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技术

2024-07-18

ITS技术(精选12篇)

ITS技术 篇1

1 ITS是信息技术在交通领域内的具体应用

智能运输系统(ITS)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通讯与传感技术等的综合应用,其结构建立于信息技术之上,是由信息网络所管理控制的。从广义角度看,ITS是信息技术在交通领域内的具体应用。在ITS中,信息技术所研究的内容包含了各种具体的交通信息———即人、车、路和环境实时信息以及系统中经过处理后得到的信息———策略信息、目标信息或控制信息;另外还包含针对交通信息的一系列的操作,例如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对信息的处理与利用等。利用传感技术可以得到交通流量、车间距、路面参数、车辆速度、气象、停车场、收费等一系列信息;利用通信技术来传输或处理这些信息;利用信息处理技术来分析交通量、速度、车道特征等信息,同时还可以进行事故预测,选择交通安全与控制策略;最后利用控制技术将各类的交通控制信息施加给车辆、行人或交通标志等。所以,交通信息在智能运输系统中是循环流动的,它来自人、车、路和环境实时信息,最后再以适当的形式作用于人、车、路和环境,从而实现对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有效调控。

2 几个应用实例介绍

2.1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ATMS是智能运输系统的核

心基础。该系统利用侦测、通讯以及电子控制等技术,将交通监控系统侦测所得的交通状况经通讯网络传输到城市交通控制中心,中心再结合其他方面所获得的信息制定和评估交通控制策略,执行整体性的交通管理,并将相关信息处理后再通过数据通讯传输设备分别传输到各种交通控制设备和交通系统用户,以达到运输效率最大化以及减少交通事故等目的。交通控制中心利用在主要干道、路口所架设的摄像机以及车辆侦测器,收集路况影像资料及交通资料,作为交通监控、提供及时信息以及研究交通策略的依据。车辆侦测器收集的资料类型包括分车道、分车重车流量、车速以及车道占用率等信息。

2.2 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ATIS)ATIS包含先进的信息技术、

通讯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它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上的,包括道路交通信息提供系统、综合交通信息系统、卫星导航动态路线引导系统等。用路人通过装备在道路上、车内、车站等各处的传感器可以向交通信息中心提供交通道路信息如交通拥挤、事故情况等信息。ATIS首先会对获取的各类信息加以处理,然后向社会提供实时的道路交通信息和最佳线路指南、公共交通信息、交通拥挤、事故情况、交通管制以及旅馆、餐厅、停车泊位、公路入口指南等出行相关的信息,出行者可根据这些信息确定自己的路线和选择出行方式。ATIS使人类的交通行为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是实现智能运输的重要标志之一。

2.3 先进车辆控制及安全服务(AVCSS)先进车辆控制及安全

服务(Advanced Vehicle Control and Safety Services,简称AVCSS)是将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等应用于车辆以及道路设施上,协助驾驶员提高行车安全,增加道路容量,减少交通拥挤。

2.4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ylnformation System Transportation,简称GIS-T),是收集、存储、管理、综合分析和处理地理信息和交通信息的支持系统,是GIS在勘测设计、规划、管理等交通领域中与分析和处理各种交通信息之技术的集成与应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具备很强的信息服务与管理的功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它既可以应用在交通管理与交通科研的各个环节,又可以广泛应用在政府、交通运输管理机构、运输企业等各部门。

2.5 电子收费系统(ETC)电子收费系统(ETC),也称不停车收

费系统,是应用ITS信息与通讯的整合技术,让使用者在使用运具中的付费行为,能够使用共同且方便的付费媒介,不但可以节省旅行时间,而且不需携带现金。从ETC的功能来讲,可以根据条件实现收费费率的灵活设定和调整,从而提高了收费道路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在收费口的拥堵。

2.6 紧急救援系统(EMS)紧急救援系统(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是在紧急危难发生时,提供待救援车辆如何求援、救援车辆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以及如何警示其他驾驶员的服务系统。EMS为道路使用提供现场救护、拖车、车辆故障现场紧急处置、排除事故车辆等服务。该系统主要包括紧急事故通告、紧急救援车辆管理以及自然灾害交通管理等,主要目的是使意外能在最短时间得到解除,降低伤害程度。

2.7 先进大众运输服务(APTS)先进大众运输服务(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ervices,简称APTS)是将ATMS、ATIS以及AVCSS等技术综合运用于公共运输,以改善公共运输服务质量,提高营运效率,增加公共运输的吸引力。

2.8 信息管理服务(IMS)信息管理服务(Information

Management Services,简称IMS)是通过ITS相关资料文件管理系统的建立,提供资料文件的收集、归档、管理及服务。例如对高速公路建设和营运过程所涉及到的各类项目档案资料(如工程施工文件、工程图纸等)进行管理,为营运与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

3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智能运输系统的快速发展,今后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运用于ITS中。通过搭建智能运输系统的信息平台,以更充分更深入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ITS中的作用,通过搭建广域交通信息平台,不仅可以提供范围更广的基础交通信息,还可以提供相关动态信息的查询功能,并尽可能避免可能形成的信息孤岛。它既能够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实时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改善出行方式;又能够为道路管理者提供控制信息,大大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智能运输系统必将成为未来十年交通领域快速发展的新技术。

参考文献

[1]杨志伟,罗宇飞.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王金梅.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运输系统的应用发展[J].中南公路工程,2004,(12).

[3]高波.谈现代信息技术在ITS中的应用[J].辽宁警专学报,2010-5.

[4]李荣朋等.综合智能运输电子信息系统技术框架[J].科技传播,2011-4(上).

ITS技术 篇2

公路运输已成为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危险化学品在公路运输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事故频发,已受到国人的广泛重视.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的应用,大大地削弱或消除了以往诱发交通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如将该系统用于危险品公路运输过程中,也能有效地预防并减少化学事故的发生.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由安全运输管理层、基础设施层、共用信息层、增值服务层组成的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了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框架,讨论了ITS技术在危化品公路运输过程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作 者:时亚丽 陈燕俐 陈万金 SHI Ya-li CHEN Yan-li CHEN Wan-jin 作者单位:时亚丽,陈万金,SHI Ya-li,CHEN Wan-jin(江苏大学安全技术中心)

陈燕俐,CHEN Yan-li(南京邮电大学)

ITS技术 篇3

Chinese medical scientist Tu Youyous winning of a Nobel prize for her TCM-based antimalaria drug has brought recent attention to the possibilities herbal medicine can provide.

As TCM goes global, there has been a complete industrial turnover in plantations, production, trading and related cultural activi- ties. The industry is now increasingly featuring intensive scale production.

Bozhou of Anhui Province, also known as the capital of TCM, is considered particularly reputable. One 10th of the countrys medicinal herbs are planted in Bozhou, 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distribution and price formation centers of medicinal herbs. Its herbal medicine exports rank third in China.

With the goal of increasing both trading and output value of herbal medicine to 100 billion yuan ($15.75 billion), Bozhou has been improving its industrial environment and introducing more investment into TCM production. To date, nearly 100 companies have set up workshops in the citys herbal medicine industrial park, and most of these workshops have become part of future production.

The International (Bozhou) TCM Expo, also known as China (Bozhou) Herbal Medicine Fair, is held once a year in Bozhou. This years expo, which spanned September 9-13, attracted participant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as well as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cluding South Korea, India, Sweden,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A total of 31 contracts worth 2.4 billion yuan ($377.95 million) were signed during the fair.

“With different themes, the TCM expo aims at attracting investo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bringing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o herbal medicine producers and promoting tourism in Bozhou,” Chai Yonggang, an official with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Bozhou Municipal Government, told Beijing Review. “In addition, we hope the expo can further spread the TCM culture.”

With a well-developed medicinal industry, Bozhou offers an example from which other cities can learn.

A new market model

ITS中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 篇4

关键词:车牌识别,阈值分割,图像压缩,带宽

智能交通系统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是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谓ITS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感应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 加强车辆、道路与使用者之间的联系, 从而形成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1,2,3]。

在道路交通监控中, 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过程为由视觉传感器 (CCD摄像机) 采集相关的数据, 经过计算机处理完成车辆识别 (车牌、车型识别) 、交通场景的检测 (车道线、道路表示牌等) 、车牌和目标跟踪 (车辆和运动目标检测和识别) 和交通参数检测 (车辆速度、车辆运动路径、车流量、车流密度、排队长度和道路参数的检测和描述) [3]。由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庞大, 因此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ITS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直接影响着ITS的实用效益。文章从3个方面对于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改进。

1大津法阈值分割在车牌识别中的应用

车牌识别系统是以汽车牌照为特定目标, 通过图像识别的方法, 自动识别车牌号码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对于现代智能交通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一个完整的车牌识别系统中, 当获取车牌图像后, 要对得到的图像进行识别。车牌识别一般要经过图像预处理、牌照定位、字符分割、字符识别几个步骤, 如图1所示。文章重点研究第4部分:字符分割。

大津法阈值分割于1979年被提出, 它的基本思想是:对于图像picture而言, 记t为前景与背景的分割阈值, 前景点数占图像比例为w0, 平均灰度为u0;背景点数占图像比例为w1, 平均灰度为u1。图像的总平均灰度为u=w0×u0+w1×u1。从最小灰度值到最大灰度值遍历t, 当t使得值g=w0× (u0-u) 2+w1× (u1-u) 2最大时t即为分割的最佳阈值。对于大津法我们可作如下理解:该式实际上就是类间方差值, 阈值t分割出的前景和背景两部分构成了整幅图像, 而前景取值u0, 概率为w0, 背景取值u1, 概率为w1, 总均值为u, 根据方差的定义即得该式。因方差是灰度分布均匀性的一种度量, 方差值越大, 说明构成图像的两部分差别越大, 当部分目标错分为背景或部分背景错分为目标都会导致两部分差别变小, 因此使类间方差最大的分割意味着错分概率最小。

直接应用大津法计算量很大, 因此我们在实现时采用了等价的公式g=w0×w1× (u0-u1) 2。部分计算过程如下:

在测试中发现大津法选取出来的阈值非常理想, 对各种情况的表现都较为良好。将该方法运用在车牌字符分割上, 能够有效提高车牌图像的识别准确率。

2奇异值分解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

如果一幅图像有m×n个像素, 要将这mn个数据一起传送, 往往会显得数据量太大[4]。因此, 我们希望能够改为传送另外一些比较少的数据, 并且在接收端还能够利用这些传送的数据重构原图像, 这样就实现了图像压缩, 在信息量愈来愈大的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从线性代数角度而言, 一幅图像可看作一个非负矩阵[5]。若将一幅图像表示为矩阵A, 且A∈Rn×n, 其中R 表示实数域。则矩阵A 的奇异值分解为A=USVT=[u1, u2, …, un]其中, U∈Rn×n 和V∈Rn×n 均为酉矩阵, 上标T 表示矩阵转置, S∈Rn×n 为对角阵。若矩阵A 秩为r, 则S 对角线上元素σ1≥σ2≥σ3≥…≥σr>σr+1=σr+2=…=σn=0, σi 为奇异值, 也是AAT的特征值的非负平方根, 因而被唯一确定。

矩阵的奇异值分解作为一种有效的信号处理方法, 其核心是不改变信号矩阵有关度量的前提下, 给出矩阵的有效秩, 并在某种意义下给出矩阵降秩的最佳逼近。

用m×n矩阵A表示要传送的原m×n个像素。对其进行奇异值分解, 如果从中选择k个大奇异值以及与这些奇异值对应的左和右奇异向量逼近原图像, 便可以共使用k (m+n+1) 个数值代替原来的m×n个图像数据。这k (m+n+1) 个被选择的新数据是矩阵A的前k个奇异值、m×m左奇异向量矩阵U的前k列和n×n右奇异向量矩阵V的前k列的元素。比率ρ=mn/k (m+n+1) 称为图像的压缩比。显然, 被选择的大奇异值的个数k应该满足条件k (m+n+1) <mn即k<mn/k (m+n+1) 。因此, 我们在图像传输的过程中, 就无需传送m×n个原始数据, 而只需要传送k (m+n+1) 有关奇异值和奇异向量的数据即可。在接收端, 在接收到奇异值α1, α2, …, αk以及左奇异向量u1, u2, …, uk和右奇异向量v1, v2, …, vk后, 即可通过截断的奇异值分解公式重构出原图像。由于奇异值是按降序排列的, 一些小的奇异值对图像的恢复没有太大的影响, 因此可以舍去, 这样就减少了存储要求。

图2中 (a) 所示为128×128像素的原始输入图像, 将其看作128×128的矩阵。图2是选取不同个数的奇异值得到的图像, 由图2中可以看出, 并不需要所有的奇异值参与运算, 也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图2中 (b) -图2 (f) 幅图像压缩比依次为:12.75, 6.38, 3.19, 1.06, 0.64, 当值偏小时, 压缩比偏大, 重构的图像质量有可能不能令人满意。反之, 过大的k值又会导致压缩比过小, 降低图像压缩和传送的效率。图2中 (b) -图2 (f) 幅图像的峰值信噪比依次为:32.98, 34.33, 36.17, 41.82, 48.64, 显然, 随着k的增大, 峰值信噪比PSNR也增大, 重构图像质量越好, 但压缩比明显降低。图2中 (b) -图2 (f) 幅图像的Frobenius范数依次为:4 186.50, 3 066.82, 2 006.88, 542.16, 85.11, 显然随着k的增大, Frobe-nius范数依次减小, 重构图像质量越好, 但压缩比明显降低。

3视频图像传输延迟的处理

在传输计算机屏幕位图的工程应用中, 常常遇到图像传输滞后, 出现“马赛克”等现象, 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图像传输速度慢造成的[6]。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一方面要提高网络的带宽, 另一方面要减小数据传输量[7]。由于网络的带宽和速度受硬件的限制, 因此, 如何利用现有网络环境, 通过软件方法来减小数据传输量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实时传输协议RTP (Realtime TransportProtocol) 是针对Internet上多媒体数据流的一个传输协议RTP被定义为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输情况下工作, 其目的是提供时间信息和实现流同步[8,9]。RTP本身只保证实时数据的传输, 并不能为按顺序传送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 也不提供流量控制或拥塞控制, 它依靠RTCP提供这些服务。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Realtime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是RPT的一个姐妹协议, 他的设计目的是与RTP协议共同合作, 为顺序传输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输机制, 并对网络流媒体数据量和阻塞进行控制。在RTP会话期间, 各参与者周期性地传送RTCP包, 包中含有已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丢失的数据包的数量等统计资料, 服务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动态地改变传输速率, 甚至改变有效载荷类型。

接收端收到经RTP数据协议封装的媒体流数据后, 向发送端发送包含服务质量反馈信息的RTCP控制包, 控制包中所含信息可作为动态反馈控制的依据。接收到一个SR或RR控制包后, 媒体源端应遵循以下步骤:①分析RTCP控制包, 来自所有会话成员的SR或RR控制包将被解码分析, 并计算包丢失率, 包丢失比, 时延抖动和往返传播时延等;②评估网络状态, 采用某种判段依据, 评估实际的网络拥塞状况, 以决定是否对带宽需求进行动态控制以改善服务质量;③根据网络QoS等级进行码率和帧率的调整, 动态适应网络状况的变化。

4结束语

将大津法阈值分割方法运用在车牌车型识别中的字符分割模块, 加快了车牌车型的识别速度。在ITS图像压缩中运用了奇异值分解方法, 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压缩比, 减小了图像的存储空间。根据RTCP模块反馈的网络状态等级, 自适应调整图像格式和帧率, 有效的节省了传输带宽, 达到了根据网络情况自适应地提供多种QoS服务等级的目的, 优化了视频图像质量。文中所涉及的优化技术已在我省公路智能交通系统中投入使用, 实践表明它极大的提高了图像处理速度, 为ITS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MYSiyal.ANeuralvision based aPProach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ltion system.IEEE ICIT’02, Bangkok, THAILAND, 2002, 456-460

[2]PankajKumar, SurendraRanganath, HuangWeimin.BayesiannetivorkbasedeomPutervisionalgorithmfortraffiemonitoringusingvideo.IEEEIntl.eonf.on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 Shanghai, China, 2003, 897-902

[3]仇林庆.车号图像处理与识别系统的研制[J], 微计算机信息, 2009, 25 (3) :302-304

[4]李婧, 黄进.一种图像测量中的快速中值滤波算法[J], 微计算机信息, 2007, 7-3, 299-300

[5]朱信忠, 徐慧英, 赵建民.一种基于改进型奇异值分解的数字水印算法及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6, (12) 78-80

[6]Katrina Palmer, James G Nagy, Lisa Perrone.Iterative Methods for ImageRestoration:a Matlab Object Oriented Approach.http://www.mathsci.appstate.edu/~kmp/research/papers/RestoreTools1.pdf, 2006.

[7]肖道举, 刘洪峰, 陈晓苏.面向远端屏幕监控的一种图像压缩输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5, 26 (12) :3356-3357

[8]谢志鹏.基于socket的远程教学辅导软件的设计[J].计算机用, 2003, 23 (9) :143-145

英语教案-its red 篇5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呈现课件。

1、学习颜色redlue,组织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记忆两个单词。

2、教授put them on ,look at me 两个句子。

3、chant.

Rose,rose, a red nose,

Eyes eyes blue eyes

Put them on ↑

Put them on ↓

Look at me ↑

Look at me ↓

HaHa ↑ HaHa↓

4、游戏:可爱的小丑

对表演好的同学给予加分奖励

5、动画配音比赛

出示图片2、课文动画,指导学生分组演练,教师评判挑战双方比赛情况,给获胜方以奖励

读两遍

四人合作,编单词故事,如:不鲁这个人,穿着蓝色衣服。

做动作

边说边做

①    课前准备好的几位同学拿着各自的红鼻子、蓝眼睛,逐一登场,台下一位同学与其中一位做示范表演

②    学生饶着兴味地扮演可爱的.小丑

①    学生看动画,听会话

②    请两位水平较高的同学示范为动画配音

③    各组同学分组演练

④    组与组互相挑战,比赛动画配音效果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缓解学习的紧张,又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

在chant的节奏中,有规律的重复,朗朗上口,边说边做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交际中进一步提高对话情境的感悟和语音的应用能力,并引入和突破了会话中的难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课文动画情景,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动画展示中饶有兴趣地进行视听配音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各级性,在竞赛中熟练掌握了会话,培养了语感。

★ banana俚语

★ 美国人常用的俚语

★ 英语数字俚语

★ 常见英语俚语

★ bae在俚语是什么意思

★ 关于blue的英语俚语

★ 美剧中常见俚语

★ 汉语中的俚语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70课_Red for danger

ITS技术 篇6

I visited the Fufushi house at 91 Xiaowen Street several times in the summer and autumn of 2009. The house is a magnificent affair. The wrought-iron gate has a pair of large door knockers, with intricately carved bricks above it. Behind the gate is a courtyard where an orange tree looks prosperous and thick. The tree is more than 80 years old. Near a wood window on the right is a cluster of banana bushes, huge fronds adding a touch of ancient grace to the residence. The orange tree is surrounded by a small circle of potted plants.

The house with a total floor space of 600 square meters serves as a museum today. It tells the story of Feng Mengzhuan, the master who put together an impressive collection of books and published his researches on his ancient books.

Feng Mengzhuan was born in Cicheng, Ningbo in 1886 and passed away in 1962. His grandfather was engaged in salt business in Songjiang near Shanghai and later moved to Ningbo and settled down. Feng Mengzhuan became a Xiucai at 17. After his grandfather passed away, the 19-year-old grandson took over the family’s banking business. After the 1911 Revolution, Feng became a local official. The most important position he assumed was the presidency of the Yin County Literature Committee for 9 years from 1932 to 1941.

Feng was a scholar. His father died when Feng Mengzhuan was 8 and left a collection of 2,000 books to his son. The son soon read them all and began to build up his own collection of books. During the chaotic years when the Qing Dynasty died and the Republic came into being, many private libraries were plunged into bankrupt. Some families sold books by weight. Feng took the opportunity and purchased many books from some famed libraries in financial trouble.

As a traditional scholar, Feng took interest in Confucian classics, history,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The collection grew over a period of six decades and there were more than 100,000 books in his collection, most bought in the first 30 years. The most precious in his collection were more than 300 titles of reliable texts. At his employment at the house were a few craftsmen who did book maintenance work and fixed damaged books.

The library ran into trouble when Japanese troupers came to Ningbo. The Japanese aggressors targeted the famous Tianyige. A company was sent to China’s oldest library building to snatch the precious collection there. They stormed into the building and found the books were all gone.

Feng was worried about his library. He shut down the house and put some Buddhist statues in the house, hoping that Japanese soldiers, believers of Buddhism, would probably change their minds about ransacking the library if they saw the statues.

One day, the chief of Japanese gendarmes came to the house. After seeing the statues and burning incense, the ferocious officer calmed down and left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The library was left alon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Feng turned down the requests of the Japanese aggressors for working as a figurehead for the puppet regime in Ningbo.

Feng maintained a close tie with Tianyige. In September, 1937, Tianyige was partially damaged in a typhoon storm. The Fan Family which owned and maintained the library was short of money to get the damaged wall fixed. In fact, the library building was in a poor condition.

Everybody in Ningbo worried about the safety of the oldest library building. Feng Mengzhuan stepped forward as the president of the Yin County Literature Committee and took charge of raising money to have the library fixed.

The government allotted a certain amount of cash and the public donated the rest. More than 14,000 yuan was raised. The restoration projected lasted 18 months. The damaged wall was repaired. The rockery in the court was restored. A pavilion was added. More than 90 stone tablets mad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years, scattered all over Ningbo, were moved into the compound for conservation.

After the success of the restoration project, the restoration committee decided to go through the whole collection of Tianyige so as to find out exactly what was in the collection. Feng was appointed editor in chief and two descendents of the Fan Family served as his assistants. The work started on August 16, 1936. Feng spent the next 174 day visiting the library every day, studying books there one by one and dictating to his sectary. A preliminary list of all the books in the collection was formulated. He spent another 180 days checking and correcting the manuscript.

On April 7th, 1939, a decision was made to hide the whole collection of Tianyige in Longquan, a mountainous county in southern Zhejiang.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then 370-year-old collection left the building. It was the only relocation that happened in its 440 year history. The books stayed in hiding for eight years.

After the New China was founded, Zheng Zhenduo, an old friend of Feng and the first president of the State Cultural Relics Bureau, made an offer of 200,000 yuan on behalf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o buy the collection of the Fufushi Library. Feng declined the offer.

In the spring of 1962, the 76-year-old Feng realized that his time was running out. So he asked his wife and children what to do with the collection. They could keep it or donate it to the state. They said it was his books so it should be his decision. Feng decided upon donation and decided that it should jo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Tianyige Library since he was a Ningbo native. He passed away on March 31, 1962.

The collection and the library house were donated to the state. On April 6th, 1963, a ceremony was held to hand over the books and the house.

Today, the books of the Tianyige Library total more than 300,000, one third being from the Fufushi collection.

ITS技术 篇7

本文通过调研城市交通管理与ITS应用效果,参考一般建设项目评估时间的选择方式, 对ITS应用效果评价的评价期问题展开讨论, 得到能够真实反映ITS应用效果的评价时点,为ITS建设和应用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评价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项目评价时间长度和项目后评价两个方面, 项目后评估主要是在项目完成后,从投入产出、方案执行度、 项目合理性、预期收益等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包括跟踪评估和实施效果评估。本文认为,ITS应用效果评价期研究属于项目后评估的实施效果评估。 就研究现状来看,Tetteh和Awuah[1]在Kumasi大坝完成建设30年后,对大坝下游三个沿岸社区进行跟踪调研,采用数学模型对调研结果进行量化分析, 结果显示Kumasi大坝对环境质量有较强影响,并提出改善环境质量的举措。 但由于项目特点差异大,对本文的借鉴意义较小。 Bronwyn和Rohan[2]以Indonesia东部消防管理项目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主要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认为, 在项目完成后第7年对其效益进行评价,得到的结果最准确。

目前,关于项目后评价评价期的研究较少,且不同行业中的项目或同一行业中不同项目亦或是同类项目在不同时期面临的环境都存在较大差别, 导致评价期研究的方法、指标等都有很大差异。 于殿祥等[3]虽然指出了ITS评价效果的时效性与动态性, 但对于如何合理地选择评价时点,缺乏系统研究。 因此,如何确定一个最佳时间段或时间点进行评价, 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 也是未来对交通领域进行应用效果评价的趋势。

二、ITS应用效果滞后性分析

ITS项目同一般类建设项目相似, 效果的显著发挥有一定滞后性, 本文研究的评价期正是滞后时间长度。因此,需分析滞后效应理论及决定ITS应用效果滞后的因素。

(一)滞后效益相关理论

滞后效应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 最初是为了解释欧洲失业率持续上升的问题。Heap[4]针对这一问题构建了公式:U*t=U*t-1+a(Ut-1-U*t-1)+bt用以描述失业率的动态持续过程。 Nelson和Plosser[5]提出实际经济周期观点,此观点与Heap的观点相似,即实际值对自然值具有持续影响作用。

现代经济学对滞后效应的解释是, 引发变化的初始成因消除后, 被触发的变化仍然持续的现象。 Cross和Mc Namara[6]认为,个体的非连续调整过程,是滞后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 并构建了一系列数理模型,分析经济政策的滞后效应,形成了该领域的基本研究模型框架。

本文将滞后效应定义为: 对个体实施 “外部干预”后,不会在短期内造成较大波动,而是在长期对个体潜在发展能力造成持续性影响。

(二)ITS应用效果滞后性因素

本文从四个层面分析造成ITS应用效果滞后性的因素:(1)交通信息化类项目的建设与运行都是一个长期过程,其价值潜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2)ITS受环境、机构组织磨合等因素影响 ,其产生的创新经济价值无法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3)ITS的研发和实施需要包括政府、 企业、 科研院所等多方参与,决定了其应用效果评价的整体性,即需要在大部分应用效果显现出来之后才可实施评价;(4)信息化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持续的过程, 同一指标因其系统所处的时期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特性,ITS应用效果评价不会随着系统改进和运营过程的推进而停止,而是持续进行的长期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选择“路网平均行车速度(S)”和“交通信息化投资(M)”作为表征ITS应用效果滞后性评价的指标。ITS建设的目的之一是缓解交通拥堵、提升交通运行效率,而“S”指标能直观反映城市交通运行的畅通状态;“M” 指标可直接反映ITS建设的投入量。 以北京市为例搜集指标数据,如表1所示。

三、构建VAR模型并计算评价期

(一)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指标数据为时间序列, 需对每个指标进行单位根检验。 对S和M进行单位根检验,经ADF检验发现其均为非平稳序列, 但二阶差分后观察DDS和DDM(S和M的二阶差分) 的检验t统计量为-5.89和-5.36,分别小于显著性水平为1%的临界值-4.42和-4.20,表明二阶差分后的序列为平稳序列。

本文选择序列DDS和DDM的回归方程, 估计残差序列Resid中的值进行协整检验。 通过单位根检验, 得到检验t统计量为-4.54, 小于显著性水平0.01时的临界值-4.42,Resid为平稳序列,进而得到序列DDS和序列DDM具有协整关系,可构建VAR模型。

(二)VAR模型构建及残差检验

VAR(p) 模型的一般表示如下 :

其中,yt是m维向量,xt是d维向量,A1,…,Ap与B1, …,Br是待估矩阵,εt是随机干扰项。

首先分析模型滞后阶数,建立VAR(p)模型时, 期望滞后阶数p值越大越好,p值越大,模型越能准确描述内生变量间的动态特征。 但是受自由度限制,当p值对模型自由度产生不利影响时 ,需寻找二者的折中值。本文使用AIC和SC取值最小准则确定p值。通过多次尝试, 将模型最大滞后阶数定为3, 分别计算Lag=1,2,3时AIC和SC的值,如表2所示。

通过比较,在p=3时的值最小,因此选择VAR(3) 模型最合适,表达式为:

DDS =-0.343*DDS(-1) -0.014*DDS(-2) + 1.366*DDS(-3)+0.200*DDM (-1)-0.412*DDM (-2)+ 0.229*DDM(-3)+1.979

DDM =1.039*DDS(-1) -2.571*DDS(-2) + 1.811*DDS(-3)+1.458*DDM (-1)-0.613*DDM (-2)0.018*DDM(-3)+0.007

为保证模型已最优,对模型残差进行检验。 使用Eviews6.0分析 ,得到所有Prob值大于0.05, 说明残差中已没有可用信息,模型无需进一步修改,可对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变量S和M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定义为:对变量M的预测效果优于只单独由M的过去信息对M进行的预测效果,认为S是引起M的Granger原因。

使用Eviews6.0进行Granger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变量S是M的Granger原因,即变量S和M之间存在显著因果关系。 下面使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分析其因果关系。

(四)脉冲相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通过分析,得出VAR(3)模型中DDS和DDM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图1揭示了DDS、DDM对各变量的脉冲响应,横轴为跟踪期数(共10期),纵轴为因变量对各变量响应的大小,实线为响应函数曲线。

由图1可知,脉冲函数在10期内的波动近似周期为5的周期函数, 变量S一开始就对其自身标准差大小的信息冲击产生一个正的响应,并在第2期转为负向响应,在之后几期一直为正向响应且在第4期正向响应值最大。 此外,变量S的整体影响为正向的,说明它存在滞后影响。 对来自DDM的冲击,变量S也表现为正向波动趋势, 说明M的增加从长期看会带来S的增加。

图1分析了DDS和DDM对变量S的影响趋 势 , 但不能说明DDS和DDM对S的贡献度,通过方差分解 , 得到影响 变量波动 的因素及 其影响程 度 ,如表4所示。

表4中结果描述了冲击在变量S与M间动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 其中S.E列为因变量预测的均方程误差标准差,其余各列为方程信息对其贡献度,追踪期数为10。 可以预见,北京市路网平均行车速度波动在第一期只受自身波动冲击的影响,从第2期开始来自自身的扰动逐渐下降,在第4期有所回升,并在一个稳定值上下波动, 第10期时为88.09%, 最小值为83.71%。 此外,来自交通信息化投资的影响一直在增加,在第2期有一个飞跃,后期虽然出现波动,但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最后达到11.91%。 与前期的脉冲响应结论基本一致。 因此,可以肯定交通信息化投资对路网平均行车速度的提升有一个滞后效应, 即本年度的路网平均行车速度的增加, 不仅受本年度交通信息化投资的影响, 还受来自上一年或上几年投资的持续作用。 同理,交通信息化投资会对本年度路网行车速度产生影响, 并会对下一年度甚至更长时期产生影响。

通过分析得出: 北京市交通信息化投入对路网平均行车速度的影响, 在第2年度表现的比较显著, 到第4年稳定在87%左右。可知,交通信息化投资对路网平均行车速度的影响效果,会在其后3年内稳定下来。以2008年为节点(为迎接奥运会完成了大规模ITS建设), 可确定北京市ITS应用效果评价的评价期为3年,即从2011年开始评价,结果最为真实。

四、结论

白僵菌菌株的ITS序列鉴定 篇8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相关技术也开始广泛被应用于昆虫病原真菌的分类和鉴定中。ITS (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区域序列的测定是目前真菌分类研究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对于鉴定白僵菌及研究真菌属内和属间遗传关系具有重要作用[4,5,6,7,8]。ITS区指的是5.8S r DNA、18S r DNA和28S r DNA之间的转录间隔区, 因其进化相对迅速而具多态性与保守性, 对此序列的检测有助于分析菌株的遗传关系适合较低水平的系统学研究, 真菌的ITS序列长度一般在550-750bp (碱基对) 。ITS序列主要被用于对不同生物型、菌株、种、属的分类鉴定, 也可用于研究近或低级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

本文以研究室保存的8株白僵菌菌株为研究材料, 通过对其ITS序列的鉴定, 明确菌株的遗传背景, 找出不同菌株间的遗传差异, 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研究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随机选取8株于本实验室保存的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实验。其编号分别为Bb01-Bb08。

1.2 培养基

液体SDY培养基:蛋白胨1.0%, 酵母粉1.0%, 葡萄糖4.0%, p H值7.0;PDA培养基:200g土豆去皮沸水煮20min, 取汁, 葡萄糖2.0%, 琼脂粉2.0%。

1.3 球孢白僵菌的DNA提取

挑取少量原菌, 于SDY液体培养基进行活化, 在26℃、180r/min的摇床中, 震荡培养3-5d。从中吸取100μl菌液于PDA培养基, 涂布均匀, 于26℃环境培养3-5d。

参照朱衡等[9]的方法提取菌体总DNA, 以0.8%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质量。

1.4 ITS序列分析

选取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本实验的ITS扩增反应, 由生工生物工程 (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引物序列为: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 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 反应体系 (25μl) 如下:1μl DNA模板, 12.5μl 2×PCRmix, 上、下游引物各0.5μl, 用dd H2O补齐至25μl。PCR反应条件:94℃预变性3min;94℃变性30sec, 55℃退火30sec, 72℃延伸1min, 35个循环;72℃最后延伸10 min;4℃保存。

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 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测序。测序结果经DNAman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并建立系统同源树。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结果

所提取DNA均在加样孔附近呈现一致密亮带, 基本无降解。所提DNA较好, 可以用于扩增反应。以提取的白僵菌菌株的DNA为模板, 利用上下游引物进行扩增后, 对其PCR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 结果如图1示PCR条带与预期目的条带 (600bp左右) 大小吻合。

2.2 ITS序列分析

利用DANMAN的多序列比对, 对8个供试菌株的ITS片段进行比对拼接, 经NCBI序列比对, 证实这8个菌株都为球孢白僵菌菌株。

根据聚类分析构建系统同源树 (图2) 。结果表明8株球孢白僵菌菌株的ITS序列同源性达到99%。除Bb01、Bb08存在较小差异, 其他6株球孢白僵菌的ITS序列完全一致。

3 讨论

一些球孢白僵菌菌株在形态、生物学等方面非常相似, 如何对这些菌株进行鉴定和区分, 是检疫实践中面临的首要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PCR技术的发展, 在球孢白僵菌的分子鉴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靶序列至关重要。

核糖体DNAITS区是核糖体DNA中介于18S和28S之间的转录间隔区, 包括ITS1和ITS2两段序列, 它们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显示种的特征, 在种内具有高度保守性, 在不同种间又有不同程度的变异, 是最广泛应用分类鉴定的理想遗传标记。

本研究采用球孢白僵菌ITS区的通用引物扩增种群的ITS区并进行序列测定, 长度分别为500bp左右。各球孢白僵菌序列长度均包含18S、28S以及5.8S基因的全部序列, 通过ITS区序列比对, 可以探讨菌株间在遗传上基因的距离, 通过比较发现所选菌株同源性较一致。大部分同源性可达达100%。有关球孢白僵菌ITS区序列的测定以及分析, 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如的进化关系、不同菌株间的鉴定方法等等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对8株白僵菌的ITS序列鉴定, 可为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间的遗传多样性积累重要的数据, 同时对形态相似的菌株鉴定有积极作用。

摘要:球孢白僵菌是世界范围内害虫生物防治中推广和应用最为成功的昆虫病原真菌之一。我国东北地区, 尤其是吉林省多年以来一直利用白僵菌进行玉米螟防治,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通过白僵菌ITS序列快速进行种的鉴定, 明确菌株的分类地位, 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准确的研究材料。研究结果表明, 8个白僵菌菌株都为球孢白僵菌菌株, 其同源性达到99%。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ITS分析,分子鉴定

参考文献

[1]Rehner SA, Buckley EP.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atellite loci from the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Beauveria bassiana (Ascomycota:Hypocreales) [J].Molecular Ecology Notes, 2003, 3:409-411.

[2]季香云, 杨长举.白僵菌的致病性与应用[J].中国生物防治, 2003, 19 (2) :82-85.

[3]Feng MG, Poprawski TJ, etal.Production of for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Beauveria bassiana for insect control:current status[J].Bio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4, 4:31-34.

[4]李增智, 黄勃, 等.分子时代的白僵菌研究[J].菌物学报, 2011, 30 (6) :823-835.

[5]苏宇, 张泽华, 等.分子标记技术在绿僵菌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09, 25 (1) :78-82.

[6]谭志琼, 张雯龙, 等.寄生椰心叶甲绿僵菌的培养特性及ITS序列鉴定[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2 (8) :33-35.

[7]王俊平, 郑长英.对蓟马类害虫高致病性球孢白僵菌的分离、鉴定[J].茶叶科学, 2011, 31 (4) :295-299.

[8]周权, 黄勃, 等.绿僵菌ACCC30104菌株的分子鉴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32 (1) :5-7.

ITS技术 篇9

2008年3月,全国交通实施“大部制”改革,国家大交通的远大构想已然正式启动。有些地方甚至先于国家进行了大交通体系的改革,将公路、水运、航空、铁路、邮政统一起来,整体规划,协调管理,克服无序状态,发挥大交通的综合势能。可见大交通是交通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1,2]。

ITS体系框架是贯穿于ITS结构和标准制定过程的指导性框架[3],研究大交通模式下的ITS体系框架,对于整体推进城市ITS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大交通管理模式”,首次提出涵盖陆、海、空、铁、邮5大交通运输领域的ITS体系框架,为城市交通应用信息化的手段缓解巨大交通压力,实现综合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数字交通体系提供了指导方向。

1 框架制定的思路

本框架以国家交通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为指导,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关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思路和优先发展[4],筛选和部署框架建设内容,涵盖了陆、海、空、铁、邮及物流等交通运输行业的所有领域。

在制定框架形式时,充分借鉴了国家ITS体系框架和交通部最新颁布的《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所提出的总体框架形式[5,6,7],紧密结合大交通管理模式和行业分块的实际情况,确定了4个层次的框架形式。总体框架层次划分主要是依据信息系统成熟的分层理论,以及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相互承接关系、业务处理流程等因素。为了进一步表现信息系统与保障措施之间的关系,框架还体现了标准体系、创新发展模式、人才队伍、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确保了总体框架在形式上层次清晰、结构明了且布局科学。

2 总体框架结构

大交通模式下的ITS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4个层次、1套保障”,如图1所示。

2.1 框架基础层

本框架基础层的核心部分包括了集中的主机及存储、高速的通信网络和统一的基础软件环境,体现了“基础设施资源整合”的思想。

1) 主机及存储架构。

根据各个应用系统的分布情况,主机/服务器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布式应用”的模式进行统一规划。此模式前期的投入要高一些,但考虑到了后期的维护以及将来的升级和扩展,是1种较优的方案。核心服务器将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业务应用服务器,通过分区技术隔离,便于应用。各数据库设置独立的集群分区,构建集群系统,实现数据库的高可靠性;各应用服务器设置独立的分区,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实现应用的可靠性。由于系统的建设是分阶段进行的,为了确保在近期实施的各个系统能够独立的运行,因此近期实施的各个系统均配置独立的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在交通运输综合交通数据中心完全建成之后,再按照集中管理的思想把各个系统的数据迁移到数据中心的中央数据库中。

2) 通信网络平台。

为规划系统提供1个高效、安全的信息高速通道。主要包括通信网络总体方案的设计和网络安全设计2部分。前者主要是对网络架构设计,避免“点点连线”造成通信网络过于复杂,增加通信成本;后者主要是对网络安全进行设计,保障系统和信息的安全。

3) 基础软件平台。

为规划系统提供1个统一的第三方软件,规范第三方软件的选用和使用。通过统一购买第三方软件,再根据需要购买Licence或增加软件数量,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因跨软件平台而导致的不必要麻烦。基础软件平台设计主要考虑基础软件的选型、基础软件的技术架构以及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

2.2 框架数据层

框架数据层主要是在数据层面上提供1个统一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见图2所示。数据层通过建立交通运输综合信息资源库实现对交通运输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通过完成交通运输综合数据仓库系统的建设实现对数据的精细分析和深层利用;并通过建设数据中心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提供1个信息交换共享的枢纽。

在数据获取方面,数据中心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将以安全的数据迁移技术、快速的数据通道技术为主,辅助于人工和网络传输方法,以多样化的数据获取渠道来实现数据的集中。数据中心信息交换共享平台还将实现应用与服务分开,针对2种不同的需求,在数据流程处理方面有相应的体现。在数据管理和利用方面,交通运输综合信息资源库将采用“数据存储分块,数据处理分层”的思想来实现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各分块存储的数据库之间通过中间件来实现数据调用。数据处理流程将分为ETL抽取转换、数据分类入库、挖掘及深加工、向上发布等多个层级,每个层级相互衔接又“各司其职”,实现数据的科学利用。

2.3 框架应用层

应用层是框架的主体部分,是为交通运输行

业的业务应用而规划的一整套信息化行业管理体系。本层依据“运输领域”和“共性业务”2条主线进行规划,将各运输领域特有的业务各归所属,将各运输领域都具有的共性业务单独作为1个群体,体现了“业务整合”的思想。所谓共性业务就是指在各运输领域都存在的业务,主要有电子政务、行业数字化监管、科技执法和应急指挥。

本层在范围上涵盖了陆海空铁邮5大运输领域,保证了业务领域的全面覆盖,通过对现有系统进行梳理,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和规划的信息系统,搭建交通运输领域业务应用系统大平台。整合后的系统为电子政务、智能公交、数字监管、科技执法、应急指挥、电子收费、公路客运、数字路网、数字水运、现代物流、数字航空、数字铁路、数字邮政13大领域系统,见表1所列。

2.4 框架表现层

框架表现层主要是通过建立1个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对服务信息进行加工与融合,并针对多种不同的信息发布渠道设计了相应的支持系统。与框架数据层相比,框架表现层侧重于对服务信息进行一些高层次处理。

框架表现层包含网站、车载终端、可变情报板、大屏幕、移动电视、触摸屏、公交电子站牌、呼叫中心、短信平台、交通服务通译系统和广播电台等多个发布渠道。但框架表现层的核心是建立“场景式一站式信息服务网站”,提供基于WEB和WAP2种方式的网站形式;同时整合投诉、咨询、电话业务办理、报警、出租电召、信息查询等多个服务业务,建立统一的呼叫中心,见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成后将与数据中心信息交换共享平台进行互联,系统按照各个信息发布系统的信息需求从数据中心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实时定制信息。定制的信息经过服务信息融合加工系统进行数据的基本处理和应用后发布到信息发布支持系统;服务信息融合加工系统还提供了信息查询模块供呼叫中心查询信息,最后由信息发布支持系统发布到外围终端,为公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2.5 框架配套保障体系

框架配套保障体系主要是指为实现城市ITS建设所必须具备的内容,是对全行业ITS保障措施进行整合而提出的一套完整体系。框架配套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了加强ITS标准体系建设(确定需

要选用标准的重点领域、给出选用现有标准的原则和思路、提出在缺乏标准领域制定地方性规范的建议)、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安全防御子系统、安全监控子系统、安全响应子系统、安全管理子系统)、创新发展模式(完善ITS项目建设模式、管理模式、IT管控、投融资模式)、健全人才队伍(设置合理的管理机构、健全人才保障措施)和其他保障措施(推进创新能力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开展科研项目研究)。

3 结束语

本文以国家的ITS体系框架和交通部的信息化总体框架为基础,在我国首次开展了大交通模式下的ITS体系框架的研究,提出的ITS体系框架对于指导城市ITS整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制订城市ITS总体规划和具体应用系统的规划等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

摘要:为了统筹指导城市ITS建设,发挥大交通管理的优势,实现综合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大交通模式下的ITS体系框架,对框架的4个层次——基础层、数据层、应用层、表现层分别进行了展开,同时提出了“一套保障体系”,为城市ITS建设提供保障措施。

关键词:大交通,ITS,体系框架

参考文献

[1]张孜,徐建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规划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5,23(6):14-18

[2]高建明,何卓恩.大交通的系统审视与我国大交通系统的建构[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8(3):50-53

[3]许焱,杨孝宽,荣建,等.奥运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开发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6):139-142

[4]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北京:国务院,2006

[5]张可,齐彤岩,刘冬梅,等.中国智能交通系统(ITS)体系框架研究进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5(5):6-11

[6]张可,齐彤岩,金凌,等.江苏省地方智能交通系统(1TS)体系框架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7(2):141-146

ITS技术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所用花生为栽培种四粒红 (Silihong) 及四粒红与野生种光叶花生的杂交后代 (Silihong×Arachis glabrata Benth.) 高世代材料。花生种子取自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试验站。

根据Bhagwat等报道的ITS序列, 使用软件DNAS-TAR.Lasergene.v7.1设计1对特异引物:

这对引物的扩增区包含ITS1、5.8S和ITS2完整区域。引物由上海英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

1.2 方法

取3~5粒花生未成熟的叶片置于1.5mL离心管中, 加40μL 0.25mol/L NaOH, 用1mL枪头套一PCR管将叶片捣碎, 煮沸30s, 加160μL含PVP-40的Tris-HCl (pH值7.6) , 煮沸2min, 10 000rpm离心5min, 取上清液4℃保存, 用时取1μL作模板。取1-1D4-1、1-4D4-1、四粒红各品种未成熟叶片按上述步骤作简单处理, 依次编号为1、2、3作为PCR模板。

PCR程序为:94℃5min, (94℃1min, 52.1℃1min, 72℃1.5min) 30个循环, 72℃10min。先用Takara Taq DNA聚合酶作PCR, 确定有预期分子量大小的条带后再用高保真Pfu DNA聚合酶扩增, 切胶回收DNA, 连接转化后挑取阳性克隆测序。利用DNASTAR.Lasergene.v7.1进行多序列比对。

用Mega4.0软件以拟南芥核rDNA序列为外群组 (outgroup) , 采用3种方法 (NJ、ME、MP) 构建进化树, 并进行bootstrap analysis 1 000检验[2]。

2 结果与分析

2.1 ITS区序列的PCR扩增

以总DNA为模版, 利用所设计的2条引物PCR扩增出ITS区的特异性条带, 分子量在800bp左右 (图1) , 与GenBank所登录的ITS序列片段长度相近。用Taq DNA Po PCR体系和pfu DNA Pol PCR体系所扩增出的ITS区序列片段电泳迁移率相同。

2.2 ITS1-5.8S-ITS2序列测定与多序列比对

四粒红与野生种光叶杂交后代扩增产物6份穿刺培养物测序得到3条有差异的条带, 分别命名为1-1、1-2、1-4。四粒红扩增产物测序后得到的序列命名为3-3。

通过比对发现4条序列在ITS1-5.8S-ITS2区共有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14个, 其中6个位于ITS1区, 2个位于5.8S rDNA中, 6个位于ITS2区, 其他植物上的研究认为5.8S rDNA在进化上相当保守, 而ITS1和ITS2则变化很大, 本试验结果与这一结论一致。

2.3 花生属进化树构建

通过NJ、ME和MP法构建花生属进化树, 其拓扑结构大致相似, 但也有所区别。总体看来, 各个区组的材料分别聚集到一起, 与基于传统形态学特征的花生属区组划分基本一致。从本研究所构建的3棵进化树来看, 围脉 (Ex) 区组、三籽粒 (Tris) 区组、大根 (C) 区组在花生属中是比较原始的, 花生区组 (A) 进化程度较高;Gregory等根据花生属种间可交配性提出围脉 (Ex) 区组、直立 (Er) 区组和根茎 (R) 区组原根茎系较原始, 而花生 (A) 区组、三籽粒 (Tris) 区组、大根 (C) 区组、异形花 (H) 区组、匍匐 (P) 区组以及根茎 (R) 区组真根茎系进化程度较高。

研究结果表明, 围脉 (Ex) 区组、三籽粒 (Tris) 区组和异形花 (H) 区组亲缘关系较近;直立 (Er) 区组和三叶 (Trie) 区组关系密切, 两者与匍匐 (P) 区组形成一大的分支。

在本研究构建进化树所涉及的花生材料当中, 有3个未命名的种, 其区组归属尚不明确, 但从所构建的进化树上看, A.sp.DAP-2004-1、A.sp.DAP-2004-2应属于花生 (A) 区组, A.sp.DAP-2004-3可能属于直立 (Er) 区组或匍匐 (P) 区组。

ITS技术 篇11

Recently, China LianHe Credit Rating Co., Ltd (LianHe Rating) for the first time published the sovereign credit rating results o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Germany and Australia. This LianHe Rating became the second Chinese local rating agency to launch sovereign rating after Dagong Global Credit Rating Co., Ltd (Dagong Global).

To Earn a Bigger Say

The newsletter of LianHe Rating says that this is another Chinese rating agency to actively launch sovereign credit rating services and it is good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hinese rating agencies, providing services for Chinese investors who are to go out and breaking the monopoly of international credit rating agencies.

Another important credit rating agency China Chengxin International Credit Rating Co., Ltd (CCXI) also plans to launch the sovereign credit rating service soon. This means the Top 3 rating agencies in China will be all involved in the business of sovereign credit rating services.

“We plan to initiate our own sovereign credit rating service recently. The first rating targets include the major economies in the world,” said Mao Zhenghua, founder and board chairman of CITIC Group.“We have built an independent rating system to give priority to the liability level of our targets and their debt-paying abilities.”

After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began to doubt the monopolization of the three credit rating agencies (Moody’s, Standard & Poor’s and Fitch. There is a growing voice for giving a bigger say to more credit rating agencies to change the competition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credit rating industr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xperts, enterprises and ordinary people also hold similar expectations for the credit rating agencies in China,” said the newsletter of LianHe Rating.

In July 2010, Dagong Global took the lead in launching sovereign credit rating services among all Chinese institutions by issuing the credit rating results of 50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a credit rating agency from a non-western country published the national credit risk information to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rating results of Dagong Global at that time, China enjoyed the AA+ credit rating of domestic currency and the AAA credit rating of foreign currency, higher than the ratings of three major rating agencies. The United States had the AA credit ratings of both domestic currency and foreign currency, lower than the results of Moody’s, Standard & Poor’s and Fitch.

The results of LianHe Rating show that the long-term credit ratings of domestic currency and foreign currency respectively reach the AAA level, which is seen in the results of German, American and Australian credit ratings. The ratings of Japanese domestic and foreign currencies are at the AA+ level.

Follow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part from disrupting the monopoly in the international credit rating market, the initiation of sovereign credit rating in China also follows the trend of opening the Chinese capital market.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NDRC) and eight ministries recently issued the Guidance on Faster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which the NDRC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of properly accelerating the opening of financial market and allowing a bigger range of overseas investors to issue RMB bonds in China. Meanwhile, the domestic institution is gradually deprived of the limitations on issuing valuable bonds in overseas markets and the channels for their overseas investment will be expanded.

Mao Zhenghua said: “More and more foreign institutions are issuing bonds in China and their credit performance should be rated by China’s own credit rating agencies. This needs the study of the sovereign credit rating of relevant countries. CCXI initiated the sovereign credit rating service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accumulated through years’ involvement and the substantial demand of this service.”

“The primary and direct service target of our sovereign credit rating services are the Chinese investors needing to invest overseas,” said an insider from LianHe Rating.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and relaxation of the system of Domestic Qualified Investor, more and more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began to invest in the bonds issued by overseas issuers. Therefore they need the sovereign credit ratings for reference. The ratings from China’s own credit rating agencies are specifically important.

The insider also said that the open bond market of China wa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bond issuers and investors from other countries, which requires the Chinese credit rating agencies to provide domestic investors with credit risk information of overseas issuers and their bonds, or conversely, to provide overseas investors with the credit risk information of domestic bond issuers and their bonds.

ITS技术 篇12

早期的ITS系统是建立在C/S构架基础上。由于C/S构架自身的缺点, ITS的广泛应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ITS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融合形成了Web-ITS技术。Web-ITS技术利用WWW方式向用户提供ITS服务的信息系统, 它使产品的应用环境、产品的概念、软件的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与C/S构架下的ITS系统相比, 在空间框架下实现图形、 图像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动态链接, 提供可视化查询和空间分析的功能。系统访问范围更加广泛, 数据可分布管理, 操作也更简单, 适用于不同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 降低了系统开发、管理和升级维护成本。

随着Internet的日益普及, 人们对交通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对Web-ITS系统的实时性、高效性和直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简单高效交换文档为目的的 Web 技术, 例如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和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 , 都来源于单页性 (page-based ) 和无状态 (stateless-communication) 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 一个页面是自给自足 (self-contained ) 的, 并且是沟通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最小单位。在这种单页性 (page-based ) 的模式上开发一个现代的应用程序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这种模式中, 运行在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必须处理来自从语法上分析请求, 送出回应, 连接用户从一个页面到另一个页面路由的一切, 并且处理用户的各种错误。由于单页性 (page-based) 模式与现代模式 (RIA) 之间的巨大差别, 开发Web-ITS系统本身就是非常复杂和头疼的工程, 更无法提升直觉感知 (intuition) 和简化。Web-ITS和其他 Web应用程序一样, 其模型是基于页面的模型, 而且缺少客户端智能。目前技术下的Web-ITS提供的功能过于简单, 响应速度慢, 直观感知性较差, 几乎无法完成复杂的用户交互 (如直接与图形图像进行交互 ) 。这使得Web-ITS的可用性受到极大的限制, 同时也制约了Web-ITS的发展。

近几年来, RIA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模式的出现, 提供了全新的 Web应用解决方案。实现了更加直观的、响应性的、有效的、用户体验的应用服务, 可以开发出桌面级的Web应用程序。采用Flex作为Web-ITS的开发平台, 对基于RIA模型的Web-ITS做了初步研究, 以期对解决目前Web-ITS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有所贡献。

RIA模式即客户端通过Web浏览器以HTTP协议调用Web页面。界面能够显示系统状态、下达配置参数、显示现场采集的数据。Web页面与Web Service组件通信, 把用户的参数传递给Web Service。使用Flex技术可以构建体验丰富的客户端程序, 同时Flex还具有Push技术, 可以把服务端的信息适时的显示到客户端上 , 也是把Flex技术使用到Web-ITS领域的重要原因, 也是本系统选择使用Flex技术的主要原因。

RIA模式下的Web-ITS系统的Web Service设计采用面向服务的SOA设计,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对于软件设计的总体符合门面模式的软件架构, 上层直接调用下层的接口, 而不是具体的实现, 这样有利于软件的扩展和维护。

1 Flex体系结构与特点

1.1 体系结构

Flex是一个表现层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框架。提供基于标准的、 声明性的编程方法和流程, 并提供运行时服务, 用于开发和部署丰富客户端应用程序的表示层。它拥有丰富的用户界面组件、 用于排布。这些组件的基于 XML的标记语言, 以及可以处理用户交互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Flex开发者使用直观的基于 XML 的语言来定义丰富的用户界面;该语言由Flex服务器翻译成智能的客户端应用程序, 在普遍存在的 Flash环境中运行。所以说, 可以用它将桌面应用的可用性和 Web应用的易于管理性融合在一起, 开发更为复杂的 Web应用。提供前所未有的最终用户体系。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1.2 Flex的特点

1.2.1 强大的编程模型与类库

Flex以MXML为表示层描述语言。MXML与HT ML一样都是标记语言, 它描述了反映内容与功能的用户界面。与HT ML不同的是, MXML可对表示层逻辑与用户界面和服务器端数据绑定提供声明抽象, 将表示与业务逻辑的问题彻底分开, 以实现最大程度地提高开发人员的生产率及应用程序的重复使用率。更重要的是, 这样的编程模型消除了WebClient和Desktop Client的差异目前来说开发Web应用和开发Desktop应用各自遵循着自己的模式, 比如说, 在Desktop应用中作为标准。Web应用中十分方便的UI设计, 却由于Desktop应用中特有的编程模式而无法发挥。Flex的出现使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变成可能。

1.2.2 开放灵活的开发

Flex XML方案充分利用了XML工具中的代码提示和语言支持。使用与Flex集成的集成开发环境, 提供给可视化开发者进行Flex应用程序开发。对Flex应用程序进行设计、编码和调试时可以提高效率。Flex Builder提供布局Flex应用程序界面给可视化开发人员使用, 包括可视界面设计器、 代码编辑器、 调试器和部署功能, 尤其是Flex Builder与Flex绑定。ActionScript性能评测器可以查找性能瓶颈, 并且它可报告应用程序花在每一个方法上的时间。异步延迟报告将跟踪从应用程序启动到得到结果经过了多长时间。调试播放器通过内置的FlashPlayer体验增强的错误报告。Flex可以帮助查找JavaScript错误和非脚本HTTP、FTP以及网络错误。命令行调试器使用强大的命令行调试器来对程序进行逐行跟踪。它支持完整的源码级调试, 包括行号、作用域和其他符号。

1.2.3 强大的运行时服务

Flex提供标准Web存档文件的部署, 可在J2EE服务器上或Java servlet容器中将Flex应用程序打包及部置成标准的WAR文件。在数据模型方面, 使用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 创建并控制客户端数据模型, 用于反应快、互动性强的应用程序。数据访问使用面向服务的架构与企业数据系统相整合。使用Web服务或HTTP访问后端资源, 或者作为Java对象的RPC访问后端资源。Flex支持的数据交换格式有SOAP、原生XML和AMF。数据绑定使用强大而易于使用的机制将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进行数据绑定。缓存使用服务器端内存中的缓存并管理生成的内容, 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除非改动了应用程序, 否则在默认状态下, 请求的页面都来自于缓存中。延迟实例化Flex仅在用户请求的情况下才将部分应用程序实例化, 这样可以缩短应用程序的启动时间。

1.3 使用Flex进行Web-ITS开发的优点

1.3.1 数据可视化

Web-ITS具有丰富的图形界面元素, 例如几何图形、 专题图表等。但就目前来讲, 很难将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集成到某个一目了然的界面中, 并且用户无法与图形元素进行直接交互。Flex可以完善地解决这一问题, 不但使页面内容更加丰富, 而且还使用户能够和图表进行直接交互, 以便深入了解数据的内涵。

1.3.2 直接管理

直接管理是指应用程序能够对用户操作进行即时反馈。由于 Web-ITS应用程序必须返回到服务器获取指令, 再将处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 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等待时间。而利用Flex则可以在客户端直接实现对用户操作的响应。

1.3.3 多步骤处理

Web-ITS通常具有复杂的业务流程, 通常涉及到多步骤处理问题, 按照传统的方法, 用户需要输入数据进行提交, 等待下一个页面的出现, 然后进行配置过程的下一个步骤。Flex的出现允许开发人员将所有内容放在一个屏幕中, 并添加转换和效果, 使用户更容易了解应用程序的上下文和工作流程。可以集中处理某个步骤, 并在应用程序各步骤间轻松移动。

2 Flex环境下Web-ITS的实现

在分析了Flex体系结构与功能特点的基础上, 开发了一个基于Flex的Web-ITS试验系统, 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2.1 系统目标要求

(1) 具有丰富的界面表现力与快捷的交互速度。

(2) 数据的实时刷新。

(3) 在信息表现与可视化方面, 提供多元的信息表现与可视化功能。

2.2 空间数据的组织模式

众所周知, 地理空间数据是用来描述地理空间现象的, 一般可分为空间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由于空间几何数据比较复杂, 因此在传统的GIS中, 空间几何数据是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 且采用拓扑数据模型或空间实体模型来对空间几何数据进行组织。MXML目前仅支持一些基本的图形元素, 为了能够有效地通过MXML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描述, 必须将空间几何数据按空间实体模型来进行组织。另外, 各地理实体由目标标识码来描述组成该地理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个图层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地理实体, 而若干图层则可组成一幅地图。

3 结束语

响应速度与界面表现力是当前Web-ITS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RIA技术的出现为该问题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 本文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富客户端技术的进步, RIA术将在Web-ITS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东, 陈华斌.应用Web服务技术实现GIS互操作[J].林业科学, 2006 (1) .

[2]汶博.基于RIA的战略军事地理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7.

[3]史其信, 陆化普.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研究发展策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

[4]李新成, 杨公训, 邹恒义, 等.Web GIS开发技术与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 2004 (10) .

上一篇:工厂电气工程下一篇:迁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