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记忆

2024-09-02|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历史与记忆(共12篇)

历史与记忆 篇1

由于文化的特殊性和田野资料的缺乏,武术的起源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但其在中国的远古时期即已萌生应该是一个事实,这是由我们对现存的先秦时期的武术表述所确定的。《史记·律书》有云:“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其微也。”同样,在《史记·殷本纪》中也说殷纣王“材力过人,勇格猛兽”。这些都表述了他们能与猛兽相搏斗,也表明他们已具有较为高超的格斗技能。《诗经·巧言》中描述一个人“无拳无勇”,《管子》记载了当时的国君要求推荐“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这直接说明具有“拳勇”者已成为国君和大众喜欢的对象,这些早期的文本记述给我们了解武术在远古时期的发展提供了证明,也使得中国武术的历史几乎可以同中国的文明史一样悠久。

以上记述只是有关于武术的一些简单的历史记忆,而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一些有关于武术的具体的理论表述。据《吴越春秋》载:春秋时期,越王向越女请教剑术之道,越女说:“妾生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窃好击剑之道,诵之不休。”这里的“击剑之道”即指的是剑术的理论。对于越王具体的提问:“其道如何?”越女说:“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越女的这段话对剑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相当精到的总结。《庄子·说剑》则进一步提出了“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的高深剑术理论。这一理论不仅作为剑术理论的高度总结,更被视为武术技击理论的指针,成为今人依然在遵从的技击原理。《汉书·艺文志》“兵书”类的“兵技巧”中介绍了武术,共有13家、199篇,其中除射法外还提到“手搏六篇”、“剑道三十八篇”、“蒲苴子戈法四篇”等。这些是我们今天通过文本资料所知道的最古老的武术著作,虽然现在都已亡佚,但可以看出早在汉代,拳术、剑术等武术技巧就已经用文字进行了记述和传播。这些已经亡佚的武术著作也可以证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对武术文化进行有意识的积累。

从以上的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武术发展中军事平台的重要性,亦可以看出军事发展中武术的重要价值;在整个冷兵器时代,军事武术都作为武术的重要历史形态而在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隋唐时代,中国文明臻于繁荣,出现了众多武艺高强的名将。隋末唐初的薛仁杲,“多力善骑射,军中号为万人敌”。李晟,“性雄烈,有才,善骑射。年十八从军,身长六尺,勇敢绝伦。时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击吐蕃,有骁将乘城拒斗,颇伤士卒,忠嗣募军能射者射之。晟引弓一发而毙,……忠嗣厚赏之,因抚其背曰:此万人敌也。”

唐王朝还经常组织各种骑射比赛,其中每年的三月三日上巳节和九月九日重阳节为固定的竞射日。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骑射训练。《旧唐书》卷一三二《李抱真传》:“有才力者免其租徭,给弓矢,令之曰:农之隙,则分曹角射;岁终,吾当会试。及期,按薄而征之,都试以示赏罚,复命之如初。比三年,则皆善射……遂雄视山东。是时,天下称昭义军步兵冠诸军。”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兴)也“尝于军中角射,一军莫及”。

明代的武艺有两种:一种是军事实战中用的技艺,一种是江湖艺人杂耍的花架子。抗倭名将戚继光特别强调要学真艺,反对学花架子。为使士兵练好武艺,戚继光告诉士兵:“凡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立功,杀贼救命,本身上贴骨的勾当”,以启发士兵习练武艺的自觉性。戚继光还在军中实行定期考核,进步受奖,屡无进步则要受罚。

军事武术的发展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近代以后,随着火器在战争中的大量运用,军事武术作为武术的重要社会表现形式逐步衰落,失去了其在军事斗争中的统驭地位,但即便是在现代军事训练中,武术依然常常用于士兵个人素质的提高,以提高单兵作战能力。

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种特殊身体文化现象,武术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演变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军事作用,军事武术具有中国武术在传统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社会特征,我们认识军事武术作为武术发展中的萌芽记忆与历史发展形态不仅有利于研究武术的本体,更有利于建构完整的历史认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与记忆 篇2

自查(预习着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标志、意义?

建国初期民主法制的建设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内容?

“一国两制”的内涵、理论形成过程和实践表现?

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的表现、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中央政府针对台湾问题的立场?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外交政策?

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标志?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有哪些?

一、新中国的民主建设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大职责,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1.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平反一系列冤假错案。

2.法制建设: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一系列法律的颁布,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行政复议法》的出台,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19,“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民主建设:最突出的是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普及,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四、“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形成过程:“一国两制”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使构想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成功实践: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政府分别在7月1日和年12月20日正式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台湾问题:国共内战遗留的中国内政问题。目前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一是岛内的台独势力,二是外国干涉势力。中国政府对待台湾问题的立场是: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五、新中国的外交(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1.建国初期:

外交政策:建国初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第一次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外交活动:1954年,中国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了亚非国家万隆会议。

2.外交新局面: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70年代外交重大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改善。

中日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并正式建交。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①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政策调整的根本目的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②外交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特点是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由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为维护中亚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

高一历史阅读教材与知识记忆

1、以把握历史知识结构基本要素特征为支点。

原因可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背景与条件;各个侧面原因。

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个人、政党、阶级)、方式、重大事件等。

特点、意义一般包括性质、功绩、经验教训。

性质一般从目的、人物、内容、结果等方面思考。

2、阅读与辨证思维结合。也就是说,阅读与理解和思考结合,流畅地读,有理解地读,有思考地读。

如何记忆历史知识

有人不是说“历史不就是靠死记硬背吗?”,有一点道理,历史知识是需要记忆的,不记忆基础知识可是大失误。怎麽记呢?试试下面的方法:

1、机械记忆,就是死记硬背了,但是学死,不是死学,用死知识回答活问题。

2、理解记忆,对内容理解越深,记忆效果越明显。记忆的知识越多,理解能力越强。

3、直观记忆,可以利用图、表等进行比较归类,帮助记忆。

口述历史——有关记忆与忘却 篇3

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例,这一从单干变为集体的过程对所有农户都是一次革命性的转变,它是财产所有权的转变,也是劳动生产方式和收入分配方式的转变。然而这一转变过程给经历者留下的记忆却有着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访谈中,婆姨们当被问及关于政治动员、土地转移和家庭财产计价等相关问题时,很难像男性村民那样给予明确的讲述。在就重大历史变迁和公共事物向这些女性亲历者发问时,我们面对的仿佛是历史迷雾后面无从明确表述的感受与记忆。在现实生活中,集体化对乡村女性而言最大的改变就是她们从户内走向户外、从家庭私领域进入村社集体、从“转锅台”到“下地劳动”。这一活动空间的重大转变当然不可能不留下印迹,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里却是一种“无事件境”(方慧容,一九九七年):大量的日常生活的细节无序地混杂在一起,没有清晰的时间界限和逻辑关系,也似乎看不出与重大历史过程的意义关联。然而正是在对这类日常生活细微末节的讲述中,农村女性所经历的集体化过程和属于她们的历史渐渐浮出地表。女性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和表述只有当这些经历与她们有切身的关联时才会显现出来。具体而言,这段历史是通过她们对身体病痛的记忆、对养育孩子的记忆和对食物的记忆而得以再现的。

农业合作化带来女性活动空间和劳动方式的巨大转变。从以户内活动为主的家庭劳动转变为户外集体劳动,对女性而言,并非仅仅是劳动方式的转换,事实上也是劳动量的增加。集体化以后,妇女除与男子一样必须按时出工劳动、获得工分外,传统性别分工的角色并未改变或由他人分担:做饭、洗衣、照顾孩子、缝制衣服和鞋子等等工作依然全部由女性承担。而在承担田间劳动的繁重程度上妇女也不亚于男子,尽管在整个合作化到人民公社时期,女性的工分标准始终低于男性。这样一种生存状态的变化是通过女性的身体被感知和记忆的,她们至今仍在清楚地描述自己身体的疲倦和病痛,什么病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落下的,女性特有的生理状况和生育过程带来的不便和痛苦等等。另一种女性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关于孩子的养育:婆姨们每日下地劳动使她们无法正常地喂养和照料年幼的孩子,这是合作化以后女性遭遇的另一种苦难。尤其是家中若没有可以不出工的老人或是已经可以照看弟妹的孩子,母亲就只能把幼儿拴在炕上,待出工回来才能给嗷嗷待哺的孩子喂奶。而母亲对于孩子的牵挂心痛绝不亚于身体病痛带来的痛苦,这种感受和回忆直到今天仍然让讲述者泪流满面。食物是女性讲述的又一重要内容,骥村女性关于食物的记忆实际上是饥饿与食物匮乏的记忆,当然挨饿的经历不限于女性,所有经历了食物短缺时期的村民都会清楚而生动地表述饥饿的记忆。但妇女由于其传统性别分工规定的为全家准备食物的角色,对于食物的感受更为深切。她们对饥饿的感受和对此感受的回忆并不限于自身,而关于挨饿的讲述也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女性关于日常生活和生命历程的回忆和讲述与研究者通常更为关心的“重要事件”的宏大叙事相当不同。它们并非混沌模糊,而是十分清晰、具体而鲜活,历历在目,仿佛发生在昨天。

从骥村的婆姨们关于集体化的记忆中我们多少可以体味和理解一些女性记忆的特点。研究者通常认为由于女性一直被排除在社区公共事物(包括政治领域和仪式信仰领域)以外,因而她们对大的历史事件的记忆常常处于一种散漫混沌状态,没有确定的时间脉络和清晰的逻辑关系,而且是非常个体化的和身体化的,与宏大的历史过程有着相当的距离。这种结论固然不无道理,但却过于简单了。骥村的婆姨们并非不能讲述那段亲历的历史,只是不能用通常被正式认可的话语讲述。而实际上,她们是在用身体、用生命感受那段历史并记忆和表达那段历史,她们绝非隔离于那个特殊的历史过程,而是与之血肉交融,情感相系,因为毕竟那个过程造就和从根本上改变了她们的生存状态。因此女性琐细卑微的生活史、生命史的讲述完全可以和大历史的宏大叙事建立起联系。

女性口述历史展现出来的另一个特点是对苦难的叙述中也不时透露出欢乐的情绪。从骥村婆姨们对合作化以后集体劳动与生活的回忆和叙述中,我们不难体味到浓重的苦涩:食物的经常性短缺,日用品的极度匮乏,身体的疲劳和病痛,没人照看的孩子的可怜,因事故而失去亲人的悲哀,在集体的统一管理中的不自由,等等等等。她们在讲述中常常出现的哽咽流泪也构成这种苦难表达的一部分,而整个“拉话”的过程中除了上述对苦难的回忆引致的哭泣流泪外,也不时有同样发自内心的笑语欢声。她们对苦难的诉说和情感痛苦的表现是我们不难预料的,但讲述中不时出现的振奋和愉悦却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这种情绪主要出现在对集体劳动和政治活动的氛围进行回忆和讲述的时候。

从婆姨们的叙述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她们在那些艰苦年代中的精神世界:与身体的疲惫、病痛相比较而存在的精神振奋和欢娱;与极度匮乏的物质生活相对的精神生活的充实。集体劳动中热闹、“红火”的气氛和相互激励使她们多少能够“苦中作乐”,“一起说了笑了,可红火了”,还有“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而教唱歌、识字班、吃“大灶饭”和检查卫生等活动,也都是将妇女组织起来的集体化治理措施,对婆姨们来说,教和学的内容可能当时就没有掌握,或者过后也不再记得,但是这种集体活动形式本身却可以为她们带来新鲜感,那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生活的全新的体验,而这种新鲜感受亦是精神世界的充实感和愉悦的来源。

亲身经历了集体化过程的婆姨们的叙述使我们得知,从家庭劳动者到集体劳动者,从家庭私领域进入村社集体,婆姨女子们承担的劳动量更大,付出的辛苦更多,感受的苦难也更深重;而与此同时,她们的精神生活却前所未有地充实和丰富,甚至不无振奋和愉悦。对于这种多少有些令人费解的对比我们不难想到涂尔干关于宗教的社会性的论述:宗教是表达集体实在的集体表现;宗教和仪式必定要激发、维持或重塑群体中的某些心理状态。在此意义上时间和空间也都起源于社会,具有集体的性质。在宗教仪典中,每个心灵都被卷进了同样的旋涡。中国农村集体化时期的农业劳作虽然并不是宗教活动,但常常是以政治运动的方式运作的,与政治仪式多相通之处,更可理解为仪式化的“运动经济”。由此我们不难解释在这种政治的、集体的、仪式化的活动中个体所能感受到的精神的兴奋与共鸣。这种被涂尔干表述为“集体欢腾(collectiveeffervescence)”的仪式是集体认同和愉悦的来源,也是集体记忆产生、保持和不断更新的重要机制。

“集体欢腾”的概念可以对上述问题提供部分的解释,但它毕竟是一种对人类精神活动共性的一般概括,相对笼统和简单。在访谈中不时困扰我们的问题依然需要回答:在极为艰难的生存状态下,“红火”、“高兴”从何而来?在当前的讲述中,是时光的作用渐渐冲淡了记忆中的苦味?还是村民们对当今社会不公正的感受和今昔对比改变甚或美化了对苦难经历的记忆?抑或农民固有的安时处顺、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惯习在起作用?骥村的婆姨们在集体化的实践过程中所感受和记忆的内容应当有着更为复杂和微妙的缘由及其日常生活的逻辑,对此我们还需从她们自身的讲述中寻求答案。

婆姨们对“吃不上穿不上为甚还高兴”的回答大致有这样几种:“一搭里动弹,人多,就是红火。”集体劳动提供了聚在一起的场合,与传统农业社会中以个体农户作为生产单位相比,这种在劳动中的集合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不同感受,对于妇女尤其如此。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传统氛围中走出来的女性,在每日的集体劳动和集体政治活动中会有一种欢聚的感受,同龄人之间,同性之间乃至异性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前所未有地加强了,尽管是在劳动强度和身体疲劳也同时增加的前提下。集体的活动对于女性而言有如“革命的庙会”(革命的节庆),它能够带来节日的气氛和开放的感受。

“全都一样样介,普遍都生活不好嘛,穿不上都穿不上,吃不上都吃不上,孬好都平等。”从这种对“高兴由何而来”的讲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种古老的作为农民文化传统的共同体意识和“大同”理想。更耐人寻味的是,作为集体化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共产主义理想与农民的“大同”理想成功地接合,在重新建构农村社会的同时也重构了农民的心灵。农业集体化过程正是这一大同理想的社会主义实践;而“统一”、“平等”也成为那一时期艰难生活中的精神支持力量,这种力量对于女性而言尤其重要。

“前人受苦,后人就享福了,这叫先苦后甜。”在骥村部分村民的讲述中,从“单干”到“集体”再到“分田单干”的过程有些出人意料地“顺理成章”,这一过程似乎不是一种改正错误的制度安排的逆向转变,而是类似前因后果关系的“先苦后甜”。一场给无数普通人带来灾难的大规模社会试验在村民的分析与解释中具有了一种合理的逻辑,这是让人感到惊诧的。即使在主流话语中,“改革开放”、“包产到户”也是针对不合理、不正确的制度和政策而进行的转变,但村民却自己把原本不通的道理想通了、讲通了。“先苦后甜”成为先付出辛苦再得到收获的合理过程,它亦成为一种精神支撑力量使人们能够承受巨大的苦难,能够讲述被后人视为不堪回首的过去时光。

从村民们的讲述中可以得知,对“农业社”时期艰苦生活中的“红火”、“高兴”的怀念还与对当今社会的感受、认知密切相关。当年的“大伙都一样样介”与当今社会的分化特别是分化过程中的社会不公正形成比较,从而使过去的“苦”、“乐”参半中的“乐”得以突显。几乎所有的访谈对象都会有意无意地对“集体”和“单干”两个时代进行比较,虽然他们都能相当“客观地”评说各自的利弊,但仍不难感到当下一种普遍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来自于农民日渐意识到自己成为被剥夺、被欺骗、被歧视的对象。他们对于过去的怀念并非由于集体主义的优越,并非他们更喜欢大家一样贫困的生活,而是因为有现实社会中的劣势地位作为参照。物质生活改善而社会生活恶化,因日益边缘化而产生对当年集体生活的怀念,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甚至冲淡对于过去的苦难记忆。

骥村的女性生活史告诉我们,集体化的个体经历是痛苦的,但集体化过程同时也是女性走出传统性别角色的途径,因而这一过程在她们经历痛苦的同时也能够带来新鲜乃至快乐的感受和记忆。农业合作化中女性的走出家庭参加集体劳动并非真正地从所谓“私领域”进入“公领域”,这一过程其实是从一种被支配状态进入另一种被支配状态,是从家庭与宗族的附属品成为集体与国家的工具的过程。但是这种转变却具有一种“妇女解放”的幻象。这种没有“解放”的实现却有“解放”的感觉的原因在于她们所接受的“革命=解放”的支配性意识形态,她们在工具化的过程中却得到“解放”的感觉,而外人常常难以理解的精神振奋和欢娱正是来自于这种幻象和感觉。婆姨们今天的回忆和叙述具体地显示着由符号暴力(symbolicpower)所建立的支配治理关系——农业合作化,在生产劳动和生活的集体化过程中完成了心灵集体化的过程,在重构乡村社会结构的同时也重构了农民的心灵。

在对口述历史的研究中,人们究竟记住了什么,又忘却了什么?底层记忆和表述与大的社会历史变迁、与支配和治理有着怎样的联系?是有待于认真探寻和思考的问题。

集体化对于乡村社会和农民心灵的重构过程使我们想到奥威尔(GeorgeOrwell)笔下的“大洋国”。他在著名的《一九八四》中描述了一个全体人民处于完全监视之下、自由与思想成为绝迹珍品的国度。电幕、思想警察、集体活动等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使得屈从与无意识被训练成一种全民心态。而其中尤其让人不寒而栗和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集体活动几乎占满个人所有的时间和空间,人的生活永远处在他人的眼光之下,永远没有个人的独处,甚至性爱也不再是个人的私事;另一种权力技术就是记忆的剥夺和历史重构——各种历史记录被有意识、有步骤地忘却、篡改和消灭,“过去给抹掉了,而抹掉本身又被遗忘了,于是谎言就变成了真话”。正如党的一句口号所说:“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通过改变和消除个人的记忆,思想实际上就被切断了它最重要的源泉。

奥威尔所描述的是一种统治达到极致的状态,人们不难从中得知,忘记过去,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对一个民族而言,都将是一种灾难,对一种文化来说都将是毁灭性的。一个健忘的民族是可悲的,是没有未来的。我们每每感叹不该忘记的却被轻而易举地忘记,切身经历过的应该刻骨铭心的记忆也会发生变异。那些全民族经历过的艰难时世,大饥荒,甚至过去未久的文化大革命已经在一些人的记忆和叙述中变了样,而在一些后来者的印象和想像中面目全非。巴金老先生提议建立的“文革博物馆”即使在现实中不能成立,难道不应该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记忆和传承中永存吗?在对记忆的研究中我们还需思索,是什么让我们遗忘?又是什么让我们的记忆发生扭曲?对苦难和罪恶的集体记忆是保持良知和社会正义的必要前提,而这也是收集和保存底层社会口述历史的意义所在。

几处疏漏

佚名

拜读二○○三年第八期《读书》杂志崔之元先生之作《布什原则西方人文传统保守主义》有几处史料疏漏,应该指出:一、文中提及了罗马帝国开国将军恺撒所著《高卢战记》,将“日耳曼部落”错译为“德意志部落”。在整个古代地中海世界,并不存在“德意志部落”。“德意志”一词是在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时代才第一次诞生。

二、恺撒攻击高卢人,首战之敌并非高卢人,而是日耳曼大将阿里奥维图斯。此战的直接起因并非“先发制人原则”,而是高卢人民不堪阿里奥维图斯之沉重统治,派信使企求恺撒出兵,将阿里奥维图斯驱赶回莱茵河以东。

三、崔先生所引西塞罗格言,用以支撑“先发制人”的对外政策,是个失误,因为西塞罗此言乃是在阐述内政时所说,其意非在外交。和加图一样,西塞罗为罗马共和派的代表人物,恺撒高卢练兵用意实在罗马本国,对此,西塞罗并非看不清楚。两人之政治冲突从恺撒功成之后,西塞罗即遭杀害,不难见出分晓。

历史与记忆 篇4

土遗址是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 具有历史、艺术、科研、社会, 四个方面文化价值的古遗址。这一概念由遗址引申而来, 又因为其具有材料上的特殊性, 故在原来遗址概念的范围内又增加了材料特征“土”的概念。从遗址和生土建筑的分类上, 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土遗址即为遗址与生土建筑所含范围的交集。

土遗址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大类, 由于考古发现和文字记载的限制, 本文研究的范围是乌鲁木齐地上土遗址。

二、乌鲁木齐土遗址的现状

乌鲁木齐作为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镇, 保留至今的地上土遗址主要包括城址和军事设施遗址两大类:

1. 城址

乌鲁木齐是一座既古老, 又年轻的城市。称乌鲁木齐古老, 是指它建城的时间比较早, 从一些档案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 乌鲁木齐地区在汉代甚至战国时期, 就已经有驻兵屯田的“城”了;说其是一座年轻的城市, 是指乌鲁木齐作为地名在历史上的首次亮相, 也是乌鲁木齐历史和大规模建设开发的起始时间是则要推迟到清乾隆二十年, 即1755年。乌鲁木齐地区的古城址具有时间跨度大, 数量多的特点, 年代最久远的古城遗址有战国时期的东河坝古城、苇子街村烂城子等, 距今较近的有清代的巩宁、迪化城址, 共计18个。

2. 烽火台

乌鲁木齐境内作为军事设施遗址的烽火台, 实际上是长城在新疆境内延伸的一部分, 这些土垒建筑 (包括城墙、烽燧) 从建筑形状、建筑材料、建筑功能等分析, 与在嘉峪关和玉门关发现的长城是一致的, 只是在不断向西修筑的过程中更多地就地取材。但新疆境内包括乌鲁木齐的长城并不是为了防御外族入侵而建, 而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上来往商旅的安全, 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开建的。与内地长城遗址不同的是, 新疆境内长城虽然没有连续的墙体, 而是根据特殊的地质特点修建呈点状、块状分布的防御体系, 但却延续了中原长城的建筑特点和军事用途。

三、乌鲁木齐土遗址的特征分析

1. 分布特征——丝绸文化

以上发现的土遗址, 主要分布在古“丝绸之路”北道的“白水涧道”上。该段道路东接赤亭道, 西接碎叶道, 是沟通东西方的大通道;在高昌、交河, 该路又与银山道相通, 成为沟通天山南北的道路。汉代称这条大通道为新北道, 唐代称其为北道, 至今两称均有使用。

“白水涧道”一词的著录, 起于唐代, 但这条道路却早就存在。经过对道路两侧及其周围考古, 证明这里在远古时代便是先民生息繁衍之地, 该地的绿洲带和南北山麓留存有大量的细石器、古墓葬群、岩画等文物古迹, 特别是在达坂城、柴窝堡、盐湖、乌拉泊水库一带分布更为集中, 最早年代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王炳华先生在他的《唐西州白水镇初考》一文中作出明确的结论:这条山沟, 从十分遥远的古代起就有居民在活动, 是他们最先开拓使用了这条天然谷道作为沟通天山南北的坦途, 进入汉代以后, 车师、匈奴、乌孙、突厥及汉族人民, 都不断地在这条古道上活动, 并留下了多方面的史绩。

新中国成立之后, 北道除与另外两道一起享有历史上曾有过的辉煌之外, 更主要的则是以其超过另外两道的实用价值和潜在价值, 独领风骚, 进入了大发展阶段。建国之初修筑了兰新公路、兰新铁路, 成为新疆通往中原的骨干交通道路, 公路又称为312国道。90年代兰新铁路实现了双轨, 向西延伸与国际铁路网接轨;随之乌鲁木齐——吐鲁番高等级公路筑成通车。鉴于它们沟通亚欧大陆的作用, 又被雅称为“大陆桥”。道路的现代化进程, 带动着各类传输设施的不断增加。五六十年代建成通讯线路, 到90年代完成通讯光缆线路建设;排列有序的电力线路更具形象;乌吐石油天然气管道也建成使用。由此形成地下、地面、空中各具用途的立体运送网络。仅从地图上就可十分清楚地看到, 这些现代化的道路均行进在白水涧道的路径上。它们的建设不仅被列入国家或新疆的重点项目, 而且还不断吸引着外资的投入, 足见该线路对我国及对世界的作用与影响, 也足可见“白水涧道”是乌鲁木齐第一大具有延续特点的历史文化现象。

由此看见, 乌鲁木齐地区土遗址分布情况与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和历史文明的分布情况是一致的。乌鲁木齐土遗址的存在和发展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 也是乌鲁木齐丝路文化历史文脉和记忆的载体。

2. 材料特征——生土文化

土遗址其实是古代生土建筑被毁后, 遗存下来的部分。

对“生土建筑”这个术语, 学术界目前有不同的理解。狭义地讲, 也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土”字意义上讲, 生土建筑就是指用原状土、天然土经过简单加工修造建筑物、构筑物。若广义地讲, 就是以地壳表层的天然物质 (土、砂、石、植物等) 作为建筑材料, 进过采掘、成型、砌筑几个与烧制无关的基本步骤而修造的建筑物、构筑物。相比较而言, 按广义的理解比较全面, 也比较符合我国及世界各国的实际。

乌鲁木齐属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下, 由于地广人稀, 古时人们在建筑房屋或者构筑物时, 大多就地取材, 或用粉质粘土、粉质沙土夯筑, 或利用土坯砌筑、板筑泥建造。夯筑时, 夯层厚度一般在6—20厘米之间, 有的地点土体粘性好, 就完全用途分层夯筑;有的土体含沙、碎石较多, 粘性差, 分层夯筑时, 每层会夹杂一些植物枝条拉筋, 以增强附着力和提高墙体的整体强度。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 古时新疆地区包括乌鲁木齐地区的生土建筑具有种类多, 数量大, 分布广的特点。

四、乌鲁木齐土遗址研究的实用价值

1. 延续历史文脉, 塑造城市特色

“土”作为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天然材料, 是人类最早接触和最易获得的, 因而在人类早期活动中更实用最为普遍。人类学会使用土建造土体建筑, 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土遗址作为历史、文化与记忆的载体, 更是一个城市塑造文化特色的资源。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资源同矿产资源一样应该受到重视、矿产资源丰富可以确定一个城市的产业属性;历史文化资源特色同样可以给城市属性定位。矿产资源的“递减性”, 使之总有枯竭的时候;而历史文化资源的“递加性”, 则使之价值与日俱增, 永世长存。

“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 历史是根, 文化是魂, 城市的历史文脉不能割断, 城市的文化特色不能丧失, 正如树不能没有根, 人不能没有魂一样。乌鲁木齐土遗址作为城市历史之根, 文化之魂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指导我们明确城市发展方向, 塑造城市特色, 让城市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远离陌生、空虚和寂寞, 重新找到“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找到自己的历史身份和社会身份。

2. 促进现代生土建筑的发展

乌鲁木齐是冬季严寒、夏季少雨、昼夜温差大、多风沙的地区。在这一地区年代久远的历史文化遗产当中, 土遗址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土遗址存在了上千年, 充分证明了用生土作为建筑材料, 其强度、稳定性在含水率、颗粒组成合适的条件下, 建筑的耐久性和适应性是经得起各种考验的。

我们保护和研究土遗址, 在延续历史文海的同时, 也要了解古代生土建筑在材料上的应用, 了解生土建造技术以及凝固在建筑中的一些文化思想、建筑风格、风土人情及民俗特点, 从而了解现代生土建筑的历史演变, 最终可以对当代生土建筑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合理规划和因地制宜的建造。

五、总结

历史与记忆 篇5

南京大屠杀,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过了八十年。我们又怎能忘却?80年前的一天……

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三十五万无辜的百姓在成为了疯狂刺刀下的牺牲品!他们没有任何反抗能力。任凭侵略者在他们身上残暴地发泄!

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八年,不知有多少战士战死沙场,不知战士们受过多少伤,流过多少血。不知又有多少人妻离子散,无家可归……

八年啊,终于洗刷了一百多年挨打的耻辱!“东亚病夫”这个耻辱的称号终于不属于我们了!

今年是抗战胜利72周年。身为中国人,我们绝对不能忘记72年前,为了打倒法西斯,中国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了中国的人民,中国的领土,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难道这些不应该被历史铭记,不应该时时刻刻让中国人铭记这份耻辱吗?

历史与记忆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 记忆缺陷 教学策略 探析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对中学历史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高中历史的教学一直备受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的重视。相比较初中学生而言,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成熟的关键阶段,科学合理的历史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力的提高,增长他们的知识量,更有助于学生正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然而在现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兴趣不高、记忆力不强等诸多问题,所以加强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历史教学中学生记忆力差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措施,希望对高中历史的教学工作有一些启发。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记忆力差的原因

(一)学生对历史教学兴趣不高

高中历史教学在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历史为镜可以对学生日后的成长,指明正確的方向和道路。汲取历史事件中的一些经验教训,能为自己将来的人生之路,扫除很多的思想障碍。然而高中学生思想上一直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历史已经离他们很遥远了,现在学习历史不过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罢了没什么意思,再加上历史事件那么多,记忆量太大又没什么实际作用,因此他们在历史的学习中不会投入太多的感情和精力,所以记忆效果很差

(二)历史课教学方法陈旧

由于历史课属于记忆学科,历史老师往往对教学方法不是很注重,采用的还是最简单的填鸭式教学法,那就是一上课就把课本内容简单的讲解一下,剩下的时间就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所化的要点。这样做的效果非常不好,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仅限于课本上的内容,不能将前后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思考,记忆的知识仅仅是一个点,而不是一个完整的面。

(三)课程结构不合理

由于历史课在高中教学中不算主要学科,在考试中也拉不开分差,所以很多学校都把重点放在竞争力强的英语和数学方面。在教育界有一种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新时期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学校在课程设置时,都会把历史课的时间挤压出来供数学和英语课使用,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更少,不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不能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忆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

二、应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记忆力缺陷的对策

(一)合理调整课程设置

伴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各地的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重视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课程设置方面,要给历史课一些空间,不能真的成了英语数学外可有可无的辅助学科,除了保证历史课的课时要充足,在历史老师的配置方面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聘请一些道德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历史老师,来补充教师队伍的不足。有了充足的学习时间,有高素质的老师指导、有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这些高中学生才会从心底里重视历史课的学习,才肯在历史知识的记忆方面下大功夫。

(二)利用情景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

情景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具有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使学生主动进入情境中进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历史课是很有趣的学科,因为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探寻这些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课本上不存在的知识点,包括一些逸闻趣事等,与滔滔不绝地讲课本上的内容相比,学生更容易也更喜欢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进入老师设定的情节环境中进行自身的体验活动,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地钻研,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就加深了对知识点的印象,记忆的效果也会更好。

(三)运用记忆规律,引导学生复习

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一般情况下刚记住的知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在四到七天内不能得到重复记忆,那么之前记忆的东西就会很快被遗忘直到最终消失。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应该掌握记忆规律,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复习的过程也是重新学习记忆的过程。温故而知新,适当的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原有的的知识点,还可以发现新的知识,甚至之前不理解的东西在复习后就能自己找到答案,所以老师应该积极掌握记忆规律,并把这个记忆规律传授给学生,真正解决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缺陷。

结束语

通过分析高中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存在缺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高中的历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提高记忆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也是对学生的负责,更是对国家未来的负责,所以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封雪.浅谈高中历史学习中的记忆缺陷与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7).

[2]吴丽华. 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调查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历史与记忆 篇7

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虚构, 但是同时小说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在小说的早期发展中, 更是与史学相互交叉, 纠缠不清。但是随到宋代市民阶层的崛起, 使得小说创作的虚构特点越来越明显。但是他并没有与现实相背离, 反而越来越近。“不论是复古, 还是求新求变, 明清人都在寻求文体和文心的解放, 促使文学贴近时代, 贴近人生, 贴近个体的生存状态与心理感受”。

而历史学与文学的差别, 一般来说, 历史叙事必须获得真实的材料, 而文学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但是在语言上,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应该是“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中国的小说中, 依托历史而写成的小说不胜枚举, 比如《封神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诚如周振鹤所言:两者之间不是谁决定谁, 谁反映谁的关系, 而是相互证明、相互印证的“互文性”关系。

文学直接的写出社会之间的各种矛盾, 与历史学相互补充, 构成当时社会的面貌。

在清末民初的小说中, 塾师的形象虽然有描写形容夸张的地方。但是在学识水平、经济状况、以及社会地位的描写上。与当时的史料、笔记、回忆录中相互印证的。

在经济上。刘大鹏记载:“余家贫穷, 只有贫田十数亩, 不足养十口之家, 全仗父亲大人在外经营, 母亲大人在内整理。”“吾家虽非赤贫如洗, 究竟不甚宽绰有余尔”, “外债尚多, 无起兑处”。这使我们想到了《梦中梦》中的卜秀才的处境, 遭逢侘傺不能安贫苦, 等到中举的时候, 连给吏员赏银都没有。可见贫穷。再如《玉佛缘》中的钱贡生, 一辈子训蒙为生, 存款还不够儿子的一次应举。小说中的描写, 与现实中简直如出一笔。

低位上, 塾师地位大多低下, 处境贫困。清末人李虹若有《散馆》诗, 云:“蒙馆舌耕不自由, 读书人到下场头。每逢年节先生苦, 亲去门前要束修。”清人曾衍东所著《小豆棚》之《陆修》一则有批语:“吾乡富甲某, 忽欲延师课子。会当夏月, 晒麦于场, 雨骤来, 诸佣工皆为之盖藏。富甲问曰:‘教书匠何以不至?’师闻之, 怒而去。”小说《顽皮学生》中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一会儿吓唬老师椅子下面有毒蛇, 老师上厕所的时候将炮竹点燃投入厕所中, 要么装鬼吓唬老师, 招数众多, 塾师一再被顽童捉弄, 苦不堪言, 常常愤恨笞挞, 玩弄捉弄愈发厉害, 塾师愤懑发誓不再课徒, 穷困而终。

学识上, 塾师自身水平不高、师德欠缺, 《坚瓤集癸集》卷四有“村学传误”一则:

曹元宠题村学堂图云:“此老方扣虱、众雏争附火, 想当训侮间, 都都平丈我”。语虽可笑, 而曲尽社师之状, 杭谚言:社师读《论语》“郁郁乎文哉”为“都都平丈我”。时人为之语曰:“都都平丈我, 学生满堂坐。郁郁乎文哉, 学生都不来。”曹诗盖取此也。

此条颇似《冬烘先生》中的塾师, 别字连篇。虽说是小说中的描写, 但也是对于现实的讽刺。

在对待新事物上, 社会上都开始流行出国留学的风潮之时, 塾师们还在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 不知科学为何物。《胡涂世界》中的某位先生, 当学生看《博物新编》时, 则说那是邪书, 镇日里只许念八股、念试帖, 此外一概不许去看。

小说中的塾师形象, 与现实生活中的塾师, 是有着文学与现实的镜像关系, 并不是作者的自由想象。

每个时代的现象都与每个时代所处的历史背景相互联系, 如何看待这段特殊的塾师记忆, 以不同的方式来唤醒过去, 都是建立在历史史料的不同体验上。对于这段现象, 当事人、作家和后人对这段历史都有所不同, 当事人的经历, 旨在概括和记录自己过去发生的一切, 产生这样的原因是什么。而作家对于这样的记录, 恰好是各个不同层面的人们迅速加入的思想、感觉、和行动。

清末民初塾师群体的时代记忆, 已经成为一个经历和过去, 由于当时现实的需要, 塾师群体的记忆被小说家等人以不同的方式刻画在书本中, 现今我们完全恢复一个过去的本来面目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一个时代的片段记忆恢复, 还是比较可能的。在清末民初的小说当中, 由于小说家们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感受, 使得在描写塾师中, 有意无意的将小说中的塾师形象进行了艺术的加工, 使之成为作者对这个群体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刘大鹏遗著, 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2]于润琦主编.《清末民初小说书系》.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1997年版.

[3]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07年版.

[4]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5]阿英.《晚晴小说丛抄》.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2版.

[6]朱有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1987年、1990年.

历史与记忆 篇8

关键词:思维导图,记忆与理解,构建

一、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思维导图,这是由高中历史教学中各要素的特点决定的

1. 课标分析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首先要求学生能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所以,学生在学习经济史、政治史、思想文化史等专题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整理纷繁复杂的历史,从中找到规律;通过思维导图带顺序标号的树状结构,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有组织、分层次而呈放射式、互相关联地展现出来,学生就不难发现历史规律。

2. 教材分析

实行新课改后,全国有多本教材,在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问题常常困扰学生。例如,在学习必修2经济史中关于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时,教材从资本主义各国、世界局势两大方面分析大危机产生的影响,可是在政治方面的影响需要联系必修1的知识,还需要结合选修中战争与和平的专题。但是学生往往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图就能很好地克服这些困难。

3. 课堂分析

仅仅靠课堂教学学习知识容易出现碎片化的问题,学生思维也缺乏系统性。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使用思维导图将一节课的知识呈现出来,再将新旧知识联系融入思维导图中去,或者指导学生在探究问题时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学生遇到以上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4. 高考分析

新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高考的指挥棒依然在发挥作用。思维导图恰好能把人类从一出生即开始累积的庞大而复杂的数据库资源根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更加系统化,更具条理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大脑运作的效率。

二、搭建记忆与理解历史的桥梁,绘制成由点、线、面、网构成的思维导图

下面将以一张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思维导图为例说明绘制的过程。

1. 导图历史概念,明确历史的“点”

要用思维导图解读一个历史概念,可以通过关键词、箭头等特殊符号展现历史概念的各要素。在导图中可以先出现三个“点”,分别代表夏商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三个历史概念,每一个“点”有它的分支,展示了这个概念要掌握的基本要素,如分封制要掌握原因、内容、影响三个要素。

2. 导图历史线索,明确历史的“线”

利用思维导图的层级关系,将零散的历史知识连接成“线”,使历史发展的脉络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便于他们去发现历史规律。例如,围绕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可以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和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强化按照时序连接起来,构成一条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发展线索。

3. 导图阶段特征,明确历史的“面”

可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功能解读历史的阶段特征,构建历史知识的“面”。要将中国古代史中明清时期的历史展示出来时,我们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五个方面设为第一层级,再通过若干层级逐一展示每一个方面的内容,这样就形成了覆盖明清时期各方面特征的思维导图。

4. 导图纵横联系,明确历史的“网”

仍然是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功能,将它与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有机融合。我们可以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将古代的改革与盛世、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联系进来,这样就体现了历史的横向联系。每个分支下又有体现历史的纵向发展,如果在它的周围再加上古代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的知识点,就可以形成一张更完整的中国古代史的“网”。

思维导图的确是辅助历史教学的有效手段,但我们在运用思维导图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惑,促使我们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为了让更多学生利用好思维导图,我们将找到更多关于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自主思考、共同制作历史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丛书(第1版)[M].叶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历史与记忆 篇9

关键词:奥林匹克陈列馆,地域文化,建筑设计

引言

无锡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灵秀的人文环境。无数人杰的出现,使无锡这个山水名城、工商名城更具备了历史文化内涵。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的设立旨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保留珍贵历史资料。同时,也是对何振梁,这位从无锡走出去的“中国奥林匹克先生”的真诚敬意。何振梁先生对其青少年时代的建筑情有独钟,因此选定现改建的运河公园内的原塑料厂厂房作为“陈列馆”馆址。这不仅体现了其所根植的文化意识,又同时记录了城市的文脉、城市的传说以及城市的成长历程。

一、项目背景

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见图1)项目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蓉湖路以东,生和浜以北的运河公园内,紧临素有“千里运河精华在无锡”之说的具有历史风韵的无锡市古运河。历史虽有千年,但古运河承载着无锡经济的底蕴,也积淀了浓厚的人文景观。两岸许多遗留下来的工商业遗产及丰富的旅游景点,具有保护、开发利用价值。2005年,无锡市政府全力实施古运河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再现了无锡“母亲河”的魅力,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就坐落在古运河的边上。它是一座红色建筑,四周绿树环抱,面前溪水相拥,成为了无锡城又一引人入胜的景观。

运河公园地处无锡新旧运河交汇处,是一个集古运河文化、旅游观光、生态绿化、教育普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开放公园。建成开放的“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以其丰富的馆藏、传奇的故事成为传播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实践“人文奥运”理念、展示无锡体育名人风采的重要场所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建筑原址为旧塑料厂厂房(见图2),因功能的丧失已经废弃。但仍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建筑结构的特征,是工业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与展示相结合的一个成功典范。原建筑结构为单层排架结构厂房,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屋盖形式为三角形芬克式屋架。鉴于原建筑原始资料及设计图纸缺失,为保证改造后结构的安全性,由江苏省房屋安全检测中心对原有建筑进行检测及安全鉴定,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改造设计。原有建筑保留主体结构,新增一层内框架,设独立基础及拉梁,使原有结构墙体并未增加承受荷载。因原有屋面板存在裂缝,改造时将原屋面无檩体系改为有檩体系。屋面板以轻型材质替换,严格控制自重,以保证原有屋架的安全使用。我们决定将结构基本完好无损的主体建筑保留,根据项目功能的需要,在原厂址上再扩建一部分,与保留的主体建筑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设计构思

陈列馆为改建项目,在设计中,我们本着对历史的尊重,同时在何振梁先生的要求下,采用“改旧如新”的方法,尽可能去还原老建筑的风貌,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建筑的历史价值。虽然陈列馆的前身只是一个废弃的塑料厂旧厂房,但我们也希望保留下来的建筑能够延续当年企业的历史文脉。因此,我们可通过改变其性质及功能,根据需要改变其空间的变化,借助新的技术手法,使原建筑重获新生的同时,又蕴含历史痕迹。如此构思,也就确定了改建的设计原则:尊重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先进、功能流程明确、安全创新高效。

三、项目概况

陈列馆分为主馆和副馆,主馆是在原有建筑上进行改造的。由于陈列馆藏品数量之多及奥运百米玉雕展示空间的需要,在主馆旁边扩建陈列馆副馆,满足了使用的要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3 900.7 m2。其中,改建建筑面积为1 324.3 m2,新建建筑面积为2 576.4 m2。根据原有建筑的层高,设计为地上两层,局部一层,整体由两层展厅和一层多功能活动厅以及配套用房组成。本设计延续原有清水红砖建筑的格调,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原有建筑的外形和风貌。在建筑主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根据功能需要进行了局部的改建。

陈列馆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以“奥运精神”为素材,意在表彰何振梁先生为中国及国际奥林匹克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通过记事、影像、物品的陈列,讲述了何振梁先生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时时刻刻。

四、建筑设计

1. 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无锡,拥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从天到地、从山到水、从人到物、从衣食到住行、甚至一草一木,都能够让每一个人在文化上有所收获。无锡的文化有着“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般的活力和“包孕吴越,通江贯海”般的气度。那么,在这样一个本土文化如此灵动、敏慧秀逸的地方,该如何入手设计,是这个项目的关键。

“建筑是石头的历史”,建筑的生命无法脱离环境和文化而孤立存在。因此,本项目要想成为一个有生命的创作,就要依托无锡当地的文化,从中吸取营养。这一看似轻松的改扩建项目,却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建筑材质是城市肌理、文脉的印迹,也是往昔岁月时光的眷顾。主体建筑原为红色清水砖瓦的工业建筑风貌,砖的质地给人以平和、亲切、沉稳,它的色彩、砌筑方式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我们在保留原有建筑特点的基础上,从当地民居、老房子的建筑风格中提取元素,进行重组再加工,使老建筑有了新的面孔。但仔细品味,却是“似曾相识燕归来”,浓浓的民俗气息,沁入心扉。

南侧扩建部分保持与原建筑风格一致,衬以大面外凸玻璃窗。既符合室内功能要求,又与原建筑协调设计。进一步烘托出老建筑的风采与特色,使老建筑在精心设计后焕发了新的生命。

2. 总体布局与建筑环境的融合

陈列馆位于运河公园南侧地块中间,紧邻生和浜。陈列馆为改建项目,建筑位置已先天固定。将道路与停车场以陈列馆为核心环馆而设,既连通了入口广场与公园内部的空间,又连通了陈列馆内外的活动流线。同时将大片的绿地集中设置,使公园内景与外部广场及道路互不干扰,动静分区,相得益彰。

沿陈列馆的四周、紧临陈列馆的绿地及入口广场,用设计的手法,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以奥运项目为素材,均布置雕塑、小品、立柱等,在陈列馆四周营造出一个轻松欢快的动感环境,使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能在随兴畅游时为富有情趣的小品所感动。童心雀跃,游戏其中,想到的是“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比赛,体会到的是只有在“和平与发展”的背景下才能享受到的体育公平竞争带给我们的快乐。

3. 功能分区与江南建筑格局的融合

依据新建筑的性质——陈列馆,室内功能以展览陈列为主,辅助用房为交通走道、接待休闲和商品零售区域。主体建筑原为单层仓房,室内净高达9.25 m(到桁架底),顶部三角形桁架裸露且保存完好,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经设计把原建筑改建为上、下二层,一层层高3.90 m,二层层高5.32 m,局部挑空成为中庭。既丰富了室内空间,也集中展示了何振梁先生与奥运的渊源和收藏。扩建部分为一层,层高4.20 m,主要为接待休息区。在主体建筑与扩建部分拼接处设内庭院,既符合江南建筑格局、美化了室内的景观,又在功能上改良了建筑的日照、通风、采光。

北部扩建部分主要为展览区,层数为两层,层高与原有建筑一致。展示了无锡籍奥运名人的业绩以及奥运百米玉雕的风采。

整个室内环境设计铺装基调采用江南建筑常用的和谐对比的青灰色色调,在灰色系的基调上,用点缀色彩鲜艳的小品雕塑来烘托奥林匹克主题。红白相间的地面被设计成田径跑道,跑道边所设置的用来休憩的凳子则是由彩色的奥林匹克英文字母组成。头顶投下的光影,在地面、墙上闪跳出历届奥运会会标。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精心的设计,使陈列馆内的“奥运”元素无处不在(见图4)。

4. 旧建筑改造与节能材料的融合

本设计采用先进技术对现有柱子端部进行了加固,对锈蚀损坏构件进行了修补。为减轻结构承受荷载,墙体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及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轻质隔墙,屋面板采用轻型材质。不仅减轻了自重,又节约了结构构件用料。

设计中采用了多项节能技术。由于主体建筑外墙原为240厚的粘土砖墙,东南扩建部分采用相同材料,与主体建筑外墙风格一致。因此,采用外墙内保温节能措施,增强了外墙保温隔热功能。屋面设40厚挤塑保温材料,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室内利用庭院及中庭改善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了空调运营费用。采用节能型光源也要综合考虑色温以及照明布置,幕墙采用Low-E玻璃。根据室内展品的布置,采用合理的开窗形式可降低能耗。以上措施给整个陈列馆的运营节约了大笔费用。

5. 地域景观与现代奥运精神的融合

无锡运河公园分为三个功能分区:A地块为生和浜以北,重点构建“米业文化”及古运河民俗风情;B地块为生和浜至李家浜,布置中心聚会广场及体育活动场所;C地块为李家浜以南,突出体现古运河文化轴线及休闲娱乐功能。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位于运河公园A区西南方主入口处,此次环境设计是基于运河公园整体公园景观设计之上的局部景观方案调整,烘托位于地块中心的陈列馆的风采。作为公园景观的一部分,陈列馆周边的景观既是独立的又与整体的设计风貌一致。

由于主体建筑的设计定位是带有浓厚无锡民居特色的砖瓦工业建筑风貌,因此整个景观设计铺装同样采用了青灰色仿古砖及灰色石料。在景观用地功能上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是入口广场景观区、生态和谐主题区、奥运精神主题区、奥运竞技主题区。四个区域是奥林匹克竞技比赛项目的主要分类,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的历史和奥林匹克蕴含更高层面的含义——“和谐、友爱、平等、向上”的体育精神。

(1)入口广场景观区

本区域不仅是陈列馆的主入口广场,同时也是整个运河公园的主入口广场。入口干道上以一列五色花柱与不同材质的铺装划分了人流与车流动向,从而实现了同一出入口人车不干扰。北侧是一弯如新月般的弧形斜墙——奥运历程展示墙,墙面上以喷字灯箱块的形式排列了从公元1896年第一届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到公元2008年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百年奥运历史。同时,该墙也具有防洪闸墙的功能。

(2)生态和谐主题区

本区域位于陈列馆建筑主体的北面。前景为整修草坪,中景为低矮的灌木,背景为高大的乔木。在草坪与灌木间,通过点缀组成的系列小雕塑,体量不大但具有亲和力。雕塑主题选材体现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动态,以及表达和谐、温馨主题的生活场景。

(3)奥运精神主题区

本区位于主体建筑西面入口处,区域范围较小,主要以一尊表现奥运五环与奥运积极向上精神的抽象雕塑——“奔”来烘托主题。雕塑主体为五个奔跑着的符号化人体,分别采用了2008北京奥运指定的五环用色,即中国红、琉璃黄、国槐绿、青花兰、长城灰。整个雕塑积极向上,精神蓬勃,既体现了奥林匹克的国际性又带有浓郁的本土特色。

(4)奥运竞技主题区

本区域位于主体建筑的东面近生和浜处。该区主要以五组不同色彩的抽象小品座椅分别表现了五个奥林匹克运动竞技大类,五种颜色暗合五个2008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所各自的代表项目。造型简洁抽象,色彩鲜艳夺目。

五、结语

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既突出了何振梁先生为中国及国际奥林匹克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展示了奥林匹克的“和平、发展”的主题,弘扬了“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本设计着重研究了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巧妙地加入地域文化特色,如何延续历史记忆,传承当地的特有建筑风格,并将传统元素融合到改建项目当中,使之符合人们日常的审美方式和使用习惯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晓玲.以文化的视野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6.

[2]鲍家声.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历史与记忆 篇10

一、引言

“城市靠记忆而存”,城市历史的延续及自然的生长,能够彰显城市文化独有的地方特色,增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对城市的地方感和文化认同感,因而,保存完整的城市记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江南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风貌古朴,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城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全球化和城市化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呈现新的时代发展特征。一方面,基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大批量的外来商户不断涌入甚至侵占街区核心地块,历史文化街区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商业化氛围愈发高涨;另一方面,资本级差地租带来的空间置换与权益割让,原住民开始搬迁,市井民俗生活气息开始消亡,街区承载的城市记忆和文化传承功能开始弱化。站在历史和现代、记忆和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十字路口,我们不禁反思:这些弥足珍贵的江南历史文化街区,在经历城市大拆大建、大修大补、大面积更新改造后,存留下哪些隐患?人们在探寻街头巷尾的历史足迹时,是否还能找到记忆中那些美丽的“乡愁”?未来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留住美丽“乡愁”?缘于此,从城市记忆角度切入,选取江南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个案,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发现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为保护城市记忆、传承地域文化、促进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城市记忆概念

国内外关于城市记忆相关的概念有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文化记忆(cultural memory)、实践记忆(practice memory)等。比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集体记忆”的研究鼻祖莫里斯·哈布瓦赫就曾将集体记忆的概念界定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认为集体记忆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一种物质客体、物质现实,又是一种象征符号,即附着于物质现实之上的为群体共享的东西;德国著名学者扬·阿斯曼在阐释文化记忆的概念时,指出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集体记忆力,其记忆传承媒介包括仪式和文化两种类型;此外,相关学者还指出实践记忆形成于人们的日常交往、生活实践、行为仪式等活动中,是人们通过潜移默化方式习得的文化记忆,建立在群体共同的文化基础之上,通过世代沿袭的方式传递。综合来看,本研究将城市记忆的概念界定为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或人物故事等的集体性记忆。

三、研究区概况

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是“十里秦淮”风光带的核心,其起源最早可追溯至东晋,六朝时代已繁华初具。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该地先后经历了全面启动(1984—1990年)——完善实施(1991—1995年)——加快建设(1996—2000年)——扩容升级(2001年至今)四个阶段,获得过“中国旅游胜地百佳”、“国家级文明风景名胜区”、“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中国著名商业街”等多项殊荣。2010年,被评定为中国首个5A级历史文化街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又因其地处老城南南京城市化改造的核心地段,伴随城市更新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衍生的问题接踵而来。因此,作为江南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在探索保护与更新、建设与发展的道路上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和发展动向,选取其作为研究个案具有较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四、研究设计与分析

(一)城市记忆要素筛选

通过查找历史文献等相关资料,发现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存续的城市记忆要素和内涵丰富,如历史建筑景观(江南贡院、大成殿等)、遗存遗迹(秦淮河、乌衣巷等)、名人故居(李香君故居等)、老字号美食店铺(蒋有记等)、文学典故作品(《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桃花扇》等)、民俗节庆活动(秦淮灯会等)、民间手工艺(秦淮灯彩、秦淮风味小吃等)等。

(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于2015年8-10月期间开展,采用到实地发放的形式,分别向本地居民发放256份,外地游客244份,有效回收样卷462份,有效率92.4%,具有可靠性。

问卷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对个人基本信息进行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职业、收入水平、居住年限(当地居民)、游览次数(外地游客);第二部分为主观题(表1),主要调查受访对象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发展、街区保护、旅游开发等方面的满意度,将城市记忆要素融入题项设计中,以李克特5点量表方式进行问题设计,其中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2分表示不满意,3分表示一般或态度中立,4分表示满意,5分表示非常满意。

(三)研究分析

采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的主观题项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

1、古建筑与历史文化氛围

大多数受访对象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记忆深刻,且对古建筑保护情况持较高认可度(选择“满意”比例为76%),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历史文化氛围”这两道选题的满意度较低(选择“不满意”比例分别为69%和72%)。具体见图1、图2和图3。

2、餐饮卫生与美食特色

受访对象特别是本地居民大多对夫子庙百年老字号食铺如蒋有记等的记忆深刻,但是对“地方美食特色”的评价和认可度较低(选择“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为26%和9%)。此外,对街区“餐饮卫生情况”总体认可(选择“满意”比例为56%),具体见图4和图5。

3、购物环境与商业化氛围

受访对象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购物环境的便利性”的评价较好(选择“满意”比例为61%),但对“旅游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的评价较差(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63%),而对“商业化氛围”的认可度整体持否定态度(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72%)。具体见图6、图7和图8。有些游客认为旅游商品缺乏历史内涵和文化特色,不值得购买。

4、休闲游览接待设施和信息化服务水平

受访对象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休闲游览设施及活动”的评价适中(选择“一般”的比例为53%),对“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满意度整体较好(选择“满意”的比例为58%)。具体见图4-9和图4-10。部分游客认为,旅游信息化宣传方面,对历史记忆要素的挖掘不够。

5、游客文明行为

受访对象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文明行为”的总体满意度较低(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52%和38%)。具体见图11。

五、研究结果分析

针对上文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从而为夫子庙等类似历史文化街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挖掘街区存蓄的丰厚记忆要素

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蕴含丰富的南京城市记忆要素,凸显了其在南京城市发展和变迁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这些记忆要素,对于地方性的保护、地域文化的传承,彰显江南历史文化街区的魅力具有重要功能。包括彰显水乡秦淮的江南风韵,针对性的开发不同功能的画舫;恢复“蒋有记”等老字号百年美食店铺,移除古建筑上的外文招牌,用中文汉字配以中国书法艺术的手笔进行重新装饰,展现华夏文化的魅力。

(二)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方式的更新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力度,以“秦淮八艳”的民间故事为脚本,结合现代多种媒体技术,复建古戏台,推出大型实景演出,或邀请艺术创作者或非遗传承人,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记忆要素与现代艺术融合,开辟江南非物质文化创意园,邀请艺术创作家设立工作室,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来宣传表演民间技艺,并考虑开展竞技比赛;同时,和地方院校联盟,共同开发创作非物质文化艺术品,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再现民俗繁荣景象。

(三)实现街区功能的有机更新

分隔现代商业街与传统文化街道,规范市场销售秩序,提高旅游商品档次和质量,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充斥旅游购物市场。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线上和线下营销、“上店下坊”的商业经营模式。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和历史文化街区测评体系,加强街区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增加志愿者协助维护游览秩序,开展定向咨询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要。

(四)开展志愿者公益宣传活动

在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定期开展志愿者公益活动,与地方会展、旅游、艺术等院校开展合作,倡导游客文明出行。采用网络媒体、现代传媒等手段,搭建线上文明出行的平台,以发请帖、求回帖、求订单等多种方式,邀请关注夫子庙旅游网站的网民签订网络承诺书。对于实际到达景区的游客,也可专设指定的区域,成立文明出行委员会,邀请游客现场签订文明出行承诺书。

六、讨论和建议

历史与记忆 篇11

【关键词】 李晓伟;写实人物画;风景油画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李晓伟先生的画展《闽都记忆:2012李晓伟作品》于2012年7月1日在福州“闽都美术馆”展。此次展览共展出23幅作品,其中包括5幅人物肖像画和18幅风景油画。展览的副标题为“涂抹福州的记忆和温情”,它以一个在福州城生活了30余年的“老福州”,同时也从一位画家的视角,展示了这座古城,以及无数在其中生活的人们的共同记忆。

近代历史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段痛苦的记忆。然而,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粉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幻想,同样也给外国的各种思潮涌入中国创造了机会。1847年,基督教新教开始在福州传播,并在此后创立了许多教会学校和福州最早的报纸和期刊。华南女子大学,又名华南女子文理学院(Hwa Nan College),是美以美会(1939年以后称“卫理公会”)在中国福州创办的一所教会女子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学校原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今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

“闽都记忆”画展展出晓伟先生近些年精心创作的写实人物画共5幅,其中4幅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4任校长的半身像,均为80×65厘米。分别为《第一任校长程吕底亚(Miss Lydia Trimble)》(任期1908年—1925年),《第二任校长卢爱德(Dr. Ida Belle Lewis)》(任期1926年—1928年),《第三任校长王世静》(任期1928年—1951年),以及复办了福建华南女子学院的《第四任校长余宝笙》(任期1984年—1996年)。画家仅仅通过对几张黑白老照片的细致观察,便用细腻的写实笔法和光影色调的运用,将程吕底亚的坚毅、卢爱德的温和、王世静的清丽和余宝笙的慈祥刻画得维妙维肖,充分表现出她们与众不同的个人气质和超人的勇气、智慧。李晓伟高超的人物肖像画写实功底,在此可见一斑。

余下的一幅,则是著名作家冰心老人的大幅肖像。画家不仅刻画了冰心老人在书案前的微笑,还重笔描绘了冰心老人晚年生活中一直陪伴着她的小白猫,使画面不仅充满文化气息,又富有人情味。李晓伟运用巨大的画幅、柔和的色彩和朦胧的笔调,营造出亦真亦幻的气氛,给人以镜花水月之感。画中的冰心老人仿佛如往常一样伏案工作,却又明明白白地让人感到:斯人已逝,虽然其形貌近在眼前,却天人永隔,无法企及。

这些睿智的女性肩负着传道授业的重任,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奋斗终生。她们的谆谆教诲随着后辈们的成长,已经深深烙印在福州城的文化底蕴之中,成为“闽都记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画作,则是通过对仓山各种老建筑的描绘,让百余年来福州历史上那些不能忘却的故事在记忆里延伸。1842年,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沿海的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进行贸易通商。1844年,福州成为五口中首先正式开埠的港口。从1845年南台岛的英国领事馆建立算起,先后有17个国家在福州设领事馆,海外商贾和军政要员也纷至沓来,英美教会建立起学校和教堂,清政府也在马尾设立了福建船政局(后改福州船政局)以建造现代舰船,并开设福建船政学堂培养相关人才。于是福州,尤其是闽江南岸的仓山,兴起了许多风格迥异的西式建筑,哥特式、罗马式、洛可可式……鳞次栉比,不一而足。可以说,近代中国深重苦难的历史轨迹给这座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留下了深刻的印痕,而这些历经沧桑的老建筑则是那印痕物质形态的具现。它们是近代福州历史的记录者,承载了战火硝烟,也见证了这个城市在涌入的先进文化和思想中的成长与蜕变。这些古老的痕迹在近20年的城市改建过程中饱受磨难,有的已遭拆除,有的危在旦夕。

《俄国领事馆旧址》、《清邮政司》、《福泰和钱庄旧址》、《泛船浦天主堂》、《石厝教堂》、《陶淑女校旧址》,以及其他十余幅油画作品,表现的正是这些城市记忆的今日风貌。与上述肖像画所采用的古典主义写实笔法不同,这些风景油画不论是色彩还是笔法都显得更加轻松写意。作者以老洋房的局部入画,将国画技巧融入油画笔法之中,用线条的浓、淡、干、湿、焦、润及各种皴法,结合西洋画法中的色彩对比、明暗调子、形体结构等的运用,传达出物象的神韵。如唐代张彦远论吴道子的画时说:“虽笔不周而意周也。”画中那些斑驳的红砖墙、欧式的门窗、小草摇曳的墙头、依稀可辨充满书卷气的园名,还有生机盎然的绿树下寂寞的石阶,这些充满异国情調却荡漾着中国风、个性十足的画作,浸润了画家对仓山这片土地深刻的个人情怀和对它们未来命运的淡淡忧虑。

画家还透过大胆的想象,在画作中营造出虚幻的氛围。在《可园》这幅画里,画家运用移景等手法,以近似白描的笔法在院门前淡淡勾勒出一株老树和两位身着20世纪30年代服饰的青年男女,寥寥数笔,却产生了时空倒错的感觉,将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年代,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代才人梁思成、林徽因的名字,重新召回到记忆之中。

这些老建筑虽然幸存至今,却仍然面临不知何时就会被拆除的命运;即使保护古建筑的呼声日益响亮,要保存一个城市的记忆亦并非维护一些旧砖石那般简单。古建筑之中所存留的,是这座城市的文化轨迹,亦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的共同记忆;而“闽都记忆”画展中,画家耗费数年心血精心耕耘的数十幅画作,则为这种记忆的传承做出了绝佳的范例。

(注:本文图片作品作者为李晓伟)

作者简介:陈君岛,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现为自由画家。

历史与记忆 篇12

历史课果真是枯燥的吗?看似庞杂的历史知识究竟该如何记忆?对于知识面较窄的广大农村文科生而言,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大问题。那么, 历史知识的记忆是不是有章可循呢?笔者认为, 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就是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逻辑化思维方法记忆。

什么是逻辑化思维方法记忆?逻辑化思维方法记忆是一种记忆方式, 它着重对所记内容进行逻辑化整理, 通过这种整理, 理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因果关联, 使它们构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形成一个知识的经纬网。从而避免因记忆内容数量过大、细节过多、缺乏关联而导致杂乱无章, 达到对所记内容的长久牢固记忆的目的。

在此以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 (上册) 第三章第五节中的一段教材文字为例, 探讨如何利用逻辑化思维方法达到有效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的目的。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 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 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扩张的过程中, 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此期间, 轮船等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使长途运输变得更加方便, 资本主义列强大量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输出工业品, 掠夺工业原料, 甚至直接输出资本, 在当地建立资本主义企业。这样, 在资本主义侵略下,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落后的经济结构被打破,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19世纪中后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一、分析层次

通过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这段文字的落脚点在最后一句话, 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之前的文字表述则清楚表明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有关的其他要素:时间——19世纪中后期;原因——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列强侵略扩张;中介力量——轮船等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

二、逻辑化整理

在层次内容明晰后, 对各部分内容进行逻辑化整理, 分析其中存在的内部逻辑关联。经过分析组合之后, 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厘清他们之间的内部联系, 再结合以前的教学内容稍作补充与完善, 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就产生了, 如图表所示。

通过这副图表,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包括相互紧密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 即资本主义列强的国内市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前者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经济运行的结果,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前提条件, 该制度的建立主要有革命与改革两种途径, 后者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内部经济力量推动列强外部侵略扩张的经济结果, 两个市场密切联系, 但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由列强对商品、原料与资本的控制所决定的, 列强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输出商品与资本, 是整个市场的主导者, 而殖民地、半殖民地则成为资本输出地与商品销售地, 并为列强的工厂、机器提供市场与原料, 是整个市场的下游链条, 轮船、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和发达的交通网则提供了两个市场的中介力量, 极大加速了整个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是整个市场得以形成的强大推动力量与物质基础。各部分之间再配以箭头的方向指示与简短的文字如中介、原因等的说明, 最后再结合以前的相关教学内容作以补充——在这里具体体现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现, 也就是1857年第一次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样, 一段完整的教材文字在箭头的指示和简短文字的注释配合下, 得到高度的关联性概括, 逻辑性整理也就完成了。

三、文字还原

以上图表只是明确了知识间的内部关联, 为我们的记忆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知识框架, 但它本身不能作为最终的记忆形式, 因为在答题过程之中, 是不可能将这些简短的文字作为标准答案的, 否则必将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所以第三步要做的就是在知识框架的指导下将原本的文字内容加以还原, 这才是记忆的主要内容。由于这一步主要靠机械性记忆与重复来完成, 这里就不再多讲了。

经过以上三大步骤, 一个完整的高中历史知识逻辑性记忆链条便完成了。由此, 推广到整个第五节的内容, 我们可以从宏观上看到以下的内部联系图景:

同理, 运用以上的方法可以建立起整本教材的完整逻辑框架。当教材内部的逻辑框架建立之后, 一方面可以看到教材编排的各个组成部分诸如政治的、经济的、制度的、思想文化等内容的纵向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 它是一个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核心, 以其联动性影响为内容的有机整体。笔者认为, 这种相互关联的逻辑框架的建立将对整个教材的理解产生积极的作用, 是对高中历史知识进行逻辑化思维方法记忆的有效途径。

对庞大的历史知识体系而言, 仅仅依靠逻辑化思维方法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 它毕竟只是诸多记忆方法中的一种。牢固、准确而持久的历史记忆尚需要各种方法的有效配合才能达到。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家庭教育缺陷下一篇:分类学习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