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文化

2024-07-21

好莱坞电影文化(精选12篇)

好莱坞电影文化 篇1

摘要:作为美国文化出口产业重要的一环和西式文化的突出代表之一, 好莱坞电影文化带来电影媒介技术更新和全球狂欢的同时, 其文化输出方向的一面性和文化霸权主义也为世人所诟病。本文从新时期全球化背景出发对好莱坞电影文化霸权主义作出重新解读。最后强调当务之急是要把握好本国的文化主导权和用更加理性的态度来迎接和应对新一轮全球化大潮下的文化融合和文化共生。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文化,文化融合,文化共生

在新时期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 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已不知不觉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中国大众来说, 好莱坞大片带来的还不仅仅是一场视觉享受, 更重要的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以好莱坞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带给中国知识分子的焦虑是巨大的, 跨文化传播所带来的文化冲击只是外在部分, 真正的内在冲击还在于对封闭环境中人们心灵深处的文化认同所带来的困难。“我们已有的生活方式, 曾经给我们安全感和使我们感到舒适的生活方式, 现在被挑战了, 它已经变成了一个我们被要求的, 关于它要进行辩论、要求解释和证明的东西, 它不是自证得, 所以, 它看起来不再是安全的。” (1)

于是人们开始担心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大众消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并开始攻击好莱坞电影文化这类西方文化, “我们指责的不是个体行为, 而是具有社科背景的体制:帝国主义, 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 而且是集体生活秩序中处于核心 (主宰) 地位的经济行为” (2) 。

对新时期好莱坞电影文化传播的重新解读

重新认识“好莱坞电影文化”现象。作为美国文化出口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西式文化的突出代表之一, 好莱坞电影一直被视为美国文化侵略的急先锋, 很多学者对未来世界终将沦为美国化的“地球村”深表忧虑, 认为美国通过文化输出要将世界变为美国模式的“地球村”。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即认为大众在美国文化面前毫无招架之力。传播学的“魔弹论”理论把受众完全看做被动接受信息的容器, 忽视了受众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 好莱坞电影文化作为美国工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构造世界的认知方面的确起着强有力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不应该片面地认为, 消费好莱坞电影文化就必然会接受好莱坞电影中目前为止并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形态。虽然对于好莱坞电影文化的研究不能不牵涉电影资本运作过程中那些西方意识形态的种种影响, 但是更应该坚持消费过程中的复杂性, 坚持消费过程中消费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其次, 好莱坞电影文化对地区电影文化以及生活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也应该加以进一步细分。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总是把全球化过程的好莱坞电影文化都“一刀切”地认为是来自外国的异质文化, 这其实是完全忽视了好莱坞电影文化镜像中的本土文化因子, 并没有准确把握和理解好莱坞电影文化现象。

重新理解“好莱坞电影文化侵略”本质。改革开放后好莱坞大片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西方文化, 更大程度上是迎合满足了我们本性本能的一种释放。好莱坞大片首要目的是利润最大化, 其次才是电影中附带宣传一些自身的价值。由于社会、家庭、教育、价值观等各种因素影响, 好莱坞所带的现代价值元素不仅仅是西方的, 更大程度上也是普世的。普世文化广泛吸引观众掏钱到院线观看电影。普世价值与人性本能又存在密切联系, 它与人最深处流露的自然属性即欲望文化或者称为消费文化相吻合, 这就是好莱坞电影文化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开疆拓土”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这并不是说消费文化可以在深层次上完全取代中国传统文化, 即使是强势民族的强势文化在文化迁移过程中也不可能取得完胜。英国传播学家斯帕克斯观察到, 英国在印度实际统治了150年, 给印度强加了很多东西, 包括英语, 但是英语从未完全取代印度语言。笔者认为, 思想、语言、文字、价值观以及信仰等一个民族最为本质的东西只能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之后的共同发展, 而不是一种文化绝对取代另一种文化。因此, 新时期全球化背景之下的好莱坞电影文化这种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从本质上来说不是西方文化的入侵, 而是以好莱坞电影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与大中华传统文化的相互大融合, 也是顺应了基于人性深层本质欲望和理性的一次成功大释放。

重新把握好莱坞电影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共生的趋势。如果我们仔细考察文化的族谱, 就不难看出, 无论是西方输出文化的标准, 还是西方文化工业本身, 都带有文化混合的性质。 (3) 如热播一时的《2012》与《阿凡达》除了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之外, 在中国造成巨大轰动效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电影中融入了众多的中国元素, 这些中国元素在吸引中国观众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部卖座的电影开启了好莱坞电影制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即在好莱坞电影文化中融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文化, 汇合成一个为世界大多数受众所认同的“文化火锅”, 在这“文化火锅”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机制变化, “当一个社会接触到一个更为主导性的文化并受影响发生文化急剧嬗变时, 文化适应就随之产生”。或者说, 在未来好莱坞电影的制作过程中, 好莱坞电影不再是纯粹的好莱坞电影, 它将成为展示世界各国文化的竞技舞台。

迎接和应对新时期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建议

我们应该回到纯粹学术理性的层面, 从社会、国家和大众的福祉角度出发, 研究以好莱坞电影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给我们和社会所带来的变化, 保持与新时期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合理性维度相契合、相适应的一种积极心态, 当务之急是要做到以下两点:

把握好本国的文化主导权。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给一些弱势文化的存在带来严峻挑战。从社会学和伦理学角度来说, 多种文化的协调发展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优势文化的发展不是以吞并另一种文化作为发展之路。因此对于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文化的平衡性, 使跨文化传播免于霸权文化和不当利益相关者的控制, 这就需要在构建对话平台的过程中, 除了认清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的差异外, 更重要的是保持文化交流群体的平等态度, 以不损害对方文化延续为最基本前提, 并在此前提下通过两种文化自然而然地交流和碰撞, 达到两种文化彼此的融合和求同存异。

好莱坞电影文化带动的消费文化与原有文化体系权力的斗争会产生矛盾效应。葛兰西的文化主导权理论认为, 文化都是“纯正的” (或曰来自“底层的”) ;也不是简单地被“上头”压下来的, 文化是两者产生的一种“妥协的平衡状态”;是“底层”与“上头”这两股力量矛盾的混合;它既是“商业”的, 也是“纯正”的;既是“本土”的, 也是“全球的”;它既有“抵制”也有“收编”, 既涉及“基础”也涉及“能动性”。 (4) 全球化促进了“地球村”的发展, 好莱坞电影文化一方面促进了美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 并对世界落后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它自身文化的强势, 造成了与其他文化的对立和冲突。因此, 我们不能对好莱坞电影文化忌惮万分, 但也断不可顶礼膜拜, 而是应该注意保护好本民族深层文化的主导权。

用更理性的态度应对全球化。随着新一轮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电影传播制作业想规避这个趋势已无可能, 同时也不明智。从长远层面来说, 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首先, 好莱坞电影文化中带来的新理念与原来的理念相拼合就会形成色彩斑斓的世界电影文化景观, 这可能直接导致不同文化圈内的人们难以适应。但这些都只是一个过程, 随着文化融合, 逐渐会产生一套适合现有社会新的文化体系, 而且时代发展也证明了这个结果。改革开放之初, 好莱坞电影带来的许多与当时体制不相适应的观念现在都已经融入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

其次, 今天的好莱坞电影文化似乎随着世界格局的新变化而出现了一些新动向, 已不再是纯粹封闭的西方政治话语模式, 而是在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更多地注重融合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来拓展市场。如《2012》和《阿凡达》中在西藏制造诺亚方舟和哈利路亚山等地方元素就为中国观众所津津乐道。新时期的全球化已不再是一味简单地向人们灌输某种文化意识, 而是一个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相融合的动态过程。我们应该更理性地觉察到以好莱坞电影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传播中出现的文化融合与文化共生的新动向, 抓住机遇, 及时调整我们的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策略, 以更好地迎接和应对新一轮全球化浪潮的挑战。

注释

1[1]齐格蒙特·鲍曼[英]:《通过社会学去思考》,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 第47页。

2[2]约翰·汤林森[英]:《文化帝国主义》,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第168页。

3[3]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27页。

4[4]伽摩利珀编著, 尹宏毅译:《全球传播》,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第28页。

好莱坞电影文化 篇2

王楠

2012-5-23 9:00:46 来源:《电影文学》 2011年11期

自从全球化趋势加剧以后,传媒产业就在日益发达当中,电影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文学形式,如小说,成为西方想象东方的载体。很多学者都把学术兴趣转移到电影或者是电影的相关领域当中,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学术方面的成果。

一、理论反思

随着高科技媒体的快速发展,电影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VD播放器的各种检索功能为老电影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观看形式,也对传统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电影是依赖于胶片来制作幻觉,但是画格本身却是精致的,这种错觉的呈现是传统电影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电影能够做到挽留演员的生命表象,胶片可以使得静止的瞬间复活。白话现代主义是从经济、技术上大众文化的对应产物,白话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形式,是个人的表达形式,在公共场所能够被他人认同,它与方言不同,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流通。白话现代主义可以分析在语言上有很多差异的电影,不同的电影和不同的现代经验可以补充现代主义白话理论,使白话主义更加系统化、精细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涉及了很多现代性的问题,如失业、贫困、犯罪、危机以及性别等。这些经验在当时的文化当中都有呈现。

二、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现象

好莱坞电影当中借鉴中国元素的创造很早就已经存在了。在20世纪初,好莱坞电影就开始刻画华人的形象了,不过很多都是作为陪衬的。中国形象的典型特征就是唐人街上的长辫子男人、长指甲女人等。好莱坞拍摄了第一步完全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大地》,这部电影当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有40年之久,主要展现了一对中国农村夫妻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对中国国土的眷恋之情。这部电影的音乐都是采用的中国音乐,它修正了早期电影当中中国人的形象。在70年代,李小龙带着自己的武术进军好莱坞,引起美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是中美电影文化进行交流的一次小成就。

在70年代以后,由于互联网对电影的冲击,好莱坞电影在美国国内市场逐渐萎缩,每年只有十分之一的电影可以赢利。在1952年,美国电影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2%,在70年代这一比例升到55%,自从9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在欧盟电影市场当中有70%的份额。

由于全球化,好莱坞电影在主体以及拍摄方法等方面产生了变化。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于1988年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帝》是一部偏西方视角但是制作很精良的传记电影,这部电影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的九个奖项。华裔导演王颖于1993年拍摄了电影《喜福会》,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家谭恩美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这是当时好莱坞主流的电影之一。很多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都有争议,但是这些电影的票房方面都很成功,很有开发的潜力。这吸引了很多导演都以中国为题材来拍摄电影,更多地加入中国元素来吸引大众的眼球。随后的很多电影当中都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如《花木兰》《非常人贩》《面纱》《上海正午》《骇客帝国》《上海骑士》《生死格斗》等。在2008年,好莱坞又推出了《功夫熊猫》等带有中国元素的电影。《功夫熊猫》的制作用了5年的时间,制作成本达到了1.3亿美元,推广的成本达到了1.5亿美元,它的票房共计是6.3亿美元。这些作品或者是从中国传统文学来寻找题材,或者是把中国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或者是运用了中国所特有的文化符号,虽然运用了很多中国元素,但是却没能够反映中国的现实生活状况。

三、跨文化差异的阐述

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人对好莱坞电影做出反应的关键因素,在文化的生产和理解的过程当中,人们都会通过自己的文化来审视他国的文化,并且运用自己文化的特点来解释其他文化,观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观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背景会参与到电影的意义建构当中去。

人们的思维方式是由于文化和个人的不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偏向,有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态。思维方式的差异能够影响人们对他国文化的理解以及阐释,因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文化信息对于不同的接受者有不同的解释方式,很容易产生歧义。中美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主要有:第一,中国人所擅长的是整体性,美国人所擅长的是具体的分析;中国人会把个人和社会统一起来做考察,强调事物的整体性,而美国人却喜欢分门别类进行比较,然后作总结和具体的分析。第二,中国人喜欢用形象的思维,而美国人喜欢用抽象的思维或者是逻辑思维来思考问题。中国导演重视色调的运用,追求的是视觉上的美感,而美国的科幻电影当中,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但是却有很严密的逻辑。第三,中国人注重的是统一性,而美国人提倡的对立性。美国人强调的是对立性,习惯把事物分割开来,分清楚好坏、对错和成功失败;而中国人追求的是和谐,这是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此外,好莱坞电影追求的是娱乐性,有表面化的戏剧效果,忽略了复杂的内涵,而中国文化的传统是习惯用认真的态度来审读电影,具有反应敏感性。

价值观是依据重要程度来排列的一种体系,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人的生存的意义看法是不同的,形成了不同的价值标准。价值观的差异影响了中美文化的不同。好莱坞电影主要是进军国际市场,希望把自己的电影让全世界的人都接受。在好莱坞的电影当中,是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对中国的故事进行改写,强调的主要是美国人所肯定的价值取向;而中国人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美国电影,经过这样的改写和理解的阶段,就产生了跨文化的巨大差异。

定型观念又可以理解为刻板的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的认知以及判断。这种思维方式容易让人们对事物产生偏见,经常会伴随着自身的价值观的评价。刻板成见对跨文化有很消极的影响,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刻板成见是中美跨文化的障碍,现在也不能消除。

对中国形象的定型化的评判决定了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的定型化的叙述。比如早期的电影形象陈查理等,还有就是电影杰出作品《残花泪》中的中国男人,他们温柔,而且多情,这就是中国人形象的典型代表。

四、中国电影跨文化现象

像《卧虎藏龙》和《英雄》这一类的中国大片,可以重塑国族的观念。国族电影的观念与实践都来源于对好莱坞电影的抵抗,这类类似于民族主义对文化帝国主义的反动。但是,我们也需要重新思考“抵抗”本身,因为“抵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正好说明了跨文化电影的复杂性和生动性。对我国电影进行讨论,离不开跨文化的互动和交流。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兴起的华语电影,与国族电影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也有差异。比如各个国家对《英雄》的讨论和反馈就可以看出来,这使得英雄和帝国等观念获得了阐释,但是与此同时,也丧失了对我国文本的美学的判断。对于这样的问题,台湾辅仁大学的唐维敏学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回答,第一,他解读了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的资料当中对我国内地、香港、台湾以及海外华语电影文化的特征;第二,他从“内部他者”的视角来解释华语电影的体系,这样,他就可以在不同地区的电影达成一种跨界以及互看的策略。但是伦敦大学的博士生史维从叙事的角度来考察这些新时代电影对国族的超越,她认为新时代的影片当中的个体、边缘以及都市意象是对中国国族传统电影的颠覆,也获得了跨文化的品质以及特点。

如果说根据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以及多样化的叙事风格来探讨华语电影,那么香港的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香港电影的影像世界与现实生活总是有着一道裂痕,这道裂痕无法弥补,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香港缺乏文化归属感。在20世纪50~70年代,香港的本土意识开始高涨起来,很多的功夫片补偿了香港本土电影的影像文化。等到香港回归祖国以后,产生了文化认同的危机,这让香港电影又返回到了在殖民地时期的情调当中,香港人这样来寻找心灵上的安慰。香港学者认为陈果所导演的电影可以从侧面来见证香港人对文化危机的反思以及矛盾的心理状态。台湾青年李桐豪对50年代到70年代的“邵氏”古装片与香港文化认同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总结,所得到的结果是:邵氏电影一直以来都是把中华民族主义作为创作的主流意识,但是后来香港本位主义开始流行起来,导致了香港古装片的萧条和没落。

国族电影的领域在跨文化的语境当中,海外华裔学者在语言以及学术背景等很多方面都是有显而易见的优势的。可是在中国,这个论题在国内还是有些冷门,它在今后也可能会成为国内电影研究的主要理论,国内学者需要克服语言、理论和研究方法等很多障碍,与国际学术前沿展开有效对话,正确获得有效的成果,或者能够把这个论题作为参照,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话语优势以及学术强项,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和思索的。

[参考文献]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 篇3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

杨柳

近年来,作为好莱坞电影的时尚组成部分,中国元素已经成为好莱坞在东方市场进行扩张的重要选项,此外,还可以极大地激发东方地区观众内心中存在的猎奇心态。其中在电影《阿凡达》中囊括了张家界的美丽景观,而《X战警:逆转未来》中,选择了中国女星范冰冰参演,在电影《黑衣人3》中更是对诸如姚明等中国明星进行了调侃。在上述多部好莱坞电影中,囊括的大量音乐和词汇以及服饰等,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元素和西方文化的融合。此外采取该种方式不但能够将中国文化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更可以充分利用该种文化特点获得中国观众的认可和支持。[1]在好莱坞关于东方形象的构建过程中,最初是对于中国形象的丑化,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逐渐对中国形象的塑造进行修正,最终形成当前的中国形象。虽然在长期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下,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元素的把握依然存在一定的误解。但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加的同时,好莱坞所形成的文化霸权将会逐渐削弱,在后期的好莱坞电影展现过程中也将展现出明显的趋同化现象。

一、好莱坞电影中存在的中国元素

在好莱坞电影中,对于中国形象的塑造开始于19世纪末期的默片时代。当时受到美国主流意识中种族歧视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的双重影响,好莱坞对于我国形象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了极大的错误和误解。在西方社会所拍摄的电影中,对于中国形象的塑造往往是负面性的,该种形象塑造也通常是其自身想象中的东方社会。在此时的电影展现过程中,往往都是昏暗的唐人街,麻花辫子极长的男人以及紧裹旗袍的妖艳女性都已经成为中国的典型元素。在西方社会强势的文化霸权影响下,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的展现过程中往往都呈现为极强的片段性和残缺性。[2]在该种形式下所展现出的中国形象必然会有极为明显的刻板和僵化,与此同时,其更是西方社会对于自身文化优越感的深化和评测。西方社会所形成的白人至上的优越性在动作电影《上海正午》中显现得极为明显,在西方社会的理解中,认为野蛮和迂腐是东方社会的重要标签。

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符号,李小龙在西方社会对于我国文化的传播伴随着电影全盛时代的结束而完全结束。从此之后,中国文化和元素在西方社会中的传播和展现再次进入了萧瑟时期。直到2003年,以中国功夫和东洋传统兵器为核心的电影《黑客帝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特性进行了完美展现,也更是受到该种因素的直接影响,在美国电影中又再一次出现了对于中国元素的追崇。由导演李安所拍摄的《卧虎藏龙》,将中国功夫再一次推向了文化传播的最高点。作为中国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受到北京奥运会宣传和传统文化塑造的共同影响,熊猫深受到全球观众的喜爱和追崇。电影《功夫熊猫》在2008年迅速席卷全球,此外美丽的张家界美景在电影《阿凡达》中的出现也使中国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获得了极强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形象中蕴含的中国形象已经逐渐抹去了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东方民族主义歧视感觉。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当前已经有大量国内外影片都融合了中国的美丽景色,并将其作为文化符号来吸引中国观众,当然采取该种方式也能够极大地促进中国文化元素的快速传播。

中国文化对于好莱坞电影拍摄的影响,已经超过70年,而电影中展现的中国形象也由之前的生硬刻板转变为使用中国元素进行电影点缀。[3]实际展现也已经由西方社会眼中负面的中国形象发展到由李小龙代表的中国功夫使其着迷,再到最后西方社会几乎全体对中国最真实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沉淀进行深入研究,并展现出了对中国文化极强的认同感。在文化认知过程中,好莱坞电影更成为中国形象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在此过程中,世界人民将会不断加强对于中国文化的解读,最终向全球人民展现最为真实的中国形象。

二、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的错误解读

文化误读其实就是对于文化理解过程中产生错误,而该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东西方文化和社会背景差异,正是受到上述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往往会对相同文化元素的分析和理解产生难以避免的错误。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在面对全新或者其他国家的文化时,通常会按照自身对于文化传统以及思维方式等完成全新文化的理解和分析。譬如,在早期的好莱坞电影展现中,其对于东方世界的印象始终都是低级和野蛮的描述。在上述这些误读过程中往往是通过不断演变和自我纠正完成更新的,其作用的最终结果则是极大地促进各国文化充分交融和传播。

通常来说,人们日常思维模式常常会受到文化以及个人思维模式的影响出现较大差别,而社会受众的日常思维方式往往能够直接展现出该民族的文化内涵。在不同民族中,通常都会存在自身的思维方式,社会受众思维方式中存在的差别往往会对其理解和阐释其他国家文化产生极大影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文化信息也会使得接受者产生不同的理解方式,因此常常会产生歧义。在好莱坞电影快速占领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其目标在于让全球迅速接受其所传播的影视文化,使用电影语言准确讲述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中国文化的诠释,好莱坞往往是以美国的价值理念为基础开展的,在此过程中对于美国人所认识和肯定的价值取向极为关注。倘若采取该种方式则会产生极大的跨文化差异,进而产生文化误读现象。

在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全球社会对于我国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好莱坞在实际表现过程中已经逐渐摆脱之前的展现模式,并且对中国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正确理解。但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好莱坞电影在实际展现过程中依然存在文化误读现象。

三、对于中国文化的正确分析

在大型电影《木乃伊》的实际拍摄过程中曾经到达中国,此时的故事核心则是我国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此前提下,万里长城和秦始皇时期所建成的宫殿以及西安的所有古建筑都会成为该部电影实际展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被称之为“东方好莱坞”的浙江横店影视城,通常是因为其自身拥有极为庞大的拍摄建筑群而受到了众多影视拍摄剧组的喜爱。在2008年上映的电影《功夫之王》是由成龙和李连杰两大功夫巨星共同演出的神话动作片,在该部影片和传统的神话题材有所差别,在本部影片实际拍摄过程中是选择一名国外男孩担任主角,其在电影中的实际经历和成长是该部影片的叙事主线,并且通过穿越时空的方式来到中国古代开始了一系列的传奇冒险活动,从而向观众展现出一个神秘而浪漫的中国形象。此外,在武打戏的编排过程中情节设置极为巧妙,在此背景下观众不但可以领略到异国精美的风景,更可以领略到中国民族文化深厚的底蕴和精神内涵。

四、正确解读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美国著名电影《功夫之王》,是在名著《西游记》的基础上重新构造孙悟空前往西天取经前的神奇经历。该影片以孙悟空遗失的金箍棒作为故事起点,主要讲述的是对于中国武术痴迷的美国大男孩通过时空穿梭后来到中国古代的各种神奇经历,该部影片涵盖着中国传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理论等。经过唐代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得到更多交流和融合,社会中人群崇尚不同信仰。中国儒家思想、道家观念以及佛家思想经历了漫长发展过程,始终保持着和而不同的关系,中国衍生了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在该部电影中孙悟空和少林弟子崇尚佛教思想,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等人崇尚道教文化,其中还包含有儒家思想观念。

(一)用心去感悟

在电影《功夫之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在各个场景中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而代表着中国民族精神以及文化发展特色的儒家思想、道家理论和佛家思想观念等,充分体现在该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和言语对白以及场景布置上。譬如,在电影以醉八仙和杰森对话展开故事叙述,他们对话中包含中华传统道家思想和精神。

在传统道家哲学理念中,采用语言表达自身情感或者进行语言交流是存在局限性的,认为世间万物是无穷无尽的,但是语言表达始终是局限的。因此,在对无限事物认识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产生很大失误。在《庄子·齐物论》中的一则故事说道,养猴子的人在给予猴子分配食物时问道,早上吃三个橡子,晚上吃四个橡子如何,猴子听罢感到非常生气便开始吵嚷,随后养猴子的人问道,早上吃四个橡子,晚上吃三个如何,语毕,猴子们都感到格外高兴,通过这则故事表明,语言是存在着很大局限性,并且相同的内容采用不同言语进行表达可能会出现认识结果偏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言功能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因此,只倚靠言语来进行情感表达或者交流就可能会出现认识结果偏差的现象。正是因为语言具有很大局限性,道家思想则更加注重内心精神世界对于万物的感悟,同时这种感悟也正是佛家所传扬的思想观念。对于人们来说,视觉和听觉只能作为事物认知的表面工具,通常情况下认识的结果都是表面的。因此一旦想要深刻认识到世间万物精神内涵就必须通过内心去感悟,通过用心感悟才能真正了解到事物的精神内涵和本质。在影视作品开端从鲁彦和杰森的对话中便可以知道,鲁彦说杰森没听指的是内心的感悟,用心去感受话语,这样即使是语言上存在着差异也不会影响着沟通和交流。

(二)真实和梦幻

在电影中,杰森不清楚自身所处的境地便向鲁彦问道,这一切是否只是梦境,鲁彦回答道,这并不是梦境,杰森是经过无门之门才最终到达这个境地,从鲁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是道家的思想观念和哲理。[4]在《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则故事中,在梦境中庄周不知是自己变成了蝴蝶,或是蝴蝶变成了自己,这个故事分不清现实和梦境,正如人生就是真实而虚幻的梦境,当你认为你所经历的一切真实的,而实际上不过是一场梦境,只不过是不知道正处于梦境中而已。在鲁彦和杰森的对话正如庄子对于人生状态的阐述。杰森来自美国南波士顿是真实的地方或是梦境中的地方,神话世界是真实或者是梦幻,真实的现场和虚幻的梦境没有严格界定,真实的人生正如同梦境一般,而虚幻梦境也正反映着人生的种种。

不同文化内部都有着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各种文化所注重的内容和主题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读取各种文化时,应当始终保持着尊重的心态去阅读和鉴赏,深刻挖掘出文化所处的境地和社会环境,从而对各种文化进行深入理解,汲取不同文化的精髓和内容。对于同样的文化不同的人进行解读也呈现着多样性的特点,文化理解和文化解读不是单一的。因此,在解读每种文化过程中,应当要以他者的视觉去理解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到不同文化的精神内容。美国好莱坞影片在内容上添加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深层次解读时可能会存在着误读,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结语

霍尔曾经说过,全球化并不代表文化同化,在对语言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词语翻译翻译可能和真实含义存在差异。在好莱坞影视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从而继承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国国际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地位。

[1]高家慧.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与消解[J].新闻世界,2014(5):244-245.

[2]毕文佳.浅析好莱坞电影中国文化元素的误读和趋同——以《花木兰》《功夫熊猫》为例[J].艺术科技,2014(11):77-78.

[3]李骐.试论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12.

[4]付荔.好莱坞电影的中国元素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5:11.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篇4

一、好莱坞电影在中国跨文化传播概述

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美国好莱坞电影一直凭借着自身10%全球总影片产量占据50%以上的全球电影放映时间与75%的票房。而在中国,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好莱坞电影便大量进入我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一度占据中国75%的电影市场。而在不久之前,每年收入分成进口的10部外国影片(多为好莱坞电影),常常占据中国70%以上的电影份额,结合这些信息我们我们能够初步了解到好莱坞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可怕之处[1]。

据笔者调查得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够大肆占据我国电影市场,主要得益于美国商业部电影科作出的《关于中国电影市场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详细的对美国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存在的困难、中国电影观众的分布、兴趣偏好等进行了分析,这些信息较好的支撑了美国电影当时在中国的普及,由此我们能够看出好莱坞电影的成熟之处,而美国好莱坞电影在近百年所积累的丰富跨文化传播策略对于我国电影“走出去”,也有着较高的借鉴与学习价值[2]。

二、好莱坞电影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1、跨文化适应

跨文化使用最早诞生于心理学领域,但在今天这样理论在传播学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而应用跨文化适应的双维度模型理论,正是美国好莱坞电影所采用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在跨文化适应的双维度模型理论中,这样理论不认为跨文化单纯的属于文化的同化或被同化,而是将其视为不同文化相关适应的过程,而基于这种认知,好莱坞电影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往往会采用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化的适应策略,在这种策略之下,美国好莱坞电影往往会采用既注重文化独立性,又积极寻求美国与中国两种文化之间共同价值观的“整合策略”,并以此处理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这就使得美国好莱坞电影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对于文化弱国采用强势文化输入手段,而对于文化强化则采用承认他国文化重要性,共同追求文化多样性的输入手段,我国显然属于文化强国,这就使得美国好莱坞电影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往往会应用“多元文化”的策略,《2012与》与《地心引力》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的展现就是这一策略的最佳体现。此外,为了能够较好的实现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好莱坞电影还会以英雄梦、金钱梦、自由梦、亲情、人性等人类所共有的普世性价值做文章,这种掺杂着普世性价值、美国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中国式文化表现的好莱坞电影,自然就能够在我国实现较好的跨文化传播[3]。

2、双重编码

除了跨文化适应外,双重编码也是美国好莱坞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之一,这一编码理论将电影制作划分为编码、成品、解码三个阶段,其中编码阶段好莱坞电影需要将美国本土的世界观与意识形态作为预存立场完成编码,而成品阶段语言表述被注入好莱坞电影之中,解码阶段是这一双重编码理论最重要的阶段,解码需要保证电影符合观众的预设立场,这样一部好莱坞电影就能够取得成功。而在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中,好莱坞电影人将编码理论进一步深化,创造了二次编码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好莱坞电影不仅需要将电影的语言进行转换,更需要进行电影中部分文化的结构与重构,在好莱坞电影所元含文化中需求能够与中国文化沟通的契合点,就能够较好的实现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在《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好莱坞电影中,这类电影本身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具备着典型的“东方文化”标签,但电影本身却通过二次编码将电影中本应描绘的“忠”、“孝”等思想转变为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这就是利用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进行的重新编码,而这一编码使得电影取得的成功,也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4]。

3、外逃制片

除了上述两方面的策略外,外逃制片也是好莱坞电影跨文化传播惯用的策略。之所以好莱坞电影制片厂会采用外逃制片的策略,主要是为了降低电影制作成本以及更好的进行电影营销,邀请新兴电影市场的演员出演电影、在故事中使用受众国文化符号并到当地取景拍摄、合拍电影等都属于这一外逃制片的具体表现形式。2013年的《钢铁侠3》、2014年《地心引力》所刻画的铜币、乒乓球拍、弥勒佛、汉字等符号,都可以视为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了实现自身跨文化传播所采用的策略的具体表现。随着近些年我国观影人群数量的不断提高,采用外逃制片策略的好莱坞电影数量也必将不断上升,由此我们能够看出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三、结论

在本文就好莱坞电影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了在中国实现跨文化传播所采用的策略,在对这些策略的研究中,笔者认为其中很多思想对于我国电影“走出去”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电影市场繁荣做出一定贡献。

摘要:作为美国文化出口产业重要的一环和西式文化的突出代表,好莱坞电影文化在近些年不断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狂欢,但这一狂欢的背后我们也不得不警惕好莱坞电影所具备的文化霸权主义。在本文就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笔者将详细论述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希望能够以此为我国本土电影的国际化带来一定启示。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文化,跨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张燕.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文化传播及对中国的启示[J].今传媒,2014,03:24-26.

[2]袁瑾.全球化与中国想象——当代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01:18-22.

[3]苏宏元,李骐.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解析好莱坞的“中国风”[J].电影文学,2009,12:4-6.

好莱坞电影文化 篇5

张洲

【摘要】: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其力量不可小觑。美国一贯重视运用文化力量来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这就是美国的文化战略。许多美国领导人都认为,运用文化力量来推行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最有效的办法。美国重视文化战略的运用,是因为文化产品本身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思想意识、自由民主观念和价值取向。美国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输出不仅可以获得巨额的商业利润,而且还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巨大的政治思想影响和社会效果。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好莱坞电影在美国文化扩张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尝试用萨义德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来分析美国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文化扩张。通过对一百部较具代表性的电影进行分析,作者认为,虽然好莱坞电影各个时期发展不同,影片类型多样,但是其中蕴含的美国价值观却是一致的,好莱坞电影的文化扩张是通过自我形象与“他者”形象塑造完成的,并对全球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文化扩张 好莱坞电影 美国价值观

自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文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力量,向世界各国辐射。美国文化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强势文化”,对其它国家进行着近乎“单方面”的输出。

“美国制造”充斥全球

电影可以说是当代综合性最强的艺术,也是影响最大的文化产业之一。世界电影业的“首都”美国好莱坞目前处于世界电影产业的支配地位,是美国文化霸权的最好体现。

统计数字表明,好莱坞电影占目前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2.3%。著名影片《情人》的导演法国人让·雅克·阿诺曾悲观地说,今天的世界上已没有人能制作所谓的“民族影片”,除了美国,因为美国文化已成为全世界的文化。

除电影之外,我们还能看到更多的“美国制造”:福克斯新闻网(FOX)、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电视新闻、MTV的流行音乐、《时代》杂志封面人物、ESPN的体育直播等等。

这些繁杂的美国文化商品超越了地域时空的限制,到达五大洲的每个角落。有统计显示,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美国GDP总量的18%至25%;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公司;美国音像业的出口额已超过航天工业的出口额,是美国创造利润最多的行业之一。

美国跨国文化企业 “循循善诱”

美国获得了全球“文化霸权”,而“文化霸权”地位反过来又成为美国向全世界 施加影响的得力工具。美国文化产业利用其自身优势,以诱导的方式来迫使世界其他各国的民族文化认同它,同时排斥各民族文化对自身的认同。

这种诱导一方面是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运作来实现的。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在文化产品的制造方面,由于美国本土的制作成本日益升高,因此很多文化产业在实行本土创作的同时,将录像制品拷贝等工业迁至成本较低的国家。这使得美国文化产品的输出,在得到最大数量的消费大众的同时,能够更大程度地得到被输出国的接受。

美国还将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拿来,对其进行“美国化”之后,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部影片在新加坡首映后,在全球循环放映,总收入达3亿美元,成为迪斯尼公司生产的利润最高的影片之一。中国传奇故事被跨国公司西方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也是美国文化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改造其它文化、据为己用,并创造巨额利润的过程。

美国政府文化扩张咄咄逼人

美国政府对美国文化的扩张鼎力支持。文化扩张是美国对外文化政策的基本原则。美国是最早奉行“新殖民主义”的国家,其文化输出意识比任何国家都要强烈。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元老艾伦·杜勒斯曾经说过:

“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

“通过影视节目、连环漫画和杂志广告,美国公司对墨西哥底层百姓思想的影响,毫无疑问比墨西哥政府和墨西哥教育制度的影响更为持久。”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文化战略,试图以“美国化”来代替全球化,用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来“重塑”整个世界。

前美国商务部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在谈到全球化促进不同文化整合的问题时说:

“对美国来说,信息时代对外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必须是在世界的信息传播中取得胜利,像英国一度支配海洋那样支配电波。”

“未来的世界文化一定要由美国文化来支配。”

“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那么,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如前所述,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有企业自发行为和政府行为两个方面。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和政府的两方面推广最终会合二为一。企业的经营性活动会受到政府的支持,而政府出台的文化政策,则会被各跨国文化企业所奉行。

好莱坞电影玩忽悠 篇6

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可能是后者,因为我们在太多的电影中看到过类似的场景。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残酷的。

好莱坞这座梦工厂制造出来的电影世界,不知道坑害了多少沉浸在电影美梦中难以自拔的纯真观众。有鉴于此,我们特意为您奉上好莱坞电影最“坑人”的几个美丽谎言,请大家从电影美梦中醒来吧!

No.1造炸弹的都是活雷锋

美丽谎言:恐怖分子虽然炸楼炸车炸公园十恶不赦,但有一点很值得大家敬佩,那就是他们很有礼貌和风度,每次安装完炸弹后,都会不厌其烦地配上一个走时精确到秒的倒计时器,技术好的恐怖分子还会让它发出走时的声音。这样一来,我们的英雄们在拆炸弹时就能够心中有数,每每赶在最后一秒前大功告成。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恐怖分子还会为计时器增加“最后读秒阶段倒计时加速”的功能,以提醒英雄们抓紧时间。

残酷现实:可惜,现实中的恐怖分子可没银幕上那么体贴,他们多半很忙,特地装个计时器这么麻烦的事,他们才懒得干。他们的宗旨很明确,炸弹装了,就是要它爆炸的,而且谁也休想知道它还有几分钟才爆。正当拆弹专家们脑门冒汗时,“轰隆”一声巨响,灰飞烟灭,这才是恐怖分子最想看到的结局。

忽悠电影:《源代码》

No.2电脑高手从不用鼠标

美丽谎言:查询资料时,只见电脑高手飞快地按动键盘,然后嫌疑犯的照片和资料就呈现在屏幕上;拷贝资料时,间谍只要把U盘一插,然后不知在键盘上输入了些什么指令,所需文件就会自动整齐而有序地往U盘里跳。黑客入侵更是只见一个黑色的窗口闪烁在屏幕上,黑客的双手不停地在键盘上跳跃,一行行的代码飞速掠过眼帘,最后一拍大腿,即大功告成。

残酷现实:只要用过电脑的人都知道,鼠标是多么的不可或缺。当然,理论上纯键盘操作也是可行的,但那得经过特殊训练,对所有键盘功能都了然于胸。现今的操作系统是完全在有鼠标可用的前提下开发的,失去了鼠标就失去了便捷性。哪怕是电脑高手,也绝不会傻到在有鼠标的时候,还用键盘来装酷。

忽悠电影:《网络惊魂》、《黑客》、《剑鱼行动》

No.3听到坏消息会掉东西

美丽谎言:银幕上的演员听到坏消息时绝不会是空手,他们多半手持一个昂贵的玻璃杯,或者正握着电话筒打电话。当那个震撼的消息传到他们耳中时,他们会瞬间失去对身体的掌控,玻璃杯“砰”地掉落在地摔得粉碎,电话筒也会落下垂在半空中,回荡在话筒里的是另一端“喂喂”焦急的呼喊声。

残酷现实:虽然听到坏消息确实令人心理受创,但绝不会失神到掉落什么东西。科学家专门根据这个电影谎言做过统计,结论是,除非你是中风突发,否则没有一例事实证明坏消息可以对人体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忽悠电影:《非常嫌疑犯》、《绝世天劫》、《天使爱美丽》

No.4机场安保很脆弱

美丽谎言:假如你的女友马上要登机离开,你却想表白心迹让她回心转意,那么就勇敢地冲进机场去吧。保安会礼貌地请你出示机票,不过,你大可不必理他,直接撞开那些从不关上的大门,翻越那些不足一米高的障碍,再推开几个前来阻止的安保人员,你就能顺利地来到停机坪,把即将起飞的飞机拦下来,等着热泪盈眶的女友下来跟你拥抱。

残酷现实:机场是安全管制的重地,即使你只是想去延续一段浪漫感情,保安也会如临大敌地将你当成高危分子处理。除非你有终结者般的战斗力,否则连第一道关卡都休想过去,那些训练有素的保安们会像警察逮捕持枪罪犯一样把你狠狠地按倒在地,戴上手铐将你扭送走。

忽悠电影:《大话王》、《真爱至上》

No.5只要能掉进水里,再高也不怕

美丽谎言:当看到演员从四五米高处落下时,我们的心就会揪紧。但如果演员是落进了水中,我们立刻就会放松心情。同样的定律几乎可以适用任何情况,无论是从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纵身跃下,还是从即将坠毁的直升机中逃生,只要最后掉进了水里,就一定没事。

残酷现实:掉进水里看似无碍,但小看水的威力会让你付出惨重代价。跳水绝对不是闹着玩的,大家可以试着在游泳池边胸口朝下跳水,其强大的冲击力绝对会让你终生难忘。池边戏水尚且如此,想象一下从高空掉进水里时产生的破坏力吧。在急速撞击下,水面会变得如同水泥般坚硬,即使你有结实的肌肉,也会被毫不留情地撕扯粉碎。

忽悠电影:《绝地战警》、《真实的谎言》

No.6身中剧毒,只要一吸就能解毒

美丽谎言:荒郊野外,身中剧毒,眼看就要毒发身亡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毒用嘴吸出来。不管你是被毒蛇、蜈蚣咬了,还是被有毒植物划破了皮肤,用嘴吸毒都是包解百毒的万能良方。最后,不但中毒者安然脱险,以嘴吸毒的救命恩人也丝毫无恙。

残酷现实:必须承认,吸毒对于延缓毒素的发作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要完全解毒则绝对没有可能。血液循环是复杂和高效的,毒素一进入血液就会迅速分散到各血管中,四处流散,要想把毒全部吸出来,除非化身成吸血鬼,把中毒者全身的血吸干了才有可能。而且,把任何致命的毒素吸进嘴里,都不是明智的做法。最明智的做法是,及时把中毒的朋友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忽悠电影:《王子殿下》、《航班蛇患》

No.7男扮女装就能瞒天过海

美丽谎言:好莱坞的化妆大师手法出神入化,在电影中,任你是怎么膀大腰圆肌肉发达的纯爷们,只要整整发型,做个面膜,把身躯塞进花纹艳丽的连衣裙里,再穿上走起路来咯噔作响的高跟鞋,就保证能让你变成女人瞒天过海。无论是朝夕相处的家人,还是观察力敏锐的警察,无一能够识破你的伪装。某些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旦使出男扮女装的绝招,立刻就会顺利完成。

残酷现实:虽然那些男扮女装的演员在银幕上如鱼得水,但银幕下的我们都能看出装扮的拙劣,忍不住会脱口而出:“不会吧,这家伙一看就是个男的,那些人怎么就会相信他?”而如果诸位想在现实中也用此招达到某些目的,一定会遭受惨痛的失败。伪装被人一眼识破的挫败感且不提,这种事情一旦传出去,还得小心被人怀疑你有变态倾向。

忽悠电影:《窈窕奶爸》、《窈窕淑男》、《小姐好白》

好莱坞电影文化 篇7

在21世纪, 中国已是世界大国, 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文化方面, 都在国际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 世界已经逐渐融为一个整体, 世界各国都在相互交往融合中不断发展着自身。西方国家正以一种新型的方式侵入其他国家, 他们会选择一种隐形的披着合法外衣的方式影响着本国人民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即文化促销。文化促销是在某一地区或国家传播本国的意识形态、宗教、风俗、思维方式、科学技术以及文学艺术等, 使其不断发展进而占领其部分市场。文化促销的重要条件是全球化。21世纪全球化加剧, 特别是中国在加入WTO后, 与世界在各方面都有更加深度的交流与融合, 尤其是在思想文化方面, 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中国。一些带有侵略色彩的西方文化产品和文化形态也在悄无声息的侵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企图以文化促销的方式逐步影响中国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随着西方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促销,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被逐渐边缘化。

二、文化促销在中国的足迹

伴随着英语的传播, 一些文化的附加品开始逐渐渗透到一些发展中国家, 如今“洋节日”、快餐文化、日韩流、宗教文化等已经深入到中国并对下一代人产生深刻影响。例如肯德基、麦当劳早在10年前就已经垄断了中国的快餐市场。这些“洋快餐”多以油炸食品为主, 与我国的传统食物大相径庭, 但却让中国年轻一辈非常喜爱, 对这种快捷简的食物和生活节奏也乐于接受。他们在本土化进程中也不断加入中国元素, 像也做过油条、米饭等食物配合中国市场的发展。近年来, 日韩文化横扫中国市场, 日韩剧、服饰、语言、日用品等已经在中国市场上随处可见。日韩剧中的思维模式会影响到中国的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西方的浪漫主义和奢侈主义更是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加边缘化, 奢侈主义对于中国人的毒害为深远, 如今中国成功人士的标杆已被定义为开的车要出自奔驰、宝马等制造厂, 成功人士所穿的衣服要法国、意大利顶级品牌, 成功人士拿的包要CHANEL、LV等奢侈品牌, 成功人士戴的表要出自瑞士工厂。这些被西方定义过的文化已经被中国人广泛接受,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这些奢侈品在欧美的销售极其惨淡, 唯独在中国奢侈销售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如今中国即将成为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我们现在最该担心的莫过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勤劳、朴素的精神正在被西方文化无情的侵蚀。

三、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解读西方文化的文化促销

要征服一个民族, 首先要征服它的文化。改革开放前中国传统电影占据大部分市场, 那时中国耳熟能详的大片莫过于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枪声、小兵张嘎等, 那时的“红色”电影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了解历史, 学习老一辈革命精神。后来随着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影视以样板戏为主禁锢着人民的思想,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中国人民非常希望有外来的新鲜血液进入, 好莱坞电影随着文化交流涌入中国。美国的价值观也开始随着好莱坞电影的促销进入大众视野。

(一) 宣扬“民主”“自由”

美国在世界上常常以“自由”“民主”大国自居, 这一点在好莱坞电影里也被无限放大。许多好莱坞电影充分展现议会、选举等场景, 剧情多是社会底层人民为了争取“民主”“自由”与某个政府机构或某些权力的代表者发起挑战。如之前一直比较火的美剧《越狱》影片通过男主角与“公司”的对抗展现个人英雄主义与追求“自由”的精神, 他们因为被冤枉入狱后可以肆意挑战“暴力”机构。这样的展示更多的让我感受到了“好莱坞”电影想传递的“自由”, 细细想来这些“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 非是真正的抨击而是为通过这些貌似“真实”的案例来让我们相信他们编织的“自由”“民主”天堂。他们一边宣扬“自由”“民主”一边鼓动反对派拿起武器反抗政府, 这里面好莱坞的影片成为了美国政府的思想武器。

(二) 宣扬美国是世界的“霸主”

《变形金刚2》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式大片, 影片一开始就是美军在上海清剿外星人, 整个美军清剿的过程没有一处提到中国军方, 哪怕是维护秩序的中国警察也影子都没有。而且是在中国内陆最发达的上海, 这完全是宣扬世界以为美国中心, 美国可以肆无忌惮的进入任何国家、任何地区, 我们的观众看了后会自然的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当困难来临时美国应该站出来, 但观众忽视了重要一点, 作为拥有主权的国家我们有保护自己的领土主权不受侵犯的权力。“好莱坞”的电影把我们参与进来的机会给抹杀掉了, 他们的目的就是宣扬美国是这个世界的霸主, 其他国家都是附属国。

(三) 宣扬美国是世界的“救世主”

对于美国是世界“救世主”的宣传《独立日》这部电影更为典型。整部电影充斥着对于美国霸主地位的追捧以及对于其他国家的藐视。影片中一个亚洲人面孔的研究员观测室里打高尔夫球, 影片特意安排这个玩忽职守的研究员作为亚洲人的代名词, 这也是“好莱坞”惯用的伎俩, 也充分体现出在美国社会中种族歧视的问题还是很严重的。当外星人摧毁了世界上的主要城市后, 各国都束手无策, 这时美国站了出来, 美国总统作为世界的总统发表演说, 演说中他将美国的独立日变成了世界的独立日, 这种赤裸裸的对于“救世主”的宣扬让人看的好笑, 看到美国毁灭了外星飞船后, 世界各地的人民欢呼雀跃的场景更是好笑。在这部片子里好莱坞把“救世主”这个光环做的太大的, 他们让全世界人民经历苦难后顶礼膜拜美国救了世界。

四、面对西方文化促销中国应如何应对

(一) 弘扬民族文化,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应加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在对外交往中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 主动输出中国文化。教育方面我国应加大投入力度, 通过课堂教授以及企业文化的融入让更多的中、青年人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积极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世界杯等大型国际盛会, 通过这些活动将中国元素传到世界各地。积极推进汉语的国际化发展, 将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传递出去, 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能够直观的了解中国。

(二) 制定法律法规限制不良文化入侵

制定法律法规限制西方带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流入中国。对于宣扬暴力、低俗、浪费的电影电视作品一律严肃对待。我国应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力度, 对于网上流传的诋毁中国形象、污蔑中国政府的事件要依法严厉查处。

(三) 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深入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对于西方先进文化我们要秉着认真学习的态度, 摒弃过去的“拿来主义”。学习时要保持高度警惕性, 认清事情的本质。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大潮中去。

参考文献

[1]李培森, 陈书.论当前西方文化侵略及应对策略[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2008.5

[2]江海燕.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J].2006.12

好莱坞电影文化 篇8

利用文化力量传播美国的信仰与理念从而得到认同,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一直都是美国的文化战略。文化产品体现着本民族的价值取向与思想意识,文化产品的输出不仅可以取得丰厚的商业回报,还可以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念与民主制度,达到影响其他国家和民族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的目的,作为传播美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好莱坞在美国实现其文化传播、扩张和侵略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广播电视产业为例,美国每年输出的电视节目量多达30万个小时,占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电视节目60%~70%,而外国节目只占美国电视节目的1%~2%,美国电影占世界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1];据1999年的一份商业报告,好莱坞电影在全年世界银幕最受欢迎的100部电影之中占88部,全球电影票房价值70%的份额被好莱坞电影占领,美国电影占法国电影票房总收入的78%、意大利票房收入的85%、英国票房收入的87%。好莱坞电影凭借自己的独有模式席卷了全球,在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借好莱坞影片的全球化传播向全世界灌输自己的精神视野和文化价值观,影响着全球电影爱好者的精神世界。好莱坞电影成为美国实施本国文化战略的重要武器。

展和健康成长。由此,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橱窗、墙报等各类宣传阵地,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报道,吸引教师和学生参与进来,形成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广泛影响力,并使之成为师生展示才华、培养能力、增进友谊的平台。

在文化活动设置上,高职院校应力图使活动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例如,除文艺表演、篝火晚会、专业艺术团体之类的观赏型演出外,还可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性及技能提升,设计组织趣味体育、技能竞赛、素质拓展、团队协作类、文化展览类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同时,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加强校企、校地、校际合作,让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仅流于形式,更使其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提升技能、陶冶情操,使其既是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缔造者,又是获益者。

(三)总结完善,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传承与创新兼顾。

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应具有自身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做到与时俱进。换言之,一旦作为品牌来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就应该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要建立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完成后的评估机制,在每届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可通过在师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满意度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和学生工作的需要,不断调整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使优秀校园文化活动在传承中创新、在总结中完善。

校园文化活动需要继承,也需要创新和突破,只有持之以恒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细心经营、精心积累,不断丰富完善、改革创新,才能逐步形成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

2. 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原因

2.1传递正能量:现实社会的诉求

好莱坞电影赢得观众的原因之一在于对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正面诉求的表达,一方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正面事件和正面人物进行典型化塑造,弘扬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善良与率真,另一方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反面典型进行抨击与批评,揭示与打击生活中的虚假与丑恶。这种虚假与率真、丑恶与善良的对比,可以激发观众的是非感、道德感与正义感,而这种道德感与正义感是不论哪一种文明和哪一种文化都具有的一种普世价值观,正是这种普世价值观的反映赋予了好莱坞电影顽强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社会责任感。比如《阿凡达》中对“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气候问题”等问题的关注与诉求表达,牵动全球观众内心的,乃是这种对全球问题的思考与正面表达。当然,导演通过对影片诸多细节的表达,折射了他自己或大部分美国人对美国未来、现在与过去的思考,如美国人对《京都协议书》的看法,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对印第安人的征服等。这些问题的背后,总有着一些基本价值理念的表达。

2.2好莱坞电影的文化意蕴

北京师范大学王宜文教授认为:“好莱坞电影借助美国的政治、文化、商业优势,使影片行销全世界,由此建立一种强大的叙事话语权,叙述的内容正是典型的美国文化。”[2]好莱坞电影成为观众了解美国文化的窗口,从泰坦尼克(Titanic),《飘》(Gone with the Wind),《西雅图不眠夜》(Sleepless in Seattle),《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不忠》(Unfaithful)等爱情片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对自由与爱情的理解与追求,对伦理的重视;从“第一滴血”系列(First Blood),《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虎胆龙威”系列(Die Hard),“007”系列(007),文明风尚。

四、结语

现代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在此过程中,校园文化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深化转型、提升品质、突出特色、创办人民满意高职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下,高职院校须坚持先进性,弘扬主旋律,以党的十八精神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深化学校内涵,积极探索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规律,不断繁荣和发展校园文化,走出一条真正适用于高职教育、具有现代化水平、特色鲜明,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贺家明,蒋家胜.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丁坚钢.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选择与建设———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创建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201-203.

[3]易超君.探索建设高职校园文化之路打造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以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0(2):73-74.

[4]朱育锋,赵光年,沈慧.基于构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5):117-118.

[5]徐福刚.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标准探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0(5):276-277.

浅析徐悲鸿的素描教学

(凌海市职业教育中心,辽宁凌海

摘要:徐悲鸿教学思想的核心是“写实主义”,主张革新、反对守旧,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现代美术界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主要就徐悲鸿的素描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在不断探索中,徐悲鸿提出了“新七法”总结自己的素描见解,填补了中国关于绘画造型基础问题的空缺。

关键词:徐悲鸿素描教学写实主义新七法

徐悲鸿先生特别强调素描基础的重要性,提出“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的观点,1917年他就在《中央大学讲座演辞》中提出:“素描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如同建造房屋打基础一样,房屋的基础打不好,房屋就砌不成,即使勉强砌成也不牢靠,支撑不久便倒坍。”因此,学美术一定要从素描入手,否则是学不成功的,即使学会了画几笔,也非驴非马、面目全非。

一、徐悲鸿的素描观

徐悲鸿在造型艺术中,把素描提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他进一步指出:“素描拙劣,则于一个物象,不能认识清楚,以言《蜘蛛侠》(Spider Man),《超人》(Super Man)等英雄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的英雄观和责任感;从《阿甘正传》(Fores Gump),《生死朗读》(The Reader),《勇敢的心》(Brave Heart),《雨人》(Rain Man)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对爱情、生活、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考,美国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人特有的思维行为方式与价值观,通过好莱坞电影的传播渗透广大观众的内心深处,并进一步影响他们的思想与生活。

3. 好莱坞电影是高科技的体现

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武器,也是人类技术发展的体现。好莱坞电影中的高科技奇观成为好莱坞电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醒目标志,《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黑客帝国》(the matrix),《泰坦尼克号》(Titanic)等都是好莱坞成功给运用高科技的典型。魔幻的电脑成像技术、令人惊叹的数码特技,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为好莱坞电影创造了蔚为观止的奇观,成了好莱坞电影吸引观众的秘密武器,为好莱坞电影赢得了全世界的票房与市场。

4. 好莱坞电影是美国文化输出的载体

好莱坞电影通过影片人物言谈举止与故事情节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递美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美国主流价值体系不知不觉中渗透全世界人民的头脑中,慢慢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在好莱坞电影的爱情故事、英雄神话和历史回顾中,美国人对人生、世界和生活的看法与思考在无形中渗透出来并通过电影这个媒体向全世界传播。好莱坞电影通过观众情感的共鸣和感官的享受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导着观众的认知,从而实现对观众的价值观传播。在我们享受好莱坞电影高超的特技、扣人心弦的情节、现实的主题时,美国人展示了自身优雅的精神趣味和高尚的精神世界,完成了美国人的文化传播战略。

5. 好莱坞文化传播战略对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借鉴

“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表象越来越直接地通过媒介本身扩散出来,但全球性的媒介文化传播在市场中立的背后含有很多西方的价值观,这就导致了掌握着全球性传播网络资源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时间成为传播当中的时间,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取消了其他文化的存在,这是发展中国家在跨文化传播的世界格局中所经历的残酷事实”。[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

颜色更不知所措,故素描功夫欠缺者,其所描颜色,纵如何美丽,实是放滥,几与无颜色等。”并认为:“艺事之美,在形象而不在色泽;取色泽而舍形象,是皮相也。”徐悲鸿的写实主义主要是沿袭了西方学院派古典主义的教学传统,在古典油画中,色彩是从属于形体的,学院派对素描的重视,实际上是对物象本质结构的重视。我国的画论、画语录相当丰富,但是没有对于造型基本功的系统论述,谢赫的《六法论》提到了一些原则,是从品评艺术的角度立论的,此后没有人就造型基础问题进行详尽的引申发挥。”他在素描教学中非常重视素描基础的严格训练,他深知,培养造型艺术人才,就非得有塑造形象的能力不可,而塑造形象的能力主要来自素描的训练,他把严格掌握形象当做训练基本功的重要标准,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理论与方法。糅合了中国画要求简练、准确、生动等特点进行课堂教学,他总结的“宁方毋圆、宁拙毋巧、宁脏毋净”的经验,至今仍在指导着素描教学,被老师们反复引用。

徐悲鸿认为西方的素描是一种科学,因为他能够非常写提高,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越来越迫切。中国需要向全世界展示全面和真实的自己,逐步消除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偏见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文化的对外传播中,生命力最强的往往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如中国的武功与书法、巴西的狂欢、非洲的土著舞蹈、西班牙的斗牛等。在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坚定本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特色是我们抵御外来强势文化的根本;将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转换成现实的竞争力则是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前提;在可口可乐、麦当劳在全球无孔不入的今天,在韩剧和日本的寿司风靡全世界的今天,怎样开发与传播中国的曲艺、中药、民间传说等文化资源是让全世界领略和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条件。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提出了“发现东方”的理念:“中国是东方大国,要重建文化自信就要重新检阅自己,即发现东方,发现汉字文化圈的文化重量。在发现东方的基础上,要进行中国文化的可持续输出,即从一个实际的‘拿来主义’开始走向新世纪的‘文化输出主义’,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应为21世纪中国的文化战略。”[4]发现中国优质文化,即为我们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第一步。在对西方的质疑和对话中,我们站在世界的层面重新考查经典文化、重现阐释经典哲学思考,将创新与挖掘相结合,将传统经典文化与发现的亮点相结合,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需要,适应新形势文化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些富于社会责任感、利于社会进步的、指导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哲理智慧是我们跨文化传播的重中之重。而要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借鉴好莱坞电影的文化推广与传播策略,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披上时尚的外衣,才能成功地对外文化传播,让世界看到真实的中国,让中华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得到认同,提高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竞争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李怀亮,刘悦笛.文化巨无霸——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53.

[2]王宜文.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及其文化挑战性.中国文化报,2005.4.17,(3).

[3]陈卫星.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国际新闻界,2007,3.

好莱坞电影文化 篇9

关键词:好莱坞,中国元素,中国特供,文化融合

一、好莱坞电影的成功输出:“中国元素”

近些年来, 伴随中国成为好莱坞电影最具潜力的海外市场, 好莱坞越来越重视中国观众的需求, 开始将“中国元素”作为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策略。这些中国元素往往形式多样。

从早期好莱坞电影中出现中国红极一时的功夫明星李小龙, 再到后来引入成龙、李连杰等中国观众广为熟知的中国面孔, 武艺精湛的男演员成为好莱坞电影“常客”。中国演员的精彩表演在外国面孔扎堆的好莱坞影片中更能引起中国观众的注意, 由此可以激发更多中国观众的观影兴趣。

与此同时, 还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志性景观、美食、服饰等文化符号的运用。如电影《阿凡达》中美轮美奂的“哈利路亚悬浮山”就是在中国的张家界取景拍摄。《功夫熊猫》中有熊猫、太极、面馆、庙会等“很中国”的文化元素。1而《2012》中一句“解放军救了全世界”以及“诺亚方舟在拉萨建造”, 还有美国总统发言:“幸亏这个任务交给了中国人, 只有他们才能准时完成。”这样讨好性的电影台词, 更是极大满足了中国观众的民族自豪感。

好莱坞利用‘中国元素’, 轻松地占领中国市场, 成为海外票房冠军。《2012》中国票房达4.6亿元, 《阿凡达》的中国票房为13.5亿元。因为融入了这些特色中国元素, 让观众在观影时产生了只属于本民族的文化记忆, 进而产生一种熟悉感, 所以这些好莱坞电影更加深入人心, 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重保障。

二、本土化的大胆尝试:从“中国元素”到“中国特供版”

随着好莱坞电影在加入中国元素之后获得不错的票房和口碑, 好莱坞加紧了本土化的步伐, 在融入中国元素的背景下开始推出“中国特供版”电影。

“本土化” (Localization) 也被称为“本地化”, 是指将某一事物转换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在国际传播领域, 媒体实施“本土化战略”, 指的是媒体为适应某一区域市场受众的媒体接触特点和需求而进行的经营思路和操作手法的改造过程, 涉及到媒体的内容生产、经营、人才使用等各个方面。2

中国特供版电影是好莱坞电影本土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它是为了区别于在世界其他国家上映的国际版电影、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而设计特定人物、情节、特效的电影版本, 即“中国定制”。

2013年5月3日, 《钢铁侠3》开启了“中国特供版”时代。其中, 中国著名演员王学圻和范冰冰作为“特邀演员”客串为钢铁侠做手术的医生和护士。为了吸引中国观众, 导演在原影片剧情结束后的三分钟, 特意加入了中国医生为钢铁侠做手术的戏码, 这一版本只在中国上映。仅仅数日, 《钢铁侠3》就创造了约1.753亿美元票房, 其中在中国的票房为6350万美元, 占据总票房的一半3。

在此基础上, 随后上映的好莱坞影片《僵尸世界大战》《蓝精灵2》也看到了商机, 相继针对中国市场修改部分剧情, 制定了只中国特供版电影。毫无疑问, 好莱坞电影通过利用中国元素而进行的本土化尝试在获取商业利益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文化融合的失败

中国特供版电影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但却是一次文化融合的失败。观众看完影片后普遍觉得后加上的戏份是画蛇添足, 中国元素与整体剧情并无太大联系, 可有可无。同样运用了中国元素, 为什么中国特供版电影就饱受诟病?

1. 渴望被尊重的文化心理

全球化背景下, 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 美国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悬殊的经济地位差距和自身文化资源的匮乏, 中国观众不得不“被动”地接受美国等发达国家输出的文化产品, 长期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观众一直渴望提升本国的国际地位, 赢得世界更多尊重。

2011年, 中国正式超越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27亿,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按美国电影协会的说法, 到2020年, 中国可能会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电影市场。

在中国经济日益崛起的背景下, 好莱坞中国特供版电影的“差别对待”无疑触碰了中国观众敏感的心理底线。中国观众看透了好莱坞其实是以中美合拍片的名义开拓中国市场, 以直接获取巨额经济利润为目的。用网友的话说, 这是赤裸裸地“圈钱”行为。经济地位的提升增强了中国观众对外来文化产品选择的自信, 中国观众渴望被尊重的文化心理进一步强化, 所以对中国特供版电影的不满才变得更加理直气壮。

2. 中国价值观的生硬植入

根据美国学者罗基切 (M.Rokeach) 的定义,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最好行为的一套持久信念, 或是依重要性程度而排列的一种信念体系。4不同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不同, 所产生的本民族的主流价值观也不同, 在文化产品中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也不同。

《钢铁侠3》整部影片都在渲染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 让中国观众感受到“大片”的风采。可在“特供版”的片尾中, 却加入了中国医生坚持要给钢铁侠做手术的情节, 因为“医生与钢铁侠是朋友, 再大的风险都要试”。在这里, 影片想着力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即中国人为了义气, 愿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朋友。

中国人崇尚讲人情、重道义, 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一传统的观念在好莱坞电影的美国文化语境中并不适用。美国影片很少直接用语言表达个人的精神崇高, 即使有, 表达也不会如此直白, 用表情、语言表达的个人崇高反而令人觉得做作。

所以, 当两个中国演员出场时, 台下观众的反应不是为本国文化和价值观感到有认同感, 相反的, 对这种不伦不类的异国文化融合有种莫名的抵触。

在美国英雄式电影的整体背景下, 突然出现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只会让观众有格格不入的感觉, 与之前构想的利用中国文化吸引观众的目的相背离。较低的文化认同感不是因为观众不喜欢本国文化, 而是影片节奏的偏离造成的不和谐感。

3. 文明冲突导致的失败

对于《钢铁侠3》的文化融合失败, 最贴切的解释就是中美两国的文明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认为: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而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电影就是这场“文明的冲突”的一部分, 甚至可以说电影产业就是文明冲突的直接交锋战场。

文化的国际传播是双向的。中国与美国合拍电影, 若意图在价值观上进行统一是不可能的。合拍的最终结果将是中国传统观念的输出与美国独立精神的引入。在这两个相冲突的文明间, 必然有一方强势, 一方弱势。弱势的一方体现出与整体价值观的格格不入, 这样就产生了不平衡性, 不平衡的作品作为一个整体, 给观众的感觉就是找不到认同感。

《钢铁侠3》在两国文明之间找错了平衡点, 它对文化融合的真诚度远远没有《功夫熊猫》《花木兰》高。在冲突的文化背景设置下, 生硬地将中国元素加入其中, 只能导致融合的失败。

四、文化融合中本国电影的国际传播策略

好莱坞电影的中国特供版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它在本质上是一次打着“中国元素”旗号进行的“经济掠夺”。但在这个日益崇尚文化和谐共生、兼容并包的时代, 好莱坞推出的“中国特供版”电影显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失败的文化融合的案例。对此, 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中该如何实现有效的文化融合、充分实现传播的效益呢?

1. 尊重当地观众的文化心理和需求

好莱坞推出的“中国特供版”电影正是因为完全忽略了中国观众渴望被尊重、厌恶差别对待的文化心理, 盲目以获取利益为目的, 所以导致了这些电影“卖座不卖好”。如果中国观众的心理诉求得不到合理满足, 长此以往, 好莱坞电影的票房势必会受到影响。

因此, 中国电影在进行国际传播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观众的文化心理, 保持文化传播的平衡性和文化交融中的平等态度, 以不误读、不损害对方文化的合理内涵为前提, 在情节连贯完整的情况下, 恰当融入当地的本土元素, 而不是生硬植入当地观众熟悉的价值理念而扭曲电影的本来面貌。只有这样, 才能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 充分体现其文化效益。

2. 文化融合中突出本国文化精神

在《2012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分析报告》中, 关于观看中国电影原因这一项, 选择理解中国文化的受访者占64%, 5可见大部分外国观众观看中国影片时注重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 在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融合中, 越是能够突出自己文化特征的一方越能获得关注。

而好莱坞的中国特供版电影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在盲目植入了中国的本土元素之后, 不仅剧情上与整部影片格格不入, 而且还让观众质疑其不伦不类的中西文化理念的杂糅, 弱化了影片中自身本应凸显的重要文化特征。

在突出本国文化特征方面, 符号化、标签化是现代传播常见的手段。美国大片中最常出现的是星条旗、自由女神像这些代表美国形象的物象。同理可见, 如果中国的文化精神有具体物象的寄托, 那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效果将更加显著。

中国电影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神秘、古老的文化符号, 多创新富有哲理的中国故事, 再适当融入当地的本土元素, 以突出本国的文化特征为主。只有这样, 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的国际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五、结论

文化的进步来自融合。从加入“中国元素”到“中国特供版”, 好莱坞对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进行了大胆的本土化尝试, 体现出以文化融合来适应全球化浪潮的倾向。但是, 就其本质而言仍是经济利益主导下的市场行为, 围绕这一核心目的而盲目加入“中国元素”、针对中国市场制作的“特供版”电影不仅忽略了中国观众渴望被尊重和平等对待的文化心理, 而且生硬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 弱化了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这注定是一次文化融化的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电影要学会从好莱坞电影的国际传播中吸取经验教训, 在充分考虑到观众的文化心理与恰当融入当地文化元素的同时, 突出本国文化特征。而凸显本国文化特征除了语言、演员这些表层的要素, 蕴含着中国文化精神的故事才是中国电影的重要指标。

文化融合的生命力来自秉承文化传统的人群能够适应世界的变化, 结合地方特色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以实现文化的和谐共生。如果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中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文化融合, 中国文化将成为三级文化中的重要一级, 发挥其独特的世界作用。

注释

11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54.

22 .刘滢.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媒体国际传播“本土化”的问题与对策[J].2013年08期.

33 .《钢铁侠3》“中国元素”成吸金王牌.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5/07/c_124673795.htm

44 .拉里·A·萨瓦莫, 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65.

好莱坞电影文化 篇10

“华语电影”是近年来中国电影业界和学界频繁提及的一个概念。电影研究者对华语电影的关注是传统中国电影研究的延伸,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使用“华语电影”而非“中国电影”的提法并不仅仅是为了赶时髦,而是因为“华语电影”的概念更贴切地界定了当前的研究对象、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1]浙江大学的邵培仁教授更进一步提出了“华莱坞”的概念,即“华莱坞乃华人、华语、华事、华史、华地之电影也,它以华人为电影生产的主体,以华语为基本的电影语言,以华事为主要的电影题材,以华史为重要的电影资源,以华地(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港澳地区)为电影的生产空间和生成环境”。[2]

经验与审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把艺术作品看作“统一的集体生活的符号”,它的作用“是朝着更高的秩序和更大的整一性的方向去再造社群经验”,[3]因此,“在一个充满着鸿沟和围墙,限制经验的共享的世界中,艺术作品成为仅有的、完全而无障碍地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4]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面向最广泛的受众群且以人的生活、精神为表现内容的电影艺术无疑为人们实现充分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曾提出过“集体记忆”的概念,他认为“人们通常正是在社会之中才获得了他们的记忆,也正是在社会中,他们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和对记忆加以定位”。[5]本土文化元素的荧幕表现不仅可以触发华人对中华文化与中华传统的意义知觉,还可以唤起华人对自身心理经历与生活状态的关注与反思。

华语电影对于本土文化元素的自觉表现,一方面为华人世界的全球形象作出了信息性和象征性的描述,另一方面也为海内外华人的文化共同体认同的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托。许多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景观建筑在迅速推进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潮流面前正日益被边缘化,导致了国民整体性文化心理的漂移,80后、90后等年轻一代更是缺乏心理上的归属感。正是在此背景下,社会普遍呼吁要“把根留住”,而恰当地植入了中华文化元素的华语电影无疑为海内外华人寻求心灵皈依提供了最简单、最直接的途径。

总体来说,华语电影的叙事体系中的本土文化元素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物质实体类、民俗传统等非物质文化类、民族心理结构类。

一、物质实体类元素

物质实体类元素是具有直观性的可视化镜头符号,即“景观”。很多在世界电影舞台取得成功的华语电影,都可以在某种意义上看作是一种“中华景观电影”。“景观”是当代电影研究界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感受,通过外在的形象,成为电影故事发展的背景性要素,如上世纪80年代出品的电影《庐山恋》中的庐山、《少林寺》中的少林寺等,它意在充分借助影视镜头的画面感,正面表达其自身天然具备的美学魅力;另一方面,“景观”又能够作为重要的编码符号嵌构于电影作品之中,直接参与文本的情节叙事推进或意义的表达,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具备了言说的话语功能。换言之,这时的“景观”,既能够作为审美的客体来被“看”,也与观众对影片的主观性建构一起,完成了作品意义的“共谋”。如张艺谋导演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具有鲜明中华建筑特征的院落,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虽然这种“中华景观电影”也曾饱受非议,但在当下全世界范围内的视觉文化转向面前,这种对于具有中华独有的物质实体类元素的妥当运用与表现,的确能够提升影片的观赏价值,从而获得更好的市场收益。可以说,“景观电影”是一种对时代需求的回应,也是华语电影对抗好莱坞电影冲击的应对策略。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向影像本体美学回归的探索和尝试。

电影是空间的艺术,相对于情节、风格等其他电影范畴来说,物质实体类元素更具有景观价值。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有着大量可以被电影涵化的景观资源,为电影人展开叙述提供了充分的素材。而事实上,华语电影中对于本土性物质实体类元素的运用范围也是极其广大的,涵盖了自然风光、人文作品、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

在自然风光方面,台湾影片《海角七号》是一个典型。可以说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本身并没有多么出众,《海角七号》之所以取得了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导演魏德圣对台湾自然景观的精当运用。《海角七号》的叙事美学,正是随着台南恒春小镇的一幕幕景观画面而徐徐展开的。又如张艺谋作品《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中对中国江南自然风光的展示。张艺谋在这部片子中,用巧妙的镜头语言描绘了水乡的柔美与灵动,那些摇曳在芦苇丛中的轻舟和低徊的童谣,将一个美轮美奂的江南展现在观众们的面前。

在当代电影从“叙事电影”到“景观电影”的转变过程中,人文建筑方面的元素也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起来,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城市景观电影。城市是人文建筑最为集中的空间形态,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建筑,甚至有的城市正是以此而获得全球知名度。华语世界有着众多各具特色的城市,近年来有很多华语电影中的故事就是在城市中展开的。华语电影对于中国城市的表达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时间 / 历史性层面的,即在时间的维度上呈现出城市空间在不同年代的多元和异质性,其中怀旧想象———尤其是对于上海的怀旧(如李安的《色·戒》)成为一个突出的电影现象;二是空间 / 现实性想象和建构,它所展现的城市空间涵盖了北京、上海、广州乃至县城、小镇等各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形态(如贾樟柯的《三峡好人》)。[6]

在华夏文明中,人文建筑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色彩。有些历史悠久的建筑更是在中华民族的心中占有非凡的意义,甚至可以成为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在意念象征的作用下,人们很容易依据电影为某处人文景观贴上特定标签,成为自己心声的代言,会不自觉地在此处景观上倾注着自己的情感与想象。”[7]比如,冯小宁导演的《战争子午线》中的万里长城,就在影片中以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物的身份被表现,唤起了观影者内心的民族自豪感。诚如爱森斯坦所言,可识别的本土景观经由影视工作者缝入电影叙事文本之中,显然有助于如音乐般调动观众的情绪。

景观并非纯粹物质性的,它包含了华人的心理体验,融铸了深厚的民族情感与民族记忆。陈丹青先生在谈到建筑景观时曾使用过“心理景观”的提法,他认为美是有线索的,一个民族的美也是有线索的,“这条‘线索’细微地牵扯到各种各样心理活动和心理经验”,[8]人们的心理经验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对景观的接受和理解。心理景观存在着尺寸差异、品质差异等 (陈先生在这个层面上主要强调的实际上是景观记忆),但最深刻地作用于人们心理的是心理景观中的文化差异,“譬如苏州园林那样成熟的美学,就是一整套上千年积累传递的文化教养,文化样式,文化符号。中国人在这种样式和符号中构成一代代心理景观,心理景观又构成文化记忆,一见到那种样式、符号,心里就踏实”。[9]“心理景观”的影响是复杂而微妙的,它细微地体现在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当中,华语电影叙事体系之中的物质实体类元素并不仅仅是道具式的“背景资料”,还是对华人“心理景观”的映照和重构。中华景观当中潜藏着中华文明的文化线索和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是华语电影美学建构的重要载体。

二、民俗传统等非物质文化类元素

对于中华非物质文化类元素的运用,是“第五代”影人的一个普遍特征,其中又尤以张艺谋为代表,这几乎成了他导演作品的一种风格。遍览张艺谋的作品,可以很清晰地感觉到其中的那股浓郁的“民族风”。而张艺谋自己也具有这种主观自觉性,诚如他自己所言:“电影只要输出,就有着中国的信息,自己则有一种责任感,希望尽量多地去贩卖一些中国的文化符号。”

张艺谋电影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中华民俗气息,如《菊豆》中求子、取名和过生日的仪式、葬礼,又如《红高粱》开头的婚俗展示等。甚至像《英雄》这样具有虚幻性的武侠片,也被张艺谋融入了很多中华民族的美学意蕴。他用琴棋书画剑术京剧等一切中华文化精髓的密集组合,构成了独特的画面,在中国民俗、艺术的电影表现方式方面做了很多创新。很多影片的细节都能体现出张艺谋对于中华民俗传统的偏好,“比如人物生活场景中屡屡出现的炕墙上的壁画、窗纸、挂满屋檐的大串红辣椒、门楣上的门笺、门板上的门神画、门柱上的对联、人物的妆容色调及衣饰的颜色、生活中的小物件等”。[10]

中华饮食文化也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传统文化之一。中国人很早就已经把饮食文化看作“天”,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与这种专注饮食的思想相对应的则是伴随中国历史沿革和社会进步不断发展丰富的烹饪技术和饮食文化。也正因为中国美食菜系之多、菜色之丰富,才造就了浩瀚无边且不断发展的饮食文化;而中国人在一盘盘菜肴中倾注的精心与专心也使得本身仅仅用来果腹的食物成为了一件件精巧的艺术品。中华菜肴讲究“色香味俱全”,一道好菜从外形上就已经带给人们视觉的震撼,这种视觉震撼正是华语影视作品借助饮食传递出来的奇观妙境,如《烟花三月》、《满汉全席》等。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自然也是华语电影的养料来源。电影音乐是电影作品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电影配乐能为影片增添不少感染力。民族乐器如琵琶、二胡、古筝、唢呐等,都具有各不相同的音调与音质,往往能贴切地表达影片的情感内核,特别是那些中国古代题材电影。

传统民族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用传统民族音乐表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性,突出东方文化的氛围基调;二是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相融合,即将一些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音乐“混搭”,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为影片赋予全球化时代的色彩。

比如张艺谋的《十面埋伏》中,就使用了很多中国古乐中的音乐元素,令全片披上了凄美委婉的色调,通篇中国的民族元素,在琵琶小曲的旋律中,诱人而玄妙。这部作品的音乐得到了大陆本土和海外观众的认可。在《金陵十三钗》中,根据民歌小调《无锡景》改编、填词的苏州评弹《秦淮景》兼具传统意蕴和现代风情,成为了整部电影中最突出的表意元素。

王家卫是另一位能够很好地运用民族戏曲音乐的华语电影人。在《花样年华》中,就有很多中华传统戏曲的配乐,影片整体韵味悠长,似乎是一个时代的回音。《四郎探母》、《西厢记》、《桑园寄子》等戏曲音乐片段不时被融入影片,淡淡地描绘出了许多人梦中对那个已逝时代的怅想。影片中的传统戏曲音乐,让观众清晰地体会到历史积淀中的中华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戏曲不仅作为一种听觉元素出现,在不少华语电影中,传统戏曲以其浓郁的文化意味而成为表现民族气质、历史印迹、乡土文化以及个体心理诉求的重要手段,《梅兰芳》与《霸王别姬》中的京剧、《笛声何处》中的昆曲、《千里走单骑》中的傩戏、《白鹿原》与《活着》中的皮影戏均构成了影片叙事的推动力,充当了意义传达的载体。

近些年来,地方方言的使用在一些华语电影中形成了一个新的亮点。随着普通话的广泛普及和方言使用群体的减少,方言在华语电影中的使用已不再是“土老冒”的象征,而演变为一种新的时尚。王宝强带有浓郁河北口音的普通话因此颇受人们欢迎。在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中,方言成为了重要的幽默元素。王家卫电影中的上海话表达了一种怀乡情结。《立春》、《孔雀》、《寻枪》、《三峡好人》、《小武》中包头方言、安阳方言、贵州方言、四川方言和山西方言的使用也各具特色。

华语电影对民族传统等非物质文化元素的表现比较常见,也逐渐走向了自觉,但与物质实体类元素和民族心理结构类元素相比,这类元素的表现更容易出现碎片化、表象化、符号化、奇观化等问题。在一些华语电影中,本土文化元素的呈现只是一种无情感、无意义的消费和展示,不仅无法引发人们的共鸣,反而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文化元素的表现应该实现与影片的材料、主题、情感和思想的融合,唯有如此,它才能作用于观众的心理,激活观众的过往体验,重构观众的当下和未来体验,“当对于题材的刺激深入时,它激发了来自先前经验的态度与意义。它们在被激活以后,就成了有意识的思想与情感,成了情感化的意象”。[11]这种体验既是旧有的,也是新质的,它是累积式的、生长性的,而不是消费性的。

三、民族心理结构类元素

香港、台湾地区的华语电影导演十分擅于在影片中嵌入民族心理结构元素,并能十分娴熟地将这种心理结构同剧情线索相契合。著名导演侯孝贤就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我感觉,假如中华文化的底子够,你接触到西方东西的时候,会更有能量来表达,而且跟西方不同。其实我很早以前就想,华人的电影为什么要跟欧美一样,你学他们是学不过的,因为整个背景不一样。他们的传统、逻辑、抽象思维从小就有,我们的不一样,我们有自己的民族心理。”[12]

在侯孝贤的《恋恋风尘》中,有一个情节是说渔船坏掉的广东渔民,在来到金门岛时,受到了驻岛的台湾士兵的热情款待,广东渔民一开始还存在戒心,但很快就被台湾士兵的真诚感染了,但中华民族的这种血浓于水的情感是任何外在力量都不能割断的。这一片段很好地展现了“重人情”的儒家传统心理。侯孝贤的电影中总是渗透着浓厚的民族意识和心理特征,他在思想上深受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影响,在宏大主题的叙事中不乏对小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的细密解剖,因而人性的力量总能让侯孝贤的电影蕴涵着一股终极沉思的味道。

李安在对民族心理的把握方面深受侯孝贤影响,他在“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中,都展示了华人民族心理在与西方文化习俗发生碰撞或代际冲突时主人公的应对之道。影片《方世玉》也是把华人尤为看重的“孝”作为“推进影片叙事情节的发展、强化观众对影片主人公心理认同的主要动力”。[13]

有一些华语影片甚至以民族心理作为演绎故事的主题,如朱时茂的电影《戒烟不戒酒》,就是将中国的“面子”文化以喜剧的方式来表达的。另外,《喜宴》中老父亲想尽办法来为儿子的婚礼大操大办,也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文化心态。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及其他一些学者认为,地域意义上的民族心理是和其他形式的民族归属和主体性截然不同的现代产物。这一将民族心理结构视作可变质素而不是绝对质素的观点逐渐瓦解了将民族心理看作是至为根本而又一成不变的表现模式。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结构也是在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而不断地调整、改变着的,可以说,这种民族心理演化的总趋势是传统的民族心理中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成分不断减少,而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成分不断增多。[14]相应的,华语影片也需要在传统民族心理底蕴的基础上,增添进具有时代感的普世性心理认同。比如《白银帝国》中儿子(康三爷)与继母(杜筠清)之间的爱情,就是对中国传统情感关系的一种突破,彰显了寻求自由的现代情怀,为影片增色不少。

“父子关系”这一主题也很好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心理在现代性进程中的调适与改进。上世纪80年代后华语电影中很多都涉及到父子关系,父亲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隐喻。虽然封建时代父权社会的政治经济基础早已荡然无存,但文化的惯性却仍然把“父亲”置于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位置上。在牟宗三先生看来,父子关系是“‘根源’与‘生长’这样的关系”。[15]父亲对于儿子的意义,不仅仅是血缘上的亲人,更是精神心理层面上的引领者。

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前行而消逝,从《菊豆》、《昨天》中对父辈的仇恨和颠覆到《洗澡》、《那山那人那狗》中儿子对父辈的重新认同与回归,可以看到以父子关系为象征的民族心理的底色。传统的“父为子纲”等伦理准则已然隐退,但父母慈爱、子女孝顺这些优良的传统却作为基因永远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传承。

有着几千年历史背景的民族心理结构,使中华民族总能够在这里找到一种情感上的依托,从而获得前行的动力。华语电影中作为民族文化守望者的父亲形象,让观众获得了民族认同感,也是电影作为“人的艺术”的真精神的体现。

好莱坞热门动画电影幕后 篇11

梅勒丹德利:我会这么看。我们新的动画作品《小小兵》(The Minions)中,有桑德拉·布洛克担任角色配音,听她描述制作《地心引力》的过程,让我感觉它更像是一部混合技法的电影,至少它的动画镜头比实景镜头多得多。

韦奇:和《地心引力》类似的还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类电影没办法用其他方法来制作。想要进入一个虚幻、人类无法前往的世界,现阶段只能借助动画的力量。

《好莱坞报道》:你们是如何选择配音演员的?

斯坎隆:通常是从剧本第一页的第一个人物开始找起——我们事先脑海里并没有配音演员的样子,而是集中精力完善人物、设计角色造型等等,然后才会考虑配音演员。比如《怪兽大学》中为惊吓学院院长配音的海伦·米伦(Helen Mirren),我们之前从未见到过如此令人“胆寒”的女性角色。有了这种让学生又敬又怕的气场,海伦去当老师一定合适。我还记得第一天我们听她用不同口音、不同语气演绎这个角色,结束后她说,“如果这些都不行,给我几天时间,我可以再来一遍。”

《好莱坞报道》:你们希望观众能够从配音中听出幕后有哪些名人吗?

韦奇:对市场来说,名字比声音更重要。响亮的名字能推动电影的市场宣传,但声音是为影片人物服务的。能投入进人物中的演员才是好演员。我喜欢观看动画电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喜欢迷失在人物当中,顾不上去想、也不会去想幕后发声的那个人究竟是谁。

贝尔森:《疯狂原始人》最让我开心的莫过于请来了尼古拉斯·凯奇为片中的老爸配音。尤其看到有人评论说:“影片开始五分钟后,我就完全忘记了那个老爸是凯奇在配音。”我简直乐不可支。凯奇对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虽然人们对他看法不一,但这一切在影片开场后都消失不见了,你所看到的就是影片中的那个人物。

梅勒丹德利:制作《卑鄙的我》时,我们很早就把史蒂夫·卡瑞尔(Steve Carell)请进了人物创作团队。正是他的创造天分让格鲁加上了口音,这样所有人都听不出这是史蒂夫·卡瑞尔的声音。在录音环节,他也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

《好莱坞报道》:明明软件价格在一路走低,为什么制作一部动画电影的预算还这么高?

韦奇:一部动画电影背后有一个完整的商业运作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决定钱花在哪里,以及要达成怎样的目的。一方面,硬件设备和软件授权方面的价格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对动画效果的精细度要求越来越高。新型计算机比当初买的那些运算速度快了10倍,软件功能也更加让人眼花缭乱。在预算不变的情况,用同样的钱能做出更好的电影。

《好莱坞报道》:梅勒丹德利是个例外,你的影片拍摄成本低于业内平均水平,却成功吸引了全世界亿万观众的眼光。

梅勒丹德利:在我看来,动画电影制作方面所有挑战的解决之道都要从人才入手。影片制作方面,我有一位杰出的搭档珍妮特·希莉(Janet Healy),她或许是我合作过的最聪明的动画制作人。出于对更高风险下机遇的渴望,我们找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动画电影制作方案。想法其实非常简单:维持住预算。在预算只有7500万美元的情况下,我们顶住了方方面面的风险,让自己有机会做到从未做过的事。要控制开销就要准备好面对严峻的挑战。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影片大部分都在巴黎完成,那可不是个能节省开销的地方。

《好莱坞报道》:《森林战士》和《疯狂原始人》的场景设定是否受到了《阿凡达》的启发?

贝尔森:在《疯狂原始人》开始的场景中,有一处大家都说让他们想起了《阿凡达》。我们并不是刻意为之,等到制作完成回过头看才觉得“好吧,是有点像”。后来我们才发现和《阿凡达》的场景有类似的地方。不过,能和《阿凡达》放在一起比较,让我们十分满意。

韦奇:制作《森林战士》的时候,《阿凡达》正在上映。完成《森林战士》故事线之后,我带着儿子第一次看《阿凡达》。我得承认,当时我儿子说“爸爸,我觉得《森林战士》就应该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就这样做下去了。

巴克:2007年的《冲浪企鹅》(Surf's Up)跟2006年的《快乐的大脚》(Happy Feet)也有着场景相似的问题。《冲浪企鹅》比《快乐的大脚》晚六个月上映,我们知道的是,前面已经有一部关于企鹅的动画电影了。那些比较的声音对我们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因为人们都把《冲浪企鹅》看作前一部电影的续集,“就是之前那群跳舞的企鹅又跑来冲浪了而已”,观众缘一下子少了好多。不过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某位影评人会说,“显然他们完全是照搬了另一部电影。”我真的很想告诉他:“你不知道我们这行的流程,照搬哪有那么容易。”

好莱坞电影文化 篇12

一、阿莫多瓦电影女性意识的控诉与张扬

在文艺评论界,女性主义电影指的是那些不仅要反映女性的生活状况,更要以女性主体立场反思女性的生存方式,揭示特定时代、特殊环境中女性的主体性追求的电影。这种电影里的女性人物表现的意识就是女性意识。在欧洲,阿尔莫多瓦导演的女性电影极具代表性,也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一)淡化男女生理差异

很久以来,性别支配是社会中无处不有的意识形态,男性把女性局限在性、生育和家庭事务中,把女人设定为顺从、受控制的形象。父权制将女性作为“他者”定位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层次上 , 所以要把女性提高为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就得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层面着手。阿尔莫多瓦的影片热衷于反映变性人,在《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曼纽拉的丈夫及和朋友阿格拉多。也有同性恋、男同性恋者以及易装癖等。如《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曼纽拉的丈夫在变性之前就是一个易装癖者。在1982年的电影《激情的迷宫》中,阿尔莫多瓦亲身化着浓妆,穿着女性服装,大胆地以女人的造型出现在公众眼前。

时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国家表示对变性人和同性恋持宽容态度,甚至很多正义之士呼吁立法保护同性恋者的正当诉求,要求社会公正看待他们。例如美国休斯敦市在2014年以11比6的投票通过一项法令,规定休市的公共厕所、浴室、更衣间今后将不分性别、性别认同、性别表达或性取向,一律向公众开放,旨在保护同性恋和变性者群体在公共场所避遭歧视。法国女权主义理论家伊瑞格瑞认为,女性被当作男人之间可以交换的商品,而同性恋是女性摆脱了对男性的依附关系,颠覆了这一秩序。

(二)为女性的性欲背书

阿尔莫多瓦影片中经常探讨性欲,他的每一部影片都直截了当地表达人类的爱恨情欲 , 情欲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性迷乱、同性恋、乱伦、窥阴癖、等等。对于这些不被主流价值观赞同的事情,阿尔莫多瓦宽容对待,暧昧处理,对这些行为扭曲解读,创造唯美而带有痛感的美的形式。在他的电影里,几乎每一个主角都因欲望而焦虑、困惑,甚至心灵扭曲。阿尔莫多瓦展示欲望毫不羞涩,电影里一切因为高涨的性欲而产生的行为似乎都合理有据,不会受到道德批判,每个人都应该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欲望。于是,落后地、愚昧的、禁欲的社会道德反而被他打击得遍体鳞伤。

性一直是两性中的敏感内容,女性主义从身体经验出发 , 张扬女性自身的性欲望和性欢娱 , 冲犯对女性情欲的压抑。后女性主义对传统性论述和女性身体论述进行解构和颠覆,使整个有关女性身体的论述进人自由游戏的状态,走出一切规则和界线的约束,使女性身体不再成为“客体”和“他者”。

(三)拔高母亲的形象

“母亲”是女性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阿尔莫多瓦在影片《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似乎把他个人所有崇拜的母亲优秀品质都集中在曼努埃拉身上。这位伟大的母亲以平和的心态对儿子付出了全部心力。她一个人将儿子抚养长大,悉心照顾和教导,并给他取了与父亲同样的名字。这位母亲面对一切困难时乐观、勇敢的态度,都令笔者在观摩影片时每每停下笔来,为之动容、流泪。她作为一位母亲,不仅拯救了自己,拯救了女人,也拯救了男人。这是阿尔莫多瓦对女性的最高评价。

阿尔莫多瓦的女性电影全面解构了女性整体失语,从事简单性劳作的“非人”存在,具有强烈的反传统意识和颠覆性意义。他的电影将女性从被凝视、被把玩的被动局面中剥离了出来,重新对她们进行审视和价值阐释。

二、好莱坞女性电影的是与非

“女性电影”这一术语的起源无从考究,但它并不深奥。女性电影的形成并非偶然,也不是某一个电影人独特的艺术构思或者发明创造。它的出现既源于占主流文化形态的需要和商业上的需要,同时也是观众的普遍心理状态的需要。

(一)好莱坞女性电影对女权主义的正面诠释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女性电影中充满了两种对立的文化价值观。女性是电影中的主角,他们的工作性质和男性的很多工作无异,如医生、律师、政治、记者等,而且她们的能力丝毫不逊于男性。但在电影总会正面或侧面表露,女性最好的职业是家庭主妇。在某种程度上女性电影使观众获得了释放,唤醒女性的自我意识,甚至拒绝扮演女性这个角色。无论这种释放是多么的微小,对于饱受经济大萧条和残酷战争考验的女性观众们来说,去体验一次理想生活状态的确是一个诱人的选择。

而到了六七十年代,有些作品仅仅把当时的社会背景当做陪衬,对女性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无论是按照男性理想形象塑造出来的荧幕角色,还是赤裸裸地肉体快感和搔首弄姿的勾引,在这些当中我们看不到女性的心理世界和思维特点,更看不到女性对生命的体悟、对情感的细腻体察。而这一切恰恰是组成女性“声音”是她们作为真正的自己而存在的元素,代表着女性在银幕上的独立和话语权的拥有。

近年来,好莱坞女性电影不乏获奖佳作,为女权主义的诠释提供了新的元素。例如,《男孩别哭》中BrandonTeena是一位女性,但是她无法接受自身的性别,拥有性别认同障碍,并决定到一个新的地方,以男性身份开始新生活。在那里她和当地女孩Lana Tisdel恋爱。后来她被识破身份,Lana的前男友和死党残忍地强奸并杀害了她。影片主要探讨自由、勇气、身份和赋予妇女权利。据悉,电影上映之前,一个年轻的男同性恋者马修·谢巴德遭恐同人士虐待致死,这也引起了公众对于相关事件的讨论。

(二)好莱坞女性电影发展局限重重,改良迫在眉睫

2014年,来自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研究员调查研究,在2013年北美总票房进前百名的电影排行榜中,女性角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只有15%,女性角色任主演的电影只有29%,另有30% 的电影里,女性角色对剧情发展没有多大作用,犹如群众演员。不仅如此,女性角色较之男性更为年轻,而且多数时候也是男性角色占据主要地位。最近十年里,电影中女性领军角色、普通女性角色的数量并没有重大变化。

由此看来,女性主义电影可以进步的空间很大,而从很多奥斯卡获奖影片来看,女性主义电影市场前景十分可观,投资方、发行商以及电影导演如都能积极转换视角,着力塑造饱满、立体的女性形象,那么女性主义电影现状将有大幅度改观。

此外,女权运动是人性化的体现,持此理论的人按理赞同不同人种也是平等的,但女性电影对此却无力解说。因为在好莱坞电影中,亚裔女性最易被忽略。在第36届纽约亚美国际电影节的亚裔女性电影从业者座谈中,华裔导演及监制黄日敏首先询问近百名与会者,“当大家想到一部电影,谁会想到里面的亚裔女性角色?”举手同意的人寥寥无几。华裔导演崔明慧当场表示,“好莱坞是一个制度,你想推翻这个制度,在内加入亚裔女性,这是不可能的,你只能在一个新的场地做到这一点。”

通过对比分析,笔者以为,阿尔莫多瓦女性电影的深刻性和人性化实在胜过好莱坞女性电影一筹,好莱坞女性电影的历史、投资和阵容都不容小觑,但是女性角色的配角地位和导演对于女性生命思考的泛泛而谈,这是都是值得深思的。

摘要: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是当代西班牙非常著名的电影导演。1987年,佩德罗编导的《濒临精神崩溃的女人》问世,确立了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女性导演”的地位。他也因此蜚声国际影坛。女性电影不仅仅在西方有代表导演,好莱坞女性也精彩纷呈。好莱坞女性电影突出成就是塑造女性形象,揭示女性生存现状。注重探讨人物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她们如何实现自我价值。本文将主要讨论分析阿尔莫多瓦电影女性意识和好莱坞女性电影显要特点。

上一篇:农机夏季安全使用下一篇:除雾器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