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声音

2024-10-22

传播声音(共12篇)

传播声音 篇1

如何让中国的声音在世界有效地传播?这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不乏沉重的话题, 甚至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话题, 其艰难不仅在于理论, 更在于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求实态度。

一、我们为什么要向世界说明中国:缘起与模式的改变。

从一年前国内四行业协会联合商务部在CNN推出的“中国制造”广告中, 可以看出中国人要与世界沟通的强烈意愿, 而这种意愿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运行的现实状况密切相关。显然, 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经济和市场的重新分配, 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这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份额和边界的调整过程其实是必然的, 即使不是中国, 也会由其他新兴经济体引发。但这种调整带来的相关国家国内产业调整、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总会引起一些民众的对立情绪, 为中国商品进入构成了很大的非关税阻力。并且, 由于语言和意识形态的问题, 在传统西方文化视野里, 中国过去一直被边缘化, 被认为是一个神秘的国度, 而这种神秘往往意指异类的、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当这样一个被认为是异类的巨人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其商品在全球无所不在的时候, 对方往往由于不清楚你将按什么规则出牌、是否是自己的潜在威胁而心生疑虑。

我们也需要反思自身的进入方式。中国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涌入世界各地, 但中国的声音并没有实现全球化传播。缺少了文化的进入、对当地的社会人文环境没有贡献、对当地社会没有参与, 而只是单纯的商品大量涌入, 难免给人留下攫取利润的不良印象, 很容易导致“中国制造”威胁论。隔阂产生偏见、偏见导致冲突, 要真正改变“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对外沟通和文化输出首当其冲。

按照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和框架理论, 虽然新闻中阐述的是事实, 但往往是经过建构的、单一角度的事实。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建构, 往往只能为受众提供一个角度, 并且是具有深厚西方文化底蕴和政治、社会背景的, 因此毫无疑问, 中国应当对建构自身形象有所作为, 而不是只依靠西方媒体来塑造中国形象, 这样不仅能改善西方主流人群对中国和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 而且能帮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

同样明显的是, 还要向世界说明, 中国需要规则与模式的改变。

从商务部等有关国家形象的广告中, 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外传播思路的一些积极调整。政府能够开展这种国家形象的营销行为, 是一种认识上的进步, 而要向西方输出声音, 就需要有他们可接受的媒体和方式来传达, 这种通过西方主流媒体投放商务广告, 使其听到中国第一手声音的做法, 在现阶段是一种务实的表现。然而, 国家形象广告不能成为唯一的推广模式, 它与企业、社会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沟通应该是并行不悖的。公民交往, 学术交流、旅游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 中国还可以推出政策、文化等多方面的整体形象广告, 要让世界了解, 中国是一个遵循人类共同价值和游戏规则的国家。如果能够通过多层次的综合传播, 提供给西方主流人群解释中国的另一种角度并被其接受, 在一定程度达到某种平衡、消除某些误解, 就是非常成功的推广了。

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 眼下的国家形象广告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还有待商榷。对比与中国人通过整体概念把握具体事物的习惯, 西方人更倾向于从具体的个案和场景来体验, 更重要的是, 沟通的第一步不是晓之以理, 而是动之以情, 让对方产生认同感才是传播成功的关键。目前这类广告的呈现形式还是略显东方化, 并不符合西方人认识问题的角度和逻辑:整体上看这则广告是在讲概念、说道理, 而不是感染人或以情动人, 这种传达形式对于认同感的建立比较不明显。

这方面其实可以借鉴韩国的成功做法。中国人过去对韩国有多少了解和兴趣?但是韩国人通过韩风和韩剧中一些时尚元素的渗透和浪漫场景的营造, 让许多受众对韩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和好感, 这种情感认同进一步带动了韩国的旅游业, 乃至整个韩国文化的对外推广。

好的传播效果应当是一盏能够照亮全部阴影的无影灯, 但这不可能由单一的传播行为完成。对于第一个国家形象广告而言, 我们也不能苛求其涵盖各方各面的诉求, 毕其功于一役。偏见的产生不是一时的, 因此它的消除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应该更加耐心和宽容, 创造更宽松的交流方式和空间。希望在“中国制造”等国家广告之后能够有更多后续的推广和传播活动, 真正达到对外沟通和文化输出的目标。

二、在造就传播的话语影响力方面, 国力是重要的, 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甚至不是第一位重要的因素。

“弱国无外交”, 这话是有几分道理的——任何有作为的外交都是建立在一定实力基础上的, 传播也是这样。有人把信息的流动比喻成一个连通器中的液体流动:只有当一端和另一端产生位差, 流动才能够产生。换言之, 传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和国家的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如果我们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微不足道的小国, 即使你把报纸、电视、广播送到别人家门口, 也不会对你产生多大的兴趣, 只有当你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力在世界上举足轻重时, 你的声音才有可能是人们“必听”的。

但是, 国力并不决定一切, 甚至它并不是决定传播影响力的第一位重要因素, 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反例。日本的经济实力早就位居世界第二了, 但是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似乎和它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 原因可能有很多, 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缺少自身话语的独特核心价值——它和美国太一致了, 用传播学的术语就是传播内容的同质重复, 这样一来就缺少了人们选择和倾听它的话语的理由——与其听你说, 不如听美国说, 因为美国的表达更彻底、更鲜明、更到位。事实上, 人们在对同一类事物做出选择时, 多数情况下是只选第一, 很少会选第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就其经济实力而言, 它们所在的国家在世界的排名大约应该在几十名之后, 但是它们在反恐和中东事务上的国际影响力甚至可以和CNN这样的大牌媒体叫板。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充分有效地利用了阿拉伯世界的资源, 向世人展示了阿拉伯世界的视角, 让人们看到了事实的另一面, 为人们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提供了一个有独特价值的信息渠道。

显然, 上述事实其实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国际影响力, 或者当地发生了具有相当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事件, 便有可能为其建立世界话语权创造契机。但是, 这种可能能否变为现实, 则取决于实力和事件以外的因素,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传播内容与形式的价值因素。

从目前世界传播的格局上看, 不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基本上是由CNN、美联社和《纽约时报》等少数西方媒体所塑型的, 而且即使是我们自己的国际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上述媒体所塑型的。

为什么中国在世界传播舞台上的声音如此孱弱, 以至于严重“失语”?是因为我们的国力孱弱吗?是因为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缺少造就国际影响力的内在品质吗?是因为我们表达的声音不够独特吗?显然都不是。我国传媒的表达 (从内容到形式) 不可谓不独特, 其旗帜鲜明的党派形象和不加掩饰的宣传腔, 非常明显地是和西方媒介有着天壤之别的, 但是这种“独特”似乎并没有构成吸引人们阅听的现实价值。显然, 除了实力和独特性之外, 传播话语影响力的造就还有着更加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那么这个因素是什么呢?

三、在国际传播领域, 目前的“游戏规则”基本上是由西方主流媒介确立的, 它塑型了人们信息消费的胃口, 决定着传播致效的话语方式, 这是我国传媒走向世界时必须正视和顺应的。

从最一般意义上来考察, 价值是从物的有用性和主体需要的对应中产生的。在传播领域, 政治、经济、文化的辐射力构成了传播产品物的有用性的基础, 而打造与主体需要相对应的有用性, 便成为传播产品真正具备价值的关键。

首先, 传播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就是信息沟通和影响力的发生是建立在传授双方共同经验适度重合的基础上的。换言之, 一切产生现实价值的传播产品必须与人们既有的信息消费经验、信息消费偏好和信息消费模式相切合, 如果不切合, 传播者就会沦落为“沙漠中的布道者”——再好的教义、再多的资金, 也不会产生任何实际的效果。问题的关键在于, 在国际传播领域, 目前的“游戏规则”基本上是由西方主流媒介所确立的, 它塑型了人们信息消费的胃口, 决定着传播致效的话语方式, 这是我国传媒走向世界时必须正视和顺应的。譬如, 客观、公正、平衡、独立, 这是西方主流媒介主导下的国际传播市场的基本口味, 是人们对于传播产品进行价值选择和鉴别时的基础性标准。所谓客观, 就是要把事实报道与观点评论严格区分开, 不在事实的报道中羼进主观的评论;所谓公正和平衡, 就是要不偏不倚地对待争议双方, 引述一方观点时, 一定要同时引述与此不同或者对立方的观点;所谓独立, 就是指媒介要不偏、不倚, 体现社会良心和社会正义, 持有不同于任何利益集团的独立视角, 拉开距离报道事实和分析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成功, 除去反恐形势凸显了阿拉伯世界的重要之外, 一群受过BBC严格培训的新闻人对于西方主流媒体传播规则的熟知和利用, 是其制胜的关键因素。

也许有人会说, 我们要高举旗帜, 和党中央保持一致。这话看上去正确, 其实大谬不然。首先, 我们的报道内容是给我们自己看的还是给别人看的?如果是自娱自乐, 你尽管卡拉OK好了, 但是如果你是要给别人看的, 你就必须要和别人的需要方式以及偏好、口味相接轨。其次, 从传播艺术的角度看,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天然去雕饰, 最好的宣传是最没有宣传味的宣传。实际上, 简单地保持口径上的一致是最容易做到的, 但往往又是没有效果的。信息论告诉我们, 顺向流动的信息价值是比较低的, 只有错开一定的角度, 信息的价值才有可能确立。

四、构建国际话语权的第一步:“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

曾经看到过一条报纸的宣传语:“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但是, 我们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在国际新闻报道中, 常常是有新闻的地方没有我们, 我们媒体的国际报道往往只是西方跨国媒体报道的“二传手”。近来, 加沙战火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但是我们了解加沙战况的全部资讯却几乎都是来自于西方媒体的报道;再往前追溯, 我们媒体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报道, 充其量也只是在西方媒体报道基础上的一种编辑。没有来自于新闻一线的第一手报道, 没有我们站在新闻第一现场发出的声音, 这意味着什么呢?往浅里说, 这是我们国家的传媒软实力还不行, 而往深里说, 实质上是听由中国人的头脑被西方媒体格式化——至少在国际新闻认知方面是这样。

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世界是媒介化了的社会。大约70多年前,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舆论学者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 在其名著《舆论学》 (Public Opinion) 一书中指出:大众媒介时刻在向人们构建拟态环境。换言之, 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 而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 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都保持经验性的接触, 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 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 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 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信息环境, 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 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 (媒介内部) 进行的, 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 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大量的传播学研究表明, 在这种由媒体构建起来的拟态环境基础上, 媒体在决定人们关注什么问题 (社会议程设置) 、决定人们从哪种角度看待问题和用什么逻辑来分析问题 (“诠释包裹”与“框架装置”) , 甚至于在塑造人们的态度和观点 (“启动效应”) 方面能够扮演重要的角色。1972年麦克斯韦·E·麦库姆斯 (Maxwell E.Mc Combs) 和唐纳德·肖恩 (Donald Shaw) 在《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指出:大众传媒对某些问题 (议题) 的特别报道倾向和力度 (显著性和重要性) 将影响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认知, 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其后, 心理学家凯尼曼 (Kahneman) 和特威尔斯基 (Tversky) 的决策研究发现, 同样的讯息经由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选择, 其不同的表达方式就是陈述的框架, 不同的决策选择结果体现着传播策略所显现的框架效应。而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 (Owen Goffman) 等人的研究表明, 框架构建就是人们通过选择思考结构 (框架) 对事件进行主观解释并构建社会现实的过程。有学者因而认为, 框架至少存在于新闻来源 (因其可决定如何从自身组织的角度诠释事件真相) 、新闻文本 (如新闻中的关键字、语词、标题等) 、新闻工作者、读者以及社会文化中 (框架的真正起源) 。

由上讨论可知, 第一手新闻资讯的掌控, 在形成社会议程和诠释框架方面扮演着至为重要的角色, 因此当我们缺失新闻来源第一手把控能力的时候, 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失去了社会议程设置的能力, 失去了对于事件的解释权, 并且最终让我们的人民无奈地接受西方媒体影响力的格式化。

问题的关键还不仅仅在于人们的认知层面。认知上的误导往往会进而导致自我实现预言的社会效应。研究显示, 如果媒体在初始时构建了一个假环境, 那么在特定条件下就足以引发基于这种情境状态的社会行动。社会学者默顿曾举例美国1930代代大萧条时期的一家银行倒闭来说明这一概念。一家经营状况良好的银行, 在某一天偶然聚集了较多的人提款, 于是有人据此做出一个判断:这家银行的经营出了问题。这本是一个虚假的情境定义, 却在储户中流传开来, 结果大家争先恐后地提款, 致使这家银行真的经营不下去了。这个结果, 当然不能证明最早认为这家银行经营出了问题的那个人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而是预言影响了储户的行动所致。

从个人行动的社会性角度看, 个人的决策总是会受到他人影响的, 在变化较为迅速的社会中, 人们会把媒体的报道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试想, 当媒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出现偏误的情况下, 媒体的假定会成为许许多多社会成员的假定, 这时自我实现预言就可能成为一种危机传导的机制。

处于崛起中的中国需要关于世界的真相和与世界沟通的能力, 而真相和共同能力在认知上的本质就是信息对称以及由此造就的优势。信息对称的认知, 必须由不同媒体多角度报道来共同构建, 因此“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是实现把握世界真相、与世界有效沟通的至为关键的第一步。

五、对内传播体制的改革是对外传播模式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从中国社会言论尺度的宽松度和活跃程度看, 30年来每十年中国都会有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中西方的参照点不同, 西方观察中国的参照点源自西方的价值标准和利益诉求, 所以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进步很快时, 西方还在批评中国太不民主、过于专制。中国社会现在并不缺少自由, 抛开媒介的丰富程度, 信息公开条例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 但是在正式的媒介表达尤其是官方语言里, 其表达还是有很大的限制。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进步很大, 但是外国人并不认可这一点?恐怕我们自己也有某些根本性的不足。就像我们做社会调查一样, 有些指标是反映社会深层的指标, 有些指标是中介性的指标, 还有些指标是显示性指标, 显然我们在显示性指标方面的呈现做得不够, 我们没有把自己具有本质意义的进步一面展示给别人, 就像我这人很好心, 但总是说些不那么让人爱听的话, 这样双方就会产生误解, 这恐怕是目前对外传播效果不够好的症结所在。

我个人并不觉得中国本身的自由程度有太大的问题, 其实中国目前的自我决策、自由程度还是很充分的, 而在政治表达、正规表达方面, 我们的确还有很大的欠缺,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 我们国内的传播体制对于传播空间的严重约束。常常有人提出对外报道和对内报道实行“双轨制”, 我认为“双轨制”虽然可以给对外传播以某种相对宽松的行动空间, 但这种宽松是极为有限的, 国内的传播体制和传播模式不做深刻的变革, 对外传播模式的变革及其传播效果的提升就缺少现实的基础。因此, 解决国际话语权的问题, 不能仅仅从对外传播的狭隘思路着手, 必须与国内传播体制和传播模式的相应变革联系起来加以考虑。

传播声音 篇2

《声音的传播》这一课,我是按照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拓展应用的思路进行教学的。学生经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探究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能力,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的能力,从而构建起学生对声音的传播的认知,为今后的探究、学习奠定了一定感性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的结构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过程之间衔接语言用得不太好。其中在数据分析的时候,分析不到位,应该把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数据,而其中又有些数据比较雷同呢?是因为误差的存在,导致这么多的不同,而误差又有很多种,比如线没有拉直,听筒的关系,或者有噪音,或者材料有损坏等等多种原因,有的数据出现的次数多,大概就是因为它的传声效果比较好的缘故。

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但是点评不到位,应该用多种形式的语言多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拓展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尝试,巩固运用。教学时,通过师生协同活动,启发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尝试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巩固和掌握科学概念,发展学生智力,激发探究科学的情趣。通过设置情景,表扬激励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在学中乐、乐中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获得新知,并加以运用,巩固提高。

总之,本课时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操作,观察,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验----分析----综合的形式,步步深入,培养了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同时注重讲练结合,使学生逐步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让学生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学以致用,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不足之处:

1、活动有余,思维不足,活动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热闹越好,活动中最好能有一定思维上的训练。

2、课堂的评价激励语少,学生的回答很精彩,而点评还是比较单一,不够到位,应该用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认识声音传播的真面目 篇3

声音的这种性质在地震求救时非常有用哦,求救者可以通过敲击建筑物来求救,要比不断地喊话更有效!

声音通过振动的形式产生,通过气体、液体或固体传播出去。然而,声音在传播时,它到底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吗?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两个简单的工具来认识声音传播的真面目吧!

实验3 认识声音的真面目

器材:长绳、彩虹圈

绳子和彩虹圈在摆动时,如果摆动方向与它们的方向垂直,就会看到美丽的波浪形,当摆动越快时,波浪会变得越小,近似沿着直线去传播出去!当振动方向沿着彩虹圈方向时,会发现彩虹圈里形成了时密时疏的形状。

声音就是以这种压缩与舒张的方式向外传播的,当它推动到我们耳朵中的鼓膜时,再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从而听到了声音。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就会知道:声音是通过声源振动产生的,声源振动时挤压着周围的物体,从而将声音传播出去。这就是来去无踪却又把快乐和知识传递给人们的声音!

本期“我在现场”答案:

监控录像显示,博比直接跳过入口处的三层台阶进入公寓。这说明他知道台阶刚刚被刷过油漆,可却对警长说他是今天第一次回公寓,显然是在撒谎。

讲好民警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篇4

2013年12月, 中宣部与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 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 文学要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宣传好中国形象, 已成为作家、评论家和文学工作者达成的共识。但是, 笔者发现目前相当多的涉警题材文学作品没有讲好中国故事, 没有传播好中国声音, 作品中的警察故事与现实严重不符, 与“中国梦”相距甚远, 所有这些负面警察形象并不能带给读者信心、力量和鼓舞, 不能提振国民精气神, 不能让读者对人民警察产生尊敬之感、同情之心、理解之意。作家们笔下警察形象为何与现实中的警察形象反差如此大, 原因何在?窃以为, 作家们没有放下身段 (放下架子) 、深入警营了解警察生活, 才会导致不了解人民警察、不懂公安工作、不知悉办案程序, 最终才将人民警察写得不真实, 将办案程序描绘得漏洞百出。如此写作, 并不利于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不利于社会的安全稳定。

以东方学为研究对象的萨义德认为东方学作为一种话语, 是欧洲文化霸权的产物。东方并不是实在的东方, 它是被西方话语创造出来的“他者”, 它是被西方话语想象性地虚构出来的谎言。东方学隐含的前提是:因为你是东方人, 所以你有罪, 所以你是低人一等的。在西方人心目中, 东方形象是和神秘、愚昧、腐朽、纵欲、罪恶等本性联系在一起的。我看了如此多的涉警题材作品, 摸出一个大致的规律:大多数非公安系统的作家们心目中的人民警察形象就是一个“他者”, 犹如西方人心目中“东方形象”一样, 非常不真实。如果这些涉警题材被译到国外, 正好迎合了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形象”, 正好被西方敌对势力所利用。尤其是在大力倡导意识形态安全的当下,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加紧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多层面的文化侵略, 以实现其“和平演变”的战略图谋。因此, 有民族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形象及中国警察形象的重要性, 必须提防文化殖民主义, 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宣传好中国警察形象。

著名诗人艾青认为:“任何艺术, 从它最根本的意义上说, 都是宣传, 也只有不叛离‘宣传’, 艺术才得到了它的社会价值。”且看一些名家名篇是如何宣传中国警察形象, 如何讲中国警察故事的:如中篇小说《第四十圈》中的原文:“那个人 (人民警察) 慢慢地逼近她 (牛光荣) , 从他嘴里冒出的混合着酒精、烟草和其他说不出来的怪味道喷在她脸上, ‘现在摆着你面前的只有两条出路, 要想保住你自己, 就必须承认是齐光禄强奸了你, 而不是你自觉自愿的与他发生性关系;要想保住齐光禄, 你就得承认自己是卖淫, 包括与齐光禄和其他男人发生性关系, 都是你自己主动勾引他们的。’”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 种种迹象表明此作在彰显公平正义这一主题内涵方面是大大的失败。《第四十圈》中的场景、细节等严重地损害了人民警察形象, 严重地伤害了那些信念坚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人民警察和英烈家属的情感。

《第四十圈》发表在《人民文学》2014年第2期头条, 紧接着被《小说月报》2014年第4期和《小说选刊》2014年第4期等大刊名刊转载, 足见此作的影响力, 人民警察的负面形象也会大大地被传播。

实际上, 不仅仅是《第四十圈》中的人民警察形象被歪曲、被解构, 现在全国相当多的名家笔下和名篇中的人民警察形象都走了样、变了味, 与现实大相径庭。这些警察要么对群众态度粗暴, 恶语相向;要么胡乱执法, “不作为”或“乱作为”。在大力推行阳光执法的今天, 在人人都是录音机、人人都是照像机、人人都是麦克风的当下, 特别是刑事诉讼法于2011年进行第二次大修之后, 新刑事诉讼法第121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 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 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 保持完整性”。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肯定会珍惜自己的“饭碗”和前途。且看牛光荣“被锁在铁笼子里。这是一间囚室。”“齐光禄被塞进一辆黑色囚车。”如此叙述, 说明作者不懂公安工作, 不了解办案程序, 不知道刑事讼诉法已经修改了。派出所里从来就没有设过囚室 (以前叫“留置室”) , 后来改为“讯问室”, 更没有“囚车”这一说法。

我以为上述文本隐性地宣传人民警察的负面形象。也许有的作家说:我的作品并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只是现实生活的隐喻。但是, 借人民警察来说事, 或把人民警察当作噱头, 也是不妥的。毕竟, 人民警察是国家形象的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创新对外宣传方式, 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事实上, 也有一些作家讲好了中国警察故事。如非公安系统作家张笑天的《山地车》 (2008年7月5日《光明日报》第6版) 讲警察如何人性化执法。小说中的“我”这名父亲生活艰辛。女儿考上了重点中学, 必须买一辆自行车。“我”便到废品收购站买了一辆旧车, 却被人“借”走了。有人“点拨”我也去“借”。正当我下手时被警察逮现行, 我当即给警察跪下, 请求他们别告诉我女儿说我当小偷被拘留, 不为给我留脸面, 只求给孩子留个做人的尊严。警察还真的答应了我的请求, 不仅将我偷车的事情隐瞒, 还集资为我女儿买了一辆车。我以为像这样的作品就能温暖心灵。

再看邓宏顺的《归案》 (《小说选刊》第12期) 中的陈副大队长坚决主张帮杀人嫌疑犯李泽洲讨回工钱。其理由是:“嫌疑犯犯了法, 该当的罪他必须当, 但他的正当权益也应当受到保护!我总觉得我们有责任帮他讨回这笔工钱!”在警察的帮助下, 李泽洲讨回了工钱, 服服贴贴地跟着警察走。小说突转, 遭遇了泥石流, 李妻怂恿只伤皮相的他趁机逃跑, 他却说:“如果换两个我不很佩服的公安人员, 现在我肯定会逃跑……但他俩却冒着那么大风险为我讨要工钱……我要等到毛队和陈副来找我。”由此可见, 李已经被警察的行为感化了。用李自己的话来说:是警察帮他讨回了人格和尊严。

……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为“别人设想”, “删削些黑暗, 装点些欢容, 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但既然是呐喊, 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 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 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 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上述公安文学作品中的亮色不正好艺术地构建了人民警察形象, 彰显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么?

本人研究公安文学近20年, 倒是发现相当多的出自公安系统作家笔下的人民警察形象是正面的, 与现实生活相符合。据我分析, 毕竟公安作家自身就是人民警察, 当他们潜心沉浸到自己作品中之后, 潜意识地会对人民警察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感、亲近感。

如张策中篇小说《无悔追踪》 (线装书局, 2013年7月版) 用倒叙手法讲故事:“我”父亲 (老肖) 退休了, 且腿残疾了, 却执意要我当警察。“我”父亲还说:“我只要求你把那冯静波的真面目查清楚, 哪怕是证明他清白无辜而我错了也没关系。”原来老肖是从冯静波的一个地道的立正动作, 凭直觉断定这个家伙是一个潜藏的特务, 便执著地追查。在调查过程中, 老肖死妻、丧子、断腿, 但他不放弃、不舍弃, 40年来不忘苦苦追踪……此警察人物与瑞士迪伦马特的《诺言》中的马泰依酷似, 皆是警察中的“硬汉”, 凸显的是忠诚意识, 震撼人心!

……

如果这些照亮人心、为时代进步提供正能量的公安文学作品被译到国外, 那才是真正地宣传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文明, 真正地宣传了中国形象和中国警察形象, 真正地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目前,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国内社会转型又处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环境大变动的背景下, 经济全球化助长了西方文化霸权主义, 致使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空前的危机。为了争取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 理性、平和、恰到好处地讲好中国故事, 宣传中国形象, 宣传中国警察形象刻不容缓。

新华网北京2015年5月21日消息, 习近平同志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希望此报以创刊30年为起点, 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锐意创新, 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 讲述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公安部郭声琨部长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发挥公安文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 大力加强警营文化建设……要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公安文化作品, 发好公安声音, 讲好民警故事, 唱响主旋律, 激发正能量。2014年4月9日, 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光明日报社文艺部、文艺报社、鲁迅文学院共同主办了“中国梦”与文学创作研讨会。此举表明高层领导已经充分意识到了“中国形象”、“中国故事”与“中国梦”之间关系甚密, 可喜, 可贺!

但是, 如何让文学作品中的警察形象在实现“中国梦”中扮演应有的角色, 传播好中国声音才是本文探究的主旨。20多年前, 著名公安作家王仲刚等有志之士向公安部建言说荧屏 (电影、电视) 上的公安题材影视剧泄露了侦破手段、宣扬了暴力和血腥等, 有关部门闻讯即改, 立马采取措施。

如今, 本人作为一名公安文学推介者和言说者, 基于倡导意识形态安全、维护人民警察形象的良知和责任感, 仅就纸媒 (电子媒介也有类似的问题) , 如大型纯文学期刊所刊的涉警题材作品中的警察形象发表一点感言, 但愿在下的阅读感受能对文学从业者们有所触动, 希望他们能真正地讲好民警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摘要:本文就纯文学作品中的警察形象进行分类与归纳, 并试图分析警察形象不怎么好的原因, 希冀对文学从业者们有所触动, 期待他们讲好中国故事, 特别是讲好中国警察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声音产生与传播教案 篇5

新乡市第七中学

段世宇 导入:

同学们,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观赏一段录像,依据录像内容,猜一猜我们今天将要学习什么知识。

播放视频“声音的世界”

(录像语: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声音就会带来痛苦、烦恼和诸多不便)

师:是啊,要是没有了声音,恐怕我们这节课上起来就要困难得多了。(稍停)你猜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什么内容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章《声现象》的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板书:4-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我们就听到自己的哭声和周围亲人们的笑声,声音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再熟悉不过了。可是,你想过吗?我们周围这些形形色色的声音都是如何产生的呢?它们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声音的产生

师:我们先来探究第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板书:

一、声音的产生

敲击音叉,音叉发声。

师:声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通过两个小实验探究一下。学生活动1:橡皮筋实验

两位同学合作,一位同学把橡皮筋拉紧,另一位同学用手拨动它。

师:橡皮筋发声了吗?

生:发声了。

师:橡皮筋发声时在做怎样的运动?

生:振动。

师:当振动停止的时候,橡皮筋还能发声吗?

生:不能。

师: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橡皮筋_____时,能发出声音;不振动时,_____发出声音。

生:(填空)

学生活动2:刻度尺实验

将刻度尺全长的三分之二伸出桌边,将另外三分之一紧压在桌子上,拨动伸出端。

师:拨动尺子,尺子发声了吗? 生:发声了。

师:发声时,尺子处于什么状态? 生:处于振动状态。

师:你有什么办法让正在发声的尺子立即停止发声吗? 生:(到讲台前演示)可以迅速用手捏住尺子伸出端。师:很好。捏住尺子的目的是什么? 生:让它停止振动。

师:很棒!振动停止后,尺子还能发声吗? 生:不能。

师: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尺子_____时,能发出声音;不振动时,_____发出声音。

生:(填空)

演示实验1:音叉实验

用小锤轻敲音叉,音叉发声。再用手握住音叉,声音消失。然后再次敲击音叉,并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原本静止悬挂着的乒乓球。

师:(用小锤轻敲音叉)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音叉发声。

师:(用手握住音叉)还能听到声音吗? 生:听不到。

师:再看一遍。(再次敲击音叉,并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原本静止悬挂着的乒乓球。)

生:乒乓球多次被弹开。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

师:(用手握住音叉,并把音叉靠近原本静止悬挂着的乒乓球。)还能听到声音吗?乒乓球被弹开了吗?说明了什么?

生:听不到。乒乓球没有被弹开。说明音叉没有振动。师:音叉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是由振动产生的。

师:当振动停止的时候,音叉还能继续发声吗? 生:不能。

师: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演示实验2:扬声器振动发声

播放视频“扬声器振动发声”

师:扬声器发声时,豆子为什么会“跳舞”? 生:因为扬声器发声时在振动。

师:短片中扬声器播放音乐前,豆子处于什么状态? 生:静止,不振动。

结论:扬声器______时,发出声音;______时,不发出声音。

学生活动3:感受说话时声带振动

师:把手放在咽喉部,说话时,你能感觉到什么? 生:声带在振动。

师:不说话时,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声带不振动。总结与思考:

1.在以上的实验中,发声的物体相同吗?发出的声音相同吗? 2.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的现象? 3.由此推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得出结论: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3.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师:请同学们列举一些生活中物体发声的例子,并说明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展示图片: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演奏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蜜蜂的“嗡嗡”声是由翅膀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我们已经知道声音是由声源的振动产生的,那么声音是如何从声源传播出去的呢?一起来学习今天的第二个问题:声音的传播。

板书: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靠什么物质传播到同学们的耳朵里? 生:空气。

师:如果没有空气,即所谓的真空状态下,声音能不能传播呢?

播放视频:真空罩中的闹钟 师: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吗? 生:能。

师:真空能够传声吗? 生:不能。

展示图片:月球上的两位宇航员

师:月球上没有空气,两位宇航员离得很近,他们能像我们这样面对面自由地交谈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师:那他们通过什么方式交谈呢? 生:无线电通信设备。

2.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学生活动4:打“土电话”

两位同学到讲台前打“土电话”,老师交代注意事项,(1.尽量用耳语般音量交谈; 2.把棉线拉紧拉直),接听者背对屏幕,看不到屏幕上显示的谈话内容,拨打者按照既定内容“打电话”。

师:(问接听者)请告诉我通话的内容。生:(即接听者)你好!谢谢!再见!

师:很好。这次“打电话”,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呢? 生:棉线。

师:对。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学生活动5:探究桌面能否传声

把两张桌子紧挨在一起,一名同学敲击桌面,另一名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师:能否听到声音? 生:能听到。师: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师: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生活中有哪些例子能够证明固体可以传声?

生:一楼敲暖气管,二楼也能够听见;

“隔墙有耳”;

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远处火车的轰鸣声;

很多动物睡觉时耳朵靠近地面,是为了探知远处动物的走动声。

3.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展示:唐朝诗人胡令能的诗《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师:为什么“路人借问”时,“蓬头稚子”只“遥招手”而“不应人”?你能从原诗中找到答案吗?

生:“怕得鱼惊”。师:很棒!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师:液体能够传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生: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的动作整齐一致;

渔民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儿喜欢听的音乐来将鱼儿诱捕入网;

利用声呐来探测海底沉船的位置。

总结:介质的概念 强调:真空不能传声

既然声音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那么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呢?

展示表格:几种物质的声速

师:你从表格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生: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2.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声音在(15 ℃)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

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思考题:

在一根空的长铁管的一头敲一下,在另一头可以听到几次声音?如果要想在另一头听到3次敲击声,你该怎么做?

三、人耳怎样听到声音

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展示图片:水波 展示动画:人耳接收声波 用水波类比声波进行讲解 展示动画:人耳怎样听到声音

课堂练习与反馈

第3题后补充简介:乐器的发声

弦乐器:弦振动发声

管乐器: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

打击乐器:打击面振动发声

作业布置:1.列举生活中有趣的声音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篇6

本节课在新教材中被安排在了绪言课《科学之旅》后的第一节课,是有其重要的意义的。前一节课,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是一门有趣有用的学科,神奇而又有趣的物理实验使学生对物理课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开篇第一课,选取了物理学中声现象作为物理教学的起点,能够使学生在真正学习物理时依然保持对物理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以后学习其他物理知识起到积极的引路作用。

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它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学生易于接受。本节课的教学还为学生学习后续内容奠定了知识与学习方法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

学生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稚气未脱,活泼好动,朴素的唯物主义思维在头脑中占据主要位置,他们对实验感兴趣,但是由于刚刚接触物理,本书的所倡导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还不熟悉,所以有兴趣,乐于动手,是现在学生的现状。本课力求通过多设置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结合教学实际,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课程标准》要求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使学生全面地发展。而且,针对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特点,应使学生有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物理知识的愿望和能力,真正做到物理课在“玩”中学,轻轻松松学物理。因此,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物理课上,我改变了以往以知识传承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采用了富有启发、培养能力的探究式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注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本节课我指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用实验的方法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真正实现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分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学生的社会特征、预备技能、目标技能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发声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注意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新课伊始,教师首先播放一段音乐会实录片段,让学生仔细倾听。然后提问:在这美妙的旋律中,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讨论后,教师追问:关于这些现象,你想探究哪些问题呢?

优美动听的音乐,营造了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此时提出问题,学生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学生要探索的问题可能会很多,教师要保护学生的热情和自尊心,给予鼓励的同时,向学生交代:本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其他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继续学习,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探究1:声是怎样产生的

教师向学生指出:我们每天都要说话交流,我们都要和声音打交道。那么声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要探究的第一个问题。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进行猜想:当物体静止时,你会听见声音吗?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后,进而形成假说:声音,是由于物体发生某种运动产生的。

接着,学生在教师引导学进行探究实验。学生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这里学生可以设计出很多实验:如:用钢板尺在桌子缝隙间振动发声;手摸喉头发声;敲击文具盒;敲击音叉溅起水花;手摩擦桌面;吹口哨;抖动白纸;敲击鼓面纸片跳舞等等。

学生实验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教师适时点拨物体的这种运动叫振动。然后,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最后得出结论: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说出常见的声音是谁在振动产生的。

为了使学生保持兴趣,同时扩展知识面,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教师提出问题:物体振动发生的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向同学们说出一些比较新奇的发声现象吗?由于学生刚接触物理,要学习的知识太多,还没有积累太多的资料,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给与鼓励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特殊的发声现象,如:蝉的发声;青蛙的发声;管弦乐器的发生等,让学生了解这个世界的奇妙。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现在常用的记录声音的方法:包括早期爱迪生发明的机械唱片的原理;现在的磁带和激光唱盘记录声音的原理等,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应用物理知识服务于社会的信心与热情。

接下来进行探究2。

探究2:声音怎样向远处传播?

教师演示真空铃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猜猜,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中,集中提炼一个问题来进行探究:声是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根据真空铃实验的分析,建立假说: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收集证据、设计实验,动手验证假说。这里学生可以设计如下实验:把两张课桌紧挨在一起,敲击这一侧,另一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侧听声音;把桌子分开一个小缝,再试一次。敲击有金鱼的鱼缸;做玩具土电话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做后得出结论:声的传播需要物质。假说正确。指出: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引导学生说出常见的介质。重点介绍空气也是传声的介质。同时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介绍月球上宇航员间的通话方式。

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这个问题学生不知道。这里教师利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演示水波与声波的类比,使学生明确声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从而突破难

点。

以上教学,我通过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研究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一部分是声速的教学。

利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演示回声现象,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不能马上听到回声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给出声速的概念。然后,指导学生自学声速表,并请学生思考:从声速表中你发现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归纳后,得到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气体中的速度大,而且声速不仅和介质的种类有关,还和介质的温度有关。最后举例说明。

三、课堂小结

本课的课堂小结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加以总结:

1.知识:你学到了什么?

2.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

3.拓展: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4.情感: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四、巩固练习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习题的配备应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出发点,注重动手动脑能力,为此本节课我选取了以下几组习题:

1.夯实基础:选取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习题,强化本节所学知识。

2.动手动脑学物理。

3.创新训练:选择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

4.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科学技术的伟大作用。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课本习题;

2.开放作业: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和声有关的玩具吗?它利用了什么原理?

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去,不束缚学生思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采用的是探究策略。教学中,我将教材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探究实验,从问题猜测、形成假说、实验探究到得出结论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给学生营造了创新环境,学生通过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意识。在物理课上,探究实验是分组进行的,个人之间、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本节教学也有利于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传播声音 篇7

从音乐传播角度来考量, 《中国好声音》掀起了社会音乐流行现象, 对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之路进行了有效的梳理与总结, 在提高大众音乐鉴赏能力以及推动国内音乐产业有效合理发展等方面迈出了探索的步伐。这是一次正向的音乐传播活动, 由媒体策划发动 (“灿星制作”和浙江卫视) , 在传播者 (导师与选手) 与受传者 (观众) 之间形成了一条有效的音乐传播链条, 音乐至上理念与音乐情感表达是二者互动的纽带。传播的结果是形成了阶段性的社会性群体狂热和音乐流行现象, 具备正向引导社会音乐发展的趋势与能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音乐传播的“正能量”。

一、《中国好声音》:走中国音乐产业良性发展之路

《中国好声音》节目组曾透露, 这档节目以推进中国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作为自身的目的。 (3)

“据业界公认的事实, 1877年大发明家爱迪生凭借发明留声机成为那个时期的产业霸主, 到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音乐版权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 音乐产业价值生态逐步形成, 唱片公司对市场有掌控能力, 体现在以一体化行为进入唱片分销、零售渠道并获得唱片销售的控制权”, (4) 至此, 音乐作为一个产业获得巨大发展。目前音乐产业具体包括演艺市场、唱片行业、数字音乐和媒体行业等层面。20世纪中叶, 音乐录音替代了记录音乐的乐谱形式, 若以这一技术为标准, “音乐产业”又可被叫做“音响产业”, 以唱片公司的建制诠释其音响录制内涵。世界范围内最有代表性的有三家唱片公司为:法国的环球唱片、日本的索尼唱片和美国的华纳唱片。现如今, 唱片公司的名头一般被传媒公司、经纪公司、娱乐公司所替代, 媒体集团可以运用其下属的各种宣传媒介来影响大众的音乐品味与爱好。唱片公司是音乐产业运行的核心, 音乐产业中的演艺市场、媒体行业以及数字音乐都和唱片公司的运作具有直接关联性。

数字化时代, 唱片公司发展举步维艰, 和国外三大唱片公司拥有庞大的音乐版权体系相比, 中国的唱片公司发展更为艰难, 导致中国音乐产业自身发展困难重重, 盗版猖獗、原创枯竭、产业链断裂、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是其症结。要改变这种现象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以美国为例:美国成熟的音乐产业乃至娱乐产业以及全球化经济支撑了名牌节目《美国偶像》。此节目在播出的前几年就覆盖了150多个国家, 全球总收入超过10亿美元。 (1) 它的盈利方式多样化, 囊括电视广告、转播版权、唱片发行、授权纪念品和演唱会门票等多方面。在资源的深度开掘方面, 用节目创始人富勒的话来说就是“赚尽产业链上的每一分钱” (2) 。《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要推进中国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的。

(一) 演艺市场

就演艺市场来说, 《中国好声音》的演出策划与艺人管理经验大多从国外模式学习而来。美国的Live Nation公司是其学习的范本。Live Nation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现场演出策划者和音乐场馆的拥有者, 他们签约美国著名流行音乐巨星麦当娜和爱尔兰摇滚乐队U2, 负责其演唱会、巡演、广告、电影和其他的音乐活动。它还和美国最大的无线电台——清晰频道传播公司 (Clear Channel Communications) 渊源深厚。媒介资源与演出资源的共有使它成为音乐产业运行中的佼佼者。

《中国好声音》制作团队“灿星制作”所属公司星空华文传媒也是一个具有海外背景的传媒公司, 拥有星空卫视中文台和国际台, 还拥有24小时专业音乐频道Channel V, 并且连续举办了十六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良好的媒体平台和资源为《中国好声音》的学员们创造了施展实力的空间。《中国好声音》制定了国际培训开发计划, 与欧美顶级流行音乐制作人联系, 邀请欧美偶像巨星与学员合作打造音乐。在总决赛“巅峰对决”中, “好声音”学员张炜和《美国偶像》歌手亚当·兰伯特 (Adam Lambert) 的共同演唱就是最好的证明。另外, 《中国好声音》还通过发行专辑、全国巡演、打造音乐节、制作音乐电视等全方位攻略, 为学员拓展音乐发展的道路。

演艺市场中艺人的管理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必不可少, 在美国, 随着现场演出的繁荣, 经纪公司应运而生, 艺人管理者和律师成为演艺市场中的专业人士, 他们是演艺市场良性运行的有效保护。“创新艺人经纪公司” (3) 是全美最大的艺人签约与管理公司, 其严密的管理制度和种类齐全的艺人管理团队, 是《中国好声音》后续工作的模仿范本。《中国好声音》在签约过程中, 遵循平等、自由、真诚的原则, 反对与学员签订所谓的“霸王条约”, (4) 在艺人管理上与国际接轨。这一切为缔造一个良好的、规范的音乐产业发展秩序做出贡献。

(二) 数字音乐

数字音乐改变了整个唱片行业的制作与销售模式, 音乐产业也由此经历了剧烈的震荡。有数据证明, “从2000年以来, 音像行业销售大幅度下滑……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大的音乐零售商为著名的苹果公司网上音乐商店”。 (5) 数字音乐 (有互联网和无线通信网络两种制作与收听模式) 的传播模式, 已经成为了大众欣赏音乐的主要手段。《中国好声音》非现场歌曲传播也采用数字音乐方式。《荷兰好声音》的商业模式在各国的本土化过程中, 都有不同的变异。《英国之声》、《美国之声》和《爱尔兰之声》的单曲付费下载成为了他们主要的盈利模式, 但中国消费者并没有付费收听的习惯, 因此《中国好声音》在数字音乐领域中盈利甚微。“好声音”学员演唱的歌曲在各门户网站、音乐网站以及手机等移动平台上随处可见, 但由于市场原因, 单曲收费一般是奢望, 而都以媒介平台捆绑广告的方式盈利, 这一盈利模式相比起《中国好声音》的冠名广告收入简直是九牛一毛。

和欧美国家相比, 中国数字音乐的发展有其特殊性, 参与各方利益分配方式影响了数字音乐的快速有序发展。数字音乐的运行不单有唱片公司 (音乐的版权方) 一方, 还有电信、移动和网通以及网站、各个移动终端平台等通信行业的参与, 这涉及到增值服务的模式与盈利问题。各个不同的行业被放在数字音乐这个大市场当中, 唱片公司的力量显得格外薄弱。最理想的模式应借鉴苹果的营销模式:终端平台和网上音乐商店的捆绑销售方式——虽然实施起来有困难, 但坚信这是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还有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国家出台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数字音乐市场, 提高百姓的音乐消费意识, 打击盗版和规范产业链各方。只有法律、法规得到严格执行, 严厉处罚盗版行为, 中国的数字音乐才会像欧美国家那样健康有序发展, 音乐产业良性发展才会回归。

二、《中国好声音》:激发音乐流行的冲击波

据华商报报道:“《中国好声音》的热播, 带动的不再只是收视率, 现在就连各地KTV的营业状况, 都有显著的提升……这个节目重新点燃了很多人唱歌的欲望……” (1) 一时, 纵观各大音乐网站, 如“QQ音乐”、“百度MP3”、“搜狗音乐”和“一听音乐”等, 位于排行榜首位的, 都是《中国好声音》学员演唱的歌曲, 每日的点击量惊人。“好声音”学员关喆、李代沫和平安的歌曲曾登上“QQ音乐排行榜”前几位;在“KTV榜单”中, “好声音”学员梁博、多亮、平安、李代沫和刘悦的成绩不俗。需要说明的是, 排行榜是业界和学界考察大众音乐流行趋势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其实质是考察音乐的流行强度、广度和深度;排行榜上的作品排列次序反映了这个音乐作品在大众当中的被接受程度。世界范围内公认权威的排行榜是美国的“公告牌”和英国的“UK榜”, 其一年一度的媒体歌曲排行可以预测流行歌曲的发展趋势。如果“QQ音乐榜单”和“KTV榜单”数据真实确凿, 那么可见全民模仿《中国好声音》学员演唱的风潮正在形成, 一种音乐流行现象正在悄然形成。

从音乐传播理论来看, “音乐流行, 是指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在一定的时间内, 由于受某种特定心理需求的驱使而追求某种特定的音乐行为方式……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扩展蔓延, 并形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风靡与社会群体性狂热”。 (2) 音乐流行是社会中人们音乐行为连锁性感染与模仿, 从KTV点唱、网站点击可以看出《中国好声音》所带来的流行冲击波。值得关注的是, 模仿群体处于不同的地域、年龄、职业和文化结构中, 喜欢《中国好声音》的观众千差万别, 这种差异性较大的连锁性行为模仿更值得关注, 因为它的音乐传播面更广, 而受众的音乐接受与鉴赏的能力也有可能在不断的模仿与刺激中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 音乐流行现象是可以靠“权威性”的因素激发的, 传播媒体 (电台、电视台、音像出版企业、网络等) 是当代社会中最带“权威性”的音乐传播机构。《中国好声音》在社会上流行的现象就是这些权威媒体激发的结果, 它具备“激发环节”、“社会心理倾向”和“音乐作品本体”这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在激发环节中, 精良的节目制作模式和其“音乐至上”理念引发流行的产生;在社会心理倾向环节, 大众内心渴望音乐、渴望真性情表达的社会集体心理定式刺激音乐的流行;而在作品本体环节, 学员们演唱的一首首好听的歌曲成为了2012年传唱度最高的流行歌曲。音乐流行的内因结构三个环节环环相扣, 通过媒体把音乐与受众紧紧相连。依靠媒体的权威性, 依靠人们对音乐的激情, 依靠一首首经典的歌曲, 《中国好声音》制造音乐流行是必经之路也是必然结果。

三、《中国好声音》的“音乐至上”理念

在《中国好声音》“年度盛典”上, 庾澄庆说过一句话:“不管今天晚上谁获得冠军, 我想最大的赢家应该是音乐本身。” (3) 他道出了这个节目的灵魂所在以及观众的内心之音。音乐至上、好声音至上, 成为了人们对这个节目观感之后的强烈感受。

为突出“音乐至上、好声音至上”的理念, 节目组在“盲选”阶段对声音与音乐的坚持和执着近乎苛刻:聘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响总监金少刚团队担纲对现场声音质量的控制;由王笑冬 (原零点乐队贝斯手) 乐队担纲现场伴奏以求音乐品质;对演唱者外形、专业背景的弱化处理, 加强了观众对于“声音”的关注。其结果是在现阶段的“偶像泛滥”时代, 重新强调了以“声音”为标准的音乐基础构成。回归声音本质, 回归音乐本质, 这对于中国流行音乐 (包括传统声乐) 的评价体系和价值观念都是一次重新梳理。这势必对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和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而且这会不会挑战到央视即将重新启动的“青歌赛”规则也是一个疑问, 我们将拭目以待。

和欧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相比, 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发展之路显得似乎不那么完整。从20世纪30、40年代老上海的舞厅音乐与电影音乐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间的流行音乐发展断层, 再经过80年代初“港台风”和90年代初的“西北风”, 到90年代末以来与港台地区流行音乐界的合作, 这些组成了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在断续的音乐记忆中,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须得到梳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好声音》就是在做这个事情。现如今, 流行乐坛陷入低迷, 好歌手好作品匮乏, 中国流行音乐急需一股振奋人心的力量, 需要一群热爱音乐、为音乐执着前行的年轻人, 作为流行乐坛乃至整个音乐产业健康发展的一股“正能量”。“毒舌”、“绯闻”等在其他选秀节目中出现的字眼在《中国好声音》学员面前显得一文不值, 唯有对音乐的敬畏与崇拜可以俘获所有人的心。

从音乐传播理论来看, 传播者意图若被受传者很好地接受, 并获得一定方式的反馈, 便是一个正面的、积极的音乐传播活动。作为传播者, “灿星制作”、浙江卫视和“好声音”的学员们, 将精心制作的节目和完美的演唱传播给受传者——观众, 点燃了观众的音乐热情并获得极大的关注, 这些现象完全符合正向音乐传播的规定性。《乐记·乐本篇》说:“凡音者, 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声成文, 谓之音。”此话的真谛在于揭示音乐的产生发自于人的真情实感, 音乐生产的原始动力是精神需求、情感表达。《中国好声音》正是迎合了音乐是这一根本特点, 激起了人们心底对音乐的激情与渴望。

结语

《中国好声音》节目掀起了2012年的电视收视率新高, 据有关数据显示, 创下了5.036%的收视率, (1) 以绝对优势名列同时段所有电视节目榜首。社会各方对《中国好声音》节目的认可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节目存在的一些瑕疵 (如:在歌手“巅峰对决”中, 99家媒体的评审结果不够透明, 存在节目组操纵评选结果的嫌疑;广告时段过多, 打扰观众观看节目的连续性;制作者有为吸引观众而杜撰歌手经历与故事之嫌……)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节目的可信度, 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2012年电视荧屏上传播面最广的一档音乐节目。

传播声音 篇8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名人效应,意见领袖,信息

引自荷兰的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 在浙江卫视一播出便引起强烈反响, 据《新民晚报》报道, 《中国好声音》在浙江卫视首播后引起热烈反响, 收视率高达1.5%, 与风靡全国的首届“达人秀”开播时的高收视率打平。节目期间不少明星名人也纷纷发微博为其喝彩。持续了两个多月的《中国好声音》在内地赢得的广泛关注一举扭转了国内音乐选秀节目走向低靡的局面。节目的成功与制播分离运行机制、新颖的节目形式、豪华的导师阵容等各方面的因素密不可分, 也有人归结为好声音、好故事、好创意, 而笔者在此欲主要从导师方面着手分析, 探讨导师作为节目强有力的推手, 是如何增强传播效果的。

一、作为名人, 引发“名人效应”

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导师加入作为节目评委, 在节目之初就吸引了大量的受众, 如果节目后的无法统计的人们的热议说明不了问题, 那各大媒体披露的数据——《中国好声音》第一期收视1.5%, 第二期2.8%——应该足以现实节目的受众之多。大体来看, 导师所吸引的受众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导师们各自忠实的粉丝团, 另一类归结为围观群体 (传统受众) , 这类人认可导师在音乐界的权威地位, 从而对其参与的节目持有较高的认可度, 加上围观名人的心理作用, 进而产生收看节目的行为。

明星评委无疑是让观众打开电视收看节目的最直观的理由, 那为什么仅仅是有刘欢四人的加入, 受众变趋之若鹜了呢, 简单来讲, 这是名人效应在起作用。刘欢是早在二十年前就已是享誉国内的流行歌手, 其创作和演唱的作品多次获奖, 被冠以“中国歌王”、“中国流行音乐第一人”等各种美名。那英也是华语乐坛首屈一指的实力派天后, 曾被《Time》时代杂志评为“13亿华人最爱的声音”, 更有东方惠特妮·休斯顿的美誉。庾澄庆和杨坤也在音乐界盛名已久。四个人把身上的光环带到节目中, 他们在节目中一出现, 便引发了受众和媒体的注意, 使节目在短时间内积聚了大量人气, 一时间《中国好声音》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热门话题, 这种人气之高通过媒体再次报道出去, 继而引发更多的人对节目产生兴趣, 进一步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的影响力。而起初的受众也通过人际传播等形式将节目消息传播到更大的人群中去, 从而使《中国好声音》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管后来节目传播效果归结于何种因素, 但起初人气的聚集和节目影响的迅速扩散与名人效应是密不可分的。

二、作为意见领袖, 影响受众

当我们这些非专业音乐人士在看节目时, 尤其是面对那些有一定水准的选手, 我们很难用专业的知识去科学地判断哪个选手的水平更高一筹, 孰该去孰该留。这时, 我们寄希望于评委, 也就是四位导师, 从他们口中知道谁的音域广、谁的节奏准、谁的跳音漂亮、谁的技艺炉火纯青等, 我们对导师们对选手歌声的评判也毫无置疑, 认可他们所挑选出来的选手。在节目中, 我们对导师们信任而依赖。从传播过程来看, 四位导师能够左右部分观众看不看该节目, 能够引导和左右观众对于节目和选手的评价, 是因为其在业内的权威地位让我们把它当做自己的意见领袖来看待。

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上世纪40年代传播流研究中提出的概念, 即在传播活动中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他们往往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传媒接触频度大, 在某些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和巨大的影响力。随着传统媒体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 信息爆炸式呈现在受众面前, 使得受众的知情权和媒体接触权得以较充分的实现, 受众的信息接触面渐渐趋于平等, 所掌握的知识也大体一致, 因而他们所尊崇的意见领袖也在不断嬗变中。单纯的媒体接触大信息渠道多的人已经很难左右其他人的意志和行为, 只有那些在某一个行业、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获得精华知识的人, 即权威, 才可能在这个行业、领域里影响到其他人, 成为行业内的意见领袖。刘欢、那英、杨坤、庾澄庆四人在歌坛盛名久已, 他们掌握较多的音乐知识, 对音乐有较多的研究, 在音乐领域造诣颇深, 因而被赋予“音乐权威”的象征意义。他们共同参与的节目《中国好声音》, 在受众心中也被赋予了与“权威”相对应的级别的意义, 所以受众乐于去收看这样的节目。这样他们作为意见领袖很容易在认知、心理和态度及行动层面上左右受众, 而受众的声势叠加媒体的鼓噪, 使节目在短时间内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三、作为信息, 吸引受众

当我们拿着遥控器浏览节目, 决定看哪个或不看哪个, 注意力能在每个频道停留多久,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目的内容是否吸引我们, 也就是传播信息是否吸引受众。当我们收看《中国好声音》时, 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每个选手的心路历程, 听到选手们在舞台上的歌声, 了解导师们对选手们的评价, 这些故事是否精彩, 歌声是否动听, 导师对学员的选择过程是否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都关系到节目的收视。

早在山东卫视《天籁之声》节目中已有“盲听”的节目形式, 该节目率先提出寻找让13亿人洗耳的好声音, 齐秦、高晓松、小柯、萨顶顶担当评委, 选手唱歌时, 四个人比较镇定没有过多表情地坐在转椅上, 喜欢选手的歌声便悄然地转过身来, 接着又陷入安静。一个新奇引人的节目形式让四个人的淡定的处理方式变得了无生趣。同样是盲听, 《中国好声音》中的四位导师工作可谓卖力了, 背对着选手听着他们的歌声, 他们时而交头接耳比划着自己想象中选手的样子, 或交流下彼此的评价, 时而和着歌曲的调子在椅子上有节奏的舞动, 时而闭着眼睛静静的聆听, 忽地又紧缩了眉头, 时而振奋不已走马上就要拍到转椅的按钮却又不知为何又收了手。转过身来, 他们毫不掩藏看到选手时的惊喜或惊讶, 兴奋时会站起来手舞足蹈, 总之, 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 每个细节每个表情都紧紧地牵扯着观众的心, 让观众跟着选手和其家人一起紧张焦虑而满腹期盼, 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节目之中。选手选择导师阶段, 导师们又一个个表现出求贤若渴的姿态, 为了争个学生用尽十八般武艺, 笑料百出。在导师们的把控下, 时而松时而紧的节目进程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着实让观众享受了一场娱乐盛宴。

这场看点十足的娱乐盛宴也正是由导师、学员、主持人、舞台、灯光等共同构成的信息大餐。导师们作为名人, 作为意见领袖以及生动的节目信息, 吸引着大批受众, 帮助《中国好声音》扩散得更广更远。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2]刘绍庭.名人效应论[J].中国广告, 2000 (3) .

传播声音 篇9

“仪式”与“互动仪式”的界定

一般认为, 仪式是“组织化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 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的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2]243从现象上看, 仪式是被一个群体内的人们普遍接受的按某种既定程序进行的身体的活动与行为。与传统和习俗类似, 仪式经常固定地、重复地在某个时间或某一特定情况下举行, 并且承载着某种象征意义。从传播学角度看, 仪式本身即是人类一种充分、卓越的文化交流行为。通过仪式, 人们传递情感, 交流思想, 共享价值, 促进团结, 确认秩序, 强化认同, 增进融合。自人类诞生以来, 仪式这种“集体艺术”, 就是最重要、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形式。因为“我们的感官, 以一种有意义的、熟练的、创造性的、积极的、与人共享的方式, 对世界作出反应。这种反应就是‘集体艺术’ (仪式) 。”[3]281它是一个“健全社会”应具备的生活方式。

“互动仪式”一词最早来自美国社会学家戈尔曼, 是指一种表达意义性的程序化活动。这类活动对群体生活和团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从本体论角度而言, 互动仪式是人类一种重复性、固定化、程序化的交流行为。尤其从微观社会学层面看, 人们特定的社会关系, 是通过各种互动仪式形成和维持的。它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从见面的问好, 到“吸烟仪式”、“性爱仪式”及各种交换仪式, 互动仪式是人们最基本的活动, 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点。因此, 微观社会学家柯林斯尤其重视互动仪式的研究, 在《互动仪式链》一书中, 他明确指出“互动仪式是际遇者由资本和情感的交换而进行的日常程序化活动”。[4]4它强调小范围的、即时即地发生的面对面互动, 是行动的场景和社会行动者的基点, 它能揭开大规模宏观社会变迁的秘密。为此, 柯林斯详细地分析了互动仪式的作用、特点及组成要素和传播效果。他认为互动仪式 (IR) 有四种主要的组成要素或起始条件: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 因此不管他们是否会特别有意识地关注对方, 都能通过其身体在场而相互影响。2.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 因此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 而谁被排除在外。3.人们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并通过相互传达该关注焦点, 而彼此知道了关注的焦点。4.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4]86“互动仪式理论的核心机制是高度地相互关注, 即高度地互为主体性, 跟高度的情感连带———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相互激起/唤起参加者的神经系统———结合在一起, 从而导致形成了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同时也为每个参加者带来了情感能量, 使他们感到有信心、热情和愿望去从事他们认为道德上容许的活动”。[4]79

从柯林斯对互动仪式的分析看, 我们发现《中国好声音》正是一个典型的互动仪式, 从而为我们解读《中国好声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互动仪式与“情感互动”

人有“七情六欲”, 不过情感从来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产物, 它是在互动中人们主动选择和创造的结果, 并通过特定的行为和符号来表现、传达和显示, 因此, 情感既构成了人们行动的原材料, 又构成了人们互动交流的符号象征和社会交流的工具。可以说, 正是《中国好声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互动仪式”舞台, 从而为情感意义的获得、感受和表达提供了平台, 也使得情感的回报成为可能。

仪式互动是情感形成的主要机制, 也是情感互动的主要表达媒介。在《中国好声音》中, 互动贯穿整个节目的流程。由于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和感情连带, 因此在导师之间、学员之间、家长之间、观众之间、媒体之间, 进而在社会上, 《中国好声音》迅速形成了一种瞬间的、共有的情感热点, 激起和唤起了对参与者的情感关注和情感连带, 导致“互动仪式链”和“情感互动”的产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 情感的本质特性是社会性和互动性。人们有“情”才会感, 有“感”才会动, 情感互动强调情感交流的双向性、互动性、共享性。情感学家诺尔曼·丹森认为“情感互动是两个人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进行的情感转让, 使一个人情不自禁地进入对方的感受和意向性感受状态的过程。情感互动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它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结合在一个共同和共享的情感体验领域之中”。[5]203它有以下特点:1.共有感或感受的共同性;2.伙伴感;3.情感感染;4.情感同一;5.共享的情感性。[5]212可以说, 这些特点在《中国好声音》中均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刘欢和杨坤多次被学员用声音传递的情怀和情感, 以及他们不懈追求音乐梦想的精神感动落泪;那英情不自禁先后两次上台与平民学员同台演唱, 她脱下鞋子体验黄鹤赤脚歌唱的场景, 充满了欢乐和温馨。在这里, 情感像“光线”一样, 在穿透他人情感的同时, 也接受了他人反射而来的情感光线。这种情感互动和情感体验, 揭示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所持有的情感意义和情感价值, 关爱、同情、尊重、真诚、善意, 这些美好的情感, “通过道德交往和情感交往的过程, 人的自我进入并表现于相互作用的世界”。“通过使自己和他人参与并受制于情感性, 他们与包围着他们的社会秩序缔结了一种社会契约。”这样的情感世界“是一个理解、解释和意义存在的世界。个体所寻求的正是这个世界, 因为他们的交往需要这个世界”。[5]429

互动仪式与“情感唤醒”

现代心理学强调“情感乃是‘带目的性的’现象, 因此, 它可以表现为包括信仰、判断、理性和思想的认知状态。每种情感都表达了主体有特殊意义的内驱力、本能、需要、动机、目标或期望”。[6]264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情感的动物, “人类的认知、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任何一个方面几乎都受到情感驱动。在人际互动中, 情感是隐藏在对他人的社会承诺背后的力量。不仅如此, 情感也是决定社会结构形成的力量”。[7]7不过, 由于情感具有隐秘性、私人性和个体性, 不易被察觉, 因此需要激发和唤醒。

在柯林斯看来, 互动仪式的主要目的是唤醒情感, 而造成情感唤醒的最基本原因是期望和奖惩。期望导致需要, “某种需要状态是激励人们行动的根本力量”。而这种需要状态, 在塑造社会文化时不可能不唤醒情感。情感社会学家认为, 有五种需要在人际互动中最易“唤醒情感”。它包括:“1.证明自己的需要;2.获益交换的需要;3.群体归属的需要;4.信任的需要;5.确定性的需要”。[7]91可以说, 这五种需要在《中国好声音》中都存在, 正是这种情感需要促使歌者踏上追寻音乐的梦想舞台。

每个人在社会中生活, 都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同和承认, 这是形成自我、获得前行方向的最有力保障。很多参加《中国好声音》的歌手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来的。如那个要“用我的声音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的哈尼族王子李维真;专唱武侠歌、具有“侠骨柔肠”的“蒙面仙女”董贞;还有那个苦苦寻求认可, 在音乐中爆发能量的孤寂男孩王乃恩———除此之外, 那个“想证明自己是否有个好声音”的台湾盲女张玉霞, “我想让我父母为我骄傲”的湖南女孩赵露, 被称作“音乐疯子”的张玮, 以及被称为“天才歌手”的吉克隽逸, 这些歌手无不是在电视的仪式舞台上, 在与导师、观众、媒体的互动中展现出了自己的魅力, 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赞美和承认, 从而体验到强烈的幸福、满足、高兴、喜悦、激动等正情感。同时在互动仪式中, 当情感唤醒后, 它会成为一种情感性能源, 滋生出强大的情感力量。如自豪感———导师为学员的出色表现感到自豪, 学员也为能得到大师级导师的肯定、认同而自豪。自豪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它能够加强人际反应的彼此协调, 促进彼此尊敬和关照, 强化相互的赞同和一致, 增强社会连接, 提高社会的团结水平。

正如涂尔于所说, 在仪式中产生的社会的情感能量, 是一种有信心、有勇气采取行动、大胆无畏的感觉。它是一种富有道德意义的能量;它使每个人感到不仅是好的, 而且是高尚的, 觉得自己所做的是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事情。除此之外, 它创造了共同的情感和符号, 形成了与情感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和集体归属感, 也为社会信任和社会团结提供了基础。

“互动仪式”与情感传播

人类情感从其传播上说, 是一种有意义的文化象征交流形式。情感是人类创造的最基本的支撑力量。

大众传媒是塑造情感文化、传播积极情感的重要手段, 此次《中国好声音》的成功, 正是通过生动的节目形式, 通过人们的仪式参与, 把社会情感文化系统, 如情感价值观、情感道德观内化到人格系统, 通过营造新的真诚、平等、尊重的互动仪式氛围, 塑造、展现和传播了一种新的情感文化。

按照情感社会学家的划分, 情感可分为正性情感如喜悦、快乐、狂欢、热爱、骄傲等, 负性情感如悲哀、痛苦、愤怒、憎恨、绝望等, 或者说积极情感如振奋、紧张、热忱、勇敢等, 消极情感如消沉、松懈、颓丧、灰心等。由于每一种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同的情感效应, 因此“如果人们越多地认为他人促进了自己交易需要的满足, 越有可能对他人给予正性情感奖励, 包括感激。如果人们越多地认为社团的结构和文化促进了自己交易需要的满足, 越有可能对这些文化和结构产生承诺。如果人们越多地认为范畴之中的成员促进了自己交易需要的满足, 越有可能对范畴之中的成员形成积极的观念”。[7]110与以往的任何选秀节目不同, 也与屡遭诟病的“毒舌”评委、无聊争吵不同, 此次《中国好声音》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四位大腕导师坦诚开放、率真活泼所营造的极具人文关怀的情感平等氛围, 它传播了一种新的“价值型”情感文化, 这就是真诚与关爱、平等与尊重、信任与鼓励、理解与同情。

在现场担任嘉宾的著名歌手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 既有明星导师的风范, 更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他们对每一个歌手都平等真诚相待, 对每一个心怀梦想的音乐人都爱护有加、尊重信任, 即使由于比赛规则不得不淘汰歌手, 他们也尽可能地去鼓励支持。可以说通过媒体以及作为评委如刘欢、那英等“意见领袖”的引导和仪式传播, 让人们的情感行动摒弃功利性、自私性、冷漠性, 转而追求服务于自我情感的尊严、责任、善和自我实现。这种看重“内在的社会报酬”的情感文化, 极大满足了人们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愉悦、自豪和幸福, 不但有效地增加了社会的认同感、融合感与向心力, 而且还极大地呼应了公民社会情感平等、情感民主的社会理想。

互动仪式与公共情感建构

“情感一方面属于私人领域, 因为它们在经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之前已经被个体的内在自我体验到了;另一方面, 当情感缘自于文化的激发, 置身于社会关系之中, 作为交流方式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时, 它们就是‘公共的’。”[6]38

可以说, 一个社会的公共情感氛围, 涉及所有人的幸福感。没有了崇高道德的追求和约束, 没有了真挚的情感作为动力, 一个社会系统或许能够自主运行, 但此时置身其中的人, 只不过是系统的零件。他会感到孤独、失望、冷漠, 甚至绝望。因此, 作为社会公器的电视媒体有责任、有义务积极营造一个平等、正义、宽容、祥和, 充满温暖、关怀、善心、爱心的情感空间。

一般而言, 情感是铸造社会关系, 建立和保持对社会结构与文化承诺的重要力量。互动仪式激发与传播的公共情感如社会正义感、社会平等感、社会关爱感、社会尊重感、社会信任感是社会正常运行的润滑剂和黏合剂。尤其我们目前处在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断裂”和“失衡”社会中, 在现实社会里, 我们看到公共情感严重失范的状态比比皆是, 一些比较美好的情感如善良、纯真、忠诚、同情心、羞耻感等正在逐步消退;而有些情感, 往往是相对比较负面的, 比如猜忌愤怒、仇恨、怨毒、绝望等却在不断强化。我们看到, 随便哪个论坛, 都能发现网民们怒气冲天的留言;发生一件事, 人们立即会对政府官员和富人充满讥讽和怨恨。在许多影视作品中, 情感表现得越来越阴暗、虚伪,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充满尔虞我诈、相互倾轧。虽然这也许是社会事实, 但作为有责任的媒体完全可以有另外的选择。

其实, 在当下, 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温饱后, 人们渴望更多的精神情感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在满足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后, 对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变得尤为强烈。尤其是自尊需要, “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对于他们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较高的评价的需要或欲望, 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欲望。这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 对于实力、成就、优势、胜任、面对世界时的自信、独立和自由等欲望。第二, 对于名誉或威信 (来自他人对自己尊敬或尊重) 的欲望”。而对于地位、声望、荣誉、支配、公认、注意、重要性、高贵或赞赏等欲望的满足, 将“导致一种自信的感情, 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8]53

可以说,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 正是因为极大满足了普通人对自尊的需要, 对自我实现的渴望, 它为那些默默无闻渴望被承认、渴望自我实现音乐梦想的年轻人搭建了一个既能感受到人的价值和尊严, 又能感到振奋和温暖的情感舞台。如那个“想唱更多的歌给大家听, 想让民族歌曲唱到世界去”的来自大凉山的彝族女孩吉克隽逸;那个在幕后十年, 只能默默给人递话筒的刘悦;还有那个“灵魂歌者”袁娅维以及只能寂寞孤独自卑地独自唱歌给自己听的权振东———他们不但完全靠自己的声音魅力、靠自己的演唱实力, 赢得了导师当之无愧的尊重, 更赢得了观众最真实和最真诚的尊重它不是靠外在的美貌、装扮以及无根据的奉承, 也摒弃了节目外在的包装、华丽, 从而真正回归到音乐的本质、艺术的本质、人的本质, 更回归到媒体的本质, 那就是真正担负起公共社会责任, 为人们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平等、关爱、温馨、真诚的公共情感空间。

有专家指出, 现代社会正从同情伦理向尊重伦理、从“身份政治”向“承认政治”转变。在传统社会中, 同情不但经常是难以有保障的, 而且带有屈尊和施舍的味道。而在现代社会中, 我们所应遵循的是尊重伦理。这不仅是因为在一个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社会中, 民众社会尊重的需求应该得到满足, 也是因为现代社会的运作, 更多的是基于平等者之间的合作, 而非零和性的权威模式。具体而言, 尊重是一种对待他人及其权利的态度,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即人格尊重和权利尊重。尊重他人, 也就是给予他人应得的尊严。同时, 尊重本身就是一种美德。[9]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 这种尊重更多地表现在几个导师身上, 他们用言语、用行动、用歌声在传递着对学员、对歌者深切尊重、关爱的同时, 也赢得了自身的尊严, 得到了更多人的爱戴和尊敬。

美国情感学家诺尔曼·丹森认为“情感处于社会生活所有层次即微观的、宏观的、个人的、组织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宗教的等等中心”。[5]1情感既是社会与道德交往的基础, 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认识与理解的基础。情感交织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之中, 尤其是人们追求的公共情感价值如信任、荣誉、真诚、自豪、同情、正义、勇敢和爱。“这些揭示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所持的内在意义的情感, 正是构成普通人的材料, 这样的人面对道德和社会的堕落能够忍辱负重。他们不怕失败仍继续奋斗!”[5]424的确, 情感是维持和改变社会现实的能量, 它对社会的结构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效应。情感社会学家乔纳森·特纳指出:“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 国家是由人们指向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正性情感凝聚而成, 如果说存在社会秩序和变革的微观基础, 那么就是人们在嵌套于中观和宏观结构之中的互动过程所唤醒的情感。”[7]159

不可否认, 媒体也曾经大量地制造一些低俗的“情感文化”, 使情感过度商业化、功利化、同质化。因此如何遏制这种情感“恶毒症”, 建构一种新的情感文明, 充分发挥情感的社会作用和文化价值, 营造一个平等、信任、真诚、充满爱心的情感空间, 促使人的情感更丰富、更纯真、更美好, 让所有人有尊严且幸福地生活, 从而增强个体对社会的归属感、认同感、团结感、向心力和凝聚力, 彰显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 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美]乔纳森·特纳.情感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3][美]E.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4][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5][美]诺尔曼·丹森.情感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

[6][意]史华罗.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7][美]乔纳森·特纳.人类情感[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9.

[8][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传播声音 篇10

有光电的地方, 就有网络, 当互联网进入社会生活, 一切人类生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正如预言, “电子技术使人相互依存的新局面以地球村的现象重新塑造世界。”[1]网络全方位的介入, 人们从一代“电视人”到一代“网络人”的转变, 也转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 影视综艺娱乐节目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形式, “即指那些以娱乐消遣为目的, 有演播现场, 有主持、嘉宾和观众, 包含文艺表演、游戏竞技、轻松谈话等内容的一种节目样态”。[2]

以2012 年, 由浙江卫视引进美国节目《The Voiceof Holland》的《中国好声音》, 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从2013 年第一季延续到2015 年第四季热播, 它不仅仅邀请知名重量级歌手作为导师, 同时将亮点集中于以声音来证明实力进行盲选, 开启了内地音乐真人选秀类的独特模式, 打破了“偶像型”的视觉标准, 注重实力, 这不仅是一个突破当下“颜值”“看脸的世界”的社会娱乐文化, 同时应用互联网热媒介的高效传播, 以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新媒体传播方式, 进行无时空限制的互动性参与, 人们进入了娱乐消遣的狂欢圣朝。综艺节目以一种最大化覆盖网络的方式给网络娱乐文化划上了一道光, 网络文化作为当代文化的一种形式, “学术研究者理应充分意识到娱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力量的重要性, 无论是以创造财富、就业、投资等等经济形式来衡量, 还是以其对我们日常生活、身份认同以及社会形式等人类学的重要性来衡量。”[3]影视娱乐文化作为无形的力量, 影响着互联网甚至人们的生活。

人们在影视综艺节目中以快速度获取娱乐元素, 网络无孔不入, 网络娱乐的同时, 也创造出了一番网络文化景象。《中国好声音》以“你的梦想是什么”引起了一番网络热词, 节目呈现的内容无疑是重要的, 选秀中歌手演唱的歌曲, 一旦唱入人心, 网络将大肆翻唱, 影响着一代不分年龄的观众, 今年选手张磊的一首民谣《南山南》, 不仅唱红了这首以马頔原唱的民谣歌曲, 各大网络同时去探讨歌曲背后的故事。回想到2013 年的被真人秀节目《快乐男声》唱红了宋东野的《董小姐》, 至今, “爱上一匹野马, 可是我家里没有草原”也常常出现在人们的网络视野中。

二、网络媒介的多元化平台传播

(一) 全媒体的全方位互动播出模式

全媒体进入到今天, “全媒体不再是单落点、单形态、单平台的, 而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 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是这个报道体系的共同组成部分。”[4]全媒体即是多媒体融合的一种新形态。

电视的播出, 到各大网络视频, 爱奇艺视频, 优酷视频, 网易视频, 百度视频, 搜狐视频等联合腾讯视频独家全场直播, 以及任意时段的回播。近期火爆的Bili Bili弹幕网, 网名任意时段观看《中国好声音》, 同时自由发表言论显示在屏幕上, 个人节目言论很快传播开来, 包罗万象的网络用语也从此展开, 由猫扑论坛得来的“233”, 游戏用语“666”都出现在各大弹幕网中。受众观看节目同时在这个时间点不单单是观看电视以及网络视频, 同时接受官方微博中国好声音的“文字+ 图片+ 视频”方式发布的微博, 腾讯微信的“一周综艺:那英唱饶舌惊呆周杰伦”的头条热搜腾讯视频讯息。

(二) 新媒体的多样化娱乐文化传播——以《中国好声音》歌曲《南山南》事件为例

1. 门户网站传播娱乐事件文化分析

互联网媒介的播出方式, 作为如今全方位发展寻找突破口的新媒体传播, 以多样化的传播内容抓住娱乐文化的传播口, 精确定位受众口味。

四大门户网站, 搜狐、新浪、网易、腾讯门户网站, 以《中国好声音》唱红的民谣歌曲《南山南》得到了十分大的反响, 检索百度“中国好声音南山南事件”得到相关结果约120 万的网络信息量。自从《南山南》在《中国好声音》一炮走红之后, 第四季《中国好声音》播出第三期, 许多观众听到了一首自己并不熟悉的歌——《南山南》。节目结束, 这首歌的热度不断发酵在网络, 热搜榜上持续不断。民谣《南山南》因为走小众路线, 并不如各大网络歌曲红, 甚至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首歌, 原唱者马頔在《南山南》大热之后收到几万条艾特, 意外《中国好声音》之后, 有这么多人喜欢这歌。盲选结束, 《南山南》成为了最被人记住的一首歌, 安于一隅的民谣再次被推到大众面前。很多网民表示, 以前不知道这首歌, 但是通过《中国好声音》, 获得了一首唱进自己心里的歌, 一首民谣。

“相对小众的民谣通过电视真人秀走进大众视野, 真人秀认为他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但摩登天空CEO沈黎晖却认为, 民谣迟早会受到公平对待, 不能单纯说是真人秀成就了民谣。”[5]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互联网大肆传播各种网络文化的今天, 人们接收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 层次不齐, 但《中国好声音》民谣歌曲的不断走红, 热度持续不减, 也证实了大家应用互联网的初衷, 虽然存在很多“娱乐乱象”, 但是更多的网民需要更加发自内心、真情实感的音乐文化, 获得心灵上的共鸣, 互联网的文化传播需要娱乐但更要走心, 而不是浮夸毫无意义的娱乐文化。

2. 移动客户端多样化传播网络文化

通过互联网, 《中国好声音》将民谣《南山南》推向了一个世人, 而作为互联网重要传播媒介的移动客户端, 无疑是重要的推动力量, 不仅仅把《中国好声音》推向了高潮, 多平台的交互传播力度, 更是把《南山南》的热度燃烧到了沸点。

以新浪微博为例, 检索“南山南”, 找到5769626条结果, 相关以及微博收听《南山南》, 有79 首包括原唱在内的网友音乐翻唱, 原唱马頔《南山南》的点赞数量84416 次赞, 而《中国好声音》歌手张磊翻唱得到2247 次赞, 相关话题“马頔, 南山南”达到45.4 万次阅读, “南山南背后的故事”50.5 次阅读, “你的南山南”132.2万次阅读, 《中国好声音》的选手“张磊南山南”148万次阅读, 作为一首小众不被大多数世人了解的民谣, 在互联网的热事态下, 借用微博将网民的注意力转向了民谣以及民谣背后的故事, 在文化快消费时代, 网络娱乐的景象并不再只是娱乐。

腾讯微信, 截止到2015 年第一季度, 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 以上的智能手机,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 作为腾讯微信活动最为频繁的朋友圈分享, 一篇关于“很多人听过《南山南》这首歌, 却很少知道这个故事”的文章, 已被各大微信公众号作为推送头条, 很多网友将此文章以及音乐转发到朋友圈分享给朋友阅读, 作为腾讯微信的《中国好声音》订阅号的官方公众平台, 以黄色打勾符号作为官方认证, 下方以“互动”、“超级体验”、“微活动”。“互动”包括了“好声音部落”“微视”, “好声音部落”聚集了各方网友发布的文章, 里面又包括了“名人堂”分为达人、明星、铁杆粉级别。“超级体验”分别连接到“微博”、“音乐”、“视频”, 新媒体的发展, 带动了一代“草根性”的宣言—自媒体, 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微信, 互联网的新媒体方式多种多样, 人们作为传播者和受传者, 在吸收网络娱乐文化的同时, 也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互动性的双向反馈逐渐构建出当下的网络文化, 网络热词。网络热门事件都是源于你来我往的双向性互动, 网络并不是创造了当下的文化环境, 它只是尊崇延伸了好的坏的人类意识, 以一种光电不间断的形式加快文化的进度。

三、新媒体平台构建网络文化新高度

新媒体媒介为主的网络娱乐文化传播方式, 包括了移动网络, 触摸媒体, 移动电视, 数字信息等, 媒介的交互性延伸, 融合都源于一种文化不断丰富的背景, 没有文化力量的驱使, 媒介的发展将会是另一翻景象, 新媒体具有传播异域文化, 再创造文化, 维护主流文化的发展, 以及对于文化的批判反思功能。

(一) 网络文化多形式传播正能量文化

互联网网络沿着人类意识形成了娱乐景观, 霍尔说过“文化最为关注的乃是意义的生产和交换, 也就是意义的赋予和获取过程。”[6], 文化反映了人类的重要意识活动, 而网络娱乐文化的背后, 所有狂欢式、奇观式、搞笑式的娱乐活动景象, 我们可以看作这是作为娱乐形式的一种快感, 而有学者指出快感自身就是对一种新的意义的探索和诠释, 就是对某种强制性的社会意义的抵抗。[7]意味着社会太纷扰复杂, 所以我们压力内心却又不遗余力在其中寻求反抗。

(二) 网络娱乐文化带动消费文化

网络带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快速时代, 也注定将构建一个网络文化的时代。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化结构背后隐藏着商业化, 新媒体的传播, 《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人华少快速的开场和结束语也是节目一大亮点, 红了的不止是《中国好声音》, 还有红于背后的“加多宝”赞助, 这让我们看到娱乐文化消遣背后的商业价值。这促使电视娱乐节目加大娱乐, 新鲜, 快感, 娱乐感官享受, 以及本能性需求的娱乐限度,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 负面的娱乐性就不断暴露, 即指“制造话题”“采用博眼球出位”等不符合正确价值观的方式去制造一种奇观事件, 而人们关注这些媒体事件的程度远远超过于社会政治和生活大事。

《中国好声音》带来的除了视听上的享受, 同时也拉动娱乐背后的商业, 但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影视综艺节目以及更多网络娱乐形式, 有了来源于社会群体自主的反朴归真的娱乐文化需求, 正如网络流行那句《南山南》歌词, “穷极一生, 做不完一场梦”。即使网络影视带给我们各种不真实, 然而已经麻木的网络群体已经逐渐醒来开始寻找并构建一个更真实有力的网络文化。

摘要: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 全球人民都共享着信息大繁荣的时代,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传播带给人们影视综艺的盛宴, 全民的娱乐狂欢离不开网络的传播, 这也正是一个文化形成的开始。

关键词:影视综艺,网络文化,新媒体,融合传播

参考文献

[1]John Bartlett.巴利特常用语录[M].美国:Little Brown, 2003.

[2]叔翼健.我国当代电视综艺节目娱乐文化现象解读[J].新闻界, 2013 (15) .

[3]刘学谦, 杨多贵, 周志田.可持续发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4]姚君喜, 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当代传播, 2010 (11) .

[5]徐宁.《南山南》在“好声音”发酵, 原唱知名度提高[N].新闻晨报, 2015-09-02.

[6]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06.

王学刚享受传播好声音的快感 篇11

在正式开始对王学刚的采访前,我想说一小段题外话。前面关于数码编辑工作描述的那段话,你可以照单全信,也可以认为我在戏说夸张,反正不管你信不信,我是相信了。不为别的,就为了能第一时间玩遍各种数码产品,便在当时的领导办公桌前软磨硬泡了大半年,终于如愿,从一名美术编辑转型成了数码编辑。在正式开始编辑生涯前,领导送了我厚厚的一摞数码杂志作为教科书让我学习,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王学刚编辑制作的《数码精品世界》杂志。尽管现在的他已经离开了平面媒体,转做网络媒体,但在《数码精品世界》十周岁生日时能请王学刚来回顾曾经的工作点滴,是策划本期选题时我最期待的事。

大片拍摄“一辆车”带来的改变

见面前已说明了来意,所以在采访开始时,王学刚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那些年做杂志的事。他的回忆从2002年筹备《数码精品世界》杂志时置办的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开始,之所以让他印象深刻,那是因为当时几乎是花了“买一辆车的钱”,带回了尼康D1X旗舰数码单反和24-85、 70-200以及90微距三支镜头,在制作2003年1月的创刊号时,所有人物、产品照片均采用这台数码相机拍摄,这在当时还是以胶片为主的年代里,是不多见的。尽管当时无论是数码相机的画幅和成像效果、后期图像处理软件的功能,以及当时电脑对于大量浮点运算的支持还都略显差强人意,但告别冲印正片时间上的浪费、使用放大镜和透台挑选照片的简陋、选中照片还需去印厂电分才能得到大画幅数码文件的周折,前前后后能节省出近一周的时间,还是让王学刚深深地感受到了全数码化制作内容的好处。从那以后,除了与一些还坚守胶片的摄影师合作外,杂志上的照片能用数码的就都改用数码了。

人物采访录音笔还没好到能改变习惯

从2003年第一期开始,王学刚负责做“数码格调”这个栏目(此栏目一直延续到今天)。当时的采访设备就是台索尼的卡带式采访机,每盘磁带可以录1小时,时长基本上可以应对大多数采访,而且这个小家伙的声音采集效果相当出色。但痛苦的环节是在整理录音上,磁带线性的整理方式,再配上键程超长而且还需要用力按下的按钮,很难把握好想要寻找的关键录音点位置。所以更多的时候,录音是作为辅助的,主要还是靠在本子上手写和大脑来“人肉记”,久而久之也就習惯了。至于后来评测过的录音笔,虽然也不错,但还没好到能像现在的iPhone搭配Audiobook之类的专业录音笔记软件那样,可以改变之前的采访习惯,就更别提那些兼具录音功能,但声音采样相当一般的MP3了。

资料整理 真指望不上搜索引擎

好编辑主要靠积累,尤其是对平面媒体的编辑来说。因为印刷对于图片的分辨率要求很高,那些可以被网站转来转去的小图,放到杂志上可能就只有邮票大小,所以不仅要搜集整理新鲜产品的资讯,还要确保能找到这个产品的精美大图,这可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当时的搜索引擎功能还都比较原始,Google也还没有开通图片搜索功能,所以平时看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就会赶紧按照产品类别保存下来,当存够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做一篇文章了。虽然今天整理资料的方法众多,比如睡前在iPad上使用Reeder去阅读资讯,再将有用的内容一键转存到印象笔记上,之后打上标签就可以了,非常方便高效,而且产品或场景的高分辨率大图对于王学刚现在的工作已经不再是必须的了,但对他来说这已经成了习惯,不存下来就会很难受。

行业变化 感慨万千

在采访的最后,谈到数码科技给这样一本数码科技的杂志,带来了哪些改变时,王学刚一口气说了三条改变。

以前每做一期杂志,王学刚就会建立一个文件夹,最早的一期文件夹只有20MB大小,后来文件夹越来越大,200MB起步,甚至可以达到2GB以上。这和用户手里数码设备像素越来越高、闪存成本越来越低、厂商提供的照片越来越专业精美、网络速度越来越快、图片分享网站越来越多、搜索引擎功能越来越强大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令电脑配备的存储设备容量一路飙升。

出版杂志的流程也越来越简化,从最初由专人带着MO和移动硬盘往返于编辑部和印刷厂之间传送文件,到直接将审校好的排版文件FTP上传到印刷厂;从灯光下比对四张CMYK分色的菲林片是否存在套色问题,到PDF所见即所得直接数码印刷,大幅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当年做完一期杂志,如果过后还想再翻看,或者检索杂志中的一个关键词,那就必须找到那一期杂志,逐页翻看才行。不说别的,至少你得先有一个大到足够放得下所有杂志的书架吧。如今别说一本杂志,借助Newsstand或者其他电子出版物平台,将全世界上所有的最新一期杂志存在iPad里随身带着都行。

从杂志编辑,到网站总编;从报纸杂志到网站、论坛、博客,再到社交网络和App应用,王学刚清楚地看到了十年间媒体介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或许也正因如此,杂志所保持的独立个性、制作精美的内容、赏心悦目的排版,以及鲜明的观点,和这些观点所引发的共鸣,在他眼中是其他媒体介质所无法比拟的。

曾经用过的产品

尼康D1X

这台与《数码精品世界》杂志同岁(其实大3个月),为杂志拍摄出无数张精美大片,立下汗马功劳的尼康D1X,现在正静静地躺在杂志社的柜子里休息。但如果编辑有需要,有着547万像素CCD传感器和高速1394火线接口的它,在今天依然可以带来出色的表现。

索尼TCM-150卡带式采访机

我们在库房里翻了很久,试图想听一下这台采访机最后一次被用于采访时记录下了什么,音质如何。但遗憾的是因为保管不当,未能如愿。但从网络上残存的关于它的资料上来看,有着16小时长时间播放,25小时超长时间录音,内置大型扬声器的它,当年一定要比手机更讨编辑的欢心。

Moleskine Reporter Plain采访笔记本+LAMY自来水钢笔

我们不确定王学刚口中用于采访的本子是不是这款,但相信每一个编辑心中都有一本Moleskine和一支LAMY,希望能用它们采访到最崇拜的科技领袖。我的那一套,2011年后就再没拿出来。

精品推荐

索尼NEX-F3微单数码相机

小巧、可换镜头,1600万像素的感光器不仅保证了杂志印刷可使用的画幅,而且成像效果相当不错,内置的多款滤镜效果省去了后期处理的烦恼。最重要的是这台相机支持USB充电,没电的时候无论是接在电脑上,还是直接挂个移动电源,都可以让它继续工作。

Eye-Fi Wi-Fi SD卡(8GB)

这是一张神奇的SD卡,虽然读取和写入速度一般,容量也不算太大,但它可以瞬间将你的数码相机变成具有Wi-Fi传输功能的新一代网络相机。所有拍摄的照片都可以在几十秒内(依据像素尺寸、距离和环境干扰不同有所差别)传输到你的iOS、Android或电脑上,让你无需从相机中取下SD卡,便可第一时间将照片发回编辑部或者分享到SNS上。

Belkin F9K1107双频旅行路由器

记者经常需要出差,随身携带体积小巧的Belkin F9K1107无线路由器可以在酒店中,只要支付一次Wi-Fi费用,即可与住在同一房间的媒体同行共享网络,还可以同时连接多台设备,让手机和平板电脑也一起上网。你还可以为2.4GHz和5GHz两个频段设立不同的密码,在不暴露隐私的前提下,方便访客接入。

苹果The new iPad平板电脑

对于编辑来说,一款随时随地可以高速接入网络,更新阅读新鲜资讯;通过聊天软件24小时与同事、合作伙伴保持沟通;可以通过邮件、网盘、社交软件等多种方式接收摄影师发过来的大尺寸照片,并借助Retina高清显示屏查看照片细节,提出修改意见;并能接入云服务器与公司和家里的电脑保持文件的同步更新;甚至直接在上面编辑各类文稿、幻灯片,并随时将见闻和观点分享出去的The new iPad绝对是必备神器。有了它,什么样的工作都不叫事儿。

印象笔记

面对每天如潮水般出现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仅凭大脑记忆是不靠谱的,你需要一个“外脑”来帮你记忆;如果你之前在电脑上就有很好的文件夹分类和文件命名的习惯来整理资料,那么你需要一个助手帮你将所有资料跨平台同步到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电脑上,让你随身保存;如果你和我一样,不仅又记不住,还没有整理的好习惯,那你可以完全把所有与工作和生活相关,需要你记忆、处理的事情,全部挪到印象笔记上。随着使用的深入,你会越来越离不开它。

AudioNote

尽管上面的印象笔记也可以帮助你完成手写、简单绘图、笔记和录音功能,但AudioNote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录音时同步输入的笔记,作为整理录音的时间节点,非线性地选择回放录音片段,也就是说可以将声音与文字同步保存,方便你日后整理录音。而且AudioNote不仅有iPhone和iPad版,还推出了Android以及Windows和Mac版本,你可以较为方便地将采访的录音,同步到电脑上进行整理,提高效率。美中不足的是这家伙现在还不支持云同步。

印象笔记·人脉

传播声音 篇12

反观我们当下的科学课堂, 有的教师只关注科学概念的学习, 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这样的科学课俨然变成了说理课, 往往给人的感觉是“理”有余而“趣”不足。有的教师却过分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而忽略了学生科学知识的建构。这样的课又给人活动有余而思维不足的感觉。那么如何构建“有理有趣, 理趣相生”的科学理趣课堂呢?

《声音的传播》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中的第二课, 它是在学生了解了声音产生的原因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以及认识声音传播的效果,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探究大自然的情趣。下面, 我就《声音的传播》这一课时的教学谈谈如何构建“有理有趣, 理趣相生”的科学理趣课堂。

一、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导入情景

心理学告诉我们:生动、自然、贴切的情景可以引起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同感, 给教学内容赋予生命的意义, 从而促使学生将自己的已有经验与认知对象发生互动, 加深对认知对象的理解。所以教师应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导入情景。

案例一:

师: (出示:椰子) 提问:认识吗?长在大海边的椰子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回答:通过海水。 (PPT:水力传播)

师: (出示:蒲公英) 提问:这是哪种植物?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回答:通过风。 (PPT:风力传播)

师:老师在说话, 同学们能听到吗? (能) 贴板书:声音传播, 你们知道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吗?板书:?

学生猜测:声音通过空气传播;通过固体传播;通过液体传播。

这样通过让学生将自然界的种子是如何传播的这样一个具体的概念和声音的传播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 为接下来研究声音的传播介质打下基础, 在后续的活动中学生的探究的积极性异常的高涨。

二、实验材料选择讲究, 不盲目追求实验表面的活跃和热闹

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 学生对于一些从没接触过的实验材料会表现得过于激动、兴奋和忘乎所以, 而忽略了实验的本质。导致对科学问题的解答游离于科学本质之外。这样的实验材料趣味十足但理性不足。在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过程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量冷静地去思考问题, 而不是追求实验表面的活跃和热闹。

案例二:

在探究固体能否传播声音和比较不同的介质传声效果不同的两个实验中, 教师都提供了两个一次性杯子和一根棉线制作成的土电话, 让学生通过土电话通话听声音来探究。

只选择了“土电话”材料进行研究, 这样就避免了陌生材料带给学生的新鲜感。而且在苏教版《声音的传播》的教材上面就提供“土电话”材料, 学生对“土电话”这个实验材料也很熟悉, 有利于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更多地思考与所探究项目有关的本质的问题。然后通过二次玩土电话, 引发学生发现不同介质的不同传声效果, 这是对传声介质在学生可接受范围内的进一步认识。从中我们体会到了有时候我们需要少一点“趣”多一点“理”, 让科学教学回归本质。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上的探究应该是学生的自主探究, 而不是学生跟着老师的脚步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探究活动的一个辅助者, 而不是主角。所以科学课程的探究应该具有开放性。开放的课堂才能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 学生就能想自己所想, 做自己所做。因此, 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探究课堂。

案例三:

师: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些实验, 来研究声音到底能不能在空气、固体或者液体中传播?

师:老师给你提供的器材有抽气机、电铃、密封性能很好的塑料袋、大水杯和水、用一次性杯子制作的土电话, 看看, 用这些器材, 能不能设计实验研究声音究竟可以通过什么传播?你们组特别想研究哪个就先设计哪个实验, 把实验的设想写在课堂学习单上。

请各小组一边讨论, 一边画出或者写出本组的实验设想。各个小组成员都要发表意见, 小组长负责汇总。

学生交流汇报:谁来说说你们组的设想?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做一做实验? (第一个抽气的实验, 待会儿我们一起看录像, 先请同学们探究声音能不能在固体中和水中传播, 一边做, 一边把实验中你们发现什么、得出什么结论填写在课堂学习单上, 现在开始。

学生交流与汇报:哪个小组来说说, 你们做了什么?观察到什么?说明什么?

师: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 发现声音能够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怎么知道声音还能够在空气中传播呢?

(老师、同学说话, 我们都能听见, 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验:真空电铃实验)

在实验中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老师将实验设计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将实验操作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所做的就是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科学知识的实践机会, 做好引路人。在学生设计实验时, 教师没有多余地干预, 也没有让学生按图索骥, 而是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实事证明学生完全可以像科学家一样设计出很精彩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会了自主探索的方法, 并从中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无疑这样的求“理”过程也是有“趣”的。

上一篇:制度失灵下一篇:寻找最佳的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