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机制

2024-07-28

思想教育机制(共12篇)

思想教育机制 篇1

摘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艰巨的工程,本文从教学机制、管理机制、育人机制方面来研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让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的发展。高职院校政治思想教育机制在培养学生和政治思想教育是学校当前最严重的问题。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能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提高,能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更好的运行起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和运行思想教育机制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和主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学科理论的创新发展,主要要求完善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培养出更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而且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在已经成为教育体系的主要发展目标。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分析

1. 积极和消极心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都会有心里的逆反时期,而学生要有一个成长得过程,这个过程会使学生心理渐渐的成熟起来。现在的大学生都很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们渴望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因为自己的年龄还很小,身心没有完全的发展。他们的情绪有时候会控制不住在经济条件的影响下,受到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对自身现状的不满,从而导致消极的影响。而有些学生的基础差,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想,对学习不感兴趣。有些学生总是有幻想心理,他们对社会的看法不同,很挑剔。当自己的想法和现实不一样,他们就会对现实产生不好的想法,要不就躲避起来,从而自己的热情逐渐消失。还有一些学生从小就有对社会的逆反,对思想政治产生不好的想法所以对社会不感兴趣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很高的抵触的情绪。

2. 思想道德表现不佳。

在学生时期的高职学生,他们的思想比平常人要敏锐,想象力也十分的丰富特别能很容易的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新时代的信息,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个时代。但是学生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分析与实践,在社会上的经验又很少。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让他们面对道德思想观念和要求,现在的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接受,很容易失去方向。

3. 自律能力不强。

学生从中学阶段转到高职学院的教育环境后,他们不愿意接受学校和家长的管教,他们渴望寻找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自由,并且希望周围的人和社会给予他们关心和关注,喜欢有自己的个性人格,独立的空间和主动。这些观念在他们的思想里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我们与国外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不同,一些学生喜欢追求他们的自由,将自己的观念的想法作为自己人生的信仰。他们在面临残酷的环境的时候,斗志会被迅速的瓦解,会把他们的信心逐渐的磨灭掉,所以他们的自律性很不强。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分析

1. 思想政治教育不高。

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学生能使用的人才非常稀少,学生毕业分配制度重新分配并且改革,让学生和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尤其是高职学校的学生,他们进入人才市场非常的困难,使很多的高职学校忽略了专业课程的教育,也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逐渐降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降低,有些学校不再考虑学生专业课程的好坏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学校就为学生的就业考虑,让学生的表现都给了良好,让企业公司对高职学校不再信任,企业在学校就行录用的时候根本不再去看学生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成绩,现在的企业只看学生的专业成绩,导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迅速下降。

2. 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粗糙。

高职学校沦落成和普通的学校教育政治思想一样,都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与,给学生输入思想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除了这一点方法组织活动,校园文化和学生社会实践都是可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可现实却不一样,再高职学校中学生的实践活动管理还比较松散,没有计划、组织以及学校的管理。一部分同学只是自愿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还是缺少教育的系统的管理。在平时生活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理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相关联的,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简单的进行教育,有的时候还用管理的方法取代了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了对学生系统的理性启迪。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研究

1. 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落实好,教育管理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是否达到满意,这会直接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是一个多层次的管理系统,学校应该以高层领导为主,在老师的管理下,学生会越来越受到影响,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落实。在学校人人都可以受到更好的管理与教育。

2. 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要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就必须要以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改变教育工作,要采取教学多种化和理论各式各样的活动,并且积极认真的完成任务。在学校的重中之重是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并且认真思考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解决好高职学校面临的新问题,才能更好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这将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3. 加强实践育人的机制。

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认识到时间的重要。当前的形势,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品德是最关键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最为普遍的是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对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的重要。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在校园里实践,可以让学生品德养成的关键,而这种实践光在学校是不够的,我们就可以校外建立基地或者联系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会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构的增强对学生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让高职学校在思想政治上不断提高和教育机制问题的不断提高,一定会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培育出更多的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许定雄.论高校国防教育机制的创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1.

[2]严丽丽,宋强玲,零东智.广西医学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研究[J].学术论坛,2010.4.

[3]张崇生.关于构建高校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

思想教育机制 篇2

效机制

近来,水口镇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努力构建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具体措施是: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宗旨教育。把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增强群众观念。二深入开展党纪条规和法制教育。利用党课、知识竞赛、宣传学习会等形式进行党纪条规、法制教育,使党员干部能够明白当为与不当为,避免出现因无知而违法违纪,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三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通过读(党风廉政宣传资料)、写(思想认识、心得体会)、看(反腐倡廉电教宣传片)、说(谈自己的思想作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促使党员干部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四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经常性地组织干部集中观看一些警示教育片,接受警示教育,以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和警示大家“善待人生,用好权力,警钟常鸣”;以报告、党课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党性、党风、党纪、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免疫力和廉洁从业意识。

水口镇纪委

思想教育机制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教育规律

接受教育是一个人终身的事业,但不可否认的是,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教育对一个人的人生选择往往起到直接而关键的影响。在中学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塑造学生人格以及终身品质的重要使命,也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领导人才一再强调坚持思想政治正确性的必要性。迅速建立健全高效、实用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完善一个富有科学性、实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发展、完善甚至对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都有着指导性的航标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探究

(一)理性机制与情感机制相互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认同机制,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彻底让受教育者信服,并且能够引导其在已经有的知识储备、判别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达到理性共识,从而进一步在内心深处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认可,最终达到在行为上自觉践行的目的。理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通常占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非理性因素,即情感认同机制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情感起源于对事物的认知,浓厚的情感来自于对事物真切的了解以及深刻的感知,情感对认知事物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它影响着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讨厌与否、满意与否、喜欢与否全部都有一个人的情感因素控制。需要注意的是,理性认同机制的完成往往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而且需要很多努力,情感上面的波动却是迅速而且易变的。正因为如此,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上“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切忌生搬硬套、填鸭式的强行输入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牢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以及责任感、荣誉感、正义感在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是十分迫切、艰巨的。

(二)自律转化机制与制度保障机制互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自律转化机制指的是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从知识上的感知、了解到具体在行动上实施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外在的“他律”向“自律”转化的巨大飞跃,完成这一效果,受教育者便从外在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转为了意识到所受教育是自身发展、进步的必要过程,是提高自我修养的金科玉律。从根本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定性引导教育者从他律转化为身体力行的实践过程。制度保障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正常运行的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一机制是通过建立一套成文、有效的领导组织机构、监督管理部门、惩罚激励制度和 相应的规章,以硬性的条文、约束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切实有效、有序的实施,为了保证思想教育工作系统得以顺利开着,必须有强制性的制度保障为其保驾护航。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律转化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互为支撑,制度保障是为了自律转化能够顺利进行,自律转化又反过来促进制度保障的有序进行,两者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护航者与落脚点。

(三)国家与人民群众的利益互动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推动。我国西汉时期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司马迁曾经总结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历史唯物主义历来也认为,利益是推动人类进行社会历史活动的内在动因,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思想绝对不能脱离利益而单独存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所追求的利益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利益强调,物质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脱离现实群众的物质利益、或者轻视、无视广大人民群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有任何实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受到众多受教育者的普遍认同,追根溯源,就在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是否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我国做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根本的价值评判标准。本质就在于它不仅代表了党和国家作为统治机关的意志,也代表、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切身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习

(一)可接受性规律与双向互动规律相互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系统由教育主题、接受主题、接受客体和教育环境组成,具体来说,就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组成,在这一系统中个部分相互作用互系,从教学目标确立开始,到最终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将教学内容接受、践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作为教学核心,教育主体引导和调控着教学进度,接受主体则对接受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吸收认可、在进一步的整合内化。教育者只有坚持教学内容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可实践性与科学性统一,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为学生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系统中,以学生和教师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情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是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服从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二者在平等互动的基础上体现为一种主体间积极发挥能动性的双向互动关系,双方均把对方作为自身认知和实践活动的对象,在结仇过程中进行思想、情感、观念等方面的有效沟通,从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达到预定目标。

(二)内化外化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学生将“被动”学习的知识有内化吸收后自觉性、连续性的“外化”过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内化过程中受教育者形成的知识对知识的思想和认识,外化则是受教育者已经形成的行为和习惯。两者统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内化和外化的过程是中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分化和统一的过程,是受教育者自身不断超越升华的阶段。受教育者由最初接受思想教育知识的自我意识矛盾,到经过教育者引导启发,最终达到意识和行为的统一,并且在践行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对吸收知识的理解与领悟,思想政治品德的修养、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环节与必要基础,尽早建立其高效实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在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它对消解各方矛盾、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沟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规律,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及外在教育环境结合起来,在全球化视角的高度上整合教育规律,在生态型社会、和谐型社会的高度上思索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与时俱进,充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为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理论支撑是广大教育者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刘少兰.定好基调把握旋律—思想品德课德育渗透的感悟[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22-23.

[2]张长才.注重课堂教学细节,追求高效思品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2):56-57.

[3]周双玲.论新课程下政治课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和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35-36.

[4]韦晓芳.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上进行校本教研[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78-79.

思想教育机制 篇4

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分别为目标性、规律性、整合性以及能动性。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探究

(一) 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

规律是现象中持久或者静止的反映, 它是客观事物之间所存在的本质必然性的联系, 或者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规律不能被人们所创造, 它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人们只能利用或者改造它。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同样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它体现了在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各个要素之间的本质必然性的联系。因此, 要合理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建立更加合理和科学, 进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 并实现最终的目标。

(二) 深入研究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复杂又紧密的联系, 包括了本质性和非本质性的联系。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将其分为三个层次来探究。

1. 基本规律

在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所呈现出来的基本矛盾或者根本矛盾就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基本规律, 也就是最根本的规律。有时候也会表现为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运动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政治观点。由马克思的观点可知,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者集团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从而对人们所施加的本阶级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进而使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社会活动得到一定的改变。这也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要不断地适应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两者间的统一性也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深刻地体现出来, 也就是说思想政治与社会经济关系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任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目标的确定都是与经济关系的需要相适应的, 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也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与发展。因此, 必须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更加了解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而且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2. 主要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规律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可以从两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规律进行理解:一方面, 教育者要以被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实际水平为教育的出发点, 并根据被教育者的实际思想需求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 进而使被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一个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说要从被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 并根据他们的需求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进一步促进被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必须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成功。另一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任何社会, 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或者服从于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是一个较为复杂多样的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中的许多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 服从社会并且受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制约。以上这两个方面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规律, 然而这两个层次的规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前者主要解决人的发展问题, 面向的主体是个体的人, 而后者主要解决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各个领域之间内在的一些问题, 面向的是整个社会。

3. 具体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理解。

首先,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的要素, 两者之间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又相互联系, 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要得到被教育者的客体所认同, 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容易地开展。两者之间双向互动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也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施加思想教育影响, 进而改变被教育者思想品德的一个积极的过程。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是被教育者主动、能动地接受思想教育影响的一个过程。第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也就是被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以及启发中思想道德进行转变, 并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我, 进行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由此看来,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者是相互作用和相辅相成的。

其次, 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协调控制, 从而助力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并发展的, 它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个体, 它的整个过程受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教育者作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要明确对被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所要进行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被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者的思想影响下才能完成受教育的过程, 否则就会随机地往任何方向发展。因此, 这也就决定了想要顺利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 达成最终的目标, 既要不断地协调和控制各种影响和制约的因素, 还需要对被教育者的思想进行一定的控制, 这样一来就能够让被教育者的思想在一定的方向和目标下进行有效的转变。如果在整个思想教育过程中, 所有的制约因素以及被教育者的思想都难以得到控制, 这种情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无效的。因此, 在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活动中, 既要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协调与整合, 有效地利用并强化有积极影响的因素, 又要消除和抑制那些不利的影响因素, 并通过有效的选择教育的方式、制订合理的教育目标等对被教育者的思想进行一个整体的控制, 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一个较好的环境氛围中顺利地进行下去。

最后, 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被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完成两次转化才能达成所期望的思想道德的转变, 这两次转化指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 即从内化到外化的一个转变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被教育者对教育者所传达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吸收, 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自我反省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个阶段指的是被教育者将所接受的信息形成一种新的认识, 并将其转化为良好的行为, 最终再将这种良好的行为形成一个行为习惯。这两个阶段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是属于辩证统一的, 它是被教育者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进而完成思想矛盾运动和最终转化的过程。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关系的辨析

一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联系,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必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并运行起来, 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合理顺利地运行, 就务必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理论依据, 一旦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难以开展下去, 最终很难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其二,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不能被直观地看到, 它具有一定的内隐性, 它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因此, 只有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整个运行过程, 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实质。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人们只能遵循它或者改造、利用它, 不能凭空臆想或者创造它。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不是凭空想象或者臆造出来的, 这就体现了它的客观性。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及时适当地进行调整, 在不违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前提下, 人们可以改变或者优化其运行的方式, 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这就体现出它的主观性。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主要是指系统内部所包含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的本质性与非本质性的联系, 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中所体现出来的只有客观的本质性和必然性的联系, 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相比, 它不存在非本质性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基础和核心环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逐渐地提高, 因此,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不断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尽快地建立起科学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它可以进一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进而消除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摘要:要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前提, 必须要认识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才能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 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含义, 并通过对它们的具体认识, 进一步阐述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教育规律

参考文献

[1]陈淑丽,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及相关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 (2) :79-82.

[2]陈淑丽, 何会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构建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高教版) , 2014 (2) :22-24.

[3]朱孔军.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研究[J].高校理论战线, 2012 (6) :17-20.

[4]聂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教师版) , 2014 (35) :65.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篇5

改革工作宣传计划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宣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县局2012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为依据,多措并举,广泛深入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围绕建立新机制、采取的新举措,宣传改革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此推动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关心和参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为深入推进我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宣传内容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实施步骤、经费分担和有关保障措施。

三、宣传方式

(一)宣传月集中宣传

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确定四月、九月每年两次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月,多措并举开展宣传。

1、利用多种方式宣传政策,解答问题。

2、悬挂和张贴标语。发挥中小学分布广、布点多的优势,在繁华

路段和人口密集地区利用标语、横幅、板报、专栏、发放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切实做好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宣传。

3、利用校长问卷、教师问卷、财会人员问卷、学生问卷等测试方式,了解校长、教师、财会人员及学生对义保政策的掌握情况。

(二)利用多种载体广泛宣传

1、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宣传职责。各中小学以校为单位,在开学之初专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利用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设立政策咨询站和家长会等形式,对新机制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2、严格公示制度。各中小学在新学期开学时要将新机制基本内容、国家补助情况、按规定仍可收费的项目和经费使用情况张榜公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3、义保政策进课堂。各中小学要把义保知识宣传工作纳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积极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使义保政策深入人心。

(三)公布中心校咨询电话,热情解答有关新机制的政策,协助解决有关新机制方面的问题。

四、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中小学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把手亲自抓,同时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把党和政府这项惠及当代、泽及千秋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各中小学要结合本地义务教育经费保

障机制改革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工作方案,有计划、有重点、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宣传,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知晓度。

(三)实事求是,务求实效。各中小学要认真制定宣传报道计划,通过开辟专栏、设立专题、跟踪报道等多种形式,精心组织好改革的宣传报道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改革舆论氛围。要创新宣传形式、宣传内容和宣传载体,切实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各中小学宣传工作相关材料于四月底和九月底分别报送镇中心校。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 篇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和形态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成绩斐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把握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培养出一批批卓越人才。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确保高校各项工作良性运行,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理论基础依据

“激励”一般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有“欲以激励应倏”的说法[1],其中“激励”的含义为激发使其振作。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认为:“激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望程度。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构成人的激励。”[2]笔者认为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即通过某种刺激因素激发人的动机从而产生某种行为,使其发挥内在的潜力去努力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心理过程。

1.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马克思认为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需要,并认为:“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恩格斯认为社会需求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技术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认为不但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要重视人们的物质需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把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不能只顾发展,而忽视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实际利益,从根本上说这也是把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这一理论侧重于从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方面进行论述,强调社会需要的满足对人的发展的意义。

2.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依据对人的直接生命存在的重要程度和人的需要在发展中是由低级到高级,将人类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生理的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人只有满足了衣食住行才能从事其他活动。第二,安全的需要。它包括从世界和平、社会安定到个人安全,几乎能控制调动机体的一切力量来为其服务。第三,归属和爱的需要。它是指个人对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第四,自尊的需要。它是指人们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牢固的地位,渴望得到他人较高的评价。马斯洛指出:“自尊需要的满足导致一种自信的情感,使人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指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使人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这一理论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型。马斯洛从个体需要的角度进行论述,把重点放在了对个体需要的研究上,对当前的需要理论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只是紧紧抓住学生个体的需要来考察其思想和行为,也要对学校、学院及班级整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主要方法

1.目标激励法

目标是人心里之外与人的某种心理需求相对应的客观现实,简言之,就是人们的行为目的。恩格斯指出:“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通过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3]目标激励就是发现和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理想目标,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在自我价值的追求中不断实现自我满足,从而激发和强化他们的正确主体意识,调动他们潜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因素,使他们在大学阶段充分得到自我开放、自我塑造的锻炼,为其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目标对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是一种牵引,也是一种刺激,人为了实现目标就会主动采取某种行动。我们要引导大学生为自己设立明确而适当的目标,通过实现这些目标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进行引导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需要,尊重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使大学生个人成才目标与高校所要完成的培养目标相互衔接,增强其实效性。

2.奖惩激励法

奖惩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或精神方式,对符合管理意图、达到管理要求目标的人或事进行表扬,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不符合管理意图、违背管理要求的人或事进行批评,给予否定和惩罚的一种方法。奖惩激励就是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或限制其错误行为,发挥激励作用的一种激励方法。“奖励是从正面来肯定学生思想、行为中的积极因素,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正面刺激,以达到鼓励先进、发扬正气之目的。惩罚则是从反面否定学生思想行为中的消极因素,给予教育或处理,以达到明辨是非、纠正错误、促进转化之目的。”[4]奖励激励和惩罚激励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但无论是对先进行为的肯定赞扬,还是对违纪行为的否定、处罚,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励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意识,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通过奖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以学生需要的满足为基础的,每个学生都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物质奖励是通过满足学生一定的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精神奖励是通过将奖励用一定的荣誉形式表现出来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满足其思想上的需要。应把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有机结合,从而使奖励产生实际的、持久的激励作用。

3.榜样激励法

榜样是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社会主体完美形象的统一,是社会先进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在典型人物身上的集中表现,代表着人的价值追求。大学生的榜样激励是指在高校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对榜样的感知、崇敬,进而模仿其思想行为、言行举止,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榜样激励法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生风范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活力和凝聚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重要举措

1.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目标设置论都是值得借鉴的激励模式,但是激励理论的理论基础是抽象的个性论和个人主义,它以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为理论基础,揭示人的需要、动机、目的和行为的关系,过分强调通过满足个人的需要来调动充分的积极性,往往把人的需要归纳为遗传和本能,看不到人的需要的社会本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依据,认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激励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2.逐步完善激励方法,使激励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坚持物质和精神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同样也有着物质需要。在开展学生工作时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对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和改善学生学习条件,进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大作用。应改变从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谈“物”色变,推行精神鼓励万能的做法。

(2)坚持以人为本与教育客体能动性发挥相统一。激励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以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潜能,有效配合教育主体实施教育方案,最终实现教育目的。在激励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以学生为核心,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达到学生管理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与适应社会需求相统一,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相统一。

(3)坚持平等公正。公平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感受,每个人内心对公正、平等都有渴求,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而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尽可能营造公正的环境:一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二是对待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产生相互平等感、亲切感、尊重感和理解感,激发学生对教育者的尊重和爱戴,从而收到良好的工作实效;三是要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要做到公正,重要是制度公正、程序公正。在学生管理中不但要制定公正合理的规章制度,而且在执行中也要保证程序规范,一视同仁。

3.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强化激励教育的环境保障

环境因素对教育具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给学生以宽松和谐的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大学生激励教育的最佳载体。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突出“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以教育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保障,三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合力。高校教育者应把为学生提供周到的人性化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同时,要注意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健康的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大学生身处健康的校园文化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吸取学校的人文精神,从更高的境界、更宽广的领域去理解和领悟生命的意义,理解人生的价值真谛,从而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一种持久而深刻的激励力量。校园文化中的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网络文化、橱窗文化等,多数是由学生自己组织的,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充分表现和展示自我,看到自身的价值,建立起自信心和荣誉感,成为充满激情的生活中的强者。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第986页.

[2]冬青.揭开行为的奥秘:行为科学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第5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28页.

[4]范中杰.论青少年榜样教育的时代特征[J].教育科学,2001(2).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 篇7

一、理论基础依据

“激励”一般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有“欲以激励应倏”的说法[1]其中“激励”的含义为激发使其振作。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认为:“激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望程度。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构成人的激励。”[2]笔者认为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 即通过某种刺激因素激发人的动机从而产生某种行为, 使其发挥内在的潜力去努力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心理过程。

1. 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马克思认为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需要, 并认为:“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 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恩格斯认为社会需求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技术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认为不但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也要重视人们的物质需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要求把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 不能只顾发展, 而忽视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实际利益, 从根本上说这也是把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这一理论侧重于从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方面进行论述, 强调社会需要的满足对人的发展的意义。

2.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依据对人的直接生命存在的重要程度和人的需要在发展中是由低级到高级, 将人类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 生理的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 人只有满足了衣食住行才能从事其他活动。第二, 安全的需要。它包括从世界和平、社会安定到个人安全, 几乎能控制调动机体的一切力量来为其服务。第三, 归属和爱的需要。它是指个人对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第四, 自尊的需要。它是指人们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牢固的地位, 渴望得到他人较高的评价。马斯洛指出:“自尊需要的满足导致一种自信的情感, 使人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第五, 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指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 也就是使人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这一理论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型。马斯洛从个体需要的角度进行论述, 把重点放在了对个体需要的研究上, 对当前的需要理论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不能只是紧紧抓住学生个体的需要来考察其思想和行为, 也要对学校、学院及班级整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主要方法

1. 目标激励法

目标是人心里之外与人的某种心理需求相对应的客观现实, 简言之, 就是人们的行为目的。恩格斯指出:“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 都要通过人的头脑。……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 反映在人的头脑中, 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 总之, 成为‘理想的意图’, 并且通过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3]目标激励就是发现和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理想目标, 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在自我价值的追求中不断实现自我满足, 从而激发和强化他们的正确主体意识, 调动他们潜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因素, 使他们在大学阶段充分得到自我开放、自我塑造的锻炼, 为其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目标对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 是一种牵引, 也是一种刺激, 人为了实现目标就会主动采取某种行动。我们要引导大学生为自己设立明确而适当的目标, 通过实现这些目标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进行引导时, 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需要, 尊重学生的特长和爱好, 使大学生个人成才目标与高校所要完成的培养目标相互衔接, 增强其实效性。

2. 奖惩激励法

奖惩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或精神方式, 对符合管理意图、达到管理要求目标的人或事进行表扬, 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不符合管理意图、违背管理要求的人或事进行批评, 给予否定和惩罚的一种方法。奖惩激励就是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或限制其错误行为, 发挥激励作用的一种激励方法。“奖励是从正面来肯定学生思想、行为中的积极因素, 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正面刺激, 以达到鼓励先进、发扬正气之目的。惩罚则是从反面否定学生思想行为中的消极因素, 给予教育或处理, 以达到明辨是非、纠正错误、促进转化之目的。”[4]奖励激励和惩罚激励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 但无论是对先进行为的肯定赞扬, 还是对违纪行为的否定、处罚, 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励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意识, 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通过奖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以学生需要的满足为基础的, 每个学生都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物质奖励是通过满足学生一定的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精神奖励是通过将奖励用一定的荣誉形式表现出来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满足其思想上的需要。应把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有机结合, 从而使奖励产生实际的、持久的激励作用。

3. 榜样激励法

榜样是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是社会主体完美形象的统一, 是社会先进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在典型人物身上的集中表现, 代表着人的价值追求。大学生的榜样激励是指在高校教育者的引导下, 通过对榜样的感知、崇敬, 进而模仿其思想行为、言行举止, 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榜样激励法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生风范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活力和凝聚力, 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重要举措

1.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目标设置论都是值得借鉴的激励模式, 但是激励理论的理论基础是抽象的个性论和个人主义, 它以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为理论基础, 揭示人的需要、动机、目的和行为的关系, 过分强调通过满足个人的需要来调动充分的积极性, 往往把人的需要归纳为遗传和本能, 看不到人的需要的社会本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依据, 认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激励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2. 逐步完善激励方法, 使激励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 坚持物质和精神相结合, 以精神激励为主。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 同样也有着物质需要。在开展学生工作时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 对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和改善学生学习条件, 进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大作用。应改变从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谈“物”色变, 推行精神鼓励万能的做法。

(2) 坚持以人为本与教育客体能动性发挥相统一。激励从本质上而言, 就是以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最大限度地发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潜能, 有效配合教育主体实施教育方案, 最终实现教育目的。在激励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就是以学生为核心, 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最终达到学生管理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与适应社会需求相统一, 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相统一。

(3) 坚持平等公正。公平作为一种心理现象, 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感受, 每个人内心对公正、平等都有渴求, 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而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尽可能营造公正的环境:一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二是对待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产生相互平等感、亲切感、尊重感和理解感, 激发学生对教育者的尊重和爱戴, 从而收到良好的工作实效;三是要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要做到公正, 重要是制度公正、程序公正。在学生管理中不但要制定公正合理的规章制度, 而且在执行中也要保证程序规范, 一视同仁。

3.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强化激励教育的环境保障

环境因素对教育具有很大的影响, 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给学生以宽松和谐的氛围, 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是大学生激励教育的最佳载体。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要突出“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 以教育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保障, 三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形成合力。高校教育者应把为学生提供周到的人性化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同时, 要注意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健康的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大学生身处健康的校园文化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吸取学校的人文精神, 从更高的境界、更宽广的领域去理解和领悟生命的意义, 理解人生的价值真谛, 从而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一种持久而深刻的激励力量。校园文化中的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网络文化、橱窗文化等, 多数是由学生自己组织的, 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充分表现和展示自我, 看到自身的价值, 建立起自信心和荣誉感, 成为充满激情的生活中的强者。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第986页.

[2]冬青.揭开行为的奥秘:行为科学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5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228页.

[4]范中杰.论青少年榜样教育的时代特征[J].教育科学, 2001 (2) .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微观建设 篇8

从学生教育成长历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是小学阶段的少年时期;第二阶段是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时期;第三阶段是成人思想教育。随着年龄、教育环境、知识积累的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不断发生更新改变的同时,微观环境也随之改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特定性

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不是一个虚拟笼统的世界,而是有自身的明显特征。与生活学习相关的特定环境能带给学生以身心感官的熏陶和领悟。处于学习成长中的学生思想较为单纯,学习、生活环境还是以家庭、学校为主,其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更多体现在“好好学习,谦虚进步”上。随着学习阶段的改变提升,其他因素影响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比例加大,其教育微观环境也随之改变[1]。

2. 复杂性

社会进步发展同时,也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复杂影响,这些影响相互交织、互有关联,体现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学习中无处不在。所有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因素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学生复杂多变的思想世界里,思想政治教育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做出定向指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可以对学生教育产生良好推动。这种引导教育之力,能与学校、家庭等群体因素,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和其他群体协同辅助的合力,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明显效果。

3. 渗透性

学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会随着环境、学习内容等因素影响而改变,这种变化会对学生道德微观环境产生影响。比如:一些名校学习氛围浓厚、治学严谨、文体活动丰富,对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促进提升。在这样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想境界会逐渐与校园文化融合,形成互补促进,其思想政治教育微观世界也充满正能量。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微观建设原则

1. 以我国政治体制核心价值观为主

经过三十多年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重大改变,随着西方不同思想文化不断进入传播,我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单一结构,逐渐形成复杂多元的格局,对我国社会发展和民众意识形态产生严重冲击。面对社会思潮暗流涌动,我们必须让学生有清醒的意识,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坚持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思想觉悟的本质要求。要让学生从小培养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核心价值观[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世界要以“中国梦”作为引导和支撑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方针、路线,以实现“中国梦”为学习进步目标。全面发挥家庭、学校、同学间的群体作用,各方协作使学生思想政治意识与国家发展保持一致。

2.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务实性原则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只有相互协调一致后,才能顺利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下也要立足实际、坚持务实。教师要对不同年龄、学段学生的家庭情况、在校表现、学习等情况有深入了解和分析。要善于和学生沟通,掌握学生思想波动,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学习、生活、思想困惑压力,都要有针对性地解决。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微观建设的具体措施

1. 树立现代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是社会结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初步形成道德人格的源头。在传统家庭教育中,家长作为家庭教育主体,是教育传播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子女,家长的教育素养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家长个人素质高,能将正确信息传递给孩子,孩子会在家长引导下健康成长;如果家长个人素质不高,他的错误理念就会误导孩子,孩子会成为误导受害者。

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更注重个体地位和思想相互借鉴融合,家长与孩子都是教育主体,有着平等的地位,他们之间交流频繁、互学互动。这种教育氛围能做到真正的心灵沟通,对事物真伪做明确分析取舍,这种家庭教育理念是现代社会所推崇的。学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能拓展思维,注重诚信德行、身心发展的同时,更容易在今后生活中获得成功[3]。而那些重智轻德的功利主义家庭教育理念,会造成学生身心发展扭曲,不利于其健康发展。

2. 采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局限于家庭、学校中。由于社会分工需求,很多家长无法天天与孩子朝夕相处,有的学生在异地上学,这样的现实就使学生和家长不能像以前那样在家庭中进行思想交流沟通。由于现代通信技术普及,电脑、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形式。网络为家长与孩子、老师之间的联络提供了便利,家长能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学生也可通过现代通讯手段和父母沟通。家长和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通讯手段对孩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 提升家长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学生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对于父母来说,家庭教育首先要实现自我教育。在家庭中,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孩子模仿,对孩子人格素养的形成、习惯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的文明举止和道德作风决定了子女品德素质的基础。家长与孩子进行真诚的心灵沟通,了解他们内心世界,对学生正确思想道德的形成有很大作用。家长要清楚自己的言行和素养对孩子成长造成的影响,平时要克己修身,努力提高自身道德品格和知识积累,做好孩子的表率,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对孩子要善于启迪、因势利导,促进孩子思想境界的提高,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4. 加强学校软硬件环境建设

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文化环境,而文化环境也必须依托学校硬件环境来实现。每个学校内的建筑、设施都体现了这所学校的办学标准和文化个性,这样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这就需要每个学校都要重视学习环境建设,加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落实办学理念,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将校园建造成赏心悦目、净化心灵的学习功能区。在校园中,学生是一切活动的主体,与优美的校园相处融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态和审美能力。校内建筑建设要考虑与周边环境协调,布局合理,让学生始终处于心情舒畅的环境中,从而安心学习、静心思考,在基础设施上尽量满足学生喜好,使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有放松身心的舒适空间和活动场所[4]。

校园的软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校风、师风、学风。这种学校文化,体现在全体人员的共同构建上,体现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理念。良好的校风最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是构建学校荣誉、信誉的软实力体现。这种良好的工作作风体现为校领导自身思想过硬,能为学校师生树立良好榜样,使全校上下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学校良好的教学风气体现在教师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上,它不仅影响办学质量,对学生的思想也有很大影响。良好的师德师风所起到的模范作用,能够感染每一个同学,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引领作用。良好的学风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能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这种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

5. 重视学生心理环境建设

心理素质培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建设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所有学校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它的实施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种教育要与正常的校园环境、学习生活相一致。不同学校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组织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心理健康讲座,讲解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心理调节,揭示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让学生懂得自身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同时,要积极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经常举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学知识,能增强学生应对各种问题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建立“三位一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建设关联体系

“三位一体”中的三位指的是家庭、学校、同辈群体,这三者之间彼此独立又因学生的学习而相互关联。它们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建设必不可少的因素,学生要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产生质变,就要打破它们之间的壁垒,以科学、有效、统一的原则,整合各方力量中的积极因素,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成为一个优良体系。这需要先确立微观建设环境的总体层次布局,在三个微观体系中,学校教育环境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影响最直接、最关键的一环,家庭环境、同辈群体是学校主体影响的延伸和扩充,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开展助推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下,充分发挥“三位一体”微观环境建设,能促使学生学习素养的形成,形成统一合力。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要从学生学习本质出发,以正确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培养学生政治觉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增强学生使命感和责任心。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思想才能[5],在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时有坚定的爱国、爱党、忠于国家的信念。在完善学生思想政治体制微观建设上,要让家长充分认识和掌握教育观念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将政治思想过硬、有道德心、责任感强的学生家长组织起来,定期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同时,在班干部组建上要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担当,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指导,充分发挥这些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微观建设,还体现在“三位一体”的制度建设上。要让学生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中,都要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并以此为行为准绳。这些制度的形成,能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能锻炼学生进步过程中与人交往交流、独立创新的能力,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微观建设与完善,是学生在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润滑剂,能有效连接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各部分运作,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有效补充。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建设好,能有效促进学生在不同时期掌握知识和道德素养的形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微观建设,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让学生在不同阶段始终处于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陈淑丽,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及相关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2).

[2]丁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创新及其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7(9).

[3]王成平,任海涛,魏巍.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9).

[4]张玉春.用制度建设营造公平正义的和谐校园[J].发展,2007(7).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探析 篇9

一、思想政治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激励主体应用于企业内部, 通过满足激励对象的需求, 使得双方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企业运营与管理过程中, 激励主体往往想通过这种制度来促使组织利益最大化地实现。激励主体与激励对象都是富有感情色彩的, 为达到组织目标, 企业主体必须要顾及企业员工的感情变化, 采用正确的表扬与激励手法就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建设而言, 其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企业内在调节中, 主体与对象在各种激励因素之间互相协调与配合, 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创造更高的企业绩效。企业主体要积极按照人的思想与行为特点, 鼓励企业员工在工作与劳动的过程中投入高度的积极性。启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 不断形成企业内在驱动力, 排除企业内部的不和谐因素, 创造更高的企业绩效。

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建立原则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建立强调公平性与导向性的原则。公平性原则强调公平, 在实施激励机制时要持有公正的态度, 避免产生消极与不安的情绪, 给予企业员工以公正且平等的竞争机会, 对于奖励与惩罚要公正合理, 采用公开且民主的激励机制。公平性原则主要基于人们对公平理论的研究, 即企业员工会将自己的贡献与获取的报酬相比较, 同样也会将自己获取的报酬与付出同等贡献的人的报酬相比较, 从而就出现是否公平的感觉。员工感觉公平, 其工作积极性自然会得到提升。导向性原则即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必须要以正确的思想为导向与引导作用, 使体制的建立具有方向性, 明确提倡与反对的内容, 不断解决在机制建立过程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企业主体需充分认识人的思想性与工作特点, 满足企业员工的合理请求, 激励企业工作对象合理且自觉地调整自身需求。为了实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建立的价值, 企业主体要积极加强建设过程中公平性与导向性的引导。

三、建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措施

(一) 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

对于企业经营与管理者而言, 管理层思想政治激励体制是整个激励体制建构的核心内容。为实现管理层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建立, 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管理需采用薪酬激励与声誉激励等形式。一般企业均采用年薪制, 以企业效益与员工业绩定薪酬, 据有关调查显示, 超过半数以上的就业者皆选择年薪高的企业, 企业除了要将年薪制作为企业激励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还需对更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进行探索。年薪制注重企业短期效益, 而股权激励则更加注重企业长期的经济效益, 注重企业长远的进步, 在长期经营过程中, 经营者需融合股权激励与年薪制激励, 不断推动科学的激励机制的产生。声誉激励是企业一种重要的隐性激励手法, 声誉对企业经营管理层来说有重大的激励作用, 企业经营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希望自身的价值能不断得到发挥, 能获得高度的社会评价与来自社会各界的尊重, 为此, 利用声誉机制这种激励手法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 能产生良好地激励效果。

(二) 企业文化激励机制。

在长期经营与管理过程中, 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价值观念、理想目标与行为规范, 这就是企业文化。企业形成一种经营管理理念, 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员工行为的引导, 企业思想政治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在企业实际经营与管理过程中, 涉及企业文化的内容有企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等, 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 积极的企业文化能促使企业员工产生一种内在推动力, 这种推动力自员工内心产生, 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推动,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也自觉形成, 员工自内心深处形成一种自我满足感, 不断通过实现自身价值来满足心理需要, 推动企业绩效的提升。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企业员工的内在需求, 形成良好的激励环境, 推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企业建设要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建设作为企业工作核心内容之一, 推动企业机制改革, 创造积极的企业文化, 在企业内部注入创造力, 促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形成。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动力,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必须要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建立。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促使效益的提升, 本文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建立着手, 对机制建立方案进行探索。

思想教育机制 篇10

确立人文关怀的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内在需要。其本质就是要求学校德育要从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把知识传授和道德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诚然,我国的学校教育已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开设了大量的人文课程,但其效果事与愿违,原因何在?其实人文关怀仅仅靠重视人文知识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建构一个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的恰当机制。笔者认为,学校德育要确立人文关怀理念,其切入点是情感教育。然而,当今的人文教育实践中,诸多教育者却只重视认知系统的操作,而忽视情感系统的操作,把人文知识当作僵死的教条,企图以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强加给受教育者,结果人文教育流于形势化、过程化。因此,要想使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建构受教育者健康的精神家园,在人文教育中就必须正确认识情感教育的内涵,把握其可行性操作层面,使人文教育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满腔热情地进行教育活动,在德育过程中不仅注意诱发、激励受教育者的情感,使之处于最佳状态。在实施人文关怀过程中还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文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指认识主体在情感上把自我当作客体,使自己暂时根据客体环境、立场、观点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中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情感教育是一种情感体验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结构。人文教育中的认知学习与行为学习是以情感为中介发生的,受教育者在特定情境中体验教育者的真诚、信任,接受并表达各种情感,把各种理性知识内化为情感力量并接受它。脱离情感体验的单纯的认知学习,只能造就夸夸其谈的“口头革命派”;没有正确情感导向的行为学习,就难以避免行为的功利性驱动。因此,没有情感体验,孤立的认知学习与行为学习是毫无意义的。行为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行为背后的情感体验结果,它主要不是获得熟练的行为方式,而是要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通过人文教育实践,主体与客体才能发生切实的情感关系,才能身临其境,体验、感悟主客体间的关系,实现知、情、行的整合。人文学习中情感体验的最大特征是强化感悟。“悟”即个体经验情感的激活、提升与概括过程。没有丰富的体验积淀,“悟”就不易产生。

(二)人文情感渗透

人文教育是一种情感交流、渗透过程。知识只有通过生动的情感语言触及受教育者的灵魂,激动他们的心灵,才能成为精神的力量。情感教育正是依靠情感语言和诗意想象的语言以完成个体的感受、体验水平的上升。人文教育中,教育者组织受教育者鉴别和追求自我学习目标的过程是个情感参与和渗透的过程。它常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同时要求结合具体知识点教育循序渐进地进行。一是以情感为中介,实现人文知识向信念转化,知识只有转化为信念才能成为精神的力量。人文知识能否内化为人文精神力量,关键在于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渗透程度,亦即使求知过程成为情意并举与精神完善的过程。二是实现德育过程与情感实践一体化。德育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互动的过程,本身充满着无数的情感渗透,它亦是受教育者情感实践的重要方面。以信任、关怀、合作建立德育中的关系,以丰富的教育媒体与生动的情感语言创设德育情境,实施情感化教育,是实现人文教育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条件。三是发挥人文学科特色,实现真、善、美的融合。人文科学是通过人文精神实现情感渗透的,人文情感从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渗透是实现人文知识内化的隐性方式。人文学科通过情感体验、渗透达到精神提升,实现真、善、美的融合。

(三)人文情感转移

情感转移即是“感人之所感”并能“知人之所感”,是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地理解、分析他人的情感。人文知识蕴涵丰富的情感,在德育实践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不仅要细心体验情感,渗透情感,而且要达到情感转移的效果。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要达到爱的理解,必须要求教育双方情感互动转移,以实现人文价值升华。人文教育中情感转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情感迁向受教育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育的艺术不在于本领的传授,而在于情感的唤醒、激励、鼓舞。教育者激发、接纳受教育者的情感,并对它作移情理解,再反馈到受教育者,经其体验,潜移默化,教育者的情感便产生了转移。二是受教育者把自我移入到人文知识或审美对象中去。即当个体对周围世界进行认知学习或审美观照时,有一种自发的、情不自禁的向外投射作用。

摘要:人文关怀是德育创新的重要理念, 但在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仅仅靠重视人文知识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要建构一个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的恰当机制, 文章认为情感教育机制是人文关怀教育实现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德育创新,人文关怀,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出版社, 1993.

[2]周丽华.价值观念的变革与学校德育的改选[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1) .

[3]王勤.道德变迁与道德教育的发展[J].道德与文明, 2000 (4) .

论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 篇11

[关键词]职业素质 社会阶层 核心课程 应试教育

近年来基础教育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质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弄清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的来龙去脉,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到经济社会、国家、基础教育部门特别是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的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从而把握住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并以此为据有针对性地规划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本文就此做些探讨,以就教于大方。

经济社会——国家双层诱导结构

教育是有功利性的,其功利性可区分为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层次:其一,职业功利性。教育使人获得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从而具有从事一定工作的职业素质。其二,社会功利性。教育使人在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获得进步,有助于形成基本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观念、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等,对成为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其三,人自身发展的功利性。教育促使人情感、趣味、特长、爱好、丰富个性的发展,虽就直接意义讲并无明确的功利性,但就其代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和人自由全面发展未来前景以及这样那样地给予包括职业活动和社会生活以积极影响来说,也在无用外观下有着“无用之大用”的功利性。对于这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虽然国家与用人单位(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有明显的态度差异,但综合起来又过分地向职业功利性倾斜,这就形成了应试教育的基本制度背景。

用人单位,无论是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还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其效率、效益的目标,都必然倾向于片面强调人素质中的一小部分,即与细密社会分工相联系而被高度强化了的人的职业素质,对人才选择持工具主义的立场。其实,工具主义立场对教育的影响是一以贯之的: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办教育是为实现其社会理想而培养人才,其实就是要把人打造成最好的政治工具;近代西方普及义务教育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发展对有文化劳动力的需求;当代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来说也不是出于人文关怀而是满足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对大量高职业素质人才的需求;即便现在人们批评应试教育忽略了人的身体素质、操做技能、道德情操、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工具主义的影响,是在抱怨现实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工具还不够精巧、强大、功能全面、适应性强等等。很显然,在要不要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问题上,用人单位实际倾向于为我所用的片面发展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是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并频繁流动的社会,而支撑不同社会阶层定位的主要因素正是从事不同工作人们的职业素质,社会流动的主体则是正在谋取职业的青年一代。对渴望实现向经济收入、政治待遇、工作环境、社会声望、生活质量都更高的社会阶层流动的青年一代来说,最现实的途径是求职,最基本的凭借是职业素质。对于无法以工作经历证明其职业素质水平的他们来说,相关学历就成了最主要的砝码。本来,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职业素质,但用人单位在有选择余地的场合,都宁愿采用“用人高消费”的策略,其想法是经过教育体系内部有公信力的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及其他各种考试层层筛选出来的高学历者必将具有超出一般人的职业素质或潜质。不仅国内用人单位这样看,连跨国公司来到中国也会入乡随俗专门挑拣名牌大学毕业生,就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于是,青年一代试图跻身于高社会阶层的竞争就被归结为争取进入高职业层次的谋职竞争,谋职竞争又被进一步归结为上大学的竞争、上优质中小学的竞争等等。在经过一连串的竞争、选择、淘汰之后,青年一代各自社会阶层定位的雏形也就显露出来了,配合并支持这一竞争过程的教育模式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围绕高考所展开的教育教学过程不过是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争取进入以一定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高社会阶层竞争的预演版。

党和国家站在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的立场上,要求全面、均衡地实现教育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要求尽最大可能实现人全面素质的发展,并为此采取了不少措施。然而,应试教育还是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究其根源,从国家这方面讲,在制度安排上存在难以超越的现实局限性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其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任务使国家举办的教育对人才工具性的考虑不能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顶住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并实现振兴繁荣和走向现代化的目标,迅速发展经济成了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要求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讲求成本效益要首先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必然的了。而经济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了多层次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最大量需求的是受过义务教育的普通劳动者,接下来是大批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及其他形式培训的高技能型人才,再有就是少数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各类专门人才,最后才是极少数读过硕士、博士的高端人才。国家所构建的学校体系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最适合教育的儿童”直到人才培养金字塔顶端这种制度安排,虽然不能将相差悬殊层次分明的以职业素质为支撑的社会阶层完全复制出来,但无疑能给众多受教育者阶层划分以一个大致的轮廓,于是应试升学就有了与社会地位提升相近似的意义。其二,国家举办教育的资源分配向顶端倾斜强化了人们上大学的渴望。在现实中,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青年可以享受到他只读过初中的同龄人几十倍上百倍教育资源的支持,让他日后在职场上具有后者无法企及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向高社会阶层的跨越。这样如何能抑制住人们不顾一切上大学的冲动呢?其三,国家举办的大多数中小学的现有条件难以兼顾应试与全面素质发展。我们是穷国办最大的教育,这个大主要就大在义务教育阶段。按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离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理想实在还相距甚远。必须承认,应试教育是一种比较“便宜”的教育(尽管存在淘汰过程中浪费大量人才的“外部不经济”现象),而素质教育则是“昂贵”的教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管理水平,要在教会课本知识以外更强调发展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要在智育之外强调身体素质提高和道德境界升华,必须以应试、素质两不误为前提。这一切都既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直接向学校大量追加投资,还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间接地向学校提供有利条件。显然,这些都是今天所难以想象的,就如同我们难以想象大批农村中小学连基本教学条件都难以保证的条件下素质教育能有重大进展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设想在社会上就业门路狭窄的状况下能使学生心平气和地接受高考落镑或进入末流大学现实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希望在用人单位只认文凭不给低学历者展示才华机会以及用人单位重用人轻培训做法普遍存在情况下学生能不倾向于通过应试教育考大学那样。

高考——应试教育的导因

上大学尤其是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诱人前景对莘莘学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求多供少、竞争激烈的局面可想而知。而现行高考恰恰是解决矛盾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有效手段:其一,符合效率的要求。实践证明,高考能将考生中基础知识最扎实、学习能力最强的一部分人选拔出来,从而为高校教育质量提供生源方面的保障。同时,统一命题、标准、考试、阅卷、评分的高考组织形式,也能使大规模人才选拔成本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其二,符合公平原则。在中国这个最讲人情、关系的国度里选拔人才,必须最大限度地压缩主考方的自由裁量空间,必须摒弃一切人情、关系的干扰,把一切交给六亲不认的书面考试,才能保证应试者不因地域、出身、外貌、言谈、贫富、人缘而受到区别对待,从而才有选拔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其三,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员功能。以高考为核心,中国基础教育才建构起包括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初中升高中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在内的强有力的以考促学的体系,经常不断地督促青少年努力学习。近三十年来,老百姓节衣缩食望子成龙,孩子们起早贪黑无怨无悔,甚至把智力开发延伸到幼儿园、婴儿摇篮,中华民族有史以来还未曾有过如此遍及全民的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景象。如果没有1977年恢复并持续举办的高考,这一切难道还能想象吗?

高考的内容仅涉及若干核心课程,在这根无形的指挥棒下,核心课程受到高度重视,其他课程则被冷落。那么,这里有什么道理呢?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其一,核心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各类专业知识技能从而最终形成职业素质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深厚越扎实,则大学培养人才的效率就越高。如果过分扩大高考涉及的范围,不仅会削弱这个基础,同时也会更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是不可取的。其二,全面素质教育强调的许多内容无法以书面考试加以衡量。比如说我们不能根据考试成绩判断考生是不是道德高尚的人,无法认定他是否具有科学精神,更难以推断他融入社会时是否会发生困难。其三,以少数核心课程为高考范围,一定意义上还是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考生的保护,以免他们落入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

然而,高考决非尽善尽美,它在给基础教育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在以若干核心课程为内容、以统一标准书面解答为形式的高考面前,素质不如能力更不如知识,全面素质发展敌不过考试本领高强。于是,应试教育的局面就被现实功利驱动下的人们所共同打开了。

学生及家长的理性应对与基础教育的现实抉择

在现阶段,人的成长与谋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们总是根据谋生利益最大化来规划其受教育过程的。既然社会上越来越多被看好的职业岗位设置了学历高门槛,那么必将引导人们选择上大学上好大学来圆自己的人生梦,引导人们在高考前的十余年间,争取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并力争成为一次次考试成绩的领跑者,如此一来就是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普遍的需要了。上有以不同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阶层差异,中有以高考成绩为依据的大学教育资源分配,下有应试学习与应试教育,这是合乎逻辑的。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举步维艰,与当今青年一代对通过应试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路径依赖密不可分。其一,应试教育成了出人头地的主渠道。与文革前、文革中大为不同的是,现在大学招生逐年攀升,已由恢复高考之初的20多万人猛增到2005年的475万人;党提出了选拔使用干部的“四化”标准,大学学历已经成了提拔重用的必备条件;知识分子也不再是被重点改造的“臭老九”,其经济、政治地位已今非昔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规模庞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形之下,以往通过入党、当劳模、参军提干获得提升等老路子反倒越来越不好走了。其二,应试教育路径透明、公平、速效。在青年一代看来,在高考中胜出,只要靠考分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争取到人生的主动,与其他人生阶段其他形式的竞争相比,高考的成功率相对高、付出相对小、收益相对大。

在以往讨论推进素质教育问题时,有两点经常被忽略:一是提高素质的教育条件,二是实现素质价值的舞台或资格。如果注意到它们就会发现,原来上大学上好大学竟是如此重要:大学能给任何中小学所无法给的发展综合素质的优越环境,特别是帮助人具备专业职业素质的条件,大学能让人获得在有严格学历要求的高层次职业舞台上展示才华的资格和机会。完全离开应试上大学的制度背景来推进素质教育,就会面临“要素质而素质发展不可持续”的窘境。2004年,被公认为素质教育搞得有起色的南京市高考成绩大幅下滑,在江苏省位列倒数几名,其结果是应试教育全面反弹、“县中模式”大行其道,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最后我们再来看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小学。

必须承认,一切合格的、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会自觉地担当起教育的社会责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贯彻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在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又要担负对一个个学生人生未来的责任,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将少不更事的孩子交到手里时,他们感受到的定是沉甸甸的托付。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明显拉大,即便那些学业有成找到不错工作的年轻人都感到成家、买房、治病、养老等来自生存的压力,更别说那些考不上大学在家无所事事的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了。在如此背景下执教的教育工作者顺应潮流也就很自然地将应试教育看成了教书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进一步看,先有应试学习后有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真正的主导方是学生及家长,把批判应试教育的主要矛头对准教师、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实在是找错了对象。亿万学生及家长接受基础教育最普遍最真实的动机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学习决定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决定未来命运。学生及家长为了职业理想、经济理想、社会地位理想和家庭生活理想而数十年如一日地苦学、苦熬,付出金钱、人力、情感的高昂代价,很自然地会倾向于选择那种能配合其实现理想的教育形式,选择那些最符合要求的学校、教师,选择那些最与实现理想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人望幸福树望春。正是来自民间分散而又汇集起来的这种教育价值选择趋向的力量,强制着中小学必须跟着走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谁要是应试不力,学生及家长就“用脚投票”不再给他经济赞助,学校就没有声誉招不来优秀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就脸上无光就不待见他,地方政府就没有政绩就不给他充分的财力支持。应试教育就是这么来的。你可以对应试教育批判、改造、完善、扬弃,但不能对它置之不理,除非你能取消高考并彻底堵住由社会基层向上流动的这条道路。

参考文献

[1]秦纳.透视学历社会[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0.

[2]周作宇.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85

思想政治工作的自教育机制探索 篇12

一、自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1. 自教育是发挥工作对象主体性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来说, 是做人的工作, 是科学塑造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主体, 使其成为和谐社会的“四有”新人。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 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而自教育, 指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主体根据社会标准及道德规范自觉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从而有目的地调整自己行动的活动。对此,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指出“一个人能在精神上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认识, 自我锻炼, 善于要求自己、指导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也告诉我们, 一个人无论是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还是知识结构的完善, 主要还是他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教育的结果。认知发展理论研究的始祖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就认为, 任何一个人知识和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都不是从环境中直接将知识内化的结果, 而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 从内部通过协调、吸收、创造, 从而内化为自己知识和价值观的。[1]所以说, 充分发挥自教育的功能是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工作对象主体性的内在要求。

2.自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标准和最终归宿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审视思想政治素质, 个人认为, 思想政治素质的组成是分层的, 是梯次配置的。最基础的部分是个性心理品质, 第二层内容是伦理道德, 第三层才是政治品质。我们说思想政治工作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 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 其着眼点是培养价值认同并通过锻造人的灵魂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是正确的, 但良好的伦理道德、政治品质必须建立在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基础上。比方说, 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珍爱, 他会爱他人, 爱祖国吗?他连自己都不尊重, 他能尊重他人吗?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首先建立在自知上, 建立在自己对自己有深刻的理解上, 并是对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努力加以改造、锤炼, 扬长避短的结果。自省作为一个重要的立命修身功课, 自古以来就受到古人的高度重视, 其深刻道理正在于此。由此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我, 实现自我, 超越自我, 既是思想政治工作责无旁贷的责任, 更是受教育者自身能否升华的关键, 能否成功的关键, 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最终归宿与目标。

3.自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和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过分重视外部的社会教育而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习惯于采用“灌输”、说教的方式, 缺乏时代性、生动性和实效性。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自身规律和人本身成长发展的规律有所背离, 不利于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人才学的研究表明, 一个人到了高中阶段, 自我意识就会明显增强, 其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处世能力, 他对人生和社会就开始有了自己个人的见解和主张, 如果说高中以前的行为还主要属于“模仿”的话, 那么高中以后他的行为与思维方式就明显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如果这时候的教育方式还只是一味采取“灌输”、说教的方式, 就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这正印证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点:人的本质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正基于此认识, 教育学家指出的“当外在教育影响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时, 才是成功的教育”, 其深刻道理正在于此。

二、加强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自教育的途径分析

结合浦东新区一些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 外部环境建设, 侧重于引导、教化

1. 正面引导, 弘扬正气, 建立自教育的引导机制

自教育需要从正面进行目标激励, 需要建立引导机制。要从古今中外的文化资源中萃取先进的思想以教导群众, 提升他们的自教育境界;要大力弘扬正气, 使整个社会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 使群众在思想主流的引导下自发地加强自我教育。在引导机制的实施过程中, 要将正面引导与反思批评相结合, 使受教育者既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赶超先进的意识, 又能通过学习和比较发现自身的不足, 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目标的差距, 以便正确地评价自我, 增强自教育的主动性。

2. 加强社团组织的建设, 保障自教育的集体条件

自教育是有强烈主体色彩的教育方式, 但与其它方式的教育一样, 它也需要受教育者之间的砥砺、互动、也需要集体环境的保障, 尤其是自教育性质的集体环境的保障。研讨会和各种社团会、老乡会等组织, 建立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基础上的群众组织, 是推进自教育的重要组织力量。要大力发扬它们接受党、团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它们的自我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天然贴近群众的组织工作优势, 要积极鼓励它们自主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组织活动, 推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互动教育机制建设, 不断完善集体教育与自教育、主动自教育与集体自教育相结合的“自教育”组织, 保障自教育的集体条件。

3. 融自教育于日常学习工作生活, 探索“隐性教育”途径

自教育具有重要的“养成教育”属性, 尤其需要受教育者的主体实践, 这就需要将自教育的理念贯穿到群众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 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统领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学术活动、公益活动等, 通过满足群众具体需要, 使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在这方面, 浦东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基层党组织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活动方式, 探索出了“隐性教育”的新路子, 值得借鉴。他们的基本做法是将“电子网校”、“网络聊天室”和网上信箱等现代方式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 以局域网为活动载体, 以鼓励大家在网上论战、思想交锋为手段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网络的直达性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层层信息的递减和延时性, 简化了繁琐的日常教育交流程序;另一方面, 网络一定程度的隐匿性也给人们敞开心扉交流提供了方便之门, 给思想政治工作者真实地了解情况提供了平台与机会。“插上了科学的翅膀”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给浦东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活力, 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其红色网站和思想政治工作网页也是越办越红火!

4.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形成自教育的良好氛围

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基于自己的需要而创造的, 是其群体的需求在文化上的真实反映, 它最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 对群众也最具感召力。建立和完善内在需要与引导教育相结合的社区文化是群众自教育实现的必由途径。在这方面, 浦东一些基层党组织突破地域限制, 与社区居委会联姻, 创造了各取所需的“休闲文化”, 同样值得我们借鉴。新区思想政治工作者依托社区的组织管理能力, 通过与社区居委会联姻, 创造了一种叫做“休闲文化”为主体内容的活动方式。采用一种类似俱乐部的组织方式, 在个人自主自愿的基础上, 成立了各种活动组织。如时事论坛、桥牌俱乐部、观光旅游团、舞蹈、声乐爱好者联盟、电脑爱好者之家等。依托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 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教乐结合的目的。各取所需、量力而为的活动方式对于新区居民而言, 既变成了一个个人学习、发展、交流的舞台, 又成为一种身心娱乐、享受生活的方式, 其活动也由此受到了男女老少方方面面人员的欢迎, 很多居民在活动后感慨地说:“像这样新鲜活泼的活动方式, 既能发展培育人, 又能娱乐人, 我们太需要了”。

(二) 内环境建设, 侧重于自我规划, 长效发展

前面主要从社会、组织和集体的角度对个人自教育进行了设计和规划, 但自教育主要还是一种个人行为, 主观上更离不开自我设计、规划和发展。

1.创新思维范式, 实施自我规划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社会每一个个体必须建构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思维范式, 从理念和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和筹划自教育的内容与进程。理念上一是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自教育的要求和追求目标, 就标志着人们对自我教育问题上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 就可能避免具体自教育过程中的短视行为和狭隘观念, 避免固步自封和竭泽而渔的错误行为。二是要真正牢固确立自教育、自我开发的理念。要相信自教育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重要条件与因素, 要坚信自教育的效果, 走出“他育”的阴影。三是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是自教育的核心内容, 是人才职业生命长青的秘诀和法宝。四是在实际的自教育过程中, 要不断根据自教育的成效来及时修正自我认知, 调整并设定新的自教育开发目标, 使整个自教育能够持续有效地取得进展。

2.加大个人投入, 坚持终身学习

身处今天激烈竞争的时代, 每一个个体要牢固确立投入就是学习, 投入就是投资, 投资终会有所回报的理念。要发挥毛泽东同志所提倡的“挤”和“钻”的精神, 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加强自教育。其次是智力的投入。就是要求个体要把心思放到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完善自身心理品格上来。在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同时, 要加大对自身品德道德的修炼和培养, 加大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学习、理解、掌握, 要确立马列主义真学真实践, 真学真管用的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讲, 思想政治工作自教育是人才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 如前所说, 任何理论、知识、技能的掌握, 最终都是学习个体“内化”的结果, 是与自教育息息相关的。

3.注重整合提高, 促进全面发展

对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耳闻目睹、感受的思想、内容进行消化吸收、整合是自教育开发的关键所在。对于自教育个体而言, 无论是院校培训、工作实践还是社会生活中耳闻目睹、感受的各种思想, 思潮, 最终能否被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想所吸收, 所利用, 能否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来看待社会事物, 最终都依赖于个体的“内化”。只有真正掌握并切实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社会现象, 看待社会潮流, 才能在各种思潮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坚守住自己的立场, 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品德素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平台”其道理正在于此。社会个体就要在这种大风大浪中锤炼自己的思想, 检验自己的性格品质, 以实践为平台达到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目的。

摘要:和谐社会构建中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增强针对性有效性, 一个重要的途径在于强化自教育的教育地位。自教育既是发挥工作对象主体性的内在要求, 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标准和最终归宿, 更是思想政治工作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和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其实现途径, 外部环境建设, 侧重于引导、教化;内环境建设, 侧重于自我规划, 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下一篇:锤击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