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合作意识(共12篇)
竞争合作意识 篇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 竞争与合作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需要有竞争意识又有合作精神的人才。大学生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上, 也面临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关系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简称《思修课》) 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教材的第三章专门谈到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关系”, 不过教材概述得颇为笼统。为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竞争与合作意识, 首先需要教师在理论上把竞争与合作二者的关系讲清讲透。
1. 正确认识和对待竞争
竞争是指“人们对有限东西的争夺, 是为了实现有利于自己而进行的争取生存的行为 (参加者自觉努力争取获得比对方更优越的地位) 。”[1]
(1) 明确竞争的广泛性。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竞争意识普遍增强, 竞争无处不在。大学生的一生面临的普遍性竞争有“三同”, 即同学间、同事间、同行间的竞争。首先在学校里, 同学之间要面临很多种类很多形式的竞争。有团队之间的竞争, 比如, 智力竞赛、体育比赛、班级文艺表演评比等;还有同学个人之间的竞争, 例如, 学校里的各门课程的考试、优秀个人评选、班干部竞选、助学金、奖学金评定等诸多形式。大学生毕业后要走上工作岗位, 又会面临同事之间的很多竞争;如果自主创业, 所面临的同行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惨烈。竞争如此广泛而普遍, 大学生应该不惧怕竞争、不逃避竞争, 勇敢地参与竞争。
(2) 辩证看待竞争的意义。竞争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具有积极作用, 也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从总体上讲, 竞争会产生压力、形成动力、创造活力。它有助于激发竞争参与者的进取心、开拓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 有助于参与者客观地评价自己, 通过竞争发现自己的优势, 展示才华和风采、张扬和丰富个性;同时也找出自身不足和差距, 以便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 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好地发展。竞争也可能会产生消极负面影响。俗话说,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竞争中没有常胜将军。在竞争中遭遇挫折或失败会使人产生自卑感、挫折感, 或心生妒忌;而经常竞争胜利又容易滋生骄傲自满情绪。更值得警惕的是有的人有时会为了获胜而采取不正当手段搞恶性竞争。不仅害人害己, 也会扰乱社会正常秩序。
(3) 提倡友好竞争, 反对不正当竞争。友好竞争倡导竞争要合乎道德和法律要求, 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恶性竞争, 是只重视结果、不重过程的一种斗争甚至战争。其过程表现为不择手段的利益争抢, 其结果是你死我活或两败俱伤。同窗之间恶性竞争古已有之。比如, 庞涓和孙膑之间的竞争。庞涓和孙膑原本是鬼谷子的学生, 因庞涓妒忌孙膑的军事才能, 设计陷害孙膑, 剜去了孙膑双腿的膝盖骨。后来孙膑发奋学习终于出任齐国军事统帅, 在一次战争中, 在马陵道槐树下, 孙膑万剑齐发将庞涓射死。
2. 正确认识和处理合作关系
“合作是社会互动中, 人与人、群众与群众之间为达到对各方都具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力量是有限的, 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荀子说过:“人, 力不如牛, 走不如马, 而牛马为用, 何也?人能群, 彼不能群。”孟子也讲“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革命领袖毛泽东曾说过“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社会越发展, 人们合作的范围越广泛, 合作的形式也越多样。特别是在当代, 一个人, 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 要在竞争中取胜, 更需要精诚合作。只有团结协作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比如, 2011年11月3日, 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标志着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二者的交会对接凝聚着无数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 是多个科技研究团队和生产厂家团结协作的结果:直接承担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建设实验任务的单位有一百多个, 参加协作配套任务的有十多个省市的三千多个单位, 涉及数十万人。如果一个大学生只掌握了某些文化知识和技能, 而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 那么他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再多, 也无法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要让每个学生明白, 在当今社会, 单靠自己的努力, 没有合作精神, 个人取得的成就是很有限的。要善于与他人合作、与团队合作, 不会合作就不会竞争, 只有在竞争中学会合作, 才能开展有力的竞争。”[2]要善于合作表现为:
(1) 真诚。把自己的思想、见解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 供对方讨论参考或借鉴, 在比较中作出取舍。不能在关键问题上“留一手”, 把一些无关紧要的抛出来, 而把自认为最有价值的观点留住。否则, 长此以往, 对方觉察出缺乏合作的诚意而不愿意合作或交往。
(2) 谦虚。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聆听是最好的老师, 正所谓“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在合作中, 不管对方水平、能力如何, 也要耐心倾听, 不可贸然打断对方的谈话。倾听时, 最好面带微笑地看着对方的眼睛, 不可做出鄙视的神情或心不在焉的样子。如果表示认可对方的观点、见解时最好点点头, 这样会给对方以很大的鼓励和信心, 对方才会乐意合作。
(3) 学会欣赏对方。合作中, 如果觉得他人比自己优秀, 有的人可能会滋生嫉妒心理。为克服这种狭隘心理, 一定要学会欣赏对方。俗话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个合作者都有优点, 一方要善于发现对方在知识、能力、修养、风度、意志等方面的长处, 并由衷地赞美, 高素质人才需要彼此欣赏。这样既能使对方愉悦, 又能激发其潜能, 还可能会使对方回报自己。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这样双方的合作才会持久。
(4) 心胸宽广点, 眼光长远点。处在一个团队中, 只有团队发展了, 个人才会有更好发展。狭隘地寄希望于打压团队的其他成员突出自己只能是自毁前程。有人担心在团队中真心合作其他成员会超过自己, 从而显得自己落后。这是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表现。人的一生面临的竞争不只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内部竞争, 更要面对外部的更大挑战和竞争。正所谓“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在团队中, 如果有比较强的团队意识, 不怕对方超过自己, 互帮互助, 就能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也许在小团体中名次退步了, 似乎是失败了, 但从横向看, 都有所提高和进步, 更有利于迎战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竞争。
3.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使公平竞争与友好合作相得益彰
表面看, 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 但从本质看, 二者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竞争离不开合作, 竞争获得的胜利, 往往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离不开竞争, 没有竞争的合作缺乏生机与活力。竞争会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推动了竞争主体和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我们要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 又要提倡合作, 提倡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无论一个人、一个团队、还是一个企业, 都应该积极结成联盟, 分享彼此经验和成果, 共同抵御风险, 在竞争中谋求合作、在合作中有序竞争, 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发展。
二、大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培养的途径
1. 课堂教学中培养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主渠道。教师要抓住这一机会积极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中小学阶段, 学生往往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中。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单打独斗”, 而好名次的取得也是建立在其他同学落后和失败的基础上。这使他们容易滋生起扭曲的竞争意识, 缺乏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养成。由于教学任务重, 教师不便于开展耗时多、组织难度相对大的诸如合作学习的形式。因此, 在大学相对宽松自主的教学环境中, 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教学方式。“《礼记·学记》中讲“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当代著名教育家前苏联的阿莫那什维列在《论快乐的、生气勃勃的教育学》一文中, 也阐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思修课》中, 教师可采用讨论法、辩论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讨论或辩论能使师生双方进入高度激活状态, 尤其使学生成为讨论或辩论的积极参与者, 知识经验的主动发现者。讨论或辩论要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完成。小组团队的形式使大学生能直观感知到:单靠个人的努力是难以获得好成绩的, 必须要和小组团队其他成员通力合作, 依靠团队力量, 才能战胜对手。同时, 小组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各小组团队之间有竞争, 又有利于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讨论法可多用一些。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讨论的内容题目, 要求学生在讨论中认真思考、大胆发言, 同时又要耐心倾听。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 小组规模以7至10人为宜。学生在预先认真钻研的基础上写好发言提纲。教师应以平等身份参与, 善于在讨论中启发诱导, 若发现有不友好的言辞、不正当的行为要及时提醒、劝导、制止。讨论后各小组推代表人在全班发言。教师当场评定成绩, 代表的成绩可略高于其他同学, 评定的成绩作为课堂参与成绩的其中一项。
2. 课外团队活动的配合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充裕, 又有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可在课外组织开展一些团队活动, 以巩固强化大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课外可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由若干个同学组成的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实践项目。教师按照各同学在小组中的分工情况评定成绩, 并评选出优秀实践报告、优秀团队等。当然, 培养大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任课教师也不能搞“单打独斗”, 也需要“协同作战”。为此, 任课教师可会同学生会开展文明寝室评比、学科知识竞赛等团队竞争活动。这样多渠道、多形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竞争与合作知识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促使他们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朱社员, 乔丹丹.大学生竞合精神现状及培育实践研究[J].学理论, 2011 (34) :270.
[2]张仕.论体育教育对现代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J].梧州学院学报, 2012 (8) :83.
竞争合作意识 篇2
【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在竞争中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竞争中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知识:懂得集体性竞争有利于促进合作,了解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合作意识的行为表现。
四、重难点:培养学生在竞争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品质。
五、【自主学习】认真阅读36——38页的内容,用双色笔画出知识要点。
1、我们既要勇于(),又要善于(),不断增强(),培养(),()的品质。
2、()有利于促进(),我们要在集体性竞争中提高()能力,培养()的品质。
3、培养合作品质,需要从()。
4、培养合作品质,需要从小事做起,列举在学校生活中,体现合作意识的行为。
5、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試举几例你身边的竞争。
[合作探究]
阅读36——38页相关材料,回答材料后的问题。(将答案写在课本上)
[训练反馈]
1、.(201 1·怀化)一位科学家提出解决问题的“共生效应”:某一问题的解决如果只靠个人
“单打独斗",在相互隔离的状态下,即使每个人竭尽全力,也未必能提出有价值的见解。如果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相互交锋,经过思维的碰撞,就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①学会欣赏别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②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接纳别人③遇事权衡得失,再考虑怎样与别人相处④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任何一种竞争都应该是公平竞争,对每个竞争者来说,应本着公平的原则参与竞争。
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A.道德和法律B。大胆和理矧C.良心和情义D.谨慎和览容
3、“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与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硬。”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
①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②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③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④我们要善于竞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在竞争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要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下列属于健康的竞
争意识的是()
A.相信这次语文考试自己会发挥出最佳水平
B.对平时成绩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在班里挖苦讽刺
C.试图以不正当的手段压倒竞争对手
D、对在考试中发挥失常,成绩欠佳的同学“幸灾乐祸”
6.许多公司在发展自己的业务时,要求员工有通力合作的精神,以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与此同时,员工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许多员工总是想方设法做出别人做不到的业绩,以使自己在公司中得到更快的发展,这说明()
①每个人都应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②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③要善于扬长避短,取得成绩可孤芳自赏④公司中成员之间合作是虚伪的,竞争才是最真实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世界著名的“飞人”乔丹曾率领公牛队几次夺得NBA总冠军,可当人们谈论究竟是乔
丹在公牛队中地位重要还是皮蓬在公牛队中地位重要时,乔丹认为,如果没有他同皮蓬间的竞争,就不会出现公牛王朝。这说明了()
①乔丹与皮蓬之间只有竞争没有合作②乔丹与皮蓬之间的竞争促进了公牛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③乔丹与皮蓬之间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 ④成功的团队需要成员之间良好的竞争与合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拓展延伸】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其后问题。
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大玻璃瓶内装入几个纸做的圆锥体,每个圆锥体都系在一根细线上,被测试者可以通过细线,把圆锥体拉出瓶口外,但瓶口较小,每次只能拉出一个。瓶子接有水管,可放水入瓶。实验时由若干个测试者各持一线,要求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将圆锥体拉出来。如果时间过长,2玻璃瓶中的水逐渐上升把圆锥体浸湿,便算失败。(1)几个小朋友参与了这个实验。当心理学家下令开始后,这几个小朋友争先恐后地拉线,结果卡在了瓶口,互不相让地僵持着,结果被上升的水把圆锥体浸湿而失败了。想一想,这几个小朋友失败的原因。
(2)请你为这几个小朋友想想取胜的办法。
(3)请你说出心理学家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要想成功,你需要朋友,要想非常成功,你需要的是比你更强大的对手。”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我们应怎样面对竞争的成功与失败?
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竞争合作意识 篇3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 竞争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37-02
乒乓球运动一直深受我国广大民众喜爱的国球运动,在高校学生群体之中也是备受欢迎。体育运动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合作,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的重要学习方式。竞争是体育的又一鲜明特性,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具有竞争性,乒乓球也不例外。学会竞争与合作是个人成长与发展必备的基本要素。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在高中乒乓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是摆放在他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一、竞争与合作
乒乓球模块体育教学中存在竞争与合作,是我国当前体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学生人际交往形式。通常来说,竞争是一种动机形式,个人或团体为获取更好成绩与他人或其他团体开展竞争,以竞争锻炼并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可以有效激励自我提高。合作是一种集体协作活动,在合作中,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便于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合作是为了使集体与其他集体更好开展竞争,或为实现共同目标而互相沟通交流。
乒乓球体育运动本身存在竞争与合作两种行为,如乒乓球单打比赛,参赛双方产生竞争,而在团体比赛中,几个小组存在竞争,同时为实现共同目标,小组内部成员存在高度合作行为,因此在乒乓球模块体育教学中必须包含竞争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培养学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培养竞争意识
乒乓球运动是一种以自身为对象、改造自身的体育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包含思想意识与人生态度,突破生物学意义,其竞赛性可以使高中学生体会到胜利与失败,激发高中学生树立进取精神。正确的竞争观念及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乒乓球体育教学质量,乒乓球项目竞争色彩浓厚,合作与競争在教学中彼此互补、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加强个人竞争意识不但可以促进高中生自我成长,还能起到榜样作用。实际体育教学中,多数竞争为个体竞争,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乒乓球教学时必须对如何提高高中生竞争意识实施探索,以此更好为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竞争意识及竞争观念,引导高中学生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两者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乒乓球模块是高中体育教师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的一个活动,教师既是学生乒乓球学习的引路人,又是一种学习榜样,教师为高中生传授乒乓球基本技能及理论知识,不仅可以提高高中学生技能素质及体能素质,还能丰富其文化理论知识,但是,只有这些是不够的,《新课标》要求高中体育教师积极发挥自身榜样作用,以此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竞争是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自我成长,是公平而非恶意竞争,作为一种艺术,竞争并非殊死搏斗,其可以增进竞争双方的感情,是一种建立信任朋友关系的重要途径。这些幼稚观念的传输,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形成积极正面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乒乓球运动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不断改造自身的活动。就乒乓球实践性可知,在实践过程中,乒乓球运动参与者可以不断加强思维意识,优化人生态度,乒乓球项目经济性可以激发参与者不断进取、自我挑战及勇攀高峰的精神,在不断实践及挑战中,参与者能够体验到失败的苦涩与胜利的喜悦,这种喜悦感将会提高参与者信心,促使参与者自我肯定,激发其挑战挑战性更高的目标与活动;失败的苦涩可以使参与者掌握自我分析、促进自我成长,有效锻炼参与者心理素质。高中体育教师开展乒乓球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树立竞争意识,为培养良好竞争观念奠定基础。
三、培养合作精神
在乒乓球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活动均表现为集体形式,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频繁横向联系,保持民主合作关系有利于高中生培养自身集体意识与协作精神。例如,在学习正手攻球及推挡球时,作为乒乓球教学基础环节,学生掌握后可以更好体验乒乓球的魅力,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可以组织针对性训练,以此更好完成技能培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伴随着教学深入,学生乒乓球技巧差距逐渐拉大,此时高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难易程度调整学生分组,减少组员之间的技术负担,确保学生在练习中游刃有余,不断提升总体水平。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一旦在乒乓球练习中产生学生乱打一气或不按规定练习等情况,教师必须及时强调合作重要性,使学生观摩正确配合练习的小组,确保学生明确乒乓球配合练习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乒乓球的技术水平,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四、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
高中体育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只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真正提高乒乓球技能,此时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体育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竞争意义,避免其受消极因素影响,为蝇头小利出现不良竞争心理,可以鼓励学生不同组别之间开展合作与竞争讨论,培养学生胸怀大度、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注重组与组间、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在任何时间与任何地点都必须确保学生开展有价值的竞争,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使学生茁壮健康发展。通过乒乓球体育教学,学生可以正确理解个体与群体健康的关系,成功建立起对社会、群体与自我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迫切需求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学会如何尊重并关心他人,掌握现代体育健康知识,更好培养自身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及社会主义精神,为学生更好适应现代社会奠定基础。乒乓球教学是高中阶段体育教师与学生二者共同的活动过程,教师在此期间引导学生,使其从无知到有知,自少知至多知,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自身观念或行为。在乒乓球体育教学中融入竞争意识及合作精神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乒乓球项目,积极提升教学质量,更好使教师发挥职能,引导学生主动领会、独立思考。
五、结语
综上所述,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这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使学生将来有更大发展,教师在乒乓球教学过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开展乒乓球教学时,高中教师有必须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乒乓球模块教学的细节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确竞争、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从而自觉地树立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养成合作和竞争的习惯,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郭晓光.新课标下乒乓球模块教学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2]首洁,刘汉生,张晓陆.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竞争合作意识 篇4
一、体育教学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励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 能够锻炼人的综合素质;合作则是一种集体齐心协作的活动, 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体育活动是具有竞争性的行为, 或是合作与竞争交织的行为。
二、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活动是以自身为对象进行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体育的竞赛性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体验胜利与失败的情感, 激发学生树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进取精神。在体育教学中,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类型的竞赛活动, 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三、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形式出现的, 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民主与合作的关系,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若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具体开展这类教育, 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学生加强团结、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 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竞争意识、协作意识, 又增强了集体观念。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比培养竞争意识更重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是基本能力, 合作性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提高合作中的竞争, 避免竞争中的消极影响
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教育, 加强引导。要引导学生从广义上理解竞争, 不要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产生消极的心理, 展开组与组如何合作又如何竞争的讨论, 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胸怀大度的良好性格。
体育教学中要增进合作, 加强交流, 要注重促进团体之间、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强调真正有价值的竞争, 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互补充, 促使每个学生都健康发展。
通过体育课教学, 使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 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这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职责。
摘要:竞争之中有合作, 合作之中有竞争, 这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是学生成长与发展必需的基本素质。
竞争意识与传统美德 篇5
美国的体育仍出现多起兴奋剂丑闻:著名的女飞人琼斯在国际体联查出一直服用兴奋剂之后取消了其世锦赛冠军头衔并禁赛三年,她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试问,用虚伪、作假换来的荣耀,只能如黄粱一梦,消逝无踪。真正能毅然不屈地立于体坛,靠的是自己的实力,竞争当无愧于自己的内心。
然而,人们的自私自利、贪慕虚荣正一点点地抹杀心灵深处的正义力量。古人曾曰“成人之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尊老爱幼的美德正从人们的世界一点点蒸发、褪尽乃至消亡!为什么?是因为所谓的竞争意识,是因为“成大事者,必有牺牲之必要”,是因为“只要能达目的,手段并不重要!”北大教授于丹曾说:“只有心灵之勇,才能战无不胜!”那么,心灵之勇来源于何处?来自于2500年的中华文化精髓,来自于那些传统美德的升华!竞争意识当然也是必需的,但绝不能以牺牲传统美德为代价!
记得在某书中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两位将领争夺将军宝座,相约丛林驰骋骏马以断胜负,行途半路,其中一位脱疆失神,马嘶 而去,另一位眼看事态紧急,奋力直追,最终救了脱马之将,以德服人,成为了将军。那时候,他并没有在关键时候驰马而去,心中的善良让他不顾危险去营救他人,这“德”,就是传统美德,优秀品德,而在真正的较量中,勿忘人性的本源!
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位置,也需要树立竞争的意识。但我们更需要做一个守护传统道德的人!2002年湖南的文科状元曾说他的成功取决于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他传承了勤学好问,不耻于学的美好品质;另一方面,也明确学习也是一种竞争,要想领跑在前线,就必须明白自己的不足,别人的优势,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诚然,聪明的人会选择让良好的修养成为竞争中的法码,而愚昧的人只会在你争我夺中忘却自己的本性,物质世界的突飞不需要冷血的对战,更多的是,人性化的交流和坦然的竞争!
守护心灵之美,才能在竞争中立足,拼搏乃至取胜!
2、根扎地下,叶触云里
高2006级7班 毛一苇 每一个人都有一棵生命之树,或是娇小,或已繁茂。生物书上说,一片森林的树根都是相互依存的,集聚地生长有利于土壤的疏松,以便获得更多的养分。树木在依赖中竞争同存、相互间可以获得更多的滋养,以维护生态的和谐。
“根扎地下,叶触云里”这是自然的法则,也是社会和谐共处的定律。郑渊洁说过,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老姜,那这将是一个怎样的辛辣的社会。“文敌诗友”的元稹与白居易,由于政治的主张不同,曾经针锋相对,敌意盎然,可当元稹听说白居易被谄遭贬,却觉中惊起,泪湿青衫。于丹说过,生命是一次流放,总有一些至信至理的东西值得我们追随。的确,我们不能因为竞争,而丢失了一些美好、最根本的美德,不能因为追求叶的繁茂,而放弃根的相握。
实际上,万事万物互为矛盾也互为统一,我们竞争是为了维护这个世界上的美好,而我们守住道德也是为了更有序地竞争。美国的“钮扣大王”,起初只是一家很小很平凡的杂物店。可是,店主为了更加方便顾客,甚至去很远的地方进一些获利薄的钮扣,就是为了守住心中为别人的美德,出乎意料地赢得了很多客源,打败了同类竞争的很多商店。弗莱明的父亲曾是一名很贫困的农夫,那个年代物资贫乏,所有的农民都在辛苦种田。当一名小孩落入水中,其他的人都出于担心救上来的是个“拖油瓶”而视若无睹,可是弗莱明的父亲却救起了小孩,而这一救,救出了一个诺贝尔奖励——小孩的父亲是有钱的绅士,为了报答农夫,把弗莱明接走并给予了他很好的教育。
没有根的树,无法长存;没有道德约束力的竞争,终会误入歧途。我们竞争时,是否可以携着美德一起上路?让我像《致橡树》中一样:根扎地下,叶触云里。在竞争的丛林中别让美德寂寞得如一颗老人的心。
3、给咖啡加一点糖 高2006级7班 王越
有人认为只有喝黑咖啡才算真正地喝咖啡,加了糖会破坏咖啡的口感。然而糖会使咖啡变得更完美。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也只有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竞争意识在外交场显得尤为重要,一位出色的外交官必须有进取和竞争的意识,如若不然他们就不能很好地捍卫国家的权益,维护国家的尊严。
但是仅仅拥有这些,他还称不上出色。他必须还具有其他的品质。周总理无疑是成功的外交家,在面对原则性问题时他丝毫不退让,在谈判桌上与对方争取到底,这才让我们取得了重庆谈判的成功。但在他的铁和硬的背后同样有着柔如水一般的包容:在二战时期,美国政府禁止美国一切官员同中国官员握手,因此,一次会议结束后,周总理照例走去与那位美国官员握手,而美国官员并没有伸手,只是象征性地摇了摇他的肩。而当72年尼克松访华时,那条禁令解除了,周总理仍然迎上去与尼克松握手。周总理并没有因为过去的遭遇,而记恨美国也让尼克松丢一次面子。
他宽容了过去的过失,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与钦佩。
不仅外交场上需要竞争与美德的结合,生活中更需要这样的结合,设想一下,某一天大家开着车在路上,但每个人出于内心的竞争意识,不讲谦让,不允许别人超车,不允许别人开得比自己快;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加速、超车。这样整个公路就成了赛车场,交通根本无秩可言,只会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当然邻里间若没有谦让与包容,为小事都要争到你死我活,那么,楼道、小区、乃至整个社会便毫无安全可言。
宽容与谦让,并不会消磨一个人的竞争意识。相反,只有具有这样品质的人才是读懂竞争内涵的人,也只有他们才会真正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好比如糖会让咖啡变得完美,而不是咖啡的败笔。请记住喝咖啡时给咖啡加一点糖。
4、没有牛奶的面包是干枯的
高2006级7班 邓立婉
记得当年公私合营的时候,有人问那位率先进行公私合营的民族资本家为何要这样做。他的回答如此简短有力:“是的,我是一个民族资本家,但我更是一位中国人。”所有人都为他高尚的爱国情操而感动。
今天,在某公司的招聘会中,主动让座的张媛媛却因自己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被谢绝聘用。于是整个省城的人都为竞争和美德的取舍而争论不休。
这让我觉得有一丝荒凉。在商品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已经开始对美德产生了质疑。美德是什么?美德就像是一杯很香醇的牛奶。竞争和利益是什么?它们就像是一块很厚实的面包。两者搭配,才会显示出奇妙的美味。中国的确是饥饿得太久了。所以在物资丰富后,总有许多人不顾一切地吃面包充饥,顾不上喝一口牛奶。可是他们是否想过,这样吃了会噎着吗?没有牛奶的面包是干枯的。它会让进食变成一个机械的过程,失去灵魂,失去意义。
现在的竞争如此激烈,但若人们在此间忽略了美德,它就使竞争变得坚硬和生冷,变得没有价值。
在信息技术行业独占熬头的美国微软公司,2001年被控告,罚金60亿美元。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进行了产品的捆绑销售。这会造成竞争的不公。对于这样丧失道德的行为,社会是会给予遣责和否认的。即使当时会带来丰富利润,也会加倍偿还于最后的罚单中。欲速则不达,忽略了美德的竞争是没有生命力的。
所以中国要走和平崛起之路。要走自己发展,又会兼顾其它国家的共同发展之路。我觉得这是对的。只有宽厚待人,再强大自身,才是真正的强大,才会被世人所接受,才会真正拥有坚实的基础,才会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之林中屹立不倒!
我们应当在具备了传统美德的前提下竞争。的确,竞争要靠手段。但是竞争的根本不是手段,是实力。只有在保证自我良心湿润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可靠的,有意义的。我想我们不应该在竞争的形式上迷失自我,而是抓住竞争的根本,竞争的核心。
是故,勿忘传统美德,亦会使竞争散发馨香。
我们中国人通常是像羊的,温柔尔雅,带着孔夫子的教导及传统美德的熏陶,而外国人则是一只只充满活力及野性的狼,锐意进取,拼博争取,强烈的表现与征服欲。地域的文化差异,在市场越来越开放的今天,狼与羊的结合,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相辅相成才是永不败的关键。
狼为羊提供前进的动力,狼就像羊心中的动力泵,不断地鞭挞着羊前进。就像清朝末年,统治者们以天朝上国自居,读书人研究孔孟之道,满口的之乎者也,由于缺乏竞争意识,当“夷人”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工业革命,发展科技与经济,雄心勃勃地想将中国归入自己的版图时,清政府并没有觉悟,以至“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南京大屠杀”等诸多国难国耻的发生,中国人民忍痛着将近一百年如地狱般的苦难,这说明什么?如果缺乏竞争意识,传统美德将会显得那样地软弱无力缺乏生机及抗争的能力,而人们把入世比为“狼来了”,这又是一只狼,带来竞争威胁及机遇的狼,在外国大量优质廉价的商品销入国内时,中国的企业能不能敢不敢驾驭这只狼,使自己的产品赢得市场,这就要强烈的竞争意识来打气,锐意进取,同时用传统美德的微笑面对每一个竞争者。
羊守候狼的灵魂及道德底线,泰戈尔说过“缺乏道德的勇敢是最可怕的犯罪”竞争意识如果没有传统美德的规范,就会出现不平等竞争经济诈骗等诸多法律不容,道德不齿的行为,像:黑心棉等为代表的假冒伪劣商品,品牌盗版严重地危害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及人民的幸福生活。真正有效果的竞争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原谅他人就是成就自己”是守候道德诚信做事的产物,韩信蒙受胯下之辱,如果他逞匹夫之勇,拔剑杀了那个无赖,他也不可能辅佐刘邦成就千秋霸业,也不可能成为“多多益善”的怀阴侯,道德永远都是市场竞争的标杆及最终归宿。
品读围棋文化 培养竞争意识 篇6
作为在围棋文化引领下的幼儿园课程,体育活动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围棋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变得更具特色,在培养幼儿竞争意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经过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胜不骄,败不馁——在体育活动中孕育自信的土壤
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能发现有一部分幼儿对某项活动惧怕,不愿参与。
如在中班体育活动《帮小动物盖房子》中,要求幼儿尝试走过三座高度、宽度、坡度都不一样的小桥,目的在于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在自主练习过程中,我发现佳佳只是胆怯的站在旁边看着同伴练习,我走上前询问原因,小家伙说:“老师,这桥太窄太晃了,摔下来可疼了,我没有信心能走过去。”
当孩子出现犹豫、胆怯等消极的情绪时,我们应先了解其原因,如孩子是没有掌握玩法,或在类似的活动中受过伤,那教师就应仔细指导孩子动作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营造安全的环境让幼儿觉得可以再次尝试,以此慢慢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我能行”的自信。但如果孩子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以失败告终,渐渐做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及时给予鼓励,多用赏识教育,为孩子播洒孕育自信的土壤,让朵朵自信之花慢慢绽放。
有了自信,也就有了展开竞争的勇气,孩子在学习了围棋后,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在体育活动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获胜的孩子虽然开心,但没有因此骄傲,失败的孩子跃跃欲试,想再比一次。这样,竞争意识便在体育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了。
二、你一子,我一子——在体育活动中树立公平的丰碑
“公平”不仅是体育竞赛的宗旨,也是一种道德教育。
(一)建立公平的师幼关系
在师幼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更是幼儿游戏的好伙伴。教师只有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才能建立公平和谐的师幼关系。良好的情感沟通是建立公平师幼关系的基本手段。所以,我们要和每一个孩子交谈,特别是处在灰色地带,不受教师关注的孩子。
班上有个比同龄人个头矮了一节的孩子叫毅毅,。在《小猴摘桃》的体育活动中,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玩,唯独毅毅一声不吭站在一旁。我蹲下身问:“怎么啦?”毅毅听了只是沉默低下了头。“来,猴妈妈和你一起去摘桃,”我做了个小猴摘桃的姿势,试图引发兴趣,但他只朝高高的桃子看了看,又低下了头。哦,我一下子明白过来了,于是,我把桃子挂在低一点的树梢上,说:“走吧,这回我们肯定摘得到桃子。”毅毅朝我露出了灿烂的笑脸,跟着我飞奔向“桃树”。
活动中虽然某些儿童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但教师并没有强求他,而是在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孩子一个适度发展的空间,这就在情感上给他们适时的调动,使其感受到被尊重,从而为建立公平和谐的师幼关系奠定基础。
(二)建立公平的幼幼关系
孩子对于教师的偏爱是很敏感的,这当然也会影响他们对于竞争的热情。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在一次晨间活动时,我组织幼儿比赛折返跑,要求孩子们跑到我身边跟我击掌然后折返回去和队友击掌接力。很快,轮到红队的浩浩和蓝队的笑笑了,浩浩是我们班体育能力最强的男孩,而笑笑却是我们班个头最小的女孩,两者明显差距悬殊,当浩浩跑到我面前时,我故意把手举得高高,想因此为笑笑拖延时间,浩浩跳了几次才拍到我的手。最后红队以微弱的优势获得了胜利。但浩浩还是撅着小嘴不开心,我问他为什么,浩浩难过地说:“老师,都怪你,不然我能赢得更多。”
对呀,比赛就需要公平,不能将自己的偏爱融入其中,孩子间的公平竞争才能培养公平的品质,体验竞赛的真正乐趣。
三、双关似铁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团结合作的理念
竞争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中都需要良性竞争的存在,没有竞争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是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相反,竞争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团结合作的意识,需要积极的与他人合作、互助。正如围棋道理:双关似铁壁中阐述的那样,两两合作,坚不可摧。
为了让幼儿体验到竞争的乐趣,培养竞争意识,我设计了《蚂蚁搬豆》的体育活动,要求两名比赛的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操场一头的沙包运到操场另一头。比赛开始了,浩浩和洋洋很卖力地搬着,但由于沙包沉重,路途遥远,赛程刚过半,两个小家伙就累的气喘吁吁,想要放弃比赛。这时,我引导全班幼儿思考:谁能想个办法来帮助他们既轻松又快速地把沙包运送完成?有的说,借用小车运送沙包,有的说,可以请好朋友来帮帮忙。浩浩和洋洋分别请来好朋友一起合作,比赛再次进行。只见他们每人拿起一个沙包,飞快地朝另一边奔去,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所有沙包运到了目的地。之后我问两个小家伙:“现在还觉得难过么?”他们两笑着说:“现在一点都不难过,因为和好朋友一起努力,赢得了比赛很开心。”
有时一个人的竞争枯燥无味,令人惧怕,但有一群人团结合作,陪你战斗,那就会使你充满力量,勇往直前!
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以孩子为中心,成人给予过多的呵护,使孩子形成强烈的依赖感,但我们的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到那时这温暖的襁褓再也保护不了他。那现在就请教授他适应社会的一技之长,将来,让他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碧海蓝天!
市场竞争与编辑意识 篇7
1. 崇高的敬业意识
编辑是社会文化产品的生产者, 编辑的职业是高尚、神圣的职业, 编辑要热爱自己的职业, 在岗位上兢兢业业, 不受商海思潮的影响, 遵守编辑的职业道德, 甘为他人做嫁衣, 要有任劳任怨, 乐于奉献, 甘于寂寞, 扎实工作的意识, 编辑才能诚心诚意为社会大众服务, 为读者编出优秀的图书来。
2. 认真的责任意识
编辑出版工作是一项特殊的精神劳动, 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负责的工作, 确保书稿内容更完善、体例更严谨, 材料更准确, 语言文字更通顺, 逻辑更严密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精神产品, 对广大读者负责, 铭记出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文化责任, 是编辑应该具有的高度自觉的责任意识。如此, 才能编辑出版更高层次的作品。
3. 积极的创新意识
出版的本质是创新, 创新是一个出版社、一个编辑、一本图书的生命力与竞争力所在。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作为一名称职编辑形成选题直觉必备的条件。编辑应该时时刻刻都要把“创新”二字记在心上。创新包括内容上要创新、表达形式上要创新, 装帧设计上要创新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目的让读者产生耳目一新, 爱不释手的感觉, 最终要赢得读者。创新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项艰苦的事业, 要我们抛弃消极和胆怯的心理, 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和勇敢的精神状态, 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4. 随时捕捉的信息意识
编辑的信息意识在现代出版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是编辑提出选题思路的基础和前提。贯穿于选题策划、审稿加工、宣传策划、读者反馈等编辑工作的全过程。编辑应该始终树立没有信息就没有选题的意识,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应该养成处处留心搜集信息、积累信息的职业习惯, 培养自己能够对有效信息产生敏锐反应的能力。一个称职的编辑, 对外界的信息有着十分敏锐的快速反应能力, 善于在选题策划的层面收集、梳理各种信息, 往往能将常人忽视的信息如获至宝, 从而转化为选题策划的有效信息。
5. 敏锐的市场意识
市场意识应该是现代编辑必备的条件。在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出版方向的基础上, 出版市场受欢迎、经得住市场考验的产品相信是每位编辑所希望的, 树立这种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以市场为中心, 时刻做到心中想着市场、眼里盯着市场、脑袋里装着市场、手中抓着市场。去书店、报亭、图书馆调研等等应该是家常便饭, 只有深入一线图书的市场, 才能对市场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和体会, 才能更准确的把握市场, 从而发现一些市场规律或是信息, 这些为编辑策划出版符合市场需求或是引领市场的好作品起到重要的作用。
6. 终身学习的意识
出版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要跟上这个时代高速发展的步伐, 每个出版人仅靠原有的学历基础都是远远不够的, “老井”如果没有新鲜的知识源泉, 总有枯竭的一天。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不断学习党的出版方针政策、学习编辑业务的基础知识、学习现代出版产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学习所学专业知识及编辑范围涉及的各科基础理论, 学习计算机新技术在编辑领域的应用、学习外语, 为编辑开阔眼界提供有效的工具, 为科学提出选题提供建立合理丰富的知识结构。
7. 友善的交际意识
编辑工作要面对各方面的关系—与作者的关系, 与读者的关系, 与社内领导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接触, 与发行商沟通、与专家学者接触, 甚至包括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的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 编辑更像一名社会活动家, 要与各种各样、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妥, 都会影响编辑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编辑要培养较强的交际意识, 通过得体的语言、大方的举止, 温和的态度, 再加上真诚和坦率, 就会打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这对编辑的选题策划、组织活动都十分有帮助, 甚至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也可能会迎刃而解。
8. 严肃的版权法律意识
在当今这样一个尊重知识的时代, 要求我们对待版权意识要越来越谨慎, 哪些书有版权, 版权期限多少年, 哪些书是原创版权还是编著版权, 哪些书和图片有设计专利……这些都是编辑在出书前要想到的, 审稿的过程中也应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对有版权的作品, 我们绝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要人人趋利而避害。
9. 广泛的宣传意识
一本高质量的图书出版之后, 编辑应该强化宣传意识, 让社会知道和认可, 让读者了解和喜爱, 才能更好的打造出畅销书、常销书。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被动等待的意识, 已经远远跟不上这个竞争的时代。宣传做得好是成功营销的重要保证, 宣传的方式也可以是灵活多样的, 撰写书评、在适合读者群体的报纸、杂志上做一些广告、召开新闻发布会、利用各种会议传播、利用网络扩大宣传等等都是很好的办法, 总之, 通过宣传是让读者知道、了解、直至喜爱, 最后购买的有效途径, 能够帮助这本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发挥。■
参考文献
[1]佘江涛, 许尔兵.构建现代新型编辑评价体系.中国编辑, 2003 (3) :32
强化班级管理提高竞争意识 篇8
一规范班级管理
坚持班级管理规范化是班级管理优化的前提条件, 那么, 如何才能使班级管理规范化呢?
1. 完善学生档案
建立科学健全的学生档案是班级管理规范化的最好体现。 (1) 考勤。对每天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在其档案中作如实记录, 每周汇总一次。 (2) 纪律。对于课堂上或自习期间说闲话、睡觉、打闹、玩手机、听音乐、随意进出或离开座位等违反班级纪律的由值日班长如实记录, 而对于打架、谈恋爱、上网等严重违纪行为的, 更要严肃处理, 不仅给予思想疏导, 更要给予制度约束。要让这些学生真正认识到不良习惯的危害, 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上来。 (3) 卫生。每天安排值日生对班级和卫生区一天打扫三次, 由生活委员检查并打分, 最后进行评比。 (4) 作业。每周定期对各科作业进行检查, 由学习委员和课代表负责, 最后把检查情况如实登记在学生档案里。 (5) 考试成绩。对于每次考试成绩优秀或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嘉奖。 (6) 个人奖励。对于参加学校或校级以上各种活动并获得奖励的学生在学生档案如实记录。 (7) 个人反思。对于在校期间的奖惩, 学生都要把其中的感受写出来, 然后上交存档。 (8) 班主任评语。这是班主任对学生近期表现情况的一个整体评价, 它对学生起到一个监督和指导的作用。
2. 坚持班级制度明确化
班主任要宣布某项制度, 一定要学生认真领会其中的含义, 而不是一知半解, 让学生从心里重视它, 强调对事不对人。如我在介绍请假制度时, 谈到它符合条件的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提前以书面或短信的形式向班主任申请, 而不是事后再补写, 二是必须征得班主任同意后方能有效, 而不是只要写请假条了, 或是发请假短信了, 不管批准与否就算请假了。只有让学生明白这些要点, 学生才不会出现我刚才讲的那些情况, 要做到制度明确化。另外, 对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监督也要科学化, 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 必要时只能进行“软处理”。
3. 坚持定期召开班会和班干部会议制度
班会的内容可以是学校统一规定的, 也可以是根据班级具体情况拟定的。如我班曾经举行过的一些班会主题:“关爱生命远离危险”“朴素的人最美”“节约环保, 人人有责”“会说话会做事”“谈谈手机的利与弊”“我自信, 我成功”等。总之, 只要你要留意身边的人和事, 班会的主题会很多, 但主题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积极健康。班干部会议可以是班委会、组长会、科代表会等, 针对不同问题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 学生可以谈谈自己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管是班会还是班干部会议, 事先都要充分准备材料, 对探讨的一些问题都要记录, 在实施中检验其可行性, 若是好的方案继续保持, 反之, 则继续改进使之完善。
4. 考试评价和激励制度
考试总结会、重新排位、个别谈话。考试总结会主要是讨论本次考试中的得与失, 对考试成绩优秀者进行鼓励, 并树立典型作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 对考试失误的同学要多关心, 帮助他们找原因, 以待下次进步。排座位的原则一般兼顾个子高矮、眼睛是否近视等其他因素, 强调座位的好坏并不是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 主要还是要靠个人的努力, 最好让大多数学生都满意。关于谈话的问题要分批进行, 先要确定谈话对象、谈话内容, 要尊敬学生, 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才能对症下药, 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班级的管理不是单方面的, 还需要学校、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的帮助, 要时常与家长进行交流, 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关注学生成长, 不仅仅是成绩方面,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多夸孩子。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多举行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 改变一个学生的不良习惯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所成效。
二提高竞争意识
班级除了要有一个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外, 还需要引入积极的竞争机制。有了竞争, 班级才会有活力, 教育教学成绩才会更上一层楼。如果缺乏竞争意识, 就会缺乏奋斗和进取的动力源泉。这样的人, 最终逃不过被淘汰的命运。要知道, 未来永远属于具有竞争意识、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人。竞争还可以使人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加坚定, 从而争取优胜的信念更加坚强。为了取得竞争的胜利, 关键是要树立积极的心态,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千万不能为了在竞争中胜出而弄虚作假, 从而导致竞争的畸形发展。在选择竞争目标时不能过高, 否则会因压力过大而丧失信心, 达不到预定的目的。
做个有竞争意识的策划编辑 篇9
1 市场调研
收集信息, 理性分析, 充分的市场调研是策划一本书的基础, 信息的收集包括读者定位、读者需求、市场信息、作者信息、科技发展信息等。
(1) 读者定位:做一个选题之前, 必须明确这本书是给哪类读者看的, 读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特色、购买能力、购买动机、阅读习惯都是需要采集的信息。
(2) 读者需求:要明确你这本书的读者需要了解哪些内容, 喜欢的字体、字号、版式、阅读兴趣、可以接受的价位等信息。
(3) 市场信息:需要调查同类书的销售情况, 分析同类书的优点和缺点, 分析图书市场的走势, 分析竞争出版社的情况, 他们的实力及操作模式等。
(4) 作者信息:要了解作者的资历、写作风格, 编辑应该经常和作者保持联系, 一般的作者都是这一行业的精英, 在与作者交谈的时候, 编辑也会得到大量的信息, 对拓宽选题思路, 分析市场走势, 确定读者需求都很有帮助。
(5) 科技发展信息:做一本书要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 把握市场发展的节奏和变化。例如要做一本医学专业书, 你就需要知道我们现在为这项技术做一本书是否合适, 做早了, 国内还没怎么开展这项技术, 就吸引不来读者;做晚了, 技术成熟了, 别家出版社已经做出来了, 同样也吸引不了读者。这个“度”只有在充分调研了之后才能把握得好。
(6) 影响图书市场的信息:关注某些重大的政治变化、社会潮流对市场购买力的影响、读者现阶段的阅读热点、消费观念的转变、购买动机的变化等。
对于策划编辑而言, 信息采集是策划选题的基础, 要理性的分析采集到的信息, 保证信息的准确定和真实性, 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才能做出读者喜欢的好书。
2 组稿
(1) 开发作者:作者是编辑最宝贵的资源, 编辑要学习一些专业知识。经常和作者沟通, 参加一些学术会议, 关注相关报纸、杂志, 了解学术最新动态, 关注年轻、可开发的、有潜力的作者。
(2) 沟通交流:组稿是一个编辑与作者沟通交流的过程, 作者是专业领域的专家, 他们并不一定了解市场, 而编辑既要考虑专业, 更要考虑市场。所以, 编辑应该将市场上的一些情况及时的反映给作者, 确定写作思路和具体内容。
3 编辑加工
(1) 编辑加工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编辑加工主要是指责任编辑对书稿从理论上、政策上、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进行把关, 保证书稿在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和规范等方面没有疏漏差错。编辑加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图书的质量。
(2) 一部高质量的图书与编辑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编辑人员在编辑加工书稿时认真负责, 为作者、读者着想, 才能提高图书地编辑加工质量, 从而把高质量、高品位的图书提供给广大读者。
(3) 编辑人员是杂学科的万事通, 一个成功的编辑会了解很多知识, 即使有些知识了解的并不深入, 但他也要知道可以查到并深入了解专业知识的渠道。[1]
4 版式及封面设计
(1) 了解读者地需求: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要有不同的设计, 例如给老年人看的话, 字体要清晰, 字号、行间距要大, 价位偏低一点。而专业图书的读者注重书的品质, 希望有版式清晰、新颖, 封面独特的设计。这些都是需要和美编沟通的问题。
(2) 第一眼吸引读者:读者是否翻看一本书都是在3~5秒钟之间决定的事, 因此图书的整体装帧, 尤其是封面的设计是尤为重要的。因此编辑需要具有审美素质, 能与美编沟通好, 将内容反映在封面及版式的设计上, 这样才能在第一眼上吸引读者。
(3) 起一个好书名:但凡畅销的书都有一个很好理解、好听又好读的书名, 例如《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扫光》、《求人不如求己》等。好书名也是编辑对市场了解的表现, 只有清楚地了解读者的需求, 才能起出一个好书名。
5 印刷
(1) 很多编辑觉得稿子到了印刷这一环节就不归自己管了, 其实不然。纸张的选择、封面的效果、颜色的调试都需要编辑去关注、沟通。
(2) 有一些情况是在书印刷出来后才发现这个纸怎么这么薄, 这个颜色怎么这么深, 这个UV做的不怎么好, 这个起鼓不是我想要的那部分。如果编辑在印刷之前自己的确定好每一步骤, 那大部分意外都是可以避免, 所以在印刷的过程中, 编辑也要随时关注。
6 宣传营销
(1) 营销方案:做一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卖给读者, 图书的营销方案包括图书的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的选择、发行时机的选择、宣传策划、市场支持方式等, 这些工作需要与发行部门配合。
(2) 责任编辑从策划开始就在操作一本书, 因此他是最了解这本书的人, 编辑也有必要配合发行人员对图书进行整体的宣传。
(3) 编辑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营销不只是发行部门的事, 图书要在市场中取得回报, 策划编辑必须有强烈的市场意识, 并把这种意识贯穿于出版乃至图书营销的各个环节。实践表明, 那些卖得好的图书在选题确定、出版营销等环节都有自己的定位, 都有特定的读者群, 甚至有其独特的销售渠道。[2]
7 结语
做一个选题策划就像是商人做一单生意, 要关注各个环节。策划编辑不仅要仔细分析收集来的信息, 充分分析市场, 同时还要考虑生产经营与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要学会算经济账。要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最大化的实现经济效益, 所以说对于一本畅销书来说, 策划编辑可谓是掌控全局的“董事长”。
参考文献
[1]潘宜玲.编辑质量与质疑[J].全国新书目.2006 (9) [1]潘宜玲.编辑质量与质疑[J].全国新书目.2006 (9)
对培养中职生竞争意识的思考 篇10
正确地认识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就是个人或团体间力求压倒或胜过对方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是为了满足完善自身、实现自我需要的社会性行为, 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竞争意识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由外因和内因引起, 外因即他人或环境的刺激;内因即由外因引起的自我发展、自我扬弃的过程。
竞争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人们在竞争中求生存, 求发展;它催人上进, 拼搏进取;它使民族繁荣昌盛, 国家兴旺发达。在当今社会, 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是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 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
尽管我们倡导竞争, 但在树立竞争意识的时候, 要防止不择手段而产生的消极因素。要让学生分辨哪些是值得全力以赴去竞争的, 哪些又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刻意为之的。这样才能使学生体味到竞争的意义与价值, 使他们避免由于过度竞争造成心理压力。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意义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感兴趣, 学习积极性也会高涨。正确的竞争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各学科的知识基础相对较薄弱。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后, 又由于对当前的社会形势、职业教育认识不足, 往往抱有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状态, 以至于对任何事情都抱无所谓的态度, 没有了兴趣, 没有了激情。所以, 他们需要竞争的刺激才能把激情释放出来,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 可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并体验到竞争的残酷, 让他们逐步走向成熟, 积极上进。
(二) 丰富集体生活, 促进学生之间团结互助
一个没有对手的民族, 必定成为一个不思进取的民族。同样, 一个人, 一个集体, 如果没有了对手, 没有了竞争, 也会像一潭死水, 最终只会走向没落。而竞争则能使集体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每名学生都是集体的一员, 因此必须依靠集体每一个人的力量, 齐心协力。在学习中做到既有竞争, 又互相帮助。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努力竞争的过程中同别人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形成共同克服困难的风气。在竞争的激励下合作, 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 从而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
(三)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有些学生需要竞争的刺激才能将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把握正确, 竞争意识可以成为他们努力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 个性与竞争力紧密联系, 具有良好个性的人, 对待竞争问题会更理智、更积极。教师要从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特长出发, 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 使他们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渠道
(一) 开展竞争教育, 引导竞争意识
现在的教育正逐渐变为与市场紧密相连的教育。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竞争。所以, 教师可常用社会上成功人士参与竞争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认识竞争的意义, 并教育他们勇于竞争、善于竞争, 要让他们明白竞争已成为当今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 还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竞争意识而没有竞争实力也会一事无成。
(二) 创设竞争环境, 强化参与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师就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条件和机会。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引入适合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规律的竞争机制, 创造竞争环境, 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 针对造成他们不思学习的原因, 在提高趣味性的同时提出适当要求, 给其创设成功的机会。
在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在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的基础上,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法: (1) 采用启发式教学, 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适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 即使回答错了, 也不能一概否定, 应该正确地引导, 以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竞争的自信心。 (2) 采用开放式教学, 针对教学内容搞些与之相关的难易适中的小比赛。例如, 在《设备管理》这门课中好多内容都是管理理念, 比较枯燥,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课堂内容纲要, 之后, 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主角。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业成绩、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异质性的基础上, 按优、中、差协调组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然后设立各小组目标, 让小组成员自学, 最后各小组分别选出代表给大家讲解相应内容, 教师可作评委进行组间评比。
技能是中职学生毕业后安身立命的根本。大多数中职学生片面地认为进入中职学校学习, 只要混个文凭, 技能学习过关就行, 根本不愿意自主钻研技能, 更谈不上追求技能上的精益求精。因而,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努力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在技能实习课上, 教师也可采用多方面、多层次的竞争激励法,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竞争中, 及时发现自身不足, 发挥学习主动性, 认真揣摩自身技能缺失, 并适当分析竞争对手, 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在技能训练中建立激励机制, 要让学生认识到竞赛成绩的好坏跟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如对学习成绩优秀、技能突出的学生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 优先录用等。
此外, 教学比赛后, 教师一定要认真搞好总结点评, 特别是对那些尽了全力, 但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更要加以肯定, 引导学生自我总结, 从中取长补短, 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 丰富第二课堂, 提高竞争素质
第二课堂可以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又一大舞台。它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得到调节和放松, 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 利用课余时间, 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 经常举办主题演讲会、技能竞赛或组织一定水准的技能兴趣小组等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同时, 采用优胜劣汰的办法让学生感到能参加这些活动是令人无比自豪的, 并让佼佼者参加校级以上的比赛。这样, 形成层层选拔的良性循环的竞争环境, 让学生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并体会到竞争所带来的成功喜悦。
综上所述, 竞争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更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竞争又是一种追求, 是自我实现的追求。所以, 中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竞争当中, 培养并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 从而增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摘要:当今社会, 竞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未来的就业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而对于学识相对欠缺, 有自卑和畏惧等心理障碍的中职生而言, 就更为重要了。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应明确竞争意识的内涵及培养竞争意识的重要意义, 中职学校应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生,竞争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黄爱美.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的竞争意识[J].职教论坛, 1994 (11) .
[2]杨代聪.如何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2 (9) .
[3]徐伟.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J].科技信息, 2006 (S2) .
培养竞争意识要教会学生预习 篇11
一、小试牛刀,初尝甜头
有些学生课堂上听着听着,注意力就不集中了。要么做小动作,要么把语文书往后翻,而且并不都是些学得不好的学生,我很奇怪。爱玩不奇怪,为什么要把书往后翻呢?问过一些小朋友,才搞清楚。原来他们认为老师讲的内容太简单了,都已经会了,还在反复讲,没意思,要自己翻后面的新内容来看看。学生好奇心很强,喜欢新鲜事物。与其让他们在课上自己翻着看,不如就势引导,让他们利用课前的时间,自己顺着好奇心的引导,把这些简单的字词在课前就学会了,课上只要解决他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自己学习中的故事,不是更好?说干就干,当天我就准备布置预习作业,布置什么呢?他们可还什么都不会呀?而且低年级是不允许布置书面作业的呀!还是简单一点吧,就布置他们喜欢的,读字词,读课文。第二天课上我就让学生自己来读字词、课文,并比一比,看看哪位小朋友读得最好,请他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关键是好多小朋友都想当朗读大王、当小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处处争先、事事争优的竞争意识。
二、潜心设计,初见成效
一年级下学期,我不再只停留在读读、比比上了,我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也要能拿笔圈圈、画画了。为此,我把预习作业设计成这样的模式:1.用笔圈出课文中的一类字(即田字格中的字),说说是由哪些笔画组成的,读五遍,尽可能地记住。2.用三角形画出课文里的二类字(即绿线里的字),拼读三遍。3.用横线标出课文中的你认为应该掌握的生字词,尽可能记住他们。4.读课文五遍,标出自然段。有了预习作业的提示,学生能把预习作业完成得更好了。老师上课不再枯燥,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们自己发现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老师只起点拨、引领的作用,主要的还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交流、去纠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相比一比的竞争意识被大大地调动了起来,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三、再次摸索,成绩喜人
在字词重点强化教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其它的内容。比如查字典,上学期是音序查字法。因为查字典比较费时,所以教会了学生查字典之后,我又安排了学生预习完成该项作业。为了防止学生偷懒,我又把作业设计成表格形式。
简单的表格,只要学生填写几个简单的字符或数字,但学生完成这一作业却需要花费好一会儿时间,不动脑筋不行,偷懒更不行。因为第二天课上要交流,没完成,全班同学都知道,这个面子可丢大了,那多难为情呀!所以每位同学在家预习作业都力求最好。即使稍微有点错的,也没关系,当堂纠正,然后自己再把它多念几遍。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四、改进方法,培养习惯
第二学期教学内容又增加了部首查字法,我把表格进行了改进。经过二年级一学年的强化练习,学生对查字典的方法可谓已经深入骨髓,而且查字典的速度也很快,为学生课外大量阅读做了很好的准备,同时,由于将生字进行了部首的分解,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构成,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便不再需要我花时间去讲解字词,只是将难记的、易错的地方强调一下就行了,将大量讲解字词的时间省下来去进行文章的理解和大量的阅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眼界。认真的学生还会把多种答案都写下来,以便上课再请教老师。孙某某同学在查“希”字的时候,可花了不少的时间。因为不能确定部首,她先查了“〤”,没查到。又改查“布”,还是没查到。最后和爸爸一起研究查“巾”,才查到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细心、耐心和恒心。第二天课上交流,我让学生自己汇报答案,我只判断对、错,特别的部首注一下着重号,便于平时读书时观察,及时复习。如此做法,更增强了学生回家认真预习的信心,汇报时的正确率更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就更强了。
竞争合作意识 篇12
院校教育有其特殊性, 即和部队有区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目前院校中部分干部很大程度上依靠以往经验处理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学员对此习以为常, 现实已告诉我们院校的管理急需增强学员的竞争意识。
(一) 人具有潜在竞争意识
有关竞争意识最早的比较系统的论述来自达尔文的《进化论》中, 它第一次提出适者生存, 优胜劣汰这一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 继承了最原始的生物界的“竞争意识”, 使人类在不断地抗衡, 拼搏中确定自己的地位, 这在原始人的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现在人们的竞争意识已远远超过生存的范围, 体现在各个方面。
另外, 人们的内心都有一种潜在的超越意识。任何人都生存在集体之中, 任何一个生存在集体中的人都不甘心落于他人之后。这是人的共性心理, 是不受主观意志制约的, 就像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强大, 希望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都优秀一样。如果听说某个国家或民族比我们强, 就会发自内心的产生一种超过他的潜意识, 旧社会我们的同胞被称为“东亚病夫”时, 国人无不为之愤慨, 从那时起, 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前赴后继。今天我们的国家强大了, 人民可以扬眉吐气了, 这些都源于潜在的超越意识的作用。
(二) 院校管理工作需要竞争意识
事物的发展是普遍联系的, 即竞争无论在哪个领域, 都存在着普遍性, 规律性的东西。院校的管理也必须引入竞争机制, 院校是培养未来军官的场所, 这就要求学员具有过硬的军事素质, 院校的管理质量直接决定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先进的管理也是提高学员素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达到这一目的, 竞争是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我们说院校的管理工作已经到了非强化竞争意识不可的阶段。积极吸取众家之长, 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大多数院校学员的头脑中危机感不强, 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想改变这种现象, 也必须强化学员的竞争意识, 树立正确的竞争观。
二、培养学员竞争意识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 形成浓厚的竞争氛围是强化学员竞争意识的关键。干部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学员才是院校真正的主人, 院校一切为了学员, 院校的一切靠学员, 培养学员强烈的进取心, 从学员的未来和前途考虑, 为学员的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一) 注重竞争意识教育
有句话叫“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 首先通过教育使学员认真地分析他们面临的严峻形势, 强化学员增强竞争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营造一个良好的外界环境, 形成浓厚的竞争氛围, 是强化学员竞争意识的关键。干部要首先摆正自己的位置, 从学员的未来和前途考虑, 培养学员强烈的进取心, 为学员的成长进步创造条件。其次要增强干部大胆的新意识, 连队干部要结合院校性质和本单位特点, 大胆地引进, 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竞争机制。
(二) 坚定参与竞争的信心
有的学员当看到自己同典型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时, 容易失去信心, 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作为领导干部, 应该教学员一分为二的辩证看自己,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绝对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要学会用一只眼看自己不足的同时用另一只眼看自己的长处。然后帮助学员分析其特点, 有哪些兴趣爱好及特长, 扬长避短, 树立信心, 确定奋斗方向和目标, 勇于投入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在竞争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三) 确定正确的目标
个别学员, 当看到其他人取得可喜的成绩时也信心百倍, 制定了宏伟的计划, 确立了远大的目标, 往往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感到目标太遥远, 因而丧失了竞争的锐气, 意志消沉, 可见在制订计划时还必须周密详尽, 学过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的人都知道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 但我们国家研究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散的战略和五年规划及远景目标等具体的奋斗目标, 其目的就是使目标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 给人一种实现目标就在眼前的感觉, 从而能使人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不断追求新目标。同样道理, 学员在确立总体目标的同时, 还要把它具体化分为几个阶段, 几个层次, 逐步实现。这样才能使竞争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
(四) 建立健全奖惩制度
事物的发展受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制约, 只有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充分调动起来, 形成外有压力内有动力的激励机制、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对于竞争意识强, 成绩突出, 进步幅度大的学员及时的给予表扬、肯定;对于竞争意识淡薄, 不求上进的, 通过适度的处理, 促进其强化竞争意识, 积极参与竞争。
强化学员的竞争意识, 鼓励其积极参与竞争的方法很多, 关键是结合本单位的特点, 使竞争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
也许有人认为在强化学员竞争意识的同时会造成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过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其实这与强化学员的竞争意识并不矛盾。竞争意识分两种:一种是个人的竞争意识, 一种是集体的竞争意识。基层干部在强化学员个人竞争意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其集体竞争意识, 在学员的头脑中牢固树立个人的价值只有通过集体才能实现的观念, 使其充分认识到集体先进个人才能进步, 个人的进步是为了集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