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权利

2024-08-13

受教育权利(共8篇)

受教育权利 篇1

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学实践中, 学生对此理解比较模糊。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去理解。

第一, 要明白什么是受教育权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 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公民受教育权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四个大的方面:受教育机会平等权、受教育自主决定权、受教育环境权和受教育救济权。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 受教育是一种权利;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 受教育是一项义务。

第二, 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由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决定的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所谓权利, 指法律赋予人们享有的权益, 表现为享受权利的人们有权作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相应的行为。在必要时可以请求国家机关以强制的协助实现其权利。所谓义务, 指法律规定人们应当履行的某种责任。表现为要负有义务的人必须作出一定的行为, 或禁止作出一定的行为, 以维护国家权益获得实现。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 只有保证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才能调动公民自觉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义务又是实现权利的基础, 公民只有自觉履行义务, 为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才能为充分享受权利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受教育兼有权利义务两种属性, 突出地表现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没有权利, 就没有义务, 没有义务, 也就没有权利。只有大家都切实履行宪法规定的受教育的义务, 才能保障大家都充分地享受宪法规定的受教育的权利。

第三, 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公民要把对国家、社会的义务看作是自己应尽的天职。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 又是义务的承担者。既没有脱离义务单独存在的权利, 也没有可以摒弃权利而单独履行的义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 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国家教育办得好坏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在我国现阶段, 受教育是为国家、社会作贡献的基础, 受教育不仅是为个人, 也是为国家、为社会, 不能只看作是私事, 它是公民对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

第四, 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由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决定的

在阶级社会里, 剥削阶级享有权利而不尽义务, 劳动人民的权利被公开剥夺, 或名存实亡, 只有义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建设新中国, 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我国, 权利的主体是人民, 义务的主体也是人民, 人民既是国家的主人, 也是国家的建设者。就受教育而言, 从公民个人的角度来说, 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 它直接关系到公民的个人的健康成长和自我的完善与发展;从民族和国家的角度来说, 公民受教育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 要实现现代化,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 教育是基础, 公民接受教育是整个科学文化发展的基础, 是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对公民而言, 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国家和社会必须予以保护, 任何组织单位和个人都无法剥夺;而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 受教育又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任何人企图逃避义务,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所不容许的。

因此, 我们说在我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 又是公民的义务。任何公民都必须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既要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 又要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行使权利时, 要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和他人权利的义务。

每个公民都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热爱学习, 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为四化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江苏省灌南县教育中心)

受教育权利 篇2

原告齐玉苓因与被告陈晓琪、陈克政、山东省济宁商业学校(以下简称济宁商校)、山东省滕州市第八中学(以下简称滕州八中)、山东省 滕州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滕州教委)发生侵犯姓名权、受教育权纠纷,向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齐玉苓诉称:原告经统考(统一招生考试)后,按照原告填报的志愿,被告济宁商校录取原告为九○级财会专业委培生(由特定单位委托学校培训的学生)。由于各被告共同弄虚作假,促成被告陈晓琪冒用原告的姓名进入济宁商校学习,致使原告的姓名权、受教育权以及其他相关权益被侵犯。请求判令各被告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给原告赔偿经济损失 16万元(其中包括:

1、陈晓琪冒领的工资 5万元;

2、陈晓琪单位给予的住房福利 9万元;

3、原告复读一年的费用 1000元;

4、原告为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交纳的城市增容费 6000元;

5、原告改上技校学习交纳的学费 5000元;

6、陈晓琪在济宁商校就读期间应享有的助学金、奖学金 2000元;

7、原告支出的律师代理费 5000元、调查费 1000元),赔偿精神损失 40万元。

被告陈晓琪辩称:本人使用原告齐玉苓的姓名上学一事属实。齐玉苓当年的考试成绩虽然过了委培分数线,但她表示过不想上委培,因此她没有联系过委培单位,也没有交纳委培费用,不具备上委培的其它条件。本人顶替齐玉苓上学,不侵犯其受教育权。受教育权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权利,齐玉苓据此主张赔偿,没有法律依据,而且其诉讼请求已明显超过了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诉讼时效。

被告济宁商校辩称:本校收到以齐玉苓名义寄来的委培单位证明后,及时对考试成绩超过委培分数线的齐玉苓发出了录取通知书,因此没有侵犯原告齐玉苓的合法权益。

被告滕州八中辩称:在齐玉苓与陈晓琪的纠纷中,本校没有任何侵权行为,不应被列为本案被告。

被告滕州教委辩称:在九○届中专招生考试中,从报名、考试、录取到发放录取通知书的各个环节,本被告都严格执行了招生政策,在此纠纷中无任何过错,不应为他人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

原告齐玉苓与被告陈晓琪均是被告滕州八中的九○届应届初中毕业生,当时同在滕州八中驻地滕州市鲍沟镇圈里村居住,二人相貌有明显差异。齐玉苓在九○届统考中取得成绩 441分,虽未达到当年统一招生的录取分数线,但超过了委培生的录取分数线。当年录取工作结束后,被告济宁商校发出了录取齐玉苓为该校九○级财会专业委培生的通知书,该通知书由滕州八中转交。

被告陈晓琪在 1990年中专预选考试中,因成绩不合格,失去了继续参加统考的资格。为能继续升学,陈晓琪从被告滕州八中将原告齐玉苓的录取通知书领走。陈晓琪之父、被告陈克政为此联系了滕州市鲍沟镇政府作陈晓琪的委培单位。陈晓琪持齐玉苓的录取通知书到被告济宁商校报到时,没有携带准考证;报到后,以齐玉苓的名义在济宁商校就读。陈晓琪在济宁商校就读期间的学生档案,仍然是齐玉苓初中阶段及中考期间形成的考生资料,其中包括贴有齐玉苓照片的体格检查表、学期评语表以及齐玉苓参加统考的试卷等相关材料。陈晓琪读书期间,陈克政将原为陈晓琪联系的委培单位变更为中国银行滕州支行。1993年,陈晓琪从济宁商校毕业,自带档案到委培单位中国银行滕州支行参加工作。

被告陈克政为使被告陈晓琪冒名读书一事不被识破,曾于 1991年中专招生考试体检时,办理了贴有陈晓琪照片并盖有“山东省滕州市招生委员会”钢印的体格检查表,还填制了贴有陈晓琪照片,并加盖“滕州市第八中学”印章的学期评语表。1993年,陈克政利用陈晓琪毕业自带档案的机会,将原齐玉苓档案中的材料抽出,换上自己办理的上述两表。目前在中国银行滕州支行的人事档案中,陈晓琪使用的姓名仍为“齐玉苓”,“陈晓琪”一名只在其户籍中使用。

经鉴定,被告陈克政办理的体格检查表上加盖的“山东省滕州市招生委员会”钢印,确属被告滕州教委的印章;学期评语表上加盖的“滕州市第八中学”印章,是由被告滕州八中的“滕州市第八中学财务专章”变造而成。陈克政对何人为其加盖上述两枚印章一节,拒不陈述。

另查明:1990年,被告滕州八中将当年参加中专考试学生的成绩及统招、委培分数线,都通知了考生本人。

1990年的招生办法,要求报考委培志愿的考生必须凭委培招生学校和委培单位的介绍信报名。为满足这一要求,凡报考委培志愿的考生事实上都是自己联系委培单位并自己交纳委培费用。被告陈晓琪当时交纳了 5500元的委培费。原告齐玉苓既未联系过委培单位,亦未交纳过委培费用。

上述事实,有证人孟繁运、曹森、张开宇、陈道山的证言,有枣庄市教委招生办公室、滕州市鲍沟镇政府的证明,有当事人齐玉苓、陈克政、济宁商校、滕州教委、滕州八中的陈述和对陈晓琪的调查笔录,有济宁商校九○级委培学生花名册、九三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调配表、“齐玉苓”人事档案和其他学生的体格检查表、鉴定结论两份、陈晓琪的户籍、滕州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的“滕招办字(1990)7号”文件等证据证实。

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

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被告陈晓琪在中考落选、升学无望的情况下,由其父、被告陈克政策划并为主实施冒用原告齐玉苓姓名上学的行为,目的在于利用齐玉苓已过委培分数线的考试成绩,为自己升学和今后就业创造条件,其结果构成了对齐玉苓姓名的盗用和假冒,是侵害姓名权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由于侵权行为延续至今,故陈晓琪关于齐玉苓的诉讼请求已超过诉讼时效的答辩理由,显然不能成立。

原告齐玉苓主张的受教育权,属于公民一般人格权范畴。它是公民丰富和发展自身人格的自由权利。本案证据表明,齐玉苓已实际放弃了这一权利,即放弃了上委培的机会。其主张侵犯受教育权的证据不足,不能成立。齐玉苓基于这一主张请求赔偿的各项物质损失,除律师代理费外,均与被告陈晓琪的侵权行为无因果关系,故不予支持。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原告齐玉苓的姓名权被侵犯,除被告陈晓琪、陈克政应承担主要责任外,被告济宁商校明知陈晓琪冒用齐玉苓的姓名上学仍予接受,故意维护侵权行为的存续,应承担重要责任;被告滕州八中在考生报名环节疏于监督、检查,并与被告滕州教委分别在事后为陈晓琪、陈克政掩饰冒名行为提供便利条件,亦有重大过失,均应承担一定责任。

原告齐玉苓支出的律师代理费,因系被告陈晓琪实施侵权行为而导致发生的实际费用,应由陈晓琪承担赔偿责任,其他被告负连带责任。但齐玉苓主张的律师代理费数额无客观依据,不能全部支持,应按《枣庄市律师业务收费标准》确定收费具体数额。诉讼中对体格检查表、学期评语表中的印章进行鉴定支出的费用,应由责任人被告滕州八中、滕州教委分别负担。

原告齐玉苓的考试成绩及姓名被盗用,为其带来一定程度的精神痛苦。对此,除有关责任人应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的责任外,各被告均应对齐玉苓的精神损害承担给予相应物质赔偿的民事责任。各被告对判决的精神损害赔偿费用各自承担,相互之间不负连带责任。但在赔偿标准方面,齐玉苓主张的数额与我国国情和本案案情均不相符,要求过高,故不予全部采纳。对精神损害应赔偿的数额,参照本地司法机关审理的同类纠纷确定。

综上,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

一、被告陈晓琪停止对原告齐玉苓姓名权的侵害;

二、被告陈晓琪、陈克政、济宁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向原告齐玉苓赔礼道歉;

三、原告齐玉苓支付的律师代理费 825元,由被告陈晓琪负担,于判决生效后 10日内给付,被告陈克政、济宁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对此负连带责任;

四、原告齐玉苓的精神损失费 35000元,由被告陈晓琪、陈克政各负担 5000元,被告济宁商校负担 15000元,被告滕州八中负担 6000元,被告滕州教委负担 4000元,于判决生效后 10日内给付;

五、鉴定费 400元,由被告滕州八中、滕州教委各负担 200元;

六、驳回齐玉苓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按本院核定的实际争议数额 19.5万元计收 5410元,由原告齐玉苓负担 4400元,被告陈晓琪、陈克政、济宁商校各负担 300元,被告滕州八中、滕州教委各负担 55元。

宣判后,齐玉苓不服一审判决,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理由是:

一、陈晓琪实施的侵犯姓名权行为给本人造成的精神损害是严重的,应按照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75条规定的赔偿标准予以赔偿;

二、根据当年国家和山东省对招生工作的规定,报考委培不需要什么介绍信,也不需要和学校签订委培合同。滕州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的“滕招办字(1990)7号”文件中对招委培生工作的规定,违反了国家和山东省的规定,是错误的,不能采信。本人在参加统考前填报的志愿中,已经根据枣庄市商业局在滕州市招收委培学生的计划填报了委培志愿,并表示对委培学校服从分配,因此才能进入统招兼委培生的考场参加统考,也才能够在超过委培分数线的情况下被济宁商校录取。正是由于滕州八中不向本人通知统考成绩,而且将录取通知书交给陈晓琪,才使本人无法知道事实真相,一直以为成绩不合格落榜了,因此也才不去联系委培单位,没有交纳委培费用。各被上诉人的共同侵权,剥夺了本人受中专以上教育的权利,并丧失了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相关利益。原审判决否认本人的受教育权被侵犯,是错误的。请求二审法院判令:

1、陈晓琪赔偿因其侵犯本人姓名权而给本人造成的精神损失 5万元;

2、各被上诉人赔偿因共同侵犯本人受教育的权利(即上中专权益及相关权益),而给本人造成的经济损失 16万元和精神损失 35万元。

被上诉人陈晓琪答辩称: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应当维持。

被上诉人陈克政答辩称:中专预选考试结束后,齐玉苓私下曾对陈晓琪表示过她不准备上委培学校。正是由于齐玉苓有这个意思表示,所以我提供了鲍沟镇镇政府的介绍信和委培合同,齐玉苓才能被安排在统招兼委培考场。当然,以后陈晓琪使用齐玉苓的姓名上学,齐玉苓不知

情,但这并不违背齐玉苓本人的意思表示。所以,我们侵犯的只是齐玉苓的姓名权,没有侵犯齐玉苓受中专以上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因此给其造成任何精神损害。

被上诉人济宁商校答辩称:侵犯齐玉苓的姓名权,完全是由陈克政精心策划并实施的。如果有其他具体行为人明知是假,还为陈克政编造或更改档案材料,应当追究具体行为人的责任。济宁商校履行了自己应尽的审查义务,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济宁商校在陈晓琪、陈克政实施的侵犯姓名权方面有故意行为,因此济宁商校没有给齐玉苓造成任何精神损害。

被上诉人滕州八中答辩称:滕州八中于当年以张榜公布的形式将齐玉苓的统考成绩及委培分数线进行了通知。齐玉苓的合法权益在 1990年就已经受到陈晓琪、陈克政的侵犯,而滕州八中的财务章是 1992年 4月才刻制的,以加盖了变造的财务章让滕州八中承担侵权责任,于理不通。

被上诉人滕州教委答辩称:滕州教委在 1990年的中专招生工作中,从考试到录取以及考生录取通知书的发放,都是严格按招生政策规定的程序进行。齐玉苓被他人冒名上学,与我委无关。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

一审认定被上诉人滕州八中已将上诉人齐玉苓的统考成绩及委培分数线通知给齐玉苓本人,没有证据证实,不能成立。

被上诉人滕州教委承认是上诉人齐玉苓本人填报了委培志愿,因此被安排在统招兼委培考场参加考试。

上诉人齐玉苓在被上诉人滕州八中毕业以后,其户口是由被上诉人陈克政持齐玉苓的录取通知书迁出。

被上诉人陈晓琪至今仍使用上诉人齐玉苓的姓名在中国银行滕州支行工作,自 1993年 8月到 2001年 8月,共领取工资计 52043元。

滕州市 1997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 100元,1998年 1月至 1999年 6月为 110元,1999年 7月至今为 143元。

上诉人齐玉苓于 1990年 8月至 1991年 5月在山东省邹城市第二十中学(现为第四中学)复读,其间支出复读费 1000元。1993年 6月份,齐玉苓向有关部门交纳 6000元城市增容费后转为非农业户口。同年 8月,齐玉苓又就读于邹城市劳动技校,交纳学费等费用 5000元。1996年 8月,齐玉苓被分配到山东鲁南铁合金总厂工作。自 1998年 7月,齐玉苓曾有一年多时间下岗待业。

以上事实,由枣庄市招生委员会的证明、体格检查表、学期评语表、收款凭证、文检鉴定书、常住人口登记表、中国银行滕州支行的证明、滕州市民政局的证明以及当事人陈述等证据证实。

除此以外,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确认了一审查明的其他事实。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上诉人齐玉苓所诉被上诉人陈晓琪、陈克政、济宁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侵犯姓名权、受教育权一案,存在着适用法律方面的疑难问题,因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对本案研究后认为:当事人齐玉苓主张的受教育权,来源于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根据本案事实,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据此,最高人民法院以法释〔2001〕25号司法解释批复了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请示。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据此讨论后认为:

上诉人齐玉苓通过初中中专预选后,填报了委培志愿,并被安排在统招兼委培考场,表明其有接受委培教育的愿望。被上诉人陈克政辩称是由于其提供了鲍沟镇镇政府的介绍信和委培合同,齐玉苓才被安排在统招兼委培考场,没有证据证实。既使此节属实,也因为陈克政实施的这一行为是违法的,不能对抗委培志愿是由齐玉苓亲自填报这一合法事实。陈克政称齐玉苓以自己的行为表示放弃接受委培教育的权利,理由不能成立。齐玉苓统考的分数超过了委培分数线,被上诉人济宁商校已将其录取并发出了录取通知书。由于被上诉人滕州八中未将统考成绩及委培分数线通知到齐玉苓本人,且又将录取通知书交给前来冒领的被上诉人陈晓琪,才使得陈晓琪能够在陈克政的策划下有了冒名上学的条件。又由于济宁商校对报到新生审查不严,在既无准考证又无有效证明的情况下接收陈晓琪,才让陈晓琪冒名上学成为事实,从而使齐玉苓失去了接受委培教育的机会。陈晓琪冒名上学后,被上诉人滕州教委帮助陈克政伪造体格检查表;滕州八中帮助陈克政伪造学期评语表;济宁商校违反档案管理办法让陈晓琪自带档案,给陈克政提供了撤换档案材料的机会,致使陈晓琪不仅冒名上学,而且冒名参加工作,使侵权行为得到延续。该侵权是由陈晓琪、陈克政、滕州八中、滕州教委的故意和济宁商校的过失造成的。这种行为从形式上表现为侵犯齐玉苓的姓名权,其实质是侵犯齐玉苓依照宪法所享有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各被上诉人对该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由于各被上诉人侵犯了上诉人齐玉苓的姓名权和受教育的权利,才使得齐玉苓为接受高等教育另外再进行复读,为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交纳城市增容费,为诉讼支出律师费。这些费用都是其受教育的权利被侵犯而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应由被上诉人陈晓琪、陈克政赔偿,其他各被上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齐玉苓后来就读于邹城市劳动技校所支付的学费,是其接受该校教育的正常支出,不是侵权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应由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为了惩戒侵权违法行为,被上诉人陈晓琪在侵权期间的既得利益(即以上诉人齐玉苓的名义领取的工资,扣除陈晓琪的必要生活费)应判归齐玉苓所有,由陈晓琪、陈克政赔偿,其他被上诉人承担连带责任。各被上诉人侵犯齐玉苓的姓名权和受教育的权利,使其精神遭受严重的伤害,应当按照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最高标准,给齐玉苓赔偿精神损害费。齐玉苓要求将陈晓琪的住房福利、在济宁商校期间享有的助学金、奖学金作为其损失予以赔偿,该请求于法无据,不予支持。

按照《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的规定,本案诉讼费应根据上诉人齐玉苓诉争的标的额进行计算。原审判决计算有误,应予纠正。

综上,原审判决认定被上诉人陈晓琪等侵犯了上诉人齐玉苓的姓名权,判决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是正确的。但原审判决认定齐玉苓放弃接受委培教育,缺乏事实根据。齐玉苓要求各被上诉人承担侵犯其受教育权的责任,理由正当,应予支持。据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依照宪法第四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2001)法释 25号批复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于 2001年 8月 23日判决:

一、维持一审民事判决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

二、撤销一审民事判决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

三、被上诉人陈晓琪、陈克政于收到本判决书之日起 10日内,赔偿上诉人齐玉苓因受教育的权利被侵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7000元,被上诉人济宁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四、被上诉人陈晓琪、陈克政于收到本判决书之日起 10日内,赔偿上诉人齐玉苓因受教育的权利被侵犯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按陈晓琪以齐玉苓名义领取的工资扣除最低生活保障费后计算,自 1993年 8月计算至陈晓琪停止使用齐玉苓姓名时止;其中 1993年 8月至 2001年 8月,共计 41045元),被上诉人济宁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五、被上诉人陈晓琪、陈克政、济宁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于收到本判决书之日起 10日内,赔偿上诉人齐玉苓精神损害费 50000元;

六、驳回上诉人齐玉苓的其他诉讼请求。

受教育权利 篇3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工进入城市,在广大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存在很大的缺失,缺乏公平性。若长此以往,将会从根本上动摇我国教育的根基,甚至动摇中华民族大业的根基。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就需秉承公平原则,需要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受教育权利的关注与保护。本文试图运用公平理论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保护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公平受教育权利缺失的现状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基层政府的政策理念对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影响、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不够重视、家庭教育的缺失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之对策,进而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让每个留守儿童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关键词:公平理论 农村留守儿童 受教育权利 保护

留守儿童,中国广大农村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由于父母亲常年不在家,缺少亲情的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在自我人身安全、生活、学习及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逐年上升,与此相伴的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也日渐凸显。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公平受教育权,已成为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客观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始终应坚持的一个基本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入学机会均等、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机会均等以及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教育公平包含的教育机会均等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机会均等,二是参与率平等,三是结果或成功的平等。那么如何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公平性,进而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让每个留守儿童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就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平理论对受教育权利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Adams)于1965年首先提出的。公平理论指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的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这种理论的基础在于:员工不是在真空中工作的,他们总是在比较,比较的结果对于他们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有影响。

国内对留守儿童公平受教育权利的问题分析学者们的结论各有侧重。如范先佐、郭清扬认为从现实和政策评估的角度看,留守儿童在卫生保健、安全、学习、品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并影响他们公平接受教育。范先佐从学校、家庭、社会层面对留守儿童的人身权利、学业、人身安全、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王章华、戴立朝认为,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认识不足。二是留守儿童的教育资金投入不足。三是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杨静慧强调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明确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变革教育机制、强化家庭观念。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没有专门的“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护的法律规定与实践。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留守儿童的规模,以及移民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医疗和健康、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19世纪20年代和19世纪末期,发达国家的大量农民在工业化、城市化历史进程中也向城市转移,因为基本上没有户籍制度的限制,所以他们没有出现如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样普遍的社会问题。

总体上,上述内容为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背景案例和假设框架,然而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可以在充分考虑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家庭、学校和社区等环境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与不同群体的比较,使得因素考虑更全面,可比性更强,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二.留守儿童公平受教育权的意义

教育是立国之本,人才培养是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实现留守儿童公平受教育权百利而无一害。

第一,对留守儿童自身发展的意义。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留守儿童公平地受教育权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自我完善,关系到他们今后的生活条件及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只有实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留守儿童才能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才能使其智力、心力等诸方面得以健康成长。

第二,对当地及整个社会发展的意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其教育水平,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全方位提高,将多余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进而缩小城乡社会差距、保障城乡协调发展。

第三,对国家未来的发展的意义。农村积贫积弱的现实,较低地对于教育支出的总量和比例,使农民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优势。只有保证教育公平,才能有效的解除城乡二元结构给农村发展带来的桎梏,逐步缩小代际间发展差距,为我国社会主义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缺失的现状

所谓受教育权,指公民享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它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

1.教育起点的不公平

教育起点公平是指适龄儿童不受性别、民族、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均应享有平等的就学权利和机会。据抽样调查统计,我国学龄前(0—5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占总体留守儿童比例为27.05%,小学学龄(6一11岁)的留守儿童的比例为34.85%,初中学龄(12—14岁)的留守儿童的比例为20.84%,大龄(15—17岁)的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7.27%。根据目前我国教育投资现状,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没有幼儿园等专门学前教育的机构,正规学前教育和父母亲情教育的缺失必将影响其早期发展。

2.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教育过程公平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条件的优质均衡。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累月不在家里,有的与祖父祖母住在一起,有的则寄养在亲戚家里。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的呵护,加之祖父母大多是文盲或者半文盲,不能在学习上对孩子进行很好的辅导,父母亲情教育的缺失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责任转嫁给了学校,但现行的义务教育体制不能合理地解决留守儿童的公平受教育权利问题,学校教育能力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不能承担起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责任。

3.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教育结果公平是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实现无差别对待。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是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不公平的最终体现。其一,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同等地享有与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资源。其二,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对教育问题的不重视也是导致教育结果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缺失的原因分析

1.基层政府的政策理念对留守儿童公平受教育权利的影响

对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基层政府的政策理念应该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但政府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把握大多是个案现象的描述,缺乏相关数据来说明留守儿童的总体状况。一些基层政府制定的留守儿童政策,针对的是所有农村儿童,其政策干预的焦点没能考虑留守儿童群体的多样性与特殊需求。

近年来,各地政府逐渐开始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制订了一些机制和出台了一系列关爱措施,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普遍存在参与人员少、事务杂、经费缺等实际困难。政府各部门之间未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加之政府缺少明确的领导责任机制,以致留守儿童教育难以真正引起政府的重视。

2.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公平受教育权的重视程度不高

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但是,在我国义务教育经费城乡投入不均衡、农村教育资源落后、应试教育选拔人才及留守儿童人口数量逐年增加的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学校在精力、物力和财力都有限的情况下不能更好的关心和爱护每一位留守儿童,无法保障每位留守儿童都享有优质的教育。

我国主要的优质教师资源集中于城市,编制教师往往超员,而偏远的农村教师缺编严重,尤其是专科教师与青年教师的缺编。待遇低、工作环境差、被认可程度低导致农村学校留不住教师,教师流动性强。且农村学校的教师现多为年龄大的本地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对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不能充分运用,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3.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认识自身受教育权利的影响

“人生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任何一种人生哲学如果不讲求这个根本的关系便不能说是适当的哲学,甚至不能说是哲学。”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农村,监护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无法在学业上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地指导和监督,而且他们年龄又较大,本来已是被照顾的对象,更难承担起监护留守儿童的责任,年龄的代沟也使得留守儿童无法在思想上与隔代监护人进行沟通。有的留守儿童家长,受“读书无用论”、“上学不如打工”等错误思想的影响,根本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例如,广州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流动人口对子女的学业期望普遍偏低,有55%的家长希望子女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赚钱,有部分家长甚至认为读完小学或初中就行了。

五.基于公平理论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缺失的对策建议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首先,要继续改革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比重。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教育经费,落实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经费工作的政策。政府应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采取多种优惠政策鼓励民办学校,弥补政府教育投入不足,丰富农村教育资源,保证农村学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防止他们辍学。其次,对义务教育经费要依法进行预算,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在教育经费预算中的决策作用。将教育预算草案向社会公开,人大代表、财政官员和教育官员应向社会大众说明预算的依据,解释资金的用途和分配方式。最后,建立教育经费信息公开制度,向公众公开各个地区、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情况,让政府接受公众的问责,通过公众问责和舆论压力,推动政府增加教育经费。

2.基层政府要转变观念,树立城乡儿童平等受教育理念

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上,政府的力量虽大,但毕竟还是有限的,因此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寻求新的合作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系统。在上级相关部门统筹下,建立基层政府留守儿童信息库,包括:儿童数量、性别比例、地区结构、入学情况、家庭背景等,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指标,定期搜集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

第二,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以确保各阶层教育权利的相对平等。政府要建立有效的财政机制,综合考虑城市和农村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

第三,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落实领导责任机制,如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地方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留守儿童”帮扶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各村、学校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制。

3.转变学校教育观念,重视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公平性

学校是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学校应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政府一方面应该通过政策鼓励、引导毕业大学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不但可以解决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难题,还为农村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

农村学校应及时适应城市化进城中的乡村变化,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在校老师、优秀学生和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象,责任分配到人,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学校应在政府的支持下千方百计改善学生的寄宿条件或者开办专门的留守儿童宿舍,给留守儿童及广大农民子女提供比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吸引打工者将他们的孩子寄宿在学校,从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护。

4.关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公平受教育权利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以改革户籍制度为中心,实现城市人口和农业人口平等对待。加大政策对农村的倾斜,为农民工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提高其经济收入,缩小贫富分化差距,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最重要监护人的缺失和义务教育权利的缺失,保障农村留守儿童与随迁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公平受教育权利的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关键在父母。留守儿童的父母应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学习管理与教育孩子的方法,闲暇时间多与孩子进行电话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以及所营造的氛围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通过教育影响孩子的学习成就感,通过教养方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温家宝.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1-09-09.

[2]谢维和.教育公平与教育差别[J].人民教育,2006(06).

[3]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60.

[4]范先佐 郭清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01).

[5]王章华,戴立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09).

[6]杨静慧.解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与对策[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1(01).

[7]王江荷.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问题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8]熊觉.资源配置视野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转型研究——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例[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02).

[9]王岩.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法理分析[J].法学研究,2012:90.

[10]张乐天.教育法规导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3.

[11]姚便芳,施亚.透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政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8).

受教育权利 篇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权利应该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能够受教育的权利;一是受好的教育的权利。能够受教育的权利指儿童 (包括残疾儿童) 无论其家庭背景如何, 都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的权利, 这是显性的受教育权, 可以通过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而实现。受好的教育的权利指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受到的教育是适合儿童、令儿童满意、有利于个体全面成长的教育。这是隐性的受教育权, 通常以学校为全力保障主体, 通过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落实和教师教育教学的具体行为而实现。但是, 仅仅获得入学权还不够, 不同群体的学生在学校内部是否获得了同等待遇呢?他们是否在接受适合自己的令人满意的教育?他们隐性受教育权利的保障状况如何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项调研。

一、研究内容及方法

1. 本研究中不同学生群体的界定

我们将公立学校的学生划分为以下几个群体:择校生、流动人口子女、贫困生、学困生、主流群体。这几种划分方式是不排他的, 即可能有的学生既属于贫困生, 又属于学困生, 以此类推。主流学生群体的学生指通过常规手续 (如学区划分、电脑派位) 入学, 能轻松胜任学校中的各项活动, 学习成绩中等或中等以上, 家庭收入良好的学生。主流群体学生并不一定是某个学校人数最多的群体, 因为据调查有很多公立学校中流动人口子女已占学校总人数的50%以上。另外, 由于有专门的残障学校, 且普通公立学校中随班就读的残障学生很少, 本次研究中我们调查的对象均为心理健康、智力正常的学生。

2. 本研究中受教育权利的界定

本研究重点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内部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情况。根据尹力等学者的观点,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受教育的自由权; (2) 受教育的要求权; (3) 受教育的福利权。本研究认为学生在学校内部应该享有: (1) 被学校主流文化认同、支持的权利; (2) 在学校中有机会展示个人专长获得尊重与自信的权利; (3) 要求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有利于其今后发展的权利; (4) 要求学校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权利。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四类调查对象:学生———受教育的主体, 受教育权利的主体;家长———学生利益的代表者, 通常比学生更关注长远利益;班主任———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紧密的人, 能全面把握不同学生群体在学校的状况, 且他们自身的观念和行为也反映了学校中大多数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态度;学校领导者———理解学校各项措施背后的出发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工具为自编的《不同学生群体在学校内部受教育权利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与学校文化的适应情况、学生在学校内部获得奖励或积极评价的机会、学校教育是否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学校教育服务是否满足学生的切实需要四个维度。本研究测试样本为来自重庆市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 北京市顺义区、延庆县, 河北省枣强地区等区域的239所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这些区域既包括教育发达地区的远郊区县, 也包括国家级贫困地区, 以及我国的西部地区, 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体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确定, 研究共收回学生有效问卷15415份, 家长有效问卷14431份, 教师有效问卷3361份, 所有问卷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 不同学生群体比例概况

调查显示, 按学生学业状况、家庭经济条件统计, 群体分布基本为正态分布。其中认为家庭经济收入在中下或更低水平的学生占18.9%, 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在中下或更低水平的占16.2%。

本次调查发现, 电脑派位入学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37.6%, 根据政策推优入学的学生占9.4%, 这两项加起来共47%, 择校生占41.9%, 借读生 (流动人口子女为主) 比例占11.1%。也就是说, 总体看只有不足一半的学生为常规途径入学, 超过50%的学生在入学时进行了择校。从择校原因看, 离家近是择校的首要因素, 31.3%的家长给学生择校时把这一条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其次是教学质量, 27.1%的家长主要考虑了这一问题。接下来的几个原因分别是学校风气好 (12.4%) , 教学内容有特色 (13%) , 办学理念好 (5.8%) , 而对于收费多少的问题只有8%的家长把其当成了择校的主要因素。还有少量家长 (2.4%) 在择校时还重点关注了其他因素, 如学生在校时间长, 家长放心等。就近入学是我国儿童入学的基本政策, 在这种政策下, “离家近”依然成为家长择校时考虑最多的因素, 分析起来可能有三个原因: (1) 流动人口子女在选择学校时首先考虑离家近的问题以保证孩子的安全和减少交通、接送等的成本; (2) 家长希望选择离家近的优质教育资源, 而不是任意离家最近的学校, 因此简单的就近入学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 (3) 部分地区就近入学规划方案不合理, 使得有些孩子明明身边有学校, 却要去远处上学, 家长为了孩子的利益, 产生择校行为。

2. 学生对学校氛围的感受

调查显示, 大多数学生比较接受学校的文化氛围。84.6%的学生喜欢学校、学校的生活, 78.8%的学生喜欢学校内的各种展示和布置, 82.7%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做到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78.1%的学生感觉教师在教学时会关注他们的生活。但调查也显示, 51.3%的学生注意到班里总有一些同学不愿意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 高达72.1%的学生确信, 上课时教师对班里的部分同学是不关注的。在同一次调查中, 一方面大部分学生认同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 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发现教师会忽略班里的一些同学。这样一组数据, 可以让我们推测, 在很多时候班里有一些学生是老师和同学共同忽视的, 当我们特别提及他们的时候, 他们才被想起。对家长的调查也显示, 只有84.3%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获得了足够的尊重, 而被尊重是受教育权利的基本要求。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 我们发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学业成绩都与学生是否喜欢学校生活、是否喜欢校园环境、是否感觉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及教师教学时是否关注学生生活显著相关, 且均为负相关。另外, 择校生和借读生更倾向于选择不喜欢、不认同学校文化, 且借读生比择校生在这方面的趋势更明显。数据说明, 贫困生、学困生、借读生等学生群体在学校没有被有效接纳, 没有获得足够的心理力量。

3. 学生的发展愿望

大多数学生 (71.9%) 完成义务教育后希望进入高中学习, 4.8%的学生希望进入职业学校, 4.8%的学生准备直接工作挣钱, 有其他选择的学生 (如出国或管理家庭产业) 占8%, 目标盲目说不准的学生占11.4%。调查显示, 学生和家长对家庭经济条件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感受与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发展预期显著相关。经济条件中等以上、学业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通常会选择义务教育完成后继续读高中, 而家庭条件不太好或者自我感觉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会选择工作挣钱等。但是从地区来看, 学生义务教育后的发展愿望并不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应。参与调查的几个地区中, 顺义区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平谷和延庆其次, 临桂和枣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然而, 从家长问卷统计结果看, 希望孩子将来上高中的比例最高的是枣强, 后面依次为延庆、顺义, 据分析这与地区经济发展类型、高中入学的难易程度、高中后的发展预期、该地区其他可选择的发展途径等都有关系。

4. 学生在学校的发展机会

调查显示, 只有65.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有机会展示才华, 69.6%的学生认为学校经常组织同学们喜欢的活动, 71.2%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学生需求, 在组织活动设计、问题决策时, 会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想法。也就是说, 七成的学生乐于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在活动中感觉自己被重视, 需求得到满足。但是, 还有三成的学生不太满意。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 上述问题的数据结果均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负相关。家境贫穷的学生去博物馆、公园等社会教育机构的机会少, 参与学校文体活动时的装备、器材质量差, 更容易感觉自己在学校中缺少机会获得承认, 对学校各项活动的满意度也很低。而学校分数至上的单一评价导向也使得学业成绩成为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是否有机会展示才华的主要因素, 对这一问题的另外一个佐证是70.3%的学生认为上课时教师只关注学习中上等的同学。这说明教师在课堂中更关注考试为目标的知识学习, 而对知识的社会价值、生活价值认识, 以及对学生认识世界的视角方法的培养的意识都还不足。学校满足学生教育需求的一个主要方式是提供课程, 学校在确定校本课程时, 应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要求。调查显示, 只有53.5%的学生认为学校在确定校本课程时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对于同样的问题也只有60.6%的教师认为学校在制定校本课程时征求了全体学生意见。这说明, 在开设校本课程时, 很多学校不是看学生需要什么课程, 更多的是看能开出什么课程, 以应付上级的检查。显然, 这样做不能全面实现校本课程的功能, 使校本课程的价值部分缺失。学生在学校内得到各种奖励是对学生成长的认同, 是学生获得发展的自信的基础, 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调查显示, 79.4%的学生认为非本地户口的同学在当选班干部、评选三好生等问题上与本地生没有差别, 57.5%的学生表示学校中有些奖励是专为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立的, 这两个数值都不高。同样的问题针对班主任进行调查时, 两个数据也只达到87.4%和72.1%。这说明学校中确实缺少促进不同群体学生发展的奖励机制。

5. 学校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育服务

学校对学生心理、生活的辅导, 对贫困生及其家庭的帮助和支持, 以及其他基于学生和家长利益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水平也会影响不同群体学生教育需求的满足。调查显示, 89.3%的教师认为对学生的生活辅导和心理辅导是学校所有任课教师的常规工作,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师的基本职责。95.3%的教师会根据家长的不同情况建立与家长不同的沟通方式, 81.1%的教师认为学校有措施辅导不同生源家长如何教育学生。与之对应, 81.1%的家长认为学校有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想法, 86.3%的家长感觉和学校老师的沟通很方便, 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83.9%的家长同意每次家长会后收获都很大。数据说明, 学校努力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但还需要更加有效的措施, 进一步提升沟通能力。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是否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问题上, 87.8%的学校中层干部认为学校教育活动能满足流动人口子女的需求, 92.4%的中层干部认为学校活动能满足学困生的需求, 95.1%的中层干部认同学校有系列措施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80.6%的中层干部认同学校努力采取措施为无法照顾子女的家庭提供帮助 (如食堂、住宿、课后辅导) 。同时对家长的调查显示:只有64.6%的家长同意学校活动满足了流动人口子女的需求;只有67.6%的家长同意学校活动满足了贫困生的需求。这说明, 学校确实在努力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特别是满足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 但是服务效果还不能令家长满意。

三、建议探讨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看到, 不同群体学生在学校内部享受平等的、优质的、适宜的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不同社会角色的共识, 大家都在为这一目标努力。

目前, 划片入学、电脑派位的入学方式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教育需求。一半以上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通过各种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 这既是对教育资源优化的促进, 也是学生实现教育权利的诉求。我们可以放宽办学渠道, 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入教育, 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 同时引导教育资源产生特色分化, 使学生和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学校。我们认为, 教育发展的方向不是没有择校, 而是全面择校, 每个孩子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这才是学生受教育权利保障的体现。

其次, 贫困生、学困生、流动人口子女等弱势群体在学校依然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本次研究中, 针对学生有22个调查问题 (不算基本情况部分) , 所有问题的结果都与学生的背景 (家庭经济条件、学业成绩、学生生源) 显著相关。特别是对家庭经济条件和学业成绩成显著负相关;同时, 家庭经济条件和学业成绩之间也呈显著相关, 很多学生是因为家庭贫困带来的学习资源匮乏和文化生活缺失而导致学业成绩低下。因此, 政府在保证孩子免费入学的基础上, 如果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再给予一些学习资源补助, 比如发放免费的博物馆参观券、公园门票、图书馆阅览证或者一些儿童活动的免费入场券等,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贫困儿童与其他儿童间的文化生活差异。

再次, 学校的教育服务还不能针对教育对象进行特色化设计。校本课程是学校满足本校学生特殊学习需求的重要方式, 现有条件下仅靠一所学校从自身内部去培养校本课程师资、挖掘校本课程资源, 是很困难的。教育部门应鼓励以地区为单位培养校本课程师资, 使用校本课程资源。针对一门校本课程, 一个地区培养一个或一组合适的课程师资, 配备相应的课程资源 (如教具、教材, 某些特殊课程的固定场地等) , 然后由这些专业的教师到各校去上课。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教育需求的满足, 又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还解决了学生的安全和学校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尹力.试析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研究, 2001 (5) .

[2]罗爽, 苏金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权利意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教师, 2009 (5) .

受教育权利 篇5

教育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nn学习目标:n1。了解教育是公民的基本和基本义务。能够行使受教育权,适当地,自觉地履行教育的义务。学习使用法律武器保护你的受教育权。n教学重点:n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难以教育:n教育既是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过程:n第一,创造情境,导入新课程,了解学习目标n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最后一个阶段学习阶段的学习内容,介绍教育主题,多媒体学生在课堂上课,餐厅用餐,体育活动的图片,并允许学生填补什么是正确的,这是义务: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学习,我们必须保持教室秩序良好;我们可以在餐厅吃饭,我们必须节省食品保健环境;我们可以住在运动场,一定要爱场地和设施的所有活动。使学生最初理解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直接纳入教育法中赋予权利和义务,讨论学习。第二,独立探究,全面理解(A)学习任务1:为什么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众 peoplen1的基本义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教育。多媒体的表现:宪法图片和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教师: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吗?为什么?n学生回答n教师指导:这是国家基本法的形式,确认教育不仅是我们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是我们公民的基本义务。学生阅读宪法规定,加深他们impressions.n2。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教师:“宪法”对公民的教育做了什么?个人的意义是什么?大家一起来了解蒋锦成的故事学生们读的故事n多媒体:蒋金城从什么原因辍学的时候建筑工人成了律师?他的经验的灵感是什么?n学生讨论nClassroom沟通:学生说话,老师马上指导指导,姜金成退学为建筑工人,但他坚持学习建筑知识,学习法律和英语,一步一步地加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教育是他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n学生回到教科书后了解真相,绘制教育和个人发展的意义的内容和阅读 深刻印象。教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意义。n多媒体演示:想象我们这一代不学习,有些人在未来当老师教育学生,有些人当医生治好时,有些人管理企业为产品提供社区,有些人要管理社会事务,甚至有些人也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会发生什么?n学生讨论和说话n教师及时指导:没有教育主导社会,人的素质不是高,低水平的科技,经济发展落后,社会乱乱和混乱,从国民发展的角度看,教育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公民只能受教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学生回到教科书后了解真相,吸引教育公民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意义,并阅读以加深印象。老师介绍下一个讨论的问题。(B)如何珍惜受教育权,将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坚持规定年龄的教育。n多媒体介绍:马妍的故事。学生读到和思考:马燕受教育的权利难以实现,当她怎么办?她的受教育权得到满足时她做了什么? 小组沟通以上问题。学生答案:难以实现当她积极斗争,永不放弃,什么时候实现,她决心努力学习。教师指导:马燕是我们的学习的例子,特别是那些接受强制性教育,当我们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必须学会保持他们的受教育权。n多媒体显示:在我们周围,没有疲劳,辍学,他们厌倦了学校,辍学的原因为什么?n学生的例子和分析的原因nM多媒体演示:父母对儿童的教育权利,并提出问题:如果漫画学生是你,你应该做什么?n学生讨论的答案:和父母谈论理性,说法律,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教师指导: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坚持九年义务教育是珍惜受教育权的权利,履行教育的义务首先要做。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教师:我们坚持义务教育,我们应该在学校做什么?看看我们这边怎么样的例子。学生们阅读文斌的故事,交换文斌的表演,念诵,戏剧,当主持人,当一个小记者,学习努力,优秀的成绩,实现全面发展。以文彬为例,完成自己最近的规划,充分发展中学生的多媒体展示:全面发展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学习,体能训练,专业技能做什么做。学生交流自己的计划,老师及时指导和总结:努力学习,为道德,智力,身体,美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我们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教育义务的最现实的表现。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努力争取更高程度的教育。n多媒体演讲: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认为,学生面临五个挑战(a)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必须加强沟通感;(b)是更实际的知识,应该保持广泛的学习;(4)是面对知识的快速发展和更新,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应该谨慎选择知识;(e)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应该有主动性,知识学会释放出来。思考:我们只需要完成教育年龄(初中毕业)才能应对这些挑战?你怎么去donotudents想和答:从初中毕业后,考试高中,大学,在未来进入社区,在工作上,也积极学习,迎接这些挑战。老师指出,总结:我们正在完成规定期限的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接受较高的教育程度,并积极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第三,课堂测试1。学校为了追求更高的入学率,音乐,体育,艺术等课程的所有课程都添加了语言,数学,英语等科目,并命令穷学生辍学。以下是关于学校的方法()nA的真实评价。侵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不符合国家教育政策。没有履行义务教育学校的责任n2。一个初中生说: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愿意放弃放弃。因此,他没有遵守课堂纪律,阶级不是严格要求自己,而是经常缺勤,逃学。这个同学的错误是()nA。没有意识到,教育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只有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只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没有意识到learningn3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选)一个乡镇企业每月600个 工资招聘合同工。一个初中学生没有得到他儿子晓刚的同意,他的儿子与工人签了合同。肖刚只是知道反对派。父母看到他的儿子不是,他们没有钱为他们的学校,因为威胁的理由。于是小刚写了一封信,提交给当地教育部门。教育部长将与司法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交谈,找到父母。在他们的说服,父母撤回了签订合同小港。小刚回到学校努力学习。这意味着()n公民的受教育权受法律保护;nC青少年学习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他们的受教育权;nParents必须确保他们的义务教育年龄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

受教育权利 篇6

[关键词]中职学生 受教育权利 保护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118

中职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以来,我国中职学校培养了大量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劳动者,中职学校也在为社会输送基础性人才的过程中得到了健康发展。我国中职学校已经度过了规模快速增长的时期,眼下应狠抓质量建设,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处理好中职学校与中职学生的关系,合理关切中职学生的核心利益。那么,何为中职学生的核心权益呢?当然是教育权利的保护与实现。从教学管理的视角,加强对中职学生教育权利的保护,对进一步完善中职教育的法律制度意义重大。

一、中职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一)中职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具体内容

受教育权是中职学生作为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根据《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章制度,中职学生享有平等受教育权、教育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的使用权、中职教育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中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权、获得物资帮助权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可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受教育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其他与中职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相关的权益。

(二)中职学生受教育权利的特点

1.中职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具有法定性。中职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受到国家法律保障,若受教育权利被侵犯,学生可通过法律渠道去解决,以保障自身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2.中职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契约性。中职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契约性表现在中职学校收费和中职学生缴费上。作为中职教育契约关系的双方,中职学校与中职学生实际等于签订了一份分别负有权利与义务的合同。中职学校作为教育消费过程中的提供者,必须尽到保障教学教育质量,维护学生人身安全等义务;中职学生作为教育消费者,既受《宪法》《职业教育法》《教育法》和各种规章制度的保护,享有各项权利,又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承担应尽的教育义务。

3.中职学生受教育权利诉求的特殊性。提高自身素养作为中职学生受教育权利的核心,其着眼点为获得全面发展。利益诉求指向的是人的价值,而非物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与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还体现在教师以学校为依赖对象,助学生完成学业,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安全与后勤保证。因此,学生受教育权利具有内容多、时间长和实现途径双向等特点。

4.中职学生受教育权利的易受损性。《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对中职学校具有管理学生的权利、按照招生条件进行招生、为学生提供食宿以及教学资源等做了明确规定。而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客体,在中职学校管理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其正当权益很容易被损害。

二、教学管理中侵犯中职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具体表现

每一所中职学校都希望自己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然而,中职学校常常会在无形中侵犯学生的教育权利,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经费短缺,基本的教育设施不齐全

目前,我国中职在校生已经达到2238.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7.78%。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中职学校的投入,但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育经费还是捉襟见肘,导致教学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实训室、教学大楼人满为患,见习机会少等,损害了中职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二)教师与教育资源稀缺,大班上课教学效果欠佳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笔者所在的学校也在扩招后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教师和教育资源的缺乏。七八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班时常可见,给教师课堂管理带来很大困难,教学秩序很难做到优良。

(三)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影响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扩招后,教师教学工作量大,导致备课时间少,只好照本宣科应付课堂教学,与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或者部分教师忙于科研、职称评选,对于教学工作兴趣不大,疲于应对,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或者部分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身作则,难当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人。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的教育权利有所损害。

(四)教学管理方面对中职学生教育权利的损害

一些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违纪问题上的处理过于严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某些中职学生因违反考纪被认定为考试作弊,从而被开除学籍,致使其受教育权受损。2008年6月,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四年级学生小郭因两次考试作弊,受到了学校“开除学籍”的处分,但小郭认为学校的行为侵犯了他的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诉权,于是把学校告上法庭。二是对中职学生谈恋爱等方面的处罚过重,导致中职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受损。如宜宾三峡机电职业技术学校高一学生小曾和小萌谈恋爱,在教室里抱着聊天,被学校老师发现,学校对他们的处理是保留学籍、休学。三是在学籍管理上对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侵犯。2004年10月16日山东省医药工业学校的58名新生入学没几天,就在学校体检中被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学校在“无奈之下”将这58名学生全部劝退。

三、教学管理中侵犯中职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管理部门存在管理不善、不作为或不积极作为的状况

1.舍不得投入经费。例如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进修缺乏支持,更有部门将教师进修称为是教师自己的事情,而非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另外,管理部门对校外教师的聘请方面严重不足,为减少教学支出而采取大班上课而不顾教师质量。

2.对不负责任的教师疏于管理或不敢管理。由于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关系密切,因此,碍于面子问题,不好对不负责任教师进行直接批评。更有些管理人员认为,教学主要是依靠教师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若得罪教师,教学工作很难继续进行,从而使得教学质量急剧下降。

(二)教学管理部门存在着管理理念陈旧、法治观念淡薄、越权“立法”等问题

1.尊师重道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但有时管理部门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中职学校及其教师常常表现出其尊严不可冒犯,而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常常被漠视。一些教育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都以学校和管理者为主体,这势必造成对学生权利的忽视和侵害。

2.中职学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没有形成完整、统一、有序的体系。国家有《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但是多数教育法律都是一些原则性的条文,实体性和程序性的规范较少,在实践中的操作性不强。

3.中职学校自己制定规章制度的情况较为普遍。中职学校扩招使得生源质量下降,这不可避免地给学生管理增加了难度。于是,有些中职学校便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如“考试作弊,开除学籍”“谈恋爱张扬,影响很坏,累教不改者,予以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处分”“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累教不改者开除”等。学校制度往往只是考虑如何控制学生的行为,以方便学校管理,至于学生的权利、尊严、心理成长和精神发展则考虑不多。

四、中职学生受教育权利保护与实现的对策

(一)明确中职学生在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中职学生是中职教育活动的主体,中职学生对学校管理积极参与,这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保证。从法律上赋予中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是预防学校不当行使自主管理权的重要手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赋予学生更广泛的教学知晓权。建议各级相关教育部门将“受教育者享有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状况的权利”等内容写入法律法规。各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以增强其实际操作性。

2.赋予学生更广泛的教育选择权。进一步落实学生选择教育服务的权利,进一步增强教育产品的竞争性,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教育产品。如赋予学生选择任课教师以及课程的权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业评定方式等,以促进学校管理效率的提升。

3.从法律角度赋予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以增强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方式的理解与认同。教学管理部门在其中要起到监督作用,增强责任感,从而促使学校管理目标顺利实现。

(二)努力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

中职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和保护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状况具有直接关系,改善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状况,对于实现与保护中职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有重要作用。

1.教务处应当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在提高教师的素质方面发挥作用。对于教师进修、教学资源的更新等方面加大经费支出,同时,增加经费聘请校外优秀教师来校讲学。改变原有的大班授课模式,通过小班授课增强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掌控力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2.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例如通过举办青年教师创新教学比赛、多媒体课件教学竞赛等方式,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自发地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探索。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实践环节,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3.通过举办座谈会和网络教学评价等方式,对先进教师进行精神与物质上的表彰,从而督促后进教师加快脚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知识素养,不断带动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三)必须提升学校教学与学生管理部门的依法执教观念,杜绝学校管理部门的越权“立法”现象

1.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计划、步骤对中职学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进行学习,不断提升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

2.学生管理部门要结合本校实际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在遵守教育法治精神的前提下,提升管理的实效。

3.让学生参与教育管理法则的制定过程,不仅可以实现学校的民主化管理,更能够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方案的实行,保护学生与学校双重合法权利。

4.中职学校在具体的管理行为中,应重视学生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做出管理行为时,必须遵守相应的程序,如决定前明确告知本人、决定书要及时送达本人、在一定的时限内进行等规定。同时,应明确赋予学生某些程序权利,如陈述权、申辩权、申诉权等。

总之,中职学校在治校过程中,必须增强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处理学生事务中,必须将教育学生与维护学生的权利相结合,在其中寻找维护双方权利的平衡点。在社会、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多重努力之下,不断形成规范、和谐、法治化的中职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形成更加规范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合法权利得到有效保护。

[ 参 考 文 献]

赵胜营.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法律困境及解决途径[J].法制与社会,2010(10).

受教育权利 篇7

对于云南和宁夏两地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 其受教育权利不仅受到前述基本法律的保护, 而且还得到一系列配套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保护。如:《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十九条提出, 国家帮助民族自治地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扫除青壮年文盲,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大力支持民族自治地方有重点地办好寄宿制学校;在发达地区普通中学开设民族班或者开办民族中学, 其办学条件、教学和管理水平要达到当地学校的办学标准和水平。《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条例》等文件中也有相关规定为学生的受教育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权利意识现状

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意识是指公民对受教育权利的认知和主张, 以及对他人认知和主张受教育权利的社会评价。其中, 受教育权利认知是指人们对自己应该或实际享有的受教育权利的认识、理解和态度, 它反映着人们受教育权利意识的强弱;受教育权利主张是人们对自己应该或实际享有的受教育权利予以主动确认和维护的意识, 如当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受到侵害时寻求合法途径加以维护的意识。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和家长的受教育权利意识普遍较为淡薄。

1. 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意识状况

从总体上来说, 学生不想上学的状况比较普遍, 对受教育权利的态度比较淡漠。比如, 在访谈中有老师反映:“我们这儿的学生很喜欢在外面游荡, 每天都会有学生不来上课, 跑出去玩摩托车, 家长不管, 老师也管不了。”“也有一些学生, 其实他家里还是能供得起上学的, 但是还是观念上觉得读书无用, 就不来上学。”“曾经有个学生考上了一所本科大学, 却因为路途遥远, 放弃了去上大学的机会。类似的情况还不少。”“实行并校政策以后, 许多生活在山区的学生离学校较远, 来回学校不仅路途远, 而且交通极为不便。他们大都寄宿在学校, 一周或一月回家一次, 加之年龄较小, 长期离家对他们的情感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也使他们产生了不想上学的想法。”由此可见, 虽然不想上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都反映出一个普遍的问题, 学生的受教育权意识极为淡薄。

2. 家长的受教育权利意识状况

家长不愿意送孩子上学的情况并非十分严重, 但是其对孩子接受教育多持一种冷漠和放任的态度。大多数家长被问到“对孩子以后的升学有什么样的打算”这一问题时, 均表示“不知道”“没有想过”。家长的态度是“不愿读书就不读了, 如果愿意读书也送他去读”。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太关心, 只要孩子在学校不犯错误就好。还有的家长对现在的学校教育没有信心, 认为现在上完大学也找不到工作。有教师认为, 学生父母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不愿意送孩子上学, 但又没有相应有效的强制措施。虽然有政策规定父母不送孩子上学, 可以对其进行罚款, 但问题是乡村干部不是执法部门, 没有权力罚款。这样就只有靠一些村规民约来约束父母, 村委会会把孩子的入学情况和扶贫的指标挂起钩来, 有时候会采取暂扣土地的措施, 但这都不是绝对有效的。

二、受教育权利意识方面的问题及其原因

从学生和家长受教育权利意识的现状来看, 学生和家长对受教育权利缺乏基本的认知, 并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同时以功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教育, 将受教育视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手段而非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的根本要求, 认为读书没有用处, 新的“读书无用论”又开始抬头。在这种情况之下, 他们也不会想要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和捍卫遭到损害的受教育权利, 甚至对政府采取的保护其受教育权利的措施采取反抗的态度。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自然环境条件

自然环境因素对受教育权利意识的影响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表现尤为明显。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 十分适宜动植物的生长, 因此该地区居民普遍成熟得较早。在这种情况下, 尚处在受教育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女生的性意识萌发较早, 早婚现象突出, 故而学生常常会因为结婚而放弃学业。

2. 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状况对受教育权利意识的制约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 经济发达导致受教育意识不强, 这集中体现在傣族居住的地区。傣族居民多从事旅游业、种植业, 生活富足、安逸, 家中有孩子上学反而加重了家庭的负担, 许多家长认为不上学孩子也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加之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 家长和学生看不到升学的美好前景, 相反, 留在家乡却能过上很好的生活。许多傣族学生看到家长没有文化也照样过得很好, 更是坚定了“读书无用”的观念。另一方面, 经济贫困导致受教育权利意识淡薄, 这主要体现在哈尼族、布朗族居住的地区。这两个民族生活在山区, 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 很少有利用文化知识来获取生产技术、生活技能的经验, 所以对读书有何用的认识是十分模糊的。而且微薄的经济收入也使他们难以承受高昂的学费, 导致其自动放弃受教育的机会。

3. 宗教信仰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和家长受教育权利意识的形成来说, 宗教信仰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以傣族聚居的西双版纳地区为例。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 把佛寺不仅当成宗教的活动场所, 而且当成教育机构和学习文化的场所, 甚至认为宗教教育重于学校教育。按照宗教传统, 傣族男孩到了七八岁时都要进入佛寺几年接受佛寺教育, 主要学习佛经和傣族语文。男童进入佛寺后, 社会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被视为佛的使者, 只接受佛爷的管教, 父母都变成为他的信徒, 得向他跪拜受礼, 因而也容易对其是否接受学校教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同时, 这样的学生难以理智区分佛寺的和尚角色与学校的学生角色, 容易将优越感带入学校, 或完全以和尚的角色替代学生角色, 导致其接受学校教育的观念和意识较弱, 行为也与学校学习的要求格格不入。此外, 傣族的宗教节日很多, 佛寺一有宗教活动, 这些学生大多数要回寺念经, 傣族男生也要参加相关的活动, 所以, 傣族男生请假旷课的情况较为普遍, 将学校教育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

4. 家长的文化教育水平

家长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其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态度。特别是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整体教育水平不高, 家长的文化程度也相对较低, 本次调研所访谈的家长大多是初中及以下水平。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大多以自己的受教育程度来衡量子女的受教育水平, 同时顾及教育投入的长期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对子女是否接受教育采取放任的态度, 甚至希望子女不要接受太高程度的教育。

5. 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 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统称。它包括对法的本质、适用的看法, 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 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和法制观念等。受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不强, 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 也未能形成法律情感和法律信仰, 将宗教、道德和法律混为一谈, 对于诉讼避而远之。因此, 他们很难对“权利”这一法律的基本范畴形成很好的认识和理解, 受教育权利意识的培养无疑是空中楼阁。

三、建议

公民受教育权利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对于公民受教育权利的真正实现、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以及法治国家的最终建立,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意识, 应该树立其基本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包括对权利概念、性质、来源的正确认识, 行使权利的自主意识和自觉性, 权利行使时的求实态度和自律观念, 建立和完善权利行使的使命感和创造精神,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依法办事的意识, 正确的诉讼意识, 等等。具体来说, 就要普及法律知识, 深入持久地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坚定不移地实行依法治国方略;重视法学教育, 开展法学研究;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同时, 针对本次调研中发现的学生和家长受教育权利意识薄弱的现状, 分别提出如下建议。

1. 提高教育质量, 让学生愿意读

一是逐步建立对县 (市)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的实绩考核制度, 在部分县 (市) 试行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 对各县 (市) 教育局实行年度教育工作主要目标管理考评,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县 (市)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机制, 进一步落实县 (市)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责任, 把评估考核制度落到实处;二是从教育评价的层面上研究对策, 通过推行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督导评估方案、普通小学督导评估方案, 建立健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对校长、对教师、对学生的测量评价体系, 用正确的评价导向引导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引导校长依法按规律自主办学, 引导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将升学竞争引向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竞争;三是通过组织学校体、卫、艺、德育等专项督导检查, 督促学校从管理层面上下功夫, 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开齐课程, 开足课时, 上好必修课, 开好选修课, 搞好活动课, 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多设置一些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有帮助的、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 增强学校的吸引力, 努力创造条件,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不同的侧面感受到教育的价值、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愿上学、爱上学、上好学。

2. 强化宣传执法, 让家长愿意“供”

一是强化教育宣传。家长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法律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进一步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及各省、区、市《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民族教育条例》《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 让家长明白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违法行为, 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努力提高群众的教育法律意识和依法送子女上学的自觉性。二是讲清“情理”。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用生动的事例帮助群众消除“读书无用”的错误认识, 树立崇尚知识的社会新风尚。三是采取强制措施。突出重点, 针对“钉子户”, 加大教育执法力度, 处罚少数, 教育多数。

3. 完善政策制度, 优化学生读书条件

受教育权利 篇8

在全世界7, 100万失学青少年中, 有一半多是女童, 她们中的绝大部分生活贫困或居住在最不发达国家。儿童基金会指出, 女童获得中学教育将使她们得到更好的个人发展和保护, 并有助于扩大公民社会的参与, 打击暴力、性骚扰和人口贩运。有证据显示, 让女童获得更多的教育能够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推迟结婚年龄、降低生育率、减少家庭暴力。

教育还是使女童免于感染艾滋病的最强有力的武器。在全球感染艾滋病毒的年轻人中, 超过60%是女性,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这一比例甚至接近70%。

上一篇: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提升下一篇:老年喉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