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研究

2024-10-09

效用研究(共12篇)

效用研究 篇1

一、科研人员的简单效用函数

大多数劳动经济学家通常将人们的效用函数描述为

其中, U表示人们的效用函数, W表示人们因工作而获得的收入, L则表示人们的闲暇 (Timbrell, 2000) 。但是, 对于科研人员而言, 这种效用函数的解释力就要大打折扣了。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 科研活动更重视, 也更热衷于追求社会承认。因为“承认是科学王国的基本通货”, 而“发表论文和专著, 是争取承认的第一步。任何一项科学发现, 无论是观察发现, 还是理论假说;无论是基本理论, 还是技术发明, 为了获得社会承认, 首先都要发表问世。没有发表出来, 就谈不上同行评议, 也无所谓社会承认乃至获奖。” (刘大椿, 2002) 事实上, 在“大科学”时代, “现代科研是一项职业, 其进身之阶就是发表在科学文献上的文章。要获得成功, 一个研究人员必须使自己的文章尽可能多地得到发表。确保能拿到政府的资助, 建立自己的实验室, 创造条件招收研究生, 增加发表论文的篇数, 力争在一所大学拿到终身职位, 撰写可能引起科学评选机构注意的文章, 当选全国科学院院士, 并希望有朝一日被邀请去斯德哥尔摩。” (Broad&Wade, 1988) 不仅如此, “大学可能只凭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就授给他终身职位, 而不考虑这些文章的质量如何。” (Broad&Wade, 1988) 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科研人员不仅热衷于发表具有原创性思想的论文, 而且热衷于发表根本不具有知识增量的论文。那些为了发表更多的论文而将一篇论文“化整为零”分为多篇发表, 甚至为了发表论文而篡改实验数据、剽窃他人成果的现象之所以频频出现, 也就不足为怪了。这就是说, 在科研人员的职业科研生涯中, 论文和专著的发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我们可以将论文或专著 (D) 这个容易计量的因素作为科研人员效用函数的自变量, 从而构造出一个更具有解释力的科研人员的简单效用函数

二、科研人员的广义效用函数

尽管与一般的效用函数相比, 科研人员的简单效用函数可以更好地解释科研人员的某些行为, 例如科研不端行为、科研越轨行为和科研寻租行为, 等等。但是, 科研人员的简单效用函数仍然无法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一些科研人员, 例如爱因斯坦 (Einstein) 、居里夫人 (Curie) 为了科学研究而放弃收入和闲暇, 甚至因此而“废寝忘食”、“殚精竭虑”。从某种意义上讲, 正如彭加勒 (Poincaré, 1935) 指出那样:“学者研究自然, 非因其有用, 只因爱好它。”因此, “逼迫科学家不辞长久与厌倦之研究的最大原因当是此等研究对象的聪明与完全的美, 而为人类将来幸福之作想, 尚在其次。”在科学史上, 因为科学发现带来的兴奋、满足和狂喜是屡见不鲜的。对于诸如此类的现象, 巴斯德 (Pasteur) 的解释是:“当你终于明白了某件事件时, 你所感到的快乐是人类所能感到的一种最大的快乐。” (Schuster, 1937) 贝尔纳 (Bernard) 也认为:“做出新发现时感到的快乐, 肯定是人类心理所能感受的最鲜明而真实的感情。” (Beveridge, 1979) 这正是不少科学家认为:“对于他们劳动的最大报酬, 是新发现所带来的激励, 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 (刘大椿, 2002) 的原因。事实上, 劳动经济学的“享乐主义”学派就始终坚持认为, 应该承认劳动者在与雇主谈判工资合同的时候要服从享乐主义的劳动报酬原则──将劳动所带来的享乐或心理报酬折算为工资报酬的一部分, 即“享乐主义”工资 (Ehrenberg&Smith, 1999) 。因此,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将科学研究所带来的乐趣 (P) 作为更具有解释力的科研人员的广义效用函数的自变量之一。

如前所述, 科研活动比人类的其他活动更重视, 也更热衷于追求社会承认。因为科学家一旦获得了社会承认, 各种物质奖励和荣誉就会接踵而来。有时候, 杰出的科研人员甚至可以获得一门新的学科之父的荣誉, 例如“预防医学之父”詹纳 (Jenner) 、“实验心理学之父”冯特 (Wundt) 、“生物统计学之父”皮尔逊 (Pearson) 和“社会学之父”孔德 (Comte) , 等等。即使不能成为“某某学科之父”, 杰出的科研人员也有可能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某个定律、理论、假说或常数, 例如布朗 (Brown) 运动、塞曼 (Zeeman) 效应、拉格朗日 (Lagrange) 法则和洛伦兹 (Lorenz) 曲线, 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才会有那么多的著名科学家为了科学发现的优先权而争得你死我活。例如, 牛顿 (Newton) 和莱布尼兹 (Leibniz) 在微积分的发明问题上的论战, 利斯特 (Lister) 和勒梅尔 (Lemaire) 在防腐法的发明问题上的论战, 等等 (Merton, 2003) 。

显而易见, 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其成就的杰出科研人员可谓屈指可数, 以至于默顿 (Merton, 2003) 甚至认为:“站在这个命名体系顶峰上的人是那些给他们那个时代的科学和思想留下他们烙印的人, 有时候整个时代都以这几个人的名字命名, 比如我们所说的牛顿纪元、达尔文时代或弗洛伊德时期, 等等。”当然, 在科学界里, 授予杰出的科研人员荣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授予奖章, 入选国家科学院或其他专业学术团体, 授予大学名誉教授或荣誉博士称号, 等等。在不少国家, 杰出的科研人员还可能被“封侯拜相”, 例如牛顿、汤姆逊 (Thomson) 就都因为其杰出贡献而被授予贵族爵位, 还有许多科研人员也因为其杰出贡献而成为国家的政治领袖 (见表1) 。况下, 我们可以构造出一个对科研人员的行为更具有解释力的科研人员的广义效用函数

资料来源:潘通, 陆建隆, 顾丹萍.谈英国爵位制度与爵士科学家.物理通报[J].2012, (2) .

需要指出的是, 并非只有杰出的科研人员才会得到社会承认, 平庸的科研人员也同样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 例如寻租、炒作而获得社会承认。因为整个社会对科学家的实际认可主要包括科学共同体的认可、科学家所在单位的认可和社会认可三大类 (叶继红, 2004) (见表2) 。而且, 在科学界, 荣誉和利益实际上很难泾渭分明地区分清楚。例如, 一位拥有“院士”头衔的科研人员很可能仅仅因为这个“院士”的荣誉称号就轻而易举地在大学里获得几十万元的年薪。因此, 荣誉 (R) 显然也是我们在构造科研人员的广义效用函数时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见表2)

经验地看, 除了经济学家们通常会考虑到的效用函数的自变量, 即收入 (W) 和闲暇 (L) 以外, 论文或专著 (D) 、乐趣 (P) 和荣誉 (R) 也会对科研人员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可以构造出一个对科研人员的行为更具有解释力的科研人员的广义效用函数

资料来源:炎冰, 宋子良.科学作伪与社会调控.科学学研究[J].1999, (1) .

三、简短的结语

既然科研人员的广义效用函数具有比科研人员的简单效用函数更强的解释力, 那么, 我们为什么还要构造科研人员的简单效用函数呢?事实上, 我们之所以要构造科研人员的简单效用函数, 是因为乐趣和荣誉带给科研人员的效用满足水平是很难用数学方法进行计量和描述的, 所以很难数学化和形式化, 并因而难以被主流经济学家们接受。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不得不同时构造出自变量易于用数学方法进行计量和描述的科研人员的简单效用函数。尽管这种简单效用函数的解释力并不能令我们十分满意, 但是, 与仅仅以收入和闲暇为自变量的更为简化的一般效用函数相比, 科研人员的简单效用函数至少会显得更具有说服力。因此, 我们先后构造出了科研人员的简单效用函数和科研人员的广义效用函数, 以便能在不同的场合,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科研人员的行为进行更具有解释力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

[2]布劳德, 韦德.背叛真理的人们──科学界的弄虚作假[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8.

[3]刘大椿.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默顿.科学社会学 (下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5]彭加来.科学与方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

[6]廷布雷尔.劳动市场中的合同与市场出清[A].格林纳韦.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C].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0.

[7]休斯德.科学的动机[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7.

[8]叶继红.科学越轨与社会控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J].2004, (5) .

[9]伊兰伯格, 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效用研究 篇2

一、高校治理中内部审计现状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持续增长,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办学自主权更加灵活,因此导致高校内部的经济活动日益多样和复杂化[1-2],但是,在高校经济活动转型的时期,高校的经济管理工作并未能与高校转型同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高校中的腐化频发现象对高校的整体声誉产生了严重影响。针对高校经济活动转型的新特点,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和定位内部审计工作并及时更新观念。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治理中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

在机构设置上,部分高校采用审计部门和监督机构合并办公的方式,有的高校直接将审计与财务机构合并在一起,虚设为两个部门,没有实际的审计人员;有的高校的审计部门实际并未履行经济监督的职能,而是将其作为应付上级审计的接待部门;有的高校则将多余的会计人员临时安置至审计部门。上述各种情况,既不利于审计部门独立地履行审计职责,更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有违审计机构设置的真正作用[3]。

2.传统的财务审计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重点在于对高校各项财务活动的审查监督,以保证高校的正常运行,属事后监督的范畴。其职能和行为主要是通过对高校内部财务收支状况及费用列支的合理合法性进行审查,发挥监督作用,以达到查错纠弊的目的。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的各项审计大多属于合规性审计,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审计监督来防范和减少各种违规行为,是一种传统内部审计的保证性服务。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后勤等附属机构也在逐渐改革,对高校内部审计职能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3.独立的内审机构难以保全

教育部办公厅明确规定,高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使审计机构和审计队伍保持稳定并不断加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但是,有不少高校的内审机构还是被合署或合并,不利于审计工作重点的体现,不利于保证资金、时间、审计人员安排及案件处理的完全实施,因此就很难保证内审工作的独立性,进而影响内审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使审计工作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4.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不相适应

高校经济业务激增伴随的是审计项目和审计内容的逐年扩大,一方面,学校希望审计部门挑重担、加任务,有效监督学校的经济业务;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增加的工作任务,审计人员人手不足,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尤其缺少。因此,高校薄弱的审计力量难以适应繁重复杂的审计任务,也是高校内部审计的常见问题之一。

二、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的效用

1.内部审计有利于完善高校治理结构

高校内部审计包括两个方面,即:微观层面详细项目审计和宏观层面长期计划审计。一方面,通过审计具体项目,就被审计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从局部出发解决微观层面的个别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高校战略性发展活动审计,定期、系统审查高校战略目标,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对高校管理者提出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4]。

2.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高校内部审计以相对独立的身份参与高校治理,可以比较客观地对高校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以及时发现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应对。另外,内部审计通过对高校财务报表的审计,能对管理层在披露财务信息方面起到有效的约束和督促作用[4]。现就高校审计的一些具体实例来说明内部审计在高校财务活动和基建项目中的监督作用。重庆市某高校在至共完成财务审计项目277个,审计资金总额1040407万元,促进增收节支 734万元;实施基建、修缮审计项目1882项,送审金额69364万元,审减额4748万元,审减率6.85%,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湖南一高校在-间审计各类合同731份,涉及资金1.98亿,为学校节约经费2584.42万元,四年完成基建维修工程审计项目1581个,审计金额2.22亿元,节约资金1544.49万元,核减率为6.9%;完成财务审计112项,审计金额34.35亿元,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618.1万元。

3.内部审计的评价作用

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作用是公正评价已发生的相关经济活动,高校内部审计的重点是评价、监督、监管高校中的经营活动。即评价学校诸如投资、成本、收入和利润等费用发生的相关中心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期间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监督和监管内部领导者委托代理活动的经营是否合法合理、是否经济有效和切实可行执行[5],并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以便相关领导能更有效地管理学校的各项经营活动。

4.内部审计的咨询作用

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用研究 篇3

[关键词]企业年金;人力资源管理;激励

企业年金,在国外又被称为雇主养老金,私人养老金或者企业养老金。随着人力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个企业的重视,人力资源理论日益完善和发展,从而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管理策略的企业年金计划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企业年金不仅能对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薪酬福利保障体系、激励员工并提高其工作效率、促进员工与企业关系和谐等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而且对员工具有补充福利、养老保障等多重效用,因此,它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企业年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效用

1.企业年金在招募和甄选方面的效用。招募和甄选活动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的形成和质量。有效的人力资源招募和甄选活动是整个企业取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它不仅仅能填补职位空缺,而且还能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并且优化组织结构,甚至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思想理念,使企业发生重大变革。

目前,企业依靠薪酬来吸引求职者,企业不但要考虑工资水平的高低,而且越来越注重采用工资之外的其他报酬形式。企业年金作为一项退休福利计划,它具有福利和保障的双重功效和延期支付的特点。一个适合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企业年金计划能够为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增添亮点。

2.企业年金在绩效与员工激励方面的效用。绩效,又称为业绩、成效等,它所反映的是完成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是员工工作的成绩和结果,是达成企业目标具有效益和贡献的那一部分。企业年金的产生是基于企业的责任意识,企业为了实现企业对员工的激励作用,给员工提供更好的退休养老保障体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年金既是一种激励制度,又是一种补偿制度。作为激励制度,其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将企业和员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企业与员工的利益相一致,从而使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并满足其个人的需求和目标。而作为补偿制度,企业年金体现了对长期做出贡献的员工的回报和对员工退休生活质量的保障。

3.企业年金在薪酬方面的效用。薪酬对于员工和企业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员工的角度来看,薪酬是生活的必需部分,是员工供给自身及家人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员工之所以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薪酬除了能够满足员工的生理需要之外,对于不同薪酬水平的员工来讲,员工还能够从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作为一项员工的福利计划,企业年金属于间接经济薪酬范围,对企业的薪酬福利功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首先,企业年金是企业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以外,为员工建立的用于提高员工退休生活水平的养老保障制度。它由企业与员工共同缴费,且缴费的设计通常体现出差异化,这种差异是与员工的绩效水平和为该企业服务年限密切相关。其次,企业年金制度确保了帕藤提出的薪酬有效性的标准。企业年金对员工而言是一项间接的经济薪酬——福利,既可以给予员工一些基本的生活保障,又可以免除员工退休以后的后顾之忧,使员工不必担忧退休后的生活质量降低,从而具有安全感,这恰好确保了薪酬有效性中“使员工具有安全感”的标准。

二、我国企业年金的建立和发展

1.我国企业年金的建立和发展。我国企业年金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1年至1995年,这一时期为企业年金的稳步探索时期。第二阶段是1995年至2004年,这一时期为企业年金的积极试点时期。第三阶段是2004年至今,这一时期为企业年金的全面推进时期。在地域上,我国企业年金集中分布在上海市、深圳市、四川省、江苏省和辽宁省,这些地区已经出台了企业年金的具体实施办法。在行业上,我国企业年金大多集中于铁道、电力、邮政等行业。从全国整体来看,目前大部分省、市和大部分行业都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办法和税收优惠政策。

2.影响我国企业年金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效用的因素。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有关法律和政策相继出台,在国家鼓励和政策导向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企业年金的建立中,企业年金作为第二支柱的地位已被证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企业年金显示出发展规模较小、分布地域和分布行业过于集中、养老金替代率较低等状况。企业年金在我国现阶段仍处于发展初期,很多条件尚未完善,许多因素制约着其建立和实施,因此,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企业年金没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发挥出效用。

三、构建具有人力资源管理效用的企业年金制度

企业年金作为一种新型的薪酬福利,它能否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制约和企业薪酬体系的影响。目前,不少企业采用物质性的和短期性的福利激励,而没有意识到对员工进行长期性激励的重要性。长期激励能够为企业留住人才、稳定员工队伍并且更能够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具有归属感,因此,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完善人力资源薪酬体系,树立长期激励意识,使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同时,企业还应在对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以后,充分考虑员工的不同需求,使组织目标与员工心理契约相配合,提高员工满意度。此外,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对企业年金计划的设计应注意其不同作用的发挥。

四、结语

企业年金计划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三大支柱中的第二支柱,不仅具有社会保障的功效,还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在人力资源的招募与甄选过程中,企业年金为企业增添了亮点,有助于吸引到更多的合格的应聘者,减少甄选过程中的成本。在绩效管理和员工激励中,企业年金有助于提高员工绩效、激励员工充分发挥潜能。

参考文献:

[1] 陈晓红,姜敢闯.论企业整体激励框架的构建[J].经济管理.2002(6)

[2] 陈建安.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基于效用的激励模型研究 篇4

一、激励理论综述

1. 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所提出。该理论认为: (1) 人是有需要的动物, 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 尚缺少什么, 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够影响人的行为; (2) 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 某一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 另一层次需要才出现。为此,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级:第一级是生理的需要, 包括衣服、食物、住房、出行、医疗等;第二级是安全的需要, 包括工作、财产、人身安全、医疗保险等;第三级是感情和归属的需要, 包括友谊、爱情、归属感等;第四级是尊重的需要, 包括地位、威望、自尊和受别人尊敬等。第五级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即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 做出力所能及的最大成就。

2.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 由佛隆于1964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被激发的程度, 取决于他对目标价值估计的大小和判断实现此目标概率大小的乘积, 用函数表示为:

激励水平=目标效价×期望值

其中:

目标效价——是指个人对某一工作目标对自身重要性的估价;

期望值——是指个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

由于各种人对某一目标的效价和期望值不尽相同, 因此效价和期望值之间就可能有各种不同的组合形式, 并由此产生不同的激励力量。一般来说, 目标效价和期望值都很高时, 才会有较高的激励力量;只要效价和期望值中有一项不高, 则目标的激励力量就不大。

3. 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1965年提出的, 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 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 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因此, 从某种意义来讲, 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 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 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

4. 双因素理论

1959年,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了双因素论: (1) 保健因素, 这类因素对职工行为的影响类似于卫生保健对人们身体的影响, 它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 包括企业的政策、行政管理、与上下级及同事的关系、工资、工作安全以及工作条件等; (2) 激励因素, 这类因素具备时, 可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 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感、责任、受到重视、提升、个人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工作本身的性质等。

二、基于效用的三因素激励模型

通过上文对经典激励理论的回顾, 本文认为激励因素就其本质而言, 可归纳为三个方面:薪酬、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企业员工激励力量的大小正是受这三面共同影响的, 也就是说, 员工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心里评价这三方面因素给自己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大小——效用的大小, 从而决定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付出努力的大小。

1. 薪酬与激励效用的关系及模型

薪酬是企业激励员工的重要方式。对员工来说, 一方面, 通过报酬可看出领导对其这个阶段工作的评价, 也反映其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另一方面, 可使职工获得工作的原动力[2]。一般说来, 薪酬越低, 个人的效用就越低, 工作的原动力——激励就越不足;薪酬越高, 个人的效用就越高, 工作的原动力--激励就越足。但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薪酬的不断增加, 个人对金钱给其带来的效用的增幅却不断降低, 也就是个人对金钱越来越不敏感。

基于以上描述, 本文建立薪酬与效用的模型如下:

其中:

U1:代表员工对薪酬的满意程度, 即薪酬的激励效用;

A:代表员工对薪酬1 0 0%满意的时候所能达到的最大激励效用;

a:代表员工对薪酬的敏感程度, a越小, 越敏感, 0

x:代表员工工作所得的薪酬。

下面对上述模型进行证明, 如下:

因为, 所以函数是增函数;

因为, 所以函数是凸函数, 递增速度越来越慢。

证明结论告诉我们, 效用与薪酬关系的模型所描绘的曲线, 应是递增函数, 但递增的速度在不断的递减, 最终无限接近最大的激励效用 (见图1) 。

2. 工作环境与激励效用的关系及模型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能使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热情, 使员工即使在较大压力下也能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工作环境一方面是指硬件方面, 如办公设施、办公条件等;另一方面是指软件方面, 如良好的企业文化、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谐的人际氛围、获得尊重等。一般说来, 工作环境越差, 个人的效用就越低, 工作的原动力——激励就越不足;工作环境越好, 个人的效用就越高, 工作的原动力——激励就越足。但是, 随着工作环境的不断改善, 个人对工作环境给其带来的效用的增幅却不断降低, 也就是个人对工作环境越来越不敏感。

基于以上描述, 本文建立工作环境与效用的模型如下:

其中:

U2:代表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 即工作环境的激励效用;

B:代表员工对工作环境1 0 0%满意的时候所能达到的最大激励效用;

b:代表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敏感程度, b越小, 越敏感, 0

y:代表工作环境。

下面对上述模型进行证明, 如下:

因为U 2'>0, 所以函数是递增函数;

因为, 所以函数是凸函数, 递增速度越来越慢。

证明结论告诉我们, 效用与工作环境关系的模型所描绘的曲线, 应是递增函数, 但递增的速度在不断的递减, 最终无限接近最大的激励效用 (见图2) 。

3. 工作性质与激励效用的关系及模型

除薪酬、工作环境外, 工作性质本身也是一种激励。工作性质包含工作内容、发展前景及工作本身与员工自身特点的相合程度等方面。一般说来, 工作性质越差, 个人的效用就越低, 工作的原动力——激励就越不足;工作性质越好, 个人的效用就越高, 工作的原动力——激励就越足。但是, 随着工作性质的不断改善, 个人对工作性质给其带来的效用的增幅却不断降低, 也就是个人对工作性质越来越不敏感。

基于以上描述, 本文建立工作性质与效用的模型如下:

其中:

U3:代表员工对工作性质的满意程度, 即工作性质的激励效用;

C:代表员工对工作性质1 0 0%满意的时候所能达到的最大激励效用;

c:代表员工对工作性质的敏感程度, c越小, 越敏感, 0

z:代表工作性质。

下面对上述模型进行证明, 如下:

因为, 所以函数 (U3=C (1-c2) ) 是递增函数;

因为U3"<0, 所以函数U3=C (1-cz) |是凸函数, 递增速度越来越慢。

证明结论告诉我们, 效用与工作性质关系的模型所描绘的曲线, 应是递增函数, 但递增的速度在不断的递减, 最终无限接近最大的激励效用 (见图3) 。

4. 三因素激励模型

上文分别分析了薪酬、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三种因素与员工激励效用之间的关系, 并建立了相应的测度模型。下面本文将以上模型进行迭加, 建立薪酬、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与效用的三因素激励模型:

其中:

β:代表员工对薪酬、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性质均100%满意的时候所能达到的最大激励效用;

下面对上述模型进行证明:

对x求偏导

对x求二次偏导

同理可证:

所以:函数U=β[1-аxbycz]|是单调递增的凸函数。

证明结论告诉我们, 效用与薪酬、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关系的模型所描绘的曲线, 应是递增函数, 但递增的速度在不断的递减, 最终无限接近最大的激励效用。

三、结束语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佛隆的期望理论以及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经典激励理论, 薪酬、工作环境、工作性质都能够从不同方面满足员工的需要, 从而对员工产生激励的作用。激励力量的大小, 取决于员工对薪酬、工作环境、工作性质这三种激励因素的主观评价——效用。据此, 本文先分别建立了薪酬、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与激励效用之间的模型, 而后将模型迭加, 从而开创性地建立了薪酬、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与激励效用之间的三因素激励模型。该模型揭示了激励因素与激励效用之间的复杂逻辑的关系, 说明了激励的作用过程, 从而能够为企业准确地理解激励因素的作用, 正确地把握激励过程的规律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要:在考察了需求层次理论、期望理论以及双因素理论等经典激励理论等经典激励理论的基础上, 将激励因素分为薪酬、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三大类, 并分别建立了其与激励效用之间的激励模型, 而后将模型迭加, 从而开创性地建立了薪酬、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与激励效用之间的三因素激励模型。

关键词:效用,激励模型,激励因素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第四版

[2]邓毅马颖:薪酬的边际激励效用递减规律和薪酬制度创新[J].经济经纬, 2003 (3)

[3]朱治龙曾德明:激励效用及其测度模型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4)

第三章效用理论 篇5

案例 1: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对于什么是幸福,美国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用的“幸福方程式”来概括。这个“幸福 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 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但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么多大的效用不也等于零吗? 因此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时候我们假定人的欲望是一定的。那么我们在离开分析 效用理论时,再来思考萨谬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真是觉得他对幸福与欲望关系的阐 述太精辟了,难怪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政治家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作为 最大的幸福;企业家把赚到更多的钱当作最大的幸福;我们教书匠把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 作为最大的幸福;老百姓往往觉得平平淡淡衣食无忧作为在大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无论是什么人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反之,就越幸福。从“幸福 方程式”使我想起了“阿 Q精神”。

鲁迅笔下的阿 Q形象,是用来唤醒中国老百姓的那种逆来顺受的劣根性。而我要说的 是人生如果一点阿 Q精神都没有,会感到不幸福,因此“阿 Q精神”在一定条件下是人生 获取幸福的手段。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穷人欲望过高,那只 会给自己增加痛苦。倒不如用“知足常乐”,用“阿 Q精神”来降低自己的欲望,使自己 虽穷却也获得幸福自在。富人比穷人更看重财富,他会追求更富如果得不到他也会感到不 幸福。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完全是主观感觉。

讨论题:

1.什么是欲望?什么是效用?

2.为什么欲望越大越不幸福?

案例点评:

我们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 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其实不尽然,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因此,“知足常乐”“是可 而止”“随遇而安”“退一步海阔天空”该“阿 Q时得阿Q”,这些说法有着深刻的经济 含义,我们要为自己最大化的幸福作出理性的选择。

案例 2: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 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 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 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 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为什么记者不再吃第三个面包是因为再吃不会增加效用,反而是负效用。还比如,水 是非常宝贵的,没有水,人们就会死亡,但是你连续喝超过了你能饮用的数量时,那么多 余的水就没有什么用途了,再喝边际价值几乎为零,或是在零以下。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 了,我们都有体验“天天吃着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饺子的香味”。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规律。设想如果不是递减而是递增会是什么结果,吃一万个面包也不饱。吸毒就接近效用 递增,毒吸的越多越上隐。吸毒的人觉得吸毒比其它消费相比认为毒品给他的享受超过了 其它的各种享受。所以吸毒的人会卖掉家产,抛妻弃子,宁可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毒却 不可不吸。所以说,幸亏我们生活在效用递减的世界里,在购买消费达到一定数量后因效 用递减就会停止下来。

讨论题: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含义与关系是什么?

2.如何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案例点评:

总效用是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与劳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某种物品的消费量 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我们就从罗斯福总统让记者吃面包说起。假定,记者消费 一个面包的总效用是 10效用单位,2个面包是总效用为 18个效用单位,如果记者再吃 3 个面包总效用还为 18个效用单位。记者消费一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10效用单位,2个面 包是边际用为 8个效用单位,如果记者再吃 3个面包边际用为 0个效用单位。这几个数字 说明记者随着消费面包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从边际效用理论的角度看,“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是十分正常的。由于经 济的发展,人们碗里的肉越来越多,而且很容易满足,对于很多人来讲,肉的边际效用非 常低,价值也不高。他们放下筷子骂娘骂得并不是碗里的肉少,而骂的是边际效用高的东 西,比如工作不如别人好;福利不如别人高等。也就是说,人们的生活好了之后,人们的 追求享受和发展,边际效用高的诸如医疗服务、物业管理等软的东西。这就要求政府要从 过去只是关注人们碗里的肉转变到要关注堵车、看病难、福利等事情上来。

案例 3:手机款式为什么变化这么快

在通讯市场上,各商家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以获取市场的占有率不断的提高手机的功 能、款式和型号。我身边很多赶时尚的人,也经常的变换手机。

从经济学的理论看消费者连续消费某一款式的手机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 的。如果企业连续只生产一种型号的手机,它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 意支付的价格就低了。因此,企业的产品要不断创造出多样化的产品,即使是同类产品,只要不相同,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

讨论题:

1.如何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企业如何阻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消费者的影响?

案例点评: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告诉我们,企业要进行创新,生产不同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减

少和阻碍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效用最大化,而且,物品的效用越大,消 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根据效用理论,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首先要考虑商品能给消 费者带来多大效用。要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能满足消费者的偏好。一个企业要成功,不仅 要了解当前的消费时尚,还要善于发现未来的消费时尚。这样才能从消费时尚中了解到消 费者的偏好及变动,并及时开发出能满足这种偏好的产品。比如,同类服装做成不同式样,就成为不同产品,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如果是完全相同,则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不会多购买。这就是手机型号为什么变化这么快一个经济学道理。

案例 4:你所购买的东西值不值

你在商场里看中了一件上衣,100元的价格,你在购买时肯定要向卖衣服的人砍价,问 80元卖不卖,卖衣服的理解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往往会同意让些利,促使你尽快决断,否则你就会有到其它柜台看看的念头。讨价还价可能在 90元成交。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追 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吗?显然不是,这实际是你对这件衣服的主观评价而已,就是为所购买 的物品支付的最高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你愿意支付的价格,你就会放弃购买,觉得不 值,这时你的消费者剩余是负数,你就不会购买了;相反如果市场价格低于你愿意支付的 价格,你就会购买,觉得很值,这时就有了消费者剩余。

还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并不总是能够得到消费者剩余的。在竞争不充分的情形下,厂商可以对某些消费者提价,使这种利益归厂商所有。更有甚者,有些商家所卖商品并不 明码标价,消费者去购买商品时就漫天要价,然后再与消费者讨价还价。消费者要想在讨 价还价中获得消费者剩余,在平时就必须注意游览和观察各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情况,在 购买重要商品时至少要货比三家并与其卖主讨价还价,最终恰到好处地拍板成交,获得消 费者剩余。

讨论题:

1.什么是消费者剩余?

2.为什么说消费者剩余是主观的?

案例点评: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部分。简单地公式是: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消费者实际付出的价格。消费者剩余 是主观的,并不是消费者实际货币收入的增加,仅仅是一种心理上满足的感觉。买了消费 者剩余为负的感觉也不是金钱的实际损失,无非就是心理上挨宰的感觉而已。就是我们对 所购买的东西说值不值的含义。

案例 5:把每 1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假定一元钱的边际效用是 5个效用单位,一件上衣的边际效用是 50个效用单位,消费者愿意用 10钱购买这件上衣,因为这时的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与用在一件上衣的一元钱边际 效用相等。此时消费者实现了消费者均衡,也可以说实现了消费(满足)的最大化。低于 或大于 10元钱,都没有实现消费者均衡。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在你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的 情况下,花钱最少得到的满足程度最大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通俗地说,假定你有稳定的职业收入,你银行存款有 50万,但你非常节俭,吃、穿、住都处于温饱水平。实际上这 50万足以使你实现小康生活。要想实现消费者均衡,你应该 用这 50万的一部分去购房、用一部分去买一些档次高的服装,银行也要有一些积蓄;相反 如果你没有积蓄,购物欲望非常强,见到新的服装款式,甚至借钱去买,买的服装很多,而效用降低,如遇到一些家庭风险,没有一点积蓄,使生活陷入困境。

还比如你在现有的收入和储蓄下是买房还是买车,你会作出合理的选择。你走进超市,见到如此之多的琳琅满目的物品,你会选择你最需要的。你去买服装肯定不会买回你已有 的服装。所以说经济学是选择的经济学,而选择就是在你资源(货币)有限的情况下,实 现消费满足的最大化,使每 1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这种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讨论题:

1.什么是消费者均衡?

2.为什么说货币的效用与物品的效用相同时消费者得到的效用最大?

案例点评:

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子者购买商品的边际效用与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这就是说消费 者的每一元钱的边际效用和用一元钱买到的商品边际效用相等。我们前边讲到商品的连续 消费边际效用递减,其实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你存货币越 多,购买物品就越少,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下降,而物品的边际效用在增加,明智的消费 者就应该把一部分货币用于购物,增加他的总效用;反过来,消费者则卖出商品,增加货 币的持有,也能提高他的总效用。经济学家的消费者均衡的理论看似难懂,其实一个理性 的消费者,他的消费行为已经遵循了消费者均衡的理论。

案例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给经营者的启示

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效用最大化,而且,物品的效用越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越高。根据效用理论,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首先要考虑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企业要使自己生产出的产品能卖出去,而且能卖高价,就要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能满足消费者的偏好。一个企业要成功,不仅要了解当前的消费时尚,还要善于发现未来的消费时尚。这样才能从消费时尚中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及变动,并及时开发出能满足这种偏好的产品。同时,消费时尚也受广告的影响。一种成功的广告会引导着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左右消费者的偏好。所以说,企业行为从广告开始。

消费者连续消费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如果企业连续只生产一种产品,它带 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低了。因此,企业的产品要不断 创造出多样化的产品,即使是同类产品,只要不相同,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例如,同类服装做成不同式样,就成为不同产品,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如果是完全相同,则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不会多购买。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告诉我们,企业要进行创新,生产不同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减 少和阻碍边际效用递减。

案例 7:宝石和水的矛盾

在经济学家有一个关于宝石和水的矛盾。水要比宝石有用的多,但也便宜的多。如何 解释这一矛盾的现象呢?水对人来说,其总效用要比宝石大的多,(人没有水不能生存,没 有宝石可以生存)但是水的边际价值却比宝石小的多。这是因为人们能够以很少的代价得 到水,因此我们可以多用一些水去浇花,把水用到别处并不会使人渴死。由于宝石稀缺,因此只有在极少数最有价值的场合中使用。价格等于边际价值,因此,为得到宝石就要比 水花费更多的钱。

案例 8:买的东西值不值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部分。假设在拍卖会上,有一张崭新的猫王首张专辑进行拍卖,你和三个猫王迷(张

三、李

四、王五)出现在拍卖会上。你们每一个人都想拥有这张专辑,但每个人为此付出的价格都有 限。表示你们四个人的支付意愿。你愿意用 1000元,张三愿意用 750元,李四愿意用 700 元,王五愿意用 500元。

卖者为了卖出这张专辑,从 100元开始叫价。由于你们四个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要多 的多,价格很快上升。当卖者报出 800元时,你得到了这张专辑。要注意的是,这张专辑 将归对该专辑评价最高的买者。你用 800元买到这张专辑,得到什么收益呢?你本来愿意 为这张专辑出 1000元,但实际只付出 800元。你得到了 200元的消费者剩余。而其余的三个人在参与拍卖中没有得到消费者剩余,因为他们没有得到专辑,也没有花一分钱。因此 我们也可以简单的把消费者剩余定义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在买东西时对所购买 的物品有一种主观评价,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消费者 实际付出的价格。

还比如你在商场里看中了一件上衣,100元的价格,你在购买时肯定要向卖衣服的人 砍价,问 80元卖不卖,卖衣服的理解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往往会同意让些利,促使消费者 尽快决断,否则消费者就会到其它柜台看看的念头。讨价还价可能在 90元成交。在这个过 程中消费者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吗?显然不是,这实际是消费者对这件衣服的主观评价而 已,就是为所购买的物品支付的最高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你愿意支付的价格,你就会 放弃购买,觉得不值,这时你的消费者剩余是负数,你就不会购买了;相反如果市场价格 低于你愿意支付的价格,你就会购买,觉得很值,这时就有了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 主观的,并不是消费者实际货币收入的增加,仅仅是一种心理上满足的感觉。买了消费者 剩余为负的感觉也不是金钱的实际损失,无非就是心理上挨宰的感觉而已。就是我们对所 购买的东西说值不值的含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并不总是能够得到消费者剩余的。在竞争不充分的情形下,厂商可以对某些消费者提价,使这种利益归厂商所有。更有甚者,有些商家所卖商品并不 明码标价,消费者去购买商品时就漫天要价,然后再与消费者讨价还价。消费者要想在讨 价还价中获得消费者剩余,在平时就必须注意游览和观察各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情况,在 购买重要商品时至少要货比三家并与其卖主讨价还价,最终恰到好处地拍板成交,获得消 费者剩余。

案例 9: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

某种物品的需求量取决于价格,并与价格反方向变动。这是我们以前讲过的需求定理,那时,我们并没有解释决定需求定理的原因。学过消费者行为理论,我们就可以用这一理 论来解释需求定理。

消费者购买各种物品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或者也可以说是为了消费者剩余最大。当某种物品价格既定时,消费者从这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越大,即消费者对这种物品评 价越高,消费者剩余越大。当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评价既定时,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剩余越大。因此,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以这种价格所获得的物品能带来 的效用大小。这也就是说,消费者所愿意付出的货币表示了他用货币所购买的物品的效用。例如,某消费者愿意以 2元购买一本书或一斤苹果,这就是说明一本书或一斤苹果给消费 者所带来的效用是相同的。

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就是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只有货 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才能用货币的边际效用去衡量其他物品的效用。同时,由于消费 者的货币收入总是有限的,同样的货币可以购买不同的物品,所以,这个假设在一般情况 下也是合理的。

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的货币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 的效用,效用大,愿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付出的价格低。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 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因此,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 方向变动。

案例 10: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人们经常说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其实是有经济学道理的。因为在我们消 费者收入即定的情况下,你购买一种商品必须放弃另外一种商品。当消费最后一个单位物 品时边际价值正好与该物品的价格相等。所以当你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到足够的商品数量 时,商品的边际价值就正好等于该商品的价格。如果说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你无须放弃其他任何东西就可以尽情的享用(如美好的环境、清新的空 气等)。此时这些东西的边际价值就等于零。别忘了边际价值等于零时效用是最大的。

案例 11:最佳购买量的决定

消费者的无差异说明不同偏好下的各种选择,而消费者的预算则说明在收入和价格为 一定的条件下,他能消费多少数量的商品。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确定消费者购买行为 的最佳境界——消费者满足程度的最大化,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消费者均衡。

例如:你带 1000去溜商场,准备购买一件上衣和一件裤子,你看上了一套名牌服装,这件服装虽然你很喜欢但价格超出了 1000元,也就是说给你带来效用虽然大,但超出了你 的支付能力买不起;你说你就带了 1000元,卖服装的售货员又给你推荐了另外一套价格为 1000元的服装,但你觉得不值,经过货比三家,在充分选择的基础上你终于选到了喜欢的 服装,也恰好是 1000元。女同志爱逛商场,无非就是要挑选自己最满意的服装,在对一种 商品要决策“买不买”时,会把效用与价格进行比较。当你对自己购买的服装最满意的时 候,也就是花钱最少,得到的效用最大。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效用的大小完全是 主观的感觉。

案例 12: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好消息!现在可口可乐便宜了,我们收入的购买力增加了。实际上我们的收入相对增加了,我们比以前更富了。我们可以买更多的可口可乐和其它商品”(这是收入效应)。还比如这几年我国物价整体水平(生活资料)在下降,据有关专家估算 2002年比三年前生活资料价格平均下降0.3,也就是说,1999年满足一个家庭消费支出假定是 1000元,三年后只需要 700元,我们的收入变相增加了 300元。

“现在可口可乐的价格下降了,我放弃雪碧可以得到更多的可口可乐。”(这是替代 效应)你发现哪一种说法更有说服力?事实上,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可口可乐价格的下 降使消费者状况变好。可口可乐与雪碧都是正常商品,消费者把购买力的提高用于这两种 商品。但同时可口可乐消费比雪碧的消费变得更便宜了。这种替代效应使消费者选择更多 的可口可乐和更少的雪碧。

案例 13:双赢的汽车保险

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活动,这就产生了风险。风险是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某一种结 果的出现的可能性可以用概率来表示。概率是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概率越大产生风险 的可能性就越大。许多事情的发生风险的概率是可以根据历史资料或有关信息来估算的。在概率论中,期望值和方差的测度与比较风险是极为重要的。期望值与不确定性事件有关,是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在全部影响因素作用下,所有可能结果的加权平均,权数就是每种 结果的概率。方差又叫离差,就是实际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额。

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会产生风险,消费者如何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可以通过保险来分担 风险。我们以汽车保险为例。车祸是汽车行驶中可能出现的损失,其概率是可以根据历史 资料估算的。具体到每一个汽车司机发生车祸的概率是很小的,但一旦发生车祸带来的损 失是巨大的,投保人为避免风险可以投保,把发生车祸带来巨大损失的风险转嫁给了保险 公司。那么保险公司是否吃亏?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保险公司对整个社会发生车祸的概率 进行测算。如保险公司测算的结果是车祸的概率是0.1,比如你投保是 10万元,发生车祸 时保险公司要支付你 10万元,也就是为10%的人支付 10万元保费,平均每人最低的保费 为 1万元,这样保险公司并没有赔钱。投保人已少量的保费换得保险是有利的。保险公司 集中每一个人保费,并支付给发生车祸的人。这就是起到了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分摊风险的 作用。保险结果是双赢的结局。

对是否上保险和消费者的风险的态度有关,有风险回避者、风险爱好者和风险中立者。以汽车保险为例(不包括强制的),愿意上保险的人,是想通过保险转嫁风险属于有风险回 避者;有的人总是心存侥幸,自认为自己不会出车祸,不上保险,属于风险爱好者;而大 多数人是风险中立者,按照规定上应给必须上的那部分保险。

案例 14:测试你对风险的态度

为了说明我们每个人对风险的态度,在这里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测试,从中看出你对风险的态度。假设你每月的工资收入是 1000元,这个月你的老板想对工资的发放做一大胆的改革,他提出了二种方案:一是原来的方案每月 1000元;二是以扔硬币的方式决定,国徽向上得2000元,国徽向下得零。你选择第一种属于风险回避者;选择第二种属于风险爱好者;你对这两种方案无所畏认为哪种都性,属于风险中立者。

上述实验我在不同的人群中做过测试,大多数人都反对第二种方案,选择第一种方案,每月保证 1000元的工资,占测试70%,也就是说多数人都属于风险回避者;20%人喜欢扔 硬币的方式。风险厌恶者属于为什么都属于风险厌恶者?虽然在第二种方案中得 2000元和 得零是一样的机会,但一旦得零带给你带来的打击大于 2000元带来的好处,换句话说,你 得到 2000元好处,弥补不了得零的打击,因此你愿意用原来的最稳妥的方式。

在我的测试中也有10%属于风险中立者,他们认为两种方式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采 取无所谓的态度。当我进一步分析持这种态度的人多半是收入比较高的人,因为一旦得零 对他的实际生活影响不大;一部分人属于风险爱好者,这部分人敢于冒险,心理承受力比 较高。一些赌徒就属于风险爱好者。一般的人在小赌博的时候属于风险爱好者,例如花几 元钱买彩票。但是在数额大的时候,又属于风险回避者,要让你拿出几十万去投资一个项 目,很难很难。

案例 15:人生离不开选择

人生离不开选择,我们除了对商品的选择外,还有对收入闲暇的选择,对消费和储蓄 的选择以及对投资等多方面的选择。这些决策也与消费决策一样影响幸福与效用。

对收入闲暇的选择。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是有限的。每个人一天最多有 24小时。增加收 入是以增加工作,牺牲休息和闲暇为代价的,那么到我们应该怎样安排工作和休息,这就 需要有一个度,要适自己的能力而定,如果为了增加收入不顾休息因而使体力过分的透支,用牺牲健康增加收入,而再用金钱购买健康是不值的,健康比金钱更宝贵;当然如果你过 分的闲暇甚至是懒惰你也会失去工作的快乐,因为工作不仅给你增加收入而且还会带来快 乐,我们常常看到有人下岗后的苦闷主要是失去工作。我们应当善待自己,因为生命是可 贵的,工作是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世界是美好的。

对消费和储蓄的选择。可以用我们前边学过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加以说明。如果在你 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购物消费多给你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此时的货币的边际效用大于你消费的边际效用,明智的消费者应该减少购物而增加储蓄;相反如果你储蓄多消费少,货币的边际效用小于消费的边际效用,明智的消费者应放弃一部分储蓄而增加消费。至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是由消费者主观感觉和利息率而定。

家庭在获得收入之后,要把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把多少收入用于消费,多少 用于储蓄,取决于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如果家庭把收入用于现在购买物品以获得效用,则 是现期消费。如果家庭把收入用于储蓄,以便将来再消费,这就是未来消费。这种未来的 消费就是储蓄。未来消费是为了将来获得效用。所以,消费与储蓄决策取决于消费者一生 的效用最大化。由于未来有不确定性,所以,消费者认为同样一元消费,现在消费所带来 的效用大于未来消费所带来的效用。这正是俗话所说的要及时行乐。为了使消费者愿意放 弃现期消费而进行储蓄,就是使现在的一元大于未来的一元。这样,现在的一元在未来也 才能带来与现在相同的效用。这就是为消费者的储蓄支付利息。当利息高到一定程度,消 费者认为现在储蓄一元加上利息在未来所带来的效用至少等于现在消费一元带来的效用时,就会放弃现期消费来换取未来消费,即进行储蓄。因此,决定消费者储蓄决策的是利率。案例 16:“幸福方程式”与“阿 Q精神”

我们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对于什么是幸福,美国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用的“幸 福方程式”来概括。这个“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但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么多大的效用不也等于零吗?因此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时候我们假定人的欲望是一定的。那么我们在离开分析效用理论时,再来思考萨谬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真是觉得他对幸福与欲望关系的阐述太精辟了,难怪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政治家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作为最大的幸福;企业家把赚到更多的钱当作最大的幸福;我们教书匠把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作为最大的幸福;老百姓往往觉得平平淡淡衣食无忧作为在大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无论是什么人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反之,就越幸福。从“幸福方程式”使我想起了“阿 Q精神”。

鲁迅笔下的阿 Q形象,是用来唤醒中国老百姓的那种逆来顺受的劣根性。而我要说的是人生如果一点阿 Q精神都没有,会感到不幸福,因此“阿 Q精神”在一定条件下是人生获取幸福的手段。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穷人欲望过高,那只会给自己增加痛苦。倒不如用“知足常乐”,用“阿 Q精神”来降低自己的欲望,使自己虽穷却也获得幸福自在。富人比穷人更看重财富,他会追求更富如果得不到他也会感到不幸福。

“知足常乐”“是可而止”“随遇而安”“退一步海阔天空”该“阿 Q时得阿Q”,这些说法有着深刻的经济含义,我们要为自己最大化的幸福作出理性的选择。

案例 17:专题讨论 背景资料: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让我们思考消费者效用的实现问题。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对夫妻,花了3个月时间才找到了一只他们非常喜爱的古玩钟,他们商定只要售价不超过600美元就买下来。但是,当他们看清上面的标价时,丈夫却犹豫了。“哎哟,”丈夫低声说,“上面的标价是800美元,你还记得吗?我们说好了不超过600美元,我们还是回去吧。”妻子说,“不过我们可以试一试,看店主能不能卖便宜点。毕竟我们已经寻找了这么久才找到了。”夫妻俩私下商量了一下,由妻子出面,试着与店方讨价还价,尽管她认定600美元买到这只钟的希望非常小。

妻子鼓起勇气,对钟表售货员说:“我看到你们有只小钟要卖。我看了上面的标价,而且价标上有一层尘土,这给小钟增添了几许古董的色彩。”停顿了一下,她接着说:“我告诉你我想干什么吧,我想给你的钟出个价,只出一个价。我肯定这会使你震惊的,你准备好了吗?”她停下来看了一下售货员的反应,又接着说:“哎,我只能给你 300美元。”

钟表售货员听了这个价后,连眼睛也没眨一下就爽快地说:“好!给你,卖啦!”

你猜妻子的反应怎样?夫妻俩欣喜若狂了吗?不,事实的结果是正好相反。

“我真是太傻了,这钟本来恐怕就值不了几个钱„„或者肯定是里面缺少了零件,要不为什么那么轻呢?再要么就是质量低劣„„”妻子越想越懊恼。尽管后来夫妻俩还是把钟摆到了家中的客厅里,而且看上去效果很好,美极了,似乎走得也不错,但是她和丈夫总觉得不放心,而且他们一直被某种欺骗的感觉所笼罩。

面对出现的这种结果,我们的问题是:

1、用消费者效用理论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如果钟表店的售货员坚持不降价或只稍微降价,你认为这对夫妻还有可能购买这只钟表吗?为什么?

3、此时消费者剩余是多少?如果这对夫妻经过艰难的讨价还价后以 550美元成交,消费者剩余是多少?

分析思路:

效用研究 篇6

关键词:产品效用;核心价值观;创新精神

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改革的重心之一。中央(2012)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体系中的引领,在社会各层面的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分解为24字方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民族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高度总结和提炼。李德刚、李萍等通过透析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内在逻辑,归纳出自由、平等、法治三个核心维度,反映出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理想状态[1]。

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竞争战略的“软实力”。我国文化产业一方面需承接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势,提高全民自我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还需与时俱进地吸收外国文化和潮流文化的特色,不断创新引领思想变革。本研究着眼动漫产业这支文化生力军。诸多研究表明动漫产业通过丰富多彩的产品暗示文化属性来强化教育。殷俊提出动漫产业属于创意度高、引领性强的文化产业,通过产品形象、叙事、声色、包装等反映教育理念和文化智慧[2。因此笔者认为动漫文化渗透需通过其产品效用来实现,产品效用指产品在顾客购买过程中的认知价值,它映射着顾客满意度和利益所得。即产品效用需满足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进而引导消费群体的思想观念。

一、动漫产品效用维度建立

动漫及其衍生产品以日本和欧美为主流代表。从圣斗士、七龙珠、花仙子、变形金刚到海贼王、火影忍者和超人联盟等,无不深刻反映了这些国家的文化内涵,且均以产品形式、包装、质量、风格、颜色、故事等为载体表现出来。但国产动漫不能盲目复制其风格,原因就在于这些产品的某些文化特质可能与核心价值观相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把核心价值观作为使命,为建立健全有凝聚力、有創造力的中华民族社会体系提供舆论支持。据此,笔者拟构建动漫产品的两大文化效用:凝聚力和创造力。一个反映凝聚力的动漫产品可以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中华民族传统“家”文化精髓传递给购买者;一个反映创造力的动漫产品可以将富强、民主、自由等开创精神灌输给购买者。换言之,凝聚力维度映射出“平等、法治”观,创造力维度映射出“自由”观。

二、动漫产品效用的二元创新机制

动漫企业都有产品研发团队,譬如玩具的设计师或动画片的编导美术等,可以说他们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产品文化,产品文化又影响到顾客价值观,其内生效应不容忽视。本研究基于情境二元性理论视角,认为动漫企业需要一种能有效处理创造与刚性之间矛盾的二元创新能力,兼顾传统凝聚力和时代创造力。针对这两个维度,笔者提出应培养拥有二元心智的研发员工,即“二元创新精神”——传统创新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首先,具备传统创新精神的研发团队往往重视合作、沟通、友善等共同成长的行为特征,信息共享性高,传统自豪感强,会潜意识地将“家”文化不断改良融入到他们的产品开发中。其次,开拓创新精神又有助于员工发散思维,敢于借鉴世界潮流,去粗取精,同时建立在传统精神的高信息共享互助基础上,形成一种敢想敢干的集体主义氛围,能在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引领创造。图1展示了“员工二元创新精神—二元产品效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框架,暗示员工的心智模式会映射在产品的文化效用上,进而影响购买者的价值观念。

三、研究展望

本研究初步探索了通过研发员工心智培育来影响产品文化效用,进而影响顾客文化价值观的理论框架。其实践意义在于鼓励企业管理者构建一种二元混合型企业文化或激励机制来调节研发员工的工作心态;其理论意义在于给未来“员工心智/企业文化—产品效用”或“产品文化—顾客文化”内生关系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对核心价值观的管理学视角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数据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萍,浦玉忠.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内涵与基本内容的内在逻辑[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31(6):33-36.

信息的广义内涵及其效用研究 篇7

一、信息的几种传统定义[1][2][3]

(一)信息的“不确定性”定义

从控制及信息论的角度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式的不确定性的描述。这是香农信息论的定义。这一定义认为信息的传递导致了收信者不确定性的消除,消除的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越大。打个比方,现在乌云翻滚,有个人对我说要下雨了,我赞同,认为会下雨。如果现在晴空万里,有个人对我说要下雨了,我一定很惊奇,因为我获得了更大的信息量。香农的信息定义从概率论的角度描述了信息的含义,为信息的度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信息的“有用性”定义

在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一些相关书籍中,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它对决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从这个定义看,信息必须对人有用。比如,某甲考试得了50分,这本是个数据。老师看了之后,将其叫到办公室训斥了一顿,这个50分对于教师来讲,就是信息。甲看了这个分数,三天没有吃饭,因此这个50分对于甲来讲也是信息。然而,乙同学看到甲得了50分,也许没有任何反应,这个50分就成不了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和数据是有严格区分的。

(三)信息的“反映性”定义

从产生信息的客观对象来定义,“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该定义说明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信息来源于物质世界,二是信息是一种意识反映。从这一定义可看出,信息不但与物质世界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与人的认识紧紧结合在一起。

(四)信息的“表现性”定义

从传输中信息所依附的载体来定义,人们把信息看作是由一定载体传送的信号、数据、资料、情报、消息、新闻或知识等内容的总称。该定义说明信息不但有具体的内容,而且有它外在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载体使得信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二、信息的广义内涵

通过对传统信息定义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对信息进行了较为科学和深刻的描述。综合上述的各种定义,我们给出信息一个广义的定义:信息是具有共享和复制特征的、可以传播和认识的、对人的行为有影响的客观世界反映。基于这一定义,我们将前面所描述的各种形式的内容如信号、数据、消息、资料、新闻等等统称为信息。

(一)基于“内容”的信息四分法

最新的信息管理发展到“内容”管理,说明信息、科学技术、知识是统一的,它们统一于“内容”这基本概念上来了。基于“概念精简”的原则,我们从内容上将信息分为数据、知识、科学和技术四个类型。为了清楚地表述信息的传递、变化和作用过程,我们给出如下的信息转换图(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数据、知识和科学、技术、实践形成了一个循环的过程。技术应用和指导于实践,而实践产生数据。知识来源于实践所产生的数据的获取和整理。知识和科学通过技术作用于实践。科学则由知识的综合和归类得到。

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数据、知识、科学和技术在实践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首先,在数据、知识、科学和技术的传递和演化过程中,提高生产力是这一过程的最终目标。其次,直接作用于生产和实践的只能是技术,而不是数据,也不是知识和科学。但是,技术来源于知识和科学,因此掌握足够的知识和科学是提高改造世界能力的内在需要。知识和科学只有通过技术转化,转化成生产应用技术,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次,实践直接产生的只有数据。人们必须对数据进行获取、研究和整理,才有可能形成知识。这是“实践出真知”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只有坚持仔细观察和深入研究的工作作风,才能从实践中获取真知。因此,将实践数据有效转化成知识,是知识增长的重要源泉,是信息循环不断升华的重要保证。

必须强调的是,以上信息的四分法是基于内容的,而与其表现形式无关。比如,一般意义上的信号可能是数据信息,也可能是知识信息,也可能是技术信息。同样,一个知识可表现为纸质的资料,也可表现为电子的信号,还可表现为人脑的意识等。

抛开了信息的表现形式,而仅专注其内容和实质,我们就能较为准确地定义以上四种信息。数据是来自实践的表象和零散的认识内容。知识强调一种有效的认识,是通过数据的获取与整理形成的,反映一定的事物规律性。科学是知识经过综合和归类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技术是知识和科学面向实践的应用,泛指各种工艺和技能。数据、知识、科学和技术都具有信息的一切特征,是信息的组成内容。

(二)数据、知识、科学和技术的内容特征

首先,它们的内容都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在循环中发展。信息的价值在于传播,传播是信息的本质属性。在从实践产生数据、数据形成知识、知识生成科学、再转化为技术并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传播是不断的,循环是永恒的。这一循环过程推动着信息各个内容的丰富和发展,并使实践不断发展和提高。

其次,它们的内容都具有物质依赖性。数据、信息和知识,都必须以物质为基础,它们依赖于物质而存在。信息是物质的属性及物质运动规律的反映或表现,物质的存在方式决定信息的内容,信息是物质相互联系的纽带。离开了物质,信息就成了没有躯壳的灵魂,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根基。

再次,内容共享性。共享性是信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主要特性。物质和能量资源都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信息将越来越丰富。信息的这种特性使信息资源或知识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可以突破传统工业发展所面临的物质资源束缚,使新型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4]。

第四,内容有价性。各种信息内容都是人类劳动和实践的产物,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它们的价值在信息转换中得以实现。随着信息共享的普及和新信息的出现,信息价值不断降低。同时,在信息转换循环中产生的新信息对社会实践将起着更大的推动作用。

(三)信息的形式特征

第一,信息形式的物质性。任何信息要发挥作用,必须要进行存储。而存储离不开物质。没有存储的信息将是虚幻的、不可靠的。信息必须依赖于特定的物质载体,才能进行传递和共享。

第二,信息形式的多样性。信息是客观的,但其表达形式是多样的。它们可存储于不同的载体,这样有利于它们的存储、加工和处理。比如,一个电话号码写在本子上是数据,存储在电脑中是数据,记忆在人脑中同样是数据。

第三,基本形式的有限性。图像、语言和文字是信息表达的基本形式。现代通信没有也不可能创造新的信息表达基本形式。现代通信只是这些基本形式表达的工具,它们将图像、语言和文字以特定的信息格式存放在各种载体上。人们在使用这些信息的时候,它们必须被还原成信息的基本形式,才能被理解和接受[5]。

三、信息的效用及其分类

西方经济学认为,产品价值的多少,是由产品的效用大小决定的。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产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6] (P63~78) 。这种关于“效用”的定义同样适用于信息产品。

我们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信息效用的概念,一个是过程效用,一个是目标效用。

(一)信息的过程效用

信息效用作为用户与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用户在信息活动中利用信息而得到的回报,它贯穿于用户信息活动的全过程,而不是在整个活动的最后才实现。用户在活动的各个方面和阶段都可能得到不同表现的信息效用[7],这就是信息的过程效用。

过程效用说明,信息的效用实现具有过程性,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获得信息消费所带来的效用。过程效用的实现是以个体获取自身利益为基本前提的。

(二)信息的目标效用

信息效用的价值最终体现在目标效用上。目标效用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信息服务消费效用,另一种是信息的创造消费效用。信息服务消费是指以信息服务为最终目标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不产生新的生产力。而信息的创造消费是以提高生产力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消费模式,这是信息目标效用的关键所在。

(三)过程效用和目标效用的关系

首先,信息过程效用的实现是信息目标效用实现的必备途径。信息在传递、演化及状态的变化中,逐步形成具有实践生产力的应用技术,最终达到提高生产力的最终目标。离开了这一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信息的目标效用是无法实现的。

其次,信息的目标效用是信息演化发展的动力和内在要求。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基础。在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信息必须以“技术”状态出现在生产实践中,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离开了生产实践,离开了信息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则会使得“信息”生产和利用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旦信息的目标效用不存在,则这种信息就会成为一种“泡沫”信息,信息的生产和演化过程就会因失去牵引的动力而遭受挫败。

四、结语

本文从信息的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对信息的广义内涵及其效用进行了界定和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信息的本质。这样,在信息工作中就能进一步透过纷繁复杂的信息现象,理清思路,把握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把我们的信息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

摘要:信息已经成了社会的核心要素, 正在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信息的传统定义进行阐述, 提出基于内容的信息四分法, 认为信息包括数据、知识、科学和技术。通过对信息转换循环的分析, 对信息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进行描述, 揭示各信息内容之间的关系, 并对信息效用的实现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内容,形式,分类,信息效用

参考文献

[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傅祖芸.信息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

[3]乌家培, 等.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 2002.

[4]高展.企业信息化自助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5]胡昌平.信息管理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中外快乐与效用研究典型模型述评 篇8

经过多年研究努力, 基于当期快乐的客观性理论已经被实验心理学证实, 快乐的可测量和人际可比性也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共识, 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快乐测量理论和模型。本文介绍经济学中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快乐研究模型, 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析, 期以引起人们对快乐测度问题的关注。

1 杰文斯的快乐/效用模型

快乐是以人与世界的物质存在与人对对象与自我的消费 (憧憬与回忆) 为基础, 又超然于这种物质之上的愉悦的精神感受。把快乐体验联系到“数”的意义, 是从经济伦理学家边沁开始的。边沁提出了测算快乐的七个描述性指标和14种基本的快乐需要, 但边沁没有在数量测度方面深入下去。快乐——效用度量问题的研究始于杰文斯创立的边际效用论。由于经济学计算成本——收益的理论使命以及追求效用最大化目标和实证研究的需要, 使得经济学必然要求对效用进行量化分析。

19世纪70年代, 杰文斯在边沁的关于快乐的数量意义的思想基础上, 提出了“快乐、痛苦、劳动、效用、价值、财富、货币和资本等等, 都是包含着数量的概念, 因而可以推想为可以测定”的重要观点。杰文斯在研究快乐与痛苦时, 多次提到了测量个人情感的基数尺度概念, 他说, 若幸福程度相等, 则两日的幸福量是一日所希求的幸福量的两倍。在此基础上, 杰文斯进一步认为, 经济学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小痛苦换取最大快乐, 人们消费的目的便是追求快乐减免痛苦。而物品能给人们带来快乐 (或负痛苦) 的性质便是物品的效用。 杰文斯把劳动定义为心身所受的痛苦即负效用, 劳动收益得到的快乐则是正效用。而均衡的劳动时间则由劳动的边际收益 (正效用:工资产生的快乐) 等于边际成本 (即由劳动产生的负效用:痛苦) 来决定。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undefined

式中v为劳动的负效用, dv/dt为劳动的边际负效用, w 为劳动产出或工资, dw/dt为劳动产出对时间的导数, u为劳动产出的总效用, du/dw为劳动产出的边际效用。杰文斯在劳动苦乐均衡分析基础上形成的边际效用论为新古典经济学进行基数效用研究开拓了思路。

2 黄有光的快乐测量模型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行为科学的发展, 经济学吸收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在快乐测量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黄有光在坚持快乐的可计量理论的基础上于1996年提出了一个效用计量公式, 用以证明快乐的基数可测量和人际可比性。

黄有光认为, 尽管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形容词或数字来描述他们的快乐程度, 然而还是应该有一个更为客观可识别的快乐尺度, 这个尺度就是零 (净) 快乐。不论一个人所经历的总快乐的量是非常大或非常少, 如果根据其本人的观点, 它严格等于痛苦 (疼痛或剪熬) , 那么他的净快乐量就为零, 并且在进行人际比较时是非常显著的。

他认为, 一个确定零快乐分界点的简单方法就是可以要求被调查者在如下选项中选择一个:非常快乐、比较快乐、一般 (或者略微) 快乐、既没有快乐也没有不快乐、不快乐、非常不快乐。为了得到一个更为合理的回答, 他还开发出了一个专门的测量问卷, 问被调查者类似下面的一些问题:

从有记忆以来, 我曾有过不同程度、短暂或长时间的快乐 (包括肉体与精神上的快乐, 即任何形式的快乐感受) , 有时则肉体或精神上的痛苦, 这些快乐与痛苦可用下图的方式表达:

如果我把零点线上的面积加起来 (即我所感受过的快乐感受的总和) , 再把零点下的面积加起来 (即我所感受过的痛苦的总和) , 两者比较的结果是:

(1) 总快乐大大超过总痛苦;

(2) 总快乐略微超过总痛苦;

(3) 总快乐相等于总痛苦;

(4) 总痛苦略微超过总快乐;

(5) 总痛苦大大超过总快乐;

黄有光的这种快乐积分计量是以它所说的“最小可感知的快乐”为计量单位进行快乐测量和人际比较的。基于这一假设, 黄有光提出了两种快乐测量模型:

2.1 数量测量方法

数量测量方法最早由Merkel (1888-9) 所创造, 他利用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 要求个体找到那些使快乐成倍增加的因素。

假如X=个体当前的情形 (当他吃冰淇淋A时) , Y=同样的情形, 除了在某一顿中用冰淇淋B代替了, Z=在X情形基础上的一些具体改变。假如某个人在X与Y的对比中偏好A, 在Y和Z的比较中偏好Y。让他在确定的Y和不太确定的 (X, Z;a, 1-a) 中选择一个, 在这里a表示为X的可能性, 1-a表示为Z的可能性。调整a的数值直到这两者之间无差异为止。忽略那些不到一个单位的意识不到的快乐差异, 我们就得到:

U (y) =a U (x) + (1-a) U (z) (2)

两边同时减去U (x) 并移项, 得到:

U (x) -U (y) = (1-a) [U (x) -U (z) ] (3)

在这里, U (s) 表示在S情景下按照所意识到的快乐测量到的效用。因为通过直接的测量, 我们已经知道U (x) -U (y) 的值, 这样U (x) -U (z) 就可以通过使用 (1-a) 的简单乘法得到。

2.2 直截测量法

直截测量法指通过将指定的刺激分配到有限数量的分类当中去时所产生的心理物理功能来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先主观地将最小 (最弱、最轻、最暗等) 刺激分配到第一部分去, 将最大的刺激分配到最后一部分去, 并用其他的一些问题使他的主观回答在这中间是连续的, 这样这个连续区间就被划分成相等的若干份了。 (Luce et al., 1963:p.261)

然后通过个体所愿意支付的或用于实际补偿时所需要的钱的数量来作为比较的方法。假如一个人在x情况下比在y和z情况下更快乐, 为了避免移动到y情况或z情况下, 他将决定为相应的情况所愿意支付的最大数量的钱 ($g) 和 ($h) 。当我们忽略那些不足以达到意识水平而引起人们注意的偏好差异时, 我们得到下列等式:

U (x-$g) =U (X) +∫mm-$gMUMdM=U (y) (4)

U (x-$h) =U (X) + ∫mm-$hMUMdM =U (z) (5)

在这里, MUM表示钱的边际效用。假设MUM是连续的, 我们可以推导出

{U (x) -U (y) }/{U (x) -U (z) }=g/h (6)

这种方法的一个不足之处是, 当g和h相差非常大时, 由于MUM的可能变化, 它将产生了出错的可能性。然而, 尽管操作起来有些困难, 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g和h使两者接近而将这种可能性减少到我们所希望的水平。然而, 这个程序假设个体并不关心他所支付 (收到) 的钱是如何被使用的 (征集) 。

3 陈惠雄的快乐模型与寿命指数理论

在国内经济学界, 陈惠雄较早提出了快乐的可测度性理论及其测度方法。陈惠雄认为, 快乐源生于人自身的身心机能, 这种机能是一种客观存在, 而满足快乐的对象同样是客观的。这种快乐原因的主体客观性与满足主体快乐的对象客观性, 确定了快乐的可计量性质, 就如同血压的客观性导致血压可测量一样。陈惠雄于1988年首先提出该理论思维, 根据这一理论, 陈惠雄设计了主客观结合的快乐指数体系, 包含健康、亲情、收入、职业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6大快乐因子圈。它涵盖了影响人类快乐的各个方面, 快乐是所有这些因子圈包含变量的函数。这种理论假想可以体现为下式:

undefined

式中, H为快乐指数或快乐满足度, 最大满足为100%;Ci=第i个快乐指数一级影响因子;本研究中i=1, 2, 3, …6; Wi为第i个快乐指数一级影响因子的权数 。

Ci=WijFij (8)

Fij为第i个快乐指数一级影响因子下属的第j个影响因子;Wij为第i个快乐指数一级影响因子下属的第j个影响因子的权数;j表示快乐指数二级影响因子数, j=1, 2, …, n。

与此同时, 陈惠雄提出了以寿命指数测度一生快乐积分和以平均寿命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寿命指数理论。即人的一生的快乐指数积分H (寿命指数) 等于实际寿命Lr与理论寿命Lm之比, 即:

H=Lr/Lm (10)

提出这一理论的依据是, 快乐是人类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而快乐的满足又使得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结果是生命的延长。其次, 陈惠雄结合邢占军的主观幸福感简表设计了非常具有经济学特色的快乐指数调查量表, 该量表基于快乐要素理论, 归纳了影响快乐的6大主客观因素的15个关键要素内容, 经过信度、效度分析, 证实了该理论机理的高度可信与有效性, 是一次有益的快乐指数的研究尝试。

4 关于快乐模型研究的描述性的新进展

近年来, 实验心理学在快乐的计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

些新进展。卡尼曼与特韦斯基通过实验心理学的方法把人的行为置于可重复观测的实验中, 证明了当期体验效用的客观性 (objective) 和“快乐与痛苦的体验效用的可测度性”。 客观性快乐是一个基于当期的概念, 它通过对精确瞬间的情感状态的及时测度而成为可用指标。当然, 按照客观性规则的效用测度, 其测度与判断的最终数据, 还是来自主体的体验。快乐的体验效用的客观性, 主要是靠确定它们在二维空间中的位置来捕获的。这个二维空间主要由效价 (好中坏) 和觉醒程度 (从发狂到昏睡) (Plutchik and Conte, 1997;Russell, 1980;Russell and Carroll, 1999;Stone, 1995;Warr, 1999) 这两个维度来界定。

同时, 卡尼曼把效用区分为基于稀缺的决策效用与基于快乐的体验效用两类。在解释和测度体验效用的方法上, 卡尼曼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当期的”和“基于回忆的”体验效用两分法。当期效用是一种依靠客观性法则进行的对当期效用的测度, 回忆效用则是基于回忆的体验效用, 它是个人对于生命周期或事件的回顾性体验。快乐的客观性可能主要存在于对当期体验效用的测度, 并且对于各种福利概念来说, 客观性快乐是一个共同的维度。这些研究为经济学中的快乐计量研究和最终产生简单易行的计量模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5 结语

总之,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 对快乐可测量性的研究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增加。尽管在具体的测量上还存有许多问题, 例如, 有人会质疑关于快乐的比例衡量应该接受可信度和合理性的标准化检验, 在不同人之间进行比较的合理性也需要进一步的检验。然而, 不管存在什么样的困难, 关于快乐可测量性问题的调查仍能够以各种方法来设计和完成, 快乐模型研究已经筛选出了一些方法, 其模型轮廓日趋清晰。

摘要:快乐或效用的测量曾经一度是经济学中论争的焦点, 也是造成国民幸福快乐理论难以被系统接受和推广的主要障碍。最近20年来, 随着脑科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 经济学中的快乐测量研究也获得快速的进展。在对目前经济学中推行的几种快乐测量研究模型进行介绍的基础上, 对其优缺点进行述评, 并对今后快乐与效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快乐,经济学,理论模型,述评

参考文献

[1]Yew-Kwang.Ng, 1996:Happiness Surveys:Some Comparability Issues and An Exploratory Survey Based on Just Perceivable In-crement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38, pp.1-27.

[2]Kahneman, D and Tversky, A, 2000:Experienced utility and ob-jective happiness:A moment-based approach.Ch.37in Kahne-man, Dand Tversky, A. (Eds.) , Choices, Values and Frames.New York: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673-692.

[3]Ed Diener, Christe K.Napa Scollon, Shigehiro oishi, Vivian dzokoto, &Eunkook mark suh.Posit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 satisfaction judgments:Global happiness is not the sumof its parts.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0:1:159-176.

[4]蒋自强, 张旭昆.西方经济学演化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效用研究 篇9

但现实中的人并不是完全理性人, 当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时, 人们的决策容易受到环境和心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认知偏差, 进而导致人们在决策过程中产生诸如确定性效应、反射效应、孤立效应等预期效用理论无法合理解释的悖论。Kahneman和Tversky (1979) 基于这些悖论, 在前人工作和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预期效用理论的替代模型框架——前景理论 (Prospect Theory) 。

一、理论模型的比较

(一) 预期效用理论模型

预期效用理论建立在个体偏好理性的一系列严格的公理化假定体系基础之上, 这些公理具体包括: (1) 完备性公理, 即任意期望A和B, 或者A优于B, 或者B优于A, 或者两者无差异; (2) 传递性公理, 即任意期望A、B、C, 若A优于B、且B优于C, 那么A也优于C; (3) 连续性公理, 即任意期望A、B、C, 若A优于B、且B优于C, 那么存在一个概率P使得A与C线性组合与B之间无差异; (4) 独立性公理, 即任意期望A、B、C, 若A优于B, 则以同一概率P为基础的A与C的线性组合优于B与C的线性组合。

预期效用理论认为只要人们的效用函数满足上面的几个公理, 就能建立起一个与之一致的效用函数, 用来确定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该效用函数以投资者的每种决策结果i (i=1, …, n) 可能带来的财富值wi为自变量, 对应发生的概率为undefined。在此基础之上, 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 (1944) 以严格的数学证明得出了预期效用理论的基本模型:

undefined

这一模型表明, 就结果而言, 效用是加性且可分的;就概率而言, 效用是线性的。而预期效用理论假设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 因此, 投资者的效用函数具有向下凹的特性, 可用模型表示为:

undefined

(二) 前景理论模型

Kahneman和Tversky (1979) 认为, 个体进行决策实际上是对“期望” (Prospect) 的选择。而所谓期望即为各种风险结果, 期望选择所遵循的是特殊的心理过程与规律, 而不是预期效用理论所假设的各种公理。前景理论的核心即为期望的价值, 它是由“价值函数” (Value Function) 和“决策权重” (Decision Weight) 共同决定的, 其价值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undefined

式中, 是决策权重, 它是一种概率评价性的单调增函数;v (x) 是投资者主观感受所形成的价值, 即价值函数。

前景理论设定一个“期望”为一个不确定性事件, 表示为 (x, p;y, q) 。其中, 个体得到x的概率为p, 得到y的概率为q, 得到0的概率为1-p-q, 且p+q≤1。根据这一假定, 前景理论价值模型的基本方程式的表达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若投资者面对的期望是一般性的 (即:p+q

2.若投资者面对的期望是绝对为正的或绝对为负的 (即:p+q=1且x, y>O或x, y

前景理论模型从现实的角度更为准确地描述了风险条件下的个体决策行为, 它可有效地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变得更加精确、更加贴近实际, 它并没有否定预期效用理论, 而是对其进行了发展。

二、函数特征的比较

前景理论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用价值函数v (·) 替换了传统的效用函数, 从而将价值的载体落实在财富的改变而非最终状态上。Kahneman和Tversky 给出的价值函数的形式是指数函数:

其中, 参数α、β分别表示收益和损失区域价值幂函数的凸凹程度, α、β<1表示敏感性递减;λ系数用来表示损失区域比收益区域更陡的特征, λ>1表示损失厌恶。

价值函数与预期效用函数在特征上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如图1、2所示) :

(一) 有关函数形状的

效用函数通常处处平滑并且为凹函数, 但价值函数不同。价值函数是一个S形函数, 它对收益而言是凹的, 对损失而言却是凸的, 对两个方向的变化呈现敏感性递减趋势。并且价值函数在损失区域的曲线比收益区域的曲线更陡峭。

(二) 有关参考点的

价值函数与效用函数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价值函数存在一个拐点, 即所谓的“参考点” (Reference Point) , 而效用函数不存在参考点。

(三) 有关自变量的

效用函数是以期末财富为自变量的, 它是财富的函数;但价值函数是以财富的变化量为自变量的, 它是获利或损失的函数。

三、投资者态度的比较

不论是预期效用理论, 还是前景理论, 它们的核心均是投资者。只是不同的理论赋予投资者不同的特性, 而这种特性外在表现即为投资者对待风险、财富和权重等的不同态度。这种态度是源于投资者特性而客观存在的, 并非是投资者的主观故意表现。

(一) 对待风险的态度

预期效用理论假设投资者是风险厌恶型的, 即人们面对任何不确定性选择时都是风险规避的。但前景理论认为, 投资者事实上并不是风险厌恶者 (Risk Aversion) , 而是损失厌恶者 (Loss Aversion) , 即他们在面临“收益” (gain) 的时候是厌恶风险的, 而在面临“损失” (loss) 的时候却又是追求风险的。损失厌恶表明:投资者为了避免确定的损失而倾向于冒更大风险, 特别是在面对难以避免的损失时, 损失厌恶能被恐慌所抵消, 使人们变得敢于冒险。投资者这种面对损失时的追求风险的行为与预期效用理论风险厌恶假设是相悖的。

(二) 对待财富的态度

在预期效用理论中, 投资者关心的是决策结果所能带来的期末财富的绝对量;而在前景理论中, 投资者关注的却是相对于某一参考点的财富变化状况。Kahneman和Tversky认为, 人们在不确定情境下进行决策, 通常会设定一个参考点, 它既可能是投资者当前的财富水平, 也可能是渴望预期得到的某一水平。参考点是一种主观评价标准, 人们在决策时, 总是会以参考点来确定收益和损失, 选择的参考点不同决策的结果也不同。另外, 前景理论指出, 对于投资者而言, 一定量的财富的减少产生的痛苦大于等量财富增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 对待权重的态度

预期效用理论是以客观概率为权重, 而在前景理论中, 决策权重是客观概率的函数。前者是投资者根据对客观情景的分析, 并可借助概率论和统计方法计算出的客观概率分布;而后者并不是客观概率, 但与其有联系:决策权重函数π (p) 是客观概率p的非线性递增函数 (如图3所示) , 且π (0) =0, π (1) =1。π (p) 真实地反映了投资者对待权重地态度: (1) 投资者会系统性地赋予小概率过多的权重, 而赋予大概率过小的权重, 这表明投资者过分注意小概率事件的同时, 往往忽略了例行发生的事件; (2) 当概率非常接近于0或者1时, 投资者对概率的评价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 此时权重常常被无端忽视或者突然放大; (3) 投资者会赋予自己偏好的事件更大的权重。

四、投资者决策过程的比较

预期效用理论假定, 每个投资者都有一个以期末财富w为自变量的实值效用函数u。该函数定义在自变量wi (i=1, …, n) 构成的集合W上。假设有行为a和行为b供投资者选择。行为a会使自变量wi以pi的概率实现, 而行为b会使自变量wi以qi的概率实现。投资者的决策标准是:当且仅当行为a所导致的效用函数期望值大于行为b所带来的效用函数期望值, 即∑ipiu (wi) >∑iqiu (wi) 时, 投资者选择a而放弃b;反之, 则选择b放弃a。

因此, 在假定投资者有能力正确地估计相关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并能合理地选择行为以使其效用函数期望值最大化的基础上, 再加上给定市场外部条件 (即给定可能的行为结果集W以及其每个元素所对应的概率Pi) , 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可被视为基于期末财富和结果发生概率的预期效用最大化的过程, 用数学表达为:undefined。这一过程可由图4表示。

但是, 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 投资者由于受到决策环境的变化、认知资源、信息占有的不对称、分析判断工具先进性以及自身心理素质等种种因素的制约, 上述预期效用理论的最优决策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 前景理论对投资者的决策框架进行了修正, 认为个人在做决策时会经历两个阶段:一是编码阶段, 即先确定一个合适的决策参考水平, 然后根据这个参考水平, 对决策问题进行编码。当决策结果超过参考水平, 被编码为“收益”;低于参考水平, 被编码为“损失”。二是评估阶段, 其依据是:如果在不同的财富水平wi上, 行为a导致其发生的概率为pi, 行为b导致其发生的概率为qi, 当且仅当∑iπ (pi) v (Δwi) >∑iπ (qi) v (Δwi) 时, 投资者选择a而放弃b;反之, 选择b放弃a。其中, π是决策权重函数, v是价值函数, Δwi=wi-w0是财富偏离某一参考水平w0的大小。这一过程可由图5表示。

五、结束语

与预期效用理论相比, 前景理论产生及其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向着更准确地描述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者行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从而为这一领域里许多应用性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果说预期效用理论是公理性的, 那么前景理论则是描述性的, 它是从实验观察中以归纳的方式发展而成, 而不是从一系列逻辑推理中演绎而来。预期效用理论描绘了投资者理性行为的特征, 而前景理论则描述了投资者的实际行为过程。虽然预期效用理论精确阐释了在某些明显和简单的决策问题的实际选择, 但大多数实际决策问题是复杂的, 需要像前景理论一样的行为上更丰富的模型。

参考文献

[1]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

[2]陈野华.行为金融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3]饶育蕾, 张轮.行为金融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4]乔齐姆.高德伯格, 鲁狄格.冯.尼采著;赵英军译.行为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效用研究 篇10

关键词:边际效用,内在薪酬,外在薪酬,薪酬激励

1 概述

当前, 企业的组织管理己进入以人为本的管理时代,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而且能在人力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吸引和保留一支素质良好且具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 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如果把员工的薪酬 (包括内在薪酬、外在薪酬) 看做两种不同的商品的话, 那么, 我们可以利用边际效用理论对目前的薪酬激励进行分析。本文在这个视角基础上, 以边际效用论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研究企业薪酬激励问题。

2 薪酬激励现状

薪酬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使用得当就能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 使用不当则可能造成人才的流失, 阻碍企业的发展, 因此,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在薪酬管理方面的不足表现得尤为明显, 主要表现在薪酬制度缺乏激励性, 忽视了企业员工内在薪酬的激励作用。目前, 企业对员工的薪酬一般采用基本薪酬加绩效薪酬或基本薪酬加提成的办法、相当一部分企业将经济性薪酬即只是与货币和实物有关的薪酬当作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惟一手段或者最重要的手段, 往往不够重视员工的非经济性报酬, 有的甚至是完全忽略。

3 边际效用论对薪酬激励问题的启示

3.1 边际效用论对薪酬问题的描述

边际效用论认为:在一定时间内, 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随着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的这种现象会带来总效用相应的变化: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值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值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值就会减少。

由于边际效用用递减现象的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 单一外在薪酬激励最终会导致失效。其状态是一个类似于图1所示的三维坐标图。

图1考虑了时间坐标。在外在薪酬投入为C时, 效用曲线为BC;但经过一段时间t后为0, 激励效用由B点下滑到B`点, 形成一条随时间递减的效用曲线。这说明, 单一的外在薪酬所产生的效用都不是一直可以持续下去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就会逐渐消失。也就是说, 单一外在薪酬功能的发挥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发挥作用的, 当条件发生变化后或随着时间的推进其激励功能就会弱化或消失, 激励效用也会因此而不复存在, 甚至会使原来的激励因素转化为保健因素。

3.2 单一外在薪酬引起效用递减的原因

企业单一采用外在薪酬的方式会导致边际效用随时间呈现递减状态。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收入效应。一种外在薪酬制度的效果, 取决于人们对收入的重视程度, 而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又取决于单位收入在人们收入中的比重。单位金钱在人们收入中的比重越大, 金钱的激励效果就越大。所以, 对每个收入总量或是财产总量不同的人而言, 单位金钱所产生的效用不同。对单个人来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个人的收入有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 个人收入总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同等数额金钱在个人收入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 个人所得到的效用也会随之不断减少。

第二, 时间效应。组织在某一时期以单一外在激励的方式来激励员工, 在一定时期内确实能起到一定效果。但如果这一固定激励执行时间过长而又缺乏变化, 久而久之, 这一激励因素就会转化为保健因素。在某一实行固定奖金制度的企业中, 由于固定数额的奖金通常是随着工资发放到员工手中, 久而久之, 奖金就会被视为工资的一部分, 员工逐渐淡化了它是工资之外的奖励, 那么这一固定奖金就不再会对员工产生激励效用。相反, 如果在工资表中缺少了这一部分, 员工反而会产生不满情绪。

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人力资源也开始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 员工的薪酬管理始终是核心环节之一, 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薪酬管理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吸引并挽留优秀员工。最终目标是使薪酬成为企业盈利的有力工具。因此企业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 科学制定和正确执行适合企业自身的全面薪酬管理制度, 将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员工效用水平,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曹国年.对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再认识[J].商业时代, 2007 (2) .

[3]邵雪伟.激励机制的数量经济分析[J].商业研究, 2005 (18) .

[4]钱振波.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政策.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薛亮.核心员工的特征及管理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5 (9) .

批评的效用 篇11

批评的目的,除“一棍打死”者另当别论,往小处说,是改过补缺;往大处说,是治病救人;上纲上线,就是“指点江山”,关乎治国安邦了。批评是求进不是求退,要改好不要改坏,从根本上说批评者和被批评者目标是一致的,但因为立场不同,角度不同,二者又经常发生冲突,鲁迅说:“创作家大抵憎恶批评家的七嘴八舌。”可见批评者和被批评者都存在“情绪化”问题,仅仅要求批评者端正态度,注意方法,也就等于要他放弃批评。对一个“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人,无论你态度怎样温和,也会引起他的“情绪化”。你提醒他衣服脱了一个扣子,他也会勃然大怒,斥责你“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分不清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为什么不看没掉的扣子,只看掉了的扣子,专挑缺点,是何居心?这种事生活中并不少见。茅于轼先生似乎“好了疮疤忘了疼”。

鲁迅用了一个限制词,只说“大抵”如此,喜欢批评家七嘴八舌的创作家还是旮的。史书记载,东晋时有一对名人父子,都是艺术家,父名戴逵,据说“人物山水,妙绝当时”,他雕刻一尊无量寿佛木像,高一丈六,自觉雕刻技法简陋,雕像不能令人崇敬,但又苦无对策。戴逵便藏在帐中,潜听观众谈论,一褒一贬,悉心研究,终于修成新像,一改旧貌,众人叹服。——这是个会听意见的。其子戴颐既是创作家又是批评家,他被宋太子派到瓦棺寺塑造释迦牟尼像。像成,泥工觉得佛像头部太小了,显得不庄严。但又不好修改,十分为难。戴颐看了,说:不必改头部,把肩胛削去一点就行了。泥工照着他的办法去做,塑像果然改观。他不仅会听意见,还会提意见。从全局考量,头小是肩膀宽了,肩胛小了,头也就大了。如果他要“以头为纲”,在头上狠下功夫,势必要牵动耳目口鼻,重新安排,这个释迦牟尼就要重新投胎了。削一削肩胛,轻而易举,一件艺术珍品,也得以保全。但如果他刚愎自用,以为自己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画本画源,画祖画宗,比释迦牟尼更伟大,做出过激反应:“你一个小小泥工竟敢恶毒攻击释迦牟尼,该当何罪?”又到哪里讲理去?可见批评的效用,并不取决于批评者,而取决于被批评者。所以要知识分子不用“情绪化”的态度说话,只说“负责任的、有礼貌的、符合民主精神和有协商余地的话”,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被批评者也是有教养的。而且被批评者的态度更重要,如果他有好话坏话、正话反话都听得进去的雅量,即使批评者态度不那么温和,也能造成一个有礼貌的,有民主精神的,可以协商的环境。广开言路,并不一定得到多少真知灼见,但它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保持昂扬的士气,一个意气消沉的队伍,是不会跟着指挥员冲锋陷阵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香港官员传出丑闻,遭到非议,在查明真相之前,都要去职回避,因为他已失去公信力,没有脸面再在人前招摇。回避了,群众情绪也就冷静下来,恢复了对政府的信心,不会乱动。黑格尔认为:公共舆论对于社会能起一种调节作用,如果一个人发表了意见,就是尽了他的职责。他的主观愿望得到了满足,从而他会尽量容忍。所以言论自由比默不作声危险性要少得多。言论自由,听起来很玄,其实不过是要有说真话的权利。内地一些贪官、昏官、黑官,民怨沸腾,哪怕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还要在公众面前装模作样,指手画脚,“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要别人尊重你,不鄙视你,其可得乎?如果他再“情绪化”起来,给个小鞋穿,轻者倾家荡产,重者家破人亡,像孙志刚那样,你又到哪里去找协商的“余地”呢?

批评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能否形成良性互动,当权者起着主导作用。一般情况下,当权者都不喜欢听逆耳之言,对否定性批评,往往火冒三丈。要使自己的意见被采纳,批评者讲究一点方式方法是必要的,但这个“必要”里也未尝不隐含着鄙视的成分:“这家伙不是东西,说话要小心一点。”所以,对知识分子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说话的方式,而是能不能说真话,有没有说真话的地方,有没有人愿意听真话。茅先生只苦口婆心地劝导知识分子谦恭有礼,不久恐怕只能听到“今天天气哈哈”了。

回顾一下批评的历史,也许是有益的。当社会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当权者信心十足,鼓励人们畅所欲言,上世纪中叶,曾将批评抬到吓人的高度,说:“批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上也充斥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说教,确也表现出一种民主精神,社会呈现欣欣向荣的气象。即使对口出怨言者,也善意相待,毛泽东对柳亚子的规劝:“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一时传为佳话。然而好景不长,等到大功告成,踌躇满志,就要唯我独尊,统一思想,舆论一律,施展阳谋,引蛇出洞,深挖暗藏之敌,聚而歼之,叫知识分子夹紧尾巴做人,再听不见不同声音了。一直搞到”万马齐喑究可哀”,又要劝诱人家讲话,先鼓劲:“不怕杀头,不怕坐牢,不怕开除党籍,不怕罢官,不怕老婆离婚。”又立保证:“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还给自己打气壮胆:“让群众讲话,哪怕是骂自己的话,也要让人家讲。”“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这已经是日子不大好过、需要同心协力克服困难的时候。但是屡次食言,反复无常,已不能取信于天下。果然随后就说一个生产队一条错误,全国七十几万个生产队,七十几万条错误,要登报,一年也登不完。办一张专讲坏话的报纸,不要说一年,一个星期也会灭亡的。这就是公开提倡说假话,报喜不报忧,掩盖事实真相。最后就来个“阶级斗争为纲”,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到了“文革”时期,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就开始割人家的喉管了。从对待批评的态度,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兴衰的全过程。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个国家是说真话亡了的。

茅先生认为一个新时代开始了,“已见曙光,待见朝阳”。我相信这不是廉价的叫卖,但它毕竟还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在政府和民间的互动上,政府确有不俗的表现。因孙志刚案件导致“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对萨斯疫情所作的正面回应,开国以来第一次撤换了撒谎的部长,将纵容部属为恶、打击报复举报人的省委书记开除出党,都显示出政治家们应变的成熟性,但这种良性互动,是政治家感悟的结果,而不是知识分子冷静分析的结果。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暴露、批判,是一种社会责任,即使有些出格,也应看作积极因素,因为他还相信你会倾听他的意见,如果连这一点信任也没有了,他会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选择沉默。前人遗留的一大弊端,就是在和平时期对各种信息实行战时管制,怕人家说话,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严防死守,只能奏效一时,超过限度,不满就冲决而出,正像马克思说的,过去“人们沉默地加以忍受的一切,现在都被大声疾呼地宣布为不能忍受的事情了。”这说明人们公民意识提高了,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参与意识也增强了,对领导者有更高的期望,更强的信心。当民心可用之际,不向腐朽的东西挑战,反而要求人们低眉顺眼地去迁就那种早巳过时、有伤国格的“特色”,难道不让人失望吗?

效用研究 篇12

1.1 森林植物精气的药用保健效用有待开发

据研究, 植物精气是植物的油性细胞不断分泌出的一种“气”, 散发在空气中, 通过呼吸道和人体皮肤表皮进入体内, 为人体吸收。精气的成分70%以上是萜类化合物, 其化学成分透过皮肤的速率是水的100倍, 盐的1000倍。被人体吸收后, 有刺激作用, 可促进免疫蛋白增加, 有效调节植物神经平衡, 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达到抗菌抗炎、健身强体的生理功效。森林负离子也有健体作用;森林美和森林中的鸟鸣、水声、风声、森林枝叶运动发出的声音, 这些声音对人的心理、精神的保健效用;森林景观, 森林的美和文化效用;森林环境与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效用;森林中的水、矿物质、动植物药用植物效用。这些价值的开发应该引起重视。

1.2 不同树种治不同病有待开发

不同的树种会给人的疾病带来不同的治疗效果。就是说, 树木有生物场, 树木对人有治疗作用正是生物场发挥了效能。树木拥有的能量足以治病, 而且效果不一定比药物差, 重要的是要辨别什么树治什么病。俄科学家确定了人与树木相互作用的三大原则, 发现有的树种可以为人增加能量, 有的则会带走能量, 还有一些树种既不能提供也不会带走能量。如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橡树、白桦树、松树、苹果树、栗树、自蜡树、金合欢、槭树、花楸树和椴树就可以为人增加能量。不过树对人的作用因人而异。科学家们还发现, 树的不同部位在不同季节提供的能量也不同。同时, 能够传递能量的橡树和白桦可以使慢性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治疗多种关节炎, 调整血压, 治疗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症。松树、苹果树、椴树和白蜡树等能提高人体的紧张度和抗病能力, 消除疲劳。树木又是如何治疗人的疾病呢?治疗时不一定非要进森林, 借助一小段树木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如果在小段树木的中间钻洞, 树木就会变成磁场校正器, 治疗多种心理和生理疾病。

2 加速森林保健医疗和林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开发

第一, 森林保健疗养和森林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 推进森林疗养和林医药现代化进程, 创新医学林学, 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包括森林保健用植物学;森林药用植物学。进行保健林木药源普查, 有效成分分析、考证、筛选临床用药和临床用森林芳香气。开展保健树木植物的资源分布、品质评价,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及功能, 药效及安全性评价的系统基础研究, 以及基于道地保健林木品种和配伍的创新开发研究。建立传统木本药和保健用森林植物的专著, 为传统中文术语找到匹配的西方术语。形成美学植物学;心理保健植物学;生理保健植物学;药用木本植物产业研发学。成立专门科学研究机构。进行森林植物保健疗养用和药用林栽培技术规程编制研发。进行保健用森林经济学评价和木本药物经济学评价, 如最小成本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用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等。开展森林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普查和评价工作。以保健疗养用森林植物园和药用植物园为依托, 进行保健疗养用森林植物和森林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研究。进行林木保健植物和林业现代中药学的起源、产地、采集、炮制 (保健疗养树木培育) 、性能、配伍、保健用药树种等研究, 形成林木保健植物学科和木本药用植物学科。林木保健植物新品种和林木中医药新产品开发、创新, 形成林木保健植物新品种学和木本中医药新产品学。推进森林疗养的认证和国际化。2000年8月,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公布《植物药研制指导与原则》, 已承认植物药是药品。

第二, 落实“人才强国”战略, 加速造就世界一流的生物技术研发队伍和企业家队伍。设立森林疗养和医药研发试验中心。

第三, 创新森林保健疗养和森林医药开发体制、机制、模式。

(1) 创新森林保健疗养和森林医药产业发展模式。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 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生态工程技术组织起来的, 具有高效经济过程, 和谐生态功能的低消耗、无污染或基本无污染的新型森林保健疗养和森林医药产业, 其突出的特点就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行,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以森林保健疗养园、生态药业园为中心, 制药厂、药材种植和药材养殖等根据药物特性因地制宜, 推进清洁生产, 促进形成产业链。科学选择种植基地, 既要考虑生态适生、地道产区、边缘效应、安全产区, 还要考虑文化景观和创意、栽培技术的特殊性;注重药材质量、商品性状, 按GAP要求生产“绿色中药材”。

(2) 由林业、医药、食品、卫生等行业参与建立森林医疗、医药产业行业规则和技术标准。根据《药品管理法》规范药品市场, 大力推广GMP等国际认证。

(3) 财政扶持、资助、贷款贴息、投资、融资等形式;设立发展基金, 提供资金上的保障;利用或成立担保公司, 促进中小企业贷款;重点扶持森林保健疗养和生态制药;组建森林保健和森林医药专业孵化器, 促进森林保健和森林医药产业的发展。

摘要:以医药现代化传承和发展为基础, 创建医学林学, 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发展森林保健和森林医药的医疗、医药理论, 构建适合森林保健与森林医药的医疗、医药特点的研究方法体系, 提高临床疗效, 促进森林医疗、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森林植物,保健效用,药用效用

参考文献

[1] 张成文.植物提取物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的思考 (提纲) [A].2006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七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上一篇:水源环境论文下一篇:肉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