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登记改革

2024-09-19

工商登记改革(通用10篇)

工商登记改革 篇1

工商登记制度是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 现行工商登记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而不断完善, 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事登记制度, 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但现行工商登记制度也存在着政府管控色彩浓厚、行政审批过多、市场准入条件过高等弊端, 具体实践中企业反映“办照难”。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的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 要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 削减资质认定项目, 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 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广东是商事登记改革的试点地区, 其中在深圳、珠海、东莞等地试点“先照后证”等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本文就工商登记“先证后照”向“先照后证”的改革谈些粗浅的看法。

1“先证后照”登记制度的弊端

现行市场准入流程采用“先 (许可) 证后 (营业执) 照”的制度设计, 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 设立市场主体前必须报经批准的, 应当于申请设立登记时提交有关批准文件。根据广东省工商局统计, 涉及市场准入前置审批事项多达188项。

“先证后照”制度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对规范市场准入、维护市场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其弊端也不断显现:首先, 这种流程在逻辑顺序上存在矛盾。市场主体在不具备主体资格的情况下难以取得相关生产经营资格。在经营项目审批过程中, 主管部门重点针对生产经营场所布局、生产流程工艺、专业人员资质以及管理制度规范性进行审查。但在领取营业执照前, 经营者不具备市场主体资格, 无法以企业身份租赁场地、采购设备或签订用工合同, 造成了经营许可证与营业执照互为前提的死循环。这一矛盾在食品生产行业尤为突出。其次, “先证后照”导致部分行政许可门槛高企。先审批许可后登记注册的流程设计, 导致“无证”必然“无照”,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主管部门只负责审批, 监管工作依赖于无照经营查处环节, 由登记注册部门负责。“只批不管”的现状使部分主管部门脱离行业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监管的需要, 受少审批则少监管、不审批则不监管的逻辑驱使, 盲目抬高审批许可门槛, 造成准入许可事项过多、标准不明确、程序不合理等问题, 并在很大程度加剧了无证无照经营现象。

2“先照后证”登记制度的优势

工商登记注册与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改革 (“先照后证”) , 即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 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 商事主体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 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对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 持营业执照和有关材料向主管部门申请许可。 (见图1)

“先照后证”改革是对现行准入许可流程的重构, 也是广东省商事登记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优势:第一, 打破证照死循环, 理顺证照关系, 解决大量“办证难”问题, 提升市场准入效率;第二, 证照分离有助于明确监管分工。营业执照与经营许可证相对独立, 使市场监管回归谁许可、谁监管的原则, 企业登记机关负责无照经营的查处, 许可机关负责无证经营的查处, 有助于实现专业化监管。第三, 有助于倒逼准入许可制度改革。营业执照与经营许可证办理程序解耦, 改变了以往审批许可嵌入工商登记程序的设计, 有助于暴露市场准入流程中的低效环节。同时, 证、照监管各归其位、审批监管权责统一的设计有助于推动主管部门根据监管需要优化审批程序, 剔除不合理因素, 建立面向监管的准入审批机制, 实现有效监管与高效监管。

但我们也发现改革试点地区出现了少数“证前抢跑”现象, 即部分商事主体领取营业执照后、取得经营许可证之前开展生产经营。分析发现, 导致无证经营的原因主要是办证条件过高、周期过长, 商事主体在办证期间难以负担场地、人工等开支而提前开业。以小微餐馆为例, 这类食肆大量存在于城乡结合部, 市场需求较强, 但由于区域性的房屋权属问题无法提供房屋产权证, 因而无法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此外, 餐饮服务许可对餐馆经营场地面积、布局有严格的要求, 例如厨房面积应大于就餐区面积50%, 切配烹饪场所面积大于厨房面积50%等。上述规定与卫生条件无直接因果关系, 也不符合小微餐馆的实际经营情况, 过高的审批许可要求将部分商事主体拒之门外。

“证前抢跑”现象的根源是市场准入审批制度与市场需求之间矛盾, 是长期以来无证无照经营现象在新的市场准入流程中的体现, 也是商事登记改革的攻坚点。从试点地区经验看, 遏制证前抢跑主要通过三种渠道:第一, 通过双告知制度, 加强照后监管。商事主体领取营业执照后, 登记机关根据许可经营项目类型, 告知商事主体办理后续行政许可的义务, 同时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将商事主体设立信息推送至相关主管部门, 由主管部门跟踪管理, 引导市场主体限期办理许可证, 填补照后证前的监管真空。第二, 精简市场准入相关行政审批许可事项, 编制商事登记前置审批许可事项以及后置审批许可经营事项目录, 并向社会公示。长期以来, 我国没有统一、明确的准入许可事项目录, 导致市场准入要求不明确, 操作不统一。广东商事登记改革试点地区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对市场准入许可事项进行大幅压缩, 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无证经营现象。第三, 优化行政许可标准设计。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最终需要转变重审批轻监管、以批代管的现状, 探索以事后监管代替事前审批的准入监管新模式。试点地区针对企业进不来、政府管不好的难点领域开展行政许可事项优化, 建立既符合“宽进”目标又满足“严管”需求的新体制, 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的效果

3.1 市场主体数量增长显著

自“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以来, 在广东进行登记改革的试点地区市场主体数量增长显著。如:东莞新增市场主体5.0万户, 同比增长32%;顺德新增市场主体2.3万户, 同比增长21%;深圳新增市场主体10.7万户, 同比增长133%;珠海新增市场主体0.9万户, 同比增长76%。四地增幅远高于同期广东省其他地区平均水平。改革在促进市场主体发展方面的政策优势效应得到具体体现。

3.2 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工商登记是行政审批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先照后证”等改革举措, 直接破解了前置审批不清, 证、照互相前置的循环困局, 特别是工商登记前端放开, 形成对后续审批许可的倒逼机制, 推动各地及相关部门减少、下放和转移登记相关领域的行政审批事项, 改进审批方式, 缩短审批时限等。在试点地区最明显的体现在两个方面:

(1) 行政审批及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大幅缩减。“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后, 在广东试点的深圳、珠海、东莞等地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缩减。例如:东莞对全市75个部门的716项行政审批事项开展清理, 压减行政审批事项296项, 减幅41%。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从清理前的188项压减为109项, 减幅42%, 保留28项, 其余改为后置。珠海对35个部门的515项行政审批事项开展清理, 取消310项, 承接上级下放事项63项, 减幅48%。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保留13项。深圳取消、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113项目, 减幅32%, 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保留12项。

(2) 准入环节审批效率大幅提升。东莞实施商改后, 办理营业执照实现了“5115承诺”, 即排队取号不超过5分钟, 等候不超过1小时, 执照一般在1个工作日内发出, 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 企业登记注册额时间平均缩短60%以上。同时, 全市审批时限缩减幅度超过20%的部门, 占部门总数的59%。深圳商改后, 实施企业登记“即来即办”, 企业登记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 当场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 并应在材料受理后24小时内核发营业执照。珠海商改后, 办照时限最短1个工作日、最长不超过3个工作日, 比此前领照时间平均提前了4~6天。

3.3 推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

(1) 厘清部门职责, 减少监管“真空”。传统监管模式下, 部门之间责任边界不清晰、职能交叉, 是导致监管漏洞出现的主要原因。实行商事登记改革后, 各试点地区确立的“谁许可、谁监管”原则, 以地方法规、政府文件的形式进一步明确行业监管的责任, 对于在某一行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无论是否需要许可, 无论是否领取营业执照, 均由行业主管部门对其相关经营行为进行监管。行业监管原则建立了证照分离的监管制度, 实现了从简单的证照监管向经营行为监管的转变, 强化了对“有照无证”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

(2) 推动从“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管”转变。在现行市场主体准入体系中, 工商登记是最后环节, 是总闸门。对工商登记制度进行改革, 特别是实行“先照后证”改革, 工商不再代行前置审批审查事宜, 各审批部门必须改变“坐等上门”的审批方式和“以批代管”的监管方式, 实行主动监管。

此外, “先照后证”登记改革还直接带动了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有利于部门监管和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企业信用体系。“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的一个配套工程就是要建立公共的商事主体信息公示平台, 集中商事主体的登记备案信息、许可审批信息、监管信息及其他信用信息等, 实现部门间的互通, 也实现信息的社会公示。

摘要:工商登记制度是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 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 削减资质认定项目, 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本文对“先证后照”登记制度的弊端和“先照后证”登记制度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并阐述了“先照后证”改革后的效果。

关键词:工商登记制度,先照后证,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尚平、田芬、张伟.广东商事登记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 (1) :25.

[2]王雪丹有限责任公司资本认缴登记制度解析——以珠三角地区商事登记改革为研究中心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6:18.

工商登记改革 篇2

摘 要:从2013年开始,全国经济陷入低迷发展时期,这届国家领导人,在发展国家经济这块更不容易,为促进国家经济继续稳步向前良好发展运行,尤其是国家总理李克强,无论出国访问还是国内视察工作的主要目都是促进经济发展,“三证合一”的政策是废除不必要的国家制度,鼓励大众创业把障碍降到最低限度,降低企业经营中投入的制度成本。同时2014年3月1日 按照国务院部署,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在我国全面实施,新版营业执照正式启用,工商登记制度其他改革也将逐步展开。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正式上线,当日系统的访问量达18879次。由此企业工商改革正式启动,“三证合一”改革年内实现。所谓“三证合一”是将工商、税务、质检的“三证三号”合并为“一证一号”。

关键词:商事登记;信息公开;商事主体;监督体系;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20号文件中要求,由工商总局、中央编办牵头负责,简化手续,缩短时限,鼓励探索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三证合一”。

一、三证合一的好处

所谓“三证合一”就是: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三证合一的好处不只是三个证当一个证用,更是对企业设立登记变更办事流程的简化,让企业经营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企业经营上,剔除不必要的繁琐审批程序。更有个利好的消息是,目前工商系统正准备研发试行网上办理审批系统,让企业从网上办事窗口提交材料,从企业看到审批结果进行修改或者审批通过后再去审批窗口拿审批好的文件,更是避免了一次次跑审批的麻烦,进一步方便企业工作,目前网上审批企业工商执照年检工作就减去了企业现场审批的舟车劳顿的麻烦,企业执照管理人员只要按要求在网上上报好企业当年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运营等情况,工商部门进行网上检查。这样既方便了企业也提高了工商审批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有利于企业发展

国务院多次强调要简政放权,为企业创造宽松的经营外部环境。中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国家酝酿已久,国家进行工商登记改革的目的是减少部门之间职责交叉和分散办公模式,最重要的改革是将以前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改为认缴登记制度,还有放宽一系列其他的登记条件,比如:一个地可以登记多家公司;多项工商改革措施、目的都是为了方便企业经营和成立新的企业,创造更多的优惠条件利于大众创业,更好的释放市场活力,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调控经济。各项利好政策大大降低企业投资的资金压力和经营门槛,并减少经营成本,现在想创业的年轻人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应该把握住这次机遇。但是现在的政策更体现了诚信经营的重要性,要想企业有未来就必须诚信守法经营。

三、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好处

国家工商登记机关对登记在册的企业信息在公示系统进行公示,保证企业交易的安全性和提高企业之间交易时效,自从有了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我们企业每次和陌生企业签合同协议之前都查询一下对方企业情况,真的遇到过有问题企业,为企业避免了几次损失。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不但为为社会公众查询企业信息提供了便利,同时更方便国家工商部门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按存续企业的总数进行抽查,有问题企业就会进入异常企业名录,到时就不会有那个企业会愿意与有问题的企业进行签合同及合作项目。这样就是从根本上警示所有企业必须诚信经营,对建立一个良好的诚信经营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国家改革的目的是让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来调节市场经济,改变政策经济,以后一个企业想发展好了,以后企业领导者主要把精力放在经营管理和诚信交易。

四、国家重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在岗职工也是面临下岗的危险,国家整体就业态势不是很好,所以国家当前的国情倡导我们由以前就业时代向全民创业的时代转变、中国制造也正向中国创造转变。可能新的下岗潮正要来临,时势造英雄,新的机遇带来新的挑战,这也是从去年开始国家开始进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原因,李克强总理每次视察工商局、银行都是督促快速改革有利于创业。国家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创业的好政策,大力扶植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国制造和创造业,每次出国访问都是向出访国推销中国产品,目的是让中国工业走出去,走向世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带动世界经济发展。国家登记制度改革简化以后,让创业者可以少一部分精力和创业成本花费在一些不必要制度上,可以释放更多的生产力和精力用在生产经营上,所以说国家国情和国家政策促使中国工商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因。

五、目前三证合一的进展

目前,“三证合一”成为国家工商部门2015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表示,2015年将在“三证统发”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一照三号(即三证合一)”,目前,“三证合一”改革正在全国部分省市试点,受到全国企业普遍欢迎和点赞。截至6月10日,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试点,覆盖率为93.55%,其中26个省(区、市)实施“一照三号”,天津、江苏、辽宁、黑龙江、上海、福建、河南、海南、甘肃9个省(市)为全省范围内开展“三证合一”,其他20个省(区、市)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例如:江苏的一个企业以前用20多天办好的三个证书,现在只用三天就拿到载有一个号码的营业执照,集合了以前三证的号码,省去好多的精力物力,可以说三证合力的试点和试行工作,已经证明国家的这项政策是大大有利与民的,百姓利益高于一切。百姓的福祉就是最高的法律。与政府自身的利益诉求相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需求是第一位的。政府机构改革只有融入释放市场活力、挖掘制度创新红利的经济体制改革洪流之中才有社会价值。

2015年6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2015年年底必须确保全国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国务院于2010年10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七大产业,即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新材料产业。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阶段分析

根据李媛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需求、投资、市场规模这四个方面对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处的产业周期阶段进行的具体分析,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处于形成阶段;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则基本处于成长阶段。具体分析如表3.1。

表3.1

影响因素 节能环保 生物 高端设备制造业 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

技术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熟 成长 成长 形成

需求 形成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投资 成长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市场规模 成长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总结 成长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

1、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金融支持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处于形成阶段,目前以研发创新为主,产业规模不大,但增长潜力较大,需要更有力的投入和政府扶植政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存在技术不成熟、生产规模小、单位成本高的问题,我国政府应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范围。(2)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在调整和完善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过程中,应坚持以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的原则。(3)加大政府采购的力度:政府应制定鼓励优先购置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条款,同时,应出台更为明确的实施标准和操作细则,依照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的原则,积极支持单位优先采购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并逐年提高采购量。(4)拓宽新能源汽车融资渠道:在金融政策方面,鼓励建立以政府信用、投融资实体为平台,以新能源汽车企业债券发行为手段的创新性金融信贷体系。新能源汽车厂商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境内外上市、吸纳民间资本和自有资金积累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其他六大产业的金融支持

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这六个产业目前处于成长阶段。这是由研发向产业化转换的关键时期,产业化取得一定进展,在关键技术创新方面也有一定突破。主要有以下金融支持策略:(1)加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首先,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的资金投放。其次,商业银行可针对企业不同特点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再次,商业银行对重点企业可采取银团贷款模式加大信贷支持。然后,积极创新担保方式,完善产业贷款担保机制。最后,加强对产业的信贷风险防范。(2)建立专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第一,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第二,创建政策性投资开发专业公司。第三,创建政策性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3)组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4)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引导作用,拓宽融资渠道。首先,充分利用主板市场融资,优先支持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其次,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优先核准符合发展要求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发行债券。再次,建立相关产业源创业板市场。最后,加快发展与产业技术开发相关的风险投资,建立风险投资机制。(5)推进与产业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产业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综上,我国应根据格个产业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金融支持策略,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深圳工商登记“变法” 篇3

10点13分,李经文把营业执照拿到了手上。认真到近乎有些倔强的李经文看了看表,总共用了1小时13分钟。“放在以前,起码需要20天,”李经文说。他觉得还不够过瘾,当场决定再给自己办一张,不到半个小时,他又拿到了一张“世界美协文惠进出口商品服务中心”的个体工商营业执照。

总是随身携带相机的李经文很开心,让工作人员给自己拍了照,并发到了自己的微博上。他在微博中说,“我仅用1小时13分就拿到了营业执照,且不收任何费用,这在香港也做不到。”

工商局的“玻璃门”

3月1日碧波办证大厅的经历让李经文印象深刻,李经文曾在香港、江苏等地多次开办过企业,对中国大陆工商登记工作的繁琐之处十分了解。

就在此前,同样在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分局,李经文也遭遇了注册的尴尬,“我要注册一个进出口商品技术服务中心,由个体户来搞,这里没有过先例。名称核准就很麻烦,一次又一次,折腾的人想发火。”李经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他看来,注册资金、场地审查和各项前置审批是摆在很多创业者面前的“三座大山”。

按照此前的办证流程,名称核准只是整个繁琐的办证程序中的第一步。核准后,要到银行开设公司临时账户,并找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最后凭验资报告去工商部门办理名称核准。

“注册资本实缴登记”是另一道门槛,按照2006年《新公司法》规定,注册资本存放在银行验资账户,在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前不得动用该笔资金。这无形中提高了公司设立的资金门槛,降低了资本利用率。

“过去企业办证确实很难,有个说法叫‘玻璃门看似容易,实际很难,主要是门槛太高。”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袁作新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坦言。

“人们说工商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确实存在个别现象,但‘事难办的症结不在工商部门。”袁作新说,成立一个外资企业要跑几十个公章是事实,但大都在前置审批部门,工商注册只是最后一个环节,“结果对执照难办的不满情绪都堆在了工商部门”。

罗湖分局企业登记注册科副科长李丽华举了一个例子,“深圳市万象城要办一个卡拉OK厅,要提交卫生、环保、文化、消防四个前置审批许可的证件,企业把所有证件都办下来,花了几个月时间不说,最头疼的是,四个证上的地址写了四条路。”

万象城恰好处于四条路的交叉地带,原则上写哪条路都不算错,但一旦将来出现问题,工商登记部门就可能被追责。李丽华说。

“我们只能委婉地劝说企业去把地址改成统一的名字,可是人家好不容易把那些证办下来,已经很难了,还要再去改一次,怎么能不生气?”

“现在大不同了,按照最新的登记程序,他们可以先办营业执照,其他审批部门再根据营业执照信息进行审批,就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了。”李丽华说。

宽进严管

按照深圳市人大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深圳市从3月1日起,全面推行新的商事登记制度。

“计划经济下制定法律法规,是把企业和人都预设成‘坏人,要通过制定制度,把人和企业管住、管死。”袁作新表示,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制定任何法律规章,应该把企业和人看成是好人,打开市场大门,再进行宽进严管。

“过去注册资本‘三虚一逃的现象非常严重,虚假注册、虚假材料、虚假场地、抽逃注册资本非常普遍。”袁作新说,很多企业就去找中介公司垫资,一方面让中介公司从中牟利,另一方面也给注册部门提供了寻租空间,容易产生勾结。

“问题这么严重,不管是人员意识问题还是廉洁问题,都说明制度有问题。”袁作新介绍,在“新政”下,深圳的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再登记公司的实收资本,也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和注册登记费。这意味着开办公司,无须再为注册资本发愁。一个形象的说法是,只认缴1元的注册资本,在理论上都是完全可以的。

另一个明显变化是,个体工商户、公司等营业执照上将不再记载“经营范围”这一项,可以自由选择增减经营项目。用袁作新的话来说,此前的规定很不合理,就像一个人出生前就必须决定自己将来是做什么的,取得出生证之前就要取得律师证、会计证等资格证明。

在李经文看来,目前深圳的商事登记改革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香港,“虽然香港的门槛也很低,但注册和变更都要收取很高的费用。登记费要2000多港币,名称、法人、地址等任何一个事项的变更都要收取几百甚至上千港币。”

“我们的制度借鉴了香港的不良企业‘除名制度,但更加完善和人性化,是建立了‘黑名单即经营异常名录,给违规企业‘缓刑期,避免误伤。”袁作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动了谁的“蛋糕”

新政推行并非易事。袁作新说,方案征求意见时,相关前置审批监管部门的阻力很大,甚至有点“舌战群儒”的意味。

“以前审批和营业执照互相捆绑,所有部门都已经习惯了,总希望发营业执照的时候为审批部门把一道关”。 袁作新说,原本由工商部门配合进行的监管变成了最后的兜底,仅仅是一处流程的改变,恰恰是在回归法制,谁审批谁监管。

新政还不可避免地动摇了一个群体的饭碗——注册会计师。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曾表示,当前验资证明和企业年检审计业务占深圳市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收入的80%以上,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甚至达到了100%。如果取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而言不亚于“灭顶之灾”。

这一度让注册会计师行业“如临大敌”,甚至有上街抗议的传闻,而袁作新则全程参与了“谈判”。在袁作新看来,深圳需要出具审计报告的企业不到10%,却养活了将近10万会计师从业人员。“利用政府资源和企业来养活整个行业,本身是不对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谈判的结果是,取消验资证明文件,而新政中也吸取了注协的部分修改意见,例如引入注册会计师对股东承诺的事项进行专项审计,以确定其是否履行了承诺。

另一个吃“工商”饭的行业——中介公司比较乐观。《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罗湖分局嘉宝田办证大厅楼下看到,这里依然活跃着很多中介公司业务员,他们名片上的内容大都相似:全国大额增资3万~3亿,代理工商营业执照一条龙服务,提供房屋租赁合同,代办环保、消防、卫生等。业务涵盖了从前置审批、验资、办照到变更的所有环节。

深圳市一家代理公司的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新政对中介公司确实影响很大,但来办证的很多人并不了解政策细节,“不是不需要打资金了,只是暂时不用验资证明了,以后该缴多少还是要缴多少,否则怎么向别人证明你的资金实力”。在他看来,新政并没有“消灭”这个行业,只是把很多程序推后了,中介公司依然可以生存下去。

与行业利益的博弈相比,对改革者而言,真正的难题在于敞开大门之后,怎样才能“让好的企业如鱼得水,让不良企业寸步难行”。

“一个重要的制度设计,就是要建立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把违法违纪企业的信息通报给全社会,通过社会监督来限制企业。”袁作新说,外界把新政看成完全没有门槛,甚至看成开办“皮包公司”“违法企业”的乐土,是纯粹误解。改革后皮包公司后果会更惨重,因为所有的信用记录都会对公众公开。

这套信息公示平台还处在建设阶段,袁作新预计,整套系统将于年底前建成使用,而在过渡期,将整合原有政府信息平台的部分功能作为替代。

工商登记改革 篇4

一、工商登记改革后对外汇管理相关政策的影响

(一)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带来的影响

《通知》规定:公司股东应当对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自主约定。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 公司登记时, 无需提交验资报告。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管理而言, 这将对以实收资本为基础的外国投资者出资确认登记制度带来冲击:一是外商投资企业是否仍需到外汇局的外方出资确认登记业务亟待明确。二是外商投资企业外债额度计算及减资、撤资、先行收回投资等业务是否依然依据实缴注册资本以及实缴资本数额的确定方法应进一步明确。

(二) 年检报告公示制度带来的影响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 将现行的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企业按年度在规定的期限内, 通过信息公示平台向工商登记机关报送年度报告, 并向社会公示。这意味着外汇局现行的外汇年检制度将面临较大冲击:一是从以往外汇年检实践看, 工商年检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外商投资企业的年检意识, 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 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外商投资企业的年检积极性, 影响外汇年检成效。二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 外汇年检依旧需要企业通过会计师事务所代申报企业数据, 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 部分企业可能存在侥幸心理, 逃避年检。因此,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 外汇年检是否继续执行及该如何操作需进一步明确。

(三) 放宽经营范围登记带来的影响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 企业经营范围可由市场自主进行自主选择表述和申请登记, 即意味着企业的经营范围可能没有明确的限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前对资本金结汇使用用途范围的界定, 使得外汇局和外汇指定银行难以判断企业资本金结汇是否超其经营范围, 将给外汇资本金及外债结汇超正常范围使用案件定性造成困难。同时,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 并不再收取验资报告, 若无其他强制规定, 企业可能不再准备验资报告, 外汇局或外汇指定银行在办理外汇资本金及外债结汇业务时, 面临结汇条件具备与否的标准缺失问题。

(四) 异常名录制度带来的影响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 实行异常名录管理制度, 不再执行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等相关管理制度, 而按照当前外商投资企业基本信息登记管理, 对于涉及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企业办理注销的, 需提交工商主管部门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公告 (证明文件) 。是否需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同步, 即外汇局是否凭“经营异常名录”即可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注销及货物贸易名录注销的相关规定需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政策建议

(一) 改革当前外方出资确认登记管理方式

建议根据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具体情况, 对当前的外方出资确认登记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企业资金入账后, 可直接通过银行办理相应的外国投资者出资确认手续或系统自动确认, 无需由会计事务所到外汇局网上办理外方出资确认登记。

(二) 改变外商投资企业外汇年检方式

工商改革措施实施后, 根据国民待遇原则, 工商管理主管部门不再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年检。但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年检不同于工商年检, 如果一味的取消集中式普检年检方式, 年检数据这项外汇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将流失。一方面其可以使外汇局全面、准确地掌握外商投资企业权益、负债及盈利情况等数据信息, 更好的监测企业资金对跨境收支产生的影响, 并且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外汇形势分析;另一方面, 核查外商投资企业部分外汇业务办理的合规情况, 可以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对外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提升其外汇业务合规意识, 因此建议改外汇年检为外商投资企业年度运营情况网上申报, 企业通过应用服务平台自主申报, 外汇局通过不定期抽查、核实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

(三) 将列入工商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与外汇登记状态进行统一

工商改革后, 企业不按时提交年度报告的或通过登记的地址无法联系的, 由工商主管部门将其载入经营异常名录, 并纳入信用监管体系。外汇局也应将其载入外汇信息异常名录并在“应用服务平台”上予以公示, 也可在外汇管理信息系统中设定该企业登记状态为暂停。

(四) 明确电子版营业执照有效性及修改档案管理留存方式

改革后, 工商全面推行网上登记, 并建立电子营业执照制度, 电子档案、电子营业执照与纸质形式并存的方式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鉴此, 外汇管理相关规定及操作规程也应明确电子营业执照在外汇业务中的有效性和及时修改档案管理留存方式。

(五) 完善工商改革所涉外汇政策的反馈工作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知识测试题 篇5

春季全员业务培训考试测试题

考号 单位: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于每年(),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报告,并向社会公示。

2.《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自()起施行。

3.企业应当自出资信息、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即时信息产生之日起()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企业未按规定履行公示义务的,应当书面责令其在()日内履行。4.市场主体不得将()、()、()等作为住所申请登记,并在登记时作出()。5.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依法履职过程中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的,应当自查实之日起()个工作日内作出将其列入()的决定,并予以公示。

6.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个体工商户纸质报告之日起()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个体工商户已经报送报告。

7.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邮寄专用信函的方式与企业联系。经向企业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两次邮寄无人签收的,视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两次邮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日,不得超过()日。8.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再审查住所(经营场所)的()和()。9.改企业年检为报告公示,企业对报告公示信息的()性、()性负责。

10.公司的实收资本及股东(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公司股东(发起人)出资信息在2014年3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发生变动的,公司应当于()日之前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1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抽查企业公示的信息,可以采取()、()、()等方式。12.个体工商户未按时报送报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当年报告结束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将其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

13.企业发现其公示的信息不准确的,应当及时更正;但是,企业报告公示信息的更正应当在每年()之前完成。

14.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满()年未履行公示义务的,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15.实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从主要依靠行政审批管企业,转向更多依靠建立透明诚信的市场秩序规范企业,真正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桩”,构建起“()、()、()()”的全社会共治格局。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共20分)

16.政府部门发现其公示的信息不准确的,应当()更正。A.限期 B. 及时 C.在10个工作日内 17.企业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由()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A.省 B.市 C.县

18.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当按照公平规范的要求,根据企业注册号等随机摇号,抽取辖区内不少于()的企业,确定检查名单。

A.5% B.3% C.10% 19.《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核心内容是()。A.建立社会诚信体系 B.建立企业信息公示制度 C.加强企业社会责任

20.农民专业合作社报告不含下列哪项内容()。A.生产经营信息 B.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 C.资产状况信息

21.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社启用新版营业执照的时间,最迟不得超过()。

A.2014年12月31日 B.2015年2月28日 C.2015年7月1日

22.个体工商户未按时报送报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当年报告结束之日起()工作日内将其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

A.5 B. 20 C.10 2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于每年报告公示结束后,对企业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信息的情况进行一次()抽查。

A. 定向 B.不定向 C.随机

24.()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其登记的企业的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工作。

A.县级 B. 市级 C.省级

2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企业公示的信息虚假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举报材料之日起()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予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告知举报人。A.15 B. 20 C.10 26.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抽取一定比例的企业,对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信息的情况进行检查的活动。

A.按行业分类 B.随机 C.按注册资金多少 27.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应当自信息形成之日起()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A.30 B.10 C.20 28.个体工商户未按照规定报送报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其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并于本()至()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A.7月1日;本12月31日 B.7月1日;下一6月30日

C.7月1日;本10月31日

2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政府部门在企业信息公示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

A.要求行政赔偿 B.提起行政诉讼 C.要求听证

30.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开展检查后,应当将检查结果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A.定期 B.统一 C.随时

31.对自公示之日起届满5年的行政处罚信息的处理正确的是()。

A.仍继续公示 B.记录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但不再公示

C.直接删除该记录

32.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告知行政处罚当事人行政处罚信息将向社会进行公示。A.书面 B.口头 C.详细

3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开展检查,企业不予配合情节严重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

A.责令其限期改正 B.当场处罚 C.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

34.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公平规范的要求,根据()

等随机摇号,确定抽查的企业,组织对企业公示信息的情况进行检查。

A.企业注册号 B.企业注册时间 C.企业类型 35.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未依照《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履行职责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A.市级 B.省级 C.上一级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共20分)36.《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建立了(),来确保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的实施。

A.异常名录制度B.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 C.日常监管巡查 D.部门联动响应机制

37.企业报告内容包括:()

A行政许可取得、变更、延续信息B 企业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信息C企业开业、歇业、清算等存续状态信息D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

38.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开展检查,企业应当配合,接受询问调查,如实反映情况,并根据检查需要,提供()、行政处罚决定书、场所使用证明等相关材料。

A.会计资料 B.审计报告 C.行政许可证明 D.外来人口证明

39.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应当作出列入决定,将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信息记录在该企业的公示信息中,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统一公示。列入决定应当包括()、作出决定机关。

A.企业名称 B.注册号 C.列入日期 D.列入事由

40.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应当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下列哪些企业信息()。A.工商注册信息 B.行政处罚信息

C.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D.行政许可准予、变更、延续信息

41.个体工商户的报告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行政许可取得和变动信息 B.生产经营信息、联系方式等信息

C.开设的网站或者从事网络经营的网店的名称、网址等信息

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报送的其他信息

4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作用约束机制,在()等工作中,将企业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A政府采购 B工程招投标 C国有土地出让 D授予荣誉称号

43.在申请工商注册登记时,对未取得房屋产权证明的住所,属城镇房屋的,提交下列材料之一即可:()A房地产管理部门依法出具的证明B购房合同及房屋销售许可证C其他有效证明

44.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抽查企业公示的信息,可以委托()等专业机构开展相关工作,并依法利用其他政府部门作出的检查、核查结果或者专业机构作出的专业结论。A.会计师事务所 B.税务师事务所 C.律师事务所

45.《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主要特点是()。A.强化信用约束措施 B.体现部门联动响应 C.强调企业社会责任 D.推动形成社会共治

四、判断题(每题1分 共10分)

46.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能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报告。()

47.《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公布,充分体现了政府放松对企业直接干预,从依靠传统行政监管手段向注重运用信用监管手段转变。()

48.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其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不准确的,应当及时更正。()

49.个体工商户不能自主选择其报告内容是否公示。()

50.个体工商户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的电子报告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直接报送的纸质报告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1.当年设立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需报送并公示报告。()

52.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依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履行公示义务的,由市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53.同一住所不得作为多个市场主体的住所办理登记。()

54.成员跨三个以上省辖市,出资总额100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在其名称中可以使用“辽宁”字样。()

55.对于应当具备特定条件的住所,或者利用非法建筑、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等从事经营活动的,由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公安、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管、人民防空以及规划、房屋管理等部门依法管理;涉及行政许可事项的,由负责行政许可的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监督管理。()

五、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56.问:市场主体增设经营场所时,可以不再办理分支机构登记,而采用备案,请问增设经营场所备案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工商登记改革 篇6

我公司成立于2005年,李某系原始股东。2007年1月8日,李某向公司提交报告,称因需为父亲治病,要求公司退回10万元全部股金,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同意后于当日办理了退股手续,同时将该股权交由其他股东收购,并对股东名册进行了变更,还到工商部门申请股东名称变更登记(但因工商部门的原因一直没有办理),李某亦并未提出异议。后由于公司效益倍增,2007年底,李某以其退股系抽逃出资,违反了《公司法》关于不得抽逃出资的规定,属于无效行为,要求恢复原始股东身份。请问:此案是否构成抽逃出资?

本案并不构成抽逃出资。李某不再具有股东身份。

一方面,退股即撤资行为,撤资并不等于抽逃出资。抽逃出资是指在公司验资注册成立后,发起人或股东没有足额缴纳出资的真实意愿,暗中将出资的全部或部分抽回的,却仍保留股东身份和原有出资数额的欺诈性违法行为。主要情形有:将货币出资用于偿还股东个人债务或他人个人债务;非因经营或正常业务开支又没有正当理由抽走货币出资;把他人的实物“借”来出资,再将它归还原来的权利人;将已办产权转移手续的实物、工业产权、专利、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再无偿或以不合理的低价转让给他人。很明显,本案并没有上述情形,彼此并没有欺诈的故意,李某也已经在事实上没有了股东身份和原有出资数额;另一方面,《公司法》虽规定禁止抽逃出资,但同时也规定股东可依法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权。即并不等于股东除了解散公司外就不能撤出公司,相反,股东仍可以通过依法转让股权的方式,让其他股东或第三人取得其出资份额。禁止股东抽逃出资,实质是禁止不正当地减少公司资产,而转让股权并不会减少公司可独立支配的资产。本案中,李某的股权已由其他股东对价购买,公司资产得到了相应补足,并没因李某撤资而减少。再一方面,虽然工商部门尚未办理股东变更登记,但公司已经提出申请,且未登记的原因在于工商部门。更何况《公司法》已明确规定,股权转让从记载于股东名册时起发生效力,即从对内的效力上说,李某已不具有股东身份,工商变更登记管辖的是公司对外的效力。

工商登记改革 篇7

中国工商登记与税务登记的分立由来已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一分立状况不但暴露出了很多逻辑矛盾, 更造成了很多现实问题, 商事主体逃税便是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工商登记制度在产生、实务操作等方面中都具有优先地位, 税务登记制度在现行体制下便具有一定的从属性, 这样的从属性与两种制度的分立如同同一硬币的正反两面, 并不断加深两大制度的分立。笔者认为, 税务登记不恰当的从属性和两种制度的分立, 与其说是两种制度的关系问题, 不如说是税务登记制度自身的缺陷问题。不论是从税收债务成立的立法理念上, 还是税务登记具体的制度设计上, 税务登记制度都有一定的不足。对这些不足的调整,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协调整合的方式, 克服两大制度的过度分立问题, 消除税务登记制度的从属性。

现有的研究中, 税务登记制度的完善领域成果颇多, 很多学者从完善税务登记制度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并为本文所借鉴。 (1) 对营业执照作为税务登记前提条件的论述, 笔者主要参考了一些论文, 这些论文指出了营业执照对税务登记的不利影响, 但并未指出如何才能有效的客服这一不当限制, 更没有采用两大登记制度整合的视角, 比较可惜。 (2) 有些论文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 激发了笔者的思考, 有的为笔者所采纳。 (3) 有的论文虽然论述到两大登记制度的关系, 但其主张将两大登记制度合并, 不为笔者赞同。 (4) 一些税法方面的教材和专著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学理论据。

一、税务登记与工商登记的制度价值概要

工商登记与税务登记制度以行政许可的方式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扮演重要角色, 前者体现国家的经济政策, 赋予商事主体进入市场、开展经营的资格, 同时为政府进行产业调控和市场监管提供全面信息;后者则确保国家税收的征收与实现。不可否认, 两者因各自具有独立的制度价值和内容体系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从《民法通则》到中国《公司法》的颁布, 再到《公司登记条例》的出台, 中国企业法人的设立一直被拟制理论所主宰。19世纪德国法学家萨维尼在对法人本质进行解释时创立了“法人拟制说”, 其明确指出“法人为人工的单纯拟制之主体, 即仅因法律上之目的而被承认的人格”。1法律拟制使得法律条文并不需要太多的变动, 即可将公司纳入到原有法律所调整的主体范畴之中, 而罗马法的人格理论则为公司人格的拟制提供了范式———只需明确相应的条件, 公司便可以跟自然人一样获取独立的人格。毋庸置疑, 公司登记制度则是确保公司具有相应的法律条件、具备独立人格的最好方式。而公司独立人格的拟制所产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公司的信用能力的保证, 所以工商登记主要确保的是以公司为代表的商事主体的日常经营能力和信用能力, 这也就造成了工商登记以经营范围、资本注册、验资审查为主要内容。工商登记合格后颁发给企业的营业执照也在这种立法思想的指导下具有了主体资格证明与经营活动许可的双重功能。在中国, 工商管理登记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以至于被学界重视、研究, 更成为国家改革的一大着力点。对于该制度的完善, 我们认为理应在重视税务登记制度的基础上一分为二:在可以交由市场自治的领域, 工商登记制度应当放松甚至退出, 1但在有些方面, 其必须发挥应有的功能, 解决中国税务登记制度所未解之难题。

类似于工商登记制度, 税务登记制度也有其深厚的理论背景。税收登记的制度价值主要体现在德国税法理论也即权力关系理论与债务关系理论的争论之中。在权力关系理论中, “查定处分”是创设纳税义务的前提条件, 而在债务关系说中, “查定处分”仅仅是已经生成的税收债务的实现方式。目前世界范围内, 税收债务关系说虽未通说, 但不可否认的是, 无论在哪一种学说体系中, “查定处分”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此处所说之“查定处分”, 在行政法上主要是指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在税务稽查过程中行使课税权的行为, 但需要注意的是, 税务登记虽然与课税权行使无直接关联, 但其作为税务机关行使课税权的前提与基础而与查定处分行为密不可分。具体而言, 税务登记制度在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国学者施正文认为, “税收登记时整个税收征管的首要环节, 是征税机关对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及生产经营项目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也是纳税人与征税机关建立联系的开始和证明”。

从上文的制度价值进行分析, 两种登记制度虽同为企业设立阶段所必需, 但由于两者侧重点各有不同, 因此在实务操作中基本被视为两种关联不大的登记制度而被分立:工商登记机关由各省市工商管理局及分支机构办理, 税务登记机关则为各级国税、地税部门, 两者的级别设置上存在很大区别;前者申请人是尚未取得生产经营资格的民事主体, 后者申请人在不需要国家相关机关特别批准的前提下已经取得了相应的营业资格;前者过程中主要提交各类验资、住所证明, 存在股东或合伙人的, 还要提交相关身份证明材料、公司章程、发起人协议或者合伙协议等文件, 后者则应提供营业执照和税务机关要求的证件;两者所依据的法律规范不同。出于行政高效、专业便民等方面的考虑, 将两大登记制度分而设立有一定的优越性, 但我们认为, 认定两者在制度价值上没有太大联系进而将两者完全分立的做法有失草率, 且可能适得其反。工商登记与税务登记之间的联系也颇为紧密:企业的工商登记是税务登记的前提, 税务登记则是工商登记的必然结果。前者内容的变动往往引发后者相应的改变, 两者的注销也往往同时发生。这样的联系反映了两者在制度价值上的关联性:与保障纳税有关的事项往往关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与保障企业主体资格和信用能力有关的事项也跟企业的纳税能力保持一致。换言之, 两者之前的独立性是相对而非绝对的。

二、税务登记与工商登记分立的危害

中国的工商登记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 历经近三十年的风风雨雨, 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不可否认, 目前的工商管理制度仍有较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 因此,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工商登记制度的改革。据此, 2013年3月10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 要改革工商登记制度, 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 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并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由于笔者主要从事公司法方面的研究, 从公司商事登记的角度讲, 中国工商登记的范围过宽、审查过严, 在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及实缴制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2但对于工商登记制度的改革, 笔者认为, 改革者的视野仅限定在了工商登记制度本身的完善, 并将着力点放在了公司资本制度的调整上,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可见一斑。相比之下, 税务登记与工商登记分立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准确地说, 税务登记改革本身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1. 纳税人往往只办理工商登记, 领取营业执照后却不办理税务登记。

纳税人不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中国现行的税务登记制度与工商登记制度衔接不紧。纳税人之所以积极办理工商登记, 是因为营业执照在纳税人的种种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 如果生产、经营者没有营业执照, 在其经济活动中就会寸步难行, 即使没有办理营业执照而经营也极容易被查处。然而, 税务登记证书的作用则在法律规定缺失的情况下被曲解———学者普遍认为, 税务登记证书既是权利证明又是许可证书, 但在实务中, 税收债务人仅仅将税务登记证书视为自己的权利证明。换言之, 当事人往往认为只有在申报办理减税、免税、退税;延期申报纳税;购买发票;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时才需要用到税务登记证书, 其日常经营活动完全可以脱离税务登记证书, 该登记的许可证功能被完全忽略, 这与我们国家过于重视营业执照的执法功能也有密切关系。3除此之外, 在税收实体法上, 学界虽然有国家权力关系说与税收债务关系说的理论分野, 但对税务登记的功能却能达成一致。1当事人在逃税动机的驱使下, 往往会选择主动规避税务登记。在实务中, 税收债务人只进行营业登记几乎成为普遍现象, 以某县为例, 截至1998年12月, 工商累计登记11627户, 而地税部门登记仅为6280户, 数额的相差巨大令人咋舌。

2. 由于税务登记与工商登记的不当分立, 导致当事人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多头开户或者设置秘密账户。

这不仅增加了税基数额确定的难度, 也使得税收征收程序难以顺利进行。这与税务登记证书仅仅发挥了权利证明功能有很大关联, 但究其根本, 工商登记与税务登记分立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

3. 税务登记与工商登记的分立,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当事人设立企业的成本。

特别是在中国工商登记颇为严苛的背景下, 当事人仍需另行税务登记无疑是雪上加霜。完善税务登记制度的宗旨之一是方便当事人履行纳税义务, 从这一角度讲, 税务登记制度改革必须将矛头指向两大登记制度的分立。

三、税务登记与工商登记分立的表现

税务登记与工商登记分立的表现有很多, 在立法观念上对税务登记的定位不明、具体制度上逻辑关系错位、两大制度已有衔接作用不大、应有衔接尚未建立等方面共同反映出两大登记制度分立的局面。

1. 税务登记定位不明, 税务管理目标不清。

现行《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自领取营业热照之日起三十日内应当持有关证件, 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其他条文也规定了纳税人开立银行账户、领购发票等涉税事项必须持税务登记证才能办理, 但并未明确规定纳税人为什么要办理税务登记, 或者说税务登记在税务管理中的目的和地位并不明确。在要求办理税务登记以后, 纳税发生的时间和条件恐怕就会引人误解。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以实际发生纳税义务还是以办理税务登记作为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和条件?依据税收债务关系说以及相应的税收实体法律规范, 纳税义务在符合课税要件之时既已成立生效, 而《税收征管法》对税务登记定位不清则直接致使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认为税务登记才是课税义务成立的标志, 但实际上自企业开始经营活动进行工商登记之时, 纳税义务就已经发生。观念的不明确人为造成了两者的割裂。

2. 工商登记不恰当地钳制了税务登记。

(1) 设立上税务登记受到了工商登记的限制。中国现行法律规范2大多要求商事主体在领取营业执照后30日内办理税务登记。可见工商登记是进行税务登记的前提条件。 (2) 变更税务登记受制于工商登记。相关法律3规定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 应当先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变更登记手续, 然后在法定期间内才可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手续。 (3) 注销登记上也存在同样的限制, 只不过时间间隔改为15天。4 (4) 中国工商登记分为正式登记与临时登记, 既然将工商登记作为前置程序, 那么税务登记也理应分为正式登记与临时登记两种。可现行法律不允许临时营业执照办理税务登记, 使得相关当事人的权利没法实现。可以说, 即便是将工商登记作为税务登记的前置程序, 立法者也没能实现自身体系的自洽。

从税收法理上讲, 纳税义务产生于课税要件该当之时, 而不论是否领取了营业执照。在满足要件之时, 相同纳税义务承担人一律平等, 世界各国税法特别是实体法都没有将纳税人的义务与营业执照相联系。中国立法者并未认识到这个问题而将工商登记错误的设为税务登记的前提, 这在根本上与前述税务登记定位不明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论是税务登记还是工商登记, 都不可能成为税收债务成立的法定要件, 前者对于税收征管具有重要意义, 后者几乎对税收债务的产生与实现没有直接影响。

注销登记的联动机制和15天的规定更是与中国目前的法律制度相违背。纳税人被吊销工商营业执照, 要求纳税人应当自工商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十五日内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规定不符合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 难以操作。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企业法人违反规定实施的一种行政处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 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 该企业法人归于消灭。因此,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 只是不得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但其仍然具有以清理公司资产及债权债务为目的的民事主体资格, 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了注销登记后, 企业法人资格才归于消灭。因此, 吊销营业执照并不能必然导致企业注销税务登记, 15日的期限也过于短暂。

3. 税务登记的时间限制不妥当。

税收征管法所规定的有关税务登记管理的时间不尽合理。根据第15条的规定, 从纳税人领取营业执照开始经营, 到领取税务登记证件可能会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这样, 经营时间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之间就有可能出现了一个失控的期间。虽然最终这段时间应该缴纳的税款仍可以得到补收, 但是会使税款推迟入库, 不利于税收的征管。例如某企业6月10日领取了营业执照并开业, 取得应税收入, 那么按照税收法律规定该企业应该在纳税义务发生后的下一月的15日之前缴纳税款。但是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 该企业可以在7月10日才进行有效的税务登记申请, 税务机关还可以在8月15日才发给纳税人税务登记证件。这样纳税人6月份发生的纳税义务最迟会在8月15日之前才缴纳入库, 税款入库时间整整延迟了两个月。如果纳税人属于无照经营的话, 那么税款推迟入库的时间还会更长。

4. 税务登记与工商登记的衔接发生脱节。

《税收征管法》第15条第2款规定,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 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但根据中国的行政机关设置体系, 海关、国税、外汇、金融、工商实行分级设立、垂直管理的机制。这就造成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税务机关在管理范围的划分上存在着标准不一致的问题。纳税人虽然大多数是在其所在地的县级工商局领取营业执照,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纳税人是在地市级工商局及其所属的直属分局、特业分局, 甚至是省级工商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理工商登记, 还有部分纳税人是在工商行政管理所办理工商登记。《税收征管法》规定, 纳税人应向生产经营地或纳税义务发生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税务机关在管理范围的划分上不匹配, 既给双方之间的信息沟通、情况通报带来了诸多不便, 也给税务机关通过工商登记监控税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且《税收征管法》只是规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义务向税务机关通报有关工商登记信息, 而没有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未履行义务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这就使得税务机关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信息沟通、共享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人情工作”, 从而不利于税务机关强化税源管理和税务登记工作。

5. 税收征管法关于税务登记与金融机构账户之间关系的规定存在逻辑矛盾。

税务登记证明被法律规定为金融机构账户设立的前提条件, 可见立法者将金融机构账户与企业的日常经营完全割裂。企业在设立之初就需要将资金放置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账户中, 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验资程序, 才能取得营业执照, 而取得营业执照后才可以依法办理税务登记。而税收征管法又将税务登记作为企业开户的前提。这样矛盾的逻辑造成的结果是企业通过非法的方式开立专用账户或者只得借用至少一个的自然人账户办理设立事宜, 不仅造成了金融风险, 还大大增加了当事人办理工商登记的成本, 更有甚者, 企业成立后依靠税务登记证书办理的银行账户仅仅沦为“空壳”, 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原有的账户办理经营业务,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逃税的风险, 使得税务机关无法充分核对税源。

四、税务登记与工商登记制度的整合

从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开始, 交易成本在企业领域的运用十分广泛, 后世学者在科斯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产权理论、不完全合同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 这些理论都十分重视交易成本的作用。从布坎南开始, 交易成本的分析方法被引入了政府行为之中而诞生了政府经济学, 布坎南等人也被称为“公共选择学派”。该学派主张将政府行为视为一种公共产品, 政府行为的提供需要考虑成本因素。在税务登记与工商登记统一中, 我们完全可以采用这样的理论进行制度的构建。另外, 根据哲学上系统论的观点, 组织系统中不同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对系统整体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可以将工商登记与税务登记看作是企业登记系统的两大要素, 各要素之下还可细分为更多的子要素, 不同要素之间应当去烦取精, 优化排列组合, 唯有如此才可以实现登记系统整体收益最大化。结合此两种理论, 笔者认为, 两大制度的整合是一种以成本收益为准绳的不同要素的优化排列。

涉及到两种关联性制度的协调问题时, 我们的思路通常有以下几种: (1) 使A制度包容B制度, (2) 使B制度包容A制度, (3) 保持两者独立性的同时, 整合两者的关系。前两者在成本节约方面往往优于第三者, 但适用范围却比较狭窄。税务登记与工商登记由于存在较为独立的制度价值和内容体系而无法使一方完全包容另一方, 但我们仍然可以在某些细节上实现两者的整合。

1. 我们应废止将领取营业登记作为税务登记前提条件的做法。

相关法律应当要求当事人在从事经营之时, 就要进行税务登记。但这样的做法需要相应的配套机制, 至少需要解决下列问题:开业就可领取税务登记证书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当事人不去进行工商登记呢?当事人开业经营后不愿主动进行税务登记应当如何处理?当事人开业后没有进行工商登记或没有通过工商登记而终止经营, 原有税务登记如何处理?当事人取得营业执照后, 原有税务登记是否需要更换?原有等级是否是临时性的?

在中国, 工商登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审核过严, 这表明中国商事主体在进行工商登记之时往往比较主动。一方面无照经营面临着严厉的惩罚措施, 工商行政部门属于垂直管理, 机动灵活, 享有行政处罚权和检察权, 当事人规避工商登记的机会不大、成本过高。另一方面, 工商登记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 历史久远, 人们对工商登记在心理上形成了制度依赖。况且市场竞争激烈, 当事人往往通过展示营业执照的方式向交易人表明自身的信誉, 工商登记可以给交易双方减少各类交易成本, 如寻找成本、谈判成本等, 产生一定的收益。所以即便不将营业执照当做税务登记的前提, 营业登记的积极性也不会受到影响, 工商登记改革仍然可以集中精力去解决自身问题。因此我们仅仅需要加强制度激励, 让当事人主动及时地进行税务登记。

笔者认为,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以下的激励路径。首先, 强化金融账户的管理。企业专用账户的开立与税务登记证书挂钩的同时, 强化对金融账户的管理和开户流程的透明度, 明确相关金融账户与企业设立、经营的关联性, 企业的集资、验资、日后的经营均不得随意另设账户。这样就实现了账户、税务登记、工商登记的联动, 从而使得企业在开业之初就积极进行税务登记。对只进行工商登记而不进行税务登记的商事主体, 可以建立政府登记信息共享平台、明确工商部门向税务部门进行定期通告的责任等方式予以克服。在此, 需要对税务登记的管辖做出改革, 以商事主体住所地的税务机关为登记机关, 方便对口通告。对不进行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的主体, 加强联合办公、统一执法, 杜绝不进行任何登记的情况发生。

商事主体开业之后的税务登记, 笔者认为应当界定为临时登记为宜, 在实务中可以称之为预登记。商事主体按照其欲成立的主体性质进行预登记, 预登记产生的代码具有唯一性, 用于办理正式登记和其他各种税务事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杜绝当事人由于挂靠、经常地点经常变动而规避赋税的情况。当事人在进行工商登记时, 应将预登记信息提供给工商管理部门, 工商登记部门也应当主动要求当事人提供预登记文件。由工商管理部门通告税务部门将预登记转为正式登记或注销。这样可以减少当事人的成本, 提高行政效率。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的时间, 由于其只进行形式审查, 并且登记具有临时性, 所以时间限定在当事人申请后7个工作日为宜。对当事人开业后无正当原因不进行税务登记的, 由税务机关进行严厉处罚, 必要时可以限制相应主体取得营业执照, 这就从违法成本角度克服了税务登记的随意性。

2. 我们应当加强税务机关与工商管理机关、政府其他机关的合作。

建立税务机关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协作机制。进参考文献:一步完善落实税务登记信息和工商登记信息交换与共享制度。通过信息交流、资源互补、发挥监督、管理功能、提高税务登记率, 从源头上减少税收漏征漏管户。按月开展与工商部门办证信息相互传递, 及时开展登记信息核实比对工作, 重点要鉴别一些虚假的空壳户。提高办证质量。健全和完善工商、税务办证协作机制, 在部门联合办公方式管理的集贸市场实行税务与工商部门联网, 使新办营业执照的纳税人均能同时在税务部门微机系统反映, 即时监督其办理税务登记情况。在接受登记时, 在改变相应登记管辖, 使得管辖级别、地域尽可能一致的前提下, 采用联合办公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结论

有些学者提出借鉴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 将工商登记与税务登记合二为一的做法。笔者并不赞同。首先两者存在较为独立的制度价值,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建立初期阶段, 国家管制强调专门化的大趋势下更是如此。另外, 两种登记制度分立时间较长, 行政机关的设立也较为固定, 分立的体制产生了强烈的制度依赖。最后, 如同发改委在定价领域不肯放权一样, 税务登记与工商登记产生了大量的部门利益, 相关部门面对已经划定的利益范围而寸步不让, 两大登记体系合并必然遭受阻挠。因此, 在现阶段, 实现部门与制度之间的协调整合才是实现系统价值最大化的首选。

摘要:实行税务登记制度对于税务机关了解纳税人的基本情况, 掌握税源, 加强征收管理, 防止漏管漏征, 强化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宣传, 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中国税务登记制度却存在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其中, 税务登记与工商登记的分立便是一例。试图探究两种登记制度分立的原因、危害, 并提出改革建议, 以完善中国税务登记制度。

公证在工商登记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公证,工商登记,公司,证据

由于工商行政管理制度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中介服务市场冗杂以及商事主体诚信守法意识的缺失或法律意识的淡薄,虚假登记材料经常出现在工商登记活动中。在工商登记活动中引入公证前置程序,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就在工商登记中可能涉及的公证种类及相关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公司章程公证

公司章程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公司的申请,依法证明公司章程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公司在进行设立登记、章程变更登记时,如果股东不能亲自前往工商登记部门办理相关登记事项时,可以要求公司提供经过公证的章程或章程修正案,从而保证上述重要法律文件的真实性。

二、股东会以及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公证

工商登记部门在涉及公司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如变更住所、变更法定代表人、增加注册资本、变更出资方式、变更出资时间、变更公司类型、更经营范围等相关登记事项时均需公司提供相应的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实践中,假冒股东签名通过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的现象十分突出。此时如果有公证员的介入,由公证员负责股东会(股东大会)以及董事会、监事会决议的审查,则可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该决议在内容及程序上的真实合法性,减轻因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进行登记造成的损失。

股东会的主要内容即表决,而我国各类重要投票表决的计票、监督等,在习惯上都由公证员承担。公证员在办理股东会(股东大会)公证中,主要是审查股东身份、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程序,如时间、地点、主持人、通知发布、出席人数等是否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各项表决是否准确无误。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公司法规定召开股东会(股东大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15日前通知全体股东。在此类公证中,公证员可以先对会议召集人将召开股东会(股东大会)的通知送达全体股东的行为办理保全送达证据公证,然后再对股东会议办理公证。再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我国许多有重大影响的股东大会或公司创立大会常常有公证员的参与,公证员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障了相应重要法律行为的合法性。我国证监会在《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76条规定:“对股东大会到会人数、参会股东持有的股份数额、授权委托书、每一表决事项的表决结果、会议记录、会议程序的合法性等事项,可以进行公证。”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2001)年修订)》第7条规定:“公司董事会应当聘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律师出席股东大会……也可同时聘请公证人员出席股东大会。”

三、授权委托书公证

法人、合伙企业等在工商部门办理相关登记事项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往往很难亲自到场办理。此时,代办人是否得到了真实的授权很难认定,如果由于委托书在法律上存在瑕疵而造成登记错误,登记机关难辞其咎。因此,在涉及企业一些重大事项的变更登记时,一份经过公证员合法审查的授权委托书公证书,无论是对登记部门还是企业本身的利益都能提供更好的保障。

四、股权转让协议公证

完备的股权转让制度能有效地促进公司资本的流通、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实现股东投资目的。但是在涉及股权转让的工商登记实践中,公司提供的《股权转让合同》的真实合法性往往难以保证。如果对股权转让协议进行公证,由公证员对股权转让协议的内容和签订程序进行严格审查,则能为相关登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股权转让纠纷案件是公司诉讼中的主要案件,案件涉及问题集中在股权转让侵犯优先购买权、违反法定程序、股权转让人出资不实或以自行处置公司资产进而抽逃出资等情况,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合法权益。在股权转让的工商登记问题上,甚至常常会出现假冒股东签名通过股权转让协议的情况。而公证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保证民事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如果公司登记机关在股权转让进行变更登记之前要求申请人提供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书、股东会决议和股权转让协议,将公证作为公司股权变更登记的选择性前置程序,那么公证员将会要求合格的委托人、股东、转让人和受让人到场分别签署委托书、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和股权转让协议,从而保证上述重要法律文件的真实性。其次,公证的另一个基本职能就是保证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公证员作为专业的法律执业者首先必须经过司法考试,并经岗前培训,才能获准执业,从素质上保证了公证员能够担负起工商登记前置实质审查的责任。而审查则根据《公证程序规则》和其他相关法规规定,依据特定的法定程序进行,不由公证人员随意而为,以此保障审查的质量。公证员在审查股权转让协议的合法性时将着重从出让人的主体身份、股权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协议内容、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股权转让后的股东人数是否符合规定、股权转让款的支付方式、股权登记过户条件及其违约责任等多方面进行实质性审查。严格的审查能够保障协议从程序到实体上的合法性,从而保证协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实践证明,公证制度在预防股权转让纠纷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

五、保全证据公证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行政相对人不配合或执法证据难以留存、可能灭失的情况。此时办理一个保全证据公证,由公证员来收存和固定证据,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消除各种纠纷隐患,防患于未然。

保全证据公证是指公证机构应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日后可能灭失或难以提取的证据加以提取、收存、验证和固定的活动。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保全证据公证可以以其强有力的证据效力为工商执法活动保驾护航。

(一)现场执法保全证据

在工商局及各工商所执法人员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商品的违法行为时,可能会遇到当事人拒不配合,先后撤离现场的情况。若当事人又对行政机关调取证据的过程和内容予以否认,则对行政机关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极为不利。为了使执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可以办理保全证据公证。公证员能够对现场情况进行详细的工作记录,对证据保全过程进行拍照及全程录像。通过公证调取证据,不仅可以有力地说服当事人,避免当事人提出不合理的申辩,进入诉讼程序也可以免去诸多举证或质证环节,节省行政和诉讼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二)保全网络证据

由于现在网络成为收集信息的快速通道,虚假信息也顺势挤上了这条“高速公路”。很多企业的商标、名称等信息被大量冒用,合法利益受到严重侵害。但由于网络内容不停变化,被发现后删除也方便,因此工商部门在查证、举证时都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公证处通过“网页证据保全”等公证固定证据,工商部门即可据此进行严厉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公证加强工商部门调取证据的证明力,对促进依法行政、保护当事人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三)保全送达文书证据

在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时,遇到因当事人不配合而使法律文书无法正常送达的情况怎么办?公证送达可以顺利破解法律文书送达难题,保证办案时效和办案质量。这里的公证送达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派出机构向行政相对人送达行政执法文书时,同时邀请公证人员一同前往,一旦发生当事人拒签情形,执法人员当即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绝签收事实,并由公证人员在送达回证上签字作证,而后将执法文书留置于现场,同时由公证机关出具《公证书》,保全依法送达事实证据,从而完成送达程序的一种送达方式。公证机关出具的公证书将作为处罚文书送达的法律依据。

六、股权继承公证

股权继承不同一般财产的继承,包括两类: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的股权继承。其中因有限责任公司兼具资合性和人合性的特点,其继承要比股份公司复杂得多。持有公司股权的股东去世后,其所享有的股权中的财产权当然由其继承人继受取得,包括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两种方式,而股东资格的继承则要看章程对其有无特殊限定,无限定时方可发生继承。随着《公司法》的进一步实施,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和个人股东的不断增多,股权继承将会逐渐增多。

笔者认为,如果将公证与工商部门的各项登记活动有效衔接,不仅能对公证行业本身及工商登记工作均能产生深刻而长远的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能进一步健全现代公司制度,为我国商业活动正常进行提供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对维护整个社会秩序安全运转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2001)年修订).

[2]刘文兵.股权公证问题分析.

[3]巴晶炎.规范股权转让完善公司管理.

工商登记改革 篇9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公司非破产终止程序的任意性、非公开性和缺乏监督。针对这一现象, 在制度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就是建立特别清算制度。特别清算是相对于普通清算而言的一种清算制度。普通清算是在公司解散时按法律规定的程序, 由公司自行组织的清算;特别清算是指在普通清算发生显著障碍或公司有负债超过资产之嫌时, 依法院的判决并在法院监督下所进行的特别的清算程序。特别清算的意义在于, 当公司解散后不按期组织清算时, 通过强制启动特别清算程序来堵住公司逃避清算、逃避债务的法律漏洞。特别清算制度发挥作用需要一个重要前提, 就是对于公司是否出现解散事由, 以及解散之后是否依法自行组织清算, 需要充分的信息公开。这就需要建立公司在终止环节的解散登记和清算登记程序, 以此作为特别清算制度的配套和保障措施;同时将注销登记与以上程序衔接, 共同构建一套透明而公平的市场退出机制。

在公司终止程序中的工商登记管理, 包括解散登记、清算登记和注销登记三个环节。

解散登记

公司按规定解散的, 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 开始清算。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而进行清算的, 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依法受理申请, 并及时组织清算组清算。这是现行立法关于启动强制清算程序的规定, 但从制度设计的严密性来看却不健全。因为现行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办法》对公司的解散和清算登记制度都没有规定, 所以对公司清算的监督和强制程序难以落实。根据公司法, 公司解散是公司非破产终止的原因, 包括自愿解散和非自愿解散。前者包括因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其它解散事由而解散, 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外商投资的公司董事会决议解散, 以及因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后者包括被工商机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被有关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责令关闭、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撤销公司登记而解散以及司法解散。在自愿解散的情况下, 债权人很难及时掌握有关信息, 更难以获取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等必要的证据;在非自愿解散的前三种情况下, 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休眠公司就是以上问题的突出表现。休眠公司, 是指那些停止营业活动并且未经解散和清算而又闲置商业登记的公司, 如我国一些长期未进行年检的公司。针对休眠公司, 日本和韩国的公司法通过拟制解散和拟制清算制度宣告其人格消灭;我国香港的《公司条例》则采用“公司名称别除”制度。按照我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 公司不按照规定接受年度检验的, 由公司登记机关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并限期接受年度检验;逾期仍不接受年度检验的, 吊销营业执照。其实, 对于休眠公司的各种规定, 目的都是以法律手段促其清偿债务并消灭其人格。但是采取以上的措施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 就是要在公司休眠等解散事由出现后, 通过登记和公示程序, 将其后续的清算和注销行为纳入监管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 这就需要解散登记。由此可见, 建立公司解散的登记和公告制度对于保障债权人的知情权至关重要。

在国外相关立法中, 公司解散的登记备案制度早有规定。如《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应向商业登记所申请登记;不适用登记规定时, 法院应依职权将解散及其原因申请登记。同时还规定:第一次的清算人及其代表公司的权限应由管理董事向商业登记所申请登记;清算人及其每一次变动均应由清算人向商业登记所申请登记;法院任命或撤换清算人应依职权进行登记。并且该法还规定了管理董事或清算人违反以上义务时, 由登记法院处以罚款以使其遵守。《美国标准公司法》对公司在自愿解散和强迫解散的情况下的一系列的备案程序规定得更加严格, 其中包括:在各种自愿解散情况下, 由公司向州务卿递送解散条款或解散声明, 经州务卿同意并备案, 以便监督公司通知、公告债权人申报债权;在公司撤销解散声明的情况下, 公司应将撤销声明递送州务卿, 经其同意后由其备案;在被迫解散事由出现后, 州务卿有义务在每年12月底以前随时向州首席检察官出具证明, 列出应予强迫解散的公司名称和事由, 以便州首席检察官以该州的名义提起解散该公司的诉讼;一旦法院颁发了解散裁定, 该法院的书记有义务将裁定的证书副本呈送州务卿备案。对于公司解散的登记公告制度, 日本商法规定, 公司解散时 (除破产以外) 进入清算程序;代表董事应及时向股东发出解散通知, 有发行散股的公司要进行公告, 或在一定期限内, 在本公司或分公司所在地办理解散登记。鉴于国际经验, 我国公司法可以规定:公司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的一定期限内, 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解散的备案登记并公告。建立这一制度的意义在于:一是解散登记标志着公司进入终止程序, 应停止经营活动;二是便于工商管理机关对公司进入下一步的清算程序进行督促;三是当公司逾期未组织清算时, 便于有关权利人取得证据及时启动强制清算程序。

清算登记

从公司退出市场的管理环节看, 如果仅设置解散登记和注销登记制度, 两者的衔接还存在法律漏洞。工商管理机关既无从了解和督促公司解散之后清算程序的继续进行, 也不利于督促公司在清算结束后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我国公司法规定, 有关权利人有证据证明公司解散后逾期未组成清算组是启动特别清算程序的必备条件;在公司自行组织清算的情况下, 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 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 清算方案报股东会、股东大会确认即可。也就是说, 清算完全在公司内部控制下进行, 既没有法院和工商管理机关的介入和监督, 债权人也无权了解和过问。因此, 即便债权人了解到公司解散的信息, 但是对于公司是否如期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债权人也难以知情和举证。同样, 工商管理机关对此也无从了解和监督, 因此公司借逃避清算以逃避债务的做法得以大行其道。此外, 根据现行公司法关于普通清算的规定, 清算活动完全由公司内部人控制, 既没有法院或工商机关的外部监督, 也不存在债权人的内部制约, 这又为违规清算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在实践中还会出现公司经清算终止甚至办理了注销登记, 但是过后发现清算组有不依法充分公告、通知债权人, 或转移、隐匿财产等违法行为, 而此时作为债务人主体的公司已经消亡, 并且因为时过境迁, 债权人维权面临着重重的法律障碍和现实困难。可见, 在公司清算环节建立登记和公告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的管理程序由两个环节组成: (1) 要求公司在规定的期限内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并在清算组成立后的一定期限内将其组成情况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备案登记并公告。这样, 一是便于工商管理机关监督和督促公司开展清算;二是当公司逾期未进行清算时, 便于权利人及时启动强制清算程序;三是可以运用登记的公示职能, 强化清算组成员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 便于事后落实和追究其违法责任。 (2) 要求公司将清算方案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备案登记和公告。这样, 一是可以增加普通清算程序的透明度, 便于债权人及时了解债权的实现状况和公司的终止进程, 必要时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效地维护自身利益;二是使工商管理机关掌握公司清算的进程, 为下一步对公司注销登记的监管提供依据。

注销登记

公司必须经合法清算并办理注销登记才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终止, 即在实质上必须经合法清算了结债权债务;在形式上履行法定的注销登记手续。只有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 公司才能从法律上退出市场。可见, 注销登记既是公司终止的形式要件, 也是判断公司终止的标志, 办理注销登记是公司终止的法定程序要求。但是, 在缺乏监督和处罚制度的情况下, 不履行注销登记程序就事实上终止公司的做法很难杜绝, 如休眠公司。在正常情况下, 公司自行组织清算, 清算完毕由清算组向工商行政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非正常情况下, 即使公司未按期办理清算登记, 权利人也可根据有关信息, 及时申请启动强制清算程序;强制清算完成之后仍通过注销登记程序终止公司。这样, 三个登记管理环节相互衔接形成严密科学的管理体系, 注销登记就变得顺其自然了。

工商登记改革 篇10

1 不动产登记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不动产登记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 我国现行的不动产登记立法中,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动产登记管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统一的登记机关

在我国现行的不动产登记相关的法律法规中, 一共有六个部门可以进行不动产登记, 例如房屋产权登记在房地产管理机关、土地产权登记在土地管理部门、草原登记在农牧业部门等, 导致不动产的登记管理相对混乱。不仅如此, 登记机关与行政管理部门相互结合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例如由于登记机关比较分散, 不仅不利于相互沟通和协调, 而且也给当事人对不动产产权的查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如果两个或者以上的登记机关出现权利相互交叉和重合的情况, 则不仅会增加当事人的负担, 损害其正常利益, 也会扰乱正常的法律秩序。

1.2 缺乏统一的登记程序

在我国, 现行的关于不动产登记的法律法规有《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记规则》等。在这些法规中, 对于不动产登记程序的规定并不一致, 导致各个登记机关各行其是, 当事人难以有效适应,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动产登记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1.3 缺乏健全的责任机制

当前许多不动产登记机关在登记不动产时, 经常会出现错登或者漏登、登记资料遗失等问题, 但是由于责任机制的欠缺, 尽管当事人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登记机关却只是承担了极其有限的责任。

2 加强不动产登记管理的有效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 相关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起来, 加强立法, 对不动产登记制度进行改革, 强化不动产登记管理, 确保不动产登记的合理、有序。

2.1 健全法律法规

我国应该结合国情, 建立相应的不动产法律, 与不动产物法相适应。针对道路、森林、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规定, 制订合理、可靠的不动产登记管理机制, 按照不同的登记法规进行登记, 对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进行调整和统一。

2.2 应用生效主义

所谓“生效主义”, 就是指将不动产登记作为合同成立的生效要件, 只有在登记完成后, 合同才会生效。近几年来,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果采用登记对抗主义, 势必会造成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混乱, 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而如果登记只是作为对抗第三人的要件, 则房地产开发商与当事人达成合意后, 房地产合同就会生效。但是此时, 开放商还可以以同样的内容与第三人签订相应的合同, 合同同样会成立, 这就影响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也无法有效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对此, 应该将房地产登记作为合同成立的生效要件。在这样的前提下, 当事人就要对不动产物权的转移进行登记, 然后合同才能成立,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3 引入形式审查制

针对我国当前公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的基本国情, 现行的实质审查制很容易导致国家公权力对公民私权利的侵扰和过度干预问题, 影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此, 应该以形式审查制取代实质审查制来解决上述问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在不动产登记中采用形式审查制会导致登记缺乏公信力, 物权变动的法律关系不够明朗, 不仅会导致物权归属不明晰, 还可能影响不动产交易安全。对此, 在实际管理中, 可以利用不动产权属证书作为证明权利人名下不动产物的凭证, 确保不动产登记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2.4 建立预告登记制度

所谓“预告登记”, 就是指当事人在签订房屋等不动产物权协议时, 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 向登记机关申请的不动产登记。与一般不动产登记相比, 预告登记是为了保全将来发生的不动产物权而进行的一种登记。登记完成后, 并不会导致不动产物权的设立或者变动, 只是使得登记申请人取得一种请求将来发生物权变动的权利。预告登记的应用能够有效保证不动产交易的安全, 同时维护房地产市场交易的秩序。在我国, 要想构建预告登记制度, 需要明确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申请人资格, 应该由债权人和债务人共同申请, 或者依据相关合同单独进行申请; (2) 预告登记的效力, 明确预告登记的效力, 不仅能够对抗不动产的所有权人及其他物权人, 还可以对抗任意第三人。

2.5 全面重视不动产登记管理

不动产登记人员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积极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切实做好不动产登记工作, 避免出现人为失误。对于登记部门而言, 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手段, 宣传不动产登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人们认识到不动产登记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 提高维权意识。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从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在不动产登记中, 尚存在许多的问题和缺陷,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动产的监管, 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此, 相关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起来, 切实做好立法工作, 改革不动产登记制度, 加强不动产登记管理, 解决不动产登记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我国对不动产登记方面的全面管理,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谢亦苒.浅议改革不动产登记制度以及加强不动产登记管理[J].黑河学刊, 2011 (2) :101.

[2]王双庆.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 2008.

上一篇:校外教育下一篇:病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