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结构

2024-08-28

责任结构(精选10篇)

责任结构 篇1

公司作为现代最先进的企业形式, 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这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都无法比拟的。基于独特的经济优势, 公司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形形色色的公司社会责任学说不断出现, 将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社会责任结合而论成为近来学界所瞩目的话题之一。

从表面上看, 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社会责任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但此问题却是发自于一个共性基础:公司固然是以营利为宗旨, 但是营利与担负社会责任并非必定发生冲突, 冲突并非必定不可调和, 公司完全有可能同时达到这两个目标。本文从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关系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一、强调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意义

1、强调公司社会责任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及发展给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公司治理本质上就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制衡关系的有机整合, 公司治理结构必须认同和适当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就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等进行积极的合作。社会责任理念要求公司从社会, 而不仅仅是从自身的角度来进行决策, 其管理者的工作重心必然从股东向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转移, 这种转移有利于各种利益群体相互补充和制衡, 从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使公司从传统的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模式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演进。实际上, 利益相关者因为投入了专用性的风险资产, 并分担了公司剩余风险, 都会产生足够的热情去行使监督的权利。同时, 这些利益相关者来自不同的领域, 拥有不同层次、不同数量的信息, 如果能够进行有效地沟通, 则可以减少监督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由此可见, 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可以解决原来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监督激励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从而降低了代理成本, 形成了有效的内部制衡。在这个意义上, 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认为是传统委托-代理理论的有效补充。

2、强调公司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传统公司经营中所指的“治理”往往注重的是公司内部结构的调整, 其结构遵循“董事会中心主义”, 即公司除重大事项的决策由股东大会做出之外, 主要的经营决策来自董事会。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作为全体股东的代表, 其行使经营决策权必然要为股东谋取利益。而现代公司经营理念告诉我们, 由于公司的经营行为影响到了众多利害关系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 其经营决策绝非单纯是少数几个董事乃至股东的事情, 因为少数人的决策往往不够全面, 较难做出符合利害关系人整体利益的科学决策。决策主体的单一化与行为后果的社会化极不相称的矛盾要求我们现代公司更加注重从内部和外部共同对公司结构进行调整, 健全公司的经营决策机制, 让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消费者、社区等更多地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 充分体现他们的意愿, 才能有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只有民主的参与, 才有科学的决策, 也只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做出准确、理性的决策, 才能响应市场的需求。

在西方国家, 绝大部分的学者把公司的社会责任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核心特征, 认为一个公司持久的竞争力和最终成功是协调工作的结果, 它体现了来自不同资源提供者的贡献, 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必须认同和适当保护利害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当代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表明, 物质资本对公司的发展作用日益减弱, 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为稀缺, 因此不应简单地把公司看成是“股东们的联合体”, 而应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及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同时, 公司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 其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其他利益共同体的制约。任何一个健康的公司必然要与外部环境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 从而达到一种共赢的结果。因此, 适当地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将职工代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引入公司治理中, 不仅不会增加公司的负担、导致公司的低效益, 还会有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 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从而更加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社会责任的意义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落实公司社会责任。

公司制度发展导致了诸如劳工问题、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负外部效应。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 无论是采用“股东大会中心主义”抑或“董事会中心主义”, 只要以股东利益为本位的思想不变, 这些问题便不可能得到克服。于是, 改革公司治理设计、重建公司治理结构, 成为公司社会责任得以强化的必由之路。有学者主张通过立法等外部控制手段来规范公司行为, 强制其承担社会责任。但事实上, 尽管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从外部控制公司行为, 但公司滥用权力、不履行社会责任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更有甚者,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地想方设法规避法律, 竭力逃脱应负的社会责任。可见, 仅依靠社会外在压力以解决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 效果未必理想, 且容易“治标不治本”。而着眼于公司自身, 通过改善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来构建一个公司社会责任实践体制或许更行之有效。

从公司治理结构而言, 公司的社会责任是由实际掌握公司的管理者来履行的, 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实际上在于对公司管理者行为的规制。所以,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形成公司内部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制约, 才能使公司社会责任落到实处。究其然, 一些公司漠视社会责任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的公司和管理层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而不愿意为公司长期发展和竞争力支付社会成本。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是保证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换取长远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有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就能够很好地克服短期行为、违法行为, 投资人的权益就能够得到保障, 市场环境就能够得到优化, 职工、消费者的利益就能够得到保护。从整个社会来看, 只有具备有效治理结构的公司才能够形成实现社会责任分担的微观基础。在此基础上, 政府才可能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制定相应的规则和制度, 以公司的利益为纽带引导公司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可以说, 从社会本位理念出发, 重塑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失为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实践。

随着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立法化,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在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以及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对应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 大致可分为两种方式:英美式和大陆式。

英国、美国致力于通过改革董事的义务责任体系以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英国在1985年的《公司法》中规定:“董事们考虑的问题应包括公司全体职工的权益以及其他成员的权益”。美国各州公司法基本上也都规定了公司董事应该考虑各种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或者应该考虑公司所采取的行动可能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产生的影响;同时规定公司董事决策时需要考虑国家及州的经济情况, 以及其他社区及社会上的各种因素。例如, 印第安纳州的《商业公司法》在有关董事的义务与责任的条文中规定:“公司董事在考量公司的最佳利益时, 必须考虑公司所采取的行为对公司股东、员工、供应商、顾客以及公司办公处所或工厂所在的社区的影响, 以及考虑董事所认为相关之其他因素”。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已经渗透到了美国的各州立法之中, 它修正了董事的义务就是为股东谋取利益的传统公司理论, 重新确立了经营判断原则, 要求公司经营者对利益相关人负责, 从而强化了公司的社会责任。

而大陆法系国家通过吸收职工参与公司的治理, 德国公司就被认为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德国1976年的《共同决定法》明确规定监事会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工人代表, 以此实现共同治理。因此在德国公司里, 监事会和董事会成员并非全是股东, 企业职工和产业工会的代表有权在公司监事会和董事会中占有一定席位并参与决策, 监督已制定的维护职工利益的法规和劳资协议的执行情况。日本的公司法的现实形态是经营者主导型治理结构, 其目标就是平衡股东与雇员的利益, 并鼓励雇员参与公司决策。这种共同决策机制最大程度地限制了权力的滥用, 既维护了股东的利益, 也体现了雇员的要求, 能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华, 管娜, 闫莉华.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J].安徽农业科学, 2006.34.

[2]申歆.公司的社会责任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 2008.1.

责任结构 篇2

秦皇岛润航保洁服务有限公司

外墙喷漆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厂长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把安全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亲自主持重要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2、负责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检查同级副职和所属单位行政正职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3、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充实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定期听取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或审批有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4、组织审定并批准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和重大的安全技术设施,解决安措费用。

5、按规定和事故处理的“三不放过”原则,组织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6、加强对各项安全活动的领导,决定安全生产方面的重要奖惩。

二、经理安全生产职责

1、贯彻“五同时”的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监督检查分管部门对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及时纠正失职的违章行为。

2、组织制订、修订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3、组织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大检查,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4、组织分管部门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工作的先进经验,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

5、负责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教育与考核工作。

6、规定职责范围内的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7、定期召开分管部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动态,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三、车间主任安全生产职责

1、保证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在本车间贯彻执行,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五同时”。

2、组织制订度并实施车间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3、组织对新工人(包括实习、代培人员)进行车间安全教育和班组安全教育,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教育;开展岗位技术练兵,并定期考核;组织并参加每周一次的班组安全活动日,及时处理工人提出的意见。

4、组织全车间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整改,保证生产设备、安全设备、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等处理完好状态,并教育职工加强维护,正常作用。

5、及时报告车间发生的事故,注意保护现场。

6、建立本车间安全管理网,配备合格的安全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车间的班组安全人员的作用。

四、工人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必须交接安全情况。

3、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发生事故,要正确处理,及时、如实的向上级报告,并保护现场,作好详细记录。

4、按时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5、正确操作、精心维护设备,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6、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7、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

责任结构 篇3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感;心理;培养

一、大学生的责任感

(一)自我责任。自我责任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不仅是对自己的学业上、事业上、更重要的对自己身体上的负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一度迷茫,虚度光阴,好像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周围的一切都无所谓,一人只身大学四年屡屡无为,学业无成,事业遥望,是一种对自己的极其不负责,心理与身体上的落差,使得自己无法承担任何责任,对什么都选择逃避,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二)他人责任。在大学中的学生还没体会在社会中应对他人负责的意识,越来越多的他人责任意识是在大学期间的恋爱时期。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才得以能在社会中生存,在校园中也是一样,越来越多的两个人走在一起,这样就会让人有了对他人负责的意识,自由的恋爱无非是没有父母的参与,两个人自由的结合,然而恋爱期间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责任,也是对两个家庭、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恋爱双方要对家庭和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现在大学生的恋爱观与责任发生了质地变化,恋爱的放纵性、游戏性,双方彼此不负责任,这样得大学生严重缺乏责任教育,忽视自我责任、他人责任、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存在。

(三)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大学生对社会负责的一种文明体现,是受过高等教育之后的一种自我意识、志向和文化水平的综合表现,是为社会做贡献的原发动力。大学生村官是一个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实例。在这个人人都喊着苦累的时期,大学生选择下乡为国家的农村发展出一份力,用自己学来的知识去报效祖国,不怕苦难与艰险,是大学生拥有强烈责任感的一种表现,然而这一计划的实施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学生的积极反应,很多学生怕受不了农村的穷苦,怕不能胜任一个村庄的法发展,不敢去报名参加,不去尝试挑战,缺乏社会责任。

二、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一)大学中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1)心理教育体制的缺陷。大学中的教育体制仅仅在书本上的教育,没有更好的让学生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心理教育是一个现在社会新起的一门教育课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然而这种心理疾病并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由于学校的体制不够完善,导致大学生不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促成如今很多大学生因不能承受来自他人、家庭、社会等方面产生的心理疾病而选择自杀的念头。(2)心理教育实施不重视。现代的发展越来越快,心理教育也成了快餐模式,老师在在一节两个半小时的课堂上快速讲解了心理教育的课程,学生在课下从未再去观看与分析,这样的教育实施,根本不能解决任何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心理有什么问题自己不知道,也不去询问老师,只会让情况更加恶劣化。而且有很多从事教育的心理的老师也是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会误把学生的品德问题当做心理问题来处理,很大的误导了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忽视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与独特性。(3)心理教育主体模糊。大部分的大学生心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通过调查显示的结果往往不够清晰,而且结果只是一部分人的心理常见问题并不能准确的帮助他们解决,询问一个人的心理情况时,由于他对心理概念认识的不够,也说不清楚自己的心理问题,而学校的心理教育体制的不够完善导致无法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剖析,进而心理教育主体的模糊,至使无法准确的进行心理教育。

(二)心理教育问题的对策。(1)心理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大学应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网站,依靠学校组织能力,发挥教育职能,共同完成心理教育的理念,虽然目前我国缺乏从事心理教育的人员,但可以组织更多有关心理教育的社会人员一起加入到学校的心理教育网站,形成一个全面式教育体系,由学校心理教育老师的带动下,成立健康积极小组,定期观看有关心理教育的讲座,让健康心理深入影响每一位大学生,从而让大学生认识到对自己的责任。(2)心理教育积极重视。学校对进行心理教育的从事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加强心理教育的重视,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解决。心理教育正确的全面面向大学生,针对部分学生进行教育实施,在完善的体制教育下,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到让学生可以自我调整心理,更全面发展与完善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3)加强心理教育主体认识。大学教育中从事心理教育的有关人员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心理的认识,由于他们所受的心理教育不同,心理教育理解也不清晰,不仅影响到他们自己的正常心理解决,很多时候也会因为他们错误的心理认识,让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解决,学校首先要加强心理教育工作者对心理的认识,更加准确的确定心理教育的主体,从而让学生学到有效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三、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对策

(一)进行道德实践。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组织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认识社会的关系中的道德准线,辨别是非对错,形成道德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还可以组织集体活动,分成小组形式一起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学到团队的精神、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对他人负责,从而培养了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二)建立责任培养环境。学校可以通过班级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对责任意识比较强的学生进行奖励制度,促进学生学习认识责任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校的有效界面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如班级小板报、宣传栏、学校网站等,通过这些趋势提高学校的责任教育风气,影响学生的责任意识。学校还可以用“文明校园 责任在大家”这样的一个宣传主题,约束大学生让自己认识到学校风采是你我的责任,大家的责任,养成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提高文明意识和责任感的意识。

(三)开展责任意识教育课。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思维比较跳跃,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差,喜欢无拘无束,意气用事,通常自己在某一方面已经触动了法律责任也不清楚。所以,学校应是当为每一个专业的大学生开展法律责任教育课程,从而普及法律基础知识,让大学生认识到法律不可触碰,对自身行为有一定的约束性,避免因盲目无知导致的严重后果。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加强对法律认识,从而产生主动性和自觉性。

结束语: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还在不断提高,舒适的校园生活让很多学生养成了放荡不羁的习惯,大学责任教育的开展可以让大学生初步认识责任的重要性,大学责任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成,它是需要通过自己内心的认识和感知来慢慢提升的一个过程。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心理结构不同,在进行大学生的教育上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有助于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目前,我国对处理这方面的责任教育还处于一个基层步伐,在大学生责任教育上只是做出了一些调查和建议,没有更加深入的去解决这一问题,和提出更好的实施方案,所以,从自我的责任、他人的责任、家庭或是社会的责任上来说对大学生自己都还只是一种约束性的东西。要想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需要我们更多的精力去深入分析和探究才会更好的把大学生的责任感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慧琼.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及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浅析中学生责任心的结构 篇4

关键词:中学生,责任心,结构

一、责任与责任心的涵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责任”的含义是:(1)使人担当起某种职责与职务;(2)分内应做的事;(3)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该承担的过失。从这解释可以看出,责任在其表现形式上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主体要履行某种职能,完成某些任务,即履行责任;二是主体要承担相应的后果,接受他人、社会的检查,即承担责任。我认为,责任是指主体自觉履行其社会角色所规定的分内事,以及因未完成分内事而应该承担的损失。

对责任心的概念解释,刘国华、张积家认为,责任心是指个体积极履行责任的态度特征和行为倾向,是个体对自己责品质的形成。

三、美术教育在培养中学生艺术创造力上培育人文素质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他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说:“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提高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

任的自觉意识和积极履行的行为倾向。上海师范大学的燕国材教授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将社会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等内化,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表现出一定的责任行为,这样便产生了个体的责任心。我认为,对中学生而言,责任心是指中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社会和国家,对自然环境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二、责任心的结构

要培养中学生的责任心,必须首先了解责任心这一品德的结构是什么。关于中学生责任心的结构,我主要从心理结构与社会内容结构这两个方面来分析。

1. 心理结构分析

关于责任心的心理结构,各个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如:朱智贤、李伯黍等认为责任心由责任认知、责任感和责任行为构成。燕国材认为,责任心就是责任意识或负责精神,它由四个因素构成,即责任认识、责任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我认为责任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四、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考虑大楼的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大楼的设计者除了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又如纺织业,从布料的花样设计到成衣的款式设计和色彩搭配,无一不与美术密切相关。过去纺织品由于对美术设计不够重视,尽管产品质量很好,但设计单一,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现在我们重视了美术设计,使产品以新颖的设计、优雅的款式和众多的花色品种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信誉,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其他方面如商品包装业、广告业、日用工业、室内装饰等都与美术有密切的联系,都需要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广大中学生今后将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人在中学美术课中掌握一定的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对今后工作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帮助。总之,美术课是普通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对学生具备审美观念、艺术的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乃至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英]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3][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4]吴冬声.创造性与生命力[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

第一,责任意识。它是指中学生对责任的内容与意义的认识,以及对责任及其行为的正确感知、判断、理解和评价的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责任知识和责任认知能力。

责任知识首先包括中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其次包括了解自己对自我,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社会、国家,对自然环境所应承担的各种具体责任。中学生不仅要了解所担负的角色的责任,而且要认识到责任是随着角色的变化而变化的。责任认知能力是指对责任要求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能力、对责任情景的正确感知和判断能力、对行为后果的预见能力、对责任行为的反思能力。中学生应该勤于反省自己的行为,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以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行为,这样会避免发生大的责任失误,乃至于不发生失误。

第二,责任情感。它是指中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完成任务、履行责任的情况持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它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义务感是指中学生对社会、他人承担义务与责任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在责任认识的基础上,在责任感的其他情绪体验的参与下,义务感会逐步转化为责任感。同情心是指中学生能主管体验别人内心的一种感情:乐他人所乐,喜他人所喜,悲他人所悲,忧他人所忧。羞耻感是指中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道德时所产生一种自我谴责的情感体验。罗素指出:“责任意识在工作上是有益的,但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石有害的。人愿意被爱,却不愿意被人家用隐忍和耐性勉强敷衍。”罗素所说的就是缺乏爱心与奉献精神的责任感。我们需要发自内心的、无私的、充满感激之情的高尚的道德责任感。责任意志是指中学生为实现责任行为而作出的自觉的顽强的努力,是责任行为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第三,责任行为倾向。它是指中学生履行责任和义务时的倾向。责任行为倾向是一个人的责任行为得以实现的关键。它是在责任意识的指导下,在责任情感的驱使下产生的一种倾向。

中学生责任心的上述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中学生责任心的统一体。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在环境影响下相互作用,才使中学生的责任心不断地变化与发展。

2. 社会内容结构分析

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标准根据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我将中学生的责任心在社会结构内容方面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关注生命,对自我负责。责任首先应该是从自我尊重和个人责任开始的,首先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生命只有一次,而中学生正处于一生的黄金时期,没有了生命,其他一切都无从做起。其次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习是学生的基本任务,学生对自己现在的学习负责,就是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负责。另外,还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中学生应该懂得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

第二,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对他人负责。一个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他的言行举止必然和其他人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他人负责。孔子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话从正反两面说明了对己负责与对人负责的辩证统一。因此,人们应该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这样社会才会和谐、融洽。

第三,关爱父母,对家庭负责。家庭是养育自己的摇篮,因此,每个中学生都有义务对家庭负责。主要表现在:孝敬父母,多和父母沟通,正确看待与处理与父母的代沟,理解父母;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属于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完成;以成绩与表现回报父母;维护家庭和睦等。

第四,服务社会,对集体、社会负责。每个人都取之于社会,也就应用于社会,努力回报社会,中学生也是如此。如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当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到巨大的损失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捐款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的一种社会责任感,中学生应该培养这种社会责任意识,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第五,报效国家,对国家负责。随着中学生年龄的日渐增长,他们的生活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听从祖国和人民的呼唤,自觉地承担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重任,是每一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第六,保护环境,对自然负责。近几十年,随着很多物种的灭绝,世界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人们逐渐意识到,要解决全球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必须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地完成。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中学生都要从小保护环境,树立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总之,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阶段,我们要以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当然,要培养中学生的责任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长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国华,张积家.论责任心及其培养[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7,(3).

[2]莫特玛·阿德勒著.周汉林译.西方思想宝库[M].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3]郭金明.道德责任论[M].人民出版社,2008.

[4]钱焕琦.走向自觉[M].人民出版社,2003.

钢结构工程施工安全责任协议书 篇5

发包单位

(以下简称甲方)承包单位

(以下简称乙方)

为全面履行甲乙双方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内容,进一步明确在施工过程中,甲乙双方的安全责任,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止伤亡事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经协议商一致,特签订本安全生产协议。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址:

二、工期

1、开工日期 2017年 月 日

2、竣工是期 2017年 月 日

三、甲方的权利和安全职责

1、甲方须认真贯彻国家和电力部门及地方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有关法规、法令条例。

2、甲方应按有关规定对乙方承包的工程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施工检查指导。

3、甲方在施工前应认真审核乙方开工报告、施工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项目内容特点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组织有关人员对乙方施工人员在进场前的安全生产教育。

4、当乙方出现严重违章作业,野蛮施工,管理混乱等,安全、文明施工严重失控情况下,甲方有权作出停工,整顿限期整改,直到解除工程分包合同的决定。限期乙方退出施工。

5、甲方不得要求乙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施工,因甲方原因导致的事故由甲方承担一切责任。

6、甲方认为确实有必要暂停施工时,应以书面形式要求乙方暂停施工,并提出书面意见,当乙方实施处理意见并以书面形式提出复工要求后,甲方应当在48小时内组织验收,检查是否合格,并签字后给予答复。

四、乙方的权利和安全职责

1、乙方必须是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成其他出具其上级主管单位(法人单位)的委托书、及其资质相在授权委托书范围内工程的经济组织。

2、乙方必须遵实国家和本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定,认真执行国家行业、企业、安全技术标准,必须配备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明确责任,随时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关作好记录,必须接受甲方或甲方上级主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检查。

3、乙方必须熟悉并能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各项规定。

4、乙方必须学习掌握并执行甲方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

5、乙方必须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坚持现场检查验收制度,禁止非特种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6、乙方必须执行甲方与分包工程有关的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方案,乙方制定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本单位工程范围的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报甲方备案。

7、乙方在组织施工生产时,必须先落实安全技术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开工前必须进行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全体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掌握工程特点,及安全措施,并签名确认后,方可开工。

8、乙方必须按规定为作业人员配发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须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 须系好安全带,禁止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赤膊,施工现场内严禁擅自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吸烟及酒后作业。

9、乙方必须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有危险作业部经挂有安全禁告标牌,必须搭设防护栅栏等可靠有效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志。

10、乙方必须抓好安全教育。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须经过入场前的安全教育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教育。未经安全教育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不得录用无身份证件的人员和未满十六岁的童工。

11、乙方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区域动火时,应事前向甲方申请,经批准并同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后方可施工。

12、对施工现场的电气设施须具有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特别是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器规定装设漏电保护装臵。

13、施工期间,乙方指派专职人员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有关安全、防火工作,乙方应经常联系甲方相互协助检查和处理工程施工中有关的安全、防火工作,预防在事故发生。

14、从乙方施工开始至工程竣工发生的任何安全事故均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与甲方无关。

五、其它

甲方、乙方必须严格执行本协议,本协议作为合同附件,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发包方:

承包方:

表:

表:

期:

****年**月**日

期:

责任结构 篇6

(一)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 很多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弊端, 如:环境污染、偷税漏税等, 很多企业面临破产。近来, 企业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越来越重要。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是对股东的责任, 还包括对社会的责任。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兴起较晚,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象很少, 很多企业还没有完全形成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特别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企业危害社会的行为更加说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意识的薄弱。

目前我国的股权结构一股独大, 股权高度集中, 股权结构很不合理。而最近的股权分置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股权结构, 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 文献回顾

国外关于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研究有:Cochran和Wood (1984) 实证研究发现, 高管持股比例对社区和雇佣关系有着积极影响。Zahra.Oviatt.Minyard (1993) 研究显示, 公司内部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社会责任正相关。Mcguire (2003) 实证研究发现, 公司社会表现和管理层激励之间并没有显著的联系, 但与工资和长期激励负相关。国内方面, 关于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有:沈洪涛 (2005)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之间相互影响, 而且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赵娜 (2009) 实证研究表明股东大会会议次数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谭宏琳 (2009) 实证研究了股权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负相关, 公司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

二、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实证研究

(一) 研究假设

在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过大, 会对公司的管理和经营产生影响。公司的大股东会同公司的管理层进行合谋, 损害中小股东和一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现象普遍存在, 当一股独大时, 公司追求的是大股东的利益, 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根本不会顾及。而股权制衡能够有效抵制第一大股东的作用。

由此提出第一个假设:股权制衡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

如果上市公司中, 股权的集中度越高, 那些大股东更容易结合起来对其他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伤害。股权的高度集中就会对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产生影响。股权越集中, 少数人的利益就会成为公司利益的大部分, 公司就会无法顾及其他的相关者, 更不用说是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负责。

由此提出第二个假设: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

高管的管理在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 一个公司治理的好坏关键看高级管理层的管理水平。管理水平高的公司, 高管的持股比例越高,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股东的控制权, 有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Zahra、Oviatt和Minyard的研究显示, 公司内部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社会责任正相关。

由此提出第三个假设: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

(二)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1. 样本选择

本文研究选取2007年深市沪市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 剔出金融行业和数据不完整的样本。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CCER数据库,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指标找不到具体的替代变量, 则是通过计算进行替代。

2. 变量的定义

(1) 因变量:企业社会责任的综合指标为:

CSR:企业社会责任;Qi:各个指标的权重, 即股东权重, 债权人权重, 客户权重, 供应商权重, 员工权重和政府权重;Zi: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6个指标贡献率, 即股东所得贡献率, 债权人所得贡献率, 员工所得贡献率, 客户所得贡献率, 供应商所得贡献率和政府所得贡献率。

CSR即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为6个方面指标与他们各自的权重相乘的加权。

(2) 解释变量

(1) 股权制衡 (CR-5指数) , 用GH表示。

(2) 高管持股比例 (高管持股人数/总持股数) , 用HS表示。

(3) 股权集中度 (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 用FSD表示。

(3) 控制变量

公司规模 (总资产) 用GS表示。

(三) 实证分析

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1列示了81家上市公司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企业社会责任为32.30%, 对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有了很好的解释。

高管持股比例的均值为0.001980554548, 这表明样本中上市公司的高管的持股比例偏低, 这主要是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状造成的结果。股权集中度的均值为0.1607, 股权制衡的均值为0.471821805863, 说明我国的股权高度的集中在控股股东手中。

2.相关性检验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1 level (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相关分析表给出企业社会责任、股权制衡、高管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以及控制变量公司规模之间的相关系数。

企业社会责任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 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说明股权越集中, 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好。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规模正相关, 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与高管持股比例, 股权制衡正相关, 但并不显著。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 公司规模正相关, 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3.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检验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 我们建立了如下的模型, 运用多元回归进行了回归分析。

从模型回归的结果来看, F=1.653 (P=0.170) , 表明整个模型显著性不高;拟合优度R2=0.08,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032, 这说明模型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解释。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所有自变量的VIF都是1左右, 这表明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不明显。基于以上分析, 回归模型整体通过了合理性检验。

在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关系方面, 股权集中度同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 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P=0.085) 支持假设二的检验。股权制衡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 但没通过显著性检验 (P=0.209) , 并与假设一不符。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负相关, 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P=0.346) , 并与假设三不符。

(四) 结论

研究表明, 股权集中度同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 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我国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股权越集中, 越有利于公司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要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理想的问题, 应该从完善公司的股权结构出发,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 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的股权结构

公司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还有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的股权结构, 可以使企业更好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二) 完善公司的股权结构

通过股权分置改革等一系列改善股权结构的措施来完善公司的股权结构, 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摘要:本文选取了2007年深市沪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就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 并且显著。股权制衡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但并不显著。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负相关, 也极不显著。通过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实证研究, 可以完善公司的股权结构, 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股权结构,企业社会责任,上市公司

参考文献

[1]陈玉清, 马丽丽.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 2005 (11) .

[2]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基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分析[D].厦门大学, 2005.

[3]谭宏琳.公司社会责任对股权结构及其绩效的影响[D].重庆大学, 2009.

[4]赵娜.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5]Cochran, P.L., Wood.R.1984.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4..

[6]Jean McGuire, Sandra Dow, Kamal Argheyd CEO Incentives and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3 (45) .

责任结构 篇7

传统的“股东导向”发展模式强调企业的经济属性, 因此长期以来公司治理问题需要考虑的仅仅是在两权分离的框架下,确保管理层对股东负责。然而在当今世 界经济全球 化的趋势下,企业规模不断扩张,股权结构趋向分散,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频发;大股东通过敌意收购、合并重组来谋取自身利益。环境与资源的压力和各相关方自身意识的增强促使企业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其社会属性日益突显。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 更多地融入社会责任理念, 谋求可持续发展。曹素璋(2004)认为社会责任的本质是企业对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 这既是企业的经营理念, 也是用来约束企业经济活动的内部管理系统。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国家实现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在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同时, 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也逐步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一项现实的约束,特别是外部政府、机构监管部门的引导与推动, 使社会责任思想渗透到企业内部, 主流的公司治理结构理念受到了冲击。2006年深交所率先出台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明确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内容,维护各方利益的具体举措,并倡导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2008年国资委推出《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从政府的角度率先在国有中央企业中规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措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形成,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将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结合在一起, 力求通过公司治理的手段来推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本文在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基础上, 通过梳理国内现有的相关文献, 总结出我国学者针对二者相结合及彼此影响的研究进展与成果, 并提出了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

二、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在不同企业参与者当中分配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一整套制度性安排(张维迎,2005)。这种制度安排以物质资本的可抵押特征和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承担特征为基础,强调股东的单边治理。但当今的世界正从工业型社会过渡到知识型社会, 物质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受到人力资本的冲击。特别是在那些新兴产业中, 以管理层和技术人员为代表的人力资源已不仅仅充当受雇佣的角色,“资本雇佣劳动”与“劳动雇佣资本”并存,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逐渐发展成为协同共生的关系。如何在公司治理框架之内协调多元利益主体的权益, 保障各方的利益不受企业经营活动的侵害, 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理论研究及公司实践的进一步拓展, 公司治理理论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产生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个承受市场与社会当中各方影响的组织, 而不是只谋求股东主导与操纵的载体, 来自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利益诉求企业都应予以关注。公司治理与公司决策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满足利益各方的不同需求, 并达到在各方之间的利益平衡, 而不只是专注于股东利益最大化。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成为普遍认同的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治理模式, 目前在股权创新方面部分企业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基于所有权方面的管理层持股、职工持股都是当前典型的表现形式。

对于企业社 会责任所 包含的内容, 我国多数 学者比较 认同Carroll(1979) 提出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四级金字塔”框架 ,至下而上分别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但由于该理论是从抽象的道德视角出发研究企业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欠缺付诸于实践的可操作性内容,很容易被主流经济理论边缘化。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与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不谋而合, 站在利益相关者视角看社会责任就是企业与各关联方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由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致力于公司治理层面, 为社会责任思想植入微观企业开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它指明了企业社会责任付诸实践的方向,明确了具体的对象与范围,有效地将抽象的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转化为具体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总之, 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切实方法, 为其标准量化及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1997年,社会责任国际组织(SAI)制定了SA 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它是世界上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首部道德标准和第三方认证体系, 主要针对困扰全球企业的劳工问题及管理体系进行了定量化规定,并与企业管理相结合,规范了企业的道德行为, 要求在企业各个环节体现社会责任感。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我国率先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实操标准指数“每股社会贡献值”,为广大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提供了量化依据。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社会责任微观践行的手段,履行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结构宏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社会责任要切实地落实到企业各个环节就无法绕过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内在的制度安排,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载体为二者的融通结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内在的逻辑必然性。高汉祥、郑济孝(2010)认为在二者结合的框架下,公司治理结构突破了专注于规划企业层面责权利安排的局限,进而着眼于更宽泛的社会关系视角下考虑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责权利的安排,并通过相应的组织机制与结构设计确保这些举措得以顺利实施;反过来企业社会责任也深入落实并细化到企业个体层面,通过内部制度安排与组织机构完善确保社会责任的履行。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综述

虽然证监会、沪深两市及部分部委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央企、相关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但理论界从公司治理层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却难以达到指导实践的目标。仅从研究性文献的数量来看, 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以“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两个关键词为主题的文献寥寥不到五十篇, 优秀博硕士论文不过十几篇,而且多半集中出现在最近的十几年中,这一方面反映出将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纳入统一的研究范畴在我国尚属崭新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说明主流经济管理理论尚未将二者的结合与联系作为关注的重点。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从二者融合与实现途径;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基于公司治理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分析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合与实现途径

虽然切入点不尽相同, 但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融通结合的发展趋向在理论界是被广泛接受的。王长义(2007)着眼于历史的研究视角得出结论, 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产生的基础都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现代公司制的出现, 二者具有历史的渊源性和发展的共生性, 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 逐渐衍化成一种彼此促进与相互呼应的关系, 统一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践。张兆国等(2008)从制度层面分析认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关键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机制,要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协同共管,实现制度管理的创新, 指出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应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 在公司外部治理方面要提高社会责任的法治化程度, 建立市场准入机制, 制定完善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等。高汉祥、郑济孝(2010)从同源、责任、分流及融合4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二者关系的沿革与发展, 指出现代企业的出现是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共同的理论起点, 责任层面是二者共同的理论发展的内部基点,并深入剖析了二者由于侧重点不同在演化过程中出现了分流现象的原因,总结当前社会环境的变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外部机遇,“责任”作为这一共有的内核为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和清晰的逻辑性。谭利、李亚楠(2010)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支撑, 论述了企业为何要承担社会责任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强调通过转变公司治理目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手段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设想并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是公司治理发展的必然选择,股权分散化、完善董事会决策机制、提高监事会地位及建立风险控制机制是实现共同治理的有效途径。史亚东(2010)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治理结构相互呼应, 根据契约理论和产权理论, 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各方利益相关者通过谈判而形成的,并通过Nash-Zethuen讨价还价模型进行了解释, 总结出治理结构的内生性导致企业社会责任也具有对应内生性, 所以其内容表现出动态变化的特性;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 但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来调节实施。

(二)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单纯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工作,但着眼于公司治理层面的探索并不多见。为数不多的文献其思路模式如出一辙: 首先采用指数法构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 然后针对公司治理的组成因素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程度进行检验。李斌(2010)以内部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董事会为突破口, 将交易成本与冲突成本两类分析模式联系起来, 分析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公司治理价值,同时运用指数法,在沪市筛 选出423家上市公 司的2008年年报作为研究对象 ,检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董事会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董事会结构和规模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 董事会两职合一 的组织结构具 有负相关性, 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发挥出积极的一面, 但二者的作用均不明显; 董事会薪酬构成则未体现出预期的关联性。于晓谦、程浩(2010) 选取2008年我国沪 深两市158家石化塑胶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将样本公司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分类赋值, 以内容分析法为基础构造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 经验检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薪酬激励和领导权结构方面的因素 对社会责任信 息披露的影响, 结果发现国有控股公司身份以及经理人薪酬激励设计完善的上市公司更倾向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而对独立董事规模、董事会两职是否合一的特征并没有明显的反应。

(三)基于公司治理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分析的难点在于社会责任的计量问题, 理论界比较认可“社会责任会计方法”,该方法就是利用部分或者全部社会资产、社会负债、社会成本、社会收益的信息来进行量化研究。2008年上交所推出的反映企业社 会责任的概念 性指标“每股社会贡献值”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基于公司治理层面的分析大多采用该方法或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再设计来量化企业社会责任, 但其表现出的衡量标准缺乏统一性, 公司间数据可比性差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宋建波、李爱华(2010)选取沪深两市79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 通过对2007年度财务报告分析得出我国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总体水平较低、公司间差强人意的结论, 并根据社会贡献率从股本结构和董事会特征两个方面来检验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 检验结果显示通过加强公司高管力量, 扩大监事会规模能够减少上市公司违背社会责任的行为;减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 降低大股东彼此之间的关联度可以促进公司实现利益相关者管理。谢文武、许晓(2010)以我国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在2008年沪市公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当中选取45家家族控股公司作为样本,考察公司社 会责任对治理 因素的反应, 结果显示家族企业社会责任受到治理结构和治理环境的影响, 治理结构和治理环境越完善, 则社会责任表现越好。持股比例与之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董事会、监事会规模以及独立董事的比重与公司社会责任的关系并不明显。陈智、徐广成(2011)基于利益相关者各方权益构建衡量社会责任的综合指标体系, 选取沪深两市502家上市公司2001—2005年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 分别从公司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检验治理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治理方面的法人股性质、独立董事规模和经理人薪酬激励因素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 而董事会结构与规模表现出显著的反向相关性; 外部治理方面的市场培育程度和法律完善程度因素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显著正相关, 政府干预程度显著 负相关。姚 飞、王晶 晶(2013) 选取2010年469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实证公司内部治理因素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联度,企业社会责任观测指标采用更为科学、全面的润灵环球评级指数来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的社会责任会计方法, 结果发现董事会结构与规模、股权结构、高管薪酬等治理因素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性。

四、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展望

责任结构 篇8

一个好的产品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的。好在许多有远见的用户欣赏和看重这一产品, 所以慢慢有了推广应用。新产品的研发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 有大量关联的项目要实实在在地去做, 我深知任重道远。中国的形势发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 人口老年化很快到来, 届时劳动力越来越贵, 未来支付这些“沉没成本”将越来越昂贵。因此, 实施创新驱动不能等待懈怠。普通工业大门以手工为主, 工序繁杂、涉及面广, 本来就不可能有多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要把它做好却是一个在长期实践中艰苦忍耐思考付出的过程。

我没有多高的学历, 所谓的创新发明也是逼出来的。30多年来一直在建筑业生产第一线主要侧重这方面工作, 碰到的问题多, 吃过的苦头多, 深有感触体会。所以有创新求变的梦想。我没有什么大本事, 普通人做好普通事是本份, 一个小项目能有社会效益也算有成就感了。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到, “大力支持科技创新, 扶持公益性科研项目, 鼓励自主创新、技术改造, 推行新材料新技术, 淘汰落后产能, 提升传统产业力度。”但对一些自生自灭的微小企业来讲, 象是海洋中的一叶小舟, 只能自力更生稳中求进。现在社会很现实, 简单的事办得太复杂, 复杂的事往往想得太简单。

目前已经研发产品有“新型铝钢结构变压器室大门”、“新型铝钢结构工业平开、推拉大门”、“新型铝钢结构折叠平开大门”等。它的主要优势有:经济价位适中, 结构简单实用, 用材大众化, 有利于全面推广, 社会效益也较明显。它的创新点是:对普通工业大门有新的突破, 在外观、材质、工艺和配件等方面也有重大改进, 门体整洁亮丽, 节能环保, 防腐性能较好, 在沿海地区更显优势。

责任结构 篇9

7月12日上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高长力司长应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邀请,为全省宣传管理干部做了题为《引导广播电视节目攀登正能量高峰》的主题报告,为我们带来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作为我国广电传媒业界资深的学者型领导,高司长对全国广播电视的宏观调控、内容管理、节目制播等都有很深的研究,他的讲解立意深远,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全体与会人员都很认真地聆听和记录。会后,参会人员告诉本刊记者,高司长的讲授既从宏观上提出诸多指导性意见,又从微观方面做了点拨性的智慧指点,给予大家很好的启示。

启示之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传播意识。

一直以来传统主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最为敏感、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媒体既是宣传者、推动者,更是实践者。我们所有的宣传都必须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不动摇,积极研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媒科学发展观,和谐媒体建设、媒介职业素养等等,及时总结改革创新经验,以正确舆论导向为魂,加强正面宣传,扩大影响力。

因此各级媒体必须严守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严守宣传纪律。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行业顶层设计之下,各级媒体的管理意识正逐步加强,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今年,各地按照总局要求都启动了一系列重大宣传报道,从两会报道开始,接着是贯穿全年的抗战胜利70周年,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对经济新常态的宣传,一带一路等,以及一些突发事件报道。既把这些大主题贯穿今年宣传工作的始终,同时也注重把握宣传规律,创新形式,充实内容,丰富手段,深入基层,改进语态,来使我们的节目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增强传播效果。

媒体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容产业,是提升文化传播力的产业。媒体反映的是当代中国的国情、社情、民生,要承担起传播这些文化的重任,对内增加凝聚力,对外增强影响力,这需要媒体有强大而丰富的内容建设。比如今年5.1中央电视台的系列报道《大国工匠》,值得一看。过去我们的宣传,注意力都集中在科学家、明星、劳模,但是我们很少去关注对国家的发展起十分关键作用的一些工匠,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手艺人,他们是制作火箭、航天飞机、商用飞机、发动机的打磨工,一些高精尖的产品有一道工艺必须是经过手工的打磨,机器是无法实现的,这些人,一辈子默默无闻的做着这些事。《大国工匠》以小切口把准时代脉搏,细微之处见精神,润物无声地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启示之二:提升结构化管理水平,追求核心竞争力,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

媒体人的共识是体制机制创新,是媒体科学性、稳定性、持续性的强有力保障,而科学的制度设计则能推动、促进广电的发展,提升媒体的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广电总局2012年起实施“限娱令”,之后又发布了“加强版限娱令”,今年有“一剧两星”“一晚两集”、上星节目结构化管理等政策相继出台,旨在通过对频道管理的成功经验,保证上星综合频道的准确定位。此外,对新闻节目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按照“限娱令”的要求,上星频道一周不能超过两档娱乐节目,全天播出节目量里的新闻、经济、生活、科教、少儿(动画、动漫)、文化,纪录片、对农等8类节目必须达到30%的比例,更注重公益性和老百姓的需要。前些年省级卫视纷纷搞娱乐化,各上星频道争相播电视剧,总局对电视剧播出的限制是最多不超过40%,但是一排查,有一半的频道都超过60%,超播电视剧现象严重,娱乐节目也开始泛滥,没有实现频道的专业化,所以才出台了“限娱令”。而“限娱令”的出台有望能更好地实现结构化管理,以保证上星综合频道的定位,增加新闻类、道德类、生活服务类、文化科教类、纪录纪实类、经济类、体育类等节目,使上星频道的节目更加丰富多彩。新闻、道德文化类节目成为主流,上星综合频道公益性进一步强化,新闻综合频道定位更加明确。近年来涌现出的《出彩中国人》《中国梦想秀》《妈妈咪呀》《中华好诗词》等节目传递了向上向善正能量,深受各界好评和称赞。

启示之三: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提高节目品质。

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正成为从政府到民间的迫切愿望,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大市等具体目标是大家共同的追求,新闻媒体理应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引领人文精神的职责和使命。2月份,在2015年全国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彰了《公益报时》《北京榜样》等11个广播栏目,《青年中国说》《中华好诗词》等18个电视栏目,旨在鼓励创新创优广播电视栏目。5月29日,召开了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研讨会,会上邀请《开讲了》《等着我》《我是演说家》《生命缘》《最强大脑》《急诊室故事》等6个栏目做经验介绍。因此,聚焦中国梦主题,为创新创优凝魂聚气;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新创优引航把舵;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新创优强基固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创新创优开源活流是各级媒体所要做的。

为此,媒体一方面提高节目创新能力,积极鼓励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节目模式,加快中国文化的传播,并融合当代艺术理念与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吸收包容世界各种文化,充分利用中华文化元素、中华美学精神对引进节目模式进行本土化改造,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升华。

启示之四:多拍摄、制作、播出现实题材的影视作品,追求受众关注力。

广播电视是内容产业,当下,我们就是要多拍摄关注火热现实生活、讲述当代中国、中国人的故事、中国老百姓生活状态的影视作品,创作更多有意思有意义的精品力作。毕竟我们有着非常丰富的拍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精神的资源,可以说深入到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找到吸引人的故事和题材,诸如展示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讴歌中国共产党、展现波澜壮阔革命历程的、反映当代中国和平发展好形象的、反映当代中国人追梦圆梦奋斗故事的等等。

全国各级媒体将积极参与广电总局的百人百部中国梦短纪录片计划,总局从2015年一2017年三年时间内,扶持100名纪录片从业人员和爱好者创作100部反映普通中国人奋斗故事、展现中国人精神风貌的纪录片,并通过这一项发现和培养纪录片人才。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广电总局要求各上星综合频道平均每天6点至次日1点之间,必须播出30分钟国产纪录片,国产纪录片能够进入上星综合频道这一优质播出平台,有条件的台可以多制作纪录片,利用这一最优质的播出资源,带动本台的纪录片创作。

此外,总局大力倡导动画作品要融入、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2015年动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动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要有效发挥其价值导向和行动示范作用,更好地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并在一年内推出百部优秀动画短片,各地各台也将积极参与广电总局的这一活动。我们要用好用活广电总局的精品创作引导扶持机制,得到当地党政部门的支持,同时引来其他制作机构的加盟投资和项目合作。

针对目前已经形成的抗战胜利70周年宣传活动的高潮,做好各地纪念宣传活动报道,着重反映基层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热烈反响,加大优秀作品展播展映、宣传推介力度。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后,各地各台正积极全力做好纪念活动宣传报道和直播转播工作等。

启示之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做好媒体把关人。

媒体必须肩负起相关的把关责任,宏观层面的国家广电宏观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必须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而各级宣传管理部门和媒体一定要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比如,

严格执行《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广电总局令第26号),严格按照《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新广出发[2014]75号)有关要求加强管理,即新闻从业人员不能将自己在职务行为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在自媒体上发布;从业人员离职后,要对在职时期获得的信息进行发布,必须经原单位同意,这是国际惯例;对季播节目中参加期数较多、相对固定的嘉宾实施系统培训。

责任结构 篇10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给国家带来了大量的税收, 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 为GDP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卓越贡献。 但是近年来,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失范的报道屡见报端, 如矿难、环境污染、食品造假、拖欠民工工资、上市公司造假等事件。 在此背景下, 社会逐渐开始重视企业是否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 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作用成为一个焦点问题。

本文选择医药行业这一具体的行业进行两者关系的分析, 因为医药企业是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 肩负着特殊的企业使命, 社会责任履行的好坏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 近年来医药企业药品质量问题突出, 虚假广告众多, 侵害了消费的利益, 医药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将医药行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 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 可以帮助企业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促进医药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对消费者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自Clark首先提出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之后,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 大量的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 学术界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国外众多学者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 20 世纪70年代,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Friedman认为企业唯一的职责就是利用其资源为股东创造利润, 即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将会损害股东的利益, 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相信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Preston和Sapentza利用 《 财富 》 杂志声誉调查指标, 得出的结论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Harrison and Freeman的研究也表明, 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缺失将会削弱企业的价值。 在实证研究中,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也导致了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Margolis和Walsh通过原分析发现在109 项相关研究中, 其中有54 项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 7 项负面影响, 28 项不相关。

2005 年以来, 国内学术界逐渐开始从实证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 温素彬和方苑通过实证分析发现, 从短期来看, 大多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当期财务指标产生负面影响, 但长期来看,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将提升其财务绩效。 当前, 很多学者开始结合其他因素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如朱乃平等研究技术创新投资与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协同影响, 发现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有效调节增强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长期财务绩效的积极影响。 霍彬和周燕华结合公司声誉在两者间可能起到的中介作用进行研究, 发现企业承担法律责任、慈善责任、经济责任和员工责任对公司声誉和企业绩效存在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 目前为止, 国内外关于两者关系的探索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 且实证研究多以所有上市公司为例, 分行业的研究较少, 综合研究所有上市公司得到的结论和启示都比较宽泛, 不能针对具体行业提出有效的建议。

三、研究设计

(一) 变量定义

1. 企业社会责任衡量指标的选取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首先需要明确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 Carroll认为应该将利益相关者方法应用于其研究中, 划分相关利益群体就可以清晰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 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社会团体和社会团体及周边社区成员等。 因此本文认为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分为股东、供应商、债权人、政府、消费者、雇员和公众七大类, 其中股东、供应商和债权人划归为企业的经济责任, 政府、消费者、员工和社会公众划归为企业的社会责任, 结合相关文献, 建立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如下:企业对股东的责任衡量指标为基本每股收益 (X1 ) 和每股净资产 (X2 ) , X1=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X2=所有者权益合计/普通股股数;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衡量指标为应付账款比率 (X3) 和应付账款周转率 (X4) , X3=应付账款/本期的营业收入, X4= 营业成本/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衡量指标为资产负债比 (X5) 、 速动比率 (X6) 和利息保证系数 (X7) , X5=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X6 = ( 流动资产- 存货) /流动负债, X7= (净利润+所得税费用+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

企业对政府的责任衡量指标为营业税金率 (X8) 和所得税率 (X9) , X8=全部税金/营业收入, X9=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衡量指标为营业成本率 (X10) 和营业收入增长率 (X11) , X10 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X11= ( 本期营业收入-上期营业收入) /上期营业收入;企业对员工和社会公众的责任衡量指标为员工获利水平率 (X12) 和社会捐赠率 (X13) , X12=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营业收入, X13=捐赠支出/营业收入。

2. 企业财务绩效指标

选择总资产净利润率 (ROA) 、净资产收益率 (ROE) 和托宾Q值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绩效, ROA和ROE是盈利性质的指标, 用以评价企业的收益能力, 托宾Q值用以反映企业价值, 三个评价指标越高, 说明企业财务绩效越好。 其计算公式为:ROA = 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 ROE=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余额, Tobin Q=市值/资产总计。

(二) 研究假设

根据文献回顾, 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界定企业的社会责任, 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又可以解构为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两个层面, 企业践行经济层面的责任主要是指对股东、供应商和债权人等负责, 践行社会层面的责任是指对政府、消费者、员工和社会公众等负责。

基于以上的文献研究和指标构建, 提出本文的二个假设:

假设1:企业履行经济层面的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成正向相关

假设2:企业履行社会层面的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成正向相关

(三) 研究方法及模型建立

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结构方程模型 (SEM) 是一种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包括两个基本模型: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 测量模型由潜在变量与观察变量组成, 结构模型是潜在变量间因果关系的说明, 作为因的潜在变量称为外因潜在变量, 作为果的潜在变量称为内因潜在变量。 在研究中,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外因潜在变量, 财务绩效作为内因潜在变量。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软件有Lisrel和Amos, Amos软件操作界面可视化, 提供模型修正和模型设定探索, 越来越多的使用者选择Amos软件进行SEM分析, 结合前面的指标定义, 本文在AMOS软件中建立结构方程模型, 在模型中, 外因潜在变量有两个, 即为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箭头指向各自的观察变量, 经济责任包括企业对股东、 供应商和债权人的责任, 社会责任包括企业对政府、消费者、员工和社会公众的责任, 内因潜在变量为企业的财务绩效。

四、实证分析

(一) 样本数据的描述分析

本文选择122 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 为了排除因偶然因素对个别年份数据的影响, 以2011 年至2013 年三年数据的均值作为样本数据, 对16 个观察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变量基本每股收益 (X1) 到变量利息保证系数 (X7) 反映企业对股东、供应商和债权人履行的经济责任, 这七个指标的均值较高, 总体可以体现企业经济责任履行状况较好。 变量营业税金率 (X8 ) 至社会捐赠率 (X13 ) 反映企业对政府、消费者、员工和社会公众等履行的社会责任, 由其均值可以看出, 履行状况也较好。 在反映企业财务绩效的指标中, ROA的均值为0.0781, ROA的均值为0.1093 , 企业盈利能力较好, 托宾Q值的均值为2.687 (>1 ) , 说明企业的市场价值超过了重置价值, 企业发展状况较好。

(二) 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文是在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上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评价模型, 在实证分析前还需探究因素结构模型是否与实际搜集的数据契合, 指标变量是否可以有效作为潜在变量的测量变量, 因此应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判断因素结构模型是否与实际数据适配。 根据AMOS软件的输出结果,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模型适配度指标中的RME值等于0.028 <0.05, GFI值等于0.969>0.9, AGFI值等于0.972>0.9, PGFI值等于0.541>0.5, 均达到模型可以适配的标准。 标准因子载荷值, 均介于0.5 与0.95 之间, 达到了载荷系数的要求。

(三) 结构模型运行结果

将建立的模型在AMOS20.0 中进行极大似然估计, 得到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如图1 所示。

模型的拟合指数RME值等于0.026 <0.05, GFI值等于0.976 >0.9, AGFI值等于0.933 >0.9, PGFI值等于0.651 >0.5, 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在AMOS软件的View Text中, 企业对股东、供应商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履行经济责任, 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路径系数值为0.492, 且相对应的P值 (0.004) 小于0.05, 路径达到显著性要求, 两者之间显著正相关, 假设1 得到验证。

企业对政府、员工、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履行责任, 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路径系数值为0.346, 对应P值 (0.02) 小于0.05, 路径达到显著性要求, 两者之间显著正相关, 假设2 得到验证。

文章将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责任分为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探讨了医药企业履行相关责任时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的影响, 研究结论如下:1.医药企业履行对股东、债权人和供应商的经济责任时对财务绩效的路径影响系数是0.492, 达到了显著正相关的水平, 验证了假设1;2.医药企业履行对政府、员工、消费者和社区公众的社会责任时对财务绩效的路径影响系数是0.346, 达到了显著正相关的水平, 验证了假设2。 总之, 企业履行对各利益相关者责任时可以正向促进相关财务指标的提高。

依据以上研究结论, 得到以下启示:1. 医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能够对财务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因此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履行责任, 重视各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点;2.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企业应该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明确对谁承担社会责任以及针对具体对象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应当有所侧重, 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 然后针对每个利益相关者的特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责任策略。

摘要:利用20112013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界定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证分析部分, 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证明:企业履行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能够正向促进企业的财务绩效、且履行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医药企业,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结构方程模型

参考文献

[1]肖红军, 李伟阳.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新进展[J].经济管理, 2013 (09) .

[2]Friedman M.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J].New York Times, 13 September 1970, 122-126.

[3]Preston LE, Sapienza HJ.Stakeholder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1990, 19 (04) :361-375.

[4]Harrison J, Freeman R.Stakeholder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erformance:Empirical 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42 (05) .

[5]Margolis JD and Walsh JP.Misery Loves Companies:Rethinking Social Initiatives by Busines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3, 48 (02) :268-305.

[6]温素彬, 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10) .

[7]朱乃平, 朱丽, 孔玉生, 沈阳.技术创新投入、社会责任承担对财务绩效的协同影响研究[J].会计研究, 2014 (02) .

[8]霍彬, 周燕华.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声誉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4 (01) .

[9]Carroll, A.B., 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 holders[J].Business Horizons, 1991, 7-8, 39-48.

[10]Post J, Frederick W, Lawrence A, W eber J.Business and Society:Corporate Strate gy, Public Policy and Ethics[M].Mc Graw Hill, 1996:16-17.

[11]杜剑.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1 (04) .

上一篇:人格障碍下一篇:甲板固定术