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营建(精选12篇)
环境营建 篇1
1 目前别墅绿化现状
当前别墅地产业发展较快, 别墅区景观的质量及制作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曾见到这样的开发商, 开发别墅先按规划预埋地下管线, 挖湖堆山造地形, 铺草种树先绿化, 其间别墅一栋未造。待成型后, 让业主按规划选地点, 选类型出售, 收到意想不到好业绩, 因为人家看中的是环境。而别墅的建筑少则1个月, 多则2、3个月便可建成, 建筑按设计图纸施工, 大概十不离八九可达到要求而环境绿化, 耳闻目睹最为实际的。
2 别墅绿化景观的组成
别墅绿化景观基本由以下7个部分组成。 (1) 私人庭院用地。有时这块地可达677m2左右, 业主可根据自己喜爱, 在其中布置各种园林绿化植物或小品。 (2) 住宅分割带。也就是用以隔离别墅, 区分私人用地的分割绿化带, 现在最为流行的是绿篱。 (3) 行道树。这里所指是车行道, 在别墅里往往也作人行道用的行道树。 (4) 别墅周边的绿地。因为用地和规划, 周边绿地形状往往不规则。 (5) 水景。水体使别墅环境活泼, 亲水是目前的热门话题。 (6) 孤植树。这里是指别墅每户并联房屋幢间补植的孤植大树。 (7) 景点。别墅建筑组团之间留出较为集中绿地, 这里暂称景点。
3 别墅绿化景观的具体营建
3.1 私人庭院用地
(1) 生态观光型模式遵循地带性植被的生物学规律, 应用植物生态位互补、互惠共生的生态学原理, 科学配置人工植物群落, 体现植物景观的文化特色和地方风韵。主要应用垂柳、银杏、碧桃、梅花、紫薇、玉兰、桂花、泡桐、木棉、槐树、观赏竹等形体优美或花朵艳丽的树种。林木栽植以群落组合为主, 疏密有致, 高低错落。群落结构一般控制为乔木与花灌木的比例为3∶1, 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比例为3∶1, 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比例为8∶1, 地被草坪覆盖率达85%以上。
(2) 生态保健型模式依据植物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的光合作用功能和某些树种分泌植物杀菌素的生物特性, 运用拟生造林学原理, 配置生态保健型的人工植物群落。主要树种配置有白皮松、罗汉松、丁香合欢、悬铃木、臭椿、白杨、榆树等。其结构要求加大复层立体绿化, 突出生态保健功能, 兼顾景观质量要求。群落结构主要为释氧、分泌杀菌素效应强的, 地带性特色明显的树种集合。其中, 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的比例为5∶2∶2。绿色植物不仅可以缓解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 而且植物释放的负离子及抗生素, 还能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因此, 植物配置中的生态观还应落实到人, 为人类创造一个健康、清新的保健型生态绿色空间。
(3) 生态环保型模式主要针对交通流量大或周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别墅区, 强化森林植被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粉尘、削减噪音等生态环保效应, 减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植物配置主要强调发挥森林植物的生态环保功能,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 适当考虑景观效果。
3.2 住宅分割带
每户私人用地之间界限, 有部分开发商用简单的栏干、界桩表示有的则以绿篱、灌木为界也有考虑比较细微的, 是入口部分的庭院并没有特别的界限, 显得很开畅自然;而后庭院则有明确分隔, 强调私密性, 作室内活动的室外延伸。而作为围墙把整个庭院封闭起来的做法, 越来越少, 反映人们开放、外向的心理和社会的进步, 而不同于封建社会的高墙无窗, 划地为牢。如果以绿化作为分隔, 要考虑植物无毒、不要带刺, 有比较整齐的外型, 同时价格不要太昂贵, 因数量不少。如黄杨、蜀柏等。也有用花架来分割的, 别墅区绿地的花架不但可分割空间, 还能使两侧的景物互为因借, 彼此衬托。花架在这里作为中景, 使空间具有远、中、近3个层次, 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
3.3 行道树。
行道树的种植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树种:希望以干道式组团划分, 选择一种树种。在别墅内有多种行道树。目的一是形成组团之间不同的景观、意境, 识别性强;二是构成多样性树种。
(2) 地位:避开地下管线, 也避开天线和路灯。最好是树冠的下面在路灯之上, 树干的中心离开管线1m以上。同时要考虑让开别墅住宅入口道路地坪。
(3) 靠近别墅建筑的地方, 尤其是建筑在北面的, 行道树要让开建筑的门口、窗口。行道树处在两幢建筑之间, 让建筑的角隅有背景衬托, 也不影响建筑采光、通风和视线, 是很理想的位置。
3.4 别墅周边的绿地
在别墅周边的绿地上可以种植一些结构紧密的树丛, 进行树丛隔离带的配置, 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上拥有更多绿量, 还可以在享受绿色美景的同时拥有独立的空间, 草坪空间的树丛隔离带常用于草坪与道路的隔离, 草坪与建筑物的隔离。除了突出别墅建筑物的轮廓外, 最重要的是可以隔音除尘。只要设计合理, 绿化种植甚有利防盗。如种蔓性蔷薇, 就使透空围墙有刺;浓密灌木丛, 也使围墙有了空间的距离。
摘要:在注重生态, 注重绿化的今天, 别墅区景观绿化的营建也开始成为别墅建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向读者介绍了目前本市别墅绿化的现状、别墅绿化的组成及各个部分的具体营建要点。
关键词:别墅,绿化,环境营建
参考文献
[1]张毅川;王瑶;陈亮明.乡村别墅庭院环境景观设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2]邵炎.当代别墅的设计探究[J].山西建筑.2008 (16)
环境营建 篇2
师生关系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特色,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符合新课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师生关系是维系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对于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教育学有一个很好的论断:“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的确,在学校教育的众多因素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是支撑教育大厦的基石。基于对师生关系重要性的认识,我拟引用心理学原理和教育学理论,,并结合当今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就目前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改革问题做些具体讨论。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问题剖析;营建原则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前不久,我看到一份关于中小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中小学生面临的六大心理问题分别为:厌学问题、学业失败、注意力障碍、学习过度焦虑、学校恐怖症、网络综合症;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倾向的分别为16.8%、14.2%、14.6%。但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2.06%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上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不得不审视师生关系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话题。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但在学校环境中、师生关系作为学校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互尊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而且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当今创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营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二、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剖析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正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近几年,在师生关系的实践中,尽管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仍十分严重。
有人曾就目前师生关系现状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问卷调查中发现,当学生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12.3%的学生首先想到教师。“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只有4.8%的学生找教师说。而在教师问卷调中,却有90.2%的教师认为“所有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都很信任”自己;有81%的教师愿意与学生交朋友。缘何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同样在问卷中发现,有85.6%的学生认为老师“很少”或“从来不参加”学生们的课余活动;有61%的学生认为老师与学生“接触不多”或“很少接触”;有50.7%的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了解不多”或“很少了解”;同学有了缺点和错误,48.8%的学生回答说老师有讽刺挖苦行为。学生对目前师生关系满意程度是:满意的占27%,比较满意,但认为不足的占34%,不满意的占24%。不满意的主要理由是:“老师对我们不了解,不知道我们的想法,而只关心学习成绩。” “师生之间没有交流,互不理解”
。
可见,目前师生关系中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师生之间的距离在逐渐地扩大。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的呢?我认为有以下一些主要原因。
1、 师生关系不民主。
(1)教学专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放不下架子,行事主观武断。在课堂上或平时,当学生的看法与教师不一致时,教师就显得不高兴,甚至压制、打击学生的看法。当学生有了缺点和错误时,通常采取斥责、讥讽、挖苦,甚至侮辱人格。
(2)放任自流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各种媒体的介入,部分教师为了推卸责任放弃了教育学生的权利和职责,对学生不管不问。
2、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
部分教师以知识和真理代言人自居,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学生对学习内容无选择权,只能跟着教师跑,学生没有自主权,学生也不愿意与教师打交道,更不愿向教师倾吐内心的秘密。
3、学校教育扼杀学生的个性。
当今某些学校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天赋、兴趣、愿望和特长,无视学生的差异。教师传授知识时总是一味地要求学生适应自己,而很少考虑到自己如何适应学生,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自主、自立和开拓精神,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4、社会认识偏差
长期以来,社会上在认识师生关系时,常常把家庭中的父子关系作为参照框架,即所谓“师徒如父子”,也就是师生地位的不平等。
5、学生自身因素
由于受先天遗传、后天教育以及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个性存在着差异。如:智商的高低、兴趣爱好的不同、认知水平的差异、体质的强弱等方面。
三、营建和谐师生关系须遵循的原则
如何改变目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构建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民主平等性原则
北京师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康健之认为:“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要义是教育的民主化。如果没有教育的民主化,就没有教育的科学化,也不会有教育的现代化。”
实现教育民主化,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师生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学生在教师眼里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教师要一视同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尊重性原则
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是对现代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他们总希望得到家长、教师的尊重和鼓励。取得成绩时,希望给予赞扬;出现错误时,在内疚的同时更希望得到谅解。总之,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因为这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点和内动力。
3、宽容性原则
有些教师对学生总是“批评”,认为那才是教育。事实上批评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而且宽容比批评更有教育效果。而我们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为什么不能多给学生一点宽容呢?对待学生的过失,一味地采取批评、惩罚的手段,往往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学生有过失的时候也常常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时候,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们急于求助。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宽容了学生的过失,甚至自责自己教育得不够才导致学生犯错,甚至为学生的过失保密,免其自尊心受损,可能会使学生刻骨铭心。相反,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学习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4、主体性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还学生以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其真正的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5、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原则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使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素质得到和谐的发展。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现在教育界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教育个性化不是畸形教育,不是要求学生片面发展。它要求的是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均获得发展。
个性化原则强调教育的针对性。强调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同他们自身相一致的教育,并且在某些领域、在某些方面能得到充分发展。“把每一个学生的潜能给充分地认识和发挖出来,使每一个人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使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快乐及其意义。
6、情感性原则
就是寻找多种方法,掌握一定的技巧,去赢得学生的心,使学生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这就需要教师要用情感去教育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教师应在沟通师生情感方面多做文章。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从而表现出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
四、营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主动地调节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核心--民主平等
所谓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字面上看来是师生双方平等对待,不过由于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迥然有别,学生一般不敢也不会歧视教师(极少数顽劣学生除外),问题主要在于教师能否平等地对待学生。传统教育忽视了教育主体的定位,客观上使学生被禁锢为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很难成为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的主人、主角和主体。新课程渗透着这样的理念:人有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一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民主精神,创造民主平等的条件和气氛,采用民主的教育方法,从而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实践新课程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最有效的管理是学生的自我管理。民主平等的教育允许说服,但不允许强制,“蹲下身子同学生说话”与“谈话先请学生坐下”就是该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以及实施教学等各个教育环节上,都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整、充实、完善。如有的老师要求学生与自己辩论,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不同见解给予肯定,对建设性意见予以采纳等。通过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从小养成民主习惯,主动、积极地对待生活和学习,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此外,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求教师具有“自以为非”的精神,善于向学生学习,并且允许学生批评教师,这一点显得尤为可贵。
2、关键--理解宽容
理解和宽容是双向的,但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要理解和宽容。对教师来说,理解的实质就是体谅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理解首先是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透过现象去寻找合情合理的解释,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宽容就是宽恕包容,即不责学生之小过,不揭学生之隐私,不念学生之旧错。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宽容的心态悦纳学生的错误,认识到学生的错误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学生增强道德免疫力的“青霉素”。我们强调教师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来说,学生也应理解教师、宽容教师。理解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要求以及种种有关的行为,尤其是教师出现某种过错或师生之间发生某种不愉快时,学生更应该理解宽容教师,不可对教师求全责备,因为教师是人而不是神,有所过错也在所难免。
中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由于生活阅历、文化知识的局限,很多成年人可以想到、做到的事情,他们往往想不到也做不到。很多事情成年人不去想、不去做,他们却非常好奇地想到了、去做了。这就是师生关系为什么需要理解宽容的原因。相信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师生双方的宽容,课堂才会演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
3、基石--互尊互信
其实师生之间首先是朋友关系,是一个大朋友有责任帮助小朋友,小朋友有义务接受大朋友帮助的关系。既然是朋友,就要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主要在于教师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具有发展的需要,学生具有交往的需要,学生具有成材的需要,教师要从尊重的前提出发,帮助学生满足这些需要。教师尊重学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教育的需要,是为了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换来学生一颗平静的心。“亲其师,信其道。”一旦学生对老师怀有尊重、崇敬的心态,老师的话就愿意听从,坚信不移,并且乐于实践。
在教育问题上,许多教师往往不敢放手,总是担心离开教师后,学生就没法学习和生活了,于是大行越俎代庖之事。其实,教师之所以这样做,从根本上说是对学生不信任。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还将导致人才培养的畸形发展。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关键点是教师要相信学生,即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发展潜能,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美好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知道,在老师的眼里,他们是最优秀的,这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率。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抒己见,允许有不同意见存在,呵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对于自信心较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中的积极因素,及时表扬鼓励,激发他们在各方面奋力争先。
4、目标--和谐合作
所谓和谐合作是指新课程下师生间应是和谐融洽的合作伙伴关系,意味着师生间的互相友爱、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尤其强调教师要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学习每一个学生,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其实任何信息的传递都是双向的,对接受者是获取信息,对发送者则是获得反馈信息。只有这样,信息的流动才是高效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或情感等的信息传递也遵循这一规律。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润滑剂、催化剂:对学生,是知识与智力、智慧与心灵的成长;对教师,是经验与能力、理论与艺术的提高。明白这一点,教师就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心态指导下,在“授之以渔”的同时“获人之渔”;学生也才能够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勇于和善于创新。同样,如果教师能对每一个学生,即使是学习成绩不好、品行有过失的学生都充满关爱之情,能与其建立起亲近和谐的关系,学生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我们教育事业的前景才能阳光灿烂。
[结论]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理念的逐步更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普及,传统的教育观念已被打破,立足新课程,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已成为必然。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善于寻找路子,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建立起一种适应新课程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就是民主平等、理解宽容、互尊互信即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唯有如此,新课程才能得以真正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才能越来越接近它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版
2.阿莫纳什维利等著,朱佩荣译:《到新学校去!》
3. 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4. 钟启泉、崔永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百事恩里克:营建企业 篇3
人们对于企业管理往往会形成这样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只要照搬某人的成功经验就能够万事大吉。人们常常会说,而且也愿意这样猜想:只要按照这个步骤、按照这种方法、使用这些管理手段,那就肯定能取得成功;而不是:这些手段和方法能帮助你更好地领悟你的工作,并借助这种领悟形成自己的工作策略。
百事公司的前CEO罗杰·恩里克作为一个行政领导者兼教导者的表现,为我们树立一个很高的标杆。1994和1995年间,也就是他就任CEO的前两年,恩里克有120个工作日花在了专心指导和培训下一代百事公司领导人上面。他亲自制定了一个培训项目,并将其命名为“营建企业”项目。在其后18个月的时间里,他指导了该项目下的10期培训,每期9个参加者。这种直接的、亲自进行的指导使很多其他公司的领导者大受启发,纷纷举办同类型的培训。
恩里克说,“营建企业”项目不是教学员们怎样按照恩里克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怎样使他们的解决方案和恩里克将会拿出的解决方案一样,而是力图让他们在面临任何挑战和机遇的时候,都能拿出自己正确的应对措施。
制定自己的培训方案
20年前,百事公司总裁韦恩·克洛维对他的高管们表示,如果百事公司继续以目前15%这一创纪录的增长率发展,那到2000年,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将增加到1500人,而目前的核心管理人员只是这个数字的20%。所以,克洛维督促这些高管们积极地培养新一代的公司领导者。
恩里克自告奋勇并且充满热情地和同事拉塞尔一起来制定培养方案,并开始查阅管理学文献,咨询这方面的一些顾问。几个月下来,恩里克的热情没有了,准备缴械投降。在一次交谈中,他问拉塞尔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专家们的理论模型和其他公司的经验,然后根据这些制定自己公司的培训方案呢?为什么不能让这些顾问们直接把他们青睐的理论和经验交给培训学员们呢?
拉塞尔没有想到恩里克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但他随口而来的回答却激发了恩里克的想象。“这件事应该由你来做,”他对恩里克说,“因为百事公司的人脉不需要那些应用效果模糊的理论模型。他们需要听的是百事公司的领导方式,以及你的经验和想法,而且他们需要直接从你的嘴里了解这些。”恩里克后来说,这对他而言是一个突破性的时刻。就在这一刻,他决定把那些专家的理论和模型都扔到脑后。他,罗杰·恩里克,要根据自己对领导行为的理解创建一个方案。他把那些堆得有一英尺多高的理论文献和顾问们的研究报告统统扔到了垃圾箱,并满怀激情地决定:他将以自己的方式执导这个培训项目。
恩里克得到的灵感应该成为更多管理者的灵感。这个灵感就是:百事公司要想保持成功,惟一的方式是它目前的领导者们亲自担负起培养其他领导者的责任。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就企业的经营、成长、变革以及领导方式形成自己的“可传授观点”。
其后的几天,恩里克时时刻刻都和拉塞尔呆在一起,把他的思绪。想法和记忆讲给拉塞尔听,和他一起整理其中蕴含的知识和见解,一起思索他是怎样得到这些知识和见解的,以及该怎样把这些传授给他人。他们还录制了一些对百事公司其他高管的访谈,让恩里克将来作为标杆学习的榜样用于培训中。仅仅8周之后,恩里克就开办了他自己的领导“军事学院”。
实施培训
恩里克采用的方法就是密切地交流和互动。他专门挑选了一个偏远的地方,在那里对每期学员进行为期5天的指导和培训。每天从早晨8点一直到深夜,他不断地和学员们以单独以及集体的形式进行交流。恩里克谈的主要内容是他在百事公司的成长经历,他的成功和失败,以及他从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他向他们讲述他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怎样应对挑战的,以及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的。“我努力按照前百事公司CEO唐·肯德尔当年跟我谈话的方式跟这些管理者们交谈——坦诚、公开、实话实说。还有,肯德尔从来不会像教皇那样向我宣读一条一条的教义,他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我理解他的观点。”恩里克说。
此外,恩里克还督促他们要有自己的想法,面对问题,要有自己的应对措施,要担负起作为一个百事公司领导者的责任。作为一种培训手段,恩里克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拿出一份发展规划,而且这个规则要有给公司收入、质量、费用以及消费者满意度带来巨大影响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计划展示给包括恩里克在内的众人,然后他们会一起讨论怎样完善和实现这一计划。然后,学员们会回到他们的工作岗位,在90天的时间里,利用在培训班学到的观点和经验教训,去努力实施他们的计划。90天后,所有学员都要回到恩里克这里呆上三天,这三天内他们要将听到对他们工作的反馈意见,报告他们取得的进展,并回顾和复习他们所学的知识。
彼得·沃勒当时是百事公司的分部——肯德基的高级副总裁。他把一个家庭套餐计划带到了培训班。当沃勒任职肯德基澳大利亚营销总监的时候,他注意到很多家庭一次订购4份相同的饭菜,于是他就有了家庭套餐的想法,相比四分相同的饭菜,家庭套餐可以有更多花样。沃勒本来是带着装订成几册的数据资料和市场监测的,但最终也没有将这些从他的文件包里拿出来。因为在恩里克的提醒和激励下,他和培训班的其他参与者很快就将他的最初计划变成了一个范围更广泛的全球营销计划。最后,沃勒以其“带上全家的饭”的口号以及一场“大餐”运动将肯德基各大市场的收入增长率提高到了两位数。
恩里克的“营建企业”培训项目促成了很多新的运动和计划,对公司的运营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该项目培养了一大批新一代公司领导者,他们熟悉恩里克,熟悉他的思考方式。还有,也许最重要的是,它使恩里克本人成为了一个更好的领导者。在发起项目之前,恩里克就像当年的乔丹一样,虽然出色,但却是在单打独斗。
有自己的可传授的观点,说明一个人拥有清晰的思想和价值观,同时也表明他拥有将这些思想和价值观传达给他人的手段。只拥有经历是不够的,领导者还必须能够从中提取经验和教训,并能够将这些只有自己明白的经验和教训,以清晰明确的方式传达被人。这就要求他不仅要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有价值的观点,还要能解释它、传授它。
高校管理会计的环境及其营建 篇4
1 管理会计引入高校财务管理实践的重要性
管理会计在上世纪之初即在国外企业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它强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 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 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 实现会计活动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出, 其基本轨迹是沿着“效率→效益→价值链优化”的发展取向, 围绕“价值增值”这个主题而不断展开。展望未来, 其导向和着眼点则是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
目前, 高校的财务形势已远非计划经济时代那么简单, 甚至较之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也要复杂得多。一方面, 随着国家对教育、科研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高校获得财政拨款的形式日益多样, 越来越多的拨款以专项、教研或科研等形式下拨, 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要求、管理标准也日益复杂化;另一方面,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的经费来源渠道日益增多, 社会捐助、学费收缴、横向科研经费以及社会教育社会服务的劳务收入等逐步成为高校经费来源结构的重要部分, 经费使用的管理体制上也已出现显著变化。尽管高等教育“产业化”、“市场化”之说一直为国人所质疑, 但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毋庸置疑的事实, 而高校卷入类市场化的竞争并可能因此面临财务风险, 也已成为各级各类高校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在高校之间已经存在竞争 (如生源竞争、经费竞争、声誉竞争等) 的条件下,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开始就拥有的, 而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这一培养过程不仅需要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的不断发展, 还需要财务部门对学校相关决策的信息支持, 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对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间接地塑造这种核心竞争力。
高校管理会计的侧重点是, 通过提交种类和格式灵活多样的管理会计报告 (包括各种预算报告、决策分析报告、图表等) , 向高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职工及董事会等提供财务与非财务信息, 以便进行正确的发展决策、理财决策, 甚至包括投资决策, 并评价高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投入—产出效益, 以利于加强内部管理以及维护职工正当利益;它着眼于控制现在及筹划未来, 既对校内各部门垂直与水平方向的业绩评价进行沟通, 并利用财务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控制现在的经济活动, 也用已发生的经济事项和有关资料等信息来预测和规划尚未发生的经济活动, 对多种备选方案进行科学对比, 为高校内部各层次决策提供信息[1]。
从另方面看, 管理会计也具有防范、预测和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的功能。在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的最初几年里, 我国不少高校因办学规模扩张、新校区建设而债台高筑, 其中虽有学校发展实际需要、跟风、好大喜功的政绩观等方面的原因, 缺乏管理决策的信息支持意识, 忽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也难辞其咎。为此, 很有必要在高校财务管理实践中引入管理会计, 从而充分实现财务部门的职能全面化和工作高效化。
2 高校管理会计之运行环境的基本结构
从企业管理会计的实践现状看, “战略成本管理的运用还相当有限。企业对外部竞争环境以及竞争对手认识参差不齐, 成本信息使用的频率远远没有达到常规性, 甚至不少企业连经常性都来达到。成本信息使用较多的领域为定价决策、预算编制和业绩评价, 成本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还有待提高”。[2]管理会计之所以在我国各种经济、社会组织中存在“应用不广泛”、“不深入”、“作用不协调”等问题, 固然与“整体管理水平落后, 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管理人员、周伟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管理会计学科自身缺乏严密、完整、有效的理论体系”以及“缺乏对实践的及时总结与推广”等原因有关, [3]但在笔者看来, 缺乏管理会计所需要的内外部环境更是至关重要的原因。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对高校尚未产生较大影响, 管理会计引入高校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只是在近年来才逐步显现, 尤其缺乏与管理会计赖以发生作用的积极环境。
会计环境是会计机构及其人员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会计工作时所处的与会计活动过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一切外部事物及其活动的总和, 它是会计机构及其人员履行会计职责的基本条件。无论在企业, 还是在学校、其他社会组织, 会计环境都可以分为宏观环境 (组织外部环境) 和微观环境两个重要方面。“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微观环境因素纵横交错,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加上宏观环境因素从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对管理会计应用的作用, 共同形成了对企业管理会计应用行为的合力。若各因素协调配合, 则可使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使免于或少于内耗, 进而产生合理有效的作用结果, 反之, 若各因素相互制肘, 或某一因素的阻碍作用明显, 则必然使整个管理会计应用环境系统的内耗加大, 从而形成低效、劣质的应用行为。”[4]在高校, 财务部门作为一个中层管理部门, 与企业财务部门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承担的职责不同, 高校会计环境也与企业具有一定差异。在管理会计的应用问题上, 适用于高校的管理会计理论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但同样地, 也对高校会计活动的宏观、微观环境也有着类似的急迫吁求。具体地说, 高校管理会计的直接环境主要包括以下重要方面: (1) 法律、制度环境; (2) 物质或经济环境; (3) 技术环境; (4) 人际环境, 等等。
有研究者指出, 管理会计在企业加以应用时, 整体应用评价的“应用公式为:VHZW=f (宏观因素影响结果、微观因素影响结果、管理会计自身因素影响结果) ”[5]。也就是说, 管理会计的应用既取决于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影响, 还取决于管理会计自身因素, 比如, 管理会计的运用所需要的技术条件、网络技术等等。而这些实际上也属于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管理会计既作为组织内部微观的财务活动的一部分, 同时又兼具决策支持的宏观性职能, 管理会计本身的相关因素又往往与组织内部的某些特定的微观环境有关。因此, 在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之间, 微观环境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影响会更大、更深刻。在高校, 由于高校财务部门存在着隶属关系、业务范围、会计权限等方面的特殊性, 这一特点则更为明显, 高校管理会计环境也比企业、其他组织的管理会计环境更难以形成和改善。
3 高校管理会计环境营建的原则和要求
营建高校管理会计环境, 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1) 直接环境重于间接环境原则。也正基于此, 本文对政治形势、宏观经济形势与总体经济政策、社会文化状况等重要的间接环境因素未做探究, 应当说, 对于这些因素, 更需要的是去深入理解、积极适应、全面利用。 (2) 有利于高校管理会计动力机制的形成、维持与完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会计环境的营建必须保证高校管理会计具有明确的职能范围、尽可能大的会计权限与相对独立性、财务信息及管理建议的权威性, 此外, 还应当对高校财务部门及其人员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 (3) 与高校管理会计的本职相适应原则。高校管理会计的本职在于以决策支持性信息对高校发展的全面支持, 当前形势下的管理会计环境既要在财务部门的结构上有新变化, 又要在功能、特性上达到更新、更高的要求。
具体地说, 高校管理会计环境的营建 (指直接环境) 主要应在以下方面着力进行:
第一, 法律、制度环境。这既包括国家《会计法》、有关国家机关颁布的会计法规, 也包括与会计事项相关的财经法规与制度, 还包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财经纪律以及有关会计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一环境的营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制定和健全有关高校管理会计的法规和规章制度, 共同保证高校管理会计机构、人员的合理配备与工作经常化, 使管理会计能够持续地实现对决策的规范、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 (2) 根据本校的基本情况确定以成本—效益分析制度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 以防出现进入实际会计程序后无据可依、动辄向领导请示的被动局面; (3) 有步骤地建立事前、事中反馈制度, 在计划与预算的编制、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投资决策等阶段引入高校管理会计的评价机制, 增强高校管理会计的有效性。
第二, 物质或经济环境。这里仅指高校管理会计的运作过程赖以顺利进行的物质或经济条件。它要求高校管理会计所属单位一方面要保证会计机构置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设备、设施, 如计算机、复印机、通讯设备、采访设备等, 改善其工作条件, 维持其日常工作的良好运转;另一方面要保证会计业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这些都主要依靠单位对高校管理会计的重视来保证。
第三, 技术环境。指会计工作中所运用的技术设备、技术手段以及会计人员所应掌握的管理会计技术、经验的总体, 它决定着管理会计过程的工作效率和会计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及其作为管理的支持信息的可信度。具体地说, 高校管理会计的技术环境中目前亟待加速营建的是: (1) 管理会计技术与经验, 以会计人员掌握经济学、财务管理和预测决策学 (尤其是成本管理理论、价值链理论、权变理论、增值管理理论、流程管理理论等) 以及本量利分析、投资决策分析、作业成本法等具体方法的准确、熟练程度为重要指标; (2) 高校管理会计对管理的服务技术, 主要指会计活动中对内部控制测评技术、效益评价技术等专门技术的应用; (3) 计算机辅助会计技术, 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即计算机操作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会计软件技术、会计软件的开发技术。就前两方面而言, 高校管理会计所属单位既要在会计人员的选拔、考核和教育培训上达到更高要求, 也要在内部控制测评、效益评价等方面给高校管理会计放开手脚, 使之真正将此当作用武之地。而就后一方面来说, 则首先要求社会尽力为高校管理会计提供足量的适用会计软件。当前, 计算机功能的日益拓展, 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脱出来, 从而使财务部门的功能由“核算型”逐步转向“管理型”。网络环境对于高校管理会计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6]因此, 必须努力通过继续教育培养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管理会计相关事务的技术水平。
第四, 人际环境。高校管理会计是在高校内部开展工作的, 它既需要校内各部门在财务信息上的支持, 更需要人员的相互配合, 其人际环境更为复杂, 也更为重要。 (1) 高校领导对财务部门人员的管理会计活动的重视和信任。这是营建良好的高校管理会计的制度环境、物质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其他人际环境的首要的主观条件。在此, 需要强调的是, 领导的重视是对高校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职能的重视, 为此, 高校领导必须确立现代管理观念和大局意识, 尤其要避免产生“添麻烦”、“管闲事”的印象, 只有这样, 才能从人力、财力、物力诸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 才能赋予财务部门及人员以相当的地位、权力, 才能经常听取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创造一个管理会计充分发挥作用的心理氛围; (2) 高校管理会计所的舆论支持。作为整体舆论环境的主要部分, 它要求通过报刊、宣传栏、广播、口头传播等方式对管理会计的意义与价值加以宣传, 对其工作成绩给予肯定和赞扬, 对发现的内部财务管理、经济效益优良者加以褒扬; (3) 财务部门内部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它要求财务人员间能够达到专业技术、性格等素质的互补, 做到心理相容、团结协作、互促共进, 尤其需要避免相互拆台、相互诋毁、相互推诿责任等各种形式的内耗。这是管理会计过程的内环境中最值得一提的方面, 也是树立高校管理会计的良好形象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周亚力.管理会计——理论.方法.案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14.
[2]熊焰韧, 苏文兵.管理会计实践发展现状与展望[J].会计研究, 2008 (11) :84-90.
[3]张连录.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7) :183.
[4]谭艳.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优化问题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115.
[5]谭艳.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优化问题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115.
营建和睦的家庭英语作文 篇5
Goethe said “He is the happiest, being king or peasant, who find peace in his home”. It is true. Home is the warmest place in the world. Home is the harbor.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you would like to be back home in the end.
Home is the place which we often need to build. In order to create a kind of warm and intimate atmosphere. As a member of the family, it is not right to demand perfection in each other. The proper way is to cultivate flexibility, patience, and sense ofhumour. Parents can be more open-minded and trust their children, and the children should understand their parents' pains. If we have spare time after supper, we may ofte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talk about what happened in the daytime. This type of great importance because it often helps to deepen the feelings between the parents and children.
高三年级备考氛围的营建 篇6
不管是高考倒计时,还是高考宣誓仪式,学校考虑更多的是基于备考氛围的营造。但是,根据心理学相关研究,适当的压力、紧张、激励确实可以集中注意力、发挥潜能、提高效率,对于目标任务的完成是有益的,但是不能一味的紧张,不能过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本来,对于高中生特别是高三毕业班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学习生活已经是比较紧张的了。近年来,尽管高考改革呼声日高,一些省市也在适应新课程改革,积极尝试新的高考模式,但是,高考分数仍然是升学的唯一依据。在这种背景之下,各学校只能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唯“分”是瞻,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于是,高中三年的课程两年的时间就要学完,平时更是无休止的作业、训练、测试、评比,不仅有全校性的月考,还有年级组、学科级的周测,到了高三还要进行高考模拟训练,考试一次就有一次排名排队。这样难免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使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据新华社有关报道,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另有调查也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据笔者了解,高三学生对于高考倒计时牌、高考宣誓之类的做法持认同态度的也仅仅是少数而已,大部分认为于高考无补,相反倒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同学们的焦虑状态,甚至部分学生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实际上,对于高三备考,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通过各种细致有效的工作措施,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健康、轻松愉快的平常心态。
为开展一项课题研究,我们曾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试卷第一部分是3O道选择题,其中有一道题“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惑的时候,你的选择是什么”,答案有四个选项:A找老师交流、B和同学谈心、C到学校心理咨询室、D阅读杂志。这道题在全班43名学生的答卷中有19人选择了“B和同学谈心”、有18人选择了“D阅读杂志”。同时选择B、D的有4人、同时选择C、D的有1人,有1人给出了另外的答案“散步、做运动”,却没有一人选择“A找老师交流”。第二部分设计了一道问答题,征求学生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注意到,有7名学生表达了“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之类的意思。就测试结果来看,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去“找老师交流”,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但是,却说明学生们更倾向于向同龄人倾诉、阅读书刊杂志,以致一些问题不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这种局面的形成也与一些学校、班级过于重视成绩、分数,而忽视学生内在情感、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面对面、心对心、双向互动的师生交流活动,而不是热衷于搞一些颇具轰动效应的什么倒计时、宣誓、唱班歌。对于高三班级备考,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许多班主任不断摸索,并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比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时时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和心态,“条条大路通罗马”、“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只管走路,莫问前程”,使学生坦然对待高考;针对一些同学面对高考出现的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开展专项咨询等,调整学生心理状态;针对高三教学活动紧张、体能消耗大的情况,引导学生合理调整膳食结构,注重营养的合理搭配增强学生体质:根据左、右脑生理活动规律,适当举行文体活动,进行积极的休息;让学生合理调整作息时间,形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形成与高考相适应的生物钟,保证高考时段精力充沛、头脑清醒的状态等,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借鉴。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高考,是青年学生人生的又一次分娩,是广大教师心血的结晶,也是班级综合实力、教学成绩的展示。让我们一起携手,以春风化雨般的关爱、以图大于细的默默耕耘,引领高三学生顺利走过高考,实现人生跨越。
(作者单位:河北省冀州职教中心)
营建学校心灵家园 篇7
一、关爱教师身心健康,实现和谐自然生态
自然生态是人生命的物质滋养,和谐的自然生态帮助我们领悟生命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体验人的生命意义。虽然是一所农村边远学校,但是我校历年来对校容校貌、校舍绿化的修建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精心的布置,为教师创建了一个绿意盎然、美丽整洁、有益身心的工作环境。
二、通过读书活动,实现和谐内生态
内生态是人生命安顿的心灵居所,指向教师自己内心世界的体验,在与自我、与他人的心灵对话中能修正、丰富自己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教师的专业成长当然离不开自我调整与激励。而读书,正是实现自我对话、自我提升的最佳心灵栖居地,教师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寻求自己心灵世界与自己肉身、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生态平衡与和谐,学习生存技能,养成良好习惯,了解和行使不同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我校坚持围绕“好书伴我行,书香满校园”的读书主题,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积淀教师的文化素养,推进教师的心灵升华。比如,“好书漂流·心语汇聚”的专业阅读传递活动已经成为我校每学期的传统项目。各工会小组从学校工会推荐的五本必读书籍中选择一本,从组长开始进行读书漂流,并及时在读书札记本上写下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书心得。两周以后把此书传递给下一名组员。每个小组依次传递,在一学期内读完一本书,第二个学期开始换另一本书籍漂流,如此循环但不重复阅读,一本本读书札记已被记录得满满的,教师在感悟心得、倾吐心声的同时也阅读着同伴的留言,读懂了他人的心灵,在相互启发、相互借鉴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好书漂流·心语汇聚”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恰恰是让教师的人文情怀和专业素养在阅读这片肥沃的土壤里扎下了根。
三、凝聚互助团队,实现和谐类生态
类生态是人生命的社会依托,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群体、人与国家民族、人与文化等关系的体验中,感悟个体生命的价值存在于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校园中的类生态主要包括教师与领导、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我校充分发挥工会小组的功能,提倡教师团队在活动中体验,在合作中凝聚。结合上海世博会,我们开展了“欢歌笑语迎世博,当好文明东道主”的迎世博宣传活动、“浦东教师与世博”摄影作品比赛等;每年的教师节则以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引领教师快乐体验职业的神圣感和幸福感,如2010年“今天怎样做一名负责任的老师”主题论坛、2011年“学大师风范·扬大师精神·做学生表率”主题活动等。
教育中如果没有尊重和信赖,就没有激情和启示,就没有性情的陶冶和净化,也没有灵魂的升华和投入学习的热情。学校领导始终把教师的需求和情感记在心中,关心教师精神上的追求:教师自主制定发展规划,学校搭建展示与研磨的平台,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不厌其烦地深入课堂第一线,无微不至地观察、诊断、交流,实施有效指导,解决教研困惑,帮助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反过来,学校安排人事,教师们勇挑重担;领导遇到难题,群众主动分担;学校办学规划的制定出台,各工会小组、全体教师人人参与,逐项讨论学校的发展大计。教师们为了共同的愿景而辛苦着、忙碌着,但同时也合作着、快乐着。
这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催生出教师对工作的热爱,从而升华成对事业的理想和对自我实现的追求。
语文课堂文化的营建 篇8
走进《三个太阳》的课堂:
师:女画家在南极站留下的壁画上有三个太阳, 同学们, 你认为它们包孕着怎样的内涵?
生:一个是南极的过去, 一个是南极的现在, 一个是南极的未来。
生:一个是付出, 一个是收获, 一个是梦想。
师:同学们很有自己的见解, 不过还是理解为南极、南极人、南极精神合适。
不符合标准答案发言者都蔫了……
原本让人憧憬, 让人遐思飞絮的语文课, 面对应试的汹涌大潮, 功利地抛弃文化的多元, 人文的情怀, 课堂奉教参为金科玉言, 肢解语词, 牵强附会,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几乎蜕变成为钻研考试习题!鲁迅、冰心、老舍肯定不会赞成这样的语文课!孙犁、秦牧、夏衍也决然不是这样的语文课培养出来的!如此进行, 学生还会热爱语文课堂、热爱文学吗?
一. 有效的策略:创文化课堂之轻
我们的课堂在追求自主的形式时, 更应关注其文化内涵, 注重学生的积累, 打开学生的心扉, 让课堂成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文化阵地。
(一) 厚积
列夫·托尔斯泰如果没有那一叠厚厚的审讯记录, 如何写出那原汁原味的俄罗斯下层劳动人民的语言;李贺如果没有那装诗的锦囊, 怎能写出那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姚雪垠如果没有那万张专题卡片, 就不会有今天的长篇小说《李自成》。语文生成的背景是一个宽泛的文化世界, 而文化世界是积累的结果, 学生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思想、情感, 才能拥有丰厚的功底、创新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
1、积古典文化。近现代无数名人 (孙中山、毛泽东、鲁迅、杨振宁、吴大猷等) 的早期求学经历证明, 他们无一不是接受了扎实、系统的文化教育。鉴于当前学生传统文化积淀不够和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内容分量有限的情况, 在课堂上, 我们就要由教材拓展开去, 补充一些优秀的文化篇章。
《月迹》教学伊始, 教师带领学生积累月的名称和典故:1、玉兔。神话里月中有玉兔, 代指月亮。如唐代韩琮《春愁》:“金乌长飞玉兔走。”2、顾兔。月亮的别名。南朝梁何逊《七召·神仙》:“顾兔才满, 庭英纷而就落。”……这样的学习既丰厚了学生的文化积蕴, 又让学生兴致盎然, 为下面学习课文营造良好的氛围。
2、积人文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 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悲悯同情、感恩宽容、善意达观, 都是文化积淀的。而语文课堂, 是人文情感积淀的基地。
教授《背影》时, 进入最后一个环节“移情”关, 学生回忆后表述:我读《背影》, 想到了自己的亲人……学生乐意讲述亲人与自己亲密的关系。有些学生讲到平日里自己的无理取闹导致父母伤心时, 情不能自已。这样的文本与生活、情感结合, 既是读者对文本的二次创作, 又走进生活, 在情感上再悟亲情之深沉。
3、积文化视角。王尔德说:“啊, 不要告诉我你同意我的观点, 每当有人赞同我时, 我都觉得自己一定是错了。”先秦诸子百家, 儒道法阴阳杂等等, 同一事物同一现象同一时代, 因思维文化视角不一, 成就不同却同样优秀的哲学。语文课堂也应回归文化特性——没有标准, 只有看法。
(二) 雄辩
先秦有雄辩家, 硝烟战场回荡他们的慷慨激昂;明有言官, 庙堂之上萦绕他们的铮铮忠言。语文, 从来不是求证公式定义, 没有标准答案, 为什么我们的课堂不可以多一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雄辩之风呢?
1、辩——深处。《沁园春·雪》有这样一句: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学生在玩味了“惜”中丰富的内涵后, 我们开展了一次辩论。主题:皇帝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吗?正方:帝王需要饱读诗书, 拥有丰富文化积淀。反方:帝王只需神勇英明, 依然成就大业。正方学生辩论时, 引用西方诗人普希金和哲学家黑格尔评价“成吉思汗铁蹄到处, 文明尽毁……”的悲愤的语言, 让在场每个人心灵得到涤荡。是的, 也许短暂间, 文化无法阻止铁蹄, 但长久后, 文化可以折戟沉沙。这样的辩论, 没有答案, 但学生在辩论中, 拥有自己的观念、价值, 这样的沉淀难道不比给他一个答案更重要?
2、辩——情处。我们来看洪镇涛先生《乡愁》的教学实录片段:
师:第四节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觉得“浅浅的”用得不好, 我想改为“深深的”, 大家赞不赞成?
……
生:作者心中时刻思念家乡, 这种思念是距离无法阻隔的, 所以以浅浅的海峡衬托深深的思念。
洪老师这样“欲擒故纵”式的辩论, 既避免了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的怪现象——没有文字的玩味, 只有道理的灌输, 又提升了诗歌的情感, 还艺术以情真意虚。
3、辩——新处。《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 轻松幽默, 内容了然于心, 过多的分析反嚼之无味, 偶见一老师巧用“男孩子PK男子汉”为主题的辩论赛, 不仅活跃了气氛, 又创意翩跹。“男儿有泪不轻弹, 反之, 情到深处肆意流!眼泪反是男子汉重情重义的表现:纵横古今, 项羽泪洒乌江, 温家宝慰问灾区泪光莹莹……”
这种辩论, 引经据典, 说理动情, 既丰厚了文本内涵, 又丰富学生情感, 放飞学生创新。
(三) 质疑
七年级上册有篇课文《斜塔上的实验》, 我认为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教材里的目的, 不仅仅是认识科学家伽利略, 更是在价值观上引导学生:勤于研究, 乐于质疑, 敢于挑战。我们的语文课堂太需要来自学生有价值的问号了!
1、疑中立。一位老师在讲到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时, 按照教参:因为当时大革命遭到失败, 朱先生感到郁闷而到荷塘散心后写下的。而学生提出质疑, 他认为是因为家庭纠纷心情郁闷出来散心时写下的。课后查阅多方资料, 确实是朱先生在与妻子发生争吵后写下此文的。联系时代, 正是闻一多被暗杀, 朱自清出席追悼会并愤激地讲了话。为人夫的他, 这样的做法必会引起家庭矛盾。老师把求证的史实告诉了学生, 并把掌声真诚地送给那位学生。这样的质疑类似论文的“破中立”, 让学生更乐于深入钻研文本, 拥有了质疑权威的魄力。
2、疑中疏。学生在学习古文中经常会遇见通假字, 面对学生的质疑, 教师不能简单地打发学生, 而应表扬学生的质疑精神, 并详细把他们困惑的问题解析清楚。如通假字是在阅读古籍时常会遇到的问题, 能正确地认出并解释通假字对读懂古文是相当必要的。通假字就是通用借代之字, 在古代用字还不很规范的情况下, 这是允许的。并告知学生形成通假字的两个条件。后让学生摘录典型的通假字, 以帮助理解。这样的质疑疏导, 不仅让学生心明气服, 而且积累了知识, 为他们学好古文奠定基石。
二. 理想的目标:和课堂应试之谐
是的,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 我们战斗在试场上, 但没有人能说:宽泛轻松的文化语文课堂与考试就一定是势不两立的敌我双方。事实证明, 充满乐趣、真言真心的语文课堂熏陶出来的学生, 与语文高素养很近, 与写作高水平很近, 与口才大辩手很近, 与见识宽视野很近……而这样的学生, 在考场上也是威风凛凛之将士。相信我们的中考、高考出卷专家, 相信我们的阅卷老师, 他们本身就是文化领域的精英, 目光犀利, 心灵玲珑, 懂得甄别。
辽东地区红松果林营建技术 篇9
一、造林前的准备
造林地要选择海拔8 0 0米以下, 排水良好, 坡度≤30°, 切忌冲风口处, 土层厚度≥30厘米的棕壤或暗棕壤。在采伐迹地、荒山、灌丛上要进行全面割除蒿草灌木, 清理林地后, 按造林密度进行定点, 带状清理林地在割除带内定点, 林冠下造林可不定点。林地清理禁用除草剂等化学药剂。整地时间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季或随整地随栽植, 采用穴状整地, 规格60厘米×60厘米×30厘米。
二、造林
造林可根据生产需要采取多种模式, 如红松、刺嫩芽混交造林, 前期刺嫩芽有一定经济效益, 5~8年后红松成林可将刺嫩芽去掉变红松纯林;红松、落叶松混合造林, 株行距2米×4米, 10年后将落叶松伐除变成红松纯林, 落叶松可增加收入;低产板栗园可套栽红松, 株行距2米×2米, 红松成林后, 根据通风透光需要, 可将板栗逐渐伐掉。如全光造林栽植密度为2500株/公顷, 即株行距2米×2米。选用辽宁地区的红松种子园或优良林分的种子所培育的苗木。采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嫁接苗。裸根苗造林须在春季土壤解冻深度达到苗木主根长度时, 苗木芽萌动之前进行, 栽植时期尽量提前。营养杯苗造林在雨季或春季进行。
三、造林后的管理
栽植当年开始割草、割灌抚育, 连续进行5年, 前3年每年2次, 以后每年1次。割草、割灌在6月中上旬至7月上旬, 如遇干旱年份可延至8月上旬进行。幼林在郁闭前后进行一次伐除过密的生长不良林木及萌生的阔叶树。剪掉生长旺盛的砧木侧枝, 扶持接穗正常生长。
运用“五字”法宝营建良好班风 篇10
静——入室则静
教室是一个学习场所,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 学生晨读晚练, 奋发攻读, 全神贯注, 没有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是不行的。学生入室则静, 沉静可静心思考, 细推数化物理, 内化公式定律;沉静又可悉心倾听, 倾听宇宙万象, 了解市井百态。身置这样的教室, 奋发有为的学习气氛能催人奋进。沉静能让人收获很多很多。因此, 沉静乃学习前提。很难想象, 一个乱哄哄闹腾腾的班级学习能够搞好。“静”对于班级, 如人的性格, 沉静方能学到真知。
净——内外整洁
净, 整洁, 洁净。班级是同学们日常学习场所, 一天中有一半多时间待的地方, 班级窗明几净, 地面纤尘不染, 室内条幅装饰有序, 这种整洁的学习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赏心悦目。置身赏心悦目的教室, 教师授课有劲头儿, 学生学习有劲头儿。另外, “净”除了班级公共环境整洁外, 也包括学生自身卫生。
敬——敬而有德
敬, 尊敬, 有礼仪, 就是具有良好品德和操守修养。“敬”的核心是“礼”, “谦逊”。对师长, 见面问好, 是敬;见到同学嘘寒问暖, 有爱心, 这也是敬。“敬”具体来说, 就是设身处地体察别人, 善待别人, 宽容别人, 学会尊重, 学会尊敬。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人者人恒爱之。”说的就是敬。敬是内心, 敬是情操。有“敬”心, 学习就有动力, 有方向, 目标明确;有敬心, 班级就团结, 正气上升, 积极昂扬。从这个意义上说, 敬是重要的班级文化。
精——精益求精
精, 精深, 精巧, 精致。学生学习就应该有精益求精的、永不止步的学习毅力和恒心。俗话说学海无涯。学习中有精益求精的毅力和恒心, 方可进入知识殿堂, 进而领略前人文化的博大精深魅力。精益求精需要脚踏实地, 不好高骛远, 一步一个脚印走向知识学问的纵深。实际上, 我们学习上认真做了, 学习上问题常常迎刃而解了。
竞——有竞乃活
竞, 竞争, 拼搏。任何一个集体或团体, 外面需要竞争, 内部也需要竞争。有竞争, 集体就有活力, 有朝气, 有蓬勃生机。否则一个集体就会成为糟糕的一潭死水。一个班级, 同样需要竞争, 有了竞争, 就能最大化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潜能, 你追我赶, 发挥学习主动性, 能动性, 积极性。一次考试分上下, 体现竞争;一次书法比赛有良差, 体现竞争;一次演讲分高低, 体现竞争。让班级学习活动各个方面引进竞争, 设置竞争, 一个班集体就生龙活虎, 班级面貌就能焕发无限活力。
口语交际情境的营建策略 篇11
一、扣动自主学习的扳机
教材中的情境往往是粗线条的,不太切合学生的实际,这要求我们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情境的创设更有意义性、实在性,让学生觉得这一情境是他生活中必定会遇到的,这样他们自然就会对口语交流产生热情。
以“学会待客”的口语交际训练为例,有位教师如此设计这堂口语交际课的情境:首先引导学生说说平时家中长辈是怎样接待客人的,平时跟随长辈到别人家里做客时别人又是怎样接待自己的,接着组织学生对《小白兔接待乌龟叔叔》、《小刺猬接待獾伯伯》等童话故事的内容进行回忆和交流。
以下是教学片断:
师:现在,有位客人来拜访你的父母,但是你的父母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你一个人,如果这位客人是你认识的,你将怎样接待他(她)?如果是你不认识的,你又怎样接待他(她)?请你邀请你的同桌一起演绎。扮演客人的同学要好好思考一下,作为一个客人,一个成年人,如果小主人认识你,你要怎么说?如果小主人不认识你,你要怎么办?(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角色表演、体验,然后互换角色。教师巡视、引导。)
这位教师把教材提供的“接待熟识的客人”的口语训练话题灵活转换成了“如何接待熟悉的客人或陌生的来访者”的口语交际话题,这样就使口语交际的话题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具有人际交往的意义。
二、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该唤起学生对口语交际学习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口语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引导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口语学习氛围中自觉地、愉快地学习口语交际知识,运用口语交际知识。
比如,教学“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五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课时,我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了抗日电影《举起手来》的精彩片段,学生兴致勃勃地学着电影中的人物表演起来。我因势利导:“除了《举起手来》这部抗战影片,同学们一定还看过不少革命影视作品吧。现在请同学们轮流用‘我最喜欢看革命影视剧_________,因为这部影片描写了一个_________的动人故事的句式说一句话。”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生怕课堂时间不够而轮不上自己。
三、契合教材
我们可以从教材中选取有利于开展口语交际话题的情境点,创造性地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我们来看看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万里长城》的片断:
师:请仔细品读课文,把文中令你对长城产生敬意的句子标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1:长城弯弯曲曲,远远望去,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
生2:长城和巨龙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坚强形象的象征。
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赞美长城。
生3:长城是一个历经无数战乱,饱受无数磨难却仍然坚强屹立在东方的巨人。
生4:长城用巨龙一样的体态展示中国巨人的雄伟英姿。
这节课中,王老师很好地把握了教材中可以开展口语交际的情境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语言符号感知长城的英姿与神韵,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表达出来。毋庸置疑,这是一堂精彩的口语交际课。
四、品味原味生活
口语交际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将实际的生活情境引入口语交际教学,所以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我们必须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情境的口语交际话题。
比如,有一次上课,小薇的妈妈突然满面愁容地出现在教室门口。当我问她有什么事时,她说女儿小薇的烫伤虽然已经痊愈,但是因为疤痕太大,怕被同学取笑,所以不肯进教室。这时,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小薇,只见她眼角闪着泪花。一时间课堂气氛变得凝重起来。这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那些挫折呢?”教室里又有了生机,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要勇敢面对挫折,不要气馁,要做生活的强者。
生2:不要笑话有缺陷的同学,要多关心他们。
生3:我们要安慰小薇,陪伴小薇,不让小薇的妈妈为她担心。
……
就这样,我把握住了一个偶发事件,设计了一堂灵动的口语交际课,学生情绪高涨,争先发言,那发自肺腑的言语令人感动。
五、激发表达欲望
情感是积极性的源泉,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下,学生自然会大胆地表露自己的内心,即所谓的“情动而辞发”。
比如,在教学“父母的爱”(五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课时,上课伊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段王雪晶演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视频。舒缓的音乐响起,视频中的小强在妈妈的怀抱中感受着温暖。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妈妈给自己的每一次关爱,以及自己因为任性而忽略妈妈的感受的事情。就这样,学生怀着对父母的感激,自觉地走进了“父母的爱”的口语交际课程,并在学习小组谈论着有关自己和父母的一件件幸福的、难忘的、激动人心的往事。
综上所述,情境具有交际的实际意义才会吸引学生自觉地投入口语交际训练中。我们要用恰当的手段唤醒学生的交流兴趣,注意情感在口语交际中的促进作用,在教材中和生活中挖掘原生态的口语交际素材。如此,口语交际情境才是本真的,学生的投入才是自觉的和主动的,口语交际才是具有实效的。
营建合作文化铸就学校品牌 篇12
一、教师合作文化品牌战略积聚学校实力
在学校的发展进程中, 学校深深地意识到, 教师合作文化对于教师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推广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对吸收全体教师的隐性知识方面具有特效功能。学校采用校本研修、团队建设与积极寻求和吸收学校外部新思想和新知识的方法, 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 扬起师资强校的风帆, 让教师进入了合作发展的轨道,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实现教师合作文化品牌战略, 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1.他山之石——实现与大学院校合作之势
大学和中小学组成学习共同体,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种需求, 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合作和共同发展。两年来, 我校借助“双优”工程, 与东北师范大学建立了伙伴互助关系, 两年的合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1) 学术合作研究。
根据我校的发展现状, 东北师大专家从理论上对教师加以指导, 学校在行动上积极实践。专家的亲临, 对学校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现了与时俱进。
(2) 课题合作研究。
专家亲自参与教师小课题的研究, 逐一给予意见。专家的介入, 打破了传统上我校普通教师不能搞研究的心理障碍, 带来了一些先进的研究、试验方法, 带来了一些与实际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 革新了教师的教科研观念, 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 网络合作教研。
学校利用QQ和聊天软件让教师进行网络教研, QQ群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 打破了“空间”和“环境”的限制, 加上网络的隐蔽性使教师没有了怕说错话让人见笑的拘泥, 多了份畅所欲言和专注研讨的平和, 少了正襟危坐的做作和冒犯他人的顾虑, 多了份“不惧权威, 更爱真理”的潇洒和率真。
(4) 同课异构合作交流。
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优化教学策略, 创建高效课堂, 我校与东北师大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对于同一个课题, 我校教师与东北师大专家根据各自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课上完后, 教师研讨, 东北师大的专家对这一节课进行点评。这些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中, 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探讨教学的艺术, 交流彼此的经验, 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维的角度, 全方位的合作、探讨, 为整体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 为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创特色教研——再合作的学习过程
新教研文化在学校萌芽、成长。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发展高度重视, 以提升教师教研能力的教研活动已有较完备的过程, 形成了几种典型的特色教研活动:前瞻式学课。在前瞻式学课过程中, 学校每个教师都要研究教材, 研究之后的材料和思路集体共享;集智性备课是一个“合”的过程, 这时候是团队的智慧和经验交融到个人的教案中的过程;推磨式上课。对青年教师来说最重要的环节当然是推磨式上课, 吸收了各种营养的教案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用之后再交流反思, 进行各种补充。当课在组内磨得比较成熟以后, 我们会突破年段的界限将各组的课展示给全校教师。学校分学科、年段成立中心教研组, 领导班子都参与进来与教师共磨一堂课。其他教师分工从教材处理、教法学法、学生听课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等不同的方面找出存在的问题。课后一起反省原有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 在深入反思、讨论中, 寻找改进策略, 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再一次上课, 接着再讨论。使老师们所要上的“课”更能符合教学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原则为止。
3.微格研究——合作技能的另辟蹊径
学校从微观的角度把握教学, 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切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对明晰的微格技能。如“课堂导入”“问题学生诊断”“对话激励”等, 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 选择主题进行深入细致深刻的研究, 然后同一主题的教师在一起进行研讨, 不同主题的教师再相互交流研讨, 并按照“收集问题——提炼问题——微格分析——反思跟进”的研究步骤, 引导教师逐个掌握若干重要的微格技能和方法, 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学生合作文化品牌战略突出学校责任
学校从校本课程与兴趣小组活动入手,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团结互助、友好谦让的精神素养与良好的合作技能。
1.课程合作文化研究
为了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校以尊重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基点成立了专门的教材编写小组, 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编写了《综合实践》校本教材, 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条件, 创设了创新情境。此教材充分结合我市、省丰富的自然资源, 让学生亲近自然, 观察自然, 进行自然方面的调查研究, 用“走向自然来观察, 亲自动手来实践, 回到课堂同交流”的方式, 带学生走出课堂,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肯于动脑、勇于探索、互相合作的品质也会得到培养和提高。在研究的过程中, 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极大的张扬, 它不仅使学生在班或小组里学到更多的东西, 而且对学生在将来与人合作共事、和睦相处, 以及在事业上的成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艺术合作文化团队
俗话说:“熟能生巧”。合作学习仅在课堂中培养、训练是不够的, 还应该把它延伸到课外中去, 让学生时时不忘合作的精神, 互相间能长久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形成合作的方法、技巧, 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合作的氛围, 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 启动了机器人、美术、合唱队、舞蹈、乐器、曲艺、花样跳绳等社团, 给学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让学生在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合作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合作为学生创设了更广泛的学习时空, 营造了民主、和谐的学习范围, 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品格和创新人格, 使之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和进步的基石。自2007年5月开始我校的机器人社团陆续参加了一些全国性的机器人竞赛, 屡获殊荣, 为辽宁省、鞍山市争了光。2010年6月我校学生刘昊天代表我们国家去新加坡参加robcup世界杯机器人大赛, 荣获第六名。7月我校学生代表辽宁省参加了中央电教馆的机器人全国比赛。
三、特色品牌合作文化战略增强学校魅力
团队精神是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 是一个团体的各成员之间通过互相配合、和谐相处、共同努力, 进而达到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山南小学作为全国乒乓球重点小学、辽宁省乒乓球传统项目示范校、鞍山市乒乓球特色校, 多年来, 把办学特色作为发展的基石, 制定了“以球兴校, 以球育人”的办学目标。鲜明的办学特色, 铸就了乒乓品牌, 对品牌合作文化的深化, 学生团队精神的培植, 更带动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1.通过抓好乒乓球韵律操,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凝聚着领导班子, 音乐、体育等众多教师心血与汗水的学校自编的乒乓球韵律操, 融入学校每天的课间操, 又把它编成气势恢宏、动作优美、造型别致、活泼健康的团体操表演, 参加了全国“奥星杯”乒乓球开幕式、辽宁省九运会、鞍山市体育节开幕式的演出和全国大课间的展示。乒乓球韵律操舞红了九运圣火, 舞上了全国的体育舞台, 展示了山南小学的活泼与朝气, 展示了山南小学特有的风采。运动场上演出的时间是短暂的, 但小学生千人队伍的排练却是非常艰难的。对教师是个考验, 对10岁左右的学生来说更是个考验。乒乓球韵律操是一项由许多个体组成的, 不能出现任何个体与团体不协调的现象, 否则就会破坏团体的韵律和队形的美感。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与他人保持合适的距离, 按时并高质量地完成规定的动作。为使学生将来能够成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在团体操的排练中我校积极渗透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我校通过乒乓球韵律操的训练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磨炼他们的意志、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从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给他们合作的方法。
2.通过参赛, 培养学生在竞争中合作, 合作中竞争
为了培养学生在合作中竞争, 在竞争中合作的意识, 学校在抓好乒乓球特色工作上, 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法, 既抓普及又抓提高。除开设乒乓球普修课以外, 为了发现和选拔培养乒乓球新苗, 学校还开办了乒乓球俱乐部, 每天对部分有志于乒乓球事业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在训练中, 激发学生互相鼓励, 协作攻关, 相互交流, 合作竞争, 想象创造等, 从而为他们综合乒乓技能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四年间, 我校为各级的专业训练队输送了优秀的人才, 输送到外省市有16人, 输送到省内体育院校12人, 市体校4人, 现在法国俱乐部打球1人。
为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使学生意识到“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关系, 产生不仅为个人荣誉, 更重要的是体现为集体荣誉而战的感受。在训练的同时, 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赛, 自2003年始, 我校在全国的乒乓球大赛中屡获殊荣, 为学校争了光, 为铁东区争了光, 为鞍山市争了光, 先后培养了乒乓球世界冠军马龙等优秀的运动员。通过参加比赛, 帮助学生养成了尊重他人、发现他人优点品质, 培养了正确的集体观和良好的现代竞争意识, 增加了学生成功的机会, 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学生们在活动中展现丰彩, 磨炼意志, 体验成功与快乐, 我校的乒乓球事业也硕果累累。
2006年8月, 经我校申请, 中国乒协少委会“娃娃杯”执委会同意, 上报国家体育局乒管中心批准, 我校承办全国红双喜“娃娃杯”少儿乒乓赛。本次比赛邀请国家、省体委领导, 国家、省新闻媒体等单位参加。全国10个省市, 包括直辖市上海、北京、天津共30多个代表队参加, 共400余人。山南小学承办的这次比赛, 不仅促进了鞍山市乒乓球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也使鞍山的乒乓球品牌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做出了贡献。
【环境营建】推荐阅读:
景观营建06-15
营建策略07-24
营建和睦的家庭的英语作文09-29
环境法益环境法06-26
环境现状环境危害论文09-15
环境影响矿山地质环境09-30
地质环境质量环境治理09-01
环境卫生标语_环境问题08-26
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实习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