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才岗位能力(共10篇)
基层人才岗位能力 篇1
摘要: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基层人才岗位能力是基层工作的需要,任职角色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村官”只有具备了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并不断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严谨自律,才能胜任基层人才岗位能力要求,促进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基层人才岗位能力,实践,自律
自2005年以来,北京、安徽等28个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计划用5年时间选聘10万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践告诉我们,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中面临的这样那样的困难,都与基层人才岗位能力有关。本文就试图以加强大学生“村官”基层人才岗位能力培养这一命题进行探讨。
1 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实际困难
(1)工作上不适应。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加之基层矛盾多,又缺少资金、技术的支持,在学校学到的东西难以在基层展开,专业知识和农村工作脱节,个人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一些大学生“村官”感觉难以融入基层,工作被动,无处着手,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2)心理上不适应。有的大学生“村官”缺乏工作经验,想问题、办事情比较单纯、片面,稍遇挫折就会打退堂鼓,心灰意冷;有的认为自己是百里挑一选拔出来的,难以放下架子和基层群众打成一片,个别人出于择业的无奈选择当“村官”,心里多少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
(3)环境上不适应。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在选择“村官”工作时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对基层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估计不足,与都市中的校园生活落差太大,对长远发展思路缺少思考,心理准备不足,一时难以适应,不能尽快进入角色,完成具体繁琐的现实工作。
(4)认识上不到位。不管是整个社会、基层干部、群众还是大学生自己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都还需要一个过程。一些大学生“村官”感觉到当地农民不欢迎自己,认为有的村干部把自己看成是多余的人;个别大学生“村官”觉得在基层难以发挥才干,担心今后一事无成。
2 为什么要培养基层人才岗位能力
(1)基层工作的需要。大学生“村官”的基层实践主要包括:一是撰写计划、总结、请示、报告等一般性公文;二是开办广播站、宣传栏,制作网站,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是了解社情民意,调解村民纠纷,融洽村民感情,和群众打成一片;四是利用社会关系,吸引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建设,如请原高校教师到基层参与新农村建设;五是科技致富,通过原高校引进新的增收项目,通过上网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等;六是对村民进行电脑知识、实用技术培训,辅导学生学习;七是参与各类讨论、调研,深层次探讨农村工作问题及解决措施;八是参与生产实践,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调研材料。这些工作,如果没有较强的写作、协调、调研等基层人才岗位能力,是很难做好的。
(2)任职角色的需要。大学生“村官”大多是中共党员,是正式党员的一般担任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是预备党员或非党员的,一般担任村委会、社区主任助理;是共青团员的,则安排兼任团支部书记、副书记。大学生“村官”应当通过做好办理会务、处理事务、撰写材料、处理公文、沟通协调、参谋服务等辅助性工作,当好基层单位主要领导的配角。同时,也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充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角,成为国家政策的宣讲员,成为各种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员和研究员。不管是做好基层单位主要领导的配角,还是勇敢担当新农村建设的主角,都离不开基层人才的岗位能力。
(3)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村官”选择比较艰苦、人才也相对缺少的基层农村去工作,容易得到更为持久的锻炼和提高。因为大学生“村官”虽是无品之“官”,却肩负着联系农村百姓,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历史重任。平时给基层干部培训,普及法律知识,帮村民解读新政策,走访低保户以及选举、普查、计生、妇联、征兵、合作医疗等基层工作看起来琐屑,却是大学生“村官”熟悉基层工作、融入基层群众、赢得群众信赖的重要途径。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就构建起了一个干事创业的和谐人际环境,干起工作来自然如鱼入水,对将来的个人发展也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3 基层人才岗位应具备的主要能力
(1)学习能力。大学生“村官”经历短、阅历浅、书生气浓,通过理论学习能提高认识、开拓视野,武装头脑,在思想和行动上找到努力的方向。大学生“村官”把理论学习落实到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就能实现学与思、知与行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协调能力。大学生“村官”的协调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促进基层工作灵活运行、统一步调、提高工作效率的组织能力;二是为基层主要领导出主意、当参谋的沟通能力;三是积极与同事、上下级交流,及时化解矛盾的社交能力;四是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管理事务的管理能力和独立办事能力。
(3)实践能力。基层是最好的学校,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最终落脚点都在基层,其最鲜活、最生动的实践经验也来自基层。因此,能力的提高仅靠学习是难以完成的,大学生“村官”要胜任基层人才岗位还必须经受实践的锻炼,在基层实践中不断增强为基层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的能力。
(4)服务能力。要真正把基层工作干好,不仅需要科学的工作机制,更需要精益求精、不折不扣的执行。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具备了服务意识,才能根据基层主要领导的决策意图,随时选择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为基层管理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5)写作能力。基层单位一般不大可能配备专职的秘书人员,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单位领导的助手,就应当具备驾驭各种文体的文字表达能力,随时担负各种文稿写作任务。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和积累,在阅读能力、视听能力、谈话能力、观察能力、辨别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6)创新能力。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大学生“村官”不仅要善于寻桥过河找捷径,更要善于摸着石头过河闯新路,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凡是有利于基层经济发展、有利于群众利益的事情都要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工作实现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双提升,赢得广大干群的信任和支持。
4 培养基层人才岗位能力的途径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大学生“村官”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学习:一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各项政策。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政策法规、农村改革的发展历史,以及所在基层村风民俗,既做到深知熟记,又能在处理基层各种问题时融会贯通。二要学习好经济、科技、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大学生“村官”每天要和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打交道,如果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经验,处理问题就可能脱离实际;写文章就必然空发议论,纸上谈兵,最终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三要向基层群众学习。农村干部熟悉农村情况,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要诚心诚意地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好方法,从而尽快熟悉农村工作。四要学会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要努力掌握使用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以适应新要求,协助基层主要领导顺利决策,灵活指挥。
(2)勇于实践,学以致用。首先,要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大学生“村官”来到基层后,不仅要学会在工作中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还要勇敢地担负起社会责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尽心尽力干好每项工作,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和提升为工作成果,完成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变。第二,要带着群众感情做工作。大学生“村官”要带着报国的真情、爱民的深情、创业的激情,积极主动地想问题、办事情,尽心尽力为群众谋利益,从而得到群众的理解、信赖和支持。第三,要善于做好每一件不起眼的工作。要善于从小处着手,把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谋细、谋精、谋深、谋实,通过发现和解决具体的细小问题去抓好工作落实。第四,要学会与人合作。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推进,面对农村复杂的工作环境和驳杂的工作内容,大学生“村官”必须学会与其他基层干部和群众精心协作,相互了解、相互适应,才可能实现工作目标。第五,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大学生“村官”要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就必须结合基层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明确工作主打方向。
(3)严谨自律,开拓争先。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后,要始终牢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一要强化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大学生“村官”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有一定的法律基础,通过接受培训和自学党风廉政教育内容方面的内容,不仅可以强化自己的廉洁意识,巩固法律知识,还可以采取举例说明、实例分析等方式结合实际进行宣传,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二要加强自律,推动廉政建设。“大学生村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的“口头”命令逐渐改为“书面”程序,做到制度上墙,工作规范,认真推行村务公开,推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三要述职述廉,主动接受评议。“大学生村官”要按照与地方党政签订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开展工作,每年底向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党员述职述廉,接受评议,确保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为民服务意识,做群众的贴心人和致富带头人。四要遵章守纪,自觉接受监督。大学生“村官”要高度自觉的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从一分一毫的累积中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从做人、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括.先当村民后当“村官”[N].中国青年报,2008-09-08(3).
[2]申琳,汪晓东.大学生村官走在苏北田野上[N].人民日报,2008-1-10(13).
[3]闫纪建.对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31.
[4]赵建春.“大学生村官”人生价值实现问题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0(3):142.
基层人才岗位能力 篇2
2009年级高职中药专业毕业专题调查报告
2009年级高职中药专业
毕业专题报告调研与撰写指导书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二○一四年六月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009年级高职中药专业毕业专题调查报告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高职学生毕业专题调研报告
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与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系 部 中医药系 专 业 中药 年 级 2009 作 者 夏顺康 指导老师 陈 锋
二○一四年六月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009年级高职中药专业毕业专题调查报告
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与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夏顺康
前言
工作,对于在校学习的我们来说,有紧张、有害怕、有向往。实习,让我们对工作有了充分的认识,相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我们还欠缺很多很多,无论是能力还是知识。为了更好的了解我现在的工作,所以我对自己现在的职业做了系统的调研。
本调研报告是对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项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与人才培养调研报告,进行调研的时间为2014年3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目的是为了调研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与人才培养,可以对未来的工作有更好的计划。在调研过程当中先确定调研方向和调研内容,设计调研方法,制定调研方案。在此之后在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收集有关资料,通过网上搜集和公司内部资料阅读,然后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最后做成该报告。
1实习单位情况
1.1公司概况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医药企业,是国内最大的肝健康药物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正大天晴药业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重点骨干企业、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
正大天晴的相关产品已列入国家“863”科研计划,隶属世界500强泰国正大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3000万元,总资产3亿元。正大天晴药业目前拥有5家全资子公司和4家控股子公司。在连云港建有三个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800余亩。其中:位于连云港市区东侧的厂区,占地140亩,分别建有大、小容量注射剂、固体制剂、中药提取、粉针剂等生产车间;位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浦工业园区的原料药基地——润众制药,占地200多亩,主导产品为恩替卡韦、异甘草酸镁、甘草酸二铵、阿德福韦酯、羟乙基淀粉等20余个品种的原料药和中间体;位于连云港海州经济开发区的海州制剂新区规划面积480亩,总投资10亿元,车间均按照欧盟和美国FDA标准设计建设,部分产品将出口欧美等主流药品市场。
正大天晴药物研究院分为南京研发中心和连云港研发中心,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新型肝病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挂牌单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肝病专家庄辉先生担任江苏省新型肝病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正大天晴药物研究院的建立,使正大天晴已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研发创新平台。未来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009年级高职中药专业毕业专题调查报告 的正大天晴药物研究院将形成1院5所的结构,包括已经建成的南京开发所,连云港优化所,和将要建立的上海创新所、北京创新所和美国信息所。
随着正大天晴创新能力的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成果硕果累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目前正大天晴在甘草制剂领域的研究已取得国内第一、世界领先地位,成为国内在此领域研究历史最长、获得成果最多的企业。“十五”以来,公司先后承担了40多项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其中“863”计划3项,“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3项,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3项,培育国家重点新产品6个,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15个。
为了抢占市场,扩大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建立适应21世纪发展的现代营销管理体制,公司加大了市场营销网络的布局密度,分别在全国各地设有100多个办事处,从事药品营销人员数千人。强化了对市场的快捷服务和监督管理,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渠道且相对稳定的产品市场开拓体系和销售网络。
未来的正大天晴药业将继续秉承创新理念,以“健康人类,共创美好未来”为宗旨,致力于药物创新,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把公司建立成为“以专利药为龙头的产品链和产品结构,以研发为驱动力、营销为中心,集生产制造于一体的现代制药企业”。
正大天晴整个文化理念集中在“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八个字,天晴人把企业文化看成是一个企业所有员工共同遵循的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式,用“诚实做人,健康发展”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健康人类,共创美好未来”的企业宗旨和“创建一流医药企业,建设百年正大天晴”的共同愿景统领企业文化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天晴作风和“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天晴发展理念。正大天晴的每一个销售团队,每一个销售团队都有工作理念。销售团队有“每天工作计划”、“每天工作总结”、“团队研讨会”、“办事处例会”等特色管理、也有“严、实、快、新、追”的工作理念。三十而立!对于正大天晴,事业刚刚开始!
三十而立!对于正大天晴,今天所立的是她百年辉煌的宏图远志,是她永远不变的发展信念───用科技创造健康,用智慧创新未来!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009年级高职中药专业毕业专题调查报告
1.2 公司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
1.21公司的组织结构如图:
1.22岗位设置
实习期间我身处公司的医药销售部门,是一个实习的医药营销代表。按照岗位职责的不同,大概可分为:医药代表、学术专员、客户经理、办事处经理、大区经理等几个岗位,根据级别不同来划分。公司的制度是定岗定位制度,所以在工作中每个人都要加倍的认真,尤其是从事医药生产行业的我们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强烈的责任心。因为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它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23 与自己专业对口岗位分析,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等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009年级高职中药专业毕业专题调查报告
我学的专业是中药学,学习的知识有很多,包括基础化学、中药化学、药事管理 与法规、医药商品学、中药鉴定技术、中医基础、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英语等。对口的岗位包括医院药剂科、药店销售、药厂生产岗位、医药代表,这些岗位都是我们学习药学的学生的首选。我从事的是医药营销代表,运用自己专业的药学知识向医生讲述我们的产品,帮助医生处方治疗病人。
技能方面有来讲在校时所学的技能方面的知识对于在药剂科、药房与药厂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我们没有出校门的时候就掌握了很多设备操作的技巧与方法,也能更好的掌握新的设备的操作,调剂学习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学校的素质教育,使得我们在进入社会工作的时候得到很多好评,与人沟通交流,面对困难如何解决都是得心应手。学校教导我们要带有责任心的工作,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学会认清工作内容,培养对工作强烈的责任心,遇到困难敢于克服,敢于拼搏,这样距离自己的目标会越来越近。
2在校学习与企业实际岗位要求差距
2.1自己所能胜任岗位调研并分析
我所在专业是中药学专业,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医药营销代表,医药代表是负责相关药品的推广工作的人员,有些负责医院,客户为医生,有些负责药店,客户为经销商。需要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目前全国有医药代表200余万之众。作为医药代表应该具备一下几点:
1、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成为杰出医药代表的重要条件之一,相对于其他行业的销售,药品营销的专业知识要求更高,而我们经过几年在学校系统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各类药理知识,可以更好的与医生沟通。否则无法胜任岗位更无法与医院和医生打交道。
2、善于交际:医药代表除了需完成药品的销售工作,医药代表还需负责目标区域内客户的管理,维护客户关系等工作,因此医药代表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各种环境因素下都有拓展新人脉的自觉性。
3、职业道德:医药代表是一个较敏感的职业,所以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现在企业招聘不可缺少的标准之一,因此医药代表有意识的培养良好规范的职业操守,具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并将它表现于你平日的行为规范中,相信它会帮助你在客户、院方及公司上司的心中留下可靠的好印象。
2.2同事和领导对自己及学校的总体评价并分析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009年级高职中药专业毕业专题调查报告
我在学校的时候已经经历过专业化、系统化的教育,并且在校学生会历练过一段时间,所以在专业知识与人际沟通能力上有很大的优越性,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体现出比较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可以很好的向客户传达产品的药理信息及优势。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急功近利,虚心好学,有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同事与领导请教,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与同事和睦相处,在有任务的情况下,不分昼夜的拜访客户,传递药品信息。同时,能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等现象,并能积极地做好领导安排的任务,这是办事处同仁有目共睹和一致认可的。但是由于年轻,社会经验还不是很丰富,所以还需多加历练,希望在以后工作当中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3结合自身实际评价并分析学校目前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在学校的课程学习有中药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制剂学、药品质量管理和GMP等课程为我们实习期间的工作与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通过一年多工作的发现,在校学习的东西有很多难以用到实践中去,当然并不是说学校的课程体系有问题,可能在学校内的教学更侧重于全方面的发展,但是真正的工作只能用到其中的一点或几点,所以最好分几个侧重点,可以让学生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再深入地去研究,这是我们在学校真正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东西。
2.4与其它同类学校毕业学生比较的优劣势分析
与其他同类学校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自我的约束能力较强,做事踏实认真,这与学校的良好教育是分不开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与其他同类学校的毕业生相比,我们学校的学生专业知识基础牢固,通过学校组织的技能培训,我们的动手能力强,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当然劣势也显而易见,我们的学历低,相对于本科的学习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为年轻,阅历浅,对于很多潜在性的东西掌握的不是太熟练。
2.5 结合企业未来、同事经验和个人发展规划,尚需进一步学习的知识与能力
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企业招人优胜劣汰,人才竞争越演越烈,相对于刚刚踏入社会的我们来说,人生的脚步才刚刚开始迈出。首先进入企业后要给自己制定一个长期和短期的目标,要有坚定的信念,势如破竹的精神,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勇往直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009年级高职中药专业毕业专题调查报告
前的野心,引领自身不断前进、不断提高;其次,为了自身更高层次的发展,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修炼内功。全面提升自身才能,比如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外语水平、管理才能、执行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毕竟中国是“人”的社会,认识的越多,圈子就越大,机会也就越多。另外,在理论知识学习上,我们要时刻保持向上的心态,有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要时刻给自己充电,大浪淘沙,方显真金实质;暴雨冲过,更见青松巍巍!为了实现理想,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坚持,总会成功。
2.6 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
身为职场新人,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社会阅历浅,经验不足,往往会犯错,以至于影响整个人的工作状态,动手能力相对于职场工作还有待加强。社会上只存在适者生存,不会像在学校有老师谆谆不悔的教导,知道学会为止,所以适应能力和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很重要。
3针对上述情况,结合实际谈谈对学校实施教学的建议
3.1 希望学校多提供一些实践性的机会,让学生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学习效率会更高。
3.2 我们学校学生管理是相互监督,给了学生自己增加锻炼自我能力的平台,让我们充分锻炼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好的。
3.3 学生毕业就业方便,要做好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以减少学生只看招聘信息,不了解实际情况而糊涂就业。
3.4在课堂上多与学生做些互动,让大家展示自己,老师更加了解学生,亦可以促进师生感情。
3.5根据职业岗位的变化,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教学,培养药学人才,提高学生进入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
3.6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和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3.7和企业达成订单式合作,提高学生就业选择机会和就业率
致谢
学业生涯即将结束,回想往事,感慨良深。首先,我要感谢学校和老师以及班级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009年级高职中药专业毕业专题调查报告
同学多年来对我的帮助和鼓励。感谢正大天晴给了我一个锻炼的机会,能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工作经验更提高了个人的能力,以后将更有信心面对社会残酷的竞争环境。
其次,非常感谢的是给予我很多帮助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你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时刻不忘传授有关业务相关知识,还悉心地指导我如何完成工作,才使得我的实习和调查报告能够顺利的完成!是你们让我的实习生活变的丰富多彩,给了我很多难忘的回忆,还教会了我许多知识,在此衷心地感谢你们!
基层人才岗位能力 篇3
摘要:酒店服务外包是酒店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酒店服务外包岗位层次需求以较低层次的基层员工岗人才为主;针对酒店服务外包人才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的若干问题,通过“岗位+教学”的模式,明确酒店服务外包岗位及岗位层次外语技能要求,引进来走出去切实提升外语师资教学水平,落实强化服务外包岗位外语教学实践实训,根据岗位需求和岗位层次要求改革教学方式和内容。
关键词:酒店服务外包;外包岗位;外语应用能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5
一、酒店服务外包岗位
为了了解酒店服务外包人才素质要求与岗位外语应用能力需求,我们开展了针对性地调研,共有19家企业开展服务外包业务,从调研数据可知,酒店服务外包以酒店作为发包方为主要形式,酒店作为发包方主体的为12家,占比63.1%;酒店作为接包方主体的为3家,占比15.8%;酒店同时作为发包方和接包方的为4家,占比21.1%。因此,在目前酒店服务外包中,以酒店作为发包方把非核心业务或不具比较优势的业务外包为主,外包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业务流程外包、办公业务外包、知识服务外包和会务会展服务外包等。
二、酒店服务外包岗位外语应用能力需求
作为典型的服务行业,酒店服务外包人才的基本技能要求包括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外语能力。酒店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对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较高要求,需要将外语能力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于实践。在针对调研对象的问卷调研中,有58.1%的企业认为“多数员工”必须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41.9%的企业认为“少数员工”须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95.8%的企业认为能够用外语进行日常口头交际为外语技能的基本要求,2.1%的企业认为能用外语与外宾进行谈判为外语技能的主要能力,2.1%的企业认为具备处理公文和笔译能力为外语技能的主要能力。
出于研究的需要,我们把基层员工岗外语技能要求称为初级层次外语技能要求,基层管理岗外语技能要求称为中级层次外语技能要求。首先,初级层次外语技能要求为主要需求,是从事酒店服务外包基层员工岗位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外语基本技能,包括:能用外语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交流,能读懂并翻译浅显的外文资料,能填写简短的常用表格单据等。其次,中级层次的外语技能要求主要包括:能就日常话题和涉外业务进行顺畅的交谈,能够读懂并翻译一本岗位常见的外文资料,能撰写常见的应用文体,制作相关报告和演示文稿等。
三、酒店服务外包岗位人才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酒店服务外包岗位及岗位技能的分析
长期的专业教学中,缺乏对酒店服务外包岗位及岗位技能的分析,对于酒店管理等专业应制定怎样的培养方案、实施怎样的教学等并没有相关的标准和经验借鉴,对于各外包岗位外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也缺乏细致的分析,因此,酒店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目标等并不明确,都需要改进。
2.专业教师缺乏服务外包专业外语相关知识和技能
目前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专业外语课任课教师的职业背景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大多数都是外语专业出身,专业背景不一,外语能力强而职业知识弱,只有小部分专业师资从事专业外语教学具备职业背景。
3.专业外语教学内容和方式不利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从调查结果可知,有93.6%的企业认为高校毕业生最缺乏的外语应用能力是外语口头表达能力,各有3.2%的企业认为大学毕业生最缺乏翻译和阅读能力。结合高校外语课程教学来看,学生在课堂接受的外语教育主流为应试教育,着重对于语法、词汇和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侧重外语等级考试,学生的职业外语能力较弱,尤其是日常的职业外语听说能力。
4.忽视实践实训外语教学方法不适应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当前,在服务外包人才外语技能培养中,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专門针对服务外包岗位的外语专业课程,学生也很少接触到有关服务外包企业和外包项目所学的外语技能培养。对于酒店服务外包占主要部分的基层员工岗位和基层管理岗位,应更注重语言交际,校内实践实训应更紧密地结合企业需求。
5.外语教学考核方式不能体现能力需求
酒店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是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岗位需求为指引,以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体现“岗位+教学”的特点。专业外语教学及考核应结合企业需求,企业参与到课程考核之中,然而现行外语教学考核注重卷面成绩,不能有效地衡量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职业技能。
四、“岗位+教学”促进酒店服务外包人才外语应用能力培养的对策
1.明确酒店服务外包岗位及岗位层次外语技能要求
从短期来看,高校开设酒店管理等相关专业,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前,应对酒店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理清企业所需的服务外包岗位及岗位层次,结合具体岗位技能要求,开设相应课程,并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调整培养方案,制定更符合企业需求的教学计划。
2.引进来走出去切实提升外语师资教学水平
首先,高校应加强与合作企业的深度合作,基于“校企合作”的平台,引入企业专家,聘请企业参加学生培养的课堂教学;其次,着重提升教师外语职业技能,鼓励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下企锻炼,了解熟悉酒店服务外包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再次,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进修,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最后,完善教师考核机制,从制度上规范和督促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3.落实强化服务外包岗位外语教学实践实训
酒店服务外包岗位多为服务的一线,岗位外语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实训教学,因此,实践实训教学应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目的,在教学中,由浅入深、由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实践不同层次岗位技能要求,运用相应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提高学生专业岗位外语运用能力,有计划地加入相应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相关内容,提炼出基于外包工作岗位的综合运用外语能力的实践实训内容和方法,在服务外包岗位情境下演练相应的外语技能,实现由知识型卷面考核向岗位模拟考核的转变。
4.根据岗位需求和岗位层次要求改革教学方式和内容
基层需要的乡镇人才素质能力探讨 篇4
本次调查是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号召, 根据《重庆市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内容组织开展的。本文针对到乡镇工作的人才———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能力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针对实际提出以适应乡镇人才的需要, 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提高素质修养的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大学生提供关于乡镇人才素质的信息, 为有志到乡村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 为高校培养合适的乡镇基层人才提供参考方向, 为乡镇选择基层人才提供参考标准, 为乡镇人才自我素质的完善提供参考目标, 为政府实施“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提供信息等。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时间:2010年7月14-7月24日
调查地点:重庆市南岸区迎龙镇。本次调查该镇简家边、双庙、马颈、大平、接龙、四平、石岩、荀家嘴、八角山、武堂等村。
调查对象:罗云乡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其村民
调查方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调查思路:就《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重庆市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内容设计关于基层干部素质的调查问卷。本调研实践队在当地进行问卷调查, 以问卷为提纲进行访问调查。调查期间本实践队的调查员在乡村与村民、基层干部共同生活, 通过交谈、观察等, 加深对基层干部的认识, 总结出直观感受到的基层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根据对问卷统计得出的结果提出问题, 调查队员结合大学生实际生活, 比较现实大学生目前具备的素质能力与乡镇基层人才需求的素质能力得出的差异来分析问题, 并按照“立足当前、适度超前、有效指导”的原则, 深入分析乡镇人才队伍的现状和农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提出积极开展培养大学生素质以符合乡镇基层人才需求的对策。
2 研究结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共80份, 回收有效问卷共70份。70位被调查者年龄在26~89岁之间, 平均年龄约为44岁。
2.1 被调查者认为一个称职的基层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勤政务实, 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 关心群众, 出现频率约为52.54%;重要的指标如有较好的思想政治作风, 廉洁奉公出现频率为20.97%、具备良好的能力素质出现频率为10.73%;还包括其他指标如较高的文化素质、交际能力较强、勇于创新、工作业绩突出等。
调研结果显示:一名称职的基层干部最基本的素质就是为人民服务, 只有勤政为民, 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干部,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开展起基层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其次, 基层干部应当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作风, 廉洁奉公, 着实为老百姓办事, 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2.2 被调查者认为一个合格的基层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大多数人认为基层干部特别是以农业为主的基层干部具备的技术能力是首要能力, 出现的频率为91.43%;由统计结果分析可得, 多数人认为基层干部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并且能较好地运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牲畜养殖
2.3 基层干部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业务知识、法律知识, 熟悉有关国家政策和办公、办会、办文。
2.4 农村基层需要的人才:
37人认为基层需要农业技术人员, 占被调查者的52.86%;2人认为基层需要医务人员, 占被调查者的2.86%;6人认为基层需要电脑技术人员, 占被调查者的8.57%;20人认为基层需要经营管理人员, 占被调查者的28.57%;4人认为基层需要法律咨询人员, 占被调查者的5.71%;其中, 仅有1人认为基层需要文艺表演人员, 占被调查者的1.43%。
结果表明:基层需要的人才需根据农村现有产业结构为依据, 比如农业技术人员, 这是与以农业为主的基层相符合的, 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懂得农业技术的人员来教授农民们种植、养殖的技术, 帮助其解决农业生产出现的病虫害等问题;经营管理人才, 帮助建立产供销渠道, 把产品变成商品。需要电脑技术和法律咨询人员, 通过互联网获取农业种植养殖相关信息和建立产品购销平台, 运用法律保护群众合法权益;需要医务人员, 希望要小病不出村, 一般大病不出乡, 就近就地就能看好病。
2.5 影响基层干部积极性的因素:
很大一部分认为工作待遇、福利保障是影响基层干部积极性的首要因素, 出现的频率为39%;一部分认为工作环境、工作难易度、群众配合度、组织重视度等对基层干部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8%、13%、13%、10%;除此之外, 很少一部分认为, 社会对基层人员的认识及社会舆论等因素会影响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出现的频率约为7%。
调研结果表示:基层工资待遇较低, 福利保障不到位, 激励机智不完善, 使基层干部有一定的后顾之忧,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其次, 基层任务繁重, 工作环境条件不好, 再加上群众认识的局限性给基层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 以及上级组织的重视度和支持度不够, 使基层干部开展工作不顺利, 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此外, 个人原因, 比如大学生的素质以及消极心态的影响, 把到基层工作认为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社会媒介等常常把基层工作的困难过度渲染, 而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方法则提得很少。
3 情况比较及问题分析
目前大学生的素质是否符合乡镇基层人才的要求呢?大学毕业生与农村实用人才差距多大呢?
3.1 走访基层干部的上级领导政府官员、基层干部自身
基层干部的上级领导认为基层干部应是适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的综合性人才。
(1) 思想政治素质好,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2) 能准确领会领导意图, 站在全局高度想问题, 作好领导的参谋。 (3) 具有敬业奉献精神, 遵纪守法, 作风正派, 有理想抱负、热爱农村、愿意把农村发展真正当成事业去做, 具备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有现代思想观念和一定的法律、农业科学等专业知识, 能领导村民奔小康。 (4) 积极主动, 踏实肯干。归纳起来分为德、能、勤、绩。德是思想素质、政策水平、服务态度等;能是知识技能、处理事务的能力;勤是责任感、积极性、纪律性等;绩是工作完成情况。
乡镇基层干部自身对基层干部的素质的认识: (1) 需要孺子牛精神, 守得住清贫, 耐得住寂寞, 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2) 需要求真务实、具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真务实谋发展, 一心为民求富裕, 坚持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3) 具有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和竞争意识。发挥青春活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 追求事业的成功。处理事情, 应谨慎扎实, 切忌自负轻率, 鲁莽冒失。处理问题时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3.2 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的优势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 普遍
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 (1) 思想开放, 思维敏捷, 丰富的科学基础知识, 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为他们当好村官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2) 组织纪律观念强, 吃苦耐劳, 作风踏实, 坚韧、包容、心地善良、爱憎分明, 志愿到农村基层工作并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3) 富有青春活力, 热情饱满, 渴求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 创新能力较强, 勇于挑战。
3.3 对比得出的目前大学生素质与乡镇基层干部要求的素质间的差距
3.3.1 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受生活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真正涉及“三农”的并不多, 更是没有如何当好村官这个专业, 掌握的专业知识背景远离农村实际。大学生们要想当好村官, 光有科学文化知识还不够, 还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将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实际工作技能。
3.3.2 大学生处事的方式方法与现实要求的差距。
乡镇基层干部所要面对的是最基层、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年龄结构、利益关注点最为复杂多样的特殊群体。如果拿出在大学里搞演讲、搞答辩的方式对他们做宣传教育, 多半会碰壁。如果按理论生搬硬套, 刻板的方法则不能解决问题。
3.3.3 对中国国情及政策, 尤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对策了解不够客观, 不够深入, 理想化倾向明显。
初到基层工作, 会遇到诸多困难:适应农村工作环境难、工作面较窄、群众不理解不配合, 工作难以开展, 易形成消极心理等等。
究其原因主要有: (1) 大学生从校门直接到农村, 对国家政策不熟悉, 对当地的乡风民俗不甚了解, 甚至缺乏农业生产等的相关知识技术和乡村工作的方法技巧, 分不清乡镇基层干部哪位是真正的一把手, 想办法很多却得不到施行等等一系列矛盾和困难, 进入角色相当迟缓。 (2) 部分在城镇居住多年的大学生, 对农村生活转变生活环境、方式还不适应, 短时间内和群众融不到一起, 难以和村民沟通, 角色转变慢。 (3) 有些大学生村干部好高骛远, 不从实际出发, 总想上来就是干点大事, 实际上难以取得群众的信任。
4 积极开展培养大学生素质能力以符合乡镇基层人才需求的对策
4.1 政府部门重视
4.1.1 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乡镇发展全局的高度, 立足服务农
村基层,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制定鼓励高校毕业生乡镇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 完善人才资源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健全保障体系, 创造良好环境,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基层就业;各组织人事部门选派大学生时应注意专业对口的问题。要根据各地实际和发展规划, 尽量多选派经济、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专业的优秀大学生, 以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帮助解决困难, 处理问题, 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
4.1.2 完善激励机制, 关心在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成长。
要在政治上爱护、工作和生活上关心在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 积极为他们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市委、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建功立业的优秀基层人才表彰制度, 激励在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4.1.3 根据乡镇所需基层人才的素质制定挑选大学生村官的方案, 加大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工作力度。
选拔大学生村官时要严肃政策, 严明纪律, 落实责任, 加强督导, 保证大学生村官的质量。
4.2 学校的正确引导
4.2.1 实行面向基层就业的定向招生制度。
高等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 广泛加强与乡镇联系, 努力为基层培养更多的高专业技能人才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实用人才。
4.2.2 对大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乡镇基层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要通过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 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了解社会, 了解乡镇基层, 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树立“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观念, 踊跃到基层锻炼成才。
4.2.3 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性, 使其心中自有一片天地, 职业环境的变化不会发生太大的作用;培养其爱岗敬业精神, “干一行爱一行”, 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竭力, 努力培养热爱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 扎实工作, 尽职尽责, 把自己理想信念智慧才干奉献给工作岗位。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吃苦耐劳、追求完美、勇于付出;培养其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
4.3 提高自身素质
4.3.1 提高思想素质正确自我定位, 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面向
基层就业的重大意义, 它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三农”提供人力、动力支持, 同时自身能得到锻炼, 有利于自身价值的体现。离开大学校园, 进入社会, 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角色转换。明白自己作为村官要与农民亲密接触, 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
4.3.2 提高政治素质精通乡镇基层相关的政策法规, 具备敏锐
的政治敏感性, 有良好的法规意识, 能按党的大政方针、国家的法律法规, 出主意、想办法、做决策。
4.3.3 提高劳动技能及业务素质 (1) 知农务农的能力。
从识别五谷杂粮学起, 从基本的农时区分学起, 从常见的耕、耙、耘、犁、锄学起, 补上知农务农这一课。 (2) 处理事务的能力。收集信息, 深入了解村、组基本情况, 要结合政策、农民心态, 使用法律的、行政的、传统的、世俗的、情感的、土的、洋的等各式各样生动形象的办法, 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教科书上不曾有的难题、怪题、偏题。 (3) 调研及宣传能力。与村民沟通, 准确把握对方语言内涵及涵义, 交流时注意语言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 提高语言的知识含量, 说话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掌握好关系的度, 处理好人际关系。
4.4 接收大学生的乡镇也应该做好准备
4.4.1 完善选拔任用、激励保障、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等体制, 以制度建设促进干部队伍建设。
既要筑巢引凤, 也要保驾护航。制定科学的指标, 建立公平公正、民主的考核基层干部机制。
4.4.2 加强对乡镇基层人员培训与指导 (1) 思想作风建设, 培养具有实事求是, 艰苦奋斗, 廉洁奉公等作风的乡镇基层人才。
(2) 指导乡镇基层人员深入调查, 弄清楚群众最需要的是什么, 自己又能做什么。把作好点滴小事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 结合乡镇实情, 发挥专业特长, 作好农村发展事业。上任后, 也要先放下架子当好学生, 虚心向有实践经验的农民拜师求艺, 早日成为农业生产、农村管理的行家里手。 (3) 引导大学生村官要有大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为基层群众服务。放下“天之骄子”的架子, 虚心请教村“两委”班子成员, 学习他们的干练踏实的处事方法及技巧;戒骄戒躁, 冷静谨慎;淡薄功利, 勤恳做事;减少抱怨, 认真思考;扎根基层, 持之以恒, 做一个受百姓欢迎的基层干部。 (4) 加大大学生村官在职培训学习力度, 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牧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特别是抓好农林、畜牧、水利系统高层次人才的开发培养工作。按照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 重视培养和引进教育、文化、卫生等高层次人才。同时, 加强基层人才自我完善意识, 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 通过各方共同努力, 开发出乡镇基层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就业两者实现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培养出符合基层需要的大学生, 使大学生进村工作, 具有用武之地, 使大学生村官找到施展才华的平台和不断成长的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杨剑.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奋斗.2008年第3期.
[2]田文媛.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奋斗.2008年第6期.
[3]大学生做“村官”:中国政治发展的新现象.奋斗2008年第6期.
基层人才岗位能力 篇5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能力;多功能平台构建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是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渐渐成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行了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该计划是一项立足于本校学生特点及工作实际、着眼学生长远发展的人才培养创新计划。通过该计划的实施,旨在培养更多有理想信念、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胸怀、有眼界、有追求、有学识、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实现“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良好愿景。但是,该计划平台运行期间存在的诸如功能单一、活动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平台的正常有效的运行和“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的推行。因此,搭建合理有效的“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多功能平台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原平台存在的问题
2012年“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正式运行,2014年该计划进入全面深入推进时期。我们对该计划的平台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了一些问题:
1.原平台活动太多,学生有心无力
“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平台种类较多,我们总担心学生“吃不饱”,为学生搭建“素质能力大超市”,但调研后发现,学生面对大量的平台和信息无所适从,甚至有些“有心无力”。所以,搭建合理有效的平台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原平台功能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
“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中原有平台功能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也无法满足学生的普惠式需求。原有平台欠缺学生交流互动的功能,久而久之,学生不愿使用平台,或者使用平台的次数不多,导致平台用户量减少,学生参与度也较低,严重阻碍了平台的发展。
3.原平台活动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监督管理
活动质量是平台的灵魂,原平台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活动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光看活动名称无法判断活动的好坏,往往参加完以后才有体会。碰到有些质量不好的活动,学生既没有学到知识,也不能锻炼能力,感觉很浪费时间,对平台也缺乏信任感,下次便不再使用平台。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平台监督管理措施。
4.原平台无有效评价机制,无法落实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
有效的评价机制能够有效推动平台的发展,保证平台育人质量。原平台仅仅是学分考核,无法对学生进行过程考核,也无法更好地落实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因此,搭建新型“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平台,改革传统考核评价机制十分有必要。
二、“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多功能平台构建思路
1.科学整合平台,加深学生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的理解
学校和学院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内容涵盖各个方面,信息量也非常大,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如活动平台太多,在有限的注意力下,学生无所适从;平台质量参差不齐,平台活动难度不一,学生盲目跟风等。因此,梳理整合校院平台显得尤为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平台后,我们以2013级为试点年级,着重在线下推出“启航2013”系列教育活动和“精彩大学梦想摇篮”主题系列活动,并按照学生需求指导学生利用校级优质精品平台,线上也搭建了年级微信平台“紫冬花B联盟”和“我爱紫冬花1314”。线上与线下配合,成功推广了平台,加深了学生对计划的认识和理解。
2.丰富平台内容与功能,满足个性需求,扩大覆盖面
我们在搭建线上和线下特色学生成长平台的同时,增加互动、交流、用户体验等功能。比如,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活动信息,或者点击我们提供活动的介绍链接,在线上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或者还可以参与平台建设,提出建议,帮助我们丰富平台内容与功能。久而久之,多层次、多维度的开放式多功能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平台就成功搭建完成了。
3.狠抓平台活动质量,建立管理监督机制
营销泰斗迈克尔·哈耶特在《平台:自媒体时代用影响力赢取惊人财富》书中说道,成功方程式中有两个要诀: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产品和一个有效平台。而我们平台的产品就是我们的学生活动,或者是服务。迈克尔·哈耶特认为,无论什么形式的产品,如果它本身不合格,任你有多精通营销知识、销售技巧或者多么善于经营,都不可能掩盖它的瑕疵。为此,我们制定管理监督制度,利用学生组织对平台活动进行质量监督,不管是学校、学院活动,还是班级、学生自主申报的活动,都进行可行性、可参与性评估与审核,然后再进行宣传。
4.改革考核制度,形成诱导效应
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平台建设和各种活动,我们把平台建设与评优评奖相结合,并加强过程考核,这不仅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知难度和操作难度,也赢得了学生的关注,落实了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
三、“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多功能平台构建研究成果
1.新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覆盖面广
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平台参与到“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中来。在平台的搭建过程中,通过增加平台功能,梳理整合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平台建设,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发展,同时也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基本实现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愿望。
2.新平台改革考核制度,落实“学生实质能力培养计划”
由学分考核到过程考核,到目前推行线上线下并行考核模式,线上奥兰系统记录过程、学分认证;线下“素质能力记录本”帮助学生制订培养计划、改革传统评优评奖体系,加大素质能力学分的权重。
3.新平台以愉快教育为导向,学生参与度有所提升
“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多功能平台以愉快教育为指导方向,集参与、互动、交流、体验为一体,着重提升学生兴趣与参与活动的愉悦感。随着平台功能的提升与活动质量的提高,再加上改革后的考核制度的使用,平台的使用率与以往相比迅速升高,平均每人每年参与活动的数量从之前的8次提升到12次,可以说这是与平台的改革分不开。
4.新平台引入监督机制,保证平台育人质量
为了发挥多功能平台的最优效果,我们制定多功能平台管理制度,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进行全过程管理监控,帮助学生提高各项素质能力。从平台活动的设置到学生自主申报活动的立项、组织、实施,再到活动的总结,都有专人指导、监督和考核。这在保证活动质量和平台有效运行的同时,也提高了活动参与者与组织者的各项素质能力。比如,有些学生从不知道什么是项目申报到能够完成一篇活动申报立项书,有些学生从做事情虎头蛇尾到能够完整地举办一场活动。再比如,有些学生能够在监督管理机制的帮助下打造出受同学们欢迎的精品平台,这都是有一个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的作用。
现代物流人才及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篇6
1 现代物流人才概述
现代物流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征, 涉及管理、运输、经济、社会、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要求物流人员能够有效解决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管理、运输、信息、法律、外语等多方面问题。因此, 现代物流人才需要较为全面的掌握多学科知识,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严谨、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组织协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突发情况应变能力和吃苦耐劳等品质, 才能适应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 现代物流人才不仅有企业物流人才, 还有规划、咨询物流人才和国际物流人才、科研教学物流人才等类别。从层次角度看, 物流人才可以分为基层操作人才、初级、中层和高层管理人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各个层次的物流人才都有一定的需求缺口, 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极为稀少。
2 物流人才及岗位能力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
本文对中国物流人才网和前程无忧网、中华英才网等人才招聘网站以及高校就业网、招聘会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 信息来源遍布北京、深圳、广州、上海、西安、重庆、长春等地, 行业涉及物流、汽车、服务、电子等领域, 统计了2011年8月到11月期间物流人才招聘方面的五百余家企业和两千余个就业岗位的招聘信息, 并对五十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电话或面对面访谈, 对企业招聘计划、招聘要求和物流人员资历水平、薪资状况等进行了了解。
2.1 物流人才需求类别
目前, 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突出表现在人员的管理能力方面, 不仅要求物流人员具备较广的知识面, 还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市场不仅急缺仓储、配送等物流人才, 更缺少掌握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成本控制知识的物流人才。
从物流人才的层次角度看, 高级管理人才的招聘比例在9%左右, 企业要求这类人才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英语运用能力;中层管理人才的招聘比例在47%左右, 企业通常要求应聘者学历在大专以上, 熟练掌握物流相关知识, 具备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初级人才与基层操作人才的招聘比例在44%左右, 企业对应聘者的学历、经验等方面要求不高。目前较为紧缺的主要是中层和高层管理人才, 初级人才与基层操作人才基本不缺乏。从岗位类别上看, 储运方面、操作人员、外贸人才、供应链人才、规划与设计人才的市场需求量较大。
2.2 物流人才数量需求
目前, 我国的物流产业正以30%的年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物流人才的缺口高达六百万, 仅高层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就以每年近四万的速度剧增。2011年, 我国专业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将近四十万, 在职人员培训需求将近两百万。
2.3 岗位需求
物流人才可以细分为研究型、规划咨询型、企业型和物流企业型人才, 其中企业型物流人才又因为企业所处行业的不同而有许多类别, 例如医药行业的物流人才、食品行业的物流人才、工业企业的物流人才等等。由于物流人才所处行业领域的不同, 无法有效制定岗位标准, 从实际调研结果来看,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岗位设置存在很大的差异, 实际情况如下:
总的来讲, 市场需要复合型的物流人才, 青睐那些实践经验丰富、职业素养水平高的人才。具体来讲, 市场对物流经理等中层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通常要求应聘者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和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对仓库管理员、配送人员等操作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通常要求应聘者具备高中或初中以上学历, 个别企业要求应聘者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对工作经验没有明确要求, 薪资通常是1500元左右, 顺丰快递等企业在2000员左右;人才招聘方式主要是网络招聘和招聘会, 只有少数企业到各高校进行招聘;人员招聘后需要对新进人员进行内部培训, 培训结束后才能正式上岗。
2.4 职业能力需求
以物流企业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例, 通过整理分析典型物流企业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 将具体的工作岗位分为起步岗位和拓展岗位, 具体的职业能力需求如下:
第一, 物流营销人员, 该类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填写单据、签订合同等, 工作能力要求为岗位人员需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交流能力, 能够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并签订、履行合同;第二, 仓管员, 这类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验收、包装、补货、复核、入库、整仓等, 工作能力要求为岗位人员需掌握物流对象基本和独特属性, 熟练掌握物料领用、养护、发放等流程和VMI管理系统;第三, 运输调度员, 这类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安排运输车辆、行程路程、货物配载等, 工作能力要求为岗位人员需准确掌握车辆信息、行车路线、具体地形, 能够合理调度运输并熟练掌握TMS;第四, 运输业务员, 这类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处理各种运输业务和商务谈判, 工作能力要求为岗位人员需合理处理运输业务和相应的单据, 能够与客户良好的沟通;第五, 货运代理员, 这类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掌握货运市场情况, 进行商务谈判, 安排货运, 进行货品验收等, 工作能力要求为岗位人员需具备调查市场的有效技巧, 了解行业情况, 能够与客户良好沟通, 熟悉货品验收工作和货运工作;第六, 配送人员, 这类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路线安排和货品上车、验收以及退货点收、交单回报等, 工作能力要求为岗位人员需熟悉库房物料情况和配送线路, 了解如何搬运物料, 并具备突发事故的应变处理能力;第七, 客服人员, 这类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有效处理客户纠纷, 促进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工作能力要求为岗位人员需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突发事件应变处理能力, 并了解物流运作流程;第八, 信息录入员, 这类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接单、回单、打印出料单、查单、盘点等, 工作能力要求为岗位人员需熟悉数据输入和整理, 能够运用MRP管理等。以上八种岗位都属于起步岗位, 均重视实践操作能力。
拓展岗位包括仓储配送业务主管、运输车队队长、物流信息管理员、仓储配送业务部经理、物流运输部经理、国际物流部经理和信息管理部经理等岗位, 主要工作内容是部门工作管理、新人培训、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岗位协调、5S现场管理、工作分配和绩效考核等, 工作能力要求为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组织管理方法, 组织协调与学习能力以及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等。
2.5 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在职业素养方面, 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积极的工作态度、诚实的个人品质和敬业精神、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身体等方面, 其中吃苦耐劳、合作精神是企业最为重视的两项品质。
在职业技能方面, 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物流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实践经验、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等方面。
2.6 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的趋势是不断向物流系统化、信息化、成本最低化、国际化、网络化和供应链一体化发展, 这对物流人才提出了以下要求:
第一, 物流管理人才需要能够优化企业物流流程, 重新配置资源, 创新物流方案, 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第二, 物流规划人才需要熟练运用规划设计方法和物流工程理论, 对物流工程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第三, 国际型物流人才需要掌握国际物流规则与流程, 精通供应链管理、进出口贸易、国际法、海关业务等知识;第四, 各个行业领域的物流人才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本行业的了解, 有效结合物流管理与本行业、企业的经营特点。
3 加强物流人才培养的措施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 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物流人才极为缺乏, 尤其是缺乏高水平、高层次的物流人才。虽然国内各院校纷纷开设物流专业, 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 但仍然无法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国物流企业为物流人员提供的工作条件较差, 且待遇较低, 而国内各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状况, 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
3.1 采取市场化培养模式
各层次人才培养机构都需要针对市场需要进行人才培养, 例如高职院校应重视物流技能与实践, 本科院校应重视学生素质和物流基础与知识面, 研究生教育则需要突出理论研究。各院校还可以针对区域经济特点, 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物流人才, 例如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应重视运输、仓储、物流信息等物流人才的培养, 而沿海港口城市应重视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
3.2 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国内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之处便在于缺乏实践指导, 因此应注重与企业的合作, 依靠学校的教育优势和企业的实践经验提高物流人才的培养水平。例如高校可能没有实力购买大型吊机等设备, 即使购买这类设备也无法有效利用, 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能够解决这类问题, 学生可以在企业积累第一线工作经验, 从而使理论联系实践, 得到更快的成长。通过校企合作, 学校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 从而有效提高物流人才供需之间的匹配度。
3.3 企业应适当提高物流人才薪酬
在企业方面, 需要加大力度改善工作条件, 并合理设置物流人才薪酬, 只有企业全面改善工作待遇,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辅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指导, 才能留住员工, 并有效激发员工的激情。这不仅有利于员工的个人成长, 还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4 物流专业学生应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
物流专业学生应结合市场需要, 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第一, 考取“助理物流师”, 多数企业都较为重视职业资格认证, 学生需要在求学期间尽量通过该项资格认证;第二, 提高办公自动化能力, 大多数企业都较为重视员工计算机能力, 学生需要注重这方面的提高;第三, 提高外语能力, 掌握英语、日语等外语能够大幅度提高自身“含金量”;第四, 加强实践操作、表达等能力, 大学生毕业后必须从基层做起, 没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将制约自身的进一步发展;第五, 培养自身的自学能力, 大学生参加工作后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物流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法律、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品质等能力和素养。只有实现物流人才培养的市场化, 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提高物流人员的待遇, 物流人才注重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 才能促进我国物流人才的供需平衡。
参考文献
[1]余绍军, 吴向东, 刘灵犀.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0) .
[2]陈御钗.珠江三角洲现代物流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江苏商论, 2010, (05) .
[3]邹颖.基于社会需求的高校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 (管理研究) , 2011 (04) .
[4]朱美虹.物流教育如何接轨当前企业物流人才需求[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10 (01) .
基层人才岗位能力 篇7
关键词:高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
一、会计人才需求及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调研
(一) 调研的基本情况。
调研的目的主要在于会计专业的社会需求及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调查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为实地访谈, 主要采取按调研提纲询问的方式进行, 但并不完全拘泥于提纲, 此外还以电话采访的形式向企业会计人员和中介机构、毕业生进行调查等。调查的对象:以企业为主, 其次为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 除此之外还有本校历届毕业生, 进行了典型性抽样调查。企业选取亚太酿酒、海航集团、椰岛股份、用友软件公司、海马集团、路桥投资建设公司、国泉金币公司、大岭农场、中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惟信会计师事务所、信立德税务所事务所有限公司等30家大、中、小型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 毕业生选取2004、2005、2006、2007届100名学生。其中, 企业分布大型企业5家, 占17%;中型企业10家, 占33%;小型企业15家, 占50%。
(二) 会计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分析
1、需求量分析。
据中国财会网显示, 财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次于营销人才的需求, 屈居第二位。而中国新闻网公布的国家工商总局最新发布的一项统计表明, 截止2008年上半年, 全国私营企业已达到300万户, 同比增长20%, 增加近35万户。按此增长速度分析, 全国私营企业每年至少增加了30万户, 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 会计行业每年需要增加4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由此可见, 财务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2、需要层次分析。
经过调研, 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技能操作型人才;二是分析型人才;三是决策型人才。大型企业会计岗位分为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出纳与会计基层工作人员三层次;中小企业会计岗位则分为财务经理、出纳与会计基层工作人员两个层次。财务总监岗位需求决策型会计人才, 财务经理岗位需求分析型会计人才, 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需求技能操作型会计人才。财务总监与财务经理岗位通常是具有多年从业经验, 从基层岗位逐步提升的具有较强分析、决策能力的会计人才, 学历要求是本科、研究生。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并没有绝对的学历要求, 而更在意实践操作能力和所属行业业务的适应能力。
目前, 大型企业对会计基层岗位人才的需求基本饱和, 急需的是学历高、阅历丰富、管理能力强的高层次会计人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已经超过800万家, 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 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中小企业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 在近几年的出口总额中, 中小企业约占60%, 中小企业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中小型企业, 尤其是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流动性大, 需求量大。据对现阶段会计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调查表明, 90%的单位选择了实际操作能力, 并有40%的单位愿意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 对于创造能力的要求则在各种要求中排在第三位。现阶段会计人才就业市场存在严重的两难局面, 一方面大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则是不少用人单位因寻觅不到满意的与岗位需求相切合的会计人才而犯愁。这警示我们会计专业教育必须改变只注重课堂上的会计知识传授和学生专业知识量的增加, 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岗位适应能力传统教学模式。
(三) 会计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调研分析。
在我们调研的“中小企业会计专业人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问题中, 受访者普遍认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审计、职业道德、信息系统是基层会计岗位所必需的知识要素。其中, 财务会计知识摆在第一位, 可见会计和财务知识仍是会计人员知识体系的核心。
在我们调研的“会计专业人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技能?”问题中, 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专业技能分别是会计核算能力、成本计算能力、纳税申报能力、会计软件应用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受访者普遍认为会计最基本的技能是会计核算能力, 最欠缺的是税务核算和纳税申报能力。
在我们调研的“会计专业人员除专业技能外, 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技能?”问题中, 受访者认为会计专业人员还需要职业品行、计算机技能、语言交流能力、人际关系、分析性/批判性思维、知识更新能力、团队合作、决策能力等。被调查的会计从业人员则认为人际关系、分析性/批判性思维在专业教学中重视不够。
在我们调研的“你所认同的会计教育所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与现行会计教育实务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问题中, 受访者认为现行会计教育实务与期望达到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之间存在差异, 仍然是更注重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技能的培养, 高职会计教育虽大力提倡培养操作技能, 但现实实施情况与职业需要尚有很大差距。
在我们调研的“对于财务会计应届大学毕业生使用情况的满意度”问题中, 受访者认为企业对这部分人才存在的普遍心理为:不是不想用, 而是不敢用。大多受访者表示在使用这部分人才中感觉到他们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 实践经验太少, 实践动手能力差, 不能为企业解决财务工作当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大多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胜任工作。这表明, 在我国, 对大部分将流向会计职业界的会计毕业生来讲, 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应是高校会计毕业生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二、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层次看, 为中小企业培养中高级实用性会计人才, 正是高职会计教育的合适定位。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越来越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 培养有专业、有能力、有效率的人才, 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即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决定高职会计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岗位单一的知识、技能, 还要考虑为适应当前工作岗位和未来工作发展所需的各项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身心素质等基本素质。
三、启示与结论
(一) 启示
1、高职会计教育。
(1) 培养方向要以人才市场为导向, 体现社会现实和未来需要; (2) 教学内容须紧扣社会实践, 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有效地安排和利用实习时间, 让学生有“真刀真枪”实干的经历; (4)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要互相渗透。
2、会计人才至少应该具备四种能力。
(1) 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 能在综合各种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 选择合理公允的处理方法; (2) 具有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 及时学习最新的会计制度和准则; (3) 具有搜集、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 (4) 具有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
(二) 结论
1、高职会计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中小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小而全, 即企业小, 会计人员少, 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是上手快、知识全面。为使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 我们要经常聘请了校外专家以及院内骨干教师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会议, 针对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听取企业专家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做了相应调整。
2、中小企业的会计岗位设置主要有出纳、主办会计、税务会计等。也有相当多的企业直接根据会计人员的工作范围, 将会计岗位分为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因此, 上述的种种岗位即是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
3、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手段上, 电算会计逐渐成为主流。现在大多数企业已经采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 但绝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人机并存的会计核算状态。企业中应用的财务软件品牌很多, 因此培养学生通用的财务软件应用能力非常重要。
4、税务核算与纳税申报能力是“最应学习的能力”和“学校教育最欠缺的地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均认为税务岗位的知识学习不够全面, 知识应用能力差。可见, 现有教学中的税务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税务知识脱节较为严重。
5、除了专业技能外, 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涉及企业职工“五险一金”的核算) 等知识与技能也非常重要。在对高职学生进行专业培养时, 还应适当兼顾这些相关技能的培养。
6、一半以上的学生毕业后要兼任统计、文秘、人事管理等工作。建议选修课开设相关课程, 以拓宽学生的就业视野。
在调研基础上, 我们制定了会计职业能力素质表, 如表1所示。 (
参考文献
[1]鹿亚芹, 李名威, 张冬燕.会计人才需求调查及对人才培养的启示.会计之友, 2009.5.
基层人才岗位能力 篇8
1、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应用平台、应用技能、商业发展形势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和相关实际活动的总称, 简而言之就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两者合二为一形成的体系。移动互联网具有终端移动性、便捷性、交互性、信息传播病毒性等特点, 随着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成熟, 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2006年至2012年之间,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以84.2%的速度增长, 2013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呈现稳步发展。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4年7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 截止2014年7月,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72亿户, 同比增长6.3%, 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到69.1% (见图1)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在2013一年的时间内, 手机网民规模激增8009万, 截止2014年6月,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 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 (见图2) 。
这些鲜明的数据足以证明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增速惊人。与此同时, 国家一系列扶持和管理政策相继出台:2013年11月1日, 《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正式执行, 通过对提供APP的第三方平台备案等管理, 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的保护;2013年12月1日,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内容自审管理办法》施行, 由政府部门承担的网络文化产品内容审核和管理责任将更多地交由企业承担, 移动游戏的内容自审将首先试行;2013年8月14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将培育移动互联网等产业发展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手段。
2、移动互联网企业岗位需求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专业技术人才逐步成为了这一行业和国家的迫切需求。移动互联网人才, 尤其是中端开发人才的供不应求, 使得企业对移动互联网人才的强烈需求与人才供应的矛盾日渐凸显。
据国家信息产业部预测, 今后5年我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站应用及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将达到60-100万人, 而现有符合要求的人还不足20万。不熟悉企业网络人才分工、不具备针对实际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已经成为广大大学毕业生们就业难的两大因素。
移动互联网技术人才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力量, 也是扩大我国移动互联网影响力的重要保证。分析移动互联网人才的岗位和能力要求, 使得市场对移动互联网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 是本项研究课题力争实现的首要目标。
二、移动互联网岗位及人才能力分析
1、移动互联网企业岗位需求分析
移动互联网企业岗位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划分——运营环节和开发种类。从运营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产品类、开发类、媒介类、日常运营类和其他类岗位;从开发的种类来看可分为Java Web相关、Android相关和i OS相关岗位。总体来看, 这些岗位对各方面能力的需求如图3所示。
其中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如下:
(1) 理解公司战略, 并能根据经营目标转化或执行产品规划和市场营销方案;
(2) 有独特的产品、用户体验分析能力与看法, 具有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变革意识;
(3) 具有相关产品开发项目周期和进度的把控力及跨部门协调和沟通能力。
另外, 开发类岗位又可根据专项能力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分为应用、专业、专家三个不同的等级。应用级岗位要求掌握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技术和移动技术应用的解决方案;专业级岗位要求能够组织实施应用系统总体设计和开发;专家级岗位要求能够策划各类企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2、移动互联网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提供的各种应用和服务, 移动互联网人才也应拥有应付这些不同应用的能力。移动互联网对人才的能力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变化改革和增加, 这些能力的改革与发展也同时反相促进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人才应具有的典型能力如下:
(1) 时效性能力。时效性尤其体现在媒体资讯应用上, 移动互联网人才需要具备随时洞悉最新资讯的时效性能力。网站上最新的新闻、手机上随时更新的天气预报以及分分秒秒都在变化的股票走势等等都需要移动互联网人才以其明锐的时效性能力来不断完善。
(2) 创新建设能力。移动互联网的媒体资讯、娱乐、电子商务等等应用都是随着时代不断更新的, 所以这些应用的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同步优化, 这就需要移动互联网人才运用其丰富的创新和建设能力来不断满足大众的新需求。
(3) 核心竞争力。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相对于以往传统的计算机人才来说具有自身的行业特点——复合型。复合型人才有综合的应用能力, 不再像以往只会单一做一样或少数部分工作。现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最基本的移动通信技术, 还需要具有开发软件的能力, 其他相关专业知识都需要了解学习。只有在具有复合知识的基础上, 发挥个人优势, 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从以上三个需求出发, 移动互联网人才能力的培养主要有四个方面, 分别是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执行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个人能力的成长要求各方面均衡发展, 不可偏废。这四个方面的培养, 是造就合格互联网人才的必备条件。
三、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的方案
在移动互联网人才出现巨大缺口时, 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根据以上对移动互联网企业岗位和人才能力需求的分析, 本文提出了培养移动互联网人才的主要方案。
合作, 顾名思义也就是建立的一种合作的形式, 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 注重在培训机构学习与企业实践, 注重培训机构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合作是移动互联网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从学期间就学习掌握扎实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日益增加的需求量。
合作不仅仅意味着学生可以到企业实习, 也意味着企业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 邀请企业中移动互联网产品研发端的重要角色担任指导, 以公司研发团队做为支撑, 将商业产品生产带进课堂, 让准员工参与其中, 并加以学习, 强化知识点。通过这样一种工作, 可以实现企业对准员工的定向培养, 这些通过“定制”的准员工将更容易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
四、总结
本文针对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和人才能力进行分析与研究, 并提出了培训机构面对移动互联网人才的巨大缺口可采取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还是一个新兴的、处于不断变革中的市场, 企业岗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中, 移动互联网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及时地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这也直接地要求培训机构不断改革方法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移动互联网是新时代的新兴产业, 近些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社会对移动互联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势态, 使得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企业岗位的需求和对人才能力的需要, 进而形成了可行的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方案, 对弥补移动互联网产业人才缺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岗位需求,人才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7
[2]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7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R].2014.8
基层人才岗位能力 篇9
军事仓储发展日新月异, 对管理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基于部队对人才能力、知识、素质要求, 以先进的教育观念, 培养素质过硬、岗位合格、适应实战的士官人才。[1~3]
1 仓储装备器材管理情况分析
1.1 仓储管理网络化
装备器材保障信息网络是一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学和管理科学方法对装备器材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分析和交换的人机综合系统。通过此系统可获取装备器材保障的物资资源配置、储备、消耗以及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信息, 也可以获取国内外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动态信息和有关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及管理方法等方面的信息。
1.2 器材储运作业自动化
实现仓库物资储运作业自动化, 仓储机械设备、设施及管理、信息、人才系统配套、协调发展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是物资储运集装化, 建立运输工具、储存和装卸设备的标准化体系, 加强集装箱、托盘、集装袋等在物资储运中的推广应用;二是自动化仓库,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推动自动化仓库向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三是仓储装卸搬运机械高效化;四是条形码技术的推广使用。
1.3 保障安全监控电子化
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装备器材保障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安全管理必将突破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 增加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 依靠科技手段, 推广应用仓储安全监控技术, 提高保障安全水平。
1.4 保障指挥决策智能化
装备器材保障将充分利用仓储信息网络技术, 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先进技术, 在仓储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MIS) 基础上, 开发装备器材保障决策支持系统, 实现仓储指挥决策智能化。
2 装备器材仓储管理人才能力素质需求
2.1 仓储信息化对人才信息能力的需求
装备器材保障系统内进行信息管理和对信息综合利用的能力需求不断增强, 包括仓储信息的采集和综合、仓储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仓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仓储设备设施的自动控制等。要求仓储管理人员通过对信息管理与运用的智能化, 来提高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能力, 高效地利用仓储系统内外的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 实现其预期的目标。[4]
2.2 实战化标准需要过硬的岗位任职能力
实战化保障的需求, 要求教育教学需要贯彻以岗为本的理念, 紧贴部队、紧贴装备、紧贴岗位实际开展教学训练, 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3 人才队伍的发展要求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
管理人才需要以技能培训为主, 突出操作性、应用性, 重在培养动手能力。在传承过去“四会”标准的基础上, 拓展和增加信息化内容标准。
3 仓储管理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紧贴部队对人才能力、知识、素质要求, 紧跟军队建设向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转变的步伐, 深化管理人才教育教学改革, 是适应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5]
3.1 以军事训练和考核大纲为主线, 确定教学体系框架
要紧紧抓住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打破课程间壁垒和重复, 对现行课程体系实施结构的优化组合, 实现层次上深化、体系上的完备。紧贴学员岗位任职需要, 积极借鉴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经验, 准确定位知识、素质和能力需求。
3.2 以装备器材保障业务要求为标准,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在完善教学内容工作中, 摸准攻坚克难的关节点, 在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全面调查、论证各类管理人才的工作职责和岗位任务, 科学剖析各专业工种岗位的知识和能力构成, 在合理区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学对象的基础上。
3.3 以信息化保障能力和信息素养需求为牵引, 提高信息化内容比重
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要求, 任职教育院校要牢固确立面向信息化战场育人的办学思想, 以学习信息化知识、掌握信息化装备、运用信息化系统、实施信息化保障为重点, 增大教学内容体系中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比重。
3.4 以岗位任职和实践操作为重点, 突出实践演练环节
按照“针对性强、突出应用、重在实践”标准构建任职教育教学内容体系, 围绕联合保障、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保障、数字化武器装备操作使用等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开展专题教学, 培养信息素质、形成联合意识、强化指挥技能;要坚持“贴近部队、贴近装备、贴近岗位”原则, 使教学内容与训练大纲无缝衔接, 使人才培养与部队任职岗位有机对接。
着眼与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同步, 转变教学训练模式, 要始终贯彻战斗力标准, 准确把握部队新质战斗力建设对军事人才提出的新需求, 做到部队建设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 实际岗位需要什么素质就着力提高什么素质, 及时把部队建设、作战训练和管理教育等领域研究的新思想、新观点转化为教学内容, 保持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军事仓储发展对管理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分析了仓储装备器材管理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智能化的情况, 研究了管理人才信息素质、任职能力、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 从课程体系框架、优化教学内容、增加信息化内容、突出实践演练环节等方面给出了人才培养对策。
关键词:军事仓储,器材管理,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唐安球, 郑哲君, 陈德帅.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工作探讨[J].后勤科技装备, 2011 (2) :38-39.
[2]黄斌.军事仓储管理研究综述[J].仓储管理与技术.2012 (1) :53-54.
[3]任瑞生, 颜红飞.对提高后方仓库信息系统保障能力的思考[J].仓储管理与技术, 2010 (6) :18-19.
[4]柴植军, 郑怀利, 魏鹏等.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后方仓库保障能力建设[J].仓储管理与技术, 2010 (3) :52-53.
[5]苏海丁.军队管理人才培养浅见[J].国防大学学报 (军队建设研究) , 2007 (4) :47-48.
基层人才岗位能力 篇10
关键词:院校,人才培养,干部管理
0 引言
学员是部队的特殊群体,是我军的宝贵财富,了解学员生长的规律,掌握带好学员队的基本方法,是每一个学员队干部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学员队干部的带兵能力,是实现“基层第一、学员第一”的前提,是院校做好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抓好学员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特别是“4+1”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多新特点,这对学员队干部的素质要求更高了。以目前情况来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学员队干部的素质。
1 尊重学员———奠定带好学员队的基础
爱兵是带兵的基础,同样,学员队干部爱学员是带好学员队不可或缺的情感要素。情是爱之源,情生爱之力。队干部只有深怀爱兵真情,才能对学员交出真心,付出真情,爱得至真至纯至深,爱得全心全意。反之,如果对学员虚情假意,把爱护学员当口号,把关心学员当手段,即使与之朝夕相处,也不可能与他们同甘共苦;就算经常为学员办实事,学员也未必真正与之心心相印。实践表明:无论何时,只要干部爱学员心切,学员队的管理基础就牢,凝聚力就强,学员队风气就好就正;反之,就不可能把学员带好,把学员队建设搞好。有的干部爱学员爱的不深,不能时刻把学员挂在心上,对学员的成长进步,冷暖疾苦漠不关心;有的干部只把爱挂在嘴边,讲给人听,做在表面,摆给人看;有的干部爱学员爱得不纯,重利益,讲实惠,有条件,有选择地去爱,结果偏爱了几个,伤了一大片,因此,爱兵要动真感情,方法上要“情理交融”。“情”离开“理”就失去了灵魂,“理”离开“情”也变得枯燥。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员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文化素质、个人经历日趋多样化,他们需要理解,更渴望知识和本领;需要平等,更渴望民主和感情交流;需要关爱,更渴望实现自我价值;需要解决思想问题,更渴望解决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因而,解决队干部爱学员的问题,除了进行爱兵教育外,还要加大监督和制约力度。应把学员队干部爱学员做的好与差,作为评定干部职称和优秀学员队的重要标准,采取综合考评和征求意见的方法进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员队干部增强爱学员的意识,奠定带好学员的基础。
2 了解学员———抓住带好学员队的主动权
知兵是带兵的前提。对学员的思想状况摸不准,对学员的生长规律摸不透,带学员队就缺乏针对性和主动性。以学员队当前的情况看,要使学员队干部真正了解学员,重点要纠正两种倾向:一是要破除“拉开距离才能树立威信”的错误观念,切实和学员打成一片。有的学员队干部认为,只有同学员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学员摸不透,看不准,学员就会没底,就会恐怕,就能提高干部的威信,因此,夜间熄灯后不查铺,训练场上不跟课,甚至课后的娱乐活动也有意识地拉远与学员之间的距离。事实证明,学员队干部有意识地保持同学员的距离只能造成与学员之间的隔阂。结果,学员有活动不愿和干部讲,学员有困难不愿意和干部商量,更谈不上在学员心中建立威信。二是要克服“和学员打成一片就了解学员”这一模糊认识。学员是从地方、从部队基层选拔出来的优秀苗子,思想相对比较成熟。因此要下苦功夫、深功夫了解学员。有些学员干部认为,每天和学员吃、住在一起,上课也跟班作业,一天到晚在一起,对学员没有什么不了解的。因此,不再细细的研究每一个学员的思想状态,仅凭一点感性认识去带学员。现在的学员,尤其是一些从地方直接入校的大学生,存在着爱说敢讲、思想活跃、性格活泼的一面,因此只靠平时的一点接触或骨干的一点汇报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学员的思想脉搏。所以,学员队干部不仅要积极和学员打成一片,而且要心在学员中,知道学员在那里,知道学员在干什么、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准确把握每个学员的思想状况,及时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心思用在学员身上,只有真正想学员所想、帮学员所需、解学员所忧,才能进一步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 管育结合———掌握学员发展的基本规律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能否把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的学员管好育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员队干部能否依据学员发展和基本规律进行管理教育。第一,学员最大的任务是学习,因此学员队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实生活的环境每时每刻都对人产生着重要作用,学员队也是一个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员,在学员队创造一个好环境、营造一个好氛围能对学员起到三个作用:感染熏陶作用,鼓舞教育作用,推动促进作用。这三方面作用能使学员的思想得到规范、消极落后的思想得以限制而好学上进这点积极正确的思想、行为会得到宏扬,激励每一位学员向成功的方向发展。第二,根据学员未来的任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学员毕业后都是部队的基层指挥员,在以后的工作中必不可少地需要组织指挥能力、日常管理能力、基层文化工作能力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因此学员队要有步骤地实施模拟代职,对学员加以培养、锻炼。组织学员轮流充当连、排长,充当党、团支部书记亲临其境地组织活动,每一期活动后都要组织学员展开讨论,对每一个学员的代职情况进行分析做出评论,使代职的学员有所收获,其他的学员也能在别人身上得到教益。实践证明,这种办法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员的工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学员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学员队的全面建设。
参考文献
[1]心理与生存[M].福州:福建少儿出版社.
[2]军事教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3]部队管理[J].部队管理.
[4]军校学员管理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基层人才岗位能力】推荐阅读:
基层卫生人才09-12
基层人才建设思考08-27
公路基层人才培养08-13
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05-15
关于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招聘到基层07-26
基层群众文化人才队伍07-19
基层实用型卫生人才09-16
一 基层医院护士人才梯队建设05-30
陕西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基层服务人员信息采集...09-02
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研报告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