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与策略

2024-10-17

视觉与策略(共10篇)

视觉与策略 篇1

摘要:网络视觉文化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读图时代”的到来,给当代大学生热衷于网络图像而非文字的阅读带来的快感,导致许多大学生只注重享受图像的表象而忽视了思想和文化的内涵。文章主要从网络视觉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影视素养教育问题。

关键词:网络视觉文化,影视素养,教育

0 引言

伴随着“第四媒体”的来临,人类的文明进程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在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形象为中心的文化转型中,视觉文化在中国已蓬勃兴起。铺天盖地的电影、电视、网络充斥在我们周围,向大众传播着各种形象和信息,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看漫画、电影、电视等影视图像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的时间。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探索和研究网络视觉文化生成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影视素养教育必定成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1 网络视觉文化的形成及价值表现

遍布我们生活周围的电影、电视、广告、网络等视觉影像结合我们生活本身的各种活动,形成了一种视觉文化。对于当代视觉文化有很多通俗形象的说法,比如读图时代、注意力文化、眼球文化。视觉文化并不是现代才产生的,早在1913年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就阐述了视觉文化这一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觉文化有了更大的阐释空间与生存优势,对人类生活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南京师范大学张舒予教授这样定义视觉文化:“视觉文化是以视觉信息为主要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或可以被视觉所直觉并能够激起观者想象和思想感情涟漪的文化”,很直观地描述了视觉与文化二者的关系。视觉与文化的结合在多媒体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显得更加醇厚,形态更加多样,层次与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网络视觉文化。它是视觉文化在互联网上的自然延伸与拓展,是媒体技术与数字科技进步的结果。

与传统文化相比,网络视觉文化具有多种价值表现。

1.1 新闻价值

在网络视觉文化语境中,新闻实效性大大增强。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传媒显得比较滞后。比如,印刷或出版媒体受版面制约,当天采编的新闻必须等到明天的刊物(如报纸)或下一期的刊物(如杂志)出版后才能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虽然克服了纸质媒体的弊端,然仍需要在指定的时间段播放,而且电视新闻需先拍摄、录制再剪辑才能播放,广播新闻则缺乏视觉效应,因此,一条新闻经过传统传媒的处理,其价值大大缩水,有的甚至成为“过时新闻”。而网络媒体则不同,它具有快捷的传播能力和超强的信息容量,可以在第一时间报道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

1.2 感知价值

网络视觉传媒融文字、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于一体,调动信息接受者的视觉和听觉的积极性,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向信息接受者提供了一个主动性阅读环境。网络视觉文化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某一时段某一区域往往只流行一种文化,其他类型的文化会被排斥,一种文化形态可能独领风骚数十年或几百年。但在网络视觉时代,“快、新、奇”成为文化的主流,信息多样化、可视化、大众化、快餐化,为网民提供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文化服务,让人们在领略文化、生活愉悦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精神提升。

1.3 共享价值

网络视觉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也是一种平等参与的文化。自由、灵活、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使任何观点、任何思想、任何民族文化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交流打破了传统地域的信息系统中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语言障碍,使得不同种族、国家、民族、宗教和信仰互融贯通。

1.4 教化价值

视觉文化借助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逐步走进数字化的“虚拟影像”时代,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虚拟空间图景中,作为个体,直接的生活体验毕竟有限,而通过广泛阅读、充分挖掘、积极扬弃,使网络视觉文化中蕴藏的丰富的伦理资源、价值资源得以吸收、利用。在此基础上,个体才能站在人类文化精神的基础之上,真实地作为网络视觉文化的主体,承担其自主判断、选择、行动的责任,凸显其视觉文化的主体性。

1.5 生态价值

网络视觉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它所强调的是网络生态社会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所达到的最低标准和具有的共同特征,利用网络社会信息资源重构社会发展模式,人类进入到一个文化积累精神资源的社会形态,它是个体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它更强调由具体文化生态环境形成的个性特征。

2 网络视觉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影视素养的影响

鉴于网络视觉文化对于建构与解构社会生活的力量,以及其与日俱增的重要性,许多学者重新审视视觉与教育的关系,发现“视觉文化”大有超过“文字文化”之势,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图像的阅读所带来肉身的快感往往会战胜经过思想领悟的文字的阅读,导致许多大学生只注重在快感中享受图像的表象而忽视了思想和文化的内涵。

网络视觉文化呈现出的虚拟的“现实”世界,使大学生在充斥着良莠不齐的视觉色彩装扮下的影像环境中,无意识地模糊了虚拟现实与真正现实之间的界限。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当代大学生在网络视觉文化中的主要表现。

网络视觉文化不断丰富着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它所包含的内容是超阶级、超民族、超国家的,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大学生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全球认同意识不断发展与加强,这对于当代大学生开阔视野、走向前沿以及文化鉴赏力、创造力、想象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看到,网络视觉文化在增加广大学生信息知识来源、扩大人际交流范围、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容易使学生的民族意识、道德意识和政治意识弱化甚至淡化。大学生过度迷恋、过度依赖、深陷于网络视觉文化而脱离现实生活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学业荒废、人际疏离、心理异化、人格扭曲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网络视觉文化默默地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潜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等文化方面的冲突激化了。“文化的冲突本质上体现了对权力关系的不同要求和权力运作的不同方式”。当前许多影视公司重炒作,在“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面前,纯粹为了商业利益制作一些所谓的“类型电影”,片面追求感官刺激,没有情节创意、娱乐智慧,只是简单迎合观众口味,用影像表达的只是现象、事物的直观表现,脱离了艺术创作的内涵,没有真正的艺术价值。有些大学生辨识能力较差,容易在心智上迷失方向,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对善恶标准、价值观念没有正确的判断和认识。

网络视觉文化渐渐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方式。在网络视觉文化语境下,人际关系处于一种开放、对等的状态,可以让人畅所欲言。比如一些开放性平台,像BBS、博客、微博、空间等,任何人都可表达自己的私人语言,产生的正面价值可以是针砭时弊、鞭策勉励,也可以是记录生活、表述时代;产生的负面价值则会出现诋毁他人、窥探隐私,甚至会诅咒生命、怀疑人生。大学生在网络视觉文化的浸染与熏陶中,逐渐形成了自已的审美意识和行为意识。鲍曼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寻求榜样、建议和指导的行为是一种上瘾行为,你寻求得越多,你就越需要这样做”,在网络视觉的引导之下,人和影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换,人被影像所表达的行为一次次同化,并转变成一种上瘾行为,当人的行为表现为上瘾行为时,他的行为已经演变为病态的非理智的的行为方式。

3 在网络视觉文化语境中对大学生进行影视素养教育的思考

在网络视觉文化语境中对大学生进行影视素养教育离不开高校、社会、个人自身建设三方面的努力。学校是育人的摇篮,应加强学校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环境,开设相关的影视素养课程,培养学生对媒体信息自主独立的思辨能力,也可推行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的影视素养教育,同时借助社会的力量,使影视素养教育成为社会大众终身教育的一环。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通过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修养,克制诱惑,保持道德警觉,也是提高影视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舒予等.视觉文化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司峥鸣.解读媒体——台湾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声屏世界.2006,(1):59-61.

[3]王德胜.文化的嬉戏与承诺[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4]鲍曼,欧阳景根译.流动的现代性[J].北京教育,2006(8):110.

视觉与策略 篇2

一、读透“图像三性”,优化教学设计

1.解读教材,寻找图像的冲击性

每次拿到美术教材进行教学时,笔者往往觉得教材的图像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觉得过于常规而失去了美术的视觉性。在教《新村落新社区》一课时,笔者查阅了相当多的书籍和教材,大胆地采用了俯视角度,从形体、材质、色彩等方面观察建筑来提示引入新课,并结合身边的各种小型立体包装进行立体的构成设计和拼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美的表达能力。作为教材中的图像,首先要对学生的视觉形成冲击,从而引发他们的兴趣,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心;其次是图像质量尽可能高并突出重点;最后是图像的细节部分得到充分的展示。由于学生是教材最终的使用者,学生可以借助图像进行自主的学习,同时教师从教材的图像中看到新的教学点,从中获得新的灵感。教材图像不仅仅是一张图,最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学科的基本知识,给人以种种美的感受。

2.品味教材,挖掘图像的艺术性

图像是美术教材的“本”,教材的美术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图而生”。因此图像质量的高低和图像格调的雅俗是关键。中国有一句老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因人而异,面对学生,图像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表现在形式、色彩对比、质感、意境传达等方面。教材中的图像有的是形象可爱、色彩柔和的画面;有的是形状奇特、色彩鲜艳的画面;有的是色彩丰富、格调高雅的画面。大量的作品不仅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欣赏,还要帮助孩子发现其中的美。如何让孩子品味到图像的艺术性呢?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个人艺术修养,能找到不同层次“美”的图像;其次是图像本身要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包括大小、清晰度、质感、色彩真实度等;再次是需要图像被呈现出来的载体和相应的呈现方式的承托。教材中的图像不仅是一张图,更是一种美感的传递,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看、读、品味作品。

3.研读教材,重构图像的系统性

作为教材的使用者之一,教师应该是读教材时间最多、拥有教材的册数最完整的人。在教学时,我经常去看教材内容前后的关联性,根据学情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说先要把教材读厚再把教材读薄,是很有道理的。我常常用很多方法去读教材。首先是快速看教材图片,然后把自己的第一感觉记录在教案纸上或心中,包括图片给我的视觉震撼力、图片的创意色彩等;其次是细读教材的提示和要求,把自己对图像教材的分析逐渐地加入到整册教材中去思考,考虑“第一感觉”和“教材编写者”之间的重合区;最后是寻找感兴趣、有特色的教材图像素材,整理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图像某一个联系点延续教学的纵横向发展,如有时可以从图像的内容上进行延续,可以建立以“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图像文件夹或档案袋;也可以以某种美术元素来建立独立的文件夹或档案袋如“黑白画”;还可以通过一种主题建立延续……

这样的延续性图像建立不仅完善了教材图像的系统性,还为教师的教学做好了准备,避免了“茫茫大海,无处寻觅”的尴尬情景。教材中的图像不仅是一张图,更是一种系统化的重构,教师要用最吸引人的图像和灵感来设计出适合孩子学习的思路。

二、突破教学瓶颈,巧用图像资源

1.从经典图像中发现“教学点”

常听说一些大学的美术教师告诫自己:多去看看大师的作品,你就会有所收获!在教学之余,我常常去看一些作品展览,翻阅一些美术的图书,这总是能让我很兴奋,有时突发奇想,开始天马行空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欣赏无处不在,教材中总会有很多的名人大作,有的气韵生动,有的浓郁粉彩,有的黑白乾坤。面对这些精彩之作我总是能浮想联翩。在教材中隐藏着美术语言,同样也明示着完成这样的专业语言的教学手段和策略,这在图像中显示得更为直接和明显。使用者可以通过比较同一作者、同一系列的作品找到要突破的难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因此通过比较图像,不仅让我们看到其中的不同,更看到了教学的侧重点和教学目标的设置,给我们的是一种引导和思考,从而发现教学点。

2.从图像异同中挖掘“突破点”

如何选择最能打动孩子的作品开展教学是课前要思考的重点。比较作品的区别,可以让我们找到适合孩子学习的点。在教学《家乡的桥》一课时中,教材呈现给我们很多不同角度、不同年代桥的作品,选哪一件作为教学的开场呢?这费了我很大的心思。纵观教材上各种关于桥的摄影作品,我比较了绍兴的纤道桥、卢沟桥、赵州桥和黄埔大桥,从桥的历史、美术性的角度来看,选择前三者的概率更大,但是比较所有的大桥我们发现:黄埔大桥更让孩子激动,因为桥独特的旋转构造和变化很接近孩子的某种赛车玩具的造型。在教学的第一时间,我设计了如下的步骤:我在黑板上画了三种不同的线,并且告知这三种不同的线都是表现一个物体,请孩子联想自己生活中的某一场景或某一样物体。在我的启发和孩子的猜测下我们快速了找到了桥的概念,但是更多的孩子对第三种线的桥有浓厚的兴趣,都发出了“陈老师,你画一下,你画一下”的呼声。我又问:“想再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上课内容吗?那赶紧走进我们今天学习的美术课,一起去看……”孩子被我的设计吸引,而设计这样的开场白源于我比较了作品的异同,并找到了孩子的兴趣点。在教学中我对教材的图像资源进行了比较分析,巧妙地借助了作品本身的视觉性,挖掘走进教材的“突破口”,充分地展现了教材的艺术感。

3.从图像库资源中解“疑难点”

巧妙利用图像资源,解读美术教材,借助孩子兴趣和前后知识点关联构成主题。现行的美术教材都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出现,在教学上要求螺旋上升。在教学中我常建构作品库,达到前后的连贯,从而化解了很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在立体造型中,我遵照“造型—立体造型—雕塑”这样一个发展概念,让每个主题教学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内容。在教学这类作品时,我把一册的《花式点心》、三册的《壶的聚会》、五册的《立体造型》、十册的《做做陶艺》全部融合在一起进行思考。用橡皮泥制作花式点心的过程让孩子体会到简单造型的乐趣,随后我结合孩子的作品进行了半立体的欣赏和延伸,在教学《壶的聚会》一课时我以花式点心为依据让学生思考:怎么让这个点心再厚一些?逐渐地引导到立体概念;最后让学生欣赏作品“明代提壶”“青花瓷”“现代壶艺”等,建立立体的意识。在《立体造型》和《做做陶艺》中我不再以抽象的雕塑作品为开场白,而是从《壶的聚会》开始,我提出了“如何做一个360度都可以欣赏的壶”的问题,进而转向雕塑的体验过程和认识,让学生以“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雕塑”“天津的《风》雕塑”以及现代各种陶艺来进行作品欣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则建立了以“主题”为单位的思路延续,学生有了一个比较科学、完整的美术学习阶段体验。类似的主题作品库可以在绘画、建筑、平面设计等各个领域中体会和建构,帮助学生建立有层次的艺术体验。

视觉与策略 篇3

一、“多彩贵州”品牌的传播价值

品牌的传播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及手段才能得以进行, “多彩贵州”品牌的传播同样如此。对于“多彩贵州”品牌而言, 其名称、视觉识别系统等物化要素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意蕴, 非常有利于品牌的定位和传播。

(一) 文化价值

对贵州来说, 由于长期封闭的环境和民族种类的多样性, 使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保留了较为纯粹的原生态文化形式, 同时也成就了贵州“文化多元”的盛况。此种多元并非指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杂乱无章, 而是彼此之间共同繁荣、共同生长, 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情景。尤其是近年来一系列“多彩贵州”品牌推介活动的有序开展, 使得其“原生态”的核心价值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这些活动既大大提升了贵州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同时也积极地促进了全世界多民族文化包容性的成长。[2]由此可知, “多彩贵州”品牌的对外传播实质上就是对贵州文化的传播。它的繁荣和发扬光大, 不仅可以激活外界对贵州本土文化的想象力, 提升贵州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和广度, 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贵州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让更多人了解贵州原生态, 以及丰富多样的文化魅力。

(二) 经济价值

文化品牌的传播有益于催生经济活力。“多彩贵州”品牌的原生态的文化魅力能激发或强化民众内心的文化需求, 进而使大众产生购买“多彩贵州”相关文化产品的兴趣,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一旦品牌的传播效应彰显, 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到贵州旅游、工作和生活等, 而这势必会通过消费催生贵州当地经济活力, 并通过由此引发的乘数效应来拉动贵州当地经济的发展。比如, 在发展旅游商品经济方面, “多彩贵州”品牌的带动效应已较为明显。从2006~2014年, 贵州成功举办了9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旅游商品展销大会 (称为“两赛一会”) 。据统计, 仅2014年旅游商品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 企业户数超过2400户, 带动直接和间接就业近200万人。[3]事实上, “多彩贵州”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为贵州的旅游业注入了新活力, 贵州的旅游业进入了快速转型的轨道, 旅游收益不断增长, 极大地促进了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 “多彩贵州”品牌的发展业已成为贵州文化强省的一个生动缩影。

(三) 提升贵州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价值

在悠长的历史时空中, 贵州曾长期属于“边郡”的范畴。在当时, 由于喀斯特地形所造成的封闭性, 使贵州处于群山围绕之中, 与外界联系较少。外界对贵州的印象比较刻板, 多凭借有限的文献资料或只言片语来界定贵州的形象。在此情况下, 外界对贵州形成“一栋楼、一棵树、一瓶酒” (遵义会议旧址、黄果树大瀑布、茅台酒) , 以及“三无一穷一大”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 黔驴技穷, 夜郎自大) 的片面理解和形象误读便不难理解。尤其令人遗憾的是, 尽管现代贵州社会的发展状况已经日新月异, 但多数人对于贵州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些老旧的图景之中。为改变外界的误读, 近年来贵州在国内外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一系列“多彩贵州”主题形象塑造活动, 以积极的态度影响、刷新和改变国内外对贵州的负面印象,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 2011年在贵阳举办的中国国际酒类博览会暨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上, 有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家企业、上万名嘉宾参加, 超过200名国内外各级媒体记者赴贵州开展采访报道。又如, 2016年是亚洲青年动漫大赛在贵阳连续举行的第十个年头。[4]随着“多彩贵州”品牌的不断做大做强, 它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亮丽的文化品牌, 同时也正在成长为贵州本地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某种精神象征, 并逐渐成为具有贵州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支撑点和构筑贵州“精神高地”的重要文化支点。

二、“多彩贵州”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建构

视觉识别系统, 即Visual Identity System, 简称为“VIS”, “是企业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理念识别 (MI) 和行为识别 (BI) 的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形象设计, 将企业经营理念、行为规范等, 即企业文化内涵, 传达给社会公众的系统策略, 是企业全部视觉形象的总和”。[5]视觉识别系统将企业理念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在视觉上予以具体化、形象化, 以实现企业视觉信息传递的各种形式的统一化。对于文化品牌, 视觉识别系统对内和对外都有其相对严格的标准, 对内强调统一性和规范化, 对外则为了避免品牌的趋同化而尽可能强调差异性, 以彰显品牌独特的个性。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以标志 (LOGO) 、名称、标准色等作为品牌的主视觉元素, 以宣传语或者标准旋律等作为品牌的听觉元素, 从而达到通过整体包装等措施, 促使包装主体展现出符号化、个性化的效果, 并促使易于公众识别和接受的品牌形象的形成。

鉴于视觉识别系统在品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多彩贵州”作为全国唯一以省的名义注册的文化品牌, 其对品牌标识的建构并不能仅仅以一项文艺活动或一个行政区域文化品牌的概念来进行。为突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深刻内涵, 并映射出其所要表达的深刻寓意, 贵州省相关部门结合社会各方力量, 对该文化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进行了较为审慎和科学的建构, 制定了“多彩贵州”形象识别系统手册, 将贵州文化的神奇魅力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微观方面来看, “贵州”形象标识以“贵州”这两个汉字为设计的起点, 在设计中加入象形理念, 使之极为生动。同时, “贵州”形象标识采用了书画的手段, 将贵州的本土文化、特产、山水等极为巧妙地融入其中, 通过将各种色彩、造型以及空间进行科学转换和多元化的组合, 使“贵州”的形象标识以书法作品、山水、器皿、民族风情画卷等多种形式出现, 达到了以画表意、以字传神的良好效果。从整体来看, “贵州”形象标识既具有强烈的专属性、独特性, 又融大气、文化、艺术、时尚于一身;既直观明了, 又寓意丰富;既易于辨识, 亦耐人寻味, 不愧是展示贵州形象的上佳符号。[6]

贵州“多彩贵州”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固然重要, 但对其的科学管理与使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强化并充分发挥该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各种功效, 贵州省“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制作了2000份《“多彩贵州”VI识别手册》及光碟等相关辅助材料, 发放至各个授权企业, 并要求和督促他们按照识别手册中的相关标准科学执行“多彩贵州”VI系统, 以规范“多彩贵州”使用标识, 并实现该品牌的科学、有效的管理。

三、“多彩贵州”品牌视觉传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一) “多彩贵州”品牌视觉传播存在的问题

自2005年以来, “多彩贵州”向世界展示了贵州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独特神秘的民族文化, 让世人陶醉。但毋庸讳言的是, “多彩贵州”品牌视觉传播方式还主要围绕节庆宣传、举办旅游推介会及各类赛事等方式进行, 且囿于单一、固话的模式而致使宣传效果较弱。目前, 在国内外知名的媒体、杂志鲜有见到“多彩贵州”的宣传, 宣传过程中缺少与当今时代游客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相一致的宣传手段。[7]

(二) “多彩贵州”品牌视觉传播的改进对策

品牌视觉传播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多彩贵州”品牌视觉传播存在的问题, 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新背景,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其改进对策:

第一, 用好网络传播平台。网络具有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的独特优势。要想使信息在时间上传播得快, 在空间上传播得广, 借助于互联网工具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多彩贵州”品牌视觉传播在网络传播方面, 应做好“两微一端”的打造。首先是微博传播平台。2011年, 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先后在新浪、腾讯和人民网上开通了省政府的官方微博, 实时发布重要信息, 被人民网评为2011年“十大政务微博”。全国民众由此加强了对贵州的了解。其次是微信传播平台。与传统的电视报纸、户外广告展板、纸质宣传单等营销方式需要较大的成本相比, 微信平台所需的成本相对较少, 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线, 为品牌的宣传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平台。这对拥有众多子品牌的“多彩贵州”来说, 无疑是一个技术福利。再次是客户端平台。在网络时代, 上网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把“多彩贵州”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介绍制作成具有独特审美视角的图文或影视, 安装于客户的手机或电脑, 然后让用户浏览、保存相关信息, 这是一种极有价值的传播方式。它具有花费低、用户使用次数不受限制、浏览便捷、容量大等优点, 因而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进入手机客户端、直接通过下载入口进入下载到手机或者电脑上、去一些应用商店下载客户端等三种方式让用户下载使用客户端, 加速“多彩贵州”视觉化传播进程。

第二, 打造新旧媒体融合传播平台。由于技术赋权, 新媒体在传播中的优势远非传统媒体所能比拟, 因而对传统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相较于新媒体, 传统媒体在权威性等多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又是新媒体在较短的时间内不能超越的。“多彩贵州”品牌应该充分利用新旧媒体的优势, 使之相互融合, 起到互补的作用。“多彩贵州”品牌应该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中来展开视觉化传播。

第三, 结合本地节庆、特色, 用视觉盛宴来进行传播。贵州少数民族有着各种各样的节日。据不完全统计, 贵州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1000多个, 集会地点也遍布多个地方。贵州应该积极地利用丰富的节庆资源, 将之进行精心包装, 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与美誉度, 促进全省旅游业的发展。例如, 自2000年起,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就在打造一个世界性的苗族团聚日“苗年”。每届苗年, 雷山县都会邀请全国各地的苗族代表、世界各地代表到雷山县欢度苗年, 每届雷山苗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30万左右的人参加, 从而很好地宣传了雷山县, 宣传了苗族。其他地区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 如龙舟节、姊妹节等节庆就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 进一步打造自己的节庆特色和扩大传播力。与此同时, 民族特色商品的发展也应该跟上。贵州如此多的特色商品, 不但有其历史与地域特色, 还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应该在原有旅游商品特色的基础上, 开发新的产品, 提高商品趣味。譬如, 可以借鉴厦门、台湾等地的做法, 发行“多彩贵州”足迹, 为每个风景名胜区制作专门的、有特色的印章, 使游客每到一个景区, 都能在“多彩贵州”这个足迹上留下纪念印章。其实, 有的游客就是为了收集纪念印章去了很多本来不想去的景区。还可以让游客参与银饰、蜡染、刺绣、陶器等旅游产品的制作, 以达到提高产品的唯一性和纪念性, 并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的目的。

此外, 在粉丝经济时代, 应充分利用明星效应。对“多彩贵州”而言, 无论是“黔酒之醉”的“多彩贵州酒”抑或是“天酿地造, 安得美妙, 多彩贵州, 酱传安酒”的子品牌“安酒”, 广告拍得很好, 可是代言人并不出名, 应该启用更有名气的代言人来提高关注度。

四、结语

虽然目前“多彩贵州”品牌有了一定的传播成效, 在某种程度上已被外界知晓和认可, 但要让这一品牌进一步扩大以及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并进一步扩大其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 不断发展和壮大“多彩贵州”品牌的实力, 则需要采取打造网络传播平台、新旧媒体传播平台, 以及充分发挥节庆、特色等资源的视觉冲击优势等一系列的视觉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薛丽娥, 李盛龙.“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 2014 (6) :39-42.

[2]柳路, 林茂申.“多彩贵州”:民族文化多元一体[N].光明日报, 2012-11-10.

[3]徐颖.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N].人民日报, 2012-03-12.

[4]罗华.“两赛一会”升级[N].贵州都市报, 2015-04-27.

[5]陈奕丞, 薛炜华.企业文化与企业视觉识别系统[J].商场现代化, 2007 (3) :267-268.

[6]喻健.“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构建与传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视觉与策略 篇4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广告;视觉效果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15-01

一、网络广告视觉表现存在的问题

就旗帜广告和弹出广告的整体现状情况而言,旗帜广告中十分吸引人的占11.8%,比较吸引人的占31.2%,不吸引人的广告占53.5%,令人讨厌的占3.5%。弹出广告中,十分吸引人的广告占10.7%;比较吸引人的广告占29.5%,不吸引人的广告占51.8%,令人讨厌的广告占8%。从数据可以看出旗帜广告和弹出广告目前仍然很不招人喜欢。

旗帜广告与弹出广告是网络广告中最常见的两种形式,它们的现状能够反映出网络广告总体的发展情况。从视觉表现角度分析,可以总结出目前网络广告视觉表现存在的三点问题:1.缺乏与背景网页的分离。2.缺乏视觉吸引元素。3.缺乏视觉创意。

二、网络新媒体广告视觉优化策略

(一)整体背景,反衬差异。

网络广告主要是传递文字与图片,它传播及时,能以最快的速度给消费者明确地传递广告信息,并能反复连续地进行反映。但是,网络广告所在的网页内容较多,容易分散网民的注意力,再加上目前网络广告自身内容较多,这都使网民注意力不能集中于焦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网络广告自身应该运用整体背景,变害为利,以网页的杂乱反衬出广告的整体感,凸现广告。

我们所说的整体背景,是指广告以整幅连续的画面,或统一的底色作为贯穿始终的唯一背景。而不是将几个图像拼接在一起,或更换背景及色彩。

如果将广告置于一个整体的背景中,情况就会完全不同。网络广告占有的空间是一般信息的十几到几十倍,如此大的空间,如果联成一片,拥有统一的背景,其视觉表现效果当然也会比一般信息的效果强十几到几十倍。当一个广告拥有了整体背景后,网页上的其他信息就会演变成它的背景,而一个杂乱背景上的广告,就好像一堆碎石上的草帽一样引人注目。所以,网络广告不应该“隐藏”在杂乱的网页中,而应该以网页的杂乱反衬出广告的整体感,这才是网络广告的胜利。

(二)加入图像,3B原则。

“3B”是Baby、Beauty、Beast的缩写,“3B原则”是指运用婴儿(Baby)、美女(Beauty)、动物(Beast)这三个引人注目的形象进行广告传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图3 所示,“3B”作为目光捕捉物有利于吸引“眼球”,也有利于主题和创意的表达,能起到良好的点题和烘托的作用。

(三)神聚标语,画龙点睛。

主题广告语是一则广告的“神”,它以凝练的形式完整、形象地概括广告内容、广告主旨,并形成易于传播和记忆的语言。对于网络广告来说,广告语也同样重要,它是吸引视觉的一个重要元素。网络广告的主题广告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简洁有力;2.语言富有生活气息;3.形式刺激。

(四)色彩反差,凸现广告。

在网络广告的色彩使用上,我们主张运用“色彩反差”的方法,来凸现广告自身。我们所说的“色彩反差”是根据色彩配置基本规律中的对比规律提出的。对比是色彩关系中的普遍现象,是指人的视知觉得到两种以上的色彩感觉相互作用的表现。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就会产生色相、明度、彩度、冷暖、面积等性质差异对应关系。因此就会有色相对比、明暗对比、彩度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

“色彩反差”有三层涵义:

1.广告色调与所在网页的主色调形成反差。

由于网络广告的平面空间有限,因此主题广告语应该简洁清晰,用最少的字说出最吸引人的话语。而且應该有震撼力、感染力或激发力,这样才能捕捉到网民的目光,并吸引他们点击广告。

2.图像与背景形成反差。

语言要生活化,这是一般广告语都应该遵守的原则,特别是在网上,只有用网民的语言才能赢得网民的点击。像“为什么头屑去了又来”、“香格里拉,我来啦”、“小甜甜火辣喷血在线”等,都能获得网民的兴趣。

3.字体色彩与广告色调形成反差。

主题广告语应使用较醒目的颜色,比如红色、黄色、黑色、蓝色等,来刺激网民的视觉。字体上,应该运用美术字体或变体,以突出商品、品牌或广告的个性。

(五)尝试新的广告形式。

增强网络广告创意表现可以增加其阅读率。

1.广告形状与尺寸的创新

在不危害网民利益的前提下,改变广告的形状与尺寸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如果是给上好佳牛奶小饼作一则弹出式广告,我们可以将广告的形状做成一个很有质感、看上去松脆可口的饼干形状,然后在饼干上打出广告语“真想一口吃掉你!”试想,当网民正在饥肠辘辘地网上漫游时,看到这样一则诱人又馋人的广告,怎么会不心动呢?

或者,我们也可以在保持广告基本形状不变的基础上,将广告中的图像“伸出”广告。

三、结论

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网民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和网民结构的进一步成熟,将会有更多的个人和企业接受网络广告的跨时空、跨地域、图文并茂、双向传播信息的超凡魅力,网络广告视觉表现的逐步增强,也将使网络广告成为一种具有艺术性、审美性和巨大商业潜力的现代广告形式。

参考文献:

[1]杨坚争.汪芳.李大鹏.网络广告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谢兰芬.广告视觉媒体艺术[M].台湾北星图书公司,2008.

[3]何洁.广告与视觉传达[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视觉与策略 篇5

大数据背景下“视觉文化时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视觉性已成为文化的主导因素,广泛的视觉化深刻地改变了许多文化活动的形态;二是图片呈现出压倒文字的倾向,视觉文化与感性的、直观的和快感的文化具有内在联系;三是对外观形态的过度关注,生活世界外观的美化和显现表明了人们观念的变化;四是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人的视觉在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不断攀升,视觉新花样层出不穷。这些特点表明,当世界已步入读图时代、视频时代,人们需要的是通过越来越多的图片、视频来获取知识和信息。在这种视觉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中小学生,每天都要面对不同价值的视觉资讯以及各种文化激烈碰撞的视觉信息,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学生视觉阅读能力的培养。

视觉能力是具有正常视觉功能的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理解和“创造”图像等视觉信息。仅就视觉观看行为而言,不仅仅是我们的眼睛视觉看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还包含对视觉信息的选择、组织和重新建构的过程;而视觉阅读能力主要是指能理解、感知视觉信息,创造并运用视觉信息来表达思想的能力。

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的布朗(Ian Brown)曾撰文呼吁,必须加强对学生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在视觉文化时代,需要运用“视觉读写能力”来处理大量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视觉阅读能力就成了视觉文化时代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视觉阅读能力就如同文字阅读能力一样,需要不断培养才能形成一种能力。当社会进入全视频时代,影视、报刊、网络和通信同步发展,视频囊括着文字及图片,图像成为信息传播普遍方式,此时,学校培养学生视觉阅读能力就更显重要和迫切。

一、立足课堂教学

学校教育是以课程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审视学校各个学科的课程,特别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能力;而学生视觉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发挥学科教学培养学生视觉阅读能力的主渠道作用。

“图片呈现出压倒文字的倾向,视觉文化与感性的、直观的和快感的文化具有内在联系”,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的突出特点,而各个学科的教材恰恰都配有各种图片。我们以往对教材图片的使用,常常只是停留在传授知识层面,忽视了或者只是被动地对学生进行视觉阅读能力的培养。

对图片的阅读不仅需要知道图片“画”的是什么,更需要提高对图片进行分析的能力。对于文章,我们可以用文体来分类,用格式来分类,用语言来分类;同样,图片也可以分类。有的学科图片是写实的,有的是写意的。不管是哪种图片,都是用来表达思想、交流观点、抽象概念、揭示规律的,在技术层面都有共通点,即线与面、形与色,光与影的表达方法。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图片的内涵、图片表达的过程,从而获取教材更深层次表达的内容,这里包含有情感的传达、情绪的渲染、气氛的营造、中心的突出。

在培养学生视觉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科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融合。在现实的生活中,随着影视、报刊、网络和通信的发展,图像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普遍的方式,卫星导航、数字电视、电子阅读、LED以及各种广告牌匾等视觉信息无处不在,这些信息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科的内容有机融合生活中相关的视觉信息资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二、学科教学与信息化融合

立足学科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能力,必须把学科教学与信息化融合起来。“把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是视觉文化的显著特点,而信息化就是实现“视像化”的途径。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人的视觉在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不断攀升,视觉新花样层出不穷,尤其是视频,它能更好地把非视觉性的东西变成可视的东西。

视频也可看作是图片的延伸,是图片加入了时间维度之后的表达。随着信息技术设备的完善和信息化教学的普及,特别是微课和翻转课堂的运用,学科教学与信息化融合已经成为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然趋势。视频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将图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里组成很多可视符号,集中表达教材的科学和逻辑、主要思想、作者的情感、学习方法,等等。

要想看懂一个视频作品,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没有文化积累就理解不了一定情景下的人和事以及相关的知识。我们以往在课堂播放视频时,忽视了对视频背景的交代和挖掘,往往只是关注视频内容本身。.

和图片一样,视频也有表达的技术。看视频就如同看话剧,看小品,它会有背景、人物、道具、服装、台词、灯光等,还有人的表情和动作。拍摄不同的图像,镜头的方向和移动也是不一样的。由这些组成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去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观看视频,我们只有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才能从视频传递的信息中找出思想,得出答案,掌握方法;而这些有价值的视频信息,是靠视觉阅读能力来获得的。

三、构建学校视觉文化

一定的社会背景,必将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在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才能更好地去适应社会、创造社会。社会在发展,文化也必然要发展。

学校活动是整个社会在文化活动中最具有效力的一种文化活动,学校的文化功能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所不能比拟的。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社会文化经过价值批判和取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传播给下一代。学校必须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形成独特的价值观、信念、手段、语言、环境和制度的文化特质。学校文化只有适应社会文化,才能发挥学校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规范功能。

视觉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体现在现代科技的发展、消费社会的发展、符号经济学理论的兴起、文化主义研究的高涨等四个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视觉文化。同样,构建学校视觉文化也必须要与产生视觉文化的社会背景相适应,通过学校视觉文化的构建,影响和促进学生视觉阅读能力的提高。

《新京报》视觉传播策略分析 篇6

1.《新京报》版面元素的视觉传播策略

1.1 头版的视觉传播策略

报纸的头版由报头、底栏和报身三部分组成, 是一份报纸的封面, 好的头版可以起到让受众眼前一亮、吸引受众注意力的目的。同时, 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的头版风格, 不仅能够树立报纸的品牌, 也可以培养和巩固受众的阅读习惯, 受众可以在固定的位置轻松地找到相对应的信息和新闻。

《新京报》的头版是简单明了的设计。“《新京报》的报头放在头版上端中央, 为天安门城墙色底, 方正大标宋加粗反白。” (1) 在报头的下方是报徽——长城烽火台, 其颜色与报头同为天安门城墙色, 在报徽的下方便是《新京报》的办报原则——“负责报道一切”。在报徽的左侧是报纸的发行日期、当天刊印版数以及售价, 报徽的右侧则是报纸的官方网站信息。在2011年底, 《新京报》的头版经历了一次细微的改版, 变化之处在于将以前分列报徽左右侧的发行日期、刊印版数和售价统一于报徽的左侧, 而右侧仅仅是新增的官方网站的地址, 这一改变显示出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 《新京报》对于融合新媒体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同时, 《新京报》虽为都市报, 但是在头版设计中并没有广告的出现, 而是将头版中大幅的版面交给了新闻图片, 让这份报纸在报亭中格外显眼, 这与《信报》或是《京华时报》等北京地区的都市报有着很大程度的差异。可以看出, 《新京报》对于报纸头版的内容品质有着很高的要求, 相比通过广告收入盈利, 他们更期望能够通过视觉吸引读者的目光。

1.2 图片的视觉传播策略

1.2.1 非新闻类图片会说话——从图文并茂到以图带文

报纸在经历过以图配文的发展阶段后, 进入图文并茂的发展阶段, 《新京报》在经历过上述两个阶段后, 率先进入第三个阶段——以图带文。所谓以图带文, 是报纸传播者试图通过图片带动受众了解文字内容, 使那些因信息点类似或复杂而无法用文字描述的内容, 通过图片的形式让受众一目了然, 而不再仅仅将图片当作文字的补充。

《新京报》在以图带文方面做得相对突出的是非新闻类图片的运作, 比如在气象版设立“城市表情”图片专栏。“城市表情”是指报纸在气象版面中每天刊登没有太多新闻性而富有情趣的特写照片, 比如“城市表情”里曾有幅图片名字叫温暖, 描述的是在晨光里, 两位老人手拉着手在寒冷的冬日中前行, 报纸刊登当天的天气是大风, 这样的图片带给受众温暖, 受众通过浏览“城市表情”中的图片理解作者在文字中想要表达的内容, 在图片中体会一种意境, 而这时图片已经不再单单是文字的附属品。“在对受众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显示, ‘城市表情’图片受欢迎的程度是在所有图片中排在第一位的, 同时‘城市表情’也被《新京报》员工称为‘给读者的一份视觉甜点’。” (2)

1.2.2 人文关怀为基调——从引人入胜到发人深思

《新京报》有一个适合摄影师自由发挥、凸显摄影风格的专栏, 为该报摄影记者图片专栏, 在这个版面中刊登的图片不受新闻题材、新闻内容的限制。通常, 这些图片的目的不再是博得关注的夸张型或争议型的图片, 而是受众可以透过这些图片看到背后所隐藏的社会问题, 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以2012年北京地区的7·21大雨为例, 摄影记者进入到灾区中可以拍摄各种类型的图片, 比如与救援生命有关的情景、事情的结果等。摄影记者多选用人们流泪的图片来获取受众同情、增加销量, 但这样的图片会加深受灾家属的伤痛, 因此《新京报》在报纸版面中刊登的是与救援生命有关的情景和人, 通过这样的图片传递给受众一种人间有真情、决不放弃的信息, 体现出报纸这一媒体所能做到的人文关怀。我认为, “照片拍得不够好, 那是因为你离现场不够近。”这种说法已经不准确, 摄影记者深入到现场是先决条件, 但是内心是否有情怀、能否引起受众的心灵共鸣、能否包含人文关怀的记录, 才是传播的价值所在。

2.《新京报》视觉传播的优势

2.1 开创视觉传播的先河, 保持视觉传播的领先

“厚报时代的来临, 以及现代人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 预示着报纸的阅读方式将从传统的精读方式过渡到速读方式。” (3) 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改变了, 《新京报》显然比行业中的其他报更快预料到了这一点, 最早成立了视觉传播中心, 全面负责报纸版面设计、图片采集、图片编辑、图表制作等业务, 更像是给视觉传播设立了流水线, 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度量每个版面的视觉效果。

《新京报》对于视觉中心的人才选用是其保持视觉传播领先地位的另一重要方面, 不论是摄影记者还是图片编辑都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很高的专业素养, 因此《新京报》的视觉传播中心能够引领国内报纸不断向前发展。另外, 《新京报》创办至今从未出现过视觉欺骗现象, 而这一点便是得益于图片编辑的专业素养, 尊重新闻图片, 尽可能避免在新闻图片上进行随意改动, 保持新闻图片的原汁原味, 减少为了追求视觉刺激而进行PS等视觉加工。我认为,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 《新京报》才能在开创视觉传播的先河后又保持住了视觉传播的领先地位。

2.2 引领新视觉化潮流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没有创新就等同于退步, 因此在视觉化逐渐普及的时候, 《新京报》再次引领国内报纸潮流, 率先步入新视觉化。所谓新视觉化是指报纸不再是使用夸张、不真实的图片, 仅仅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 而是借用有故事的图片引人不断地思考社会现实问题或是让受众看图说话, 减少文字理解的压力;也不再是简简单单地运用繁多而杂乱的色彩, 而是重视简约而协调的色彩, 所有视觉元素都是为了体现报纸的整体效果, 我认为这是视觉化的高级阶段。

2010年底, 京郊的5条地铁线路集中开通, 对于不熟悉开通情况的受众, 这些图片能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这样的图片方便受众看图说话, 并且是一种极为高效率的阅读方式, 是新视觉化所强调的快速浏览又能捕捉到准确的信息。

3. 对我国报纸提升视觉传播能力的启示

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 视觉传播是报纸改革发展的一个具体方向, 而视觉元素的运用是报纸视觉传播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如何能够在新媒体竞争和同行业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巧妙地运用视觉元素, 是当今国内报纸经营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将结合《新京报》的视觉传播优势和一些有待提高的地方, 试图为我国报纸的视觉传播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3.1 易于识别, 个性与对位性相融合

《新京报》之所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报业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依托原有报业集团的品牌获得受众的信任后, 迅速建立了一套易于受众识别的视觉传播标准, 让自身报纸的个性与受众的对位性相融合, 形成固有的受众群体。

“我们阅读的任何一张报纸都是通过视觉线索的积累来传递它的个性, ” (4) 而“对位性是指报纸的内容和视觉定位与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期待刚好吻合。” (5) 《新京报》在头版的设计上最为突出地显示了这一点, 与其他都市报有所不同, 《新京报》在头版中的底栏部分采取的是稀疏排版, 用较大的字号对一些版面的内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这与《新京报》的白领主要受众阅读报纸的期待是相符合的。因此, 报纸只有建立一套易于识别的视觉传播风格, 让自身的个性与受众的对位性相融合, 才能获得关注。

3.2 大数据时代, 图表图片成为刊发趋势

越来越多的报纸意识到视觉传播的重要性, 纷纷在报纸的版面中加入视觉元素, 如新闻图片, 但是对于新闻图片的运用显然还是狭窄了一些。在大数据时代, 传统的新闻报道几乎已经被数字新闻所代替, 而数字新闻的表现形式是可视化, 因此非新闻类图片, 如图表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视觉元素。在数据未满、大数据当道的时代下, 报纸应该根据新闻的类型适当增加图表图片, 饼状图、柱状图、示意图等等都可以用来表现事物或者数字及其发展趋势, 给受众直观的感受, 在减少文字负担的同时也减少枯燥数字带来的负担。

3.3 适当引入民族元素

鲁迅先生曾说过,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这句话的意义在于阐释, 只有民族的、国家的东西才是世界的、国际的东西。近些年来, 中国元素被运用到各个方面, 如家居装潢、歌曲、电影等等不同的领域, 在报纸版面中增加中国元素, 不仅能够突出中国报纸的特色, 而且会产生很强的视觉效果。

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 《新京报》在报纸版面中加入了民族元素, 使整个版面呈现出中国风, 比如“干杯·青梅煮酒”、“干杯·月下独酌”和“干杯·饮者留名”等等, 这些都是从语言符号的角度加入了民族元素, 同时版面中的图片、其他视觉元素的组合也与中国风相呼应。每一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底蕴, 将这些体现着文化底蕴的民族元素融入到报纸的设计中, 在给受众很强烈的归属感的同时, 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特色, 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这是报纸在视觉元素运用上的新探索。

注释

11鲁正茂, 张宛昀.《都市报的头版版式分析与建议》[J].当代传播.2004 (5)

22 何龙盛.《新京报》的视觉传播模式.中国记者.2009 (6)

33 何龙盛.《视觉传播机遇》[J].中国记者.2013 (9)

44 曾璜, 任悦.《图片编辑手册》[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6

基于视觉的智能车转向控制策略 篇7

关键词:智能车,实时图像,舵机,引导线,入弯点

汽车信息化、智能化是当今汽车研究的重点,已经成为衡量各国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智能汽车作为一种全新的汽车概念和汽车产品,将成为汽车生产和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2]。而“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由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协办,并由各个分赛区的承办大学组织。比赛以迅猛发展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了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科技创意性,旨在培养大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创新能力,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3]。

根据“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规则要求:使用统一车模,核心控制单元采用飞思卡尔MC9S12DG128CPU。在此基础上,自主构思控制方案及系统控制电路的设计。系统控制电路设计包括: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处理电路设计、驱动电机及转向舵机控制电路设计以及各类接口电路设计。控制方案设计包括:控制系统的组成设计、各类算法的设计及优化等内容。系统设计、调试完成后,在规定的、标有引导线的赛道上完成自寻迹行走,其赛道是在白色底板上铺设黑色引导线,以完成时间最短者为优胜。比赛分为光电组和摄像头组。笔者为摄像头组,采用的是摄像头寻迹方式。

智能小车(以下简称小车)的控制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传感器信号采集及处理、车速控制和转向控制。由摄像头采集道路信息,经处理分析后识别路径,根据不同的路径决策出不同的速度和转向角度[4,5]。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一方面需要考虑如何提高极限速度,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如何提高平均速度,其平均速度的大小最终将决定比赛成绩。分析历届比赛可以发现,整个赛道中60%~70%的长度为弯道,因此,小车弯道行驶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车在整个赛道上平均速度的大小。本文将针对小车在行走过程中,就如何利用图像数据,给出合理的转向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就普通驾驶员而言,驾驶车辆行驶在公路上,直道时保持高速运行状态,而弯道时会根据不同的弯道做出合理的决策。一般为先减速,然后在一个比较低的速度下通过弯道,过弯后加速,最终回到直道速度。而在赛车场上的情景则不同,赛车选手轻易不会选择普通驾驶员的转弯策略,而是利用前轮转向带来的向心力并结合赛车入弯前的固有惯性达到快速转弯的目的。对于一辆有视觉的智能小车是否也可以模拟这种高速运动过程,从而赢得比赛?笔者在综合分析视觉图像的特点、舵机模型以及圆周运动的特点后提出了一种可以高速入弯而不必减速或轻微减速、同时又能保证小车不会冲出赛道的安全过弯策略。

1 道路信息提取

要实现一个完整的基于视觉寻迹的智能小车,首先需利用摄像头获取道路信息,然后对采集到的原始图像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赛道中引导线在图像坐标系中的位置[6,7,8]。

图1为摄像头安装示意图。其中,Z1为摄像头距地面的高度;w为视野场景的宽度,其大小与摄像机安装的俯角和高度都有关系;b为轮间距。对场景中的特征点,只要知道其在场景中的位置,即可计算出该点与小车的相对位置。由上往下延Z轴反方向看,可得到场景平面,如图2所示。其中,场景平面离小车的距离为d,这段距离为盲区,场景平面宽为W,长为H。定义小车的中线为基准线,由摄像头获得的图像即是场景平面。受MC9S12DG128CPU单片机处理能力的限制,选用356×292 CMOS黑白摄像头,将其设置为逐行扫描模式。单行采样106点。根据实验结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取其中64行信息形成一幅64×106的图像平面,用来判断弯道、直道以及弯道位置,从而达到减小计算量的目的。图像如图3所示。

在图3图像平面的基础上,利用参考文献[9~10]中的方法逐行扫描提取引导线位置。对于没有引导线的行将其标记出来并将没有引导线的边界行记为row_sure,这个值记录着64行数据中从第几行开始没有引导线,简称为出界点。得到引导线在图像中的位置,可根据引导线的图像坐标来控制舵机的转角。单行图像数据的图像坐标与其对应的真实场景坐标呈线性变换关系,即每行任意两像素坐标的列差值乘以一个近似固定的比例系数K就可得到真实场景对应行坐标的差值:

式中△Xworld为真实场景坐标中两点的距离,△Ximage为图像平面对应行上两点的像素坐标的列差值。

利用上面的关系,可以间接测量出小车与目标引导线之间的偏角,如图4所示。若设AB为基准线,即车的中线;AK为引导线;过F点向y轴做垂线,与基准线AB的交点为C,定义C点为基准位置。在三角形AFC中,角β为基准线与引导线之间的夹角:

在理想情况下,控制舵机向左偏转β角度即可让小车追随到引导线。但这样计算角度的计算负担很重,简化参考文献[2]中横向偏差的测量方法,在基准位置固定的情况下,可用CF的长度近似表示角度β的大小:

式中,K为一个比例系数。结合图像平面与场景平面之间的关系,定义CF的长度即为偏差,转化到图像平面为:

式中,linem为基准位置对应的列值,line1为同行引导线的列值,err为位置偏差。因此,在实际的软件设计中,不必得到真实场景坐标,可以直接对引导线实际位置与基准位置间图像坐标的差(line1-linem)设计控制算法。如增量PID控制器可设计为:

式中,KP为比例系数,KI为积分系数,KD为微分系数。△u为舵机给定的增量[7,8,9,10,11]。

2 转向模型

获得道路的位置信息,即获得了此刻小车的转向角。参考文献[11]中的舵机转向模型,在理想状态下,此刻控制舵机使前轮偏转相应角度即可实现小车对道路的跟随。舵机的转向相当于给车一个向心力,在转角不变时,小车做圆周运动;如果控制驱动电机的PWM脉宽不变,则小车做匀速圆周运动,驱动电机的PWM脉宽对应的小车速度相当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如图5所示,设车的侧轮距为b,舵机转角为θ,O为车做圆周运动的圆心,R为外轮所对应半径,则每一个转角对应圆周运动的半径[2]如下:

设控制周期为T,小车当前速度为V,α为一个控制周期T内小车沿圆周行驶的弧度数,则有:

由以上模型可以看出,不同的速度和转角会在一个控制周期T内得到不同的弧度,对上述公式离散化后可以得到:

实际小车在转弯的过程中,舵机转角受多种因素限制(如:小车转向机构造成的转向的延滞、舵机的时间常数等),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利用公式(8)进行计算的前提是舵机的方向能随控制量的改变而立即改变。为了简化分析,将舵机模型视为仅具有延滞时间TD的延滞环节而忽略其时间常数。如图6所示,由于TD的存在,速度越大,在滞后时间TD内,小车行走的距离越远。

3 转向策略设计

如图7所示,设小车前方距离D处为弯道,小车此刻速度为V,结合图6小车舵机转向理想模型响应曲线,如果让小车在A点入弯,速度必须满足:

在图4中,对于基准位置1和基准位置2,由道路信息提取的结果,为了保证A点入弯,基准位置2比基准位置1更早地发出转向命令,需要更大的速度才可以在A点入弯,在保证两位置的速度可以安全过弯的前提下,基准位置2得到了更高的入弯速度,所以更早地得到弯道的信息可以提高入弯速度。同时小车要想快速地入弯,必须将基准位置提到一个与此刻速度匹配的位置,才可以抵消舵机延时带来的附加行驶路径。但并不是说只要将基准位置选得足够远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入弯速度,答案是否定的。小车的转向为一个近似的圆周运动,不同的速度显然对应不同的行驶半径,即不同的路径。速度快时,半径大;速度慢时,半径小。过快的速度会使小车冲出赛道。竞赛赛道的弯道主要由360°、180°、90°、S型赛道组成。在图8所示的180°弯道中,中间的粗实线为引导线,最外围的实线为赛道边界,曲线1、2、3、4为小车行驶路线。设所有行驶路线有同样的入弯角度,曲线1、2、3为B点入弯,速度不同;曲线4为E点入弯,速度与曲线3速度一致。

显然,曲线1、2、3中曲线3速度为最快,但路径却最长,同时还有冲出赛道的危险;曲线2虽“抄近道”,但速度稍慢;曲线1由于速度太慢而无法过弯。不难看出,其实曲线2、3、4的过弯时间相差并不是很大。但是由于曲线2中,由直道AB入弯时需要减速,过弯后需加速,这段时间却比曲线3、4来得长。经综合考虑,曲线3、4过弯时间最短。曲线3、4中曲线3很显然有冲出赛道的危险,因此曲线4为过180°弯的最优路径。可以看出,高速时提前入弯可以使小车以一个比较高的速度驶过弯道,同时保证了安全而又不会冲出赛道。

对于90°弯道,与180°类似,最优的策略是为保持直道高速行驶,通过上述的提前入弯策略保证安全过弯。

对于S道的进入,可以类推。而对于S道的行驶则应适当降低车速并将基准位置适当降低。如图9所示,最短路径也为最快速度,两者是统一的。真实过程中很难做到让车走CD路线,但是如果能使舵机保持在一个小角度左右调节的过程中则可逼近CD路线。实践证明,高速通过S道时避免剧烈的角度变化给定为最优策略。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两点结论:

(1)基准位置距小车的距离与速度呈正比关系。想要不减速入弯,必须改变基准位置,使之可以满足公式(9)。

(2)速度与转弯半径呈正比关系。保持高速入弯,同时不冲出赛道,提前入弯策略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4 策略的实现

由以上分析可知,场景中的基准位置可以近似看成入弯点,并且不同的速度会导致不同的入弯点,也会导致不同的过弯路径。因此,需完成的控制任务是:高速过弯,在入弯前不减速,为了防止冲出赛道还需要提前入弯。可见,需要在与速度适应的入弯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前基准位置,即基准位置离小车的前端距离为:

式中,L为基准位置离小车的距离,V为此刻小车的速度,V×TD为抵消延迟时间带来的附加行驶距离,V×τ为提前入弯点的距离。

可以看出,基准位置与小车的距离是一个与小车速度相关的变量,不同的速度需要不同的取值。对于不同的速度将基准位置按照公式(10)设置,这样即可以实现高速入弯。为了得到较佳的入弯点,本策略对图像平面(64×106)做了进一步的处理,针对已经得到的图像平面(64×106),将图像平面平分为10个区域,每个区域求取引导线的平均位置,对于没有引导线的区域使用一个不可能出现的值代替,这样便将引导线信息简化为10行信息表示,记为:average[i],i=1,2,…,10。其中,average[i]记录每行信息中引导线的平均位置的列坐标值,i标表示行值。图10为最终的图像平面。

图10中,row_sure(出界点)用来选择10个点中哪几个点为可用点。average[1]为离车最近的点,随着序号增大,离车越远。在图10的图像平面中,计算偏差改为:

式中,i

当小车车速很高时,选择较远处的点求取偏差,等效于时间上提前入弯。这样由以上策略分析可知,只要入弯点合适,基本不用减速就可以直接入弯,还可以得到不错的安全系数。当速度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时可使用最近处的点,即average[1],这样就保证车只有走到弯道处才会转向,不会提前入弯,避免提前入弯带来的冲出内道。

5 实验数据

根据比赛要求,赛道中最小弧度半径不小于0.5 m,在参考历届赛道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如图11的测试赛道,全长约38 m。实验室测试成绩为18 s跑完全程,平均速度达到2 m/s。

图12为90°弯道过弯图,粗实线为引导线,虚线为赛车实际行驶路线。可以看出,小车实现了提前入弯,这是比较好的路径,有效地节省了时间。

过弯速度的测量,由无线模块每40 ms发回编码器测得的速度脉冲,先由直道加速后入弯得到如表1所示的数据。

由表1可以明显看出速度的变化,其中62为入弯速度,折合成标准速度为2.4 m/s;弯道速度为40,折合成标准速度为1.5 m/s,这个速度很接近平均速度。

图13为360°弯道过弯图,粗实线为引导线,虚线为小车实际的行驶路线。可以看出实现了提前入弯,后半程受舵机最大偏转角的限制,无法继续加大偏转,造成有一些跑外道。

图14为S过弯图,粗实线为引导线,虚线为小车实际的行驶路线。可以看出,小车行驶路线已经很逼近直道了,由无线模块每40 ms发回编码器测得的速度脉冲,先由直道加速后入弯得到如表2所示的数据。

可以看出,S道的速度变化很小,同时弯道速度平均在1.5 m/s以上,很好地逼近了预期的路线。

本文根据转向模型,通过分析过弯路径与过弯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不同速度对应不同入弯路径和入弯点的结论。利用这个结论,改变控制器偏差计算,达到动态地设置入弯点,快速入弯,尽量做到不减速或少减速,缩短弯道行驶时间,从而提高小车行驶速度的目的。该方法在其他智能车跟随引导线的系统中同样适用,由于其良好的超前预测性能,对于短暂的引导线丢失也可以很好地跟随。

参考文献

[1]李军,黎兆衡,张世艺.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4).

[2]熊和金.智能汽车系统研究的若干问题.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2).

[3]刘之琳.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与飞思卡尔S12单片机.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7(8).

[4]田原嫄,崔高健,黄银花.智能汽车系统.机械,2004(12).

[5]黄开胜,金华民,蒋狄南.韩国智能模型车技术方案分析.电子产品世界,2006(03S).

[6]刘建刚,程磊,黄剑,等.基于CCD图像识别的HCS12单片机智能车控制系统[A].光电技术应用,2007(6).

[7]储江伟,施树明,王荣本,等.视觉导航智能汽车试验平台总体设计.汽车工程,2004(2).

[8]李旭,张为公.基于视觉的智能车辆横向偏差测量方法[A].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9]刘富强,田敏,胡振程.智能汽车中基于视觉的道路检测与跟踪算法[A].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

[10]李颢,贾秀江.摄像头黑线识别算法和赛车行驶控制策略.电子产品世界——高校园地,2006.

广告视觉形式中情感策略的应用 篇8

任何形式的视觉形式都需要通过视觉传达来实现,视觉传达就是将视觉形式所依据的各种要素、符号、线条通过视觉形式的设计者传递给受众。在广告视觉形式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广告作品的创意、色彩、画面、标题和文字等元素都可能和一定的情感体验发生联系,这些因素经常被用来激发潜伏在消费者心底的情感,在广告视觉形式中要注重情感策略的应用。

1.创意

德国姚斯提出来的“接受美学”其根本就是要让广告所传递的信息和消费者的情绪、情感相融合,这就要求广告人在确定广告主题后,构思通过什么样的广告创意有效的表达情感,并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充分发挥广告的情感作用。央视公益广告《有爱就有责任》播出后,其精彩的、发人深思的创意,获得了很多受众的好评,将对家庭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作品简短却富有深厚的内涵。此广告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深入挖掘了英文单词“Family”的内涵:Family(家)=Father(父亲)and(和)Mather(母亲)I loveyou(我爱你)!将英文字母幻化成人物角色,演绎了在家庭中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不同成长阶段的故事,简单的几个字母,却深刻诠释了家的深刻含义“有爱就有责任”。而在有些广告在创作中生搬硬套、照猫画虎,为达到目的,无病呻吟、哗众取宠的创意表现,不仅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任何美的享受,还会带给受众视觉上的污染。

2.色彩

色彩对于人的心理有着普遍的影响,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能唤起消费者各种情绪,表达不同的情感体验。在广告视觉形式设计中要充分合理的运用色彩,才能更加有效地加强广告对消费者的情感影响,从而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有效注意,传达商品的信息。

3.画面

广告作品中对画面的安排对情感主题的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广告画面通过名人式、主体独立式、引导式、象征寓意式等形式增强广告的表现力,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购买欲。视觉形式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多元的,但基于受众能认同的情感体验出发的视觉形式才是成功的设计。在广告的视觉形式中运用情绪与情感应该有感而发、水到渠成,是一种真情流露。广告中的情绪性内容增强了广告的吸引力,画面能充分激发欢乐、温馨情感反映的广告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John Lewis百货2014圣诞广告片向消费者展示了温情的画面。广告讲述了小男孩Sam和他的企鹅朋友Monty,躲猫猫、玩积木、踢球、滑雪……开心的朝夕相处的故事,但是不知何时不开心了,它的眼里有了另一种渴望,于是Sam在圣诞来临的时候送给小企鹅Monty一个女朋友(母企鹅)。John Lewis百货公司在圣诞广告中最后指明了:送给他心头所好才是最好的圣诞礼物,而在如此知心的百货商店里,定能找到他梦寐以求的惊喜。整个广告画面充满温情,让消费者不由自主的沉浸在广告宣传中,由于喜欢这个广告,消费者对JohnLewis百货公司产生好感,对公司商品的销售产生重要的影响。

4.标题和文字

在广告视觉形式中,标题对广告整体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能够充分表达情感诉求的广告标题,可以更加醒目的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增强广告信息的传达效果,文字的表达需要具有感染力。例如,蓝天六必治牙膏的广告语:“我的牙,全托蓝天六必治的福了,一点儿毛病没有。牙好,嘿,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您瞅准了,蓝天六必治!”此广告语诙谐幽默,经久不衰。广告的文案通过其各个组成部分,要分别传达商品或服务的特点、功能以及商家对消费者的承诺等有效信息,使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或服务产生认知、兴趣、好感,进而增强说服消费者的有效性,引发消费者的购买行动。

包豪斯的设计大师纳吉曾经说过:“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因此,在广告视觉形式中适当合理的运用情感策略,淡化广告的功利性和商品味,浓化人情味、以情动人,深入人心,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状态下接受广告所传达的商业和文化信息,增强广告的感染力和沟通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柏林编著,广告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刍论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策略 篇9

关键词:大学品牌 视觉形象设 计大学VI 策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大学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通过加强高校品牌形象建设来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已经达成了学界的共识,而将企业CIS导入高校品牌形象建设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是,大学品牌形象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系统,当前大学品牌形象普遍较为注重名校长、名教授、名专业、名校友、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在对于如何落实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上却缺乏较为清晰一致的认识。找出问题的症结,需要我们从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内涵、特点、现存问题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通过具体的流程来构建行之有效、完整有序的策略,从而在根本上为提升我国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求得一解。

一 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内涵及特点

借鉴企业cls(corp0 rate ldentity system)理论而形成的高校uls(university ldentity system)理论将大学品牌形象设计分为Ml(Mindldentity)理念识别、Bl(BehaVIo r ldentity)行为识别、VI(VIsualldentity)视觉识别三个部分。VI是大学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具体实践方式,作为最直观的反映学校内涵和特色的视觉语言,VI通过视觉符号来表现大学的个性文化特质。

大学VI设计具有自身的特点,—方面VI本身直接体现着学校的个性特色。大学VI通过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来有效传达大学信息,是大学塑造对外形象的窗口。另—方面,作为大学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VI设计也映射着大学品牌形象建设的特点。大学品牌可以定义为:一所大学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凝结在学校名称中、体现为大学产品一一教育服务的质量与水平的社会认可度与美誉度。结合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学VI还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大学VI设计同大学品牌形象的建设一样具有长期性。大学VI设计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其次,大学VI设计同大学品牌形象的建设一样以获得受众认可度为目标。大学品牌形象识别系统中Ml是根,Bl是茎,VI是叶,三者一脉相承,都视社会的认可度与美誉度为衡量其成功与否的圭臬。

二 大学VI设计的现状:

中国自古有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当前大学对VI设计不够重视,建立大学VI设计自身的秩序尚显困难,何况要通过VI来提升大学品牌形象。大学VI设计如同环环相扣的锁链,每个环扣都影响着VI实效作用的发挥,但是就我国现状而言,大学VI设计的诸多环节都存在着明显不足。

(一)特色不鲜明,模式同一化。我国的大学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盲目升格,一味求全的弊病。大批学院被改成大学,图大图全搞建设,误把硕大当强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校特色淡化。大学自身特色不鲜明直接导致大学VI设计受束缚,在这种背景下大学VI设计虽能使人们产生视觉愉悦感,但在精神层面上却大同小异。美国营销大师阿尔.里斯曾说过:“一个打造品牌的过程应当被设计为把你的奶牛从同一范围内的其他所有牛中区别出来,即便是在同一范围内所有的牛看起来都极其相似。”大学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若不能体现其自身的独特性,不仅会加剧各高校的VI趋同现象,更会导致公众对大学认知的模糊化,影响大学品牌形象的塑造。

(二)应用范围窄,执行效率低。VI设计包含基础要素与应用要素两大部分,许多大学注重基础要素的设计,对于应用要素的设计则抱有一味配合、重复的态度,且在设计应用要素时,仅重视公众熟知的办公系统、公关系统等部分,此种现状导致整套VI设计呈现单调乏味的视觉效果,造成VI设计的实际应用范围愈见狭窄。同时VI设计之始,设计者没能周全考虑到设计的可执行度与推广度,执意追求所谓的整体统一效果;设计完成阶段,大学相关部门没能给予有效的组织配合已达到处理好VI各部分协调关系的作用,诸多因素共同导致VI设计的应用效率低下,形成实际运用与执行过程中的障碍,最终使得VI的运用与表达大打折扣。

(三)调整不及时,脱节情况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的定位难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进行部分调整,大学品牌视觉形象也会或多或少的随之调整。大学VI固守已有的标志,就会导致“已有”成为“陈旧”的代名词,这种向已有VI妥协的思维模式增加了调整VI设计的难度。另—方面,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鲜有认清大学VI具有时代感这一特征,设计时也就不知道如何给予VI设计可更改或调整的空间的方法,这种思考上的缺陷容易导致VI设计与时『弋脱节,与大学实际脱节。

三 大学VI设计提升策略

改变大学视觉形象设计的现状,抓住大学视觉形象设计的特点,发挥大学视觉形象设计的作用,需要将大学视觉形象设计的诸多环节焊接成链,在大学VI内部建立其自身的套路。结合大学VI设计的三大特点,可以时间为轴,按照VI定位、VI塑造、VI扩展、VI巩固的顺序来构建提升策略:

(一)大学VI定位策略

在定位阶段,VI设计应该传达出学校自身的精神内涵、如实反映出学校的特色,然后根据大学个性化的因素,采用最合理的设计方法来构建其VI形象。前文已经分析出我国大学具有趋同化的弊病,这无疑为大学VI设计增加了困难度。因此在进行大学VI设计时应当结合大学的具体情况,努力提炼出大学自身的特色,找准定位,打造大学独特的视觉形象设计,从而在受众心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品牌。这一阶段策略的具体内容是市场调查,市场调查的目的为深入了解该大学,调查对象既要包括校内的教职工、教师、校领导、学生等直接受众,又要包括校外的社会媒体、潜在生源等。只有切实的执行调查工作,才能做到真正了解这所大学,继而准确抓住它的特色。

(二)大学VI塑造策略

品牌塑造阶段主要进行基础部分的开发,在把握住大学特色的基础之上,寻找适合的要素体现大学特色。大学VI设计的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的设计工作应当分开进行。基础部分一定要体现大学个性,应用部分则需根据实际不同情况、受众喜好、载体特质、传播方法等灵活调整应用形式。在大学VI基础系统的设计上,设计者还应当注意大学VI基础部分图形设计的灵活性问题。

目前大学VI基础部分的图形设计包括标识图形和辅助图形两部分,首先,大学VI基础部分标识图形设计应当走出模式化的窠臼。视觉符号的规范性有助于VI图形设计的整体统一,但统一的视觉印象却并非一定依赖于视觉符号的规范性。基础部分的每个要素自身都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效应,但受制于模式化、统一化的固定思维,大学VI各要素的独立能动性往往很容易被忽视。这种习焉不察的模式化设计无形之中削弱了VI基础部分的创新变化能力,甚至会对大学特色的传达造成束缚。这一阶段的一切工作都以表达学校个性为基本原则,在突出大学特色的前提之下寻找形式上的稳中求变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第二,应当充分重视大学VI辅助图形的重要性。大学的标识作为大学VI的脸面,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但是,当我们把一些事情过分强调时,就容易失去客观性,使我们被自己营造的氛围所遮蔽,一叶障目,丧失了用理性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辅助图形是基础部分的要素之一,辅助图形可以对大学标识进行延伸和变形,也可以是用以表现某种抽象概念,然后通过与载体的配合呈现灵活多变的效果。合理借鉴其他领域较为成熟的VI辅助图形设计可以帮助大学营造出个性灵活的视觉形象。“鲁尔地区2010”标志不是用一枚明确标志作为视觉形象的核心,而是用一种组合原则来取代单一的标志。为了达到一种统一,每一个城市标志的外形都接近于抽象的鲁尔地区地图的外形,并遵循同一种组合原则(用同一种颜色来统一某个词汇,而字母的排列组合又是变动的),但另外,颜色的不同,词汇组合的不同,又形成了一种变化,寓变化与统—之中。

此外,设计师Per Mollerup在其著作《Mark Of Excellence》中也曾提出第五元素这一概念。第五元素是比辅助图形更加宽泛的概念,他可以是一个造型、一个氛围一种特殊效果等,简而言之是一切可以使人产生深刻印象的元素,这可以帮助我们开阔思路,为我们设计辅助图形提供了有益的思考方向。

(三)大学VI的扩展策略

VI基础部分设计结束后,应当分阶段地进行大学VI应用的开发。传统的基础应用一步到位的做法常因为时间紧张等原因致使应用部分被草草了事,更不乏丝毫不考虑实际需要就匆忙选择一套模板充数的情况。然而,相比较基础部分,v咱勺应用部分其实更直接跟受众接触,一套VI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部分执行度的高低上。在应用开发的过程中若是遇到大学政策等因素改变,受众定位调整等情况,传统的做法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常常出现VI跟实际相脱节的状况。因此当VI的基础部分设计工作完成后,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VI的应用设计。此阶段应当结合实际,以获取受众的满意度为评价标准。

在处理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的关系时,应当做到标志不束缚应用,应用能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在塑造阶段,很多大学VI的应用部分会受到基础部分的约束,致使应用的意义被迫等同于把标志被原封不动的印在某种载体上。在保持整体视觉形象的前提下,更加注重VI设计中基础和应用部分的相互配合,在标志中加入空间概念,即标志本身不再是单一僵化的约束力量,而是通过应用灵活多变的将它的效果更充分的体现出来。这样大学VI的应用部分才能具有强大的延展优势,表现形式才更加丰富和灵活,也更利于吸引受众。若是在设计的塑造阶段便将标志应用的灵活性考虑进去,此阶段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大学VI巩固策略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提出“认为科学知识的获得便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也可称之为试错原则。他有一个描绘知识获得的理论公式。P1—TT—EE—P2其中P1是起点问题,TT是第一个试探性的解答,EE表示对这个试探性的解答或反驳,P2则是新的问题情境。”大学VI设计也可看做是一个不断排错纠正的过程。大学VI就像人,会有衰老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的VI不免会出现与实际偏差的情况。当VI与大学实际相偏离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大学VI设计具有长期性,这个过程亦需要及时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其随着大学政策的转变而发展,同时也要不断调整和丰富其内涵,让大学VI动态地紧追大学的步伐,真正成为大学品牌内涵和大学特色的直观展现通道。

四 结语

视觉与策略 篇10

关键词:品牌视觉形象,色彩,色彩策略,体系化

一、色彩在品牌视觉识别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在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的过程中, 色彩以其独特的视觉表现和文化语义, 在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色彩是品牌视觉识别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色彩的应用也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向更为广泛的领域延伸。凸显独特性, 如何让品牌形象的色彩识别更好的得到市场消费者的认同, 要求我们有着敏锐的察觉力和把握当下潮流的感受力。不同时代背景下会形成不同时期的特点, 品牌视觉识别中的色彩也应结合当下的市场环境适时做出调整优化。基于此, 品牌形象中的色彩系统在视觉运用效果上既要适应消费者对品牌的心理需求, 又要符合社会流行的发展趋势。

呈现在现阶段的大多数品牌视觉中的色彩大多还停留在80年代刚导入VI识别的系统中。在那个对色彩的使用不是那么的广泛的时代背景下, 对色彩的单一使用, 受众对品牌色彩的识别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在那个时期整个国家的CI文化体系才刚刚兴起, 引进CI体系也就那么几家屈子可数的公司, 所以所谓凸显独特性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而随着时间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导入CI体系, 企业间标准色调同质化属性越来越严重。在这个阶段, 社会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审美观念、市场环境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单一的色调反馈在受众审美观念中早已产生视觉疲劳, 单一的标准色调也已经不能适应当下企业的发展, 所以现如今的色彩标准需要与时俱进。如何在商业环境中去凸显企业的独特性, 如何更好的去深入市场, 了解消费者的心理观念, 审美特性, 如何通过色彩策略去给企业的品牌形象带来更好的视觉识别显得特别的重要。

二、色彩在品牌视觉识别中应用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 视觉设计向信息互联网多元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商业设计越来越强调顾客的体验性, 交互性。如何有效运用色彩这一载体, 使企业在短时间内彰显差异, 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从目前国内的市场上来看, 品牌视觉形象中的色彩概念还只停留在以前单一的色彩策略上, 系统的强调色彩体系策略还相对较少。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设计教育理论体系没有即时的得到更新, 还只停留在早期80 年代刚导入CI色彩体系的应用中, 色彩应用单一性, 一种色调贯彻到整个品牌形象识别中还在延续。二是企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 色彩应用体系的同质化日益严重, 随着变化的市场环境, 各企业间没有适时地采取措施去优化自身品牌形象的色彩识别。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 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去思考系统的强调色彩体系策略的做法。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各式各样的品牌让消费者群体有了更多的选择性, 如何在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使得拥有整体的色彩策略使品牌形象注入活力已显得迫在眉睫。

三、色彩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应用方法

色彩符号具有传达文化理念的特性,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品牌形象识别大部分是通过色彩识别来实现的。现阶段色彩的应用要把握时代、文化和心理的特征, 同时, 在色彩的使用中可以打破传统的习惯性思维, 创造出一种整体系统的色彩体系来, 使品牌形象中的色彩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下的发展。根据色彩的原理和市场环境变化的特点, 笔者把它归类为三个基础应用方法

1. 整体系统的色彩策略思维。色彩要有整体的色彩策略思维, 要具有区别于其他品牌形象的视觉特征离不开对色彩整体策略的全局考虑, 不能再是以前单一的色彩模式。色彩的策划要有整体系统的色彩观, 这是在CI设计中十分强调的色彩原则, 只有整体的色彩观, 才能形成整体的色彩优势, 形成自身的色彩个性, 独具个性, 与众不同。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 色彩体系也会有所变化, 品牌形象中的色彩要符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变化的特点, 才能为消费者所追逐和喜爱。

2. 主体色与辅助色合理安排。设计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往往取决于该品牌视觉形象中的大面积色彩的主色调, 面积最大的颜色性质决定了品牌整体色彩的特征。但是在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的运用中不能一味强调整体色调的统一, 这样会使画面缺少生机和活力, 在把握整体色系布局的基础上, 适当的调剂组合色彩的面积之比。基于此, 在色调应用的大部分场合中应做到以“主体色为主, 辅助色为辅”。 同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色彩需要做出相对应的优化识别, 这也是现在品牌形象中色彩识别所呈现的趋势发展。

3. 色彩要考虑消费者的体验, 媒体的互动等市场环境因素。随着市场多元化的发展, 市场的成功更多的是注重消费的体验和交互性, 色彩的发展也不再局限于早先二维的平面, 它更多的要与立体空间环境相结合。因此, 色彩的应用要善于打破常规的习惯性思维, 应更多的考虑色彩与市场的环境, 物料的选择, 陈列的方式等因素。所以色彩需要有整体变动的色彩策略体系, 如何将色彩巧妙的与市场空间环境相融合, 使色彩呈现出一种新的视觉效果和感受, 这是当前品牌形象色彩识别的发展方向。

结论

对于品牌形象视觉识别而言, 色彩的良好运用是能够提升品牌形象的记忆点, 从而能够加深品牌形象的印象。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所带来市场消费者审美观念的变化, 使得色彩的应用要更加的灵活和理性。多元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更多重视色彩的表达, 现代品牌视觉识别中多色彩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也已悄然声息的进入我们的视觉, 同时不断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色彩不仅是品牌视觉识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且还在不断的丰富我们的视觉生活, 使之富有个性内涵的特点, 同时也为传播企业形象识别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顾明智.色彩构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4.

[2]许晶.色彩在平面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分析与探讨[J].大众文艺, 2011.10.

[3]曾海燕.试论色彩营销[J].商业经济文荟, 2003年第2期.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的趋势分析下一篇:随机考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