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护士

2024-09-13

血站护士(精选4篇)

血站护士 篇1

手卫生是预防控制感染, 保障医疗安全既简单又方便, 既有效又经济的措施之一。采血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在采血时会有指切进针的情况, 既接触献血者的皮肤, 又接触采血针。如果手消毒不合格, 会造成医源性感染和血液的污染的可能, 所以, 在采血前控制细菌污染, 是保护献血者健康、保证血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选择一种合适的消毒方法, 笔者于2014年1-5月对3种手消毒方法进行了现场消毒试验, 现将观察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试验分组:体采科选出手部无破损, 连续进行工作的采血护士60人, 随机分为3组, 每组20人, 3种方法均选择在采血护士手消毒后, 采血操作穿刺前取样。

消毒方法:A组使用七步肥皂流水清洁洗手法自然晾干。B组使用安捷牌乙醇消毒液, 以乙醇为主要成分, 乙醇含量 (75±5) %, 原液擦拭作用后挥发至干。C组使用健之素牌手消毒剂, 这是以异丙醇为主要成分的复合醇, 总醇含量 (55±5) %, 使用方法为每次挤压出1~2 m L均匀涂抹, 待其自然挥发至干。

采样方法:在手消毒后自然晾干后即刻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 用浸有硫代硫酸钠的无菌棉签拭子, 对被检者双手从手指屈面根部至指尖往返涂擦2次采样, 并随之转动拭子, 将棉签试子用无菌剪剪入装有硫代硫酸钠的10 m L试管内, 将采样标本进行充分震荡洗脱80次, 取洗脱液1 m L接种培养, 进行活菌培养, 计算细菌总数结果判定:国标GB15982-2012中规定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以≤10 cfu/cm2为合格。

结果

3组消毒方法的卫生手取样后在 (36±1) ℃恒温培养箱培养48 h后观察结果, 其中B、C两组菌落数均为0, 消毒效果均符合GB 15982-2012相关标准的要求, 见表1。

讨论

A组:国家卫生部提倡的七步洗手法, 在使用时, 采血护士每个步骤至少揉搓10 s, 每次使用时间至少1 min, 此法只进行手部的清洁, 合格率仅60%。血站外采主要是在流动采血车和献血屋, 由于采血车洗手条件有限, 献血人群流动性大, 献血空间相对狭小, 工作人员每天接触的人员较多, 工作量大等原因, 七步洗手法时间较长, 在流动采血车上的采血前手卫生消毒难以按规定执行。

B组:采用75%的乙醇消毒液擦手, 手消毒结果均符合要求。用浸有乙醇消毒的原液擦拭双手, 在采血中变更下一位献血者时消毒一次, 每次用量有多有少, 容易浪费。但针对采血护士来讲, 擦手时对手有刺激性, 有酒精过敏者不能使用, 与健之素速干消毒剂相比, 酒精的干燥时间相对C组较慢, 在献血人员较多的情况下影响工作效率。

C组:采用健之素速干消毒剂擦手, 手消毒结果均符合要求。此法可以不受流动采血车的条件限制, 在外出没有流水洗手等情况下, 携带方便, 操作便捷, 干燥的时间短, 没有刺激气味, 没有过敏现象, 采血护士更宜接受, 更适合外采使用。

总之, 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其目的是消除皮肤上的暂居菌[1], 最大限度地减少暂居菌数。选择合适的手消毒剂和洗手流程可帮助手术人员增加洗手的有效性, 减少手部皮肤损伤[2]。监测显示, 采血人员有效的手卫生处置, 可降低25%~50%的医院感染率[3], 因此, 减少采血护士手部的细菌数量是降低站内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建议树立无菌观念和预防感染的意识, 改善手卫生设施, 加强手卫生培训, 定期对采血护士的手卫生穿刺前执行消毒情况进行监测, 并纳入考核范围, 从制度上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 保证血液质量的安全。

摘要:目的:调查血站采血护士手卫生状况, 比较三种不同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 为规范采血前手卫生的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手消毒实验方法:A组用七步洗手法, B组使用肥皂清洁洗手后用75%酒精消毒液擦拭, C组使用健之素牌手消毒剂, 比较消毒效果。结果:A组有菌落生长, 后两组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结论:用健之素牌手消毒剂进行消毒操作流程简单, 刺激性小, 消毒作用迅速, 更适合外采护士手卫生消毒。

关键词:采血护士,手消毒,效果

参考文献

[1]连冬梅, 王丹华.手卫生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3) :220-222.

[2]庞科, 郑修霞, 王宜艺, 等.北京市三甲医院外科手消毒剂使用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3) :292.

[3]李月玲.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8 (14) :20.

血站护士 篇2

1 护士面临的社会地位的影响

我中心血站的采血岗位和成分血制备岗位都是由护士担任是脑力劳动和强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岗位, 能在一线采血和成分制备的护士都是大专以上学历, 她们还有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这个群体本身热爱学习、积极向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由于他们年轻力壮、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有修养, 有工作能力, 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她们同时承担着所有血液的采集和成分血分离制备工作。工作任务繁重, 有时甚至是超负荷工作, 但所取得薪水却和工作量不相匹配, 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怀, 忽略和轻视就不可避免产生职业倦怠。

另一方面她们又是家里的女儿、妻子和母亲。她们既要积极努力的工作, 做到尽善尽美, 又要兼顾家庭, 尽到孝女和家庭主妇的责任, 可谓家庭和单位的主要角色。角色的时时更替可使她们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

血站的工作性质为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不同于医院。医院的护理人员按时间准时上下班, 很有规律。身为血站的护士提前上班、延时下班、星期天节假日加班已很平常。尤其大量外出采血时, 中心血站要当日起大早走, 很晚才能回来, 早上她们担心迟到, 严重影响了睡眠, 而连续几个小时的工作已是精疲力尽, 下午回到单位还要继续进行血液分离, 体力上的透支在女同志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黑夜回家让她们没有安全感, 而时时需要照顾的老人、孩子、和繁重的家务让她们更为力不从心。这个年龄段的女同志, 她们的丈夫也都处在事业的黄金时期, 自然对家里的照顾少之又少, 照顾老人、教育子女、分担家务这些重担又落到了女同志身上, 因此工作和家庭两个方面都需要她们时, 就会发生冲突, 产生矛盾, 使她们情绪低落、不稳定, 缺少了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一旦工作失误, 他们极易陷入低谷, 事业的瓶颈时期非常明显, 成绩平平的护士, 自觉无升迁希望, 也会不自觉地陷入职业倦怠阶段。

2 血站护士面临的各方面压力因素

2.1 社会对护士的看法造成的方面

护士地位一直处于低下位置, 不受重视, 不被尊重, 医师的嘴护士的腿几乎家喻户晓, 尽人皆知, 护士的薪水总是最低, 甚至有的地方都低于当地饭店服务员的水平, 这都给护士的积极性造成打击, 在加上护理人员越老越没有社会价值, 形成护士一生把最美丽的青春献给患者, 最想打扮的时侯白大褂掩盖了她们的美丽, 年龄一大就不得不转入后方不重要的岗位, 就如刘心武笔下的老天鹅ā敬业的老舞娘只能过着低调引退的生活, 这样的未来, 护理人员本身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护理工作的怠倦, 出现瓶颈时期。

2.2 应对措施

护士通过提高情商来克服职业惓怠现象。血站中年护士客观地认识自己, 驾驭自己的情绪。长期从事固定而且重复率高的工作, 容易产生烦躁不安, 情绪不稳定。另外, 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变化导致护士工作没有成就感。面对此种情况, 认真分析自己产生倦怠的原因对症下药, 做到处变不惊, 镇静自如, 心境平稳, 保持愉快水平, 学会自我激励, 每天开心工作, 生活, 是高情商的表现。

2.3 单位给予支持和鼓励。

(1) 单位应定期组织学习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 树立身边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模范, 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思想疏导工作, 让她们从心里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使她们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2) 做为她们的领导者要经常关心、爱护她们, 理解她们的处境和困难, 针对单位工作的特殊性, 灵活、机动、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 避免疲劳战术。工作紧张之余要让她们适当的休息, 放松心情, 抽出时间打理家务, 关心老人和孩子, 这样她们才能解除后顾之忧, 放下包袱, 轻松上阵, 以良好的心情、饱满的热情, 把健康的身心更好地工作和学习。 (3) 实行弹性工作制度, 或着三班倒制度, 有效利用现有人力, 物力。保持工作激情, 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高效准确。 (4) 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奖惩兼并, 尊重护士, 能极大地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 克服职业倦怠。

血站护士 篇3

1 心理焦虑与失衡原因分析

1.1 职业特点

1.1.1 工作量超负荷以及超时

随着医疗政策不断改革还有医学水平的进步, 导致供血量要求大幅度增加, 因此血站外采护士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 大部分外采护士均是从早上八点开始上班直到晚上六点下班, 每天的工作时间接近十个小时, 甚至遇到紧急状态的情况下需要连续工作十多小时, 身体经常处于高负荷而对状态之下。在工作的过程中采血护士需要在采血过程中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 面对不同的献血者其宣传工作也需要有所改变, 进行征询、采血以及热合等工作, 每天进行着反复机械的操作以及说着一样的话语, 工作本身所存在的高度重复性以及不可预知性均让外采护士的身体与心理处于疲惫的状态。

1.1.2 职业本身存在的高风险压力

对于外采护士来说, 最让她们担心与忧虑的莫过于自身职业所存在的风险。在进行采血工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均要小心谨慎, 任何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造成威胁, 对于献血者以及自身的健康也会一定影响, 工作人员需要时刻承担着可能要面对的法律责任, 因此很多工作人员精神状态长期紧绷, 难以缓解。

1.1.3 付出与回报不一致

在医疗行业的各个科室当中, 采血工作相对于其它科室的工作更为辛苦, 需要面对的社会压力也更大, 但是工资以及福利等报酬却要低很多, 和劳动的付出不成正比例关系, 加上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误解导致外采护士的社会地位较低。

1.2 自身原因

对于外采护士来说家庭与工作是两个不可兼顾而对矛盾, 因为需要长期在外工作, 难以照顾孩子以及家人, 受到家庭埋怨, 自身的内疚感等均让护理人员有着强烈的焦虑与困扰;另一方面护士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力度不够还有对医学心理学常识掌握不足, 使得她们难以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整。

2 疏导措施[3]

2.1 加强外采护士心理素质

愉悦的心情可以让周围人群之间的气氛更加和谐, 因此医院管理者应该定期举办培训班, 指导外采护士面对自身职业环境当中存在的负面影响还有压力时, 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与对待, 鼓励护士通过自习的方式继续强化自身的相关知识水平, 使得自身知识结构得以更进一步的优化, 医院也应该提供给护士更加频繁的深造机会, 培养其职业荣誉感, 对自身的情绪可以进行有效调节, 保障自身身心健康。

2.2 实行人性化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对护士的各种心理需求有所重视, 当护理人员不被人理解或者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 可以寻找管理者进行倾诉, 管理者需要公正的进行处理, 管理者要对护理人员的处境表示同情、理解, 并通过奖励的形式释放护理人员的压力。定期召开护士座谈会以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 帮助其建立最好的工作状态。

2.3 工作人员的自我调整

工作人员要树立其正确的工作态度, 对自身职业保持热爱, 在岗位上面发挥自己的个性, 实现自身期待的价值;在当前这个节奏不断加快的社会中, 需要找到适当的方法来让自身达到降压的效果, 积极参与家庭或者社会活动, 排解自身的不良情绪以及工作压力。

3 结论

当前护理人员面临着各种社会问题以及心理问题, 所有问题之间并不是孤立的状况, 和护理人员自身生活环境、家庭压力、工作压力以及社会支持等均有着直接的联系。血站外采护士出现心理焦虑以及失衡的状况需要我们有所重视。

参考文献

[1]杨春莲.浅谈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J]医药月刊, 2011, 14 (5) :174-175.

[2]李立岩.护士工作压力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吉林医学, 2011, 32 (10) :87-88.

血站护士 篇4

血站文化是一种在医院文化上衍生出的文化, 其核心内容依然在于提升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 保障自身工作、活动的安全性, 其主要内容是血站在其长期的运行中所凝聚出的行为准则和基本价值观, 是一种以血站工作人员的主观观念为主体, 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为基础的一种综合体。血站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则是在血站内部进行的广泛的、长期的科学知识和思想文化建设工作, 是一种主动进行的宣传内部积极性和鼓励性等心理培养的一项内容, 区别于血站文化的个体特色, 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是广泛适用于各个血站的发展目标, 同样以培养和凝聚一种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而努力, 侧重于知识和精神的方面。

血站文化是对血站经营宗旨和整体的行为准则等的反应, 同时也是一种默认的内部影响力, 其最主要的作用者是血站的管理层, 因此其发展成熟之后的形态也反应了血站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特色, 这样血站文化建设才能够从血站的各个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血站的总体运营水平。血站的精神建设要求管理者对于工作内容进行督促和示范。考虑新时期血站的发展, 其管理水平、供血质量、创新能力都急迫的要求血站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 其作用之关键不可忽视。

二、基于质量管理的血站文化建设

综上所述血站, 血站文化所反映的整体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对血站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个证明, 文化的核心主要是对于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 竞争力提升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质量提升, 而血站的运营和发展中, 质量更是关系到安全运营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 合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必须融入到血站文化中, 并作为核心内容来重视。

1、对于质量管理的重新认识

血站中质量相关的主要内容主要在三方面:第一是血站对于献血者献血过程的保障;第二是血站对于供血质量的保障, 这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第三是对于献血者和患者的服务情况。这三个方面基本能反映一个血站的整体质量水平, 但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种更注重服务感受的高度, 也就是说单一的供血质量和医疗状况并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 患者更多的开始注重服务状况、情绪关注等内容, 而且血液管理在国内来说还是属于同业的竞争, 因此血站质量管理的内容也应当适当进行方向性的转移。因此对于质量管理的认识上也要有几方面的认识:首先是时代进步所形成的思想进步, 患者的需求成为重中之重;其次是客户要求的多样化要求血站服务中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

2、质量管理的模式及质量文化的确立

综合来说血站的质量管理模式要涵盖传统的供血质量和医疗质量的要求, 还要满足新时期的患者要求。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 对于血液质量的保障, 满足基础行业规范和要求, 在根本上满足发展和运营的需求;第二, 更多的顾及患者感受, 分析患者需求, 从而把握服务方向, 确立最优化的服务策略, 获取更好的口碑;第三, 内部管理和教育上的重视, 对于质量管理的新认识要及时的进行推广, 在一线员工中及时的开展培训教育活动, 使新时期的血站质量管理重点深入到员工中。

基于质量管理的血站文化确立也基本遵循上述三点, 首先是质量规范的整体认识在血站的普及和深入;其次是运营宗旨的发展提升;最后是服务于患者的思想认识的提升。

三、基于思想素质提升的血站精神文明建设

血站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中在思想认识和整体水平提升上的, 思想认识的提升是以常规的员工思想道德教育培训工作为基础的。常规的思想意识培养应当注重的是员工的岗位责任认识和工作心态等基本内容, 结合到血站工作的实际中, 其思想文化的侧重又有所不同。

依据血站工作的实际总结出以下五个思想认识提升的重点方面:第一, 加强员工对于执行力的认识, 尊重与服从是其中一个最为基本的内容, 而且一个团队最为基本的凝聚力就来自于这种简单的服从, 下级对上级的服从, 上级对下级的尊重, 这能够形成一种很好的团队凝聚力, 为机构的整体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 注重团队协作, 重视加强宽容与合作, 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员工间的交流, 减少一些不必产生的矛盾, 促进团队效力提升;第三, 加强爱岗敬业精神的思想灌输, 只有热爱一个岗位才能更好的在这个岗位上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因此员工爱岗敬业思想的培养不但是促进工作效果的关键点, 更是对员工未来发展的一种推动;第四, 端正工作心态, 积极向上的心态才是从业者的工作基本, 血站工作的特殊安全要求也迫使管理者必须重视员工的工作心态问题;第五, 教育和引导员工进行目标制定, 进行非强制性的工作目标规划, 建议员工自行安排并实施个人计划, 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员工的自信心, 提高员工工作的细致程度, 侧面促进血站的质量水平。

四、总结

从整体的分析来看, 血站的文化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仅能够促进血站的竞争力提升, 更能形成一种内部凝聚力, 形成积极发展的不竭动力, 因此其必须作为血站在社会中口碑建立的关键来重视。

新时代下的血站建设必须与血站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不断进行丰富和发展, 以高效的服务、安全的供血为基础向社会提供服务, 在内部进行认识深化和教育加强, 在外部宣传上注重血液安全推广, 使血站建设和发展符合新时代的文化特征和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让血站的发展走上持续稳定的发展之路。

摘要:血站的管理文化在近年来才逐渐被认知和被重视起来, 现今的许多血站在管理中已经逐渐的意识到血站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血站文化所反映的整体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对血站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个证明, 本文从基于质量管理的血站文化和基于思想素质提升的血站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来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血站文化,精神文明建设,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徐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丰富疾控文化建设[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01

[2]程建中.血站文化建设要突出重点[J].健康必读, 2007;02

上一篇:电磁环境监测下一篇:全数字控制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