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策略论文

2024-09-29

综合应用策略论文(共12篇)

综合应用策略论文 篇1

摘要: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 其强调了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实践性、综合性。开展该领域的研究, 对于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数学教学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 一定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 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策略,学生个性发展

实践与综合应用对于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获得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情感体验,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和总结这方面的教学策略,以下提供一些教学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设计好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问题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中,问题是关键。对于选择什么样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应以学生为基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下总结选择问题的原则。

1. 好奇、向往、疑问是实践和探索的前提。

因此,所选择的问题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同时,问题又应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得到解决的,学生要能体验到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建立应用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2. 当问题和学生的经验密切结合时,能激发他们探索与创造的兴趣。

因此,问题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具有可实践性的特点。应努力选择与学生的经验相关的问题,选择来源于自然、社会、其他学科和数学内部学生能够实践的活动,并减少对问题不必要的人为加工和刻意雕琢。问题的表述应当简明易懂,融入学生自己的语言。

3. 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问题情境。

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深入探索和进行创造的机会,并能开拓他们钻研的精神。

4. 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研究性,要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和研究的历程。

如问题可以从条件到结论都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多样化的,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问题。

5. 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能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经验、思维方式等解决问题,启发学生进行多种思考及创造。

6.

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并且不同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能展示不同的个性和思考水平。

7. 问题最好有较为宽泛的数学背景,具有进行连续学习、探讨的可能性,促使学生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问题的来源是多种的,一个直接而重要的来源是教材。但由于实践与综合应用是一个新领域,对它的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不成熟,所以教材编写者在选择素材和进行设计时也并不完善,存在着对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涵理解不一致、所选素材不适合学生等现象,这就需要老师积极研究教材,必要时做适当改进。需要指出的是,教材由于照顾到呈现形式、教师方便教学等原因,大多提供了收集的数据和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要理解教材设计的思路,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数据回答教材中的问题,那样就会把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上成练习课。例如,一年级《今天我当家》的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境,小朋友今天要为全家人做一顿饺子,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收集有关数据,解答在购买材料和包饺子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教材提供了商品的价格,并提出了“如果你有50元,你想买哪些东西?需要多少元?”等问题。如果我们只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商品价格进行计算,就无法实现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目标。在这里,教材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素材和一个问题情境,以及可以思考的线索,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富有实践性的问题:“如果我们要包饺子,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设法调查这些材料的价格,根据价格和我们要包的饺子数量,大约需要多少元呢?”“如果我们有50元,应该如何使用?”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调查等活动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只是对问题的选择提出建议,课程设计者和教师应自己动手、因地制宜地收集、编制、改编适合学生使用的问题。同时,非常重要的是,应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可以从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还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从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还可以独立地提出问题。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产生问题的“场”,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鼓励学生从中捕捉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并把它们表述出来。

二、鼓励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中,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即使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也会从多个角度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应当尊重与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思考,并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他们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也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该尊重并注意学生发展中的个体差异,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综合应用数学的经验和成功的体验。特别要注意鼓励学习困难学生的参与,为他们的成功创造条件。

总之,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过程充满着实践、探索和交流,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进行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要尽量为不同学生提供展现他们创新能力的舞台。同时,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也是教师创造的舞台,为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综合应用策略论文 篇2

中考地理中的综合题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检测,其中包括了读图能力、填绘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是学生失分最多的试题,被称为试卷中的压轴题。如何在复习备考中,掌握综合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不仅对学生提高成绩有很大的帮助,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很大的提高和促进。

夯实基础,掌握基础主干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是解答综合题的基础。综合题不仅涉及的知识范围广,而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中考内容无论怎样改革,都不可能片面的脱离中学教学实际、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中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在备考复习中,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重点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原理、基础规律及基础实验,强化他们地理学科内的综合能力,逐步使学生知识的结构和体系系统化、条理化,不仅是做好综合题的基础,也是整个中考备考的关键,是学生地理素养形成的前提。

地理知识的总结、整合、迁移、应用是解答综合题的关键。综合题不仅包含课本知识,还把地理新闻、地理时事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中考越来越重视以现实问题为命题立意中心,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去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关心社会、备考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地理事物,提出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寻找身边的地理事物,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尝试用地理的眼光观察社会;同时也到其它学科中去寻找与地理相关的知识、结论等。例如生物、历史、语文等学科中,有很多知识能够应用到所学的地理基础原理。研究性学习是地理知识迁移与应用的最佳方法,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贯穿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教师予以合理的导引,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重构能力。这样解答综合题就有的放矢了,同时进一步升化了学习知识的目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到了对终身学习有用的知识与技能。

地理术语准确、完整、简练的应用、填图、绘图的准确与清晰是综合题解答的必备能力。综合题内部交错出现填空、选择、简答、填图、绘图、计算等多种形式。备考复习中读图填图导引学生掌握技巧,注意绘图事项;经常训练学生绘图,突出图文转换练习,养成画图习惯。复习中采用多样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地理术语的应用:如几个地理术语组成一段文字解释一个地理事件;地理简答题的训练;尝试地理小论文的书写、评比等。加大开放式试题的训练,多倾听学生对问题的见解,点拨答案时多吸收学生建议,激发学生对问题表达的热情,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地理术语的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地理术语的组织,语言的简练准确,能快速完成问题的解答,为考试节省时间以备试题检查,同时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学习探索方法。

综合应用策略论文 篇3

【关键词】心理效应 归因 解决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就必须确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一基本理念。但综观当下课堂,我们往往更多看到的是学生的表面现象,对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却鲜有关注,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有效引导的目的呢?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心理效应理论并将它们应用于综合实践的课堂。

一、罗森塔尔效应——赏识的魅力

【案例1】问题抛出,参与寥寥

在《班级洗刷刷》的综合实践课堂上,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班级里的劳动委员,要安排一次大扫除活动,你会去考虑哪些东西呢?”教师用满怀期待的眼神环顾着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希望能得到一个甚至更多理想的答案,但是,课堂静默许久之后,才有一位学生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觉得要考虑劳动工具。”“嗯,你为同学们开了一个好头,还有别的吗?”

……

又过了整整半分钟的时间,教室里还是冷场。尽管教师尽力引导,学生表现得也很专注,但就是没有人愿意举手回答。

【归因】缺乏成功体验

我们可以借助罗森塔尔效应来解释这一现象。罗森塔尔教育实验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学生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教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他们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教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教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

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大扫除应该已经经历几十次了,因此这个问题的难度系数不高,随口就能列举出几个例子来,可为什么课堂的行进还是如此艰难呢?仔细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获得一些答案:五年的小学学习经历,已经让这些学生自然而然地为自己贴上了一个无形的标签:我不是班级中的佼佼者,简单的问题即使我回答了,也不会得到表扬,复杂的问题即使我去思考了,也肯定不能令教师满意。久而久之,由于没有或鲜有成功的体验,就形成了所谓的“惰性”,学生也就对教师的提问无关痛痒、事不关己了。

【解决策略】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还得给予学生充分的成功体验,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被肯定的。

1.积极期待

罗森塔尔效应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笑容、眼神等暗示鼓励学生,给学生多一点积极的期待,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如你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以上案例中,有个男生提到:大扫除时我们要节约用水。虽然他没有说到点子上,概括也不凝练,但是笔者很欣赏他,送给他一个评价:“你总是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老师非常欣赏你。”在之后的课堂上,该名学生频频举手,表现非凡。课后笔者从其他学生口中了解到他平时因为表现不好才被安排坐在最后一桌。显然,笔者对他及时而充分的肯定给了他追求成功的动力。

2.摒弃包办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指导教师还需要重视的是,多给学生提供机会,不要越俎代庖。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学生能体会感悟的不要代他去感悟。综合实践课程本质上就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过程,在任务的布置上可以由易到难,让学生体验从小成功到大收获的快乐,经历从失败到成功的涅槃之喜。

二、角色效应——角色的神奇

【案例2】组长一言堂,组员皆闲逛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上,四人小组的讨论交流开始了。和往常一样,组长A在奋笔疾书,组员B看着组长奋笔疾书,组员C和D起劲地聊起了最近班级里流行的新游戏。指导教师示意组员C和D也可以参与讨论,组员C和D恋恋不舍地停止刚才的聊天内容,和组员B一起看组长A奋笔疾书,不多一会又无聊地摆弄起了手中的修正带。

【归因】自身角色效应

小组讨论交流是综合实践课程中最常用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里充分讨论、交流,以汲取小组的集体智慧,提升个体学习的质量,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但事实上,很多小组合作都存在“组长一言堂,组员皆闲逛”的现象,真正参与讨论的学生不足一半,集体智慧实际上即组长智慧,也就是小组中公认的最优秀成员的一个人的智慧,整个课堂效率非但没有被提升,反而时间浪费严重。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组员自身的角色效应在作怪。组长A认为自己理所当然是小组中的权威,组员B、C、D认为自己在小组中的分量肯定不如A,因此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不会有相应的市场。有了这一层心理暗示,小组合作也就徒有其表了。

【解决策略】

要想改善这一局面,真正实现小组合作的目的,就要改变学生为自己所贴的角色标签。

1.“嫌弃儿”也有优势

每一个小组中定会有相应的“人缘儿”和“嫌弃儿”。在分组合作中,“人缘儿”的参与系数肯定是很高的,那些“嫌弃儿”往往因为自身能力相对较弱而不好意思“插手”小组合作事宜。殊不知,小组合作的具体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必定需要多种角色。如要进行一次采访活动,不仅需要能说会道的采访者,文思敏捷的记录者,也需要兢兢业业的照相者,勤勤恳恳的后勤服务者,大家在小组合作中地位是平等的,活动策划时的“嫌弃儿”,可以是一名敬业的“摄像师”,一名勤劳的“后勤服务者”,这样也就发挥了他们的优势,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和重要性。

2.组员间角色轮换

小组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能培养不同的能力,因此同一小组中每个组员的角色应该定期轮换,让每一位组员都有机会体验不同的角色,从而发现自身所长,以期在全面提升各项能力的同时,找到自己的优势能力,为自己贴上一个值得自豪的角色标签。

三、鲶鱼效应——领头羊的价值

【案例3】个别小组参与,其他小组看戏

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都会发生一个奇怪的现象,和学生交流了几个回合后,教师很快就能找到班级中的发言积极分子。分组合作后,愿意上台交流的也是这些积极分子所在的小组。整个课堂上,都是他们几个活跃的身影,而其他学生仿佛都是旁听者。

【归因】组内缺少领头羊

这个看似很正常的现象,其实就已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不正常状态了,课堂应该是一个人人平等的场所,大家都踊跃发言、积极表现才是美满的课堂。小组汇报交流更是如此,如果每个小组都能争着上台交流,交流时组员之间、组际之间都能相互提建议补充,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为什么会出现案例中只有个别人、个别组在参与呢?究其原因就是组内缺少领头羊,没有善于表现的领军人物。

【解决策略】

只有给每个小组提供平等参与竞争的条件和机会,良好的交流氛围才能得以实现,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鲶鱼效应”就是要在每个组内都放置一条善于“搅局”的“鲶鱼”,从而带动气氛,为整个小组注入生命的动力。

1.调整分组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小组讨论交流已是常态。很多时候,指导教师为了方便,也为了更好地控制纪律,往往都是就近分组,前后桌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这样分组很有可能造成组间资源分布不均衡,有些小组人才济济,有些小组皆是残兵败将。在小组汇报交流时,人才云集的小组自然次次出线,而残兵败将小组很可能连想法都还没落地,更不用说去参与交流讨论了。所以,在分组时最好遵循“组内异质”的原则,即每个小组都有优等生和后进生,优等生就是那条“鲶鱼”,在组内交流时出谋划策,在组际探讨时积极互动,这样才能给组内的其他成员带来参与的信心和动力。

2.适度竞争

除了合理分组,在汇报交流时,引导各小组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竞争的氛围也是相当必要的。指导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小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同时鼓励汇报的小组“据理力争”,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竞争氛围。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鲶鱼”的领导气势和才能,带动组内其他成员参与讨论。

四、增减效应——褒贬的奥秘

【案例4】明明答案在手,不愿上台交流

《我来设计一日游》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上,四人小组讨论环节已经结束,接下来指导教师想请个别小组上来交流汇报,可是“邀请函”发出后,学生不是低头默不作声,就是怯生生地看着指导教师,生怕和教师期待的眼神相遇。半分钟后,终于有一位学生举手表示愿意交流。该学生汇报完后,教师问:“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这费用也太多了吧!”

生2:“行程安排就是吃和走,也太无聊了吧。”

生3:“我觉得准备工作中还要带手机。”

……

台上那位学生的脸色显然“晴转多云”了。

【归因】害怕成为众矢之的

四人小组讨论的时候,明明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可是为什么每次轮到上台交流环节都没有学生愿意上去呢?难道真的是胆小的原因吗?一个班级的学生个个都胆小吗?显然这个理由不够充分,看案例中这位学生的结局,我们可以猜想,这种滋味是不好受的,一个小组已经有前车之鉴,还有哪个小组甘愿冒这个险呢?究其原因是害怕成为众矢之的罢了。

【解决策略】

既然学生不是不会说,而是不敢说、不愿说,那么作为指导教师,我们可以作哪些努力来鼓励学生勇敢走上讲台呢?“增减效应”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它告诉我们,任何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好感逐步递增,因此我们在评价别人时宜先贬后褒,并且以鼓励为主。

1.先贬后褒

既然是评价,自然有意见也有建议,这样才是最公正客观的。但是一味地贬抑,定会让被评价人信心扫地,而一味地褒扬也是不真诚的表现,难以让被评价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正确的做法是先态度真诚地提出一些批评意见,再肯定其存在的可取之处,评价时语言、神态、动作都要恰如其分。

2.重在肯定

愿意上台交流的学生,对问题内容的思考肯定是比较成熟的,也希望通过交流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在评价其观点时,多肯定他的优点,要让学生懂得这不仅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给自己一个学习的过程。

五、系列位置效应——效率的保证

【案例5】汇报交流,重点难寻

《弯腰捡一捡,垃圾回到家》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汇报交流有关“思维导图一级目录的内容”正在进行中,第一小组的交流已经持续了8分钟,课堂氛围倒是不错,只是学生就一个无关紧要的话题已经辩论了好几个回合了。指导教师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没有表示认可,也没有表示反对。

将近10分钟后,这一小组的交流终于告一段落,但是最终这个思维导图该如何修改呢?学生依旧一片迷茫。

【归因】时间安排不合理

一个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应当以学生自主探讨交流为主,教师适时点评引导为辅,努力把舞台还给学生。而这个理念最好的体现就在小组汇报交流这一环节,案例中的指导教师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时间是花了不少,效果却寥寥,那是因为交流的时间过长了,重点没有很好突显的缘故。

【解决策略】

要保证交流讨论环节取得实效,我们要借助“系列位置效应”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该理论认为教师在讲解一个重要知识的时候,开头和结尾的内容给学生的印象最为深刻,而且整个讲解的过程时间不能过长,不然会造成听觉疲劳,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1.合理控制时间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无论哪一个环节,教师都应该很好地控制时间,不然很多内容都会混淆视听,反而达不到突出重点的效果,正如案例中第一小组的汇报交流整整持续了10分钟,首先是课堂时间不允许,其次是学生的主题意识不清,很容易谈论到无关的话题,造成交流目标的偏离。

2.开头结尾为重

时间缩短了也并不代表学生就能找到重点,事实上很少有学生是怀揣重点去听教师或同学的谈话的。基于“系列位置效应”理论,教师在指导学生汇报交流时,不能是完全的旁观者,交流开始前最好交代聆听者一些任务:“大家专注听,想一想这位同学哪些观点你是比较赞同的,还有哪些观点你有更好的改进意见。”三五分钟交流完毕后再进行总结:“看来大家对××、××……这几点都是比较赞同的,另外几点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也达成了共识。”这样把握住开头与结尾的节奏,可以让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综上所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心理效应,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而且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更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高效地开展。

综合应用策略论文 篇4

一、把握教材有效解读——预约精彩

(一) 读“厚”文本, 教“薄”教材

“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否顺利开展, 关键是看有没有适合教学的素材和内容。活动题材的确定, 必须以教材为线索。作为教学的有心人, 教师应有“大教材”的观念, 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在整个小学阶段各册的分布情况、知识体系情况,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对不同教学内容应采取什么教学方法, 用力多少, 学生起点怎么样, 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当然, 教师若要解读教材, 笔者认为可以从梳理教材开始, 寻求素材的来源与线索。下面是笔者以四年级上册为例 (本文涉及的综合实践素材是以北师大版教材为蓝本) 整理出的相关专题情况 (见表1) 。

(二) 合理取舍教材, 守候有效课堂

北师大版教材在编写上都安排了一定量的“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素材, 在编排方式上有的安排在教材的正文之中, 有的放在练习巩固中, 有的单列实践专题。对于教材中形式灵活、与生活联系紧密、适合学生探究和体验的活动素材, 可以就地取材, 为我所用。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实践活动“激情奥运”, 可以利用学生对刘翔、郭晶晶等奥运明星的喜爱, 将有关小数的加减法及其混合运算的学习与奥运的情境融合在一起, 学生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猜想、实验和验证的过程中, 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不可否认, 教材的编写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 难以使教材上的所有内容符合各地的生活实际, 这种地域风情的差异是在所难免的, 关键在于教师要合理取舍, 对不适合学生学习的素材要进行适当调整、挖掘和拓展, 对学生身边适合学习的素材, 也可以进行适当改编, 将其引进到“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

例如, 一年级上册第55页的“分类”: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 图书是怎么分类的, 并与同伴说一说。对农村学生来说, 明显缺少这样的条件, 倘若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这时教师就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材, 完全可以让学生到学校的图书室看一看, 或者看看家里衣柜里的衣服是怎么分类的, 厨房里的用具是怎样分类的, 等等, 这样的活动给农村学生的学习体验创造了条件, 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二、目标定位张弛有度——凸显本色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总体要求是: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 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具体到某一节课或某一专题, 究竟该“综合”到怎样的范围、怎样的程度?这里面存在一个很大的弹性空间, 关键是教师要根据“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不同专题做不同的目标定位, 只有真正做到张弛有度, 才能凸显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特色。

(一) 不是简单的告诉

“实践与综合应用”既不是新课, 也不是单纯的“解决问题”课, 更不是练习巩固课。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地告诉学生怎么做, 而应该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感受, 在适当的时候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 从而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比如,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100页“图形中的规律”时, 有些教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这种避开活动过程“删繁就简”的做法, 如同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 无法让学生体验数学思考。n个三角形的小棒总根数为什么是2n+1呢?学生没有经历过, 没有活动经验, 就谈不上教学效果了。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显然不可取。

(二) 不必刻意拔高

数学思想方法属于默会知识, 需要经历长期渗透和不断地体验来感悟, 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有些教师认为, 教材挖得越深就是思维训练的层次越高, 正由于这个误识, 很多课堂成了“奥数训练课”, 比如鸡兔同笼、图形中的规律等。这样的话, 无形中增加了对学生思维的挑战, 许多后1—5学生几乎无从下笔, 这种刻意拔高教学要求的做法, 自然会增加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 挫伤其学数学的积极性。

(三) 力求“保底”而“不封顶”

由于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 思维水平不均, 因此很多课堂中只让优等生唱独角戏, 其他学生充当“看客”旁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定有差异的知识技能目标, 尽量让更多的人参与, 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关注差异的关系, 真正做到“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

比如, 四年级下册第36页“数图形中的学问”, 教材呈现的是三个三角形的组合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确定不同的实践活动:数线段、数角——基础题;数三角形、开展握手活动——略有提升;设计车票、设计循环赛等——挑战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解决不同的问题, 以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三、还“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以数学味——把根留住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课程实施后增加的新领域, 正因为是全新的领域, 很多教学内容都是教师在以前的教学中未曾遇到过的, 甚至有些是教师自己未曾学习过的。因此, 教师缺乏对这些内容深层次的认识, 不可避免地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 有的教师将“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上成了缺乏学科特性的看图说话课、手工课、游戏活动课、科学课、品德课、资料汇报课等, 这样已经流失了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最本质的东西——数学味。

(一) 着力于数学本质

作为数学学科中的一个领域, “实践与综合应用”就是做数学的集中体现, 是以解决某一生活实际问题为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课程形态。教师在涉及每一个专题活动时, 都应考虑到底以什么样的数学知识为依托,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 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 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样才能“把根留住”。

比如, 六年级上册第72页“数字的用处”中, 在教学了邮政编码及身份证的相关知识后, 教师就可以这样追问:“邮政编码为什么四级要用六位数而不用四位数呢?”“身份证必须全国人民每人一个号码, 那么身份证至少要有多少位数字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那为什么我国身份证不用十位数而要用18位数呢?”这些问题的设置就透出了浓浓的数学味,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邮政编码及身份证的设置问题, 最值得一提的是它能将排列、组合、有序思考等数学思想融入到活动中。正因为如此,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数学思维水平得以提升,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 着眼于数学素养

“实践与综合应用”虽然存在难检测、难操作等问题, 但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 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过程, 并非只是做一道习题或考题那样单纯, 学生要“动”起来, 不只动脑, 还要动手, 还包括参与其他的活动。这些活动要综合考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比如能否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否积极思考、参与合作?能否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否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等等。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不能狭隘地将考试分数作为自己教学的唯一价值追求, 应该有“大数学”的思想。教师的教学行为应着眼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着眼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应扎扎实实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落到实处, 积极从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评价, 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 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利用水库宏观调度策略浅析 篇5

杨旭

摘 要:通过对当前我国水资源形势和水库调度发展概况的分析,提出了开展水库宏观调度策略研究的途径。

关键词:水库;宏观调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用水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继续增加,水资源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由于水资源与人口、耕地资源的分布、经济发展的格局极其不相匹配,导致了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尤其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当地有限的水资源,并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原则,是当前十分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针对水资源利用的现状,我国水利的任务就确定为控制好水,利用好水,使其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水利现代化首先是实现水资源调控现代化,其主要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是我国水利今后的发展方向。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要求决策者经常做出宏观调度决策,而中长期水文预报成果是宏观调度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开展中长期水文预报及宏观调度策略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的水利发展已从“工程水利”转向“资源水利”,因此,从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看,宏观调度策略研究应坚持合理开发水资源,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水库的安全运用,是依一定的规范、标准设计的,在安全及效益计算时,同时假定计算年即可能出现设计洪水,又可能出现设计枯水,并依此规定水库在任何实际年份的运用方式。但在水库的实际运行中,大量面对的是一般年份,在这些年份中,洪水没有设计的那么大,枯水也没有设计的那么小。换言之,在这些年份并不需要那么大的防洪库容,或不需要按设计预留那样大的防洪库容;对兴利供水可提供较之设计更多的水量及更充分的水位条件,以取得更好的效益。所以水库是有潜力可挖的,挖掘这部分潜力的关键是提高中长期水文预报的精度及开展宏观调度策略的研究。水库调度发展概况

目前,水库是人类实现水资源调控的主要工程措施。而水库调度方式的研究是一种非工程措施,实践已经证明,非工程措施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水库可能负担的任务包括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给水、养殖、旅游、卫生、水质改善、淤积滞蓄和控制等,凡负担上述任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水库,均属综合利用水库。实际上仅承担单一任务的水库很少,绝大部分水库都属于综合利用水库。

综合利用水库需协调好所承担的各种任务之间的矛盾,如防洪和兴利关系的处理,要使之相互协调,主要体现在运行特性水位、库容分配、蓄水时间和预留防洪库容时间等方面,应尽可能做到防洪和兴利库容重复使用;水库承担两种以上的兴利任务,要尽可能使各部门用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结合。由于各兴利任务的设计保证率及引水方式的不同,以及主次关系的差异,要求水库对不同来水年份,对不同任务采取不同的供水原则。

水库调度是指根据水库承担的任务的主次及规定的调度原则,运用水库的调蓄能力,在保证工程 1 安全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对入库的天然径流进行蓄泄,以达到除害兴利、综合利用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需要的目的。它是水库运行管理的中心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编制水库调度规程和调度计划;拟定各项水利任务的调度方式;确定面临时段(日、旬)水库蓄泄计划及日常实时操作规则等。水库调度分为常规调度、优化调度、分期防洪调度、预报调度等方式。

1.1 常规调度

20世纪初,由于水库和水电站的大量兴建,促进了河川径流调节理论的发展,开始应用经验的方法(以实测水文要素为依据),利用水库对洪水和枯水进行调节。1926年,苏联的莫洛佐夫(А.А.Морозов)提出水电站水库调配调节的概念,而后逐步发展形成以水库调度图为指南的水库调度方法,这种方法至今仍被广泛采用。

水库按调度图运行的优点是:以实测资料为依据,调度方法比较简单直观,如果水库运行期间实际入库径流规律与建库前相似,各综合需水部门对水库的需求与编制调度图时没有变化,按调度图运行,总的来说,一般能满足调度原则,结果也会比较合理。但是,该方法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按调度图运行总带有一定的经验性,所获得的结果一般只是合理解而非最优解。绘制调度图主要根据已有实测水文资料,而一般河流实测径流系列均较短,代表性常不够理想,其次,绘制调度图时往往不能考虑水文预报,特别是中长期水文预报,使信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1.2 优化调度

随着系统科学及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优化调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库优化调度是根据入库径流过程,通过最优化方法,寻求最好的调度方案。但是,在研究水库优化调度过程中,较多地注重调度模型的建立和新的优化理论、算法的采用,往往对水库优化调度规划在实际中如何实施不够重视。在水库优化调度研究中,调度规划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若不进一步研究规划实施及相应配套措施,如径流预报,用水预测,以及实施细则等,其成果很难为生产管理运行人员和决策者所接受,最终应用将受到限制。因此,水库优化调度的研究应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是调度模型的建立求解,以获得调度规划;其二是预测预报模型建立求解和调度规划的实施细则,以便成果的推广应用,其中中长期水文预报是制约优化调度实施的重要因素。

1.3 分期防洪调度

分期防洪调度是基于对水库流域洪水在汛期不同时段有明显变化规律而采取的调度方式,是对洪水沿时程分布规律的深入认识结果。这种调度方式,可以部分地把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结合起来,在确保工程安全条件下,取得更好的兴利效果。这种调度方式是对常规调度的完善和发展。

1.4 预报调度

运用气象、水文预报进行水库调度是协调防洪兴利矛盾的重要手段。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是利用水文预报,并参考天气预报成果,指导水库实时蓄泄过程的调度方式。在多数情况下,成功地进行预报调度所获得的效益将会大于实行优化调度所得效益。但是,目前的预报调度仅仅是利用了短期水文预报,中长期水文预报的成果还无法得到应用,使预报调度无法发挥更大的工程效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水库调度方式的研究经历了常规调度、优化调度、分期防洪调度、预报调度等阶段。最初的水库调度是不考虑水文预报的,以后逐渐发展到考虑短期水文预报,即现行的预报调度。水库调度方式再向前发展,就应该到了考虑中长期水文预报的阶段了,中长期水文预报与短期水文预报的结合可望使水库调度的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宏观调度策略浅析

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许多综合利用水库既定的水利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水质和环境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又如以往的水库主要是为农业供水,对供水保证率的要求相对较低,而现在转向为城市、工业、居民生活供水,供水的保证率明显提高。所有这些变化都对水库调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水库应大力开展宏观调度策略的研究,以适应新的水利任务的要求。

1)加强中长期水文预报的研究。首先要加强中长期入库径流的预报,也就是尽早、尽确地掌握来水信息。在此基础上,研究用水和需水的变化情况,以中长期水文预报及其概率分布,再结合水库调度图拟定的年内水库运行控制水位过程线及其可能的变幅,作为执行调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实践已经证明,没有可靠的水情测报结果作为依据,水量分配协议、用水计划和节水计划等都将无法科学地付诸实施,也难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度。

2)要加强对中长期水文预报所需资料的观测与积累。资料的拥有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中长期水文预报的精度及宏观调度的可靠性。随着通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数据采集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水库水情测报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还应建立水库流域水情、工情的地理信息系统。

3)要加强宏观调度方案的实时修正研究。随着新的水文、气象、用水、需水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原有调度方案进行合理的补充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调度方案的实时修正可使水库调度决策更加科学化。但实时修正技术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4)要加强对超标准洪水的研究。现行水库设计标准没有预留调节超标准洪水的库容。且现行实时调度方式也无法解决超标准洪水的防御问题。借助于中长期水文预报及宏观调度策略的研究可为防御超标准洪水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辽宁省大伙房水库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5)要加强风险调度的研究。一般来说,洪水期仅占汛期中较短的时间,在设计中所确定的水库工程安全标准、下游防洪标准、上游淹没标准不能突破的前提下,依入库水量的中长期预报情况,实施实时防洪的风险调度是提高水库设计效益的一条途径。实时风险调度中沿时程实际所预留防洪库容适当小于设计规定的防洪库容,抬高了防洪的起调水位,导致了发生小洪水时占用了较大洪水的防洪库容。因此,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提前蓄水,要有遭遇大洪水的对策。

6)从水库调度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水库调度中研究较多的是实时调度问题,特别是汛期洪水的实时调度问题,因为水库安全永远是放在首位的。但是水库实际运用的许多问题在实时调度中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例如多年调节水库兴利用水的年际分配问题;汛后期洪水的预蓄(提前收水)问题;超标准洪水的防御问题;兴利库容与防洪库容的共用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依靠宏观调度策略的研究,把宏观调度与实时调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综合利用水库的工程效益。

7)以流域为单元对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统一配置,要从“不断地去满足需水要求”的供水管理转变为“实施全面节水,不断提高用水效率,来达到平衡水的供需矛盾”的需水管理,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要量水而行,以水定供,以供定需。要研究流域内水库群的宏观调度策略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一个地区或更大范围内的水资源调配及其宏观调度问题。

参考文献

综合应用策略论文 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西师教材;学生实际;调查活动

一、西师教材分析

1.西师教材综合应用版块安排了认知性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大多是学生身边的活动,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学生乐于参与,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验证、巩固了所学知识,达到对知识点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2.安排了模拟性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巩固应用新知识,还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环境保护、废物利用、奉献爱心等方面的精神品质和良好习惯。

3.安排了社会性实践活动。将实践活动由校内拓展到校外,主要采用调查、测量的方式开展活动,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师对西师教材综合应用的看法

1.教师方面。一是教师对内容望而生畏。小学数学的综合应用,多数教师都想到要动手操作,要有很多的教具和学具,要有现成的课程资源。而大部分小学都很难找到和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学用具及可以借鉴学习的综合应用教学的相关材料或者光盘。没有动手操作的材料,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尚未形成,所以很多教师认为上不上没关系,没有可借鉴的案例和比较切合的教学资源,我们不会上,并且上不上都不影响质量。二是为考试而教的教学观念。部分教师认为,传授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才是教学的核心。获得较高的分数才是数学学习的目标。综合应用在小学阶段直接从卷面上很难以一种表述的形式出现,没有办法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教与不教都没有关系。三是教学方式无从选择。由于老师和学生对综合应用的内容体验少、感受少,因此,解决问题时缺乏方法;加上师生的互动面窄,很多教师面对实践活动课一筹莫展,于是就上成某单元的小结课、练习课或复

习课。

2.学生方面。受各种条件制约,使学生学习这节内容时无“支撑点”。一是缺少知识基础的支撑。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知识面较窄,观念滞后,很多学生爱玩好动,每天完成教师布置的几道题就万事大吉,所以受地域差异的影响,数学综合应用方面产生空白,多数学生认为综合应用是数学上的一种摆设,对这方面的版块知识懒得阅读,所以对这一版块内容拒之千里。二是缺少资金的支撑。

3.教材编写方面存在的不足。西师教材上综合应用版块内容与本土教育不相匹配,由于西师教材的编者是从宏观角度审视教材,所以内容编撰与石棉县的本土色彩有较大的差距,安排的内容与石棉县学生的实际有鸿沟,如六年级上册的“合理存款”,农村孩子对储蓄存款不熟悉,更别提国债利息等。对于四年级下册的“小小营养师”,学生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体验,教学只能看图学习。还有“三峡水电”这些都是学生无从调查的,所以由于教材编排与我们之间的鸿沟需要重新编排这一版块的内容。六年级上册中的“确定上学路线”,在我们的民族地区,孩子们从家到学校大多只有一条路线,根本不需选择,也无从选择,除了一条近路外,可能其他的路你走一天也不能走到学校。

三、对综合与实践版块内容进行二度开发与利用

1.根据学段联系学生实际选择内容,增加了与课本知识相连的课后阅读材料,补充了材料的后续内容。如:多个数学家的故事(阿基米德、祖冲之、高斯),在教学中,适当涉及这些相关的人和事,有助于了解数学的发生和发展,了解历史上中外杰出的数学家的生平和数学成就,有助于培养兴趣、开阔视野、开拓创新,更深刻地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2.对实践操作内容进行筛选,删除了一些与本地学生不适应的实践操作活动,(例如,森林面积的计算、三峡水库等方面的内容),增加富有本地色彩的实践操作课。(我会生豆芽,我会包装等内容)。通过实践课程的教学,解决学科性质与学生认识水平的矛盾,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增加本地学生喜爱的社会调查活动(例如,增加了石棉县污水处理的调查,石棉县龙头石电站调查,石棉县大渡河鱼的调查,石棉县旅游业的发展调查,石棉县外流学生的调查等)。小学生认识的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都源于社会,为了培养他们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有让学生走出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深入地观察、认识和了解社会,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4.增加数学综合评比活动。通过数学竞赛、智力测验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探索的精神。因为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胜心和求成的需要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大多数人在竞赛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5.增加小学生最喜欢的上网查资料活动。我们根据学段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内容进行补充,增加如何查找资料,如何把资料复制、粘贴在我需要的纸上,对这方面的内容我们补充了很多,由专门熟悉这方面知识的老师任教。

参考文献:

周兵.让数学源于生活[N].成才导报,2005.

综合应用策略论文 篇7

一、罗森塔尔效应———赏识的魅力

【案例1】问题抛出, 参与寥寥

在《班级洗刷刷》的综合实践课堂上, 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班级里的劳动委员, 要安排一次大扫除活动, 你会去考虑哪些东西呢?”教师用满怀期待的眼神环顾着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 希望能得到一个甚至更多理想的答案, 但是, 课堂静默许久之后, 才有一位学生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觉得要考虑劳动工具。”“嗯, 你为同学们开了一个好头, 还有别的吗?”

……

又过了整整半分钟的时间, 教室里还是冷场。尽管教师尽力引导, 学生表现得也很专注, 但就是没有人愿意举手回答。

【归因】缺乏成功体验

我们可以借助罗森塔尔效应来解释这一现象。罗森塔尔教育实验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 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 经过一段时间, 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学生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教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 他们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 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 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 那些受到教师忽视、歧视的学生, 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 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自己的学习, 不理会或拒绝听从教师的要求, 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 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

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 大扫除应该已经经历几十次了, 因此这个问题的难度系数不高, 随口就能列举出几个例子来, 可为什么课堂的行进还是如此艰难呢?仔细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获得一些答案:五年的小学学习经历, 已经让这些学生自然而然地为自己贴上了一个无形的标签:我不是班级中的佼佼者, 简单的问题即使我回答了, 也不会得到表扬, 复杂的问题即使我去思考了, 也肯定不能令教师满意。久而久之, 由于没有或鲜有成功的体验, 就形成了所谓的“惰性”, 学生也就对教师的提问无关痛痒、事不关己了。

【解决策略】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还得给予学生充分的成功体验,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 被肯定的。

1. 积极期待

罗森塔尔效应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笑容、眼神等暗示鼓励学生, 给学生多一点积极的期待,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如你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以上案例中, 有个男生提到:大扫除时我们要节约用水。虽然他没有说到点子上, 概括也不凝练, 但是笔者很欣赏他, 送给他一个评价:“你总是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老师非常欣赏你。”在之后的课堂上, 该名学生频频举手, 表现非凡。课后笔者从其他学生口中了解到他平时因为表现不好才被安排坐在最后一桌。显然, 笔者对他及时而充分的肯定给了他追求成功的动力。

2. 摒弃包办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指导教师还需要重视的是, 多给学生提供机会, 不要越俎代庖。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 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 学生能体会感悟的不要代他去感悟。综合实践课程本质上就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过程, 在任务的布置上可以由易到难, 让学生体验从小成功到大收获的快乐, 经历从失败到成功的涅槃之喜。

二、角色效应———角色的神奇

【案例2】组长一言堂, 组员皆闲逛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上, 四人小组的讨论交流开始了。和往常一样, 组长A在奋笔疾书, 组员B看着组长奋笔疾书, 组员C和D起劲地聊起了最近班级里流行的新游戏。指导教师示意组员C和D也可以参与讨论, 组员C和D恋恋不舍地停止刚才的聊天内容, 和组员B一起看组长A奋笔疾书, 不多一会又无聊地摆弄起了手中的修正带。

【归因】自身角色效应

小组讨论交流是综合实践课程中最常用的学习方式, 其主要目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小组里充分讨论、交流, 以汲取小组的集体智慧, 提升个体学习的质量,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但事实上, 很多小组合作都存在“组长一言堂, 组员皆闲逛”的现象, 真正参与讨论的学生不足一半, 集体智慧实际上即组长智慧, 也就是小组中公认的最优秀成员的一个人的智慧, 整个课堂效率非但没有被提升, 反而时间浪费严重。笔者认为,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组员自身的角色效应在作怪。组长A认为自己理所当然是小组中的权威, 组员B、C、D认为自己在小组中的分量肯定不如A, 因此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不会有相应的市场。有了这一层心理暗示, 小组合作也就徒有其表了。

【解决策略】

要想改善这一局面, 真正实现小组合作的目的, 就要改变学生为自己所贴的角色标签。

1.“嫌弃儿”也有优势

每一个小组中定会有相应的“人缘儿”和“嫌弃儿”。在分组合作中, “人缘儿”的参与系数肯定是很高的, 那些“嫌弃儿”往往因为自身能力相对较弱而不好意思“插手”小组合作事宜。殊不知, 小组合作的具体内容是不尽相同的,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 必定需要多种角色。如要进行一次采访活动, 不仅需要能说会道的采访者, 文思敏捷的记录者, 也需要兢兢业业的照相者, 勤勤恳恳的后勤服务者, 大家在小组合作中地位是平等的, 活动策划时的“嫌弃儿”, 可以是一名敬业的“摄像师”, 一名勤劳的“后勤服务者”, 这样也就发挥了他们的优势, 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和重要性。

2. 组员间角色轮换

小组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能培养不同的能力, 因此同一小组中每个组员的角色应该定期轮换, 让每一位组员都有机会体验不同的角色, 从而发现自身所长, 以期在全面提升各项能力的同时, 找到自己的优势能力, 为自己贴上一个值得自豪的角色标签。

三、鲶鱼效应———领头羊的价值

【案例3】个别小组参与, 其他小组看戏

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都会发生一个奇怪的现象, 和学生交流了几个回合后, 教师很快就能找到班级中的发言积极分子。分组合作后, 愿意上台交流的也是这些积极分子所在的小组。整个课堂上, 都是他们几个活跃的身影, 而其他学生仿佛都是旁听者。

【归因】组内缺少领头羊

这个看似很正常的现象, 其实就已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不正常状态了, 课堂应该是一个人人平等的场所, 大家都踊跃发言、积极表现才是美满的课堂。小组汇报交流更是如此, 如果每个小组都能争着上台交流, 交流时组员之间、组际之间都能相互提建议补充, 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为什么会出现案例中只有个别人、个别组在参与呢?究其原因就是组内缺少领头羊, 没有善于表现的领军人物。

【解决策略】

只有给每个小组提供平等参与竞争的条件和机会, 良好的交流氛围才能得以实现, 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鲶鱼效应”就是要在每个组内都放置一条善于“搅局”的“鲶鱼”, 从而带动气氛, 为整个小组注入生命的动力。

1. 调整分组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 小组讨论交流已是常态。很多时候, 指导教师为了方便, 也为了更好地控制纪律, 往往都是就近分组, 前后桌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这样分组很有可能造成组间资源分布不均衡, 有些小组人才济济, 有些小组皆是残兵败将。在小组汇报交流时, 人才云集的小组自然次次出线, 而残兵败将小组很可能连想法都还没落地, 更不用说去参与交流讨论了。所以, 在分组时最好遵循“组内异质”的原则, 即每个小组都有优等生和后进生, 优等生就是那条“鲶鱼”, 在组内交流时出谋划策, 在组际探讨时积极互动, 这样才能给组内的其他成员带来参与的信心和动力。

2. 适度竞争

除了合理分组, 在汇报交流时, 引导各小组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竞争的氛围也是相当必要的。指导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小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 同时鼓励汇报的小组“据理力争”, 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竞争氛围。这个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鲶鱼”的领导气势和才能, 带动组内其他成员参与讨论。

四、增减效应———褒贬的奥秘

【案例4】明明答案在手, 不愿上台交流

《我来设计一日游》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上, 四人小组讨论环节已经结束, 接下来指导教师想请个别小组上来交流汇报, 可是“邀请函”发出后, 学生不是低头默不作声, 就是怯生生地看着指导教师, 生怕和教师期待的眼神相遇。半分钟后, 终于有一位学生举手表示愿意交流。该学生汇报完后, 教师问:“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这费用也太多了吧!”

生2:“行程安排就是吃和走, 也太无聊了吧。”

生3:“我觉得准备工作中还要带手机。”

……

台上那位学生的脸色显然“晴转多云”了。

【归因】害怕成为众矢之的

四人小组讨论的时候, 明明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 可是为什么每次轮到上台交流环节都没有学生愿意上去呢?难道真的是胆小的原因吗?一个班级的学生个个都胆小吗?显然这个理由不够充分, 看案例中这位学生的结局, 我们可以猜想, 这种滋味是不好受的, 一个小组已经有前车之鉴, 还有哪个小组甘愿冒这个险呢?究其原因是害怕成为众矢之的罢了。

【解决策略】

既然学生不是不会说, 而是不敢说、不愿说, 那么作为指导教师, 我们可以作哪些努力来鼓励学生勇敢走上讲台呢?“增减效应”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它告诉我们, 任何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好感逐步递增, 因此我们在评价别人时宜先贬后褒, 并且以鼓励为主。

1. 先贬后褒

既然是评价, 自然有意见也有建议, 这样才是最公正客观的。但是一味地贬抑, 定会让被评价人信心扫地, 而一味地褒扬也是不真诚的表现, 难以让被评价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正确的做法是先态度真诚地提出一些批评意见, 再肯定其存在的可取之处, 评价时语言、神态、动作都要恰如其分。

2. 重在肯定

愿意上台交流的学生, 对问题内容的思考肯定是比较成熟的, 也希望通过交流得到别人的肯定, 所以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在评价其观点时, 多肯定他的优点, 要让学生懂得这不仅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也是给自己一个学习的过程。

五、系列位置效应———效率的保证【案例5】汇报交流, 重点难寻

《弯腰捡一捡, 垃圾回到家》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汇报交流有关“思维导图一级目录的内容”正在进行中, 第一小组的交流已经持续了8分钟, 课堂氛围倒是不错, 只是学生就一个无关紧要的话题已经辩论了好几个回合了。指导教师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 没有表示认可, 也没有表示反对。

将近10分钟后, 这一小组的交流终于告一段落, 但是最终这个思维导图该如何修改呢?学生依旧一片迷茫。

【归因】时间安排不合理

一个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 应当以学生自主探讨交流为主, 教师适时点评引导为辅, 努力把舞台还给学生。而这个理念最好的体现就在小组汇报交流这一环节, 案例中的指导教师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但是时间是花了不少, 效果却寥寥, 那是因为交流的时间过长了, 重点没有很好突显的缘故。

【解决策略】

要保证交流讨论环节取得实效, 我们要借助“系列位置效应”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该理论认为教师在讲解一个重要知识的时候, 开头和结尾的内容给学生的印象最为深刻, 而且整个讲解的过程时间不能过长, 不然会造成听觉疲劳, 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1. 合理控制时间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无论哪一个环节, 教师都应该很好地控制时间, 不然很多内容都会混淆视听, 反而达不到突出重点的效果, 正如案例中第一小组的汇报交流整整持续了10分钟, 首先是课堂时间不允许, 其次是学生的主题意识不清, 很容易谈论到无关的话题, 造成交流目标的偏离。

2. 开头结尾为重

时间缩短了也并不代表学生就能找到重点, 事实上很少有学生是怀揣重点去听教师或同学的谈话的。基于“系列位置效应”理论, 教师在指导学生汇报交流时, 不能是完全的旁观者, 交流开始前最好交代聆听者一些任务:“大家专注听, 想一想这位同学哪些观点你是比较赞同的, 还有哪些观点你有更好的改进意见。”三五分钟交流完毕后再进行总结:“看来大家对××、××……这几点都是比较赞同的, 另外几点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也达成了共识。”这样把握住开头与结尾的节奏, 可以让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综合应用策略论文 篇8

一、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

荷兰学者弗赖登塔尔指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进行解释与分析, 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数学方法, 称为再创造法。”并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 借助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 自己去发现或“创造”的工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找准知识的切入点, 结合课堂实际,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 让学生有充分动脑思考, 动手探索的机会,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 思维处于高度的运作状态, 发挥自己最高的潜能。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强的特点, 善于创造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参与“再创造”的欲望。尤其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 精心组织学习材料, 层层设问, 在学习内容和求知心理之间不断制造矛盾, 诱发学生主动探索。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 极力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活动, 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 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不但几何知识教学要注意直观实物化, 较为抽象、间接地进行计算教学、概念教学, 也要注重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情境中, 发现新知、体验创新、感受“再创造”的探索过程。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 防止铺垫过多, 提问过细, 指导过滥的倾向, 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探索的时间和机会, 鼓励“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

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 而数学课堂最能实现这一核心。在数学课堂中, 依据教材内容以及儿童的认知规律, 不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使学生从小形成创新意识, 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所以, 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引导发散思维, 提供创新机会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种方式方法、一条途径, 而是尽可能地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方法。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形式, 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题时, 有这样一道题:“一班有28个小朋友, 二班有25个小朋友, 现有106个苹果要平均分给这些小朋友。一班、二班各应分多少个?”看到题目, 学生很快想到了解法一:按比例分配的解法。两班共有人数:28+25=53 (人) 。一班分到106×28/53=2 (个) , 二班分到106×25/53=50 (个) 。学生们感到题很容易, 兴致很高。于是, 我因势利导地提出:“谁还有别的解法吗?”教室立刻响起学生们的小声议论, 一会儿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可以用平均分的除法计算, 也就是先求出平均每人分的个数, 再求出每班分的个数, 即解法二:106÷ (28+26) =2 (个) , 一班分到28×2=56 (个) , 二班分到25×2=50 (个) 。话音刚落, 又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也可以这交流等数学活动”, 在自主探索中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结合日常生活情形丰富、复杂的特点, 设计开放性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促进自身的自主发展。

二、组织开放式教学活动

实践活动教学的内容不仅只局限于书本, 还可以让数学走向生活, 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应确立“以课本为基础, 走出课本, 走向课外图书馆”的理念。这是因为学生一生中学到的东西, 大量的不是从教科书中学到和老师教给的。引导学生看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片, 阅读各种报刊, 推荐阅读书籍, 让学生在大课本中去学知识, 形成社会综合知识观。数学课的许多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多样, 所以在教室内的教学环境中, 空间的布置规定不能有定式, 教学的空间需要开放。所以, 我们应将学生桌椅根据不同的课型需要和学生的要求进行排列。可以是“秧行式”“分组式”, 也可以是“会议式”的。由于学生活动姿态不同, 动作不一, 以及方法不同等差异, 学生进行操作的体位或站、或坐、或蹲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学空间的开放有助于学生放开手脚, 进行自主的动手活动。

三、广泛参与和交流

数学的探索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但要真正发现问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只有思想活跃、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才能在别人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情况下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概括抽象提出问题, 展开研究。可以说没有发现问题就没有探究。所以, 我们要千方百计地精心设计, 制定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案,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自己去提出问题, 在宽松的氛围中, 维持学生思维处于高速运动的状态。当学生明确了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后, 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现目标任务的方法, 把整个活动的进程交给学生自己把握,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依据材料、工具、能力、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自己选取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小实验。如让学生画一个圆, 有的用圆规, 这是习惯思维指导下的实践行为, 可有些同学用一元硬币做模型也能画出来一个圆。

样求二班分到的个数:用一班分到的个数×二班人数占一班人数的分率来计算。”即解法三:56×25/28=50 (个) 。紧接着解法四、解法五……都出来了。我立刻表扬了学生们的求异思维, 肯定了他们的解法。通过以上不同解法教学, 使学生意识到:同一题目, 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列出的算式也各不相同, 经常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解答问题, 让其进行比较, 就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

二、引导想象, 培养创新意识

虽然说知识是无限的, 而想象力却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因为想象是创造的先声, 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 丰富的想象是人类进行创造活动最有力的翅膀。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只有经常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时, 有这样一道题:“有六个长10厘米、宽8厘米、高2厘米的礼品盒需要包装。怎样包最省包装纸?”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 学生想到将最大面重叠在一起最省包装纸, 然后想象包装后的长方体的样子, 学生很快列出算式:2×3=12 (厘米) , 12×8×2+12×10×2+10×8×2=592 (厘米)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渗透了空间观念。像教学相遇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可能性等问题都可以引导学生想象, 从不同途径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

四、在教学中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

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的教学时, 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活动的来源, 而不是活动要达到的目标或者是通过活动来帮助学生巩固某一领域的数学知识。设计者应当把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实的生活背景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它们是决定实践活动有效性的先决条件, 只有在充分考虑这两个问题的条件下设计的活动内容, 才能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和提高。除此之外, 还应当加强活动设计的综合性。开展实践活动并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 而是力求通过实践活动, 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方法的优化及智能的开发。课堂中教师应“以人为本”, 课堂环境以学生为中心, 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 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 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鼓励、帮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提高。在教学中,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让学生把课堂内学会的知识应用于课外, 真正达到课内外有机结合。在不断结合的过程中捕捉有用的信息, 学会一些探索和研究的方法, 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综合应用策略论文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某综合性医院2014年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资料。

1.2 方法

针对某综合性医院2014年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 调查急诊和住院部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抗生素销售金额、不合理处方项目、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涉及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归类汇总, 最终得出结论。

2 结果

2.1 抗生素使用情况

2014年某综合性医院抗生素使用金额84 575 510元, 所占比例为19.69%, 较2011年的29.11%使用频度明显下降。排序前10名分别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丙烯、克拉霉素缓释片、美洛西林舒巴坦、头孢尼西钠、罗红霉素、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阿奇霉素、头孢克洛, 见表1。2014年门诊与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可看出, 急诊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要高于门诊, 急诊的限制级和非限制级抗菌药物占处方药的百分比均高于门诊;急诊限制级和非限制级抗菌药物金额占处方金额的百分率也高于门诊, 见表2、表3。2014年销售金额排序前10名均为抗生素, 见表4。

2.2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

适应证不适宜、用法和用量不适宜、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为前4位, 占比分别为42.91%、38.3%、9.93%、1.33%, 见表5。各科室抗生素不合理处方排名为儿科、骨科、外科、妇产科、消化科, 见表6。

2.3 抗生素不良反应情况

2014年我院共上报药物不良反应210例, 其中静脉滴注198例, 占94.3%, 口服12例, 占5.7%。不良反应共涉及抗菌药物32个, 共142例, 占67.62%, 其中头孢替安、头孢呋辛、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他啶等药品的不良反应频率较高。

3 讨论

抗生素又称为抗菌素, 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 单纯从抗生素使用率和消费金额来判断抗生素是否合理使用是不够客观的[3], 因抗生素的使用率与疾病构成有着密切关系, 若感染性疾病患者占比较大, 那么抗生素的使用量必将增加。医院抗生素使用调查结果可看出, 此次参与调查的综合性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58.72%、58.63%, 高于卫生部规定的小于50%。综合性医院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 对于抗生素的管理、宣传、监督均存在一定的漏洞, 临床医师在抗生素处方的开具上也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医院加强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 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的意识势在必行。

3.1 制定合理的使用原则

抗生素的使用要始终本着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来选择抗生素, 且规范用量的范围内合理使用[4]。加强抗生素的使用管理, 科学的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能够有效的杜绝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发生, 能够保证药物发挥正常的疗效, 不会因不合理的联用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3.2 抗生素使用实行分级管理

结合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临床效果、药物效果、不良反应及本地社会经济情况和药品价格将抗菌药物分为限制使用和非限制使用2类进行分级管理[5]。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开具药物处方。限制使用级别的抗菌药物使用需经过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医师同意;在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 但只能够开具1d的处方。

3.3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提高医务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 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合理的为患者开具抗生素处方, 并且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才能够提高临床医师的业务水平, 保证医务人员能够遵守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从根本上解决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现象。

3.4 做好抗生素使用宣传教育工作

医院还要做好抗生素使用的宣传教育工作, 使患者了解抗生素的相关知识, 包括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和方法, 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对抗生素的错误认识, 通过对抗生素的合理认知来摆脱对抗生素的过度依赖。

综上所述, 综合医院要做到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需制定规范的抗生素使用管理规定, 要求临床医师开具处方时要严格按照抗生素使用指征来合理选用抗生素, 联合使用给抗生素要明确配伍禁忌。通过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和对患者进行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宣教, 来进一步的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 进而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 减少滥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发挥抗生素在临床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化松, 王艳琳.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2, 29 (5) :341-343.

[2]李胜文, 豆甲泰.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4) :53-54.

[3]王忠壮, 胡兆铭.抗生素的使用现状与应对策略[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3, 8 (2) :125-128.

[4]倪强.社区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19) :259.

综合应用策略论文 篇10

一、学会整理, 突破综合, 是一轮复习的根本

在一轮总复习时, 若没有扎实的基础做后盾, 临时突击, 猜题押题绝对取不了好成绩.抓好基础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在第一轮复习的全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 扎扎实实地走过来, 在高三第一轮总复习时, 进行一次系统的强化总结, 在理解上下功夫, 逐章地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结构, 并随着复习的深入, 注意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 也即学会整理, 学会综合.

学会整理是指整理知识系统, 重视知识结构, 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从纵向按章节整理, 从横向按块整理, 从知识的重难点上下功夫, 力争通过第一轮复习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与理解.抓基础、成系统是一轮复习的根本所在.

例如, 整理出数学的基本知识要点, 以代数中的“排列组合问题”为例, 它的基本知识方法和基本常用公式如下.

(1) 基本知识方法:分类相加, 分步相乘, 有序排列, 无序组合.解排列组合问题的规律是:相邻问题捆绑法, 不邻问题插空法, 多排问题单排法, 定位问题优先法, 多元问题分类法, 有序分配问题法, 选取问题先排后排法, 至多至少问题间接法等.

(2) 基本常用公式:

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是:

组合数性质公式:

二项式定理公式: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突破综合是指在复习时要能处理学科内的小综合 (如函数、不等式、方程、数列的小综合, 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小综合等) , 在此基础上也要会对学科内的大综合进行处理 (如代数、几何、三角间的大综合, 甚至与化学、物理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等) .综合性的题目其设问的编排也往往是由浅入深.在日常学习中, 应重视课本, 重视基础知识, 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自己做错的错题的收集整理, 通过一轮复习对复习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初步学会解决综合性 (知识的交汇性) 问题.

1. 学科内的小综合

(1)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综合.

例1对于函数有真命题:f (x) 在区间[m, n] (m

(1)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A;

(2) 设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为x1, x2, 问是否存在实数p, 使得对任意的a∈A及t∈[-1, 1], 不等式p2+tp+1≥|x1-x2|恒成立?若存在, 求出p的取值范围, 否则说明理由.

分析:此题是一个不等式与函数相结合的恒成立问题, 化解的关键是将不等式中的变量分离, 以避免繁复的讨论;此题的第二个问题还涉及到集合、方程等知识, 综合性较高, 化解时要注意正确进行转化与计算, 如韦达定理、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问题、等价转化问题等知识.

解: (1) 因f (x) 在[-1, 1]上是递增函数, 它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2-ax-2≤0对于任意的x∈[-1, 1]恒成立.

采用分离系数法, 可得:若x=0, 则a∈R;若x>0, 则而在 (0, 1]上是递增函数, 的最大值为-1, 所以a≥-1;若x<0, 则而在[-1, 0) 上是递增函数, 的最小值为1, 所以a≤1.这样结合以上三种情况, 取交集可得a∈[-1, 1], 即A=[-1, 1].

(2) 由题意关于x的方程可化为即x2-ax-2=0, 因a∈[-1, 1], 结合韦达定理, 可得因此不等式p2+tp+1≥|x1-x2|恒成立, 即指p2+tp+1≥3恒成立, 这里可采用分离变量求系数, 即可化为tp≥2-p2, t∈[-1, 1], 若p=0, 则不成立;若p>0, 则因t∈[-1, 1], 即可得p2-p-2≥0, 所以p≥2.若p<0, 则因t∈[-1, 1], 即可得p2+p-2≥0, 所以p≤-2.这样结合以上三种情况, 可得{p|p≥2或p≤-2}.

【点评】此题是一个典型的不等式与函数恒成立问题相结合的题型, 这个题的两个小题变量分离后的处理方法又各不一样, 第 (1) 问是已知二次函数变量x取值范围, 求参数a的范围;第 (2) 问是已知参数t的范围, 求二次函数变量p的范围, 然后处理的原理一样, 就是采用g (x) ≤a (包括g (x) ≥a) 恒成立问题, 通过转化为a≥g (x) (或g≤f (x) ) 来求g (x) 的最大值 (或最小值) 的方法.

(2) 函数与导数的综合.

例2已知函数在上是单调函数,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此题要求参数a的取值范围, 关键是列出函数f (x) 单调时需要满足的条件, 若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分析解之, 则不可避免需要烦锁的讨论, 因增加解题步骤, 也会增加解题的出错率.因此此题宜先求导, 然后分离系数, 再求最值, 当然因单调有两种情况, 需要讨论分析.

解:因对函数f (x) 求导可得:

若函数f (x) 单调递增, 则f′ (x) ≥0, 也即-ax2+4x-a≥0恒成立,

若函数f (x) 单调递减, 则f′ (x) ≤0, 也即-ax2+4x-a≤0恒成立, 则分离系数可得

【点评】此题若采用二次函数图象用分类讨论解, 则需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进行讨论, 还需对单调性进行讨论, 也需对二次项系数a进行讨论, 至少需要进行三级讨论, 运算时肯定较烦琐.若采用分离系数法解之, 则避免了二级讨论, 而且使解法简洁明了, 优势不言自明.

2. 学科内的大综合

(1) 解析几何与三角函数.

例3已知平面上点P∈{ (x, y) | (x-2cosα) 2+ (y-2sinα) 2=16 (α∈R) , 则满足条件的点P在平面上所组成图形的面积是 () .

(A) 36π (B) 32π

(C) 16π (D) 4π

分析:此题是一个解析几何中的圆与代数中的三角函数、集合等知识相交汇的问题, 解题时需要“动”、“静”结合, 综合性要求较高.

解:如图1, 点P的轨迹是一个环带区域, 面积是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 即S=π× (4+2) 2-π×22=32π.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以形助数, 数形结合, 一“动”一“静”显示运动轨迹, 在解题时要充分注意数形结合的作用和集合所表示的意义.

(2)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

例4 (2010年嘉兴二模) 设F是椭圆的左焦点, 直线l为对应的准线, 直线l与x轴交于P点, MN为椭圆的长轴, 已知且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分析:平面向量与圆锥曲线结合的题目, 关键是确定点的坐标、位置, 以通过平面向量得出他们的几何关系或建立方程, 从而达到向量关系与坐标关系的互译.

所以c=2, b2=a2-c2=12.

【点评】此题是平面向量与圆锥曲线相结合的一个典型问题, 通过平面向量的载体, 清楚地表达了圆锥曲线的基本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平面向量的坐标式或几何意义, 以架起圆锥曲线与平面向量之间的桥梁.

(2) 方程与线性规划的综合.

例5 (2010年金丽衢二模) 若方程x2+ (1+a) x+1+a+b=0的两根分别为椭圆、双曲线的离心率, 则的取值范围是 () .

分析:此题初看是一个解析几何问题, 再看是一个不等式问题, 即两根分别取 (0, 1) , (1, +∞) , 结合图象得到一个二次函数图, 如图2所示, 则可得f (0) >0, f (1) <0, 然后通过不等式的放缩也可得出正确答案.但采用不等式放缩法, 操作与理解都有很大困难, 此题若构造一个线性规划, 便可轻松解答.

解:此题初看是一个解析几何问题, 实际上是一个不等式问题, 即两根分别取 (0, 1) , (1, +∞) , 结合图象得到一个二次函数图, 如图2所示, 则可得f (0) >0, f (1) <0, 这时考虑到两个不等式等条件, 构造出线性规划方案, 列出线性条件画出线性区域, 如图3, 解方程组得出点A坐标, A (-2, 1) , 则即表示阴影区域内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故则选A.

【点评】此题是一个典型的不等式问题, 但若采用不等式的放缩法求解, 会造成思路难以形成, 解题缺少方向等困难, 从而增加解题难度.若构造一个线性规划问题, 结合规则问题中的斜率求法, 此题不但解题方向明确, 而且步骤清晰, 结果明了.

第一轮复习时, 学生往往去背课本定理、公式和法则, 而不重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解选择题只重答案, 不重视推理过程;对解答题往往选型对号, 然后去模仿一个解答, 这是学生学习中的通病, 不克服, 不能真正学好数学.在系统复习各章节的知识时要注重复习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从过程中发现“联系”, 提炼“思想”;解题时要重视推理过程, 特别在理解上下功夫.

二、应用创新, 强化能力, 是二轮复习的核心

在一轮复习时, 学生要在数学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过程中, 亲历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探索过程, 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和问题结论的深化过程.通过主动的探索, 在数学的思维活动中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形成创新意识.因此, 应用创新、强化能力是第二轮复习的核心所在.

数学第二轮复习时还是要做相当数量的题目, 但要明确, 做题不是目的, 做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做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和经验, 形成理性认识, 进一步概括形成数学思想;在解题实践中要学会创新, 锤炼思想, 在运用中加深理解, 如此循环往复, 解题能力会得到综合提高.高考是能力型考试, 它不仅要求考查学生对高阶段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而且以这些知识为材料, 还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方法的学科能力和一般能力, 因此要强化能力训练.

(1) 创新型问题分为几种, 常见的有解析式创新、自定义创新、常见结论的创新等.在此列出几种结论的创新.

结论1:已知圆x2+y2=r2, 圆上有一点P (x0, y0) , 则以点P (x0, y0) 为切点的切线方程xx0+yy0=r2.

结论2:已知双曲线双曲线上有一点P (x0, y0) , 则以点P (x0, y0) 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

结论3;已知椭圆椭圆上有一点P (x0, y0) , 则以点P (x0, y0) 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

结论4:已知抛物线y2=2px, 抛物线上有一点P (x0, y0) , 则以点P (x0, y0) 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yy0=px0+px.

通过对圆锥曲线切线公式的研究, 一方面推证了一个实用的结论, 另一方面也体味到了数学中的和谐美.切线公式均由原曲线方程变形得到, 一半变量变一半变量不变, 既保留了原味, 又体现了创新, 动静结合, 妙趣横生.

(2) 能力型问题一般分为构造型问题和存在型问题.

存在型问题能力要求比较高, 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和熟练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对于是否存在要以存在时求之, 当然也要对求得的值进行检验和分析, 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强化能力, 没有良好的训练, 是难以实现的.数学能力的培养、发展和形成是伴随着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 在训练中, 要克服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倾向, 避免大量重复练习的“题海”战术, 要精选习题、注意分析、重视解题过程、总结规律, 使数学能力在知识的积累, 形成系统化和网络化的过程中得到大幅度提高和发展.强化能力, 学会解题, 这是一轮复习的核心所在.

数学综合实践思考与策略 篇11

关键词:数学  综合实践  操作  体验

“实践出真知”的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就有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综合实践活动是每门学科必备的教学板块,如果这个学科固步自封,只能导致这个学科教学停滞不前。如果将这个学科不断扩充,沟通与其他学科、与生活的关系,拓展数学综合实践,引领学生行进在数学综合实践之旅中,让学生增加操作,丰富体验,完善经验,创新智慧,对应地,学生就能在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感悟(数学)世界,提升(数学)经验,升华(师生)智慧。

一、增加操作经历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只有操作才能将书本上的数学,变成摸得着的、好玩的数学。在此期间,学生可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将书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就是操作的意义。操作一定要契合教学内容设计,创造操作机会,不能图多。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完成数学内化过程,需要教师严密设计。所谓严密,既指教学结构紧密,还指设计周全,没有疏漏,包括不遗漏任何一个操作环节,不疏忽任何一个孩子的操作。

比如六年级《数学》下册“测量物体的体积”一课,它是“圆柱和圆锥”单元后的实践活动课,目的是进一步明白“完全浸没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于容器的底面积乘以水面上升的高度”,这是一道基础题,很多学生对于以上公式背得可谓滚瓜烂熟,应用也得心应手。可其中的道理却只停留在“等体积变形”字面意义的理解上。为此,数学综合实践课就凸显其价值所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摸索到公式背后的秘密。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测量橡皮泥的体积。这里有的学生将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将不规则的物体转化成规则的物体,然后测量其长宽高,进而计算出体积。接着,教师可以出示苹果、乒乓球、鸡蛋、石块,并提问怎样求它们的体积。学生们在讨论中生成方法,尝试着将物体投入水中,发现有些是上浮的,有些是下沉的。教师出示一个量杯或量筒并介绍刻度的含义。由于学生初步接触,所以操作前,一定要细化测量要求——1.选择一个下沉的物体,先估一估。2.操作时,组员先分工,再合作。3.观测时,将量杯平稳地放在桌面。4.读数时,眼睛同水平面对齐,并及时记录数据。5.保持桌面和地面整洁干净。最后,小组汇报,演示操作过程,并提问:原来量杯中的水是30毫升,现在却是50毫升呢?难道多了20毫升的水吗?这里,学生们就怎么自然而然地用体积概念对此做了解释——石块的体积就等于排开水的体积。操作过程就是知识的形成过程,操作步骤环环相扣,十分紧密。同时操作过程兼顾细节,不仅囊括了科学标准的操作细节,还涉及必须的卫生细节,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丰富体验感悟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亲身体验。只有体验才能将数学栖息到生活中,学生也才能感悟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一年级下册的《小小商店》中体验营业员和顾客的角色,在二年级上册的《有趣的七巧板》中玩转祖先发明的游戏,在六年级下册的《测量物体的体积》中体验了实验的魅力……以上提及的课例,涉及了众多体验,包括职业的体验、生活的体验、娱乐的体验、实验的体验等,这些体验犹如一泉活水,学生们游弋其间,快乐且自在地学习、收获。

数学除了和生活息息相关,还与其他学科有关联。通过体验,数学可以自由跨越各学科,在美术、音乐中闪烁着数学美,在科学、品社中闪烁着智慧美……这些都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三、完善经验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经验。只有不断完善经验,活动才更加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同时,经验也在活动中不断提升,为以后的活动埋下成功的种子。这里的经验,包括操作的经验、合作的经验、生活的经验,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

比如,学习六年级上册《大树有多高》中,学生们明白实物与影长的比值是一定的,但会忽视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前提条件。教师可以让学生故意将短竹竿全部投影在墙上,让他们分别测量实物和影长,引导他们发现墙上的影长同实物是等比例关系。失败的经验是一笔可贵的财富,之所以出错,说明错误具有着一定的代表性,教师不能仅以纠正为目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这种错误,提升学生收获成功的经验。

其他的经验,如合作的经验,可以在PPT中初步呈现角色、分工的任务,还可以在合作后,让小组组长来介绍一下他们的分组、操作及处理细节等相关经验。这些都是经验的完善与提升。无论什么经验,都有其可以完善的地方,抓住契机,完善的不仅是经验,还完善、提升了个人素养。

四、升华创新智慧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智慧,只有不断创新智慧,教和学才更加高效。学生需要智慧,教师也需要智慧。只有教师的教学充满了智慧,创新了智慧,孩子的智慧才能得以提高、发挥。

比如六年级下册的《面积的变化》一课中,对于大、小长方形的面积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猜想,再验证。有的孩子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有的孩子用比一比的方法,无论什么方法都充满智慧。在初步得出结论后,教师进而抛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具备这样的关系呢?在此问题引导下,学生分别对三角形、正方形、圆作验证。此间的策略精彩纷呈,有画图、计算、列表,经过两个活动验证,归纳得出结论。教材上的探究止于此,然而,教师是否可以进一步启迪孩子思维呢?答案是肯定的。教师可以将平面图形的面积变化推广到立体图形的体积变化中……然而这些创新,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激发。只有这样,学生们的智慧才能得以开发。

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增加操作,使其在操作中经历;给学生丰富的体验,使其在体验中感悟;共同完善经验,在经验中提升;共同创新智慧,在智慧中升华。

参考文献:

[1]于晓松.善于探索,勇于实践——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

[2]赵万文.让综合实践活动因“实践”而精彩[J].江苏教育, 2014,(05).◆(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

综合应用策略论文 篇12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对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途径、方式和意义有明确的表述:“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的学习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是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综合载体。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两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一定的联系:(1)两者都注重把科学、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在一起。(2)语文学科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3)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两者之间缺乏整合而造成了诸多的困扰。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活动的主题内容重复。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分属不同的学科,各自按照自己的课程编排思路设计活动主题,有些主题存在重复交叉的现象,造成学习内容重复,耗费学生过多的精力。

二是实施活动的渠道分离。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它有自己的课程实施时间、独立的实施渠道和实施方式;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属于语文课程中的一个板块,主要是依托语文课程学习这一渠道进行实施。这样两者的实施渠道呈现“井水不犯河水”的状况。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进而更有效地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呢?笔者阐述自己如下的看法。

二、整合的策略

1. 转变教学理念,增强课程整合意识

在日常的教学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某些主题有学科交叉点多、实施难度大、探究性强等特点,无论是时间还是操作,这无疑都给教师们带来极大的挑战。例如,三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家乡环境”这个主题,美术课、音乐课、品德与生活课、科学课甚至数学课都有可能涉及,单凭语文学习活动难以做到深刻和透彻。这时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增强资源整合意识。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起来,把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应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整合的实施策略。这样借助综合实践活动方式,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形成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学习方式,创新语文学习理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为了防止教学时主题的重复,同时也为了促使各学科教学形成合力,各学科教师应增强课程整合意识,并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例如,学期起始阶段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教师要进行共同备课,确定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是否有相同主题的教学内容,然后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确立各自教学的侧重点,同时切入,联合突破,这样就能把综合性学习开展得更深更透。

2. 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而合作学习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加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将有效地促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学生从接受学习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是学生个体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有力延伸。一般情况下,传统科目的教学主要是围绕课堂中的某个问题并按座位就近组合而展开小组合作。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结果看,学生可自主选择设计学习方案,其结果呈现方式也丰富多彩,如调查报告、展示、表演等,所以传统学科教学中的小组合作远远满足不了综合性学习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故而分组前,需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根据性别、学习成绩、性格、爱好、兴趣、能力倾向等因素的不同进行搭配分工,在合作过程中做到优势互补。这样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借鉴综合实践活动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深入地解决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四年级第一学期开展的主题为“中外童话”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的一个任务是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整理好装订成册。教师可按照上述的原则进行分组,各小组根据成员的特长进行分工:让擅长写的学生写序,擅长绘画的学生插图,书写漂亮的学生负责封面设计……这样一来,小组内各成员之间就形成了互相依存的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由于各小组的实力相当,因而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才有了可比性。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离不开合作学习,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活动才能开展得更有水平,学习效能也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3. 转变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要充分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因为综合性学习没有专项的考试,活动效果也难以考察,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低,活动开展往往只是走过场。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法是依据“注重过程”“全面评价”“尊重多元”等思路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所以适当借鉴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笔者设计了以下的“综合性学习评价表”,评价表从内容、对象等不同角度进行评价,这无疑给综合性学习注入了活力。

附:综合性学习评价表

说明:此表采用星级评价方式,评价为一般的给予★,评价为比较好的给予★★,评价为优秀的给予★★★。“我想说”为学生对本次活动的反思,还可以对本次活动提出意见或建议,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本次活动写写评语,总评分为:★、★★、★★★。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多种知识和多种能力的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究和尝试的。教师应好好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加强与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整合,推动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断深入。

上一篇:智能低碳物流下一篇:三一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