活学生各种时间、空间所获得的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比如,让学生自主解决自己与人交往中的一个难题,并将这次经验写下与同学分享。

(二)单项训练型

单项训练型是指为了专门训练口语交际某一方面能力而设计的课型。比如听力训练、朗读训练、演讲训练,根据不同情境如介绍、接待、劝导、拒绝、请求、请教、评价等使用恰当口语的训练。如果课时足够,以培养倾听能力为主的听力训练还可以细分为聆听训练、听记训练、听写训练、听说训练、听辨训练、听评训练法等等。

单项训练型的结构通常是:明确训练要求——设置口语情境——口语实践活动——总结反思。

例如,听力专项训练设计思路:

1.明确听力要求:能够听出说话者的说话态度意图、说话者的知识背景,能对说话者的观点做出恰当的评价,训练学生对信息敏锐的洞察力;

2.听一段谈话(官方新闻报道);

3.说出相关内容并作出恰当评价(学生研讨);

4.归纳总结:听出言语背后的信息需要的个人修养,为学生口语交际实践指明努力的方向。

三、高中语文口语交际课课型设计的几点说明:

1.口语交际课课型设计要以达成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能力目标为依据,为目标的达成服务。教师在运用综合型课型教学时,要始终具有“口语交际目标”意识,而不能让阅读教学和写作目标冲淡了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2.教师在创立新的课型时要考虑到现实的可行性,尽量不要增加学生的负担。尝试用一些评价方法督促学生重视口语交际课的学习。

3.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要努力创造民主氛围,让不敢说话的学生有说话的欲望,培养他们的交际兴趣和自信心。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培养学生口语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操培养、思维能力培养和世界观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荣升.新课程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志凯,王荣生.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上海: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口语活动设计 篇7

关键词:教学目标,英语口语实践,分层设计

人们在用英语进行社会交际时, 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四项语言技能的运用。听、说、读、写既是学习语言必备的知识, 又是语言运用的手段。据科学的统计, 一个成年人在社会交际活动中用于听的时间占45%, 说的时间占30%, 读的时间占16%, 写的时间仅占9% (王蔷2006:136) 。可见, 在四项语言技能中, 听和说的技能是社会交往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技能。因此, 英语教学应把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口语能力) 放在突出位置。

一、英语口语语言能力的特征

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 人们根据语言学习的方式, 习惯于把听和说称作为口语。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 又把“听”称为语言的领会 (输入) 技能;把“说”称为语言的表达 (输出) 技能。语言的领会技能是指学习者在听的过程中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语言的表达技能是指人们在进行信息交流时所具有的说的信息输出能力。语言表达是否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与语言输入的信息量的多少密切相关。语言输入的信息准确、内容丰富, 语言输出时便有话可说、有话会说, 说得地道, 表达得精彩。

然而, 作为一种语言领会技术, 听的能力形成要难于说的能力。因为, 听者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来接受语言信息的。听者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不了说话人传递语言信息的方式。如, 说话的速度、声音的大小及语音语调等。同时, 听力是由一系列微技能、技巧构成的综合能力。在听的过程中, 人们既要有听音辨音、听音会意、预测印证下文、获取信息细节、抓住主题思想的能力, 又要具备直接理解和连贯记忆和记录的能力。听力的这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说的质量和效果。因此, 英语语言教学应实现听说结合、以听促说, 进而达到以听说带动读写的目的。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时应充分考虑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特点, 处理好语言领会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关系, 使两者相得益彰, 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快速提高, 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就打下坚实的英语口语基础。

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

(一) 第二语言习得与学得的假设

根据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和学得的假设, 培养外语能力有两种不同的途径, 一种是习得, 另一种是学得。习得是一种自然的方式, 它是一种不被觉察的过程, 像小孩习得母语一样, 学习者在有意义的交际中, 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使用, 自然形成使用语言的能力。学得是指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学得是最后能弄懂语言知识, 并把语言规则表述出来。正规学习能促使学得发生, 错误的纠正能帮助弄懂规则, 但学得不能导致习得 (何广铿2002:21) 。此理论提示我们, 语言能力的有效形成必须要通过学得与习得的有效结合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 听是说的基础, 说是听的发展和延伸。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创设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情境, 使学生在较真实的语境活动中快速提升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二) 建构主义的教学目的观与认识论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克拉申的语言习得论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建构主义的教学目的观与它的认识论、知识观和学习活动观紧密相连。建构主义认识论强调主体与客体相互影响的一元论观点, 强调任何事物都是共建的 (韩立福2006:16)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理念是, 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 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因此, 英语口语教学把学生视为语言能力的主动建构者, 将所有的学习任务置于各种真实的任务活动之中, 支持学习者发展对问题或任务的自主权, 设计激发学习者思维的学习环境, 充分发挥学习者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潜能, 为学习者提供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与调整空间等, 这都是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发展的有效措施。

三、以目标教学为导向, 遵循语言习得规律来设计口语实践活动

英语口语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国家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相适应的同时, 还应从语言习得规律的视角加以考虑。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采取真实、任务型、得体性及听与说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使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下学会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言 (鲁子问、康淑敏2008:199) 。为此, 英语教师在设计口语教学实践活动时, 既要依据语言习得的科学规律来设计口语教学实践活动, 又要考虑不同阶段语言实践活动的特点而有所侧重, 把以听促说、促读、促写落到实处。

(一) 以国家英语教学目标为导向

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指的是, 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拓展视野,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部2001)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偏重读和写, 还是偏重听和说的教学方法, 都不可能有效地促进语言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在社会交往中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这是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用来进行交际的工具, 工具运用的得体自如, 四会能力必须要全面发展。所以, 基础英语教学应体现听说领先, 读写跟上的教学原则, 即以口语能力带动书面语能力的发展。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是, 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 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 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0) 。由此可知, 高等学校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在基础英语教育目标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升、拓展到获取、创新文化素养和独立探究能力的层面。如何达到人才质量培养的标准, 关键在于外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采取何种教学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其中, 英语口语能力在社会语言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英语口语教学活动的设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依据语言习得规律设计英语口语教学实践活动

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 领会能力的形成总是先于表达能力, 口语能力培养及训练方式可采用五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听与回答问题结合:既提出问题, 又反馈听的效果, 培养学生会说和怎样说的能力;二是听与复述结合:既考查学生对所听材料内容理解的准确度, 又训练学生的记忆力;三是听与读结合:用先听后读或先读后听的方法夯实学生听音辨音、听音辨意的能力;四是听与写结合:培养学生抓住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内容的主旨和大意及快速记录的能力;五是听与表演结合:将所听内容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表达出来, 生动形象, 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运用能力。

(三) 依据阶段侧重原则设计英语口语教学实践活动

我国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层次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标准是不同的。教师应认真领会不同阶段英语口语教学的目标要求, 可按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发展阶段来科学设计不同阶段英语口语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基础阶段:以精听、精准表达为主。听音辨音的同时, 伴有纠音正调的练习活动, 旨在为学生奠定良好的言语基础。即准确掌握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规则, 使其内化在学生的语言运用之中, 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提高阶段:以句子的听音辨意为主。采取精听说与泛听说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听说语段和语篇的能力。发展阶段:在进一步培养学生听说语段能力的基础上, 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语篇的能力。同时, 帮助学生提升根据语言和物质环境及说话人的语言特征进行推理、判断、调整听说方式的能力。

综上所述,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 听和说是不分家的。听的能力越强, 获取的语言内容就越准确, 信息量就越大, 表达的就越清晰、自如、得体, 最终达到交流思想和文化的目的。因此, 科学设计英语口语教学实践活动, 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0.高等学校

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何广铿.2002.英语教学与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1

韩立福.2006.当代国际教育理论基础导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6

教育部.2001.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子问, 康淑敏.2008.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

口语交际《毕业赠言》教学设计 篇8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依依惜别》。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激发情趣

1. 师:大家都喜欢猜谜语吧!老师准备了几条谜语, 请大家一起来猜猜。课件出示:

A.文文静静一张脸, 劳动起来不一般。老师书桌常整理, 从来都是无怨言。

B.长得白白胖胖, 足球踢得最棒。作业书写一流, 就是作业常忘。

C.能跑能跳, 爱哭爱笑。说话快人快嘴, 办事风风火火。

2. 师:为什么你们猜得这么快呢?

3. 师:

谜底说的是班上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所以大家很快就猜出来了。大家就要小学毕业了, 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 对吗?今天, 我们就来上一节口语交际课。 (板书:毕业赠言)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采取猜谜语的方式, 用三首打油诗写出了三个同学的特点, 学生的情绪变得高涨起来, 口语交际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 他们带着美好的情感, 怀着浓厚的兴趣, 自主地走进了口语交际。)

二、评一评, 指导说话

1. 师:

前两天, 老师就发现有的同学已经开始写毕业赠言了。经得本人的同意, 我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

A.老师, 当了您六年学生, 我明白了:原来阳光是这样照亮人生的, 雨露是这样滋润禾苗的。

B.你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是——真诚的友情, 我将永远珍藏在心里。

C.我们曾是并肩生长的两棵小树, 我们曾是二重唱的两个声部, 我们曾是一张课桌上的一对学友。当我们挥手告别时, 请带上我最好的祝福。

2. 师:你们对这几则赠言有什么看法呢?同桌或四人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3. 师:

说得真好, 赠言要有针对性, 要有一定的内容, (板书:赠言要有针对性, 要有具体内容) 你们认为赠言应该说哪些内容呢?

4. 师:赠言的语言要生动、优美, 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板书:语言生动优美)

5.

老师这里有一本毕业赠言, 这是21年前老师读师范学院时的同学写给我的, 如今它已经成为我回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篇优美的毕业赠言会带给人多少愉悦的享受, 而这种享受会伴随人的一生。老师给大家找了其中的几段祝福语,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A.岁月悠悠, 你大概忘不了三年同窗、同桌、同寝室的友情吧!想到我们在寝室、在教室里争论问题时的脸红耳赤, 尔后又相视而笑, 我是多么的流连啊!

B.拥有朋友是一种幸福, 你的大度、热情使我更懂得这句话的含义。临别之际, 只能互道一声“珍重”, 愿君一生平安!

C.我们相逢在陌生时, 我们分别在熟悉后。明天, 我们要到生活的星图上去寻找自己的新位置, 让我们用自己闪烁的星光相互问讯, 相互祝福!)

6. 看完老师学生时代的毕业赠言, 你有什么想要说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毕业赠言讨论交流, 总结出赠言的几个特点: (1) 赠言要有针对性; (2) 赠言要有具体内容; (3) 表达时语言要生动优美。并且特别强调了这些特点都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更重要的是要有感情的基础, 只有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同时, 让学生读读教师学生时代的毕业赠言, 意在帮助学生扩大视野、放飞思维, 让学生有方法可遵循。)

三、激一激, 创设氛围

1. 师:赠言的几个主要特点都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如果把它们都看成是盛开的花朵, 那么情便是使这些花开得更鲜艳的土壤。赠言首先要打动你自己, 然后才能去打动别人。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 让我们一起分享。 (播放学生毕业时分别的情景)

2. 师:六年了, 多少个朝朝暮暮, 风风雨雨, 我们在一起;多少个成功失败, 流泪流汗, 我们在一起。校园里的欢声笑语,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都让我们难以忘记。同学们, 情到深处, 哪怕是最质朴的语言, 也同样让人感动。现在, 就让我们对你最亲爱的朋友说出你所有的留恋与祝福吧!

(设计意图: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的艺术, 首先是说话的艺术。”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传情、去激情, 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说一说, 升华情感

1. 学生互说赠言, 教师巡视。

2. 接到祝福的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

3. 师:同学们, 老师今天真的很感动。的确, 六年了, 时间就这样转瞬即逝。你们都长大了, 成熟了, 到了该飞走的时候了。纵有百般不舍也无法换留逝去的时间, 但值得欣慰的是, 在六年并不短暂的时间里, 你们的生命中曾有一段让我与你相伴。

(设计意图: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互动的过程, 更要关注学生内心的感受, 不仅要让学生之间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还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赏一赏, 展现自我

1. 学生赠言展示。

2. 师:在欣赏完同学的毕业赠言后, 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3. 师:毕业赠言还在继续, 未来的路还有很长, 你们将会迎接新的挑战。希望你们以后都能成为老师最引以为傲的学生。我会在幸福里磨一根最幸福的针, 为你们的一生缝上永远的祝愿与吉祥。

《学会拒绝》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篇9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3”中的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 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应该拒绝他人不合理的要求, 维护自我的尊严。

2.学会拒绝他人, 培养学生独立人格。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态度和交际习惯。

【设计特色】

立足学生生活,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创设情境, 引导交流互动, 让学生乐于交际, 学会拒绝。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引出话题

1.师:我们班的学生不仅学习好, 而且有才艺。谁来给老师介绍一下咱们班的“才艺之星”?

(指名推荐) 现在, 我有个要求, 看你们能不能答应我?“请你为我们跳支拉丁舞 (变个魔术、打一套武术) 。”

(学生感到为难, 坦言这不是他的强项。)

2.师:同学们, 老师提出的要求遇到了什么情况?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用一个词来形容。

3.师:对, 当别人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力所不能及的要求时, 我们应该拒绝。 (板书:拒绝) 这节课, 我们就来聊聊“学会拒绝”的话题。

设计意图:看似“闲聊”的导入, 在调动学生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明确交际话题——学会拒绝。以学生的切身感受为背景, 激发学生情感, 打开了话匣子。

二、事例引路, 例中悟法

1.婉言拒绝的例子

(1) 提到拒绝, 小明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经历:“有一次, 我的好朋友小强约我放学一起去书店看书, 可是我已经答应妈妈按时回家了, 我就对他说:‘对不起, 我很想陪你去, 但是我今天已经答应妈妈要按时回家, 对家长要说话算数, 我改天再陪你去吧!’”

(2) 从这位同学的发言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畅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要点:态度真诚、说清理由。)

(3) 如果你是小强, 听好朋友这么一说, 你有什么想法?

(小明同学的拒绝态度真诚、理由充分, 即使面对拒绝, 好朋友小强也愉快地接受了。)

2.严正拒绝的例子

过渡:这拒绝呀, 说是容易, 做起来可不那么简单了!

(1) 师:我11岁的邻居小华告诉我, 上个星期六, 他班上有个叫小军的同学约他到网吧打游戏, 他拒绝了, 但这两天这个同学一直不理他, 他因此很苦恼。他思前想后, 觉得自己当时拒绝时话没说好。大家知道他怎么说的吗?他只说了一个字“不”。同学们, 今天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如果小军约你去网吧打游戏, 你会怎么拒绝他呢?仔细想想。

(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 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拒绝的理由。)

(2) 师生合作, 交流互动。

师:现在, 我扮演小军, 你们来扮演小华。拒绝的时候, 千万别只说一个字“不”。现在, 我请一个同学来拒绝小军。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看能不能让我心服口服。

预设:

师:嘿, 阿华, 今天我带你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吧!

生:什么地方?

师: (满脸神秘) 去网吧打游戏!

生:不行, 我作业还没写完呢!

师:今天不是星期六吗?明天做也来得及。

生:那也不行, 老师说未成年人不能进网吧。

师:我一个亲戚开的, 我们去试试?

生:我平时偶尔玩电脑, 眼睛都有点近视了, 我可不想戴眼镜。

师:难得一次, 没什么关系的。

生:打游戏会上瘾, 我们班平平不就是这样的吗?

师:哎, 你说得对, 我听你的。

设计意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一环节, 教师巧妙地融入学生活动, 作了个“拒绝”的示范, 可谓“导”得不露痕迹。再加上教师的明知故问, 又使学生在师生的双向互动中锻炼了应变能力。

(3) 师生交流, 评价总结。

师:同学们, 谁来评价一下我们的对话过程?

(指名交流, 教师强调要点:讲清打游戏的危害, 态度真诚;听清对方发言, 灵活应对。)

师 (小结) :当别人给你提出的要求有一定危害性时, 我们不光要拒绝, 还要指出错误所在, 规劝他人。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 既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的重要性, 又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交际过程中, 教师以一个学习者、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合作学习小组中, 诱惑——拒绝——再诱惑——再拒绝, 交流与评价相结合, 一步步将交际活动引向深入, 将指导化于无形。

3.幽默拒绝的例子

(1) 师:其实,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成功拒绝别人的事例很多, 有的更是广为流传, 成为佳话。现在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想不想听?

(2) 出示故事。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 曾任美国海军总司令。一天, 一位老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想了想, 然后向四周看了看, 压低声音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对方信誓旦旦地回答:“能, 我一定能。”“那么, ”罗斯福诡秘地微笑着说, “我也能”!听到这里,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师:听了罗斯福当时的拒绝, 和你们的相比, 有什么感受?

师生交流, 重点体会幽默、智慧。

(“拒绝”是一种智慧, 引入名人的故事更具说服力, 在对话中深化认识, 感悟语言的魅力。)

(3) 师 (小结) :一个合乎对方期望的回答, 当然是最完美的, 但即使是拒绝, 有时采用幽默的方法也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先教学婉言拒绝和严正拒绝的例子, 这是生活中常用的。相对而言, 幽默拒绝更需讲究艺术, 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语言素养, 是高水平的拒绝, 这样处理, 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实践演练, 灵活运用

1.师:看来, 同学们从具体的事例中、从自己的实际经验中对怎样合理地拒绝别人有了新的认识。现在, 给大家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 看你能不能合理拒绝。

2.出示演练要求。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 讨论一下对话的内容, 然后派两个同学表演这个情节。

(1) 小刚没完成作业, 请同桌帮他编个理由。

(2) 爸爸带小方到公园去玩, 小方的个头刚刚超出享受半票优惠的高度, 爸爸让小方猫着腰混进去。

(3) 小雨是制作风筝的高手, 小勇想请他花两个小时教他, 可一小时后小雨就要去上钢琴课了。

3.生小组合作, 上台表演。

4.组织评价: (1) 从他们的表演中, 你有什么看法或有什么补充? (2) 比较一下, 哪一种拒绝方法更好?为什么?

5.小结。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 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本环节教师创设丰富的情境, 尊重学生的选择, 搭建全员交际平台, 引导学生用真诚的心, 用灵活的技巧尝试拒绝, 在深入实践中提升口语交际水平。

四、激发情趣, 拓展延伸

1.师:在过去你拒绝别人的经历中, 留给你印象深刻的一次, 也许是成功的, 也许是令你遗憾的, 和大家分享一下。

2.指名交流。

3.请用一句话来总结你今天学习的收获与感想。

4.师 (总结) :同学们,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难免会遇到自己不能接受或感觉不合理的事情, 这个时候就要有拒绝的艺术, 态度真诚、理由充分是最基本的要求,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总结拒绝的方法,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八个字“学会拒绝, 学会做人”。

开课设计与经贸口语能力培养 篇10

1. 开课时间的设计

经贸英语口语课最好在大学三年级英语专业学生中开设,每周两学时。选择三年级开课是最佳时机,首先学生在前面两年基础阶段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英语口语基础,其次三年级其他经贸课程的同时开设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理论准备,有利于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开设期限每个学校都会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制定,有的开设一个学期,有的开设一年。建议最少开设一年,因为我院这门课程只开设了一个学期16周课,总共32个学时。时间紧促,很多内容没法讲,没法实践,有一些内容也只能点到即止。学期末很多学生反映感觉意犹未尽,刚刚入门就被弃之一旁。而且在一学期的时间内要给予学生系统训练,培养好理论和听说基础,提高交际和商务能力的话还是比较困难的。开设一年的话可以持之以恒地训练,对于学生经贸口语能力的培养就能达到既定目标,学生到了找工作时可以立即付诸实践。

2. 开课教材的设计

因为是给非经贸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课程,所以教材的设计也很关键。不能太难,太难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和厌恶情结;不能太易,太容易就实现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经过最近几年经贸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实践,笔者觉得陈准民编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的《实用经贸英语口语》一书内容全面,完整讲述了一个中国服装公司和一个美国服装公司做进出口贸易的流程,从商务接待、观光旅游、价格支付谈判到出国访问、参观工厂、外商投资等内容都覆盖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与中国国情文化结合。从前几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看,这个教材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单一的教材肯定是不够的,基本上每个信息点笔者都要去查阅大量资料,自己重新设计补充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每堂课都觉得学有所获。另外还要给学生列出一些参考书目让他们课后自己去学习。

3. 开课计划的设计

3.1 课程计划的设计

课程设计不一定要按照教学的顺序,教师可以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自己调整课程顺序,增加或删减某个内容,这实际上就是开课前要做好的教学计划。经贸英语口语的学习可以以比较容易的商务接待作为第一阶段,比如机场接机、日程安排、娱乐活动等;然后过渡到第二阶段商务访问和商务谈判,比如出国考察、参观工厂、价格谈判、处理索赔等;最后到第三阶段的商务实习,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和某些企业达成实习合作,给学生以真实的工作环境锻炼能力。

3.2 课程步骤的设计

怎样设计好每一堂课是与学生能力培养息息相关的。下面以本人的课程步骤设计为例讨论这个问题。按照一次课90分钟来制定课程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预习抽查。上课第一个15分钟通过提问和句子口译的形式抽查上次课的学习和复习情况、新课的预习情况。目的是让学生下了课以后花时间去消化所学,去操练。以强制性的抽查记入平时成绩为初衷,培养学生课后自我习得能力,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变书本知识为我用的习惯。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学生非常积极主动地发言答问。

第二步,相关词汇和理论学习。大概花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一个内容。因为非经贸专业的学生经贸相关知识有限,有时候学到某个内容如果理解不了就没有办法进行情景实践。就我院而言,没有单独开设商务理论课,所以有时候涉及一些理论还是要花掉一些上课时间来讲的,使得学生练习时间减少,我们正在建议系里是否能单独开一门理论课。由于要求学生课前做了预习,所以实际词汇学习起来就很快,关键是培养学生理论付诸实践、实际运用表达的能力。

第三步,情景设置角色表演。这个看起来好像任务一布置老师就没事做了。但实际上课前要花很多时间来设置情景,很多细节要斟酌。比如说《实用经贸英语口语》第13课,参观完工厂后李先生想以发票价值60%买第三家工厂的二手设备,但是结尾部分只表达了这么一个意图。那么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真实”语境的价格谈判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学得交际本领。将学生分成两组模拟谈判,一方代表买方李先生,另一方代表卖方工厂代表,双方不知道对方的底牌,教师精心设计出买卖双方的信息、报价、底盘、谈判策略等分别指导两个小组。这个过程不仅要熟悉词汇表达,更要锻炼临场应变、团队合作、积极创新的各项综合能力。学生准备加上表演大概50分钟时间。实践证明学生非常认真积极,很多平时胆小的学生也为团队合作勇敢发言,自我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有明显提高。

最后一步,学生自评,老师点评。做完情景表演后指定的观察员点评发现的问题,总结做得好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最后教师分析评价学生的表演,给出典型问题的意见,宽容小错误,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大概10分钟。通过这样的课程步骤设计,一次课的内容充实,节奏紧凑,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提高口语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交际能力。

4. 结语

课的设计是为课的目标服务。根据非经贸专业经贸英语口语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经贸英语口语课程的开设时间、合理的开设时长,有一本适合的教材加上教师设计的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课程步骤,真实的语言环境的设置,一定能够培养好英语专业学生的经贸口语技能,让他们步入社会能多一门技能,多一个机会。

摘要:本文从对非经贸专业英语学生经贸英语口语的教学现状入手, 提出设计好开课时间、开课教材和开课计划, 为学生创造真实语境是培养学生经贸口语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经贸口语,课的设计,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兰艳萍, 孟凌云.试论经贸英语口语能力培养[J].商场现代化, 2007, 2.

[2]蒲松龄.经贸英语口语教学探微[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 .

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口语发展 篇11

关键词: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3-0173-2

语言交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也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任务。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需根据每一位幼儿的口语表达实际情况,让幼儿多看、多听、多练,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口语发展的目的。

一、在生活和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而幼儿的语言是在个体和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培养幼儿口语发展因素则是日常生活环境。由此,营造相适宜的日常生活环境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势在必行。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对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能满足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欲望。英国给早期教育工作者的提示是,要让“幼儿在活动中有机会听说、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幼儿在探索周围环境、时间和观念时,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中,能够重复、强化、巩固语言,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1、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正确发音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生活经验是游戏开展的基本。在游戏中不管是哪个年纪班,只要幼儿的生活内容越丰盛、知识经验越多,他们的游戏内容就会越充实、越新鲜。而小班幼儿欠缺的就是知识经验。为此,作为老师除了在平时日常的教学运动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外,还要经常引导幼儿视察四周的生活环境。如幼儿园里有老师和很多小朋友;食堂里有阿姨做饭菜给我们吃;家长带幼儿外出游览时,指导家长有意识地向他们介绍一些新鲜的人和事物,家长带幼儿除了家庭生活外,还可以让家长带孩子去逛超市、菜场等,让孩子察看各行各业就业者的活动。只要我们组织好了幼儿的生活,使他们获得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幼儿就能较好的开展游戏,游戏的内容才会丰富多彩。幼儿在游戏中才会有口语交流的词汇,在游戏中初步发展口语交往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发不准的音。在组织幼儿进行《送南瓜》的语言游戏时,注意让幼儿倾听和发出n、L两个音,重点纠正、发出“乐、南、奶”的字音,学会和掌握儿歌,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正确的发音训练。

同时还利用饭前师生交流活动来培养幼儿大胆地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并能礼貌地与人交谈。例如:通过“你来说,我来听”的活动,讲述一些自己看到了或听到的一件事,“我昨天家里有客人来了,带来了一个小朋友。”等等。用复习儿歌《鸡冠花》、《逗蚂蚁》、《秋的画报》来训练孩子们的发音。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训练,我班幼儿原来发不准的翘舌音、平舌音和儿语病基本上得到了纠正。音辩准确的感知语音,是幼儿准确发音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注重培养幼儿听音和准确发音的能力,为此我们设计了不少语音游戏。如:为了练习好zh、ch、sh等绕舌音,设计了教学游戏《小鸭吃食》,教幼儿通过听音、辩口型、舌位,体会近似音的细微差别,从而正确发出“这”、“是”、“吃”几个音。并学说句子“这是小鱼”“这是小虾”等,并通过富有情节的表演让幼儿在玩得过程中练习了绕舌音,没有半点心理压力。

再如:针对孩子发不准“四”的音,设计了“我们爱劳动”的游戏。所准备的各种教具的数量均为四:四个萝卜、四个桃子、四条小虫子等。幼儿分别带上小兔、小猴和小公鸡等动物头饰。当老师说:“我是小白兔,我来拔罗卜,我拔了四个大萝卜”同样,小猴、小公鸡则说:“我摘了四个桃子” “我捉了四条小虫”。

2、 利用游戏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一般说来,掌握的词汇越多,语言就越丰富多彩,游戏中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丰富自己的词汇、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如:游戏《丰收的季节》,小朋友来到果园摘果子,必须和农夫说出一句好听的话才能去采果子,于是一句句“我要采红彤彤的苹果”“许多黄澄澄的梨子”……就在幼儿的口中跳跃,我把这里面涉及到了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量词等再帮助幼儿稍加提炼,幼儿从中学会不少词,从而丰富了词汇。在培养幼儿正确发音、丰富词汇的过程中幼儿已经学习了大量的短句。三者同步进行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对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能满足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欲望。《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充分利用游戏这一最好形式,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参与,从而在愉快的气氛中使幼儿口语能力得到发展。

二、在主题和家园活动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每个主题活动都是围绕幼儿熟悉的事物或周围的环境而展开的,在每一个主题中,又有各自的分题以及促进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的活动。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保持活动室内的整体环境与所要掌握的主题相一致,这样才有利于幼儿更好的掌握主题内容,发展语言能力。在练习学说短句的过程中,通过角色游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尝试进行语言交往,培养幼儿连贯、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玩《娃娃家》的游戏中,幼儿说“我是妈妈”时,我立即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角色,并帮助他们用打电话来邀请客人来自己家,有礼貌地说:“请你到我家来做客。”“欢迎你们下次再来玩。”等连贯的短句进行交谈。我还经常利用晨间游戏,引导幼儿讲述玩了什么游戏,用了哪些用具,和谁一起玩。

例如:今天玩了套圈和谁玩得真高兴。就这样,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说话语句不完整时,我一方面注意倾听,及时发现说得好的,加以鼓励。发现幼儿表达出现语病时,随时帮助纠正,让孩子逐渐学会用短句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请求。另一方面,我还引导幼儿看图学说短句,我经常绘制和收集一些主题突出、有情节背景的图片或图书,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作短句表达图中的意思。如“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大家来玩皮球”等,从而使幼儿能够结合各种图片学说短句。同时,还有意设计情景活动和表演等活动,如“我来说,你来变”的变脸游戏,使幼儿结合表演练习短句。在课余活动时,我经常选择一些语言形象,情节生动的故事让幼儿欣赏,如:“小熊醒来吧”、“大雪兔”、“灰灰先生”等故事,为幼儿提供有关讲述内容,把文艺作品中的句子运用到日常用语中去。例如:我们中班开学一段时间后,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确定了“可爱的动物”的方案主题活动,为了使幼儿进一步的深入主题活动来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我创设了相适宜的环境,在宽敞的墙面上布置成森林情景,教室每个角落投放动物图片,让每一个幼儿身临其境。活动中由于环境的衬托,幼儿们把 “可爱的动物”的主题延伸了许多,如:动物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动物是如何吃东西的,动物是如何生宝宝的等等,在这些延伸主题中幼儿便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各抒己见。正是由于幼儿的兴趣与创设的相适宜的日常生活环境相结合的情况下,使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由此丰富了幼儿表述的内容,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日常生活环境的创设不应局限于园内,而应于家园同步进行。幼儿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幼儿园及家庭的影响,因此,在开展方案主题活动中,发展幼儿口语过程中,其家庭参与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通过家园之窗,家访,写字条传递信息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最近在开展些什么主题,需要他们配合做些什么工作,这样家长也能在家创设与幼儿交流的环境,营造沟通的氛围,使家园教育协调同步,使幼儿积累更多的知识。 如:在省运会活动期间,为了了解更多省运会的盛况,许多家长利用看新闻的时间与幼儿讲述运动员的夺金情况等,还有的家长纷纷剪下报纸上的图片与幼儿交流,有的则从网上摘录与幼儿共享。由于家长的配合,活动中幼儿都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事,使幼儿在心灵的沟通中产生共鸣。

三、利用语言教学和动手操作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心,在语言课活动中幼儿也总想摸一摸、动一动、试一试。如果语言课活动只让他们局限于口头表达,会使幼儿不注意倾听,培养幼儿注意倾听,这是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鉴于此,我准备了多种材料在语言活动中供幼儿操作演示,并开辟了语言角,让幼儿的口语能力在动手操作中获得发展。

如:复述故事“大熊的拥抱节”时,在幼儿对故事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请幼儿一边讲故事一边贴故事情节图和故事角色头饰。幼儿非常感兴趣,小手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而不断变换动作,一会儿“伤心的大熊”一会儿“又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欢歌笑语的大熊”等,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加深了对故事的了解和掌握,多次练习之后,就连故事中角色之间较复杂的对话也能完整地表达出来。生动形象的玩教具唤起了孩子们的记忆,引导幼儿流利,连贯地讲述故事,并且孩子们总是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从而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但不论采用什么方式,关键在于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摆正幼儿的主体地位,既要重视幼儿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幼儿学习的过程,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关键,提出启发性问题,指明思路、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解放幼儿的手、口、脑,引导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帮助他们由具体--形象--抽象--再具体--再抽象地理解加深概念,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在营造环境氛围中渗透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探索 [J] 中國育儿网

[2]李慧娟 在日常谈话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J] 广州《发展导报》2006.6

[3]杨 英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J] 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5.9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2004

浅谈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篇12

依据课堂教学改革要做到五点:(1)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2)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注意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相适应;(5)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密切结合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教学中,我按一“中”、二“基”、三“备”、四“步”来完成口语交际的教学设计。一“中”:即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教学时始终以这个中心为出发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基”:两个基本点。即一要让学生都学会说,有话可说,清楚有条理的说;二要给学生创设一定交流的自由空间,大方大胆地说。三“备”:即课前的准备。一备学生的原有认知,可发展性,确定学法;二备教材、身边的教学资源;三备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学生长点,确定教法。四“步”:即整堂课不可缺少的四环节,创情激趣、明确目标、主体发展、拓展延伸。有了这一“中”、二“基”、三“备”、四“步”,可以说口语交际的骨架就搭起来了,但要赋予其血肉、灵魂还要看我们教师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及驾驭课堂的应变机智。

《教你学一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中的一次口语交际活动。它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生活实际出发,要求学生互教互学拿手的本领和小窍门,从而达到丰富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生活实践能力的目的。这一内容的设置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学习新知的平台。贴近生活,便于学生发现生活、探究生活,从而改善生活,可谓一举多得。

设计此课时,依据新大纲所赋予“口语交际”的新内涵:口语交际能力是言语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确定教学目标为:(1)学会到生活中去学习一些小本领或收集一些小窍门;(2) 能清楚明白地把自己的小窍门或本领说给学生听;(3)对不明白的地方能提出自己的意见;(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生活实践能力。确定重难点为:通过自教自学双向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生活实践能力。此目标的确立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改革应具备的新观念:(1)新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丰富教学思想;(2)要有全面发展的整体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要有重视实践的观念,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4)要有教书育人的观念,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宗旨。

在《教你学一招》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我采取了课前搜集准备、课上创情激趣等方法,采用表演、竞赛等手段来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出发,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既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又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生活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在教学第一个流程“激趣引题”中,我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调动。为激发学生产生语言的动机,我以魔术师的身份表演“火龙写字”,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本领和窍门,用科学的神奇性引发学生探求、交流的欲望。设置悬念,借此激励学生要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只有内在动机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第二个流程“明确目标”中,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我以自然的谈话方式,请学生评价一下,喜欢老师的哪一个表演,想知道什么?接着引导学生读书明要求,懂得别人想知道的也就是你应该讲清楚的。作为教的学生讲时应有条理,讲清楚,让别人想学。学的学生要认真听,不明白要及时问。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说话时的语言、思路、仪态。像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再加上明确的目标,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口语交际的任务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开口。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率,在教学第三个流程“主体发展”的第一步“自主参与”中,我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扩大交际范围。先请学生结合收集材料自说,然后小组交流。最后要选出优秀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注重发挥口语交际的综合性,窍门、本领融音乐、美术、书法、体育、手工、数学、物理、保健、饮食为一体,从而达到丰富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生活实践能力的目的。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师参与其中,引导、点拨学生怎样去说清楚,怎样听,怎样评。这样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练说,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率,而且教师的适时点拨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相适应,让学生“不打无准备之仗”,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在大庭广众下进行交流的自信心。

在教学第三个流程“主体发展”的第二步“活学活用”中,我注重观察、感悟,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课中观察两次“一分钟吹气球”,使学生感悟到知识、窍门来源于细致地观察、积极地实践。教师将气球与大脑类比,巧妙渗透心育教育。使学生明白:知识在于不断地积累,要想成功,自信是最好的绝招。接着设计了一个“我最棒”活动,比一比谁学得最快。请学生将自己本堂课学到的本领窍门,讲给身边的老师、同学听,喜欢谁就讲给谁听。并且注重评价体系的建立。课中指导学生评价,课尾听课教师、同学、授课教师当评委,这样设计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加大了交际的范围,既扩大了评价面,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参与展示自我的自由学习空间。

在教学第四个流程“拓展延伸”中,我先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感受。接着欣赏两句名言:“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人小志气高,立志去创造,今天准备好,长大立功劳。”它不仅语言精练,而且所包蕴的哲理意味深长,欣赏它无疑是对所学做人知识的一个升华。最后,布置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绝招,让周围的人受益,为社会作贡献。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口语交际要想让设计与授课相辅相成,还需教师不断的磨合。教师要善于琢磨,独具慧眼,去挖掘我们身边相关的教育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有“备”无患。我认为口语交际活动就像正待打磨的璞玉,而我们正像一个个玉匠,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用恒久的耐力细心打磨,才能使其散发出特有的光泽,扮美人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愿成功伴随着辛勤汗水带给我们无限的喜悦。

摘要:口语交际活动综合性、灵活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所以设计起来相对简单,而实际操作起来则较难。以下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点粗浅认识。

上一篇:小型探照灯设计下一篇:“跳”出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