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信息

2024-08-10

点对点信息(精选7篇)

点对点信息 篇1

随着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普遍实行二级院系管理制度,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很多工作都下移到二级院系,使得二级院系办公室(以下简称系办)成为学校综合管理、协调发展的重要部门,学校的规划、计划、决策,以及与上、下级各单位贯彻实施情况,都由系办来汇集、掌握、分析和处理[1]。这些都凸显了系办在学校整个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面对繁杂的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有效推进办公自动化使得系办工作效率能得到很大提升。而推进办公自动化的重要目的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信息能准确、及时、全面地传达和接收。传统的做法是利用电话或手机逐一通知,这样做既费时又费力,特别是在办公室管理人力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尤显捉襟见肘。

信息网络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有很多途径可以实现信息的点对点传递。最常用的是飞信、移动桌面助理和企信通等即时通讯工具软件。

1 飞信

飞信(英文名:Fetion)是中国移动推出的“综合通信服务”,即融合语音(IVR)、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覆盖三种不同形态(完全实时、准实时和非实时)的客户通信需求,实现互联网和移动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飞信不但可以免费从PC给手机发短信,而且不受任何限制,能够随时随地与好友开始语聊,并享受超低语聊资费。[2]

飞信是办公日常管理中重要的“信息使者”,不用担心打扰对方工作,就能把有效信息及时传递给对方。[3]飞信有如下特点:

1)点对点即时沟通

在工作中,以前单位发布通知,都是在单位公告栏上张贴,这既不能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看到,长期下来也浪费了大量人力的纸张。我们实现将教师加为飞信好友,通过飞信PC客户端向飞信好友发送信息不收取信息费,好友如不在线,信息将以短信的形式自动转发到对方手机上,保证信息即时到达不丢失。利用飞信发通知,既快捷又节省,还可以把重要通知存储起来以备核查。比如,要布置一次会议任务,可以把会议的时间、地点和要求等,用飞信的方式发给教师,便捷明了,尤其是在教师不便接听电话的时候,飞信短信凸显出其优势。

2)随时随地沟通

飞信全面支持手机和电脑的多终端登录以及应用时的任意切换,保证用户的永不离线。实现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让您随时随地都可以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例如:出差在外地,漫游长途电话费用是相当高昂的,利用手机飞信,可以随时随地与同事进行线上和线下交流,而上手机飞信只收取流量费,我们可以通过开通手机上网流量包来节省手机上网流量费。

3)防扰安全沟通

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泄密现象屡见不鲜,垃圾短信铺天盖地,飞信可以做到只有被用户授权为好友时,对方才可与自己通话和发短信,不用手机号码只留飞信号码,安全方便。但飞信可以和手机一样,向移动手机发送短信,只需向对方手机发出好友邀请,即使对方并非添加也可发送短信。

4)定时短信

每逢节日,大家总会向同事亲友发短信祝福语或致谢,收到大量的短信祝福让我们难以一一回复。现在有了飞信,我们可以采用电脑上飞信的方式群发短信,很好地传递了友谊。

5)异网短信

通过飞信发送或群发短信时,常常需要顾及到非移动号码,群发短信往往也是飞信与手机并用。飞信异网短信功能通过PC客户端,可以同时向移动号、联通号和电信号发送短信,打破运营商界限,可向任意手机号便捷的发送短信,当然发送异网短信会收取每条0.1元或0.15元的短信费。

目前飞信已经开通异网用户注册飞信的功能,给非移动用户使用飞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唯一不足之处,异网用户目前只能无法实现点对点短信发送功能,只能通过PC客户端与在线用户进行交流。

飞信注册下载地址:http://feixin.10086.cn。

2 移动桌面助理

手机桌面助理(Mobile Desktop Assistant,简称MDA)业务是中国移动提供的一个让客户利用互联网使用手机功能并管理自己手机的服务,同时MDA还能辅助中国移动在互联网上开展业务营销和客户服务。[4]它有如下业务特点:

1)可以在电脑上用真实手机号码发送短信和彩信。

2)超大容量(10000条)的个人通讯录和便捷的手机通讯录导入导出功能。

3)拥有强大的共享通信录功能,一人创建,群组共享的通信录,其他共享成员登录MDA即可查看,无需单独创建,还有通信录智能搜索、二级分组管理、号码归属地查询等功能。

4)短信和彩信可以定时发送。

5)强大而易用的彩信DIY功能、海量精品彩信搜索。

6)事务提醒等便捷的手机辅助工具。

7)可以体验和办理中国移动业务(如设置彩铃、体验和订阅手机报、查询和缴纳话费等)。

8)MDA的登录界面可以分省分地市设置,可以增加本地宣传活动,并且可以根据各省公司个性化设置。

移动桌面助理与飞信不同之处是发送短彩信会收取短彩信费,目前部分省市短彩信可以计入短彩信套餐,对于开通短信套餐的移动用户,使用桌面助理发送短彩信也比较上算。移动桌面助理注册下载地址:http://mda.10086.cn。

3 企信通

“企信通”是江苏电信开发的一个客户管理系统,它包含了CRM管理、企业通信录共享、互动短信、短信转移等众多实用功能。“企信通”平台突破性的实现了短信互动功能,用户收到短信后,可以进行回复,回复的内容您可以通过企信通平台查看。[5]

“企信通”为我们提供了细致入微的互动交流功能,通过“企信通”平台向对方发送的短信,均可直接回复。并且发送短信的号码可以是固定电话号码,有效提升单位形象。普通群发短信,对方不能直接回复,而“企信通”突破性的实现了短信可直接回复的功能。

在日常办公中我们亦可以实现点对点信息的发布,只要使用电信的固定电话申请注册“企信通”就能实现全网(含电信、移动、联通)点对点信息发送,还能看到短信的发送状态,及时掌握信息发布的即时有效性。企信通下载地址http://www.1183300.com。

在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普及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因此熟练使用这些软件,可以为我们提高办公效率增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讲究经济效益的时代,这些免费应用软件的投入使用;大大节省了我们的办公开支;从环保的角度讲,减少了打印设备的使用,有效降低了办公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李桂娥.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科学化管理的思考[J].学术问题研究,2011(1).

[2]百度百科.飞信[EB/OL].[2012-3-9].http://baike.baidu.com/view/501543.htm.

[3]短信走进学校管理—“飞信”在教育教学(或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8.

[4]中国移动.移动桌面助理.[EB/OL].[2012-3-9].http://mda.10086.cn/mdanew/mdanew_mdats.htm.

[5]江苏电信.企信通[EB/OL].[2012-3-9].http://www.1183300.com/web/function.html.

点对点信息 篇2

外网和业务内网断开后的过度时期, 气象节目上载改为使用光端机视音频实时录制方式, 上传上级电视台的新闻素材采用非编站点光盘刻录输出的方式, 这些传统的素材上载传输方式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工作效率低下, 特别是给高清大容量素材文件交互带来局限。我们必须着手设计和构建新的更科学的系统平台, 既能实现内外网间的物理隔离, 又能实现文件安全高效的互联互通。

1 1394安全传输系统构架

1.1 概述

极速网盾1394传输系统主要用于解决小规模平台间数据点对点的安全传输。该系统的基本硬件架构比较简单, 主要由媒体安全网关、导入服务器和导出服务器组成, 导入端和导出端通过1394B线缆连接, 系统构架原理如图1所示。系统部署了白名单认证、文件深度解析、多级杀毒引擎、1394私有传输协议、系统全实时监控等组件来实现数据的高安全、高效率传输。

1.2 客户端和服务端

系统采用图形化监控界面, 对本地资源、虚拟目标资源和任务状态进行全实时监控。任务提交后, 能实时监看各个节点上数据处理状况, 对各种状况一目了然, 若出现上传失败的情况, 可立即得知失败的原因 (比如源文件包含病毒, 或是文件不完整) 。

在设置菜单中, 可对基本设置、传输设置、文件设置和解析设置等相关参数进行设置, 系统设置需要管理员密码解锁, 一般用户没有授权不允许进行修改。基本设置主要包括1394卡、日志和密码等基础信息的设置。传输设置可以决定系统使用手动还是自动模式工作。文件设置主要是指对文件后缀名的设置, 通过在设置框中输入文件的后缀名来过滤可传输文件。解析设置主要用来设置文件解析规则。经过这些参数的设置, 系统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服务端主要负责1394数据接收, 主要是设置1394PCI插槽的PCI通道号和接收路径的设置, 1394线路接收文件写入的路径可以是本地路径也可以是共享路径。

1.3 安全网关

安全网关是媒体传输的数据总线, 是网络间数据互联互通的唯一通道。它是利用端口映射方式与板块物理存储池建立连接的, 数据传输速度等同于“点对点”的直联方式, 与传统的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相比, 不存在防护滞后的问题。

安全网关采用成熟的Linux操作系统, 使通用平台程序代码无法在该系统上运行, 确保门户网关本身不受Windows病毒和恶意程序的感染、破坏。网关的四个网口可连接四个网段, 每个网段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当一个网段出现问题的时候不会波及其他的网段, 可以有效地防止因为一个网段问题波及整个网络的安全。我们可以方便地对安全网关进行管理, 根据网络具体情况和要求设定网关参数。每个网口可指定开放的端口, 也可指定访问的方向, 要求对流经它的网络通信进行过滤, 以免其在目标计算机上被执行, 可有效防止服务拒绝攻击比如ping of death、teardrop、SYN flood等攻击。同样, 可以禁止特定端口的流出通信, 封锁特洛伊木马。

安全网关设置了白名单认证机制, 白名单采用“除非明确允许, 否则就禁止”的方式, 它以文件为单位对传输内容进行格式分析和过滤, 防止病毒文件的传输。白名单认证组件中已经加入了白名单的媒体数据格式以及该媒体数据格式关联的元数据, 只有符合加入白名单集文件格式的数据才能完整可靠的进入系统, 或者在系统内进行数据处理。

1.4 导入导出服务器

(1) 物理设备设置和服务组件部署

我们采用三台DELL R420作为导入导出服务器, 导入服务器A配置两块1394B卡, 分别作为气象节目导入和非编库素材导出的物理链路, 主要部署数据库、Web服务、1394私有传输协议、多级杀毒引擎和文件认证解析等组件。气象节目导出服务器B和非编素材导入服务器B各配置一块1394B卡, 分别部署1394私有传输协议, 并指定目标路径 (可以是本地路径也可以是共享路径) 。

(2) 文件安全过滤解析

由于广电媒体的特殊性, 通过量身定制的“白名单”集对文件进行身份鉴别。通过“筛选”过滤, 确保需要的文件类型才允许准入。认证通过后, 还要对这个合法格式的文件头进行全方位的特征码比对 (包括文件头、封装信息、索引信息、视频宽高、码率、帧率、声道数、位数、采样率等) 。由于对文件进行深度解析并通过解析后方可进入本系统, 使那些“丢包”及破损的数据文件都被挡在本系统之外,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系统集成国内外专业杀毒软件, 有针对性地对“筛选”准入的文件进行自动杀毒, 有效提高杀毒效率。通过对需要上传的数据进行查杀, 清除或阻止病毒进入内网, 进一步提高文件交互的安全性。

(3) 1394私有通信协议

系统采用1394B专用接口和独家私有传输协议, 为系统提供了安全可靠保证。与常用的TCP/IP协议相比较, 私有传输协议具有更高安全性, 私密性也很好, 它能最大限度保障数据的安全, 既能够实现媒体文件方便导入、导出, 又不会给业务系统引入安全风险。首先, 1394传输标准简单, 只有3层 (无安全漏洞) , 而以太网的传输协议是用的OSI七层模型, 所有1394链路安全性更高。其次, 1394链路和以太网链路的传输协议不同, 以太网是公开协议, 1394是独家私有通信协议。我们知道, 一般有威胁的网络攻击和不安全的程序都是利用公有协议 (TCP/IP) 的漏洞进行攻击, 利用TCP/IP协议进行传输, 而1394接口的链路采用私有通信协议, 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特殊加密处理, 恶意程序也不能对它不认识的协议进行攻击。因此, 不安全的恶意程序是无法在1394链路中进行传输的, 实现内外网网络物理隔绝。

2 导入导出工作流程

2.1 导入导出方式

文件传输模式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 手动数据传输流程, 需要工作人员在导入端将要传送的数据手动选取并执行导入、导出操作。自动导入、导出方式则不需要人工去操作软件, 用户可在客户端设备上将需要上载的文件直接拷贝至自动模式指定的扫描目录中即可。导入支持U盘或其它移动介质中的文件或文件夹进行传输;也可支持本地磁盘或映射磁盘中的文件或文件夹进行传输。任务被执行完毕后, 会根据任务实际执行结果显示在相应状态列表中。

2.2 气象节目导入播出网流程

气象节目导入流程如图2所示。气象客户端提交任务后, 文件经过安全网关的真实性、完整性认证, 推送至导入服务器A的TEMP异构缓存中。网关只指定开放21与8099端口, 并指定访问的方向, 其他端口访问一律禁止, 这样网关可以有效地保护导入服务器A免受病毒侵害和网络攻击。文件就位后, 杀毒引擎对异构缓存中的文件进行病毒检测。病毒扫描过后, 文件深度解析组件对无毒文件进行解析。文件杀毒解析过程中, 若文件带毒或不符合编码要求, 文件被自动件删除, 并给客户端一个返回信息, 说明文件失败原因。接下来, 文件通过私有的1394协议进行传输, 文件最后推送至播出网边缘存储 (导出服务器B或共享路径指定的位置) 中。

2.3 非编节目库素材下载流程

非编节目库素材导出流程如图3所示。工作人员将要下载的素材拷贝到非编导入服务器B中, 也可以通过共享路径拷贝到内网指定文件夹内。非编导入服务器B对该文件夹进行扫描, 通过私有的1394协议进行传输, 将文件推送至导入服务器A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设置, 是否要启用杀毒和文件深度解析进程, 因为非编素材库中的素材我们默认是安全的。同时根据内网向外网传输的要求设定网关参数, 指定该网口开放的端口和访问的方向, 其他一律关闭。文件经过网关过滤后, 被输送到省市节目上传站, 通过FTP软件向上级电视台传送。

3 结束语

1394安全传输系统采用安全网关加1394私有传输协议的构架方式, 安全网关可根据电视台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设定网关参数, 以弥补防火墙的不足。系统设置杀毒引擎、白名单认证和文件深度解析组件, 确保文件交互过程中免受病毒侵害。与常用的TCP/IP协议相比较, 1394私有传输协议具有更高安全性, 私密性也很好, 它能最大限度保障数据的安全, 既能够实现媒体文件方便导入、导出, 又不会给业务系统引入安全风险。该系统操作简单, 可支持手动、自动传输;支持双向传输、多条1394链路并行工作传输, 效率高达50~60MB/s。总之, 它是在现阶段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严峻形势下, 实现内外网物理隔绝的一套理想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点对点信息 篇3

即时消息传递(Instant Messaging,IM)是基于互联网协议的应用程序,它能够使应用不同类型设备的用户进行一对一的通信。IM最流行的形式是聊天,在聊天的同时可以在计算机之间交换短文本消息。

直接使用WinSock API函数来完成上述功能,不但要记忆很多的WinSock API函数调用格式,还要了解设计WinSock API网络编程的算法。对于编写Windows应用程序来说,还要涉及复杂的消息驱动机制,设计事件处理函数来处理套接字发送、接收数据等事件。

为了简化WinSock网络编程,使用户专注于应用程序算法的设计,Microsoft的基本类库(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或MFC)提供给Visual C++两个用于WinSock编程的类-CAsyncSocket和CSocket。这两个类在不同程度上对WinSock API函数进行了封装,在编程时使用经过封装的MFC WinSock类使编程工作大大简化,而且,这两个类都提供了事件处理函数,通过对事件处理函数进行重载,用户可以在应用程序中很方便地对套接字发送、接收数据等事件进行处理。

2. 有关定义

(1)套接字(socket)是对通信端点的一种抽象,一个正在被使用的套接字都有它的类型和与其相关的进程,提供了一种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机制。

(2)Windows Sockets(Winsock)规范是一套网络编程接口,提供一套库函数调用和相关语义,是一个面向网络通信编程的API。应用程序调用Windows Sockets的API实现相互之间的通讯,Windows Sockets又利用下层的网络通讯协议功能和操作系统调用实现实际的通讯工作。

(3)MFC:Microsoft的基本类库(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或MFC)提供了两个用于WinSock编程的类-CAsyncSocket和CSocket。这两个类在不同程度上对WinSock API函数进行了封装。

3. 即时消息传递系统工作原理

即时消息传递系统的原理与打电话类似,当系统的一端正在等待另一端打开通信连接时,就像您在等待某人给您打电话时,一直在留心电话铃响。与此同时,另一端试图同第一端连接,这种方式就类似于向某人打电话。一旦两端间建立了连接,它们之间就可以互相发送和接收信息了,正像两个人打电话交谈一样。最后,如果一方或双方完成了对话,连接即被关闭,就像打完电话后把电话挂断一样。

4. 时消息传递系统工作流程

服务器要创建一个用于侦听的套接字,为该套接字分配地址之后,调用listen()函数使它处于侦听状态;客户机在创建套接字完毕后,为套接字分配地址,然后调用connect()函数,请求与服务器套接字连接;服务器套接字在收到客户机的连接请示后,调用accept()函数,该函数创建一个用于连接的套接字。应用该套接字和客户机上的连接套接字,用户就可以在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了。在结束传输之后,客户机调用closesocket()函数关闭套接字,服务器也调用该函数关闭用于侦听和连接的套接字。

5. 系统逻辑设计

5.1 用MFC AppWizard生成程序框架

在Visual C++的IDE环境下选择菜单File→New→Projects→MFC App Wizard(exe)→Project Name→“OK”→“NEXT”→Windows Sockets→“Finish”按钮,选择“OK”按钮,应用程序的框架就将自动创建。在创建了应用程序框架之后,可以布置程序的主对话框,向应用程序的主对话框添加控件。设计好对话框之后,选取View菜单中的ClassWizard菜单项,或直接按“Ctrl+W”,打开MFC ClassWizard,将对话框中的控件和变量相关联。

5.2 继承CAsync Socket类

选择Insert菜单中的New Class→选取Class type为Generic Class→在Base class的Derived From列中输入CAsyncSocket,→在As列中接受默认值public,点击“OK”按钮,就可以把这个新创建的类添加到应用程序中。

在该套接字类中添加一个成员变量,用作指向父对话框窗口的指针,指针变量的类型为CtalkDlg*(Cdialog的派生类),变量名为m-pDlg,访问权限为私有。最后,添加套接字类事件处理函数,这些函数将用于调用对话框中名称类似的那些函数。

5.3 建立连接

添加对套接字事件的处理函数,在对话框类中添加On Accept()事件处理函数和On Connect()事件处理函数。

现在可以编译和运行应用程序,启动两个副本,把其中一个设置为侦听模式,然后把另一个应用程序与之相连接。为此,先向对话框类()添加三个成员函数,这三个函数是套接字类()的事件处理函数需要调用的。把三个函数的类型都指定为void,访问权限为公共。指定第一个函数声明为On Send(),第二个函数的声明为On Receive,第三函数的声明为On Close。

5.4 发送和接收数据

两个应用程序间建立了连接,用户就能够在对话框窗口中的编辑框中输入文本消息,然后单击“发送”按钮,就应该可以把消息发送到另一个应用程序,一旦消息发送出去了,它将被添加到已发送消息的列表框中。

当“发送”按钮被单击之后,应用程序需要检查是否有消息输入了编辑框,获取该消息的长度,并发送该消息,然后把此消息添加到列表框中。为了在应用程序中添加此项功能,使用Class Wizard向“发送”按钮(ID:IDOK)的单击事件(BN-CLICKED)添加一个事件处理函数,注意不要接受默认的函数名,将函数名改成On Send Msg(),编辑该函数。

对于消息的接收方,当套接字的On Receive事件被触发时,表明一个消息已经到达了,可以用Receive()函数从套接字检索到该消息。如果消息被顺利检索到,需要把接收的字符数组转换成Cstring类型,并把接收的消息添加到已接收的消息的列表框中。通过编辑对话框类(CtalkDlg)的On Receive()函数。

5.5 终止连接

终止连接的操作后,应用程序会接收到一个On Close套接字事件,和建立连接的过程相反,连接的套接字需要断开,发送消息的控件需要置为禁用状态。在客户端,“连接”按钮控件由禁用状态变成可用,因为应用程序允许客户机程序改变某些参数,并打开与另一个服务器程序的连接。同时,服务器应用程序继续侦听是否有其他的连接请求,侦听的端口等信息不变。

6. 结束语

以上设计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型的,一个服务器只能支持一个客户,因此它实际上是一个基于“点对点”模型。通过这个即时消息传递系统,用户可以在应用程序中很方便地对即时消息进行处理,而不必关心系统内部复杂的、抽象的源代码,极大地简化了程序设计,给一般程序设计人员提供了方便。

摘要:本文选择Visual C++开发工具,使用基于WinSock网络编程的类,对WinSock的API事件处理函数进行重载,用户可以在应用程序中很方便地对套接字发送、接收数据等事件进行处理,从而建立“点对点”即时消息传递模型。

关键词:IM模型,Winsock,MFC

参考文献

[1]Dreamtech软件研发组.即时消息传递系统编程源代码解析[M].姬孟洛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点对点信息 篇4

中国电信IMS试点四重挑战

中国电信, 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网络层面的问题, IMS的网络该如何建设对于各试点省份都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结合所参与的试点省份建设情况, 华为专家向记者表示, 华为认为中国电信当前部署IMS网络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 中国电信拥有庞大而复杂的固定网络, 现网业务多且各种接入类型复杂, 在本次试点前, 对于IMS能否完全承载现网业务, 现网用户迁移到IMS的可行性如何, 是常常被提及的问题。

其二, IMS对软交换的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多媒体能力和各类终端的接入上面。随着中国电信“光进铜退”战略实施, FTTx接入为多媒体业务开展奠定了带宽基础。但除接入网络、核心网要具备能力外, 多媒体业务的规模开展还涉及终端环节及业务环节。当前终端价格成本还无明显下降情况下, 如何通过业务创新让多媒体终端能够落地。

其三, 基于IMS可以解决C网无法提供多业务嵌套的问题, 同时带来新的移动固定融合业务体验。上述专家强调, 实施这个解决方案有两个关键点, 一方面将C网呼叫信令锚定到IMS为C网用户提供业务, 接续时延方面对用户感知不能造成影响。另一方面, 通过SSF方式与中国电信现网智能业务互通, 以重用现网业务。

其四, IMS安全建网要提高IMS网络的可靠性, 增强处理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网络自恢复能力。当在台风等自然灾害来临时, IMS主用网元P/I/S-CSCF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HSS (归属用户服务器) 等发生故障时, 对备用设备的选用正常, 相关场景可以正常接续, 满足电信设备容灾要求。P-CSCF放通方案可以适应不同能力终端容灾, 即使在下一跳没有冗余网元的情况下, 也可以提供业务。同时, IMS主要网元如CSCF/ATS支持启发式SIP Option检测机制能有效保障省际互通安全。

运维难题多方位应对

新部署的IMS网络与现网相比逻辑网元更多, 为运营维护人员提供便捷的维护手段是必须的。而且各地运营商在运维管理方面缺乏充足的经验, 需要设备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该专家告诉记者, 华为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了有效的运维工具。

全网信令跟踪

IMS组网中有很多的核心网元, 一个用户呼叫过程的完成, 信令流必将在多个核心网元间穿越, 一旦网络出现了故障, 很难再通过传统的单网元信令跟踪手段来实现问题的快速定位。因此需要一个可以对多个网元间信令同时进行跟踪、分析并进行问题快速定位的运维手段。基于这种运维需求, 华为IMS运维解决方案提供了全网信令跟踪功能。该功能可以在远程维护的模式下, 以图形化的方式把用户呼叫过程中多个网元间复杂的信令流程图进行复原, 从而直观的呈现给运维人员。同时通过时序还原、信令解析、信令比较等辅助手段, 帮助运维人员尽快确定问题所在, 从而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

网络健康检查

日常的网络运维中, 维护工程师需要知道目前网络中网元可能存在的隐患;网络发生故障后, 维护工程师可以使用网络健康检查快速定位到问题源头。网元升级前后, 维护工程师需要使用网络健康检查功能检查升级前后网元的状态, 判断升级后的结果是否正确。基于这种情况, 华为IMS开发了网络健康检查工具, 运维人员可以很方便地远程同时对多个网元设备进行健康检查, 检查结果会以报告的形式呈现, 使运维工作变得简单、便捷、轻松、高效。

除此之外, 网络健康检查工作还可以配合软件版本升级使用, 健康检查的报告即可作为软件升级是否可以启动的判断依据之一, 同时通过对设备升级前后的环境分别进行检查、对比, 运维人员也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升级是否成功。

一键式信息收集

运维人员想更全面地掌握现网设备的信息, 以便对有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收集一次信息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代价, 随着IMS网络部署, 这种问题将会越来越凸出, 必将困扰运维人员。华为IMS运维解决方案提供了一键式信息收集工具, 解决定位信息收集困难的难题, 只需要登陆web页面, 花上几分钟, 创建好收集任务,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去等待收集结果。

点对点信息 篇5

数字电视的发展和传输网络的双向化改造是广播电视系统的重大变革, 它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数字电视多媒体消息业务系统 (TVMMS) 的使用, 将大大提高家庭信息化水平, 使电视成为家庭信息化的中心。同时, 数字电视运营商也迫切需要一套适合数字电视网络使用的增值业务协议.来保证各项业务在网络中安全、快速的进行。因此。针对TVMMS系统设计数字电视点对点协议 (TVPP) 十分必要。

二、TVMMS介绍

1、TVMMS系统的各种接口:

(1) MMl:用户代理与TVMMS网关, 服务器之间的接口:

(2) MM2具体实现上, 可以将网关器与服务器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中;

(3) MM3 TVMMS网关/服务器与外部服务器之间的接口;

(4) MM4 TVMMS网关/服务器与管理控制服务器之问的接口;

(5) MM5 TVMMS网关/服务器与计费系统之间的接口:

(6) MM6 TVMMS网关/服务器与消息存储中心之间的接口; (7) MM7 TVMMS网关/服务器与用户数据库之间的接口; (8) MM8 TVMMS网关/服务器与TVMMS网关/服务器之间的接口;

(9) MM9:TVMMS网关/服务器与VASP之问的接口。

2、TVMMS编址、寻址方案

编制方案:用户终端编址【1-2】, TVMMS网关/服务器编址, VASP编址。

寻址方案:TVMMS系统对用户终端的寻址, TVMMS系统对TVMMS网关/服务器的寻址, TVMMS系统对VASP的寻址.

3、TVMMS实体

用户代理 (UA, User Agent) ;TVMMS网关/服务器;外部服务器;计费系统;TVMMS消息存储中心;TVMMS用户数据库。

三、TVPP协议

1、TVPP协议介绍

TVPP协议是应用层协议, 类似于中国移动使用的CMPP和联通使用的SMPP【3】协议。在广电网和互联网之间建立连接, 交互过程中均采用异步方式, 即任何一网元在收到请求消息后应立即回送响应消息。TVPP以TCP/IP作为底层承载协议。各实体在相互通信前需要以“客户一服务器”方式建立TCP连接【4-5】。

2、TVPP协议需要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1) 对支持的内容格式进行规范TVPP应该支持文本、图片、视频等各种内容格式;

(2) 应采用的通信方式通信链路的建立维护拆除连接的种类采用的端口号交互应答方式等;

(3) 编号规则包括SP编号业务编号STB地址码通信节点编号各种命令ID号的定义等;

(4) 超时重发机制差错重传机制流量控制 (滑动窗口) 重复丢弃机制有序控制机制等;

(5) 各种信息头和信息体的定义;

(6) 通信的安全性包括加密方式用户鉴权收费等方面;

(7) 对SP和各种通信节点的管理;

(8) 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3、TVPP采用的通信方式

SP与ISMG之间、ISMG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时, 可以采用长连接方式, 也可以采用短连接方式。所谓长连接, 指在一个TCP连接上可以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包, 在TCP连接保持期间, 如果没有数据包发送, 需要双方发链路检测包以维持此连接。短连接是指通信双方有数据交互时, 就建立一个TCP连接, 数据发送完成后, 则断开此TCP连接, 即每次TCP连接只完成一对CMPP消息的发送。

(1) 长连接

通信双方以客户-服务器方式建立TCP连接, 用于双方信息的相互提交。当信道上没有数据传输时, 通信双方应每隔时间C发送链路检测包以维持此连接, 当链路检测包发出超过时间T后未收到响应, 应立即再发送链路检测包, 再连续发送N-1次后仍未得到响应则断开此连接。

参数C、T、N原则上应可配置, 现阶段建议取值为:C=3分钟, T=60秒, N=3。

网关与SP之间、网关之间的消息发送后等待T秒后未收到响应, 应立即重发, 再连续发送N-1次后仍未得到响应则停发。现阶段建议取值为:T=60秒, N=3。

消息采用并发方式发送, 加以滑动窗口流量控制, 窗口大小参数W可配置, 现阶段建议为16, 即接收方在应答前一次收到的消息最多不超过16条。SP与网关间、网关之问采用长连接端口号分别是7890和7930。

(2) 短连接

通信双方以客户-服务器方式建立TCP连接, 应答与请求在同一个连接中完成。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 操作以客户端驱动方式发起连接请求, 完成一次操作后关闭此连接。

点对点信息 篇6

关键词:Agent,点对点协同,KQML,ARM

1 概述

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工业经济发展势头更猛。但是高速发展的工业经济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环境, 减少环境污染, 并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1】。如何判定某个地区的环境出现污染问题, 是通过对该地区的环境检测数据分析得到的。传统的环境检测方法多数是检测人员携带检测仪器到预定地点进行数据采集, 这样的缺点就是时限性和地域性限制, 在某些不适合检测人员监测的地点无法检测数据, 也不能传送实时的环境数据。

分布式人工智能 (DAI) 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分布对象之间的协调操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分布式人工智能是研究人工智能计算中的开放性和交互性, 其核心就是强调系统中计算的协调性, 它将传统的通用问题求解策略和基于知识表达的基本推理形式向面向对象混合协作的模式发展, 由集中向分布式解决发展。

本文利用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基于点对点协同的环境感知Agent系统来代替检测人员检测环境数据, 解决了传统的环境检测方法的缺点, 以自动化检测来代替人工检测, 为低功耗、智能化的城市环境云计算平台提供底层支持。

2 系统架构

2.1 城市环境云计算平台结构

城市环境云计算平台以环境感知Agent为节点, 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 将各个Agent布置在特定区域而形成的[7]。这些节点功耗低、稳定、可靠, 极少需要检测人员的干预便能长时间运行。各节点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组成网络化的城市环境云计算平台[8]。

城市环境云计算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

2.2 环境感知Agent系统架构

环境感知Agent系统是由提供各种服务的子Agent组成的, 子Agent是实际的执行体。子Agent包括:UIA (用户界面Agent) 、MA管理Agent) 、PMA (电源管理Agent) 、DCA (数据采集Agent) 、DBMA (数据库管理Agent) 、WSA (Web服务Agent) 、CA (通信Agent) 。子Agen的层次关系如图2所示。

UIA (用户界面Agent) 通过GUI与用户交互, 用户的任务通过UIA交付给MA, MA通知下一层的相关子Agent工作来完成用户的任务。

MA (管理Agent) 是用于将UIA接收到的用户任务分类后分派给下一层的子Agent。

PMA (电源管理Agent) 是用于管理Agent的功耗, 使Agent在工作状态和挂起状态切换。

DCA (数据采集Agent) 通过Agent外接的传感器采集温度、湿度、噪声等环境信息, 并进行数模转换。

DBMA (数据库管理Agent) 用来管理Agent上数据库, 将DCA采集的环境信息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 并向WSA提供需要的数据。

WSA (Web服务Agent) 用来向用户提供Web服务, 用户通过浏览器便可以查询Agent中的环境信息。

CA (通信Agent) 用来响应的Agent进行通信, 是Agent之间协同、托管的前提。Agent之间通过KQML语言进行交互。

2.3 Agent点对点协同

开放的多Agent系统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Agent之间的协同, 协同的前提是发送请求的Agent如何定位提供能力的Agent。多Agent系统中的基本角色包括:请求者、中间人、提供者。中间人负责协助为请求者定位提供者。中间人模型包括黑板模型 (blackboard) 、媒介模型 (matchmaker) 、经纪人模型 (broker) 。

黑板模型 (blackboard) :请求者将他们的问题投递至黑板, 提供者查询黑板中他们可以解决的问题。

媒介模型 (matchmaker) :提供者将他们的能力存储在媒介中, 请求者查询到他们需要的能力后, 直接与提供者联系。

经纪人模型 (broker) :该模型保护请求者和提供者的隐私。经纪人了解请求者的需求和提供者的能力, 为请求者找到合适的提供者。请求者和提供者在一个事务中并不直接联系。

本文设计的Agent系统使用媒介模型 (matchmaker) , 单个Agent同时扮演请求者、提供者、媒介。例如一个Agent需要提供者的服务, 并为其他Agent提供服务。服务者在媒介中注册他们的服务, 如果这些服务改变了或者服务者退出Agent系统, 媒介注销提供者的注册。媒介将提供者的能力、网络位置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请求者需要某种服务时, 请求者先生成一个元查询, 元查询请求媒介返回一组匹配的提供者, 然后请求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最合适的提供者。特别是当某一种查询经常发生时, 媒介将匹配该查询的提供者的信息保存在本地缓存中, 当查询再一次发生时, 媒介直接从缓存中取出提供者信息。

2.3.1 Agent搜索算法

本文给出以下有关定义:

系统中所有Agent的集合A={a1, a2, a3, …, an}, n为系统中Agent的个数。

系统中Agent的剩余可运行时间ST={st1, st2, st3, stn}, Agent的剩余可运行时间由系统电量决定。

系统中Agent的剩余存储容量SM={sm1, sm2, sm3, smn}, Agent的剩余存储容量由系统内存容量和数据库容量共同决定。

系统中Agent之间的响应时间RT={rt1, 2, rt1, 3, rt1, n}, Agent以周期性广播的形式探测周围的Agent, 得到回复的时间即是响应时间。

在每一个Agent中维护一张2维的表格Trust_Table.如图3所示, 行代表其他Agent, 列代表Agent的属性, 例如ST、SM、RT。Agent定期检查更新该表, 当Agent需要协同服务时, 便从该表中查询到合适的Agent。

2.3.2 Agent数据托管

环境感知Agent是部署在特定区域中, 极少需要人为干预, 因此当发生系统故障时Agent应当有能力将数据托管到其他Agent上。知识查询与处理语言KQML是由美国国家研究计划署 (APPA) 提出的知识共享计划 (Knowledge Shareing Effort, KSE) 的一部分。KQML作为一种信息格式和信息处理的协议, 主要用于各Agent之间知识实时共享和行为协调, 为Agent之间和其他信息服务器和客户之间提供了一种语言规范。Agent数据托管的流程如下:

1) Agent M检测电池容量低于某一个下限, 将正在执行的进程挂起或终止。

2) Agent M查询自身的TRUST_TABLE, 根据推理公式1, 得到最合适的托管Agent N

3) Agemt M与Agent N建立连接, 并绑定。

4) Agent M与Agent N之间数据传递

5) Agent M与Agent N解除绑定后, Agent M将自身当前进程的数据保存后关闭系统。

2.3.3 系统实现

本文设计的环境感知Agent系统的硬件载体使用韩国三星公司基于ARM9的微控制器s3c2440AL芯片。该芯片是基于ARM9架构, 通过提高增加时钟频率和减少指令周期, 可以达到2倍以上ARM7的的处理能力, 功耗更低, 性能更强。该芯片采用5级流水线, 相对于ARM7的3级流水线, 提高了时钟频率和并行处理能力。操作系统选用linux2.6.30内核, 通过对其编译配置, 使其支持ARM9体系, 并精简内核。Linux需要根文件系统的支持, 用于提供系统运行的数据环境, 本系统采用YAFFS作为根文件系统。YAFFS (Yet Another Flash File System) 文件系统是专门针对nand闪存设计的嵌入式文件系统, 适合于大容量的存储设备。系统子Agent的实现如下:

DCA (数据采集Agent) :本Agent设计为内部处理、统一接口的可替换模块化结构。各种传感器根据需要连接到模数转换采集板上, 这样可以方便用户随时裁剪和扩展系统的功能, 对应每种传感器的环境数据采集工作由驱动层的传感器数据采集驱动完成。该模块组成如图4:

PMA (电源管理Agent) :该Agent采用太阳能电池板给铅酸电池充电。电池分为主电池和备用电池以保证电池容量不足时的电源安全, 并根据主、备电池的电池容量进行主备电池的切换, 通过嵌入式linux系统内核守护进程完成全速状态和休眠状态的切换, 以达到降低系统功耗的目的。

DBMA (数据库管理Agent) :采用SQLLite作为Agent的数据库。由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湿度等数据, 经过数模转换, 存储到SQL-Lite中。该系统每一种环境信息对应数据库中一张表, 包括温度表、湿度表、噪音表等。

WSA (Web服务Agent) :本Agent采用boa服务器作为系统的web服务器。采用CGI程序作为boa服务器的后台处理程序。使用CGI+AJAX技术设计动态页面, 使用户体验度更高。

3 结束语

本文将KQML语言和多Agent协同托管机制结合在一起, 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多Agent、点对点协同的环境感知系统。该系统在工作过程中, 减少了人工干预, 使环境检测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白义, 张晓杰.改变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建立科学的环境数据监测网的构想[J].化工环保, 2004 (S1) .

[2]彭润, 于卫红.基于Web Service与多Agent的商务智能系统[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1 (12) .

[3]陈晓争, 周莉, 张轶.基于ARM Cortex的嵌入式扫频仪设计[J].通信与广播电视, 2010 (Z1) .

[4]印盼, 赵建军, 袁宏攀.基于TQ2440和Linux的触摸屏的驱动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 2011 (2) .

[5]师勇.嵌入式移动数据库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 2012 (3) .

[6]Bo Chen, Harry H, Cheng, Joe Palen.Integrating mobile agent technology with multi-agent systems for distributed traffic detectionand management system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2009, 17 (1-10) .

[7]Armbrust M.Above the clouds:A berkeley view of cloud computing[C].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s, 2009.

点对点信息 篇7

IPTV (网络电视) 作为利用流媒体技术通过宽带网络传输数字电视信号给用户的业务, 它不同于一般的宽带业务。首先, IPTV面对的是庞大的消费群体, IPTV体系结构应能够承受突增的用户数量。其次, 传送多媒体内容要求更高的计算资源、带宽资源和海量内容存储能力。再者, 视频质量应满足实时播出要求, 系统稳定性强, 并具有严格的资源和控制功能。这些要求给流媒体技术提出了更新的挑战[1]。P2P (对等连接) 技术是最近两年涌现的一个热潮, 国内不少的互联网公司纷纷押宝在P2P技术上, 一时间, P2P的概念风靡整个互联网市场。然而目前单纯的P2P应用亦存在它的问题, P2P业务的盛行会带来网络流量风暴;新闻监管缺失, 内容版权管理真空, 盗版盛行, 可能导致恶性病毒, 给电信运营商以及产业链造成损害。另一方面, 作为传统运营商级别的CDN (内容分发网) , 在过去的多年时间中, 在为运营商加速流媒体、实现下载、直播和点播、管理流媒体平台、智能分发和控制等方面, 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由于CDN由于其核心仍然是基于集中服务器的结构, 跟地域化管制紧密相连, 很难降低其扩展的成本。而且传统CDN技术在流量高峰时期对突发流量的适应性, 容错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缺陷。随着用户规模的迅速增加, 对CDN应用发展提出了较大挑战。

P2P技术和CDN网络的固有缺陷, 都对其业务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融合P2P技术和CDN网络, 寻找一套可实现低成本扩展、有效监管、有效管理、服务保障、区域控制的IPTV解决方案则成为当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1 CDN技术

CDN也称为内容传输网络。这个概念于1996年由麻省理工学院一个小组提出的, 并开始对CDN技术进行研究, 他们在1999年成立了一个专业CDN服务公司, 为Yahoo提供了专业服务。如今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的企业和服务商开始使用CDN技术来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CDN是建立在现有IP网络基础结构之上的一种增值网络, 是在应用层部署的一层网络架构。CDN的核心是利用智能化策略技术, 将中心的内容和服务推送到网络边缘, 使得用户可以在最近的和服务质量最佳的地方获取服务, 其关键技术包括了高速缓存、负载均衡、内容路由、内容分发、内容存储和内容管理等方面的技术[2]。

CDN的网络架构见图1。

CDN技术具有的特点:

1) 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和连接带宽, 让用户连接到最近的服务器上去, 访问速度快;

2) 全局负载平衡, 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网络服务的性能与质量;

3) 热点内容主动传送, 自动跟踪, 自动更新;

4) 网络具有高可靠、可用性, 能容错且很容易扩展;

5) 无缝地集成到原有的网络和站点上去。

CDN技术具有的优势:

1) 可减少消耗的网络带宽, 减少网络访问的延迟和用户响应时间, 提高网络性能和网站内容的可用性;

2) 提高网站资源的管理控制能力, 智能分配路由和进行流量管理;

3) 发送的内容受到保护, 未授权的用户不能修改;

4) 内容提供商可以在本地自己决定服务的内容, 内容是动态的;

5) 内容提供商在降低成本的同时, 提高了服务质量, 提供的内容更多、速度更快;

6) 可线性、平滑地增加新的设备, 保护原有的投资。

因为上述的特点和优势, CDN技术能加速和提高宽带流媒体的使用, 使互联网的多媒体用更加普及, 这些应用包括在线播放、音乐点播、电视直播、游戏等, 大大促进网上应用和服务的发展。

但是, 现有CDN都只是针对传统互联网的网络结构、内容传送和业务开展方式建设起来的, 如果直接用来为IPTV业务提供服务, 还存在一些不足。如, 对视频编码格式支持不足, 时延太大, 无法提供广播级的视频服务, 系统结构过于简单, 随着服务能力的扩展需要不断的投资等。为了能够承担起IPTV业务的存储、分发、传送, 需要对现有CDN技术进行优化改造。

2 P2P技术

目前, 业界对P2P的定义还没有一个标准的说法, 简单地说, P2P技术是一种用于不同PC用户之间、不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3]。它打破了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 在对等网络中, 每个节点的地位都是相同的, 具备客户端和服务器双重特性, 可以同时作为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提供者。

P2P是采用一种与CDN完全不同的内容传递方式。P2P的核心是利用用户资源, 通过对等方式进行文件传输, 这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型。P2P通过“非中心化”的设计和多点传输机制, 实现了不依赖服务器而快速地交换文件[3]。基于P2P的IPTV体系结构可以使得IPTV业务的广播和转播等门槛得到降低, 可以让更多用户参与并提供自制的多媒体内容得到基于全球覆盖的共享和分发, 同时还可以节约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对接流量, 减少网络建设成本。

然而, P2P系统也存在明显的缺点, 就是可用性问题, 尽管从整个系统而言, P2P是可靠的, 但是对于单个内容或者单个任务而言, P2P是不稳定的, 每个peer可以随时终止服务, 甚至退出系统, 即交换的内容随时可能被删除或者被终止共享[4]。

迄今为止, P2P网络已经历了集中目录式P2P网络模型、纯P2P网络模型、混合式P2P网络模型和结构化网络模型等几个时代[3], 各种模型各有优缺点, 有的还存在着本身难以克服的缺陷, 因此, 在目前P2P技术应用的阶段, 各种网络结构依然能够共存, 甚至呈现相互借鉴的形式。

3 CDN和P2P技术优劣分析

下面对CDN和P2P技术做一个简单的优劣势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到, 在可扩展性、内容版权、用户管理有效性、QoS (服务质量) 、流量有序性方面, CDN和P2P技术是各有所长, 基本上是完全互补的, 如表1所示。

也就是说, P2P和CDN技术在几个关键点上, 完全实现互补, 如果能将两种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 必然是一种更加完美的组合, 那就是PCND技术。

4 PCDN技术

为了避免骨干网上的流量对冲, PCDN通过集中的分布式架构, 将P2P的流量严格限制在同一边缘节点的区域内。PCDN传输的内容与原CDN的内容有所不同, 根据P2P协议对内容 (包括文件和流) 做切片处理后, P2P用户将根据这些规则来完成P2P共享, P2P在边缘层的引入大大降低了边缘服务器的压力, 提高了文件传输和流媒体传输的效率, 同时又充分利用了用户的闲置上行带宽。另外, PCDN的用户采用客户端的方式, 可以拓展更好的应用和服务, 比如分众广告和差异性服务等。

PCDN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PCDN产品的核心设计思想是在CDN的边缘节点上引入P2P自治域。由单个或若干个ContEx边缘节点设备及其覆盖的最终用户作为对等实体, 共同构成一个P2P自治域。在域内利用P2P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而自治域之间不发生流量交换。P2P与CDN的结合原理如图3所示。

PCDN的网络架构采用3层结构, 分为核心层、骨干层和边缘的P2P自治域。在核心节点部署应用及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 实现对PCDN的业务管理、运营支撑和业务生成;骨干节点部署节点设备, 核心节点域骨干节点构成内容分发体系实现内容的有序分发和传送。而P2P自治域实现P2P的内容服务, 通过骨干节点的设备进行管理、控制和服务保障。

5 基于PCDN的IPTV系统架构

IPTV也叫交互式网络电视, 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通信技术。IPTV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 以家用电视机或计算机作为主要终端设备, 通过互联网络协议 (IP) 传送电视信号, 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5,6]。

IPTV的工作原理是把源端的电视信号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转化成适合IP网络传输的数据形式, 然后通过IP网络传送, 最后在接收端进行解码, 再通过电脑或电视播放。由于对数据的传输速度要求比较高, 所以要采用最新的高效视频压缩技术, 例如ITU-T H.264、MPEG4等[6]。

本文设计的IPTV系统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部署, 基于上述CDN和P2P相融合的技术, 提供一个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由于流媒体具有松耦合, 高扩展性的特点, 从IPTV体系结构的垂直控制功能上来讲, 一个典型的IPTV系统架构采用分层的模式, 使得平台系统上的应用开发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业务应用需求而快速扩展, 具体IPTV系统平台的业务与功能组成包含门户业务层、内容媒体服务层、流媒体传输层、承载网络层、接入系统层、终端层和系统支撑层。结构如图4所示。

1) 门户业务层。以Web网站的形式面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和服务。客户端只要使用浏览器即可实现视频点播及其他视频互动活动, 无需安装其他任何软件, 无需做任何设置, 做到了客户端的免维护。

2) 内容媒体服务系统。该层主要完成节目的数字化, 将原始节目进行编码、压缩。其承担了IPTV业务运营的所有基本功能, 包括频道管理、媒体资源管理、流媒体编码、内容存储管理、内容审核等。

3) 系统支撑层。系统支撑层是IPTV业务运营的综合管理及运营支撑系统, 包括用户管理、认证计费、数字版权保护 (DRM) 、系统实时监控、网络配置管理等多个子系统。

4) 流媒体传输层。采用CDN和P2P相融合的优化技术来进行流媒体的分发和传输, 避免了骨干网上的流量对冲。通过这种集中的分布式架构, 将P2P的流量严格限制在同一边缘节点的区域内。

5) 承载网络层。IPTV是一种实时性的流媒体业务, 其对端到端带宽、时延、抖动和误码率有较高的要求。承载网络层采用IP网络作为视频承载网络, 支持广播型的传输技术, 而且核心网和城域网支持IP组播技术。

6) 接入系统层。接入系统主要为IPTV终端提供接入功能, 使IPTV终端能够顺利接入到IP承载网。目前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作为宽带接入网的一种方式在几年内仍然占主导地位, 以太网接入方式也渐渐增多。采用FTTH (光纤到户) /FTTB (光纤到大楼) 的方式, 结合ADSL、SDSL (单线对数字用户线) 、cable modem等技术, 也可使用FTTC (光纤到路边) 加HFC (混合光纤/同轴网) 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宽带接入。

7) 终端层。目前IPTV终端主要有3种形式, 即PC (个人计算机) 、机顶盒加普通电视机和手机。

6 系统平台的优点

1) 超级种子保证普遍服务质量:可实现用户间互动, 彻底从集中控制的传统流媒体中解放出来, 降低了技术应用门槛, 实现了传统流媒体运营平台难以实现的互动直播和互动点播;

2) 强大的音视频文件操作功能:支持针对音视频节目的文件操作, 如预览、修改、剪切、合并、删除等;

3) 运营商可进行有效的内容监管:可实现对数字节目的版权保护, 非法用户即使将内容下载到本地也无法正常播放, 有效保护内容供应商的知识产权;

4) 完善的用户认证管理:完善的用户管理和认证机制, 实现多级别的用户管理;

5) 应用的地域控制、管理和系统整体的流量区域控制, 有效保证了负载均衡, 从而保证运营效率。系统提供完善的负载均衡功能, 真正的基于服务器CPU (中央处理单元) 、内存监测与Web任务实时监控的动态任务分配, 准确地将用户点播请求均衡到集群服务器中的流媒体服务器端, 使负载真正能够均衡, 让服务器集群中的每台服务器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率, 提高整体网络性能, 提高自愈性, 确保网络视频点播平台的关键性应用;

6) 极强的扩展性:采用分布式结构体系, 方便添加视频服务器, 在后台管理系统中做简单设置, 即可实现视频域集群组的扩容, 轻松满足系统扩容需求;

7) 可限制P2P技术在特定区域使用:可以方便地对媒体内容进行按区域配置, 有效保证媒体的播放区域;

8) 用户管理和计费策略:系统提供多种途径进行用户认证和计费, 可按用户类型定义收费标准, 灵活定制多种计费类型、优惠政策、套餐组合。

7 小结

当前, 各大电信运营商处于业务转型期, 将从传统的单一业务转向综合服务提供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采用PCDN技术可以快速地、低成本地进行网络建设和业务扩展, 电信运营商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展以IPTV应用为代表的流媒体的直播、点播和下载业务, 可以快速扩大用户数量, 集聚人气, 扩大流量。基于PCDN的IPTV将可以成为一个盈利的媒体商业发布, 也是电信运营商向新的管理和运营模式转变的一个好机会。

摘要:研究分析了P2P (点对点) 传输技术和CDN (内容分发网络) 技术的各自特点, 并对PCDN (点对点与内容分发网融合) 的技术做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 将PCDN的基础网络架构作为网络承载层应用于IPTV (网络电视) 系统平台的设计之中。同时提出了基于此技术的IPTV系统平台的系统架构及实现方法, 并对系统架构的特点和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点对点传输,内容分发网络,网络电视

参考文献

[1]侯自强.发展IPTV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J].世界电信, 2006, 19 (2) :30-32.

[2]胡兴军.内容分发网络 (CDN) 技术及市场应用[J].当代通信, 2005 (17) :65-66.

[3]周文莉, 吴晓非.P2P技术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6 (1) :76-79.

[4]侯自强.在CNGIIPv6上建立诚信安全的P2P环境和分布管理系统[J].中兴通讯信息技术, 2005, 11 (3) :21-24, 34.

[5]许永明, 谢质文, 欧阳春.IPTV——技术与应用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语言伦理下一篇:银杏的施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