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与学校管理

2024-07-31

柔性管理与学校管理(精选12篇)

柔性管理与学校管理 篇1

0 引言

自从新时期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现状的柔性化管理的方式诞生以来,它迅速受到了企事业单位广大管理人员的高度青睐,成为当前各单位对其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的主要取向,并在应用实践中为各单位的管理工作提供了诸多显著的助益。而我国高校在面临传统管理方式失效,且管理工作阻碍学生的个性化、稳定性、全面化发展的状况中,也纷纷开始寻找突破管理阈限的方式,在这种形势状况下,柔性管理这一具有理论及实践可行性的良好的方式,便为高校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变革思路,成为高校当前创新其管理体制的重点途径。

1 柔性管理相关理论问题概述

1.1 柔性管理含义

此种管理方式将“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立足点,是一种人性化的扁平管理方式,采取不具有强制属性的策略对群体开展人格化、个性化的管理。它在应用中主要强调以群体的共同价值理念作为基础,借助群体的价值理念所具有的潜在说服力,影响人们的思维及行为,继而引导人们主动将组织的意志转变成为其自身的自觉行动,使管理的预期效果得以顺利达成。可以说,柔性管理相较于传统的刚性管理,更加地丰富、深刻、高端。

柔性管理应用于高校管理工作则体现为,管理者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时,以学生作为其管理工作的中心,对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形成的心理意念、精神追求及思维方式等,持尊重、理解、引导的态度。

1.2 柔性管理特征

1.2.1 潜在的驱动力

从上文柔性管理的含义可知,柔性管理不同于传统刚性管理,它不以权力、命令等具有强制效力的手段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而是借助学生对于群体组织的心理依赖,引导学生以组织的共同意愿及目标来指引其自身的认知与行动,继而使组织的内在驱动作用与约束力,实现对于学生的创造意识、内在潜力、积极主动性等方面因素的全面挖掘。

1.2.2 深刻的激励性

从人体自身固有的需求来讲,人们倾尽一生,主要是为使个体的生理、心理、安全、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相对于生理到社交其他方面的需求,又是一种提升以及有效的激励。而柔性化的管理从本质上便立足于尊重学生发展的要求,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实现,对于学生的成长显然具有深刻的激励性。

1.2.3 持久的影响力

鉴于柔性管理方式尊重学生自身的认知以及行为,允许学生以其既有的个体素质、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为基础,在较长的时间内自主地对外在规定进行转化,继而使自身目标在与外在规定进行不断地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实现其自身与外在的相对协调。最终这种协调状况会以持久的影响力,使学生在保持自身发展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同时,做到各种思维与行动等与外在规定的符合。

2 高校以柔性管理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的措施

管理人员借助柔性管理的方式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应当全面地遵照此方式既有的含义以及特征来制定创新途径,才能够最终达到创新的目标,并且实现对其管理水平以及效率的提升。具体来讲,其创新的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

2.1 全面树立人本化的管理理念

柔性管理方式的优势首先便体现为对于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注重以及贯彻,只有真正地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最终的管理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因此,高校要实施柔性管理,就必须全面树立人本化的管理理念。

首先,学校的领导层、管理层、辅导员等管理教育人员,应当切实地将学生个体的实际状况作为其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致力于构建平等、和谐、自由、轻松的师生关系以及管理模式、策略,努力地推动以学生为主体及中心的人本化管理理念的贯彻。

其次,管理人员实施具体的人本化管理时,还应当给予学生充分合理的关心、关怀以及关爱,通过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倾诉学习、生活以及个体性格等方面的困惑,理解学生的人格个性、情感需求,耐心细致地为学生提供解决困惑的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

再者,高校管理者开展管理工作时,还要着重改善院校、班级以及团体组织中的学生干部的工作作风,引导这些学生干部建立热情、谦虚、民主、平等的工作习惯,使他们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主动地以群体感染力来影响学生个体,进而达到管理工作的效果。

2.2 努力构筑师生之间的互相信任

柔性化管理更加倾向于学生的自主、自我的管理,高校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加强对于这一方面的重视,着重构筑管理主体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以及适当合理的引导,并且通过沟通增强学生对于管理人员的了解与认同感,使学生彻底地成为管理工作中的主体,继而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

首先,要构筑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管理人员尤其是高校辅导员以及班级内的学生干部等,应当着重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以及生活中,与学生个体进行沟通与交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态度、学习状况、性格特征、心理及身体状况,并为学生进行全面精细动态的信息备案,继而以对于学生信息的掌握,为学生个体赋予充分的信任以及尊重。

其次,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在沟通交流中进行自我剖析,或者是通过与学生建立QQ、微博、论坛等方面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管理人员日常的生活以及性格,将管理者从高高在上的领导切实拉入到现实中,从而拉近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加深对于管理者的信任。

2.3 借助有效手段发挥管理驱动力

高校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中,应当主动探索有效的手段,对管理的内在驱动力进行挖掘,使学生真正地受到驱动力的持久有效管理。比如,高校管理者可以利用目标管理方法进行管理,通过构筑学生以及管理者皆认同的管理目标,激发学生自主达成目标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实现对于管理工作的配合。同时,帮助学生在自我的目标管理中,实现全方位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及提升。

3 结语

作为新时代新颖高效的管理方式,柔性管理是作为刚性管理的对立方被研究人员研发出来,并且在应用中与刚性管理的方式相对应而存在,这种管理方式为我国高校迎接21世纪时代变化的挑战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极大地推动了高校各方面管理工作水平及效果的提升。因此,高校一定要努力地采取措施借助此管理方式实现对于传统体制的创新。

摘要:21世纪, 时代环境以及社会状况的迅猛无止无休的变动, 引发了大学生思想意念及价值观念的大幅度改变, 传统的大学管理体制不仅再也难以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 还会直接破坏大学生正常端正的心意变更以及身心成长。而柔性的管理方式则作为人性化、体贴、温和的方法, 为大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光明的变革道路, 在当前时代, 以柔性管理对大学生的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变革, 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本文通过对柔性管理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 着重探讨了在柔性化的管理方式指引下创新管理体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柔性管理,大学生,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参考文献

[1]白冰.浅论高校大学生管理理论创新[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 (01) .

[2]肖学斌, 张忠臣.柔性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 2008 (04) .

[3]于英, 赵倩.柔性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的策略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4) .

柔性管理与学校管理 篇2

摘要:财务管理是每个企业的命脉,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有着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日益发展,在企业日常的运营中企业传统财务管理范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需求,面临着诸多问题。企业要加强对财务管理范式的改革和创新,以满足企业发展的管理需求,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强大作用,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本文就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管理范式的特点、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化财务管理范式的对比、柔化财务管理的具体实施内容3方面对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进行探析,希望对企业财务管理范式选择有所启发。

关键词:传统管理范式;柔性管理范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及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日益严峻,现今世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企业还使用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在日常企业管理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因此,柔性财务管理范式就应运而生走进了大家的视野。相较于刻板遵守固定的规章制度来进行财务管理的财务管理范式,柔性财务管理则更加注重通过人性化的诱导来进行财务管理,提升管理质量。

一、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管理范式的特点

传统财务管理范式是一种较为侧重强制性的管理模式。它要求企业的财务运作要严格按照企业的各种财务管理制度来执行,从而对企业的财务进行全面控制,进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一种刚性管理模式。而柔性财务管理范式则是比较重视以人为本,通过对企业员工心理的引导,加强员工的财务管理意识,从而对企业的财务进行诱导式管理。这种柔性管理模式没有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刻板,以人性化管理为主,更加容易被企业员工所接受并融入进日常的工作中去。

(一)传统财务管理范式的具体特点

传统财务管理范式是强调对企业实施规范化、流程化的财务管理,使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其将专业化的管理思想融入进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将企业各部门划分开来进行独立的分层管理,最终通过企业财务部实现统一管理,是一种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进行集权管理以及相对分权管理的刚性管理模式。

(二)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具体特点

柔性财务管理更注重诱导企业员工自发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财务管理的目的。它强调将企业的发展策略与同行业市场领先战略相结合总结出一套管理范式,让企业的各个工作环节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建立网络化的企业管理结构,将财务管理的界限打破,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协调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柔性财务管理没有固定的管理程序,而是顺应市场的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进行灵活的调整,以最佳的状态实现对企业财务的优质管理。

二、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化财务管理范式的对比

传统的管理范式主要依靠企业制定的各项财务计划来进行企业经营活动,安排整个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方法流程比较固定,思想模式刻板,不能随着周遭的环境变化和突发状况进行改变,很难达到最好的财务管理效果。而柔化管理则以人为主,将强制性管理转化为人性化的诱导,结合传统模式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能够在企业的管理运营中随时调整管理方向,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传统财务管理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化管理制度体系,在实施过程难免遇到问题,又不能及时作出调整,而柔化管理则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三、柔化财务管理的具体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

柔化的财务管理也同传统财务管理一样需要健全的管理体系来实现企业最终的财务管理目标,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在财务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基于此进行人性化的灵活管理,适应环境的变化,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

(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微小的差距就能够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企业在内要重视员工的素质培养,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杜绝不良风气的出现及蔓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在外要做好公关工作,与原材料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企业打好关系,强化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便于柔化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在外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其管理的高效性是每个企业发展潜力的具体体现。目前,传统财务管理范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高速的发展需求,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与创新。柔化财务管理范式是基于传统财务管理范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人性化设置,摒弃传统管理的强制性,引入灵活多变的柔化管理思想,改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红娟.浅析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J].科技创新与应用,(15):285-285.

[2]曹新.试比较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J].商场现代化,2015(17):230-230.

[3]刘嘉雯.浅谈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J].科技创新与应用,(25):274-274.

柔性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比较 篇3

尽管管理者已经普遍认同柔性化管理比刚性化管理更能为雇员所接受,劳资纠纷数量的直线上升足以说明非人性化的存在。据有关统计报告:2005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总量持续上升,全年劳动争议案件立案受理31.4万件,比上年增加5.3万件,增幅达20.5%。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6年里增幅最快的一年。人数较多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也呈快速上升势头,劳动争议处理的难度日益加大。很多人毫无批评地把柔性化管理等同于人性化管理,这是极不适宜的,这是阻碍管理进步的障碍。虽然,从潜在意义上讲,组织对其雇员实行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对实行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有着积极的、直接的关系。可以这样假设,一个组织越多地采用非强制性方式、越多地接近关心雇员,这一组织对自己的雇员越有责任性,这是完全符合逻辑的。管理者可以与雇员商议沟通,对雇员进行培训教育,从而创建一种组织文化,在组织与雇员之间相互评价,相互理解和相互接纳。这些柔性化管理行为可以帮助组织和雇员实现各自的追求,产生暂时的稳定与和谐。这也是完全可能的。可是,这些行为是否人性化,存在着高度不确切性。更重要的是,还可能误导人们接受和默认一些非人性化的行为。为此,我们强调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有必要人性化。事实上,考察诸多公司后可以发现,很多管理行为常常是非人性化或欠人性化的。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主流观点,从广义的概念出发,充分肯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和价值,把人力资源管理看作是维护组织系统,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装置,其重要作用是改进提高单个工作效率。它十分关注单个生产者的作用,强调目标的唯一性和劳动雇佣关系,强调组织权威和专业分工。这一刚性化管理意识源于泰罗的管理思想。它以规章制度为依据,用规章制度约束规范雇员的行为,依靠组织职权实施程序化管理。制度面前,纪律面前,没有特殊,人人平等。这一管理模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得到了实践和发展,并且依然在广泛沿用。

然而,许多学者从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劳动关系方面对此提出了批评。这些学者认为:刚性化人力资源管理被管理者为追求自身目标而强行单向应用,组织中雇员的个性发展、群体主义和社会多重目标的理念被封杀。为实现组织的经济目标,刚性化管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被用作控制劳动者的一种工具,被用来束缚、限制和纠正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意志的差异和兴趣的分歧,被用来干预雇员的行为,使其为了组织经济目标的需要而更多地放弃或牺牲自己的利益。相对于这一刚性化管理模式的柔性化管理模式呼之而出,鼓励雇员在组织中发挥潜能,互动发展的理念得到了提倡和发展。

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体现了梅奥的行为管理思想。管理者在充分考虑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创建和营造适合组织的一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引导雇员经过对组织规章制度的理解、内化、顺从的过程,采用非强制性方式,把一个组织的目标和意志逐步转变为雇员的自然行为,实现刚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追求的同一目标。正因为如此,一些西方学者甚至指出,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仅仅是翻版改良的刚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刚性化人力资源管理非常清楚地表示,要从劳动者身上下手提高工作效率。这体现了资本投资的观点:劳动者是一种商品。在这一观点支配下,劳动雇佣关系被看作是一种经济交换。当这一经济交换失去平衡时,这一关系就可能被终止。与此相比较,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不是把雇员看作是一种物,而是把雇员看作是一种手段。柔性化管理所研究和追求的是如何使雇员自觉顺从实现单个工作目标,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用意在于赢得劳动者的“心”,从而实现组织的整体经济发展和既定经济目标。

其实,作为一种管理模式,无论是刚性化管理,还是人性化管理,都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单一存在。正如英国汤姆凯诺教授在1990年一文中描述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像是披着羊皮的狼,即便声调是柔性的,但事实依然常常是刚性的”。柔性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总是经常伴随和掺杂着刚性化管理制度。柔是相对的。刚是绝对的。我们不妨假设一个组织需要在限定的时间、限定的地点完成限定的工作量,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那么,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这一组织的管理者就会从其真实的管理理念出发,自然放弃对其雇员实行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而展示其刚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面目。

二、柔性化管理:关注雇员与关心雇员的分离

一般来说,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比刚性化人力资源管理对雇员更为有益。柔性化管理同时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组织目标的结合。雇员自身存在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这是一个组织运作、发展、实现其经济目标的根本因素。柔性化管理作为一种模式.说明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经营目标的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众多管理者都力图在组织内创建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创建一种有利于组织实现其经济目标的组织文化。他们主张给雇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使他们学得更高的技术,从事多样的工种,拥有自身岗位工作更大的控制权,等等。从这一角度透析,似乎柔性化管理比刚性化管理就显得较为人性化一些。

实际上,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组织的雇员常被划分为核心雇员和外围雇员。在所有雇员中,那些具有较强的专业竞争能力,又愿意为本组织全力工作的人,就成为了核心雇员。反之,则成为了外围雇员。也有学者建议,柔性化管理适用于这些核心雇员,刚性化管理则适用于那些外围雇员。因为那些外围雇员技术水平低,相对的薪酬水平也低。对组织来说,他们就没有这些核心雇员重要。由此可见,柔性化管理比刚性化管理更为关注雇员。然而,这并不等于人性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这种柔性一旦不被雇员认可,被认定是“披着羊皮的狼”,那么,组织对雇员采用这一柔性化管理模式将比采用刚性化管理模式存在着更大的风险系数。雇员每当接近“狼”时,就会小心翼翼,格外提防。

如前所说,一个组织越多地关注雇员,表明这一组织对其雇员越有责任意识。可是,特别关注雇员就是对雇员的利益负责,就是人性化管理,这无疑又是不确切的。一个组织特别关注雇员,并不一定是对雇员利益负责任;一个组织并不特别关注雇员,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对雇员利益不负责任。问题的实质在于:这一组织究竟是基于雇员的利益和发展关注雇员,还是基于组织的利益和发展关注雇员。一个组织可以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目标,从战略上确定雇员政策;一个组织也可以为了社会整体目标,从而更为人性化地确定雇员政策。这实际上就是组织目标与社会责任之别,也是柔性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之别。

从狭义上说,组织的利益和雇员的利益常常是矛盾的。企业管理者首先要考虑如何有效管理资产实现企业所有者确定的增值目标;而雇员则要考虑如何获得最佳工作条件和最佳工作报酬。一旦除现有雇佣关系有可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目标时,企业

就会解聘雇员,或者雇员离开企业。正视这一现实,刚性化管理似乎是最适宜不过的了。双方可以通过劳动合同确定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大家按章办事,从而实现劳动量与工资薪酬及基本工作条件的交换。其结果是企业对雇员不再负有合同之外的其它道德义务和法律责任,而雇员对企业也不再负有合同之外的其它道德义务和法律责任。然而,柔性化管理却需要从战略的角度更多地关注雇员的心理接受情况,以便使他们自愿地,甚至暂时地放弃自身利益为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付出更多。这时组织利益与雇员利益的矛盾依然存在。

柔性化管理模式并不是追求组织目标与雇员目标的同时实现。管理者追逐组织目标而忽视雇员目标是比较常见的,保全组织目标而牺牲雇员利益也屡见不鲜。可见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是“披着羊皮的狼”。即便管理者表白是为了雇员利益,而真正动机却是为了组织利益、股东利益。这就使得组织行为市场难免带有一定的操纵性和欺骗性。雇员有权利追求个人利益,管理者有责任使组织行为有利于雇员利益的实现。柔性化管理是按照组织的战略意图,采用柔软婉转的方式去管理雇员,这是一种对组织雇员并非真正、并非完全负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三、人性化管理:追求全方位和谐发展

作为雇员,他们无不期盼着管理者的决策行为能够体现人性化。柔性化管理表现出对雇员利益的关注是表面的、局部的、暂时的;人性化管理表现出对雇员利益的关注则是实质的、全面的、持续的。雇员总是希望管理者把他们当作个体来进行管理,承认并尊重他们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使他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企业中或者说在领导的心目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希望管理者能够关注他们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关注他们个人的处境和困难.支持他们个人时发展和目标的实现。这样,每个个体都能体会到管理者浓浓的人情味,每个个体的能力甚至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就会充满生机。

事实上,组织与雇员之间要讲究双赢,组织与社会之间也要讲究双赢。单赢就不可能长期合作,就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双赢理念强调的不是企业的利益要去通过减少员工利益而实现,或是企业利益要去通过损害社会利益而实现。任何企业自身利益的实现,都要以员工利益的同时实现为前提,也就是要在员工利益同时增长的基础上,才使自己的盈利也能够有效提升。不同组织的利益与不同组织雇员的利益相加就组成了社会利益。当一个组织的管理者把社会责任、社会利益的理念融于雇员管理的境界时,组织和雇员的目标就会趋于一致。一个组织的经济目标就不再是这一组织唯一的存在理由。组织不仅将维护雇员在合同中规定的利益,还将积极地、长期地为雇员创造利益,以便使全体组织成员发挥潜力,更加和谐有效地共同创造社会利益。这时,组织对雇员的决策过程与管理行为也必将是人性化的。

人性化管理就是要依据人性特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人性特征是多方面的,人不同于机器。人有辨别和接受思想的能力,人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如同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社会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有极强的潜在的创造和破坏的能量与作用。人可以适应环境,也可以改变环境。正因为如此,众多管理者都认同:组织拥有的雇员及雇员拥有的知识技能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是组织的构成部分,是组织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社会利益的根本力量。如同微软的比尔盖次所说,“我们主要的财产是我们的软件以及我们开发软件的技能,都是完全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东西。”管理者在管理决策中充分考虑组织与组织成员的共同发展,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充分满足雇员的物质、精神需求和全面发展,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雇员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以满足组织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可以相信:如果说,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有大量的管理活动是符合雇员意愿的,是基于雇员利益之上的,是人性化的,这是一种欺骗性误导。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对这一组织负责,并不意味着对这一组织的全体雇员负责,对社会负责。它常常是非人性化的。只有真正地认识雇员的地位与作用,依据人性特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才可能把雇员、组织和社会的利益完全结合为一个整体,才可能使组织成为股东、管理者与雇员共同生存的生态系统,从而求得一个组织内外部的、全方位的和谐发展。

柔性管理与学校管理 篇4

一、财务管理的传统管理范式与柔性范式的区别

根据库恩的范式哲学, 可以从三个层次即模式、方法和技术, 基本定义和基本理论, 价值观三个方面对传统范式和柔性范式进行比较分析。柔性范式的思想主要在两个方面有所体现:一是对财务活动的组织和财务关系的处理来说, 从传统的推进式转变为柔性的牵引式;二是与牵引式结合的财务关系的转变。根据企业的计划去组织财务活动是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 是推进式的财务管理工作。而根据环境变化, 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引导, 对财务关系进行理顺, 以牵引式取代推动式;以合作关系取代债务债权关系;以互利共赢关系取代竞争对手关系。

二、对企业财务管理组织系统的比较分析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 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通常采用扩展其组织活动范围和将不确定因素置于

其内部控制之下的方式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财务管理的空间和内涵全面扩张的原因是财务管理组织目标复杂化。更为复杂的灵活性和动态性就是这种扩张了的财务管理组织所需要的财务管理系统与从前相对单一财务管理的组织相比具有的优势。

被这种情况所激励, 更多的企业财务管理组织将其结构从稳定的机械式层次结构转向适应的学习型“有机”结构进行调整。柔性管理相对外部需求而言的具有有效性的特点。其有效性体现在“有效”处理环境变化和由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财务问题的能力。有效性要通过变化范围、响应速度、经济性等指标来衡量。能在较大范围内快速、平稳适应变化的财务管理系统比那些以很大的费用或较长时间而获得同样变化的系统更具有柔性。

三、财务管理柔性的表现及其实施条件

(一) 财务管理柔性的表现

1、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人的管理, 对此财务管理同样适用。发挥员工的天赋和能力是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但是核心是企业财务精神是文化现象, 柔性化是必然趋势。

2、财务管理的非理性化:规范的、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按照严密的逻辑推理建构, 现在看来这种范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多变的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二) 财务管理柔性的实施条件

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具有相同的目标, 只不过方法上有差异。对于柔性化管理而言, 其基础是高素质的员工, 而刚性化管理则是高水平的管理人员。

四、当前形势下我国企业实施柔性财务管理的障碍

刚性财务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表现在:

1、刚性过重, 缺乏亲情;

2、组织结构繁多, 沟通不及时, 工作效率低;

3、工作人员素质低, 水平差。

五、实施柔性财务管理工作的准备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的改革,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公司企业的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也应当做出与之相适应的改变。而对于我国传统财务管理工作而言,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以便增强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第一点就是指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的思想理念做出了转变, 即指我国的公司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工作思想以及工作理念从以生产为导向的财务管理工作理念过渡到以市场为导向的财务管理工作。长期以来, 我国传统财务管理工作刚性管理模式都是非常注重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的管理工作的, 同时, 十分侧重于产品的生产以及经济生产, 并且我国的传统刚性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以产品的价格以及产品的质量为市场竞争手段。第二点是指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做出了转变, 即指财务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从纵向结构过渡到横向结构。我国传统的柔性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公司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锐程度要求很高, 同时企业内部信息要具有流动性以及高效性, 企鹅业内部各工作部门也要求注重团结工作, 协调统一, 更加充分地发挥柔性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的优势。第三点就是指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方式的转变, 即从控制手段向激励手段过渡。对于传统刚性财务管理而言, 财务控制的管理方式才能保证其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且事实上,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 唯有引导和激励才能提升企业价值, 优化财务行为。最后就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对象的转变, 即指从以资金为主转向以人为主。因为关心员工的尊严和价值实现是实施财务管理柔性化管理的前提。

六、总结

柔性管理与学校管理 篇5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高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变化,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引进柔性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本文着重探讨了柔性管理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开展注重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模式不断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当今人类社会已然进入了一个极具复杂性的时代,信息社会、经济社会、经济全球化等等成为了社会标签。在这样一个复杂性的特征之下,需要一种全新的管理思维和模式来适应这样的时代,传统的刚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人们提升的需求,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油然而生,管理模式从刚性到柔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了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趋势的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

1高校实施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教育思想观念转变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将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这一理念长期融入,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及时更新和变革,这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总是以管理思想的变革为先导,用教育管理的改革来统筹和引导。将柔性管理引入到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并不断的相互渗透,这将成为管理水平达到质的提升的新途径,此举也必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完全不同于刚性管理的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柔性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加具有说服力。在经济时代的大学管理背景下,为了适应经济时代和科技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事实,增强学校自身的柔性管理模式来适应知识的飞速更新和社会中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对学校专业设置和教学方式的冲击,培养在校学生的柔性技能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及变化,在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管理中使其自觉地接受外部规范化的约束管理,最终达到强化和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调动学生的个性潜能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的心理管理、行为管理、环境管理和形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它强调的是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大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2柔性管理的本质特征

(1)内在驱动性。柔性管理本质性的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为权利所束缚,而是以人的心理过程为起点,依赖于从内心深处激发的能动性、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当学校规章制度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认识,学校目标转变为教师的自发行为,内在驱动力和自我约束力就会行成。

(2)影响持久性。柔性管理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理性规定转变为内心的承诺,并最终转变为自觉的行动,这一转化过程是长期的过程。虽然被种种的客观因素所束缚,学校目标与教师目标之间差异性的存在,需要通过努力协调一致,对教师就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3)激励有效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可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柔性管理能更好地满足人各种层次的需要,会更加高效。与凭借制度制约、纪律监督等手段进行的刚性管理相比,以依靠激励、感召、启发、诱导等方法进行的柔性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柔性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机制中的应用

3.1树立以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

柔性管理是育人主体和客体之间平等关系的体现,通过对学生实施人性化教育个性化培养,达到隐性育人环境育人的效果。因此,需要树立起以柔性管理为根本的管理理念,以学生为本。一方面是要以学生为主体,牢固树立学生是学校的主体的思想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思想引导,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把学生当作教育管理的中心,将教育管理与关心很好的相互结合,变陈旧的管理方式为教育引导关爱。

3.2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体系

柔性管理要求强调学生能动性,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能力,为了适应高校学生的成才需要,建立和完善柔性管理中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体系已成趋势。一是对教育管理者来说,要建立起柔性管理的激励机制和奖评机制激励奖评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掌握学生的日常思想动态及行为方式,及时纠正偏差行为,促使其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二是从学生来说,要建立起学生自我管理的机构,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制度体系,坚持学生为这个体系的主体,通过这种方式使他们参与学校教育和日常管理,在其中得到锻炼和能力的提升。

3.3创建高校――家庭双方参与的互动模式

柔性管理与学校管理 篇6

【关键词】传统财务管理;柔性财务管理;比较研究

一、前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们国家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国家的对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我们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基本国情,保证经济良性发展。财务管理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而随着知识经济的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信息化时代下,传统的财务管理管理范式已经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就目前的企业发展进程来看,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因此,对传统财务管理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比较研究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财务管理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多方位比较

我们可以将传统的财务管理管理范式看做是具有刚性的管理范式,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之下,财务管理是具有十分明显的强制性特征的。这种财务管理方式往往会强调管理工作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服从作业。并且将会根据事先制定好的标准,检查管理工作是否到位。从这种管理范式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其具有较强的制约性,甚至有些时候可以用苛刻来说。而长期处于这种管理范式之下,财务工作人员将会很难对工作保持长期的热情。最终将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的正常运营陷入瘫痪。而柔性财务管理范式是立足于人们心理的一种集成类财务管理范式。所谓的柔性财务管理范式根据字面的意思,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柔和”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范式与传统的管理范式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种管理方式是非强制性的,它将会立足于人们的心理因素,对人们产生心理行为上的作用力,通过心理暗示或是心理诱导实现对组织的有效管理,从而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变为员工的基本意识形态。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财务管理范式 具有着一定的优越性,是一种立足于人心理上面的,较为高级的人性化财务管理范式。

1.传统财务管理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特点比较

(1)传统财务管理管理范式的特点简析

我们可以将传统财务管理管理范式的特点简要的进行如下概括:在传统财务管理管理范式中,其更加的注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也就是说,在这种管理范式背景下的财务管理要更加的专业化。并且在传统财务管理管理范式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工作注重管理的理论基础,以企业低成本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企业各个部门的基本职能及相互协调。层次管理形式较为突出和明显。这样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任务分工将会十分明确,这也就决定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界限十分清晰。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背景下,将会以财务管理作为基本的组织职能。管理方式是集权式管理和分权式管理。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的是注重维护科的职权结构。在人才的引进方面,其形式过于单一,过分的注重人才的专业技能,而没有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

(2)柔性财务管理管理范式的特点简析

因为柔性财务管理管理范式是立足于人们心里层面的管理范式,因此柔性财务管理范式将会以人为本,凸显人本主义。在柔性财务管理管理范式中,将会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观念,以快速、柔性为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柔性管理为理论基础。在柔性财务管理管理范式大背景下,并不会有一个单一的工作方式,其强调的是一个多样化的发展方针。需要结合市场行情及市场发展大战略。柔性财务管理管理范式将会采用一体化的管理方式,每一个工作内容都可以进行并行并联。在不断的革新过程中,将会将财务管理体系最终发展为一个网络体系,这样就会打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界限,使得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更加的灵活多变。柔性财务管理管理范式出现的目的是解决企业与市场发展不对称的问题,希望通过此种管理范式的应用促进企业更好的适应经济市场的变迁。在柔性财务管理管理范式下,改造传统的人才选拔方式和环境,积极的招揽专业技术与综合素质齐头并进的人才。

2.传统财务管理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表现比较

(1)思想表现比较的简要研究

我们可以将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思想表现简要的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模式及作业处理方式由传统的推进式,变为了牵引式;另一方面,在财务管理基本思想内容和牵引式的作业方式相结合背景之下,财务关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其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在于企业的基本发展计划。简单的来说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或是活动是围绕企业发展的大计划而来的。但是柔性财务管理范式更加的注重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这种管理范式将会积极的引导财务管理活动及财务管理工作的结合,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进行梳理。将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下的企业债权问题转化为合作关系,将传统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互惠互利的关系。

(2)财务管理方法表现比较的简要研究

通过我们对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发现,其财务管理的主要方式是程序化、体制化、刚性的管理方法。而柔性的财务管理模式其财务管理方式主要是非程序化、柔性。例如,我们想要企业内部的一部分财务预算周期缩短,则需要利用合理额并行管理程序进行预算编制,在此期间我们将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转变为柔性的管理模式。企业当中的财务管理部门人员可以自行的进行流动,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合作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以及企业运营问题解决好。在柔性的财务管理范式中,将会支持一切的企业发展创新工作。现代的企业要将在积极发展产品的同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且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当然,现阶段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还可以利用ERP系统来协调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以此为基础更好的解决客户问题,提高企业资源的优化利用。

三、柔性财务管理的表现和应用

1.柔性财务管理的表现

(1)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的文化的建设

企业的资金管理我们可以认为是企业的人才管理。本文认为思想是一个人基本行动力,因此企的发展必须要朝着人性化的方向不断建设,所以柔性化财务管理模式将会更加的适应现阶段的企业发展。而财务管理工作最终也将会更加的注重对人的价值观引导过程。而企业的财务管理文化是一种企业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人基本认知过程的一种管理艺术。企业的财务文化建设应该以人为本,充分的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样才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中具有高强的行业竞争力。

(2)非理性化的财务管理

企业中的非理性化财务管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坚决抵制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理性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传统环境下、理智的推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社会市场相互结合。根据企业发展大计划所制定的财务管理目标已经成为了决定企业内在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增加了对于企业内部员工的非理性考虑。大部分企业单单注重人才的学历、经历、职位等因素,而最终忽略了员工的兴趣。

2.柔性管理财务管理的应用措施

(1)建立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很简单的看出来,虽然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柔性财务管理模式在根本意义、表现特点、管理方式等方面都不相同,但是这二者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促使企业利用最低的成本换取更大的利润,来确保企业发展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柔性的财务管理范式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并且这个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柔性管理范式更加适企业的财务管理。

(2)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风气

企业形象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企业的门面。而企业内部的社会风气不正将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企业形象是现代企业在市场中取得地位的关键,也正是现代企业建立柔性的财务管理的模式的原因之一,更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结论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各类私有企业都,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维护了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所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财务管理范式及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就现阶段的企业发展情况来说。传统的财务管理管理范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甚至说已经到了逐渐淘汰的地步。虽然当下财务管理范式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改革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坚实走好每一步。

参考文献:

[1]孟龙华. 企业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方法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9:27-28.

[2]郭蕊,陆君屏. 论传统财务管理与柔性财务管理的比较[J]. 时代金融,2015,08:131-132.

作者简介:

柔性管理与学校管理 篇7

柔性管理是现代管理理念的创新, 体现了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关注员工和顾客的需求, 及时有效地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 积极提升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能动性, 建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良好关系。它打破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对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权限对立、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信息不畅、员工与顾客之间的沟通不力, 改变了过去管理环境中的不和谐现象, 通过注重员工权益的保障和顾客需求的对等, 正确对待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 最终构建组织、员工、顾客之间的和谐平衡环境, 实现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理念。

精细管理最早可以追溯到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泰勒认为,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 需要对工作进行细化, 并配比动作和时间。精细管理强调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高度负责、责任到人的工作作风, 是对全体成员的思想观念上和实际行动的一种全面规范。也是确保管理工作能取得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具体体现。

这两种管理理念对企业的发展都很重要, 而且根据他们各自强调的工作重心和体现的工作结果, 我们可以对这两种管理进行有效组合, 使其发挥1+1>2的作用。

二、中小旅行社实行组合管理的重要性

柔性管理指的是注重对员工的关怀和顾客需求的关注, 不盲目进行生产, 同时, 它更注重对软环境的发展, 而精细管理指的是对工作流程的强化和细化, 它注重硬环境的重新梳理和设计。两者并不矛盾, 反而可以相互作用, 相互辅助, 以实现企业管理的合理发展。其中柔性管理帮助建立企业文化环境, 而精细管理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水平, 从而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

如果将柔性管理与精细管理的任何一种管理理念运用到旅行社的管理中, 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 单纯帮助企业在某一方面有所发展, 可能会导致另一方面的缺失。如:旅行社过多强调柔性管理理念, 而忽视精细管理思想, 则可能会导致企业工作效率和效益的减弱;而过多的注重精细管理, 忽略柔性管理, 则又会导致企业无法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

目前中小旅行社以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为主, 经营方式单一, 缺小特色化;中小旅行社数量大, 互相竞争激烈, 本身规模较小, 业务量有限, 利润微薄;管理方式落后, 员工归属感不强;不太注重对市场的调研和积极开发, 依然以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为主。要改变这些现状, 笔者认为, 可以通过对中小旅行社进行“柔性管理”和“精细管理”的组合发展, 得以有效解决。

三、中小旅行社“柔性管理”与“精细管理”的组合

由于中小旅行社存在规模相对较小、企业业务范围较为单一、企业经营水平较差、员工归属感较弱、顾客的认可度较低等特点, 因此, 中小旅行社实行切合实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显得非常必要。

1. 中小旅行社的柔性管理

要树立中小旅行社的柔性管理理念, 具体表现在:

(1)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关心员工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人需要。对于柔性管理而言, 员工的每层需求都要关心, 并做到有的方矢。目前中小旅行社的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究其原因:一是工资报酬较低;二是管理制度不到位;三是员工的工作归属感不强。因此, 中小旅行社在分析员工的主导需求时, 应根据其归属的高层次和低层次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激励, 如高层次的员工应予以其高职位和高薪酬, 以使其获得工作成就感, 而低层次的员工则重点满足其最基本的物质需要, 以避免其产生不满意的情绪。通过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 增强员工的工作归属感, 以实现柔性管理的目的。

(2) 关注顾客需求。作为中小旅行社, 由于周边围绕着大型国有旅行社和其他一些涉及旅游的大集团, 本身就生活在夹缝中, 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因此, 中小旅行社要走出特色才有生存之道。要敏锐地察觉游客动向, 及时了解和把握旅游者的需求, 熟悉旅游市场, 甚至要关注边缘旅游市场和客户群, 作好旅游市场定位和细分, 从而设计客户需要的旅游产品, 并通过比较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群体。而做好这些, 必须要有远见的管理者和卓越的领导者, 要有创新理念的旅游设计和服务团队, 更要有对团队和组织认可的决心和信心。

(3) 建立柔性的管理决策。中小旅行社的管理决策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认知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从中可以体现出企业内部环境的和谐性, 也帮助促进旅行社的管理理念的创新。如管理层作为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决策时, 要组织一定的员工作为决策参与者一起商讨和决定;同时在重大决策制定并实施前, 要组织公示, 允许员工们对其的公开公正评价。

(4)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中小旅行社要建立柔性的组织结构, 即体现出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与传统的直式结构不同的是, 扁平化的结构呈现出层次较少, 管理幅度较大的特点, 如图1所示。扁平化的结构因层次相对较少, 所以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更紧密, 信息沟通更顺畅, 工作氛围较好, 人员的能力更能体现。而中小旅行社设立时可以保持较少的层次, 突现出主要工作岗位上的人员集聚所带来的部门效益的提升, 如导游部的设置, 层次一般为两层 (经理和员工) , 缺少主管的岗位, 这样可以加快层次间的紧密联系, 也避免人浮于事, 提高中小旅行社的运转效率。 (见图1)

(5) 设计柔性工作流程。柔性工作流程, 其实就是企业再造的理念的转化。作为中小旅行社, 要设计柔性工作流程, 一方面要及时关注顾客需求, 设计个性化的旅游线路产品, 供客人进行选择, 体现出个性化的业务流程定制;另一方面要及时关注员工需求, 在提供旅游产品服务时, 要注意员工接待服务的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结合, 选择合适的个性化服务会使接待服务出奇制胜。

对于中小旅行社而言, 其生产环节主要表现为旅游产品的策划, 包括旅游线路的组合设计, 过去中小旅行社的旅游线路设计相对比较简单:借鉴于其他大型旅行社已设计好的旅游线路, 实地勘测和调研 (又名“踩线”) , 再将旅游线路进行“回锅”重新包装, 贴上自己旅行社的标志。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游客需求的个性化要求, 特别是国家相应出台的旅游政策与法规, 包括《旅游法》的出台, 对旅行社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各级各类的旅行社都要发展自己的特色, 尤其是中小旅行社, 走出自己的特色是当务之急。

2. 中小旅行社的精细管理

前面我们分析了中小旅行社的柔性管理的重要性, 然而, 为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 中小旅行社还有必要结合精细管理理念。精细管理是中小旅行社寻求长足发展的要求, 要树立中小旅行社的精细管理理念, 具体表现在:

(1) 全员参与管理。中小旅行社因自身规模性较小, 员工人数较少, 而且职责不够明确, 因此, 人员对于具体工作安排的接受度不高, 造成工作的效率低的现象。而精细管理强调中小旅行社全员参与共同管理, 并且工作落实到个人, 体现全过程工作的精细性, 而且精细成为考核每个员工工作完成与否的重要指标。从而能有效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为提升旅行社的竞争力服务。

(2) 定制顾客需求。当前中小旅行社在发展中, 呈现竞争力不够强, 对顾客的需求了解较少, 接待顾客的服务能力较弱, 不能与大型旅行社或国有旅行社相抗衡。因此, 有必要提升中小旅行社在市场研发方面的能力。精细管理理念重视顾客需求, 并形成个性化定制服务, 改变过去的大规模定制模式。由此, 给中小旅行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创新观念和工作思路。

(3) 健全管理制度。做好精细管理工作, 还要求完善和健全现阶段中小旅行社的管理制度。中小旅行社因其自身职能部门缺失较严重, 作为管理制度的重要制定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或人事处) 其工作性质也不够明朗, 或者有些中小旅行社干脆不设置这个部门。因此, 管理制度制定工作落后, 制度规范效果不佳。而精细管理强化管理力度, 要求健全管理制度, 落实相应制度制定部门, 并设有专人负责, 进行后期的执行力度监督, 以确保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4) 强化工作分析。精细管理要求严格进行企业的工作岗位分析, 在合理、规范的前提下, 落实企业的工作岗位需求, 再进行组织结构的细致设计, 真正以岗定人, 改变过去的以人定岗, 人浮于事的不利现象。对中小旅行社而言, 这块的工作是需要以后着重加强的。

(5) 精细工作流程。精细工作流程即要将每个工作环节上的任务进行细化, 不仅要细分对象、细分每一项工作任务和要素, 并确立标准和规范, 使每位员工对所从事的工作内容精通, 使每项工作都有标准可依。这种理念同样也适用于中小旅行社。将中小旅行社的工作流程依据重心进行细化, 明确每道流程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安排, 并严格流程规范, 进行及时督查。如在每一次中小旅行社的导游接待服务中, 都有其细化规范的工作流程, 导游员在接待过程中, 要落实工作流程的每一步, 少一步甚至都会使旅行社受到很大的损失, 而这种损失对中小旅行社可能是无法估量和承担的。

3. 建立“柔性管理”与“精细管理”的组合模型

通过分析“柔性管理”和“精细管理”在中小旅行社中的应用表现以及所起的作用, 将两者进行组合, 以确保中小旅行社能和谐、快速、有效地发展。组合模型见图2所示。

中小旅行社实行“柔性管理”和“精细管理”的组合应用有利于企业内部各项业务、制度、管理环境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同时, 也有利于对中小企业管理思想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柔性管理”强调企业关注员工和顾客需求, 积极提升员工的工作主动性, 注重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良好人际沟通, 能有效地改善工作环境, 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精细管理”强调对企业的生产、运营等各道环节的细化, 确立每道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明确规定责任到人, 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作为中小旅行社, 因其自身存在主观经营管理上的问题, 也存在着客观环境所赋予的压力。如果能将“柔性管理”与“精细管理”合理有效地进行组合应用, 无疑对中小旅行社的长足发展是非常大的动力。因此, 通过分析“柔性管理”和“精细管理”, 提出中小旅行社应如何进行“柔性管理”和“精细管理”, 并建立两种管理的组合模型。

关键词:柔性管理,精细管理,中小旅行社,组合

参考文献

[1][美]海因茨·韦里克.哈罗德·孔茨.管理学——全球化视角 (11版) .马春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黄宝辉.论旅行社对导游员的柔性管理[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 , 2008, (5) .

[3]李庆海, 朱月双.中小企业管理实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4]李文芳, 李中斌.企业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研究述评[J].价值工程, 2008, (9) ..

柔性管理与学校管理 篇8

一、关于柔性财务管理模式的分析

这种新崛起的管理方式, 被称作柔性财务管理措施, 它是适应于市场发展的有效财务管理模式, 通过一系列人性化管理, 来实现企业内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 具有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但是由于相关企业的重视意识的缺乏, 不能很好的将它广泛应用。一般来说,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 注重硬指标, 具备一定的强制工作性, 不能很好的实现财务管理系统内部环节的有效协同。不利于日常财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不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而柔性财务管理模式的应用, 能够减少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某些弊端, 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而柔性财务管理, 也具有一系列人性化管理特点:注重人性心理, 注重利用人的优点进行日常工作, 工作也有一定的自由度。它是更加科学, 更加适用于现实企业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 在此环节中, 它显现的优越性高于传统的财务管理。后者更加注重一种工作压力气氛, 权利更加集中, 更加注重工作结果。而前者适合营造一种轻松的工作气氛, 其人性化的管理, 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有效分工协作, 有利于提升工作的效率质量, 有利于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常来说, 无论是柔性财务管理还是传统的财务管理, 这两者的管理理念的本质不同, 前者更加具备人性化, 灵活性;而后者更加注重工作结果, 具备一定的强制性。概括地说, 柔性财务管理更加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 无论是职业素质还是情商素质, 要求都是比较高的。而传统财务管理更加重视员工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 注重公司现实问题的解决。这两者的巨大差异还体现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方面上, 后者是利用人才的技能, 将其管理与专业相剥离。前者是重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性, 可塑性, 它更加注重管理与技能的有效结合, 更加注重管理的过程、效率、质量。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具备一定的封闭性, 而柔性的财务管理自身的特点, 促使它与市场的经济形势相结合, 有利于对目前市场相关信息的学习, 并且不断进行发展学习, 更加有利于时代发展的需要。综合两者所运用的经营成本, 很显然,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成本消耗比较多, 柔性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消耗相对少些, 这与前者的低成本战略, 后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切身相关。

二、关于财务管理中引进柔性财务管理的实际意义

目前来说, 市场经济的不断的发展, 对企业运行体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此情况下,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需要了, 也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这就需要相关企业进行柔性化管理的实施。为了有效促进相关环节进行, 我们首先需要改善我们的观念, 改善相关企业发展的理念, 从而有利于真正改变企业内部管理的方式, 实现柔性化财务管理, 促进企业内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柔性的财务管理模式, 打破了传统财务管理的僵性, 使日常的财务管理决策更加具备灵通性, 更加有利于企业内部经济的可持续运行。柔性财务管理是适合市场发展的需要, 也是目前经济形势下, 企业内部管理的迫切需要, 它的推广, 有利于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柔性财务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职能的相互协作沟通, 有利于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 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总体布局, 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企业内部环节的优化, 降低企业成本, 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我们需要进行积极的柔性财务管理系统的构建, 在此过程中, 我们要充分借鉴传统财务管理中的优点, 并在此基础上, 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更新, 以确保柔性财务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具体来说, 柔性财务管理系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它的前提只有一个, 有利于企业内部环节的协调, 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在此前提下, 根据企业内部的经营文化, 进行改良, 以确保企业内部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与柔性财务管理的契合, 这样就能够营造一种符合该企业内部管理的气氛, 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有效发展, 促进企业内部环节的相互融合。

三、对当前柔性财务管理遇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了。为了有效保证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健全, 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我们需要进行柔性财务管理模式的推广, 它具有一定的弹性、包容性, 能够极好的吸收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的优点, 促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行。

为了有效的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运行, 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也会有更高要求。具体来说, 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还要有标准的职业素质, 这种素质除了对财务管理工作负责外, 还要有一定的道德标准, 并且要重视企业环节的整体运行。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的硬件物质固然重要, 企业员工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 如果不能保证这些优秀人才对公司的向心力, 企业就不利于后续工作环节的展开, 也就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全面预算的柔性管理初探.网络财富, 2010, (03) .

[2].王燕, 刘晓丽.我国实施柔性财务管理的障碍及对策研究.长三角, 2008, (07) .

[3].李紫中, 颜世宏.开发条件下企业柔性财务管理.经济技术协作信, 2009, (11) .

[4].刘淑莲, 牛彦秀.企业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5].王慧琴.企业柔性财务管理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8, (09) .

[6].周青慧.基于柔性视角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国际商务财会, 2010 (6) .

企业信息化与基于柔性的管理变革 篇9

力、应有的职业谨慎与职业怀疑态度、审计方法与技术等方面有关。而提高这方面的审计质量, 必须加强上述几方面的训练, 提高审计师职业判断能力, 成为优秀的审计师。

6.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报表是虚假的, 但审计师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后, 并未发现存在虚假的会计信息, 但审计师发表了认为会计报表是虚假的审计意见, 这种情形很少发生。表面上看是高质量的审计, 即存在问题, 披露问题, 但实质上来说是低质量的审计, 因为审计师并未真正发现问题, 只不过是审计师错误地发表了审计意见。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推翻了自己的审计结果, 对自己的审计过程不满意, 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

7.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报表是真实的, 但审计师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后, 发表了认为会计报表是虚假的审计意见, 此时的审计质量是低质量的。但一般来说,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也很少发生。

8.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报表是真实的, 审计师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后, 也未发现存在虚假会计信息, 审计师发表了认为会计报表真实的审计意见, 此时的审计质量是置的决策, 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一、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 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和知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速度和变化是信息化时代的主旋律, 信息飞速地产生, 传输的速度也变得极快;市场环境、企业竞争环境都在不断快速地变化着;客户的消费需求日益突显出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多变性的特征;企业竞争程度日益加剧, 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管理的本质是对环境的变动适时做出必须的以及正确的反应, 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 管理变革成为企业在其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做出的反应。

企业信息化是从利用信息技术开始的, 但是信息化建

高质量的, 这种情形在现实中普遍存在。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审计质量的高低并不仅仅是审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系统中某一特定违约行为并对已经发现的违约行为进行报告和披露的联合概率, 而是受到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报表的质量、审计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审计师与管理当局的相对谈判能力、管理当局调整错误的意愿、审计师的独立性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考虑审计质量时, 必须考虑审计师与客户管理当局的讨价还价行为及其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M].北京:中国

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2]刘峰, 许菲.风险导向型审计、法律责任、审计质量———兼论“五

大”在我国审计市场的行为[J].会计研究, 2002, (2) :35-41.

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 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信息化不能仅着眼于信息技术, 而应该基于系统的观点, 同时对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其他非技术因素给予足够的关注。企业信息化首先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管理问题。任何新技术的应用必然会给企业管理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 管理手段、管理对象、管理范围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要实现新技术的应用价值, 管理上的创新则是一个必要条件。在信息技术渗透到企业业务活动的同时, 企业管理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管理变革应运而生。

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 管理变革既是信息技术应用所导致的结果, 又是顺利实施信息化、实现最终目标的本质要求, 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信息化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管理变革的过程, 实施企业信息化必须与管理变革相结合。

二、管理变革的柔性化趋势

针对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环境的变化特征, 企业管理的变革应该始终坚持以柔性为基础和方向。柔性化是企业管理在信息化浪潮中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 柔性的内涵

柔性这个概念在很早以前就出现在多项研究文献中, 从前人的很多文献中可以发现一个共识:柔性的涵义很难给出全面的描述, 因为它表现出的内容是复杂的、多维度的, 其真正的内涵需要在特定的背景下才能体现出来, 由特定的管理环境或管理问题所赋予。柔性应该是个动态的概念, 环境的动态性越强, 柔性的动态性就越高。在不同的背景下, 柔性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为实施企业信息化而进行的柔性化的管理变革, 笔者认为, 在信息化背景下, 特指的管理柔性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对信息化环境的被动性的适应能力和主动性的创造能力。被动的适应能力是指企业对信息化导致的环境变化和带来的挑战能够感知, 而且能够及时制定并实现多种决策来有效应答;主动的创造能力是指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中能积极挖掘发展机遇, 并主动创造条件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简言之, 柔性即指既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的特性, 柔性的目标应该是保证企业稳定与动态并行的状态, 即帮助企业在信息化浪潮中稳定立足, 保证生存, 同时还能借助信息化创造竞争优势, 推动企业前进, 以求发展。

(二) 管理变革柔性化的成因

管理变革的原动力来自于企业环境的变化, 信息化时代的管理变革要以柔性为基础实质上也是新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动态变化的信息化环境中,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增多, 这些因素的快速多变性日益明显, 企业竞争优势的不确定性日益显著, 柔性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能力要素。

1. 客户新的需求特征要求管理变革柔性化。

在信息化背景下,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拓展了客户的消费空间, 提升了消费行为的自由度。消费者可以借助于连接整个世界的网络直接接触到所需产品和服务的具体信息, 以及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源企业的相关信息。因此, 他们可以更自由地根据自己了解的信息自主选择在哪个企业实现自己的消费行为。此外, 消费者越来越成熟, 其消费需求日益突显出个性化和多变性的特征。随着消费知识的丰富, 他们逐渐倾向于将个人思想渗透到产品和服务上, 市场主动权已经逐渐转移到客户手中, 顾客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因素和关键资源, 如果对客户多变性的需求不能做出灵活的反应, 客户资源的流失将成为必然, 随之而来的将是企业的衰亡。

2. 信息化背景中基于时间和速度的竞争特质要求管理变革柔性化。

比尔·盖茨在《企业@想象的速度》中提出“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质量时代, 90年代是再造工程时代, 那么21世纪将是速度的时代”。在信息化时代, 企业间的对抗性增强, 竞争互动性加快, 竞争者之间比拼的就是速度和时间, 胜出者必定是速度和时间感更灵活的一方。另外, 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 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响应时间和交付速度的关注度大大提升, 企业应变能力的增强成为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信息产生和传递的快速性、竞争环境的高度不稳定性和不均衡性等都对企业提出了柔性的要求。快速及时地捕捉所需的有效信息、建立快速有效的反应机制、提高对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的灵敏度和警觉性成为信息化企业必须具备的能力。若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对竞争环境反应迟钝, 势必导致竞争参与资格的丧失和胜出机会的降低。

3. 竞争优势的易失性要求管理变革柔性化。

在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企业竞争手段日益信息化, 企业间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容易被模仿、学习和替代, 先行者与跟进者行动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原有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维持。因此组织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创造的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创新, 建立新的竞争优势。企业信息化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 但是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企业必须主动挖掘并加以利用, 利用机遇创造有利于自身竞争的条件, 引导竞争方向, 以跨越不利于自己的竞争状态, 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否则势必导致机会的丧失和浪费。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推进,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并巩固自己的一席之地, 就必须在适应动态环境的同时, 主动顺应时代潮流, 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要处于主动状态, 更要不断预见变化, 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 把握机遇, 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增强这种优势的可维持性。在信息化环境下, 柔性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企业不得不注重管理变革的柔性化, 在企业信息化中提高竞争力, 保生存、求发展。

三、企业信息化中基于柔性的管理变革内容

企业信息化带来的管理变革主要体现在管理组织的变革、管理文化的变革、管理模式的变革等方面。柔性始终是这些变革内容的落脚点。

(一) 基于柔性的管理组织变革

传统的组织结构存在着与企业信息化理念相背离的特征,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对企业的管理组织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影响, 引发了基于柔性的管理组织变革, 以满足信息化时代企业管理的适应性、创新性、学习性和敏捷性的需求。主要表现为:

1.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网络化。

组织结构扁平化使得管理层次明显减少, 中间管理层的职能被企业信息系统承担, 增强了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灵活性, 使之变得更加简洁高效。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为管理决策分散化创造了条件, 提高了管理决策的效率。扁平化和网络化的组织是注重柔性的组织, 提高了企业的环境反应速度, 提高了决策和管理的效率, 并通过分权促进了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大大增强了组织的主动创新意识和能力。

2. 组织边界的模糊化。

组织边界的模糊化即淡化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界线, 以及企业与其他价值链成员的界线。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更通畅, 促进了企业活力的增长和员工创造力的发挥, 管理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壁垒被打破, 加强了企业之间在资源、能力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使得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时能做出更迅速、更灵活的反应。

3. 组织的虚拟化。

企业只保留某些核心功能, 在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依靠信息技术将其他功能虚拟化, 即通过业务外包、战略联盟、企业共生、虚拟销售网络等形式实现这些功能。这种组织形式对市场极为敏感, 能快速有效地集聚企业内外资源, 并具有极高的生产弹性, 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虚拟企业就是组织虚拟化的典型, 它可以把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一种超越空间约束、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指挥的经营实体, 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 是一种极具柔性的组织。

4.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强调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组织, 目标在于通过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学习, 不断增强创新与竞争的能力, 从而使组织能够迅速、准确、灵活、有效地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信息化时代,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知识, 知识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为宝贵的资源。知识的爆炸式生产和快速衰老与更新的特性决定了企业只有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 才能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保持竞争优势。建立学习型组织是提升柔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 基于柔性的管理文化变革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 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企业信息化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持, 在信息化过程中, 管理文化应适应信息化对柔性的要求, 以支持和促进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实施。具有柔性功能的管理文化包括以下几种:

1. 基于信任的授权文化。企业员工是最有机会与客户

互动的群体, 管理层充分信任员工的能力, 尽可能地授予他们决策权, 这种管理文化氛围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良性激励循环的形成, 有利于基层组织的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发挥, 并提升管理决策的效率, 促进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

2. 全球性自学习文化, 即企业将学习空间着眼于全球范围, 以自主能动的方式学习。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更方便的学习途径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体, 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积极营造推崇自学习的良好氛围。主动利用网络空间, 主动开拓学习途径, 主动与他人交流, 分享学习心得, 自我控制, 自主评价并实现自我超越, 积极将积累的知识转换成创新能力, 以增强企业的创造能力。这种全球范围内的自学习文化对于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生存力、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创造是必要的。

3. 快速响应的柔性文化。

快速响应的柔性文化是指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可塑造性、能够灵活变通、有很强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企业文化。企业在快速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之外, 还积极地创造利于企业发展的变化。这种文化有利于企业应对动态的信息化环境。

4. 合作博弈型文化。

合作博弈型企业文化是一种“合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对抗竞争、损人利己的竞争关系, 而是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实现双赢的新型博弈关系。企业与价值链上的其他成员如供应商、顾客之间也应是通力合作的关系。这种文化氛围有利于企业灵活集聚企业内外资源, 提高企业响应客户需求和市场环境变化的灵活性。

5. 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即企业以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作为自己的目标导向;利用信息技术主动收集客户真正的需求信息并以此作为企业生产决策的一个依据;充分了解客户当前的和潜在的需求, 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并做好产品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企业注重与客户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 通过与客户的互动式沟通, 改进产品和服务的综合质量。这种文化有利于企业响应客户需求、提升顾客满意度。

(三) 基于柔性的管理模式变革

在新的企业信息化环境下, 企业管理模式必然要受到信息化的影响并随之发生变更, 以在企业中融入适应信息化需求的更科学的管理模式。在新的管理模式中, 具有柔性是最显著的要求和特征。以下是有代表性的蕴涵柔性特质的管理模式。

1.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代表了集成管理的模式, 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企业所处供应链中的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和集成, 与供应商以及客户建立协同合作的战略联盟, 对各种运作活动进行同步化和集成化。在供应链管理中, 客户的需求是管理活动的目标导向, 时间是主要的竞争杠杆, 企业努力掌握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最真实的

一种ERP风险分析与控制方法

———企业资源计划风险分析及关键控制点法

张鼎周, 钱存华

(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09)

[关键词]风险分析;风险控制;ERP;ERACCP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ERP) 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企业资源管理

[收稿日期]2007-08-31

信息, 缩短产品或服务的交付期, 提高对市场环境的应变能力。它与信息化建设相融合, 可以有效利用外部资源, 快速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并不断创造竞争优势, 使得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建立强大的竞争力, 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供应链管理强化了信息化建设中的柔性特质。

2.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 以人力资源为核心, 对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它倡导知识和信息的共享, 通过一些激励措施和制度建设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企业内部环境, 从而促进员工的团队协作行为, 运用集体的能力和智慧最大程度地挖掘知识的生产力价值。知识管理培养了企业创新能力和个人以及集体创造力, 提升了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从而帮助企业增强了竞争力。知识的快速更新特性使得知识管理呈现出动态的特征, 知识管理模式迎合了信息化时代企业对适应性和创新性亦即柔性的需求。

四、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它的实施离不开管理变革, 信息化背景下的管理变革应始终以柔性为基础和目标导向。这种柔性有两层涵义:对信息化环境的被动性的灵活适应能力和主动性的创造能力, 即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的能力。被动的适应能力是指企业针对信息化导致的环境变化和带来的挑战能够感知, 而且能够及时制定并实现多种决策来有效应对;主动的创造能力是指企业在信息化

要]对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与控制, 是确保ERP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本文比较了现有的ERP风险评估方法;并将HACCP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移植到ERP实施的风险分析和控制当中, 提出“企业资源计划风险分析及关键控制点法 (ERACCP) ”, 用于ERP实施中的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阐述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步骤, 介绍了应用案例, 对企业在实施ERP过程中应用ERACCP方法组织实施的具体步骤进行了解释。实例证明,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和控制ERP实施过程中的风险, 提高了项目实施的成功率。

[文章编号]1673-0194 (2008) 06-0069-04

系统。其工作特点是通过强调供应链管理和企业流程重组, 以标准化的业务处理和企业信息共享, 达到企业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实时集成, 从而实现企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环境中能积极挖掘发展机遇, 并主动创造条件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企业信息化中基于柔性的管理变革主要包含了管理组织的柔性化变革、管理文化的柔性化变革和管理模式的柔性化变革。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应该重视以柔性为基础和目的的管理变革, 只有实现两者之间的协同配合才能为信息化的成功保驾护航。

摘要:本文在分析企业信息化中管理变革的必要性的基础上, 提出柔性是管理变革的基础和方向, 并论述了信息化背景下柔性的内涵和管理变革柔性化的成因, 最后具体分析了基于柔性的管理变革内容。本文的结果对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柔性,管理变革,企业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铁男, 程巧莲.制造业信息化管理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术交流, 2005, 39 (19) .

[3]谢卫红, 蓝海林, 蒋峦.柔性组织:动态竞争条件下的企业选择[J].软科学, 2001, 15 (3) .

[4]Bent Dreyer, Kjell Gronhaug.Uncertainty, Flexibility,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4, 57 (5) :484-494.

[5]William Golden, Philip Powell.Towards a Definition of Flexibility:In Search of the Holy Grail[J].Omega, 2000, 28 (3) :373-384.

[6]Mark Pagell, Daniel R Krause.Re-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exibility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4, (21) :629-649.

柔性管理与学校管理 篇10

高等职业技术类学校的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不仅需要教师付出爱心、耐心与细心, 而且需要富有创造性。因此, 改变传统的刚性管理, 将柔性管理与激励理论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很有必要。

1 柔性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及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职生素质状况日益呈现多层次化趋势, 一部分学生还存在自卑感, 主体意识不强, 这就要求高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符合学生特点, 立足现实, 改变“制度为本”传统管理方式, 突出以人为本现代管理理念, 注重柔性管理, 采用非强制性管理方式, 多给学生一些爱心、关心, 为学生发挥潜能创造条件、提供舞台, 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学生感受力很强, 他们强烈希望别人重视自己, 如果教师一味板着面孔要求学生, 不考虑学生的想法, 只管发号施令时, 管理效果往往不佳, 即使暂时有效, 也只是一种强行的“外灌”, 而不是学生自主的意识。如何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关爱学生是前提。关爱学生, 才能认识学生、理解学生, 才能让学生尊敬教师、信任教师, 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感其诚”。采取简单的刚性管理, 学生易产生逆反心理, 当出现问题时, 要更多地为学生着想, 让学生知道自己是被关心的, 此时柔性管理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1.1 柔性管理的基本内容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 这2个概念都源于企业管理。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不同, 柔性管理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它是在遵循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采用以人为本管理方式, 即信任—指导—感化—自控的方式, 倡导采用说服教育、关心帮助、人情感化、积极引导等手段, 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 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1]。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是不依靠权力的影响力 (如上级的发号施令) , 而是倡导采用人情感化、关心帮助、积极引导等手段, 依赖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潜力和创造精神, 最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知名度。这种管理具有意识的内驱性、心灵的感应性和效果的持久性等特点。将柔性管理引入高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将柔性管理引入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

1.2.1 柔性管理符合高职生心理特点

从总体上看, 大多数高职生是积极向上的, 心理是稳定、健康的, 但心理压力较大, 具有既来之、则安之心理, 注意心理的调适, 能够积极适应高职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但有些高职生不愿遵守纪律, 不听师长的教诲, 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与本科生相比, 感到自卑;面对将来的就业, 感到迷茫。基于以上心理, 一方面他们希望得到社会的肯定, 学校的关心, 教师的爱护;另一方面遇到问题容易走极端, 甚至用极端行为来引起关注, 发泄自己的不满。

1.2.2 柔性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生管理理念

现代教育的特征和高职生的特点要求学生管理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实行以人为本管理模式是教育的本质和学生管理本质的客观需要[2]。学生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把管理作为一种完全服务于学生的手段, 强调要围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开展一切管理工作, 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即尊重学生个性, 激发学生潜能, 实现学生价值, 使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忽视了人的个性和情感, 师生间由于缺少亲密感与轻松感而关系冷漠, 而柔性管理则是应用启发、教育、引导、激励的方法, 通过与学生平等沟通、真诚交流和情感激励将管理的目标内化, 把组织意愿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柔性管理的这些本质特征与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相一致, 因此, 必将成为现代高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首选模式。

2 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激励, 是指为了特定目的而去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 从而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行为的反复过程。对于高职生来说, 初中毕业的他们年龄小, 离开了家到异地求学,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失落感, 在学习、生活上有一点挫折就有可能击倒他们。心理不稳定是部分学生的显著特点。

如笔者班上某名学生因几门课成绩不好, 想早点找份工作减轻家庭负担, 经人介绍到苏州某工厂打工, 由于家长坚决反对, 该生才返回学校。经了解, 该生自己也不希望离群, 在她内心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注意、接纳、关心和爱护。教师应给予其关爱, 引导全班同学帮助她。教师激励她说:“自己只要努力, 一定会有回报, 日后定会有一份好工作可以报答你的父母。”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名学生从此以后一直表现良好。

激励是发展的动力。学生发展的可塑性, 决定了其行为的不确定性;学生个性的丰富性, 决定了其表现的多样性。面对诚实又活泼的学生, 教师仅仅给予他们一些关心的问候、鼓励的话语, 就会使其重新振作, 不断努力。激励学生的进步, 宽容学生的过错, 用鼓励引发学生的激情与热情, 引导他们走向健康、多彩的人生。

2.1 善用激励, 强化学生成就感

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恰如其分地激励他们, 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奋发向上。一次恰当的表扬和鼓励, 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 更多的是对其个人价值的肯定, 由此进一步使其增强勇气和信心。

2.2 运用激励理论指导学生管理工作,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目前高职生多为独生子女, 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 逐渐形成依赖心理, 自信心差, 心理承受能力弱, 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极易被困难和挫折击倒。而医药类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药院校培养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必须克服上述缺点, 才能符合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一方面, 医药类专业某些课程难度大、内容抽象, 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 如果心理素质欠佳, 就难以顺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 医药类专业学生只有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胜任本专业工作。比如在药品生产线上, 要具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保证药品质量, 从事这项工作的专门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毅力和决心, 在问题面前不退缩、不畏惧, 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因此, 要结合学生实际, 多激励他们, 使学生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总之,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笔者深深体会到, 人人都有成才的权利, 人人都有成才的可能。要多关心学生, 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提高高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其绪.柔性管理[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6.

柔性管理与学校管理 篇11

【关键字】留学生管理 文化性因素 柔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37-02

【Abstract】Th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has increased quickly with the deepe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and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education. Foreign students’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vital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We should put an emphasis on cultural factors in foreign students managements, adopting soft management,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maintaining differences, fully respecting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leading foreign students to have a correct attitude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paying attention to foreign students cultural requirements, 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foreign students’ management.

【Key words】Foreign students’ management Cultural factors Soft management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出现了大幅度增长。据统计,2011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共有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292611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6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生源国家和地区数、我国接收留学生单位数及中国政府奖学金人数四项均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高。

当前,虽然来华留学生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由于中外教育背景差异和文化差异,我国高等院校留学生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留学生工作实践的探讨,力求从中外文化差异等因素,注入柔性管理理念,寻求更好的留学生管理工作。

一、留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留学生培养过程是中外教育与文化在教育领域中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学校培养标准和管理占主导地位以及双方共同参与培养具有跨文化背景人才的过程。目前,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韩国、日本、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国家,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由于他们英语水平普遍较好,在新生入学阶段,师生英语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难度。但总的来说,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生的历史、文化、习俗、宗教、语言不同等原因,加上学生们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各异,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难度。有些留學生远离了家长管教,或当他们出现了不正确的想法时,不能和老师及时沟通并解决就会表现出自由散漫、时间观念差、上课迟到和缺课现象,个人活动无群体意识还会影响到其他人。这些现象,给留学生日常管理带来了难题。留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关系到留学生教育成败的重要问题,但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可借鉴的管理模式,个院校也是各自为政。做好留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探索科学、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使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符合国际竞争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学生管理问题复杂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交流的语言障碍

虽然来华留学生英语程度普遍较高,但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讲的英语都带有各自的语音特点,很有可能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与理解。还有些来自母语不是英语国家的学生,如他们说的是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或是其他语言,他们不懂英语,这对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新入学的留学生来讲,他们对中国的教学模式、管理方法和生活习惯等都感觉比较陌生,遇到问题又不太容易找到合适的语言方式来表达,师生之间的交流难免会缺少一定的默契。然而这个时期往往是学生最需要引导和帮助的。这样,语言问题就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尴尬。 2.各国的文化差异

在其他国家学习会不同程度地承受异国文化的压力,留学生选择在异国学习和生活就必须理解并接受第二文化。然而第二文化的接受和习得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心理上、思想上都需要一个较大幅度的转变。入学之初,留学生会觉得一切都很新鲜美好,怀着兴奋的心情准备迎接异国环境下的生活。然而一般在入学3~4个月后,学生会因为对留学生活的逐渐了解而不断发现在异国求学中的一些问题。这个阶段学生还存在一些语言隔阂和生活上的不习惯,而且这个时期也是教学中对学生开始增大功课压力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会感到压抑、孤独、思乡甚至厌烦、气恼,对老师的安排和管理会产生下意识的不配合。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问题是我们在留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问题。

3.教学管理的弊端

目前,很多高校都是按照培养中国大学生的方式来管理要求不同国籍的留学生。这显然会出现不同观念的碰撞。在留学生管理实践中,我们会遇到一些让我们觉得无所适从的问题。我们也会发现,有些问题的解决方式会引起学生的不解甚至不满。这些问题都是由我们的管理模式、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与目前国际化形势不相适应而造成的。

二、留学生的管理策略及方法研究

1.探索文化性因素在高校留学生管理中的意义

“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留学生文化差异是指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域的留学生在信仰、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重要文化要素方面的不同。事实上,虽然世界文化纷繁差异,但所有文化都具有历史、宗教、语言、价值观等主要的核心要素,这些文化要素使不同的文化有了区别,而它们也正是留学生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方面。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注重群体间的相处关系,大家相处时互以对方为重。但西方的文化传统基本上是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这些差异往往会引起文化冲突和磨擦。如欧美学生非常注重个人隐私,所以尊重他们的隐私是与他们交往的前提;日本学生不喜欢突出自己,处理问题时总是采取一种审慎的态度;而韩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学生群体意识非常强烈,他们往往为了群体的利益或帮助某个群体成员而不顾及行为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而这种种的文化差异不是简单地尊重他们的风俗和习惯就可以避免的,高校留学生的管理者必须注意在尊重各自文化的前提下实行人性化管理。

另外,我国是一个历史文明悠久的国家,语言词汇丰富,在表达方式上比较含蓄委婉。相比之下,留学生的语言就比较直接、简捷。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对外国留学生的管理上必须充分考虑并积极应对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

由于上述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差异,留学生管理就在细节和微观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即必须加强留学生文化性因素的管理。进一步来看,留学生到我国来学习,深层学习的是我们的文化,对语言的学习也是更好地为学习文化做铺垫。这就让我们明确了,进一步加深理解文化性因素在留学生管理中的意义和价值。

2.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如何贯彻文化性因素

(1)贯彻文化性因素必须寻找文化的永恒主题。首先,在理念上必须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存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的教育思想,这个思想很快被世界各国所认可。由此可见,道德素质教育的思想与实践对中西方来说都是永恒的主题,所以我们要抓住不同社会制度下共同的或近似的内容对留学生加以积极引导,从而对留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

(2)贯彻文化性因素重在做好引导工作。在留学生管理中,必须善于采取循循善诱的引导方式,管理者要善于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挖掘他们内在潜力和创造力。引导的方式内在重于外在,直接重于间接,个体重于群体,肯定重于否定。因此,以人为本、以情为主的引导管理符合留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教育规律,有助于人才培养。

(3)贯彻文化性因素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可以反映学校的精神面貌,是协调和联系学校成员间行为的纽带,是对留学生进行深层管理的支撑和保障。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丰富留学生的业余生活,还可以提高他们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加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习得。积极鼓励留学生参与各种校园活动,如歌手大赛、运动会等,为留学生发挥潜能创造条件,提供舞台,让他们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

3.把柔性管理引入留学生管理中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的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自觉行为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柔性管理的本质就是根据人们自身的心理意识和行为规律,对管理对象施加软控制。柔性无形的管理看似漫无边际,实则有边有界,且力量强大。在研究留学生心理意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注重柔性管理,采用非强制性方式,让组织意志变为自觉行动,以实现留学生教育管理目标。

4.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实施柔性管理的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凸显人文关怀。柔性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更好的发展。高校留学生管理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应注重对情感标准、价值标准、行为标准等柔性因素的长期培育,使留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知识、能力、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2)充分发挥柔性管理的精神激励功能。在管理中应注意:①遵循留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原则。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管教的目的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让别人来管理的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努力发掘留学生自身管理的积极性,重视和发挥留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大力引导和扶持留学生组织的建立,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事实证明,积极大胆地发挥留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能力,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运用精神激励法,包括目标激励、奖励激励、情感激励等。其中目标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手段之一。每个人都有对成功的渴望,针对留学生的学习,老师可适时地帮助他们制定不同阶段的汉语学习目标,在留学生达到某个目标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这样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不管是对留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非常有利的。

(3)实施柔性管理需要刚柔并济。柔性管理并不是完全排斥制度管理的刚性。古人云:“过刚易折,过柔易卷。”学校若没有刚性制度作为支撑,约束就会显得无所适从;若是没有柔性文化作为指引,那将抑制留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柔性管理實质上是刚性管理的完善和补充,是刚性管理的升华。因此,留学生管理在制度上要体现刚性,实行规范化管理;在管理的文化和服务上要体现柔性,刚柔并济,相得益彰。

三、结束语

在日渐形成的国际教育市场中,留学生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文化性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努力建设能够支持跨文化和国际化理念体系的多元化管理模式。善于运用柔性管理,在留学生管理中体现出人情味。我们的决策和管理要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盲目性和经验性。探索高效、完善、适应性强的教学管理模式,是管理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2011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EB/OL].http://www.cafsa.org.cn/index.php?

Mid=6

2 司江伟.20世纪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发展对比[J].科学管理研究,2003(1):80~82

3 郑其绪.柔性管理[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

4 陆德阳.加强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6(4)

5 裴玉梅.对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3(6)

6 郭伟、曹亚军.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微观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柔性管理与学校管理 篇12

一、基本概念

刚性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 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士官学员进行管理。而柔性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 依据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 它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采用非强制性方式, 在学员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在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中, 对士官人才管理必须将这两方面充分结合, 从而达到管理效益的最优化。

二、士官人才培养刚性管理策略

规范性是刚性管理最突出的特点。培养军事人才的本质要求和依法从严治军的规律, 决定了士官学员管理方式的规范性特点。刚性管理, 就是要用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规范全体人员的行为方式, 使学员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都有统一的制度、程序和标准。管理者必须首先树立正规化管理的意识, 坚持依据条令条例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防止随意性, 以此来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动。其次要用条令条例教育学员, 使其牢固树立条令条例意识, 自觉遵守条令条例。正规化管理要求行为有准则、工作有规范、生活有纪律, 这是军校管理的必然选择, 也是新形势下培养军事人才的需要。

刚性管理要求细化目标, 实行精细管理。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对新时期部队的军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必须推行精细管理, 细化单位和个人管理目标标准, 研发军事训练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量化分析评价, 推动管理工作由经验指导向科学指导转变。

三、士官人才培养柔性管理策略

所谓柔性管理, 从宏观层面上看, 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同时进行管理的新战略。信息化时代,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武器装备生命周期在迅速缩短, 战场环境呈现多样化、多变化的特点。在表面上混沌的纷杂现象中, 看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 洞悉到下一步前进的方向, 识别出潜在的未知发展方向, 进而预见到变化并自如地应付变化, 这就是柔性管理的任务。

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不同, 柔性管理, 究其本质, 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它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一是柔性管理的内在驱动性。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 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权利影响力 (如上级的发号施令) , 而是依赖于学员的心理过程, 依赖于从每个学员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 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而只有当组织规范内化为学员的自觉认识, 组织目标转变为学员的自发行动, 这种内在驱动力、自我约束力才会产生。

二是柔性管理影响的持久性。柔性管理要求学员把外在的规定转变为内心的承诺, 并最终转变为自觉的行动, 这一转化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加之学员个体差异、组织历史文化传统及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往往难以协调。然而一旦协调一致, 便获得相对独立性, 对学员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三是柔性管理激励的有效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可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又指出, 为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需求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相当于保健因素, 而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需求则属于激励因素。一般说来, 柔性管理主要满足学员的高层次需求, 因而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

柔性管理首先表现在决策目标选择的柔性化上。传统决策理论认为:决策目标的选择应遵循最优化原则, 它所寻求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惟一的最优解。而事实上由于决策前提的不确定性, 难以按最优准则进行决策。有鉴于此, 赫伯特·西蒙提出了以满意准则代替传统的最优化准则, 决策者可根据已掌握的信息作出满意的选择, 而不必苛求惟一最优解, 因而具有更大的弹性。决策的最优化准则向满意准则的转变, 实质上也就是从刚性准则向柔性准则的转变。

柔性管理还表现在奖惩机制的柔性化上。柔性管理适应的对象是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的高素质学员, 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超前性, 这是一个探索过程, 其间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再者智力活动本身也很难计量, 所以创造性工作难以量化。如果硬性量化并以此作为奖励依据, 势必会挫伤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抑制其潜能的发挥。因此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奖惩机制的柔性化, 除了物质上的奖励外, 更应注重精神上的嘉奖, 还可以通过扩大和丰富工作内容, 提高工作的意义和挑战性对学员进行激励。

四、士官人才培养刚性管理策略与柔性管理策略比较

一是二者基础不同。从其定义可看出, 刚性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权威, 它所依靠的主要是组织制度和职责权力。管理者的作用主要在于命令、监督与控制。柔性管理的基础则是基于学员对组织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认知、理解与内化, 它所依靠的是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心理文化氛围。管理者的作用主要在于启发、引导和支持。

二是适用对象不同:刚性管理适用于主要追求低层次需求的学员, 适用于对创造性要求较低的、衡量标准容易量化的工作。这类学员往往希望有正规的组织与规章条例来要求自己, 而不愿参与问题的决策并承担责任。而当学员的低层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高层次需求成为优势动机, 工作标准不易量化且对革新要求较高时, 学员往往欢迎柔性管理以获得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

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虽各有优缺点, 但要硬性的评价孰优孰劣是毫无意义的, 在实际工作中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刚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是高效益管理的源泉。

摘要:本文介绍了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对新形势下士官人才培养的刚性管理策略和柔性管理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对二者进行比较, 提出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士官培养策略。

上一篇:地面效应试验下一篇:电子仪表测量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