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

2024-09-24

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精选9篇)

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 篇1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经历了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工作过程本位的转换, 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整合的实践分别以专业基础课、模块式课程和整合式课程的形式呈现, 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展望未来, 从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视角, 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需要加强“职业人格”本位理念的确立、综合型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师协作机制的建构。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术课程,职业课程,整合,历史,经验,建议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生产方式的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带来了工作世界的系统化和一体化。在这种工作环境下, 现代职业人不仅应具备普通公民所具有的人文素养 (即学术品质) , 还应具备与特定职业相关的职业品质, 即要成为全面发展的“职业人”[1]。工作世界对个体职业能力的综合化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提出了高要求。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内容[2], 因此必须以课程改革作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突破口。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所具有的学术品质和职业品质不是彼此割裂的, 而是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形式一体化建构于完满的职业人格中。因此, 必须通过课程的整合化建设, 尤其需要通过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相互融合来实现完满职业人格的培养。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史, 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整合的印迹始终存在着, 并且有不断增强的趋势, 但在新时期面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仍存在亟须解决的新问题。

一、职业教育课程整合的历史演变

(一) 移植普教课程模式阶段:学科本位的分段式课程观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基本嫁接了普通教育的分段式课程模式, 体现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的课程结构。这种课程模式是苏联教育模式影响下的产物, 留下了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 为建国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劳动者, 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曾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基于斯宾塞“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教育理念, 以学科为本位, 以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为宗旨, 强调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在三种课程类型中, 如果说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分别承担学术知识和职业知识传授的话, 那么专业基础课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整合学术知识与职业知识的意蕴。专业基础不仅在课程实施的时间顺序上承启了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 而且在知识内容的选择上也勾连了学术课程知识与职业课程知识, 使得二者以单科课程 (专业基础课) 的形式融合在了一起。事实证明, 专业基础课所构建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某一门或某几门学术课程知识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与特定的专业课程知识, 因此它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学术课程 (文化基础课) 知识基础, 另一方面又对职业 (专业) 课程知识的学习进行初步的前瞻, 进而搭建了过渡性的桥梁, 从而实现了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最为朴素的整合。

然而, 学科本位的分段式课程模式在发挥其重要作用的过程中, 也逐渐暴露出其固有的弊病。一方面, 它基于知识就是能力的观点, 认为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知识[3], 课程设计的思路也是按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展开的, 致使所形成的学科本位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联系, 对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够;另一方面, 它将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分开逐项进行, 虽有专业基础课本身的朴素融合, 但整体而言这种课程模式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学术知识与职业知识、学术能力与职业能力、一般态度与职业态度之间的联系, 从而造成不同知识类型之间、不同能力维度之间、不同态度性质之间的相关度与相融度不够。从本质上来说, 这种课程模式是将不同类型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的培养分配在了不同的时期, 致使同一工作岗位所需的整合性知识、能力与态度不能在同一时段学习, 进而不利于完满职业人的培养。

(二) 借鉴国际经验与探索中国特色模式相结合阶段:能力本位的模块式课程观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速度加快,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劳动力市场对具有一定综合职业能力并在某一行业岗位具有技术专长的大量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使得原来培养知识型人才的学科本位的分段式课程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面对劳动力市场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实践开始借鉴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模式, 并将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逐渐进行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 最后成功总结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总体而言, 这一时期课程模式的特点是能力导向, 在课程的建设上以模块的形式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融合, 并逐渐凸显出学术知识与职业知识的横向整合。

其中, 基于行业任务驱动的能力本位教育模式 (CBE) 和模块式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MES) 是我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分别从北美和国际劳工组织引介的两种主要课程模式。其共同点表现为它们都是从职业岗位之工作任务对技能的需求出发探讨课程组合的, 所学内容是由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所需的若干学习单元组成的课程模块。与学科中心的课程更关注知识的掌握不同, 它们更关心学生能力的提高, 因而皆可称为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但是这种工作任务驱动下的课程模块却是以培养专门的、序列性技术能力为导向的, 更多的是基于行为主义训练的视角进行技能培训的思路, 而不是从整体主义的视野组合课程的, 因此这种课程模式仅仅是职业课程内部之间的组合, 较少关注职业课程知识之外的学术知识的学习, 还谈不上学术知识与职业知识的整合。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我国、并在90年代逐步推广的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则从整体主义的视域同时融合了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由普通课和专业课组成, 后者包括专业理论、专业计算和专业制图三个课程模块[4]。其中, 普通课程体系中舍弃了在学科分段式课程模式之文化基础课中占主要地位的数、理、化等学术课程, 而是将这些课程融合到了三个专业课程模块中, 进而形成了一个综合式的专业课程体系, 确保了一般的学术课程与专门的职业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以此课程模式为借鉴, 我国高职教育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种新的阶段模块式的课程。阶段模块式课程由专业课和基本技能课组成, 其中基本技能模块承担对诸如计算技术、文件处理能力、语言能力和计算机能力等基本学术能力的培养。与双元制课程将学术课程的内容融合到专业课中不同, 该课程模式是将学术内容与职业内容的整合体现在培养基本技能的学术课程模块当中, 让相应的学术内容具有职业导向性, 并为专业课服务。

(三) 借鉴中的独立自省阶段:工作过程本位的整合式课程观

伴随着课程整合化的趋势, 在新的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继续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课程模式, 如英国的BTEC模式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其中, BTEC模式是由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所设计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从1998年开始引入我国, 并从2001年在全国推广。它强调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平衡, 既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又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可获得高等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的学历证书, 该文凭意味着学生既具备了职业资格, 又达到了一定的学术能力水平。TAFE模式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的一种模式, 它的课程学习时间的80%都在工作场所进行, 因此是一个基于工作本位的教育模式。该模式于2005年引入我国的重庆房地产学院, 并进行成功实践。这两种课程模式的共同特点, 就是瞄准市场需求, 培养学生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但它们仍是前一阶段课程改革发展的延续, 在很大程度上仍体现为能力本位的基本理念, 同时也是从国外进行相对机械移植和嫁接的结果。

然而,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 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生产方式的高度智能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愈演愈烈, 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工人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强烈。因为面对职业岗位的迅速更迭, 通过专门培训就能学习和掌握的技术能力已经不那么重要, 但与工作情境相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一系列的高级学术能力和素养却是必需的。为此, 2000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 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应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这就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带来新的机遇。以此为背景, 在综合国际经验与本国历史探索的基础上, 在新世纪伊始一些理论研究者即开始反思并探索新的适宜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课程模式。例如, 上海职教所的黄克孝在2001年提出了“多元整合”式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新思路。他从课程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三维视角出发, 认为课程的建设应体现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一般态度和职业态度的一体化培养[5]。这是一种基于整合能力观视野下的课程组合思想, 它为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指导。

生产方式的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加快了工作过程一体化的进程。为适应新的职业环境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从2005年前后, 体现整合式课程观思想的基于工作过程本位的课程模式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专家的新宠。工作过程本位理论的倡导者认为, 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过程, 而不是由多个工作序列简单组合而成的。以这种课程理论为基础, 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于新世纪之初, 创造性地提出了项目课程模式, 并在江苏、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逐步推广。项目课程既不同于技能训练的模块式课程, 也不同于提供宽广知识的宽基础课程, 更不是二者纵向的简单叠加, 而是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平台和课程组合的逻辑起点, 将工作过程所需的不同类型的知识 (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能力 (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和态度 (一般态度和职业态度) 整合在一起, 形成的一系列综合化的课程体系, 实现了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可以看出, 项目课程也是模块式课程的一种, 但它是在传统 (能力本位) 模块式课程基础上的升华与创新, 是按照职业世界的一体化组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 体现为认知的、能力的和情感态度的三个整合式模块, 避免了能力本位模块式课程将课程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的机械式叠加课程对人格分裂化培养的弊端。

二、职业教育课程整合演变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我国职业教育在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中, 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每个时期都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 并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整合学术性知识与职业性知识。但必须要说明的是, 不同的时期并没有明显的时间节点, 且前一时期的课程模式在后一时期仍作为重要的课程形式交错存在着, 例如专业基础课、模块课等课程形式在当今职业教育课程实践中仍具有重要的角色和地位。总体而言, 就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视角, 建国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规律性特点:

(一) 国外引介与草根创新相结合

只有引介, 没有创新, 是危险的;只有探索, 没有借鉴, 是盲目的。只有引介与创新相结合, 才能保持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生机活力。就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律性而言,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整合发展呈现出国外引介与草根创新相结合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 针对新中国成立后遗留下的、曾经起到重要作用的学科本位的分段式课程模式日益暴露的缺点, 我国职业教育界敢于开阔思路、拓展视野,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积极从德国、北美、国际劳工组织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 并进行推广实践。无论是CBE、MES, 还是双元制课程, 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但是仅仅移植与嫁接国际经验和模式还不能完全破解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因此在这一时期, 一批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者针对中国的实际, 创造性地提出了“宽基础、活模块”和“宽、实、活”等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模式, 并进行一线实践, 满足了我国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在世纪之交的新时期, 国际借鉴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特点仍然存在。从英国的BTEC到澳大利亚的TAFE, 都被作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被引介到我国。与此同时, 新的课程形式逐步提出和推广使用, 多元整合型课程、项目课程等正是我国职业教育学者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思考和创新的结果。

(二) 从课程内部延伸到工作场域

基于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视角, 从课程发展的纵向规律看, 建国后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整合体现为从基于课程内部规律的整合到基于职业需求驱动的整合。学科本位的分段式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程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术性知识与职业性知识的融合, 但是它更多的是从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出发来选择和组织知识的。如果说分段式课程是苏联教育模式影响下的产物, 那么专业基础课的组合则深受凯洛夫教育学思想的影响。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桎梏下, 这种课程的整合剥离了学科与实践、课程与经验、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 理论性强, 应用性不足。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是不符合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性需求的。因此,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 基于工作世界对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 我国职业教育通过国际借鉴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 不断引进和提出一批实用的人才培养的课程新模式。与课程模式的整体性特点一样, 这些模式中体现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理念的课程形式将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依据延伸到职业岗位中的工作场域, 实现了课程建设从内部驱动到外部驱动的根本性转变。

(三) 从单一性融合到多元性整合

就课程整合的内容来看, 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从单一的知识性融合到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等一体的多元性融合趋势。在学科本位的分段式课程时期, 专业基础课的组合原理是从单纯的学科内在知识的逻辑关系组织课程的, 它是从专业课程学习的思路出发将相关的学术理论知识与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相联系起来的, 致使这种课程知识是单一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 仅有基础理论的融合是不能与工作世界的系统化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匹配的, 为此我国职业教育先后通过引介或创新的方式, 实践了融合多元模块的课程类型。例如, 双元制中的专业课从专业理论知识、工具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三重的视角将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中的科学课程知识渗透到不同类型的专业课中, 易于培养学生的复合型能力。尤其是项目课程, 基于系统化的工作过程需要, 将各种学术性和职业性层面的理论知识、技能知识和素养知识都整合进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中, 摆脱了学科型专业基础课只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单调性, 从更加广义的视角培养了学习者面对复杂工作世界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 从单科型课程到模块式课程

就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形式而言, 课程整合体现出从单科型课程向各种形式的模块式课程发展的方向。学科本位的专业基础课程往往针对某个职业集群之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 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将学术性知识和职业性知识融合在一起, 并且理论色彩强烈, 灵活性、应用性和针对性都较差。为摆脱这种局限性, 我国职业教育通过引进和创新各种形式的模块式课程来实现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融合。各种形式的模块式课程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将工作需要的学术性知识和职业性知识融合在一起, 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以模块的形式体现出来, 且不乏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职业集群的共有性和职业方向的选择性等特点。而事实上, 第三阶段的多元整合式课程也是一种高级的模块式课程形式, 基于此理念下的工作过程本位的项目课程也是将工作所需的不同类型知识形成各类课程模块建构在一体化的综合课程体系之下。相对于单科型课程, 模块式课程更加适合当今工作世界多元性与职业岗位变换性需要。

三、职业教育课程整合的反思与建议

(一) “职业人格”本位的缺失与彰显

回顾职业教育课程整合的历史, 有关的课程组织模式要么从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出发, 要么基于外部工作世界的需求, 而“人”的要素却一直在丧失着。从卢梭的“自然教育”到杜威的“生活教育”, 从康德的“完人”教育到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 从斯宾塞的“完满生活”教育到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教育, 都向我们昭示了完满人格培养的必要性。以职业生活为主要旨趣的职业人同样需要打造完满的“职业人格”。职业教育如果培养只会记忆和提取知识的人, 那么和普通教育没有什么两样;如果培养仅仅掌握一技之长的人, 则将沦落为职业培训。职业教育不仅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紧密, 而且与人的职业发展与生存、生活关系最为直接[6]。因此, 作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 其课程应基于“职业人格”本位, 从未来“职业人”完善的需求出发融合学术性与职业性内容。其中, 学术性知识是人作为“人”之本身发展的需要, 职业性知识是人的职业发展的需要, 而学术性知识与职业性知识的融合则是完满“职业人”发展的根本诉求。

(二) 综合型课程的缺乏与设计

反观已经出现的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有的是侧重于学术课程对职业知识的融合, 有的是侧重于职业课程对学术性知识的融合。随着工作世界一体化的推进, 未来职业人要成功胜任某一职位, 不仅需要独立的职业能力, 更需要凸显整体视野的综合职业能力[7]。因此, 应从兼顾学术性与职业性双重需求的视角, 认真研究两种课程知识的特点和规律, 以职业人格的完满发展为立足点, 以专业需求为契合点, 从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多元维度出发, 将相互关联的学术知识与职业知识、学术经验与职业经验、学术活动与职业活动整合在一个课程框架之下, 进而形成一门新型的综合课程。

(三) 教师协作机制的缺位与建构

教师素养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 而学术课程教师与职业课程教师的相互协作则是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课程建设与实施的重要保证。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师资不仅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传统式“双师型”教师, 而且还要是既懂学术知识又懂职业知识的新式“双师型”教师。纵观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史, 有关课程模式对学术性与职业性知识的融合虽然在自然发生着, 但更多的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现象而仅专注于自己所教课程, 有的虽有所意识但仅从如何完善自己课程的立场出发去融合一定程度的学术或职业知识, 而没有去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协作。因此, 要确保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有效融合, 必须建立学术课程教师与职业课程教师的协作机制, 通过团队交流、课堂互换、教学互助、体制机制保障等多种形式增强他们的“双师型”素养, 促进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彼此融合以及新型综合课程的有效开发。

参考文献

[1]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J].教育研究, 2007, (11) :34-39.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地位的理性思考——基于宏观政策的视角[J].教育研究, 2013, (1) :44-49.

[3]王泽荣.论职业教育课程观的变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30) :79-82.

[4]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6.

[5]黄克孝.论职教课程改革的“多元整合”策略思想[J].职教通讯, 2001, (2) :36-39.

[6]石伟平, 陆俊杰.城镇化市民化进程中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策略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4) :53-63.174.

[7]陈鹏, 庞学光.培养完满的职业人——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构思[J].教育研究, 2013, (1) :101-107.

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 篇2

1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和义务的基础之上,并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是(A)。

1.2.3.4.A.道德关系 B.道德情感 C.道德理想 D.道德理论体系 单选题(2.0分)做人的最高标准是(D)。

1.2.3.4.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信念 D.道德理想 单选题(2.0分)

世界科技史已经证明,一流的技术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生存之本,而(D)则是他们的立身之道。

1.2.3.4.A.雄厚的资本 B.良好的人际关系 C.丰富的经验 D.高尚的职业道德 单选题(2.0分)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一种新型的职业道德,它继承了历史上各种职业道德的优良传统,又有着自己独具的特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指导思想是(C)。

1.2.3.4.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马克思主义 单选题(2.0分)

人们道德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D)。

1.2.3.4.A.道德行为 B.道德评价 C.道德教育 D.道德修养 单选题(2.0分)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D)。

1.2.3.4.1.2.3.A.国家宏观调控 B.社会市场调节 C.政府干预

D.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A.择业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应该鼓励跳槽

B.跳槽对每个人的发展既有积极意义,也有不利的影响,应慎重 C.跳槽有利而无弊,能够开阔从业者的视野,增长才干 7关于跳槽现象,正确的看法是(B)。4.D.跳槽完全是个人的事,国家企业无权干涉 单选题(2.0分)

(A)是社会主义道德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1.2.3.4.A.公民道德 B.社会道德 C.职业道德 D.个人道德 单选题(2.0分)

市场经济的一大优势就在于通过市场、通过竞争能够实现对企业的(D)。

1.2.3.4.A.改革创新 B.资产重组 C.统筹管理 D.优胜劣汰 单选题(2.0分)

在我国现阶段,集体主义原则维护的集体利益,是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它是以(B)为核心的。

1.2.3.4.A.党和政府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广大知识分子 单选题(2.0分)

腐败现象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以下关于腐败的危害性错误的是(D)。

1.2.3.4.A.腐败必然导致亡党亡国 B.腐败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 C.腐败影响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D.腐败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单选题(2.0分)

12干部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之一,在干部职业道德的所有内容中最重要的一条是(D)。

1.2.3.4.A.要有牢固的“社会公仆”意识,正确运用手中权力,一切向人民负责,为社会整体谋利益 B.要有强烈的社会主义事业心;善于学习,勤奋工作,坚定信念,开拓前进 C.要有高尚的情操,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 D.要自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单选题(2.0分)

1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因此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A)放到重要位置。

1.2.3.4.A.保护环境 B.改革开放 C.发展创新 D.节省成本 单选题(2.0分)

专业技术人员应积极掌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正确对待各种社会现象,不得参与、支持任何形式的伪科研、伪学术。这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要遵循什么原则?(B)

1.A.追名逐利、学术市场化 2.3.4.B.遵纪守法、弘扬科学精神 C.学术创新与自由 D.积极开展学术批评 单选题(2.0分)

积极提倡恪守诚信、探求真理、追求和谐、勇于创新、善于分享、无私奉献的学术道德思想,使专业技术人员自觉地尊重、维护和实践学术科研活动的职业道德,这是对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研所应有的(A)进行的要求。

1.2.3.4.A.学术价值观 B.学术方法 C.学术批评 D.学术考量

2)多选题,共10题,每题3.0分,共30.0分 16 多选题(3.0分)

1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BCD)的必然要求。

1.2.3.4.A.社会主义道德要求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D.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多选题(3.0分)

17“恪守学术道德”需要突出自律,每个专业技术人员、每个学术工作者都要严于自律,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具有哪些重要作用?(ABCD)

1.2.3.4.A.提高学术水平

B.促进学风、校风、教风建设 C.深化研究能力 D.引导社会良好风气 多选题(3.0分)

18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应该(ABCD)。

1.2.3.4.A.着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拓展公民道德教育内容 B.着力营造舆论氛围,倡导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C.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巩固拓展道德建设成果 D.着力推进工作延伸,扩大道德建设的覆盖范围 多选题(3.0分)

19.职业责任的承担形式不一,主要有(ABCD)和刑事责任等。

1.2.3.4.A.道德责任 B.纪律责任 C.行政责任 D.民事责任 多选题(3.0分)

20干部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之一,它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1.2.3.4.A.要有牢固的“社会公仆”意识,正确运用手中权力,一切向人民负责,为社会整体谋利益 B.要有强烈的社会主义事业心;善于学习,勤奋工作,坚定信念,开拓前进 C.要有高尚的情操,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

D.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公道正派,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同一切坏人坏事作斗争 多选题(3.0分)21下列说法中,有助于提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观点是(ABD)。

1.2.3.4.A.“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B.“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C.“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多选题(3.0分)

22学术评价机构为坚持程序公正、标准合理, 可采用的制度有(ABCD)

1.2.3.4.A.同行专家评审制 B.回避制度 C.民主表决制度

D.结果公示和意见反馈机制 多选题(3.0分)

2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其主要内涵是(AD)。

1.2.3.4.A.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集体主义原则的出发点和归宿 B.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和人民利益 C.集体主义利益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D.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要互相结合,实现二者的统一 多选题(3.0分)

24有关奉献社会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1.2.3.4.A.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高要求和境界 B.自愿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 C.有热心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

D.不计报酬,完全出于自觉精神和奉献意识 多选题(3.0分)

2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会计人员做假账的原因主要是(BCD)。

1.2.3.4.A.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造假

B.政府管理部门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位和缺位

C.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以及会计人员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 D.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3)判断题,共20题,每题2.0分,共40.0分 26 判断题(2.0分)

26科研工作者职业道德是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们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在科研工作者身上的具体化。(A)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27洋奶粉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火爆热销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奶粉行业职业道德缺失的不良后果。A 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28一视同仁是职业道德的根本。(B)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29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无产阶级道德观的最集中概括和共产党人人生价值的选择,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核心。(B)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30道德理论体系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和义务的基础之上,并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形式表现出来的。(A)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31极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不仅仅是一般的学术之争,还是两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立的反映。(A)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32.政府部门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责任。(A)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33.社会主义道德观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它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B)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34.学术造假主要体现在学术人员在评奖、评优、奖助学金评定等申报材料填写有关个人简历信息及学术情况过程中。A 1.2.1.2.A.对 B.错 A.对 B.错 35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是一种“私德”。(B)

判断题(2.0分)

36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人们的共同富裕。(B)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37.我国历史上的封建文人自古以来就重师承,不存在“知识产权”的观念。(A)

1.2.A.对 B.错 3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B)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39坚持标本兼治,是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贯方针。在当前形势下,坚持标本兼治,则要以治标为主治本为辅。(B)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40.社会主义公正原则规定的是如何看待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群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个体(A)1.2.1.2.A.对 B.错 A.对 B.错 41.人生的价值在于对历史和现状的责任和贡献,它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A)42 判断题(2.0分)

4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的丰富内容,都是围绕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而展开的。B 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43.在这个发展如此迅猛的现代社会里,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哪里的利益高就往哪里跑,哪里更能得到发展就到哪里去。(B)

1.2.A.对 B.错

44.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A)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学术规范与职业道德 篇3

一、《中国电影名片快读》:路海波主编之书

先举个“包工头”的例子——中央戏剧学院路海波教授主编了一本《中国电影名片快读》(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简称《快读》)。其“编前絮语”云:“本书筛选出中国电影名片近百部,分设背景搜索、故事梗概、精彩场面、欣赏指导、专家建议五个栏目,多角度地介绍、分析、欣赏、评说,让读者以最简便快捷的方式对其有一个基本把握,在观摩时得到更大的欣赏快感,在欣赏中了解和掌握电影文化,从而达到健全心智、拓展素质、提升精神、改变气质的目的。”谁能想到,在这殷切的期望、高尚的陈义背后竟是一片抄袭剽窃的狼籍呢?

《快读》选取了99部中国电影,由N女士、J女士、G先生等37人撰写。据初步核查,99篇之中,至少有十分之一的内容来自郑雪莱主编的、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册《世界电影鉴赏辞典》(以下简称《辞典》)。郑编各篇的文字较长,路编各篇的文字较短,上述女士、先生遂以摘录+改写的方法抄而剽之。不必说容易相类的“背景搜索”,也不必说“不谋而合”的“故事梗概”,只消看看本应见仁见智的“欣赏指导”、“精彩场面”和“专家建议”,即可知道笔者所言不虛。

下面是陆弘石关于《大路》的“鉴赏”和N女士对此片的“欣赏指导”的摘录——

陆:《大路》是一部形态独特的影片,这不仅是指它在声画结合方式上采用了“配音片”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指它那浪漫飘逸的精神风貌,无疑令人产生对“诗化电影”的联想。(《辞典》续编,第45页)

N:《大路》是一部形态独特的影片,它不仅在声画结合上采用了“配音片”的形式,更展示了一种浪漫飘逸的精神风貌,令人产生“诗化电影”的联想。(《快读》,第17页)

陆:首先,在结构上,影片借鉴了诗对生活的简化方式。不仅以富于跳跃性的、极为俭约的视觉手段交代了金哥的身世,而且也简化了主人公们的人物关系……影片以随意性较大的块状结构组织。简洁而又主动地推进剧情进展。从而避免了拖泥带水和过于纠缠于因果关系的被动叙事。(《辞典》续编,第47页)

N:本片的结构借鉴了诗对生活的简化方式,以跳跃性的、简约的视觉手段交代了金哥的身世,也简化了主人公们的人物关系……此外,影片以随意性较大的块状结构组织,简洁生动地推进剧情发展,避免了拖泥带水和过于纠缠因果关系的被动叙事。(《快读》,第18页)

陆:其次,影片对场景的选择和营造,也较多地运用了虚实相间的诗法技巧。一方面,影片注重以长镜头段落渲染环境气氛,以使渗透着情感内容的环境与人物的人格风采相得益彰,如……另一方面,则通过诗配画的方式(如……)和排比方式(如……),富于表现力地呈现出人物的内心经历。(《辞典》续编,第47页)

N:影片对场景的选择和营造较多运用了虚实相间的诗法技巧。一方面,影片注重以长镜头段落渲染环境气氛,另一方面,则通过诗配画的方式和排比方式,富于表现力地呈现出人物的内心历程。(《快读》,第18页)

陆:再次……影片突出地运用了象征的方法,这一特点,从影片一开始的定场诗般的序幕段落中,便引人注目地显示出来。这一序幕段落是伴随着序歌《开路先锋》而展现在观众眼前的……而那在青年路工脚下诞生的“大路”,则无疑象征着中华民族不懈奋争的自由解放之路。这种意、象并举的象征化影像构成,在影片结尾时更具神韵。那一组丁香幻见金哥等人从血泊中站立起来的叠印画面,不仅为影片带来了“卒章显其志”的升华力度,而且使影片的浪漫飘逸的诗化风格显得完整而统一。(《辞典》续编,第47页)

N:此外,本片还突出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比如,影片开始的定场诗般的序幕段落——《开路先锋》……被路工们筑成的大路则象征中华民族不懈奋争的自由解放之路,这种意象并举的象征化影像构成,在片尾幻见一场更具神韵,也使影片浪漫飘逸的诗化风格显得完整而统一。(《快读》,第18页)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N女士撰写的《万家灯火》的“故事梗概”和“欣赏指导”采取的是同样的办法,抄袭剽窃的也是陆弘石的文章(《辞典》三编,第138~141页)。而她关于《松花江上》的“精彩场面”、“欣赏指导”和“专家建议”三处的文字,则来自于卢伟力的文章(《辞典》续编,第103~108页)。

如果她老老实实抄袭也还算对读者负责,不幸的是,为了适应主编为此书的“趣味性”和“鉴赏性”而设计的“精彩画面”、“欣赏指导”、“专家建议”等栏目的要求——N女士对原文进行了肢解和删节,如此一来,被她对影片的分析也就支离破碎,难以精彩。这一点在对《松花江上》的抄袭中表现得甚为明显。比如:卢伟力指出,此片将“高度提炼”和“强烈夸张”的技巧结合起来,“创造出来一种新的境界——‘简’的境界”:

松花江上,人物的情绪涨落很大,哀可以动天,没有强烈的夸张,不可能表达出惨到极致,但没有高度的提炼,极度的控制,则会流于煽情。金山确实能将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例如“日本人进村”一场戏,妞儿失去了父亲,国土又遭敌人践踏,是至悲的戏。金山运用了强烈夸张的手法,通过结合场面调度的镜头布局、通过声画蒙太奇、通过“比”、“兴”手法,对日本侵略者践踏我大好河山的罪行做了血和泪的控诉。这场戏,他是这样处理的:开始,镜头从屋顶“摇”到下面人群,市集上一片热闹景象;镜头再“摇”,见到妞儿与其父自远而至,这时,画外传来马蹄声,人群闻声散开,日军马队自远而至。接着是一个马队自画面右方奔向左方的特写,镜头从马上的日军“摇”到马蹄——观众马上意识到践踏开始了。人群继续散开,妞儿爹躲避不及,被马队踏死,妞儿扑向其父,她的震天的哭声与马队的践踏声交织在一起,妞儿哭爹的惨状与马队踩死人后扬长而去的张狂交叠在一起。待马队站定,只见一个日本人出来训话,另一个则张贴告示,侵略者的声音又与哭声交叠在一起。这时,前景是占画面很大部分的日军,远景则是只占画面一小角的中国老百姓。日军训话完毕,马队走了,镜头“慢摇”到人群,之后,又“慢摇”到妞儿。这时,哀号已化为啜泣,而远处又有一队日本兵列队走来,皮靴声响很

大,他们看也不看妞儿便走过去了。接着,镜头从妞儿悲痛的特写“摇”到一片凌乱的地上,又从被日军践踏得不成样子的土地上“摇”到告示上。(《辞典》续编,第107页)

N女士把这一段一分为二,将“例如”以前的文字,一字不漏地塞进了“欣赏指导”,而“例如”后面的文字,则放到了下面的“精彩场面”之中:

“日本人进村”一场戏,妞儿失去了父亲,国土又遭敌人践踏,是至悲的戏。金山运用了强烈夸张的手法,通过结合场面调度和声画蒙太奇以及“比”、“兴”、手法,对日本侵略者践踏我大好河山的罪行做了血与泪的控诉。(《快读》,第37页)

这一段,N女士改了四处:把“镜头布局”四字去掉,把“通过声画蒙太奇”和“通过‘比’、‘兴’手法”中的两个“通过”去掉,加上了一个“以及”,并将“血和泪”变成了“血与泪”。接下来,N女士把“市集上一片热闹景象”后面的一大段进行了拙劣的剪裁:

市集上一片热闹景象。妞儿和其父自远而至。这时,画外传来马蹄声,人群闻声散开,日军马队开来,镜头摇至马蹄。人群继续散开,妞儿爹躲避不及,被马队踩死,妞儿扑向其父,她震天的哭声与马队的践踏声交织在一起,妞儿哭爹的惨状与马队踩死人以后扬长而去的张狂交叠在一起。日军训话以后,马队离开,从远处又走来一队日本兵,皮靴声响很大,他们看也不看妞儿便走过去了,只剩下悲伤的妞儿和践踏得凌乱不堪的土地……(《快读》,第37页)

阅读卢文,读者可以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接一个的画面,可以借助想象体会导演对声画蒙太奇的运用。而阅读N女士之文,即使想象力高超的读者,也难以办到这一点——人们无法理解日军马队扬长而去之后,怎么会冒出训话的日军?日军马队“扬长而去”之后,为什么又来了个“马队离开”?人们会以为,妞儿震天的哭声一直持续,直至与皮靴的声响交织在一起,他们哪里知道此时妞儿的“哀号已经化为啜泣”。《快读》的主编在“编前絮语”中说:“配之以‘精彩场面’介绍,读者可在几分钟内了解一部电影,并得到阅读的愉快。”这个美好的许诺至少在这里落了空。当然,有时也有落实的地方。比如,在“专家建议”一栏中,N女士为读者提出了高水平的建议:“注意把握《松花江上》的主要成就:描绘中国人豪迈而深沉的感情、东北粗犷质朴的地方色彩及‘九一八’事变后生灵涂炭的悲惨状况,被当时的评论称为‘敌伪蹂躏之下东北人民生活的写真’。”(《快读》,第38页)遗憾的是,这一段话除了“注意把握”和最后一句引文外,都来自卢伟力。

与N女士做法相类的还有J女士、G先生等人。J为《快读》撰写了5篇文章,谈了《黑炮事件》《心香》《秋菊打官司》《大撒把》《天云山传奇》5部电影,J女士撰写的关于《黑炮事件》的“欣赏指导”(《快读》,第147~148页),显然来自仲呈祥、陈育新撰写的、对同一部影片的“鉴赏”(《辞典》一编,第791~792页)。J文“欣赏指导”共有三节,仲、陈文的“鉴赏”共九段,J文的第一节抄自于仲、陈之文的第二段。第二节抄自于仲、陈的第三段。第三节抄自于仲、陈文的第四、五、七、八段。J女士关于《心香》的文字(《快读》,第242页)来自戴锦华的“鉴赏”(《辞典》续编,第825~826页)。她对《大撒把》的“欣赏指导”(《快读》,第249~250页)则来自奚姗姗的“鉴赏”(《辞典》三编,第797~798页)。还有《天云山传奇》。J女士关于此片的“欣赏指导”(《快读》,第88-91页)抄自仲呈祥、陈育新写的“鉴赏”(《辞典》一编,第644~646页)。关于《血色清晨》的文字,《快读》的作者是G先生,其撰写的“欣赏指导”抄自于戴锦华(《辞典》三编,第698~702页)。

以上所列,是《快读》抄袭中的荦荦大者,其余诸抄恕不一一举列。此书主编在“编前絮语”中说:“本书顾问谢晋审定了人选片目,并提出很好的建议。”我想问一句:如果谢晋知道学界的窳劣分子在用他的名义造假,会提出什么建议?此套丛书名日“快读”,是否改成“快抄”更确切?

二、《悲情画传》:倪骏主编之书

“二道贩子”式主编的典型人物是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倪骏。亦即上一节中提到的N女士。之所以单单把她的名字再次公之于众,是因为她的抄袭剽窃格外突出——最近,某读者来信披露,她自称是独立撰写的《中国电影史》不但大量抄袭了陆弘石的著作(参见吴迪:《学术规范与职业道德——电影研究中的抄袭与剽窃》,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而且对章柏青的《中国电影电视》一书进行了肆无忌惮的抄袭剽窃,抄袭字数达九千有余。她在《快讀》中的行径则再一次证明这种行为绝非是她一时的疏忽。她主编的《悲情画传》(以下简称《画传》)告诉我们,抄袭剽窃已经成了她的治学方式和获取名利的重要手段。

《画传》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是该社推出的“中国电影百年经典书系·影人画传系列”之一,首印8000册。在读书市场萎靡的今天,这个印数端是可人。此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9位影界名人——乐蒂、李小龙、张国荣、阮玲玉、周璇、邱岳峰、赵丹、梅艳芳、上官云珠的生平、经历和业绩。篇幅长短不齐,长者47页,短者不足8页。文中人称不一,时而以“我”自谓,时而以“他/她”相称。且不说其体例上的混乱和编辑上的草率,仅就其内容而言,全书28万字,至少有25万字抄自他人著作。因抄袭者要将人家的整本书缩简为数千至数万字的文章,所以采取的是“跳跃式抄袭法”,即东摘一段西摘一段。请观其详——

1、“脆弱的金刚之身——李小龙”(《画传》,第21~42页)抄自祝春亭著《功夫影帝——李小龙》一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祝著正文共393页,倪编从第5页(第1章“章首语”)抄起,一直抄到第351页(第22章“章首语”)。

2、“自恋的绿树红蔷——张国荣”(《画传》,第45~74页),抄自忱岳著《烟飞烟灭张国荣》一文(2003年4月9日~13日,《合肥日报》)。

3、“悲情的命运写照——阮玲玉”(《画传》,第77~100页)抄自唐汉编著《上海滩风月女明星》一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从第200页抄至347页。

4、“可人的精灵古怪——周璇”(《画传》,第103~150页)同样抄自唐汉编著《上海滩风月女明星》一书。此文在倪书中篇幅最长,计47页。因此,抄袭的也最多,即将上书的第16、17、18、19四章悉数抄入。

5、“生命的最终抗争——邱岳峰”(《画传》,第153~158页)一文共两节6页,除开头三行外,其余全部抄自李元撰写的《名优之死——怀念著名配音艺术家邱岳峰》一文。(此文最初发表于《电影故事》,网址:http://www.peiyin.com/2005/Article.asp?Articleld=401)

6、“文艺的大预言家——赵丹”(《画传》,第161~170页)共六节10页。抄的是向继东、黄宗英、李辉三人的文章。

7、“芬芳的烈焰红花——梅艳芳”(《画传》,第173~196页),抄自黃晓阳著《芳华绝代:百变歌后梅艳芳传》(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此书的第2、4、5、7、8、9章尽数抄入,从28页抄至244页。

8、“时代的珍珠稻草——上官云珠”(《画传》,第199~246页)抄自陈复观著《上官云珠》(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所抄内容出自陈书的2、3、4、6章,计从55页抄到251页。

就抄袭者的付出而言,“文艺的大预言家——赵丹”一文抄得最为辛苦——翻阅的文本最多,抄袭的范围最大。如,此文的第一节的第一句即抄自向继东发表在《书屋》2001年第4期上的《重读赵丹的遗言——赵丹逝世二十周年祭》一文的第一句。第二节除个别字句外,全部抄自向文:第二节的第一段抄自向文的第一段的最后一句;第二段抄自向文第二段的第10、11、12行;第三、四段是引用赵丹《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一文中的两节,而这两节文字恰好是向文所引的8段赵丹文章的末两段;第五、六段抄自向文的第11段;第七段抄自向文的第12段;第八段抄自向文的第13段。在这一节中,抄袭者做了两处比较明显的改动,一处是将向文的第一人称“我”改掉,向文第11段中有这么一句:“我还看到一份‘关于赵丹艺术生涯’的资料”,抄袭者改成了“根据一份‘关于赵丹艺术生涯’的资料记载”。另一处是,向文第13段提到曹禺:“连很‘听话’的曹禺,读了赵丹文章,他也写道:‘那是他在病床上的呐喊、呼吁、争论、劝说、诉苦,甚至是祈求!他对文艺发展前途的热烈盼望,点燃起每个人心中的火焰……读了赵丹的短文后,联想起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赵丹同志的遗文,虽然仅限于文艺,但他的心肠和用意是深远的、广阔的……’”抄袭者把“甚至是祈求”一句前面的文字去掉,只保留了“祈求”后面的文字。如此一来,曹禺的话就变成了抄袭者的话。

倪编此文的第三节抄自《黄宗英自述》(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黄宗英回忆赵丹的文字共五部分,第一部分的题目是“你忘了最重要的”,抄袭者把这个题目改成其文的二级标题,后面加了“我是个演员”,又将开头的87个字删掉,将后面的攫为己有。黄文第二部分的题目是“幸福进行曲”,抄袭者将这个题目改成此节的三级标题,把这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合为一体,选了其中的三、四两段,并改动了文中的个别文字,如,将“布满”改成了“充满”,将“作伴”改成了“相伴”,将第一人称“我”改成了“黄宗英”,将“重来一个”改成了时尚语言“重塑一个你”。

倪编此文的第四、五、六节都抄自李辉的文章《再听绝响——赵丹和他的狱中交代》(《赵丹自述》,李辉主编,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因为篇幅所限,抄袭者将李辉的文章东剪一句西剪一段,拼凑成文。可是抄袭者又不肯花时间梳理文脉,贯通文气,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人称变幻不定、逻辑乱成一团的表述——

跟黄宗英谈赵丹,总感到有些残酷。

“想到赵丹的事情,心里就发冷。”第一句她就这么说。然后,又去拿来一件厚睡袍把自己紧紧裹住。

然而,赵丹毕竟是赵丹,他总是有着艺术家的激情,性格中更有火爆的一面。当无休止的折磨、逼迫压得他喘不过气的时候,他也会突然如所扮演过的林则徐或者许云峰一样,拍案而起,说出平时不敢说出的话来。

我们感受到的这是一个活生生的赵丹。这是一个弱者在与命运抗争,哪怕是可怜到极点的一种心灵挣扎。

文革后给他的结论他从来没有签字……(《画传》,第168页)

这五段文字分别来自李辉主编的《赵丹自述》一书的第104页、105页、104页、102页、105页。倪编此文的第一段的人称是“我”(李辉),第二段的人称是李辉眼中的“她”(黄宗英),第三段是李辉对赵丹性格的评论,第四段是李辉对赵丹狱中检查的感慨,第五段是黄宗英对李辉的讲述。这种倪氏“蒙太奇”的效果如何,无须细数。

倪编的“贡献”还不止于此,抄袭者有时还要画蛇添足——在本来通顺的原文上加上几个字。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类文理不通的句子:“赵丹被捕的直接原因,是按照叛徒来立案的。”(《画传》,第167页)李辉的原文是:“赵丹被捕是按照‘叛徒’来立案的。”(《赵丹自述》,第99页)。

在《画传》的扉页上,印着“本书编委会”的名单——主编:倪骏(北京·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电影史学博士)。执行主编:姜睿文。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列)李元、李辉、沈岳、陈复观、林凯瑜、姜睿文、祝春亭、唐汉、黄晓阳。这些编委中除了林凯瑜、姜睿文二人之外,其余七人都是上面提到的作者和原编著者。倪骏似乎想用这个残缺的名单昭示世人——此书得到了作者和原编著者的授权。事实上,不必说漏掉的向继东、黄宗英,就是这些荣列“编委”的作者和原编著者原本对此书的出版也毫不知晓。也就是说,作为主编,倪骏既没有得到原作者的授权,也没有向他们支付稿费。所谓编委云云,不过是遮人耳目的骗术而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章第10条规定了著作权人享有的多种人身权和财产权,其中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性、汇编权等等。第3章第24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使用合同包括6项内容,其中包括: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的,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由于作品使用方式的特性无法指明的除外。第23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的,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是报社、期刊社刊登作品除外。

揆之以上述事实,可以明确地说,路海波、倪骏违反了《著作权法》,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性以及著作权人的财产权。他们所主编的书是抄袭剽窃之作。路海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艺术)成员、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电影艺术》编委、倪骏的硕导和博导。导师主编《快读》,学生主编《画传》,这是否也算是一种师承?倪骏在其博士论文的“后记”中说:“‘不仅要学做学问,更要学好做人!’这是刚进中戏的时候,路老师在第一堂课上的第一句话,历历在目,声声在耳!”(优秀博士论文文库)在话语与事实产生的巨大反讽面前,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上梁下梁”一类的俗话,我不做此联想。我想到的是“薪尽火传”这句古语。我关心的是,这种做学问与做人的哲学在高校,在学界有多大市场?这把“主编之火”将通过倪副教授的身体力行传给何人,传向何方?

三、《电影艺术欣赏》:高鑫主编之书

这也是一本“二道贩子”主编的书。主编者是中国传播大学电视系博导、教授高鑫。其主编的《影视艺术欣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初版分上下两册,上册是《电影艺术欣赏》,下册是《电视艺术欣赏》。在此书的序言中高鑫

说:“长达52集的《电影艺术欣赏》在电视屏幕上播出的时候,我也断续看过,当时就觉得制作的相当不错,既有历史的追述,又有形象的体现;既有世界著名的导演,又有最经典的电影佳作。不由得感叹;真是一部用功之作。”“最近,我所执教的学院要出一套‘中外影视研究系列丛书’,我便利用这个机会,将《电影艺术欣赏》连同《电视艺术欣赏》的文学脚本汇编在一起,完成了这部影视艺术欣赏出版,也算了却我们多年的一个夙愿。”

高鑫的夙愿了却了,一位留美博士却因此发愿——2003年《电影艺术欣赏》的两位撰稿人之一王汉川自美国致信当年的合作者——另一位撰稿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一鸣,说他要越洋打官司,控告高鑫侵权。高鑫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其实用不着法院判决,高鑫已经不打自招——52集的电视专题片《电影艺术欣赏》的文学脚本共26万字,是李一鸣和时任山东艺术学院讲师王汉川两人分别撰写的,李、王拥有此书著作权。尽管高鑫把李一鸣、王汉川的名字写到了各节之后,但是他事先没有得到著作权人授权,事后不付给作者稿费,并且自封主编,当然是侵权行为。这是一种既图名又图利的侵权。它“虽无抄袭之名,却有抄袭之实”。(见叶继元等编著:《学术规范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页)

四、重提学术规范

上例说明,“包工头”和“二道贩子”主编形形色色,有的是有意违法,有的是无意为之。不管有意无意,他们都违反了学术规范,违背了职业道德。《学术规范通论》有这样一段话,很值得这两类主编一读:

目前有些学者以编或编著的方式把一些学者的学术作品结集出书,正常的编著程序应该是编者事先征得作者的同意,取得相关授权,与作者签订合同后才能将他人的作品交付出版社结集出版(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发表后超过50年的则不需授权)。同时,编者和出版社应按照合同规定的价格向作者支付稿酬并寄赠样书……然而,有些人私自将其他学者的文章结集出版,未与作者联系,也不支付稿酬。这里分两种情况:一是这些编者在书中标出原作者的名字,明告世人,此文并非我写。这样,编者虽不能将他人作品直接归入自己名下作为自己的成果,却占有了别人的稿费,即图利不图名型……这样的编著侵犯了原作者的合法权益,但称其抄袭似乎又不大妥当,因为抄袭剽窃是将他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作品发表,也就是说,这种行为虽无抄袭之名,却有抄袭之实。二是所谓的编者会偶尔“漏”署一些名字,或者干脆将原作者的名字全“漏”掉,在封面上只署上自己的名字,有时也不写明是编还是著,企图误导读者。与第一种情况不同,这些人是名副其实的抄袭,视他人成果为己出,其目的是评职称,拿奖项。(叶继元等编著:《学术规范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頁)

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 篇4

关键词:电视节目,编辑,艺术性,技术性

观众大多认为电视节目编辑主要就是把节目的流程进行安排,然后根据既定的设计进行电视节目播出,实际上,这个简单的编排知识节目编辑工作的一个环节,还是在整个节目的最后环节。电视节目的编排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集筛选节目内容、修改节目内容、整合节目内容、统筹节目内容的综合过程,是艺术性和技术性融合的体现。

1 电视节目编排的方法

1.1 合理把握黄金档

要正确编排电视节目,首先应了解我国观众收视群体大致的收视时间。一般来说,我国观众收视习惯的黄金时间是19~22时。早间时段适合快频率、大信息量的咨询汇总,因为我国大部分群众要赶在8~9点上班,适合简短、鲜明的资讯。8~12时这个时段适合三班倒或者退休在家的观众。据统计,我国收视率最低的时段是13~16时,大部分人这个时段是在上班或者午休未醒。16~19时主要的观众是以学生为主的小观众群体,而深夜的时段则主要是以失眠或者熬夜班的观众为主。一周中,又以周五、周六晚上收视率为最高。因此,根据观众的特点合理编排节目很有必要。

1.2 专研观众的收视行为

一般不同职业的观众对电视喜爱的类型不一样,不同文化素养的观众也对喜爱的电视类型的偏好不同,给编排电视节目的工作人员带来了挑战。这就要求其充分结合我国大众不同年龄段人员观看电视节目的特性,对应编排合适的电视。这是提高收视率的有效方法。

2 电视节目编排的艺术性

我国现在的电视节目内容涵盖面非常的广,不同的电视频道在编排的艺术性上的着重点也不一样。好电视节目的编排会考虑到观众的收视习惯、年龄结构、文化水准、心理状态等多方面。

2.1 考虑观众收视习惯锁定目标群体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调整,电视节目编排要针对生存发展和提高总体生活水平的需要不断创新,也要考虑到观众的收视习惯,对不同年龄阶层的都要做到相应调整;在把握好节目质量的同时,也要注意节目的尺寸;在编排节目的同时,兼顾新闻类节目与娱乐类节目,把握好黄金档与非黄金档的时段,做到张弛有度。

2.2 正反策略结合运用

“正向策略”就是和其他媒体在相同的时间安排相同或者相似的电视节目,形成竞争。在运用这种策略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王牌电视节目,比如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快乐大本营”等,能够提高同一时段的收视率。以此类推,“反向策略”就是在同一时段或者节目形式内容上避开竞争力大的电视节目,挑选一些比较独特的电视节目,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艺术性与技术性的融合体现

不同的电视节目编排所需要考虑的侧重点也不一样。编排人员在考虑全局的同时,站在时代的高度处理好电视节目和观众之间的关系。笔者就娱乐性电视节目和新闻类电视节目编排的艺术性和技术性融合进行对比。

3.1 娱乐类电视节目的编排

在编排一个类型电视节目之前,首先要知道这个节目的目的是什么。娱乐类节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观众,缓解上班族的压力,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得到放松。因此,娱乐类节目在编排上要注重形态的轻松、内容的趣味性。

3.2 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编排

电视新闻节目中,一般是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播报,对事件本身的时效性要求很高。新闻类的电视节目在编排要特别注意其具有的引导性,一般观众容易被新闻事件的点评所引导,所以在编排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节目的真实性。其次,在新闻类电视的编排中要注意,很多新闻本身缺乏趣味性的,在编排的时候可以适当创新,以增加观赏性。

4 总结

编排电视节目是对一个地方频道综合实力的考验,合理的编排不仅可以将电视媒体的风险降低很多,还可以发挥有限的媒体资源,提高电视媒体在传媒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林山.浅议电视节目包装[J].新闻传播,2011(4).

[2]于越.电视购物节目编排前瞻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3(24).

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 篇5

学术职业的定位与大学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类型的高校学术职业定位不同.从生态位理论视阈出发,学术职业的定位就是确定不同类型的教师不同的生态位,从而在竞争的学术生态环境中谋求平衡和和谐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科、学校、教师三方相互选择的过程,是教师适应学科和组织发展的过程.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G645 关键词:生态位理论   研究型大学   学术职业   定位  

★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

★ 分析新媒体发展中的困境与出路论文

★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

★ 高校学费收缴与管理问题分析

★ 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景观设计分析论文

★ 秘书理论与秘书实务课程的分析报告

★ 论高校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与学科建设论文

★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研究

★ 地方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仿真实验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论文

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 篇6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贯穿着学术性与职业性力量的变化

(一) 学术性与职业性

广义而言, 职业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共同属性, 是高等教育一经产生就具有的属性。这是由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特征决定的, 因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1] 。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特征决定了它要与社会分工密切联系起来, 为所培养人才的就业做准备。狭义而言, 职业性是与学术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它对应于一切实用性、技能性教育。本文将学术性与职业性作为一组概念提出来, 是从狭义的角度讨论职业性。同理, 也是从狭义的角度讨论学术性。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是指高等教育对学术、理性、知识等目标追求的一种倾向, 其价值取向着重于认识世界, 处理高深学问, 增进人类科学文化知识, 它具有非功利性;学术性质量观主张, 高等教育与高深学问联系在一起, 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术成就, 以能否升学或从事科学研究为目的。

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是指高等教育对职业功能偏好的一种倾向, 其价值取向着重于改造世界, 为满足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 它具有功利性;职业性质量观主张, 高等教育为生活做准备, 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以及职业实际工作能力等的培养, 以能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

高等教育对学术性和职业性两种价值的追求, 主要是通过高等学校对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实现的。一般而言, 普通高校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 以学术性为主, 但也强调一定的职业性;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 满足高等教育对职业性的追求。

(二) 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的过程, 贯穿着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力量的变化

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的过程, 是从单纯强调学术性走向不断增强职业性力量的过程。

首先, 在精英高等教育时代, 注重高等教育的学术性。精英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精英的教育, 其质量主要由高校自身来控制, 高校按一定的社会需求和自身的意愿, 自己设定目标为社会培养人才。精英高等教育质量意味着卓越和高水平, 学术标准是一个统一的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 不必考虑其职业性如何。

其次,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 接受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日益受到重视。大众化时代, 高等教育成为人们的权利乃至义务, 是为人们生活做准备的。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不再是高校自身, 还包括政府、学生、社会各方面的需要等。当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 学术标准不再是一个统一的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 高等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例如,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 伴随着二战后数百万退伍军人涌入大学, 数百万人的就业问题, 呼唤高等教育加强职业性。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在计划经济时代, 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包分配, 不存在就业问题;在市场经济时代, 大学毕业生不再由国家统一包分配, 而是自主择业, 存在就业问题。而且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张, 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增强职业性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大众化阶段是就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而言, 它并不排斥而是包括精英教育, 而且精英教育是其不可代替的组成部分, 正如大众化理论的创始人马丁·特罗教说:“精英型和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同时存在”, “在大众化阶段, 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2] 。因此, 对于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部分, 仍应坚持精英教育质量。潘懋元先生曾说: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中特别需要“保护精英教育”[3] , 使其不受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冲击, 就是旨在坚持精英教育的学术性目标与规格。

二、正确处理学术性与职业性, 树立多元化质量观

(一) 高等教育质量观

质量观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质量;二是质量标准。所谓质量, 与数量相对, 是作为评价对象的载体或承受者 (质量包括哪些内容) ;所谓质量标准, 是赋予质量以某种特定内涵和价值观的基本尺度。当人们选择了作为质量的载体之后, 再赋予一定的评价标准, 在思想上就具备了某种质量观。质量的高低, 是高等教育活动效果达到一定目标的程度, 也即满足社会及受教育者需求的程度。

高等教育质量观体现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的认识, 是高等教育目的观和价值观的反映。从质量的角度看, 可以分为宏观质量和微观质量。宏观质量, 是指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 它是由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等方面构成的, 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质量的好坏关切到每一个要素。微观层面的质量, 是指一所高校内部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任务、管理职能等所指向的“质量”, 它最终落实到办学质量、人才质量、教学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等方面, 每个质量指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从质量标准的角度看, 它体现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认识和要求的多样性。因此, 多元化的质量观应坚持“质量”和“质量标准”的多样化, 而不是固守“质量”和“质量标准”的一元化。

(二) 水平差异与类型差异

学术性和职业性, 是不同的质量标准, 有着不同的适应面, 它们之间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存在差异, 不过不是水平差异, 而是类型差异。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具有学术性, 也同样离不开高等教育的职业性, 两者不能相互替代。

精英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是学术性取向的质量观, 力求反映知识与能力的水平差异;大众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是学术性与职业性共存的质量观, 力求反映知识与能力的类型差异。在大众化时代, 需要学术性和职业性两种价值追求都得以实现, 以适应社会不同层面的需要, 因而需要建立多元化质量观。也就是说, 既不能以精英的学术性质量标准作为大众教育的标准, 也不应以职业性的大众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作为精英教育的标准。那么, 如果简单地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存在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 实际上存在“精英情节”, 以学术性的质量标准来衡量职业性特征增强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 从而也就没有树立多元化的质量观。

(三) 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会议特别强调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

从学术性和职业性的二维视角和多层面的意义上解读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可以发现, 其基本特征是 “质量”和“质量标准”的多样化:

第一,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

高等教育不仅包括高等教育的产品 (学生) , 而且还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高等教育质量是“多层面”的, 反映了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多层面”责任;不仅如此, 还应以更宽阔的视野, 强调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 共同提升世界高等教育的质量。

第二,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及评估标准应坚持科学性与国际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立独立的国家评估机构”, 有助于努力实现评估的科学性;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进程中, 提出“确定国际公认的可比较的质量标准”, 有助于强化高等教育的国际性, 以及各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

第三,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应该多元化和特色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 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 实质上是强调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多样化和特色化, 力求使各级各类各地高等教育办出多样化和特色化, 力求避免“同质化”:不仅要避免大众教育向精英教育标准看齐, 而且要避免全世界向某一国教育标准看齐。

三、优化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 建立多元化质量保障体系

(一) 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与性质改变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学术性与职业性力量的变化使得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和性质发生了改变。

第一,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 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 必然要求加强高等教育的职业性, 也使得学术性取向的精英高等教育面临冲击, 不得不处理高等教育体系中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冲突。而怎样处理这些冲突, 意味着建立怎样的高等教育体系。

第二, 本科教育阶段成为学术性与职业性冲突最为明显的阶段, 本科教育一方面要为毕业生就业做准备, 同时也要为那些准备继续深造从事学术性事业的学生打下学术基础。

第三,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 对人才需求的层次越来越高。一方面, 职业人才高层次化, 使得职业教育向上延伸, 进入传统的具有学术性质的本、专科层次, 并要求在强加职业性成分的同时关注学术性。另一方面, 学术研究主要上移至研究生阶段, 其中又主要是博士生阶段, 而硕士生阶段越来越成为过渡性阶段。硕士生阶段本是与博士生阶段划为同一个大层次的研究生教育阶段, 将来的趋势有可能是与本科层次更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成为本科教育阶段的“延伸”。

(二) 高等教育结构体系重构与多元化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之后, 一定要注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一定是结构优化的高等教育;不优化结构, 难以提高质量。例如, 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就是以其体系的开放性、多样性向所有愿意入学的人敞开大门的。 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与体系也发生了改变, 大体形成了较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近些年虽然大力强调“分类指导”、“分类发展”, 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特别是涉及人才培养规格的“横向层面”的不同质量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建立。这已成为当前建立多元化高等教育体系及其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因素。因为, 纵向层次结构的不同质量标准比较容易建立, 而且已经逐步得到认可。当务之急是要使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 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定位、各自的社会适应面和各自的发展方向。这样, 才能“走向职能分化”、“走向多元化”、“走向特色化”, 共同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为此,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研究型大学是体现高等教育学术性的主体, 不应扩大规模去承担大众化、职业性的任务, 而应该是“少而精”。

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要求研究型大学面向大众化。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看, 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扩大规模以应大众化之需, 而是坚守学术性, 它们的生均规模均不大, 且“少而精”, 总量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不大。我国研究型大学 (重点大学) 也必须是“少而精”, 坚持学术性和精英教育质量观,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同时必然不能盲目扩大招生规模, 且总量占高校数很少的一部分。

2.一般普通本科院校, 学术性与职业性应该并重, 并同时兼顾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的需要。 本科阶段的学术性主要着眼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科学方法论的初步训练, 其后续的学术性主要依靠研究生阶段、尤其是博士阶段来完成;而其职业性强调拓宽职业基础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 其后续职业性的完成应在工作职场完成。另外, 这些高校要根据学校情况和社会需求适当扩大规模, 并密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 形成办学特色。这样, 大众化中的多样性在这一阶段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3.高职高专应强调职业性和直接为社会服务。高职高专的办学取向, 应是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 其办学质量标准, 是看能否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适应市场变化、上手快、适应性强的实用人才。当前, 要进一步加强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使其真正成为大众化教育的主力军。

综上所述, 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过程中, 贯穿着学术性和职业性力量的变化, 大众化的质量观亦走向多样化和特色化。当务之急应根据不同学校的层次和类型, 确立不同的质量标准, 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机制。因此, 当前大力加强高等教育学校制度系统研究, 包括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定位研究, 努力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至关紧要。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 (上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4.3.

[2]马丁.特罗 (王香丽, 译) .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 1999, (1) .

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 篇7

2016年, 微信用户超过7亿人, 可见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成为非常活跃的社交工具, 它以使用操作的便捷性、推送内容的丰富性、信息交流的高效性[3]等优势迅速在纸质期刊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大多数期刊也已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或服务号, 主要功能是为投审稿系统服务、推送出版内容、与读者/专家互动、约稿及利用微信盈利等[4,5,6], 而对于微信的认识仍存在局限。微信仅是一种社交工具, 并不是社交网络, 目前, 期刊仅运用微信软件中点对点的服务, 无法实现网状式的互动, 从而降低了互动的空间范围, 故本文提出“微社群”的概念。

目前, 关于“社群”这一名词在期刊界也并不陌生, 早在2006年周荣庭等[7]即提出了“实践社群”, 但本报道中提及的“社群”是基于微信平台, 将某一学科领域的成员集中在一个微信群中, 即为“微社群”。目前, 在学术期刊领域, 利用“微社群”开展“微课堂”的报道较少, 本文在2015年就开始此项研究, 利用本身的专业素质, 邀请专家在“微社群”中开展“微课堂”, 向群员们推送专业学习内容, 从而为促进我刊转型发展, 扩大我刊影响力奠定基础。

一、社交网络

(一) 社交网络的定义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 源自英文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 的翻译, 中文直译为社交网络服务, 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社交网络含义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 由于四字构成的词组更符合中国人的构词习惯, 因此人们习惯上用社交网络代指SNS。

(二) 社交网络的现状

社交网络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朋友、交易、兴趣、链接等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结构, 是以熟人网络为主要使用人群, 以日志、相册、分享、小游戏为主要内容, 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8]。社交网络基于“人际关系”的网络服务, 其核心是“用户创造”[9], 我国的社交网络平台有SNS社交网络、豆瓣网络、豆丁网及微博等, 而在这些平台上, 每个人都形成了一个“自媒体”, 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中国手机阅读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12》显示, 手机阅读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应用之一, 移动社交网络占据了主流市场, 可见, 手机阅读作为一个平台, 势必会引领阅读市场。

二、社交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

(一) 社交网络改变了期刊的运营模式

以期刊为核心的传统学术信息交流模式在网络的冲击下, 必将面临以下问题[10]: (1) 传播速度慢、信息更新慢, 大多数作者有可能失去首发权。 (2) 期刊发展原地踏步, 影响力无法上升。那么,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给以科学信息交流为核心的期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最初作者寄送纸质稿件至编辑部到现在的网上投稿、从之前的邮局汇款缴费到现在的网上支付、从开始书信联系专家到现在的电子邮件……各大期刊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一步步向着无纸化办公靠拢。并且, 随着智能手机以迅而不及掩耳之势占领市场后, 期刊又不得不将发展的矛头指向“手机”这个拥有巨大潜力的移动终端。期刊利用新媒体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特征, 开始建立以微信、微博、QQ等为平台的自媒体, 将原先闭合的出版生物圈向世界打开了“心扉”。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衍生, 各个期刊从最初单纯的数字化办刊, 到现在发展综合性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等, 这种进步, 抑或说改革, 给期刊带来了方便:内载信息得以迅速传播、读作者群迅速扩大、影响力不断攀升等。而社交网络由于充分发挥了新媒体所有的优势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11]。社交网络以“低成本替代”的原则降低人们社交的时间和物质成本, 或者说是降低管理和传递信息的成本。同时, 社交网络更是把其范围拓展到移动手机平台领域, 借助手机的普遍性和无线网络的应用, 利用各种交友/即时通讯/邮件收发器等软件, 使手机成为新的社交网络载体。

(二) 微信成为学术期刊的主要开发对象

1. 微信在学术期刊中的应用现状。

微信用户的讯增、微信终端手机的广泛应用, 以及微信的低成本运营, 均是其成为期刊开发对象的主要原因。目前大多期刊选择以微信为平台建立大型的、面向全国范围的服务模式, 如做得比较好的《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它们的微信公众号除进行基本的稿件服务外, 更多的是发布有关医学检验方面的信息, 让更多的检验人参与该期刊的互动, 从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也为期刊开辟出另一条发展之路。但目前, 微信作为一种软件, 有着其本身的局限。

2. 微信的局限。

微信作为我国目前十大社交网络工具之一, 以其较大的用户群迅速占领了市场, 但微信仅是一种社交工具, 并不是社交网络。目前, 期刊仅运用微信软件中点对点的服务, 无法实现网状式的互动交流, 从而降低了互动的空间范围。

3. 微信的再度开发。

为了打破微信的局限, 《现代医药卫生》于2015年开始尝试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微社群”, 期望通过“微社群”实现网状式互动交流。

“微社群”, 就是将某一学科领域的成员集中在一个微信群中。微信在个人聊天中均是点对点的交流方式, 而建成群后便会实现网状式的聊天模式, 我们即利用这种模式来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广泛的交流互动平台, 期望建立一个医药卫生领域专属的社交网络。

通过“微社群”, 可以为期刊服务以下内容。 (1) 开展各种学术活动, 从而使群员们能够在工作之余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如开展“微课堂”, 利用期刊本身的专业素质, 邀请专家在“微社群”中开展“微课堂”, 向群员们推送专业学习内容, 截至2016年6月已开展了8期“微课堂”, 群员反应良好。在社交网络下, 学习者之间的积极性会形成相互依赖, 有一种“感染”效应, 更利于群员的学习。通过开展学术活动, 不仅促进群员学习, 还可吸纳稿源, 同时, 还可通过每期的“微课堂”专题进行组稿并策划专题栏目等。 (2) 扩大期刊宣传:通过“微社群”的资源整合服务, 可使期刊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宣传, 进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3) 促进读作者服务:“微社群”这一具有网状式互动交流特点的平台, 大大增加了读作者的互动, 增加了微信在期刊中的服务功能。 (4) 为期刊编委们服务:这种全网络扩散式服务, 更利于为期刊的编委提供针对性服务, 如为编委及其团队的科研成果进行宣传、为其寻找合作伙伴等, 从而拉近期刊与编委、编委与作者的距离。因此, 通过开展线上交流互动, 不仅有利于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学习交流, 更有利于读者、作者互动, 同时也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 增加了稿源, 从而为促进期刊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期刊利用社交网络寻求发展之路是势在必行的, 社交网络信息的快捷服务、点对面的网络交集互动、低成本的运营体系等均将为期刊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然而, 社交网络对学术期刊的发展固然有很多有益之处, 但本文认为, 学术期刊在利用社交网络的同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络社交能否发展为真正的“面对面”交流。由于网络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流, 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总是存在缺陷, 这并不利于人类的发展。而确实目前的网络社交并不能真正实现“面对面”交流, 如我们建立的微社群, 目前还无法实现群员们的集体“面对面”交流。 (2) 网络安全问题。社交网站用户更容易遭遇财务信息丢失、身份信息被盗和恶意软件感染等安全威胁, 而且其严重性可能超乎用户自己的想象。社交网络与学术期刊融合的道路上, 我们要不断寻求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 才能更好地利用社交网络, 才能让其更好地为期刊服务。

参考文献

[1]彭芳, 董燕萍.社交出版对学术期刊出版的启示[J].期刊研究, 2015 (11) :59-61.

[2]朱德东.社交网络与我国学术期刊发展[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5) :155-161.

[3]郑辛甜, 毛文明.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现状及影响力提升的分析[J].中国科技研究, 2014 (5) :667-670.

[4]张宁, 余斌.“微传播”时代微信平台在医学期刊中的应用探讨[J].新媒体研究, 2015 (7) :26-28.

[5]王晓蕴, 缪宏建.医学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策略[J].传播与版权, 2015 (11) :122-123.

[6]廖梓言, 石芸, 罗瑞, 等.医学期刊微信运营模式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11) :1176-1180.

[7]周荣庭, 徐吴昊.组建学术期刊实践社群的构想[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 (6) :1066-1068.

[8]Antelman.社交网络[J].图书馆工作, 2008 (123) :14.

[9]张梦.社交网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 (5) :466-467.

[10]许洁.学术社交网站对学术出版的影响初探[J].出版发行研究, 2014 (3) :48-51.

学术性期刊“媒体融合”路径思考 篇8

一、内容即数据, 让数据“活”起来

互联网语境下的新型主流媒体的内容观, 必定不再是旧式“内容为王”的价值自恋, 而是回归本位的一种价值追求, 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一般来说, 学术性期刊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二:一是发表和记录研究发现;二是参阅和引用已有成果。前者针对的是作者, 而后者针对的是读者。成果的水平决定着期刊的水平, 而成果的接受和引用范围则决定着期刊的影响力, 二者显然成正比关系。传统的学术性期刊一般功能的定位上更偏重于第一条, 由于其受众往往具有地域性或行业性的限制, 其所呈现的内容较多体现的是一种“精英”化的严肃色彩, 对内容的定位也往往只是停留在纸质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上面。随着纸本逐步为数字化传播所替代, 传播的最小单元已由期刊变成了论文。由此, 学术性期刊必须直面传统期刊在学术传播中的中心地位正在日趋旁落的现实。不可否认, 学术性期刊要想在新形势下继续发挥引领学术的作用, 保持所承载的内容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前沿性问题。但在新形势下, 学术性期刊一方面要强化参阅和引用已有成果这一功能;另一方面, 也必须找到和融入全媒体时代先进、有效的传播手段。学术性期刊的非营利性的学术信息传播动机和利用需求促使学术性期刊本身不仅要及时迅速地编辑出版传播, 同时也要让其他读者快速或浏览其学术成果, 达到及时宣传最新学术成果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 单纯纸质期刊的那种单向传播的功能, 已经无法满足专业研究人员对相关领域海量资讯的需求。实际上, 调查当下的学术性期刊的读者, 他们的阅读习惯同样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更多喜好的是一种根据主题在线检索式阅读, 对学术性期刊也并非一定要一期期、一篇篇看, 而是有选择地看, 更多体现的是对选题相关资料的查阅渴求。因此, 学术性期刊必须树立大数据的理念, 实现从单纯的纸质内容生产商走向数据供应商和阅读服务商的转型。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从读者的角度审视, 学术性期刊必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是否一定要印刷?是否一定要出版?是否一定要连续?是否一定要周期?是否一定要刊名?类似的问题都要进行理念上的重塑。实际上, 国际上不少学术性期刊, 已经充分估计到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在出版业态上有了不少创新举措。全球学术与出版学会月报编辑Pippa Smart早在2011年10月8日在浙大期刊中心作的题为“期刊出版正在发生什么?”的讲座中, 就向大家介绍了一些这样的案例:英国的BMJ (英国的医学期刊) , 实行网上全文在线出版, 印刷版仅提供位论文;美国PNAS杂志 (美国科学院报) , 所有论文也是在线全文发表, 印刷本只提供目录、摘要、若干重要论文全文;South African Family Practice杂志 (南非家庭实践) , 也采用论文全文在线出版, 印刷本只提供摘要;Journal of Bone&Joint Surgery (骨关节外科杂志) , 网上全文发表, 印刷本质提供论文第一页, 该页右下角有快速识别QR码, 手机等扫描就可获得在线全文及相关评论等;ACS (美国化学学会) , 论文全文在线出版, 印刷文本只提供内容介绍。可以预见, 未来这样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即印刷也不再那么重要或必要, 各类网上在线出版平台纷纷涌现。简洁高效快速迭代缩短时滞, “短平快”的互联网思维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期刊的出版。

当然, 期刊的出版并非是抛弃对内容的重视, 而是借助网络拓展了期刊内容的空间, 将内容打造成大数据库, 通过线上线下对海量信息进行高度专业化的甄别重组, 建立大数据库。一是转变和扩充内容, 达成“实时内容推送, 学术资源整合、知识网络链接”的功能;同时, 数据库本身也可以用于深度挖掘、分析, 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和质量的反馈。通过深入挖掘数据价值, 得出预测性判断, 用于对数据的重组和处理, 从而实现将内容转化为适应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如果说, 读者研究一直是专业办刊的基本要求, 现如今, 读者数据就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对数据收集和挖掘的投入和专业程度, 形成新的竞争力分野。当然, 要发挥好这些数据的传播功能, 必须“活化”数据, 给内容插上翅膀, 要考虑如何让数据 (内容) 更便捷地更直接地服务于新媒介环境下的读者, 通过内容展示的多媒体化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需求。在传统学术性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 一本纸质学术性期刊要做的远不止是一本电子杂志。编辑从内容制作环节开始, 就应当考虑内容和各种不同渠道、呈现方式的适配性问题。与传统的内容传播比较, 在新的媒体结构下, 内容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度都将实现质的飞跃。

二、营销即服务, 让服务“立体”起来

随着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的推进, 学术性期刊的产品属性必将凸现出来。因此, 现代意义上产品营销的理念也必须逐步加以确立。我们知道, 现代企业的营销管理非常强调客户关系的管理, 它强调企业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 为客户提供更经济、快捷、周到的产品和服务, 改进客户价值、满意度、盈利能力以及客户的忠诚度, 保持和吸引更多的客户, 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读者即用户, 服务属性第一。当杂志变身为多媒体终端产品, 你的对象不仅仅是每期的订户, 而是新媒介下你所服务的用户。相比较传统的纸媒, 融合后的新型媒体业态是否成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量:一是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媒体化;二是用户的参与度和数据的即时发布能力;三是是否可以实现随时阅读并得到有效的验证;四是对用户的需求能否做到精确推送并达成高效推送的效果;五是能否让用户获取信息的同时进行有效的互动。一句话, 实现融合的目标即在于能否使服务“立体化”。产品价值导向下的传统学术性期刊, 其目标以提供完善的产品为最终目标, 以用户购买产品为成功的标志, 交易完成即宣告服务结束。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学术性期刊新形态, 它的目标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掌握用户的多维属性, 从服务周期看来, 它强调注重用户体验, 购买产品仅仅是服务的开始, 或者说只是购买了一个获取更深服务的“入口”, 从为用户提供单一的产品和服务到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学术性期刊首先必须服从于传统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总体特征,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打造出一个由纸媒、网媒、社交媒体、活动、定制出版、视频、数据服务和推送的全媒体服务平台。

新闻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为读者和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诚如有的专家所言, 单纯的内容已经难以形成商业闭环, 这也导致很多优质内容生产商常常发出这样的喟叹:为什么我的内容这么好, 而受众却不愿意付款呢?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 只有信息服务才能形成商业闭环。学术性期刊要获得可持续发展, 同样必须增强对“服务为王”的体认, 以“用户满足”为目标, 从面向读者变为抓住用户, 从内容生产变为服务提供, 收集用户信息, 关注用户体验, 注重与用户交流互动, 满足用户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三、“需求”即渠道, 让渠道“个性”起来

最近几年来, 期刊的发行一直存在着“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争论, 实际上, 如果从价值观层面去考量一本期刊的影响力, 渠道只是其参与和行业竞争、做强做大、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期刊的出版发行绝不能只将命脉系于渠道, 更不能将命运系于一种渠道资源。传统期刊与新媒体实现融合后, 原有的渠道理念将被逐步消解, 新形态下的期刊是考虑在价值链的不同的环节和领域, 来平衡并适配渠道资源。实际上, 互联网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即它是一个巨大的并且免费的渠道。从这个角度思考, 如何单纯地获得某种传统意义上的渠道已显得不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要考虑何种渠道是通畅、稳定和是否有“流量”的。要做到这一点, 还是要退到树立“用户思维”这一原点上, 从这个意义上讲, 读者的需求才是真正的渠道, 这实际上是一种期刊软实力的体现, 由此, 是否可以提出一个“软渠道”的概念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渠道观。

诚如上面论述所言, 期刊的价值存在于期刊与读者的关系之中, “渠道为王”理念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巩固、稳定、发展期刊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 期刊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力, 必须确立“用户为上”的思维, 深化对“准确定位”的认识。实际上, 随着“差异化生存”时代的来临, 实现局域人群的规模化覆盖, 从培育和服务用户群到服务个体, 这已经成为当下传媒市场定位的一种趋势。期刊要获得稳定的渠道, 获得更大生存空间, 必须坚持市场细分的原则, 牢固树立读者意识, 进行准确的受众定位, 满足受众的规模化和个性化需求, 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优势, 除了建立资源库, 为用户直接提供资讯服务, 并在条件成熟时建设云信息服务平台, 实现资讯与用户需求的智能化匹配外, 更需要建立开放的大数据平台, 用大数据对读者和受众进行分析, 进而以分众化的方式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除此之外, 建立各种社交网站推动销售和增强读者的黏性, 条件成熟时, 也可以考虑为单位和个人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等。这样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把用户的需求变现为影响力提升的渠道的过程。

可以预见, 未来的学术性期刊也绝非只是一本单纯的纸媒, 而应该是一个品牌, 它代表着一种独特的阅读品位和学术立场, 通过各种媒介形式, 服务于特定的学术团体和个人。纸媒和新媒体都只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场景、习惯对结构性数据进行挖掘, 分析梳理出不同用户人群的“喜好”, 培育各种用户群, 实现内容和服务的个性推送和到位。可以这样说, 建构在用户思维下的渠道拓展, 只有紧紧抓住读者需求这一本源, 实现渠道的个性化开发, 才能使学术性期刊实现“长治久安”, 求得“活路”。

四、结语

综上分析, 可以将新媒体融合下学术性期刊的新业态表述为下列三角关系。 (见图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媒体融合的趋势将不可阻挡, 但一家媒体无论以何种形态呈现, 内容、渠道、营销、入口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而是互为补充的一体性关系, 其合理的定位、科学的内容、深度的服务始终是不变的内核, 它们也理应是一家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学术性期刊要取得融合的良好效果, 必须以大数据库 (数据平台) 建设为抓手, 正确处理“用户为上、内容为本、产品为体、服务为王”四者之间的关系, 融入新的内涵, 牢固树立“用户思维”,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面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学术性期刊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力, 必须摆脱传统出版的路径依赖, 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为实现好这种融合, 学术性期刊除了要将传统意义上的内容提升为“数据”并将之“活化”外, 还必须通过个性化的“立体”服务拓宽渠道, 实现学术性期刊的转型。

关键词:学术性期刊,媒体融合,路径

参考文献

[1]蒋建国.加快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J].中国编辑, 2015 (1) .

[2]陈永华.教育期刊出版数字化的路径思考——基于数字化用户的视角[J].传播与版权, 2013 (9) .

[3]朱剑.我国学术性期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兼论学术性期刊改革的目标与路径[J].传媒, 2011 (10) .

[4]麦尚文, 黄雪娇.新型主流媒体的内容思维与价值体系重构[J].中国编辑, 2015 (1) .

[5]原祖杰.学术性期刊何以引领学术——兼论学术性期刊与学术共同体之关系[J].澳门理工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6]李靖波.网络时代学术性期刊的变革与思考[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9) .

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 篇9

1 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对播音主持职业能力需求的影响

现如今的广播电视事业改革相对于播音主持岗位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有所改变:对比常规意义上将大脑思考与喉舌发音统一起来的人际传播, 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过程当中, 口与脑的分离关系更加清晰。回顾以往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 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结合并不如今天这样紧密, 比如以往脑部的思考大多通过记者、编辑来完成, 而喉舌的表达则多通过播音员来完成。但在一段时间的发展中, 这种模式逐渐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实际过程当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现代广播电视日益呈现出跨区域、跨媒体、跨文化传播的特点, 故而, 这些特点决定了播音主持人才的专业性与艺术性仅仅局限在吐字归音、用气发声等技能性知识层面时就很难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

2) 广播电视的表达更具个体性:在现今广播电视节目呈现的过程当中, 播音主持专业人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既定的稿件框架, 阐述自己的看法与意见, 对应前面所提到的口脑分离的播音主持模式来看, 这一趋势使得播音主持专业人员自单纯的语言表达职能发展至口脑结合的综合职能。在这种全新的职业特点影响之下, 播音主持专业人员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全过程当中, 发挥其个体主动性优势, 提高播音主持质量势在必行。

3) 广播电视的播讲方式发生改变:在过去, 播音主持专业人员多是直接面对镜头与话筒, 利用想象的心理活动进行意念交流。而在当前,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改革的发展与推进, 播讲方式中的交流更多的凸显出双向性以及互动性的特征。播讲方式更加的贴近现实生活, 由此也使得播音主持专业人员的吐字发音方式更加的具有个人色彩, 节目的可看性、可听性也有了相当显著的提升。

4) 广播电视播讲类型更具多样性:在多样化的广播电视节目类型作用之下,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人员所提出的职业要求也开始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单一性的职业能力已无法满足播音主持岗位的实际需求, 广播电视事业迫切需要具有多元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加入。与此同时, 选择标准差别的加大也使得播讲之间的分离趋势进一步扩大。

2 加强播音与主持专业性与艺术性的措施分析

1) 夯实基本功, 播音主持的专业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

播音主持与艺术的联系即理解为播音与主持的艺术性。艺术性的体现主要表现为:在播音主持专业人员的影响下, 自文稿到声音的转化, 根据编辑所撰写的文稿, 在播音主持人员进行播音主持的过程当中, 实现对艺术的二度创作。因此,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在处理播音主持艺术性特色的过程当中, 需要明确界定在纯粹艺术作品播讲以及新闻文稿播讲中艺术性表现形式的差异。而受到节目要求的影响, 播音主持人员通常也会在播讲过程中涉及到对艺术作品的“言语再创作”——例如诗歌题材以及小说题材等。所以, 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员需要不断巩固自身的语言表现能力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这其中当然更要包括字正腔圆的吐字发音、准确的停连重音、得体的语气节奏等等。因为, 只有将语言基本功练扎实了, 才能在其基础上使有声语言富于感染力、情真意切, 达到先声夺人更具艺术性的传播优势。

2) 能力更全面, 播音主持的专业性与艺术性缺一不可

结合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和我国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的实际速度来看, 现如今的电视节目越来越趋于多样化, 不仅节目内容五花八门, 节目形式五彩缤纷, 播出的方式也跟以前有很大不同。例如:《中国梦想秀》、《出彩中国人》、《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人, 每次在现场与嘉宾与评委交流时, 思维活跃, 反应敏捷, 使节目气氛轻松而融洽, 这样的节目观众爱看, 这样的主持人大家都喜欢。

播音主持专业人员在播音主持过程当中所使用的声音、语调并不能够完全与对撰稿人的情感特点保持一致, 播讲中往往会带有一定的感情渲染, 因此要求新时期的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场掌控能力和对电视新闻播报艺术性的适度把握, 不仅能够灵活机智、迅速得体地处置现场突发情况, 更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对现场进行实时报道, 从而保持新闻和现场报道的同步, 展开媒体间的直播合作, 使整个播讲行为能够更具现实性和艺术性特色——这无疑也是电视台播出的“高难度动作”, 对播音主持专业人的人才素质与艺术类技能的综合考量。所以这就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具有的能力应当更为全面, 这些能寓教于乐或具有超强应变能力的播音员主持人的能力更为独特, 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素质与艺术类技能缺一不可。

3) 告别“花拳绣腿”, 播音与主持的新生代要有真才实学

在各高校争相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今天, 各类明星节目主持人偶像效应的刺激使得充满幻想的大批考生去学习播音主持专业。当然这也是近年来各个单位播音主持专业的见习人员日渐增多的主要原因。但播音主持专业的特殊性在于, 它所培养的人才是广播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 这些人的职业能力需求是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而变化的。

但近几年, 播音主持见习人员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三强三差”即艺术功底强文化功底差、表现力强新闻素养差, 自尊心强应战能力差。来自一线的需求与播音专业毕业生适应能力的差距不可避免地会将责任倒推至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所以关于播音专业学科定位的问题又被提起, 其中以播音专业教育应归入新闻学, 脱离语言学和艺术类的看法为多。为了能让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新型才能得到更好地施展, 开辟出播音与主持全新的天地, 涌现出更多受观众喜爱的播音员主持人——告别“花拳绣腿”播音与主持的新生代要有真才实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3 结语

文章首先对广播电视事业改革背景下对播音主持职业能力需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进而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加强播音员主持人专业性与艺术性结合个人在一线采编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改进措施, 值得各方人员引起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张更生, 周亚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要新闻学基础——艺术院校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思考[J].大舞台, 2010年5期.

[2]王继阳.浅析当前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3]杨丽雅.论理工科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年2期.

[4]王晶晶.地方院校新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5]陈海平.浅析怎样构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中融洽的师生关系[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2012年7期.

上一篇:信息资源共建下一篇:农村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