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学习能力

2024-09-04

全球学习能力(共12篇)

全球学习能力 篇1

企业全球化就是指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局限于一个国家, 而是面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一种客观现象和发展过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国际市场, 去组合生产要素, 实现产品销售, 以获取最大利润。就单个企业来说, 企业全球化是指企业的生产全球化、销售全球化和管理全球化。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一是要有合适的外部环境, 二是国内合适的制度环境, 三最重要是的企业自身要达到“走出去”的水准, 也就是说企业的全球化能力。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 一方面要坚定地走出去, 另一方面要积极谨慎评估风险, 谨慎前行, 量力而行。

一、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历程

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有一些带有政策背景的外贸公司, 像华润、招商局等等, 但当时这些公司涉外业务的主要价值是换取外汇。改革开放之后, 企业获得了贸易自主权, 于是把一些标有自己品牌的产品卖到国外去, 这也算是全球化, 但仍然与现在我们说的企业全球化没什么传承。真正有关系的是1992年之后, 那时首钢开始去智利买一些矿产资源, 再后来就是TCL和联想这样的跨国收购。但是TCL、联想等企业在全球化之初其管理者实行的是“独裁式”的扩张决策, 与现在的企业全球化不同, 现在的企业全球化策略更强调决策的均衡性, 并逐渐形成以面向国际化运营区域与业务职能为轴线的矩阵化管理模式。

中国企业真正的全球化发展是从2001年开始。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为起点,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征程走过了波澜起伏的十年。十年来, 中国企业“走出去”方兴未艾, 突出表现为海外投资额的迅猛增长, 对外直接投资 (非金融类) 从2003年的29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601亿美元。商务部2012年8月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1-7月, 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的240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 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2.2亿美元, 同比增长52.8%。其中对拉丁美洲增长67.7%, 对亚洲增长63.1%, 对北美洲增长56.5%。2012年8月15日毕马威发布的《中国经济全球化观察报告》显示, “2012年1-6月共宣布117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业务, 其中披露金额的有87起, 交易总额为216.27亿美元。”与此同时, 这十多年中, 中国的制度环境和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 全球的经济政治格局演变, 有点彼消此长的意味, 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多机遇。

不过, “走出去”只是企业全球化的第一步, 就跨国经营的能力和绩效而言, 这些中国新兴跨国公司与欧美跨国公司依然差距巨大。当然, 此间也有一小批中国领先企业在国际化舞台上异军突起, 成长为全球行业竞争中的重要力量。一些优秀的、市场竞争性的中国企业已经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和学习, 具有了跨国公司的基本要素, 包括资源的国际性配置等。如联想, 可以说已经是一个国际性的企业了, 海尔、华为等, 也都开始具备跨国公司的雏形。2011年9月20日, 《中国企业家》杂志首度推出“2011中国企业国际化指数暨中国企业国际化50强”。华为、联想、中化集团分列前三名。从硬指标看, 海外资产最多的中国企业是中石化, 2010年海外资产达5225.83亿元;海外资产占比最高的是中化集团, 2010年海外资产1484.48亿元, 占全球总资产比重70.20%;海外收入最高的中国企业是中石油, 2010年海外收入7369.89亿元;海外收入占比最高的中国企业是尚德电力, 2010年海外收入196.04亿元, 占全球总收入比重94.69%。但还有一些中国企业所在行业可能技术难度没这么高, 也不那么受关注, 但还是威胁到了西方传统主流的企业。当然, 在国际上拓展比较好的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也都比较高。

二、中国企业全球化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 海外投资额的迅猛增长确实让中国企业成为全球竞争者瞩目的焦点, 不过, 这只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入门费而已。就企业的跨国经营的能力和绩效而言, 中国企业与欧美跨国公司依然差距巨大。在观念、机制、知识产权上差距很大。通过整合全球范围的资源、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 中国大企业有望跳过跨国经营阶段, 直接向全球化公司转型, 还存在很多问题。

1. 缺乏创新能力。

全球化时代, 企业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创新成果的保鲜期也越来越短。实质上, 全球化是一场新的利益角逐形式, 谁在这场比赛中始终不渝地走在创新者的前列, 谁就是最终的获胜者。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中国企业的创新压力非常大。这是因为, 创新管理首先基于对人性的极度尊重, 是对人类精神的深层次的挖掘。创新管理的背后, 是管理者的全球化理念和创新精神, 是对失败的包容, 是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的有效支撑。这些, 中国企业做到者寥寥。当前, 中国企业的创新努力更多是产品层面的创新, 在创新管理方面, 普遍缺乏经验和累积。

2. 缺乏产品品牌能力。

产品品牌竞争力日益决定着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虽然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制造业大国, 许多产品的产量、质量都已经具备了全球竞争力, 但大量的企业为国际名牌做OEM,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货等同于廉价低质的总体印象并未有根本性的扭转, 品牌竞争力偏弱的状况也没有根本改观。以服装企业为例, 在国际市场上90%的服装是中国生产的, 但是我们没有著名的品牌。珠江三角洲生产了全球60%知名品牌的服装, 但是我们只能赚取加工费。在世界500强名单上仅有15家中国企业的名字, 在权威机构评出的100个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中仍没有一个中国品牌上榜。

3. 缺乏企业管理能力。

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按国际惯例完成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需要, 致使企业对外投资夭折或亏损。我们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并不是基于所有权优势基础上的一个竞争, 很多还是去寻找资源, 但出去后发现市场难做。很少有中国企业拥有搜寻并购目标的专业团队, 缺少能用于海外并购的复合人才。没有能够语言过关, 通晓当地法律, 熟悉产业技术, 拥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优秀人才。例如中国承包商在非洲修建道路、水坝和住宅, 也时常因过度依赖中国劳务人员和物资而引发当地的不满。又如TCL收购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以惨败告终, 基本原因在于该公司事先未预料到整合成本之高, 之后又发现其手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三、中国企业全球化能力的提升

全球化的前提是具备国际竞争力, 唯有能在全球市场进行竞争, 中国企业才能自立于世界优秀企业之林。中国造就一批全球领先企业的根本出路在哪里?怎样才有可能发展成为领先的世界级企业?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锤炼和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 中国企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此时研究这些问题, 研究如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有着特别的意义。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整合为企业的追求和能力, 推动中国更多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1. 企业全球化理念的转变。

全球化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可能都很遥远, 但是今天却离每一个企业很近。我们要走向全球, 除了需要像运通、GE那样把触角延伸到全球, 更重要的是要多一些理念上的东西。企业要想在世界舞台上经久不衰, 应该立足于企业战略发展, 适应全球经营规律、确定全球化思想、塑造全球化理念。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 我国跨国公司仍存在缺乏商业模式创新、引领产业发展能力等国际化理念。从一个中国企业变成一个国际的一个全球化的企业, 原来的这种经营的体系, 原来的经营的观念, 特别是作为企业的核心团队, 企业的领导人, 必须要实现一个转变, 这个转变做不到的话, 企业的全球化很难成功。在这个转变当中, 还是要重新学习很多东西, 对全球化业务真正的理解, 才能够在竞争中能够不断地巩固, 把自己取得的市场在这个基础上有发展。

2. 提升企业品牌力。

企业要想在未来获得更高的发展平台和更大成长空间, 就必须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 进一步立足知识产权的突破,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尽快完成在品牌、产品、服务、营销、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升级, 进而推动更多的中国品牌尽快实现全球品牌的跨越。但是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由于先发优势, 在诸如生活消费品方面已经具备相当成熟的市场和消费理念, 对本地品牌也有着很深的优越感, 因而对外来品牌和文化具有成见及所谓的“品牌歧视”。这使得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在全球范围的提升更加困难。具体而言, 对于企业全球化中品牌的提升, 要在注重产品质量、公司形象、提升企业价值形象、强化品牌资产等几方面倾力打造。第一位的是产品质量, 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 中国企业相当一段时间内所采取的成本领先原则, 造成了产品质量低下。要提升品牌力, 企业产品必须走向优质高价。同时, 要加大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家有责任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是一个有创造性的民族。此外, 强化全球化的品牌, 要有持续性的全球品牌宣传推广。

3. 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

而管理主要是管人, 企业自身派出去的人和当地的人。当地吸引外资很大一个需求是希望能解决就业, 在这一点上到非洲和到美国都是一样的。例如天津聚龙在印度尼西亚做得不错, 就是因为他们明白去寻求资源的同时, 还要为当地做贡献, 跟当地政府和民众都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关系。当然因为被管理的人大多是农民, 还不是很复杂, 但像中信最近要收购法国里昂证券不是很被看好一样, 被管理的人是高智能的员工, 如果不能很好地驾驭和管理, 收购完成了他们都走了怎么办?所以企业走出去需要有一种国际化的管理能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要逐步提高发展成国际竞争力, 这需要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付碧莲.中国海外并购“四大悬念”贯穿2010年.人民日报, 2010年1月21日

[2]张邦松.中国企业国际化:行百里而半九十.经济观察报, 2011年12月3日

[3]华观发.中国企业全球化缺乏什么?.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9月28日

[4]《中国企业家》研究部:《中国企业国际化大扫描》.中国企业家, 2011年第9期

[5]练琴.专家热议: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变化与挑战.中国经济时报, 2011年10月24日

全球学习能力 篇2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对化石能源依赖愈发严重,随之而来的是化石能源储备日渐枯竭,雾霾、汽车尾气等环境污染触目惊心,人类生存环境遭受严重挑战。国网公司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建设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有机结合体,我国目前广义上的清洁能源主要有水电、风能和太阳能,日渐成熟的特高压技术对于我国西北地区风力和光伏、西南水电外送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能源开发清洁化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能源使用格局必将发生改变,实现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化。实际可供采取的措施有进行锅炉改造利用,煤锅炉改为电锅炉,合理有序地建立电动汽车充电桩,从政策上为电动汽车提供大力度的支持等。

试想一下,人们可以用手机随时操作将自家屋顶多余的光伏发电量卖给周围准备用电的陌生人,这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之一,但同时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存在着很多严峻挑战。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现离不开人的参与,它需要的是完整的创新团队,最大的难点不是别的,而是人才,是既懂电力系统和能源体系,又具备金融,计算机和法律方面知识体系的复合型人才。电力系统本身就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外行人要搞懂这个复杂的体系殊为不易。我们必须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耐心踏实学习电力系统知识,并积极参与实践从而发挥出自身优势。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应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角度上,外语作为一门极为重要的工具,外语熟练程度势必会影响视野和创新水平的提升。当然,要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还需要打破政治阻碍,同时必然存在着各方经济利益的规划投资决策博弈。

美军发展“快速全球打击”能力 篇3

增强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满足新“三位一体”军事需求

美国冷战期间部署的“三位一体”核力量包括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远程轰炸机。布什政府2002年发布的《核态势审议报告》,要求将精确制导常规武器与核力量合并为“进攻性打击”力量,作为新“三位一体”的一个重要支柱,而全球打击概念则是“进攻性打击”力量的一部分。正如美国战略司令部前司令卡特莱特所称,“新‘三位一体’将赋予美国更为精确、特定的全球打击能力”。

换装常规弹头后,远程弹道导弹的打击精度将进一步提高。如果导弹具有将其有效载荷更精确的投送到目标的能力,它们就不需要靠核武器爆炸产生的巨大威力来摧毁目标。近十多年来,美空军和海军一直在研究先进的制导与目标定位技术,以大幅提高常规弹头的打击精度,弥补其威力不足的缺点。对于点目标而言,常规弹头的杀伤力目前已可与核弹头相媲美。而据美专家估计,被列入美作战计划的目标中,大约有10%~30%都可用常规武器打击。

提高跨区武力投送能力,实现“全球控制”战略目标

冷战时期,美国拥有众多的海外基地并驻扎部队,以威慑或者在必要时快速应对苏联及其盟国的攻击。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海外驻军日益减少,而且更多的国家不愿意让美军在其本土部署军事力量。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陆军的4个步兵师和大约100架空军飞机被拒绝进入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由此,美军只能把地面部队开到科威特,而某些空军部队必须以更远地区作为基地。而且连续部署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将导致大型、固定的前沿基地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另—方面,尽管美军在其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中库存有大量武器及后勤装备,以供不时之需,但每次美军在热点地区执行任务时,仍需调动大量后勤运输保障力量,从美国本土及其他地区运送庞大的战争物资。这不仅使美军耗用巨额资金,也使其漫长的运输线容易遭受敌方的侵扰和破坏。

部署在美国本土发射对地攻击武器,将大大降低美军对前线基地和后勤补给的依赖程度,不仅使军事打击行动能从美国本土快速展开,而且还能大大降低在后勤方面所用资金。PGS计划的实施不仅可确保美国从本土对全球目标进行近实时打击,减少对海外基地的依赖,而且将使美国具备打击敌方领土纵深目标的能力。此外,在该计划下研制的PGS武器还可避开敌方防空系统的威胁,避免战机飞越他国领空等一系列军事和外交问题。

提高实战威慑能力,确保战略武器灵活可用

美现役核武库基本上是为准备全面核战争而设计的。随着冷战的结束,美战略学家们对这种核威慑的可信性与疑虑与日俱增。核爆炸威力巨大,附带毁伤效应持久,不能轻易使用。因此传统上各国都将核武器视作一种战略威慑力量,而非实战武器。

在2006年版《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中,美军提出了“量身定做”威慑的概念,即决策者可根据所面临威胁的特点,从核打击、常规打击和非动能打击中灵活选择威慑方案。美军认为,对付目前潜在的军事竞争对手、拥有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国家和非国家实体的恐怖组织更适合用“量身定做”式的威慑,而不是冷战时期传统的战略核威慑。PGS概念将使常规武器拥有较快的打击速度以及远程战略核导弹所具备的全球到达能力,有助于美国实施“量身定做”式的威慑。

应对非常规威胁的需要,实现对重要目标的快速打击

冷战时期,美国拥有众多的海外基地并驻扎部队,以威慑或者在必要时快速应对苏联及其盟国的攻击。但是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美国面临的威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和拥有各种军事能力的潜在对手成为美国的主要威胁。

美国现有系统实现快速全球打击制约因素多,容易贻误战机。当前,美国的常规武器打击任务主要是利用前沿部署系统来实施,特别是战术飞机、巡航导弹和重型轰炸机等。但常规战斗机即使以靠近战区的地方为基地,也要花费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抵达目标区域。而且战斗机易遭到敌方防空系统的攻击,尤其是在用于攻击敌方纵深区域目标时更是如此。同样,舰载机或海基巡航导弹离作战地区太远,也不能及时对重要目标进行打击。

美国设想实施“快速全球打击”的场景包括:一是需要对处于发射状态、即将向美国或其盟友发射核导弹的发射装置和反卫星武器进行打击;二是趁稍纵即逝的机会对恐怖主义头目聚集点或运输中的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实施打击;三是需要在更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之初使敌方的指挥控制能力陷于瘫痪。这些重要目标稍纵即逝,依靠目前武器系统难于实现对这些目标的及时打击,美军必须发展新型快速全球打击能力,才能实现对这些目标的快速打击。

“快速全球打击”概念的演变

美国自2002年正式提出“快速全球打击”的概念以来,经过国防部和各军种的研究与实践,已逐步走向成熟,正在物化为新型的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

2002年1月,美国在《核态势审议报告》中正式提出“快速全球打击”的概念。在该报告中,美国提出改变战略力量的构成,即把冷战时期的旧“三位一体”转变为新“三位一体”。所谓新“三位一体”是指由进攻性打击力量、主动与被动防御系统以及具有活力的国防基础设施等三部分组成的系统。其中,进攻性打击力量不仅包括冷战时期由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组成的战略核力量,而且包括由先进的常规武器系统、进攻性信息作战系统和特种部队等组成的非核打击力量。

200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通过发展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和机动性强的远征部队实现转型。

非核打击能力的提出加快了快速全球打击能力的发展。2003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要求美国战略司令部统管全球打击的规划、指挥控制的职责,为美国提供快速、远程、精确的动能(核与常规打击)和非动能(空间与信息作战)打击能力。这标志着美国“快速全球打击”从概念向具备作战能力阶段发展迈出了第一步。

2003年5月,空军正式发布“快速全球打击”任务需求声明。声明指出,美国需要具备以联合常规力量快速打击全球高价值目标的能力,美国应该具备在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内计划和实施此类攻击的能力,而不是现在的数天或者数周,而且必须能在冲突发生地区无永久军事存在的情况下实施此类攻击。

美空军航天司令部在2003年10月发布的2030前战略主计划指出,高生存性的全球快速打击能力,包括核打击和常规攻击,使美国能迅速、精确地攻击高价值的、目前手段难于打击的远程目标。这种能力可使美军及盟友即使在前方兵力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在数小时/数分钟内迅速地阻止、欺骗、干扰、摧毁和压制敌方目标。

美空军在2003年12月发布的转型飞行计划中指出,全球打击能力将被用于针对极高价值的目标,如加固的指挥、控制设施,恐怖主义分子,防空系统,弹道导弹发射架,核化生放射性装置的储存和运送设施,全球打击能力将成为实现“全球反应作战概念”任务的关键,使与恐怖分子相关的目标在任何地方都处在危险之中。这种能力还允许美国立即向没有前沿部署或容易到达的地区快速投送力量。

美国防部长办公厅2004年6月发布的《呈送国会的报告:全球打击计划》中,将全球打击定义为一种“能加速任务规划和执行的能力,该能力运用全面的动能和非动能作战效果、特种作战部队能力,旨在支持国家或战区司令官的目标”。

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在2004发布的《未来战略打击力量》报告中提出,以前在进行某些军事行动时美国只能借助核力量,但现在美国可以通过高精度常规武器完成这些任务,并提议将部分现役战略弹道导弹换装常规弹头,用以打击洲际、远程的时间敏感目标。

美国防部2005年1月发布的《全球打击联合一体化概念》提出,“用于打击敌人高价值/高回报目标的快速反应联合作战,是联合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作战行动旨在获得并维持进入战场空间的能力,实现所需的效果,并为实现战略和作战目标创造条件。”

2006年2月,美国防部发布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指出,为帮助处在战略十字路口的各国确定其选择、加强威慑力和防范未来的战略不确定性,国防部将在保持强大的核威胁力量的同时制定范围更广的常规和非动能威慑选项。美国将对少量“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进行改装,以供常规快速全球打击之用。

2006年7月,国防部发布的《威慑行动联合作战概念》提出,“全球快速打击”是快速规划并实施短时间、超远程攻击的能力,这一打击能力将获得对敌方高价值资产的精确打击效果。

2006年12月27日,空军部发布的《空军作战概念》提出,“快速全球打击”是在不事先发出警报的情况下,在全球任何地点快速攻击舰队或稍纵即逝的高价值目标,以实现国家目标。“快速全球打击”也是削弱敌方反介入系统能力的重要手段。

美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在2008年10月发布的《美国常规快速全球打击:2008年及以后问题》的报告中提出,“常规”被定义为非核,“快速”被定义为在发射后1小时内实现打击,而“全球打击”则指“能以精确至数米的精度打击世界任意处目标的能力”。

2009年6月,美参联会副主席卡特赖特称,对全球快速打击的近期需求是实现在1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目标,目前的备选方案是发展常规战斗部的洲际弹道导弹和助推一滑翔式导弹。远期需求是具备在数毫秒内打击任何目标的能力,而目前唯一能够实现该能力的领域只有网络一电磁空间。

美国2010年发布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提出,将继续增强未来的远程打击能力。而2010年4月发布的新版《核态势审议》报告认为,发展非核快速全球打击在应对时间敏感目标威胁时有独特的价值。美国政府正在研究如何在不影响与俄罗斯和中国核战略平衡的前提下,通过发展“快速全球打击”,提高应对地区威胁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美军的“快速全球打击”是指在发射后1小时内,利用非核打击力量,以数米的精度打击全球任意目标。

“快速全球打击”的4种作战能力

根据美国防部制定的快速全球打击武器研发计划,新的武器系统必须具备4种作战能力:一是及时打击能力。这一武器系统的打击目标将主要是转瞬即逝的敏感目标和高价值目标,如恐怖组织的会议场所或武器发射平台等,因此必须能够在接到命令后,在1小时内就能对全球上的任一目标实施打击并予以摧毁。二是全球作战能力。快速全球打击武器系统必须能够从美国本土或前沿基地发射,打击全球任何目标。三是隐蔽突防能力。由于当前各国正在竞相发展空中预警能力和电子干扰技术,并大力提高拦截水平,而快速全球打击武器系统在数年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因此该武器在设计阶段就必须充分考虑其隐蔽突防能力,以满足若干年后的战场环境要求。四是精确打击能力。由于这一新型武器系统将装备常规武器弹头,因此武器的打击精确度将非常重要,务求作到“一击即中”,以降低附带损伤和减少外交纠纷。

“快速全球打击”能力发展仍存争议

接替盖茨出任美国防部长的莱昂·帕内塔6月14日对美国防部当前正在进行的、部署某种“快速全球打击”(PGS)能力的工作表示大力支持。帕内塔称,PGS武器将为美国提供一种独特的、打击时敏目标的能力,它将使遥远和难以到达的地区不再成为对手的避难所。PGS系统可在地区性对手考虑运用大规模毁伤性武器时使用,或用于对付非国家对手。另外,当某地区出现严重威胁。面对转瞬即逝的打击时机而其他手段难以进入时,PGS有可能会成为唯一可用的系统。

2011年初,美国防部曾表示不再把常规洲际弹道导弹作为PGS的备选方案,转而重点发展基于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的PGS概念。美空军官员今年3月曾表示,当前的PGST作是开发和验证“助推一滑翔”概念的各项技术。这一概念利用火箭助推的运载器投放有效载荷,在大气层内的大多数航途中以高超声速滑翔飞行,使之具有独特的非弹道式飞行轨迹。这类系统的优势是很容易与“洲际弹道导弹”(ICBM)区分开来,而担忧被俄、中等国误判为核打击一直是美国国内对于是否发展基于lCBM的PGS的争论焦点之一。

不过,美国是否能够支付得起助推一滑翔系统的费用还不清楚。美国列克星敦研究所分析师劳伦·汤普森认为,这种高超声速解决方案仅研制费就需100亿美元以上。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分析师安东尼·科德斯曼则认为,这种概念还处于早期阶段,目前不可能准确估测所需费用。但他同时指出,历史证明技术超前的项目往往会超支50%~250%。科德斯曼还称,拥有PGS武器将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战略优势,如果确实有效,那么它可能比新型有人驾驶远程突防型轰炸机具有更好的效费比。

同时,目前还不清楚高超声速助推一滑翔飞行器概念技术上是否可行。汤普森认为这一概念的技术可行性值得商榷。即使可行,在当前的财政状况下,美军或许也支付不起能在30分钟内飞抵全球任何地点的系统。他主张利用前沿部署的美军来发射PGS,而不是采用洲际射程的系统。例如,由美海军水面舰艇来发射PGS,以更清楚地向其他国家表明美军并非发动核打击。他认为,从美国本土发射的弹道导弹方案都过于危险,而各种高超声速方案又太昂贵。因此,PGS任务可能更适合由前沿部署的部队承担。

全球学习能力 篇4

1. 企业学习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知识理论认为, 企业能力的背后是知识, 正是蕴藏在企业或组织层次的社会知识或集体知识构成了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根源, 企业竞争优势内生于企业知识。在动态多变的外部环境中, 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是不断变化的, 能够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最直接原因是企业的所拥有的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一个具有很强学习能力的企业, 不仅可以学习对手的竞争优势, 而且可以改变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在一个“不确定”是唯一可确定之因素的经济环境中, 知识无疑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 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 并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1], 不仅是企业的知识, 还有企业产生知识的能力[2]。

2. 价值网络、网络组织与学习能力的关系。

价值网络与价值链一样, 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的战略思维方式和战略规划工具。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的价值创造主要是通过对信息和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的, 创新能力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价值网络由相互交织的价值链组成, 价值链上具备特定能力的价值活动可以进行垂直分离, 并与其他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进行重组, 价值链上的各价值活动独立性更强, 这些的独立的价值活动, 在价值网络中被当做价值节点。具备显著竞争优势的价值节点, 具有很强的价值汇聚能力, 两条或以上的价值链可以通过共用这些有着显著竞争优势的价值节点, 来增强价值链的各自价值创造能力。由于各条异质的价值链在这个价值网络内交叉, 因此使得整个价值网络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价值网络因此获得了显著的范围经济效应。这样在价值节点和价值链的相互增强之间, 整个价值网络的竞争优势就得到强化和提高。

比较价值网络与价值链, 信息和知识在价值网络内更加容易获取和传递, 对信息和知识的利用能力更高, 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价值网络突出的特性。因此, 相比较价值链而言, 价值网络是更加符合知识经济要求的一种更先进的价值创造模式。

与价值网络相适应, 网络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企业战略意图的组织工具。网络组织相比较传统组织而言, 内部的联系明显增加, 这更便于知识的转化;而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间的竞争优势获取更重要的是要看企业知识的增长速度和创造效率。网络组织因此有着更强的学习能力。

二、提高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 既然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那么企业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 也就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作为在多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的跨国公司, 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 如何提高其全球的学习能力, 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就显得更为重要。基于价值网络的视角, 跨国公司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提高其全球的学习能力。

1. 塑造网络节点:

完成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中, 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通常被认为是母公司战略的被动执行者, 也是母公司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只有母公司才是知识的创造和扩散承担者。1980年以来, 这一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大量有关跨国公司战略研究的文献认为, 海外子公司正成为前沿思想的创造者, 重要研发任务的承担者以及战略规划实施的积极参与者。也就是说, 海外子公司不仅已经转变成为跨国公司专有优势发展的贡献者, 而且, 在这方面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换言之, 海外子公司正成为跨国公司知识网络体系中重要的学习者和知识贡献者, 公司专有优势的产生与维持正由原来单一的母公司导向转变成为整个公司网络的集体责任[3]。

由于跨国公司各子公司处在不同的国家, 就会形成具有较大差异化的国别性知识 (Country-specific Knowledge) 。由于这种知识产生于不同的任务与制度环境中, 被认为是隐藏在跨国公司国际化扩张绩效背后的关键驱动力, 因为这种知识很难从要素市场上得到, 国别性专有知识成为跨国公司无形资产租金和垄断力量的一个源泉[4]。因此, 必须实现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角色转变, 赋予各子公司更多的自主权和实际决策权, 提高各子公司作为跨国公司价值网络节点的活性[5]。

总之, 海外子公司正由母公司战略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由母公司知识与技术的转移者转变为知识与能力的贡献者, 子公司创造性地吸收和利用当地知识, 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提高当地回应能力的重要方面, 也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学习的重要部分。概言之,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正成为其全球学习的重要承担者[4]。

2. 构建网络连接:

跨国公司跨国知识流通渠道。运用知识理论解释跨国公司存在原因, 是由于知识在跨国公司内部的转移与扩散比在外部市场中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跨国公司的各海外子公司在完成角色转变以后, 具备了更强的网络活性。但只有在这些活性网络节点之间建立起顺畅的知识流动渠道, 才能真正的提高跨国公司整体网络的学习能力。事实上, 通过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创造性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 只是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学习战略的第一步, 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跨国公司这种特殊的组织学习体系, 将每个局部所获得或创造的新知识, 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有效的转移与整合, 从而提高整个公司的知识存量, 这才是跨国公司全球学习的真正优势所在[4]。

构建跨国公司组织内的网络连接, 至少可以在三个不同层面上展开分析:单元节点, 关注个体单元的行为;二元连接, 关注单元间的连接行为;整个系统, 关注整个网络的行为[6]。跨国公司内部的网络连接和知识转移扩散通道, 可以用图1表示[4]:

注:活动1表示在各个国家运作的子公司通过与当地客户、供应商、政府等方面的紧密接触学习获得的独特的新知识, 是海外子公司扮演学习角色的过程。活动2、3、5、6表示单元间知识的流动方向, 活动4表示知识的吸收与整合。

3. 构建学习组织保障:

跨国公司网络组织;网络允许有活力的小型单位获取大量的特殊信息 (Sullivan, 1998) 。也使得海外子公司不再单纯依赖母公司的知识, 进而加快跨国公司的知识更新, 增加其知识存量, 提高其创新速度, 因为这种边界降低的开放系统, 不仅能够为跨国公司带来生产所需的要素更有利于与其他知识生产及应用的组织建立起动态的有机关系[2]。国别性或区位性专有知识 (site-specific knowledge) 对于提高跨国公司的全球运作效率和当地反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这类知识必须通过海外子公司镶嵌到当地的网络环境中才能够获取, 通过与当地的上下游客户、研发机构、社会组织建立起组织间的网络关系, 就可以接近和学习当地的知识和技术, 并进一步通过跨国公司内部的网络组织, 实现这些国别性知识的全球共享。

跨国公司组织内部网络化, 使公司内部各层级、各组织成员间的组织边界模糊化, 建立了组织内部成员间的亲密关系, 跨国公司组织内部的这种社会化机制, 非常便于知识的学习、共享、转移和利用, 特别是对于形成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隐形知识的分享与转移更为有利。研究表明, 文化背景的异质性不仅对激发组织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是有益的, 更有利于组织知识的创新与发展。跨国公司通过构造外部网络环境, 并通过内部的网络化组织, 对于异质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提供了可能, 使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广泛的网络获得来自各个地方的知识并与组织中的其他部分分享, 这种在企业的任何地方学习和使用知识的能力, 正是跨国公司相对于单纯国内经营企业的基本优势之一[7]。跨国公司网络组织本身也是一种获取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4. 规划全球学习战略为了使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内容和方向, 能够服务于跨国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 就需要制定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战略, 以使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行为能够有效支持跨国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

进行全球学习战略规划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 (1) 以实现知识增殖为战略目标。将知识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体战略, 将知识的增殖列入企业真正的价值来源。 (2) 重视过程管理。企业内部采用过程管理代替职能管理, 过程管理可以使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创新。 (3) 合作式竞争取代单纯竞争。与外部企业甚至是竞争对手结成知识联盟, 用竞争与合作的思维方式代替传统的单纯竞争的方式, 提高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能力, 加速企业的SECI螺旋上升速度。 (4) 人本管理。人是知识的载体, 提高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能力, 从根本上是提高跨国公司内部员工的学习能力, 要不断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 鼓励员工树立终生教育的思想意识。

5. 构建学习动力机制:

行动—反应—激发 (ART) 学习系统。子公司是知识的开发与获取环节、渠道是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环节、战略是对知识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环节, 这三个部分构成跨国公司完整的知识链。同时, 构建跨国公司网络组织是对跨国公司全球学习能力的组织保障。除此之外, 还要为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构建动力机制, 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建立跨国公司内部组织与外部顾客、供应商的互动反应, 加速跨国公司内部SECI学习过程的螺旋上升速度。这套动力系统就是由Nonaka提出的行动—反应—激发 (ART) 系统。行动—反应—激发 (ART) 系统在行动和反映之间创造了链接, 并通过知识的积聚、创新、开发和分配的动态过程, 为知识的创新提供特殊的支持[8]。这个动力系统里, 创造便于知识转化的环境状态, 发挥领导对知识转化的激励作用, 将信息技术应用在知识的系统化阶段, 激发因素共同构成了ART的组织动力, 以促进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的转化、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ART系统对跨国公司学习能力的提高可以用图2表示[9]。

在图2中可以看出, 跨过公司学习能力的提升主要有两个作用力, 一个是价值网络, 另一个是ART系统。ART系统在横向角度, 主要是推动和促进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间的相互转化, 并在此转化的过程中推动知识的创新;ART系统在纵向角度, 不断推动知识从低水平的个体知识逐渐向到更高水平的组织知识的转化, 以及从低层级的组织知识逐渐向更高层级的组织知识的转化。

三、结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 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建立在企业全球学习能力。首先, 适应知识经济的外部环境, 从价值网络的战略视角出发提升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能力, 跨国公司需要赋予海外子公司更多自主决策权, 以提升海外子公司的学习活性;其次, 跨国公司要在组织之间建立起畅通的知识流通渠道, 需要进行内部和外部的网络化改造;制定全球学习战略;建立起基于ART系统的学习动力机制。全面提升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能力, 真正建立起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优势。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的学习能力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源泉。区别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价值链战略规划模式, 价值网络是适应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战略规划模式, 跨国公司应从价值网络的战略角度出发提升其全球学习能力。基于价值网络的视角, 跨国公司需要从完成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角色的转变、跨国公司跨国知识流通渠道、跨国公司网络组织、规划全球学习战略和行动—反应—激发 (ART) 学习系统五个方面着手提高其全球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价值网络,跨国公司,全球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Ikujiro Nonaka: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1, (11-12) .

[2]Spender (1996) .Making Knowledge the Basis of a Dynamic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Winter SpecialIssue) , 45-62.

[3]Birkinshaw, Hood and Jonsson (1998) .Building Firm-specific Advantages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the Role of Subsidiary Initia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9, 221-241.

[4]薛求知, 阎海峰.跨国公司全球学习:新角度审视跨国公司[J].南开管理评论, 2001, (2) :36-39.

[5]林润辉, 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 2000, (3) :4-7.

[6]Gupta and Govindarajan (2000) .Knowledge Flows with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1, 473-496.

[7]Kogut, B. (1989) .A Note on Global Strateg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0 (4) , 383-389.

[8]George von Krogh, Ikujiro Nonaka, Toshihiro Nishiguchi.Knowledge Innovation:the value sources,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全球科学抗疫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应避免涉及地域的污名化语言,它没有任何益处”

团结一致、合力应对疫情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表示,新冠病毒是全球挑战,源头尚不确定。“应避免涉及地域的污名化语言,它没有任何益处。”

一些针对疫情较重地区的歧视现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警惕和反对。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称,歧视无助于防疫,只会让人隐瞒病情,造成更多感染。该文援引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话表示:“正本溯源,这是紧急公共卫生事件,不是国籍问题,更不是种族问题。”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绝不允许出现因恐惧和信息误传引起的歧视。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对疫情相关的歧视现象表达了担忧。她呼吁各国竭尽全力防止针对疫情的歧视行为,加强信息透明,促进公众主动参与。联合国儿基会在社交媒体上发起“青年之声”活动倡议,征集反对歧视和污名化的漫画、诗歌、故事、评论等作品。“新冠病毒的真正危险是歧视”“新冠病毒不是歧视和排外的借口”……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积极参与活动,呼吁认清真相、停止歧视。

一些西方媒体人士还制造阴谋论,发布针对中国的不实信息,更是遭到国际主流声音的强烈批驳。《今日美国》报评论说,将疫情“政治化”的行为会使公众处于更大的风险之中。肯尼亚媒体主播碧翠斯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原则,录制了一系列视频驳斥谣言。她认为,为博眼球、追流量而传播假信息的媒体丧失了基本的专业判断,媒体不应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渠道。中国的医务工作者是英雄,值得尊重和赞扬。

“人们知道的真相越多越早,谣言传播的空间就越小”

面对疫情相关的虚假信息,国际社会普遍加强信息公开、科普宣传,呼吁各方专注于疫情防控,让谣言和假新闻没有市场。

世卫组织与社交媒体展开合作,及时推送疫情消息,遏制谣言传播。欧盟委员会同主要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共同创建了快速警报系统,相关机构可以迅速通报虚假信息和处理情况。欧盟委员会负责价值观和透明度的副主席薇拉·乔罗娃表示,这一系统对于打击网络谣言、发布权威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呼吁更多机构签署《欧盟反虚假信息行为守则》,加大打击疫情虚假信息力度。

新加坡卫生部及时驳斥社交媒体上的不实消息,呼吁公众不臆测疫情、不散布谣言,鼓励从官方渠道获取最新消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生近日还举办了一次路演活动,专门帮助公众分辨网络谣言,遏制虚假信息传播。

在南非出现新冠肺炎病例后,南非卫生部部长兹韦利·穆凯兹坦言,目前最大的担忧就是有关疫情的谣言四处传播。“虚假信息扰乱公众视听,政府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发起行动,共同抵制假新闻的传播。”

尼日利亚政府提早防范,在确诊病例出现之前就公布了疫情应对计划,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信息,让公众尽早提高警惕。尼日利亚政府官员提加尼说,政府必须通过一切可能的手段来告知民众真实信息。“人们知道的真相越多越早,谣言传播的空间就越小。”

全球化人才必备的七大核心能力 篇6

2011年,伦敦商学院琳达·格瑞顿教授在她的课堂上细数着影响未来的五大力量,并且感叹今天的人才所面临的严峻竞争。她所感叹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才所面临的来自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压力。而来自中国的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在当今的企业中,尤其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机构,我们曾经看到很多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位都是由外籍管理人员以外派的身份所掌握。今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本土成长起来的优秀管理人员。不仅如此,在很多岗位上有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愿意拿着本地的合同和待遇在中国工作。全球化人才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些高层的管理职位,它已经在进一步扩大范围,甚至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的确,这就是我们及我们的下一代将无法避免的挑战——在全球的人才库中竞争,这是我们的父辈所不曾经历、也没有机会经历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场人士又应具备哪些核心的能力,才能保持在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1 全球化的视野和战略眼光

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当天,我所在部门的一位年轻的同事就在几个小时之内整理汇报了他所负责的产品项目的供应链状况和物料供应商所在地点,及时分析了供应商风险。这对于一个仅有着一年工作经验的初级员工来说并不多见,在很多人都在忙于眼前的例行工作的时候,这个能够放眼全球的年轻员工就会脱颖而出。在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企业运营环境下,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工作的员工,但我们更需要的是有国际化意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人才。要有敏锐的国际商业运作意识,思路不局限于本地的经营,看问题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能够将国际国内的宏观发展联系到日常的业务中来,具有强烈的前瞻性意识,这样的人才才是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人才。

2 系统性思维的能力

我们是否常常有这样的感触:每天都很忙,但一段时间过去了却发现并没有多大的改进。我们或许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新的想法,然而,能够将碎片的想法组织成为系统的思维并不容易。能够掌握全局观的人才,才是未来企业所需的人才。系统化的思维会让我们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和应对复杂的问题。这更是商业领袖所应具备的能力。不急于去找解决方案,而是寻根溯源,深入发掘问题的本质,再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能够从中发现机遇。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也是信息过载的时代,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被主流的观点所影响,随波逐流。哈佛商学院迈克·波特教授的竞争力优势理论告诉我们,企业打造其竞争力,要么以成本取胜,要么注重独特性。对于人才来讲,道理也是一样,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过多地受外界的干扰,拥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往往能带给我们创新的观点,推动新的技术和模式的产生。

3 文化的理解和包容能力

这不仅仅是跨国公司的人员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当前,很少有公司可以说他们完全是本地化运营,不与其他国家打交道,或是采购,或是销售,企业走向全球化成了必然趋势。对于参与全球化管理的职业人来说,只要是你与其他国家的同事或客户打交道,首先就应该了解当地的文化,能够包容文化的差异,并且有能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从小受中国传统教育的我们,从幼时就养成了谦卑礼让的习惯,尊老爱幼,所以我们可能很少抢话、插话、打断别人的讲话。这绝对没有错,礼仪的重要不可忽视。然而,我们也应意识到这一习惯给我们同西方的同事交往所带来的影响。比如开会时,欧美的同事或许因为教育的背景常常会有很激烈的讨论,如果我们一味地礼让,可能到会议结束时,都不会有机会等到别人停下来主动听你发言。这样别的同事或许会认为你并不感兴趣参与讨论,严重者会认为你没有对会议甚至工作带来任何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理解文化的差异,有意识地主动参与讨论,就会让我们避免类似的尴尬。

4 语言的表达能力

语言的表达能力对我们的高效管理至关重要,这其中包括英语的语言能力,尽管中文的使用人口可能在世界上占了很大的比例,但目前国际上商业通用的语言仍为英语。所以英语的沟通能力非常关键。然而仅仅是会说英语还不够,如何能够清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更为重要。我看到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很多非常有业务能力的中国员工,由于无法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错失带领重大项目的机会、升迁的机会,甚至无法得到总部管理层足够的尊重和重视。也有些员工明明做了很大努力完成的工作,却因为不擅长同大家分享和讲解而无法得到必要的认可和推广,造成了自己影响力的局限,相比之下,同等水平的印度员工却占有更大的优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非一日之功,然而只有我们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才能逐日提升。比如事前做足准备,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反问自己这到底是不是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可通过向同事好友寻求反馈验证自己的表达是否简洁精确。

5 虚拟远程团队的管理能力

在通信和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沟通变得无比便利,很多过去无法想象的团队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企业运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视频会议,网络文件共享,我们不管身处何处都可以随时和团队成员进行联系。远程团队、虚拟团队也随之增加,同一小组的成员或许分布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尽管科技使沟通成为可能,但我们无法忽视管理中行为管理的重要性,这使得高效运作虚拟团队成为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多年来,仍然欠缺十分有效的管理模式。全球化的职业人身处在这样的团队,不仅要能够做到有效的自我管理,同时能够领导虚拟团队和远程团队。多年来我身处这样的团队,不管是领导还是被领导,我都深感到这其中的不易,保证一个跨国虚拟团队的高效不是一件易事,再加上缺乏足够的见面时间,领导者很难把握团队成员行为方面的因素。我把个人的经验总结为三句话:信任是基础,沟通要足够,结果为导向。

6 可流动性的能力

2006年,以IBM为首的一批企业将采购重心向亚洲转移,IBM的首席采购官约翰·裴德森更是大胆地将自己的办公地点转移到了深圳。这也带动了一大批外资企业的效仿。近年来,由于人工成本上涨,加上原材料、物流成本高等等,很多外资企业已经开始考虑寻找下一个低成本的资源地。不足为奇地会看到一些企业在未来向更加新兴的国家转移。仍然以IBM为例,在6年后的今天,约翰·裴德森再次宣布其办公地点的迁移,由深圳迁往布达佩斯。全球化运营的环境下,办公地点迁移不可避免,或是为了寻找成本更加低廉的生产基地,或是为了更加接近客户,我们都会有机会面临不同城市甚至海外工作的机会,一生一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我们是否在意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地点,我们的家庭状况是否允许我们能够灵活机动地迁移?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情况和人生的价值观,我们无法判断对错,但可以判断的是,在未来的发展中,可流动性强的人才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将会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7 不断学习的能力

组织和个人都需要具备学习的能力,没有一种知识是永恒不变的。学习是一种态度,开放的心态非常重要。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某种方式,某些渠道,它可以是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我们不仅可以从老师、前辈或经验丰富的人身上学习,还可以从每个人身上学习。这可能会是新的知识,或是某种精神,甚至是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些许的启发。有效的学习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会总结和反省。

全球史观下的历史学习刍议 篇7

一、关于全球史观概念的相关特点

1. 全球史观强调的是历史的全球性与整体性。

在对全球史观研究的过程中, 摒弃了以国家为单元的思维模式, 克服了狭隘的民族史观。全球史学家们认为, 在描述世界历史进程时, 以国家为单元的方式具有两个弊端:其一, 诸如物种的传播、疾病的蔓延、气候的变化等, 这些超越国界的现象大都被忽略, 而这些历史现象恰恰对全球历史的发展产生过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二, 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是全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每个社会形态又都不是单独存在的, 这些形态之间互相发展, 互相促进, 又相互竞争, 相互交融, 这些因素都是推动全球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而这样一种推动力因为不是发生在国家框架之内的, 因而被长期搁置。因此, 威廉?麦克尼尔曾这样说过, “我们需要发展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历史, 为人类的复杂性造成的多样化留有充分的余地”。这就克服了民族历史的狭隘性, 往全球史观的方向发展。具体说, 就是“世界通史的基本叙事单位应该是相互具有依存关系的若干社会所形成的‘网络’。这个‘网络’可能覆盖整块大陆、整个大洋、半球乃至全球”。

2. 全球史观关注的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区域运动。

全球史学家们普遍认为, 历史的存在就是世界各国互相影响的结果, 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间的一场“跨文化运动”。这种“跨文化运动”的不同意义在于它不存在强势群体强迫弱势群体接受的含义, 而是一种公平的交流与合作, 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任何一个发展的阶段都不应该以某个国家为代表, 去描述全球的一个发展趋势。全球发展的整体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描述, 即国家人口的增长、生产技术的进步、交流范围的日益扩大。而人类社会交流范围的日益扩大是有赖于人口增长和生产技术进步的。因此, 对于这三个方面彼此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全球史观概念的提出为这一历史进程提供了全新的审视角度, 从而扩大了历史学者的研究领域和范围。

3. 在对全球史观进行研究时应当采取相对中立的价值尺度。

传统观点中的“西方中心论”受到了众多史学家的批判, 然而对于这种批判大多停留在意识形态的层面, 在全球史观概念提出后, 史学家重新从根本上分析了“西方中心论”, 研究了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及其谬误的根源。研究认为, 在世界各国形成“西方中心论”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 取决于上文提到的以国家为单元的固定思维模式;其二, 是根据结果反推原因的分析方法。这种结果直接导致了全球史学家们自觉抵制“西方中心论”, 反对以西方国家作为全球核心的说法和唯一标准, 主张建立全球史观学说理论, 重新审视人类整体的发展。这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所言, “这种历史观认为世界上每个地区的各个民族和各个文明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上, 都有权利要求对自己进行同等的思考和考察, 不允许将任何民族或任何文明的经历当作边缘的无意义的东西加以排斥”。

4. 全球史观反对对于历史提出过于绝对的审判。

全球史学家们普遍认为, “很多从单一的方面观察认为其具有必然性的历史事件, 在进行多方面的比较考察之后就会发现, 如果不是各个方面共同提供了审视的条件, 这种‘必然性’是可以不存在的”。因此, 在对一个有若干社会因素参与其中的历史事件进行观察与研究时, 必须充分考虑到该事件发生可能存在的偶然性和特殊情况。因此, 在平时的历史学习和教学中, 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全球史观的运用和理解, 用全球史观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二、如何正确运用全球史观的观点审视历史问题

当前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 对于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民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 又要强调个性的保持。既要求国民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又不能缺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既要求国民的思想开放、与时俱进, 又不可缺了本民族的传统和特色。可以看到,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就是对国民素质的一种重新塑造, 是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教育改革工程。从新课改在我国的实施程度来看, 全球史观的概念已经融入中学历史课程, 并且高中历史课程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全球史观。新课程中对于全球史观概念的论述, 不仅体现在知识点的设置和分布上, 还表现在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定位和阐释上。比如, 在讲到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等具体的历史问题时, 教师已经将全球史观的概念融入教学当中, 获益匪浅。在全球史观的教学模式下, 应注意把中国历史放进世界历史中进行考察,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展示中国文明的发展过程, 做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教育学生从全球的发展去把握中国历史的演变进程, 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新课程内容中提到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民主与专制”等, 应融入全球史观的概念, 结合中、西方的对比, 进行学习与探讨。既将社会生活的内容融入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又与西方的工业文明相结合, 既丰富了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赋予了历史学科神秘的色彩, 又是全球史观概念的完美体现。

三、结束语

当代历史教学运用全球史观的概念融入其中, 已经屡见不鲜, 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支持与肯定。至于如何更好地应用, 还有待广大教师和学者的进一步探索。笔者只是从简单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浅显的论述, 并不全面, 还存在着不少困惑, 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多多探索、多多发现。

摘要:全球史观作为当前一种新的历史观, 具备培养学生全球史观视野的重大教学意义, 现阶段已经被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广泛运用到历史教学工作当中。运用全球史观进行教学, 既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人类历史源头出发, 去发现和探究历史事件的奥秘, 从整体上认识历史, 体会历史。本文通过对全球史观相关特点的论述, 提出了如何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融入全球史观的概念, 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历史的目的。

关键词:全球史观,历史学习,特点,运用

参考文献

[1]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M].商务印书馆, 1996.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GIF扩充全球变速器测试能力 篇8

“具有130多个测试台架, 是全球最大的变速器测试供应商, 我们能为客户提供在汽车行业无可匹敌的能力和灵活性。”Wolfgang Krause说道, “由于稳固的资金支持, 我们在德国卡塞尔建立了另一个分部, 在中国的测试台架将增加到20多台。”

对CO2排放和相应的油耗降低的调整要求极大提高了在整车开发中对动力总成效率的关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到纯电动驱动将对整车企业和供应商是一个挑战。GIF位于卡塞尔的分部由于具备很强的测试台架能力和测试电动驱动的基础设施, 作为一家测试技术经验丰富的供应商, 可以为成功实施提供决定性的优势。

“在动力总成测试领域, 我们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除了乘用车制造商, 我们成功地在商用车领域也赢得了很多的客户。”Wolfgang Krause强调。

全球学习能力 篇9

第一, 知识价值观的变革。

全球化时代, 知识更新周期之短、更新数量之大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因此, 需要策略性地刷新知识“为我所用”, 即教师以学习者自身的主体性和目的性而唤醒其对客体知识的选择意识和主宰意识。换言之, 从被动的知识驭“我”到主动的“我”驭知识和“我”用知识, 构成了新旧知识价值观的本质区别——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系统认知、承纳和记忆, 更在于建立, 在有所舍弃和有所选取基础上的归类、提炼、运用和创新。在这种知识价值观的指导下, 对某些知识的选择性的自觉放弃, 同样成为学习者对待知识应然的一种明智态度, 并升华为知识学习的最基本内容之一。这就是知识泛滥、更新增速的资讯时代对所有学习者的一种特殊要求和使命——教师当要清醒自觉。

第二, 教育目的观的变革。

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塑造为适应既有社会规范而全盘接受知识或义理的人, 而是为化解国家乃至人类未来的风险与挑战、创造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新文明、新社会而持续探索的“未来人”。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末早就预见到的:“人类教育正愈来愈倾向于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育新人。”

在这种崭新教育目的观的引领下, 教师将致力于培育具有强烈未来意识、超越性思维品质、可持续创造能力和与之和谐的情意要素的独特“新我”。由此而引发下述教师角色观的蜕变。

第三, 教师角色观的变革。

教师的职责更为全面、使命更加重要——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春蚕或园丁, 更是点燃学生持久探索、创新和发展的强大生命能量的播火人。换言之, 学习和成长是学生自主的一种精神历程, 而帮助学生从中获得自我发现、自我拓展并实现个性化成长, 则完全是教师的一项新使命。

对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全球化不但深刻地改变着教师的诸多教育观念, 而且同时也对其思想创生力、课程开发力和语言表达力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教师基本素养由其上位观念所凝铸的思想力和由其下位能力所支撑的行动力两者深度融合, 由此而不断刷新教育风貌、提升教育品质, 造就一个国家值得美好期待的深远未来。

第一, 可持续的思想创生力。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教育普遍开展的深刻改革, 网络“全时通”条件下信息与知识的即时性生成, 必然要求作为独立自主者的教师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刷新的思想产出, 而且这种产出的速率要明显快于学生, 思想刷新的频度和深度更要远远强于学生。这样, 随之而形成的必然是教师可持续的思想创生力, 并由此而决定教师视野是否开放、气度是否高迈、观念是否出新, 决定教师能否真正为学生从内心深处欢迎和为学生作出思想日新月异之蜕变的时代表率。唯其如此, 教师思想创生力才成为引领学生思想创生力生长的关键性标志。这是人类教育史上空前的一种巨变, 是全球化时代对教师最深刻、最内在和最具发展性和挑战性的能力新要求。

第二, 强劲的课程开发力。

教师不能简单满足于忠实无误地执行教学指令或照搬教学计划, 不能以置身教室、施行“讲课”为自己唯一的使命。如同人类现实世界和更广大的宇宙世界是动态生成的那样, 以学科交集和边界融合形式增生的新课程序列也是动态生成的——不仅仅是数量的扩展, 而且是内涵的深层拓新。它们需要教师以不断创生的思想力为依托, 持续开发和设置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多元化、个性化课程体系。

从深远的意义上说, 在全球化时代, 教师对课程的开发力远远比对课程的执行力更重要、更关键、更具有实质 (下转第57页) (上接第43页) 性意义。作为承担着在全球化博弈中夯实国家未来发展根基的教师, 尤其需要养成以“全球化课程”理念为内核的对特色课程的开发力———即在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来构建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 着眼于为中国培养拥有全球竞争力乃至宇宙开发力的创新人才。“全球化课程”强调分析综合、批判性思考、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跨越各主要学习领域的较高的课程融合标准, 强调培养学生面对快速变革的外部世界和多元的价值取向所应具备的包容力和理解力等等。

第三, 全方位的语言表达力。

一方面, 人类有史以来从未像今天这样能够借助电讯电子和视频展开大跨度、全方位的深入交流——优质教育更是需要通过精彩的表达而深入开发心灵内宇宙与太空外宇宙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另一方面, 全球化是以多元文化博弈为其基本特征之一的, “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三维历史时空提供给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契机, 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载体即语言表达力。教师个体表达的弱势最终可能导致母语文化趋向“软性消亡“。

由是推论, 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和教学必然使教师的语言表达力凸显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例如, 无论是上述思想的创生或课程的开发, 都更需要借助语言的新颖表达、尤其是口语的创意表达来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可以深信:从远程在线互动到课堂零距离即兴对话及其深化, 教师那种以富有活力、新鲜生动、缜密深刻为基本品质的语言表达力, 已经上升为推进教学深入的主要动力, 上升为引发教与学双边智慧能量爆发的基本手段。而且, 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媒介及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和全方位之走势 (包括键盘点击技巧所带动的网络语言表达) , 要求教师不但能在教育场域中赋予母语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以便能够传承民族文化的精华, 更要娴熟驾驭国际强势语种如“核心英语”来建构教育思想、享受教学表达的满足, 以激发学习者创造力在审美愉悦中的绚丽迸发。

经济全球化与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篇10

一、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 经济全球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促使必须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我国产业结构长期是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这两项产业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对资源的消耗速度非常快, 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所以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可以得知, 在社会结构趋向健康的“橄榄型”发展的时候, 此时更需要改变产业结构, 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来不断提高全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同时在资源环境消耗和污染方面也同样得到了改进。所以经济的全球化直接导致我国在人才结构上大量缺少服务型的人才, 要想适应全球化的经济社会, 就必须改变人才结构, 如何改变?关键就是要通过学习。

(二)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机会越来越多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提升。其他国家都开始注重中国的力量。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承接了很多国外代工工作, 这种两头在外, 中间在内的结构模式, 使我国没有国际话语权, 定价权和销售权都在国外。近年来, 我国不断在创新的路上摸索, 也在逐步建立更完善的中国市场经济, 所以我国已经由过去的制造大国正在转向创造大国。我国这种大规模的结构模式吸引了很多国家的高度关注。所以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份额, 也赢得更多的尊重, 需要不断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的先进度, 以此来促进我国进入全球国际化的步伐。

(三) 经济全球化将促进中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更新

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是知识的全球化。纵观世界各国, 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教育体系, 这种教育体系更合适本国的特点和发展。但是在如今这种世界格局之下, 要想提高我国的国家竞争力, 必须在教育体系上做出巨大的改革。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等国家, 他们的教育体系现在已经以民营的模式不断地进入中国的教育市场, 也受到中国各界的一致好评。我国的教育体系应当做到顺势而为, 应当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进行教育全球化的改革, 应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 延续我国以人为本的治国方针, 对教育体系展开科学、合理、有规划、有远景的设计和安排。

二、构建终身学习的体现需要不断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 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我国仍旧属于发展中国家, 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 在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上都存在差距。通过调查发现, 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人均教育投入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更低于其他金砖国家, 低于俄罗斯、巴西、硬度、南非等。数据显示, 我国2013年的教育经费投入为24488.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30%, 比上年的4.28%增加了0.02个百分点。与国外相比, 我国对教育的投资还明显不足。所以, 要想构建一个更能适应全球化的学习体系, 就必须先在教育投入上加大马力, 虽然教育的改革成果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 但是越是漫长的等待的越是最有价值的。所以一定要不断加强对教育的投入, 以满足公众对教育的渴望。

(二) 采用先进的教育方式实现与时俱进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模式。如果你是教育者或者被教育者, 你一定会发现当下的教育出现了一个新的格局, 就是网络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解决了距离远, 时间紧的难题。这种教育模式如果能够大量的普及, 将会有效地提高全民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而提高全民的素质。所以政府需要着力推广和普及网络教学, 特别是在偏远山区, 要不断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 让落后地区也进行先进教育的熏陶和影响, 从而构建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三) 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也是教育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于我国的教育发展而言, 民办教育是主要的发展方向。通过民办教育, 为一部分人提供了学习的环境。需要说明的是, 民办教育的办学理念需要改变, 必须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 以提升能力为主, 其他知识为辅的标准。古语有云: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于渔。所以不管是民办教育还是公立教育, 都需要秉承这个教育原则, 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 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主。

(四) 融合国内外学生, 为经济全球化做足准备

根据我国自身资源特点和地域特色, 不断地引进国外优秀资源。一方面不断开放我国对外的留学政策, 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在中国学习, 不仅可以为中国赢得世界的尊重, 也可以给中国带来多元化文化。促进我国学生的学习欲望, 当发现有更有趣的知识和先进文化的时候, 学生就会保持学习的欲望, 由此就能够为构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鼓励建立更多的中外合资学校。为世界文化的融合以及我国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环境, 为全球化经济的人才储备做出更多的贡献。

(五) 加大社会群体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教育是全民性的, 所以要不断提高每个人对教育的认识。教育业是生活化的, 不是只在课堂中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育更是社会化的, 所以更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员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终身学习的氛围。一方面建议企业单位加大在职员工的培训力度, 企业要发展, 就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的企业, 才能百年长青, 永续发展。所以对员工的培训不应忽视, 应该登上企业发展的日程表。另一方面社区要在小区内建立学习中心, 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人是群居动物, 也是带有惯性思维的动物, 一个学习型的环境, 一定能够有效促进全民族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型社会。

(六) 提高教育和培训的质量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巨大变化, 使人们面对复杂多变、更富有挑战性的世界。这要求加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 提高思想品德、智力和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 要特别注意培养受教育者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还要注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国际性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外语能力, 还要具有全球视野, 了解本领域世界的发展现状、前沿与趋势, 具有善于竞争、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等等。

(七) 增加教育体系的弹性,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终身学习体系

当今时代, 学习者能否具备适应未来需要的能力, 关键在于能否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改变目前各类学校教育特别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不沟通的状况, 为广大受教育者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使正规教育体系变得更加富有弹性, 非正规教育的方式更为开放, 鼓励教育机构、办学形式、课程设置、学生成分和经费来源的多样化, 努力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对教育的多种需求。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建设以学校为依托的、立足社会发展和社会成员多种需求的, 包括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的企业教育系统和以城乡社区为单位的社会教育在内, 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 促进教育结构体系的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多样化和社会化。

参考文献

全球学习能力 篇11

此次论坛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国经济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出现新的潮流的背景下召开的。论坛的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研究和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新经验、新方法,促进企业领导人提高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创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因此,此次论坛引起各方瞩目。与会人士对当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从理论建构到实际运作、从宏观发展到具体问题,把握发展的时代脉搏,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其中颇多真知灼见。

企业文化创新是新世纪提升中国企业能力的必然选择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而企业文化正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层次的一个必然选择。

就总体水平而言,我国已经越过了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到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新的发展时期,与所处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全球化及国际产业转移相符合,从而形成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相对有利的外界条件。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在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在更深刻地参与国际分工的客观形势下,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和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文化是潜在的生产力”。 与会代表认为,企业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形成的,以企业管理哲学、企业精神为核心,以最高目标为共同价值的企业行为。它是企业的灵魂,是精神支柱,是潜在的生产力。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积淀;企业文化只有付诸实施才有意义,企业文化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不断创新,要目标化、系统化、具体化,有氛围、有载体、有典型;与制度创新融为一体,促进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而且要常抓不懈。

企业家要有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

社会责任是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共有的文化内涵。代表们认为,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要创造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消除贫困、促进社区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维护职工权益既是企业家的责任,又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企业家要有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勇于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诚信是企业文化自觉的行为基础。实践证明,经营发展状况良好的企业必定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业界声誉和社会声誉。现代经济社会要求企业在诚信环境下从事经营活动,企业间的竞争最终是信誉和品牌的竞争,而凝聚力和品牌竞争的基础就是诚信。诚信是企业对政府、社会、员工、顾客以及债权人的一种承诺,承诺得到社会认同后,诚信就会变成企业的财富。

和谐与均衡是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民营股份制企业,远东集团提出企业生态的“五要素平衡”,通过服务客户、员工、股东、政府、社会,通过创建“一人进远东,全家远东人”的和气的内部关系,通过创建“一握远东手,永远是朋友 ”的和睦的客户关系,通过创建“一心创伟业,诚信谋发展”的和谐的社会关系,把“和”看作顺应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践行“三个代表”,与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相呼应的自觉行动。

企业家必须自觉地借鉴、融合古今中外的企业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企业建立在中国的土地上,其文化理念当然要植根于中国,但必须吸纳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借鉴国外的企业文化思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提炼创新。北京丽都饭店有限公司的做法是,每当外方经理到任时,中方经理都要介绍中国国情、介绍党的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介绍企业历史沿革,让他们及时认识到党组织在企业管理、改革、调整和稳定发展中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苏州供电公司在开展流程优化咨询工作中发现:一个看似简单的流程调整,背后却有着新旧组织文化的冲突与变革、事关企业组织文化重塑与再造的大文章,而这个重塑与再造的成功,关系着企业发展能力的提升。

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基础的、核心的、主导的作用,特别是处于重要战略转型期的企业文化,其反作用力更为明显。在企业变革中,自觉地进行文化的再造与制度的再造并行不悖。上海纺织控股有限公司的实践表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重组能否成功,已不仅取决于资本融合的运作状况,更依赖于以不同企业为载体的文化的融合程度。企业重组之患,不是来自有形资产,而在于无形的文化,所谓“精神聚,虽亡非真亡;精神误,不亡也抵于亡”。要用开放的视野和文化张力把企业重组中经济和文化这两篇文章统筹起来,往思想文化的深处做,往企业持续发展的远处做,往市场经济的高处做。有代表提出,在企业文化改造的问题上当前要注意八个原则:市场决定原则、自上而下原则、随机制宜原则、机制支持原则、要素匹配原则、专家辅助原则、累积成果原则和积极谨慎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落实

企业文化力是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实现的。做企业、做品牌就是做文化,必须塑造科学的价值观;做文化就是做人,必须经营创新型人才;做人就是做SBU,力争人人为市场创造价值。

树立科学的企业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企业工作者要坚持不懈地用企业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使员工自觉地为实现企业新的战略目标行动;围绕这个核心,注意处理好企业与社会、与人、与自然的关系;讲求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战略目标;要在投入产出分析、资源配置、运营控制、绩效考核等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把功夫下到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

衡量经营管理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一种明确而统一的价值观是否渗透到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企业文化力可以从七个基本形态上把握:战略目标的凝聚力、价值追求的驱动力、机制激励的生长力、决策理念的主导力、和合氛围的协同力、科技创新的提升力、协调发展的持续力。论坛上,来自全国的许多企业工作者都以所属企业的实际,畅谈了他们对企业文化力问题的认识和体会。中国水电七局这个与共和国同步的企业提出:要形成企业务实超前的决策文化的内驱力、精细科学的管理文化的执行力、真诚和谐的人本文化的亲和力、创新创效的科技文化的创造力,用文化加力,给企业加速。作为民营企业,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形象地把自己的企业发展概括为“小家文化变为大家文化”。他们深切感到:在中国加入WTO,企业间的竞争更加国际化的今天,淡化家族制,向全社会开放,引进职业经理人,是民营企业成长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国际化竞争的需要。民营企业要在这一轮全球竞争中有立足之地,要挑大梁,就要从根本上进行文化战略整合。

通过文化提升经营能力。上海纺织控股有限公司对全行业空间重组中留下的一批存量资产,从文化看经济、从经济形态看文化的多视角出发来考虑如何盘活。上海纺织有着源远流长的经营历史,是民族纺织业的发源地。在行业调整、重组中产生了一批壳体企业。从纯经济形态看,人去楼空,似乎只有卖地卖楼的价值,然而从文化形态上看过去,在上海母亲河黄浦江和黄金水道苏州河的两岸,聚集了一批建筑风格各异的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厂,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充分开发内存其中的文化资源优势,其价值不可估量。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当前增强企业文化力的重要手段。江淮汽车集团公司从1996年开始致力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并以创新的文化核心来支撑“江汽大厦”,他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和“五项修炼”理论相结合,把“系统思考、团队学习”的核心理念赋于公司的战略决策和制度设计中,把学习型组织的工具和方法运用到生产经营中,规范组织行为、净化员工心灵、改善组织心态、激发创新能力、培育组织的学习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学习改变了员工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用学习的手段提升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职能管理素质。学习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变革能力,培育了团队和组织的学习力,走出了一条国企渐进式变革的道路。

会议安排了中国企业文化测评中心所做的企业文化测评的专题讲座,介绍了国外先进国家在企业文化管理系统研究领域和实务操作方面的成果。代表们饶有兴味地提出了许多问题,与演讲人共同探讨如何用技术手段,提升我国企业文化测评水平,以利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能力。

与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首钢集团和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全球学习能力 篇12

目前,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加强广播电视基础网络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建设,是广播电视适应“三网融合”发展的必然需求。思科全球副总裁徐启威对此表示:“思科致力于将创新技术和丰富的全球实践经验引入中国市场,助力运营商为用户打造前所未有的体验和丰富多样的全新应用。此外,思科的战略转型也将帮助运营商在保护前期投资的前提下,通过灵活、开放的方式,充分利用云资源发挥运营商的整体竞争优势,并在万物互联时代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和成功。”

基于云技术的新一代数字视频解决方案和HEVC4K实时编码技术:这是思科Videoscape虚拟化视频处理(Virtualizing Video Process,V2P)解决方案的扩展和延伸。通过V2P解决方案,媒体公司和付费电视运营商可以将所有搭建多屏视频业务平台所需要的功能部件进行虚拟化和统一调度,这将帮助他们提高其业务的灵活性和服务速度,并降低成本、创造更多收入。

演进式服务平台:利用业内最为开放、完备且灵活的SDN和NFV技术构建而成,是思科开放式网络环境(ONE)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与现有基础设施层协同工作,并可以跨计算平台、存储和网络,自动化创建和配置服务。

新一代CCAP综合接入平台:思科视频和数据融合的高密度平台,可实现大带宽接入和视频IPQAM功能。该平台全新定义了CMTS,从而大幅提升了接入设备的密度,在实现全业务接入的同时,还能够支持最新的SDN和NFV技术,使得运营商未来的业务部署更加快捷、网络运维更加方便。

协作视频云解决方案:通过在广电网络上构建基于云架构的协作视频云,为客户提供市场领先的思科企业协作通信业务。该解决方案能够为客户提供将CAPEX转换为OPEX、随收随付等业务模式。此外,思科协作视频云还能够提供支持广泛应用的视频解决方案,其中,将IPT、UC与网真(TelePresence)的整合,是协作视频云又一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可以提供整合的云端网真服务(TPaaS)。

上一篇:最新成果下一篇:高三化学复习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