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效果

2024-10-27

声音效果(精选3篇)

声音效果 篇1

摘要:《中国好声音》自引入以来便备受关注, 一时间成为街头巷议的重要话题。好声音的成功与新奇的节目形式、豪华的导师阵容、学员们卓越的唱功等因素均密不可分, 而笔者主要从名人效应、意见领袖的作用以及信息本身的性质能够吸引受众三方面, 分析那英等四位导师作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如何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的。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名人效应,意见领袖,信息

引自荷兰的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 在浙江卫视一播出便引起强烈反响, 据《新民晚报》报道, 《中国好声音》在浙江卫视首播后引起热烈反响, 收视率高达1.5%, 与风靡全国的首届“达人秀”开播时的高收视率打平。节目期间不少明星名人也纷纷发微博为其喝彩。持续了两个多月的《中国好声音》在内地赢得的广泛关注一举扭转了国内音乐选秀节目走向低靡的局面。节目的成功与制播分离运行机制、新颖的节目形式、豪华的导师阵容等各方面的因素密不可分, 也有人归结为好声音、好故事、好创意, 而笔者在此欲主要从导师方面着手分析, 探讨导师作为节目强有力的推手, 是如何增强传播效果的。

一、作为名人, 引发“名人效应”

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导师加入作为节目评委, 在节目之初就吸引了大量的受众, 如果节目后的无法统计的人们的热议说明不了问题, 那各大媒体披露的数据——《中国好声音》第一期收视1.5%, 第二期2.8%——应该足以现实节目的受众之多。大体来看, 导师所吸引的受众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导师们各自忠实的粉丝团, 另一类归结为围观群体 (传统受众) , 这类人认可导师在音乐界的权威地位, 从而对其参与的节目持有较高的认可度, 加上围观名人的心理作用, 进而产生收看节目的行为。

明星评委无疑是让观众打开电视收看节目的最直观的理由, 那为什么仅仅是有刘欢四人的加入, 受众变趋之若鹜了呢, 简单来讲, 这是名人效应在起作用。刘欢是早在二十年前就已是享誉国内的流行歌手, 其创作和演唱的作品多次获奖, 被冠以“中国歌王”、“中国流行音乐第一人”等各种美名。那英也是华语乐坛首屈一指的实力派天后, 曾被《Time》时代杂志评为“13亿华人最爱的声音”, 更有东方惠特妮·休斯顿的美誉。庾澄庆和杨坤也在音乐界盛名已久。四个人把身上的光环带到节目中, 他们在节目中一出现, 便引发了受众和媒体的注意, 使节目在短时间内积聚了大量人气, 一时间《中国好声音》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热门话题, 这种人气之高通过媒体再次报道出去, 继而引发更多的人对节目产生兴趣, 进一步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的影响力。而起初的受众也通过人际传播等形式将节目消息传播到更大的人群中去, 从而使《中国好声音》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管后来节目传播效果归结于何种因素, 但起初人气的聚集和节目影响的迅速扩散与名人效应是密不可分的。

二、作为意见领袖, 影响受众

当我们这些非专业音乐人士在看节目时, 尤其是面对那些有一定水准的选手, 我们很难用专业的知识去科学地判断哪个选手的水平更高一筹, 孰该去孰该留。这时, 我们寄希望于评委, 也就是四位导师, 从他们口中知道谁的音域广、谁的节奏准、谁的跳音漂亮、谁的技艺炉火纯青等, 我们对导师们对选手歌声的评判也毫无置疑, 认可他们所挑选出来的选手。在节目中, 我们对导师们信任而依赖。从传播过程来看, 四位导师能够左右部分观众看不看该节目, 能够引导和左右观众对于节目和选手的评价, 是因为其在业内的权威地位让我们把它当做自己的意见领袖来看待。

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上世纪40年代传播流研究中提出的概念, 即在传播活动中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他们往往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传媒接触频度大, 在某些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和巨大的影响力。随着传统媒体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 信息爆炸式呈现在受众面前, 使得受众的知情权和媒体接触权得以较充分的实现, 受众的信息接触面渐渐趋于平等, 所掌握的知识也大体一致, 因而他们所尊崇的意见领袖也在不断嬗变中。单纯的媒体接触大信息渠道多的人已经很难左右其他人的意志和行为, 只有那些在某一个行业、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获得精华知识的人, 即权威, 才可能在这个行业、领域里影响到其他人, 成为行业内的意见领袖。刘欢、那英、杨坤、庾澄庆四人在歌坛盛名久已, 他们掌握较多的音乐知识, 对音乐有较多的研究, 在音乐领域造诣颇深, 因而被赋予“音乐权威”的象征意义。他们共同参与的节目《中国好声音》, 在受众心中也被赋予了与“权威”相对应的级别的意义, 所以受众乐于去收看这样的节目。这样他们作为意见领袖很容易在认知、心理和态度及行动层面上左右受众, 而受众的声势叠加媒体的鼓噪, 使节目在短时间内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三、作为信息, 吸引受众

当我们拿着遥控器浏览节目, 决定看哪个或不看哪个, 注意力能在每个频道停留多久,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目的内容是否吸引我们, 也就是传播信息是否吸引受众。当我们收看《中国好声音》时, 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每个选手的心路历程, 听到选手们在舞台上的歌声, 了解导师们对选手们的评价, 这些故事是否精彩, 歌声是否动听, 导师对学员的选择过程是否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都关系到节目的收视。

早在山东卫视《天籁之声》节目中已有“盲听”的节目形式, 该节目率先提出寻找让13亿人洗耳的好声音, 齐秦、高晓松、小柯、萨顶顶担当评委, 选手唱歌时, 四个人比较镇定没有过多表情地坐在转椅上, 喜欢选手的歌声便悄然地转过身来, 接着又陷入安静。一个新奇引人的节目形式让四个人的淡定的处理方式变得了无生趣。同样是盲听, 《中国好声音》中的四位导师工作可谓卖力了, 背对着选手听着他们的歌声, 他们时而交头接耳比划着自己想象中选手的样子, 或交流下彼此的评价, 时而和着歌曲的调子在椅子上有节奏的舞动, 时而闭着眼睛静静的聆听, 忽地又紧缩了眉头, 时而振奋不已走马上就要拍到转椅的按钮却又不知为何又收了手。转过身来, 他们毫不掩藏看到选手时的惊喜或惊讶, 兴奋时会站起来手舞足蹈, 总之, 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 每个细节每个表情都紧紧地牵扯着观众的心, 让观众跟着选手和其家人一起紧张焦虑而满腹期盼, 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节目之中。选手选择导师阶段, 导师们又一个个表现出求贤若渴的姿态, 为了争个学生用尽十八般武艺, 笑料百出。在导师们的把控下, 时而松时而紧的节目进程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着实让观众享受了一场娱乐盛宴。

这场看点十足的娱乐盛宴也正是由导师、学员、主持人、舞台、灯光等共同构成的信息大餐。导师们作为名人, 作为意见领袖以及生动的节目信息, 吸引着大批受众, 帮助《中国好声音》扩散得更广更远。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2]刘绍庭.名人效应论[J].中国广告, 2000 (3) .

[3]尹鸿, 冉儒学, 陆虹.娱乐旋风[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声音效果 篇2

关键词:童声合唱,声音效果,送别

在童声合唱的训练过程中, 除了在声音的技术方面有很高的要求之外, 对影响声音效果的音准、音色及音响平衡等因素也非常注重。对于完善童声合唱声音效果的训练, 不同的作品要求也有着细微的差别。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活动, 它靠的是集体共同发出声音来塑造音乐形象。童声合唱要求队员们要有正确的音准、干净的音色, 声部之间要协调, 情绪一致, 表演默契。越是优秀的童声合唱队, 对其声音效果的要求也会愈加严格。而对于刚刚接触合唱的少年儿童, 教师更要耐心的谆谆诱导, 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还要注意语言的浅显易懂, 以免影响孩子们的自信心。

一、音准训练

音准是合唱的基础, 也是儿童合唱的一个难点。少年儿童 (尤其是初学者) 音准的概念不是很强, 要进入合唱的大门, 除了平时注重培养孩子们统一和谐的音准概念之外, 重点还是要把握歌曲的音准。多声部合唱的音准问题有一点小小的难度, 因为少年儿童是靠内心听觉模唱的方法来学习歌曲的, 而且他们不论从理解力还是控制力来讲都比不上成人。教师只能注意多做示范, 分声部教会演唱后, 再将几个声部糅合在一起进行训练。对于个别的难点, 要摘出进行训练。《送别》采用规整的ABA三段体曲式结构, 第三段为第一段的完整再现, 歌曲中几处有变化音的地方比较难把握, 要重点进行练习。比如, 谱例6中第38小节处有个3过渡到#2, 对于初学者来说, 可能是不大好把握的, 可以启发他们寻找3到4的半音的感觉。平时, 教师从乐理知识及视唱练耳的教育入手, 让孩子们对于音准问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这样才是解决儿童合唱中音准问题的根本途径。

谱例6

二、音色训练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夕阳山外山。”

这样的词句为大家展现的是一个由近及远展开的情思绵绵的送别场景。这样的心境描述, 要求音色不应太亮而是应该给人一种暖而深情的感觉。引导少年儿童运用柔声唱法不但有利于建立这种感觉, 更能使队员们自然地体会到发声器官在歌唱时的协调活动, 使他们逐步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童声合唱中声音训练的第一个目标是获得干净、柔和的声音, 而不是追求音量和力度。这是指导发声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送别》演唱的音域始终在柔和的中声区, 仅在AB段的连接处使用了一个六度大跳, 具有情感的对比色彩。结尾处乐句周而复始, 与回旋往复的旋律相配合, 形成一种回旋美, 加深了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开头部分要注意弱起, 每句都要有语气在里面, 就像讲话要有抑扬顿挫。在第17小节处, 是全曲的高潮部分, 随着情绪的高涨, 声音的强度要加上去, 要产生强弱的对比, 极力去表现这种离别之情。

三、音响平衡的训练

要追求童声合唱曲音响的平衡, 就要做到结合它要表现的的内容和合唱队的具体编制, 合理的运用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来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各声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声部要过分凸显自己的声音特点。歌曲演唱中各声部要从不同方面保持音响效果的和谐统一, 包括呼吸、力度、速度与情感等, 还要将合唱的层次感表现出来。音响的平衡不仅仅包括合唱队员之间的配合, 还要注意伴奏乐器的恰当与否。有了音响的平衡效果, 才能更好的塑造音乐形象, 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音乐形象往往是根据文学形象要表达的内容而进行塑造的。《送别》这首歌曲无疑为我们的演唱提供了应有的想象与思索:第一句“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这是近景, 初步向我们介绍了别离的地点场景。一望无际的芳草, 延绵着作者的思绪, 人还未走, 思念已满。“晚风抚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这一句是远景描述, 向我们交代了时间是在傍晚时分, 中国人“暮愁”的情思便在此间油然而生了。“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君这一去, 我俩天各一边, 不知何日能再见。这一句表现作者心潮难平, 哀伤之情难以平复地心理活动。“一壶浊酒尽余欢, 夕阳山外山。”尽了这杯酒, 兄弟便上路吧!此句与“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虽是万般不舍, 但却总要面对现实, 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无奈的心理。

多声部的合唱形式, 在欧洲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是由西方传入我国。我们今天的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很大一部分是借鉴于西方的, 但是由于中西方语言习惯与文化背景的不同, 审美观念也存在差异。童声合唱艺术仍需要更好的适应我们本民族传统的审美观, 仍然需要我们在训练中不断探索如何能够更好的利用童声合唱为中国的少年儿童服务。童声合唱曲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但每一首童声合唱曲又各自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也就是说, 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 而是要针对合唱曲目及合唱队员的特点来进行。共性之中蕴含着不同, 由个别来看一般, 要求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地不断深入地去探求童声合唱更好的训练方法。另外, 训练一支好的童声合唱队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这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事业心与责任感, 还要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必须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 经过严格的教学训练, 才能逐步引导更多的孩子步入童声合唱的艺术殿堂。

结语

近年来, 合唱艺术的不断普及与推广, 促使童声合唱这种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本文以《送别》为例, 分别介绍了童声合唱训练中完善声音效果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相信只要在做到科学的技术方法指导的基础上再加以声音效果的完善, 假以时日, 我国的童声合唱水平一定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晓燕:《从群众合唱的误区看儿童合唱教育的重要性》[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报》, 2001 (03) 。

[3]吴煜:《童声合唱中的气息》[J], 《九江师专学报》, 2003 (02) 。

[4]秋里:《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廖文兰:《童声合唱的呼吸训练问题》[J], 《音乐大地》, 2005 (01) 。

[6]王晓维:《淡淡的哀愁深深地相思——李叔同<送别>赏析》[J], 《语文知识》, 2005 (01) 。

[7]胡玉兰:《浅谈童声合唱的音色训练》[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 2008 (03) 。

声音效果 篇3

一、音频为主效果器为辅式

这种模式的创作,往往突出音频材料的自身特点,较少使用效果器对声音进行过度的变形。预置型一般通过对原材料进行裁剪、拼贴、反相、重采样等音频处理手段来完成作品,效果器可起到连接、声部发展对比等作用;实时型一般强调作品本身的结构、节奏性或演奏法多变性等,效果器可起到修饰、润色等作用。

以上为已经通过音频处理手段剪裁好的一个小乐句,类型为预置型,原材料为金属铃声,材料处理手法包括了常用的裁剪、拼贴、反相。根据乐句的材料特征,将其分为四个小部分。

由于是以音频为主、效果器为辅的创作模式,首先需要考虑尽可能少改变原材料的音色。点状声音的特点是音头清晰、持续时间较短,可以看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间隔较大,在听觉上出现了一段空白。在这里适合插入混响效果器,使第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从而较好的过渡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仍是单个的点状声音,但紧接着出现的第三部分为密集式点状声音。在听觉上,第二部分进入到第三部分可能稍显突兀。在这里适合插入一个时间较短的延迟效果器,从音乐形态上来看,由单一点状过渡到稍有延迟的点状再进入到密集的点状声音,符合音乐的发展。

第三部分为密集纷乱的点状声音,如插入混响效果器可能会使其变的浑浊不清,延迟效果器则会让它更加零乱。在这里可以根据作曲者的意图,使用滤波类、调制类效果器对原材料进行适当的变形、变调等等以形成对比。

第四部分为原材料主题的反相拼贴,起到了对原材料主题的变化再现效果,这里同样可以插入调制类效果器对声音的音高等进行调节,以更好的进行对比。

以上为经过效果器处理后的波形图,使用效果器包括混响、延迟、shuffling等。从波形图可以看出,(1)与(2)之间的空白已经由混响效果补充,过渡效果较好;(2)至(3)之间出现的较少的延迟声也为进入到(3)做了铺垫;而(4)在听觉上改变了音高,变化再现的同时与原材料产生了对比。

二、效果器为主音频为辅式

这种模式的创作,音频方面或许较为次要,原材料可能很简单,主要以效果器制造效果,对声音进行处理、变形来完成乐曲的发展及对比。

以上为将要进行效果处理的一个小乐句,原材料为木质点状声音,可将其看做预置型创作,也可看为实时创作。将其划分为四个部分,可以看出,原材料及其简单,每部分仅为一个点,需要用效果器来做出发展、对比等效果。

假设四个部分我们需要完成“原始—发展—对比—变化再现”,在效果器的选择上就需要考虑每个效果器可带来的变化以适应不同部分所需的效果。同时,效果器的使用尽量避免突兀性的出现,平稳的过渡相对来说较好。

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可以突出其原材料的特点,不需要太大变化的效果器,可插入混响来连接两个部分之间的空白。

第二部分到第三部分,音乐开始发展。这一部分可以考虑插入非固定延迟效果器,使材料开始较零乱的出现。

第三部分为对比部分,可以考虑使用调制类效果器使声音进一步的纷乱至彻底的变形,同时伴随着音高的变化,以形成对比。

最后为变化再现部分,这里可以考虑使用滤波类的效果器,保持了原材料的形状同时改变了音质。

上图为经过效果器处理后的波形图,使用效果器包括混响、GRM Delay、Shuffling、Band pass等。可以看出,经过处理后的乐句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1)通过混响效果连接过渡到(2);随后(2)开始发展,声音逐渐变的细碎;(3)进一步的对比变化,声音材料被切碎搅拌,伴随着音高变化,与原材料有了极大的对比;(4)是变化再现,保留了原材料的形状,同时通过滤波使音质发生变化,承接了(3)的音高变化。

三、音频与效果器比例均衡式

这一类创作是以上两种模式的结合,也可大致分为两种:

1. 保留原材料的特点,同时适当的插入效果器造成变化、对比。这里的变化相对于音频为主效果为辅的创作可以适当的增大。

2. 乐曲的一部分为第一种模式,另一部分为第二种模式。

如呈示部分及再现部分的效果器使用可以稍“清淡”,以音频为主;展开部分则可以以效果器为主,做出较大的发展变化。

四、结语

在计算机音乐创作中,效果器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手段。效果器的种类繁多,处理所得的效果及适用的声音材料也大不相同。因此,作曲者在作品创作初期就应当预先构想好效果器的作用及安排,并根据作品类型、声音材料、结构走向等等去合理的使用效果器,以达到让作品更加完美表现的效果。

摘要:本文从计算机音乐创作中效果器的应用技术出发,以点状声音为例,对计算机音乐作品创作中效果器的使用方法、创作思路等进行了分析及实例操作应用。为针对性的使用不同效果器进行作品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思路。

上一篇: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下一篇:智能电能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