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效用

2024-11-20

培训效用(共7篇)

培训效用 篇1

企业员工培训活动,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维持整个组织有效运转的必要手段。及时地、连续地、有计划地培训和开发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 是保持和增进组织活力的可行、有效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 培训是一个组织学习活动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过程, 是企业管理者和培训专家依据组织战略目标指定培训政策、策划培训项目, 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一、培训的含义

(一) 培训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从培训开发和组织目标的关系看, 培训过程首先应当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培训不是一种时尚, 为培训而培训是不会收到良好效果的, 必须从组织的功能着手, 找出对员工培训的具体目标。同时, 对员工的培训必须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 当组织实施一项培训计划时, 必须详尽准确地分析培训所耗费的成本、所取的收益, 这会纠正实际培训的偏差, 使组织的培训活动有效地促成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 培训是员工职业发展的推动器。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认为, 员工作为组织成员, 不但要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同时也会使自己的人力价值增加, 使自己的职业能力增强, 把自己推向更高的职业发展阶段。为此, 必须有一种可行的心理契约, 这是组织凝聚力赖以形成的基础。培训和开发活动强化了这种心理契约。有效的员工培训活动能够促使组织目标实现, 而且能够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 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

(三) 培训是一种管理工具。

把职工培训看成是一种管理工具, 就是要通过培训塑造员工的合理行为。不论何时何地, 都应该把培训看成是一种管理手段, 而且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 因为它不是在消极地约束人的行为, 而是在积极地引导人的行为。世界各地的企业, 每年培训活动的经费数以百万计。对这些巨额支出的效果, 必须依据能否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来评判。而要做到这一点, 关键在于塑造组织所需要的工作行为。管理者期望通过培训活动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这一过程必须通过影响员工在特定工作情景下所选定的行为选择完成。如果说接受培训之后的员工工作绩效有所提高, 那就是通过行为目标和方式的改进实现的。

(四) 培训是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

与传统的人事管理不同, 现代人事管理把员工视为一种资源。许多高科技公司虽没有巨额的物质财富, 但拥有具有先进科技开发能力、娴熟管理技巧的员工。这是公司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宝贵资源, 而且这种公司的发展壮大是难以阻挡的。企业的培训活动, 在增加受培训者人力价值的同时, 也使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得以增加。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里, 企业资产的增加不仅意味着物质资产规模的扩大, 更重要的是资本增值能力的提高, 以及对物质资本吸引力的增强。而这些, 离开人力资源都得不到。许多著名的跨国企业之所以舍得对员工培训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 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员工培训投资, 这是更有潜力、更有收益的投资方式, 是保持竞争优势和提高竞争地位的重要手段。

二、培训的地位

培训在企业国际化的竞争中变得日益重要。在日常工作中, 绝大多数的公司员工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 以保持高效的工作业绩或者适应全新的工作方式。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证明, 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出色完成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在接受培训后, 员工的工作效率会更高, 将来也可能从事其他相关领域或更高职位的工作。

国际知名培训专家罗伯特·马杰在强调指导性目标的重要性时指出:“在开始指导之前, 在择指导性程序主题或材料之前, 非常重要的是你清晰地表明你所期望的指导成果。”指导性目标描述了所需掌握的技能、知识, 或所需要改变的态度, 同时也为培训方式和材料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大众公司在培训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人力资源培训的基本规律。在大众公司培训中, 始终贯彻一个最根本的指导思想———4M思想, 即多种技能 (Mehrfachqualifiziert) 、机动性 (Mobil) 、参与创造 (Mitgestaltend) 和人性化 (Menschlich) 。它给每个员工提出了一种可以理解的行动指南, 使员工知道企业期待着他们应具有什么样的竞争能力, 并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大众公司培训机会的实施达到了个体驱动、全员发展的效果。

三、培训的内容

培训一般可以分为上岗培训和在职培训。上岗培训是对新员工提供必要的指导, 帮助他们具备完成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在新员工到单位报到后, 必须进行入厂或入公司教育, 以帮助员工尽快地适应新环境。在西方国家, 称这种教育为“引导”, 即对新员工的工作和组织情况作正式的介绍, 让他们了解熟悉单位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计划, 他们的工作、工作单位以及整个组织的环境, 单位的规章制度、工作的岗位职责、工作操作程序、单位的组织文化、效绩评估制度和奖惩制度, 并让他们认识将在一起工作的同事等。使新员工能够更快地熟悉环境, 更快地了解工作操作过程和技术。这种集中式的训练一般由人事部门组织, 其目的是要解决一些共同的问题, 让新员工尽快熟悉和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 为将来顺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训练内容应包括三部分:第一, 帮助员工了解公司、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其做法可考虑:讲述公司发展史、主要负责人介绍有关产品的生产销售状况、经营方针与发展目标等等;第二, 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 要求新员工确定自己的工作态度和人生目标, 同时为之提供有关交际、员工常识之类的小册子, 帮助其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第三, 请新员工讲述对公司的感想, 了解新员工在想些什么, 想知道些什么, 还可让其谈谈对新岗位有何看法, 对自己有什么触动, 希望公司能提供什么样的工作环境等。

在职培训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基础知识教育和企业认同教育。就基础知识教育的内容而言, 主要是指对现职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的教育;而企业认同教育一般包括公司的经营理念、团队精神培训以及企业人意识的训练等。

四、培训的作用

长期以来, 国际上许多著名企业都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企业之所以愿意耗费巨资进培训开发活动, 是因为培训在整个企业组织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培训能够使企业的员工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目标有深刻的体会和理解, 能够培养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培训使员工了解岗位的需求, 通过提高员工各方面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 达到任职资格的要求, 使个人和企业双双受益;培训能够改进员工的工作行为, 提高员工完成任务的质量水平, 因而可以让管理者从日常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不再陷入补救错误, 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从事更重要的管理工作;在企业准备推行变革时, 培训是极其有效的促进观念转变的方法, 同时也能培养员工的相关技能, 以适应变革的需要;培训具有激励作用, 当员工接受一项合适的培训时, 会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经过培训后, 他们会主动应用所学到的新技能, 提高个人和公司的绩效。

五、培训的成效

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培训, 可以使员工充分地了解到公司的经营理念, 这样员工就可以以这样的理念为荣, 以这样的理念为主题, 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 也可以使员工充分的了解到企业的社会存在意义, 了解公司的社会使命, 这样才能为公司创造利益。通过培训, 员工知道了公司的历史概况, 了解公司创业者的信念, 了解公司的传统, 这样使得员工对公司有了充分的热爱, 才能对工作产生积极性。培训也可以使员工能说出公司所属的业界, 了解业界的现状, 了解公司在业界的地位, 这样就能够关心业界的动态, 充分为了自己的企业着想。

同时, 通过培训可以使员工充分了解公司的工作流程, 了解公司上下级关系的重要性, 了解公司的横向联系和合作关系, 这样能使员工之间更加和睦融洽。培训也可以使员工充满干劲, 能够主动去学习工作进展的方法, 增强员工的时间观念,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总之, 员工培训与开发是企业管理者的重要工作, 现在一些企业明文规定, 企业领导有培养下级的责任, 并将领导者是否有能力培养下级作为考察领导者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说, 培训是一种投资, 而且是回报率很高的投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中国企业必将面临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如何加快自身的改革, 走国际化的经营管理道路, 将成为紧迫任务。人才不足是中国企业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 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加强人才的管理、选拔和培训是企业国际化管理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管理国际化管理课题组.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案例.中国财经政法出版社, 2002.

[2]秦志平, 洪向华.人力资源经理.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3]潘海.员工培训与开发.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1.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的效用分析 篇2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这种竞争不仅是顶尖人才的较量,还是配置合理有序的人才结构的较量。从人才结构来看,任何时候、任何地区、任何国家,总是应用型人才占大多数。而在应用型人才里,又以操作技能型人才为主。就教学的目的要求来看,所谓技能培训,实际上就是要通过培训形成一定的技术能力。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职业技能培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近年来,在我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高级工仅占3.5%,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35%的比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而技师和高级技师只有100多万人。有专家指出,我国目前仅缺少高级技能人才就达数百万人。在就业市场上,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颇受青睐。因高级技能人才短缺,所以就业市场出现高级技工供不应求的局面,许多企业高薪招聘高级技工,高级技工的工资直逼硕士和博士。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技能培训。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一些大学毕业生又回到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技能培训的学习。为解决劳动力市场一方面“人满为患”,另一方面“人才奇缺”的现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队伍势在必行。通过扩大规模, 加快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训速度;通过优化培训的专业结构,提高培训质量,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在培训对象、内容方面,要从企业需求出发,将培训重点放在高技能人才身上,迅速缓解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矛盾。搞好技能型人才培训,还需要政府统筹,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主体,高职院校更应走在前列,承担起时代的重任,不断改革与实践,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使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能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在各条战线上大显身手,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2 有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

高职教育传统的培养目标是突出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但往往却忽视了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造成了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不适应,就业率低下,创业能力差。技能型人才主要应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及必要的专业知识,主要由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因此,要想做好职教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要想发展好职业教育,我们在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的同时,必需注重加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注重师生技能的培训是高职院校办学成功的又一关键所在。对于高级技能人才供给短缺的现象,高职院校和企业作为对高级技能人才进行培养的两个主要阵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严重冲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很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也都停留观念上认为重要,而实际工作中又并不重视的阶段。因此,必须在高职院校推进教学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把成熟的技能培训的理论与实践推广到社会和企业中去,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3 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

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目标,已成共识。但承担社会化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职责,并不为高职院校重视;办学观念出现偏差。一是在升格本科的目标下偏向学科建设,轻视实践环节建设。二是长期实行应试型教学,试卷式考试评价,偏重理论教学轻视技能实训。三是教学计划、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等等,都是从培养在校生出发,如何扩大专业教育资源的服务范围,将相关专业的教学训练项目用于社会化的培训,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当前,在社会化技能培训的使命面前,多数高职院校反应迟钝,职能缺位。他们注重对在校生的学历教育,较少参与社会上的职业技能培训与人才培养,既不能充分发挥教学实训资源的作用,也不能缓解社会对人才技能培训的强烈需求。我们知道,培养技能型人才,尤其是能工巧匠,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不能适应这一要求。目前,校企合作、厂校合作的形式还在初创阶段,难以为在校生提供充分的技能训练。高职教育的办学形式,尚未形成职前与职后教育,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还缺乏有效的沟通。这些缺陷制约了社会化培训的实施,也影响到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高职院校应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就需要改变关门办学,自我评价的方式,将技能培训作为重要职能。要以是否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毕业生是否满足企业需求,是否用得上,留得住,有没有培养前途,作为人才培养水平的衡量标准。当前,还要以培养出多少高技能人才作为衡量标尺。在这一检验尺度下,需要对高职教育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调整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培养模式。要树立职业技术教育、技能培训和就业三位一体的新职教观,实施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完善社会化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的配套机制,使高职教育成为政府、企业、学生都满意的教育形式,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4 有利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4年度4月份对中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高级技能人才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50k的情况下,企业对高级技工和高级技师的需求比例分别是12.1%和10.9%,可见在高级技能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级技能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特别是高级技工、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求人倍率都在2.0以上。高级技能人才不但供给短缺明显,而且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增长速度也相对较快,与上一季度相比企业对高级技工、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的需变化分别增长了22%,76%,43%。高级技能人才以其精湛的技能,在生产中能解决超常规的各种复杂的操作技术难题,在科技创新、科学实验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能承担起技术攻关的重任。以高级技能人才为龙头,其优良的素质和高超的技能,能够影响和带动中级技能人才和广大劳动技术大军全面素质与职业技能的普遍提高。对于高级技能人才供给短缺的现象,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这样一种人才结构,若不加以改善,必将严重削弱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而近年来,印度在软件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成绩卓著,引人注目,这与他们长期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很大关系。

我国正处在一个史无前例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在经济领域,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体内容的产业革命和以科技创新为主体内容的技术革命如火如荼。今天的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作为生产力主体因素的人的因素空前活跃。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的技能培训,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而我国目前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发展制造业的“瓶颈”,亟待全社会重视和解决。所以,对人才的技能培训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

摘要:文章认为高职院校职业培训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效用, 其一是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其二是有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其三是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其四是有利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培训,效用

参考文献

[1]卞宗元.论高职院校主导社会化技能培训[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1) .

[2]韩艳霞, 王芳.高职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开封大学学报.2008 (3) .

[3]郑琴.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职业资格鉴定[J], 职业教育.1977 (Z1) .

培训效用 篇3

酒店培训是酒店根据其发展战略, 对人力资源的需要, 对员工进行技术、技能、工作方法以及酒店理念和文化的传授, 使员工通过技能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从而提高和改善工作绩效。笔者根据河源酒酒店培训的现象和效用, 分析培训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加以比较, 并提出提高培训效果的对策, 使河源酒店培训中的效用最大化。

一、重视培训, 提高全员的培训意识

在接受访问的河源星级酒店:河源翔丰国际酒店、河源万豪国际酒店、河源假日酒店、河源新世界酒店、河源滨江金利大酒店等十余家星级 (三星以上) 酒店中, 培训的情况根据酒店各有不同, 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对酒店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除了河源翔丰国际酒店、河源万豪国际酒店、河源假日酒店三家酒店有每年的培训计划和一年内的培训有记录和统计之外, 其余的酒店几乎都没有。有些酒店有培训, 一年也就几次, 效果更不用说了。

2、有些星级酒店有培训, 也是不规范和不系统的, 无计划的。许多酒店没有把培训纳入规范的轨道, 只是无规律的不连续性的进行培训, 还常常采取突击培训。

3、大多数酒店相对来说重视基层员工培训, 轻管理人员培训, 从访问和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只有象河源翔丰国际酒店、河源万豪国际酒店、河源假日酒店等颇具规模的高星级酒店的总经理和总监还外出学习和参加培训外, 大多数三星级酒店的主管和主管以上的管理人员很少有酒店的培训。

酒店高层领导和经理层要真正重视培训, 深刻学习和认识培训对酒店的发展的重要性, 要经常关心和过问培训的进展情况, 必要是也可以模仿员工的身份参加培训, 这对员工的是极大的鼓舞, 任何部门都应把培训工作列入日常工作程序, 使培训工作持续不断, 常抓不懈, 不要认为培训只是人事培训部的事情, 培训是酒店所有人的事, 从上层领导到管理层到员工全员都参与并重视起来。

二、制定培训计划, 明确培训目标和内容

培训活动贯穿酒店经营活动的始终。当酒店的管理者看到员工工作绩效低下, 除了要检查管理制度上的疏漏外, 就需要考虑员工是不是该培训了, 要好好分析, 然后做出培训的计划和方案, 并加以实施。

1、制定培训计划。经过需求调查, 而后实施培训, 往往不是简单的一天培训, 对于酒店而言, 这是系列、系统的培训体系, 因此在做培训规划时, 肯定不能简单到只是谁参加、什么时候做、做几天、每天题目是什么等等, 而是应该把培训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目的与目标、费用预算等重要项目一并做进去。所以应根据酒店的培训需求和培训目标正确地制定培训计划与方案。

2、明确培训内容和目标。酒店要通过培训来不断提升员工的服务技能、服务意识, 不断强化和贯彻酒店的酒店文化和经营理念。一般来说, 我们可以根据酒店经营管理的特点, 将培训目标及内容大致可设置为以下几类:

(1) 服务技能培训。培训目标是帮助员工按照规范统一的服务标准和和规范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 提升员工的人际互动能力。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酒店服务技能标准和服务程序规范, 如迎送顾客、接待服务顾客、与顾客交谈、应付顾客投诉等。

(2) 酒店部门产品知识与管理培训。培训目标是帮助员工了解酒店各部门产品组合的特点、各种产品基本属性、特点和相关产品的知识及产品营销知识和技能, 是一项经常性的培训工作, 通过酒店产品知识培训, 更新知识, 提高店员的推销能力及服务水平。

(3) 管理层管理技能和管理知识培训。培训目标是帮助管理层按照规范统一的动作开展酒店经营与管理, 创造富有生机的工作氛围。培训的内容主要是管理层的管理急促知识和管理技能以及沟通和激励员工等等。

(4) 服务礼仪和职业意识培训。培训目标是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人生价值观念, 培养员工责任感、团队意识等。培训内容通常是配合酒店文化、酒店精神的一些职业道德、社会伦理等方面展开。

(5) 综合素质培训目标。培训目标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 丰富员工生活。培训内容较广泛, 如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而不仅是针对工作本身的培训。

三、创新培训方法

酒店培训方法是指为完成培训任务, 实现培训目标,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采用的所有教学活动的途径。形式和内容只有尽可能完美的统一, 才能产生完美的效果。有了很好的培训内容, 但方法不得当, 内容便不能得到充分的诠释, 受训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和消化。就可能事出有事倍功半。酒店进行的培训可划分为知识培训, 技能培训和态度培训三类。针对不同的培训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常用字的方法有以下十几种:讲授法、研讨法、案例分析法、管理游戏法、角色扮演法、问卷调查法、操作示范法、参观考察法、直观教学法、出国培训、自学指导法、院校深造可进修、职务轮换法等。除了以上培训方法, 还可以在方式中做一些新的尝试。

1、开展交叉培训是一种好方式:

(1) 部门内工种交叉培训, 中餐与西餐、楼层与公共区域、前台接待与预定的员工换岗工作。不仅员工对一专多能感兴趣, 有积极性, 也使得部门内调动灵活, 得心应手。

(2) 部门内管理交叉培训, 餐厅经理与宴会经理、西餐经理与中餐经理换岗管理, 更利于培训全面的管理人才。

(3) 集团酒店内的交叉培训, 虽属同一系统, 仍有差别, 各具优势, 可以达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的目的。

(4) 与国内外院校交叉培训是近几年尝试的新做法, 与国内外的酒店管理院校合作, 互派人员免费去对方学习, 互惠互利, 而且酒店用实习生, 可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外语水平。

2、对酒店的中, 高层管理干部实施岗位成建制培训, 是在国家旅游局的统一属下, 通过酒店整套班子的培训, 使之形成统一的经营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从而整体地提高酒店中, 高层次管理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 一达到国际酒店经理岗位任职和规范标准的要求, 这是一种配套的培训方法, 也是一种新的培训方法的尝试。

岗位成建制培训的对象是包括总经理和酒店主要部门经理在内的中, 高层人员, 培训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套班子到院校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脱产培新;另一种由旅游教育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学员采用自学、函授、面授、考核五结合形式进行,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学完规定课程, 经考核合格者, 发给国家旅游局统一印制的 (全国旅游行业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证书) 。该证书作为上岗, 任职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健全培训考核和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培训效果评估是酒店培训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 河源酒店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评估指标单一, 评估方法简单, 培训效果得不到准确、全面的衡量。培训效果应包含培训实效与其目标的差距值, 培训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整改及提高措施。各部门应每月对部门培训情况进行自我评估, 将培训计划的制定与效果的评估进行有机结合。主管培训的部门定期对各部门的效果进行检查跟踪, 将各部门的培训效果评估, 纳入部门工作考核范围等。此外, 酒店应建立一套培训与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奖惩制度及晋升制度挂钩的激励机制, 这种机制能有效的改变员工被动学习的心态。酒店要赢得未来的竞争, 就必须注重整体绩效的提高;要提高酒店绩效水平, 就必须重视员工培训与发展。培训是一项投资, 投资需要成本, 只有通过绩效考核才能检验培训的成效。酒店要坚持培训的市场需求导向, 坚持培训与考核并重的思想, 以酒店战略为导向, 把加强员工培训、搞好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提高酒店绩效联系起来。

员工培训是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员工培训能持续提升酒店员工的知识、技能与工作态度, 从而为酒店的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为酒店在竞争中获取更大的优势。酒店只有重视培训工作, 才会拥有适合自身条件的人才, 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 就很难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酒店为员工的工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环境;员工为了更好的工作, 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去学习, 创造, 只有两者都把培训上升到认知的战略高度, 都是为了各自的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展示, 使各自的资源得到增值, 这样才能使培训中的效用最大化, 从而实现“双赢”!

摘要:运筹学中, 博弈论已被众多国家与酒店运用于管理之中。而其中的“零和博弈”更为现代酒店所重视。“零和博弈”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之上, 通过双方有效的合作与配合、双方的共识与认知, 便可达到“双赢”, 即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以出现的。培训, 在现代酒店管理中, 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对酒店还是对酒店中的员工而言, 无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在培训中如何才能使培训的效用最大化, 使培训的双方达到“双赢”呢?

关键词:酒店,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赖红清《, 酒店培训浅析》市场论坛2006第11期

[2]、谭春夏《酒店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第七卷第12期

培训效用 篇4

Baldwin, Okubo (2005) 将Melitz模型和FC模型完美结合, 将企业层面的生产率异质性纳入经济地理模型当中, 并进一步在Baldwin和Okubo (2011) 将该模型用于国际贸易的分析。本文基于Baldwin和Okubo建立的异质性自由资本模型并结合安虎森的新经济地理学原理对相关异质性和空间因素的结论来进行梳理和扩展。

1 模型的基本假定及构建

1.1 自由资本模型的基本假设

假设两个地区, 两个部门和两种生产要素。两种要素—资本K和劳动力L—资本假设为跨区域流动, 同时劳动力是不可流动的;两个地区—南部和北部—在偏好、技术、贸易自由度上都是对称的;两个部门分别是制造业和农业, 农业部门 (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 假设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条件下生产同质产品, 且产出的交易成本为零, 而制造业假设为规模收益递增、D-S垄断竞争和冰山贸易成本。

资本可以在其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使用, 但资本所有者不可以流动, 并且资本收益消费在所有者所在的地方。资本仅仅作为工业企业的固定成本使用, 劳动力作为可变成本使用。

由于资本可以和所有者分离, 那么消费资本收益的地区可能和使用资本的地区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区分北部居民所拥有的世界资本的份额 (我们表示为) 和北部所使用的世界资本份额。因为我们假定每个制造业企业需要一单位的资本, 所以一个地区生产中使用的资本的份额事实上等于这个地区所占的世界制造业的份额。因此我们可以用北部的制造业份额, 也即是, 来代表北部所使用的资本份额。

代表性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准线性的:

其中, CM代表制造业产品的消费组合, CA代表农产品部门的消费, 假定制造业部门产品的消费替代弹性不变, 用σ来表示, nw是所有多样化产品种类集合。

1.2 企业异质性假设与表示

由于每个企业只有一单位的资金, 在规模上没有差异, 因此资金的使用效率便成为企业异质性的来源。假定每个企业的生产率由其边际成本a来度量, 并假设a服从帕累托分布:

其中, αmin是规模参数, 在这里将其标准化为1, ρ是形状参数。

1.3 企业迁移成本假设

假设企业迁移具有成本, 用X表示, 具体的表达式为:

其中, m表示迁移企业的数量, γ是衡量企业迁移数量对企业迁移成本的影响的系数。

1.4 基本模型

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和零交易成本使得农业部门在各地区的名义工资率相等。在制造业部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 在欠发达地区地区和发达地区使用的资本收益分别为:

令, 是对制造业产品的总支出, SE是支出中发达地区的份额, 利用出厂价格的边际成本加成定价和取消 (1-1/σ) 的条件进行简化, 则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所使用的资本收益可以写成:

其中,

求解积分可得,

Δ和△*为价格指数, 也可以看成为市场竞争程度。

2 异质性企业的空间选择

2.1 选择效用

假设发达地区的市场为大市场。企业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的资本收益变化可以表示为两个地区的资本收益差额, 因为这里比较的实际上是发达地区的企业和欠发达地区的企业的资本收益, 由于假设从没有企业的迁移开始, 也就是说可以把要考察的第一个迁移企业的收益变化 (即最初的企业迁移的资本收益变化) 近似地认为等于发达地区的企业和欠发达地区的企业的资本收益差额, 即:

进一步换算为:

通过 (11.1) 式我们可以看到企业从欠发达地区迁往发达地区是有利可图的。在没有异质性的自由资本模型里, 分析到此结束, 企业迁移的证据可以由地区的产业份额来显示, 但是有了异质性的假设后, 情况有所改变, 企业迁移是有顺序的, 否则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迁移, 那么到底哪个企业会首先发生迁移。

假设迁移企业的边际成本的门槛值是为, 其中代表迁移。欠发达地区的最有效率的企业的迁移会改变Δ和△*。具体的:

表达式 (12) 反映的是发达地区的市场竞争程度。其中表达式的第一部分表示的是发达地区制造的产品在北方销售的价格, 第二部分表示的是迁移到发达地区的欠发达地区的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第三部分表示在欠发达地区生产出口到发达地区的产品的价格;表达式 (13) 表示的是欠发达地区的市场竞争程度, 各积分含义与表达式 (12) 相同。

求解积分:

给定这些表达, 我们可以用函数表达出欠发达地区的企业迁移的价值, 具体公式为:

其中,

迁移的过程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因为随着迁移企业的数量增加, 迁移成本也将提高, 迁移收益与迁移成本最终达到某个均衡。前面的分析表明, 欠发达地区的企业的资本K*在企业迁移到发达地区后变为, 这样企业的迁移的数量可表示为, 给定这些和 (3) , 企业迁移的成本为: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在迁移的利润大于或等于成本时会发生迁移。这样, 在长期稳定状态之前的转变过程中, 企业的迁移将按照边际成本由低到高而排序。特别要说明的是, 在任何时候迁移企业的边际成本即a都由迁移收益和成本的均衡所牵制, 因此最后一个迁移的企业的迁移价值应该是, 我们简写为, 利用公式 (16) 、 (19) , 这就意味着在长期均衡时:

由于随着的增大而不断的减小, 因此随着迁移企业的边际成本的提高企业的迁移价值不断减小, 企业的迁移成本却不断增大, 从而企业会停止迁移活动, 而高生产率企业通常具有低生产成本, 也因此偏向于优先迁移。于是有:

结论一: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首先迁移的企业是欠发达地区中生产率最高的企业;以往对集聚经济的作用的估计可能有所偏高, 因为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企业本身就是最有效率的。

通过 (11.2) 式可以看出, 若区域之间交易成本为零, 也就是贸易自由度很高, 假设为1, 此时资本收益在哪个区域都一样, 经济活动将和区位无关。不过现实中交易是有成本的, 因此贸易自由度多是在0-1之间。方括号中的第一部分我们可理解为聚集力, 只要发达地区的支出份额大于对称情况, 发达地区将会更有吸引力, 同时大于1, 说明存在本地市场放大效用;第二部分可以理解为分散力, 若发达地区的使用资本份额大于二分之一, 这将会降低发达地区使用资本的收益率, 从而降低吸引力, 这叫做市场拥挤效用;又, 则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将会强化聚集力弱化分散力, 进而促进产业的聚集。于是有:

结论二:由于运输成本 (交易成本) 的降低, 提高了贸易自由度, 从而促使了产业的聚集。

2.2 筛选效用

假设经济处于聚集的状态, 并假设经济集聚于发达地区的大市场。那么企业在不考虑政府政策的情况下, 从发达地区迁往欠发达地区其资本收益变化为 (此处原理与 (11) 相同) :

简化为,

其中表示的是能够使得企业迁移的贸易自由度的门槛值。很显然资本的收益变化是负的, 且此时迁移的损失随着边际成本a的增大而减小, 也就是低生产率的企业损失小, 高生产率的企业损失大。假设此时加入补贴 (从补贴的量很小开始) , 那么迁往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将是生产率最低的企业。

结论三:第一个对旨在增加欠发达地区产业份额的产业政策做出反应的企业将会是效率最低的企业。

假设补贴为S, 并且假设发达地区边际成本超过αs的企业都会迁往欠发达地区, 这将改变两个区域的竞争程度, 即:

其中, 表达式 (23) 表示发达地区的市场竞争程度, 第一个部分积分表示发达地区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当地销售的价格, 第二部分积分表示迁往发达地区的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在发达地区的产品销售价格, 第三部分表示迁往欠发达地区的发达地区的企业在欠发达地区的产品销售价格, 第四部分积分表示欠发达地区企业产品在当地的销售价格;第二个表达式表示欠发达地区市场竞争程度, 各积分含义与表达式 (24) 相同。

进一步求解积分:

其中, αs是一个截断值, 也就是效率在其以上的企业不会发生迁移, 此时迁往欠发达地区的发达地区的企业的资本收益差额为:

等式 (27) 是表示企业迁移的截断值的条件。注意, 等式 (27) 两边都是正的, 且由于αs的变化改变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市场竞争程度而使得等式右边随着αs的增加而下降, 等式左边随着αs的增加而增加。

根据等式 (27) 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补贴S有唯一解S′, 这就意味着在补贴小于S′时, 迁移企业的资本收益变化仍然为负值, 此时补贴对企业迁移来说没有激励作用, 也就是企业不会发生迁移。只有补贴足够大使得企业迁移的收益为正时, 补贴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对于给定的补贴S, 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使得在不改变等式左边的同时降低了右边, 使得最后一个迁移的企业的边际成本下降, 这样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 补贴的作用也大大提高了。

结论四:在补贴一定时, 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大大增加了补贴的作用。

3 结语

本文从企业层面生产率异质性入手, 结合新经济地理模型, 对企业的空间定位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异质性对于经验工作和政策预测十分重要。选择效用表明最有效率的企业会首先向大市场迁移, 因此以往我们在企业同质条件下对经济集聚的作用估计可能有所偏高, 因为集聚的企业本身就是最有效率的;同时筛选效用表明补贴往往会首先吸引生产率低的企业;通过两个效用的分析, 可以看出经济系统的自发力量是巨大的, 政府的政策干预未必能起到预期的作用,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一旦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想要改变并非易事;同时筛选效用说明补贴虽然增加了边缘地区的产业份额, 却加大了地区间的差距, 这也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 这多少提醒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需更加谨慎。此外, 本文对模型当中贸易自由度的分析说明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不仅促进了经济中企业的自我选择效用, 促进了积聚, 在有政府区域政策时, 适当提高贸易自由化也有助于政策的实施效果, 这对于政策的制定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新经济地理模型还有很多, 而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都是依靠企业同质的假定而建立, 因此将更多新经济地理模型与Melitz的异质性垄断竞争模型相结合的研究将会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任何的理论必须经过实践的验证, 因此针对本文的实证检验也将成为一个必然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朱廷珺, 李宏兵.异质性企业国际迁移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 2011 (10) .

培训效用 篇5

近日,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相关人员透露, 政府正在酝酿对汽车征收排污费, 目前处于论证阶段, 预计在十八大后实施。并且, 征收汽车排污费政策很可能先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作为试点, 逐步推广到全国。事实上, 汽车排污费并非首次走进公众视野。早在1998年,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保总局 (现为国家环保部) 联合发文, 在杭州、郑州、长春三大城市进行总量排污收费试点工作。当时, 对小型车辆征排污费每辆300元/年、中型车辆每辆500元/年、重型车辆每辆600元/年, 摩托车、助动车50元~100元/年。费用收取到2003年6月30日。2009年, 主管部门再次传出将有可能收排污费的消息。但在成品油费改税等其他因素影响下, 迟迟未能推出。如今, 征收汽车排污费风声再起, 似乎离落地之日越来越近。在此背景下, 本文旨在利用经济学中间接效用函数来分析开征汽车排污费的情况下, 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并提出了两种征收模式, 通过定量分析来比较不同征收模式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从而选择对消费者效用影响最小、能够保证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一种征收模式。

二、间接效用函数模型的选择

首先引入间接效用函数v (p, y) =max u (x) s.t. p×x≤y。其中p表示价格、y表示收入、x表示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 s.t. p×x≤y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不能超过其收入水平。

其次, 把间接效用函数具体化, 设效用函数u (x1, x2) =x1×x2, 这里效用函数的选择对分析的结果并没有影响, 因为虽然不同的效用函数表达式之间绝对量的计算没有实际意义, 也无法进行比较, 但对于同一个效用函数表达式, 如果一个结果使效用的数值大一些, 而另一个结果使同一效用函数的数值小一些, 则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 前一个结果效用更大, 更为可取。

最后, 建立分析模型, 设x1为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量, x2为对其他产品的消费量 (假设x1、x2包括了消费者所有的消费品) , 则效用函数为u (x1, x2) =x1×x2, 其含义表示选择汽车消费品和其他消费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值。

三、间接效用函数与汽车排污费征收模式的结合分析

首先, 需要找出保证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x1和x2的消费量, 由拉格朗日乘数法, 可以得到:

max u (x) =max x1×x2 ; s.t. p1x1+p2x2≤y

→L= x1×x2+λ (y- p1x1-p2x2)

→函数L对x1 求偏导= x2 -λp1=0

函数L对x2 求偏导= x1-λp2=0

函数L对λ求偏导=y- p1x1-p2x2=0

三个等式联立解方程组得出

x1 =y/2 p1 x2 = y/2 p2

此时, 间接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 v (p1 , p2 , y) = (y/2 p1) × (y/2 p2)

=y2/4 p1 p2

现在引入汽车排污费的概念, 假定汽车排污费的征收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从消费者收入中扣除一部分所得作为征收的汽车排污费, 其性质类似于所得税, 以下简称所得税性质征收模式;另一种是在消费者购买汽车时, 把汽车排污费作为价格的一部分, 也就是把汽车排污费转移到汽车价格上去, 即视为是一种价内税, 其性质类似于商品税, 以下简称商品税性质征收模式。

现在假定p1=1, p2=4, y=8, 则把x1 =y/2 p1 和 x2 = y/2 p2代入函数u (x1, x2) , 就会有v (p1 , p2 , y) = (y/2 p1) × (y/2 p2) = y2/4 p1 p2=82/4×1×4=4, 其现实意义表示不征收汽车排污费的情况下, 消费者购买汽车和其他商品的最大效用值是4。

现在考虑第一种征收模式, 所得税性质征收模式, 即从消费者收入中扣除一部分所得作为汽车排污费。这种情况下, 如果政府要征收2元的汽车排污费, 则消费者收入y会从8元降为6元, 代入x1 =y/2 p1 x2 = y/2 p2 , 及效用函数u (x1, x2) =x1×x2得出效用值为2.25, 意味着开征2元的汽车排污费会使得消费者的间接效用值从4下降到2.25。

而对于第二种征收模式, 商品税性质模式, 即把汽车排污费视为一种价内税, 转移到汽车价格中, 作为价格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 如果政府仍然要征收2元的汽车排污费, 则汽车的价格p1会从1元上涨到3元, 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 就是以这种方式征收汽车排污费, 能否保证政府最后征收到2元的排污费, 由于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的x1 =y/2 p1, 如收入y=8元不变, 则p1从1元上涨的3元后, x1 =4/3, 政府取得的排污费总收入4/3×2元=8/3元﹥2元, 这说明以商品税性质模式征收汽车排污费, 不会造成由于汽车价格上涨, 需求下降, 使得政府最后征收不到或者不足既定的汽车排污费的问题。有了这个前提, 就可以继续分析这种模式下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由于价格p1从1元上涨的3元, 代入间接效用函数v (p1 , p2 , y) = (y/2 p1) × (y/2 p2) = y2/4 p1p2=82/4×3×4=4/3, 意味着开征2元的汽车排污费会使得消费者的间接效用值从4下降到4/3。

通过比较两种征收模式对消费者效用值的影响, 可以得出结论:在采用所得税性质模式, 即从消费者收入中扣除一部分所得作为汽车排污费的情况下, 消费者的效用值为2.25;而在采用商品税性质模式, 即把汽车排污费转移到汽车价格中的情况下, 消费者效用值为4/3。显然, 前者对消费者来说可以获得更大的效用, 因此,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所得税性质征收模式, 从消费者收入中扣除一部分所得作为汽车排污费, 可以减少对消费者效用的负面影响, 更具有可取性。

四、分析结论在现实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上所述, 整个分析的过程有几个基本的假设作为前提, 在实践中应用是需要注意的:首先是运用效用函数只是分析了汽车排污费在不同模式下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至于汽车排污费开征的可行性并不是分析的目标, 也就是在假设开征了汽车排污费的前提下进行的分析;其次, 假设了消费者只消费“汽车”和“其他商品”这两种商品, 也就是说用其他商品代替了消费者可能消费的除了汽车之外的商品, 并且假定汽车排污费的征收并不影响其他商品的价格;再次, 把汽车排污费开征的模式限定在了“所得税性质模式”和“商品税性质模式”, 这里没有考虑其他类型的征收方式;最后, 效用函数分析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 而不是站在政府的角度来考虑的。

参考文献

[1]赵令彬.汽车排污费合理可行[N].大公报, 2012.11.

[2]王概.汽车排污费只管收费不治污[J].行业观察, 2012, (9) .

[3]韩玮.汽车排污费征收虚实[EB/OL].博锐管理在线, 2012.10.

培训效用 篇6

西方主流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和显示偏好理论。效用理论的发展一直很受人们的关注, 这不仅仅是因为上述三种理论之间的分歧和争论, 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两大支柱 (效用理论和厂商理论) 之一的效用理论从产生至今, 无论是哪个分支的进展都不能令人满意, 而且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都尚未得到解决。一般而言, 检验一种经济理论科学与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该理论本身的逻辑自冶性, 第二是理论的可检验性和可验证性;而效用理论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都不能令人信服。

在马歇尔 (Marshall, 1890) 把边际效用递减和消费者均衡的思想作为需求定律的基础后, 基数效用论就此止步不前, 难有作为,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 虽然有为数众多的经济学家都涉足了这个领域, 但他们的理论似乎都只是对杰文斯 (Jevons, 1871) 等人理论的一种重复, 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马歇尔的需求曲线遇到所谓的“吉芬难题”之后, 对于其是否应当被看做是经济学的一条公理, 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争论, 这个争论至今未有定论。基数效用论从其产生之初就面临的效用度量和效用的人际间比较的问题也一直悬而未决, 而这两个问题恰恰是阻碍基数效用论应用于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选择理论的两大障碍。

今天, 虽然“无差异分析”和“显示偏好理论”已经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有关效用和消费者行为的标准理论, 但序数效用论同样是不完美的,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思想史学家本·塞利格曼 (Ben Seligman, 1962) 曾经提到他对这个理论的怀疑:“的确, 无差异曲线是不是真的能够从消费者的实际行为中提炼出来, 是大有疑问的。整个理论由理论家通过内省得出的假设开始……但是这些基础性的假设很少得到经验数据的支持。”同时, 他对这一理论的适用范围也提出了质疑:“然而, 很明显的一点是, 不是所有的消费品都符合希克斯的分析。消费者的开支就算有很大的可变性, 但至少有很大一部分在短期内是固定的。住房、燃料、照明、器材、冰箱、保险、税收和交通等方面的开支很少变动, 但它们往往占据了家庭支出的40%~50%……除了这些准自动的消费支出, 还有许多支出与习惯有关, 那么现实中还剩下多少支出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分析呢?最基本的事实似乎是, 时刻在计算的消费者是很少见的, 更多的人依从习惯行事, 无力也不愿意去计算偏好, 因此根本就不符合希克斯的模型。”另外, 对于序数效用论是否真正摆脱了效用的可度量这个假设前提, 同样存在极大的争议, 正如叶航教授所言:“从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 ‘序数效用论’和‘显示偏好理论’是在否定‘基数效用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形式上看, 这种否定确实避免了‘效用可以被直接计量’这一令人困惑和尴尬的假设;但从内容上看, 这种否定的有效性却非常值得怀疑。”

萨缪尔森 (Samuelson, 1938) 的显示偏好理论认为, 消费者的市场行为可以用偏好来解释, 而反过来消费者的偏好只能用行为来界定。关于这一点, 被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指责存在循环论证的错误。“显示偏好理论”的假设暗示, 消费者在自己的内心状态得到描述之前就能够作出确定的选择, 对于这个假设同样很值得推敲。度量或者估量, 就和概念、分类、因果分析一样, 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是人类本身所具有的一项基本的技能, “显示偏好理论”显然是在无视人类这种基本技能的同时, 赋予了他们一种可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就可作出明确判断的, 而且是具有相当稳定性的特殊技能, 它似乎不需要任何心理或思维上的基础, 我们不知道在哪个学科领域曾经证明人类的确具有这样一项特别的技能。

效用理论在解释人类行为方面, 其表现更是难以让人折服。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所讲的一件事就颇具代表性:“一九五○年, 史德拉 (G.J.Stigler, 1911—1991) 发表了题为《功用理论的发展》的长文, 追溯百多年来功用理论的思想史, 学究天人, 文采斐然。在结论中史氏忍不住破口大骂:他认为经济学者不热衷于理论的验证, 以致众多高手在功用理论上的刻苦耕耘, 获得的对人类行为解释的贡献, 微不足道!” (《经济解释》第一卷 第四章:功用的理念) ;他又说道:“抽象的空中楼阁, 往往是理论的出发点, 但为了验证, 我们要推展到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或行为那方面去……经济学的真正用途是解释行为, 每一步都应该是为了要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义而行的……功用分析 (指序数效用论) 推不出需求定律, 而需求定律是不需要有‘功用’的理念的” (《经济解释》第一卷 第五章:需求定律) 。

效用理论虽然受到不少学者的责难, 但作为基数效用论的核心——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本身却没有因此而受到冷落, 直到今天, 仍然有不少学者尝试对它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2 基数效用论在逻辑自冶上的漏洞和缺陷

今天, 在人们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后面称为 “等边际规律”) 的讨论中, 有一个逻辑上非常模糊的地方。我们知道,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限制条件, 那就是它是针对一个单次消费行为而言的, 也就是说它只适用于发生在一个理论的时点上的连续消费行为, 而分散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的重复消费是不适用这个规律的, 这是今天我们对这个规律的一个基本的认识。关于这一点马歇尔、杰文斯、威塞尔 (Wieser) 对此都有过专门的强调。斯坦利 ·L.布鲁 (Stanley L.Brue, 2000) 在《经济思想史》一书中, 谈到马歇尔给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所引入的两个限制条件, 其中第一个限制条件是:“他指出他考虑的是时间中的某一个瞬间, 这一瞬间的时间间隔很短而不必考虑某一特定个人的特征与体验的任何变化。”同样, 本·塞利格曼 (Ben Seligman, 1962) 在《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一书中, 谈到杰文斯对这个规律的一个观点:“然而在杰文斯看来……效用递减只会发生在某一个时点上, 是消费行为的一个瞬时快照, 它不适用于在给定时间段内重复消费的情况。在后面情况下, 应该是不存在餍足的问题, 分散在离散的时点上被重复消费的商品单位也不存在效用递减的问题。”等边际规律是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等边际规律所考察的是各个彼此孤立的单次消费行为, 虽然它并不要求这些单次的消费都发生在同一个理论的时点上, 或者说它完全可以针对一个时间段来应用, 但是按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要求, 每个单次消费却必须发生在一个理论的时点上, 威塞尔曾明确指出:消费者每天消费的食物数量基本上差不多, 但是一天中只是在某一个时点, 才能用最后一口食物的效果来衡量满足度。对等边际规律的这一限制显然被今天大多数的研究者忽略了, 在关于这个规律的陈述当中, 根本没有涉及这一限制条件, 好像这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 比如, 在“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这句话中, “最后一元”指的是花在某种商品的某个单次消费的最后一元呢?还是指花在某个时间段内该种商品消费总量的最后一元?显然, 根据前面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限制条件, 这里指的是前者;也就是说, 等边际规律仅仅是约束了这个时间段内每个相互独立的单次消费的商品数量, 如果考察的是一个人在该个时间段内对一种商品总的消费数量, 它就失去了对消费行为的约束, 因为一个时间段内某种商品的总消费数量除了和每个单次消费的数量有关外, 还与消费的次数有关。我们知道, 在马歇尔的需求曲线中 (个人需求曲线) , “需求量” (或者说“意图交易量”) 总是针对未来的某个时间段而言的, 无论是“暂时的”、“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需求;而在当代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中, 比如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 (Samuelson, Nordhaus, 1985) 的《经济学》中, 就是用等边际规律来解释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自然等边际规律仅仅是约束了一个时间段内相互独立的各个单次消费的商品数量, 那等边际规律怎么能用于解释需求定律呢?比如说, 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使最后一元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增大, 从而使消费量上升, 但这里所指的仅仅是每个单次消费的商品数量上升, 而对于该段时间内该商品的总的消费数量是否上升, 等边际规律是无法回答的, 因为我们不能随意假设在该段时间内消费的次数是一定的。仅仅单从这一点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推导不出需求定律。如何处理这种逻辑上的困境?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因为, 对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如果我们的考察是针对一个时间段的话, 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 由一个时间点转化为一个时间段, 绝对不是简单地将各个分散的单次消费放在该时间段内进行彼此孤立的分析那么简单, 这里存在一个合成谬误的问题:如果针对一个时间段的话, 一个人完全有可能针对同一种商品产生新的需求, 新的需求的产生和满足会对这个人的预算支出的分配产生影响, 同样会对商品消费的数量产生影响;有许多人类的需求, 其存在本身就必须以一个时间段为前提条件, 有的商品的效用的实现, 也必须经历一定的时间段。比如, 一个人对一种食品的某种营养的需求、对服装风格的变化的需求、病人为治愈疾病而对药品的需求等。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一个人对一个月之内吃多少次牛肉有要求吗?有, 如果他是一个很讲究营养健康的人 (他食用牛肉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对口味和饥饱感的需求) , 他不但对一次吃多少牛肉有要求, 同样对一个月内吃多少次才能达到最佳营养状况也是有明确要求的。这种新的需求的产生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呢?结果是, 随着一个人对牛肉这种食品预算支出的增长, 他不仅仅会提高每个单次消费的数量, 而且会增加一个月内或者一年内消费牛肉的次数,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随便假设某种商品消费的次数一定的原因之所在。可能有人会说, 我们对饥饱感的满足不是固定在一日三餐吗?我们之所以固定一日三餐, 是由于增加一次就餐会付出很大的非货币成本, 增加就餐次数是不划算的, 这里不对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由此可见, 如果仅仅是对分散于一个时间段内的每个单次消费行为进行彼此孤立的研究的话, 将会有许多人类的需求和影响人类行为选择的因素因得不到应有的考察而被遗漏, 那么由前面两个规律得出的分析结论也就有了很大的片面性, 也正是这个问题限制了基数效用论对经验事实的解释能力。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推不出需求定律, 如何解决这种理论逻辑上的困境, 究竟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适用范围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呢, 还是我们对这个规律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3 对两个规律限制条件的修改和扩展

笔者和江春先在《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再发现》一文中将时间维度纳入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考察的范围, 证明在某个时间段内, 随着一个人消费某种商品总量的增加, 虽然他对该种商品的单次消费量和消费次数都会随之增大, 但在这种情况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仍然是成立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完全适用于分散在一个时间段内离散时点上的重复消费行为;也就是说, 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限制条件完全可以由一个理论上的时点扩展到一个时间段, 在这个时间段内随着某种商品消费总量的增加, 单位货币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基于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这种新的认识, 可以推导出对等边际规律的新的表述:在某个期间内 (时间段) , 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总量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总量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的时候, 该消费者将达到消费者均衡。这样, 等边际规律就对整个期间内每种商品总的消费数量有了一个约束。

如果我们对上述新的认识进行严谨而周密的审视的话, 发现在这种开创性的认识的背后其实隐含着这样的假设:

整体理性经济人假设:是指一个理性的经济人, 他不仅仅只是关心眼前的、“短期”的和局部性的利益, 而且对将来的、“长期”的、全局性的利益同样关注, 在他的心目中将来的、“长期”的、全局性的利益和眼前的、“短期”的、局部性的利益同等重要, 他将针对整个预算期间 (把预算期间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 , 根据自己预算支出的货币总量, 对该期间内的各项消费活动进行整体的、完全理性的和合理的计划和安排, 从而使整个预算期间的总效用最大化。

再进一步作下面的假设:

部分可预期假设:在某一个时间点, 一个人将把将来的一个时期 (预算期间) 内的环境、偏好和其他任何情况及其它们的变化的一部分看做是完全可预期的, 因此, 他可以在整个预算期间的视野下, 根据预算支出的货币总量和各种商品的价格, 对各种商品的消费进行有效的合理的计划和安排, 从而实现整个预算期间的效用最大化;而不可预期的部分, 他将用储蓄或借贷的方式来应对。部分可预期假设表明, 眼前的每次消费决策都不会因为未来情况的不可预知而受到影响, 也就是说, 他完全可以在一个时间点上对整个预算期间的各种消费进行完整的计划而不会使当前的消费出现不确定或者偏差。

通过上面的假设, 我们就可以对一个人在某一时间点上针对他将来的某个预算期间的消费计划进行考察;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么等边际规律实际上就成为一个消费计划的约束规律, 而不是一个消费行为的约束规律。一个人的消费计划, 将严格地按照等边际规律的约束来进行;不过, 如果他以后的实际购买和消费行为能够按他的消费计划进行安排实施的话, 也就等于对他在整个预算期间的实际购买和消费行为进行了约束。

因为现在等边际规律对一个人针对他将来的某个预算期间计划消费某种商品的总量有了约束, 所以用等边际规律来解释需求定律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而且我们看到, 需求定律中的“意图交易量”实质上指的是某一时间点一个人在现行收入和价格约束下针对将来某个预算期间的计划消费量。

有一点要补充说明一下, 上面用“预算支出”代替了“收入”这一名词, 因为 “收入”这一提法需要增加一个不切合实际的假设, 即人们将把收入全部用于消费, 既不存在储蓄的情况也不存在借贷的情况;再者, 对消费行为进行约束的直接因素是预算的支出, 而不是收入。

4 消费者均衡的实证含义

笔者和江春先在《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者均衡研究》一文中, 探讨了一种商品的质量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如果我们把商品的质量这个因素也纳入考察的范围, 那么, 基于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这种崭新的认识, 可以推导出消费者均衡的实证含义:一个人总是针对他的某个预算期间, 将计划支出的货币总量在他所要消费的商品种类、商品质量、消费次数或间隔频次、单次消费的数量之间作出合理的均衡和安排 (而不是随意的) , 以达到一种最优的配置和选择, 从而使他在整个预算期间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化。

从消费者均衡的实证含义可以看出, 等边际规律对消息计划约束的效应体现在:有一种促使各方面的安排趋于稳定的内在力量, 除非有某种诱因的出现打破这种均衡, 而这种稳定性正是消费习惯形成的基础所在。完全可以这样说, 如果没有等边际规律的约束, 消费习惯就不可能形成, 人类的消费行为将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当然, 每个人都不可能每时每刻进行效用的“测量”和“计算”, 他常常是通过学习和消费经验的不断积累而形成消费习惯, 消费习惯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向均衡过渡的过程;习惯一旦形成, 他就完全可以按照习惯而行事, 而习惯的打破, 总是有原因的, 这种诱因就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①环境或偏好的变化, 引起了需求的种类或某种需求的强度的变化;②新增某种商品的消费或者停止消费某种商品;③所消费的某种商品的质量或质量等级发生了变化;④所消费的现有商品, 出现一种商品对另外一种商品的替代;⑤预算支出的变化, 或者某种商品的价格、某种商品的某个质量等级的价格的变化等。

下面分析一下理论假设下的消费计划和现实消费之间的差异:

第一, 理论假设下的消费支出计划和实际消费支出计划之间的差异:

现实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例外:①“非理性消费”有时会发生, 这时人们不把某次或某些消费纳入“长期”的、全局性的支出预算;②这种不理性还表现在:预算背景可能会不断地发生转换, 从而使预算缺乏足够的稳定性;③实际的消费计划具有不完备性, 每个人都不可能考虑的非常全面和周到。

第二, 实际消费支出计划和实际消费之间的差异: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①消息计划可能整体理性, 而实际消费却可能不表现出整体理性。这是因为, 具体到某个单次的消费行为, 并不是每次都需要付费, 有许多商品往往是集中购买的, 这种“不付费的消费”往往会使实际消费出现偏差;另外, 人们总是对当前的消费看的比将来的消费更重要, 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虎头蛇尾”的情况。②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 支出预算通常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的某个成员作出的, 而消费却是由家庭的每个成员实施的, 这种作出消息计划和实际消费两者主体上的不同, 会造成预算和实际消费上的差异。

5 预算支出和价格的变化对均衡支出的影响

预算支出和商品价格的变化是打破均衡最重要和直观的因素。下面分析当两者之一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的影响, 先分析预算支出的变化。

假设, 只有两种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效用, 消费者的支出预算仅仅针对这两种商品, 当一个人总支出增加的时候, 他将如何把增加的支出在两种商品之间作出分配?看下表中的一组数据:

首先强调一点, 上表中之所以选择面条和葡萄酒这两种商品, 是因为它们不是互为替代品, 这样就可以不考虑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的影响, 使问题大大简化。如表中所示, 在数据的第三列, 两种食品的每元边际效用都为8时, 该消费者达到消费者均衡;如果增加支出, 假设消费者在面条上增加支出1元, 这时支出于面条的每元边际效用下降为7, 那么, 只有在葡萄酒上的支出增加5元 (表中第八列的第二行) , 才能达到新的均衡;也就是说, 他一共需要增加支出6元, 其中5元用于葡萄酒, 1元用于面条。由此可见, 如果让两种食品的每元边际效用同时下降一个效用单位, 在两种食品上就得增加支出不同数量的货币。为了反映用于不同种类商品或不同项目的支出在边际效用递减上的这种差异, 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均衡支出弹性。

某种商品或某个项目的均衡支出弹性是指, 在该种商品或该个项目的某个支出水平下, 当再增加支出使支出于该商品或项目的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正好下降“一个效用单位”所需增加的货币支出数量。某种商品或某个项目的均衡支出弹性越大, 均衡移动所引起的这种商品或项目的货币支出量的变化就越大, 那么, 该商品或项目的支出变化对总支出变化的反应就越敏感。当一种商品或项目的均衡支出弹性远大于另外一种时, 甚至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 增加支出的绝大部分将用于均衡支出弹性大的商品或项目, 均衡支出弹性小的商品或项目的支出量变化就可以被忽略或者几乎保持不变。这个概念要求对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给予关注。

均衡支出弹性是一个在基数效用论基础上推导出的概念, 就一种理论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而言, 这个概念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而且, 它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生活当中的一类让人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比如, 对于葡萄酒和面条两种食品的消费来说,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都是适用的, 但是, 当一个人的实际收入减少时, 以至于降低他在食品上的总支出时, 为什么他会把几乎所有下降的支出用于购买更少的葡萄酒, 而用于面条的支出数量却几乎不变?

当所消费的某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 均衡同样会被打破。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 假设不存在互为替代品, 而且所有商品的消费数量都保持不变 (包括价格下降的商品) , 这时预算支出的总货币量就会因为该种商品价格的下降而产生结余;根据等边际规律, 这时价格下降商品的每元商品边际效用增大了, 要想达到新的均衡, 该商品消费的数量就得增加;如果假设预算支出的货币总量保持不变, 那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变化就会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把结余用于增加该商品的消费数量使达到原来的均衡水平后还有剩余, 那么, 所有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都将增加;另外一种情况是, 当把结余全部用于该种商品的数量增加后, 还不能达到原来的均衡水平, 那么所有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都将减少。用X表示某个固定的预算期间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该商品的均衡支出弹性为L, 现时均衡单位货币商品的边际效用为Mu/P0, 该商品的价格从现时价格P0下降为P1, 假设各种商品 (包括该商品) 的消费数量均保持不变, 则预算支出结余为 (P0X-P1X) ;要恢复到原来的均衡水平需支出于该商品的货币数量就得增加 (Mu/P1-Mu/P0) L, 两者之差为:

(P0X-P1X) -undefined

由上式可以看出, 当一种现期消费数量 (X) 相对较小而均衡支出弹性 (L) 相对较大的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将引起其他商品消费量的下降 (上式为负数时) ;而当一种现期消费数量 (X) 相对较大而均衡支出弹性 (L) 相对较小的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将引起其他商品消费量的上升 (上式为正数时) 。

6 结论和展望

其实, 我们身边的许多经验事实无一不在验证着基数效用论的推断。如果我们能够对前面的论述有一个准确和全面的理解, 就会发现以前基数效用论在解释人类的行为时显得捉襟见肘的原因并不是源自基数效用论本身的局限, 而是源自于我们对两个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的局限。就拿效用的可度量性这一假设来说, 它本身是一个实证的问题, 而不是一个理论假设的问题。从逻辑的角度讲, 一个人的选择如何作出, 应该是由作出行为选择的人说了算, 而不是哪个经济学家说了算;一个人作出一次具体的选择完全可能受制于其特定的心理或思维活动, 他们可能是基数的也可能是序数的, 两者并不排斥;在有些情况下, 人们要想作出行为选择是必须进行度量或者估量的, 甚至于需要进行加减的运算。通常经济学家认为效用不可测量是因为找不到一个效用的测量单位, 但是, 因为效用永远是某个单个的个人作出行为选择的依据 (不考虑社会选择问题) , 那么一个对于不同的人都同样有效的效用测量单位在逻辑上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或可能, 非常值得推敲, 没有统一的计量单位不是效用不可测量的充分条件;从另外一个角度讲, 人类似乎有足够的智慧对他们所要面对的各种利得和利失进行估量, 尽管这种估量可能不尽合理和精确。近年来, 随着学术界对序数效用论的批评日渐增多, 基数效用论又有回归主流的苗头, 如黄有光 (2005) 主张发展和改进基数效用论, 使之取代现有的序数效用论;Mandler (2006) 主张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进行折中融合, 以取长补短。无论如何, 轻易放弃一种理论并不见得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科学的发展永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就像物理学家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一样。

摘要:按照西方主流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内在逻辑,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而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又是用这两个规律来进行解释的。这个推理的过程是有缺陷和漏洞的:首先, 在流行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前两个规律的限制条件和需求曲线的限制条件是不一致的, 这导致由这两个规律根本就推导不出需求定律;其次, 如果按照以前经济学家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理解, 有许多人类的需求和影响人类选择行为的因素因没有得到应有的考察而被遗漏, 所以由此得出的分析结论就是片面的。研究表明,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一个消费计划的约束规律, 而不是一个消费行为的约束规律;这样就可以把这一规律和消费者的消息计划有效对接, 从而在理论和现实的消费行为之间达建起了一座桥梁, 极大地提高了基数效用论的可验证性和对经验事实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效用论,限制条件,假设,预算支出,消费者均衡,可验证性,弹性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111-119.

[2]本·塞利格曼.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M].贾拥民,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0:413-415, 271, 295.

[3]叶航.西方经济学效用范式的逻辑缺陷[J].经济学家, 2003 (1) :93-97.

[4]SAMULSON.A Note on the Pure Theroy of Consumer's Behav-iour[J].Economica, 1938, NS5, 353-4.

[5]郝海波.序数效用论的缺陷与不足:一个文献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 2011 (4) :142-143.

[6]张五常.经济解释 (第一卷) [M/OL]. (2008-11-27) [2012-3-16].http://www.doc88.com/p-68801855.html.

[7]斯坦利·L.布鲁.经济思想史[M].6版.焦国华, 韩红,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205.

[8]保罗·A.萨缪尔森, 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12版.高鸿业, 等, 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2:680-681.

[9]暴世宏, 江春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再发现[J].价值工程, 2012 (17) :120-123.

[10]暴世宏, 江春先.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者均衡研究[J].价值工程, 2012 (11) :99-101.

[11]黄有光.福祉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北京宽带新政效用有限 篇7

首先, 《意见》中要求通信运营商“免费改造”、“免费升级”, 对此产生的成本皆由通信运营商承担, 尽管此类改造对于通信运营商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 但该项目的投入毕竟不在小数, 任何通信运营商都必须慎重规划。

其次, 小区通信管道建设投入的方式不尽相同, 但其中存在的利益“纠结”却是大同小异。对于通信运营商自行投资的通信管道, 如果向其他通信运营商开放应如何给予合理的补偿或交纳合理的租金?对于小区开发商或小区物业自建的通信管道, 又如何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开放?这些关键问题在《意见》中都仅是轻描淡写的带过, 缺少实操细则。特别是涉及利益问题, 拒不遵照《意见》执行的通信运营商或小区物业应当如何处罚, 在《意见》中也是不着笔墨, 令人不禁疑惑这样一份只“提倡”不“处罚”的《意见》推行效果究竟如何?

再次, 通信运营商之间在宽带业务上存在明显差异, 即便解决了小区通信管道使用的问题, 由于城市管道施工的种种困难和限制, 经常出现通信运营商想要接入某小区却由于施工限制而导致望“区”兴叹的现象。要想最终实现充分自由的宽带业务竞争, 通信运营商、特别是处于非业务领导地位的通信运营商还需要更多的“绿灯”。

上一篇:微传感器下一篇:实践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