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理念论文

2024-06-29

全球理念论文(精选9篇)

全球理念论文 篇1

拜耳材料科技在2008年中国国际橡塑展 (ChinaPlas 2008) 中继续坚持创新和客户导向的理念。未来环保概念车“eXasis”以其在中国的“处女秀”出现在本次展览上, 成为一大亮点。这款车由瑞士汽车行业先驱Rinspeed公司与拜耳材料科技合作开发研制而成。拜耳的模克隆·聚碳酸酯材料用于eXasis的车身, 大大降低了车的重量, 也因此减少了车辆的燃油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拜耳的聚碳酸酯透明塑料把`eXasis'的真正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将抽象的创意变成了具体的东西, 将凭空的想象变成了切实的汽车。”

作为拜耳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模克隆?聚碳酸酯已有50多年的成功应用历史。该材料具有轻质、抗折断、设计空间大的特点, 因此, 加工的多功能性使其新的应用领域不断被发掘出来。近年来, 随着拜耳在汽车玻璃窗用透明红外线吸收染料上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使得模克隆?聚碳酸酯正逐步替代玻璃成为理想的车顶结构材料。例如:Smart Forfour的全景车顶和奔驰的薄板车顶就采用了这一材料。据说, 新的红外染料比之前制造的用于模克隆?聚碳酸酯的染料性能高出了50%。比如, 采用了深透明色, 因此十分适合用于车顶模块, 它可以大量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涂以这类染料的模克隆?聚碳酸酯等级产品在吸收热辐射方面, 至少与目前的隔热玻璃窗一样有效。

为此, 拜耳专为汽车玻璃窗定制了模克隆?AG2677, 它是基于隔热玻璃窗的现有标准颜色而制作出的新型红外线吸收等级产品。与上一代产品所不同的是, 新产品可以用于生产成本更低廉的抗红外线玻璃窗系统, 欧宝Zafira的全景车顶便是该材料应用的一个成功案例———通过补浇一块由拜耳生产的、带有玻璃纤维增强型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高光热塑性塑料薄膜, 从而将合成车顶模块制作成型。随着全景车顶的成功应用, 使得利用模克隆?聚碳酸酯开发更具挑战的概念车成为可能, “eXasis”的成功推出就证实了这一点。

实际上, 在“eXasis”之前, 拜耳与Rinspeed公司已经成功地推出了两款概念车:具有前瞻性外形的“Senso”, 以及“纯正血统”的“zaZen”跑车。“zaZen”车代表了汽车设计领域照明技术新时代的开始。它的突出亮点在于明亮的全息刹车灯, 以及由模克隆?材料制成的轮廓平滑、透明的整块式拱顶———整个拱顶以下至皮带线部位都采用拜耳的透明模克隆?聚碳酸酯制成。车顶夺人眼球, 不仅轻盈而且清透。它看上去仿佛是漂浮于相当低矮的车身之上。与传统的玻璃相比, 其重量也减轻了很多。车篷结构的光亮度与“zaZen”的表面涂层有关, 据说这是以拜耳的原料———Desmodur?和Desmophen?为基础的一种白色矿物质遮光体。此外, “zaZen”的内部装置也延续了这种透明的特质———采用模克隆?聚碳酸酯制成的透明座椅外壳, 配以与Recaro公司合作设计的Technogel?车内装潢, 与精心设置的强光灯形成了巧妙的结合。

展会的另一个亮点是由模克隆·材料制成的多彩Fantasia·灯具。这一产品采用的Fantasia·是拜耳材料科技的一种能为塑料表面添加各种颜色和特殊效果的技术, 可实现为客户量身定制各种产品。拜耳材料科技也会紧跟时尚设计潮流, 不断开发新的色彩和效果。这款Fantasia.灯具将用它彩虹般多姿的色彩点亮您的生活。

全球理念论文 篇2

2015年6月24日上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和谐?合作?发展?责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理念与实践”国际圆桌会议在北京开幕。

本次国际气候会议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承办,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耶鲁大学全球正义研究中心(美)、中国政法大学自然资源与气候变化法研究中心等合作单位共同参与。会议的主题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哲学视野、应对气候变化的伦理责任、气候变化的法律应对与共同行动等。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秉持宋庆龄“缔造和平”、追求人类“普遍的和谐与合作”精神,始终遵循“和平、统一、未来”三项宗旨,积极致力于推动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基于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发挥具有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的优势,在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之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国内、国际关注环境及气候变化领域的知名智库和研究机构,举办小规模、高规格的国际圆桌会议,促进中外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和专家学者探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理念与实践,分享交流全球气候治理智慧,并在此过程中,探索总结如何通过民间渠道,构建非官方对话机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耶鲁大学讲座教授、全球正义研究中心主任托马斯?博格,全国人大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白鸽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在开幕式上表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地球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进而影响到经济、政治、社会各个方面,制约人类和平发展。气候变化问题得到各国政府与公众的极大关注。此次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气候变化国际圆桌会议,意在传承宋庆龄精神,关注人类共同命运;促进中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理念与实践,分享交流全球气候治理智慧;提升全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加强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理解和重视。

全国人大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赵白鸽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主动实施一系列举措,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明显成效。为取得这些成效,中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国际务实合作;加强制度建设,注重立法和法律实施;倡导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加强企业和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推动中国全球化采购新理念 篇3

回顾以往两届论坛的成功经验,为本次论坛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届中国企业采购国际论坛”于2002年5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隆重召开,该论坛是我国加入WTO后采购领域的首次国际高层峰会。国际采购与物资管理联盟(IFPMM)主席及主要首脑和来自国内外的官员、采购界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的高层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精彩演讲。

首届论坛所取得的成果和共识在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采购国际化的形势下,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世界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促进了国际现代采购理念、知识和经验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同时,中国企业采购领域通过改革、创新,确实涌现了一批成效显著的成功企业,成为相互学习交流的好典型;通过论坛的交流和座谈,深感我国企业采购现状相对滞后,要在我国经济转型中通过改革、创新,建成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企业采购体制,将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二届论坛邀请了国际采购联盟欧洲代表、荷兰大企业采购指导组主席、资深专家汉斯布朗斯先生,还邀请了美国通用电气、惠普、戴尔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我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国际著名管理咨询机构Free MarKets公司、财政部国库司、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的高级主管、专家和政府官员,以及我国一批知名企业联想集团、物美商业集团等高层领导出席大会并做主题演讲。

第二届论坛讨论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采购发展战略”。论坛为中外企业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国内外先进企业采购管理模式与先进经验的平台,并以此为契机,促进了中国企业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供应链网络体系开辟了新的途径与机遇。

本届论坛的引人之处——三大亮点展示

亮点一:国内业界品牌活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中国第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社团组织,是国际采购与物资管理联盟(IFPMM,全球公认的最权威的从事采购与供应管理研究、教育培训、咨询的国际性组织)在中国的唯一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直属国务院,专门从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的政策研究和咨询的机构。本届论坛是连续第三年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国际采购与物资管理联盟鼎力支持,三方合力打造的精品论坛,在采购业界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

亮点二:公共采购集体亮相

论坛首次将军队采购作为一个专门话题,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的有关领导和各大军区、军兵种军需物油部有关负责人出席,共同探讨军队采购体系、模式和流程的设计,展现军队采购的市场空间;财政部、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和国內各主要省、市政府采购中心(办公室)的负责人也应邀出席,共同探讨政府采购的实施方略,沟通政府采购的相关信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采购官员也出席论坛,介绍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采购的规则、程序,提供进入国际采购体系的商业机会。

亮点三:采购供应洽谈专场

论坛首次设立洽谈专场,分设采购发布区和供应展示区。“采购发布区”由政府采购中心、军队物资采购部门及电子、汽车、建材、零售等行业的企业采购管理部门发布各自的采购信息并接受咨询。“供应展示区”组织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优秀供应商展示产品、接受咨询、发布信息。为采购商和供应商提供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创造一个交流、合作、洽谈的平台,供需双方籍此发现商机、实现共赢。

全球理念论文 篇4

1.1 传统地域景观的形成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景观都来自于对自然的模仿, 只是各自模仿的自然原型有所不同。古代中国气候条件良好, 山河壮丽, 山水、云雾、峭壁、森林、江河湖泊, 冠绝一方。古代中国人心目中最美好的景色是那些风光秀丽的山河湖泊, 中国园林的起源就是从模仿这样的自然景色开始的。中国的园林发展是从对原始自然的写实到写意的模仿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原始的自然景观是模仿的原型[1]。又因为中国地域辽阔, 自然地貌不尽相同, 各类自然特征的千差万别形成了丰富多元的地域景观。

1.2 传统地域景观的生态观

1.2.1 对地境和气候的尊重

从上述传统地域景观的形成和历史变迁可以看出, 中国传统园林的形成与对气候条件的尊重是密不可分的, 不同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景观。在漫长的园林发展过程中, 人们还摸索到了“因地制宜”这一造园要领, 这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对地境的尊重。在《园冶》“相地”篇中, 计成便已提出“相地合宜, 构园得体”的造园理论[2], 并对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和江湖地的造园手法分别进行了论述。传统地域景观对地境和气候的尊重正是古代园林设计者生态观的行为体现。

1.2.2 道教的“无为”思想

无为的思想, 源于《道德经》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 则无不治”。早期道教以“无为”作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而在对于传统景观的形成方面, 老子所谓的“无为”就是顺应自然。这种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使得传统地域景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现有环境与技术条件的适应。道教的无为思想对于中国自然式景观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2 全球化对地域景观的影响

2.1 全球化的解析

周向频认为:全球化往往就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渗透, 即“西化”的过程, 而西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消除差异的过程, 尤其是会对“缔造了过去伟大文明的文化资源起着消耗和磨蚀作用”[3]。这也就意味着很多本土特征的消失, 我们身边的许多城市面孔千篇一律的相似, 城市和城市本身的文化地域特征在逐渐消逝。在另一方面, 从乐观的角度看, 全球化带来异质文化的相互冲击也可以产生对本土性和特殊性的反思与重新发现。全球化下很多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材料的应用也会推动地域景观的发展。

2.2 全球化对地域景观生态的影响

2.2.1 对原有场址的无视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迅速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时期, 人们对于美的认识严重受到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范围的模仿潮流让人们根本无视原有场址的重要性, 而是盲目地建设着别处见到的景观。这种对原有场址的无视的结果就是景观的同一化和人力、物力的巨大损耗。对原有场址的无视会破坏原有各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系方式, 极有可能在许多层面上影响到原有的景观格局。这会造成破坏自然的恶果, 而且设计本身也难以获得成功。

2.2.2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人们一直在做风景名胜区的规划, 但是风景名胜区的面积却在减少, 环境仍在恶化。这是因为全球化下的经济主导让人们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牺牲千年的自然遗产。再看看农业景观, 农业不光是生产食物的, 还有生态和体验的价值。全球化的主导因素, 就是产品全球化。为了生产粮食, 人们大面积种植一种粮食, 导致以前小规模经营的减少, 农业景观变得单一化。而后人们放弃了传统的建筑方式, 房屋、材料的工厂化生产导致乡间景观的消失。原来的乡村景观以顺其自然的地形和气侯来形成, 现在都是科技替代了这一切。大量水系和湿地逐渐消失, 农业景观变得非常的单一, 没有乡土的植被, 没有多样性的景观。

全球化时代生产和技术的快速增长使人类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 随心所欲地开发和消耗自然, 进而造成生态失衡、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自发的依存转向对立[3]。

2.2.3 西方环境哲学的影响

从20世纪中叶美国环境学家阿尔多·尼奥波尔德提出土地伦理学说开始, 西方伦理学开始回归到人与自然的统一。生态学也发展成为现代人类确立自己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知识基础, 进而作为一种有丰富内涵的隐喻和价值观进入景观设计学的价值判断的标准中[4]。这些西方环境哲学思想无疑对生态保护运动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全社会从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念转向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 但是这些西方环境哲学的观点未必是普遍适用的。印度学者古哈就对深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批判。他认为:深生态学植根于美国的环境和文化史, 一旦应用于像印度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肯定是有害的。印度是一个长期定居、人口密集的国家。农业人口与自然之间有着良好的平衡关系, 而留出荒野地区势必导致自然资源从穷人手里直接转移到富人手里。一方面, 富人的旅游利益得到满足;另一方面, 威胁着穷人生计的环境问题却得不到恰当处理。

3 全球化之下的中国地域景观生态理念

3.1 原有场址的重要性

场地的地形地貌不仅对景观形式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而且突出的地形和地貌特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该地域的空间认知。高哈汝曾说:“景观设计要遵循3个原则:即场地、场地、还是场地”。原有场址及其周围存在着大量显性或隐性的景观资源等待被我们发现和加以利用或调整。任何土地都有属于它的地域特征, 设计师应从场地中寻找地域自然生成的美, 从而来发展成为景观设计的形式语言。这也是中国古老的“相地”理念的升华。

3.2 生态保护与生态设计

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了。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 对于其边缘地带的保护是一个重点, 否则, 自然景观还会被一步步地蚕食, 生态环境仍会进一步遭到破坏。

随着全球化带来的环境价值共享和高科技的工具支持, 生态设计必然有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应以冷静的态度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抛弃消耗型的发展模式, 使自然得到合理、适度的开发, 景观注重生态化和资源化, 强调自然本身的健康状态和存在质量, 是一种在地域自然生态意义上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3.3 当代环境哲学观

诚然, 西方环境哲学对当代生态环境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但它总是有意无意地为那种狭隘的、不平等的保护实践提供正当理由。在这里, 笔者认为西方环境哲学有其特有的时代背景和环境背景, 我们不能就着“拿来主义”照搬照抄。应当仔细分析各种思想的起因和来源,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根据地方的情况, 在适宜的情况下借鉴正确的哲学思想才能帮助我国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协同发展。

4 结语

在快速的全球化进程中, 我们都希望为我们的地域景观留下一席之地, 而不是被世界主流文化所同化。仅仅使用最现成的地方材料, 或抄袭我们祖先所使用的某种简单的构造和营建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地域景观不是由设计者个人的感觉和偏好所决定的, 而是来自于设计者对地区文化取向观的总体体验。在这种体验中, 生态理念应贯穿于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中。

摘要:对传统地域景观进行了分析, 从全球化对地域景观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全球化之下的中国地域景观生态理念方法, 达到了在当代景观规划设计中引起对地域景观生态理念的重视的效果。

关键词:全球化,地域景观,生态,传统

参考文献

[1]林箐, 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 2005 (6) :16-24.

[2][明]计成.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15.

[3]周向频.全球化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拓展[J].城市规划汇刊, 2001 (3) :17-23.

[4]唐军.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批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全球理念论文 篇5

[摘 要]在全球教育理念下,我校的英语教学,利用欧美国家小学普遍的“地毯区授课”方式以及分能力小组进行旋转课堂教学活动等方式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在注重培养学生英语这门语言的运用与交流、表达与思考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学习、动手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全球教育 英语学习 地毯区授课 旋转课堂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8-006

一、引言

全球化是时代的主要潮流与历史的必然趋势,而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已是不争的事实。20世纪90年代,教育学家凯茨就明确提出了把全球教育概念引入外语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从全球视域的角度重新诠释外语教育教学,这无疑给中国外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视角。Kniep(尼珀 )也强调:要“改变教学内容、方法和社会情境 ,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 , 把学生更好地培养成公民”。

全球教育理念下的英语课堂学习,不仅关注到学生语言学习真正的交流思考、运用能力,还关注到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学习与动手实践的能力。针对目前国内,特别是广西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西大君武小学吸纳全球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使英语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二、广西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班额人数过大,影响教学质量

班额人数过大,每班50人左右,非常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也不利于语言的交流学习。如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遭受到层层课桌椅的阻隔,语言交流出现距离,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语言训练在短短三十分钟内只流于形式,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犹如看电影似的过了一遍,根本掌握不了。同时,教师也无法在短短的30分钟内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教学理念陈旧,理解狭隘

大多数广西小学英语教师过度依赖课本,教学知识点“一锅端”。他们认为,只要教好课本里面的单词句型,做好练习,学生就能考出好成绩,就是学好了英语;在传授英语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老师讲什么,你们就记什么”,以至于学生不会实际应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哑巴英语”。有很多教师还认为,一个学期,能教授完课本上的内容,就很不错了。

(三)教材的内容和要求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外语学习追根究底是一种技能的学习。学生只有不断在实践中运用英语,才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并真正掌握它。但现行的英语教材没有注重教材中语言的真实性和活动的可操作性;没有将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结合起来,达不到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好地融合;学习策略与人文素养培养也得不到贯彻落实;生活气息、个性特色与教育教学不能相得益彰;语言知识、基本技能与综合学力不能更好地协调发展。

(四)测评形式单一,应考痕迹明显

英语教学的目的停留在考好笔试上,认识片面。英语教育的精华所在,是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甚至是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我们需要掌握的并不是那些数不清的完形填空或者选择题;然而广西小学英语学习的检测方式普遍以笔试为主,教师训练的重点放在试题讲解上。为此,英语教师表示很无奈,多数课堂中,他们用的是中文,目的是教会学生“攻关秘籍”,考个好成绩。

三、全球教育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举措

(一)营造良好的英语进修氛围

从开创学校特色至今两年多来,我校积极引进世界各地外籍专家20多人,由外籍专家对教师进行密集型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培训和课堂策略指导,同时每天对英语教师进行实地指导,合作上课交流,更新理念及方法等培训。每周召开GEP项目英语会议,中外英语教师对计划、教案、教法等展开全英文式的教学业务交流。所有的英语课堂、英语教师办公室、教师会议和记录等都要求做到纯英文。

利用校园英语广播站,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的课间时间,结合学校全球教育主题,为师生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组织各学科教师进入外籍专家课堂内听课,学习国外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学校承担广西区“国培计划”,开展了全球教育理念下的课堂组织、教学方法、评课议课方法等系列培训活动,对广西部分农村骨干教师开展了教学改革与科研专题讲座。

(二)围绕全球教育项目进行英语教材开发

根据“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内容,我校与加拿大BC省文思博学校共同开发了全球教育英语课程。该课程涉及公民意识、环保、发展、和平等主题的多元化学习,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用心思考,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技能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积极思维的习惯与能力,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合格公民。

下表是GEP全球英语二年级课程,关于个人主题的一篇概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上课不再围绕着一本教科书来教学,因为它涵盖了自然拼读、高频词、单元主题交流以及英语绘本阅读等内容。通过小学6年的学习,学生可以学到全球教育课程中涉及的关于个人、社区、国家、世界息息相关的主题内容。

(三)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1.实施小班化教学

一二年级项目班,每个班级人数30人以下,这是开展英语教学改革的首要条件。小班化教学能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能够更好地关注个体学生发展。对于学生每天在学校的学习状况、行为表现、身心健康,教师都了如指掌。小班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2.尝试英语新课型

第一种课型叫Carpet learning(地毯区的新授知识课),这是一种交流对话式的学习模式。学生坐在地毯上和外教老师拉近了距离,教师在此区域与学生共同探讨主题话题,仔细耐心地倾听学生到底提出了什么问题,并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使问题得到多元解决。地毯区授课中,教师教授的知识不再是一本教科书上的知识内容,也不再是简单地跟读或者游戏,而是将学习活动分成四个部分来进行。如低年级阶段,包括Calendar日历主题、Phonics自然拼读、Sightwords高频词、Topic单元学习主题。

(1)Calendar——日历教学

在日历教学中,教师利用日历这一平台,引出实际的日常交流话题,如年的表示方法、四季、一年12个月、日历数字(基数词与序数词)1~31、问候语、天气、生日、时间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积累的量继续增加话题的难度,最终达到学生能够适应多方面的日常交流。

(2)Phonics——自然拼读教学

笔者所在学校从一年级开设的英语课程,最初从26个字母的lettersound字母音和lettername字母名的学习开始,一直到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等,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做到看字读音、听音拼字,拥有自我拼读单词和写单词的能力。

(3)Sightwords——高频词教学

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课程里,要保证学生每周都有高频词的学习。目前,低年级每周掌握5个左右。把单词放入句子里让学生去理解,最后在绘本阅读训练中,教师引导与鼓励学生在绘本中找出已经学过的高频词汇,再配上自然拼读教学中学到的自我拼读单词的方法。这样,日积月累下来,他们就能储备大量词汇,最终能够独立进行英语阅读。

(4)Topic——单元主题教学

笔者所在学校围绕全球教育课程“和平、环保、公民、发展”等主题,挖掘与学生自身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四季主题与生活相连;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万圣节,与西方传统文化相连;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和平主题,与世界发展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英语讨论与日常生活相关并感兴趣的话题。单元主题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这样的地毯区新授课中,教师与学生没有课桌椅的阻碍,大大提高了语言教学的有效性。在交流式学习状态下,教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并有充足的时间给予学生展示自我。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下学会倾听,尊敬别人,相互理解,和平共处,体现了全球教育理念下的民主、平等的公民意识。

第二种课型叫做Centreactivity(活动中心),也叫做Rotation旋转教学活动。这个活动是为巩固地毯区教学活动而设置的。教师把学生按照能力的高低分成五个组,并围绕地毯区教学内容设置五个不同的巩固性操练。这五个巩固性操练在一周内每组都会轮到。

根据每周主题的学习,五个旋转教学活动设计如图所示。

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说过:“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试图以教代学,结果学生什么也学不到。” 笔者建议,教师在操练课上讲的比例最多不超过25%,75%的时间应该是给学生进行操练,即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解时间,想方设法让学生在物质操作和思维操作相结合的基础上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全球教育理念下的英语旋转活动课堂学习,就是让学生整堂课都在进行实际的操作。它不仅关注到学生语言学习真正的交流思考、运用能力,而且还保证了教师对每一位学生有效的、面对面指导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实施开放性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1. 注重常态化学习指导与反馈

(1)旋转小组活动学习评价:教师在辅导小组活动时,对学生的不同认识、理解程度给予评价,并有效对个体学生进行指导,做到“日日清”。

(2)中教课余辅导评价:中教教师对当周主题对话交流与词汇进行把关,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周周清”。

(3)晚自习中教英语教师评价:英语教师利用晚自习时间对学生当天所学知识进行一对一辅导。

2. 强化学生能力考核

(1)话题对话交流能力考核:教师针对不同话题进行提问,让学生根据不同对话情境作答,考核学生实际交流能力。

(2)阅读能力考核:利用绘本,通过对自然拼读规律词、高频词、句子的阅读及提问,考核学生英语实际阅读水平。

(3)写话能力考核:从自然拼读——高频词——句子——语篇能力逐一提高。

(4)建立个人学习成长档案袋: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教师、家长寄语,校园学习、生活照片,各学科的学习成果。

四、结语

笔者所在学校的全球项目班的学生,经过两年的项目课程的学习,已养成了良好的英语交流学习习惯,他们喜欢与外教进行亲切地交流,并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有趣的旋转小组活动。笔者也欣喜地看到学生们每天都在进步。由于学生经常在小组活动中得到GEP教师一对一地拼读绘本指导,他们能利用所学的自然拼读和高频词,朗读相应等级的句子,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一些简单的绘本故事。

作为外语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关注全球问题,有义务利用语言教学优势,帮助学生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合作、探索创新等意识,让学生习惯于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同时,作为全球教育课程下的教师,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与世界紧密接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全球理念论文 篇6

教育在建设和谐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早已为人类所认识。1945年11月,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在伦敦讨论通过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这个组织法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本组织法之各签约国政府兹代表其人民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须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1]在全球化的时代,这种思想更加凸显出其重要的价值。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教授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认为在这“现代世界冲突演进的最后阶段”,“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2]其观点在世界范围引起强烈反响,此后他又出版专著和发表文章进一步阐述这一思想并针对一些误解做出解释,指出“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3]要在多文明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教育作为对人类思想意识和社会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活动,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如今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国家教育体系是在民族国家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民族性是其重要的基本特性之一。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新挑战,我们如何在保障国家教育体系民族性的同时,通过建立和加强国际性来赋予其全球化的时代特征,这是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这样一个历史使命是否可能?这是我们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首先,教育通过促进个人发展而最终促进人类发展的根本属性,以及人的发展的内在普遍联系,都决定了建立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早就对人的发展作出了超越个体、民族和国家的辩证解释,认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在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4]在这里,个人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各民族的历史与世界历史已经辩证地统一起来,因而“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5]如今,人类社会的共同性透过“全球性”(globality)的形成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出来。正如吉尔斯(Barry K.Gills)和汤普森(William R.Thompson)所说的那样,“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毫无疑问正在见证着一股指向形成一种‘世界意识’的推动力,全球化的进程日益推动着人类走向与他人在身体上和交往上更多的亲近……这不是臆见(paradox),而是在全球性条件下的真实存在”。[6]吉尔斯和汤普森从两个方面证明全球性的确凿存在,一是系谱学和基因科学已经证实我们在物种上的统一性和以“种族”(races)或“民族”(nations)来划分人类的可疑性;二是我们完整、共同和独一无二的居所实际上不存在隔阂,所有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或其他隔阂都是人为造成的。就教育和人的发展而论,更是不存在什么天然的隔阂,个人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本质上就是联系在一起的。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等提出的“文化-历史理论”,也早就证明了人的发展的内在普遍联系。这种普遍的联系,构成了人类教育国际性和全球性的基础。

其次,全球化进程的现实需要已经形成了推动人们共同建构教育国际性和全球性的历史动力。全球化进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运作方式的深刻变化,它正逐步改变着民族主义时代的世界以民族矛盾为基本动力、以民族国家为基本运作单位的运作模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全球公民社会正日益走向人类社会运作方式的核心。我们已经看到,“如今,全球共治(global governance)已成为必需,它在地区、国家乃至城市层面确定着规治(governance)的条件……在全球化时代,管理(government),在其传统意义上,正在被我们所称之为‘规治’的东西所取代。这意味着政府是在‘操控’(steer)而不是命令社会,市场被允许在资源配置中承担所有任务”。[7]与此同时,“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不再以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为标志,而是被赋予了调动起来参与社会过程的公民集合体的意义,这种公民集合体与主流的经济权力和政府权力相提并论”。[8]人类社会运作方式的这种变化要求民间社会在更大程度上参与进而推动着全球公民社会的形成。这两方面与建构和谐世界的要求又是相一致的。“既然和谐世界要求民众的参与和治理,那么全球公民社会的崛起就是理中之义”。[9]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广泛地认识到教育在培养人参与人类共同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教育在促进个人和谐发展之外,其普遍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来,国际性和全球性正日益作为与民族性同样重要甚至超越民族性的教育基本属性而表现于各国教育之中。

第三,不同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互影响,以及教育跨国比较研究的不断发展,都已经说明了教育发展的国际性和全球性。维柯在其名著《新科学》中写道:“起源于互不相识的各民族之间的移植的观念,必有一个共同的真理基础。”[10]不同民族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互影响早在19世纪初期就已经突出地表现出来,1817年比较教育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及其此后的迅速发展本身就说明了人类社会的教育存在着超越国界的共同性。正是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教育存在着共同的真理基础,我们的比较教育研究才成为可能。伴随着人类社会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人类教育这种跨越国界的相互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如今,以UNESCO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国际组织不断建立起来,并且在人类教育发展过程中日益显著地发挥着作用。与 此同时,除了像 WTO 这样的世界经济论坛以外, 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的世界论坛也不断兴起。这 一切都彰显着当今人类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 我们已经看到,全球化已使我们的教育在全球范围 内从内容到形式再到方法上都出现了趋同的发展 趋势。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成为我们学校课程体 系的主体部分,更是使得世界各国的教育已经在相 当程度上表现出全球共同性。如果说朱利安创立 比较教育学主要还是基于教育的国际性的话,那 么,各种关于人类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和UNESCO 等一系列跨国机构的建立及其对全球教育发展的 干预能力,则已经昭示全球性继民族性和国际性 之后在人类社会的教育领域逐步形成。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共同建构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使其与教育的民族性并列乃至超越民族性,这一历史任务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和必然的。当今人类建立和谐世界的历史使命,也要求我们通过建构教育的国际性和全球性来达成一种和谐教育。

人类的差异恐惧症(heterophobia)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总是习惯地认为“非我族类,必有异心”。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使得和谐世界的理念显得如此脆弱和不确定。惟有通过和谐教育,在人心中建立和巩固一种尊重差异和人类共生的(symbiotic)价值,从根本上消除霸权主义的存在基础,和谐世界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在其开始阶段就与西方普世主义的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普世主义的理念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嬗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民主化发展,传统普世主义中的霸权情结如今已再难通行于世。中国人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是当代全球化理想的最好表达。那么,这种新普世主义的乌托邦何以成为可能?正如汤林森(John Tomlinson)所言,“在全球现代性(global modernity)的不确定性中,没有什么东西为普世主义的团结(cosmopolitan solidarity)提供保障,但其可能性至少产生于某些现代文化的强大资源:指向自我实现生活方式的驱动力和全世界去疆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经验的联合使得我们面前的世界日益开放,所有这些本身就‘展 现’出一种扩展了的相互关联”。汤林森认为全球 化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关联性”(complex connec- tivity),他通过这一概念把全球化归诸“迅速发展 并且不断增密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网络,这 个网络标志着我们的现代生活”。[11] 然而,在这样一 个普遍关联的世界里,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和谐 世界与和谐教育的价值因此也显得尤为重要。在 这里,我们不仅要如汤林森所说的那样,在现代文 化资源中寻求支撑这种普遍关联的力量,同时也不 可忘记传统文化中积淀的人类智慧。中国传统哲 学“和”的思想,就是这样一种在当代全球化进程中 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的文化资源,而将这种文 化资源转化成支持现实普世关联的主要手段之一 就是和谐教育。和谐教育以“和”的哲学为理念基 础,同时又将“和”这一传统哲学思想转变成我们 现实的生活驱动力。

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共同建立一种“和”的世界观,即一种承认和尊重差异、共同谋求人类共生的普世价值。和西方关于“矛盾”与“和谐”对立统一的哲学不同,在“和”的哲学看来,世界本来就是由多种多样不同的事物构成的,仅由相同的事物不可能构成世界,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济”,[12]因此,和谐的实现不一定都需要通过矛盾斗争来克服和消除差异,而是只需大家都承认差异的合理性,做一个“和而不同”的“君子”就可以了。这种哲学思想,及诸多后现代哲学家们关于“差异”的思想,都可以与当代全球化历史进程相呼应。后现代哲学家的“差异”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哲学长期以来所寻求的同质性霸权的挑战和解构,相比之下,中国哲学关于“和”的思想更具积极的建构意义。两种理念相互补充,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更具建构性的普世价值,引领当代世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以这种新的和谐理念为哲学基础,我们提出并实践的和谐教育,正是意在教育人们承认和尊重人类存在的差异性,激励人们在“和”的理念下实现多样性的共生,推动人类共同建构一种适应当代全球化历史发展需要的普世的世界观,从而在人的内心为建立和实现和谐世界奠定基础。

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共同逐步建构一种全球化时代的新伦理,即共生的道德,推动人类社会在后现代全球化进程中实现一次新的价值观转变。凯布尔(Vincent Cable)在其《全球化与全球共治》一书中将“价值趋同”(value convergence)看作是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前沿问题,认为“至少在西方已经存在着这样一种基础性的压力,它促使我们将普适的道德行为标准嵌入到我们管理贸易和投资的规则当中,或迫使商人、投资者和捐赠机构遵守这些规则”。[13]然而,同样是在这样一个道德转型的历史时期,我们也看到道德的危机已经引起人们普遍的担忧,看到了对一种包容性全球伦理(embodied global ethic)的期盼。“相关的道德危机并不是新出现的,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与大量的从西方传统角度对伦理/道德的理解相联系。当前的道德哲学对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支持继续助长着这类道德崩溃”。[14]要摆脱这一困境,保障全球化进程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桎梏,以“和”的哲学为基础,建立一种人类共生的伦理,并通过和谐教育使这种伦理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人类共生原本就是人类社会关系的自然法则,它是人类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生长发展所需的共同的天然伦理。通过和谐教育,这种全球性的人类共生伦理的建立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从人心中消除霸权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土壤,提高每个人参与全球共治的意识和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全球化进程的民主化,为建立长久和平的和谐世界开辟道路。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曾经把全球化看作“现代性的后果”之一。[15]诚然,回顾历史,全球化的确与现代化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展望未来,尤其是从和谐世界的理念出发,我们已经看到一种后现代的全球化初露端倪。这是全球化历史进程中两个具有不同特征的阶段。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民族性和民族主义进入人类历史的价值中心,并在20世纪先后引发两次世界大战。在这一过程中,国际主义也同时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就是现代国际性的集中体现。不过,国际性的基本立足点还是民族国家,它促进了世界普遍的联系,但在维系这种普遍联系方面还很脆弱,还不足以应对不同文明间的冲突。自20世纪晚期始,全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共同建构一种包含民族多样性和民族之间普遍关联性的“全球性”,成为人类历史发展新时期的表征。从民族性、国际性到全球性,全球化的人类历史发展要求我们有所行动。通过和谐教育,我们可以努力自人心中从根本上解构狭隘民族主义和霸权主义的观念基础,促进人们世界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使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应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从而引导人们参与并共同推进全球化进程逐步走向一个长久和平的和谐世界。

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建立的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在其1995年的报告《我们创造性的多样性》中曾呼吁建立一套全球伦理(global ethics),以保护和促进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该报告也认为,“勿庸置疑,积极变化的潜能存在于那些决定我们行动的价值之中”。[16]要促进全球化进程中的那些积极变化,文化和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谐教育正是我们共同建构那些保障积极变化的价值的基本途径之一。

和谐教育理念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和”的思想,确切地说应该是这种传统哲学思想的当代发展,因为惟有现实生活中活的哲学才能为我们现实的行动提供支持。和谐教育,这一在全球化新时期由我们中国人提出的教育新理念,需要经历一个本土生长和全球扩展的过程,才能实实在在地进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相对于“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些经济学家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提出了“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概念,意指某种产品只有适应了其销售市场所处的特定地区或特定文化,其全球化才可能是成功的。英国阿伯丁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逊(Roland Robertson)等人后来的一系列相关研究,使这一概念在有关全球化的研究领域被广泛接受。[17]在笔者看来,全球化进程中不但存在着“全球本土化”过程,而且还存在着一种“本土全球化”的过程,即本土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被发现和认识,在本土社会的当代生活中获得新生并不断生长发展,进而在全球分享的过程中被赋予全球性并适应不同地区的多样性。总的来说,“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都是全球化过程的组成部分。和谐教育这一新理念同样也需要经历这样一些“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的过程,要首先通过本土生长 而获得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新的生命力,进而逐 步实现其全球的扩展。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今天来谈民族传统文化,绝不是要回到过去。因为在这样一个全球开放的时代,回到封闭的过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随着“继承性传统(taken-for-granted traditions)的瓦解,信仰、价值和生活方式多样选择的开放,这在文化的层面上构成了多元化的巨大挑战。……面对正在显现的全球文化,这意味着在接受和坚决抵制之间,以及在全球霸权和画地为牢之间的一系列中间位置”。[18]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过程正是这样一些“中间位置”的体现。建立和维护民族特色,不能依靠简单地回归传统,也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移植外来文化的本土化,而且还要走本土生长的道路,即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来实践和发展本土文化,从而真正建立新的民族特色,而不是回到过去的特色。和谐教育以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和”的思想为基础,但它并不意味着回到传统的中国教育那里去,而是要在全球化的时代建立一个兼具中国民族特色和全球性的新的教育理念,并且首先在我们的实际教育过程中实践这一教育理念,进而达成其现实的生命力和本土生长。我们要实践和谐教育,推动和谐教育这一新理念的全球扩展,就不能局限于其民族性,还要逐步建构其全球性。

和谐教育理念的本土生长和全球扩展,不能仅仅依靠钻到有关“和”的哲学的故纸堆中去,而是要在根本上依靠教育者们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不能依靠回到过去“说教”和“诵经”之类的老套路上去,而是要依靠当代教育者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活生生的教育创新。这是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逻辑的内在要求。前文已经谈到,在全球化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 from below)浮现于所谓的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构成公民社会的非政府机构、社区组织、家庭和联合会“在未被政府官方垄断的空间运作,并由此提供了组织社会的不同方式”。[19]全球化的建构性正是在公民社会这样一种丰富多彩的社会空间中不断得以表现出来。就此而言,考文(Tyler Cowen)的观点也的确不无道理,他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创造性的解构”(creative destruction) 过程,认为它在解构了文化集体主义多样性的同 时也建构着个人层面的文化多样性。[20] 在这样一 个时代背景下,和谐教育的本土生长绝不能脱离 了当代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实践。

我们的和谐教育绝不是孤独的,尽管它从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和”的思想而来,但所顺应的却是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在世界很多国家,国际理解教育、和平教育等,都早已成为教育十分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各种国际组织在世界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所提出的众多新的教育理念对人类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我们提出和谐教育这一理念,只是希望能在这样一个共同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作出我们中国人应有的贡献。中国“和”的哲学是独特的,它强调达成包容差异的和谐的思想是自古希腊至现代的西方哲学很少论述的。从这样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出发,我们提出并率先实践和谐教育这一新理念,与我们向全世界倡导的和谐世界思想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和谐世界是中国人为人类和平理想贡献的新思想的话,那么和谐教育就是我们在全球化时代为人类贡献的一个教育新理念。我们要告诉世人,教育不仅应当成为一项基本人权,而且还可以成为人类实现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球理念论文 篇7

一、中国企业开展国际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 文化差异

经济全球化, 使企业经营面临跨国界、跨区域的文化差异, 无论东西方文化还是南北文化差异都是显著的, 而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 对开外放的时间较短, 对国外文化差异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 而文化差异对国际营销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而且方化差异的影响具有长期性。这些因素是中国企业开展国际营销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

(二) 企业新型营销网络构建

中国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营销理念与国际营销理念相距甚远。传统的销售渠道路径长, 层级多, 使企业很难适应当前多元化的营销需求, 企业的的营销网络针对多少变的营销环境其灵活性不足。

(三) 管理方式与水平问题

传统的管理已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一大硬伤。具体表现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性差, 企业的业务程也欠规范, 一体化程度低, 管理效率不高。与此同时, 与现代化管理技术相匹配的硬件系统设施也不完备。

(四) 营销理念问题

中国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成长时间太短, 没有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下的销售理念, 主动营销的理念较为淡薄, 营销沟通手段缺乏创新意识。较多的注重企业内部的传统的营销手段, 大多集中在价格、产品、渠道、促销等策略的综合运用, 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营销方式必须进行创新, 否则难以适应企业发展。当今全球市场, 保护型的壁垒市场随处可见, 要开辟这种市场, 成功地进入某一特定市场, 并在那里从事业务经营, 有必要进行营销创新, 以便更好的与目标市场中的各方加强合作, 实现共赢。

(五) 品牌问题

品牌是在营运和传播过程中形成的, 用以将产品与消费者等关系利益团体联系起来, 并可以带来新价值的一种媒介。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企业的竞争, 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便是品牌的竞争, 而中国企业缺的是品牌、品牌意识、品牌策划、品牌营销。

二、中国企业开展国际营销面临的挑战

1.随着中国加入WTO, 更多中国企业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 将参与国际竞争, 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企业面临的营销环境将更加复杂, 因此, 必须了解其他国家和市场的营销环境, 如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等。

2.企业面临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非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一方面因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的程度和时间都与西方国家企业不具可比性, 诸多规则都是被动适应, 没有话语权;具体表现为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出口补贴等, 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具有公平性。而西方国家在限制进口的方式更隐蔽。为此, 中国企业必须熟识国际营销惯例、研读贸易规则及分析当地市场的文化背景, 才可能进军国际市场。

3.企业面临一个竞争对手更强劲的营销环境。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信息化日益加深, 使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 竞争的对象也在发生变化, 竞争特点也呈现出与传统竞争不一致的新特点, 由单纯的顾客争夺竞争转变为资金、技术、人才及战略伙伴的竞争;竞争的主体也由单个企业的竞争向跨国集团之间的竞争转化;与此同时,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作为企业开展跨国营销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使国际市场的营销活动更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表现特别突出的如种族冲突、地区摩擦、国家利益等。这类风险特别在不同的意识形态国家之间更大。

三、中国企业国际营销环境分析

(一) 社会文化环境

人类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均属于文化范畴, 文化是一个综合体。文化通过多种方式渗透于营销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市场营销业绩的优劣与文化的认同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 要正确合理处理好文化的差异性, 有效把握当地文化的相关动机, 确定合理的行为模式, 精确定位有哪些文化价值观念与本产品有关。

(二) 经济环境

一是市场规模。企业在选定目标市场时, 首先关心的是该国的市场容量, 也就是市场拥有的购买力总量。通常情况下, 许多产品及服务的市场规模都与人口数量和收入水平高度相关。二是经济发展阶段。因为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阶段不同, 居民收入存在差异, 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不相同, 从而影响到国际市场营销。三是消费结构。开展国际市场营销, 必须分析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物价通货膨胀程度, 市场商品供给状况和消费偏好、储蓄动机差异等。从而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三) 政治法律环境

从事国际营销的企业要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打交道, 采取适当方式公平合理地解决争端, 这也是国际营销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时, 经常要受到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

(四) 技术环境

在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创新已经成为除资本和劳动之外的第三要素。未来的竞争将是科技的竞争, 具体体现为生产率的提高、劳动者知识水平和素质的提高。

四、企业开展创新型营销的对策

(一) 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企业要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首先要制定全球化的营销战略。全球营销战略是指企业从世界的角度去考察企业的生产、流通等全部营销活动, 按最优化的原则, 为了实现成本最低, 就必须把不同国家中的不同企业组织起来, 以最优的营销方案去占领市场。突显出比较优势, 更好的实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二) 营销手段创新

在信息时代, 企业应尽可能充分利用网络的市场优势, 2014年11月11日淘宝交易额突破570亿人民币, 这证明网络的能量是无可比拟的, 网络营销已经冲击到了传统的营销手段。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 就已说明网络营销挑战传统营销的好角已经吹响。

(三) 营销方法创新

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 合理制定产品定价的底线, 注重销售渠道的变化, 交流是最好的促销。这些方法都能有效促进企业销售。

(四) 注重品牌创建与经营

品牌形象是品牌的灵魂, 品牌内在的因素是企业文化。品牌传递给市场的信息是企业的经营理念。良好、鲜明的品牌形象, 有利于消费者认同, 否则品牌就是一个没有实际内涵的空壳, 更谈不上品牌价值。而要建立品牌形象, 首先是完整表达企业的营销战略。其次, 培养品牌偏好。

总之, 在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其中有针对当前企业营销中存在的各种不足, 准确分析国际营销环境, 积极开展国际化营销创新, 充分发挥企业的比较优势, 确定符合企业自身的国际营销战略, 才能分享到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的利益。

摘要: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遇, 但同时也给中国企业开展国际营销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会更大, 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如何控制好风险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因此, 中国企业要开拓国际市场, 必须制定全球化营销战略, 积极创新营销理念, 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对全球化环境的应变力, 为企业发展建立良好基础。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营销战略,营销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永平.国际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全球理念论文 篇8

19世纪30年代, 陶氏就已通过代理商在中国开展业务, 拥有北京、上海、广州、台湾和香港设有5个办事处, 并于1998年成立陶氏化学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 负责管理陶氏在华所有投资项目。陶氏在亚太地区的总销售额已超过60亿美元, 其中中国的销售额为33亿美元, 亚太地区员工已超过5000人。而陶氏化学旗下的陶氏建筑应用事业部, 则广泛提供在建筑领域中的解决方案, 其主要产品是陶氏60年前发明的舒泰龙TM隔热保温材料, 其独特的蓝色为市场所认知, 仅在北美的市场占有率就达65%。

到目前为止, 全球已有2100万栋建筑使用了舒泰龙隔热保温材料, 每年节约能耗近100亿美元, 且一到五年即可收回投资。陶氏建筑应用事业部通过创新的建筑及材料科技解决方案, 结合全球范围内公司、品牌、人力资源及行业网络方面的优势为建筑部门、开发商、建筑商、供应商及经销商提供高品质的建筑材料及建筑节能解决方案。而蓝色舒泰龙牌挤塑聚苯乙烯隔热保温板, 作为挤塑板的市场领跑者, 显然已成为陶氏化学标志性的产品。

致力于提供全球领先的建筑节能解决方案

陶氏化学作为挤塑聚苯乙烯隔热保温材料的发明者与领导者, 旗下的舒泰龙TM隔热保温板以其独特的蓝色为市场所熟知, 目前已在全球2100万栋建筑中应用, 每年节约能耗约90亿美元。11月13日, 在上海举办的中美绿色能源论坛上, 陶氏化学建筑应用事业部亚太区研发总监乐海瑞先生这样说:“在美国, 每年建筑行业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是所有行业产生总量的50%;在中国, 这一指标也同样高达47%。作为全球领先的建筑节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陶氏化学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全球范围内的节能降耗做出应有的努力。”

“舒泰龙挤塑板的抗拉强度在目前的保温材料中是首屈一指的, 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外墙外保温中得到了体现。”陶氏建筑应用事业部大中华区销售经理严戟在介绍舒泰龙挤塑板产品优势时说, “高层建筑经常会遇到较大的风压和副风压, 因此, 抗拉强度显得尤为重要, 而常见的贴瓷砖的外墙外保温对保温材料可能产生较大的剪切应力, 所以要求有比较好的剪切强度, 舒泰龙挤塑板具有很好的剪切性能。在寒冷地区, 保温材料的冻融循环忍耐力是非常关键的, 而实验证明舒泰龙挤塑板在冻融循环前后其保温性能几乎没有改变。”

据了解, 对于屋面保温的应用, 舒泰龙挤塑板也有很好的优势:良好的阻燃性能, 热阻长期稳定, 极佳的尺寸稳定性, 出色的抗湿性能, 极小的吸水性, 高抗压强度 (最高抗压强度700k Pa) , 宽厚度选择 (最大厚度可达250mm)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陶氏可以提供高达700k Pa抗压强度的挤塑板, 满足了高抗压强度领域要求, 如机场跑道, 冷库的地面, 这是EPS和聚氨酯很难做到的。而陶氏可以提供厚度最大为250mm的板材, 在某些高保温性能应用领域, 它可以避免使用双层板材, 从而节省施工的时间, 简化施工工艺, 从而减低系统安装风险。

在中国市场上, 众多采用舒泰龙挤塑板的外保温系统在涂料、彩色砂浆、瓷砖饰面的耐候性测试中都有良好的表现。在中国的标志性项目包括作为建设部住宅节能示范项目的“盛世钱塘 (杭州) ”, 作为绿色奥运重大项目的“奥林匹克中心运动员公寓 (北京) ”, 作为品牌性楼盘的“万科兰乔圣菲别墅”, 作为地标性建筑的“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 ”等, 受到业界人士的好评。

舒泰龙挤塑板还可以应用于种植屋面领域。由于良好的景观效应和节能效果, 种植屋面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同时也在设计和施工及材料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种植屋面在中国有比较久的历史, 70、80年代首先在北京出现, 之后在全国推广, 目前北京继续大举推进绿色屋面应用, 并计划每年推进10万平方米。在此应用对保温材料有更高的要求, 其中最主要的是抗压强度, 因为种植屋面的荷载一般比较大, 还有是低的吸水率和长期的热阻稳定性, 因为在种植屋面中, 保温材料会长期处在潮湿的环境中。由于舒泰龙挤塑板优良的性能, 其在国内及国外种植屋面有许多成功案例, 如香港九龙地铁站, 北京的东方广场, 哈佛大学花园大道29号, 盐湖城LDS中心等。

陶氏的中国建筑节能改造

陶氏化学公司在节能建筑建材领域可谓是走在了市场前列, 不仅为全球提供了领先的建筑节能解决方案, 包括舒泰龙TM隔热保温板在内的绿色建材, 还为中国节能建筑的推广起到了带头作用, 这种示范效应在奥林匹克中心运动员公寓、杭州盛世钱塘—建设部住宅节能示范小区、北京惠新西街的节能改造等工程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北京市惠新西街小区项目是在北京的第二期示范工程, 由北京住总集团承担, 目前正在进行户内采暖系统和屋面防水保温等更新改造, 其中陶氏建筑应用事业部的舒泰龙TM隔热保温板产品为屋面改造提供了重要支持。从技术数据上来看, 惠新西街小区12号楼改造前屋顶的平均传热系数实测为1.26W/ (m2·K) , 选用60mm厚舒泰龙™隔热保温板改造后计算传热系数为0.49W/ (m2·K) , 传热系数低于按65%节能要求不大于0.60W/ (m2·K) 的官方要求数据。同时采用舒泰龙板60mm厚做屋面保温材料 (舒泰龙) 增加的费用均摊到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仅相当于3.63元。

严戟表示:“能够参与到中德技术合作EEEB项目中来, 为该项目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 是对陶氏舒泰龙优质产品的认可。同时调查表明, 目前中国采暖地区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与相同气候条件的西欧或北美国家相比要多消耗50~100%的能量, 而且舒适性较差。陶氏建筑应用事业部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相关企业和单位的合作以及成果扩散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探索和机制培育。”

作为全球领先的建筑节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陶氏化学不仅为建筑节能和舒适度提供创新的材料、技术与解决方案, 同时也自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四川地震发生后, 陶氏建筑应用事业部捐赠了一批舒泰龙TM隔热保温板, 发往受灾严重的青川地区, 由于它具有很好的抗压保温防潮性能, 可以在临时安置点做为床垫使用亦可做为防潮铺地材料, 将帮助灾区人民渡过特殊时期。该产品曾在日本用于地震灾民安置, 取得良好的效果。

倡导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

作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和化学公司, 陶氏始终坚持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战略理念。对陶氏来说, 可持续发展就是确保每一个商业决策——无论是一项新产品的研发还是一个生产基地的设计和运营——都必须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来进行。早在1995-2005年, 陶氏就制定了极富进取的“环境、健康和安全十年目标”。在十年间, 陶氏在产量增加31%的基础上使工业排放量减少56%。减少了73万吨固体废弃物排放, 足够在270个足球场上堆积高达1米;减少了8300万吨废水排放, 相当于80万中国家庭1年的用水量;节约了900万亿BTU的能量, 足够800万美国家庭使用一年。

全球理念论文 篇9

1989年世界银行在一篇题目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 首次用了“治理危机” (crisis in governance) 一词, 当即受到许多国家政府、国际社会、学术界的关注和引用, 一时间成为了政治界的热门词汇, 频繁地出现在政治发展研究的各种学术报告中, 特别是被用来描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治理状况, 包括社会治理、基层治理、村社治理、危机治理、公共治理、国家治理等。同时, 也出现在西方的政府报告中, 随后又引申、推广到国际关系领域, 以求解决国家之间或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与发展等问题, 即全球治理。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治理及诸多与治理关联的词汇与相应的思维分析方法, 又在国际政治学界逐渐形成为一种新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分析框架, 用以研究和解决各国及全球面临的诸多共同的发展问题。“治理”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和古典拉丁文的“领航” (steering) , 原意是指引导、统理 (govern) 或操纵之意, 经常与“统治” (government) 一词互换使用。但“治理” (governance) 与“统治” (government) 也有显著区别:第一, 主体不一样。治理主体并非一定是政府机关;而统治的主体是政府;第二, 权力运行过程不一样。政府统治的权力运行是自上而下的, 发号施令、单一向的管理;治理是上下互动、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及共同的目标。第三, 目的不一样。统治是为了控制 (political control) 、征服 (conquer) ;治理的目的是为了团结 (solidarity) 、协调 (consoliation) 、共赢。当治理一词在普遍发展、民主化潮流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述语时, 它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

二、当代“治理”概念的含义和定义

从当代“治理”的含义上看, 治理指的是一种国家与公民社会,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互动过程, 涉及到多个合作伙伴, 其中包括多个成员之间的系统协作伙伴关系, 为达到共同的目标, 团结一致, 通力合作, 建立自我管理网络;多个组织者和特定机构的关系, 也就是策划与承担者的关系, 有共同的目标,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达到“双赢”;多个各个平行组织之间的关系, 各个参与者拿出自己的资源, 共同协商、谈判、达成目标。概要的讲, 当代“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在一个既定范围内运用多种有效权威来维持秩序、协调矛盾、增进共同利益。而这里所提的“治理”权威与“统治”所需的权威在含义上是有很大差别的, 治理虽然需要权威, 但这个权威并非一定是政府机关, 还可能产生或来自于民间、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基层群体等;而统治的权威则必定是政府。相应的, 统治的主体一定是社会公共机构, 而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公共机构, 也可以是私人机构, 也可以是自治群体, 还可以是公共机构与非公共机构的合作。换句话说, 治理强调的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各种非机构的合作、强制与志愿的合作。所以, 治理是一个比政治统治、比政府管理更宽泛的概念。迄今, 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 “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被认为具有最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之家》研究报告中对治理做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 也不是一种活动, 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 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 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 而是持续的互动。

三、当代“治理”的应用价值、理论特性和分析框架

从当代“治理”的使用价值上讲, 在社会的各个层次, 从一个国家最基层到跨国范围到全球都可以发现该词的应用领域。它对于加强市民文化, 促进志愿行动, 改善社会的民主基础, 加强基层自治, 促进国际合作, 以及在考虑国际社会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如何才能建立必要的制度以推进秩序和公正方面, 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从当代“治理”的理论特性上讲, 它力求打破社会科学长期存在的两分法传统思维方式, 即诸如民众与官员、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民族国家与国际社会等;它认为政府不是管理或治理的合法权力的惟一源泉, 公民社会也同样是管理或治理的合法权力的来源;它强调管理就是合作;它把有效的合作看做是两者或多方的合作过程;它把合作的目的设定为减少冲突、实现互利共赢;它力图发展起一套管理公共事务的全新思维、途径和技术;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政治学及当代民主政治实践的新探索、新成果, 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当代“治理”的分析框架上讲, 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 它也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其一, 它提供了新的政治分析视角和范畴, 例如它将社会资源引入治理分析, 着眼于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其二, 在分析政治发展时, 它比其它方法更加全面, 包含了制度分析、经济分析和文化分析的许多内容, 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其它方法的缺陷。其三, 它体现了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 尤其是强调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 强调公民自治和非政府的公共权威, 这些都深刻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的民主要求。

当然, 治理理论也还不很成熟, 它的基本概念还不很清晰, 对其理解也还存在着不少分歧甚至误解;治理的分析框架也不是万能的, 不能以它去否定或贬低其它有价值的政治分析框架。尤其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用这一理论时, 必须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避免机械的照抄照搬。

摘要: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又一战略举措。“治理”的概念、理论、分析及其实践, 是最近20年在全球化、民主化进程中产生出来, 由政治学者们总结、上升为了当代民主政治的一个新的概念、理论和分析框架, 并广泛应用于从最基层到地方到国家到全球范围的公共治理领域, 以通过促进各相关方的共同参与、协商、互动、合作等途径来化解社会矛盾、冲突和危机, 实现包容、互利、共赢的普遍发展。

上一篇:3C是我们未来的方向下一篇:概念与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