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分析

2024-09-14

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分析(共6篇)

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分析 篇1

尿液检验在现代医院诊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用AVE-761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联机后进行尿液检测, 实现了尿液检测的整体化和标准化, 再加上传统的显微镜镜检, 可以有效的防止尿液分析过程中的假阳性结果。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2000例标本均来自我院2015年4月至9月门诊和住院随机患者, 其中男890份, 女1110份, 年龄1~80岁。

1.2仪器和试剂:sysmex公司AVE-761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配套试剂、试纸条、质控品, Olympus显微镜和800型离心机。

1.3实验方法:用一次性尿杯随机收集患者晨尿, 分成两管各5 m L。一管做尿有形成分分析, 另一管用于尿干化学分析仪做尿11项, 并按操作规程离心沉淀后取沉渣0.2 m L混合进行显微镜检查。

1.4判断结果:标准AVE-761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男RBC>12/μL, 女>24/μL为阳性, WBC>15/μL为阳性, 透明管形>0.89/μL为阳性。显微镜检查:RBC>3/HP, WBC>5/HP为阳性标本, 透明管形>2/LP为阳性。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 进行t或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2000份尿标本通过仪器检测和人工镜检, 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果不完全一致。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红细胞阳性443例, 阳性率为22.1%, 白细胞阳性598例, 阳性率为29.9%, 管型阳性240例, 阳性率为12.0%, 镜检法红细胞阳性370例, 阳性率为18.5%;白细胞阳性564例, 阳性率为28.2%, 管型阳性206例, 阳性率为10.3%, 两种方法红细胞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3.5% (P<0.01) , 差异有显著性, 白细胞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4.3%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管型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5.8% (P<0.01) , 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3讨论

AVE-761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对尿液中有形成分经荧光色素染色后, 利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原理对尿液中各种有形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使尿液分析更快速、误差小、结果更准确、可靠。但也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 导致不同程度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显微镜镜检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但尿沉渣镜检能及时发现某些尿液分析仪的错误报告并及时纠正[1]。

在对尿中红细胞进行时, 由于尿液中存在其他成分, 如细菌、酵母样菌, 这些成分的荧光参数直接会对红细胞检测值造成干扰, 从而影响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对红细胞计数检测, 导致结果呈现假阳性。相对与尿液干化学法, 尿液有形分析仪能够对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反应, 达到检测尿中所有白细胞的目的, 但该方法不能检测破损细胞[2]。在管型检测方面, 传统的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机制是通过管型内容物染色后产生的荧光, 根据荧光强弱对病理管型和透明管型进行区分辨别, 此方法不能明确分类病理管型。但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能够检测管型长度、外型等, 通过前向散射光脉冲测定管型长度, 电阻抗脉冲测定管型外型。由于尿液中黏液丝的存在和聚集, 使得其电阻强度表现出与透明管型基本相同, 因此被误认为是透明管型。在对女性尿液进行管型检测时, 要注意上皮细胞的分布宽度和散射脉冲宽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从而被误认为是病理管型[3]。不是所有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区分的透明管型都为非病理管型[4]。这是因为尿液中存在成团的脓细胞, 成串珠状排列在鞘流液中, 容易被仪器错误检测到, 而且脂肪管型内含有的脂肪荧光着色不良, 荧光分布区域和透明管型相似, 从而被误检为透明管型

AVE-761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时, 尿液不须离心、标本用量少、检测细胞多、检测速度快, 易于质量控制和标准化, 检测精确度较高。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比手工显微镜检查具有优势, 但也存在明显不足,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目前尚不能鉴别异常细胞, 尤其不能明确病理性管型的分类, 因此还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在实际尿液常规检查工作中, 因仪器自身误差和局限性, 或实验操作差异, 都会使尿液自动化分析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同时质控措施没有保障, 最终由造成检验误差甚至延误疾病的诊断。所以不能完全依赖AVE-761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测结果而必须重视显微镜镜检, 尿分析仪提示异常的标本, 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显微镜复检。必须注意检验前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标本收集和检测均需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摘要:目的 探讨AVE-761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及分析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VE-761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显微镜对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2000例随机非离心尿标本进行检测和分析比较。结果 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阳性率为22.3%, 白细胞阳性率为30.1%, 管型阳性率为12.1%;镜检法红细胞阳性率为18.6%, 白细胞阳性率为28.1%, 管型阳性率为10.4%, 两种方法红细胞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3.3% (P<0.01) , 白细胞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3.1% (P<0.05) , 管型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5.7%。结论 AVE-761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敏感性高, 适合大批标本的筛查, 但特异性低于镜检法, 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能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镜检法,尿有形成分

参考文献

[1]丛玉隆.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及镜检筛选标准的的制定[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4 (6) :481-483.

[2]张改英, 赵彩青.UF-100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尿中血细胞的比较[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9, 25 (2) :162-163.

[3]丛玉隆, 马骏龙, 张时民, 等.尿液细胞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学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 (19) :211-214.

[4]夏国华, 束国防, 朱启娟.UF-100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尿液中管型的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5, 24 (1) :41-43.

浅议人体尿液有形成分分析 篇2

1 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意义

尿有形成分检查可为临床解决以下向题: (1) 诊断及鉴别泌尿系统疾病及邻近的生殖系统疾病; (2) 协助了解其它系统疾病, 如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寄生虫类疾病等; (3) 实施安全用药监护; (4) 实施职业病防护; (5) 对健康人群进行保健体检; (6) 对遗传代谢病进行筛查。

2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的主要方法

2.1 显微镜检查法

操作步骤:取混匀的新鲜尿液10 m L置于一刻度管内, 用回转半径15 cm的水平离心机按1 500 r/min (RCF=378G) 离心, 沉淀5 min, 将离心管倾斜倒去上层液体, 使剩约0.2 m L, 混匀管底沉淀物, 用吸管吸出沉淀物约20μL, 滴于载玻片上, 用盖玻片覆盖后镜检。这种传统方法易受操作者主观影响, 随意性强、误差较大、可比性差, 因此报告结果不利于临床动态观察, 是缺乏标准化的实验方法。

2.2 干化学检查法

(1) 尿液p H原理:采用酸碱指示剂法。方法学评价:尿标本必须新鲜, 时间过长的尿液可滋生细菌, 使尿液转碱性;尿液含过多碳酸氢盐或放置时间过久也可导致挥发, 使p H增高, 不适宜精确测定尿p H, 适合于过筛试验; (2) 尿比密原理: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方法学评价:该方法灵敏度略低, 只能按0.005的梯度色阶表达结果, 精密度差, 测试范围窄, 并且受强碱性尿和高蛋白质尿的影响。适合于对健康人群的过筛试验; (3) 尿蛋白原理:采用“指示剂蛋白质误差”原理。方法学评价:对清蛋白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球蛋白、血红蛋白和黏蛋白, 因此“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这些蛋白质的存在; (4) 尿葡萄糖原理:采用葡萄糖过氧化物酶法。方法学评价:适用于常规及过筛检查尿中的葡萄糖。而对乳糖、半乳糖、果糖等其它还原糖不反应。高浓度的维生素C会减低反应的敏感性, 可能会造成假阴性; (5) 尿酮体原理: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方法学评价:对乙酰乙酸的灵敏度为50~100mg/L, 对丙酮的灵敏度为400~700mg/L, 与β-羟丁酸不反应; (6) 尿胆红素原理:以偶氮反应为基本原理。方法学评价:过量的维生素C和亚硝酸盐可抑制偶氮反应而呈假阴性, 而大量的氯丙嗪和高浓度的盐酸苯偶氮吡啶的代谢产物在酸性条件下会呈假阳性反应; (7) 尿胆原原理:以醛反应法或重氮反应法为原理。方法学评价:尿胆原排出后很容易氧化为尿胆素, 故应尽快测定。应用大量抗生素、维生素C和尿中含有高浓度亚硝酸盐或甲醛时, 容易抑制实验, 出现假阴性结果。使用氯噻嗪类、非那吡啶类、对-氨基硫酸和磺胺等药物时可出现假阳性; (8) 尿亚硝酸盐原理:采用亚硝酸盐还原法。方法学评价:测定时尿液必须新鲜, 无外界污染, 最好用晨尿或潴溜4h以上的尿液。出现阳性结果意味着尿液中细菌数量在105个/m L以上。阴性结果并不表明尿液中无细菌, 可能为非硝酸盐还原性细菌引起的尿道感染;也可能为饮食中缺乏硝酸盐等; (9) 红细胞原理:采用红细胞类过氧化物酶法。方法学评价:高浓度维生素C对试验可能有抑制作用, 导致结果偏低或假阴性;浓缩尿或高蛋白尿也可减低反应敏感性。清洗剂和尿道中细菌产生的过氧化氢酶可能引起假阳性结果; (10) 白细胞原理:采用粒细胞酯酶法。方法学评价:该实验仅与尿液中的粒细胞、脓细胞及破坏后的粒细胞释放出的酯酶成分反应。当尿中出现以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为主的白细胞时, 可呈阴性;尿中出现过高的葡萄糖、蛋白质或高比密尿会造成反应的敏感性减低或出现假阴性。

2.3 尿流式分析仪检验法

自动化仪器为尿液有形成分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Sysmex公司生产的UF-50, UF-100尿液分析仪是根据流式细胞术设计的专门用于尿沉渣检查的仪器。该仪器所用尿液不用离心, 经荧光染色后, 应用鞘流技术将尿中有形成分单个有序通过检测系统。根据检测后发出的荧光强度和在前向角测定的散射激光强度以及脉冲的大小综合分析, 报告尿中的有形成分的种类和数量, 仪器除可自动报告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 5个定量参数外, 还可测出红细胞的大小分布, 从而得到有关出血部位、尿道或肾脏器官的信息, 同时还能测出尿液电导率指标。包含了数据标志的系统可帮助化验员快速确定哪些样品需要显微镜检查, 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 研究表明, 如果采用定量报告方式 (C/μL) , 最好采用不离心多数量计数法。尿液离心镜检是将尿液离心再悬浮后镜检计数的一种方法, 可能受到离心部分变形溶解或离心沉淀不完全等因素影响, 要比实际理论值明显减低。UF-100作为一种尿有形成分流式定量计数仪器, 其最大检测速度为每小时100个样本, 用于成形成分快速筛选, 标本常规定量是符合临床要求的。该检验法在大工作量环境下, 既保证了检验速度又保证了检测质量, 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3 结语

用显微镜检查方法分析细胞仍存在许多局限性, 产生疑问时必需镜检确诊, 同时费工费时、重复性差、不易定量, 受操作者主观影响, 结果不利于临床动态观察。干化学方法具有所需尿量少、操作方法简便、检测速度快、重复性较好, 对几项化学成分分析能从定性进入半定量等优点, 但它对有形成分检测有一定局限性, 尿液中存在一定量的干扰物质, 可导致检测结果呈假阴性或假阳性, 只适合于临床的初筛工作。尿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法具有标本无须离心、检测速度快、病理成分敏感度及重复性好等优点, 且由于每份标本检测步骤模式一致便于质量控制及标准化;局限性是它不能检出滴虫、脂肪滴、病理及药物结晶, 也不能识别肿瘤细胞, 当尿中存在大量细菌、酵母菌、结晶等颗粒时可干扰红细胞计数, 也不能识别影型红细胞及病理管型。将同一检测目的几种主要方法有机整合在一起, 对同一份标本的不同方法结果 (干化学、尿流式、沉渣计数) 进行模式匹配, 优势互补, 特别是干化学的快速简便和尿流式细胞分析仪对有形成分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及自动化, 能够有效降低手工镜检的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分析 篇3

1 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

每天进行一次流动计数池上表面的除尘及显微镜清晰度的调试。仪器开机前, 要检查有无清洗液, 以免仪器工作时不能有效清洗流动计数池, 从而影响测试结果;仪器工作中, 如要暂停仪器镜检工作, 需等待仪器把当前检测样本镜检完后才能暂停工作;病人资料中的ID号、尿干化学号、镜检号一定要对上。

2 常见故障及分析

2.1 干化学接收窗口能接收到数据, 但在报告审核中找不到结果:

干化学仪器的日期设置错误;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日期被人为改动。

2.2 计数池中有大量杂质无法清洗干净:

采用专用清洗液B进行浸泡5min再进行清洗;如上步无法解决, 可将计数池拆下, 用注射器连接后来回抽吸进行清洗直到干净为止;还不行只能更换计数池。

2.3 在标准版调焦清楚后, 进到“沉渣镜检”程序后又变得不清楚了:

显微镜物镜没拧紧;上下聚焦光片是否与光电开关位置不当, 互相有摩擦;安装计数池不当, 将压紧弹片压得过里, 导致高低镜头转换时碰到压紧弹片;计数池压片太松。

2.4 细胞识别效果不理想:

焦距是否调清楚;背景色是否调至正常范围;更新识别模块。

在使用AVE-764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过程中, 注意日常保养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就能使我们工作中减少仪器故障, 有效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严密.眼科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143-144.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23.

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分析 篇4

1 仪器蠕动泵和废液管容易堵塞

1.1 原因分析

尿液含有多种有形成分,含细胞、结晶、细菌、霉菌、黏液丝较多时容易产生沉淀,AVE-764B仅能在开关机时可对管道进行清洗浸泡,检测过程中不能清洗,大批量标本检测时结晶等沉淀物滞留管道无法排出,长期如此会导致管路堵塞。蠕动泵由于管道狭窄更易堵塞。随着使用期限延长废液管老化也溶液造成堵塞。

1.2 改进方法

在现有冲洗步骤的基础上,增加自动或者手动冲洗功能按钮,增加冲洗次数这样在可以随时对管道进彻底的清洗,可以有效减少前后尿液标本的交叉污染和干扰,预防管道堵塞对结果的影响。仪器蠕动泵和废液管每三个月需检查一次,否则容易堵塞造成结果误差。

2 流动计数池堵孔

2.1 原因分析

流动计数池堵孔表现为尿沉渣仪器前后标本图像相同,总是停留在同一界面,里面有冲洗不掉的物体。流动计数池通道两端的出入口直径较小,尿样大批量检测时其中部分尿液混浊、含有异物,易致计数池人口或出口部分或完全堵塞。加上计数池长时间的使用,本身老化,各种酸碱度的样本腐蚀,计数池易粘结堵孔。

2.2 改进方法

多次实践表明清除堵塞物用反向清洗方法较好,每天在持续性检验中间增加反向清洗次数,可以清除黏液丝,棉花纤维、衣服纤维等成分,避免影响后面的标本检测。每天大批量标本检测完毕后,反向清洗与保养很有必要。

3 计数视野不清晰

3.1 原因分析

仪器镜检视野模糊,无法准确分类与计数。机器运转中显微镜对三个计数池轮流镜检,高低倍镜之间的相互转换,载物台的轻微移位,都会造成焦距的变化而导致镜检视野模糊。而AVE-764B只在开机检测前校准一次。标本吸取后有形成分随着尿液流动,镜头不易捕捉,造成镜头模糊计数不准确。

3.2 改进方法

增加随时校准功能,可以随时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显微镜在不断转换中仍保持视野清晰;另外设置校准吸样后静置时间,该时间应与正常患者标本吸样后静置时间相当,避免因人为调焦造成的视野模糊计数分类不准确。

4 图像易误判需辅以人工审核,分类与定量均不够准确

4.1 原因分析

在仪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了有形成分错报、漏报现象,如管型不能辨别或是黏液丝等错认为管型;结晶错报成红细胞或者白细胞,非晶型结晶误认为红细胞或上皮细胞;霉菌孢子不能辨认,会误判成红细胞等;白细胞与红细胞互相错报等。这些错误需人工报告审核中予以纠正,可有效减少错报、漏报。使用中发现该仪器图像记忆功能相对薄弱,只能相对准确分类鉴别典型的细胞等有形成分,但尿液在酸碱度,渗透压、药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尿液中多含有非典型红白细胞等非典型成分,再加上计数视野不清晰,仪器容易错判。定量不准确原因:尿液混匀不充分,机器视野不清晰,细胞过多或过少超出计数线性范围,各有形成分不在同一平面导致拍摄图片有前后层次,而机器不能识别容易漏检等。

4.2 改进方法

增强仪器对尿液有形成分的图像记忆功能,特别是形态多变的各有形成分的记忆功能,如黏液丝、小圆上皮、精子、各类管型、真菌孢子、杂菌、脓细胞团、各类结晶等,定期汇总图片库、更新升级内部程序,计数池和检测镜头需勤保养和更换,其中更重要的是提高审核者的专业水平,该尿沉渣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主要还是有赖于审核者的图片分析和必要时的显微镜人工镜检。定量应充分混匀尿液标本,低浓度需要离心浓缩,高浓度需要倍比稀释再检测。

AVE-764B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作为过筛型仪器,无需离心沉淀,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容易规范化、标准化,对尿液的有形成分的分类与技术,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好,携带污染率低,重复性好[2,3,4,5,6,7]。但显微镜镜检法仍是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金标准[8,9,10]。为避免分类和计数不准确,需定期维护保养更换部件,升级内部程序,健全数据库模型,结合人工判别,将尿沉渣分析和显微镜镜检相结合。如果能持续改进,就能更好地优化仪器性能,提高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准确性,更加准确、可靠为临床提供辅助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梁柏泉,邓灼斌.尿沉渣镜检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122-123.

[2]卢雁英,潘永江.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维修[J].医疗装备,2013,26(2):52-53.

[3]赵枰,曹兴建,蒋晨.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的性能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2):1007.

[4]梁骑,李君安,王东生,等.四种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检测性能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3737-3742.

[5]刘其爱.AVE-764 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临床应用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5):2075-2076.

[6]应骏,郭维,马继荣,等.System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及AVE764B尿沉渣分析仪与手工镜检结果比较[J].检验医学,2013,28(4):293-295.

[7]洪展桐,文海军.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白细胞的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7):1048-1049.

[8]顾可梁.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难点与疑点[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6):605-608.

[9]丛玉隆.尿液沉渣检查标准化建议[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7):249-250.

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分析 篇5

关键词:尿有形成分,时间,上午10时尿

常规尿液检查要求患者起床后留取晨尿标本。文献指出, 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患者晨尿标本, 可以保证尿液中各种有形成分如细胞、管型等保持完整性, 增加尿液检查的准确率, 减少漏检率[1]。留取晨尿标本对于住院患者来说很容易办到, 但对于一些门诊患者来说, 由于种种原因, 不能及时留下晨尿标本进行检查。国内对留取尿液标本的时间选择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上午10时留取的尿液与晨尿进行对比, 探讨在两种时间下尿液有形成分及尿肌酐的变化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祈福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门诊和住院部705例已确诊的患者, 其中尿路感染235例、泌尿系结石200例、肾小球肾炎168例, 肾结核3例, 继发性血尿 (如肾挫伤、狼疮肾、肿瘤等) 99例。其中男性331例, 女性374例, 年龄16~82岁。

1.2 实验方法

每例研究对象留取早晨7点前第一次晨尿标本, 为A组;留取上午10点的尿液标本, 为B组。每组约为20 m L左右, 都为清洁中段尿, 充分混匀后备用。 (1) 尿沉渣检查:用UF-100型流式尿沉渣分析仪, 严格根据操作步骤, 完成各项操作, 检查尿液红细胞, 白细胞和管型。 (2) 尿肌酐测定:用北京化工试剂厂生产的苦味酸法肌酐测定试剂盒测定尿肌酐, 严格根据操作步骤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晨尿组 (A组) 与10时尿组 (B) 相比, 红细胞、白细胞、管型数无明显差异 (P>0.05) ;A组尿肌酐较B组高 (P<0.05) 。见表1。

注:*A组vs B组, P<0.05

3 讨论

尿沉渣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肾脏疾病的检查项目[2], 要求患者留取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 即晨尿。但实际上很多门诊患者无法按照此要求执行, 多是留取随机尿液检查。非晨尿对尿液有形成分的分析结果是否造成影响鲜有报道。

本研究对晨尿和上午10时尿液有形成分进行对比后发现:尿有形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 在两组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别, 研究对象中, 没有发现尿液有形成分中晨尿阳性而10时尿阴性的结果;反而有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尿红细胞在晨尿为阴性但在10时尿为阳性。造成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因上午患者身体活动结石出现移动所致, 不过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这说明10时尿检测非但不会漏检晨尿的阳性结果, 反而在某些病种有可能提高检测的阳性率。

本研究发现:晨尿肌酐明显高于10时尿肌酐, 可能是由于夜间到清晨这段时间较长, 肌酐排泄量较多;或是由于夜间尿液的浓缩等原因[3], 有待进一步探讨。有实验表明, 尿肌酐的含量与尿量成反比, 尿量少的人尿肌酐含量高, 尿量多的人尿肌酐含量低[4]。所以, 当收集尿标本做内生肌酐清率实验时应充分考虑。

在临床工作中, 采集患者清晨7时左右的尿液标本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 许多患者在家留样时可能造成标本污染, 标本不能在2 h内送达医院检查造成实验室误差[5]。而采用上午10时左右的尿液标本, 可操作性强, 方便使用, 可以减少因尿液标本保存不当引起的检验误差。

综上所述, 10时尿液标本中尿有形成分与晨尿相比无明显差异, 可靠性较高。且对患者来说收集方便,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鹏, 翁艾罕.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电导率同尿渗透压参数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 2013, 28 (6) :496-498.

[2]刘沛.尿液分析中尿沉渣镜检的作用[J].中外医疗, 2012, 31 (12) :44.

[3]姜俊, 章晓燕, 林静, 等.改良的随机尿红细胞计数与Addis计数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 2013, 20 (3) :405-406.

[4]舒毅, 陈幼萍, 刘大川, 等.2型糖尿病患者震动感觉阈值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J].广东医学, 2013, 34 (22) :3441-3442.

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分析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6月期间本院门诊病人尿液标本620例, 每例患者采用一次性干净尿杯采集尿液, 充分混匀后分装在2支试管内, 1支试管用于Uritest-200A半自动尿液分析, 另1支试管用于显微镜观察。

1.2 仪器和试剂

桂林医疗电子仪器厂生产的Uritest-200A型半自动尿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普通光学显微镜。

1.3 尿液标本检测

采用Uritest-200A型半自动尿液分析仪对每份标本进行测定, 操作严格按仪器说明进行, 每天进行质控测定。显微镜镜检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方法操作。

2 结果

2 种方法检查尿液中细胞成分的检查结果见表1。

表1显示:半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白细胞阳性率为38.55%, 显微镜观察尿中白细胞阳性率为37.26%, 半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结果阳性率为40.97%, 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阳性率为39.84%, 经χ2检验, 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半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白细胞是基于中性粒细胞浆内的酯酶能够水解试纸条中底物而显示颜色变化而设计的, 其颜色深浅与细胞数量正相关。半自动尿液分析仪能够检查尿中完整的及溶解的中性粒细胞, 而对尿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不起反应。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细胞成分时, 要求细胞形态完整或相对完整, 无法检测形态受到较大破坏的细胞, 故其阳性率低于半自动尿液分析仪法[1]。为了提高细胞成分的检出阳性率, 就需要避免细胞破损。造成细胞破损的原因很多, 例如尿液标本留取时间过长, 使尿液中有形成份受到破坏。因此尿液标本一般要求新鲜, 冬季不超过2h, 夏季不超过1h[2]。

半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的原理是利用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亚铁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 能够氧化四甲基联苯胺并呈现蓝色反应。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也能使四甲基联苯胺呈现蓝色反应, 造成半自动尿液分析仪法检查尿中红细胞出现假阳性结果。另外, 使用半自动尿液分析仪法检测尿中红细胞时, 如果尿液中含有游离血红蛋白或某些不耐热的酶、肌红蛋白等, 尿液红细胞检查会出现假阳性结果。显微镜观察结果出现假阳性的主要原因则是大量细菌或结晶物干扰[3]。

半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中白细胞或红细胞, 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以及不受细胞形态完整与否的影响等特点, 但受药物、化学试剂、尿色及混浊度等多种因素干扰。显微镜观察检测尿中白细胞或红细胞, 只能对尿中完整细胞成份进行检测, 无法检测破损细胞。本文结果显示, 半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中细胞成分的阴性结果与显微镜观察阴性结果之间符合率高, 能够做为初筛试验[4]。总之, 在尿常规检查中, 联合应用半自动尿液分析仪及显微镜观察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结果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左新华.AVE762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及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 28 (1) :75.

[2]贡黎颖.尿液检查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09, 28:152.

[3]赵玉德, 张显达, 张文陆.2种尿沉渣检测的结果差异原因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28 (7) :137.

上一篇:行业协会自律机制研究下一篇:不等式的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