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的指导

2024-12-29

预习的指导(精选12篇)

预习的指导 篇1

摘要: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之一, 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一环。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课堂效率, 促进学生读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预习,方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后, 学生具有自己学习的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突出了变教学生语文知识为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的导向性。这一导向性的根本转变, 强调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而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则是提高其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预习”,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进行的有明确目标的独立的阅读实践活动。它是实践教学法的一种具体体现。传统教育认为:预习就在于熟悉教材内容, 认读几个生字新词, 进而程式化地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等等。当前一些书籍资料, 将学生本应通过教师的点拨或自己独立思考获得的知识列举得一览无余。殊不知, 预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包含的意义远胜于学生了解知识本身。

如何充分发挥预习在教学中的作用呢?

一、了解预习的重要性, 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

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 再循序渐进。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 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的循序渐进的习惯。”预习是学生超前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 是课堂学习的起点, 预习可以发现课堂学习中的知识障碍。因此, 教师在教课时要不断强调预习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以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

首先, 让学生知道预习的好处。预习过程即是认知过程, 也是肯定学习方法和经验的过程。面对陌生的课文和问题,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不断思维, 有利于开发其智力。学生在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中, 会不断地获得感性的或理性的认识, 为积累知识, 增长见识, 提高其语文素养大开方便之门。所以, 课前预习十分重要, 好处多多。预习能让我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交流探讨;学到更多的内容;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 在课堂上就能学得轻松、听得明白, 从而更有效地学好课文;也更好地展现自我, 给自己带来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 在行动上重视预习。不要认为预习可有可无, 要深刻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每次上新课前, 笔者都会给学生布置在家“认真预习第×课”。把预习当作一次硬性作业, 规定学生认真完成。另外, 为引起学生重视, 也不想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 开始布置的语文家庭作业就只有一样预习作业, 这样就使学生知道:预习作业也是一项重要的作业, 必须很好地完成。

二、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

在强调预习重要的同时, 必须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在语文教学中,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十分重要。

在学习每一篇新课文之前, 先要求学生把要学的内容独立地自学一遍。布置学生预习, 可分课文内容和生字词的学习两方面进行。生字词的预习要求学生能读写和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查字词典, 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向他人请教等, 实在无法解决的就留到课堂上来学习。课文内容的学习, 应让学生首先把课文读通、读熟, 然后完成课文中“预习提示”的内容, 思考课后习题的内容。对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要求学生在书上标出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地思索、发现问题并形成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这样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学习, 并把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相对照, 权衡优劣, 就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如何独立地阅读一篇文章的方法, 能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对于长篇的文章, 可以应用“阅读理解式”的预习方法。这种预习适合于高年级学生。阅读理解可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 前者侧重于课文本身包含的具体材料, 如人物、时间、地点、事实及数据等具体信息的提取;后者要求读者对具体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甚至推理、想象来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回答课文中出现的问题, 进而能达到“阅读”和“理解“的目的。这样在课堂上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而且更能根据学生预习后出现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的迷惑了。同样的, 在很多时候可以把新课中要求学生自己把握的内容和与学新课有关的旧知识通过预习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也可以把新课中要求学生自己把握的内容和与学新课有关的旧知识通过预习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也就是学生预习的学案。学生通过做预习题发现问题, 并为上新课做好预备, 老师通过对预习的检查, 也可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尤其是复习课的预习, 更适合用这种方法, 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性检测手段。

三、检查激励

教给了学生良好的预习方法, 如果不去实施, 那也是徒劳。所以, 检查激励这一步尤为重要。具体做法是: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刚开始利用早读课的时间, 老师亲自督查。对于完成得好的同学大加赞扬, 对于一些完成不到位的学生耐心再指导, 而对于未完成的学生则责令其补完。一段时间下来, 学生预习习惯基本养成后, 则要求组长检查, 老师抽查。在上课时通过提问, 学生讨论答疑, 老师再针对学生在预习中思而不解或解之有误的问题给予点拨, 为学生扫除障碍、指引途径。

此外, 教师及时的评价激励也必不可少, 它能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如在第一课时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时, 发现该生读得十分流利, 于是便问她:“你为什么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正确流利?在家读了几遍?”“是因为我在家预习了课文, 在家练读了十遍。”这时老师及时表扬:“你预习得真充分, 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真棒!”老师及时的表扬加上榜样的力量, 大大激发了学生预习的愿望, 今后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完成预习作业。

当然, 要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需要日积月累的培养。在实施中最好是从小学低年级开始, 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时间一长, 学生养成了这种习惯后, 即使老师不布置预习, 也能在课前自觉地预习课文,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预习真正发挥出了功效, 课堂上也才会出现“争先恐后”“百花争艳”的场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

预习的指导 篇2

第一步,通读课文。看新课题目,想问题,之后初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理解之处。

第二步,掌握并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对于查不出答案的地方,用问号标出。

第三步,结合课后练习和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查找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发现一些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第四步,再读一遍课文,写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体会。

加强对学生的预习指导 篇3

关键词 预习 策略 效率

预习是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学生个体独立通过感知、分析、想象等思维活动,运用查阅资料、自制教具、相互交流、探索实践等手段,预先学习要学的新课内容。预习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小学阶段,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形成必要的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中高年级,加强学生预习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今后独立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充满分歧,两种对立的预习观

长期以来,对于数学预习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观点认为数学教学不需要预习。学生通过预习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和结果,这样上课时,新课内容就会失去了“神秘感”和“新鲜感”。学生就不会和教师一起经历困惑、探索、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愉悦和满足,影响了课堂气氛和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学生由于课前预习了,在新课开始时就说出了结果,让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遭遇尴尬的现象。重多原因,使一部分教师反对预习,或者一直徘徊在预习与不预习之间。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预习可以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世间万物都是辩证存在的,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又有消极被动的一面,就看我们教师如何去积极引导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课标提出:“预习是学生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在新课标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技能而设置的一项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今后发展得更好。由此可见,数学预习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怎样组织学生进行数学预习

1.精心设计预习作业。平时很多教师对于预习作业一带而过,如“预习书第3页~第5页的内容”,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形式。有许多学生就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走马观花,根本不深入教材,钻研思考探索新知。还有的学生把书后的练习做几题就以为大功告成了。学生课前预习缺乏指导,仅仅流于表面形式,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机械模仿的习惯,无独立探索意识,无法实现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

2.不同内容灵活处理。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处理。如:“年、月、日”一课,学生课前充分预习后,纷纷汇报各自获取的信息,学生参与激情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对于一些计算练习类的课型,可以选择性地让学生预习一下重点题型,使学生保持一种探究的欲望和热情。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而定。低年级学生应多加强阅读指导,从小养成认真读题、审题的好习惯。中高年级的学生要逐步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如:明确新授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了解重、难点,在不懂的地方画上标记,并能独立探究新知,能带着问题积极投入到新课学习中,从而在课堂学习中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

3.预习的形式多样化。教师应大力开发课前资源,精心设计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预习活动。使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寻找疑问,带着问题和新的思考有准备地进入课堂。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呈现不同的預习要求。课前预习必不可少的是仔细阅读教材,要逐字逐句地读,弄清将要学什么?遇到不明白的做上记号。除此之外,实践操作、收集资料、制作学具、尝试推导等,也是数学最常用的几种预习方法。进行预习时,可以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如请教教师和家长、同学合作等等。

浅谈初中数学预习的方法指导 篇4

一、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数学预习的要求.不能一味地说“把课本××节预习一下”, 这对初中大部分学生来说, 由于没有一定的预习经验, 又对预习的内容比较陌生, 因此不能有质量地完成预习内容, 达不到教师所预期的预习目标.

我觉得初中数学知识的预习, 应在通览整节课的内容后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找出并画下当节知识点, 做到熟记基本概念、法则;二是根据课本中的“操作”、“探索”“思考”、“讨论”的提示, 认真进行实践, 进一步理解知识点;三是着重研读例题, 结合新授知识能仿例题做练习, 从例题中寻找当节知识点的运用方法;四是标注疑点, 提出问题.在预习自学过程中, 多数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困难, 都有不解之处, 而这些问题并不需要学生去一味地钻研, 疑难之处恰是需要教师解惑之处, 把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 让全体师生共同研讨总结.学生有了问题, 课堂学习才会有目标、有效率;学生质疑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二、精心设计的预习案是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的保障

对于学生的预习, 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预习案.预习案的设计应体现当节知识点或习题的练习提示, 并且要使出示的提示环环相扣, 问题呈递进式逐步推进;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当节课的内容, 从学生的智力发展、理解方式等方面对问题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课本, 系统把握当节课的知识体系;问题应简单明确, 紧扣课本中的“操作”“讨论”“思考”, 以便学生在预习时能理解基本概念, 能深入思考、加深记忆.

教师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预习案, 让学生在预习时有据可依, 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学;同时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交流时就有内容、有目标, 教师在教学时也可参照学生课前学习指导, 有针对性地教学, 这样简化了课堂环节, 增大了学生的训练时间, 提高了整个课堂的节奏.

三、鼓励质疑问难, 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

初中学生因已习惯了小学那种“跟老师走”的学习形式, 自我学习能力差.因此, 在课前学生围绕老师的预习案进行预习后, 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够全面.在正式上课时让学生利用2~3分钟时间针对预习内容进行重复学习.自我检查发现问题之后,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围绕老师课前预习案进行交流、讨论, 在小组内形成统一认识, 以便全体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解决学生在自我预习时产生的分歧.我觉得学生只有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而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则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在交流、讨论环节加强学生自我学习、归纳、整理、总结的自学能力的同时, 又体现了预习的价值.

四、课前预习检查纳入数学学科的评价机制

把对学生预习检查纳入数学学科的评价机制, 学生一定会像重视考试一样重视预习.具体做法是让科代表每天早自习之前检查, 检查时也按布置预习时的要求检查, 按好中差三个等级记入班级量化 (也就是按1分、3分、5分记入) .刚开始时科代表不怎么会检查, 我就指导检查两次, 让科代表按我的标准打分.这样不仅减少了我的负担, 也督促了学生学习.两个星期的时间, 学生每天预习基本不用布置也能自觉完成.

五、学生带着预习问题听课

在经过学生自主预习后, 每个学生或小组就提出了当堂课的疑似问题.这些问题即是学生在当节课堂上需要重点倾听的内容, 同时也为教师的课堂提供了信息, 让课堂真正为学生解惑.在课堂上, 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在预习时的疑难之处提出来, 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或由教师讲解解决.整个过程让课堂真正回归到学生自学预习、自我质疑、共同交流、教师解惑, 让学生在体验学习快乐的同时产生学习欲望, 从中提高学习的自信.

六、学生自我检测与教师针对性检测并存

学生自我检测主要是基础知识点检测, 在学生进行预习之后, 课堂前几分钟, 是学生的复预和小组的合作交流的过程, 就是基础知识点理解掌握情况的检测.教师针对性检测主要是习题形式检测, 学生在预习之后, 可让学生直接在黑板上板演、纠错.这是检验学生预习效果的一个最有效的手段.

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体会 篇5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预习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预”就是预习了。叶圣陶先生对预习是这样论述的:“预习的事项无非是翻查、分析、综合、体会、申度之类,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认定哪一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导。可是实际下手得让他们自己动天君,因为他们将来读书必须自己动动天君。”既然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如此重要,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呢?在此提出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预习要及时

及时预习是前提。预习是学生在上课前所做的准备,所以,预习不及时的话,那就失去了意义。

预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获得新知识的活动。例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就可以运用老师平时教给的方法或者运用工具书等去理解。扫清阅读障碍后再根据老师教给的分段方法理请文章脉络。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方法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二)要求要明确

明确预习要求是基础。如果教师不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预习,很多学生也只是草率地把课文游览一遍,就算是预习了。这样的预习收效甚微。因此,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教师能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及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选择,设计明确的预习提纲,使预习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在设计预习提纲时,有以下几个方面是要注意的:

首先,预习提纲要由浅而深,循序渐进。语文教学要有意识地安排由易到难地预习,循序渐进地突破字、词、句、段、篇之间的联系。

其次,预习提纲要尊重差异,分层设计。一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的素质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程度好的学生能自觉运用学到的预习方法按照目标去预习;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读书结结巴巴,生字不会查,不知文章在讲什么。根据这个现象,要改变“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预习目标。教师把学生预习语文的兴趣在成功的愉悦中激发出来的。人人都有思考和练习的机会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欢乐。随着学生自学的积极性的提高,就能循序渐进地缩短优等生和学困生的距离。

最后,预习提纲要抓住重点,适当归类。教师编写预习提纲要注意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免预习的“清一色”和简单地流于形式。在给学生列出预习提纲前,教师本身要对这节课的内容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抓住教学重难点,从而使预习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同时还要注意体现不同体裁的教材特点,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各类文学的方法。每个单元的课文安排都会有它们的共性,因此教师也应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归类总结,把厚厚的课本读薄。

(三)阅读要强化

阅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要求,培养其自读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阅读也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读通课文。“预习”中经常提出:认真读读课文,随手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把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第二阶段——边思边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指导学带着问题读书。例如,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指导他们注意整体感知,提示学生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从而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第三阶段——精读妙处。课文中心往往通过一些关键的词句表现出来的,学生学会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反复阅读精妙的重点词句,对课文的认识也必然深刻。

(四)知识要积累

预习中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重要的人、事、景、物等内容。这些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摘抄本,把有关内容分类摘抄下来,这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预习任务。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单靠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前预习突破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知识来源的束缚,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丰富多彩。在预习中学生能根据课文中给出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知识延伸,从而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这个角度谈一些看法。

一、加强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是前提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上课以前,学生要切实预习”,“预习一项规定为必须使学生实做的工作”,“预习的事项一一做完了,然后上课”。叶老之所以这样重视和强调预习,正是因为预习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自学能力。而且,学生预习以后,熟悉课文,上课时老师的“启发”就不会局限在枝节问题上。对那些贯穿全文的线索、涉及整篇的要旨可以重点点拨。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读书、培养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增强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落实具体的预习方法指导是重点

1.让学生掌握一般性预习——“五步预习法”。面对一篇篇课文,从哪里着手预习?有哪些步骤?就单篇课文学习的一般过程而言,可以让学生掌握“五步预习法”。第一步:“看导读”,明确要求,抓住重点。第二步:“读一读”,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第三步:“查一查”,查工具书,理解字词。第四步:“想一想”,瞻前顾后,思考质疑。第五步:重点朗读,反复吟诵,可收到顿悟的效果。以上五步,不一定截然分开,在预习中可灵活掌握。完成这些步骤,对预习课文必有好处。

2.特殊性预习六法。特殊性预习法是指读不同类型文章所采取的独特的方法,是相对“常规性预习法”而言的。“常规学法”是基础,“特殊学法”是发展。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如果能根据课文的某一特点进行预习,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四素”“六句”法。对于初学记叙文的学生,让他们在预习课文中找出

记叙文的四个要素,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一件什么事。进一步要求从事情经过的记叙中,抓住主要的句子,分别从表述动作、听觉、视觉、感觉、心理和言语行为等方面加以理解,从而了解记叙脉络。

(2)实验演示法。教材中有些常识性的课文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学生不易弄明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演示,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预习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填表法。有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说明文,分门别类,条理很清楚。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训练重点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预习填写。表填好了,课文内容也就基本理解了。

(4)情境法。教学童话、寓言、故事以及状物写景之类课文,可以通过游戏、演唱、观察等活动,让学生预先感触有关的情和景,激发兴趣,丰富感知,使其对课文内容有更直接的领会。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意向活动。由于形式新颖、活泼、有趣,内容又与课文印证相关,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又得到了学法的启迪。

(5)图示法。提示学生找寻或查看有关图片资料。如预习《长城》、《颐和园》、《南京长江大桥》等课文,可让学生找有关介绍它们的图片资料,通过看图初步感知宏伟建筑的壮丽。

(6)审题法。有人把文章的题目比作“窗口”或“眼睛”。我们预习课文抓住题目来理解,就可以“破窗而入”,“看到灵魂了”。学会审题是读懂课文的基本功。预习中审清题意,自读时就有了正确的思维定向,就能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和重点。抓“题”预习,可以通过质疑、分析、抓题眼、联系比较等方法入手。

三、有一定的指导策略是关键

1.预习进度应遵循从课内到课外,先扶后放的程序。

2.预习内容要精心设计,符合“四性”原则,即:①针对性原则;②趣味性原则;③操作性原则;④可接受性原则。

四、及时反馈评价是保障

美国著名专家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有布置,就要有督促检查。教师要及时了解预习结果,对学生预习做出一定的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明确在老师点拨时看书应特别注意的地方。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程度不同的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查可在预习中进行,亦可在讲读中有机穿插进行;检查后要对预习情况进行讲评,讲评中以鼓励为主,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推动下次的预习。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主要是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只要长期坚持,教师评价引导得当。学生的预习水平便会不断提高,良好的预习习惯便能逐步养成。综合上述,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途径。因此,预习这个环节不但不能淡化,而且要大力强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预习语文的研究 篇6

摘 要:学生有效预习语文的途径是使用“导学提纲”,具体做法是“依纲读文,明确读法;依纲品文,品析内容;依纲提疑,写出疑惑”,熟练使用,收到实效。

关键词:导学提纲;依纲读文;依纲品文;依纲提疑

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的关键环节。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预习语文呢?这是我们在教学时一直摸索的问题。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尝试构建使用“导学提纲”进行语文课前导学的教学模式,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预习效果。教师经过研讨后,精心设计“导学提纲”,让学生在课前依据提纲去预习,就会使语文预习有章可循,收到实效。那么,如何使用“导学提纲”呢?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具体做法如下。

一、依纲读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多读书的好处。但是要讲究读书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为了达到这一点,我在“导学提纲”上设置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四个栏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是对学生阅读课文的总体要求,学生在读文前把握了这一点,就会明确读文的目的,使读文更有了针对性。如,教学《土地的誓言》这一课时,我将“学习目标”定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感知课文内容,品位具有激情的语言。(3)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学习重点”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学习难点”定为:品味课文富有激情的语言。这样学生就明确了《土地的誓言》的学习方向。“学法指导”一栏对学生的读文具有指导意义,它通常会具体指出读文的方法,使学生明确怎样读文,尤其是不同的文体采用怎样的读法。依据“学法指导”学生第一遍读文时应该“圈点勾画做批注”,用不同的符号、不同的颜色留下读书时的思考。这一遍读文的目的是解决字词,扫清障碍,粗知大意,整体把握课文。第二遍应抓住文体特点细读课文,理清思路,概括内容,理解文章的详略安排,把握读文的侧重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学法指导”我定为:快速默读课文,把握记叙要素,“圈点勾画做批注”,并从过渡段入手理顺文章结构,概括大意;然后揣摩写景的特色,抓住散文的特点,从整体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在读这篇长文章时就知道该怎样做了。“知识链接”一栏通常会设置作者常识、文章背景、相关资料等,增加学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以期达到更好的预习目的。

二、依纲品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只有带着问题读书,才能深入领会课文的内容主旨。因此,我在“导学提纲”中设置了“预习问题”这一环节,围绕课文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精心设置了不同层次的问题,需要学生读文思考回答。“预习问题”中通常包括两类题:一类是基础题,是教师为了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而设定的,教师提醒学生要细心,不能放过一音一词,如,文学常识、字词的音、形、义等要围绕书下注释或查工具书来解决,自己在读文中发现的字词疑难也可以写在提纲上,归类解决。另一类是理解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感知、理解、欣赏、评价能力,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应该在读文时联系上下文解决。对于自己理解不透的问题,可以反复读文思考,大胆写出自己的见解,并做好标记,听课时重点解决。学生围绕“导学提纲”的思考题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预习效果就会比较明显。如,教学《登上地球之巅》一课时,我在出示作者及字词练习后,设置了这样几道思考题:(1)快速默读课文,勾画登山过程的时间、海拔高度,概括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措施。(2)找出文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说出从中体现登山运动员的什么精神。(3)文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4)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说说它的作用。(5)假如你是文中的刘连满,你会怎么办?从他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这样学生在读文时就会根据问题思考,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三、依纲提疑

古语说:一分疑惑,一分长进。读文时只有带着疑问思考,才能有长足的进步。为此,在“导学提纲”的最后一项我设置了“问题质疑”一栏。学生在读文时一定会有所疑惑,尤其是关于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可以选择典型问题写在这一栏目中,以便在课堂分组交流时同学之间研讨解决或者从教师那里得到解答。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在读文时不能浅尝辄止,要深入思考,把有价值的问题挖掘出来,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读文水平不断提高。如,有的学生读《伟大的悲剧》一文时,在“问题质疑”一栏提出:“斯科特一行人不去南极探险不行吗?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涉及探险的意义了,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总之,预习是一个提出疑问的过程,预习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导学提纲”对于引导学生有效预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随着“导学提纲”的熟练使用,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从而收到良好的预习效果。

参考文献:

浅谈物理探究性教材的预习指导 篇7

一、探究性教材的预习指导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 要充分地了解学生。

要使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具有针对性, 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前概念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和学习后可能存在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起点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差异, 才能使预习指导策略和预习指导程序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使学生通过自主的预习产生激烈的思维碰撞, 逐步实现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 或者为此搭桥铺路, 为科学概念的形成和难点的突破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 要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预习的指导要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针对学生预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与困惑来设计预习的程序与策略, 要导在学生思而不得之时与易错易混之处。教师的预习指导要能够达到以导促学, 使学生自主预习与自主探究的能力形成的目的。

3. 要激起学生的预习兴趣。

预习的指导同课堂教学一样, 同样需要通过精心的导入来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或强烈的认知冲突, 冲击学生内心的错误观念, 使学生形成巨大的思维反差, 激起学生预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4. 要突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的预习指导不仅要为知识做准备, 而且要重视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学习去体验学习与探究的过程, 让学生在自学预习中学习概念、规律获取的方法, 体验到课前预习的乐趣, 通过预习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5. 要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预习指导时要让学生为难点的突破积累足够的有利于冲击错误思维的材料, 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为突破难点做好铺垫。

二、预习指导的实施策略

1. 预习目标的确定与重、难点的确定。

学生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 学生存在的前概念、上届学生的学习情况、其他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学生预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与新问题的生成, 是教师教学的最佳课程资源,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 要能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地调整与改进教学思路, 使教师的导能导在关键点, 导在关键时, 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预习目标的编写和描述既要有利于教师的导, 也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既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 还要让学生知道要预习到的程度;既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向, 又要知道教师会怎样评价、检查。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用具体的语言描述教学目标, 使目标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创设情境, 激趣点题。

通过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故事与问题引出预习,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预习兴趣。

3. 巧搭“支架”, 指导“预习”。

通过编制具体的预习提纲使预习目标进一步细化, 为学生的预习搭好支架, 使先行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更有针对性、可行性与实效性。

4. 检查反思, 了解学情。

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仍然需要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来解决, 这样, 学生不仅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中解决了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教师收集整理学生存在的问题, 再集中指导。

经过各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相互解答困惑后, 学生中可能仍有一些问题没有理解, 对大家普遍存在的困惑, 笔者把它放在“自主学习, 适时指导”的环节, 重点克服;对部分学生的或者难度不大的困惑, 如果继续纠缠, 学习优秀的学生可能会不感兴趣, 这样教学就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提高, 因此笔者有针对性地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变式问题供学生集体解答, 既可以帮助中等偏下的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又以变式的方法让中等偏上的学生得到了训练与提高。使全班学生都有足够的信心去通过自主学习克服普遍性的难点, 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扫清障碍。

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的几点做法 篇8

一、教给学生常规性的预习方法

1. 默读。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的方法。初次默读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全部生字,画出不理解或不是很理解的语句。

2. 查阅。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同学、老师、家长)的方式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学生可以自主查阅有关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3. 诵读。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朗读可以巩固生字的读音,了解文章的内容,其效果肯定比默读更好。

4. 批注。就是找出课文重点句段和精彩之处,将这些画下来,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明,写写自己的感受,写写人物的话外音,谈出自己对作者观点的看法。

5. 摘录。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眼看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

6. 质疑。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还可以对课文在文字运用上、内容上、表达思想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对这些问题,听课时重点留意,或直接向老师提出。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就会有更强的目的性,学习效率也会有很大提升。

二、预习内容设计多样化

有了常规性的预习方法还不够,教师还应根据课文的内容、主题,做适当的指导补充,让学生的预习更具针对性,预习内容更多样化,预习兴趣更浓厚。如,在指导学生预习人教版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时,笔者做了以下不同的安排: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预习内容中,侧重于引导学生动笔写写自己与父母的故事,使学生“未入文,情先动”。在《慈母情深》一课的预习内容中,指导学生找一找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母亲的深深爱意。同时,给学生推荐作者梁晓声《慈母情深》的原著,让学生在作品中感受穷苦、坚强、劳作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为理解课文做好情感铺垫。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预习中,引导学生思考巴迪父母两种不同的爱,写出自己的看法,是否赞同。

三、根据文体特点,创新预习方法

如果每次的预习内容都是把课文读熟,标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句,不出一个月,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就没有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创新预习方法,让预习形式多样化,不断给学生以新面孔,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教师可以考虑将课文的文体与预习的内容相结合。预习故事性强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搜集相关资料,准备举行故事会。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兴趣大增,把课文读熟,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故事排练、表演,甚至参照有关资料编写课本剧。预习描写人物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写写自己对人物的看法,可以从整体谈,也可以抓住某一方面的描写谈。在这样的预习中,学生能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群文阅读课前预习指导的有效研究 篇9

一、关注主线文章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无论是单文阅读还是群文阅读,教师都应当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其有更多自主阅读的机会。学生在自主进行群文阅读时,如果遇到不理解之处,教师也不要立即给予解答,而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指导其借助自己查找资料的办法,或者是和他人讨论的办法处理疑点、难点。而对于这样的放手方式来说,教师势必要想办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否则是难以完成任务的。提升效率的一个主要方法是在群文中寻找到一篇主线文章,并利用对主线文章的预测,达到良好的群文共赏效果。事实上,一篇优秀的文本里面所包蕴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像题目、细节,甚至插图都有挖掘的可能性。教师要在预习指导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调动既有知识经验的重要性,使其能从文本所给出的线索中做出拓展,将其延伸到其他篇章中去,比如在四年级时接触到《桂林山水》这篇文章前,教师即可以做好相应的群文阅读预习指导工作,使大家意识到,摆在面前的这篇文章,可以延伸出更多写景类的篇章,而文章里面的一些线索和结构是相当重要的,能够被套用到理解其他相似文章的过程中去。

二、联结多篇文章

进行群文阅读预习指导时,还有一个重要点在于帮助学生确定好文章阅读范围,利用确定一个主题的办法,可以把很多篇类似性质的文章结合起来,从而避免了学生在阅读时的杂乱无章。通常来说,教师可以按照教材里面各个单元的内容,组织相关的阅读教学,并首先将阅读主题提取出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所了解。提取主题的过程,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思维方式是并不相同的,学生所要做的是学会联结各篇文章,而教师要做的则是做好事先的冷静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联系思维。教师要首先让学生理解那些群文都具有的共同议题,就如同思维导图中的枝节一样,围绕在主题周围。这种指导方式,会将师生的思考结合起来,把原本不可视的思维带到学生面前,帮助大家理解和迁移。比如在接触到《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这几篇文章时,便是良好的群文阅读素材,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都是古典故事,特别是后两篇的想像力都非常丰富。教师即可以将这三个故事关联起来,指导学生借助阅读将文章主要信息提取出来,使学生得到概括能力的训练。联结多篇文章的指导,可以指向多个方面,比如可以是生字、生词上的,可以是文章结构上的,可以是故事情节上的,教师可以视时间和需要灵活处理。

三、整合文章指导

在进行群文阅读预习指导时,教师必须把已经筛选好的多篇文章进行有机组合,而不是将多篇文章随意罗列出来交给学生阅读,这是因为,文章的排列顺序会对学生阅读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在整合文章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文章的主题和特色,帮助学生做出阅读方式的选择,可选择的路径有举一反三型、逐步递进型、累积阅读型等。另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到,群文阅读的梳理和整合工作,会帮助学生有效提取信息,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因此将看似杂乱无章的文本做出有意安排,实则是教师在貌似不经意间对学生的巨大帮助。比如在一次以厦门城市为主题的课外群文阅读过程中,总共会接触到《民族英雄郑成功》《苏颂》《薄饼的传说》《城在海中海进城》等多篇文章,如果不加整合,将它们一股脑地提供给学生,势必会造成学生头脑的混乱,而如果依照历史、地理、科学、美食这样由广到细的顺序,则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地认识这些文章背后的有机联系。

预习的指导 篇10

一、预习指导的作用

1. 预习指导是课堂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学生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就要进行课前预习。通过课前教师的预习指导,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有感知, 从而带着疑问、有的放矢地进入课堂教学。上课时, 学生就会学得主动、轻松。简单的知识, 可展开课堂讨论, 教师做必要铺垫;疑难问题, 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 就会茅塞顿开。由此可见, 预习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预习指导是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教师指导下的预习过程是学生通过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通过教师的反复示范、引导, 学生能清晰地看到教师的思路, 学着去思考问题。这样, 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预习的方法, 学会了看书, 也培养了质疑、释疑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其间也潜移默化进行着学习方法的指导,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对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推动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预习指导的原则

1. 激趣性原则。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以看出, 学生对预习有无兴趣直接关系着预习的成败及课堂教学质量。因此, 预习指导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 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1) 从解释周围物理现象激趣。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它广泛联系着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而人们对周围各种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青年学生更是如此。这是能激发学生预习兴趣的最有利的客观条件。

例如:在讲“物体内能的变化热和功”一节之前可给出如下的预习题:

1.感到冷时, 搓搓手就会觉得暖和些, 为什么?

2. 灼热的火炉可以使周围物体的温度升高, 为什么?

3. 以上两个例子, 使物体温度发生变化的方式是否相同?若不同, 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这种从周围熟知现象入手的预习指导, 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促使学生思维投入。但要注意人们根据周围现象得出的某些生活经验与物理规律是相悖的, 以此指导学生预习更能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思维矛盾, 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从探究物理问题的本质激趣。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随着他们知识面的扩大和加深, 已不满足于教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中现成的结论, 而喜欢索隐猎奇, 追根刨底。探究式预习指导正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 因此, 能极大地调动他们的预习积极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3) 从促进求异思维激趣。解题过程是巩固物理知识的过程。一般的题目, 结论都是唯一, 但能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对问题进行分析, 最终得出相同的结论。当教师告诉学生这道习题有一种更简单的解法, 这便是用下一次课要讲的内容时, 势必会调动学生的预习兴趣, 使之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迫切的心情去探寻此题的另一解法, 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2.量力性原则。预习过程是学生的一种自学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目标。如果预习目标过低, 学生简单阅读课本就能达到这个目标, 就不能启动理性思维, 学生进入不到物理研究的方法之中, 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不到培养, 认知能力就得不到训练。如果预习目标过高, 学生要达到这个目标非常困难, 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压力, 造成心理障碍。长期下来, 影响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或对课堂产生依赖性, 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展, 教师指导也就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 预习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以下两点:

(1) 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物理知识有其内在的和谐性和统一性。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若教师不注意旧知识的复习, 盲目地列出预习提纲, 学生就会因旧知识的遗忘或当时理解不到位, 而面对预习提纲束手无策, 从而影响学生预习的兴趣。若教师在预习提纲中写明要用到的旧知识, 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不但能加强旧知识的复习、理解、记忆,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另外, 物理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预习中应考虑学生的数学水平、数学科目的进度, 以免因数学问题而影响学生的预习兴趣。

(2) 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中学物理学习的思维方式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应逐步培养, 不能操之过急。因此, 在预习中那些抽象思维能力较高的内容, 教师应降低预习要求, 否则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 也会影响预习兴趣。

3.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同一班级的学生,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他们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使每一个学生在预习中都能得到尽可能大的收益, 就要求在预习指导中, 不但考虑班级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技能、情感, 还应分层次和具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 真正做到统一要求与因人而异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预习。

预习指导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课前从心理上、知识上作好参与教学过程的充分思想准备, 以渴望获得知识的心态等待教师上课。二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质疑、释疑能力,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达到这两个目的, 可采用编拟预习提纲的方法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并按照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 彼此衔接, 层层深入, 环环相扣, 逐步递进。突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学会思考, 学会探索, 学会迁移。另外, 预习提纲的设计应不拘一格, 其形式由教材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定, 但要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避免形式上的呆板, 致使学生产生乏味感。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在预习中结合实验去分析、学习新课内容, 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

通过学生的亲自实验、亲自观察、亲自分析, 并通过阅读课本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条理性、敏锐性、及准确性, 这种指导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 他们边预习、边实验、边分析老师提出的问题, 然后, 带着不同程度的认识进入课堂, 在课堂上, 学生细心地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 悉听老师的分析过程, 并与自己的分析过程相对比, 不断补充自己的认识, 大大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同时, 通过实验使学生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物理图景,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习惯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预习指导 篇11

小学生由于受到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接受理解能力有限等因素影响,一般在他们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很少要求他们进行课前预习。然而在升上高年级后,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学习,其接受理解能力、智力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这为实施高年级语文预习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与低年级不同,高年级语文课程难度与广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还采取不预习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敕勒歌》学习中,如果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那么在学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该句中,将无法很好在自己脑中构建出这一画面,而这恰恰是该诗歌的核心,从而导致他们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而,可以说实施高年级语文预习是客观需求。结合笔者实践来看,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不但有助于学生能够在提前学习课文内容基础上确保他们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有鉴于此,笔者认为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语文预习意识,并将其培养成为习惯至关重要。首先,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开学后的第一堂课便向学生提出,以后老师会要求你们进行课前预习,预习得好的同学老师会给予奖励,通过这一方式鼓励与引导他们有预习意识。其次,教师在备课阶段应为下次课程教学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预习作业,随后在教学结束后将这些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最后,每次课程开始前对上次所布置预习作业进行随机抽查,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奖励。长此以往采取这一方法,不但可以让教师将语文预习逐渐培养成为学生的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提升自身语文学习能力情况下为今后更高层次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提升学生预习能力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具备了预习意识以及掌握了基础的预习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仍需要教师有计划、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与目标,这也是提升学生预习效果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有效的预习方法可以归纳为“读、勾、查、记、思”五个字。“读”即通读课文,读生词,读学生自己喜欢的句子。值得注意的是,读课文并非指大致读一遍,而是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来多次读课文,直至读熟生词,理解文章大意,读出对课文的感悟为止;“勾”即在预习以及读课文时,将不懂的生词、不理解的句子或段落以及学生认为意义深刻以及优美的句子勾画、标记出来。“查”即通过查阅字典或资料书来解答自己的疑问。“记”即将生词的字形词义记起来。“思”即思考,思考课文的主旨大意,思考不能理解的词句等内容,如若仍是无法从思考中得出答案,则应做好标记在课堂中向老师提问。

例如,在学习《老人与海鸥》时,笔者是这样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①通读课文。第一,先对课文初读一遍,并将文中的多音字、生字标记出来,并将文章里所出现的四字成语与生词用“”标记出来。第二,二次阅读课文,并将各个自然段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标出,并反复读学生认为难读的句子。第三,对课文进行第三次读,并在读的过程中思考各个自然段所表达的大意,并将自己生词、语句等有疑问的地方用“?”标识出来。②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课文,学生要思考该篇文章重点描述什么内容,并将其概括出来。③自己去查找文章中生词的含义。④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是好词佳句用“~~~”划出。⑤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前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

三、准确设计习题,提升语文预习效果

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高年级语文预习巨大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通过对课后习题进行准确设计。对此,结合笔者实践来看,要想做好此项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必须根据每次教学内容与重点等,对语文课后习题开展有目的性设计,例如在《卢沟桥烽火》中有一道课后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时间顺序准确地讲述这一事件。对此,教师可以这样设计:第一,以时间作为节点,画出“卢沟桥事变”中各个重要阶段的时间轴;第二,在时间轴各个重要阶段上写出敌我双方的表现以及二者在用词上差别是什么。通过对该课后习题进行准确设计,不但能够使得学生能够准确地抓紧文章重点,同时也能够使得他们能够在掌握文章脉络基础上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所设计课后习题的有效性,在设计中教师不能因循守旧,可以以学生兴趣作为切入点,尽可能在习题设计中采取学生所喜欢的表述方法或内容等。

指导预习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篇12

而在传统语文教学中, 学生的质疑能力存在着缺失。学生不敢、不愿或不善提问。学生丧失了深层思考和质疑的机会, 最终也丧失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质疑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应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

在我们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途径有许多。下面我浅谈一下在教学实践中自己是如何指导预习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为了杜绝无疑而质, 漫无目的的质疑和浅层次问题的低水平质疑, 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那么, 从何质疑呢?

1. 抓住关键词句质疑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首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质疑。在接触文本时, 可以分阶段地, 先引导学生对运用描写的词句进行质疑, 再引导学生对深刻隽永的词句进行质疑。

⑴当文章中出现人物描写的片断时, 可以根据具体的课文指导学生将问题提问得明白一些。比如指导学生思考:此处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是要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思想品质?这段描写与文章的中心有何关系?

⑵一切景语皆情语。能不能洞悉景物描写的深意, 直接关乎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否。因此, 在学习文章时, 读到景物描写的段落, 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 对景物描写的作用进行质疑。

⑶有时, 在阅读的过程中, 还会见到一些深刻隽永, 耐人寻味的佳句。这些语句更易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 抓住这些语句进行质疑, 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有效途径。

2. 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质疑

学生面对一篇文章, 原有的认识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 往往会有迷惑的现象, 这就是课文的难点。我们在教学中, 就要引导学生紧扣这些难点质疑、思考、分析, 最终解决难点。

教学《紫藤萝瀑布》时, 学生对难点提出了质疑:“我心中的悲痛和焦虑”是什么?为什么要插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 有什么作用?文中提到的“生死谜”、“手足情”具体指什么?带着这些难点, 学生向多方面搜集资料, 最终加强了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3. 针对文章的主旨质疑

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 仅了解词句的表达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而经过以上两个方面的指导, 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质疑的意识, 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旨进行质疑。而对主旨丰富深刻的文章进行的质疑和探究, 更能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理解领悟能力。

这类文章的质疑指导的前提, 我个人认为是文章篇目的选取。在我们初中课本中, 真正主旨丰富而又能让学生挖掘理解后有所收益的文章篇目有限。因此我们在指导时要避免学生对所有的文章都刻意地挖掘其主旨的丰富性, 而误读了作者真正的思想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时, 恰如其分地掌握好鼓励与纠正的尺度。

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 很多学生抓住了文章的点睛之笔, 进行了质疑。学生问道:文章“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闲”字有什么特殊含义?是表达作者被贬谪后的悲凉吗?有的同学问:这句话能理解为表达了作者身处逆境却乐观的心境吗?……对于主旨的理解多种多样, 对于他们的质疑探究, 我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学生们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也扩展了开来。

4. 针对文章的结构质疑

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 还需要了解文章的结构布局, 需要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段、篇的结构进行质疑, 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

⑴线索质疑。我们知道文章一般会以一种“事物”或一种“感情”为线索。但是, 在我们的授课过程中, 也有个别文章的线索并不仅仅是一条,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线结构”。而对“双线结构”的思考质疑, 就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结构, 理解文章主旨。在讲授《藤野先生》时, 学生对文章的段落安排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文章既然是写藤野先生, 表达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 那么文章为什么要写东京的清朝留学生的生活呢?文章中写的在日本留学时, 别人对我很友好, 为什么我会认为“物以稀为贵”?……正是这些对文章段落进行的质疑, 使学生了解了文章的线索的特殊性:两条线索并行。一条是明线, 即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复杂感情;另一条是暗线, 即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情感。

⑵结构质疑。在《故乡》一文的学习中, 学生就文章的结构提出了很多问题, 非常有利于把握主旨及人物形象。学生问道:文章前半部分, 提到闰土时作者进行了一段插叙, 来描述自己记忆中童年闰土的形象, 这段的作用是什么?也有人问道: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是景物描写, 但很明显这两段不是照应关系, 作者最后的景物描写要突出什么主题?……通过交流讨论, 学生理解, 照应和插叙都是为了进行对比, 将“眼前景”、“此时景”与“心中景”、“过去景”对比, 进而突出人物的性格和文章的主旨:少年闰土的性格与中年闰土的性格以及前后的差异和造成差异的社会原因;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上一篇:结构振动下一篇:安装错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