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知觉

2024-10-24

风险知觉(共8篇)

风险知觉 篇1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做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行为, 其中包括社会、个体、心理等很多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 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注无疑会给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切实的依据。随着消费者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 知觉风险因素在消费者决策中的作用开始越来越凸现。

一、消费者知觉风险日益加大

知觉风险又被称为感知风险, 最初由Bauer (1960) 从心理学中延伸出来, 他认为消费者在产品购买前可能无法预知购买是否正确, 因此,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隐含着某种不确定性, 消费者能够知觉到的这种不确定性或者不利且有害的结果就是知觉风险。

近年来, 消费者在商品的购买中, 知觉风险有日益增大的趋势: (1) 随着消费者生活节奏的加快, 时间成为了一种日益稀缺的资源, 消费者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搜集足够多的信息, 往往购前信心不足, 因此知觉到的风险加大。 (2) 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新产品层出不穷,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经常面临着新生事物, 而对于以往没有购买经验的产品消费者多半会因缺乏自信而使知觉到的风险加大。 (3)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 通过外部信息渠道, 消费者可以得到越来越多的信息。其中不乏有一些负面的信息, 如假冒伪劣产品在媒体的曝光, 让消费者对越来越多的产品购买产生知觉风险。 (4)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消费者对自身在健康、社会形象方面的关注度比以往有大幅度提高, 因此较之以往对健康风险、社会风险的知觉提高。 (5) 某些产品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消费者无法得到关于产品的确切信息, 从而也加剧了消费者的知觉风险。

正是由于知觉风险的存在, 消费者有可能会产生某种紧张感, 消费者自身有缓解紧张的机能, 会通过某些行为消除紧张感。因此, 消费者有可能会增加信息搜集行为从而延迟、更改购买决策;或者索性因为担心知觉风险而放弃购买行为, 这些无疑对企业来讲都是十分不利的。企业必须在分析消费者知觉风险的基础上, 降低消费者知觉风险, 促成消费者购买行为。

二、知觉风险大小的影响因素

知觉风险的大小因不同的商品、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情境而有差异, 具体说来, 知觉风险的影响因素有: (1) 产品特征。技术领先的新产品或功能属性较复杂的产品消费者一般了解较少, 这类产品的购买往往有较高的知觉风险;同时与消费者身体或者健康紧密相关的商品消费者也容易有较高的知觉风险。 (2) 产品价格。价格较高的商品消费者在购买时会对其是否物有所值心存疑虑, 此类商品知觉风险较高。 (3) 消费者的购买经验。消费者在购买从未有过购买经验的产品时知觉风险较高。 (4) 特殊购买目的。消费者的购买有特殊用意, 如作为礼品、招待客人之用时往往知觉风险较高。 (5) 消费者的个体特征。购买经历较少、遇事较为谨慎小心、收入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消费者往往对购买不自信, 因此在购买决策中往往有较高的知觉风险。

三、知觉风险的后果及消费者降低知觉风险的努力

知觉风险的存在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方面, 风险的暗示会使消费者推迟购买行为。为了尽量减少购买风险, 消费者往往拓宽自己的外部信息渠道, 从而延长决策时间、推迟购买行为;另一方面, 当感知的风险达到一定程度, 消费者甚至于通过暂时取消购买行为而缓解感知风险的压力;同时, 风险的感知会使消费者期望提高。当消费者预知一件商品的购买可能存在风险时, 即使立即购买了该商品, 也会在产品的使用中因为某种心理暗示而格外关注该商品的使用效果, 从而一旦商品存在某些问题, 消费者会夸大该问题, 从而更容易产生不满情绪。

为了降低知觉风险, 消费者往往采取如下策略: (1) 购买前多搜集信息。信息搜集越多, 消费者对各品牌的功能、属性了解也越多, 相应的消费者知觉到的风险也会适当降低。 (2) 从众购买。模仿和跟随其他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一种消费者常使用的降低知觉风险的方法, 尤其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 跟风购买似乎总让消费者有一种不会出错的安慰心理。 (3) 忠诚购买。基于第一种缓解知觉风险的方法要求消费者花费大量时间用于搜集信息, 而第二种方法又无法体现自身的品位和个性,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某些品牌形成忠诚购买以节省购买时间、降低知觉风险。

四、在消费者的不同购买阶段知觉风险存在差异

米切尔 (Mitchell) 的研究表明, 在购买过程的各个阶段, 知觉风险的水平是不同的。在认知需要阶段, 知觉风险不断增加;开始收集信息后, 风险开始减少;知觉风险在方案评价阶段继续降低;在购买决策前, 由于决策的不确定性, 风险轻微上升;假设购买后消费者达到满意状态, 则风险继续走低。现对消费者在不同购买阶段的知觉风险进行具体分析:

在认知需要阶段, 消费者的知觉风险一方面来自于思考该产品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购买该商品在健康, 以及社会形象方面对自身是否有重要影响以确定是否会高介入的购买该商品;另一方面消费者还可能会对该产品的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化产生预期, 如果预期该商品短期内可能会降价, 则知觉风险也会增加, 消费者可能会延缓购买行为, 反之则购买风险适度。

在搜集信息阶段, 消费者开始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种品牌的价格、功能属性等相应指标, 消费者知觉到的风险和信息搜集数量有密切关系, 一方面, 在搜集信息前消费者对知觉风险的预知越大, 则搜集信息的数量会越多;另一方面, 随着信息搜集数量的增加, 消费者可能会增加评价的属性数量, 关注到原来没有意识到的一些属性, 从而加大原来知觉到的风险。为了使自己获取信息的风险降到最低, 消费者往往会选择其最信任的信息渠道获取信息。

在评价比较阶段, 消费者会通过某种评价标准对前一个阶段搜集的信息进行评价和分析, 对不同风险的感知也将会影响到消费者选择何种评价标准。当消费者感知到的价格风险最大时, 商品的性价比就会成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当消费者对该商品的社会风险心存疑虑时, 该商品的包装、形象代言人、代表的品位和身份、地位就会成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同时, 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 如果消费者知觉到的风险集中在一个或几个主要评价标准上, 则消费者会选择诸如连接式规则、重点选择规则、按序排除规则等评价标准, 如果消费者知觉到的风险比较均衡, 则消费者可能会选择补偿性规则。

在购买决策阶段, 消费者会通过前一个阶段的评价做出购买决策, 但评价阶段和购买决策之间的时滞也有可能会导致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从而再度增加购买风险, 如朋友的建议、媒体的新闻、某些企业的营销策略, 以及其他外界环境的变化。一旦决定购买, 消费者会通过慎重选择购买渠道从而降低知觉风险, 一般来讲传统购物渠道如百货商店比新兴购物渠道如网络购物等知觉风险小, 同一类购物渠道中有知名度的渠道的知觉风险要小于知名度不高的渠道。

在购后评价阶段, 消费者会对购买的商品进行满意与否的评价, 在购买前认知风险极高的商品一旦使用中存在某些问题则消费者的不满会加大, 从而再次购买该商品的知觉风险会加大, 而且消费者可能会通过散布不愉快的体验将知觉风险传递给更多的消费者。

五、基于消费者知觉风险的企业营销策略

1. 在消费者各个购买阶段有针对性地降低消费者的知觉风险

因为消费者在不同购买阶段的知觉风险存在差异, 企业应该试图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风险实施营销策略以降低知觉风险。

首先在认知需要阶段, 企业应该通过信息沟通提醒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 以及迫切性, 尽量促成消费者对需求的认知, 同时转移消费者对新产品购买风险认知的注意力;在信息搜集阶段, 企业应该给消费者尽可能多的关于该品牌的正面信息, 以避免消费者对该品牌功能属性种种不利的猜想和不信任, 同时尽可能在权威或客观媒体上发布关于产品的信息;在评价比较阶段, 企业应该试图将自己品牌功能属性中的强项凸现出来, 并强调该属性的重要程度, 以降低消费者购买该品牌的知觉风险;在购买决策阶段, 企业应该尽可能通过一些能降低消费者知觉风险的传统渠道或者知名渠道销售商品以降低在这一阶段的知觉风险;在购后评价阶段, 企业应该注意与消费者保持联系并了解其购后感受, 妥善处理购后不满事件, 将消费者不满情绪降到最低, 以防止再次购买风险的增加或者转移。

2. 针对不同产品的知觉风险实施不同的沟通策略

对性能复杂、技术进步的产品消费者可能存在价格风险, 企业应该通过广告等沟通形式将产品的功能属性上的独特优势告知消费者, 让消费者认可该产品的性价比, 并重点发布信息类的广告强调产品的性能优势;对于可能存在健康风险的诸如药品、保健品等商品, 企业应该通过权威机构的认证和相应担保降低消费者的这类担忧;对于存在社会风险的商品, 如服饰、礼品等, 企业应该注意培养销售人员的品位, 让其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时符合其身份地位和个性特点, 试图增加消费者的自信, 以降低购买后的知觉风险, 同时通过合适的广告代言人的选择, 增强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信心。

3. 通过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降低知觉风险

在品牌层出不穷, 竞争此起彼伏的今天, 消费者常常在货架前不知所措, 这时, 名牌商品就成了“放心商品”的代表。特别是在中国市场, 大多数消费群体缺乏足够的购买知识, 常常借助品牌衡量产品质量, 因此, 在初次购买中, 品牌知名度是消费者借以降低知觉风险的常用工具。同时在日后的购买中, 因为时间的稀缺, 保持习惯或忠诚购买是消费者用来回避购买风险的常用做法。因此企业必须注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 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方式降低消费者的知觉风险

一方面, 可以通过权威或强势媒体的信息渠道降低消费者的购前知觉风险。中国消费者对权威媒体或强势媒体相对比较信服, 认为这种媒体的广告信息应该相对真实客观, 因此企业在权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发布的广告信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消费者的知觉风险;同时, 通过在某一领域有一定资历或权威的形象代言人对产品的代言能降低消费者的知觉风险。知觉风险来自于对使用的不确定性的质疑, 而根据传播渠道的选择原则, 购买风险较大的商品比较适合采取人员信息传播渠道, 因此, 合适的形象代言人的代言能消除消费者的疑虑, 引发模仿消费。

5. 重视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通过口碑相传降低知觉风险

在中国市场, 口碑相传是一种有独特效果的信息传播渠道, 因为信息传播者的自发性、主动性和非功利性使得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对于消除消费者的知觉风险效果最佳。因此, 企业的营销努力不能仅仅在更多销售商品上, 而应该重视和消费者的沟通、情感交流、售后关怀, 让消费者自发的做企业产品的宣传者。

摘要:知觉风险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做出有重要影响, 将会使消费者推迟、更改购买决策, 在消费者决策的不同阶段, 消费者的知觉风险不同, 企业应该通过在各购买阶段有针对性的沟通, 以及提高品牌知名度、有效沟通、口碑相传等方式降低消费者的知觉风险。

关键词:知觉风险,购买决策,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申恩平潘桂芳:感知风险影响因素及其在购买决策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产业, 2004年 (11)

[2]高海霞:感知风险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研究, 2004 (1)

[3]Chaudhuri:A Product class effects on perceived risk:the role of emo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998

[4]Mitchell、Vincent-wayne:ConsumerP erceivedR isk:C onceptualizations And Models[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9

[5]蒋晓川:论消费者的知觉风险及营销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3 (4)

风险知觉 篇2

新鲜刺激激情澎湃

你意乱情迷晕头转向跟着它

它总会给你一些意想不到的兴奋

待风平浪静后

它如飓风般消失

你从此跌入目不可测的深渊

迷茫了

圈子

你决定了圈子的方圆

在已知的圈内怡然自得如鱼得水

超出力所能及范围

你会不安

恐慌如魔爪时不时拽你一下

提醒你越线了

你的感觉会变的阴沉

逐渐想退缩

圈子在不断变大

你显得越来越小

直至圈子将你吞噬

当知觉醒来

知觉打盹时我很快乐

没人揪起我不堪的回忆

那沟沟洼洼赤脚的伤痛

喘着粗气奔上几里地的无奈

那纠纠结结迈不进去的门槛

前后思量满腹打稿为子丑寅卯

这缠人的一幕幕

其实

我已将这一切都深埋

不想让它深根发芽

而今是谁唤醒了我沉睡的知觉

不快乐

脑中放着的影片不会停了

无休止的播过来播过去

我被流行兜兜转转绕了一圈又一圈

什么感觉都尝了个遍

却不快乐了

现在我只想让知觉打个盹

让时间停一下

让世间静一下

风险知觉 篇3

关键词:风险知觉,个人电脑,大学生,消费,测量

1. 引言

在个人电脑越来越普及化的现今, 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台, 并大多是自己作为消费者购买。而个人电脑的大学生消费者的知觉风险在之文献中几乎没有进行研究。个人电脑是指在大小、性能以及价位等多个方面适合于个人使用, 并由最终用户直接操控的计算机的统称。本文将对大学生消费者对个人电脑 (以下简称为电脑) 的知觉风险的结构维度进行探索并测量。还有研究了各个风险知觉因素在大学生购买时所占重要程度作出排序, 为企业和商家针对大学生顾客群体的营销策略作出指导意义。

知觉风险最早是由Bauer (1960) 所提出来, 他认为知觉风险意指个人对于未知的风险强度、风险发生概率、影响范围等进行评估。Sitkin和Pablo (1992) 将知觉风险的定义为决策者评估情境所包含的风险, 包括决策者如何描述情境、对风险的控制性及概率估计以及对估计的信心度 (Sitkin, Pablo, 1992) 。

2. 正文

Cox (1967) 指出, 知觉风险的基本假设在于消费者行为是目标导向的, 当消费者的主观知觉不能确定何种购买最能配合或满足他可以接受的目标水平, 或者从事购买的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 即会产生知觉风险。Cox (1967) 首先提出消费者对后果的知觉, 可能关系到财务或社会心理。Stone和Gronhaug (1993) 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把总体知觉风险归纳为绩效、身体、财务、心理、社会和时间六个维度, 并发现这六个维度能够解释近90%的总体知觉风险。在本文中我们采取功能、服务、经济、心理、社会和物理6个风险维度。并提出以下三个假设。

2.1 假设

通过对文献的回顾以及对多名大学生深度访谈, 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假设:

假设一:功能、服务、经济、心理、社会和物理6个风险维度能对总体知觉风险具有较高的解释能力。

假设二:大学生购买个人电脑时, 各个风险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相互影响的。

假设三:大学生购买个人电脑时, 功能风险在总体风险因素中贡献的程度最大, 比重最大。

2.2 研究设计

2.2.1 知觉风险构面的搜集

通过文献回顾, 以及对《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的参考, 共收集到了6个类别的知觉风险, 在Stone和Gronhaug (1993) 证实的绩效 (功能) 、身体 (物理) 、财务 (经济) 、心理、社会和时间六个构面中, 结合高新技术产品本身的特征, 以及通过深度访谈发现时间维度可以剔除掉, 并得到一类六构面模型不能涵盖的要素, 暂时将其命名为服务风险;这样, 我们总共收集到6个类别, 22个因素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消费者知觉风险。

2.2.2 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知觉风险衡量, 将风险分为六个维度, 22个因素 (如表一所示) , 对每一个要素采用五点利克特量表进行衡量。

2.2.3 样本选择与问卷发放

调查的问卷于2013年11月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在问卷网上发出, 共收集问卷167份, 其中有效159有效样本, 排除非大学生样本9份。样本有效率为95.2%。

样本由159个大学生组成, 年龄从17岁到23岁 (M=20.42;SD=1.16) 。其中男性受测者占45%, 女性受测者占55%。

2.3 数据分析与结果

2.3.1 测量信度和效度分析

通过Cronbach-alpha系数对问卷回收数据信度分析结果显示 (如表一所示) , 除去物理风险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值小于0.7以外, 整个知觉风险量表及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值在0.704~0.893之间, 表明该测量在删除物理风险项目以后是有效的, 所以假设一不成立。功能、服务、经济、心理和社会5个风险维度能对大学生购买电脑总体知觉风险具有较高的解释能力。

运用SPSS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如表二所示) , KMO值为0.677>0.5, 表明因子比较适合作因子分析, 各个测量项对应的因子负荷大于0.5, 而跨因子负荷则很小, 6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 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

注:p<0.01

2.3.2 相关分析

从相关矩阵 (如表三所示) 可以看到, 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较高, 各风险项呈线性关系。假设二成立。其中, 经济风险与功能风险、服务风险, 这三者之间相关性很高, 说明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2.3.3 平均数分析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平均数分析, 我们得到了各个风险维度在总体知觉风险中的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经济风险, 功能风险, 心理风险, 服务风险, 社会风险。所以假设三不成立。也就是说在大部分大学生购买电脑时, 最多担心的风险首先是经济风险, 比如是否物超所值, 降价会不会太快等问题。其次很大一部分同学对电脑的功能也很在意, 电脑的性能啊, 运行速度等方面。

3. 结论

3.1 实验总结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电脑功能、服务、经济、心理、社会和物理6个风险维度对大学生购买电脑时的风险知觉的影响, 发现除物理风险外, 其他各维度对大学生购买电脑时的风险知觉都具有较高的解释力, 假设一不成立, 我们认为物理风险没有体现出其解释力的原因可能是参与问卷填写的被试个体差异太大引起。在经过矩阵相关分析后, 由数据分析可见, 各风险项呈线性关系, 即说明各维度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其中, 经济风险与功能风险、服务风险, 这三者之间相关性最高。假设二成立。另外, 大学生们在对购买电脑时, 各个维度在总体知觉风险中的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经济风险, 功能风险, 心理风险, 服务风险, 社会风险。假设三不成立。也就是说大学生在购买电脑时, 最担心的还是价格等方面的因素, 其次是功能等方面的因素, 各商家可以根据这一点在大学生市场上出售“性价比”高的电脑会有很大的商机。

3.2 现实意义

3.2.1 营销策略及购买指导意义

根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 我们总结出电脑销售商家或企业在针对大学生的电脑营销实战中, 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提高所售电脑的“性价比”及提供灵活支付方式。根据本研究结果, 商家如果提供“性价比”高的电脑产品, 才能吸引到广大的大学生消费者。另外, 提供“分期付款”、“以旧换新”等方式往往也能提高产品的吸引力。

提升产品的品质保证以降低消费者的顾虑。提升产品的品质保证, 首先要做好防伪工作。商品的假冒伪劣问题在我国市场上尤其显著, 这不仅使正规企业声誉、利益受损, 更重要的是打击到了消费者对商家甚至整个品牌的信心。所以开发制造企业应加大对防伪技术的研发和运用的投入, 同时在营销的渠道和策略上采取专场专卖的方法, 最大限度地降低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

在产品销售前后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在销售中提供优质服务除了能提高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外, 还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顾客满意度。比如提高服务员的素质和态度。

3.2.2 大学生在购买电脑的消费行为上指导意义

大学生在购买电脑时充分知觉到其中风险及该风险对自己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的机制, 可以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 促使其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进行思考和量度, 作出理智的消费决策以降低购买风险。

参考文献

[1]Cunningham, S.M.The Major Dimensions of Perceived Risk.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82-108.

[2]Bauer, R.A.Consumer Behavior as Risk Taking, in Hancock, R.S.Dynamic Marketing for a Changing World.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Pp.1960:389-393.

[3]Sitkin S., Pablo A Reconceptualizing the determinants of risk behavior.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2, 17, 1, 9-38.

[4]Stone RN, Gronhaug, K.Perceived Risk:Further Considerations For The Marketing Discipline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3, 27 (3) :372-394.

[5]刘金平, 周广亚, 黄宏强.风险认知的结构, 因素及其研究方法.心理科学, 2006:29, 2, 370-372.

汉字视听知觉心理 篇4

先民汉字有关视知觉心理的投射显得特别丰富,在彩陶的纹饰中人以及各种动物的眼睛被刻画得活灵活现。在古文字中更有相当充分的表现,或用一目表示种种的视知觉心理,或用两目反映之, 或用多目做出非逻辑却合于原始心理的诸种反映。

一、纹饰“诸目”心理

眼睛称为心灵之窗,这在心灵逻辑化的现代人来说是对“人” 而言的,但是对心灵未曾逻辑化的原始人来说则又可遍各种生命的心灵之窗。

在远古的彩陶纹饰上,我们发现人、动物的眼睛被原始的艺术家刻画得无一雷同,且具神情:人的目或睁,或眯,或弯,目均含情;鸟的目或眼珠上接眶边,或稍微中心,或全白,目传其意。这种种对眼睛的充满灵性的艺术创造,正说明中华先民对于视知觉早熟心理的丰富。这种心理的丰富给予汉字以深刻的影响。在我国从早期象形文字开始,它就是一个紧张飞动而竖立起来的眼睛。人只有具备这种目光,才能对所见清楚而深刻。

二、单目视知觉心理

单目视知觉心理和原始生活密切相连。有学者认为,原始人的狩猎活动中远处的动物的发现、追踪,瞄准时最主要的视过程,这一系列视活动造就出单眼水平追踪的主要视方式,造就了瞬时对方位、距离,外形的判断能力,造就出愿意将活物当成死物来把握的 “觉”之心理愿望。马家窑文化有一目当面中生的彩陶图案,两眉之上又竖画一目,神话中称“直目。

古汉字中的一“目”有不同,前者往往不是偏旁意义上的,而后者是偏旁意义上的目部,因此原始结构形中的许多具体的视觉心理也随之消失。但是古文字中的一“目”在后代还有些痕迹,如“一目了然”“一目十行”,这种“一目”实指双目,与古文字中的“一目”倒是有些暗中沟通,表示看、望。

三、平视取象心理

古汉字中平视取象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可以悟时:有关植物类的字大都采用此法,如木、朱、林、草等。这些显然与先民长期视知觉的心理层积有关,是以植物“生”的“挺立”的意向为选择, 并以特征性的区别加以平视成象,而不择以“死”的“砍倒”的意向,从而采用俯视取象。

平视取象在古文字中十分灵活。一是正面取象者,不如“门” 字,正面作对成双,“户”字取单扇正面之象。二是侧面平视之象, 以动物类中多见,如鸟、鸣、雀、鹿。三是同一类物或同为人,平视取象也是多样的,如“并”与“从”均为二人,但“并”象两人并排站立之形,正面平视的表义较显豁,“从”则取侧面平视表示一人跟随另一人。

四、俯视取象心理

古文字中侧视取象是同人民长期的俯视所得的信息相关的。 “水”及水旁的一类文字,“水”字,甲金文中均像流水之形,人往往在高于水平面上看流水,如在岸上,在山丘上。与大地平面相关的俯视取象的汉字,如“田”字,俯视取象,《说文》:“田, 陈也。树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

五、汉字运动的视觉心理

运动是视觉最容易强烈注意的现象。汉字构形中表现这种运动的,除用手符来表示外,多见用足符“止”来表示。

止(趾),本像足形。“足”使人运动,故用“止”来表示人的行动是非常自然的。

走,《说文》:“走,趋也。从夭,止。”金文从夭从止,上半部分分作两手上下摆动之形,下半部分作止,表示动符。

奔,金文从夭,从三止,人无三足,而以三足表示动量,示动量之大,会疾走之意。

各,甲骨文从止,表示穴居之穴,脚趾向外,示出走。

六、汉字颜色的视觉心理

颜色视觉是视知觉研究的另一部分。汉字表现出相当独特的内容。汉字表色字来源广泛的心理,有来自天体、地面、植物的视知觉。

中国人对于颜色的心理是值得注意的,在颜色下面的深层心理是丰富的。颜色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则金为白,木为青, 水为黑,火为赤,土为黄。

七、听知觉

与汉字中丰富的视知觉心理一样,汉民族先民的听知觉心理在汉字中也有十分丰富的反映。汉字听觉取象,是创造文字的另一种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心理和方法。

汉字造字心理,清代张行孚在《说文发疑》中曾说:“古人造字之始,即以字形象物之形,即以字音象物之声。”先民“象”的心理根深蒂固。自然界的一些事物,动物发出声音,先民取其富有特征的声象为之命名。“爵”,是指古代行礼用的酒杯,器形像雀形,取声也是如雀节节足之声,即是摹雀鸣之声象。甲骨文的“卜” 字字形是兆纹之象,而得音是取灼裂的声象。发声与汉字接受声音的心理值得研究,这在汉字中有丰富的蕴藏,特别是在口部,言部, 耳部等部首的汉字中尤其多见。

人类在文明的蹉跎进程中,谱写了心智成长的史诗。人类用语言文字叙述着这个世界,汉字与心理密不可分,特别是与我们的视听觉心理。我一直认为文字是心理的一种反映,它与我们的心理是一体的。汉字心理从发展上看,不仅它的过去时、现在时具有深邃的学术奥妙,而且它的将来时也同样具有可预测性,可体悟的学术前瞻价值。

摘要:汉字与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存在”的聚结,所在之“场”历史地交构成深不可测的内在维度。汉字心理学从表层至深层研究汉字结构与汉字应用中反映出来的心理,发掘汉字这一思维符号和文学载体对人们思维与心理的层积迁延的作用。汉字心理学从汉字的历史之源与汉族的历史之源来求溯,显示出突兀瑰奇的学术莽原。

知觉与意向性 篇5

关键词:知觉,意向性,纯意向论,感觉数据,关系理论

可以说知觉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形而上学 (如颜色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论 (如关于对象知识的知觉经验) 、美学 (如对美的感知) 、行动哲学 (如行动知觉) 、语言哲学 (如演示性 (demonstrative) 指称) 等, 都离不开对知觉的分析。意向性被看做是心灵的一个基本属性, 我们的知觉与意向性密不可分, 但对两者关系的研究还尚在初步探索阶段。本文尝试集中分析几种主要的知觉理论, 旨在比较哪一种理论更能合理地处理知觉与意向性的关系。文章首先讨论知觉意向性, 与感觉数据理论相比较, 分析它的优点;然后对过度理智化 (over-intellectualization) 的知觉纯 (pure) 意向理论提出批评;最后探讨一些哲学家在纯意向论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知觉的关系 (relational) 理论, 并尝试回答对象如何引起知觉经验的问题。

一 知觉意向性

根据布伦塔诺对意向性的经典解释, 意向性是心灵朝向世界的指向性 (directness) , 它描述了人们的意识指向世界中的对象或事态的关于性 (aboutness) , 信念、愿望、害怕、期待等都属于意向状态。意向状态一般可用命题来表示, 用命题表示的意向状态就称为命题态度。如命题:尼克戴着眼镜。我们可以对这个命题有不同的命题态度, 我 (相信希望期待害怕) 尼克戴着眼镜。括号内是命题态度 (或意向状态) , 命题“尼克戴着眼镜”表示意向状态的内容。这里的问题是我们的知觉经验是否是意向性的, 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不少哲学家认为知觉经验是意向性的, 如塞尔, 他说知觉在原则上都是意向性的, 很难想象没有意向性的知觉。此种观点可称之为知觉的意向理论。该理论认为, 知觉词汇“看”、“听”等类似于命题态度, 如我看到尼克戴着眼镜。我的知觉经验是直接指向对象或事态的。我觉知到对象或事态是缘于意向性, 它揭示了感知者和关于被感知事物的意向内容之间的关系。由于这里出现了表征 (representation) 内容 (尼克戴着眼镜) , 因而需要阐明两点:第一, 知觉经验的意向内容表征了世界中的对象或事态。当我试图描述我的经验“看到玫瑰花园”时, 我可以用一个包含意向内容的命题“我窗外有个玫瑰花园”来表示。第二, 我们只能觉知到世界的对象或事态, 而不能觉知到对这些对象的表征本身。当我看到玫瑰花园时, 我对它的觉知是因为它在我窗外的事实。我觉知到的是玫瑰花园这一对象, 而不是对玫瑰花园的表征, 即知觉具有透明性 (transparency) 。[1]知觉的透明性准确地说就是, 我们只能觉知到对象, 而不能觉知到对这些对象的表征本身。因此, 就构成内容来说, 知觉经验的对象是物体 (material) 或事态。

还有一些哲学家如贝克莱, 认为知觉的对象不是物体或事态, 而是心灵内部的感觉数据。这种观点可以称为知觉的感觉数据 (sense-datum) 理论。相对于感觉数据理论, 知觉意向论的优点是明显的,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它能较好地解释幻觉。假设我窗外并没有玫瑰花园, 我以为看到了玫瑰花园仅是个幻觉。感觉数据理论认为这个幻觉在经验上同一于 (identical) 对一个真实玫瑰花园的知觉, 真实的知觉与相应的幻觉具有相同的内容。如果两者内容相同, 并且在幻觉中没有真实的物体在场, 那么也可以说, 在真正的知觉中并没有或不需要物体对象在场。意向理论认为, 在知觉中, 感知者和对象之间有一种因果关系, 存在着一个真实的玫瑰花园引起了我关于它的知觉经验。在幻觉中, 并没有真实的玫瑰花园。前者有一个物体对象在场, 后者没有。[2]不过它们有共同的知觉内容, 即“玫瑰花园”。意向理论既承认知觉与幻觉的共同性, 又区分了两者的差别。共同性是它们在经验内容上相同, 差别之处是引起它们的原因不同。 (2) 意向理论比较恰当地描述了知觉经验的现象学特征。知觉经验具有透明性。当我看到尼克戴着眼镜时, 我看到的是尼克和他的眼镜, 这表明现象在心理学上是直接向我呈现的。“直接性”是感知者和对象的关系。凭借这种“直接性”我经验到当下的场景。我对现象的觉知不是表征本身, 而是在场的对象, 知觉经验是直接指向世界中的对象或事态的。感觉数据理论在这一点上的说服力还远远不够, 当看到玫瑰花园时, 它认为感知到是心灵中的感觉数据, 而不是花瓣、枝叶等事实对象。显然, 感觉数据理论未能正确描述知觉的现象学特征。 (3) 意向理论符合“存在着独立于心灵的外部世界”的直觉观念, 这可以看做是一种关于外部世界的实在论。知觉提供了心灵朝向外部世界的通道, 我相信玫瑰花园独立存在是因为我感知到它是如此。这种实在论信念可以解释许多被认为是客观的行为, 例如我搬走桌子是因为我相信桌子存在于一个独立的世界, 这个独立的世界恰恰是我们日常面对的客观世界。在讨论和运用客观对象时, 意向理论把知觉放在了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感觉数据理论强调我们只能感知到非物体的 (non-material) 的感觉数据, 这很难回答和我们打交道的外部世界的客观性问题。

二 对知觉纯意向论的批评

可以说知觉的意向理论在处理知觉与意向性的关系时, 确定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并且提出了不少明智的见解。但它有过度理智 (over-intellectualization) 化的倾向, 我们可以把这种过度理智化的意向论版本称为纯 (pure) 意向理论。它认为构成知觉经验的东西除了意向内容外别无其他, 我们的知觉没有非表征性 (non-presentative) 特征。关于知觉的意向内容, 还存在概念与非概念之争。相应地, 纯意向理论也认为知觉的意向内容要么是概念的, 要么是非概念的。我们认为, 不管意向内容是概念的或是非概念的, 纯意向理论是很片面的。概念论者认为, 知觉经验始终是概念的, 这意味着没有非概念的知觉状态。下面举三个例子给予反驳:

第一个是颜色概念。我头脑中的“蓝色”概念使我在看到蓝色的花朵时用“蓝色”表示, 花作为蓝色向我呈现。然而蓝色有不同的层次, 有些蓝色我没有相应的概念去表示, 比如我的滑板车上那种蓝色, 之前没有见到过这种颜色, 不清楚是什么蓝。这就是说我能表征一种特殊的蓝色, 但没有关于这种经验的概念。我的知觉的意向内容是:那是一个蓝色滑板车。但这不能完全描述我的知觉经验, 因为我没有这种蓝色的概念。因此, 除了部分地构成知觉经验的意向内容外, 我的经验里还有其他东西。麦克道威尔承认知觉至少部分地是非概念的, 他认为并非所有颜色经验都可以用概念来表示, 但可以用“这” (this) 或“那” (that) 的指示性词语来表示我们的经验, 如滑板车上那种蓝色。[3]麦克道威尔在论述指示性概念的存在时, 宣称人有一种把概念运用到特殊对象上的识别能力, 但记忆可能很短暂。也就是说, 当我感知到蓝色滑板车时, 我能识别这种特殊的蓝色, 只有: (1) 特殊的蓝是我面前这个对象的属性; (2) 能够记忆我经验中这种蓝色。但根据麦克道威尔的论述, 我对这种经验的记忆是很短暂的, 一旦滑板车被拿走, 将不可能保持对这种蓝色的指示性概念。所以, 问题在于“滑板车上这种蓝色”一旦在感知者和被感知对象之间的联系中断后, 它将不再充当一个概念, 我会忘掉那种蓝色经验。这就违背了概念的一个条件:一旦拥有一个特殊概念, 就可以用它持久地识别拥有该属性的对象。指示性概念“滑板车上那种蓝色”显然缺少这种功能。

第二个例子来自于皮考克 (Peacocke) 给出的知觉的非概念内容。[4]可以设想:在T1点我看到250英尺外有一棵树, 在T2点那棵树离我750英尺。在T1、T2两点, 我所表征的这棵树有同样的高度 (概念内容) 。然而, 在T1、T2两个地点, 那棵树在我视域里占据的空间是不同的, 显然是T1>T2。这在现象学里是很常见且正确的描述。也就是说:尽管在T1和T2两点我有相同的概念内容, 但它们向我呈现的经验是不同的。这个例子表明了知觉经验具有非概念特征。

第三个例子与动物和婴儿的高阶认知有关。我能说出看到一棵树时的一些特定概念, 比如高度、颜色等, 而我的狗却不具有这种能力。但如果我说因为狗没有关于树的概念而断言它不能觉知到眼前这棵树, 就会显得很奇怪。我可以说8个月大的汤姆头脑中没有树的概念, 但他在树林里玩耍时, 我可以确信他感知到了树。日常生活中, 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不具有树的概念而拒绝承认他们能感知到树。

概念论不能充分描述知觉经验的现象性。与概念论者相反, 非概念论者认为, 知觉虽然经由意向内容来感知对象, 但意向内容完全是非概念的。宣称知觉有非概念特征, 着重于知觉的现象属性, 但不能因此而否认我们在觉知过程中, 用概念来表征和统摄对象的能力。一般来说, 产生内容的知觉机制有两种相互联系的方式, 一是自上而下的概念作用, 二是自下而上的无概念方式。[5]执其一端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因此, 需要改进纯意向论的主张。

三 知觉的关系理论

纯意向论的核心观点是主张感知者通过意向内容 (命题内容) 来感知对象。如我看到尼克戴着眼镜, 可推知你也能看到尼克戴着眼镜, 两个感知者可以共享相同的内容 (尼克戴着眼镜) 。这是纯意向理论好的一面。但是一个完善的知觉理论, 不仅要阐明感知者和被感知对象的关系, 而且还要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一些人把知觉纯意向论的主要观点加以修正, 提出了一种知觉的关系理论。

克瑞恩 (Tim Crane) 说, 感知一个对象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状态, 感知对象是知觉的一个构成部分。[6]坎贝尔 (John Compbell) 对这种关系的论述更为清楚:你的经验的现象特征, 如房间向你呈现的东西, 是房间本身的布置构成的;对象在那儿, 它们的内在属性, 如颜色、形状和如何放置, 它们之间相互关联, 并与你发生联系。因此, 感知者和被感知对象的关系是:感知对象的布局构成了知觉本身的现象特征。[7]由于这种观点把知觉看做是心灵指向外部对象或事态的一种关系, 因此它仍属于知觉意向论的范畴, 但又不同于知觉的纯意向论, 我们暂且称它为知觉的关系理论。比如, 我看到尼克和他的眼镜时, 它们是我知觉的构成部分, 感知者和对象是关联在一起的。而在纯意向论中, 感知者和表征内容 (概念的或非概念的) 联系在一起。

在前面列举的例子中, 我们知道动物和婴儿没有概念能力, 但并不能否认他们具有知觉经验。所以关系理论认为, 在原初 (original) 状态, 知觉是非概念和非表征的, 在感知者和对象的关系中, 没有概念或表征出现, 即知觉是有意向内容之外的非表征性特征的, 这正是纯意向论所否认的地方。同时, 不同感知者对同一对象的感知会共享相同的现象内容, 这又是感觉数据理论无法解释的。归结起来, 除了注重知觉经验的现象特征外, 关系理论还有两个突出的优势:第一, 它区别了真实知觉和幻觉的细微差别;第二, 它对“存在着独立于心灵的世界”的常识观念的支持更为有力。深入考察就会发现, 纯意向论对外部世界的支撑是有问题的。考虑到幻觉是一种心理图像 (image) , 如果知觉和幻觉如纯意向论所主张的那样是相同的心理状态, 那么知觉也应该是一种心理图像。由于纯意向论认为知觉经验除了表征 (意向内容) 外别无其他, 这潜在地蕴涵着知觉是独立于感知对象的心理图像。果真如此, 它就无法为外部世界的存在提供有力辩护。因为我们将不得不从心理图像中获取信念, 虽然这并非意味着纯意向理论是某种理念论 (idealism) , 但它的确在心灵与世界之间插下了一个楔子, 给中介的感觉数据留下了空间。关系理论看起来没有这个障碍, 如果对象是知觉的构成部分, 会很自然地产生存在着外部独立世界的信念, 这种信念是我们的经验本身提供的, 而不是关于这些经验的表征。这是关系理论符合我们直觉观念的地方。

可以说关系理论的优点更多地表现在现象学上, 但由于它笼统地把知觉看做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 (1) 看不到意识在整个知觉过程中的作用。知觉毕竟具有独特的质的 (qualitative) 主观性经验, 若把它模糊地当做是感知者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 那么具有本体论地位的主观意识经验和客观的外部对象是怎么协调一致的?由于体现不出主观意识的地位, 塞尔建议应该抛弃关系理论, 进而重视和它相关的分离 (disjunctive) 理论。 (2) 由于抹掉了知觉过程中的主观意识领域, 它实际上不能解答人的幻觉与想象力。 (3) 无视神经科学对知觉的科学解释, 回避了对象如何引起知觉经验的问题。

结论

人们既可以直接觉知到外部世界对象, 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主观性体验, 这两种能力是同时存在的。真实的知觉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参考塞尔课堂讲课笔记) :

该图表示对象引起知觉经验的过程是:对象光反射到感知者的视网膜上, 视神经受到刺激后在大脑特定区域产生知觉经验。一个好的知觉理论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1) 兼顾知觉的概念属性外, 还要描述知觉的非概念和现象性特征; (2) 表现出知觉的透明性; (3) 支持存在外部世界的常识信念; (4) 能够解释人们特有的幻觉和主观想象能力。本文比较了三种不同的知觉理论:感觉数据理论、纯意向理论和关系理论。纯意向理论提供了比感觉数据理论更明显的关于知觉的现象性解释, 但对知觉有过度理智化的倾向。关系理论从表面上看比较符合人们的生活经验, 但它为了协调主客观的冲突, 掩盖了意识在知觉中的特有地位, 并且忽视神经科学对知觉过程的解释。

参考文献

[1]Harman G.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Experience[J].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990 (4) :34-40.

[2]Smith A D.The Problem of Percepti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57-58.

[3]McDowell J.Mind and World[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56-60.

[4]Peacocke C.Sense and Conten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34.

[5]Rafropoulos A, Mvller V C.The Phenomenal Content of Ex-perience[J].Mind&Language, 2006, 21:187-219.

[6]Crane T.Is There a Perceptual Relation?[J].CroatianJournal of Philosophy, 2004 (4) :207-218.

空间知觉:表征或生成? 篇6

一空间知觉的两种哲学阐释

开篇,我们为空间知觉作一幅全景素描: 从你每天睁眼感受世界开始,空间知觉就渗透其中,如影随形。一个生活中的场景,早晨当你从办公室看向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夹缝中,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我们能清晰地意识到太阳在远处,高楼在近处,也能清楚地区分出近处高楼之间的层次关系。

“表征”与“计算”是表征观贯穿始终的核心理念。无论是早期的符号加工理论还是后继的联接主义取向都对这二者表现出情有独钟的热情与执着。的确,二者深刻反映出传统认知主义的立场: 传承笛卡尔的衣钵———心物二分,即认知是通过表征再现预存的、“外在彼处”( out there) 的独立世界。在马尔( D. Marr) 看来,对知觉的最恰当的理解是将它视为心智中的表征结构以及在这种结构上运行的计算程序,这集中体现在他的“计算知觉理论”中: 视觉的任务就是在信息输入的基础上构造三维视觉场景的内部模型,对客体的精确表征是空间知觉得以实现的充要条件。[1]

表征观风靡一时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从哲学层面看,其坚持真理符合论观点,认为环境属性与知觉内容之间存在着线性对应的因果关系,这样,心理的内容就能在物理层面上得以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身心二元困境。在认知科学实践中,表征的引入也把知觉从“体验”的经验描述水平提高到了数理科学的严密水平,其出现就受到认知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的推崇。纽维尔和西蒙如此评价物理符号系统假设( PSH) : “在人工智能的创造和揭示人类思维的符号处理本质的心理学实验中,充分表明了这种假设是有用的。”[2]如被视为直接证明空间知觉表征存在的“心理旋转”和“心理扫描”实验。

对表征主义者而言,认知如“聚光灯”下的独立舞台,粉墨登场的是各种命题符号,而情境、身体和行动则退居幕后,理解知觉的起点是知觉者如何反映外部世界; 相反,生成观一开始就将———行动———设为理解知觉的起点,知觉是行动着的知觉者在与赖以生存的环境打交道的过程中主动的、富有选择性的意义建构( sense - making) 活动。知觉者的行动和感觉运动模式决定了他的主观世界,行动又最终改变了知觉到的世界。在此过程中,个体与世界耦合在一起,身体与知觉耦合在一起,相生共涌。

瓦雷拉( F. J. Varela) 与( E. Thompson) 汤普森将他们的生成知觉观建立在一些相辅相成的核心理念之上,如自治、意义建构、涌现、具身、经验等。[3]生成的知觉意味着: 其一,并不存在纯粹的、静态的、“自然之镜”式的知觉,知觉是在行动中的。其二,知觉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系统事件。知觉者、身体结构与环境是整体不可分的。迈特罗纳( H. R.Maturana) 和瓦雷拉用“结构耦合”( structural cou-pling) 概念来描述这种整体不可分性。认知的结构和过程涌现于知觉和行动的动态循环的感知运动模式之中。其三,知觉者的任务并不是再发现一个先在的客观世界,也不是投射一个先验的思维范畴,而是通过自主行动与认知情境耦合生成关系域( rela-tional domain) ,而不属于系统内部状态的“操作域”( operational domain) 。[4]

基于以上哲学分析,空间知觉是知觉者的具身结构、空间特性与知觉环境三要素相互作用的生成。概言之,生成取向倡导这样一种思路,主动的行动而非被动的反映、动态的建构而非静态的表征是打开知觉之门的钥匙。

二空间知觉的“不充分决定”难题

在这个主题下,首先要揭示空间知觉蕴藏的秘密: 外界事物投射在网膜上的影像是两维平面的,但人们的空间知觉却能包括原本不存在的第三维深度信息,而这种深度体验却恰恰真实地关联了外界对象属性。空间知觉如何得以可能?

知觉常常是无中生“有”的。诺伊( A. No) 注意到一个毋庸置疑的现象: 我们常常能获得那些自身并未参与其中的情境的完整知觉。一只猫被栅栏部分地遮挡,虽然猫的信息并未全景式地呈现于视网膜中,但我们仍会获得一只猫的完整知觉体验,而不是被栅栏所分割的猫的部分,诺伊归之为“知觉不在场之物的存在”( perceptual presence in absence) 。[5 - 6]

诸此种种,揭示了同一个问题: 视网膜的信息输入与心理上的知觉体验之间不具有严格的逻辑关系,即空间知觉的“不充分决定”( underdetermina-tion) 难题。具体来说,“不充分决定”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不同的三维空间信息可能在网膜上形成同样的二维信息,获得相同的空间体验,换言之,多种可能的三维空间信息一旦转化成同一种二维信息,后者就无法充分决定前者的唯一性; 其二,由刺激本身提供的二维感觉登记模式不足以决定知觉系统最后对知觉客体的空间知觉体验,正是这种知觉体验才与客体属性真实可靠地相关联。[7]概言之,知觉系统已然具备某种特殊能力,这些能力已经超出被动的对外来信息的感觉登记。

如何弥合“不充分性决定”? 表征主义如斯解释: 空间知觉的任务是在对外部世界的图像构成有效的符号描述基础上,通过计算从表征结构推导出外部世界的结构。换言之,大脑通过表征的神经过程自动填充( filling in) 或补偿( compensate) 缺失的深度信息[8]。对于这一解释,我们有几点合理追问: 其一,感知内容具有虚拟性( virtual) ,即在感觉瞬间,我们经验的内容并非丰富的、具体的和确定的,而往往是零散的、有限的和不确定的,不是所有的环境细节和刺激信息都会全景式呈现并表征于意识中。每当我们回顾上一瞬间的感觉信息时,这种不确定性如影随形。那么,面对残缺不全甚至完全缺失的感觉信息,大脑是如何建立起有效而清晰的视觉表征? 其二,退而言之,即便感觉信息丰富细致,大脑是否存在着这种瞬间( 毫秒级) 整合的神经补偿机制? 如果存在,那么这种神经补偿机制是否一定凭借表征的方式实现? 其三,作为自然的智能形式之一,空间知觉的获得往往是无意识的,那么,在没有注意资源的关照下,大脑是如何进行了如此大量的即时运算和填充? 实际上,在科学实践中,“计算知觉理论”所设想的各种表征还没有得到神经生理学的证明。同时,人类视知觉拓扑性的研究表明,视觉系统的功能具有拓扑性,它注重整体而忽略局部性质,这不仅与表征观的起点———特征分析相背离,而且对知觉的计算性质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显然,过于倚重计算与表征的知觉理论无法填平视网膜信息输入与深度知觉体验之间的逻辑沟壑。如果脑内的神经机制过程并不足以解释知觉,那么知觉必然逾越了大脑的疆界。生成认知观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通过引入行动和环境的作用来降低表征范式中的计算复杂性。

诺伊主张恢复知觉与行动的亲密关系,或者说,知觉本身就是行动。知觉依赖于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 感觉运动技能和感觉运动知识。[9]“视觉”并不局限于“可视”,我们之所以能知觉到那些隐藏的或者根本“不在场”的事物或者能从二维的视网膜上解读出深度信息,是因为我们能够从知觉上通达它,这种可通达性来源于,我们已具备的感觉运动技能,它使得那些“不在场”的细节信息虚拟地呈现在知觉中。正因为知觉者的感觉运动技能的作用,相应的感觉刺激变成为呈现世界内容的经验。知觉者与对象间的关系是以不同的感觉运动依赖模式为中介的,仅当知觉者对这种运动与感觉刺激共变方式有了内隐的( implicit) 领会和实践的( practical) 把握时,我们才说,空间知觉发生了。我们能从双眼视差、视轴辐合、眼睛肌肉紧张度的变化内隐地“感受”到其蕴含的深度线索。感觉运动知识的内隐性和实践性或许可以这样理解: 我们并未有意识地去学习这种知识,但这种知识却在行动中潜移默化地“生长”起来,且这种知识的运作并非是有意识的,陈述式的,可言传的,而是无意识的、程序性的,缄默的。由于我们所具有的这种技能和知识,甚至当我们闭上一只眼睛,视觉对象不动,而仅仅头部与眼睛移动时,我们也能获取深度。这是由于三维空间的各物体分布在离知觉者不同的距离上,头部运动确实地改变了网膜上的物体影像的相对位置,这些物体是相继地从不同角度被观看的。比如,如果头向左运动,较近的物体好像移位到右边,而较远的物体似乎移向左边,称之为单眼运动视差( monocularmovement parallax) 。我们不仅具备头部与眼睛移动的技能,更拥有这种移动与外界事物关系的感觉运动知识。感觉运动依赖模式最终决定了我们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巴萨卢( L. W. Barsalou) 将“具身模拟”( em-bodied simulation) ,即经验的还原视为空间知觉的基本形式: 个体对空间的知觉本身就是对空间的体验,知觉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所见即所感”式的经验再现的生物过程。[10]此外,具身模拟不仅是内隐性的,也是多模态( multi-modal) 的,即一个统一完整的知觉体验是由不同的感觉通道通过行动动态结合而成。人们获得空间知觉体验并不仅仅通过视觉通道,听觉、触觉甚至嗅觉都可以是其来源,如听觉通道,我们可以根据行动中双耳的时间差、强度差和周相差来判断声源的距离远近。

这样,当从行动的角度理解知觉,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具干瘪的计算“标本”,而是一个丰满的、立体的,鲜活的自然智能形式,从而获得了与生活契合的意义。

三空间知觉的直接与间接之争

知觉研究史上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空间知觉究竟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知觉主体必然遭遇到两类信息源,客体信息与主体经验,强调前者重要性的研究者往往持直接论观点,重视后者的往往赞同间接知觉论,其哲学本质是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之争。

直接论代表人物吉布森( J. J. Gibson) 认为,知觉环境本身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感官构成也使得我们有能力从周围环境中提取有用信息,知觉并不需要烦琐的假设、表征与推断。谈及空间知觉时,吉布森说,物理表面的纹理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映像流的变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关于环境的明确的空间布局的信息。[11]总之,空间信息直接由视觉刺激模式所提供,并且由人的感官直接感受,人对物体的三维特性的感知,不需要在脑中进行推理。

间接论更重视内部表征的作用来说明知觉的意义如何产生。知觉又称模式识别,包含提出假设与检验假设的过程。知觉者的内部表征和主体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知识帮助人们超越个人的局部经验的局限性,期待和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样看来,直接与间接论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三点: 间接论认为知觉关键是建立一个内部表征,直接论否认这一过程; 间接论认为主体的先天范畴对知觉起重要作用,而直接论不以为然; 间接论认为需要理解各个知觉加工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吉布森认为在进行知觉时存在独立的生态学水平。

很明显,绝大多数的表征论者赞同间接知觉观点,吉布森所倡导的生态取向的知觉观由于偏离了主流而一直未得到认知科学的重视。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表征的自然化和生态化取向也早已动摇了知觉是“自然之镜”的传统哲学形象,表征观加入当前刺激信息的作用来试图调和直接与间接的尖锐矛盾,知觉被认为是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内部表征之间匹配的认知建构过程。但这一解释却未免欲拒还迎: 首先,表征观看到了知觉的建构性因素,但由于知觉是大脑内部的过程,因此这种建构本质上是康德意义上先天范畴与后天感知材料的静态匹配。其次,表征论认为知觉是以表征为中介的,致使知觉失去合理的认识论基础,因为知觉依赖于表征,而表征本身又来自于知觉,这将导致循环论证。其三,表征观的解释范围有限。譬如,知觉作为低级认知过程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但我们却将人的知觉归于表征,而动物的知觉归于本能; 表征的假设检验意味着对错皆有,但事实上空间知觉其实很精确。科学实践中,经典认知研究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科学领地”,支撑间接观的实验几乎都是在“纯化”的实验室环境里进行,任何形式的自然因素的介入都被视为对结果的“污染”,实验设计让被试在静止不动的环境下观看相对贫乏的画面,这与知觉的自然智能形式相去甚远。

当我们换上生成观的“眼镜”看待这一争论时,这一问题便自然地消解了。知觉不是纯粹的脑内运作,内部因素( 神经过程与表征) 并不对应于知觉过程,而是作为一种系统与环境间的联系参与到认知过程中去。用汤普森的话说,认知是作为整体的系统与广泛的外在情境的“关系域”,而不属于系统内部状态的“操作域”。内部因素在系统与环境的意义构建活动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将内部状态等同于知觉过程,却是犯了层次上的错误( 神经过程不会知觉和思考,但人和动物会) 。生成观的意图是,通过研究知觉不是作为内部过程,而是作为具身行为,而完全绕过这个内在对外在的逻辑格局。

行动的介入使我们清楚意识到直接论与间接论的理论单薄性。除却行动,知觉环境无法直接提供深度信息; 离开行动,假设检验的表征过程也无从发生。我们借用格林格里( Gregory) 和华莱士( Wal-lace) 的病人———S. B先生案例说明这一点: 他是先天盲人,直到52 岁才恢复视力。手术后当S. B从四楼的窗户向下望时,竟将移动着的汽车当成“小东西”试图用手拿起。尽管术后的S. B能够看见东西,但却不意味着他拥有空间知觉。他缺乏的既非环境信息,也非神经过程,而是行动经验。知觉涌现于行动中,这一涌现是一个包含循环或互惠因果作用的双向过程: 在行动中,通过由内而外的自上而下方式和由外至内的自下而上的方式,建立起大脑、身体和环境之间不可割断的功能偶联和信息回环关系。

我们所体验到的深度并非完全由空间和客体属性所决定,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视觉感知内容的整个网络所涌现的状态。物体本身提供的阴影、遮挡、纹理梯度、直线透视等线索,无论多么复杂,其本身谈不上深度,只有呈现于知觉者,或者说只有当知觉者内部具备理解其深度线索的知识和能力时,才谈得上物体如何提供深度线索这一问题。

四表征观与生成观是否是根本对立的知觉观

上述分析说明,生成进路的确在应对自然智能体的知觉问题时更具解释力。不仅一定意义上避免了二元论所引发的哲学难题,而且对空间知觉的特征做出较为恰当的解释。但这是否意味着,二者是根本对立的知觉观,而在解释知觉时应将表征概念拒之门外呢?

瓦雷拉和汤普森激进地反对表征,明确主张用非线性的突显理论取而代之。莱考夫和约翰逊也认为,脑中的神经生理活动通过身体感官活动直接表现为知觉。另外一些研究者持更加温和的观点,克拉克构想了一种修正表征的立场: 主张知觉中可能存在着一种局限的、行动导向的表征。加拉格尔引入身体图式和身体意向的区分,说明“身体形塑心灵”时有表征和无表征两种形式。巴萨卢用知觉符号( perceptual symbols) 取代命题符号,将主体经验客体时的身体经验视为一种知觉符号,组成一个多模态的仿真器( simulators) ,从而使知觉系统在客体不在场时仍能建构出对它的模拟。

实际上,众多研究者承认概念、推理、语言等离线认知很难脱离表征解释,但知觉却因其明显的直接性和在线性而显示了无表征特性。我们认为,知觉并非全然没有表征。其一,探索世界的行动中生成的知觉存在一种面向行动的表征是合理的,它不排斥传统的表征概念,相反,它拓展了表征概念的外延: 并不着力构筑外部世界的全面的精确的内部模型,而采取以行动为中心的个人化的、局部表征来引导行为。其二,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过程存在着一种无意识预测框架而作为知觉新事物的“启动”环境。这种启动环境预测、选择和界定所经验的新对象。另外,当启动环境与客体所提供的信息相矛盾而无法融合时,需要建立表征来调和这种矛盾,在一些知觉特例中( 如“不可能图形”) ,我们甚至能清晰地意识到这种试图建立内部模型的表征过程。

这里需要对“表征”重新做出几点说明: 首先,表征不再是一种解释智能的内在模型或用以思维世界的一组本体论承诺,但它仍然能充当实现智能的一种手段。承认知觉的生成性并不等于排斥在某些情境或某种特定场合下作为工具的表征的存在形式。其次,表征不再是中央执行系统辖治下运行的抽象符号,而是作为经验的还原,这是一种弱化了的或拓展了的表征; 最后,感知内容的虚拟性和知觉内容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表征的不完整性。

在我们把拓展后的表征概念引入知觉理论后发现,生成观与表征观并非尖锐对立和水火不容,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融合的趋势: 首先,二者都承认知觉是某种建构的观点,表征观也认为知觉中存在着概念驱动和数据驱动两类加工方式,知觉过程涉及当前刺激信息、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体主动和富有选择性的认知建构过程。第二,二者的概念体系都允许同化这种弱化了的“表征”,近期出现了一些较有影响力的知觉理论也在这一方面做出一些有益尝试,如用知觉符号表征替代命题符号表征。第三,生态化的表征论者也开始关注作为自然智能形式的知觉,越来越看重行动和环境的作用,而逐渐走出实验室。

看似是低级认知活动的知觉却有许多实现的层次,从神经生理层次到心理体验层次,从物理信息层面到具身行动层面,甚至需要在社会文化层面上研究知觉。在知觉研究的道路上,单一的表征范式已经步履蹒跚,生成进路无疑提供了理解知觉的一个新的建设性方案,我们相信,一个综合性的理论模式正在慢慢酝酿之中。

参考文献

[1]马尔.视觉计算理论[M].姚国正,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330-338.

[2]Newell A,Simon H A.Computer Science as Empirical Enquiry:Symbols and Search[J].Communication of the ACM,1976(3):113.

[3]Thompson E,Stapleton M.Making Sense of Sense-Making:Reflections on Enactive and Extended Mind Theories[J].Topoi,2009(28):23-30.

[4]瓦雷拉,汤普森,罗施.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M].李恒威,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6-196.

[5]NoA,Pessoa L,Thompson E.Beyond the Grand Illusion:What Change Blindness Really Teaches Us about Vision[J].Visual Cognition,2000,7(1/2/3):93-106.

[6]NoA.Action in Perception[M].Cambridge:MIT Press,2004:1-149.

[7]郑宇健.知觉内容、规范及其本体论解释[J].世界哲学,2013(1):123-132.

[8]Bridgeman B,van der Heijden A H C,Velichkovsky B M.A Theory of Visual Stability across Saccadic Eye Movements[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4(17):247-292.

[9]NoA.Understanding Action in Perception:Replies to Hickerson and Keijzer[J].Philosophical Psychology,2007,20(4):531-538.

[10]Barsalou L W.Grounded Cognition:Past,Present,and Future[J].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2010(2):716-724.

风险知觉 篇7

关键词:现象学,知觉现象学,知觉体验,场所体验

1 现象学与建筑学的交织

1.1 理论基础

现象学(Phenomenology)原词来自希腊文,意为研究外观、表面迹象或现象的学科[1]。它是19~20世纪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所创立的理论,其主旨是“面向事物本身”。与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哲学截然不同,胡塞尔的现象学认为,认识事物必须首先搁置这一事物的一切观念、信仰、理论等内容,尊重事物本身的现象,通过主观体验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内容。之后人们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基础之上继续深化,其中出现了两个较明显的分支,第一个分支是德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马丁·海德格尔,在胡塞尔理论的基础上,他以“存在”为基础,发展了存在的本体论,认为认识事物本质必须以实际经验或体验为主;另一分支则是以法国梅洛·庞蒂代表所创立的知觉现象学,他以先前的现象学理论为基础,引人“身体”内容,从人体知觉入手,研究身体的自觉体验,打破了意识哲学的长期垄断。因此对于现象学大体上可以这样理解:胡塞尔首先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哲学与方法———现象学,认为任何事物在现象学的认识之下都应该是从直接观察的经验出发寻求事物的本质,而事物自身的现象才是一切知识的根源[2];海德格尔继而强调了“观察者”作为中心存在的地位,突破了胡塞尔的纯粹现象学范围,建立了新的现象学框架———本体论现象学;而梅洛·庞蒂在继承前两者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从人体知觉入手,研究身体的知觉体验。

1.2 与建筑学的对接

建筑现象学是指运用现象学的分析方法以及观察方法对人与环境关系进行的研究,其中现象学是其最根本、最主要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的原点。在建筑现象学中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思想取向:一种是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为主的本体论现象学为基础,由挪威历史和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存在主义”现象学思维有意识的引入建筑学领域中,创立了以场所精神为核心理论和主张的建筑场所现象学。他认为场所不是抽象的区位,而是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组合能被人体验和认同的一个整体,同时这个整体也是对该地区人们生活方式及周边环境的反映。因此,建筑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形式,也是物理空间的精神内涵。然而由于舒尔茨的现象学理论过于学术化,实践作品并不多见,最终仅成为一种设计指导思想,没有直接转化为设计手段。

另一种则是以法国人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基础,经由斯蒂文·霍尔等人逐渐发展而创立了建筑知觉现象学。他将人的知觉和建筑相结合,强调人对建筑的感知和体验,成功地将现象学的理论运用于建筑设计理论思想和设计实践中。

2 建筑空间的知觉体验

知觉现象学强调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从身体的自觉体验入手,以经验出发寻求对环境的整体感知。在当代建筑设计领域,建筑形式的知觉和体验大量都是以视觉信息为主,由此,建筑便成为脱离了实际生活的无内涵、无意义的空间,变成脱离了在地性的炫酷视觉产品,最终导致了建筑“人性化”“生活化”的丧失。因此,为了使使用者能够获得更为深刻、更为丰富的空间感,建筑师们必须从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感知场所的环境、空间,从意识中找到灵感,寻找设计的基础,以尽可能创造出更具内涵的知觉空间。

2.1 视觉空间体验

视觉体验在人类感知中起着主导作用。视觉感知的一个巨大优势在于,它是一个高度清晰的媒介,能够从物质世界对象中获得取之不尽的信息。据研究调查,80%的信息均来自于视觉,它不仅能直接引发人们的联想,而且还能诱发人们的情感变化。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对空间与材料的挖掘处理,能够有效地增强视觉体验与相应的空间体验,林缨设计的美国越战纪念碑就是最好的印证。美国越战纪念碑整体界面采用漆黑磨光花岗岩垒砌而成,整体结构呈“V”字型,如同大地开裂接纳在越战中阵亡的美国官兵。这座纪念碑最为触动人心的地方不但在于建筑的立面全部是由一长串死亡者的名字组成,而且当凭吊者前来悼念之时,其自身的倒影倒映在磨光的黑色花岗岩上,能够取得如同与死者相见、握手、拥抱的艺术效果。在建筑材料上,林缨选择用黑色花岗岩,通过这种沉重的黑色来体现沉思与安宁。这是一个悼念者能静静地悼念逝去朋友们,参观者反思战争的静谧之地。林缨把“越战纪念碑”看成是地球上的一道疤痕。在这里,发光的黑色花岗岩上所刻划的字便能呈现出一种叙述和阅读的模式,它在默默地向人们述说越战这段惨痛的历史。当参观者的手抚摸着这冰凉的黑色花岗岩时,生者和逝者也许在这里进行着某种意义上的秘密交流,它让参观者置身这些死难者之间。当这些越战幸存者沿着沉重的黑色花岗岩一路前行时,他们是伤心流泪的,甚至是跪地、失声痛哭时,身处这样氛围中的参观者也许同样也会潸然泪下、陷入无尽地沉思中(见图1)。林缨的“越战纪念碑”突破人们对世俗纪念碑的印象,根据场所所需内涵创造出一种不同以往的纪念碑新形式。从此,纪念碑不再拘泥于地面上,可以不再是雄伟壮观、耸入云霄,而是可以通过将自身隐没于大地之中,通过运用知觉现象学的方法构筑空间,以空间感觉体验为重点来贯穿全局,给人带来了更震撼,更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体验。

2.2 材质触觉体验

触觉就是去直接触摸事物本身,从而获得直接认识事物本质的体验,它包括全身,不只是诸如手之类触摸器官。触觉能直接去接触事物自身,感知物质的自然属性,因此它是所有知觉领域中参与性最强、感知体验最丰富的一种知觉。在现代建筑中,许多建筑师尤其强调材料的选择,其目的就是让使用者去接触材料本身,获取积极地参与性及亲切感。所以,许多时候触觉对参观者来说,得到的体验感受可能超越视觉感知。作为一种知觉系统,其他知觉都不是像触觉这样能够与事物进行真实的接触,去感受事物自身的属性。它所具有的这种行为使其比其他知觉更具体、形象和真实。如今更注重视觉冲击的建筑往往难以让人积极地参与空间体验,反而让使用者沦为一个旁观者。

随着现代社会对视觉的重视,夸张对视觉的感受,而忽视对触觉的更多参与性体验,人们用身体来丈量构造尺度和细部材料的机会消失了,建筑失去了质感与肌理、材料与构造的逻辑性,彻底沦落为纯粹为眼睛服务的造型艺术。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体现了对触觉的关注,他关心身体与建筑之间的遭遇,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来获得建筑自身的质感。与现代主义大师密斯的精简不同,阿尔托则更关注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与自身的内涵,建筑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原生态”的状态。正是这种未完成的状态,才能促使参与者下意识地想要去感受它。不论是玛利亚别墅中那些大门拉手的细部设计,还是他工作室外墙那富于变化拼贴式的砖,都展现出了一种大师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一种人性化的氛围。由此可见,材料不仅仅是建筑内外空间的建造元素,重视触觉的体验,则材料将不再是一种建造空间的物质内容,而是建筑地域性特征与自身空间内涵体验的感知要素。

2.3 听觉体验

建筑的视觉形象与触觉体验能够长时间停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而建筑周边及内部空间所产生的声音体验一般来说则是短暂而又飘忽不定的,所以将声音应用于建筑之间的设计手法比较少见。但在知觉中,声音正是因其不确定性和短暂性,反倒更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给建筑及其空间增色不少。通过空间与周围环境的构建,能够聚揽微妙的宇宙声息,使身处建筑之中的人们能体会到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安藤忠雄作所设计的住吉的长屋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住吉的长屋建在一个闹市之中,建筑是一个较为封闭的混凝土盒子,仅开一个门洞口,整个建筑体量为长方形,内部通过中间连桥将其分为虚实三个部分,两端实体作为居住使用空间,中间的天井以及连桥作为虚的部分,建筑师有意识的没有附加任何遮盖物,使用者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盒子中仍然能体验到外界自然的变化;而外界嘈杂的噪音被封闭的混凝土盒子疏远隔离,少部分“嘈杂”的声音通过天井进入内部,成为室内空间的背景,衬托出建筑内部的幽静(见图2)。虽然整个建筑对外是封闭的,但其内部却通过天井的开敞保留了外界的自然环境,从而激发了使用者对外界环境的主动感知。

2.4 嗅味觉体验

嗅觉与味觉在建筑体验中所起的作用远远没有其他几种知觉系统明显,特别是味觉。但是它们对场所的感知有却自己特殊的功能,它能在环境塑造过程中起到有奇妙作用。一种特殊气味可以再一次使人们联想到过去所经历过空间场景。就如同大街小巷中弥漫着的火锅味道立刻就能让人联想到重庆,或者鱿鱼丝的海腥气味也许能够让你回忆起无边际的海。气味的联想能够缩短时空的跨越,带给人们心灵的触动。斯蒂文·霍尔另辟蹊径,在建筑的嗅觉中做足文章:在圣·伊纳爵教堂中,其塑性的形体、不规则的窗洞、多彩的颜色以及精心布置的内部光线在视觉上的效果,组合成了霍尔建筑造型的独特语汇。更奇妙的是霍尔在四周的墙壁上涂抹了一层香气四溢的蜂蜡,这使人的感官体验达到了顶峰,由此,建筑与人的知觉、信仰之间展开一种深刻而和谐的对话(见图3)。

3 结语

建筑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空间环境,这是建筑的重要内涵之一。随着现代主义建筑日益国际化,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对理性化和抽象化过度追求的“纯净国际式”建筑正在逐步使建筑同质化。通过对已有建筑设计作品中的现象学精神进行发掘分析可以看出,人类能够直接通过知觉体验感知事物本质,而知觉体验又能指导每一个意识的活动,因此知觉体验能为我们带来建筑环境的真实特征,同时也表明将知觉现象学应用于建筑当中能够使空间更具内涵品质。

参考文献

[1]沈克宁.建筑现象学初议:从胡塞尔和梅罗·庞蒂谈起[J].建筑学报,1998,45(12):44-47.

[2]张玉磊.林耕.《建筑现象学两大领域理论应用研究》课题文献综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17).

[3]唐剑鸣.建筑场所现象学与建筑知觉现象学综合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4]冯琳.知觉现象学透视下“建筑-身体”的在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5]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张星彦.感知现象学及其在建筑设计上的发展与应用[J].山西建筑,2008,34(5):32-33.

[7]姚翔翔.空间的诗学:从现象学的角度谈环境设计方法[J].南京艺术学院报,2011,34(6):161-164.

我国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研究述评 篇8

随着对其权益的日益重视, 关于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 其研究数量激增, 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和动态,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研究的总体现状作梳理和回顾, 探讨所存在的问题, 为以后的研究及干预工作提供启示。

1 歧视知觉概念的界定

歧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 歧视知觉的研究源于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关注。所谓歧视知觉 (perception of discrimination) , 即个体知觉到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资格 (如种族、户口身份等) 而受到了有区别的或不公平的对待, 它是相对于客观歧视而言的一种主观体验[6]。刘霞[7]认为, 歧视知觉涉及直接与群体成员资格相关的主观体验, 它既包括知觉到的指向于自己的歧视, 如通常所说的个体的被歧视感, 也包括知觉到的指向于自己所在群体的歧视, 如群体歧视知觉。虽然目前无法确定歧视知觉是否真正反映了客观歧视, 但其作为弱势群体成员的重要心理现实, 作为实际的变量影响着人的行为和发展。

2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的影响因素

关于歧视知觉的影响因素研究, 国外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是BROWN等提出的儿童歧视知觉发展模型[8], BROWN对影响儿童歧视知觉的因素主要分为认知变量、情境变量和个体差异变量。我国的研究显示, 影响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

2.1 个体因素

影响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个体因素包括群体成员资格 (如学校类型、年级、性别、流动性) 和群体态度等方面。在学校类型上, 有大量研究对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进行了对比研究, 其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即普遍认为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的被歧视感要强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4,7,8,9], 这说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感受到更多的歧视体验。在年级上, 研究发现打工子弟学校中初中流动儿童的被歧视感要显著高于小学流动儿童, 高年级的流动儿童比低年级的歧视知觉高, 这与胡芳芳的研究一致[10]。在性别上, 流动男孩的歧视知觉相对较多[7], 但蔺秀云等[4]提出, 流动儿童知觉到的社会歧视在性别上差异不存在显著性。随着流动时间的越来越长, 流动儿童的个体歧视体验和群体歧视知觉都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可能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过程有关[7]。在流动性上, 不管是城市流动性、住房流动性还是学校流动性上, 流动性高的儿童知觉到的歧视显著多于流动性低的儿童, 流动性越高的儿童感受到的歧视越多[4]。现实生活中, 即使面对同样的家庭和学校环境, 有的儿童也会比其他儿童更容易知觉到歧视现象。刘霞[7]认为, 这与流动儿童的群体态度有关, 流动儿童在群体态度上越偏向于自己所在的流动儿童群体, 其报告的个体歧视体验越多, 越容易把经历的消极事件归因于他人的成见或偏见态度, 即越容易认为不好的结果是由于他人的歧视行为所导致。这说明, 群体态度在流动儿童个体歧视知觉产生中的作用地位是比较复杂的, 既存在直接的影响途径, 也通过对其他变量的调节影响发挥间接作用。

2.2 环境因素

对于流动儿童而言, 其心理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领域就是家庭和学校环境。因此, 在影响儿童歧视知觉的环境因素中, 家庭经济环境和班级环境的作用一直受到普遍关注[11]。

一般来说, 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会提供更多关于环境不公平的信息, 随着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增加, 其知觉到的指向于自身以及所在群体的歧视现象会逐渐的减少。刘霞[12]研究表明, 在排除学校类型、年级和性别因素的影响后,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于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班级环境中, 与流动儿童人际互动最密切, 对其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两类人群:同伴和教师。任云霞[13]调查表明流动儿童能感受到来自同伴特别是城市儿童的歧视, 江琦等[2]研究显示同伴关系与歧视知觉呈负相关, 师生冲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班级气氛对于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尤其是来自同学和老师的支持, 对流动儿童的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12]。这与来自普通儿童群体的研究一致, 老师和同学支持是儿童的重要社会资源, 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14]。

3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 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 歧视知觉与流动儿童抑郁[4,15]、社交焦虑[4]、孤独感[4,16,17]都呈显著正相关。但并非所有的流动儿童在遇到歧视后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显然, 在歧视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可能还存在其它中介或者调节变量。范兴华[15]的研究表明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抑郁关系有共同调节作用, 方晓义等[17]研究发现受歧视流动儿童在孤独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未受歧视流动儿童, 是否受歧视与受歧视程度对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积极应对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感的正向预测关系有增强作用。蔺秀云等[4]为考察哪些因素会起到中介或调节的作用, 降低歧视知觉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以应激的CPT理论为基础,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 应对方式和自尊在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和心理健康水平中都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采用的应对方式最终还是要通过自尊对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作用, 自尊作为个体最核心的一个变量影响着心理健康水平, 并得出对于流动儿童来说, 要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需要从调节自尊入手。

近年来, 随着心理弹性等研究的兴起, 研究者发现歧视知觉的增加不一定导致幸福感的显著降低, 即使在不利的处境条件下, 个体自身仍具备健康发展的潜力或优势。余益兵等[18]考察了流动儿童的积极情感体验和人格特征, 结果发现, 流动儿童在个人掌控感、乐观主义倾向和积极情感三个积极心理维度的总体得分均处于理论的中等及以上水平, 说明流动儿童并非是一个心理弱势群体。幸福感是体现个体心理发展积极程度的重要指标, 师保国[19]、刘霞[20,21]、邢淑芬[22]等开展了歧视知觉与幸福感影响与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这种研究视角的转变, 有利于打破对流动儿童的各种问题重重的刻板印象, 将人们的视线从流动儿童的问题引向对其优势、潜能的关注。

4 对有关的理论模型的修正

虽然一些相关研究表明歧视知觉对心理健康具有消极作用, 但是, 也有很多研究没有发现二者之间的显著性关系[23]。CORNING研究发现, 歧视知觉与自尊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负性关系, 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多种影响途径, 有些途径产生积极作用, 有些则产生消极作用, 这些不同作用共同影响心理健康, 从而使得最后的影响效应相互抵消。BRANSCOMBE等[24]提出了一个关于歧视知觉的双加工 (消极/积极) 模型———拒绝认同模型 (rejection-identification model, RIM) 。拒绝认同模型主要用来解释歧视知觉对于弱势群体成员的多重影响。近年来, 研究者对拒绝认同模型进行了进一步验证, 在遭受种族歧视还是性别歧视的弱势群体中, 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证据支持[25,26]。针对我国流动儿童所处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其歧视知觉类型的特殊性, 刘霞[7]对拒绝认同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修正, 主要是把新的中介变量——个人控制感纳入模型中, 分别从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的水平上考察其在歧视知觉作用于个体和集体幸福感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研究表明, 个人控制感和群体认同感对于群体地位感均具有直接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

5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国内关于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歧视知觉的影响因素、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中介变量、歧视知觉与幸福感的关系及对有关理论模型的修正等方面, 已取得不少可喜的成果, 但仍存在以下的问题。

5.1 研究视角的局限性

实际上, 很多流动儿童在对歧视事件的知觉方面是存在偏差的, 这会造成因过去获得的刻板印象知识而产生过分敏感的歧视知觉, 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流动儿童歧视体验的现实状况, 有必要同时考虑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既从被歧视者本身角度考察其主观知觉到的歧视事件及其程度, 也从歧视者角度收集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歧视事件及其程度, 结合两方面的数据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内在心理本质进行全面揭示。

5.2 研究方法的单一性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歧视知觉的特征表现以及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模式可能会发生一定变化, 国内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研究多为横断研究, 缺乏采用追踪研究的方法对流动儿童被歧视感随时间变化特点的探讨, 因此, 有必要通过纵向追踪研究, 进一步揭示歧视知觉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式。

5.3 研究应用的贫乏性

上一篇:编排体系下一篇:怎样描写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